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七单元《植树问题》

第七单元《植树问题》

第七单元《植树问题》

第七单元《植树问题》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同学们在全长200m的小路两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都要栽),一共可以栽()棵。

2、学校在一个圆形花坛四周摆花,每隔3米摆一盆花,一共摆了12盆花,这个花坛的周长是()米。

3、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需要锯()次,每锯开一处需要5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分钟。

4、业务员小李要到六楼联系工作,他从一楼到四楼用了15秒,照这样计算,小李走到六楼需要()秒。

5、始终3点钟敲3下,6秒敲完,那么()点钟18秒敲完。

6、一条马路两边共植树160棵,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相隔8米,这条马路长()米。

7、一块正方形的地,每边有10棵树,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相距20米,这块正方形地的周长是()米。

8、一个圆形的花坛,周长是180米,每隔6米种一棵芍药花,每相邻两棵芍药花之间种两棵月季花,可以栽()棵芍药花,()课月季花。

9、在长20米,宽8米的长方形土地四周栽树,四个角都栽,每隔4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棵树。

10、一个圆形水池周围每隔2米栽一棵杨树,共栽了40棵,水池的周长是()米。

11、一根木料遭24秒内被切成了4段,用同样的速度分成5段,需要()秒。

12、从1楼走到4楼要走48级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的台阶数都相同,那么从1楼到6楼共要走()级台阶。

13、马路一边栽了30棵梧桐,如果每两棵梧桐树中间栽一棵柳树,一共要栽()柳树。

14、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150米,每隔3米种一棵树,共需树苗()棵。

15、一根木材,锯成4段用了6分钟,另外有同样的一根木材用同样的速度锯,18分钟可以锯成()段。

16、笔直的赛道一旁插着101面小旗,他们的间隔是30m,现在要改为插51面小旗(两端的旗子不动),间隔应改为()米。

二、解决问题

1、学校在教学楼前的人行道一边每隔5米栽一棵柳树,从人行道的一端到另一端一共栽了10棵,学校这条人行道有多少米?

2、在一个周长为1200米水库的四周,每隔8米种一棵大树,后来又在两棵大树中间等距离的补栽了2棵小树,水库四周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3、一张桌子坐8人,两张桌子并起来做了14人,三张桌子并起来坐20人,…,照这样,10张桌子并成一排可以坐多少人?如果一共有98人,需要并多少张桌子才能坐下?

4、为庆祝元旦,学校举行韵律操表演,五年级学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每边站20名学生,最外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整个方阵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完整版)五年级植树问题

五年级植树问题 一、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树):总距离÷株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 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练1、在一条长160米的甬路一侧每隔8米栽一棵紫丁香(两端要栽),每相邻两棵紫丁香之间栽1棵迎春花,一共栽多少棵迎春花? 练2、学校有一条长600米的小路,学校准备在小路的两旁栽树。每隔4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练3 、在一条公路的两旁共栽柳树40棵,如果每相邻两棵树之间栽3棵迎春花,一共栽多少棵迎春花? 练4、一条公路的一侧共有20根路灯杆(两端都有),每相邻两根之间的距离是50米。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二、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总距离÷株距=间隔数,棵数=间隔数—1 例2:大象馆和猴山相距60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练1、一条甬路长40米。绿化队准备把7棵树苗在甬路的一侧均匀地栽成一行(两端不栽),求每相邻两棵树苗之间的距离。 三、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总距离÷株距=棵数 例3:张伯伯准备在圆形池塘周围栽树。池塘的周长是120米,如果每隔10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练1、一个圆形花坛周长80米,每隔5米摆一盆月季花,每相邻两盆月季花中间摆一盆兰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花? 练2、圆形滑板场一周长200米,沿着这一圈每隔10米安装一盏灯,在每两盏灯之间安放2把椅子,需要多少盏灯?放多少把椅子? 综合练习: 1、把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2厘米长的木块,每锯一次需要10秒,需要多少分钟? 2、一根钢管长10米,要把它锯成5段,每锯下一段平均需要6分钟,锯完这根钢管一共需要多少分钟? 3、有一幢16层的楼,由于停电电梯停开。李叔叔从1层走到3层需要42秒,照这样计算,他从3层走到16层需要多少时间?

