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题练习卷(含解析)

最新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题练习卷(含解析)

最新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题练习卷(含解析)
最新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题练习卷(含解析)

小学生规律探索题(二)

1.如图,摆一个△用3根小棒,摆2个△用5根小棒,摆3个△用7根小棒.照这样,摆5个△用多少根小棒?用21根小棒可以摆多少△?

2.现有若干圆环,它的外直径5厘米,环宽0.5厘米,将它们(如图)扣在一起,拉紧后测其长度.

(1)根据规律,则2个圆环拉紧后的长度是多少厘米?10个圆环拉紧后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2)若拉紧后的长度是77厘米,它由多少个环扣成的?

(3)设环的个数为a,拉紧后总长为S,请你用一个关系式表示你发现的规律。

3.甲种茶叶每千克40元,乙种茶叶每千克24元,按3:2的比例混合后共80千克,求混合后的茶叶每千克至少要卖多少元?

4.某省原来用电收费标准统一为每度电0.65元.但由于当前物价上涨,省物价局决定,从2012年6月1日起,全省

5.“学雷锋见行动”活动中,六年级部分学生为社区服务,其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比是2:3.后来又有3名男生参加,有3名女生有事离开,这时男生人数是女生的75%.原来参加社区服务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6.(2014?荔波县模拟)有A、B两个容器,如图先把A装满水,然后倒入B中,B中水的深度是多少厘米?

7.一件商品打九折后,现在的价格是990元,仍可获利10%.这件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元?这件商品的原来的价格是多少元?

8.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体,从如图示挖掉一侧面为正方形(边长为2厘米)的长方体,求剩余部分的表面积.

元?

(2)小文乘出租车从家到外婆家,共付费22.6元,小文家到外婆家相距多少千米?

10.张华中心小学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打算买60个足球,现有三个超市可以选择,三个超市足球的价格都是25元,但各

规律探索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2小题)

1.如图,摆一个△用3根小棒,摆2个△用5根小棒,摆3个△用7根小棒.照这样,摆5个△用11根小棒,用21根小棒可以摆10△.

2.现有若干圆环,它的外直径5厘米,环宽0.5厘米,将它们(如图)扣在一起,拉紧后测其长度.

(1)根据规律,则2个圆环拉紧后的长度是9厘米,10个圆环拉紧后的长度是41厘米.

(2)若拉紧后的长度是77厘米,它由19个环扣成的.

(3)设环的个数为a,拉紧后总长为S,请你用一个关系式表示你发现的规律.S=4a+1.

二.解答题(共7小题)

3.甲种茶叶每千克40元,乙种茶叶每千克24元,按3:2的比例混合后共80千克,求混合后的茶叶每千克至少要卖由题意可知:混合后甲种茶叶的重量占总重的,乙种茶叶的重量占总重量的,把茶叶总重(

×=48

×=32

4.某省原来用电收费标准统一为每度电0.65元.但由于当前物价上涨,省物价局决定,从2012年6月1日起,全省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选教学设计范例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选教学设计范例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选教学设计范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选教学设计范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价值,学会与他人交流,逐步养成良好的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和意识。同时使学生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与创造性,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确定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探索与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比赛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带来了我们的好朋友——计算器(板书:计算器),我们已经在上学期学会了使用计算器,谁能说说用计算器计算有哪些注意点?今天我们继续使用计算器,今天我们要用计算器干什么呢?过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2.现在老师想和你们进行一场比赛,你们用计算器,我用口算,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为了公平起见,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出示题目。谁赢了? 你知道沈老师为什么能算得这么快吗?老师之所以能这么快的口算,是因为我知道了乘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数学规律(板书:规律)今天我们就借助计算器来探索规律。(补充课题) (二)猜想,举例验证,发现规律 1.出示表格,请看这张表格,在乘法算式中乘数也可以叫因数。一个因数是36,另一个因数是30,请用计算器计算出36×30的积。 请大家注意,现在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请你猜一猜得到的积和1080会有怎样的关系?下面的3组算式的积和1080又会有怎样的关系? 刚才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他认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跟着乘几.在数学上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想法称之为猜想,要想证明这个猜想是否正确,我们还是需要对它进行验证,那应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计算) 2.好,下面就请大家拿出作业纸,完成作业纸上的表一。 我请一个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组计算的结果。

