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宏观经济学[第九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九章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1.价格指数

宏观经济学中常涉及到的价格指数主要有GDP折算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其中,k代表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W为权数。

2.通货膨胀及其类型

定义: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式中,πt为t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 t和P t-1分别为t时期和(t-1)时期的价格水平。

分类: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进行分类

①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

②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

⑧超级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

(2)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①平衡的通货膨胀,即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率上升;

②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3)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进行分类

①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

②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具有自我维持的特点,又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般地,按照通货膨胀的起因可以把通货膨胀分为三类: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定义: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又称为超额需求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原因:在总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会增加一部分,但供给的增加会遇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的不足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上升;或者当产量达到最大,即为充分就业时的产量,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也不会增加,总需求增加只会引起价格的上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或来自政府的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通货膨胀;需求方面的冲击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

引起需求扩大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的扩大,政府支出的增加、减税,净出口增加等(通过IS曲线右移),它们都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需求曲线右移,称为实际因素。另一类是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或实际货币需求量的减少(通过LM曲线右移),导致总需求增加。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定义: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可以分为工资

推动通货膨胀及利润推动通货膨胀(这里的利润通常为垄断利润)两种。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据西方学者解释,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决定于劳动的供求,工资的提高不会导致通货膨胀;而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强大的工会组织的存在,工资不再是竞争的工资,而是工会和雇主集体议价的工资,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工资的提高就导致成本提高,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西方经济学者进而认为,工资提高和价格水平上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提高。这样,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即所谓工资一价格螺旋。

利润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西方学者认为,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是利润推动通货膨胀的前提。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价格完全决定于商品的供求,任何企业都不能通过控制产量来改变市场价格;而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可以操纵价格,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致使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成本增长的速度。

(3)混合型通货膨胀

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以及二者的相互影响分析,有人提出了混合通货膨胀理论。其分析的实质就是把上面有关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两个理论结合起来。

(4)结构性通货膨胀

定义: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称为结构性通货膨胀。生产率提高速度不同的两个部门的工资增长快慢也应当有区别。但是,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结果使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因而引起通货膨胀。这种对比部门可分为:生产效率高的部门和生产效率低的部门;迅速发展的部门和渐趋衰落的部门;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

4.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通常,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①通货膨胀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即使就业工人的货币工资能与物价同比例增长,在累进所得税下,货币收入增加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此外,税率的上升也会使工人的部分收入丧失。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③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具体地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只要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就为负值。

(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在短期,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可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却会导致产出水平的下降。

(3)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效应。需求拉动通货膨胀会刺激就业、减少失业;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在通常情况下,会减少就业。但在长期来看,上述影响产量和就业的因素都会消失。

(4)超级通货膨胀(hyperinnation)导致经济崩溃。

5.菲利普斯曲线

定义:菲利普斯曲线是菲利普斯根据现实统计资料所给出的反映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两者具有负相关的函数关系,即货币工资增长率越高的时候,失业率越低;失业率越高的时候,货币工资增长率越低。因此,菲利普斯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由于工资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从而通货膨胀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相当稳定的正比例关系(两者差额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所以,通常可以用通货膨胀率替代货币工资率来描述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低;反之则相反。菲利普斯曲线如图9-1所示。

菲利普斯曲线既反映出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代关系,又可用于分析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在一定的时点上,政府可设置一个经济能够最大限度承受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界限,通过总需求管理政策把通货膨胀和失业都控制在此界限之内。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换取低通货膨胀率;当失业率过高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通货膨胀率提高,以获得较低的失业率。

当通货膨胀成为一种持续性的长期现象时,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就会使菲利普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这意味着经济现在必须以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才能换取一定的失业率。在长期,如果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移动,换取一定的失业率所需求的通货膨胀率就越来越高,最终菲利普斯曲线将成为一条垂直线,这就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如果经济开始在一个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下运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以自然失业率为出发点的一条垂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否认了短期的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替代关系,由于长期无法消除自然失业率,任何政府试图以通货膨胀来消除自然失业率的努力,其结果都是暂时的。货币主义就持这种观点。

与菲利普斯统计英国的数据类似,美国经济学家奥肯根据美国的数据发现,如果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则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3%,这一描述产出增长率与失业率变化之间关系的规律称为“奥肯定律”。

6.政府对通货膨胀的对策

(1)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在政策上,可以通过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方法上,可以采取激进主义政策(冷火鸡政策)和渐进主义政策:前者是政府通过突然性的、大规模的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以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明显下降和失业率显著提高为代价,在短时间内,争取消除通货膨胀的政策;后者是指政策持续不断地紧缩总需求,在很长的时间内逐步消除通货膨胀的政策,其基本特征是较小的失业率和较长的时间。

(2)收入政策。它是指政府通过影响实际因素来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这些实际因素包括对工资和物价的控制,道德的劝说以及改变预期。

7.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指在经济均衡的状况下,由于企业债务负担加重、货币供给锐减或银行信贷收缩等原因造成投资需求突然下降或泡沫破灭,居民财富萎缩造成消费需求突然剧减等原因而导致总需求下降,从而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物价下降的现象。

通货紧缩的理论有:

(1)凯恩斯关于通货紧缩的理论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除仅有一处直接提到了通货紧缩以外,更多是使用“就业不足均衡”和“有效需求不足”这样的术语。

凯恩斯理论的政策含义是:当企业投资低落,经济衰退,特别在经济严重衰退时,企业家的利润预期非常之低,以至于任何正利率都显得太高,因此通过放松银根、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来抑制衰退,效果不会明显,只有通过增加政府开支来增加有效需求。

(2)奥地利学派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通货紧缩并不是独立形成的,而是由促成经济萧条的生产结构失调所引起的,否则,通货紧缩就不会发生。因此通货紧缩是一种派生的过程。