《植树问题》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植树问题》案例分析 “植树问题”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课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在于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其侧重点是: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本课的教学,并非只是让学生会熟练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实际问题,而是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 周老师的这节课,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首先,设计流畅简单易懂。 整节课设计基于学生实际情况,课前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内容,紧接着引出例题探讨植树问题,不规定间距,同时改小数据,将长度改成20米。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开放的情景中,突现知识的起点,从而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理解多1少1的原因,建立起深刻、整体的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解题的方法。在这里改小数据,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主要照顾后20℅的学生。然后以例题展开,让学生动脑、动手反复验证,最终总结出:段数+1=棵数。这节课的设计依据了认知规律:通过例题感知间隔,以例题为载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探讨对象,了解植树问题实质,多角应用拓展植树问题的认识。整节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浅显易懂,始终围绕重点内容进行难点的突破。 其次,注重实践体验探究。

教学中,教师创设了情境,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注重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建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重对数形结合意识的渗透。教学中,先激励学生自己做设计,想办法设计植树方案,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采用了画线段图的方式,交流时利用多媒体再现线段图,让学生看到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加上两个端点,一共有5个点,也就是要栽5棵树。使学生发现植树时准备树苗的问题并不能简单的用除法来解决。改变间距后,段数和棵数相应也发生了变化,紧接着提出问题:“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规律,也就是栽树的棵数要比段数(间隔数)多1。最后按照教材要求应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前面自己设计的植树问题:间隔2米、4米、10米,而栽树的棵数比段数(间隔数)多1。这样就把整个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再次,联系生活拓展思维。 有意义的学习是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体验自主建构,体验和建构是学生学习的关键。体验是建构的基础,没有体验,建构就没有意义。体验是学生从旧知向隐含的新知迁移的过程。设计中,虽然创设了情景,但一次的体验不能达到继续建构学习的水平。所以,这节课多次向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而且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共鸣的情境。从自身、教室、做操、楼房等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发学习兴趣,产生共鸣,激发探究欲望。 这节课虽扎扎实实,但问题也存在着。 一、针对学生能够找到简单植树问题的规律“棵数=间隔数+1”却无法运用这个规律求路长的问题,因为学生的认知起点与知识结构逻辑起点存在差异。以为学生能发现“棵数=间隔数+1”就能解决问题了,实际上这只是部分学生具备了继续学习的能力,这恰恰导致了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单元练习(I)卷(新版)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单元练习(I)卷(新版)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单元练习 (共8题;共43分) 1. (3分) (1)这段木料一共锯了________次,被锯成了________段,锯成的段数比锯的次数多________。 (2)像这样锯10次,这根木料就会被锯成________段。 2. (5分) 6个苹果,用一根5米长的绳子,每隔一米拴一个.现在吃掉了一个苹果,要求还用这根绳子,仍然是每隔一米拴一个苹果,绳子不许剩,应该怎么拴呢? 3. (5分)一条公路的一旁连两端在内共植树91棵,每两棵之间的距离是5米,求公路长是多少米? 4. (5分) (变式题)学校雕塑底座是一圆形花坛,花坛的周长是80米,在花坛周围等距离放上玉兰花,一共放了32盆,每相邻两盆玉兰花的距离是多少米? 5. (5分)一幢高层住宅楼高57.2米,除了第一层高5米外,其余每层的高都是2.9米。这幢住宅楼一共有多少层? 6. (5分)一条公路的一边安装100个灯柱(两端都装),相邻两个灯柱之间的距离都是10m。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7. (10分)一辆公共汽车上有48人,在第一站下去a人,又上来b人。 (1)这是车上有多少人? (2)根据上面的算式,a=25人,b=18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8. (5分)在下面的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并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填出空格里缺少的数。

参考答案一、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单元练习 (共8题;共43分) 答案:1-1、 答案:1-2、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植树问题练习题带答案