六年级数学《找规律训练题》

找规律训练 1、 输入… 1 2 3 4 5 … 输出… 2 1 5 2 10 3 17 4 26 5 … A. 61 8 B. 63 8 C. 65 8 D. 67 8 2、观察下列数据,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 4 3 -, 9 5 , 16 7 -, 25 9 ,,…… 3、“*”是规定的一种运算法则:a*b=a2-2b.那么2*3的值为.若(-3)*x=7,那么x=。 4、小明在做数学题时,发现下面有趣的结果: 3-2=1 8+7-6-5=4 15+14+13-12-11-10=9 24+23+22+21-20-19-18-17=16 …根据以上规律可知第100行左起第一个数是_______. 5、下面由火柴棒拼出的一列图形中,第n个图形由n个正方形组成,通过观察可以发现: (1)第4个图形中火柴棒的根数是; (2)第n个图形中火柴棒的根数是. 6、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下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 则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________块;第n 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_________块. 7、如图所示,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按图中所示的规 律,用2010个这样的三角形镶嵌而成的四边形的周长是() 8、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图所示的方式摆图案,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第21个图案需要棋子枚。 9、(7分)一张长方形桌子可坐6人,按下图方式 讲桌子拼在一起。 (1)2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______人。3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____人,n张桌子拼在一起可坐______人。 (2)一家餐厅有40张这样的长方形桌子,按照上图方式每5张桌子拼成1张大桌子,则40张桌子可拼成8张大桌子,共可坐______人。 10、如图所示,将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图(1)中可分割出2个三角形;图(2)中可分割出3个三角形;图(3)中可分割出4个三角形;由此你能猜测出,n边形可以分割出_________ n=1 n=2 n=3 n=4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第三单元 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一) 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66~67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 学习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探索规律的欲望,培养探索发现能力。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中体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有规律的。 学习准备: 1.课件、题卡。 2.课前准备:各小组用几种颜色的花设计一个布置花台的方案,可选一种或几种颜色,让学生自由发挥。 3.回家收集爸爸或妈妈的年龄。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五一”节快到了,为了增添节日的喜庆,小朋友设计了布置花台的方案,现在就请各小组展示你们的设计,其他小朋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朋友的设计都挺棒,我们看得出来这些花的排列都很有规律。确实,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是很多的,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探索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吗?(板书:探索规律) 二、探索新知,自主建构 1.教学例1 教师:小朋友喜欢旅行吗?假如“五一”到了,你和爸爸妈妈去旅游,从重庆出发,去大约300千米远的成都。 多媒体出示地图,动画演示出行的过程。 再在电脑上出示:

重庆到成都大约300千米 已行路程(千米)100剩下路程(千米) 教师:已行100千米,剩下多少千米?怎样填? 将教科书例1出示 已行路程(千米)100150250 剩下路程(千米)200〖4〗100 让学生完成书上第66页例1填表,可独立填,也可讨论合作填。 学生展示自己填好的表格,并谈一谈自己的填法。 教师:根据自己填写的已行路程,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汇报自己的发现。 教师:说得好,已行的路程不断增多,剩下的路程就不断减少。 2.教学例2 教师:小朋友旅行得真快,下面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笑话。 小明今年8岁,小华今年9岁。小华对小明说:“我比你大。”小明不服气地说:“有什么了不起。我明年满9岁,就和你一样大,后年就比你大了。” 教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他们说的实际上是有关年龄的规律,下面我们探索年龄的规律。请小朋友将收集到的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年龄填在题卡上。今年5年后10年后()年后父(母)(岁)学生(岁)相差(岁)(1)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个表格怎样填,说说这样填表的道理,展示填的结果。 (2)观察所填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例3 (1)动手操作,探索发现规律。 (2)课件出示例3。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这3个图都是由几个正方形摆成的?我们能用6个正方形依次摆出每一个图形吗?动手摆一摆吧! 学生动手摆图,摆完后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摆,边摆边说是怎么摆的。 教师:观察这3个图,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说:

六年级下册数学专项训练计算题150道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训练 计算下面各题: (1–6 1×5 2)÷9 7 71÷32×7 25÷(87–65) 158+32–4 3 1211–(91+125) 254×43–501 (65–43)÷(32+94) 51×[31÷(21+6 5)] 12÷(1–73 ) [(1–61×52)÷97 [(1–53)×5 2]÷4 用简便方法计算: (5 1–7 1)×70 97×96 5 53×8+53×2 15×73+15×74 (98 +43–32)×72 72×(21–31+41) (95+131)×9+134 30×(2 1 –31+61) 4–5 2 ÷ 158–41 48×(31–21+41 ) (53+41)×60–27