(3)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费雪在其1933年的论文《大萧条中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中,从某个时点经济体系中存在过度负债这一假设开始,认为由于新发明、新产业的出现或新资源的开发等所导致的利润前景看好,企业因此过度投资,从而导致过度借债。债权人一旦注意到这种过度借债的危险,就会趋于债务清算。

(4)货币主义的理论分析

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政策对抑制经济衰退无效的观点,遭到了货币主义学派激烈反驳。货币主义的核心观点是:货币对于经济活动是重要的;货币存量的大幅度变动是一般价格水平大幅度变动的必要充分条件。

8.充分就业、失业和自然失业率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的状态。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因为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在现有工作条件下能够就业,但由于不愿接受工作条件而失业的情况。

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失业仅局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因此,自然失业率应等于某一时点上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率之和。在实际统计时,用长期的平均失业率来近似地表示自然失业率。影响失业持续时问长短和失业频率高低的因素都会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

9.失业与充分就业

(1)失业

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作而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水平找到工作的人。

要注意:①年龄规定以外的无工作者不是失业者。②丧失工作能力者不计人失业者。③在校学习的不叫失业者。④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工作或不积极寻找工作的人不计人失业者。⑤有些未领取失业救济的未登记注册的无工作者,没有被计入失业者。

衡量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公式表示为:

公式中的劳动力总数是指失业人数和就业人数之和。

(2)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存在两种失业:第一,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叫周期性失业。第二,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失业叫自然失业。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的存在并不矛盾,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时为什么仍要有自然失业率存在?因为在一个国家中,由于高度的流动性、兴趣与才能的广泛差别、无数物品和劳务的供求不断变化,会存在相当多的由于劳动力的流动、季节性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的存在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这些劳动的后备军可以随时满足社会对劳动的增加的需求,并且作为一种对就业者的“威胁”而迫使就业者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各种福利支出(如失业救济)的存在,也使得一定失业水平的存在不会对社会的安定构成危害。

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各国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自然失业率。

10.自然失业

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在任何动态经济中这种失业都是必然存在的。自然失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由于在动态经济中,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

(2)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因为对某种劳动的需求增加,而对另一种劳动的需求减少,与此同时,供给没有迅速作出调整而造成的劳动力供求不一致时产生的失业。当某些部门相对于其他部门出现增长时,可以经常看到各种职业或地区之间供求的不平衡。这种情况下,往往“失业与空位”并存,即一方面存在着有工作无人做的“空位”,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无工作的“失业”,这是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点造成的。

(3)临时性或季节性失业

临时性或季节性失业是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时间性或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例如,建筑业或码头装卸,遇到坏天气或舱盖打不开,这使得建筑施工不得不停下来,运输装卸也常常雇用临时工。在农业、旅游业、建筑业中,这种失业最多。这些行业生产时间性或季节性是客观条件或自然条件决定的,很难改变。因此,这种失业也是正常的。

(4)技术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是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的

必然趋势是生产中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了资本、技术密集性技术,越来越先进的设备代替了工人的劳动,这样,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小就会使失业增加。此外,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品相对价格下降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上升也加剧了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从而也加重了这种失业。属于这种失业的工人大都是文化技术水平低,不能适应现代化技术要求的工人。

(5)求职性失业

求职性失业是指工人不满意现有工作,离职去寻找更理想的工作所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劳动力市场不同,即使是完全相同的工作也存在着工资及其他条件的差异,而且,劳动力市场信息又是不充分的,并不是每个工人都可以得到完全的工作信息。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的信息越充分,就越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这种失业也是劳动力流动的结果,但它又不同于摩擦性失业。因为这种劳动力的流动,不是经济中难以避免的原因引起的,而是工人自己造成的,属于自愿失业的性质。这种失业人口中青年人占的比例最大,因为青年人往往不满现状,渴望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11.总需求不足的失业

总需求不足的失业就是周期性失业,凯恩斯认为这种失业是非自愿的。根据凯恩斯的分析,就业水平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而国民收入又取决于总需求。总需求不足的失业也叫周期性失业,是因为总需求不足一般都出现在经济的萧条时期,是周期性出现的。

用紧缩性缺口来说明总需求不足的失业。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的差额。

凯恩斯认为失业的原因是总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时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时均衡的国民收入。而造成需求不足的原因则是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导致消费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造成投资需求不足;流动偏好规律使利率的下降有一个最低限度,无法拉开利润率与利率之间的差距以便刺激投资。

心理上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量中,用来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从而造成了消费需求不足。

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是指一定资本增量预期的收益与其供给价格(重置成本)之间的比率递减趋势。投资是为了获得最大纯利润,而这一利润取决于投资预期的利润率(即资本的边际效率)与为了投资贷款所支付利息率。如果预期的利润率越大于利息率,则纯利润越大,投资越多;反之,如果预期的利润率越小于利息率,则纯利润越小,投资越少。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使得利润率与利息率间的差距缩小。

流动性偏好(表示人们喜欢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的愿望或动机)即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于货币需求的存在,利息率的下降就有一定的限度,这样也使得利润率与利息率间的差距缩小,引起投资需求也不足,最终造成总需求的不足,从而引起非自愿失业,即总需求不足失业的存在。

12.失业的代价

在现实经济中,失业的危害很容易被人认识,可以肯定,失业率增加时几乎没有人能从中获益。因为失业率的上升意味着总产量会下降,人们的总实际收入会下降。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是自愿失业,则会给他带来闲暇的享受;但如果是非自愿失业,则会使他的收入减少,从而生活水平下降。

对社会来说,失业增加了社会福利支出,造成财政困难,同时,失业率过高又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带来其他社会问题。

从整个经济看,失业在经济上最大的损失就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减少。曾任美国总统约翰逊首席经济顾问的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nher·Okun),研究了失业率变动对实际国民收入的影响,提出了奥肯定理(Okun’s Law)。其主要内容:失业率如果超过充分就业的界限(通常以4%的失业率为标准)时,失业率每降低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则增加3%;反之,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国民

