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总论哲学与哲学史

总论哲学与哲学史

总论哲学与哲学史
总论哲学与哲学史

总论哲学与哲学史

第一,哲学是哲学家对个人体验以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等问题的彻底理论反思。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提出了哲学概念,哲学是静观思辨的学问。亚里士多德则从惊异、闲暇和自由等方面界定了哲学。具体而言,哲学需要个人体验;这种体验应具有普遍性,即能反映时代精神;哲学是一种理论反思,是一种知识体系;哲学具有实践导向;哲学反思是彻底的,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哲学反思是开放的,任何哲学都不能宣称已经“穷尽真理”,原因在于个体体验的主观限制以及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变迁。

第二,哲学史是哲学的发展史。列宁写道:哲学史,简略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西方哲学史有规律可循。黑格尔把西方哲学发展史看作是一个理性自身的辩证历程。?°哲学是在发展中的系统,哲学史也是在发展中的系统?±。(《哲学史讲演录》)。罗素把哲学看作是一部受社会政治因素影响的发展史。文德尔班将哲学史看作是一部问题史。马克思主义将哲学史的发展看作遵循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原则,同时,哲学史反映经济基础,在阶级社会里维护一定的阶级关系和立场,同时,哲学史还被看作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史。

西方哲学史的历史分期。

(1)古希腊罗马哲学(公元前600年左右-公元37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主要可分为古希腊哲学和古罗马哲学两个阶段。

(2)中世纪基督教与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公元375-公元14世纪)。主要可分为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时期。主要问题是利用柏拉图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论证基督教教义。“哲学为神学的婢女”。其中哲学上表现为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世纪-16世纪)。主要问题是:人文主义复兴;宗教改革;自然科学的兴起。

(3)西欧近代哲学(公元16-17世纪)。基本问题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发展。

(4)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启蒙运动以及法国机械唯物主义思想,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想。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在18-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是欧洲哲学发展的一个历史高峰。

中西哲学的差异。

第一,知识型与伦理型的哲学形态的差异,求真与求善的差异。例如,天文学研究的两种取向,一是本体,二是政治和农时需要;苏格拉底的伦理学也是知识型的。

第二,逻辑推理与经验体验思辨的思维方式的差异。苏格拉底辩证法、芝诺的辩证法、西方逻辑学的发达;中国传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格物致知、修身养性。

学习西方哲学史的方法与意义。

第一,通过学习西方知识,可以深刻了解西方思想发展;第二,可以培养思思维能力。第三,是学习其他科学的基础;第四,是融汇中西文化的需要。

方法:教材与原著结合;阅读使人广博、论辩使人敏锐、写作使人深刻。

主要参考资料。

第一,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二,罗素著:《西方哲学史》(上、下),何兆武、李约瑟、马元德翻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第三,《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北京大学西方哲学教研室编,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第一部分古希腊罗马哲学

第一章古希腊早期哲学

第二章古希腊中期哲学

第三章古希腊晚期哲学

第四章古罗马哲学

古希腊哲学总论

一、古希腊哲学的历史分期

古希腊哲学是欧洲哲学的开端和发展渊源。恩格斯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68页)

从年代上,古希腊罗马哲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公元前7-6世纪,是古希腊哲学形成时期。

2、公元前5-4世纪,是古希腊哲学从的繁荣并转入危机的时期。

3、公元前4世纪末-2世纪初,称“希腊化”时期。

4、公元前2世纪中叶-公元5世纪,是古罗马哲学时期。

古希腊世界

二、古希腊哲学的产生

1.雅斯贝斯的“轴心时代”理论

德国哲学雅斯贝斯认为,文明的不同根本在于不同文明历史上都具有一个“轴心时代”。例如,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中国、古希腊就形成了自己的轴心时代,这左右了近千年以来的不同文明。

2.古希腊哲学产生的特有原因

(1)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思想受到东方宗教思想的影响;(2)城邦的法制生活培养了古希腊人的普遍意识;(3)源是自然科学技术的影响。(4)对自然事物的主观心理原因,“惊异”;(5)古希腊经济繁荣造成的有闲阶层,“闲暇”。

三、古希腊哲学的主要特点

1.爱智慧、尚思辨是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

“哲学”在希腊语中是philosophia,即“热爱”(philos)与“智慧”(sophia)的合成,其本义为“爱智慧”。在希腊人看来,“爱智慧”穷究宇宙来源,探索人生目的。

2.探讨自然本原是希腊哲学的基本内容。

本原或者始基(the first pricinple)就是自然界或世界的开端或者本质。希腊哲学所有的问题几乎都与自然本原有关。从伊奥尼亚学派的本原学说到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以及新柏拉图主义的太一,整个希腊哲学主要以对自然本原的探讨为主题。3.朴素直观的辩证理性是希腊哲学的基本特征。

希腊人试图以理性而非神话的方式来说明多种多样的自然统一性。有人将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基本精神概括为:非宗教的精神,即从自然和社会本身来说明自然与社会的发生与发展;思辨的精神,即以理性的推理来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

4.实践和探索精神是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

希腊人的哲学思考与个体和社会实践具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往往知识广博,不拘泥于构造哲学体系,同时,他们的哲学往往来自于个体实践并且付诸于实践。同时,他们非常重视对个人行为的伦理学与公众行为的政治学的研究和实践。

第一章古希腊早期哲学

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爱菲斯学派爱利亚学派

最早的希腊哲学是在公元前7-6世纪,产生于希腊的殖民地——伊奥尼亚地区。这一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这里产生了希腊最早的唯物主义哲学——米利都学派和爱非斯学派。

这个时期的哲学家很注重研究自然现象,是最早的自然哲学家。他们所探讨的中心问题是万物的始基(本原)及其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

米利都学派有三个著名的代表人物,按照出生年代的顺序,他们是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

1、水是万物的始基

泰勒斯是米利都唯物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泰勒斯预言了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发生于日蚀,规定一年为365天和规定一月为30天等。他对几何学很有研究,是他第一个在圆里而画了直角三角形。

泰勒斯受到希腊人的极大尊敬,得到“贤者”的称号,与梭伦同属“七贤” 。

2、水作为始基的原因

第一、因为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第二、泰勒斯生长在沿海,自然会把水看得很重要。第三、受巴比伦,埃及传说的影响,水是神圣的。第四、在当时看来,水具有最大的适应性,它可以适应一切容器的变化。

3、水为始基命题的评价

(1)这是第一次试图突破传统的神话宇宙论而用自然物质本身来说明万物的本原。这一命题的提出,宣布了哲学的诞生和哲学史的开端,标志着从神话向哲学思维的过渡。

(2)泰勒斯关于“水是万物的始基”这个命题,是从统一性、总体性上把握世界的一种可贵的尝试。

(3)泰勒斯把水作为世界的本原、万物的始基,有着狭隘的、直观的、朴素的局限。

“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这是命运规定了的,因为万物按照时间的秩序,为它们彼此间的不正义而互相偿补”——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曼德是泰勒斯的朋友和学生。据说阿那克西曼德是希腊人中第一个写自然论文的人。阿那克西曼德通晓当时的自然知识,特

队在黑海之滨的阿波罗尼亚建立了米利都的一个殖民地。

第一,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界万物的始基不是水,而是“无定形者”或无限者。“无定形者” 是没有限制的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无定形者”在一定程度上扬弃了水所具有的特定的具体性质和形态,比水更有普遍性、一般性,更能说明多样性的统一。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限者本身包含着对立的东西——冷与热、干与湿等,这些对立因素使世界形成运动,从而产生万物。

第二,万物变化具有规律。他把规律称为命运。无论是宇宙的、还是人间的事物,都接受着一种必然性或者自然律来永远地校正着这种平衡。这种正义的观念——即不能逾越永恒固定的界限的观念——是一种最深刻的希腊信仰。

万物的始基是“气”

阿那克西米尼是米利都派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后一个重要代表。阿那克西米尼是阿克西曼德的朋友和学生。他熟悉当时的自然知识。据说他第一个区分了行星和恒星,还认识到冰雹是由雨结成的。较为正确地解释了虹的现象。

万物的始基是“气”

阿那克西米尼也用自然的原因来解释自然,在物质的东西中寻找世界万物统一性的基础。他主张世界万物的始基是“气”或空气。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气比水灵活,比无限者实在。

阿那克西米尼对世界万物的形成也做了具体的描述。他认为,空气之所以能够产生万物,是因为空气受到温度的作用就会发生稀散和凝聚的运动,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由这种永恒运动而产生的。

这种理论所具有的优点是可以使不同的实质之间的一切区别都转化为量的区别,完全取决于凝聚的程度如何。

米利都学派是重要的,“并不是因为它的成就,而是因为它所尝试的东西”。公元前494年,米利都城被波斯烧毁,这个学派就不复存在了。

“万物都是数”——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的生平

毕达哥拉斯的生卒年代大约是前580-500年。他出生于萨摩斯岛的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毕达哥拉斯早在青少年时代就热衷于从事学术和宗教活动,他曾到米利都就学于泰勒斯。但毕达哥拉斯产生一个与米利都派相反的想法,即从自然之外找自然的原因。他通晓了埃及的象形文字和语言文学,洞悉了埃及的宗教思想,吸收了当地的美术、几何、天文等各种知识。他不满萨摩斯实行僭主政体,于是移居南意大利的克罗顿。毕达哥拉斯到克罗顿后建立了一个组织,毕达哥拉斯派的团体是一个政治、宗教、科学三位一体的组织。毕达哥拉斯派坚信灵魂不死和灵魂转世,并规定许多戒律。非常注重体育和音乐,认为体育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净化灵魂。积极开展谐音学、数学、天文学等科学的研究。毕达哥拉斯派积极参与政治。

“万物都是数”

与米利都派把具体形态的物质形态作为万物的本原相反,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数”比水、气更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都具有量的属性,因此,他们把数作为万物的始因或本原。

具体过程是这样。

首先,数从构成数的元素产生;其次,从数产生出几何图形;再次,从几何图形产生出可感物体。

毕达哥拉斯给予不同的数不同的性质。例如,“1”代表理性,因为它是万物不变的本原;“2”代表意见,因为它包含矛盾;“4”和“9”代表公正正义,因为它是相等的数对相等的数,2×2=4,3×3=9。”7“是死亡,因为它机务因数又非倍数。”10“是和谐,因为它是1+2+3+4的总和。其中”1“是”诸神的生母“,”10“则是最完美的数。因此,往往硬凑成”10“,例如”对地“的提出。例如,万物的产生时规定了十对对立面:有限与无限,奇与偶,一与多,左与右,阴与阳,静与动,直与曲,明与暗,善与恶,正方与长方。

毕达哥拉斯派的错误在于把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数的规定性,夸大为现实世界的本原,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特征。柏拉图说:上帝是一位几何学家。但应该承认,他们对客观世界量的方面的认识,符合人们认识发展的规律。罗素说:“有一个只能显示于理智而不能显示于感官的永恒世界,全部的这一观念都是从毕达哥拉斯那里来的。”(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第65页)

“爱菲斯的晦涩哲人”

在伊奥尼亚地区,爱菲斯城邦的赫拉克利特哲学继承了米利都学派的朴素唯物论传统,又在辩证法方面将人类的认识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被列宁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评价赫拉克利特哲学。1857年马克思在致拉萨尔的信中说:“我对这位哲学家一向很感兴趣,在古代的哲学家中,我认为他仅次于亚里士多德。”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这个原始的但实质上是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提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这种辩证法的世界观也引起了黑格尔的重视,他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说:“没有一个赫拉克利特的命题,我没有纳入我的逻辑学中。”

赫拉克利特生平

拉克利特本应是王位继承人但把王为让给了弟弟。他对当时的政治制度不满。因此,他隐居拒绝参加政治活动。

赫拉克利特传世的仅有143条残篇。残篇思想极为深刻,表达方式多用比喻,被后人称为神谕式哲学家、悖论式哲学家、晦涩哲学家说谜者哭的哲学家等等。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继承了米利都派的传统,也从具体的物质中去寻找世界统一性的基础。他说:“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赫拉克利特关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论述,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说世界的本原“火”是运动的。火本身也要受一定原则的限制或支配,这个规范万物运动变化的尺度就是逻各斯。二是说“火”与万物相互转化。“一切事物都换成火,火也换成一切事物,正像货物换成黄金,黄金换成货物一样。”三是说灵魂的本质就是“火”。他说:“闪闪发光的是干燥的灵魂,它是最智慧、最优秀的。”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说:“赫拉克利特也说:本原——热的呼气,照他的说法,万物都是由它组成的——就是灵魂;再说,这种呼气是最不具体的又是不停地流动的”。不仅人的灵魂是火构成的,而且神也是火构成的。但是,构成人的灵魂的或与构成神的火的纯正程度是不同的,公开否定神创世界说。

“万物皆流;无物常住”。

v火及万物的变化必须遵守规律,这也就是普遍理性或者逻各斯。“万物都根据这个逻各斯生成”,“如果不听从我而听从这个逻各斯,就会一致说万物是一,就是智慧”。

v逻各斯的具体内涵就是万物的相互转化与永恒流变。第一,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的内在矛盾。“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第二,赫拉克利特的哲学被称为“流动的哲学”、“变化的哲学”。“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走下同一条河流的人,经常遇到新的水流。”

v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是朴素的、直观的,还没有上升到自觉的概念的高度。他的思想亦具有相对主义因素,据说他的弟子克拉底鲁曾宣称“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自然惯于掩盖自己

v逻各斯是人们认识的对象。像荷马那样具有广博的知识属于小慧,只有把握逻各斯,才能有真正的智慧。

v赫拉克利特更为重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他强调自然惯于掩盖自己,逻各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眼睛和耳朵对于人们乃是坏的见证”。

“神”是“一”——色诺芬尼

爱利亚派是古希腊早期哲学一个重要的唯心主义派别,因发源于意大利南部的爱利亚城而得名。这个派别思想先驱是色诺芬尼,主要代表是巴门尼德和芝诺。

色诺芬尼出生在小亚细亚地区的科罗封城邦,著有《哀歌》、《讽刺诗》、《论自然》等著作。色诺芬尼对原始的多神观念进行了出色的批评。

色诺芬尼反对多神论,但并不主张无神论,而是主张一神论和神的万能论。这个思想为一神教的产生提供了基础,但更直接的是导致了巴门尼德的“存在说”。

色诺芬尼对于神话中流行的神人同形同性论进行了讽刺性的批判,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见解。(1)神是唯一的。“唯一的神,在所有的神祗和人中最伟大,无论是形体还是思想都和有死亡之物不同”。(2)神是不动的。“他永在同一处,所以永无运动,在不同时间到不同地方对他是不合适的,他毫不费力地用理智的思想主宰一切。”(3)“他全视、全思、全听”。

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是爱利亚学派的中心人物。早年信奉毕达哥拉斯派的学说,据亚里士多德说,巴门尼德是色诺芬尼的学生。他早年热心政治,给爱利亚城邦立过法。他的著作即诗体的《论自然》。

“存在存在,不可能不存在”

