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参观故居心得体会3篇

参观故居心得体会3篇

参观故居心得体会3篇
参观故居心得体会3篇

参观故居心得体会3篇

故居是指某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或者说曾经的居所,房子,主要指出生,童年时期或更长时间与父母等长辈一起生活的地方,即故乡所在地的住所。释义下面是参观故居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参观故居心得体会

张謇,一个海门人民家喻户晓的名字,他的一生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就在今天,我有了答案。

张謇纪念馆坐落于海门市常乐镇状元街最东面。一下车,我就仿佛来到了清代。进入仿清式建筑的大门后,沿着甬道往北走,迎面而立的照壁上镌刻着张謇的名言。

绕过照壁,再往北走,进入张謇纪念馆的展示大楼。一进大厅,我们首先看到了一堵数字墙,这些数字标志着张謇的一生:十六岁,中秀才;四十二岁,中状元;四十三岁,开办企业;一生创办三百七十所学校......

进入展厅,里面共分四个部分介绍了张謇:出生成长篇、实业救国篇、教育兴国篇和社会事业篇。在出生成长篇中,我们听了"夜读三更"、"接下联"、"九百九十九"等故事,知道了张謇从小既聪明又勤奋。在接下来的几个篇章中,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展品和资料,知道了张謇创办的第一家企业是大生纱厂。之后,张謇又陆续开办了大生二厂、三厂、八厂,还以此为轴心创办了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等众多企业。因为海门靠江靠海,所以水上运输是必要的,于是他又兴建了青龙港和天生港。张謇还在教育方面拥有诸多第一,为海门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真正实现了他"父教育母实业"的主张。

参观完张謇纪念馆,我不禁感叹:"张謇,真不愧是集实业家、教育家于一身的一代伟人。"

篇二:参观故居心得体会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每当我读到这句名言,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伟大的开国总理——周恩来。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位于古城楚州驸马巷中心的周总理故居。驸马巷的两边有许多仿古的店铺,店里卖的都是楚州的土特产和琳琅满目的小纪念品,店铺里挤满了购物的游客。

我们走了一会儿,远远地就看见邓小平爷爷提写在红匾上的"周恩来同志故居"七个流金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走进大门,一眼就看见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铜匾挂在墙上。"怪不得有哪么多的学生来这儿参观呀!"我暗想。继续向前走,我来到了周总理童年读书的地方。这儿陈列着总理用过的文房四宝,还有一些书籍。童年的总理学习认真刻苦,在认字、背诵、书法和默写上成绩出众,初步显露了他的聪明才智。在这儿,我仿佛还能听见少年恩来激昂的声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接着,我们来到了周总理的诞生地。那是三间老式的平房。

右边是总理出生地,里头还悬挂着总理父亲和母亲的画像。左边是总理父亲读书和休息的地方。再往前走,便来到了主堂屋。这是总理曾祖父居住过的屋子。右边的房里还有棋盘呢!穿过主堂屋,来到了后花园。花园里最吸引我的就是一株"一品梅"。听讲解员说,这是总理的祖父在总理出生那天亲手种下的,希望年幼的恩来长大后能够"其官一品;其德一品。"

最后,我们来到了邓颖超纪念馆,里面陈列着邓颖超不同年代拍的一些照片。总理小时候的生活很清苦,但他是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并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目标。我们生活在这么幸福、和平的年代,更要好好学习,才能把总理的家乡建设地更加富饶、美丽。

篇三:参观故居心得体会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写了大量的文章:《狂人日记》、《孔乙己》、《药》、《呐喊》等等。他用笔来与敌人抗争,我非常崇拜他。于是,爸爸妈妈带我去了鲁迅的故居。

"鲁迅祖居"里的陈设很简单,由于年代久远,家具也显得陈旧,衣架上还挂着几件鲁迅的衣服呢!

"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的学校,屋里充满了花香。正中央是寿镜吾老先生的座位,老先生只收八位学生。当年上课都要从自己家带桌椅,鲁迅坐在东北角。他的桌子上有一个字——"早",这个字还有一段来历呢,就是这个字让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人人都喜欢玩,鲁迅也是,"百草园"就是鲁迅玩耍的地方,下课时,他就和同学一起在这里玩游戏。

鲁迅的一生离不开文章,就在他逝世前的第三天,还人主病痛写下了最后一篇文章。由于父亲的长年生病,家里穷困潦倒、一贫如洗,所以鲁迅决定学医。但不久他就意识到,医学只能挽救身体,并不能挽救人的想法和意志。于是,他弃医从文,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鲁迅还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名言,语文书里曾经有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卡分的功夫用在工作上。"古诗集里曾经有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作文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作文 导语:中国的解放事业染透了无数革命先辈们的鲜血,他们用生命守护住了我们伟大的祖国,纪念馆就是为了纪念那些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英雄前辈们的。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一: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一早,我们来到纪念碑前,首先横在我们眼前的是上百层的三组台阶,让我们为之一振,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也是百色人民对烈士们的崇高的敬意学习心得体会。我们还是列队上前,在上去的途中,可谓非常艰辛苦,大家是靠毅力走到纪念碑前的。走完了阶梯,终于看到纪念碑立在那里,百色纪念碑高高耸立,神圣不可侵犯。在碑前,我们列成四个方队,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敬献花圈,行礼,重温入党宣誓。让我们再次对自己向党和人民作出了郑重的承诺。最后由队长代表班委发表感言,表达我们对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的深切缅怀和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随后,我们来到了红军桥,经过一段走廊标志有邓小平当年的题词、百色起义前召开的会议等。我们又来到了百色纪念馆广场,馆前有邓小平雕像,只见他敞开的西装上露出短小的马夹,左手插腰,掀起一边衣角,右脚向前抬起,高高站立,两眼平视远方,似乎满怀信心地看到了革命胜利的大好前景。纪念馆内有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两个版块,主要