生产总值则减少3%。

计算机网络答案-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计算机网络答案-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第一章概述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一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话-释放链接”三个步骤的一条专用物理通路。从建立连接开始,通讯就一直占用信道资源,直到释放。它具有实施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其线路利用效率低,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之间不可通讯。电路交换适用于信息量大,较长的报文。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本质上也是存储转发方式,但是它将整个报文从一个结点传到下一个。它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缺点在于报文信息量大,时延长,且占用交换机内存较大,不具有实时性。它适用于报文较短,实时性较低的通讯。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将报文分组,在每个分组之前加上地址信息,通过路由器经接收,存储,再转发到下一个接口,直到将分组传到目标地址,再去掉地址信息将其重组为完整报文。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宽带,逐

段占用通信链路,多个分组数可同时传送。它传输效率高,且保证数据传输有很高可靠性。同时分组排队会造成时延,但比报文交换小,且成本较高。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由用户直接使用,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核心部分,是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主要为边缘部分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边缘部分不同终端上的程序通信方式有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指进行通讯的双方中一方为服务请求方,一方为服务提供方。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远程服务请求,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地址,而服务器只需要被动接受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地址,但需要强大硬件和高级操作系统支持。对等方式是双方均可既为服务提供者,也可以为服务请求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菲利普斯曲线 2、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3、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4、通货膨胀 5、失业 二、判断是非题: 1、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每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2、由于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快慢不同导致的通货膨胀被称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3、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4、平衡和预期不到的通货膨胀,会影响人们的收入分配以及产量和就业。 5、非平衡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影响产量和就业,而不会影响收入分配。 6、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通货膨胀压力之间的反向关系。 7、以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率会引起失业率上升。 8、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显著上涨。 9、通货膨胀压力为(y-1-y*)/y*。 10、对于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可以采取收入政策来解决。 三、选择题 1、通货膨胀的收益者有 A工资收入者B利润收入者 C 政府D养老金获得者 2、货币工资上涨一定导致工资推进通货膨胀,这句话 A 肯定对 B 肯定不对 C由具体情况而定D无法确定 3、充分就业条件下,最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是 A劳动生产率提高但工资不变B出口增加 C出口减少D税收减少但政府支出不变 4、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由于 A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B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价值量C货币发行量太多引起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上升D以上都不是 5、在通货膨胀中利益受损的人是 A债权人B债务人 C 雇主D雇工 6、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包括

A工资推动通货膨胀 B 需求膨胀推动通货膨胀 C利润推动通货膨胀D部门间生产率增长差别导致通货膨胀 7、预期不到的通货膨胀会给下列那些人带来好处 A 政府 B 领固定工资C持有现款的人 D 身负重债的人 8、非均衡的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A 仅影响收入分配 B 既影响收入分配也影响就业与产量 C 仅影响就业和产量 D 既不影响收入分配也不影响就业与产量 9、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包括 A 需求拉动 B 成本推动 C 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 D 消费不足 10、引起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 A 各部门工资相继上升 B 货币需求过大 C 部门间生产率提高快慢不同 D 国际市场上的不稳定 11、通货膨胀在经济上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A 对产量、就业量的影响 B 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C对物价的影响 D 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12、导致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的因素有 A投资需求增加 B 货币供给增加 C政府支出增加 D 政府收入增加 13、根据价格调整方程,要降低通货膨胀率可以 A人为制造衰退 B 减少货币发行量 C 降低实际GNP D 以上都不对 14、收入政策的主要手段是 A 税收 B 工资价格管制 C 工资价格指导 D 道德规劝 15、根据通货膨胀的起因,通货膨胀可分为 A 平衡的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B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C 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D 结构性通货膨胀 四计算题 1、若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y*=5000亿元,某年的实际总需求为5600亿元,求该年的通货膨胀压力。 2、某社会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为5%,h=0.4,通货膨胀压力为8%,求该社会的通货膨胀率。 五、简答 1、通货膨胀是如何分类的? 2、治理通货膨胀有那些方法? 3、简析结构性通货膨胀及其原因。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七章新闻图片编辑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图片的种类及其地位 1.报纸上常见的图片种类 (1)照片 新闻照片就是以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为拍摄对象,再现新闻现场情景的照片,它可以作为独立的新闻报道出现在版面上,也可以配合文字报道一同编发。 (2)漫画 漫画在现代报纸上的使用非常广泛,有根据新闻事实进行艺术加工的新闻漫画,时效性较强,经常刊登在新闻版上;也有反映社会生活现象的社会性漫画,通常刊登在专刊副刊上;还有用来配合文字报道的图解式漫画以及连环漫画、幽默画等。 (3)图示 图示包括统计图表、示意图和新闻地图三类。 统计图表就是将统计数字制成表格图,便于读者集中阅读,一目了然。

示意图不但将统计数字集中绘制成图,而且用形象化的手法表示这些数据所说明的意义。 新闻地图则是根据标准地图,将新闻发生地的地理位置绘制成更加简洁明确的地图。 (4)图饰 图饰一般是用美术图案点缀和烘托报纸的报头、报眉、标题、栏题、版头或版面的其他部位,使整个版面更加美观生动,恰当地运用图饰还能使版面编排思想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2.图片的地位与作用 (1)纪实性作用 作为独立报道体裁的新闻照片具有再现新闻现场、记载真实瞬间的作用,这类照片成为报纸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证实性作用 非独立使用的新闻照片与非新闻照片具有证实文字报道的作用,这类照片对新闻资源的充分发掘,对提高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 (3)解说性作用 图表、示意图、新闻地图、漫画等能够以形象性的符号统计和描绘新闻报道中的某些内容,从而对相对比较枯燥的文字表述进行生动易懂的解释。 (4)装饰性作用 图片的形象性特征使其可以作为文字稿件的美化装饰手段。 (5)视觉冲击性作用 图片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与震撼力,这是文字报道所难以达到的。