——巴门尼德的存在学说

v巴门尼德存在学说的基本范畴是存在和非存在。他说:“我们的论断是建立在…存在?或者…非存在?这个基础上的。”

v“存在”和“非存在”有两条不同的研究途径:一条是认为“存在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另一条是“存在不存在,非存在存在”。前者是真正实在的真理之路,后者则是以赫拉克利特为代表的意见之路。“真理之路” 目的就是要把人们从变动不居的现象引向常住不变的对象。

v存在特征的论证:第一、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第二、存在是“一”,不可分。第三、存在没有时间、不动没有位移。第四、存在是完满的。第五,存在是思想的对象,只有存在可以被思想。思想与存在是一致的。“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第31页

v巴门尼德的存在学说第一次提出“存在”范畴,第一次提出了思想与存在是一致的这个命题。巴门尼德的存在论为后来统治西方哲学长达2000多年之久的形而上学传统奠定了基础,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他所说的存在仍然具有相当浓厚的感性直观的色彩(如“滚圆

“保卫巴门尼德的那些观点,反对另一些非难他的人”——芝诺

v芝诺(Zeno from Elea,约公元前490~430年)活动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叶。他站在奴隶主贵族派的立场上反对当时的僭主政治,据说他阴谋推翻僭主政治,事泄被捕,被判处死刑。在哲学上,他提出了许多论证为存在说辩护。

v芝诺否定“众多”的论证

v芝诺反对?°多?±的论证是:如果承认?°多?±的存在,那么就会导致体积上既无限大又无限小,数目上既有限多又无限多的矛盾,因此,存在就不能是众多,只能是单一。?°一?±是真实的,?°多?±是虚假的。

v芝诺否定“运动”的论证

v“二分法”。运动着的东西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先完成行程的一半,而在完成行程的一半后,还须完成行程的一半的一半……如此分割,乃至无穷,因而它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是无限的,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

v第二,“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阿基里斯(阿喀琉斯)是希腊跑得最快的英雄,而乌龟则爬得最慢。芝诺证明,因为追赶者与被追赶者同时开始运动,而追赶者必须首先到达被追赶者起步的那一点,如此类推,他们之间存在着无限的距离,所以被追赶者必定永远领先。

v第三,“飞矢不动”。任何物体都要占有一定的空间,离开自己的空间就意味着失去了它的存在。飞矢通过一段路程的时间可被分成无数瞬间,因为飞矢在每一瞬间只能在空间上占据一个点,把许多静止的点集合起来也只能是静止的,所以飞着的箭并没有运动。

v既然承认存在运动会得出上述明显与事实和感觉相矛盾的荒谬结论,那么,存在就不能是运动的,只能是静止不动的。

v芝诺的这些论证反映了人们在认识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必然遇到的客观矛盾。他把时间空间和运动过程固有的有限与无限、连续性与非连续的矛盾统一截然分割开来,只承认无限性和非连续性,不承认有限性和连续性,所以就出了运动不真实的结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芝诺的论证方法亦对论辩术和逻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古希腊中期哲学

总论

公元前5-4世纪,是希腊城邦奴隶制从发展、繁荣转向危机的时期,也是古希腊哲学的繁荣时期。当时出现了许多哲学派别,其中最主要的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唯物主义和柏拉图的理念论唯心主义。亚里士多德哲学是这一时期哲学思想发展的概括和总结。

总论

v哲学思想的繁荣是由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公元前5-4世纪中叶,希腊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发展到了高峰。梭伦在雅典实行改革推行了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使雅典转化为民主制。雅典战胜了波斯帝国取得了海上霸权,使海外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v随着经济、政治的繁荣,自然科学也有很大发展。

v由于经济、政治、自然科学知识的发展,哲学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唯物主义经过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哥拉到德谟克利特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唯心主义也经过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也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万物有四根——恩培多克勒

v恩培多克勒出生在西西里岛一个富饶的城邦阿克拉加斯,一生充满了神秘气息和神奇色彩。罗素说:哲学家、预言家、科学家和江湖术士的混合体,在恩培多克勒身上得到了异常完备的表现。

v?°四根说?±(根就是元素的意思)是恩培多克勒的本原说。恩格多克勒继承了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米尼的?°气?±和赫拉克利特的?°火?±,另外又加上?°土?±,他把这四种元素看作形成世界万物的根源。“首先请听真,万物有四根:宙斯照宇宙,赫拉万灵源;还有爱多妞,伴同奈斯蒂,抛尽自己珍珠泪,浇灌万物生命泉”

v第一、四大元素作为世界的本原或始基,是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的。

v第二,四种元素的结合形成一个事物,事物的解体又分化为这四种元素。

v第三,四元素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比例混合起来造成世界万物。

v第四,?°爱?±和?°恨?±是万物生成变化的动因(爱恨说)。爱和恨与四大元素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同类相知”

v?°流射说?±解释感觉。认识的主体通过感觉器官上的孔道,向认识客体射出极其精细的物质?°流?±,认识客体也向主体射出同样精细的物质?°流?±,两股物质流在通过感官的孔道时彼此相遇,便产生了各种感觉。

v感觉的产生依赖于流射物与感官通道之间的符合关系。所以恩培多克勒提出了“同类相知”说。他认为我们是“用气见神圣的气,用火看昏暗之火,用友爱对友爱,用争吵见可悲的争吵”。同类相知说意味着,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就是同类元素自己认识自己。

种子是世界的本原——阿那克萨哥拉

生平种子说“异类相知”

v阿那克萨哥拉是伊奥尼亚人。三十岁时渡海到雅典讲授哲学。他第一个架起了连接海外和希腊本土的“哲学桥梁”,把哲学和科学带到雅典。六十岁时被迫逃出雅典。

v阿那克萨哥拉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家庭,酷爱科学,淡漠政治。他的著作主要有《论自然》已失传。

v是太阳把光放进月亮的。

v我们称虹为阳光在云上的反照。这是暴风雨的先兆。因为云上流着的水引起风,降下雨。

种子是世界的本原

v阿那克萨哥拉从物质世界本身寻找世界的源泉。提出了“种子说”。种子“就是世界的本质,“种子”是指组成事物的相同的物质颗粒。v种子的性质。第一、“种子”在质的方面和量的方面都是无限的。第二、“种子”是同质的。由此,亚里士多德把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称为“同素体”。第三、作为物质始基的种子是“永恒的”。第四,“种子”是混合而存在的。在阿那克萨戈拉看来,没有什么东西是完全纯粹的,如纯白、纯甜、纯肉等等。事物的本性是由在它之中所包含的那个最多的成分所决定的。第四、“种子”是非感性的。第五,“种子”没有运动能力。物质种子的运动是靠“奴斯”所推动。

物质种子的运动是靠“奴斯”所推动。

v“理智”是阿那克萨戈拉哲学的重要概念,希腊语原文为nous,通常音译为“努斯”,亦意译为“心灵”等。

v阿纳克萨格拉认为,一切将要存在的、一切过去存在但现在已不复存在的、以及一切现在存在而且将来也要存在的东西,都为理智所安排。虽然万物由种子结合生成的外部动力,就是“努斯”或“理智”。

v“理智”作为外部动力因,摆脱了“友爱”与“争吵”的形象性和隐喻性,更具思辨性和概括性。在西方哲学史上,阿那克萨戈拉是第一个将“理智”看作高居于物体之上的精神实体的哲学家。

“异类相知”

v在认识论上他提出了与恩培多克勒相反的“异类相知说”。他认为,感觉的得来是由于对对象相反性质的比较。例如,由冷而知热,由酸而知甜,由长而知短,由硬而软等等。

v我们看到,与恩培多克勒同类相知说比较,异类相知说强调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感觉是肤浅的,凭感觉认识不到热火中有冷灰的种子,白雪中有浊水的种子等。他有一个著名的提法:雪是黑的,因为雪是水变的,而水是黑的。这就有推理的性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感觉上面。

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德谟克利特

v留基伯(Leucippus,生卒年不详)

v德谟克利特(生平著作)

生平著作

v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创立的原子论,是对早期各派哲学作了一个大综合,把古希腊唯物主义推向高峰。v德谟克利特出生在色雷斯阿布德拉的一个富商家庭。德谟克利特的启蒙教育来自东方的高级知识人士。他曾游学东方许多国家,用尽了父亲分给他的财产学到了天文、数学、几何等多方面的知识。马恩说:德谟克利特是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写了许多著作,涉及到当时所有的知识和学问,但流传下来的只有一个目录和一些残篇。在政治上,如反对专制,主张民主制,崇尚自由。“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v原子论是对早期希腊哲学的总结。德谟克利特指出:“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原子和虚空是原子论的两个中心概念。作为存在的原子和作为非存在的虚空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共同本体。

v原子(Atom)希腊文的原意是不可分割。原子本身的内部性质有三点:第一、内部充实坚固,不可分割。第二、所有原子同质,只有形状和大小的不同。第三、每个原子内部不动。此外,原子数量无限;“不能为感官所感知”。

v虚空是万物的另一始基。虚空是非存在,但不是“无”,而是指它稀空、不充实,它也是一种客观实在。它是原子运动场所。如果没有虚空,原子就不能运动,万物就不能形成。万物就是原子和虚空的对立统一。

v原子的数量无限多,虚空则无限大。无限多的原子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自由原子相结合,物体就产生,原子分离,物体就消亡,千差万别的事物是由原子的形状、排列次序和位置的不同造成的。

v德谟克利特的本原学说是对前人思想的借鉴和超越。(1)他继承了伊奥尼亚学派的物理主义解释传统,吸收了“四根”说和“种子”论的元素思想和结构观点,但克服了他们的朴素性和比喻性。(2)他受到毕达戈拉斯学派尝试用无形之数来建构宇宙系统的启发,却把数学质点改造成了物理质点。(3)他无疑深受巴门尼德的影响,同意“存在”与“非存在”应有区别,但却针锋相对地为“非存在”和“虚空”平反,不仅承认它们存在,而且视为本原,从而以自己的方式把被巴门尼德分离开的两者重新统一起来。他对存在、非存在概念的重新界定,对后来存在论的发展演变有重要的意义。(4)原子论带有机械性,他并没有说明运动的原因,他的虚空是牛顿“绝对空间”先声。

“万物都根据必然生成”

v 留基波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任意的,一切都能说出理由,并遵循必然性。”德谟克利特发展了这种必然性思想,并用来反对神学目

v 他把必然性理解为物质世界固有的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和事物的因果制约联系。这种思想在哲学史上也叫决定论。

v 他认为,研究科学,就是探求因果关系,就是揭示必然性。他有一句名言:“宁肯找到一个因果的说明,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v他的必然性思想是一种自然的机械决定论,因为他排斥否定偶然性。把一切归为必然,否认偶然,这实际没有提高必然性,而是把必然性降低为偶然性。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属于虚假的知识,真实的知识则与此相区别”

v德谟克利特认为,灵魂是由一种精细的、圆状的原子构成。人的生命是肉体原子和灵魂原子的特殊结合体。死亡就是灵魂原子同身体的分离。

v灵魂具有感觉和理智两种功能,遍布全身的灵魂原子有感觉功能,聚集在胸中(一说脑中)的灵魂原子具有思想或理智的功能。

v德谟克利特认为,各种感觉的产生。都是外界对象与感觉接触的结果。他在论述视觉中提出了有名的“影象说”。他认为视觉不是恩培多克勒所说的物质粒子直接流射到瞳孔中产生的,而是眼睛与对象表面都发出原子射流,在两种射流之间的空气被压紧,形成一个“印象”(影像),然后嵌入眼帘,传到脑膜,造成现象。这种“现象” 并不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这是典型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

v他把认识截然分为两种:感性的认识和理智的认识。感性认识是“暗昧的认识”,理智认识是“真理的认识”。这两种认识之间没有联系。据说,他晚年为了专注地用思想去认识真理,不受感觉的干扰,就故意把自己的眼睛弄瞎了。

幸福是心灵的宁静

v他认为,合理的物质享受是必要的,一生没有宴饮,就像一条长路没有旅店一样。善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v幸福是心灵的宁静。

v愉快是需要节制的。

v愉快是需要智慧的。

v愉快是与自由相联系的。

v判断好人、坏人既要看行为,也要看动机。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v历史背景:希腊民主制全盛时期。古希腊“古典时期” 大体上指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40年代马其顿统一希腊以前的100多年(或者说公元前469年伯利克里从政至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这是希腊城邦制从繁荣走向衰落的时期,也是希腊哲学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v所谓“智者”,源于智慧(sophia),原本泛指有智有识有才之士,例如“七贤”。但是到了公元前5世纪时,“智者”专指一批收费授徒、重点教授修辞学和论辩术并以此为职业的教师。自称是有智慧的人很可能是没有智慧的。由于智者显著的感觉主义、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倾向,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视之为批判的对象。

v主要智者。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公元前481~411年)。高尔吉亚(Gorgias,约公元前483~374年)。欧布里德(Eubulides)西西里岛麦加拉学派的成员。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太戈拉

v普罗太戈拉(公元前481—411)是最早的智者,也是第一个自称为“智者”的人。他出生在阿布德拉城,是德谟克利特的同乡。他是民主派的思想代表。

v普罗太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第54页。)v(1)命题中的“人” 主要指单个的人。(2)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谈到,普罗泰戈拉所说的衡量事物的尺度是单个人的个体感觉。v普罗泰戈拉的这个命题带有明显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它将事物的存在及其性质视为个人主观感觉的产物,否定了它们的客观性。

v然而,这一命题一反“神是万物尺度”的神话传统和人是自然产物的自然哲学传统,使人成为衡量存在的标准,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强调主体能动性的典型命题,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他说:“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象什么东西”。

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

v这一命题可以看作普罗泰戈拉的方法论原则。按照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说法,“普罗泰戈拉是第一个采用所谓苏格拉底式讨论方法的人。……而且他首先提出如何攻击与辩驳人们所提出的任何命题”。这里所谓苏格拉底式的方法指的是“反讥法”,即提出针对对方命题的反命题以反对原命题的方法。

v在普罗泰戈拉看来,既然人是万物的尺度,事物就是你所感知的那个样子,那么每个人的意见都是正确的,都可以提出与任何理论相对立的说法。

无物存在——高尔吉亚

v高尔吉亚(约公元前483?a375)出生于西西里岛的雷昂提利尼城。也是个政治活动家。曾作为母邦使节出使雅典。著有《论的不存在和自然》,批判爱利亚学派的存在学说。

v爱利亚学派认为,存在是唯一的,只有存在没有非存在、存在也就是思维自身。高尔吉亚则针锋相对,提出了三个命题:(1)无物

v高尔吉亚虽然揭露了爱利亚学派的错误,但是他自己的论证实际上已经是诡辩了。高尔吉亚这种怀疑论具有破坏传统权威的作用。另外,高尔吉亚第一次对哲学命题进行了逻辑论证,从而促进了逻辑思维的发展。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出生在雅典,父亲是石匠,母亲是产婆。自师从阿那克萨戈拉的学生阿尔克劳(Archelaus)接受了哲学教育之后,他就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爱智”的事业。据说苏格拉底生得很丑,但是死得很美。雅典民主法庭判处他死刑,罪状一是“亵渎神明” ;二是?°败坏青年?±。