256÷9+256×98 24×(61+81) 5–61–6 5 98×(9+43)–32 87÷32+87×2 1 5–61–65 54+85÷41+21 2–98×4 3 –31 87+32÷54+61 30×(6 1+5 2–21) 10÷1011 10 +24121÷12 54×31+5.2×31+1÷43 直接写出得数。 2.4÷0.125= 555×13-111×15= 25×0.32×0.25= 125-25+75= 999×15= 10-3.25+9÷0.3= 43.2÷0.125= 55×( 331-441)= 20042003×2005= 10137-(441+313 7 )-0.75= 解方程:12×(2 1 –3 1+41 ) 51+94×83+6 5 185+X = 12 11 2X –91 = 98 X+53 = 107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探索规律

【教育资料】五年级数学教案:探索规律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场景图,解决例2。 说说:兔子是怎样排列的? 学生自主交流观察所得。 每3只兔为一组,每组中有1只灰兔、2只白兔

想想:18只兔子排成这样的几组? 学生交流结果。 18只兔刚好排成这样的6组。 算算:18只兔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学生讨论,交流结果。 共有6组,每组有1只灰兔,2只白兔。 所以灰兔一共有6个1只,16=6(只) 白兔一共有6个2只,26=12(只)。 二、试一试 问题:如果有20只兔参加跳高,照这样排列,应该有几只白兔和几只黑兔? 小组内讨论你是怎样想的。 一共有几组?余下几只? 203=6(组)......2(只)

余下的2只是怎样排列的? 按照1灰2白的顺序排列的,所以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方法:203=6(组)......2(只)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灰兔:16+1=7(只) 白兔:26+1=13(只) 所以20只兔里有13只白兔,7只灰兔。 三、练一练 第1题:棋子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每4枚棋子一组,每组有3枚黑子,1枚白子。)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264=6(组)......2(枚)余下的2枚为2枚黑子。 黑子:36+2=20(枚)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找规律练习题

找规律习题 一、填空题 1.摆一个需要4根小棒,摆需要7根小棒,摆需要10根小棒…,像这样摆n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当n=20时,需要根小棒. 2.如图方式摆放桌子和椅子,一张桌子能坐6人,3张桌子能坐人. 3.…用相同的小棒按左图方法拼组,如果拼成的图形中含有10个小正方形,需要根小棒,154根小棒拼成的图形中含有个小正方体. 4.如图,每个方框中数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则F=. 5.用小棒摆三角形,照这样摆下去,摆10个三角形需根小棒,摆n个三角形需根小棒. 6.如图,用同样的小棒摆正方形.摆10个同样的正方形需要小棒根;现在有46根小棒可以摆个正方形. 7.如图,小明用小棒搭房子,他搭3间房子用13根小棒.照这样,搭10间房子要用根小棒;搭n间房子要用根小棒(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

8.下面一组图形中的阴影变化是有规律的,请根据这个规律把第四幅图的阴影部分画出来。 9.按照下面的规律摆下去,图8应有()个三角形。 10.用3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按下面的方式摆下趣,摆100个三角形需要()根小棒。 11.按照下面的方法拼下去(单位:厘米),第9个图的周长是()厘米, 第100个图形的周长是()厘米。 12. 6

二、选择题(共4小题) 1.按的方式摆放在桌面上.8个按这种方式摆放,有()个面露在外面. A.20 B.23 C.26 D.29 2.将一些小圆球如图摆放,第六幅图有()个小圆球. A.30 B.36 C.42 3.按下列规律印刷笑脸图案,第8幅图案有()个笑脸. A.8 B.32 C.36 4.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从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13=3+10 B.25=9+16 C.36=15+21 D.49=18+31