以文物为主要展览语言,全面展示有关百色起义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突出表现邓小平的丰功伟绩和百色起义革命先辈不畏艰险,勇于牺牲,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并充分运用声、光电、多媒体、壁画、雕塑、油画、场景复原、幻影成像、虚拟现实等到现代展陈技术再现历史,突出重点、亮点,增强艺术性和感染力。馆内有白色曙光——中国红军第七军诞生的生动画面,有恒里岩惨案,有百色解放,人民群众夹道欢迎的隆重场面等生动展现了百色起义的相关事件和人物展示。 一路来在车上通过张教授的讲解,为我们参观纪念馆作了很好的铺垫。在纪念馆内通过场景展示、事件简介和听张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整个百色起义的发展过程,一九二七年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大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一日,于右江卷起巨阑,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和张云逸、陈豪人、雷经天、韦拔群等在这南国边疆的红土地上进行了又一场惊天动地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中国红军第七军,连成一片形成了五万平方公里,一百五十万人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极大地动摇了西南半壁的封建反动统治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百色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工武装斗争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成功典范,为探索中国

游张家界心得体会

游张家界心得体会 【篇一:张家界心得】 张家界游记 10月20号,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张家界第一批“党在我心中”活 动小组踏上了征程。飞机起飞前往张家界的瞬间,18颗澎湃的心也 跟着腾空飞起。 读书的时候就知道湖南人杰地灵,出了不少名人,沈从文,熊希龄,毛泽东,刘少奇,朱鎔基,彭德怀,雷锋,贺龙等等,我们都希望 通过此次培训,能在名人家乡,回顾历史的痕迹,切身感受我党的 精神。 上午九点左右小组成员在美丽热情的土家族导游带领下来到了张家 界森林公园,开始攀登张家界最大的凌空观景台黄石寨景区。沿着 区区绵延的山路,我们步步前行,六奇阁、摘星台、雾海金龟、定 海神针、双门迎宾、猴帅点兵、五指峰等景观目不暇接,让我们由 下至上的循序渐进地领略了张家界的曼妙身姿。路边偶遇泼猴几只,竟敢跟路人抢食,夸张一点的还能给游客献上表演,我们不禁感叹,“和谐社会”在此得到了十分贴切的演示。 虽然一路风光无限,但是绵延山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一步步往上 爬的时候我们总希望这是最后一道阶梯,想当年红军万里长征比此 辛苦万千倍尚能顺利通过,小组成员们也互相鼓励前行。爬到山腰 处俯瞰“江山”,唏嘘之余,算是小小的体会一把长征之艰辛,我党 创立之艰苦,而今幸福之不易。 好不容易爬山了山顶,博览群山,壮哉,壮哉。想起毛泽东同志的“江山如此多娇“,此时用上最好不过。在山顶用完土家风味的午餐,我们开始赶往下一景点——金鞭溪大峡谷。 游金鞭溪之前,先到了大氧吧广场,这里可是天然氧吧,如此新鲜 的空气宛如稀世珍宝,令人畅快。 一路上观看旁边峭壁上的景点有观音送子、金鞭岩、文星岩、紫草潭、千里相会,猪八戒娶媳妇(《西游记》在这里取景)等等,都 不错,山景三分靠形象,七分靠想象,我们用各自的想象力尽情领 略美好风景。 金鞭溪是一条深远幽静的峡谷,溪水不是十分宽阔,有点像原始森 林的林荫小路贯穿全程,旁边有潺潺的小溪相伴,溪水清可见底, 鱼儿自在遨游。走到一处“红军路”,我们细细踩踏,认真领会历史

走红色之路体会

走红色之路体会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支部书记,十分有幸赴红色之都—湖南韶山参观学习,开展重走红色之路活动。我们先后参观了长沙橘子洲毛泽东青年时期塑像、韶山毛泽东故居和主席铜像、花明楼刘少奇旧居、天子山贺龙公园。通过一次次寻访革命足迹,聆听红色讲解,感受红色文化,我的身心受到了一次宝贵的洗礼,感触颇深,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历史深深震撼了我,他们的优良传统深深教育了我。 一是要做优良传统的传播者。作为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普通党员,没有经受过真正的革命洗礼,没有经受过峥嵘岁月的考验,始终感觉到自己对党的优良传统认识不足,不够深刻。这次踏上红色土地,寻找到了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牺牲了英雄儿女的宝贵生命,排除千难万险,为我们建立了一个新中国的印迹。深刻领会到党的优良传统是艰苦奋斗、牺牲奉献,是要付出热血、拼搏、进取。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党的优良传统,让更多的党员群众真正理解党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模范地宣传和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党组织的决定、决议,做一名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播者。 二是要做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者。走过革命足迹,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生活的艰苦但精神的不屈,深深地体会到老

一辈的革命精神。在革命烈士陵园,凝视脚下的每一步,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垫而成的。在毛泽东同志故居里,矮小的瓦房,透着湿气和寒气的土砌墙,简陋的桌椅,坚硬的木板床等无一不诉说着当年革命领导人带头过的艰苦朴素生活,身体力行带领战士们积极生活生产的情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如今,一切已成过往,但前辈们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精神,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和感动。在新时期幸福的生活下,我们要始终“以事业为重,以学习为重”,无私奉献,一心扑在工作上,始终做到了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抵得住诱惑,才是真正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 三是要努力工作为建党90周年献礼。今年是建党90周年,我们要用自己扎扎实实的工作,用工作成绩向党汇报,回报党对我们的教育培养,回报党给我们建立的幸福生活。作为支部书记,就是要努力建设学习型、团结型、创新型党支部。

