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医,没你想象的那么好

学医,没你想象的那么好

学医,没你想象的那么好
学医,没你想象的那么好

学医,没你想象的那么好。————高三毕业生们,别被光鲜的名字迷惑,误了自己一辈子

笔者:海月

又一年9月将临,学弟学妹将要报道新校。不少只能上专科的学生对医学类专业情有独钟。以菏泽学院附中为例,全校学生有近一成半报的是菏泽医专。就全国高三毕业生来看,有近一成的学生报考医学大军,医学大军浩浩汤汤,空前壮观。很多家长以为当医生挣钱多、有前途;而且因为老百姓看不起病,再加上亲人因病或医药费不治而亡,更希望将来医院能有自己的人。很多学生和家长想法差不多,当今社会,医生成了大家眼中的高薪首选岗位:白衣天使、救死扶伤、职业光鲜、收入不菲.....

医学专业真有大家想得那么好吗?不少只能上专科的学生也盲目报考医学,有的是家长逼着报的,殊不知,一片好心,害了孩子的一生。大家看到了大医院主治医生白衣翩翩神采飞扬,事业有成的一面,却忽略了这只是百中无一甚至千中无一的佼佼者。

学医想有所成,要首先硕士文凭,然后有医师资格证。除了这些还要有钱和有关系。以菏泽西关医院为例,除专业文凭过硬外,还要有关系,还要拿几十万去买,才能进医院工作,医院内幕可见一斑。试问,有多少医学类大学生能坚持到硕士毕业?又有多少人能考上医师资格证?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学有所成,救死扶伤?还有多少人家里有关系?有关系后还能拿得起几十万?可能有的人说,有关系还要那这么多钱吗?那你就想错了,没关系的拿钱也进不来,又有谁的关系能硬的过几十万,让医院各个领导买账。院长的儿子也不行!

据住我旁边的菏泽医专实习的大三学生说,医专学生专升本通过率不到四分之一,考研更不用说,他们都是高考200分至500分进专科的,绝大多数不足400,有实力和毅力脱颖而出的少之又少!而且据说,医师资格证的通过率比考公务员都低,这是个什么概念!!!像我同学,以全市前一百名的成绩进医科类院校,我从不怀疑他们以后能美梦成真。但对那些专科成绩不足400的考生,你拿什么和重本一本二本学生比?!!!又拿什么和那些有钱有权的关系户比???比不过,又怎么出头???出不了头。自己的梦想和父母的期望。你又怎么交代?!!!

专科类可以毕业后有一年工作经验后再考护理证,然后才有资格考医师资格证。去年,国家医改,非临床专业不得考医师资格证。有证,工资能节节高,无证,一二千,比个护士稍强,坑苦了不少名校学子。我同学640多在同济医学院(全国前三),欲哭无泪!专科临床的无钱无关系,这一年经验哪里去搞?而且据说,学医的,十个里面,能学出本领救死扶伤的不到二个。学医课程重,需要学的东西多,高中就无心学业的,大学他凭什么学医有成?学不成,庸医误人,害人害己。

所以,想学医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一、自己大学是否一心学业?二、考研通过率。自己报的医学学校往年是多少?三、最终能那医师资格证的比率又是多少?四、自己学的是不是临床?不是的话,凭专业混的最好的能样?五、家里有几十万有关系吗?没关系的又没钱的有实力找到工作的医院吗?专科的多问句,专升本的通过率是多少?

进了单位后起薪多少?五年后大概多少?以后有多大前途?闹不清这些,你怎么敢报医学类专业?你怎么敢!!!???

很多学生报志愿一看学校名好不好听,二看专业名好不好听,三看城市名好不好听,四看是不是本省离家近不近,五看有没有人作伴....典型的庸人思想。可笑的是,菏泽三省交界处,很多考生以为本省就近,旁省就远。典型的地理没学好,愚不可及!想找近而好的,郑州石家庄济南,当是最好的选择。再远点就自己查地图吧。还有很多考生只要是招生的打电话一概不信,殊不知陷阱和机遇是孪生兄弟,不加区别,一概不信,避免被骗也错过机遇。这种人如果不学会区分两者,最终也不会有大的成就。要会辨别,有理有据做选择,方能避过陷阱,抓住机遇,出人头地。

而且,很多考生和已上大学的都不知道的一个上好大学的机会让自己硬生生的错过了。当今社会,以工科和工程管理类就业最好。经济类也非常不错,因人而异。而且,几乎所有正规的本科大学,以重本为主,有半自考,成教专套本学生。说白了是好大学用现成资源招些落榜和高考失利学生在本校学习。毕业后发专科本科文凭。学费稍贵,但若能上一好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还能拿本科文凭,虽然一年多交2000到3000,但个人觉得,非常值。因为在这类大学,和统招生一样老师教,一样参加学生活动一样的大学环境,而且有的是本科,专业一般在全国能排的上名,学校又常有大型招聘会,实在是曲线救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且,在寒暑假打打工,申请个贫困补助,走个绿色通道。做下兼职,大学费用全部自理不是空想。

一般来说,成教最次,自考次之。华中师范大学有个专套本模式,四年转本套读,发专升本毕业生,是很多学子的福音。但总的来说,我个人更看重在大学学到真凭实学,这三个模式都比上个专科强上百倍千倍。如果是武汉大学、人民大学的自考。我宁愿舍弃普通二本去读。以上是我看很多学子茫然误己,很是痛心,写下此文,愿听各位意见。各位若觉得有理,就广为传之,使众人获益,以免贻误终生,后悔莫及。如果愿与在下讨论,愿为众人解惑与有缘者为友,加友请备注。参考文章见以下网址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b2191513.html,/New/PublicForum/Content.asp?strItem=free&idArticle=305211

国医节演讲稿我的学医心得

国医节演讲稿我的学医心得 Chinese medicine Festival speech: my medical learning experience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国医节演讲稿我的学医心得 小泰温馨提示:演讲稿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同时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本文档根据演讲稿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演讲人:余浩网名:任之堂主人 中医的学习,有他的特殊性,它有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每个人对于这套理论体系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各不相同,对中医中很多东西的理解,都有差异,结合我自己学习中医的过程,我想从如下五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学中医!这五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五个字: “信”、“求”、“疑”、“悟”、“行” 信,就是“信念”,也就是学习中医首先的信中医,相信中医。

求,就是“求知”,有了信,就得去求,要有求知的渴望,求知的动力。 疑,就是“存疑”,求到了知识,在对知识理解的过程中要存疑,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悟,就是“开悟”,脑海中有了疑惑,就要想,要悟,想通了,就开悟了。 行,就是“身体力行”,也就是“亲身体验,努力实践”,在实践中验证你所悟的结果。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信” 信,两个问题,信什么?为什么要信? 信什么,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讲: 第一、要信中医基础理论。 我们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讲到: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肝主筋,膝为筋之府”;“肺主皮毛,肾主骨”;这些基本的中医理论必须要信,因为这是中医的骨架,中医的标准。如果我们不信这些,只相信中药能够解决一些问题,那是买椟还珠。