植树问题练习题带答案 1、有一条长800米的公路,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20米栽一棵杨树,需多少棵杨树苗?00÷20+1=41 2、在一条长2500米的公路一侧架设电线杆,每隔50米架设一根,若公路两端都不架设,共需电线多少根?500÷50-1=9 3、在一条长50米的跑道两旁,从头到尾每隔5米插一面彩旗,一共插多少面彩旗?0÷5=1010+1=11 11*2=22 4、公园大门前的公路长0 米,要在公路两边栽上白杨树,每两棵树相距米。园林工人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 5、有一条公路长 1000 米,在公路的一侧每隔5米栽一棵垂柳,可种植垂柳多少棵? 1000÷5+1=201 6、两座楼房之间相距米,每隔米栽雪松一棵, 一行能栽多少棵?÷4-1=13 二、求间距: 1、红领巾公园内一条林荫大道全长800米,在它的一侧从头到尾等距离地放着41个垃圾桶,每两个垃圾桶之间相距多少米?41-1=40 00÷40=20、在一条绿荫大道的一侧从头到尾坚电线杆,共用电线杆86根,这条绿荫大道全长1700米。每两根电线杆相隔多少米?1700÷ =20、街心公园一条甬道长200米,在甬道的两旁从头到尾等距离栽种美人蕉,共栽种美人蕉82棵,每两棵美人蕉相距多少米?200÷ =、在一条长50 米的路两旁栽树,起点和终点都栽,一共栽了 101

棵,每两棵相邻的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你知道是多少米吗?25 三、求全长: 1、在一条公路上两侧每隔16米架设一根电线杆,共用电线杆52根,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2、在一段公路的一边栽棵树,两头都栽,每两棵树之间相距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5=470 3、有20 盆菊花,排成行,每行中相邻两盆菊花之间相距 1 米,每行菊花长多少米?*1 四、封闭图形: 1、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300米,每隔5米栽种一棵柳树,需要树苗多少株?300÷5=60 2、一个圆形水池周围每隔2米栽一棵杨树,共栽了40棵,水池的周长是多少米? ×40=80 3、一个圆形养鱼池全长200米,现在水池周围种上杨树25棵,隔几米种一棵才能都种上?00÷25=8 4、学校图书馆前摆了一个方阵花坛,这个花坛的最外层每边各摆放 1盆花,最外层共摆了多少盆花?这个花坛一共要多少盆花?12×4-4=412×12=144 5、节目里广场中心摆了一个正方形花坛,花坛外1层都是菊花,最外层每边放了 10 盆,一共放了多少盆菊花?如果最外层每边放0 盆,一共放了多少盆菊花? 6、张大伯在承包的正方形池塘四周种上树,池塘边长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设计案例(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植树问题(两端都栽)》教学设计案例(人教版五 年 级上册)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植树问题” 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探讨关于在一条线段上植树的问题,一般有三种情形:只栽一端、只栽中间、两端都栽等。例 1 主要研究两端都要栽的植树问题,也是这一系列内容的起始课,教材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植树活动为线索,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究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经历猜想、试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并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抽取出数学模型,再利用规律回归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 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2. 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重点: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用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课前)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请你们猜一猜(手)引出间隔。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间隔有关的植树问题。(板书:植树问题) 【设计意图】课始,教师创设找手上数学问题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手指张开、并拢的活动中清晰地看出手指的根数与间隔数之间相差 1 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作了铺垫,同时也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置冲突、激发思索 1. 课件出示:在全长1000 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 米栽一棵(两端要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理解题目意思;(3)学生汇报发现的信息。(4)学生在练习纸上答题教师巡视,挑选 3 种答案,让学生书写到黑板上。 生1:1000 ÷5=200 (棵)生 2 :1000 ÷5+1=201 (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植树问题