计算机网络答案 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第一章概述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一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话-释放链接”三个步骤的一条专用物理通路。从建立连接开始,通讯就一直占用信道资源,直到释放。它具有实施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其线路利用效率低,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之间不可通讯。电路交换适用于信息量大,较长的报文。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本质上也是存储转发方式,但是它将整个报文从一个结点传到下一个。它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缺点在于报文信息量大,时延长,且占用交换机内存较大,不具有实时性。它适用于报文较短,实时性较低的通讯。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将报文分组,在每个分组之前加上地址信息,通过路由器经接收,存储,再转发到下一个接口,直到将分组传到目标地址,再去掉地址信息将其重组为完整报文。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宽带,逐段占用通信链路,多个分组数可同时传送。它传输效率高,且保证数据传输有很高可靠性。同时分组排队会造成时延,但比报文交换小,且成本较高。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由用户直接使用,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核心部分,是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主要为边缘部分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边缘部分不同终端上的程序通信方式有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指进行通讯的双方中一方为服务请求方,一方为服务提供方。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远程服务请求,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地址,而服务器只需要被动接受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地址,但需要强大硬件和高级操作系统支持。对等方式是双方均可既为服务提供者,也可以为服务请求者。 网络核心部分要想网络边缘部分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起关键作用的是路由器,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使得边缘部分的每一个终端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 1-14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答:1、速率:连结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单位为b/s(其中 b 为bit,表示一个二进制数字,比特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 2、带宽:带宽本来指的是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为赫;由于通信的主干线传送的是模拟信号,所以,带宽表示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比特每秒。 3、吞吐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口的数据量,经常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通过网络 4、时延:时延指数据从网络的一段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发送时延从主机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要的

第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通货膨胀的类型、形成原因、经济效应和反通货膨胀的对策,了解失业的类型、失业的影响和降低失业率的对策,掌握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与政策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反通货膨胀的对策,失业的类型与降低失业率的对策,菲利普斯曲线。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失业理论 一、失业与充分就业 1.失业与失业率 失业——是指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适龄劳动者。 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其公式: 失业率 以美国为例:属于失业范围的人包括: (1)新加入劳动力队伍第一次寻找工作,或重新加入劳动力队伍正在寻找工作已达4周以上的人。 (2)为了寻找其他工作而离职,在找工作期间作为失业者登记注册的人。 (3)第三,被暂时辞退并等待重返工作岗位而连续七天未得到工资的人。 (4)被企业解雇而且无法回到原工作岗位的人,即非自愿离职者。 2.充分就业的含义 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是指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说达到的就业状态。 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的存在并不矛盾。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的失业率,又称为长期均衡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市场的完善程度、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自然失业率由各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二、失业的分类 1.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在任何动态市场经济中这种失业都是必然存在的。新古典经济学派和凯恩斯都把这类失业归为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现代经济学家按引起失业的具体原因把自然失业分成这样一些类型:

山东大学统计学期末重点

山大《统计学》本科生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统计3层含义、统计学含义、统计学按照研究方法分科、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重点是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应用场合)、统计图(茎叶图、箱线图)、用分组资料计算均值和方差(P27 p35例题) 第三章: 常用的抽样方法含义以及判断、深入理解抽样分布的含义 第四章: 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点估计与区间估计、评价估计量的标准)、一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总体均值、总体比率、总体方差) 第五章: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两类错误、一个总体参数的检验、两个总体参数的检验第六章: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原理、p210练习题、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 第七章: 相关系数的概念、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的应用前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参数估计、最小二乘法)、检验(拟合优度检验、对变量检验、对方程检验、)预测第八章: 时间序列速度计算、时间序列构成因素(长期趋势、季节变动)、时间序列趋势变动分析方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模型法) 第九章: 常见指数、综合指数编制原理、平均指数编制原理、个体指数、总体指数分析的依据(两个恒等式)

考试题型 1、选择(10个共10分其中有几个涉及简单计算) 2、简答(5个共25分) 3、计算(6个共65分) 描述统计1个 10分 区间估计1个 5分 假设检验1个 10分 方差分析1个 10分 回归分析1个 15分 统计指数1个 15分 简答题范围: 1.“统计”一词有哪些含义?什么是统计学? 2.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3.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有哪些? 4.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5.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有哪些? 6.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含义如何? 7.什么是抽样分布? 8.什么是匹配样本? 9.假设检验的思想以及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是什么? 10.什么是方差分析?简述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11.简述测定时间序列长期趋势的目的和方法有哪些? 12.简述测定时间序列长期趋势的移动平均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13.时间序列分析中,每月的季节指数(比率)的含义是什么?所学的测定季节变动的方法有几种?各适用于怎样的时间序列? 14.循环变动和季节变动的区别是什么? 15.简述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 16.解释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生理学B