国医节演讲稿我学医心得

国医节演讲稿:我的学医心得 国医节演讲稿:我的学医心得 演讲人:余浩网名:任之堂主人 中医的学习,有他的特殊性,它有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每个人对于这套理论体系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各不相同,对中医中很多东西的理解,都有差异,结合我自己学习中医的过程,我想从如下五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学中医!这五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五个字: “信”、“求”、“疑”、“悟”、“行” 信,就是“信念”,也就是学习中医首先的信中医,相信中医。 求,就是“求知”,有了信,就得去求,要有求知的渴望,求知的动力。 疑,就是“存疑”,求到了知识,在对知识理解的过程中要存疑,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悟,就是“开悟”,脑海中有了疑惑,就要想,要悟,想通了,就开悟了。

行,就是“身体力行”,也就是“亲身体验,努力实践”,在实践中验证你所悟的结果。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信” 信,两个问题,信什么?为什么要信? 信什么,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讲: 第一、要信中医基础理论。 我们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讲到: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肝主筋,膝为筋之府”;“肺主皮毛,肾主骨”;这些基本的中医理论必须要信,因为这是中医的骨架,中医的标准。如果我们不信这些,只相信中药能够解决一些问题,那是买椟还珠。 临床上很多西医大夫不相信中医,首先就是不相信这些中医的基本理论,认为它是错的,认为中医水平的高低在于用药经验的积累,及这些基本理论无关。更有废医存药之说。

在这里,结合我个人的学习心得,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些基本理论非常有用,它就是我们进入中医之门的钥匙。 举几个例子: 1、临床上经常遇到面部长痤疮、长黄褐斑的患者,治疗时如果思路不对,效果就很差,但如果我们想到“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认识到面部疾病要从心入手,面部的所有问题,都及心有关,当我们把治疗的重点放在心脏的调理上,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临床上遇到湿疹、荨麻疹的患者时,我们要首先想到“肺主皮毛”,而是不把目光放在是否过敏这个问题上。立足于肺,从肺求找答案,才能够治愈这些疾病。 3、当我们遇到膝关节疼痛的病人,患者膝关节屈伸不利,活动受限。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往往采用注射玻璃酸钠来治疗,如果你相信中医理论,相信:“肾主骨,肝主筋,膝为筋之府”,从肝肾入手,养阴柔筋来治疗,三五天往往就能解决问题。 4、对于骨折后延迟愈合的患者,我们首先用该想到“肾主骨”,从肾入手进行调理,而不是只想到接骨疗伤,活血化瘀。

华佗学医优秀读后感心得感悟

华佗学医优秀读后感心得感悟 华佗学医告诉我们东汉末年有一个叫华佗的人,他的家乡疾病流传,所以华佗到西山拜师学医的故事。读了华佗学医这个故事后,你都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下面为大家推荐了华佗学医读后感,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今天我看了三国时期神医华佗青年学医的故事。这个故事讲华佗从小就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医书,年轻的时候已经是一名很出色的医生。有一天华佗给一个病人看病,他给病人把脉后发现病人患了头风病,但是他没有办法去医治。这个病人又找了一位老中医看病,老中医把脉后说:“你是患了头风病,只要找十顶旧草帽煎汤喝就可以治好了。”这个病人就按这个方法做了,果然病就好了。 华佗听说后,心想:这位老中医的医术一定很高明,我要拜他为师学更多的医术,才可以给更多的人治玻他隐姓埋名到老中医家当了学徒,一学就三年,终于有一天老中医知道了他是华佗。老中医惊讶的问:“你名气那么大了还到我这里来学医吗?”华佗说:“我是来向您学如何治疗头风病的,我还有很多地方不如您,应该虚心向师傅求教才对。”老中医见华佗如此好学就把治疗头风病的方法告诉了他。 通过这个故事我学到了我们不要因为掌握了一点知识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了,什么都会了,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像华佗一样虚心的向老师长辈们求教,同时我们从小就要刻苦学习,勤奋好学。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更多的本领。

众所周知,华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医。今天我读了《千古神医华佗》后,华佗那崇高的医德和精益求精的求医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华佗从小就有着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当一名医生,于是,他从小就开始潜心学习医术,刻苦钻研,从不偷懒。虽然在学医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但由于他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了千古神医。这也正应了那句俗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的梦想是长大后当一名人民的音乐家,在舞台上尽情的表演,给人们带来无尽的快乐。因此,我从现在开始,也要像华佗那样做以为有心人。 华佗的心地十分善良。在行医生涯中,他不管男女老少,不分贫穷富贵,都会为人们接触病痛。做到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体现了高尚的医德。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当下的一些医生,他们对病人的痛苦视而不见,漠不关心,向病人索要“红包”,唯利是图。与华佗相比,他们不觉得自惭形秽,相形见绌吗? 华佗发明了麻沸散,让病人在施行外科手术时不会感觉到痛苦,比欧洲发明的麻醉剂整整早了一千六百多年。他所发明的“五禽戏”是人们锻炼身体的好方法,是医学界的宝贵遗产。我想,华佗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有这么多的发明创造,与他在医学研究方面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是分不开的。如果有朝一日,我的梦想也能成真的话,我也要像华佗那样开拓创新,创作出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现在,人们只要一提起华佗,可谓是家喻户晓。华佗为何如此深受人们的爱戴与怀念呢?我想这与他一生坚持在民间行医,关心百

任之堂用药心得药组

任之堂用药心得 任之堂用药心得心三药:红参、银杏叶、红景天肝三药:柴胡、白芍、当归 脾三药:山药、芡实、薏苡仁 胃三药:芦根、竹茹、葛根 肺三药:麻黄、杏仁、甘草 肾三药:附子、龙骨、牡蛎 治胃四药:黄莲黄芩干姜半夏 肾四药:杜仲、桑寄生、川断、川牛膝 脾湿气化三药:葛根、白术、木香 肝郁热四药:柴胡、黄芩、当归、龙胆草眼花二药:枸杞子、菊花 眼干痒二药:蒲公英、白蒺藜 白睛溢血二药:桑叶、生麻黄 耳鸣三组药: 第一组,重镇三药:龙骨、牡蛎、磁石 第二组,通气三药:香附、柴胡、川芎 第三组,通窍二药:通草、木贼草 鼻三药:苍耳子、辛夷花、通草 通鼻四药:苍耳子、辛夷花、通草、白芷

口苦三药:柴胡、半夏、黄芩 口臭三组药: 第一组:射干、马勃 第二组:竹茹、麦芽、谷芽 第三组:猪甲、火麻仁、艾叶、苦参 牙痛四药:麻黄、大黄、薄荷、甘草 咽三药:荆芥、蝉蜕、僵蚕 喑哑二药:凤凰衣、木蝴蝶 扁桃三药:威灵仙30g、白英30g、青皮10g 颈三药:葛根、黑豆、生牡蛎 背三药:防风、姜黄、小伸筋草 胸三药:枳壳、桔梗、木香 胸五药:枳壳、桔梗、木香、瓜蒌、薤白 乳胀三药:橘叶、牡蛎、丝瓜络 胃胀三药:枳实、枳壳、通草 开胃三药:木香、山楂、鸡屎藤 脾胃三药:黄连、干姜、延胡索 少腹三药:蒲黄、五灵脂、小茴香 腰椎间盘突出五组药: 第一组:杜仲、川断、桑寄生