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本单元主要向学生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教科书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植树活动为线索,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究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的探索过程,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再利用规律回归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本单元安排了三道例题,其中教科书P106的例1和P107的例2是探究线段上的植树问题,教科书P108例3是探究封闭曲线上的植树问题,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并且重点培养学生借助线段图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在教科书P108例3中通过问题“如果把圆拉直成线段,你能发现什么?”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找出这种植树问题的规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学习的热情也会比较高涨。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线段的相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思考能力与计算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教科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并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组织学生开展各个环节的数学活动。 1.经历建模的过程,感悟思想方法。“数学广角”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具体到本单元,教学时,教师应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考过程中逐步发现蕴含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比如,教科书P106例1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归纳、推理的过程,渗透简单的化归、数形结合、对应、推理等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突出画图的策略。几何直观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本单元通过画示意图或线段图来解决植树问题,可以更直观发现规律、理解规律,建立模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将两端都栽、一端栽另一端不栽,两端都不栽三种情况弄混。事实上,学生不用记每种模型的结论,遇到问题,只要画个线段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而体会到画图策略的价值。

植树问题讲义完整版

植树问题讲义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4讲植树问题 知识点、重点、难点 以植树为内容,研究植树的棵树、棵与棵之间的距离(棵距)和需要植树的总长度(总长)等数量间关系的问题,称为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在生活中很有实际运用价值,其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的要点是: 1.植树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每段距离×段数=总距离. 2.在直线上植树要根据以下几种情况,弄清棵数与段数之间的关系: (1)在一段距离中,两端都植树,棵数=段数+1; 在一段距离中,两端都不植树,棵数=段数-1; (2)在一段距离中,一端不植树,棵数=段数. 3.在封闭曲线上植树,棵数=段数. 例1有一条长1000米的公路,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25米栽一棵树苗,一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 解1000÷25+1=41(棵). 例2公路的一旁每隔40米有木电杆一根(两端都有).共121根.现改为水泥电杆51根(包括两端),求两根相邻水泥电杆之间的距离. 解40×(121-1)÷(51-1)=40×120÷50=96(米). 例3两幢大楼相隔115米,在其间以等距离的要求埋设22根电杆,从第1根到第15根电杆之间相隔多少米? 解115÷(22+1)×(15-1)=115÷23×14=70(米) 例4工程队打算在长96米,宽36米的长方形工地的四周打水泥桩,要求四角各打一根,并且每相邻两根的距离是4米,共要打水泥桩多少根? 解(96+36)×2÷4=132×2÷4=66(根). 例5一个圆形水库,周长是2430米,每隔9米种柳树一棵.又在相邻两棵柳树之间每3米种杨树1棵,要种杨树多少棵? 解(9÷3-1)×(2430÷9)=2×270=540(棵) 水平测试4 A卷 一、填空题 1.学校有一条长80米的走道,计划在走道的一旁栽树,每隔4米栽一棵. (1)如果两端都栽树,那么共需要______棵树. (2)如果两端栽柳树,中间栽杨树,那么共需要______杨树.

”植树问题“案例

植树问题 授课教师: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就是人教版四年级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与前面几册教材一样,本册也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节课主要就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植树问题分为: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本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会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问题,而且要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情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我进行了前测。 前测题目:同学们在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请您写出思考过程。 结果与分析: 情况如下表:(全班共25人) 分析: (1)从前测的结果瞧,大部分学生都就是很直观的认为总长÷间隔就就是植树棵树。

(2)部分学生有了画图的意识,能够通过画图得出正确结果。 (3)全班只有1个学生对此有所了解,但就是却对总长÷间隔表示什么不清楚。 (4)全班所有学生都没有想到生活实际。 3、我的思考 基于对教材与学生状况的分析,我有以下的思考: (1)在研究运用数学方法解答两端都栽的方案时,教师组织与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围绕“20÷5=4,‘4’就是棵树还就是间隔数”的问题在辨中思辨,使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思维、认识不断地得到修正与深入,使学生对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有更深切的感悟,对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体会。 (2)让学生明白三种情况就是根据生活实际而产生的 植树问题就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问题,如果间隔数就是n,那么到底就是n+1,还就是n-1又或者就是n就是由谁决定的?就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因此,本节课一开始,我就用一张图先明确了这三种情况,再分别对这三种情况进行研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掌握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这一关系解决简单的新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体验“化繁为简”、“一一对应”等解题策略与数学思想方法。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目标分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让学生从画直观图—〉画线段图—〉列式的过程中,逐步抽象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在分析、解决队列问题、锯木头问题等实际问题时,进一步巩固这一模型的同时,还进行了新的应用。 达成目标(2)的标志: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