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教案

3.5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1.在对日历的探究的活动中,学习如何用字母代替数,学习如何用代数式表示规律,反映日历中数与数之间变化的奥秘,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通过观察日历,发现日历中横列、竖列的三个数以及3×3方框里九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对不同月份是否也成立等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探究、验证。在这一实践活动中,经历学会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培养“学新知识”,而是“生长新知识”。 3.探索日历中数学规律的学习方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小组共同探索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教学重点:培养探索、创新的能力。 教学难点:探索日历中的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1。 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启发他们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日历中三个相邻日期数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展示2005年某一个月的日历图片。老师提问:“日历中相邻三个日期数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是什么?”然后依次用多媒体显示横列、竖列、对角线上三个相邻日期数。最后总结出结论。 1.横列三个相邻的日期数。 规律一:后者比前者多1。 【不急于将规律告诉学生,让学生亲自进行这一探索,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去发现、认识、归纳出这一规律。】 2.竖列三个相邻的日期数。 规律二:下者比上者多7。

【同上。】 3.右对角线上相邻的日期数。 规律三:下一个比上一个多8。 【同上。】 4.左对角线上相邻的日期数。 规律四:下一个比上一个多6。 【同上。】 提出问题: (1)一个数列上三个数之间有什么相等关系。(用多媒体再次显示这样的三个数。) (2)能用数学符号表示出这个规律吗?(探索出规律五。) 规律五:无论位置怎样的相邻三个数,中间的数是其余两个数的平均数。 应用规律填空:当知道方框中的一个a时,请填上其余空格中的日期数。 (电脑依次闪烁一个a。) 【字母所在位置不同,其余两数列式也不同。从中让学生学会文字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化。】 二、创设情境2。 电脑显示日历,组织学生四人小组做猜日期游戏。 教师给出四个方框,每个方框共有九个日期,请组长在方框中任意填出一个日期数,叫其余同伴猜出另外的几个日期数,并说明理由。最后一个方框中每一个日期都猜出了吗?为什么?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探索规律》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87~89页《探索规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数与数之间的规律 2、探索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 3、探求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数与数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规律,验证规律的过程.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探索数之间、图形之间、实际生活中蕴涵的规律,会用恰当的方式刻画所发现的规律。 【教学难点】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板书) 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如运算,数、图形的规律、生活中的规律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感知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课件出示记忆力PK题。学生快速浏览数据,教师指名回答,师生谈话,初步体验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教师小结:要赢得比赛,不光比记忆力,发现规律尤为重要。今天黄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索数学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探索规律【设计说明】通过PK赛,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知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导入新课。 二、实践探究,发现数字中的规律。 (1)、分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乘法表并找一找其中的规律。 a.填表。 师:(课件出示)老师这里有一个没有完成的乘法表,其实在这个乘法表中就蕴涵着许多规律,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师: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翻到87页的乘法表,请把表格填写完整。(填完后与老师对照) b.探寻表中的规律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乘法表,分小组找一找数字之间或者它们构成的图像之间有什么规律,请看活动要求。(课件出示——活动要求:每个同学先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并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在指导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他是用哪些方法发现规律的,引导学生有序的进行观察。)c.小组讨论结束后,分小组汇报。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发现的规律?” 学生可能会发现的规律: ①横着看,每一行都是一个数的倍数。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计算题训练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训练 计算下面各题: (1–6 1×5 2)÷9 7 71÷3 2 ×7 1211–(91+125) 254×4 3 –501 25÷(87–65) 158+32–4 3 ( 6 5– 4 3 ) ÷( 3 2+ 9 4) [ 83+31+4 1 51×[31÷(21+6 5 )] 12÷(1–73) [(1–61×52)÷97 [(1–53)×5 2]÷4 用简便方法计算: (5 1–71)×70 97× 96 5 53×8+53×2 15×73+15×7 4 (98 +43–32)×72 72×(21–31+4 1) (9 5+ 131)×9+134 30×(2 1 –31+61) 12×(21–31+41) 51+94×83+6 5 4–5 2÷ 158–41 48×(31–21+4 1 )

256÷9+256×98 24×(61+8 1) (53 +41)×60–27 5–61–6 5 用简便方法计算: 98×(9+43)–32 87÷32+87×2 1 54+85÷41+21 2–98×4 3 –31 30×(61 +52–21) 87+32÷54+6 1 10÷10 11 10 +24121÷12 54×31+5.2×31+1÷43 直接写出得数。 2.4÷0.125= 555×13-111×15= 25×0.32×0.25= 125-25+75= 999×15= 10- 3.25+9÷0.3= 43.2÷0.125= 55×( 331 -44 1)= 20042003×2005= 10137-(441+3137)-0.75= 解方程: 185+X = 12 11 2X –91 = 98 3X –1.4×2=1.1 X+32–21=18 17 5.5x –3x = 1.75 X+53 = 10 7 解方程: 2512X = 15×53 X ×(61+83)= 12 13 X ×(1+41 )= 25 (1–95)X = 15 8