第二组:黄芪、黑豆、青风藤 第三组:党参、猪鞭 第四组:鹿含草、伸筋草、透骨草 第五组:狗脊、鹿角片 附加组:蜈蚣、土鳖虫、竹茹30g 腰三药:杜仲、川断、桑寄生 阳痿三药:蜈蚣淫养藿鹿角片 遗精三药:白术、芡实、薏苡仁 腰湿四药:白术、茯苓、干姜、甘草 前列腺三药:白术、冬瓜子、薏苡仁 润肠三药:杏仁、郁李仁、火麻仁 通肠二药:火麻仁猪甲 通肠六药:火麻仁、猪甲、苦参、艾叶、鸡屎藤、红藤 通肠八药:火麻仁、猪甲、艾叶、苦参、 鸡屎藤、红藤、扣子七、金荞麦 痔疮三组药: 第一组:乙字汤(大黄、黄芩、升麻、柴胡、当归、甘草)第二组:猪甲、炒薏苡仁 第三组:黄芪、地龙 阴痒三药:丹参、菖蒲、蜈蚣 排尿酸三药:土茯、萆薢、威灵仙

《医间道》作者余浩(任之堂主人)倾力主编 丁香园中医讨论版高手切磋实录

《医间道》作者余浩(任之堂主人)倾力主编丁香园中医 讨论版高手切磋实录 《医间道》作者余浩(任之堂主人)倾力主编丁香园中医讨论版高手切磋实录货真价实的临床经验和心得体 会!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丁香园中医讨论版“高手过招”系列专帖整理而成,实录了多位活跃在临床一线的基层中医师对部分常见病的 认识和治疗心得,以及针对这些常见病进行讨论和争鸣的过程。全书共收录33个常见病,每个病分为五部分,以简单 的概念介绍开场,之后进入解说环节,以病因病机的讨论为主,第三部分各位高手亮出自己的治疗经验,展开互动性较强的争鸣与交锋,第四部分为成功医案,选取一两例临床成功病例,为之前的讨论作注脚。最后以总结结束。本书采用论坛讨论的形式,将多位中医师个人经验的一鳞半爪和一招鲜很自然地整合起来,这些经验为中医临证之经验总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书中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讨论过程,语言平实生动,无过多虚言套语,以干货为主,且有提问,有争论,有响应,有交锋,给人一种多位中医高手现场会诊的临场感。作者简介

余浩,字任之,网名任之堂主人。自幼随祖辈学医,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自创任之堂,运用中医疗法治疗许多疑难杂症,疗效颇佳。著有《医间道――十站旅行带你进入中医殿堂》、《一个传统中医的成长历程》、《万病从根治》。 目录 第一役:痤疮 第二役:脱发 第三役:面瘫 第四役:口腔溃疡 第五役:耳鸣 第六役:脑供血不足 第七役:闭经 第八役:卵巢囊肿 第九役:慢性前列腺炎 第十役:痛经 第十一役:子宫肌瘤 第十二役:宫颈糜烂 第十三役:不孕症 第十四役:不育症 第十五役:颈椎病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 我和丁香园版主们认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此之前,我只知道丁香园有一个中医讨论版,在那里聚集了一群年青的学子,有任之堂主人、开心豆爸、肥猫、巍子、ymg2000等等……回想起见面的时刻,虽然短暂,但很愉快,年龄和经历的差异并没有成为思想交流的障碍,我们一起谈论着中医的古和今,心底的那种共鸣使我对这群年青朋友刮目相看:和同龄人相比,尽管多了几分成熟与老练,但却丝毫没有掩盖他们的激情和豪迈!在他们身上,似乎感受不到现代都市的喧嚣,更少了几分年青人常有的浮躁! 直到有一天,这些年青的朋友们把他们的新作交到我手里并要我写序的时候,我才想起丁香园论坛中那一篇篇的“高手过招”,我的内心再次被感动了,因为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作者的临症心得,也是作者对中医的感悟与体会,更是岐黄学子的执着与无私!我时常在想:是什么让这些年青人从五湖四海汇聚在一起?是什么使这些年青人把弘扬中医作为 己任?又是什么使得他们在中医学子中拥有越来越多的“粉丝”?于是,我的脑海中不时闪过一个古老的故事——龟兔赛跑:在陆地上乌龟肯定跑不过兔子,而在水里兔子绝对不是乌龟的对手,在这场并不幽默的比赛中,可悲的不是乌龟跑

脉语者

脉语者 经过成都,一位姓王的中医朋友给我留言,说是可以介绍他寻访到的脉诊高人给我。恰好有半天空档,我赶紧登门拜见。 最近和脉诊医生缘分不浅,两个月之间,我居然穿行在金伟老师、陈云鹤道长、许跃远老师、余浩兄弟这些脉法高人之间,见证不少脉法传奇,听到许多脉法精义。可惜可叹可恨哪,这些年我粗笨的手指都用来按相机快门、键盘打字和拖行李箱了,从没有想过用心学习脉法,甚至没有完整看过一本脉书,错失了许多学习脉诊的良机。 “我们拜访的老师叫王敬义,”年轻的骨科中医小王在按门铃前很认真地对我说:“黄老师,这位王老师脾气有一点怪,说话很直接,如果有什么不合适你不要介意啊。” 放心!我对小王说,我曾经见过一个据说三十年不出户的的脉诊医生......Z医生跟我说“后会无期”......三申道人曾经被关在洞里八年背诵《秘传黄帝内经》、为了尝药所有的牙齿都掉光了......许跃远老师的三个手指头除了摸脉来不做事......“这几年我主要的工作就是拜访怪人,有时候他们也说我很怪呵呵。”推开王医生家门,屋里时尚的欧式家具和电子壁炉让我眼睛一亮,要知道先前我见到的中医大师