参观贺龙故居心得体会

参观贺龙故居心得体会(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2011年6月18日,医院开展“关爱在医院”主题活动年中,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组织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到桑植贺龙元帅故里参观学习。大家怀着对元帅的敬佩之情,对这次红色之旅充满憧憬和向往。 到达桑植贺龙故居后,我们按照活动的安排,参观贺龙元帅故居及贺龙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学习革命精神,在贺龙元帅铜像前,我想起了书本上学到的贺龙元帅生前转战湘鄂西,领导人民闹革命这段历史。正是先烈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和无畏牺牲的精神,才换回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怀着这份崇敬之情,我更要勤勉上进、兢兢业业,以告慰先烈的在天之灵。一边听讲解员元帅的革命业绩,一边感悟元帅的感人故事,把我的思绪又拉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当年那一幅幅惊心动魄、艰苦卓绝、感人至深的画面,又再一次生动地呈现在我的眼前,更加坚定了发扬艰苦奋斗、坚定理想信念、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贺龙元帅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爱戴和崇敬。他始终把自己置于群众之中,足迹到处,都谱写着他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赞歌。他把自己的手杖赠给维吾尔族百岁老人买买提木沙;深入果农问寒问暖,和同农民一起劳动;与文艺界的演员握手联欢;他慰问在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陪同周总理出国访问,关心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等等,

都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的关爱。 通过这次的学习参观我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以后我将更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通过认真工作进行实践锻炼,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树立正确入党,往往是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漫长的过程,并不断循环往复,才能够获得的。要通过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强化正确的入党动机要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在这次参观元帅故里的活动中,从领导、同事的身上我感到了一种活力,一种动力。在我周围,有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和优秀的积极分子,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态度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努力的方向。 我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心,只要通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严格要求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尽快不断提高自己。在我站党支部关怀和培养下,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正如歌曲中所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正是因为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国家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优秀的组织,我渴望早日加入这个组织。能够成为一名党员,一直都是我的精神动力。可能,我的思想还存在很多稚嫩的地方,恳请党组织加强对我的教育和培养,给予我批评。 某年某月某日 签名

陈毅故居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陈毅故居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2016年6月24日,我中心党支部组织我们来到了乐至陈毅故居纪念馆,去了解党的历史。那份喜悦的心情,此时此刻回想起来,还是那么的意犹未尽。我们此行的目的主要是,感受红色文化,陶冶爱国情操。 早晨8点半,我们从**出发,大约1小时的路程,便到了陈毅故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都沉浸于思念的洪流中…… 讲解员对故居的建设象征意义、每一件革命纪念文物的来历、墙上每一幅宣传画的故事以及那段历史都进行了非常完整的回顾和精心讲述。怀着对革命圣地的憧憬与期盼,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景仰,每个党员都认真聆听了讲解,还把在参观过程中看到的许多实物拍摄下来,以便回去让其他同事、家人也能感受到这段历史,并深刻体会革命前辈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面对着墙上那一幅幅记录历史的画,我们的心情是复杂的,因为它承载了太多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东西;看到当年陈毅元帅用过的衣物以及生活用品,真的不能想象,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下,艰难的生活着;他们都是有家、有父母的人,但为了全天下人的幸福生活,他们离开了家,离开了亲人,将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战场…… 在红色光辉的沐浴下,我们认真学习着陈毅元帅0的每一个事迹,在每一个事迹中深切感受到他们为解放全中国所付出的心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陈毅元帅不顾自身安危,全身心投入到革命

的战斗中。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更让我深刻的理解了革命年代他们不畏牺牲的斗志,让我深深的认识到,引领社会进行革新,正是因为他们有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我更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理解他们的精神,弘扬他们的精神。 参观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黄桥战役,1940年9月30日,国民党调集部队,对江苏省泰兴县黄桥地区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发动进攻。黄桥战役进行时,八路军第5纵队从淮阴地区南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部队东进至运河,在战略上起了策应作用。此役历时4天,共歼国民党军队1.1万余人,俘虏官兵4000余名,缴获军用品甚多。新四军伤亡900余名。这次战役,对反击国民党军队进攻的重要战役。为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新局面。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们每个党员都要明白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革命年代虽然成为了历史,可是革命精神没有离我们远去,也没有被尘封,他就在我们的身边,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着我们。让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党员,陈毅元帅光辉事迹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内心,“高举旗帜跟党走,我与祖国共奋进”,这不仅是一句发自内心的口号,更是一盏指我奋进的“明灯”。当代的我们更应该把这些作为一种名族精神弘扬,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最好的榜样。

(完整版)参观雷锋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雷锋纪念馆心得体会 到达目的地下车后,映入眼帘的是刻有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雷锋同志纪念碑和雷锋同志的巨型雕像。我们在雷锋巨型雕像前久久注目然后参观雷锋纪念馆。进入展馆内参观,除了不同时期对雷锋的介绍外,我还看到了雷锋的日记,雷锋的用品,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补了又补还不舍得扔掉得袜子和衣服。眼前的景象,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了那一段艰苦补素的日子中去。同时我又在反思,当今社会,雷锋精神我们还需要吗?在此,我把在雷锋纪念馆中的体会、感触的雷锋永恒的精神写出来。 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国家、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甘愿当革命需要的傻子”,无私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把帮助别人看成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雷锋把生命中的一分光和热都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高尚风格,是雷锋精神的实质,是雷锋生命乐章中最动人的主旋律。 三、爱岗敬业的品质。雷锋的一生有过很多次工作变化,他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踏踏实实、尽职尽责,像螺丝钉一样,钉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像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了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链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 四、精益求精的态度。雷锋对所从事的每项工作都精益求精,并在实践中刻苦钻研业务,努力争取最好的成绩。