五年级数学:找规律(五上)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找规律(五上)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60页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初感规律

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个“猜一猜“的游戏,看谁能一猜就中! 1、(课件显示)猜一猜,猜一猜()里什么图形?(生猜圆形)下一个?学生跟说…… …… 师:咦,同学们猜得真准,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呢? 2、猜一猜是什么颜色的磁铁? 老师手里有绿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的磁铁,请你猜一猜我第一次拿出来的是什么颜色的磁铁?师出示第一次是红色的,猜第二个是什么颜色?第三个呢?…… 怎么一开始你们猜不准,现在都猜对了呢?说说理由。 小结揭题: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原来啊图形的排列,磁铁的排列都有着一定的规律。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火眼金睛“一起出发去找规律吧。[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课件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师: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你还发现了什么?

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题练习卷(含解析)

小学生规律探索题(二) 1.如图,摆一个△用3根小棒,摆2个△用5根小棒,摆3个△用7根小棒.照这样,摆5个△用多少根小棒?用21根小棒可以摆多少△? 2.现有若干圆环,它的外直径5厘米,环宽0.5厘米,将它们(如图)扣在一起,拉紧后测其长度. (1)根据规律,则2个圆环拉紧后的长度是多少厘米?10个圆环拉紧后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2)若拉紧后的长度是77厘米,它由多少个环扣成的? (3)设环的个数为a,拉紧后总长为S,请你用一个关系式表示你发现的规律。 3.甲种茶叶每千克40元,乙种茶叶每千克24元,按3:2的比例混合后共80千克,求混合后的茶叶每千克至少要卖多少元? 4.某省原来用电收费标准统一为每度电0.65元.但由于当前物价上涨,省物价局决定,从2012年6月1日起,全省

5.“学雷锋见行动”活动中,六年级部分学生为社区服务,其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比是2:3.后来又有3名男生参加,有3名女生有事离开,这时男生人数是女生的75%.原来参加社区服务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6.(2014?荔波县模拟)有A、B两个容器,如图先把A装满水,然后倒入B中,B中水的深度是多少厘米? 7.一件商品打九折后,现在的价格是990元,仍可获利10%.这件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元?这件商品的原来的价格是多少元? 8.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体,从如图示挖掉一侧面为正方形(边长为2厘米)的长方体,求剩余部分的表面积.

元? (2)小文乘出租车从家到外婆家,共付费22.6元,小文家到外婆家相距多少千米? 10.张华中心小学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打算买60个足球,现有三个超市可以选择,三个超市足球的价格都是25元,但各

五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说课稿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杨林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这节课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5页的例9和做一做。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除法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积的一些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运算的理解以及今后自主探索和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3.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计算器能独立探索、发现规律,在 观察中找到规律并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独立思考和交流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获得成功的体验。 4.教学重点:运用计算器计算,发现算式的规律。 5.教学难点:能运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商。 6.课前准备:课件、计算器。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计算器探索变化规律,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学法:借助计算器,通过观察交流,让学生经历提出猜想、验证猜想、表述规律、应用规律的自主探索过程,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 三、说教学过程 结合本课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 谈话引入 引导学生畅谈生活中发现的规律,用自己的话表述发现规律的过程,引入新课—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2. 出示例题,探索规律 请同学们独立用计算器算出这组算式的结果。(引导学生把计算器上显示的小数转化成循环小数。如用计算器算出1÷÷……)根据规律写出后面算式的结果。 3. 巩固练习 打开课本第35页做一做,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试着写出后面两题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什么在变什么没有变学生根据教

小学数学找规律练习题

小学数学找规律练习题 一、找出下面各题的排列规律,再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4、7、10、13、16、()、()(2)2、4、7、11、16()、()(3)2、3、5、8、()、17、23、()(4)2、4、8、14、22、()、44、()(5)1、1、2、3、5、8、()、21、()(6)()30、()、14、9、6、5 按一定的规律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数: 1. 1,2,3,4,5,(),7… 2. 100,95,90,85,80,(),70 3. 1,2,4,8,16,(),64 4. 2,1,3,4,7,(),18,29,47 5. 1,2,5,10,17,(),37,50 6. 1,8,27,64,125,(),343 8. 1,9,2,8,3,(),4,6,5,5