们不是坐小板凳就是太师椅。王老师的手很柔和温暖,面容平静,我相信自己的望诊能力:沟通肯定顺畅。 装着温开水的一次性纸杯摆上,开聊。 没有寒暄,直奔主题。王老师出生在中医家庭,父亲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中医教授,但是王老师说他的中医脉诊功夫却不是来自家传,而是自己摸索出来的。这时候孙曼之、许跃远、华医生、Z医生......等老师的面庞立刻在我眼前浮现,还有华医生那句铿锵的话:“只要中医经典书籍在病人在疗效在,中医就永远不会失传!” “我是中医学院毕业的,但是刚工作时带我的老师是华西医大的老师,他不懂中医,所以我跟着他就只有搞西医。在接触西医的过程中,我再慢慢研究自己中医的东西,回到中医来。”当年喜欢研究难题爱思考的青年医生王敬义身体特别不好,瘦得皮包骨头,天天处于生病状态。“一年365天,我可能有364天都在生病。但是我很喜欢治重症病人,比如说肾功衰,拉不出尿来的,我最喜欢。有时候累了,我躺在值班室的床上休息会儿,突然听说来了个肾功衰的病人,我精神一下就来了,就去抢救他。我的抢救是先用西药,等西药把病人的尿通不出来的时候,我再上中药。肾功衰的问题,小便拉不出来,医院常规是用推速尿(一种利尿剂),它还出不来,这个时候我就用中药,往往几个小时小便就可以出来了,弄通了。这样子来验证中药到底有没有效果,我

任之堂用药心得药组教学文案

任之堂用药心得药组

任之堂用药心得 任之堂用药心得心三药:红参、银杏叶、红景天肝三药:柴胡、白芍、当归 脾三药:山药、芡实、薏苡仁 胃三药:芦根、竹茹、葛根 肺三药:麻黄、杏仁、甘草 肾三药:附子、龙骨、牡蛎 治胃四药:黄莲黄芩干姜半夏 肾四药:杜仲、桑寄生、川断、川牛膝 脾湿气化三药:葛根、白术、木香 肝郁热四药:柴胡、黄芩、当归、龙胆草眼花二药:枸杞子、菊花 眼干痒二药:蒲公英、白蒺藜 白睛溢血二药:桑叶、生麻黄 耳鸣三组药: 第一组,重镇三药:龙骨、牡蛎、磁石 第二组,通气三药:香附、柴胡、川芎 第三组,通窍二药:通草、木贼草 鼻三药:苍耳子、辛夷花、通草 通鼻四药:苍耳子、辛夷花、通草、白芷

口苦三药:柴胡、半夏、黄芩 口臭三组药: 第一组:射干、马勃 第二组:竹茹、麦芽、谷芽 第三组:猪甲、火麻仁、艾叶、苦参 牙痛四药:麻黄、大黄、薄荷、甘草 咽三药:荆芥、蝉蜕、僵蚕 喑哑二药:凤凰衣、木蝴蝶 扁桃三药:威灵仙30g、白英30g、青皮10g 颈三药:葛根、黑豆、生牡蛎 背三药:防风、姜黄、小伸筋草 胸三药:枳壳、桔梗、木香 胸五药:枳壳、桔梗、木香、瓜蒌、薤白 乳胀三药:橘叶、牡蛎、丝瓜络 胃胀三药:枳实、枳壳、通草 开胃三药:木香、山楂、鸡屎藤 脾胃三药:黄连、干姜、延胡索 少腹三药:蒲黄、五灵脂、小茴香 腰椎间盘突出五组药: 第一组:杜仲、川断、桑寄生

第二组:黄芪、黑豆、青风藤 第三组:党参、猪鞭 第四组:鹿含草、伸筋草、透骨草 第五组:狗脊、鹿角片 附加组:蜈蚣、土鳖虫、竹茹30g 腰三药:杜仲、川断、桑寄生 阳痿三药:蜈蚣淫养藿鹿角片 遗精三药:白术、芡实、薏苡仁 腰湿四药:白术、茯苓、干姜、甘草 前列腺三药:白术、冬瓜子、薏苡仁 润肠三药:杏仁、郁李仁、火麻仁 通肠二药:火麻仁猪甲 通肠六药:火麻仁、猪甲、苦参、艾叶、鸡屎藤、红藤 通肠八药:火麻仁、猪甲、艾叶、苦参、 鸡屎藤、红藤、扣子七、金荞麦 痔疮三组药: 第一组:乙字汤(大黄、黄芩、升麻、柴胡、当归、甘草)第二组:猪甲、炒薏苡仁 第三组:黄芪、地龙 阴痒三药:丹参、菖蒲、蜈蚣

我的用药心得--任之堂主人

我的用药心得(作者:绿衣) 一,肝病 1,旱莲草,早年治疗一慢性肝炎病人,阴虚体质,证见乏力,肢体困重,肝区隐痛,尿黄,舌苔微黄腻,给予补气,解毒,清利湿热药,效果不甚明显,10日后,又出现咽干,腰膝酸软,乏力依旧,此为利湿伤阴之象,因生地,麦冬之类对肝病属湿者实为不利,遂加旱莲草50G一味,想不到用药第2日,症状明显减轻,第3日,症状消失,此药的用与不用差别太大。中药药理学认为,旱莲草可以保肝解毒。而此药针对阴虚湿热病人,可以有效的解决矛盾问题。既能养阴扶正,又能凉血解毒,且不助湿,成了我治疗湿热型肝炎的必用药。 2,白矾,通常情况,降酶退黄治疗比较容易,但也有顽固者,对于转氨酶持续不降的,我曾试过用白矾5G加入方药中,起解毒降酶之用,效果的确很显著,但此药需要中病即止,不宜久服,待转氨酶降至正常即可停用,一般不会反弹,这是我知道的降酶中药里,见效速度最快的药。 3黄芪,慢肝病人多数都有乏力等气虚症状,所以黄芪在此处显得很重要,但我要提示的是它的剂量,我一般用100到150G,4日内即可获效,如果剂量在60以下,时有不效者,且见效缓慢,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扶正以祛邪,对于没有气虚症状的也很有必要用。 4,鳖甲,众所周知,鳖甲治疗肝硬化,2年前,我曾以此一味药治愈一个肝硬化腹水病人,后来做B超提示,肝回声均匀正常,西医们很是震惊,海藻等也可以软坚,但效果远不及鳖甲,且有明显扶正效果,其含动物胶,角蛋白等,不仅能抑制或逆转纤维化,还能增加血浆蛋白水平,改善体质,缺点是仅适用于阴虚体质的病人。 5,蒲公英,对于肝炎病人,有人喜欢用芩连等苦寒之品,有人喜欢用大黄泻下排毒,我个人认为,久服苦寒之品易伤脾,久服大黄泻下易伤正,对急性病暂用可以,但对长期服药不太适宜,久服药需要无毒低毒,寒热偏度不大比较合适,蒲公英为我的首选药,用于临床效果很是满意,其优点是安全无毒,其次还有桑寄生(抑制病毒效果显著,又能补肝肾),白花蛇舌草,甘草等,对湿热明显的病人,大剂量的蒲公英还可以致泻,使邪有出路,(暂用或加白术)。 6,蜂房,有一部分病人表现为阳虚,我喜欢用蜂房,它既能助阳,用能攻毒外出,阳虚症状的多见于慢肝,毒邪深伏于肝,与湿胶结,加之正气不足,正虚邪恋而缠绵不愈,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故用蜂房助阳,化湿邪,攻毒外出,一药三用。 肝为解毒器官,所以肝病病人用药不宜太大剂量,不宜用太多毒性药,以免加重肝负担。时间关系,今天先写这些,此帖有几个原则,1效果不好不写;2未经实践不写;3有危险性及不良后果可能的不写。 二,阳痿早泄 1,红参,肥胖,体力差等证见气虚阳虚者,红参可以大补元气,对阳痿症状也有很明显的效果,我通常是在常规治疗效果不显时才加,起绝招之用,剂量在20到30.(养殖) 2,枸杞,对房劳过度引起的精血不足比较适宜,古语有离家千里,勿服枸杞,说明它有强阳道之功。虽然它的作用很平和,但却很实用,一可以补肾填精以起痿,二可以与补阳药相伍,抵制补阳药之燥烈。枸杞用量到50以上,效果会很明显。 3,淫羊藿,对性事淡漠的病人,此药为首选,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羊食贪合,增欲望。用于临床,效果的确明显,若符合肾阳不足,其剂量一般用20到50.此药是我治疗肾虚阳痿的最常用药。 4,阳起石,几年前治疗一10年病史的病人,诸多治疗方法无效,我以此药为主,剂量达到70,佐以枸杞防其燥烈,病人于用药第2日获得成功房室。取效后减量巩固治疗一些时日,2年来未复发。中医之密在于量,在此处可见一斑。通常情况,它的剂量只是15到30G,随病情调节药量。此药过量会引起咽干等,但未发现其他不适。