小学数学全套教案单元分析(植树问题)

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单元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是有关数学广角的“植物问题”,主要探讨的是关于在一条线段植树的问题,只栽一端、只栽中间、两端都栽等。教材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植树活动为线索,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究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经历猜想、试验、推理等探索过程,并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再利用规律回归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人手的思想。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学习的热情也会比较高涨,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线段的相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思考能力与计算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并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组织学生开展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能力。这部分内容放在这个学段,说明这个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观察、操作及交流活动,探索并认识不封闭线路上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之中。 数学思考: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会与

典型应用题(植树问题)

学生姓名:年级:小升初科目:数学 授课教师:贺琴授课时间:学生签字: 植树问题 一、在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 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 棵数=段数+1。 2. 如果植树线路只有一端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要和分的段数相等,即: 棵数=段数。 3. 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不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比要分的段数少1,即: 棵数=段数-1。 二、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与段数相等,即:棵数=段数。 三、在方阵线路上植树,如果每个顶点都要植树,则棵数=(每边的棵数-1)×边数。 1、城中小学在一条大路边从头至尾栽树28棵,每隔6米栽一棵。这条大路长多少米? 2、同学们早操。21个同学排成一排,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一个人到最后一 个人的距离是40米,相邻两个人之间相隔多少米?

3、一个鱼塘的周长是1500米,沿鱼塘周围每隔6米栽一棵杨树,需要种多少棵杨树? 4、在圆形的水池边,每隔3米种一棵树,共种树60棵,这个水池的周长是多少米? 5、在一块长80米,宽60米的长方形地的周围种树,每隔4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 6、在一条长100米的大路两旁各栽一行树,起点和终点都栽,一共栽了52棵,相邻两棵 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求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7、在一座长400米的大桥两挂彩灯,每两个灯之间相隔4米,从桥到桥尾,一共装了多少 个灯? 8、一个木工锯一根长19米的木料,他先把一头损坏部分锯下来1米,然后锯了5次,锯 成同样长的短木条,每根短木条多少米? 9、有一个工人把12米的圆钢锯成3米长的小段,锯断一次要5分钟,共需要多少分钟? 10、有一幛10层的大楼,由于停电电梯无法使用,某人从一层走到三层需要30秒,照 这样计算,他还要多长时间才能走到十层? 11、时钟4点钟敲4下,6秒钟敲完,那么12点钟敲12下,多少秒钟敲完?

”植树问题“案例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植树问题 授课教师: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四年级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和前面几册教材一样,本册也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节课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植树问题分为: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本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会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问题,而且要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情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我进行了前测。 前测题目:同学们在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请你写出思考过程。 结果与分析: 情况如下表:(全班共25人)

6棵 3人 6棵 1人 20÷4=5(棵) 5+1=6(棵) 分析: (1)从前测的结果看,大部分学生都是很直观的认为总长÷间隔就是植树棵树。 (2)部分学生有了画图的意识,能够通过画图得出正确结果。 (3)全班只有1个学生对此有所了解,但是却对总长÷间隔表示什么不清楚。 (4)全班所有学生都没有想到生活实际。 3、我的思考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状况的分析,我有以下的思考: (1)在研究运用数学方法解答两端都栽的方案时,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围绕“20÷5=4,‘4’是棵树还是间隔数”的问题在辨中思辨,使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思维、认识不断地得到修正和深入,使学生对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有更深切的感悟,对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体会。 (2)让学生明白三种情况是根据生活实际而产生的 植树问题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问题,如果间隔数是n,那么到底是n+1,还是n-1又或者是n是由谁决定的?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因此,本节课一开始,我就用一张图先明确了这三种情况,再分别对这三种情况进行研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掌握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这一关系解决简单的新的实际问题。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单元测试卷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选择题 1 . 小明家在8楼,他从1楼走到5楼用了200s,如果用同样的速度小明走到自己家所在楼层8楼需要()。A.280s B.350s C.240s 2 . 学校环形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在内侧每隔10米插1面彩旗,一共可以插()面彩旗 A.39B.40C.41 3 .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有20个头,有56只腿,那么鸡有()只。 A.12B.8C.14 4 . 一个灯塔上的信号灯,闪3下用了12秒,30秒最多闪()下。 A.6B.7C.5D.7.5 5 . 7路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全长8 km,每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 km.一共有几个车站?正确的算式是()A.7÷1+1B.7÷1-1 C.8÷1+1D.8÷1-1 6 . 在一段公路的两边按树间距8米栽树1402棵,如果两端都载,这条公路长()米. A.5600B.5616C.5608 二、填空题 7 . 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走24级楼梯,小华要到五楼去,共要走(________)级楼梯。 8 . 不封闭线路的植树问题:路长÷间距=段数.两端都植:棵数=()+1两端都不植:棵数=()—1,只植一端:棵数=() 9 . 在一条长40米的道路两边每隔2米放一盆花(两头都放),一共需放_____盆花.