生理学 B 一、单项选择题 1.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称为 A.刺激 B.反射 C.反馈 D.兴奋 2.寒冷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局部调节 D. 自身调节 3.心室肌收缩期及舒张早期相当于兴奋性的 A.低常期 B.相对不应期 C.有效不应期 D. 超常期 4.肾上腺素对受体的结合力是 A.都很强 B.对α强,弱 C.对β强,α弱 D.只对α 5.使细胞去极化达阈电位的刺激是 A.阈刺激 B.刺激阈 C.阈下刺激 D.阈强度 6.细胞膜主动转运的特点是 A.转运脂溶性物质 B.耗能 C.靠通道协同 D.顺电-化学梯度7.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通称为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跨膜电位 D. 局部电位 8.房室瓣关闭与动脉瓣开放间的时间相当 A.快速射血期 B.射血期 C.室缩期 D. 心室等容收缩期 9.下列哪种情况可使心输出量增加 A.刺激迷走神经 B.由卧位转为站立位 C.心率>180次 D. 颈动脉窦内压降低 10.静脉回心血量增多时,可引起 A.心室后负荷减少 B.心室舒张期延长 C. 心室前负荷增加 D.充盈期缩短 11.血浆pH值主要通过下列哪条途径维持的? A.血液B.消化道C.肾D.皮肤 12.呼吸频率从12次/分增加到24次/分,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则: A.肺通气量增加B.肺泡通气量增加 C.肺泡通气量不变D.肺泡通气量减少 13.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A.吸气和呼气初B.吸气末和呼气初 C.呼气初和呼气末D.呼气末和吸气末 14.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的物质是: A.盐酸B.组织液C.肠致活D.糜蛋白酶 15.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的特点是: A.大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胰酶含量很少 B.少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胰酶含量也很少 C.少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胰酶含量很丰富 D.大量的水分,而碳酸氢盐和胰酶含量很少 16.滤过分数是指: A.肾血流量/ 心输出量B.肾血浆流量/ 肾血流量 C.肾血流量/ 肾血浆流量D.肾小球滤过率/ 肾血浆流量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11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一节失业理论 一、失业及失业率 (一)失业 1、定义:失业(unemployment)是指有劳动能力、愿意接受收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所有那此未曾受雇以及正变换工作岗位或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率找到工作的、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是失业者。失业人口与就业人口的和就是劳动人口,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重即为失业率。 2、理解: (1)劳动力:在法定年龄范围内(如16--60岁),有劳动能力,并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劳动力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2) (二)失业率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 100% 二、失业的种类及原因 (一)自愿意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1、自愿失业:是指工人所要求的实际工资超过其边际生产率,或者说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作条件和收入水平而未被雇用而造成的失业。由于这种失业是由于劳动人口主观不愿意就业而造成的,所以被称为自愿失业,无法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来消除,因此不是经济学所

研究的范围。 2、非自愿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愿意接受收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这种失业是由于客观原因所造成的,因而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来消除。经济学中的所讲的失业是指非自愿失业。 (二)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非自愿失业又可以分成这样几种类型,可以分为磨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1、摩擦性失业: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并将随着经济结构变化而有增大的趋势,但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失业存在是正常的。 2、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在存在失业的同时,也存在劳动力供给不足。 结构性失业的产生原因: 经济结构调整对劳动力需求发生了变化,而与此同时,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和劳动技能却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不适当的政府政策(如政府为保护某种行业的政策,在短期内有利于减少失业,但从长期看,这种经济政策会降低受保护的行业的竞争力,从而失去同国外竞争者相抗衡的能力最终加重结构性失业)。 3、季节性失业: 4、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社会总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三)隐蔽性失业 所谓隐藏性失业是指表面上有工作,但实际上对产出并没有作出贡献的人,即有“职”无“工”的人,也就是说,这些工作人员的边际生产力为零。当经济中减少就业人员而产出水平没有下降时,即存在着隐藏性失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曾指出,发展中国

社会心理学[第九章侵犯]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教学文稿

第九章侵犯 一、侵犯的实质 (一)侵犯的概念 1.侵犯的定义 侵犯(aggression)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①伤害行动——侵犯行为必须是伤害性的,包括实际和可能造成伤害的行为。 ②伤害意图——没有造成伤害却有伤害意图的行为是侵犯;无意伤害不是侵犯。 ③社会评价——侵犯是社会所不允许的。 (2)侵犯的分类 敌意性侵犯:也称作情绪性侵犯,是源于愤怒,意在伤害的侵犯; 工具性侵犯:把伤害作为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的侵犯。 2.侵犯与敌意 (1)敌意的多种含义 ①非身体接触性的直接或间接的有意伤害; ②高度排斥性的态度; ③人与人之间的高度怀疑,即一种高度的自我防卫状态。 (2)敌意与侵犯的关系 ①敌意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限制。在侵犯受到明确的社会规范约束而不能实

现时,往往是以敌意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敌意实质为代偿性的侵犯。 ②敌意不是侵犯,但可能会激发别人的侵犯,也可能发展为侵犯。敌意行为还可以直接激化人际冲突使敌意上升为侵犯。 3.侵犯的普遍性 无论是在整个世界还是中国,暴力与犯罪都是有增无减,愈演愈烈。 (二)侵犯的本能论 1.主要观点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本能论倾向的经典理论主要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和洛伦茨的习性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 弗洛伊德(S.Freud)早期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本能:性本能与自我保持本能,侵犯性是性本能的一部分。后期又修正为生的本能(性本能)与死的本能(侵犯本能),侵犯本能目的在于破坏,标志着人类有一种基本的无意识的死亡愿望。 弗洛伊德认为,死的本能本来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的倾向,但由于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把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的侵犯冲动。如果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现,则表现为争论、竞技、冒险等。如果侵犯冲动得不到表现,就会导致精神疾病。 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心理异常者的治疗实践发展起来的,因而解释的范围限于心理病理患者,而不能简单扩展到正常人。 (2)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 洛伦茨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但它不指向毁灭,而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同类的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而是以失败者的让步为目的。 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战争是人的侵犯本能定期发泄的结果,要想避免战争,就需要多开展冒险性的体育活动,耗散侵犯本能。