任之堂主人祖传脉学

转:《任之堂主人祖传脉学》 前言:任之堂主人,1975年出生,5岁即随太爷学医,而成一代儒医,为现代传统中医之年轻楚翘;其脉学精准,医理雄厚,中医大学毕业后辗转在老家开业,名噪遐迩。其脉学独树一帜,超出教材远矣。现介 绍其脉学如下,望对铁杆中医有所帮助。 第一讲:切脉当明部位所主 左手: 寸部浮取为小肠;沉取为心脏 (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为太阳经,心为少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 关部浮取为胆;沉取为肝脏 (肝与胆相表里,胆为少阳经,肝为厥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 尺部为肾阴 (人身体左侧为阴,右侧为阳) 右手: 寸部浮取为大肠;沉取为肺脏 (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为阳明经,肺为太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 关部浮取为胃,沉取为脾 (脾与胃相表里,胃为阳明经,脾为太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 尺部为肾阳也主膀胱 (人身体左侧为阴,右侧为阳,膀胱为太阳经) 附:常规切诊按上述部位来定,有时候要从整体来把握,整体来看: 寸主上焦(包含头部、颈部、咽、甲状腺、喉、食道、心、肺、乳腺及上肢等); 关主中焦(包含胃、脾、肝、胆、胰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尺主下焦(肾、膀胱、子宫及附件、生殖器、下肢) 第二讲:切脉当明切之何物 或问:切脉切的不是桡动脉? 答曰:此知其一,不知其二。 如若只是认为所切之脉为桡动脉,则终身被脉象困扰(仅一根血管的一段,如何能判定全身疾病?),也 会受西医的理论左右,对自己切脉之结果毫无信心。 要明此理,得详而论之。 心主血脉,众所知也,血液的运行依靠心之鼓动,心乃血行之源动力,心之无力,血行自然缓慢;心力亢 盛,血行自然顺畅,此理浅显而自然。 肺主气,也是众所知也,气的运行依靠肺之开阖,肺乃气行之源动力,肺虚开阖无力,气行自然缓慢,肺之开阖强盛,气行自然顺通,此理虽浅,而识之人不多。 寸口为手太阴肺经循行之所(《灵枢·经脉》....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桡动脉也正好从此走行,两者相并而行,切脉取寸口,其实切的是肺经与桡动脉合并之处。

学医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卫生局及各位领导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让我有幸参加南京新中医针刀及五行六气三元针的培训班学习。通过五天紧张有序的学习,短暂的培训虽然结束了,可是在培训过程中获得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术操作却深深地影响了我,使我获益良多。特别是对敬畏生命,关爱病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医者仁心,作为医务工作者就必须以为患者服务为己任,从点滴做起,使之融入生活。 3月28日早上我们聆听了吴老师针刀培训讲座。针刀医学是经过30余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吸收现代自然科学和西医学的最新成果,在集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医学学科。在此次培训中,吴老师带领我们重温了基础理论,细化了基础知识点。也传授了新的理念,学习了新的手法,参加了临床示教活动。吴老师深入浅出、循循诱导,传授知识,认真负责,课堂气氛活跃,不仅学习专业知识,也掌握了简单的实践操作。使我受益匪浅。 3月31到4月1日,徐军老师给我们讲授五行六气三元针疗法的起源与历史、理论基础、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等其特点是五行补泻法则的丰富化,它以五行生克理论为基础,在《内经》、《难经》“补母”“泻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五行中“抑官”“补官”“安身”“补子”等补泻原则,以天体运化为本源、气化为根基、盛微为核心,根据不同人体的寒热、胖瘦、体质的强弱,推演出发病根源,从而达到彻底治疗疾病的目的。

五行六气三元针疗法所具有的另一个特点为相对安全性,该针法主要使用于四肢远端的五输穴,所以对内脏没有直接损害,比其它针法安全性更高,而且一次疗程中所取的输穴数一般为8个穴位以下,所以操作比较方便。此针法因根于阴阳、活于六气,均适用于所有疾病的调养治疗,对于内外科诸多疑难杂症疾病的治疗,疗效更加显著。 为保证教学质量,让学员不只是在理性上认识五行六气针法,这次培训班还安排了课下的实操。每天早晨上课前、下午上课前,吴老师和徐老师都会为患者施针治疗,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提高了教学效果。 这次培训虽然时间短,但内容精要丰富,加之吴老师和徐老师理论深厚,技术精湛,讲授示教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我们各位学员都很尊敬两位老师。我衷心的感谢您们,有您们的支持与帮助,作为一名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者,我将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会做得更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跟李可老师学医心得

跟李可老师学医心得 广东省中医院雒晓东 体会一:六经赅万病之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 《金匮》则以疾病的特殊性即该病的个性特点来研究辨治疾病。 二者虽均属辨证论治范畴,或均以辨证论治精神来论治疾病,但明伤寒六经之理,可达万病皆通之境界,可以内通于六经(脏腑经络气化),外应于六气,万病皆在掌握之中,而可以一禺三反之。而金匮则重在一病一理,明于此而难例于彼,停留在经验之水平。 故愿大家以伤寒六经为经(核心),以杂病论治为纬,融会贯通,成一家之体。 体会二:论辨阴阳之纲领 一、辨五脏之阳亏阳衰要点 肾―――畏寒肢冷 脾―――食少便溏 肝―――疲乏倦怠 肺―――气短声低 心―――心慌面白 二、辨阴阳之总体要点(舌脉神气声色便) 阳阴 舌舌红苔黄干燥舌淡苔白滑润

脉脉大有力脉弱无力 神有无(但欲寐) 气亢奋疲乏 声高亢低弱 色红赤青白 二便尿赤便干便溏尿清 三、坎离卦解 离卦寓心,真阴寓于中 坎卦寓肾,元阳潜于内 二者互为其根 人体合而观之,一阴一阳而已;更以阴阳凝聚而观之,一团元气而已。 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体会三:郑氏理法特点 一、理论上: 沿袭内经伤寒之学术思想, 特重阳气――元阳、真气。 气化六经――乃伤寒一部之真机! 二、诊断辨证上: 首辨阴阳! 重辨六经! 万病总在阴阳之中!