操作、图形 1、右图表示一段公路。如果从A、B 两点各修一条小路和公路连通, 要使这两条小路最短,应该怎样 修?请你在图中画出来。 2、右图每个小方格为1平方厘米, 试估计曲线所围部分的面积。 3、请用不同的方法涂出下面正方形 的25%。(至少用两种方法) 4、下图中A 、B是一个圆中的一条线段,你觉得这条线段是圆的一条半径吗?你 准备如何来验证,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你的验证过程。(写出两种办法可以得满分) 5、一个木匠把方桌锯掉一个角后还剩下几个角?把全部可能的答案都写下来, 并用图来说明。 答①:有()个。答②:有()个。答③:有()个 如下图:如下图:如下图:

6、哪两种物体经过组合可得到长方体、正方体、圆锥?请连线。(6分) 7、图形与计算。 图形介绍:这是一把打开的扇子。我们想计算它的周长如图2,你能计算圆 的周长,那么,你能计算这把扇子的周长吗? 8、右面每个小方格表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画出面积是4平方厘米的三角形。 9、如图所示,一辆货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用它把一批货物从李村运送到火车站,需要几 小时?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要注意为学生创设灵活的教学方法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要研究根据教学内容与对象,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活动与方式,把有探索价值的并且学生有能力探索发现的内容,尽量让学生去探索与发现,而那些毫无探索价值与意义的内容,或者即使有探索价值,可学生根本无能力探索的内容,应考虑采用讲授法。要根据不同的课,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为学生创设灵活的教学方法。 二、要注意重视学生的参与活动 教师首先必须要从数学结论的教学转变为数学过程的教学,把数学每一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充分展示给学生,让她们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让她们感受到数学知识不就是一堆死东西,而就是由一个活生生的问题组成的。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感知知识的发生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了解思考的全过程。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参与获取知识的整个过程,教学中: 三、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以便架设“认知桥梁”要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建构过程、不仅知其结果,还要了解自己得出结论的过程。 四、要注意重视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深刻理解徐长青教育专家所倡导的,

简约教学策略的应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就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个体善于发现问题,并驱动其运用已有知识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状态。它就是“问题解决”的前提与条件。问题就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启动器。如何结合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就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 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教育观念,就是知识经济发展与世界全球化进程对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小学数学《课标》指出:“学生就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就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就是当然的“主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把学生推到主体位置。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转换。教师要能与学生平等交往,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以及好奇心所引发的“问题”潜力,正确瞧待每个学生的提问。教师也要学会倾听,敢于用实事求就是的态度面对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异想天开,爱护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她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数学问题,尊重学生人格与个性差异。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要“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学生学会”转向“教学生会学”,把课堂当成师生生命价值的构成部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43276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练习一 班级: 姓名: 总分: 1、直接写出复数。(20分) 3 5×1 2 = 1÷2 3 = 4 5 ÷8= 7×2 7 =3 8 ×12= 1 5×16 25 = 1 4 -1 5 = 1 3 +1 4 9 10 ÷3 20 =14÷7 8 =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40分) (1)3-7 12-5 12 (2)5 7 ×3 8 +5 8 ×5 7 (3)8 15×5 16 +5 27 ÷10 9 (4)18×(4 9 +5 6 ) 3、解方程。(20分) (1)7 8χ=11 16 (2)χ×(3 4 +2 3 )=7 24 4、列式计算。(20分) (1)一个数的3 5 是30,这个数是多少?(2)比一个数多12%的数是112,这个数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练习二 班级: 姓名: 总分: 1、直接写出得数。(20分) 12÷1 2= 1÷1%= 9.5+0.5= 1 3 +1 4 = 0÷1 5 ×2= 1-11 12= 7 8 ×5 14 = 7 12 ÷7 4 = 4 5 -1 2 = 1 9 ×7 8 × 9= 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40分) (1)2 3×7+2 3 ×5 (2)(1 6 -1 12 )×24-4 5 ) (3)(5 7×4 7 +4 7 )÷4 7 (4)1 5 ÷[(2 3 +1 5 )×1 13 ] 3、解方程。(16分) (1)χ-3 5χ=6 5 (2)6×1 12 -1 2 χ=1 2 4、列式计算。(24分) (1)1 2加上2 3 的和,等于一个数的2 3 , 这个数是多少?(2)一个数的3 5 比它的2倍少28,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8 探索规律 (1)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探索规律 课题探索规律课型活动授课时 间 月日(星期)第 1 课时(共 2课时) 教学目标1. 通过操作、观察、想象、抽象、概括等活动,使学生找到规律。 2. 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教学充满着探索和创新。 教学重点掌握方法探究规律 教学难点发现总结规律 主要教法启发谈话演示教具课件学法指导观察联想总结 板书设计探索规律 A表示正方体棱长的厘米数 2面涂色的=12×(A-2) 1面涂色=6×(A-2)2 不涂色的=(A-2)3 教学后记 一、谈话激发兴趣:

教师:测测你的眼力,考考你的智慧,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探索规律。 二、探究规律。 情境:在一个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涂上红色,再把它切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 (一)看图填空 ①3面涂红色的小正方体在原正方体的什么地方?一共有个。 ②2面涂红色的小正方体在原正方体的什么位置?一共有个。 ③1面涂红色的小正方体灾原来正方体的什么位置?一共有个。 ④没有涂红色的小正方体在原正方体的什么位置?一共有个。 (二)善于联想 在一个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的每一个面上涂上红色再把它切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 (1)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原正方体的()处,有()个。 (2)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相似原正方体的()位置,一共有()个 (3) 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相似原正方体的()位置,一共有()个 (4)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相似原正方体的()处,一共有()个 (三)思考问题: ①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与原正方体的顶点个数有什么联系? ②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与原正方体的棱的条数及每条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③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与原正方体的面数及每条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④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与原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三、尝试实践。 在一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的每一个面上涂上红色再把它切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 (1)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原正方体的()处,有()个。 (2)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相似原正方体的()位置,一共有()个 (3) 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相似原正方体的()位置,一共有()个 (4)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相似原正方体的()处,一共有()个 四、探索规律。

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找规律练习题目

济南市外海实验学校六年级找规律练习题 班级 姓名 等级 1、观察下面的几个算式: 1+2+1=4, 1+2+3+2+1=9, 1+2+3+4+3+2+1=16, 1+2+3+4+5+4+3+2+1=25,… 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请你直接写出下面式子的结果: 1+2+3+…+99+100+99+…+3+2+1=_ ___。 2、, ,,,已知:245 52455154415448338333223222222?=+?=+?=+?=+ …,若符合前面式子的规律,则。10102+=?+=b a b a a b 3、已知下列等式: ① 13=12 ; ② 13+23=32 ; ③ 13+23+33=62 ; ④ 13+23+33+43=102 ; …… …… 由此规律知,第⑤个等式是 。 4、观察下列等式: 221 2111222222223332 ??????2 +=(+)+=(+)3+=(+)…… 则第n 个等式可以表示为 。 5、212212+= ?,323323+=?,43 4 434+=?,……,若10b a 10b a +=?(a 、b 都是正整数), 则a+b 的最小值是 _ 。