“认识你自己”

v“认识你自己”本是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

v在欧洲哲学史上,以苏格拉底为界限把古希腊哲学史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苏格拉底的哲学,从泰勒斯到德谟克利特,都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从苏格拉底开始,则是以?°自我?±为对象研究哲学。

v智者虽然注重社会和人生问题,但是却走向了诡辩论或怀疑主义,因而不可能真正认识自己。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自知其无知?±

v怎样认识自我?苏格拉底通过?°自知其无知?±实现了对自我的认识。

v据说有人到德尔菲神庙求神谕,询问是不是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神谕说没有比他更聪明的人了。苏格拉底对此大惑不解,他便到处寻找有智慧的人,以期证明神谕错了。

v通过与人们的交谈,结果他发现,那些自认为有智慧的人其实是无知的,因而神谕说他有智慧是因为他自知自己无知。苏格拉底说:?°我知道我除了什么也不知道以外,什么也不知道?±。

“美德即知识,无知即罪恶”

v?°道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提出的另一个著名命题。

v对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

v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

v在苏格拉底看来,没有人志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恶的东西,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则是恶的。

v(1)苏格拉底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的观点,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第欧根尼·拉尔修因此而称他是“伦理学的创始人”。(2)然而,将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差别毕竟有失偏颇。正如亚里士多德所分析的,“他在把德性看作知识时,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激情和性格”。同时,(3)知识并不是德性的充分条件,有知识不意味着有德性,“因为知道公正的人不会马上变得公正,其他德性的情况亦同样”。

真正的认识目的在于认识事物“是什么”

v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认识,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是什么”,或者说,认识事物的定义或概念,亦即我们所说的“本质规定”。如“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节制”、“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德性”、“什么是美” 。

v从本体论上说,多种多样的自然事物都是变动生灭的,唯有普遍性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正是它们构成了事物的本质。从认识论上看,知识是确定的、绝对的、普遍的,而意见则是不确定的、相对的和个别的。唯有认识事物的普遍本质,我们才能形成知识。从方法论上看,苏格拉底所提出的“本质”问题,为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原则确定了基本的形式。亚里士多德指出:“可以把两件事情公平地归于苏格拉底,即归纳论证和普遍定义。这两者都涉及科学知识的出发点”。

v苏格拉底对概念定义的探索推进了柏拉图理念论的产生,不过他并没有把普遍从特殊事物中分离出来。

“精神助产术”

v对苏格拉底来说,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本质”,而认识的方法就是“辩证法”。苏格拉底以他是“高贵、健壮的助产婆芬尼兰托的儿子”为自豪,宣称他也“习于施行同种技术”。不同的是,他所实施的对象是男人而不是女人,是灵魂而不是肉体。

v苏格拉底在施行助产术时所采用的方式是问答法,即通过发问与回答的形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对所讨论之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渐深入,最后得出正确认识,生下自己孕育的真理胎儿。

v苏格拉底这种方法,一般被总结为四个环节:反讥、归纳、诱导和定义。

v“反讥”是助产术的第一步,指通过反问揭露对方谈话中的矛盾或漏洞。“归纳”是通过对答问者具体而片面的意见的否定,一步步地将其导向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诱导”是助产术的实质,也可以看作是狭义的助产术。它通过启发、比喻等方式,帮助对方说出蕴藏在头脑中的思想,进而考察其真伪。这是苏格拉底助产术的精髓所在,即不把观点从外面强加于人,而是让对方自己去领会和体悟。“定义”是助产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即通过对所论德性的共同性质作出说明,获得确切的概念性认识,并牢牢掌握它。

个绝对的定义。

v我们以《拉刻斯》篇中对“勇敢”的讨论为例。拉刻斯是当时有名的将军,自以为对勇敢十分了解。当苏格拉底问他什么是勇敢时,他觉得这问题很简单:“一个能坚守岗位,与敌拼搏而不逃跑的人,你就可以说他是勇敢的。”苏格拉底对他的回答进行反讥,认为他仅谈到了重装步兵,没涉及骑兵,更没涉及航海、疾病、贫困、公共事务等领域的勇士,因为勇敢是表现在多方面的,如在快乐、痛苦、欲望、恐惧方面,都存在着勇敢。通过归纳,苏格拉底接着要他回答一般的勇敢是什么,即在所有这些行为中都共同的性质是什么。拉刻斯修改了前面关于勇敢的说法,认为勇敢就是灵魂的忍耐。苏格拉底又对这个答案进行了驳斥。因为忍耐分智慧的与愚蠢的,只有智慧的忍耐才算勇敢,而且还要分析在什么事情上智慧,不能笼统断定。经过步步诘问,苏格拉底迫使拉刻斯承认自己对勇敢一无所知,深感苦恼,并表示虽然不习惯这种研究方式,但却产生了浓厚兴趣,愿意继续研究,毫不气馁。

苏格拉底之死

“西方两千年来的哲学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注脚”——怀特海论柏拉图哲学

v柏拉图(Plato)原名阿里斯托克勒,柏拉图是?°宽阔?±的意思,由年少时的体育老师所改。名门望族家庭出身,自幼追随苏格拉底,青少年时期受到良好的教育。经历了两件大事: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的失败而告终;苏格拉底被处以死刑。苏格拉底被处死之后,柏拉图离开雅典,到西西里岛、南意大利半岛等地游说,企图实现他的理想国。柏拉图回到雅典后,在阿卡德米(Academy)花园建立著名的柏拉图学园。

著作

v柏拉图的著作大部分都保存下来。作为他的著作传世的有三十五篇对话,十三封书信。三十五篇对话中确凿出自柏拉图之手的有二十三篇。三个时期:1、早期思想。由11篇对话组成,以《申辩篇》为代表,阐发了苏格拉底用辩证法对勇敢、友爱、自制、虔敬、美善?°普遍性定义?±的学说。体现了师生二人共同持有的思想。2、中期思想。由8篇对话组成,以《美诺篇》、《斐多篇》、《国家篇》为代表,阐发了理念论、理想国学说。形成了柏拉图自己的思想体系。3、晚期思想。由8篇对话组成,以《巴门尼德篇》、《智者篇》、《泰阿泰德篇》为代表,对理念论修正、深化,提出通种论;对理想国修正、发展,在坚持德治的同时并重地强调法治,制定了城邦的政治、法律、教育、宗教、文艺等治理体系。

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

v理念论源于对各家哲学的批判继承。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指出:“在所说的各派哲学之后,柏拉图的方案出现了,它在许多方面追随着这些哲学,但也有和意大利派哲学不同的自己的特点。在青年时代,柏拉图开始是克拉底鲁的同路人,也赞同赫拉克利特的意见。一切可感觉的东西不断流变,关于它们,知识是不存在的,他在晚年仍然持这样的观点。苏格拉底致力于伦理学,对整个自然则不过问。并且在这些问题中寻求普遍,他第一个集中注意于定义。柏拉图接受了这种观点,不过他认为定义是关于非感性事物的,而不是那些感性事物的。正是由于感性事物不断变化,所以不能有一个共同定义。他一方面把这些非感性的东西称为理念,另一方面感性的东西全都处于它们之外,并用它们来说明。”

v什么是理念。所谓“理念”,柏拉图使用的原文是idea,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理念” 受到苏格拉底追求“普遍本质”的影响,它的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不过柏拉图认为,“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

v柏拉图认为,理念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是这样,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的理念的派生物。每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感觉事物是多而理念是一。个别事物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它们是个别、相对和偶然的,而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它们是普遍、绝对和必然的存在。因此,个别事物是感觉的对象,而它们的类即理念则是知识的对象。

v理念派生事物的两种方式,一是“分有”;二是“摹仿”。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如果在美自身之外还有美的事物,那么它之所以美的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它分有美自身。每类事物都是如此。”所谓“美自身” 意指美的理念。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木工是根据理念来制造我们所使用的床和桌子,按床的理念制造床,按桌子的理念制造桌子。其它事物亦同样。”就此而论,有三种桌子存在,即作为理念的桌子自身,因摹仿理念而存在的可感的桌子,以及因摹仿可感的桌子而存在的画家所描绘的桌子。

v柏拉图的理念具有多重含义。第一,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亦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第二,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第三,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事物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第四,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

v柏拉图看到了理念与事物的区别,认识到了普遍性的共相对知识的重要性,而其局限性则在于将理念与事物分离开,并视之为绝对独立的存在。

世界划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

v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或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v柏拉图曾经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喻、线喻和洞喻。(1)“日喻”即太阳之喻。犹如可感的事物世界由太阳所主宰,可知的理念世界由“善”理念所统治。

v(2)“线喻”即线段之喻。在“日喻”之后,柏拉图进一步用“线喻”形象而明晰地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将这一条线分成二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相当于可见世界,另一部分相当于可知世界。然后按同一比例将各个部分再行划分,一部分是比较清晰的,另一部分比较模糊”。A:可见世界的第一部分是影像,第二部分是影像的原本,即具体事物,这“两部分有不同的真实程度,摹本之于原本,正如意见领域之于知识的领域”。B:可知世界的第一部分是数理理念,即几何、数学及相近学科的研究对象,第二部分是伦理理念,“指人的理性自身凭借辩证法的力量而认识到的那种东西”,包括美、正义、勇敢等,最高的理念是善。C:与上述两大世界四个层次相适应,人的灵魂也有四种不同的功能,从低到高依次为想象、信念、理智和理性。

v(3)“洞喻”即洞穴之喻。一群人犹如囚徒世代居住在洞穴里,由于被锁住而不能走动、回头和环顾左右,只能直视洞壁的情景。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与人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他们面对的洞壁上,形成了变动的影像。由于他们长期看着这些影像,便以为是真实的事物。但是如果有一个囚徒挣脱锁链,回头第一次见到火光,虽然一时会刺眼眩目,但经适应后他就会分清影像与雕像,并明白雕像比影像更真实。如果他被人拉出洞外,第一次看到太阳下的真实事物,也会再次眼花缭乱,先见到阴影,再看水中映象,进而看事物,最后抬头望天,直接见到太阳,这才知道太阳是万物的主宰。柏拉图明确指出,这个比喻“可以整个地应用到以前的论证上,将囚徒们居住的洞穴比作可见世界,里面的火光比作太阳。如果你把上升的途径及对上方万物的静观比作是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就没有误解我的意思”。

v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柏拉图终于完成了他关于两个世界的区分。他的目的是要人们去关注众多、相对、变动、暂时的事物之外的那个单一、绝对、不动、永恒的理念世界,并且从中获得真正的认识。例如,人们要获得美的认识,就不能靠美的人物、美的雕像、美的建筑、美的风景或美的图画等,因为它们总是相对的,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永远美丽,只有去把握美自身即美的理念,它才是永恒的、绝对的、无限的。

认识理念世界要依赖回忆

v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知识是对理念世界的认识。既然我们不是通过感觉经验,那是通过什么方式认识理念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柏拉图提出了“回忆说”。

v认识理念世界要依赖回忆。柏拉图认为,灵魂在堕入肉体之前,就存在于理念世界之中,并且认识了理念。当灵魂投生人体的时候,受到肉体的玷污,使原有的关于理念的知识遗忘了。人们在出生之后,就以具体事物为媒介,来刺激灵魂对理念知识的回忆,就象见到亡友的遗物而想起亡友一样。因此,虽然我们不可能通过感觉经验来认识理念,但是认识理念却又必须依靠感觉经验。柏拉图曾用苏格拉底与奴隶的对话,启发奴隶回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两个直角的例子,来证明回忆就是知识的源泉。

v灵魂对理念的回忆,分为突发与渐进两种形式。突发形式表现为疯狂,那是一种忘我的直观状态。当灵魂看到尘世的美,便回忆起真正的美,它感到翅膀正在生长并且急欲展翅高飞,把下方的一切置之度外,全然不顾,于是被世人认作疯狂。渐进形式表现为理性的进展。它的步骤是这样的:“从显而易见的美开始,继而为了最高的美而上升,就象在梯子的阶上一样,从一进到二,从二进到所有美的形体,从美的身体到美的制度,从美的制度到美的学问,最后从学问到那只研究美自身的科学,最终知道美的本质”。

v在西方哲学史上,柏拉图的回忆说以粗糙的形式第一次提出了先验论的问题。

理想的国家是符合正义的国家

v理想的国家是符合正义的国家。如何理解正义呢?

v他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构成,正义的人必须让理性统治激情,由激情抑制欲望。

v个人是缩小了的国家,国家是放大了的个人。所以,国家的三个阶层即统治者、武士和生产者,它们各自的德性应该是智慧、勇敢和节制。统治者的职能是依靠智慧,理性地管理国家;武士的职能是发挥激情,勇敢地保卫国家;生产者的职能是节制欲望,安分守己,努力劳动。

v如果这三个阶层各自具备了自己的德性,各司其职,不相僭越,国家就达到了正义,否则便是不正义。

v最适合当统治者的是哲学家,即国王同时应该懂哲学,把国王培养成哲学家,或者哲学家当国王。

v对?°哲学王?±的描述,表明柏拉图所主张的正义实现依赖的是?°德治?±而非?°法治?±。他在晚年的《法律篇》中对之作了较大的修改,主张法制,主张家庭的存在和一定的私有财产等。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a?a亚里士多德

v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最博学的人物,堪称古代世界的黑格尔。因为亚里士多德经常与其弟子在吕克昂神庙附近的林荫道上一边散步,一边探讨学术问题,所以他创立的学派也称为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v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希腊北方斯塔吉拉。父亲尼各马科是马其顿王阿明塔三世的御医和朋友。17岁进柏拉图学园学习,追随柏拉图20年。亚里士多德曾经担任马其顿王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建立吕克昂学园。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雅典掀起反马其顿运动,亚里士多德被迫离开雅典,第二年病逝。

v亚里士多德著作现存47篇。1999年开始由中国人民大学的苗力田先生主编的中文译本《亚里士多德全集》10卷本共计300余万字

v正如黑格尔所说:“我们不必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去寻找一个哲学系统。亚里士多德详述了全部人类概念,把它们加以思考;他的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在整体的某些特殊部分中,亚里士多德很少以演绎和推论迈步前进;相反地他却显出是从经验着手,他论证,但却是关于经验的。他的方式常是习见的方式,但有一点却是他所独具的,就是当他在这样做的时候,他是始终极为深刻地思辨的。”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v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理念论,特别是分离说进行了批判。第一,亚里士多德指出,柏拉图理念论的根本错误,是把理念看成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第二、亚里士多德指出,柏拉图主张具体事物?°分有?±、?°摹仿?±理念,这只不过是空洞的描述和诗意比喻,完全不能说明问题。第三、亚里士多德指出,柏拉图认为有多少事物就有多少理念。第四、亚里士多德指出,柏拉图用永恒不变的理念来说明运动变化的事物,这是不可能的。

哲学作为最高的知识

v其一,因好奇而生。爱智慧者也就是爱奥秘者。

v其二,因闲暇而生。只有全部生活必需都已具备之时,在有闲暇之时,人们为了娱乐消遣才开始进行哲学思考。

v其三,为自由而生。正由于哲学因好奇而生,因闲暇而生,所以它仅仅是为了知识而追求知识,而不是以实用为目的。哲学可以说并不是人的所有物,而是神圣的。因此,哲学也叫做神学,一切知识都比它更为必要,但却没一种比它更加高贵。