五、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雷锋具有不畏艰苦的斗志,一向以艰苦奋斗为荣,在工作上苦干实干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 六、刻苦学习钻研科学理论。“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铜;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必经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 七、雷锋日记写出了做人的根本和精髓,永远鼓舞激励着我。他在日记是写到:“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飴。 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迎着困难前进,这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必经之路。有理想 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这些话语又像黑夜里的明灯,指明了寻找“真正青春”的方向,雷锋同志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一个年轻而伟大的生命,年仅22岁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生命是短暂的,但他却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用如此短暂的生命诠释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的感染着我。 只有当身临其境的时候,我才明白:雷锋的精神不仅表现在艰苦朴素、助人为乐上,并不是单纯的小时候定义的那样。雷锋还具有螺丝钉精神,干ー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

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体会篇

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体会篇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体会2013年9月,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我有幸与单位40多名同志一同乘车奔赴沂蒙老区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革命先辈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和牺牲精神。?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共分为五个展厅: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主要记载了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的事迹。门厅正面是一个巨大的孟良崮战役沙盘,讲解员介绍了当年的战役形式和战役决策,华东野战军在敌重兵密集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转变了华东的战局。战役厅主要展示了战役的经过及华东野战军战斗序列表和参战部队的进攻,增援情况。支前厅主要向生动再现了沂蒙人民踊跃支前的情况。一幕幕母送子、妻送郎、妹妹送哥上战场的感人场景,沂蒙六姐妹主动挑起拥军支前重担,为部队当向导、送弹药,带领全村为部队烙煎饼15万斤,洗军衣80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运柴火1700多斤。在冰冷的汶河水中,30多名妇女一字排开架起了“人桥”,保证部队战士从她们的肩头踏过成功渡河……这些画面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陈毅元帅曾经说:“我陈毅就是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人民,他们用小米给养了革命,用小推车把革命推过长江”。英烈厅展示了部分英模人物、战斗英雄的事迹情况,2800多名烈士永远沉睡在这片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上。双拥厅介绍了蒙阴县走出山门,开展异地拥军,获得全国拥军优属

观周逸群纪念馆有感

观周逸群纪念馆有感 —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革命先烈周逸群。 他幼时家境富裕,父母早亡。在族叔周自炳的照料下,自幼用功学习,他爱读中外史书,有自己的见解,写有《诸葛亮辅汉于蜀论》、《明太祖以布衣起兵论》,登在校刊《南明杂志》上,博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铜仁教育会任会计。1919年春,周逸群东渡日本,入东京庆应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这期间,读了不少马克思主义著作和介绍苏联十月革命的书刊,向往苏联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回国后,在上海参加创办《贵州青年》旬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周逸群还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入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拥护贵州独立,被喻为“有抱负的青年”。 1924年10月入黄埔军校第2期学习。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青年军人运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任“青年军人联合会”主任,领导联合会同蒋介石支持的“孙文主义学会”进行坚决斗争,先后创办了《青年军人》、《中国军人》等刊物,显示出卓越的组织和宣传才能,被称为“黄埔岛上的一颗新星”。之后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宣传家、活动家,共产党军队的早期缔造者之一,湘鄂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 纪念馆中保留了周逸群的手稿,穿过的军装、和当时用过的