10 . 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6米架设一根电线杆,不算路的两端共用54根电线杆,这条公路长(_______)米。 11 . 同学们排队做操时,通常竖排叫“列”,横排叫. 12 . 把一根钢筋锯成两段需3分钟,把它锯成3段需(_____)分钟。 13 . 一个圆形水池,周长是50m,每隔10m栽一棵柳树,一共要栽(_____)棵柳树。 三、判断题 14 . 一根木头长12m,要把它平均分成4段。每锯下一段需要6分钟,锯完一共要花24分钟。(________) 15 . 把一根12米长的木料每3米锯成一段,需要锯4次.(____) 16 . 在一条20米长的绳子上挂气球,每隔5米挂一个,两端都不挂,一共可以挂4个气球。(____) 17 . 用81盆花摆一个方阵,最外层一共有32盆花.(____) 18 . 一条走廊长12米,在走廊的一侧每隔3米放一盆菊花,两端都不放,需要放4盆。(___) 四、解答题 19 . 王奶奶上一层楼要3分钟,她家住在6楼,从一楼走到家要几分钟? 20 . 甲、乙两地相距216千米,乘轮船4小时可以到达.轮船平均每个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1 . 在一个运动场的周围安装路灯,周长是300米,每两个路灯间隔12米,需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22 . 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300米,每隔5米栽种一棵柳树,需要树苗多少株? 23 . 在一块正方形场地四周种树,每边都种25棵,并且四个顶点都种有1棵树,问这个场地四周共种树多少棵? 24 . 五年级共选49名同学参加校运动会开幕式,他们排成一个方阵入场,这个方阵的最外层一共有多少人? 25 . 把8棵树栽成一排,每两棵树之间相隔3米,第一棵树到最后一棵树相距多少米? 26 . 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植树问题单元备课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是有关数学广角的“植物问题”,主要探讨的是关于在一条线段植树的问题,只栽一端、只栽中间、两端都栽等。教材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植树活动为线索,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究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经历猜想、试验、推理等探索过程,并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再利用规律回归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人手的思想。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这部分的学习容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学习的热情也会比较高涨,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部分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线段的相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思考能力与计算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教学容,在教学过程中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并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组织学生开展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能力。这部分容放在这个学段,说明这个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观察、操作及交流活动,探索并认识不封闭线路上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之中。 数学思考: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问题解决: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会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并应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难点: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 第二课时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 第三课时在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上植树

”植树问题“案例

植树问题 授课教师: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四年级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和前面几册教材一样,本册也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节课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植树问题分为: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本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会解决与植树问题相类似的问题,而且要把解决植树问题作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个学习支点。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情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我进行了前测。 前测题目:同学们在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请你写出思考过程。 结果与分析: 情况如下表:(全班共25人) 分析: ;