第一哲学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

v实体学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根基,是第一哲学的核心。他认为,第一哲学是专门研究?°有?±或?°作为存在的存在?±。亚里士多德把这个?°有?±叫做实体。

v所谓“作为存在的存在”,指存在本身而不是存在的表现或部分。这个本原,作为“存在”其他意义的依据和支撑者,作为存在背后的那个存在本身,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实体”。

v《范畴篇》中的实体说。在《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通过制定判断实体的五条标准,区分出了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从而提出了他最初的实体学说。

v《范畴篇》中实体的五条标准。第一条:“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依存一个主体的东西”。“不述说主体”,是从逻辑上讲的,指不充当宾词,而是主词;“不依存主体”,是从哲学上讲的,指不是主体的属性,而是主体自身。第二条:“所有的实体,似乎都在表示某一…这个?”。“这个”指单一的、个别的东西,亦即个体。第三条:“实体自身没有对立物”。意思是说,性质、关系等范畴有对立面,如好与坏、上与下等,但没有什么能和实体对立。第四条:“实体似乎无更多或更少等程度上的差别”。同一类实体的各个个体间无程度差别。第五条:“在数目上保持单一,在性质上却可以有对立面。”这是实体最为显著的特征,其他范畴则不具有。如某个人,他可以有时白有时黑,有时善有时恶,但却始终是同一个人。

v依据上述标准,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着两类实体。(1)个别的具体事物(如苏格拉底)是第一实体,即最根本的实体,因为它最符合这五条标准。(2)包含个别事物的属(如“人”)和种(如“动物”)是第二实体,因为一方面,它们基本上符合上述标准,可视为实体,但另一方面,其实体性却不如个别事物。譬如,它们可以述说主体(比如说“苏格拉底是人”),而且在表示某一“这个”时,也不如第一实体。在第二实体中,属概念比种概念更加具有实体性,因为它更接近第一实体。

v在《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主张个别的东西实体性大,普遍的东西实体性小,这种常识性的观点可以称之为感性实体论。在哲学上也与柏拉图的理念论是根本对立的。

v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的分析是以具体存在的个别事物为起点的,一旦深入事物内部去探明其构成要素──质料和形式,其实体观点就发生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形而上学》中。

v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概括出实体的双重含义:“或者是最终的主体、载体,它永不对他物作述说;或者是某一独立的、单个的存在,这就是个别事物的形状和形式”。

v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观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在这里取消了个别事物的至尊地位。(2)他第一次把形式作为实体的双重含义之一。事物的本原应是两个,一为载体,一为形式。

v亚里士多德指出,哲学家的任务就在于研究和探索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原因。亚里士多德在概括、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指出,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有四种原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v所谓“质料”,指“是所从出的东西”,即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存留于其中的东西,如雕像的青铜、酒杯的白银。正因为质料在事物的存在和生成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所以它是“载体”的首要含义。

v所谓“形式”,一是指内在形式,即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如雕像之为雕像,不在青铜,而在雕像的本质。这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形式”一词的主要含义。二是指外在形式,是事物表现于外的那个样子。

v所谓“动力因”,即变动的本原,指让事物得以开始运动的那个初始的东西,如策划者是行为的原因,父亲是孩子的原因等。亚里士多德把事物分为两大类,即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和由于技术而存在的事物。区分两类事物的依据,就是看它的动力因在内部还是在外部。

康是散步的所为因,即目的。由于技术而存在的事物,其所为因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是为了实现他的意图才运用技术创制出某种东西。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其实也是有所为的,只不过不如技术产品那样明显罢了。植物的根向下钻是为了吸取水分和养料,叶子向上伸是为了接受阳光;动物的门齿锋利是为了适宜撕扯,臼齿宽厚是为了适宜咀嚼。无论自然物还是技术物,都要追求“善”的结果。

v原因虽然有四种,但是“后三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合而为一。因为所是的那个东西和所为的那个东西是同一个东西,而运动的最初本原又和这两者同类。”所以,这三种原因合而为一后可以统称为形式因而与质料因相对。

v当亚里士多德研究个体事物的生成时,提出了关于潜能与现实的学说。一切具体事物的存在都具有两种状况:处于潜在的状况(潜能)和处于现实的状况(现实)。当质料还未具有形式的时候,即未成为个体的时候,它只是一种潜能,而当质料具有形式的时候,它就成为现实的东西了。

v事物的本原应是两个,一为载体,一为形式。但是,形式有一个具有和短缺的对立问题,短缺就是不具有形式或具有另一种形式。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本原也可以说是三个,即载体、形式和短缺。

v亚里士多德用他的三本原说和四因论,把他以前的希腊哲学史批判性地统一起来了。

灵魂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形式”

v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既不是德谟克利特所说的精细原子,也不是柏拉图的独立于躯体之外的永恒不朽的东西,而是“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形式”。

v他完全是运用哲学基本原则来规定灵魂的,所以灵魂被视为形式、实体或本质。他否定了万物有灵的传统观念,排除了无生命物具有灵魂的可能性。他比较好地处理了灵魂与躯体的关系。任何一个生命物体,都是由作为形式的灵魂和作为质料的躯体结合而成的。v灵魂是生命原则,而生命有多种表现(如理智、感觉、摄取营养等),不同的表现构成灵魂的不同等级。亚里士多德把灵魂的等级分为三类。第一,最低的等级是植物灵魂或营养灵魂。植物仅有营养能力,所以是最低的灵魂形式。第二,比植物灵魂高一层次的是动物灵魂或感觉灵魂。除营养能力外,任何动物至少拥有一种感觉,即触觉。第三,最高的形式是人类灵魂或理智灵魂。因为这种灵魂除包括营养灵魂和感觉灵魂的所有能力之外,还有推理和思维的能力。

v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是与他的?°灵魂说?±联在一起的。他认为,人们的灵魂就象一张白纸,上面什么也没有,认识是由于外物刺激,由于感官接受了事物的可感觉的形式,就象蜡块接受印章的印迹一样,印上去的。在感觉经验与理性思维的关系中,亚里士多德十分强调理性思维的作用。

人是天然的政治动物

n人是天然的政治动物。人是社会动物,只有在城邦中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人之为人,是由于在城邦中生活。

n三种政体。君主制(一个人统治);贵族制(少数人统治,是最好的政体);立宪制(多数人统治)。中产阶级是最好的统治者。

n家庭和国家具有不同职能:家庭满足自然需要,国家满足政治需要。

第三章古希腊晚期哲学

古希腊晚期又称希腊化时期,这一时期通常是指从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里山大即位东征起,到公元前146年希腊本土完全被罗马征服止的两个世纪。亚里山大大规模东侵,建立了连结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公元前323年亚里山大死后,帝国分裂成许多王国,以雅典为首的城邦掀起了反马其顿运动,造成连年的动乱和战争。这一时期,希腊文化开始向世界各地传播。

总论

v晚期希腊哲学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这个时期没有全新的体系出现。哲学家们基本上是对某位或某派前人思想的改造和发挥。二是伦理化倾向。这一时期无论哪一派哲学都是以伦理学为核心来建构理论,都是以灵魂安宁或生活幸福为主要目标。

v古希腊晚期哲学伦理化出现的原因。第一,城邦制的瓦解与马其顿人和罗马人的政权交替,造成了剧烈的社会动荡与融合,人们普遍渴望和平安宁的生活。第二,随着亚历山大里亚城文化地位的确立和人们视野的开阔,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逐渐朝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几何学、天文学、生物学、地理学、文学等领域开始独立发展并取得辉煌成就,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种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不会很快出现,伦理学则突现出来了。第三,希腊哲学一向重视知识而且以自然哲学为重心,但是由于当时的自然科学尚处在萌芽状态,这就使希腊人对自然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经验和猜测的层面,难以进一步向前发展。最后是哲学内部的争论。削弱了自然哲学权威,造成怀疑主义倾向,使得伦理学与宗教神秘思想趁机兴起。

原子可以有“离开正路”的偏斜运动

——伊壁鸠鲁

v公元前342~270年

v伊壁鸠鲁出生于伊奥尼亚地区的萨莫斯岛。30岁时,开始讲授哲学,36岁时去了雅典,在一个花园里办了一所学校,史称?°伊壁鸠鲁花园?±。这所学校成了当时宣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重要阵地。

原子可以有“离开正路”的偏斜运动

v据说伊壁鸠鲁是一位勤奋著述的学者,一生著有300多卷,但留传下来的只有三封信和一些作品的片断。马克思年轻的时候曾经专

v伊壁鸠鲁哲学的主要成就在于,他的自然哲学创造性地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

v1、提出原子具有重量特性。伊壁鸠鲁把重量引入原子论,这就进一步解决了原子运动的原因和主要形式问题。

v2、提出了原子运动的偏斜说。如果没有偏离直线的运动,原子都作垂直平行下降运动,那么,原子之间就没有碰撞,不发生碰撞就不能结合,世界万物就不能形成。

v原子运动的偏离说不仅解决了万物的形成问题,而且为事物的偶然性找到了客观依据,从而克服了德谟克利特把必然性绝对化,否认偶然性的片面思想。同时,这为他论证公民个体的自由意志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

“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

v伊壁鸠鲁的伦理学以幸福主义为中心,所以我们称之为幸福主义。他在感觉主义和原子论物理学的基础上,提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的伦理主张。

v1、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伊壁鸠鲁认为,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应该自由在地追求和享受人生的幸福生活,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最终目的。幸福就是最高的善。

v2、伊壁鸠鲁的幸福主义不是庸俗的享乐主义。他的快乐是指精神的宁静和身体的健康,即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并不是指放荡者的快乐或肉体的享乐。

v3、对死亡的恐惧和宗教迷信是人们获得幸福的主要障碍。伊壁鸠鲁认为,妨碍人们幸福的莫过于对神的顺从和对死的恐惧。神虽然存在,但不是象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干预世人的生活,因而不必恐惧。至于死亡,更与我们毫不相干。因为“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

逻辑学是篱笆,物理学是果树,伦理学是果实。

?a?a斯多亚学派

v“斯多亚”(stoa)是“画廊”的音译,因该学派的创始人芝诺在画廊中讲学而得名。人们一般将该学派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理论性的早期斯多亚学派、折衷性的中期斯多亚学派和务实性的晚期斯多亚学派。早期代表和创始人是芝诺(公元前336~264年)。他出生于塞浦路斯岛,这派哲学是与伊壁鸠鲁哲学相对立的。

v早期斯多葛派把哲学分为三个部分逻辑学是篱笆,物理学是果树,伦理学是果实。

天命是宇宙的最高原则

v在宇宙论上,斯多亚派利用赫拉克利特关于火和逻各斯为宇宙本体的学说,把它们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说揉和在一起,引出循环论和命定论的结论。提出天命是宇宙的最高原则。

v斯多亚派象亚里士多德那样,主张宇宙万物都有两个原则:积极主动的原则和消极被动的原则。消极的原则指没有形式的物质即纯质料,积极的原则指内在的理性,形式、逻各斯、上帝、宙斯或者“普纽玛” 。这些质料作为被动原则,需要贯穿于其中的逻各斯的推动。这个逻各斯,是永存不朽的“种子理性”,是世界的灵魂、是自然和命运,它等于普纽玛。重复了赫拉克利的循环论,一万八千年或一万零八百年世界就会发生一场大火,然后再生成一个新世界。

v世界万物的生成变化是由上帝的意志决定的。一个人遵循理性行事,也就等于服从世界理性或上帝意志。服从?°天命?±、?°命运?±就是自由。

人的理性是神的理性的一点火花

v在认识论上,斯多葛派着重研究了知识的起源和真理的标准问题。他们认为,人的灵魂是一张白纸,外物引起的感官的知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和基础,人的理性能力把感觉得来的材料组织成概念,形成判断,作出推论、达到真理。这就是说,感觉是知识的基础,一切知识必须从对个别事物的感觉出发。这是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

v但是,他们又认为,人的理性是神的理性的一点火花,理性思维的对象是物质中神的理性。人们认识真理的目的在于顺从?°天道?±、?°命运?±而取得?°自由?±。当他们视自然的本性为理性(逻各斯)时,其摒弃感觉欲望的程度甚至达到了禁欲主义的地步。v他们还提出所谓人人皆兄弟和世界大同主义的政治主张。提出一切人的灵魂都是同一世界灵魂的火花,都遵循同一自然规律和世界理性,因此一切人都是同一父亲的儿子。爱他人、爱一切都应象爱自己一样强烈。从而为基督教的爱人所提供了思想资料。

合乎自然的生活即是德性的生活

v芝诺认为,“合乎自然的生活即是德性的生活,德性是自然引导我们所趋向的目标”。

v自然是斯多亚派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也是他们伦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这里的自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本性?±或?°命运?±。

v他们主张是美德就是幸福,只有有意识地、自觉地、自愿地顺应自然、服从命运而生活才是道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为此要摆脱一切快乐、欲念、恐惧、悲伤而达到心灵的宁静、无动于衷,不动心的状态。

v早期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学承袭了苏格拉底的精神,尤其发挥了犬儒派的思想。它所宣扬的宿命论和禁欲主义,为晚期斯多亚学派进一步发展,并且构成了基督教教义的一部分。

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

疑主义的继续和发展,通常称为新怀疑派。主要代表有恩披里克(他称自己的学说为?°新皮浪主义?±)。

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

?a?a皮浪

v皮浪(Purron of Elis,约公元前365~275年)。怀疑主义的创始人是爱里斯的皮浪(又译为毕洛或皮罗),他早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画家,曾经受到麦加拉学派和德谟克利特学派的影响。皮浪未撰写过著作,他最杰出的学生费里斯的蒂孟(Timon,公元前320-230年)写过《讽刺诗》等作品,但流传下来的还不足150行。他们两人是早期皮浪主义的主要代表。

v(1)皮浪并不否认感觉现象的存在,但他否认现象的真实性和我们关于现象所作出的判断。我们不能说现象是什么,只能说它显得是什么或看来是什么。例如,蜜对我们显得是甜的,“但它本质上是否也是甜的,我们认为是一件可疑的事情,因为这不是一个现象而是一个关于现象的判断”。

v(2)既然现象是不真实的,我们无权作出关于现象的判断,那么最好的办法是保持沉默,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就像影子随着形体一样。?±

皮罗言论

v不作任何判断才能使灵魂安宁

v万物一致而不可分别。团此,我既不能从我们的感觉也不能从我们的意见来说事物是真的或假的。所以我们不应当相信它们,而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作任何判断,对任何件事物都说,它既不不存在,也不存在,或者说,它既不存在而也存在,或者说,它既不存在,也不不存在。

v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固定下来当作教训,因为我们对任何一个命题都可以说出相反的命题来。

v我下功夫做一个诚实的人。

第四章古罗马哲学

v古罗马时期是指从公元前146年罗马征服希腊起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为止的600多年。

v古罗马哲学也是古希腊哲学的继续。

原子运动规律是自然界的最高定律

?a?a卢克莱修

v卢克莱修(Lucretius Carus,约公元前98?a53年)生于罗马共和国未年,是古罗马最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v代表作:《物性论》.1473年由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波吉奥发掘出来。《物性论》是研究古代原子唯物主义的珍贵文献。《物性论》是一部长诗。