武器,显示了这名伟大共产党员的艰苦朴素的生活和当时革命的艰难。一幅幅历史图片和文字呈现给我们一名文弱的书生,同时展现了一位坚强的共产党员,周逸群用自己羸弱的肩膀挑起一个边区创建的重担。 他曾说:“只要我一天活着,我就一天不停止党的工作。”“我们共产党员,要像铁一样硬,钢一样强。”他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不同地域解决了“怎样革命”这一历史性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周逸群烈士的战友、原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元帅认为周逸群是湘鄂西“正确路线的代表”,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萧克将军称周逸群为“革命的英雄,党的楷模”。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随着参观的推进,虽然时间不长,但让我感到门庭若雀,红色文化体衰落,我在这个纪念馆浏览过程中无时不刻的体会到这种境地。尽管这个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是的,不应该是这样。 究竟是我们忘却了这个人物,还是忘却了我们应该拥有的纪念。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如周逸群一样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一: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一早,我们来到纪念碑前,首先横在我们眼前的是上百层的三组台阶,让我们为之一振,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也是百色人民对烈士们的崇高的敬意学习心得体会。我们还是列队上前,在上去的途中,可谓非常艰辛苦,大家是靠毅力走到纪念碑前的。走完了阶梯,终于看到纪念碑立在那里,百色纪念碑高高耸立,神圣不可侵犯。在碑前,我们列成四个方队,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敬献花圈,行礼,重温入党宣誓。让我们再次对自己向党和人民作出了郑重的承诺。最后由队长代表班委发表感言,表达我们对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的深切缅怀和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随后,我们来到了红军桥,经过一段走廊标志有邓小平当年的题词、百色起义前召开的会议等。我们又来到了百色纪念馆广场,馆前有邓小平雕像,只见他敞开的西装上露出短小的马夹,左手插腰,掀起一边衣角,右脚向前抬起,高高站立,两眼平视远方,似乎满怀信心地看到了革命胜利的大好前景。纪念馆内有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两个版块,主要以文物为主要展览语言,全面展示有关百色起义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突出表现邓小平的丰功伟绩和百色起义革命先辈不畏艰险,勇于牺牲,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并充分运用声、光电、多媒体、壁画、雕塑、油画、场景复原、幻影成像、虚拟现实等到现代展陈技术再现历史,突出重点、亮点,增强艺术性和感染力。馆内有白色曙光——中国红军第七军诞生的生动画面,有恒里岩惨案,有百色解放,人民群众夹道欢迎的隆重场面等生动展现了百色起义的相关事件和人物展示。 一路来在车上通过张教授的讲解,为我们参观纪念馆作了很好的铺垫。在纪念馆内通过场景展示、事件简介和听张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整个百色起义的发展过程,一九二七年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大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一日,于右江卷起巨阑,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和张云逸、陈豪人、雷经天、韦拔群等在这南国边疆的红土地上进行了又一场惊天动地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中国红军第七军,连成一片形成了五万平方公里,一百五十万人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极大地动摇了西南半壁的封建反动统治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百色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工武装斗争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成功典范,为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了解了在1930年11月,红七军主力奉命离开右江根据地北上。1931年1月,红七军在全州召开前委会议,决定放弃攻打城市计划。红七军7000多将士经过桂、黔、湘、等省边界七千里的艰苦征战,至1931年7月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合时只剩下2000多人的壮举。他们被编入红三军团,成为人民军队南征北战的一支劲旅。了解了恒里岩惨案的过程,1931年3月,凤山县党政机关、红军一个连以及恒里乡群众约1000人撤退到险峻的恒里岩与敌军进行长达8个多月艰苦卓绝的斗争,最后因弹尽粮绝,敌军攻入洞内,尚未撤退的370多人宁死不屈,战斗直至全部壮烈牺牲等历史事件,让我们为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一: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一早,我们来到纪念碑前,首先横在我们眼前的是上百层的三组台阶,让我们为之一振,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也是百色人民对烈士们的崇高的敬意学习心得体会。我们还是列队上前,在上去的途中,可谓非常艰辛苦,大家是靠毅力走到纪念碑前的。走完了阶梯,终于看到纪念碑立在那里,百色纪念碑高高耸立,神圣不可侵犯。在碑前,我们列成四个方队,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敬献花圈,行礼,重温入党宣誓。让我们再次对自己向党和人民作出了郑重的承诺。最后由队长代表班委发表感言,表达我们对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的深切缅怀和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随后,我们来到了红军桥,经过一段走廊标志有邓小平当年的题词、百色起义前召开的会议等。我们又来到了百色纪念馆广场,馆前有邓小平雕像,只见他敞开的西装上露出短小的马夹,左手插腰,掀起一边衣角,右脚向前抬起,高高站立,两眼平视远方,似乎满怀信心地看到了革命胜利的大好前景。纪念馆内有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两个版块,主要以文物为主要展览语言,全面展示有关百色起义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突出表现邓小平的丰功伟绩和百色起义革命先辈不畏艰险,勇于牺牲,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并充分运用声、光电、多媒体、壁画、雕塑、油画、场景复原、幻影成像、

虚拟现实等到现代展陈技术再现历史,突出重点、亮点,增强艺术性和感染力。馆内有白色曙光——中国红军第七军诞生的生动画面,有恒里岩惨案,有百色解放,人民群众夹道欢迎的隆重场面等生动展现了百色起义的相关事件和人物展示。 一路来在车上通过张教授的讲解,为我们参观纪念馆作了很好的铺垫。在纪念馆内通过场景展示、事件简介和听张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整个百色起义的发展过程,一九二七年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大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一日,于右江卷起巨阑,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和张云逸、陈豪人、雷经天、韦拔群等在这南国边疆的红土地上进行了又一场惊天动地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中国红军第七军,连成一片形成了五万平方公里,一百五十万人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极大地动摇了西南半壁的封建反动统治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百色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工武装斗争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成功典范,为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了解了在1930年11月,红七军主力奉命离开右江根据地北上。1931年1月,红七军在全州召开前委会议,决定放弃攻打城市计划。红七军7000多将士经过桂、黔、湘、等省边界七千里的艰苦征战,至1931

观贺龙故居有感

观贺龙故居有感 前几天学校组织我们部分学生到桑植县进行了一次的社会实践,这次实践我们分别参观了贺龙故居,贺龙纪念馆,刘家平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纪念馆。 刚开始听说学校组织学生去贺龙故居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这次一定要去那里看看。小时候总是看见爸爸看一些新中国成立时期的一些记录书籍,也许是小时候受到爸爸的影响,在心底对于贺龙元帅总是有着那么一些朦胧的敬意。那个时候,总听爸爸说,贺龙元帅是位了不起的元帅。 贺龙元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军事家,是中华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贺龙元帅出身在一个贫寒的农户家庭。小时候只念了五年的私塾,然后就辍学回家务农。那个时候的他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干过许多繁重的活。然而,即使是这样努力的生活着,也没有能够让家里的生活稍微好上一点,总是被一些人无情的压迫着,让他在心里逐步积聚着想要奋起反抗能量,直等到他爆发的那一天,他凭借着两把菜刀打天下,带着他们乡里的十几个人一起开始了他们的革命道路,于是,也就这样开始了贺龙元帅他传奇的一生。 走近贺龙故居,在外面就看到一大扁,上面刻着“贺龙故居”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当年邓小平亲自书写的。听导游姐姐说,这栋房子是贺龙的祖父修建于清朝时期,后来传给了贺龙的父亲。贺龙和他的姐姐、妹妹、弟弟就是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童年时期。正中间的堂屋里面现在放着着贺龙元帅身着戎装的半身铜像。堂屋的后面是贺龙姐姐妹妹的卧室,左前间是火炕屋,后面半间是贺龙父母的卧室。堂屋的右边前间是厨房,后面半间是贺龙和他弟弟的卧室。故居的的房子是骡马房。屋内的摆设都极其的简单,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艰苦的环境下生活的人,贺龙元帅的一家,后来都走上了救过救民的革命道路。 连通贺龙故居和贺龙纪念馆的是一座桥,其名为“百龙桥”,这座桥上由一些雕刻师精心雕刻的一百条龙,故名为“百龙桥”。这百龙桥的建立也是为了表彰贺龙元帅对中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贺龙纪念馆前面的一座贺龙的全身铜像,威武的出力在广场的中央,在那里,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对贺龙元帅默默地鞠了三个躬。贺龙纪念馆由八个展厅组成,陈列着两把菜刀闹革命、南昌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国家体育事业奠基者、国家军队重要领导人、贺龙同志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中小学生思想教育展厅几大块内容。在这里,我们了解了许多贺龙元帅在为新中国建立的过程中的许多