山东大学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简答题 1、简答关键成功因素法(CSF)P263 答:1970年哈佛大学教授关在MIS模型中用了关键成功变量,这些变量是确定MIS成败的因素。它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了解企业目标;(2)识别关键成功因素;(3)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4)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据。可见关键成功因素法源自企业目标,通过目标分解和识别、关键成功因素识别、性能指标识别,一直到产生数据字典。 2系统开发可行性分析 答: (1)目标和方案的可行性 (2)技术方面的可行性 (3)经济方面的可行性 (4)社会方面的可行性 一个有效的战略规划可以使信息系统和用户有较好的关系,可以做到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从而可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3、管理信息系统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规划 答: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长远发展的计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不仅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历时很长、技术复杂且又内外交叉的工程,更因为信息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信息系统和企业的运营方式、文化习惯息息相关。一个有效的战略规划可以使信息系统和用户有较好的关系,可以做到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从而可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4、叙述管理信息系统代码设计中编码的目的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设计代码的目的是: 唯一化(2)规范化(3)系统化 5、简答BPR的三个关键词(根本的、彻底的和巨大的)的实质。 简答关键成功因素法(CSF)P263 答:1970年哈佛大学教授关在MIS模型中用了关键成功变量,这些变量是确定MIS成败的因素。它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了解企业目标;(2)识别关键成功因素;(3)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4)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据。可见关键成功因素法源自企业目标,通过目标分解和识别、关键成功因素识别、性能指标识别,一直到产生数据字典。 分析题 1、比较分析MRP、MRPII和ERP的异同,谈谈你自己的一些认识

通货膨胀对失业的影响(1)

第十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有: 一、失业的种类及其影响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效应 三、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一、失业的种类及其影响 1、失业的含义及其衡量 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有劳动能力的人在某一时间内没有职业或工作时间没有达到 规定标准并且正在寻找有报酬工作时所处的状态。 衡量失业有两个指标:失业人数和失业率。 失业率一般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 失业率= 就业人数 失业人数失业人数 2、失业的种类 按照失业的原因可以把失业分为以下主要几类: ①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②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 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上述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可称为自然失业率。 ③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产生的失业。 3、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是指克服了周期性失业的一种就业状态,此时还存在着自然失业。 4、失业的影响:奥肯定理 奥肯定理是描述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的定理。奥肯定理的内容如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便比潜在GDP低2.5%。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效应 1、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通货膨胀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2、通货膨胀的成因 ①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而持续的上涨。 在社会总需求中,无论是消费、投资增加,还是政府支出或净出口的增加,都能使需求增加,都能引起通货膨胀。如下图: 价格P AS P2

最新山东大学离散数学期末试题答案

数学建模作业 姓名:王士彬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2014级计科2班 学号:201400130070

1.在区域x∈[-2,2],y∈[-2,3]内绘制函数z=exp^(-x2-y2)曲面图及等值线图。解: 曲面图如下: >> x=-2:0.5:2; >> y=-2:0.5:3; >> [X,Y]=meshgrid(x,y); >> Z=exp(-X.^2-``Y.^2); >> mesh(X,Y,Z) >> 等值线图如下: >> x=-2:0.5:2; >> y=-2:0.5:3; >> [X,Y]=meshgrid(x,y); >> Z=exp(-X.^2-Y.^2); >> mesh(X,Y,Z) >> surf(X,Y,Z)

>> surf(X,Y,Z) >> contour(X,Y,Z) >> 2.已知一组观测数据,如表1所示. (1)试用差值方法绘制出x ∈[-2,4.9]区间内的光滑曲线,并比较各种差值算法的优劣. (2)试用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的方法拟合表中的数据,选择一个能较好拟合数据点的多项式的阶次,给出相应多项式的系数和偏差平方和. (3)若表中数据满足正态分布函数222/)(21)(σμπσ --=x e x y .试用最小二乘非线性拟合的方法求出分布参数σμ,值,并利用锁求参数值绘制拟合曲线,观察拟合效果. 解:(1)分别用最领近插值,分段线性插值(缺省值),分段三次样条插值,保形分段三次插值方法绘制在x ∈[-2,4.9]的光滑曲线,图形如下: 样条插值效果最好,其次线性插值,最近点插值效果最差,在这里效果好像不太明显。 最近点插值优点就是速度快,线性插值速度稍微慢一点,但效果好不少。所以线性插值是个不错的折中方法。样条插值,它的目的是试图让插值的曲线显得更平滑,为了这个目的,它们不得不利用到周围若干范围内的点,不过计算显然要比前两种大许多。 MATLAB 文件如下:

组图你一定看到过的诡异的心理测试图片压力山大

组图:你一定看到过的诡异的心理测试图片压力山大 2013-06-05 07:31:40 来源: 字号 原标题诡异的心理图片撕下你的伪装 有些男人,性格中有女人的特质;有些女人,性格中有男人的特质。测试一下,你是纯正的男人(或女人)吗?凡是第一眼看下图是鸭子的,就是男人特质多一点,凡是第一眼看到是兔子的,就是女人特质多一点 这是一张静止的图片,你的心理压力越大,图片转动越快,而儿童看这幅图片一般是静止的。测试下您心理的压力。

当你心情好的时候,能看到少女的脸;心情坏的时候,能看到巫婆的脸。 图里的横线都是平行的!涉世越深的人,受社会侵蚀越严重,看到的直线越变形。你还是单纯的你吗?你能看出几条笔直的横线?

第七届年度最佳幻觉比赛(Best illusion of the year contest)在美国佛罗里达评选出了冠军作品:爱的面具(Mask of Love),它的谜题是——面具中的人像,其实是一男一女在Kiss,你看出来了吗?

一张图片测试你的好色程度 60秒内,你能找到几只海豚?找到3只以下的童鞋读《知音》提高修养去吧![这图很有趣。孩子们第一眼看到的是一群玩耍的海豚,但是成年人第一眼看到的却是“另一些东西”。画名为《海豚的爱》。——桑德罗德皮特。你找到几只海豚?