卢克莱修的基本思想

v他的主要贡献有三点。其一,他以大量的日常论据和经验事实,通过论证原子论的基本观点,丰富了伊壁鸠鲁的物理学。其二,他以原子论为思想武器,较为系统地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宗教迷信。其三,他为反对神创论,阐述了生物进化和文明起源的思想。

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

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a?a塞涅卡

v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公元2?a65年)

罗马政治家和哲学家

v著作:《道德书简》、《自然问题》等

v观点:幸福的生活就是。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

v第一、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微乎其微,因此,人只有按本性去做。

v第二、人是普遍联系的整个宇宙一部分,因此,每一个人都应适应自己命运注定相联系的事物。

v第三、神是公正的,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上帝安排的。人们对自己的苦难要忍受或乐于接受,因为这是神对你的考验。

v第四、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有目的。每个人都是一个演员,上帝不论让你演什么角色,你都要用心去演,这样就是美德。自己企图改变命运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塞涅卡之死

v爱比克泰德(Epictetus,约公元55-135年)本为奴隶,后获自由。他仿效苏格拉底,述而不作。他的学生阿里安将其言论整理出来,辑成《爱比克泰德谈论集》传世。

v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121-180)是罗马皇帝,“御座上的哲学家”,在繁忙的国务活动之余著有《沉思录》12卷,作为供自己阅读的独白。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太一”——普罗提诺

v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是萨卡斯(175?a242),主要代表是普罗提诺(205?a270),亦译为柏罗丁,后期的代表是普罗克洛(411?a485)。

传统的最后一个辉煌代表。他的哲学对当时基督教的教父哲学产生了极大影响。

v著作:《九章集》

v他们把世界万物的本原论成是一种神秘的东西“一”。这种“一”不是普通的一,所以又叫“太一”。它没有任何肯定的特征,因而不可言说与名状。

v太一是绝对的统一;太一是完满的;太一流溢出不同实体和整个世界。因为它是充溢的,所以它有流溢的特性。它首先流溢出来的是宇宙理性,其次又流溢出灵魂来,最后又流溢出万物来,或者说灵魂取得其形状,万物就生成了。这是上帝创世说的先声、为基督教的产生提供了思想资料。

v新柏拉图主义还主张,人的灵魂要从肉体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重新回到神那里去。这个过程就是灵魂的回归或上升之路。上升之路即德性修养。德性也有三种,即公德、净化和观照。(1)“公德”即公民德性,目标是使人类仁爱交往,抚平激情,顺从本性,限定欲望情感。(2)“净化”为沉思德性,目标是使人从肉欲中解脱出来,在理性静观中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幸福。(3)“观照”是最高的德性,它使人在突如其来的一刹那灵魂出窍,舍弃肉体而与“一”处于一种合而为一的、不可名状而又无与伦比的迷狂状态。普罗提诺说,他一生就有四次进到与神合一的境界,直接和神交往。这种学说是基督教神学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

思考题

v为什么说泰勒斯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哲学家?

v如何理解毕达哥拉斯提出的?°数是万物的本原?±?

v请对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二者的思想及其关系进行批判性的考察。

v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

v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和努斯说?

v如何理解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

v如何理解巴门尼德的存在说?

v简述芝诺否定运动的论证?

v你对?°人是万物的尺度?±有什么样的理解。

v苏格拉底如何解说?°认识你自己?±?

v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

v批判地考察和讨论柏拉图的理念论。

v简述柏拉图的回忆说?

v如何理解柏拉图的正义说?

v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说?

v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v试分析晚期希腊哲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v与德谟克利特相比,伊壁鸠鲁在原子论上有哪些主要变化?

v请比较斯多亚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的伦理学,分析它们的分歧和共同点。

v如何理解皮浪?°最高的善就是不做判断?±的怀疑主义思想。

v普罗提诺的“太一”说有哪些内容?

第一节基督教哲学

总论

v一、基督教的产生

v基督教是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之一,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它于公元一世纪中叶产生在罗马帝国统治下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中。《圣经》中的《新约全书》就形成于这个时期。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

v二、基督教哲学的形态概况

v时间:公元6世纪到公元14世纪

v阶段和形态:教父哲学(主要柏拉图主义哲学为基础)。在基督教的演变过程中,为了使《圣经》教条理论化、系统化,在基督教内部出现了一批基督教教义的制订者,他们被称为教父。教父们制订的神学理论,被称为教父学。

v经院哲学(主要亚里士多德哲学为基础)。经院哲学产生于公元九世纪后半期,到十一世纪就基本上形成。经院哲学就是在经院里讲授的哲学,它是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哲学。如果说教父学只是提出了宗教教条和创立了神学体系,那么,经院哲学就是来论证宗教教条和为神学作注脚的。经院哲学是教父学的继续和发展。经院哲学因其讨论的问题和方式,而又被人们称为烦琐哲学。三、基督教哲学的问题

v唯名论与唯论是经院哲学内部的两个派别,唯实论是正统,唯名论往往被指责为异端。唯名论与唯实论的斗争开始于十一世纪,一直持续到十四世纪,最后终于导致了经院哲学的解体。

v争论的焦点及其由来。唯名论与唯实论争论的焦点是一般(概念)或共相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或者说,究竟一般是实在的,还是个别是实在的。这个问题实质上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探讨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所以,这场争论是古希腊哲学的继续。

唯名论与唯实论的基本观点

v唯名论者认为,真实存在的只有个别,没有一般,一般仅仅是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词或概念。唯名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极端唯名论,认为不仅客观上不存在一般,而且人的思想中也没有一般概念,所谓一般只不过是一个名词,甚至说只是一种声音,这种代表人物是洛色林。另一种唯名论叫做概念论,认真为一般不单是一个词,而且是人心中的一个概念,是人用来表示许多事物的相似性或共同性的概念,代表人物是阿伯拉尔。

v实在论者认为,一般先于个别而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它们是个别事物的原型,是上帝的理念。这种观念是极端实在论,实质上是柏拉图理念论的翻版,其代表人物是安瑟伦。还有一种?°温和的实在论?±,其主要代表是托马斯?¤阿奎那。他认为一般是?°实体形式?±,既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内,又存在于上帝和人的理性之中。这种说法,委婉一些,但还是认为一般先于个别,比个别更实在。

争论的意义

v唯实论和唯名论都形而上学地割裂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v在中世纪,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绝不是单纯的学术之争,也不仅是经院内部的问题,而是同当时社会的政治斗争,直接或者间接地关联着。

v唯名论认为,只有个别才是真实的存在,这就意味着否定渗透各国的罗马教会的权威。实质上表示了对基督教普遍教义的怀疑、三位一体论、原罪说等教条都难以成立。既然个别为真,那么圣父、圣子、圣灵也应该是个别的三个神;个别人是真实的,只有个别人犯罪,人类不能共同负责,亚当、夏娃有罪,他们二人赎罪,为何让全人类赎罪呢;个别人的信仰比普遍的教条更真实。这些思想是?°异端?±运动的思想理论根据。

v唯实论者肯定一般概念是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这就意味着基督教的普遍教义是真实的,是真理。罗马教会也应具有无所不包的权力。

四、亚里士多德主义对经院哲学发展的影响

v阿惟森那(Avicenna,980?a1037)阿拉伯医生、科学家和哲学家

著作:《论灵魂》、《知识论》,《医点》等

倡导独立思考;从运动和因果关系角度论证上帝的存

在,认为上帝是万物存在的最终因。

v阿维洛伊(Averroes,1126?a1198),本名伊本?¤路西德阿拉伯哲学家、科学家、医生、法学家

多种/多重真理;试图用理性为信仰作论证

v阿维洛伊主义(双重真理说)

v?°二重真理论?±认为,宗教有宗教的真理,哲学有哲学的真理,二者各有独立的范围,互不干扰。

阿惟森那与阿维洛伊

“只有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查士丁尼

v这是希腊教父查士丁尼(185?a245)提出的命题。希腊教父不同于西方拉丁教父,他们更倾向于利用哲学来论证宗教。

v1.逻各斯是上帝的内在理智和永恒智慧。

v他认为,逻各斯是上帝的内在理智和永恒智慧,它本身就是上帝。上帝凭借逻各斯创造万物的。逻各斯永恒地普照着整个世界,向所有的人启示着真理。

v2.哲学家只能分有逻各斯的部分。

v例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优秀的异教徒只能分有逻各斯的部分,只能在其理解力所能企及的程度上认识真理。希腊哲学家们之间激烈的争吵恰恰说明他们所认识的都只是部分真理。

v3.只有基督教才拥有完全的真理。

v逻各斯只有在耶稣基督身上才得到了完全的启示,因而也只有基督教才拥有完全的真理。由此,查士丁尼得出了“真哲学就是真宗教、真宗教就是真哲学”的结论。他认为,“哲学”这个名称就应该保留给基督教,只有基督教才是真正的哲学。

?°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相信?±

?a?a德尔图良

v这是拉丁教父德尔图良(160?a240)提出的命题。德尔图良出生在罗马帝国北非行省的迦太基城。德尔图良被称为西方拉丁教会第一个伟大的神学家和坚强的教父。

v与查士丁相比,德尔图良以极端的反异教、反理性和反哲学的方式来为基督教辩护。在他看来,基督教的信仰是上帝通过基督事件启示给世人的真理,这是通过任何理性方式所无法认识的。

v2.任何一个基督徒也比哲学家掌握更多真理。

v尽管哲学家有时也认识到了真理,但他认为这只是一种盲目的幸运结果。因此,即便是一个简单质朴的基督徒也比过去的哲学家们掌握有更多的真理。

v3.神学与哲学之间没有任何调和。

v德尔图良认为,在雅典和耶路撒冷之间、在学园与教会之间,不存在任何调和的余地。一切世俗知识在上帝面前都是愚蠢的,基督徒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上帝的启示。“上帝的儿子钉在十字架上了,并不因为这是耻辱的就让人耻辱;上帝的儿子死了,正因为这是荒谬的,所以是绝对可信的;他被埋葬后又复活了,正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是确定无疑的”。人们将其概括为“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相信”。

“信仰寻求理解” ——奥古斯丁

v奥古斯丁(354?a430)是古代基督教教义的集大成者和杰出的教父。他为基督教创立了一个哲学体系,对西欧中世纪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v奥古斯丁出生在罗马帝国所管辖的北非的塔加斯特城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奥古斯丁认为基督教不能说明邪恶苦难的原因,改信讲善恶二元论的摩尼教。在米兰,他重新钻研圣经,认为上帝是绝对的存在,是至善,是一切善的根源,恶是不存在的,它只是善的损害。于是重新接受了基督教教义。奥古斯丁于三十三岁时与儿子一起正式加入基督教。死亡后安葬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被称为伟大的教父。奥古斯丁的著作很多,主要有《忏悔录》、《上帝之城》等。

米兰花园的忏悔

v奥古斯丁有一天在米兰的一个花园里思索,听到孩子们的童音,“拿起来,读吧”。他发现一本圣经并顺手翻到罗马书一页的内容,“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行事为人要端正,好象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从此,他洗心革面从新做人。

v1.启示真理不依靠理性和哲学。信仰高于理性,神学高于哲学。

v2.启示真理不同于哲学。启示真理是一种神秘的直觉,是刹那间领悟的智慧,而哲学则是从经验或理性得到的知识。

v3.信仰虽然高于并且不依赖理性,但是“信仰寻求理解”,理性可以用来解释信仰。

v后来,经院哲学家安瑟伦直接继承奥古斯丁的学说,竭力鼓吹宗教的绝对权威,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从属宗教。他说:?°我决不是理解了才信仰,而是信仰了才能理解。因为我相信,除非我信仰了,我决不会理解?±。(《宣讲》

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

“最伟大无比的东西,既存在于思想中,也存在于现实中”

——安瑟伦

v安瑟伦(1033?a1109)原是意大利人,任英国坎特布里大主教。他用逻辑方法论证上帝,所以,被人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真正的经院哲学之父”。

v安瑟伦的著作很多,最著名的有《独语》、《宣语》、《宣讲》、《上帝为什么化身为人》等。

v1.哲学的任务就是为教义提供可以理解的证明,最重要的就是对上帝存在的证明。即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v2.唯实论的原则,即事物愈普遍,也就愈实在。上帝的观念最普遍,所以上帝最实在,最完善。

v3.上帝作为伟大的实体存在,那就不能仅仅在心中存在,而且在现实中存在。

v因为假设它只在心中存在,那就可以设想到现实中还有比它更伟大的实体。所以,毫无疑问,这个在心中存在的伟大实体?a?a上帝,不仅存在于心中,同时也存在于现实中。

高尼罗的反驳

v安瑟论的证明,是从上帝绝对伟大这个抽象的观念推导出上帝的存在,这是典型的意识在先、存在在后的唯心主义命题。这样的证明明显地违反了人们的常识,身为僧侣的高尼罗就写了《为愚人辩》来反驳安瑟伦。

v他认为,必须把实在的东西和思想中的东西区别开来,实在的东西是一回事,把握这种东西的理智本身又是另一回事。即使承人我们心中有一个伟大实体的观念,也不能由此推出它现实的存在。人们可以设想大洋中某处存在一座海岛,岛上有无数诊宝,这个海岛比任何国家都优越,但是并不能由此证明这个海岛的真实存在。这个批评是正确的,但仅限于逻辑上的反驳,他不是,也不想否定上帝存在这一信条。

马克思的反驳

v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指出,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在逻辑上不过是?°同语反复?±,它只能证明论证者本人思想或?°自

完备、完善这些形容词必须与一定的实体相联系,它们本身并不存在,靠这些形容词是不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的。

“理解而后信仰”——阿伯拉尔

v比埃尔?¤阿伯拉字(1109-1142)是法国人。他一生对教会充满了反叛精神,他的学业说被教会斥为异端邪说,多次遭到迫害。他的著作有《论三位一体》、《是与否》、《基督教神学》、《伦理学》等。

v1.阿伯拉尔反对安瑟伦?°信仰先于理解?±,?°理解为信仰服务?±的说法,他主张对教义要先理解,后信仰。

v2.他的《是与否》一书用辩证法的方式写成,书中把教父们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并列起来,使其相互冲突、相互矛盾,而把矛盾的解决留给了读者自己。

v恩格斯高度评价了阿伯拉尔的反权威思想:阿伯拉尔的“主要东西――不是理论本身,而是对教会权威的抵抗。不是象安瑟尔谟那样…信仰而后理解?,而是…理解而后信仰?;对盲目的信仰进行永不松懈的斗争”。