参观八一南昌起义馆有感

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有感 趁着十一小长假的休息时间,我与室友一同去参观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慕名而来的游客熙熙攘攘,沿着路线,我们游览了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广场、新四军军部,开启了革命老区红色之旅,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教育。 “南昌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为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于1927年8月1日在江西省城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 历史短短数语,却让身为后人的我们感到震撼,来时无疑怀着一份赤子之心。车水马龙之中,有这样一处宁静的胜地。绿树繁花之旁一栋普普通通的四层楼房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这就是中共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扭转中国革命乾坤第一枪的地方。经历过枪林弹雨,它早已成为那段刻骨铭心历史的见证。站在高高耸立的楼顶上,我们又仿佛回到弥漫着硝烟战火的时代,看到了红军们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场景。 耳边,八一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面对着这鲜红的党旗,我们庄严的举起了自己的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发至肺腑,震撼灵魂的声音,久久在空中激荡。走进了这座铭刻了太多历史痕迹的老楼。凝重的历史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徐徐展开画轴。 “军旗升起的地方”是江泽民同志的题词。想到八十年前的战斗场景,并联系一下之前的一百年和之后的八十年,那种激动的心情又是难以在短时间内消散的。站在伟人的雕塑下,自己有种藐小到可以被忽略的感觉。虽然我不会把他们当做神灵去膜拜,但在我心目中,他们是最接近神灵的人。除了崇拜之外,更多的是感激。感激他们忘记自己是一个人,以神灵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重温这段壮烈的历史,除了骄傲和自豪,心中的血液在沸腾,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激情。 踏进馆门,一眼就能看到矗立在院中的一座群雕。这座前年新制作的“一代英豪”玻璃钢雕,刻画着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5位起义领导人的智勇、果敢和自信。仰望塑像,不由令人肃然起敬。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伟大神勇,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永垂千秋——是共产主义信仰,是对党对人民的赤诚之

参观故居心得体会_故居观后感优秀范文

参观故居心得体会_故居观后感优秀 范文 故居是指某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或者说曾经的居所,房子,主要指出生,童年时期或更长时间与父母等长辈一起生活的地方,即故乡所在地的住所。释义下面是带来的参观故居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参观故居心得体会篇一: 张謇,一个海门人民家喻户晓的名字,他的一生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就在今天,我有了答案。 张謇纪念馆坐落于海门市常乐镇状元街最东面。一下车,我就仿佛来到了清代。进入仿清式建筑的大门后,沿着甬道往北走,迎面而立的照壁上镌刻着张謇的名言。 绕过照壁,再往北走,进入张謇纪念馆的展示大楼。一进大厅,我们首先看到了一堵数字墙,这些数字标志着张謇的一生:十六岁,中秀才;四十二岁,中状元;四十三岁,开办企业;一生创办三百七十所学校……

进入展厅,里面共分四个部分介绍了张謇:出生成长篇、实业救国篇、教育兴国篇和社会事业篇。在出生成长篇中,我们听了“夜读三更”、“接下联”、“九百九十九”等故事,知道了张謇从小既聪明又勤奋。在接下来的几个篇章中,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展品和资料,知道了张謇创办的第一家企业是大生纱厂。之后,张謇又陆续开办了大生二厂、三厂、八厂,还以此为轴心创办了大达轮船公司、复新面粉公司等众多企业。因为海门靠江靠海,所以水上运输是必要的,于是他又兴建了青龙港和天生港。张謇还在教育方面拥有诸多第一,为海门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真正实现了他“父教育母实业”的主张。 参观完张謇纪念馆,我不禁感叹:“张謇,真不愧是集实业家、教育家于一身的一代伟人。” 参观故居心得体会篇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每当我读到这句名言,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伟大的开国——周恩来。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位于古城楚州驸马巷中心的周故居。驸马巷的两边有许多仿古的店铺,店里卖的都是楚州的土特产和琳琅满目的小纪念品,店铺里挤满了购物的游客。 我们走了一会儿,远远地就看见邓小平爷爷提写在红匾上的“周恩来同志故居”七个流金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走进大门,一眼就看见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铜匾挂在墙上。“怪