心理压力越大,黑色小点闪动得就越快,讨厌的小黑点还是安静点吧! 这是静止的一副图片,如果你看到运动的景象,表明你的生活压力大,内心情绪波动比较大。

你能看到多少个人头? 0—4张:弱智;5—8张:一般人;9—11张:特别感性;11—13张:精神分裂 [作者:编辑:徐珂]

第十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试题

第十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一、判断 1、通货膨胀意味着不同商品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F 8、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减通货膨胀率()F 3、用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来说明物价水平时,其数值是相同的。()F 4、工资上涨会导致消费增加,故工资推导型通货膨胀可看作是一种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F 5、发生通货膨胀时,人们更愿意把钱借给朋友(不收利息)()F 6、如果经济中实际通货膨胀低于预期通货膨胀率,那么,债务人受损,债权人受益。()T 7、治理通货膨胀只能采用“双紧”的政策。()F 8、凡满足一定年龄范围(如16-65岁)的人都是劳动力。()F 9、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不能严格区分开来。()T 10、某人从学校毕业第一次寻找工作,在未找到工作之前,他属于摩擦性失业。()T 11、奥肯定律描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F 12、菲利普斯曲线所表明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总是正确的。()F 一、选择题 1、劳动力是由部门收集的。(D) A、就业人员; B、就业人员和所有没有工作的人; C、从事于生产性工作的人; D、就业人员和所有正在求职的人; E、达到工作年龄的总人口。 2、在美国,如果是,那么他们将被算作是失业者。(C ) A、没有工作的人; B、不符合失业救济条件的人; C、正在求职的人; D、至少有一个月没有工作的人; E、适龄无业人员。 3、对于经济学家们来说,失业主要是指:( A ) A、部分资源闲置; B、资源配置不当; C、经济繁荣不可避免的结果; D、降低通货膨胀所需要的代价; E、低生活水平的结果。 4、(A )不属于失业者。 A、工假在家修养者; B、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修养者; C、正在等待某项工作者; D、刚进入劳动队伍未找到工作的工作者。 5、失业率的计算是用( C )。 A、失业工人数量除以工人数量; B、劳动力总量除以失业工人数量; C、失业工人数量除以劳动力总量; D、就业工人数量除以劳动力总量。 6、自然失业率( D )。 A、恒为零; B、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期末考试试题A卷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MBA2010级 管理学试题 (A) 姓名学号 单位 一、您认为什么是管理?学习管理学的体会与收获有哪些?(12分) 二、为什么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谈谈你对组织中的三个上帝的认识(12分) 三、如何理解平衡计分卡既是绩效管理技术又是战略管理工具?(12分) 四、组织有哪些知识?为什么组织知识对于组织的成长至关重要? (14分) 五、案例分析(20分) 上海富士施乐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11月4日。合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为3,800万美元,合资各方为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70%)、上海申贝办公机械总公司(约15.9%)、富士胶片(中国)有限公司(10%)和上海久事公司(约4.1%)。 1990年,上海富士施乐成为唯一荣获上海市政府颁发的“质量管理奖”的企业。1992年3月获得ISO9001认证。1992年至1994年,上海富士施乐连续三年荣获“盈利和创汇先进外资企业”称号。其产品曾连续两年被内贸部授予“金桥奖”。上海富士施乐还曾被命名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1998年2月上海富士施乐又获得国际ISO14001认证。2001年,公司又荣获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电日报联合授予的“2000年中国机械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十强” 称号,2002年上海富士施乐有限公司又荣膺《中国机械工业年鉴》评选的“中国机械工业销售500强”称号。2003年上海富士施乐两款产品——WC Pro 420/415数码打印/复印机和V2K系列复印机被列入科技部等五个国家部委的“2003年国家重点新产品”。2004年,公司被评为“2003年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 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个以激励为主导,以员工职位称职能力评估为中心的人事管理模式。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模拟卷答案图文稿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药物代谢动力学模拟卷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药物代谢动力学模拟卷1 一、名词解释 1. 生物等效性:生物等效性评价是指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判断其吸收速度和程度有无显着差异的过程。 2. 生物半衰期:简称血浆半衰期,系指药物自体内消除半量所需的时间,以符号以符号T1/2表示。 3. 达坪分数:是指n 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Cn 于坪浓度Css 相比,相当于坪浓度Css 的分数,以fss 表示fss=Cn/Css 4. 单室模型:各种药动学公式都是将机体视为一个整体空间,假设药物在其中转运迅速,瞬时达到分布平衡的条件下推导而得的。 5. 临床最佳给药方案:掌握影响抗生素疗效的各种因素。如果剂量太小,给药时间间隔过长,疗程太短,给药途径不当,均可造成抗生素治疗的失败。为了确保抗生素的疗效,不仅应该给予足够的药物总量,而且要掌握适当地给药时间间隔和选用适当的给药途径。 二、解释下列公式的药物动力学意义 1.)1(1010100t t c e k e k k V k C βαβ ααβαβ--------= 二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滴注开始后血药浓度与时间t 的关系。 2.∞∞+-=-u u u X t k X X lg 303 .2)lg(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以尚待排泄的原形药物量(即亏量)的对数与时间t 的关系。 3. kt k ss e e V X C --?-=) 1(0τ

多剂量给药时,按一定剂量、一定给药时间间隔、多剂量重复给药,当n 充分大时,稳态血药浓度(或坪浓度)与时间t 的关系。 4.)2(00V X k V V X AUC m m += 药物以非线性过程消除,且在体内呈单室模型特征时,静脉注射后,其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与剂量X0的关系。 5. 00) 1)(1(1x e e x a k k ?--=--*ττ 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负荷剂量与给药周期的关系。 三、回答下列问题 1. 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测定至少需几个时间点各时间点测定有何基本要求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答:缓控释制剂释放度测定至少需3个时间点,第一个取样点一般在1~2小时,释放量在15~40%之间,用于考察制剂有无突释现象;第二个取样点反映制剂的释放特性,时间为4~6小时,释放量根据不同药物有不同要求;第三个取样点用于证明药物基本完全释放,要求释放量在70%以上,给药间隔为12小时的制剂取样时间可为6~10小时,24小时给药一次的制剂,其取样时间可适当延长。 2. 什么是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的大小表明药物的什么性质 参考答案: 答:表观分布容积是指给药剂量或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相互关系的比例常数。 即药物在生物体内达到转运间动态平衡时,隔室内溶解药物的“体液”的总量。 表观分布容积不具有直接的生理意义,在多数情况下不涉及真正的容积。其数值的大小能够表示该药物的特性:一般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不易进入细胞内或脂肪组织中,血药