哲学是神学的奴仆

——托马斯·阿奎那

v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贵族。5岁时被父母送进附近的卡西诺山修道院接受教育,14岁进入那不勒斯大学,在此期间加入了多米尼克修会。1269年,托马斯在巴黎大学与激进的拉丁阿威洛依主义和保守的弗兰西斯教派展开激战。1274年,托马斯应教皇之召赴里昂参加宗教会议,不幸于中途因病故世。主要著作有《神学大全》、《反异教大全》、《论真理》等。托马斯创建了前所未有的最系统的天主教思想体系,他把亚里多德奉为不可侵犯的权威,并说服了教会,同意把亚里士多德哲学作为基督教神学的理论基础。随着教会权威日趋没落,托马斯的地位却不断上升。1323年,他被封为圣徒,1567年又被封为圣师。1879年,教皇利奥十三世正式规定托马斯学说为罗马公教会的神哲学原理。直到20世纪,亦有新托马斯主义流行于世。

v1.宗教真理与哲学真理是形式和质料的关系,宗教真理是哲学真理的目的,哲学真理是宗教真理的工具。

v托马斯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学说,来论证宗教与哲学、天启与自然知识的关系。在他看来,宗教真理与哲学真理的关系,不是互不相干的,也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形式和质料的关系。宗教真理是哲学真理的形式和目的,哲学真理是宗教真理的质料的工具。宗教真理是高级的,哲学真理是低级的。哲学通过自然的理性之光,可以得到证明,但是它会发生错误;天启真理来源于上帝的光照是不会犯任何错误的。哲学应从属于宗教,天启真理是最后的目的,二是绝不能等量齐观。理性有助于信仰,神学可以借哲学来发挥,但哲学并不是非有不可,神学把哲学作为下级的奴仆。二重真理论企图把哲学从宗教中解脱出来,这是错误的。

v2. 哲学可以用来说明和论证神学。不同于安瑟伦从观念中引出上帝存在的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托马斯利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提出了关于上帝存在的经验论证明。

v(1)关于不动的推动者的证明,即从事物的运动变化推出上帝的存在。(2)关于最初原因的证明,即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证明上帝的存在。(3)关于自身必然性的证明,即从可能性和必然来证明上帝存在。(4)于最高真实性的证明,即从事物中发现真实性的等级来证明上帝的存在。(5)关于目的因的证明,就是从世界的秩序和目的性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v前三个证明,后来被康德称为?°宇宙论的证明?±,后两个证明,被人们称为?°目的论的证明?±。

?°掌握真理有四种障碍:权威、习惯、成见、虚夸?±?a?a罗吉尔·培根

v培根(约1214?a1294)出生于英格兰的贵族家庭。1252年之后,在牛津大学任教。因为反对正统经院哲学,坐牢十四年。出狱后不久就去世了。培根从事神学和哲学的研究,但更爱自然科学,是一位学识广博,实有创造性的学者。他的著作《大著作》、《小著作》、《第三著作》、《哲学研究纲要》等。

v1.培根认为,人们获得真理有四种障碍:第一、毫无价值的权威。第二、习惯的势力。第三、流行的偏见,无根据的推论。第四、骄妄虚夸下隐藏着的无知。这四种障碍都是针对经院哲学而言的。

v2.由此,培根主张获得真理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外部感官获得;二是通过神的启示。在实际中他非常重视实验,他是一个自然科学家和科学幻想家,他作过许多科学实验,是中世纪少有的实验科学家。

v由于时代的限制,培根的思想也带有神学的东西。罗吉尔?¤培根预示了经院哲学的解体。

“哲学并不能证明上帝存在”

——邓斯·司各脱

v司各脱(John Duns Scotus,1265?a1308)是英国的经院哲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唯名论者。他出生在苏格兰,毕业于牛津大学。之后曾在牛津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任教。与托马斯派进行过激烈的论战。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是《论巴第约彼得的箴言译注》、《巴黎论著》、《牛津论著》。据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说,司各脱患了疯瘫病,是被活埋的。这个人哲学思维很敏锐,具有哲学家之神的称号。v1.自然个体事物的研究仅靠逻辑推理不行,必须以事实和经验为根据。

v2.不能用理性和科学去研究上帝。也就是说,没有科学的神学,没有哲学的宗教体系。哲学和科学是对实物世界的认识,它有自己独立的原则。

v3.司各脱的这种二重真理论把哲学和神学区分开,主观上是在高扬神学,将神学建立在意志等非理性的能力基础上,但是客观上却为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威廉·奥康

v奥康(William Occam,也译为奥卡姆,约1290?a1350)是14世纪重要的经院哲学家,他把唯名论发挥到了极点,从而导致了经院哲学的解体。他属于第一批主张教会和国家分离的思想家,他对教皇与世俗权力的批评,以及对信仰和理性的区分,打开了宗教改革的道路。奥康出生在伦敦附近一个名叫奥康的小村,因此而得名。他早年加入弗兰西斯修会,1310年在牛津学习神学。大约在1319年,控奥康传讲异端,结果被囚禁四年。1327年,奥康逃往巴伐利亚皇帝路易那里。后来随皇帝到慕尼黑长期居住。据说,奥康同路易一见面就说,?°你用你的剑来保护我,我用我的笔来保护你。?±著作:《逻辑大全》、《箴言集》等。

v1.奥康作为极端唯名论的代表,他坚决肯定只有个别事物才是客观存在的,共相仅是人们用以表示许多相似事物的逻辑概念,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名称或符号。

v2.实在论者把共相看作形而上学的实体、?°隐秘的质?±、?°实体形式?±等等,这些会造成众多不必要的假设,因而是多余的、无用的,因此有必要加以清除。

v3.人们称这个思想为?°奥康的剃刀?±(思维经济原则)。也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Entities should not be multiplied unnecessarily)。

“这一耶稣的奥秘永远隐秘,非任何词语或心智可描述出。”——伪狄奥尼修斯

v狄奥尼修斯是个托名,他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正统和后来的神秘主义都有影响,著作有《神秘神学》等。神秘主义神学不受正统基督教会的欢迎,大多数被宣布为异端,如艾克哈特(Meister Eckhart,约1260-1327)等,极少数为官方认可,如波纳文图拉(Sanctus Bonaventura,1221-1274)。

v神秘神学体现了否定神学的特征,即主张不能从正面论证上帝,我们只能说明上帝不是什么;上帝是不可言说和神秘的。例如,艾克哈特主张,上帝没有任何规定性,超越一切差别,是绝对的一,因而是无法理解的。波纳文图拉也主张,人们奔向上帝的过程,难以用理性的语言来表述,只能是一种体验、领悟和内心的愉悦。

思考题

v如何理解教父哲学与经院哲学?

v唯名论与唯实论争论的实质是什么?这一争论有何意义?

v如何理解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v托马斯?¤阿奎那是怎样证明上帝存在的?

v经院哲学家怎样理解理性与信仰的关系?

v如何理解奥卡姆剃刀?

第二节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总论

v一、背景。15、16世纪(从14世纪末到17世纪初)是欧洲封建制度由繁荣走向衰败、崩溃的时期。欧洲各封建国家内部阶级矛盾和外部民族矛盾的尖锐化。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并发展起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欧洲封建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欧洲各国的意识形态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经院哲学的统治开始崩溃,代表新兴市民阶级思想的人文主义和自然科学出现。市民资产阶级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马恩称为近代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第一次大决战。

v二、内涵。文艺复兴是当时出现的文化风潮,市民资产阶级包括封建贵族和教会阶层,怀着极大的热情去研究古代的语言、历史、哲学和文艺,搜集和整理古代经典的抄本,发掘古代文物,以古典为范型进行创作,对古代文化的学习和研究蔚然成风,这就是?°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但是,文艺复兴绝不是向古代文化的简单回复,或者原封不动地复活古代文化,而是对古代文化批判地继承。是新兴资产阶级从本阶级的需要出发,利用古希腊的世俗文化反对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建立本阶级的新文化、新哲学的运动。

v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四大思潮

l人文主义(humanism)思潮。在文学、艺术、哲学、教育等领域掀起的反封建、挑战宗教神学的启蒙思潮。

v作为欧洲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国家,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发祥地。人文主义于14世纪末首先在意大利北部的罗马和中部的佛罗伦萨等城市兴起,以后又传播到西欧各国。到了15、16世纪成为欧洲广泛流行的一种思潮。

人文主义的主要代表

v人文主义的主要代表。在意大利有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亚、达?¤芬奇、彭波那齐、皮科等。在西班牙有微末斯。在荷兰有爱拉斯谟,被称为西欧人文主义运动的领袖。在法国有蒙田、拉伯雷。在英国有莎士比亚(1564-1616),他也是闻名的人文主义者,举世闻名的大剧作家。

人文主义的基本思想

v?°人文主义?±思潮的内涵。

v一是反对神权对人的侵犯,要求承认人的价值与人的尊严。

v三是人文主义者不仅追求人生享乐,而且要求个性自由,这与封建等级制度相抵牾。

v四是人文主义者相信人力的伟大,反对中世纪神学提高神力而贬低人力的观念,重视科学知识。

l自然哲学思潮(宇宙观、认识论、辩证法摆脱神学的束缚,哲学转向自然,预示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v一是宇宙观。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写了《天体运行》一书,创立了太阳中心说。其意义在于动摇了神学世界观的基础。v二是认识论。哥白尼的学说在认识论上表明,感性只能认识现象,理性才能认识本质。实验与数学方法的运用标志整个自然科学的兴起。

3. 宗教改革思潮(路德的改革、加尔文的改革)

l宗教改革的实质。宗教改革是在信仰问题上用个人的权利来抗衡教会的专断,实质上,恩格斯称它为“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

l宗教改革的目标。英国科学史家丹皮尔说:“宗教改革家有三个主要目标。第一,整顿由于有人滥用罗马会议,由于许多僧侣们生活放荡而遭到破坏的教律。第二,按照先前遭到镇压的某些运动的方针改革教义,并返回原始的质朴状态。第三,放松教义的控制,准许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地根据圣经作出自己的判断”。

4.社会政治思潮(马基雅维利主义、空想学说)

“我思考我自己”——蒙台涅

v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德·蒙台涅(Michel de Montaigne,1533-1592)出生于波尔多市的一个大富商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人文主义教育,曾在波尔多大学、图卢兹大学学习法律,精通古代语言,熟悉许多古希腊罗马学者的作品。他曾先后担任波尔多市议员和市长,是文艺复兴后期人文主义的最重要代表。有的学者认为,人文主义在彼特拉克那里达到了第一次高潮,而其最后一次高潮则是以蒙台涅为代表的。蒙台涅的主要著作《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3卷在巴黎先后出版。

v1.将自己作为思考的对象,这在16世纪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贬低人的神学的批判。安瑟伦曾说:“轻视自己的人,在上帝那里就受到尊重。不顺从自己的人,便顺从了上帝。”

v2.“我思考我自己”在当时具有个性解放的意义。蒙台涅说:“我研究自己,这就是我的形而上学和物理学”。

v3.这种“自我”是一种抽象的人,但却是批判宗教蒙昧主义的武器。

极大就是极小——库萨的尼古拉

v尼古拉(Nicholas Cusanus,1401-1464)生于德国的库萨,所以人称他为库萨的尼古拉。尼古拉大学毕业后移居意大利,曾担任罗马教会的红衣主教,尼古拉与人文主义者有密切联系,并积极从事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和古代哲学的研究。

v1.上帝就是上帝创造的事物。上帝在每个事物之中。

v?°说上帝创造事物和上帝就是一切事物,好象就是同样的一回事。那么,如果说上帝创造,意思就是上帝是一切事物。?±

v2.上帝是绝对的极大。什么是极大呢?一个事物如果没有比它更大的事物可能存在,我们就可以把它叫做极大。

v3.上帝既是极大又是极小。因为上帝在每个事物之中,所以作为极大必须在一切事物之中,它就必然与极小重合。这样,极大与极小又是一致的。任何事物也就只有在上帝中存在。其结论就是?°一切在一切之中?±。

v4.尼古拉认为上帝是绝对的统一,在上帝之中,一切差别,对立都消失了。尼古拉的?°极大就是极小?±的命题展现了其泛神论思想。哲学是一种有学问的无知

v1.尼古拉认为,认识有四个阶段:最低的一个阶段是感性,它只能产生混乱的印象。较低级的是知性,它的功能是分析感性材料使对象的对立面区别开来。第三个阶段是思辨的理性,它通过理智调和对立面。第四个阶段是神秘的理性的认识能力,它通过直观使得对立面在无限的统一中取得了一致。

v2.感性和理智不能认识无限的对象,只能认识有限的东西。无限的东西只能依靠理性直觉去把握,因此上帝不是感性,理智认识的对象。我们永远不可能关于上帝的知识。

v3.哲学不能认识关于上帝的绝对知识。他引用了苏格拉底的话?°自知其无知?±,我们如果知道自己无知,这就正是知识。哲学就是这种无知,就是?°有学识的无知?±。?°一个人对自己的无知认识得越清楚,他的学问就越大。”

布鲁诺

v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1600)是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是反封建、反神学的坚强战士。布鲁诺出生于那不勒斯附近的诺拉镇。布鲁诺在那不勒斯就读期间,他研究人文主义著作,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对布鲁诺影响很大。

v布鲁诺遭迫害在国外流亡十五年之主,最后于1952年被捕入狱,后被引渡给罗马宗教裁判。1600年2月8日,被判处?°不流血的任意处理?±。他道:?°你们宣读判决,比我听到判决时更加胆颤心惊!?±在鲜花广场火刑场上,布鲁诺高呼:?°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的?±。

宇宙的中心处处在?a?a布鲁诺

v布鲁诺吸取了泛神论思想,特别是吸收了哥白尼学说,形成了自己的宇宙论。布鲁诺热情地宣传哥白尼学说,勇敢捍卫哥白尼学说。布鲁诺与哥白尼的宇宙论有不同。

v第一、与哥白尼的宇宙有限说相反,他提出并论证了宇宙无限和世界众多的思想。他区别了宇宙与世界这两个概念,认为宇宙无限

哲学导论 期末复习大纲全!!