参观马本斋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马本斋纪念馆心得体会 11月1日,在献县相关人员的带领下,我们30多名党员前往献县马本斋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来到本斋纪念馆,追忆革命先烈的光荣历史,缅怀先烈的光辉业绩。马本斋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爱国将领典型,在我国的抗日战争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他带领的回民支队,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的与日寇展开斗争,为争得国家解放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整个纪念馆,设计独特,饱含了民族特色和历史韵味;馆内陈设充分显示了当时抗战的艰苦,也更加鲜明地反应了中华民族的顽强和智慧。 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我们伟大的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解放。这次参观使我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思想得到了又一次升华,更坚定了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的信心。同时,我深刻感受到: 继承发扬革命先烈精神,就要强化机遇意识和进取观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国家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因此,我们一定要发扬敢斗敢胜的精神,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 继承发扬革命先烈精神,就要强化学习意识和危险观念。我们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特别是每当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在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的时候,总是把学习的问题突出地提到全党的面前。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形势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东西很多。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如果不能通过新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就会落后于时代,就有失去执政资格的危险。学习必须有良好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创新精神,落脚点要学以致用。 继承发扬革命先烈精神,就要强化创新意识和务实精神。创新思路是兴业的关键,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定准了,工作才有目标,行动才有方向,在实践

参观南昌八一纪念馆有感

参观南昌八一纪念馆有感 南昌是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的地方。来到南昌,是为了了解军史,更是为了追忆英雄。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即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原为江西大旅社,建于1922年。到纪念馆的那天,正逢绵绵阴雨,使原本“修旧如旧”的纪念馆增添了几分肃穆。 展览馆一楼天井最显眼的位置,放着江泽民同志在1997年建军70周年之际的亲笔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站在碑文旁,回想腥风血雨的年代,思绪万千。 一楼正中的“喜庆厅”是当时的起义总指挥部,桌上的茶杯似乎余温尚存,天棚上的灯笼刚刚熄灭。那一年夏天,这里不知召开过多少次会议,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不知熬了多少个通宵,四五十平方米的房间内凝聚了多少共产党人的智慧与艰辛。 走上二楼,八一南昌起义展览真正拉开帷幕。“我们今天要重新树立革命的旗帜,反对反动政府……我们今后要听共产党的,服从共产党的命令!”1927年7月30日下午,贺龙在他所领导的第二十军指挥部召开动员大会,讲话铿锵有力。 声光电的现代手法,述说着当时的历史:筹备起义时的激情澎湃,起义胜利后的欢欣鼓舞,起义军离开南昌后的艰苦卓绝……让观众心灵一次又一次被撞击。 军号阵阵,战旗猎猎,起义军踏上了南下广东的漫漫征途。山路崎岖,骄阳似火,起义军身负重装,艰难行进。尽管前途不可预期,起义军仍然坚信革命的胜利属于共产党! “坚持住,没有兵!”这是朱德在会昌战役中给下级营长的回答。昏天黑地、血肉横飞,只有信念支撑着起义官兵,以少胜多,击溃了蒋介石嫡系钱大钧的部队。坚持,多么难的坚持! 没有泪,只有血。“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这句话可能每个人都说过,但只有在这里,你才会觉得这句话是那么真实,那么深沉。 看展览,最吸引人的往往不是文字,不是照片,而是真实的物品。这物品的细节,折射出厚重的历史,深深刻在你的心里。 在楼上徘徊很久,回到一楼想要离开时,才发现天井中放有4个直径一米多的大水缸。4个水缸70多年来没有挪过地方,本来是旅社用来养金鱼并防火用的。1927年夏天天气炎热,旅社的工人师傅每天烧好开水倒在大水缸里,供起义军直接饮用。水缸中倒映出四层展馆的影像,一幅幅历史画面仿佛也在水中快速闪过。血铸军魂,情牵历史,报效祖国的理想抹平了过去与现在的鸿沟。 如果说八一起义纪念馆是凝固的历史,那么,八一广场则是历史的延伸。 从八一起义纪念馆出来一直向东,穿过八一大道,就很轻松地到了八一广场。远远地看到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旁边高高的旗杆直耸云天。这个当年聚集过无数共产党人,并流淌着他们鲜血的地方,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聚会的重要场所。纪念塔下,是一座“金水桥”,喷泉涌动,响起了雄壮的军事歌曲,引来众多游人驻足拍照留影。军民鱼水情深,在南昌有最好的体现。 八一广场已经成为南昌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这里纪念,在这里建设,英雄的精神激励着他们,也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参观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心得体会 3月24日,我校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及党员积极分子参观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作为其中一员的我,亲身感受了太行英雄舍生忘死抗击日寇的伟大情怀,心潮澎湃。 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14年抗战史实的大型革命纪念馆。站在馆前的纪念广场上,名为“太行山”的八路军将领群像组雕座落于广场中央,形象生动,气势恢宏。远远望去,凤凰山顶高高矗立的纪念碑庄严而肃穆。 步入纪念馆,聆听着解说员生动的讲解,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看着一场场逼真的场景演示、一幅幅珍贵的文字图片、一件件简朴的军衣、一件件斑驳的兵器,思绪都回到了硝烟弥漫、炮火纷飞的抗战岁月,我们认真地听着,仔细地看着,近距离地感受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当看到一幅幅敌军侵我中华时惨无人道的禽兽行径照片时,我们气愤地握起了拳头,恨不能拿起枪杆上战场;当站在壮烈殉国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的照片和塑像前,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名将以身殉国”的壮举时,大家泪光点点、久久伫立。八路军和太行儿女们为抗战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在这里这种精神会将你的整个身心涤荡,渲染,让你被它征服,感叹。 无论是“坚持抗战,誓与太行人民共存亡”的这13个大字,还是平型关大捷、黄崖洞兵工厂的模型,千多件珍贵文物和七百