三、论治上: "但扶真阳,内外二邪皆能治" "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 治疗上但求回阳,扶阳,救阳… 四、用药上: 承袭仲景六经用药特点, 简方重剂,大辛大热, 四逆、理中类,重用附、姜、桂, 遵六经以治万病,绝不拘于伤寒。 体会四:伤寒论――立法垂方之作 气化二字,乃伤寒书一部之真机! 伤寒者,邪伤太阳寒水之经也,非独为风寒所伤立论,邪犯太阳寒水之界,诸邪皆寒也,故太阳赅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有恶寒也;表阳被郁,太阳不开也。故有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证。邪犯太阳,与太阳寒水合化,寒水者,太阳之本也,客多从主,故诸邪皆寒也。 治之以开腠疏表,因势利导之,以从太阳之开,麻桂峻剂为首选;体弱、气虚、年老诸辈,宜助少阴之阳,少阴者,太阳阳气之根源也,故麻、附、辛为常用之剂,六经一体也,六气一气也! 老父有不助小儿之理乎? 桑菊银翘诸方,轻浅伤风之剂也。 和营卫,疏表寒之力不足矣。乃上窍不利之剂,太阳重证不可与也。即湿热之邪重伤太阳,亦必麻桂荆防与麻附辛之类也。

任之堂主人 祖传脉学教学提纲

任之堂主人祖传脉学

转:《任之堂主人祖传脉学》 前言:任之堂主人,1975年出生,5岁即随太爷学医,而成一代儒医,为现代传统中医之年轻楚翘;其脉学精准,医理雄厚,中医大学毕业后辗转在老家开业,名噪遐迩。其脉学独树一帜,超出教材远矣。现 介绍其脉学如下,望对铁杆中医有所帮助。 第一讲:切脉当明部位所主 左手: 寸部浮取为小肠;沉取为心脏 (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为太阳经,心为少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 关部浮取为胆;沉取为肝脏 (肝与胆相表里,胆为少阳经,肝为厥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 尺部为肾阴 (人身体左侧为阴,右侧为阳) 右手: 寸部浮取为大肠;沉取为肺脏 (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为阳明经,肺为太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 关部浮取为胃,沉取为脾 (脾与胃相表里,胃为阳明经,脾为太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 尺部为肾阳也主膀胱 (人身体左侧为阴,右侧为阳,膀胱为太阳经) 附:常规切诊按上述部位来定,有时候要从整体来把握,整体来看: 寸主上焦(包含头部、颈部、咽、甲状腺、喉、食道、心、肺、乳腺及上肢等); 关主中焦(包含胃、脾、肝、胆、胰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尺主下焦(肾、膀胱、子宫及附件、生殖器、下肢) 第二讲:切脉当明切之何物 或问:切脉切的不是桡动脉? 答曰:此知其一,不知其二。 如若只是认为所切之脉为桡动脉,则终身被脉象困扰(仅一根血管的一段,如何能判定全身疾病?),也 会受西医的理论左右,对自己切脉之结果毫无信心。 要明此理,得详而论之。 心主血脉,众所知也,血液的运行依靠心之鼓动,心乃血行之源动力,心之无力,血行自然缓慢;心力亢 盛,血行自然顺畅,此理浅显而自然。 肺主气,也是众所知也,气的运行依靠肺之开阖,肺乃气行之源动力,肺虚开阖无力,气行自然缓慢,肺之开阖强盛,气行自然顺通,此理虽浅,而识之人不多。 寸口为手太阴肺经循行之所(《灵枢·经脉》....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桡动脉也正好从此走行,两者相并而行,切脉取寸口,其实切的是肺经与桡动脉合并之处。 或问:肺为气之源动力何以为凭? 答曰:《内经》:“一呼一吸,四至为息”。此以呼吸定心之动率。 “一呼气行三寸,一吸气行三寸,呼吸既定,脉气行去六寸。以一万三千五百息算之,共得八百一十丈。以脉数之十六丈二尺折算,应周行身五十度,此昼夜脉行之度数准则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终于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此乃肺主气,为气之源动力,明鉴也。 或问:寸口肺经脉何以决脏腑? 答曰:这好比西医听虚里而辨心脏之疾病。肺既为气之源动力,自然对周身脏腑之疾患有其感应(好比尔家之用电器短路或功率过大,而输电站有感应一般). 取寸口原因有二:

国医节演讲稿-我学医心得-演讲致辞范文

国医节演讲稿-我学医心得-演讲致辞范文 国医节演讲稿::我的学医心得 ? ? 演讲人:余浩名:任之堂主人? 中医的学习,有他的特殊性,它有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每个人对于这套理论体系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各不相同,对中医中很多东西的理解,都有差异,结合我自己学习中医的过程,我想从如下五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学中医!这五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五个字: “信”、“求”、“疑”、“悟”、“行” 信,就是“信念”,也就是学习中医首先的信中医,相信中医。 求,就是“求知”,有了信,就得去求,要有求知的渴望,求知的动力。 疑,就是“存疑”,求到了知识,在对知识理解的过程中要存疑,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悟,就是“开悟”,脑海中有了疑惑,就要想,要悟,想通了,就开悟了。 行,就是“身体力行”,也就是“亲身体验,努力实践”,在实践中验证你所悟的结果。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信” 信,两个问题,信什么为什么要信 信什么,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讲: 第一、要信中医基础理论。 我们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讲到: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肝主筋,膝为筋之府”;“肺主皮毛,肾主骨”;这些基本的中医理论必须要信,因为这是中医的骨架,中医的标准。如果我们不信这些,只相信中药能够解决一些问题,那是买椟还珠。 临床上很多西医大夫不相信中医,首先就是不相信这些中医的基本理论,认为它是错的,认为中医水平的高低在于用药经验的积累,与这些基本理论无关。更有废医存药之说。 在这里,结合我个人的学习心得,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些基本理论非常有用,它就是我们进入中医之门的钥匙。 举几个例子: 1、临床上经常遇到面部长痤疮、长黄褐斑的患者,治疗时如果思路不对,效果就很差,但如果我们想到“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认识到面部疾病要从心入手,面部的所有问题,都与心有关,当我们把治疗的重点放在心脏的调理上,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临床上遇到湿疹、荨麻疹的患者时,我们要首先想到“肺主皮毛”,而是不把目光放在是否过敏这个问题上。立足于肺,从肺求找答案,才能够治愈这些疾病。 3、当我们遇到膝关节疼痛的病人,患者膝关节屈伸不利,活动受限。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往往采用注射玻璃酸钠来治疗,如果你相信中医理论,相信:“肾主骨,肝主筋,膝为筋之府”,从肝肾入手,养阴柔筋来治