哲学导论期末复习大纲全!! 1、在世是人最基本的状态 2、世界的含义 3、人的在世与其他事物的不同 4、人体悟自己存在的渺小和短暂 5、只有人能认识到自己的有限 6、人通过自己的思想和实践追求伟大与不朽二,人把握世界的方式 1、神话 2、宗教 3、常识 4、艺术 5、科学三,哲学的诞生 1、哲学源于惊讶 2、哲学惊讶的两个条件(1)不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而是出于对真理的自由探索(2)必须是对普遍性问题的惊讶第二讲哲学史现世的智慧一,哲学史对智慧的追求 1、哲学就其本质而言,不是知识而是智慧(1)智慧是对知识的态度(2)智慧是一种获得知识,把握世界的方法。(3)智慧更侧重于对世界质的把握,更有恒久的魅力(4)智慧具有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性

2、哲学不仅是智慧之学,还是追求智慧的行动(1)“爱智慧”中“爱”的含义(2)哲学不等于智慧本身,而是对智慧永远的追求(3)哲学最为核心的行动是获得真理二,哲学追求的是大智慧 1、哲学和其他学科在追求智慧上的差别在于: 2、哲学智慧之“大”首先体现在其研究对象的广和深 3、哲学智慧之大体现在功能上(1)哲学的功能在于使人成为人(2)生活中大智若愚三,哲学是追求智慧的激情 1、哲学的“刻板”印象 2、激情驱动人们追求智慧 3、哲学对于智慧追求的激情是一种建基于爱,体现为关怀与牵挂的激情 4、激情是哲学事业一以贯之的保障 5、哲学的激情是冷静的激情四,哲学是智慧的生存境界 1、何为境界? 2、哲学所追求的境界是一种人与世界的贯通 3、智慧的境界需要实践的磨砺 4、领悟智慧的生存的境界也需要一定的哲学修养 5、哲学对日常生活的回归第三讲思想的功夫一,以思想的方式把握世界 1、哲学专门从事思想的工作 2、哲学是思想中把握的现实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 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 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 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 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 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 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孔子对“仁”论的贡献还体现在他把“仁”和人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对人本身进行了哲学反思。用“仁”来规定人,认为“仁”与人具有直接同一性,从此出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1)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近我对中国哲学兴起浓烈的兴趣,于是找来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有望自己能从中拾到一点做人处世的哲学,以改变自己充实自我。 所谓读史能够明智,看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形成发展演绎的整个过程,方能对其现状理解的更为透彻。现代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中国思想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制度的改良与革命,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以坚船利炮促成两个文明碰撞所致的一次次的思潮,也无一不见证了中国人在思想上发生的变化,由传统的向现代的更为开放的观念转变。总有个挥之不去的困惑萦绕在脑海里:为什么中华文明曾经在唐朝时候如此强大,综合国力在当时属世界前列;而到了明清,国家却一步步走向没落,政府的集权暴政和愚昧无知随着文字狱的兴起、闭关锁国政策的加强到达了极致。而与此同时,西方为什么能够促成社会的工业革命,科技振兴。等待中国的,却只是被欺负和被妥协。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从大体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思想观念最初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环境。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与古希腊海洋环境不同,中国陆地面积大而且多山,地理上便有着封闭的特点。希腊人漫游列岛,中国人只能望

洋兴叹。不能从事海洋活动的中国人便依附在土地上进行辛勤的耕作劳动。所以农业历来都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历代的统治者采取的都是重农轻商的政策,他们坚信,人可以不做生意,但不能没有饭吃。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社会便得以长期的发展,并成了维持社会运行的基础。农业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中国的哲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思想。有了耕作的传统,农民世世代代依附在自己的土地上,家族制便应运而生。从这儿可以发现中国与西方海洋国家在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开始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儒家的整套伦理是家族制的一个理论升华。儒家的伦理很强调人们各自的位臵,君臣父子,每个人都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从积极层面上讲,用伦理去规范人的行为可以避免由无序引起的社会混乱,强调人在各自的角色中做好份内该做的事情,对当今社会仍有积极作用;而另一方面,消极的说,在儒家的人伦关系中,人与人是不平等的,从而才会被统治者利用成为其专制统治的工具,发展成为后来的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绝对服从。而这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走不出盛衰怪圈的最根本的原因——平等制约的缺失。 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以下内容是摘自书中,个人理解或多或少有不足之处敬请原谅。如有错误请及时提出更改。 一、翻译题(英译汉)共计十题 题目组成是关于仁和道的古文,题目为英语,答题用汉语。五句关于仁,五句关于道。 1.“The child cannot leave the arms of its parents until it is three years old. This is why the three years' mourning is universally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world.” 答:“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2.“Let the ruler be ruler, the minister minister, the father father, and the son son”. 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The superior man comprehends yi; the small man comprehends li.” 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ish yourself.”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The man of jen is one who, desiring to sustain himself, sustains others, and desiring to develop himself, develops others. To be able from one's own self to draw a parallel for the treatment of others; that may be called the way to practice jen.” 答:“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superiors in the employment of your inf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inferiors in the service of your sup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fore, to precede those who are behind.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hind, to follow those who are before.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right, to display toward the left.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left, to display toward the right. This is called the principle of applying a measuring square.” 答:“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壬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絮矩之道。” 7.“Chung and shu are not far from the Way. What you do not like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 ...Serve your fa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on to serve you. ...Serve your rul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ubordinate to serve you....Serve your elder bro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younger brother to serve you. ...Set the example in behaving to your friends as you would require them t o behave to you...” 答:“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8.“Our master's teaching consists of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and that is all.” 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9.“The reason why the superior man tries to go into politics, is because he holds this to be right, even though he is well aware that his principle cannot prevail.” 答:“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0.“Is jen indeed far off? I crave for jen,and lo! jen is at hand.” 答:“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1.“The wise are free from doubts; the virtuous from anxiety; the brave from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 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 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 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读《中国哲学史》有感

这两个月闲来无事,利用晚上和假期的时间看完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在和君咨询公司推荐书目中有这两本书,还有两本是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也要再今年元旦之前看完。读这些哲学史类的书籍主要是让咨询师对于中外的整个思想体系有个系统的了解。 我自认为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文化和历史了解还算深刻,这源于自己成长的环境和家庭。由于妈妈是教师的缘故,大概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背诵唐诗三百首首,中学阶段是在爷爷奶奶哪里度过的,虽然当时课业很繁重但是我还是抽空看完了爷爷那里的藏书如《上下五千年》《古文观止》等,当然还有很多描述中共历史的书,因为爷爷是我们县的老干部、老党员。在高中阶段遇到了一名老师她是师范大学刚刚毕业就带我们班的,两年当中给我们推荐了很多优秀的文学读物。加上我们那一届开始使用了新的语文教材,其中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加强了古文的学习,有一半的量。像很多毛泽东的诗、屈原的《离骚》、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还有很多著名诗词都在那个阶段深入学习理解的。到了大学之后,由于是经济管理系,所以我们并没有开设大学语文的课程,但是我经常去听一些中文系的讲座,也经常去图书馆借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读,所以也并不曾落下。相反,还认识了几个汉语言文学系的校友,和他们一起交流使自己的文学视野开拓了不少。毕业之后,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哪里的图书大厦总是被我经常光顾,不过以前看书的时候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兴趣,直到看到王明夫先生为和君咨询师列出的书单,总算是找到了一个优秀咨询师要完成的知识体系积累所必须的书目了。 这里并不是自卖自夸的一番言论,而是要告诉大家读哲学史的难度。平常在读其他书的时候如果并不难懂可以一天一本,像普通的文学类、管理类书籍最少也可以一天一百页,但是这次读哲学史每天就读一章,大概二十到三十页的样子。这是因为读它的每一章都是中国一家或者一派的思想精华之总结,其中必然穿插着很多大师的言论,加上又是古文的版本,所以这种书读起来令人非常头痛。但是读完之后,细细回想,真不愧是大师的作品。每一章都用最简洁的话语,论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 冯友兰先生把中国的哲学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两个时代,其中子学时代是从孔子至淮南子,这段时期大概是中国春秋战国到西汉这段时间;另外一个叫

中国哲学史

一、名词解释 “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代表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 子认为,“道”的变化、功用有一定的规律,即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发展。自然、社会、人生无不向相反的方向运行。老子看到了事物相互依存、此消彼长的辩证发展过程。 “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生活境界。在庄子看来,到了“道”的境界的人超脱了世俗生活,不依赖于任何条件,达到了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即逍遥游的境界。 “坐忘”。庄子的生命体验、审美体验的方式 是直觉主义的“坐忘”。“坐忘”即通过暂时与俗情世界绝缘,忘却知识、智力、礼乐、仁义,甚至人的形躯,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 “三表法” 墨子提出“三表”作为判别是非、真伪的标准。判断一个学说的真伪必须在历史的记载中寻找前人的经验作为根据;必须以直接经验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从社会政治的效果来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 “白马非马” “白马非马”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公孙龙的成名论题。公孙龙认为,“白马”和“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表达两个确定的共相。这一命题从外延与内涵两 方面论证了一般与特殊是不同的,表达了关于个别与 一般的认识。 化性起伪 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后天习得 的是“伪”,人的本性是恶的,因而要通过后天的教 育、国家刑罚与社会规范的制约,使人以理性支配感 性,维护社会道德秩序,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这就 叫做“化性起伪”。 人副天数 董仲舒认为,人是天的副本,他把人看做是一个 缩小了的宇宙,而宇宙是一个放大了的个人,天人之 间因同类而合一。 “疾虚妄” 汉代哲学家王充对当时盛行的种种虚妄之说一一 进行了分析驳斥,就是“疾虚妄”,它体现了王充唯 物主义的战斗精神。 得意忘象 王弼认为,要把握万物之本的“无”的内涵,就 必须通过直观的形象,“寻象以观意”,进而“忘象 以求意”,即透过象以观意。这一思想包含有重视直 觉体认的合理成分。 “法界缘起” “法界缘起”是华严宗的中心教义。“法界”是 关于宇宙万有的总相,包含理和事、事和事的相互关 系。它认为“法界”本身即是一个大缘起,宇宙万有 即是互为缘起的一片“幻相”,它只是一个无根无据、 无穷无尽的关系之网,没有任何独立的实体。 顿悟说 顿悟说是佛教禅宗的成佛理论。它认为由于人的 “本性即佛”,所以从凡夫到佛的过程可以一刹那间 完成,所谓“一悟即至佛地”,这一转变的关键就是 “顿悟”。 “存天理、灭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明理学的核心命题。 “天理”即封建的纲常等级秩序,“人欲”即人的物 质欲望。宋明理学家认为,“天理”是至善的,“人 欲”是万恶的,要“存天理”,就必须“灭人欲”。 这一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一物两体” 张载认为,没有对立面就不可能形成统一体,没 有统一体,对立的两方面将无法相互作用,故“一” 中涵“两”,“两”在“一”中,此谓“一物两体”。 知礼成性 张载认为通过“知礼”作为为学的功夫,可以改 变人的气质之性,恢复人的天地之性,达到成性或成 圣的目标。

中国哲学史大纲(参考)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一、导言 哲学与中国哲学、哲学与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二、孔子 孔子与儒家、秩序与礼、仁、中庸、天命、君子与圣人 三、老子 老子与道家、天道与道、反与弱、无为与自然、儒家价值的批评 四、墨子 墨子与墨家、兼爱与“仁”的反省、尚贤与尚同、非乐与节葬、天志与明鬼、三表五、孟子 孔孟之间、性善论、尽心说、仁政、圣人论 六、庄子 隐士与庄子、道与物、心灵与形体、齐物论、逍遥游 七、惠施和公孙龙 名家、历物十事、白马论、坚白论、指物论 八、易传 儒家的新方向、两套语言、道器之间、三才之道、一阴一阳之谓道 九、荀子 儒家的分化、性恶论、天论、礼与人道、正名、虚一而静 十、韩非子 法家、法术与势、道与理、历史 十一、董仲舒 汉初的儒家与道家、大一统、德与刑、天人感应、名论、性与情 十二、汉代的经学 经典与经学、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 十三、王充 元气、自然无为、实知与知实、性与命 十四、王弼 所谓玄学、以无为本、名教与自然、得意忘言 十五、阮籍与嵇康 竹林七贤、越名教而任自然、声无哀乐 十六、裴頠与欧阳建 贵无与崇有、济有者皆有、言尽意论 十七、郭象 玄学与庄子、从山林到庙堂、独化、性与命、玄冥之境、名教与自然 十八、慧远与僧肇 佛学的传入与六家七宗、因果学说、神不灭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 十九、道教哲学 五斗米道与道教的成立、葛洪与抱朴子、陶鸿景、唐代的老子注 二十、隋唐佛教 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二十一、经学与儒家 五经正义、韩愈、李翱、儒家与佛教 二十二、周敦颐与二程

儒学的复兴、太极、诚、天理、人性 二十三、张载 气论、一物两体、心统性情、人性 二十四、朱熹 理学、理与气、太极与理一分殊、心、性与情、格物致知、理欲之辨二十五、陆九渊 心学、心即理、格物、朱陆之辩 二十六、王守仁 理学的反动、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二十七、罗钦顺与王廷相 气论的传统、理在气中、心性、知行 二十八、李贽与方以智 童心说、质测与通几、随、泯、统 二十九、王夫之 气者理之依、日新之化、能必副其所、习与性成、理势与历史 三十、颜元 理气融为一片、习行格物、功利学派 三十一、戴震 气化即道、血气心知、理存于欲、理学与朴学 习题思考: 第一讲: 1.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 2.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如何? 3.谈谈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 第二讲: 1. 孔子的仁有什么特点?如何才能实现仁? 2. 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 3. 君子和小人有什么不同? 第三讲: 1. 列出几家《道德经》的注本,比较至少两个以上注本之间的不同。 2. 老子与庄子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3. 关于老子其人和《道德经》文本本身的争议。 第四讲: 1. 墨子的兼爱学说有什么特点? 2. 墨子的非命与天志思想是否矛盾? 3. 墨子的三表法包括那些内容? 第五讲: 1. 什么是“四端”? 2. 谈谈孟子的修养方法? 3. 孟子对孔子学说的发展? 第六讲: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000字范文:读《中国哲学简史》源于种种机缘巧合。 一次看《锵锵三人行》里,有人问李玫瑾教授,接触那么多的罪犯研究那么多的心理学,会不会导致自己心理上出现问题。李教授回答说她是学习哲学出身的,对于很多问题有着比心理学更高一个层次的理解。那时就对哲学是什么有了好奇。 再往后,翻阅过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看了几眼,没大能看懂,便放下了,也因此对它有了高不可攀的印象。 再后来,《锵》里许子东和马家辉讨论大学专业的选择,马老师就提到,不管什么专业,都应该在二十岁的时候读一些哲学,读一些佛学。年青时对这些虽一知半解,随着人生阅历的积淀,岁月的坎坷与生命的不顺层层叠加,这些二十多岁读的书籍,能够与人生经历相互融合,相互化解,赠予人生最艰难的中年时期一份心灵的慰藉。一来二去,便埋下了要阅读一些哲学书籍的愿望。 之所以选择《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这本书写的是中国哲学,对我而言有了基础便于理解;书设定的读者又是外国人,自然深入浅出;作者又是中国哲学界的扛鼎之人冯友兰先生,书中想必是金玉之言。正是有此机缘,细读一番,聊有所得,遂作此文。

什么是哲学? 既然是读书心得,那么第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便是,什么是哲学? 冯先生在书中给了定义。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乃是知识的一个分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最终成为「对于什么不是知识的知识」,即「不知之知」。它是人们对于自己思考的思考。 之所以说哲学不是知识是因为,知识指的大多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是一个形而下的、具象的门类。但又说哲学是知识的一门分类,只因哲学的起源并没有脱离这个具象的世界。整个过程像极了一个同心圆:人们从了解自己的行为出发,辨析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再由对物理世界的认知,推广到抽象的形而上的世界,并最终扩散到对我们甚至无法想象的世界的思考。 哲学有什么用? 对于哲学是什么有一个笼统的印象之后,难免会问,那学这个有什么用呢? 这个问题在书中也有着清楚的解答:无用之用。一般意义说,我们对于有用的理解是,这件事或者这个人,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而哲学的无用之用,不在于实际上解决问题,而在于让人不再囿于这些问题的困扰,从而达到一种解脱与释然。之所以说无用,是因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读后感.贫困交加,生离死别,这些依然如故;之所以说有用,是因为这些现状不再是问题,人会变得安贫乐道,坦然面对人生的不完美。 这也大概让我明白了,李玫瑾教授所说,「更高层次的理解」。于