八十多幅历史图片资料,都向我们展示了那段血流成河的岁月,艰苦朴素的人民,他们深深地震撼了我们!体会着十四年抗战的决绝与悲壮,我们每个人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肩上的重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也必须教育我们的孩子:铭记这段战火纷飞、催人奋进的历史、屈辱的历史;我们爱好和平,但更应该知道怎样保卫我们的和平;刺刀与洋枪在敲开沉重国门的同时,也用血泪与屈辱在教会我们:要想跨入世界强国之林,赢得世界的尊敬,只有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在纪念馆的大厅,我们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铿锵坚定的誓词声中,表达了我们一定要认真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革命遗志,牢记伟大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党性纯洁,做一名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好党员、好教师的决心与信心! 此次活动不仅激发了我们立足本职、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进一步深化了对太行精神的认识,思想境界有了新的升华,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发扬优良传统,心系教育,认真履行职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坚强的党性、务实的作风,积极的为今后工作不懈奋斗。 2018-3-27

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有感

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有感 趁着五一放假没有上课,我与几位同学一起前往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在那里我们一起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感受了革命先烈的凛然大义,体验了一场红色之旅。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一个社会青年,通过前往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参观学习,我感受颇多,也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党史基本知识的学习,对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当年革命先烈在南昌发起的八一起义,在1927年8月1日凌晨二时于中国江西省南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反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正是这次起义,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们慢慢步入纪念馆,走进了这座铭刻了太多历史痕迹的老楼。踏进馆门,在纪念馆外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多位革命先烈的雕像。这座多年前新制作的“一代英豪”玻璃钢雕,刻画着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多位起义领导人的智勇、果敢和自信。仰望塑像,不由令人肃然起敬。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伟大神勇,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永垂千秋——是共产主义信仰,是对党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在场的几位同学无一不被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所感染,这恰恰是纪念馆的用独具匠心所在。旧址东边是另一座大型铜雕《南昌起义》,充分展示了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战士高举驳壳枪昭示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手举马灯象征起义点

燃了武装革命的星星之火;高扬的军号,表明起义吹响了人民军队诞生和勇敢战斗的号角。 进入楼里看到的是一杆朝天的步枪,南昌起义是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打的第一枪,是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这入门的枪象征了当时的共产党人反抗的决心。从偏门进入,依次往里走,呈现的是一幅幅当年的图片,一件件陈列品,起义军用过的草鞋,机枪大炮,还有反映革命根据地和谐的蜡像,它们将历史一幕一幕还原在眼前。从这些先辈们使用过的武器和生活用品我能深刻的了解到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苦和形式的紧迫,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将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并且用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馆内的文物无一不充满了历史的痕迹,从这些文件、文物、照片中,我真切感受到当时起义过程的艰难,更能体会到革命的伟大意义。当看到墙上那幅周总理面对起义战士激情演说的油画是,从总理坚毅的眼神能看到他对于中华民族的抗争的坚定信念。 短暂参观结束后再回头看看那座阁楼,更是感慨万千。八一起义纪念馆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不断创新,使爱国主义教育和军史教育的内容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参观我知道了正是因为这场具有划时代的八一起义,使得中国革命从此找到了迈向胜利的灯塔。八一南昌起义在中国红色革命的史册上如井冈山、延安同样辉煌,正是这关键的第一枪,打开了中国的红色革命道路。八一南昌起义,也给我们年轻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今天共产党人永远捍卫的一面旗帜。 作为一名大学生,通过这次党组织的学习参观活动,它不仅对我

陈毅故居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陈毅故居参观学习心得 体会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陈毅故居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2016年6月24日,我中心党支部组织我们来到了乐至陈毅故居纪念馆,去了解党的历史。那份喜悦的心情,此时此刻回想起来,还是那么的意犹未尽。我们此行的目的主要是,感受红色文化,陶冶爱国情操。? 早晨8点半,我们从**出发,大约1小时的路程,便到了陈毅故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都沉浸于思念的洪流中…… 讲解员对故居的建设象征意义、每一件革命纪念文物的来历、墙上每一幅宣传画的故事以及那段历史都进行了非常完整的回顾和精心讲述。怀着对革命圣地的憧憬与期盼,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景仰,每个党员都认真聆听了讲解,还把在参观过程中看到的许多实物拍摄下来,以便回去让其他同事、家人也能感受到这段历史,并深刻体会革命前辈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面对着墙上那一幅幅记录历史的画,我们的心情是复杂的,因为它承载了太多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东西;看到当年陈毅元帅用过的衣物以及生活用品,真的不能想象,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下,艰难的生活着;他们都是有家、有父母的人,但为了全天下人的幸福生活,他们离开了家,离开了亲人,将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战场…… 在红色光辉的沐浴下,我们认真学习着陈毅元帅0的每一个事迹,在每一个事迹中深切感受到他们为解放全中国所付出的心血。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陈毅元帅不顾自身安危,全身心投入到革命的战斗中。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更让我深刻的理解了革命年代他们不畏牺牲的斗志,让我深深的认识到,引领社会进行革新,正是因为他们有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我更应该学习他们的精神,理解他们的精神,弘扬他们的精神。 参观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黄桥战役,1940年9月30日,调集部队,对江苏省泰兴县黄桥地区的苏北指挥部发动进攻。黄桥战役进行时,第5纵队从地区南下,部队东进至运河,在战略上起了策应作用。此役历时4天,共歼国民党军队1.1万余人,俘虏官兵4000余名,缴获军用品甚多。新四军伤亡900余名。这次战役,对反击国民党军队进攻的重要战役。为、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新局面。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们每个党员都要明白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革命年代虽然成为了历史,可是革命精神没有离我们远去,也没有被尘封,他就在我们的身边,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着我们。让我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党员,陈毅元帅光辉事迹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内心,“高举旗帜跟党走,我与祖国共奋进”,这不仅是一句发自内心的口号,更是一盏指我奋进的“明灯”。当代的我们更应该把这些作为一种名族精神弘扬,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最好的榜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