(1)从前测的结果看,大部分学生都是很直观的认为总长÷间隔就是植树棵树。 (2)部分学生有了画图的意识,能够通过画图得出正确结果。 (3)全班只有1个学生对此有所了解,但是却对总长÷间隔表示什么不清楚。 (4)全班所有学生都没有想到生活实际。 3、我的思考 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状况的分析,我有以下的思考: (1)在研究运用数学方法解答两端都栽的方案时,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围绕“20÷5=4,‘4’是棵树还是间隔数”的问题在辨中思辨,使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思维、认识不断地得到修正和深入,使学生对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有更深切的感悟,对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体会。 (2)让学生明白三种情况是根据生活实际而产生的 植树问题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问题,如果间隔数是n,那么到底是n+1,还是n-1又或者是n是由谁决定的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因此,本节课一开始,我就用一张图先明确了这三种情况,再分别对这三种情况进行研究。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掌握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这一关系解决简单的新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体验“化繁为简”、“一一对应”等解题策略和数学思想方法。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目标分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让学生从画直观图—〉画线段图—〉列式的过程中,逐步抽象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在分析、解决队列问题、锯木头问题等实际问题时,进一步巩固这一模型的同时,还进行了新的应用。

植树问题教学案例

《植树问题》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P106页。 教材地位: 《植树问题》它原本属于经典的奥数教学内容,新课程教材把它放在了“数学广角”中让所有的学生学习,说明这一教学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含量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四年级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整理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解题不是主要的教学目的,主要的任务是以“植树问题”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推理等数学探究的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抽取数学模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通过显示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有些数学知识难以理解,有些数学知识难以记忆。每个学生都有一双手,这双手既能操作学具,本身还能成为一种很好的学具。我借助“手”这一极为方便的“操作学具”,通过学生手、口、眼、脑等多种感官的并用,使较难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本节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后,能明白解决类似植树问题的题目时,较好的方法是先画图,然后根据图来发现规律,从而解决问题。即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而并不在于让学生对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进行单纯地记忆,从而在解决问题时只会将公式与问题相对照。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过程目标: 1.使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情感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2.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并总结出“棵树=间隔数+1”的关系。 教学难点:把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同化为“植树问题”,并运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教具的准备:多媒体设备、直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认识间隔 1.认识间隔 (1)师: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做手工,它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它吗?请举起你的左手。 师:数一数,张开的五指中有几个空隙?(4个)数学中我们把这个“空隙”叫“间隔”。(板书)你们发现5根手指中有几个间隔,那么4根手指呢?3根呢? (2)师:在我们的生活中,“间隔”随处可见。出示图片(斑马线、雷台公园、赵州桥、多米诺骨牌)在这些图上你能找到间隔吗? (3)听一听:时钟在下午5时敲响5下,中间有几个间隔? (4)师: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解决一些简单的、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 题——植树

(好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测试(答案解析)(2)

(好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测试(答案解析) (2) 一、选择题 1.一段公路长2400米,在公路的两旁每隔40米放置一个垃圾桶,两端都放,共需要垃圾桶()个. A. 60 B. 120 C. 61 D. 122 2.把一根长1米的木棒用锯截成一样长的短棒,共锯了7次,每根木棒的长度是()。 A. 米 B. 米 C. 米 D. 无法确定 3.两山之间架一条高压线,共设2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之间相隔50米,两山之间至少有()米。 A. 1000 B. 1050 C. 950 4.一条50米长的直路,每隔2米种一棵树(两端都种),一共要种()棵。 A. 24 B. 25 C. 26 D. 27 5.把10米长的绳子剪成每段长2.5米的小段(绳子不折叠)。一共要剪()次。 A. 4 B. 5 C. 3 6.同学们做操,18人一行,每相邻两人之间间隔2米,每行从第一个人到最后一个人之间的距离是()米。 A. 38 B. 36 C. 34 7.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准备在教学楼前60米的道路两旁摆放鲜花(靠墙一端不放),相邻两盆花之间的距离3米。一共需要几盆花?属于() A. 两端种 B. 一端种 C. 两端不种 8.有10头大象排成一队,每两头大象之间站一头小象,共站有小象( )头。 A. 10 B. 9 C. 11 D. 8 9.从学校门口到街中心的公路长600 m,现在有61面彩旗,如果要在公路的一边插上彩旗,每隔10 m插一面,恰好插完的插法是( ) A. 两端都不插 B. 只插一端 C. 两端都插 D. 无法确定10.把10根彩带接成一根,需要打( )个结。 A. 10 B. 11 C. 8 D. 9 11.学校有一条长60m的走道,计划在道路一旁栽树,每隔5m栽一棵.如果两端都不栽,共需要()棵树. A. 13 B. 11 C. 12 12.在一条全长1.8千米的街道两侧安装路灯(两端都装),每隔30米安一盏,一共要安装()盏. A. 60 B. 61 C. 122 D. 120 二、填空题 13.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中间安装路灯,每隔10米安装一盏,一共安装了46盏。从第一盏到最后一盏的距离有________米。