17年山东大学期末考试中医基础3

中医基础3 一、单项选择题 1、明清温病医家家中提出“三焦”辨证体系的人物是 () A、吴有性 B、叶天士 C、薛生白 D、吴鞠通 2、最早提出“四气五味”药性理论的著作是 () A、黄帝经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 D、难经 3、自然界用来区分阴阳属性的最主要标志是 () A、与外 B、明与暗 C、上与下 D、、水与火 4、人体脏腑之阴阳,则肝为 () A、阴中之至阴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5、“阴在,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反应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

消长平衡 6、按五行生克规律,水的所不胜是() A、脾 B、心 C、肾 D、肝 7、“体阴而用阳”的脏腑是 () A、心 B、脾 C、肝 D、肾 8、生理特性“主蛰守位”的脏是() A、肾 B、心 C、肝 D、脾 9、与津液代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哪一组脏腑 () A、心肝肾 B、心脾肾 C、脾肝肾 D、脾肺肾 10、称为生气之源的是 () A、心 B、肾 C、脾 D、肺 11、肺主行水的功能主要依赖于() A、肺主一身之气 B、肺司呼吸 C、、肺主宣发肃降 D、肺朝百脉 12、心在液为()

A、汗 B、唾 C、涎 D、泪 13、“孤府”所指的脏腑是 () A、胃 B、胆 C、膀胱 D、三焦 14、具有滑利骨节作用的主要是() A、精 B、血 C、液 D、津 15、卫气司汗孔开合,不使津液过多外泄,是下列哪项作用的体现() A、气能生津 B、气能摄津 C、气能行津D津能载气 16、“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治法的依据是() A、小肠泌别清浊 B、脾运化水液 C、肺宣发肃降 D、肾主水液 17、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医家是() A、仲景 B、王叔和 C、无择 D、景岳 18、风邪伤人,发病急,传变快是由于() A、风性数变 B、风性善行 C、风性主动 D、风性轻扬 19、下列因素中,易于导致肌肤甲错的是

心理学[第六章记忆]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记忆 第一节记忆的基本问题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这个就是记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需要这些储存在头脑中的印象又可以被唤起,参与当前的活动,得到再次应用,这就是忆的过程。从向脑内存储到再次提取出来应用,这个完整的过程总称为记忆。 二、记忆的种类 记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最主要的几种是: (一)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是与个人亲身的经历分不开的。由于情景记忆受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储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记忆不够稳定也不够确定。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它表现在记忆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语义记忆受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比较稳定。 (二)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是关于“是什么”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三)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就是瞬时记忆或者感觉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以物理特性的编码和形象编码为主,存储时间大约是0.25~2秒,容量比较大。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包括工作记忆和直接记忆,以声音编码为主,同时还有视觉或语义编码,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2分钟,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存储的记忆,叫长时记忆。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储存,保持时间长,1分钟以上直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以语义编码为主。 (四)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一般没有意识过程的参与,具有自动的和无意识的特点。其形成和提取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认知过程,一般不能用言语表达。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它是有意识的记忆过程,其形成一般有评估、比较和演绎等认知过程的参与,能随意地提取记忆的信息,能对记忆的信息进行较准确的语言描述。 三、记忆结构及其加工过程 现代信息加工观点认为,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这种结构性是指记忆在内容、特征和组织上有明显的差异。记忆结构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些记忆处在记忆系统的不同加工阶段,相互之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同时,记忆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前后联系的一些阶段,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任何外界的信息只有经过这些过程才能成为个体可以保持和利用的经验。 第二节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记忆的脑生理基础 关于记忆是否与大脑的特定部位有关,存在一些研究理论。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

涉税相关法律模拟题 一、概念解释 1、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2、行政程序法 3、税务行政复议 4、听证制度 二、简要分析题 1、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2、行政诉讼中的先予执行及其条件 三、综合分析题 2007年4月,接群众举报,某市国税稽查局检查小组对某从事防盗门生产的个体业主进行了实地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当事人阻挠检查工作。检查小组通过对当事人经营期间纳税情况检查和询问,依据所取得了证据材料确认纳税人为偷税,并于4月14日送达《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并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而后税务局于4月17日送达《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 当事人接文书后于4月17日下午提出了听证申请,稽查局依法接受了其听证要求。 听证会上,检查人员提出了当事人偷税的事实、证据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 本案当事人发生了防盗门生产经营行为,属增值税纳税义务人。 根据管理局证明材料上“经我股户管员多次下发限期整改,无效”,说明当事人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属于偷税。 稽查员根据当事人提供的房屋租赁合同复印件、举报人材料、管理局的证明材料和核定税款证明,确定了当事人生产的经营时间,核定纳税人每月应纳税款600元。

在听证会上,管理局户管员出示了2006年6月17日的《应纳税款核定书》和《核定(调整)定额通知书》等,两份文书均无文号及送达回执证。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则相应对行政处罚决定程序进行了申辩,并对稽查局提出的实际生产经营时间、税款核定、是否属于规定增值税纳税人、是否属于偷税等相关证据予以了质证。 当事人代理人在听证《申辩书》中指出了4月17日行政处罚决定程序不合法,并提出了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要求有关部门改正,撤销这一不当的行政处罚及税务处理决定的建议。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税务稽查局在本税务听证案件中的合法的行为以及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