中国哲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32579126.html, 中国哲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国哲学论文选题参考 1、朴素地追问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希望——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会通的基础 2、中国哲学的诠释问题——以仁为中心 3、“科玄论战”与20世纪中国哲学走向 4、经典诠释与体系建构——中国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与特点刍议 5、论中国哲学中的体用范畴 6、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关于“新中国哲学五十年”的一点思考 7、中国哲学中的知识论(下) 8、中国哲学的太极观念与太极拳 9、中国哲学:从“照着讲”、“接着讲”到“自己讲” 10、中国哲学大纲 11、论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主干地位——兼论道、儒、墨、法多元互补 12、中国哲学史新編 13、生的哲学——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 14、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15、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英文) 16、中国哲学的“原创性叙事”如何可能 17、关于中国哲学生态观的几个问题 18、学术流派的本土建构——新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使命 19、经典诠释与体系建构——中国哲学诠释传统的成熟与特点刍议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32579126.html, 20、中国哲学原论. 导论篇 二、中国哲学论文题目大全 1、一个虚假而有意义的问题--对"中国哲学学科合法性问题"的解读 2、中国哲学的创新与和合学的使命 3、中国哲学史教程 4、中国哲学中的情感理性 5、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 6、中国哲学的自主与自觉——论重写中国哲学史 7、何为中国哲学——关于如何理解中国哲学的若干思考 8、"中国哲学史"写作与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困境 9、21世纪中国哲学走向:诠释、整合与创新 10、反向格义与中国哲学方法论反思 11、当代中国哲学形态构建面临的时代问题与可能回答 12、论道与物的关系问题(下)——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条主线 13、论道与物关系问题(上)——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条主线 14、论世纪之交中国哲学理性的走向 15、学科创制过程中的冯友兰--兼论"中国哲学史"的建构及其所面临的困境 16、中国哲学还是中国思想——也谈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 17、中国哲学中的“公私之辨” 18、论中国哲学发展的前景 19、中国管理哲学研究——从中国哲学的视角研究管理学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 引论:“中国哲学”辨析 1.中国哲学的“中国” 中国既是一个渐次扩展的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概念。讲的是以地理为基础的文化概念的“中国”。 “中国”哲学,可以指“中国人”的哲学,也可以指“中国系”的哲学。讲的主要是“中国系”的哲学。 中国哲学,可以指中国的一般哲学,也可以指中国的特殊哲学。讲的是中国的一般哲学。 2.现代的“哲学”概念 哲学是西方的概念。据赫拉克利特所言,毕达戈拉斯第一个使用了philosophia 的名称,并自称philosophos。又,苏格拉底前,有智者(sophia),苏格拉底不 喜欢普罗泰戈拉等人自称为智者,加了“爱”(philem),成了philosophia。 19世纪,日本人西周将Philosophy译为“哲学”;1896年前后,黄遵宪将其介 绍到中国。 “中国古来并无与今所谓哲学意义完全相同的名称。”(张岱年) 德里达论“哲学”: (1)哲学本质上不是一般的思想,哲学与一种有限的历史相联系,与一种语言、一种古希腊的发明相联:它首先是一种古希腊的发明,其次经历了拉丁语与德语的“翻译”转化等等。 (2)当人们试图从严格的意义上去思考什么是哲学时,……从哲学中看到对所谓希腊语中的那个大写逻各斯的承认与臣服,这个逻各斯既是理性、话语、比例关系,又是计算和语言--逻各斯意谓的是这一切--它也指“聚集”:legein,也就是使聚集者。(《书写与差异》,三联书店,2001,10页) 罗素的定义 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11页) 中译名“哲学”的问题 没有求真就不可能有科学,但是“真”本身并不是任何科学的对象,唯有一种智慧才研究它,那就是希腊人特别地创造出来的那种对于智慧的追求。它的中译名“哲学”虽然也指明了这是一门关于智慧的大学问,却未能表达出在原文里显示的唯 有希腊哲学才具有的那个对真理的热爱之意。(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2003,2页) 3.“哲学”学科 哲学是西方的学科,无论是作为知识类型还是作为大学的学术建制。 1912年北京大学设立哲学门,1914年开始招生,1919年改为哲学系。 中国传统的学术分类中没有哲学一类。中国传统的义理之学也与所谓的哲学不同。义理之学 义理:最早见于《礼记、礼器》“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 经义名理,《汉书·刘歆传》:“及歆治《左氏》,……由是章句义理备焉。”

中国哲学史(下)思考题

中国哲学史(下) 第一讲中国近世哲学史概述 第一节了解:中国近世哲学史的概念与学习中国哲学史的方法 近世指中国宋以后的平民化社会,三教合一是平民化社会思想的基本特征,学习中国哲学史要有问题意识和生命体验。 第二节理解:近世哲学史关键词:理学与启蒙 理学的关注中心转向理欲关系,明末理学的破产导致科学与民主诉求的产生,西方思维和思想开始影响中国文化。 第三节理解:近世哲学史关键词:经学与哲学 经学的权威形态得到动摇,朴学在给经学进行权威论证的同时,抬高了证明的地位,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进入,中国思想不得不走向哲学。 思考题 1、理学按思想特征可分为哪几个学派,代表人物是谁? 以“道”为核心的道学派,代表人物:周敦颐 以“数”为核心的数学派,代表人物:邵雍 以“气”为核心的气学派,代表人物:王夫之、张横渠、罗钦顺、张载 以“理”为核心的理学派,代表人物:二程(程颢和程颐)、朱熹 以“性”为核心的湖湘学派,代表人物:胡安国、胡宏、张栻 以“心”为核心的心学派,代表人物:陆九渊、王阳明 以“事功”为核心的事功学派,代表人物:陈亮、叶适 2、为什么说近代中国只有革命没有政治? 因为革命意味着破坏旧秩序而政治意味着建立新秩序。 第二讲理学开山周敦颐 第一节了解:周敦颐的人格、问题与方法 周子的人格淡而清,其哲学问题是重建道德本体,其方法是生命体验与三教贯通。 第二节掌握:周敦颐的观念体系 周子以诚为核心建构了一个道德的内在世界,提升了儒家的心性水平。 第三节理解:周敦颐的哲学贡献

周子是一个承先启后的理学人物,它奠定了理学的基本形态。 思考题 1、周敦颐如何重构“诚”这个概念? 在周子的思想中,“诚”首先是个伦理概念,是人生的最高境界,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切道德的根源。周子在《通书·诚下》中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可以说“诚”是集人伦道德之大成,若具有了“诚”的属性,也就具备了所有的人伦道德。但“诚”作为人的道德本性,是来源于天道的,即“诚德本于天道”。同时,周子将“乾元”规定为“诚”之“源”,而“乾元”也就是太极,就是宇宙本体。因为“太极”是就天地自然说的,它必须转化为性,于是就有了“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斯诚立焉”,于是“诚”便得以确立。P16-17 2、如何理解周敦颐的孔颜之乐? 首先,从心而言。“孔颜乐处”有三个特征:第一个特征便是虚。心中没有欲望,所以能虚。没有欲望,就更不至于悲、怨、淫、伤,只是“淡且和”,平淡而中和。第二个特征是直。这里的“直”周敦颐实际是指心里没有什么矛盾、冲突,达到了率性而为,“从心所欲,不逾距”的程度,一切都是符合“正道”,都与仁义礼智信相符。第三个特征是公。《公第三十七》说:圣人之道,至公而矣。或曰:“何谓也?”曰:“天地,至公而已矣。”其次,从境而言,则有以下特征:第一是明。由于没有了私欲的遮蔽,内在一切的本质都可以清楚看到。“万物各得其理”,天理昭然,什么是大者、高者、尊者,什么是小者、低者、卑者也都泾渭分明;第二是通。“纯粹至善”的“诚”对于自然万物而言,是自然而然的真实无妄的,无不顺应天道,自然无为的。但是当人也达到这样的修养时,人与万物便相通了。不仅如此,这种自然无为,真实无妄也正是天道,所以人的修养达到这样的层次时,人不仅是和万物相通,而且还与天地相通;第三是溥。天地万物都是相通的,不仅个人自己要得其所,人类也要得其生,而且万物都要得其长。“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所描述的正是这种万物生生不息的情形。因此,周敦颐实际是把“孔颜乐处”分成心与境两个方面和虚明、通直与公溥三个特征。 第三讲邵雍的数学 第一节了解:邵雍的人格、问题与方法 邵子的人格安而乐,其哲学问题是外在的道德内在化,其方法是客观观察与象数方法。 第二节掌握:邵雍的观念体系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写在《中国哲学小史》读后 作为现代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无从回避的重要人物,冯友兰先生一生于哲学上的研究不可不谓之一波三折。且不论其晚年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而所留下的种种饱受争议乃至批判的篇章,单就先生作为“现代新儒家”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任何一位有志于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思想文化的发展的青年,都应当去拜读冯友兰先生的著作一二。李慎之先生亦曾言:“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在《中国哲学小史》中,冯友兰回答说:“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冯先生亦曾言“今欲求中国哲学史, 其主要工作之一, 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 将其可以西洋哲学名之者, 选出而叙述之”。由此可以看出,冯友兰走的是以西释中的道路,即以西方哲学为框架——知识论,认识论和宇宙论——叙述中国哲学史。 出于以中国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为基础的哲学史观,冯友兰先生明确的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隐者”阶段的杨朱,以“避”为其核心;以老子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尝试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再到以庄子为代表的第三阶段,“宇宙为我,我亦宇宙”。 对于什么是中国哲学和核心观念,冯友兰先生在第一章提出了以下的看法: 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我们不能说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而又出世。有位哲学家讲

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小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如何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以冯友兰的观点来看,中国哲学中一直是两种传统所并行的,即儒家的“入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态度。正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探寻一种平衡,完善了中国人和精神内核: “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为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是也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从这个关于中国哲学精神核心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此时的冯友兰已经完成了他本人新儒学思想的构建。表面上看,这个表述是基于贯穿中国思想史历程的儒道两家的互补作出的综合评价,然而冯友兰随后提到。 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小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

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复习提纲

第一讲中国哲学的鸟瞰 一、中国哲学的基本结构 中国哲学是以儒家哲学为主干,以儒,释,道三家并融并存的结构。 二、中国哲学的三次突破 准备阶段:尧舜禹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化 1、(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时期(BC771——BC221)诸子学的兴起,塑造了中国人。 *学派:墨家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杂家纵横家兵家农家 *从纯哲学的角度 宇宙论:追问宇宙的起源,或本原生成和演化。宇宙爆炸论——霍金。 认识论(知识论):人有没有能力认识这个世界,如果有,我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 人生观(人生哲学):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现实生活值不值得过,又要怎么过。 *魏晋南北朝隋唐 放荡不羁的玄学代表:何晏,王弼,郭象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 《庄子》《道德经》(老子)《周易》(庄子)称为“三玄”。 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哲学在魏晋时重新被重视, 玄学是老庄道家在魏晋时期的重现。 玄学著作《世说新语》 *西汉末年印度传入中国佛教,在东晋兴起,鸠摩罗什把佛教中国化。 宗道宗,天台宗,净土宗,华严宗,禅宗,慧远,僧肇,从道生 2、宋代理学的兴起(10世纪——13世纪) *宋明理学是儒家哲学为主体,吸收道家哲学和佛教哲学佛某些因素融合而成的哲学形态。 *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颐,程灏,张载,邵壅 *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吕祖谦,张械,陈亮,陆九渊(心学) *公元1313的元旦,元朝政府下令凡是科举考试必须考朱熹写的《四书章句集注》。 3、20世纪20——40年代,现代新儒学的兴起(中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明末时期,传教士进入中国 *耶稣会会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龙怀民 *现代新儒学代表人物:熊十力,梁漱溟,张君劢,冯友兰 三、中国哲学的七大发展阶段 1、先秦诸子学 2、两汉经学 3、魏晋玄学 4、隋唐佛学(隋唐之前:南北朝) 5、宋明理学 6、清代考据学(文字考证,释义):戴震 7、现代新儒学 第二讲孔子的哲学 一、儒学小史 1、孔子哲学思想的文化源头,是周公的“制礼作乐” 《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游文于六艺(也只六经)之中,留意于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

中国哲学史的论文

中国哲学史的论文 推定中国哲学思想体系是复兴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前瞻性工作,中国传统文化是否优秀,是否应该复兴,需要在哲学上给出证明。显然,由西方哲学终结的逻辑必然性所决定,要求中国哲学必须解决西方哲学难能解决的问题,为人类哲学开出新的思想理路。面对文化现状,中国哲学应当给出超越性的思想原理,给人类的文化发展提供一种崭新的历史进路。这是中国哲学应有的价值承诺。如果中国哲学不能履行这一价值承诺,那么,复兴中国文化不但是不必要的,而且也是不可能的。 中国现代学术思想进路表明,中国哲学虽然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历程,非但未能履行上述价值承诺,而且没有完成能够被现代文化接受的理论建构,无论哲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无法回应西方哲学的挑战,虽然西方哲学已经终结,其留下的问题,中国哲学却力所不及。所以,中国哲学在世界上没有取得现代地位,中国哲学的研究,任重而道远。需要解决的问题显然错综复杂,余以为,首要工作是中国哲学的正本清源。因此,本文提出正本清源之要点,以利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哲学研究的双重误区 近代以降,在西学东渐的基础上,中国文化开始了全盘西化的历史进路。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以西方哲学为坐标、以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和逻辑形式进行西化式推定,成为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主流思想理路。这种以西方哲学的思想原理解读中国哲学、把中国哲学的思想原理从属于西方哲学的研究方法,不但悖离了中国哲学的思想架构、内容和形式,而且歪曲了中国哲学的概念和范畴,造成的结果是:

不能以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进行自在的哲学思辨,不能从根本上理解中国哲学的思想原理、内容和形式,无法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思想体系。问题表明,西化式的哲学研究已经把中国哲学研究导入了思想和历史性的误区。 然而,出现西化式的研究误区却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这由下述原因所形成。因暴秦之火对文献的破坏,汉代重整经典由今古文之争所产生的误读,加之社会政治需要而进行的篡改,使之失落了春秋时期形成的优秀文化思想体系──代表形式是经孔子整理形成的六经文献,就哲学而言,成熟的思想体系是经孔子修纂的《周易》。经过二千余年之后,时至近现代,由汉代产生的文化误读、篡改和失落问题并没有得到正本清源,代表中国哲学的孔子思想体系已经被肢解的面目全非。所以,当西方以船坚炮利为代表的“进步”科学文化打开中国的国门之后,作为西方“进步”的知识形式之一,西方哲学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坐标、成为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思想理路,以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和思想方法解读中国哲学成为一种时尚。问题表明,学界没有认识汉代以来对中国哲学的误读、篡改和失落,反而把误读、篡改和失落的思想文献当作正确的“经典”加以接受,并对其进行西化式的解读,使之在误读、篡改的基础上对中国哲学产生新的误读,从而使中国哲学非上加非。所以,现代中国哲学研究步入了失落和西化的双重误区。可见,中国哲学研究步入的双重误区,不仅不能正确认识中国哲学的概念范畴和思想原理,而且不能对误读、篡改和失落的中国文化进行正本清源。 汉代经学造成的误读、篡改和失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历史性误区。汉代修撰的经学文本和由此形成的中国文化主体架构,使汉代以后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