人教版《植树问题》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植树问题》单元测试题 一、填一填。(每空3分,共15分) 1.一根小头长15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需锯( )下. 2.刘老师走楼梯从一楼到二楼用了8秒。照这样的速度走到七楼,共用( )秒。 3.大钟6时敲响6下,10秒钟敲完.11时敲响11下,需要( )秒钟。 4.一个正方形的每条边放有4枚棋子(每个角上各有1枚),四条边上共有( )枚。 5.有一块三角形地.三边分别长120米、150米、80米,每10米种一棵树,那么三条边上共种树( )棵。. 二、公正小法官。(8分) 1.植树问题中的间隔数就是间距。 ( ) 2.一个木匠锯一根长6米的木头,一共锯了3下,他一共锯出了4段木头。 ( ) 3.在方阵图上的植树问题巾,最外层的棵数=(每条边上的棵数-1)×4。 ( ) 4.每5厘米放一颗扣子,到20厘米是正好放4颗. ( ) 三、对号入座。(16分) l.在一段公路的两边按树距8米栽树1402棵。如果两端都栽,这条公路长( )米。 A. 5600 B. 5616 C.5608 2.-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6米,每隔4米摆一盆花,一共需要 ( )盆花。

A. 8 B.9 C.10 D.11 3.小红家在12楼,她从1楼走到5楼,用了200秒。如果用同样的速度,小红走到臼己家所在楼层还要( ). A280秒 B 350秒 C.240秒. 4.将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2分钟.锯完一共用( )分钟。 A.10 B。8 C.12 D.5 四、解决问题。(/61分) 1.同学们在一条长100米的跑道一侧插彩旗,每隔2米插一面(两端要插).一共要插多少面旗? 2.园林工人沿一段长210米的公路一侧植树,一共种了36棵(两端要种).每两探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在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四周每隔3米放一个花盆,四个顶点都要放,每边放了8盆,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植树问题公式

植树问题公式 单边植树(两端都植):距离÷间隔数+1=棵数 单边植树(只植一端):距离÷间隔数=棵数 单边植树(两端都不植):距离÷间隔数-1=棵数 双边植树(两端都植):(距离÷间隔数+1)×2=棵数 双边植树(只植一端):(距离÷间隔数)×2=棵数 双边植树(两端都不植):(距离÷间隔数-1)×2=棵数 循环植树:距离÷间隔数=棵数 解释: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植树问题 1.植树问题是在一定的线路上,根据总路程、间隔长和棵数进行植树的问题。 专题分析 一、在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棵数=间隔数+1。

2、如果植树线路只有一端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和要分的段数相等,即:棵数=间隔数。 3、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不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比要分的段数少1,即:棵数=间隔数-1。~ 4、如果植树路线的两边与两端都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再乘二,即:棵树=段数+1再乘二。 二、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与段数相等,即:棵数=间隔数。 三、在正方形线路上植树,如果每个顶点都要植树。则棵数=(每边的棵数-1)×边数。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的公式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的公式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例1 长方形场地:一个长84米,宽54米的长方形苹果园中,苹果树的株距是2米,行距是3米.这个苹果园共种苹果树多少棵? 解: 解法一: ①一行能种多少棵?84÷2=42(棵).| ②这块地能种苹果树多少行?54÷3=18(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