学医的见习的心得体会

学医的见习的心得体会 篇一:医学生见习心得 见习心得 从做了医学生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深知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父母和老师都曾告诫过我,学医就得认真的学,用心的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我们以后面对的是宝贵无比又非常脆弱的人的生命,而我们学的是临床医学,以后要面对的更是广大的人民群众、相亲父老。 在学校的一年时间,远离父母,远离亲人,远离熟悉的环境。这不得不逼迫着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立和自律。医学是大学里面公认的最苦最累的一门学科。在医学的课堂里,每一个同学都认真的学习,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你没有一个理由不好好学习。我每天遨游在医学的海洋中,像一个婴儿吮吸着母体一样吮吸着知识。一年下来我学会了很多,也懂得许多。 放暑假了,我经人介绍去家乡的中心医院进行了为期10天的见习学习。这次见习,不仅巩固了我在课堂的学的知识,也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无法接触的真实的东西,而最重要的是理论跟实践相结合,也让我学医的最终目的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那就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让我明白了学医的价值,医学的崇高。我见习的科室是住院部的内科,这个

科室的病人,往往会有一些危重病人,例如肝硬化,心肌梗死,癌症晚期,脑梗塞等等。 短短的十天,真的给了我太多太多的感慨。而这大部分都是 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带我的医生是一个老医生,他行医多年,积累了不少经验。虽然他岁数大了,但几乎每天早上去查房时,他都很认真负责。医生一出现在病房,患者就问这问那。有时患者还拿吃的东西给医生,这让我看到了缓解目前十分紧张的医患关系的一丝曙光。其实,医生和病人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他也允许我看他病人的病例,让我看看各种疾病的症状,然后我再查阅更多详细的相关资料。我还亲眼观看了一些内科的小手术,诸如抽胸水、腹水等等,跟一个阿姨学会了做心电图。 这次见习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我亲眼目睹了一个危重病人的抢救。这个病人是81岁的男性,患有心肌梗死。经过了2-3天的治疗,气色已经有所好转,但是入院的第三天,查房的时候才发现,他感觉头昏乏力。医生检查之后发现心率很低,竟然只有55次/min。医生在当天的药中新加了相应的药。但是那天下午4点左右,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患者家属突然跑到医生办公室说,病人快不行了。医生和护士马上带了急救设备赶到病房。当时的情况,真的把我惊呆了。病人四肢抽搐,面部扭曲,口吐白沫,神色极为可怖。

千古名方(9)交泰丸

千古名方(9)交泰丸 千古名方(9)交泰丸 中医认为心属火,肾属水,它就是一个阴阳的关系。心和肾应该是水火济济的,就是心在上,肾在下,也就是火在上,水在下。心肾不交就是心火独亢于上,而肾水不能上济心,不能制约这个心火。这就是肾阳气不足,不足以蒸腾气化,让肾水上腾。黄连肉桂专治心肾不交,有心火,口舌生疮也可以用。君药生黄连,专治心胃之火,它直降心火,入归于肾。 关元是人体功效最强大的补穴2010-03-17 dwb132 此穴还因其强大的补益功效,而被称为“千年野山参”。人参已经很补了,野人参更是大补,而千年野山参是大补中的大补。 4.黄连阿胶汤:热伤少阴,热伤肾阴,心火偏盛。症见心2011-03-31 闲品落花 4.黄连阿胶汤:热伤少阴,热伤肾阴,心火偏盛。【组成】黄连四两(l2g)阿胶三两(9g)鸡子黄二枚芍药二两(6g)黄芩二两(6g)【用法】上五味药,宜先煎黄连、黄芩、芍药,然后去

滓,放入阿胶烊化尽,再放鸡子黄,搅令相得。【附方】驻车丸(《备急千金要方》) 黄连六两(i80g)干姜二两(60g) 当归阿胶各三两(各90g)用法:除阿胶外均研成细末,再用醋八合(适量)烊化阿胶,与药末和匀作丸,如大豆许,每服三十丸(6一9g),米汤或温开水送下。 消渴(糖尿病)的中医按“心火上炎”辨证之用药2011-02-17 yang1943 消渴(糖尿病)的中医按“心火上炎”辨证之用药消渴(糖尿病)的中医按"心火上炎"辨证之用药消渴(糖尿病)的中医按"心火上炎"辨证之用药。心火上炎:多由肾水不足,不能上奉于心,致心火独亢。亦有肝木火旺,引动心火,促使心火上炎者。【注】心火上炎若由肾水不足,肾水不能上奉,造成心火独亢,可酌服:"六味地黄汤"以滋阴补肾,以壮水之主; 什么叫“水火既济”?2011-02-17 夏之雪舞 中医学中所谈"水火既济",是借用五行学说中关于水与火相生相克关系来比喻心火与肾水,肾阴与肾阳的相互关系。五脏配属五行,心属火,肾属水,心居于上焦,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故心气当下通于肾,即心火下交于肾,以资助肾阳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

任之堂主人的笔记55-6060(61--65.66-70 (71--75 ]81-85]86-88]

任之堂主人的笔记55-6060(61--65.66-70 (71--75 ]81-85]86-88] 56 第七个是皮肤病患者,病人来复诊,明显是皮肤脱屑已好多了。老师跟他说,可以不用服汤剂了,然后老师直接叫我开桂附地黄丸为底,加补气的红参、黄芪、白术,再加透邪走皮的生麻黄、龙衣(蛇蜕)、蝉蜕,还用上阳阴血的黄明胶、生姜、大枣,再用枳壳、桔梗、木香,把诸味药理一理,然后准备做成丸剂。丸者,缓也。这丸剂可以久服,以其药力缓慢持久专一故也。所以这愈后收功的各类慢性杂病,老师经常都会做丸剂。又有咽喉息肉、说话声音沙哑的女售票员,她心性非常急躁,那该怎么消息肉呢?老师还是用他散收的思路,只给病人开了虎杖与乌梅两味药。虎杖,能活血定痛,清热散结,解毒。可以做跌打药用,能散各类淤血,热毒结聚。还可以化痰止咳,因为痰核凝结在咽部,虎杖可以苦降泄热。由于它还有类似大黄般泄下通便之功,故能引咽喉热毒之气,从下面大肠排泄而出。而乌梅是酸敛的,能让各类息肉、肿结收敛缩小。可内用,可外敷,治疗息肉、胬肉。而《神农本草经》也说它可以“去死肌,噬恶肉”。提到这两味药时,还是在知粥味喝小米粥东梅她提起的。她问,这两味药怎么可以治疗息肉呢?我