6、如图是用火柴棍摆成边长分别是1、2、3根火柴棍时的正方形,当边长为n 根火柴棍时,若摆出的正方形所用的火柴棍的根数为S ,则S =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n 为正整数). 7、如图是五角星灯连续旋转闪烁所成的三个图形。照此规律闪烁,下一个呈现出来的图形是 8、如下图是小明用火柴搭的1条、2条、3条“金鱼”……,则搭n 条“金鱼”需要火柴 根。 …… 9、如图,在图1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4个,在图2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7个,在 图3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10个,……,则在第n 个图形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 个(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10、小的黑、白两种颜色的棋子摆设如下图所示的正方形图案,则第n 个图案需要用白色棋子 ( )枚(用含有n 的代数式表示) 11、右图是一回形图,其回形通道的宽和OB 的长均为1, 回形 A B C D 1条 2条 3条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探索周期规律》这一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北京版一年级下册中的内容。教材中,主要呈现了图形的颜色、形状等学生熟悉的素材,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想、推理等活动的过程中,发现简单的周期规律,初步感知规律的含义。 二、学情分析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有句名言:熟悉的未必熟知。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这些看似熟悉的规律,学生真的熟知吗?于是,我对执教的2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学情调研。 调研结果: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欣喜的发现所有学生都能够在简单的情境中直观感知规律,但是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发现规律中“以组为单位重复出现”这一特点,同时学生在表达规律上也是存在困难的。看来,对于看似“熟悉”的规律,学生并不完全“熟知”。那么,怎样帮助学生从“熟悉”到“熟知”呢?通过对此问题的不断思考,我寻找到了答案。 三、学习目标 1.在观察、操作、猜想等活动的过程中,发现简单的周期规律,初步感知规律的含义,并能用语言、符号等表达规律。 2.在发现规律、表达规律以及简单应用规律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3.感受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欣赏数学的规律美,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规律的含义,并能用语言、符号等表达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语言、符号等表达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简单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引发质疑,激起兴趣 问:同学们,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本数学绘本,书的名字叫《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我们一起仔细观察这本书的封面,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宝石王冠是怎么消失的?“规律”和消失的宝石王冠有什么关系?封面上的人是干什么的?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还有你们会观察的眼睛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中,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绘本封面的提问,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激发起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 二、阅读绘本,探索规律 (一)从颜色和形状的角度观察 1.绘本情境:某一天,大鼻子侦探和他的助手迷糊虫来到博物馆参观,大鼻子侦探教育迷糊虫说:“要想当一名出色的侦探,得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预知力,因为犯人的行动通常是有某种规律的。说着说着,大鼻子侦探看到了一顶王冠,然后突然指着王冠大喊“这顶王冠是假的!” 糊涂虫好奇的问:你怎么知道王冠是假的呢? 大鼻子侦探说“这顶王冠之所以有名,就是它每一层的宝石都是有规律的。” 2.问:你们能看出这个王冠上的宝石有什么规律吗?你能在题纸上圈一圈,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你发现的规律吗?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大全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练习(一) 姓名: 一、计算。 1、口算(10分) 4.3+1.07= 12―714 = 2÷0.1= 2 9 ×2.7= 4 ÷811 = 0.125×32 = 67 ÷3= 213 + 1 4 = 80%×30%= 6.3×10%= 456 ―178 ―1.25= 56 ×310 = 18 ÷12 = (2.4+1 15 ) ÷6= 0.25 ×8= 1 - 6 5 ÷1.2= 1 + 12 ×1+ 12 = 29 × 2.7= 23 +14 ÷34 +14 = 5 ÷5 3 = 2、 递等式计算 165 × [ (1 23 + 15 ) × 157 ] [ 34 - 0 ÷ ( 17 + 213 )] ×43 3.68 ×[1 ÷(2110 – 2.09 )] [2 – (11.9- 8.4×4 3 ) ] ÷1.3 65 ×38 + 58 ÷ 5 6 20 .01×83+ 1.7×200.1 3、列式计算 (1). 一个数的34 是2.5,这个数的3 5 是多少? (2).一个数加上它的50%等于7.5,这个数的80%是多少? 四、 简算题 1、(0.4×0.8)×(2.5×12.5) 2、

六年级数学计算题练习(二) 姓名: 1、直接写出得数。 3-113 = 34 ×1.6= 0.8÷0.01= (0.25+14 +1 2 )×8= 1÷119 = 0.6÷35 = 4-1÷3-8×1 3 = 0.1×0.1+0.1÷0.1= 2、求未知数x 。 115 x +25 x = 415 X ×(1+41 )= 25 2.1x +7.9x =0.29 25 12 X = 15×53 3、用递等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写出简算过程)。 [3.2×(1-58 )+335 ]×2112 137 +2415 +447 +32 15 4397 ×99 3.75×425 +1.6×33 4 1÷2.5+2.5×0.4 325 -134 -1 4 五、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80%是6.4厘米,比它多1 4 的数是多少?

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及规律列表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表 由数学教师李再野搜集整理周长公式 面积公式 补充说明: 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 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熟记下列正反比例关系: 1.正比例关系: (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关系 (2)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宽)成正比例关系 (3)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关系

(4)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关系 (5)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关系 常用数量关系: 1.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 一公里=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公亩1公亩=1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积单位: 1立方千米=1000000000立方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重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时间单位: 一世纪=100年一年=四季度一年=12月一年=365天(平年)一年=366天(闰年)一季度=3个月一个月= 3旬(上、中、下)一个月=30天(小月)一个月=31天(大月)一星期=7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一分=60秒 一年中的大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七个月) 一年中的小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四个月) 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1天= 24小时 特殊分数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