们说,就拿个形象的比喻吧,这乌梅酸收,就是把息肉肿结抓住。虎杖,苦降、散结、泄下,就是以杖往下击打息肉。如果但用虎杖击打,而没有乌梅来抓住,病邪 则会躲闪,去而复来。如果单用酸敛的乌梅抓住病邪,却没有用虎杖往下打,那依然耐病邪不何。所以老师用散收的思路,把病邪往手中一收,然后再把它打散。这 也是今天的一大心得吧!这种治病思路,散收并用,针对病邪就是抓起来打。东梅听后,就赶紧把这“抓起来打”的思路 记下来,这是以前很少养成的好习惯,就是在学习期间,要有随时准备拿笔记下知识亮点的心。机遇、灵感,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在老师身边跟诊,最忙的就是眼睛耳朵跟手中那根笔。关于这散收的思路,我们又扩展了思维,联想到乌梅丸,它可以下蛔虫,机理何在?也是抓起来打。方中用乌梅大量,抓住蛔虫,令其安静不动。再用黄连、黄柏,苦下之药,令蛔虫不能逗留,向下散去。正如古人所说:“蛔得酸则静,得苦则下。”所以我们再把思维放宽点, 那治疗肿瘤癌症呢?是不是也用这个简单的散收思路?老 师常跟我们说到难易相成,越是疑难的疾病,思路对了,方法则越是简易。癌瘤肿块,也先要令他酸收起来,抑制它过度嚣张生长。老师除了用乌梅酸收外,还善用常用一味民间良药——抽抽桃。这是普通药店都没有的,什么是抽抽桃呢?就是桃子还没有成熟,就枯萎掉到地上,可以捡来晒干收藏

阅读《华佗学医》的心得与体会

阅读《华佗学医》的心得与体会 《华佗学医读后感》(一)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华佗学医》,里面讲了:华佗的家乡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立志学医,到西山拜师。他从细心照顾病人到苦读医书药典,勤劳刻苦地学了六年,通过师傅测试后出师学成医术,下山去治病人,虚心向同行与长辈求教学习,成了名医。 华佗后来成了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别人都叫他“神医",他精通内外儿妇针灸各科,其中最拿手的是外科。古人都说他能把死人救活呢!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学到了华佗有爱心,坚持不懈、虚心又热爱医术的精神,我们都要向华佗学习! 《华佗学医读后感》(二) 今天,我怀着十分敬佩的心情读了《华佗学医》这篇文章,读后我深深地被华佗不畏艰辛,立志学医的精神所感动。 最令我感动的是,当华佗看到乡亲们被病痛折磨,苦不堪言的时候,他决心学习医术,为乡亲们解除痛苦。华佗用了六年的时间,风餐露宿,不分昼夜的攻读医书,还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学习如何诊断和用药的方法。通过他刻苦努力的学习,最后终于通过师傅的考试,得到众人的认可。 读到这里,使我更加敬佩华佗的那种不怕苦,不怕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能够努力学习的精神。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我和华佗的精神相比,真是相差太远了。就拿写作业来说吧,周末我都是先玩儿,

直到星期天下午才赶紧开始写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自然就不好。现在回想起来,感到多么惭愧啊!华佗为了学医,为了给乡亲治病而历尽艰辛,而我连作业都不能自觉完成,长大了怎么能像华佗一样为人们做贡献呢?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今后我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华佗学医读后感》(三) 《华佗学医》一文中写到,神医华佗小时候看到有人经常发病,每天每时都要受到疾病的折磨,他就立志学医,后拜了一名老人为师。学了三年后,老人为了试验华佗是否学成了医术,便假装有病要华佗给他诊断。华佗看了以后就知道是师父故意装病,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师父表扬了他。华佗学成了医术,就离开师父下山为人治病去了。 读了本文,我想到华佗立志当一名医师,不管风餐露宿也在所不惜。而且华佗有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病就是有病,没病就是没病,绝对不是为了赚钱,对于那些没有病或者是有一点小毛病却故意夸大,说是患了重病,以便自己赚取更多的医药费。这样的事,华佗是不屑为的。对于华佗的这种精神,我打心眼里佩服。(.) 读了本文,我知道了只有坚定自己的目标,中途不再改变目标,而是坚定地学习,顽强地拼搏,才会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任之堂主人的学医心得

中医的学习,有他的特殊性,它有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每个人对于这套理论体系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各不相同,对中医中很多东西的理解,都有差异,结合我自己学习中医的过程,我想从如下五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学中医!这五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五个字: “信”、“求”、“疑”、“悟”、“行” 信,就是“信念”,也就是学习中医首先的信中医,相信中医。 求,就是“求知”,有了信,就得去求,要有求知的渴望,求知的动力。 疑,就是“存疑”,求到了知识,在对知识理解的过程中要存疑,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悟,就是“开悟”,脑海中有了疑惑,就要想,要悟,想通了,就开悟了。 行,就是“身体力行”,也就是“亲身体验,努力实践”,在实践中验证你所悟的结果。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信” 信,两个问题,信什么?为什么要信? 信什么,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讲: 第一、要信中医基础理论。 我们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讲到: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肝主筋,膝为筋之府”;“肺主皮毛,肾主骨”;这些基本的中医理论必须要信,因为这是中医的骨架,中医的标准。如果我们不信这些,只相信中药能够解决一些问题,那是买椟还珠。 临床上很多西医大夫不相信中医,首先就是不相信这些中医的基本理论,认为它是错的,认为中医水平的高低在于用药经验的积累,与这些基本理论无关。更有废医存药之说。

在这里,结合我个人的学习心得,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些基本理论非常有用,它就是我们进入中医之门的钥匙。 举几个例子: 1、临床上经常遇到面部长痤疮、长黄褐斑的患者,治疗时如果思路不对,效果就很差,但如果我们想到“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认识到面部疾病要从心入手,面部的所有问题,都与心有关,当我们把治疗的重点放在心脏的调理上,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临床上遇到湿疹、荨麻疹的患者时,我们要首先想到“肺主皮毛”,而是不把目光放在是否过敏这个问题上。立足于肺,从肺求找答案,才能够治愈这些疾病。 3、当我们遇到膝关节疼痛的病人,患者膝关节屈伸不利,活动受限。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往往采用注射玻璃酸钠来治疗,如果你相信中医理论,相信:“肾主骨,肝主筋,膝为筋之府”,从肝肾入手,养阴柔筋来治疗,三五天往往就能解决问题。 4、对于骨折后延迟愈合的患者,我们首先用该想到“肾主骨”,从肾入手进行调理,而不是只想到接骨疗伤,活血化瘀。 大家可能都会说,我信啊!我不信这些中医基础理论,我就不会学中医了!临床上遇到面部长斑的病人时,很多中医认为是内分泌失调呢;遇到腿抽筋的病人时,告诉病人是缺钙所致,要求病人补钙。这些都是对中医基础理论掌握不够,信心不够。 只有我们相信了中医基础理论,并将这些理论灵活的运用于临床,才会会发现,中医疗效确实很好。 第二、要相信中医的疗效。 首先我想问一下,对中医疗效有疑问的人试过没有?有没有采取中医的思维,运用中医的治疗手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