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方的纳努克

北方的纳努克

北方的纳努克
北方的纳努克

《北方的纳努克》

如何撰写纪录片评论?我们先假设一个小论题:

纪录片首先确定一个独特的感知或者观点,然后通过制作它对于这个世界某些方面的影像记录来展现历史世界。因此我们需要找出罗伯特?弗拉哈迪在《北方的纳努克》中采用的观点,并加以思考。同时希望能够对此论题展开调查研究。长度:500—750字。

第一步是准备。观摩《北方的纳努克》自然是必需的,然而反复观看也同样重要。第一次观看影片时,我们会沉湎于这种观看的体验。我们也许会问自己一些有关我们在看什么的问题。但是在第二次观看时,这个询问和思考我们看到什么的过程变得更为关键。比如我们会问,弗拉哈迪为什么以这种方式开始影片?它对整部影片产生了何种后果?他为何要以那种方式结束影片?结尾怎样与开局联系起来?在弗拉哈迪和纳努克之间(或者说,在摄影机和纳努克之间)存在着怎样一种关系?影片是怎样剪辑的?一个场景与另一个场景之间如何连接?这部影片的叙事结构以什么为中心?弗拉哈迪如何表现人物?他如何刻画他们的特征,或传达他们的个性?

纳努克在咬一张唱片。这是一个玩笑式的表演过火的举动,还是弗拉哈迪为了证明他的拍摄对象还处于蛮荒阶段而采用的一种方式?以下将有两篇范文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这部经典纪录片。

这些问题的产生,也许是受到了我们为写作论文,或者是作为初步的准备工作,而事先考虑好的一些特定观点的影响:因为它们可能会帮助我们形成一些关于“弗拉哈迪的独特的表现手段”的想法。在这一点上,作笔记就有了重要的意义。有些观影者喜欢在头一次观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就作笔记;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样会分散注意力。而反复观摩后记下的笔记,会给我们提供影片的原始资料,有助于以后评论文章的写作。笔记可以记录下场景的时间顺序(哪一个场面先出现,其次是哪一个,等等);摄影镜头的种类(广角镜头、摄远镜头、追踪镜头、变焦镜头、画面构成等等);一些剪辑技术(连续性剪辑、主观镜头、异常的时空并置或者跳跃);言语(对白、解说词)或者文字(标题、字幕、小标题);修辞技巧(影片如何使自己看上去可靠、有力、令人信服,或正好相反);表现模式(影片如何借助于某种纪录片表现模式来进行自身的组织,其它模式又是怎样的表现形式)以及其它一些有独特性质的东西——比如,电影制作者在影片中公认的“在场”的程度、影片可能会所传达的政治观点,等等。

作笔记是一项选择性的工作。我们可以只留意一部影片的某些方面。我们可以关注于摄影风格或诗意的剪辑方法,可以关心电影制作者本人的在场或那些个

性复杂的社会演员的发展历程,然而我们不可能在同一时间选择一部影片的所有方面。从笔记上可以看出我们对于影片的一些个人的偏好和兴趣所在。当笔记内容与即将写作的论文相关时,它们就为我们在自己的评论中想要陈述的观点提供了资料的支持。

我们假设有这样两个学生:罗伯特和罗伯塔,他们已经看过一遍《北方的纳努克》,而且有了各自的最初的想法。现在我们来谈谈一篇完整的论文是如何完成的。

罗伯特:你觉得《北方的纳努克》怎么样?

罗伯塔:我不喜欢。

罗伯特:喔,我喜欢。

作为一篇论文,这样的评论连最基本的蜻蜓点水也算不上。但是,它的确为思考这个电影提供了一个颇有价值的起点。每一位观影者在观看影片后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就会推动写作论文的过程。要做到这一点,观影者最初的、情感上的反应就得转变成一种批评分析的形式,这样才能给予论文的观点以实质性的支持。

从这一起点上产生出两条不同的写作途径:一条通往电影观感(review),一条通向电影批评(criticism)。对此有一种行之有效的区别方法:电影观感就像是某种消费者指南,是写给那些没有看过这部影片的人。而电影批评就像是一场批评性对话中的一部分,是写给那些已经看过影片的人看的。尽管有些专业的电影评论家也会亮出些意见,引得看过电影的众人对此进行批评式的讨论,但是学生在课堂上写的文章很少被看作是电影观感:因为那部电影授课教师已经看过了。因此我们还是把注意力转到对影片的批评分析上,因为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概括故事情节的做法并不明智。

一旦一篇论文起笔便概括或者描述某个电影场景,这种情形便很容易一发而不可收拾。文章的主次因此就被颠倒。对于电影批评而言,更为重要的是确立一个观点,然后根据影片的内容为这个观点提供证据支持;而不是在概括故事情节时谈及电影,然后在概括的基础上附加批评性的评论。最重要的是逐步展开论证。为此,我们必须谨慎行事,避免表达缺乏根据的观点。这就是为什么最初关于“喜欢”和“不喜欢”的陈述不能算作电影批评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此进一步地讨论。

罗伯特:我喜欢弗拉哈迪的表现方式,展现了我从未见过的爱斯基摩文化。

罗伯塔:我不喜欢弗拉哈迪故意把纳努克描绘成一个典型的原始人——一方面非常了解自然,另一方面却不知道唱片为何物。

现在,问题至少有了进展。每个学生都给了我们一些他们对这部影片好恶的感受,还有各自的理由和特点。罗伯特已经指出了他所钦佩的弗拉哈迪的才能。从这一点出发,他就可以开始思考,弗拉哈迪向他呈现了什么、以及是如何进行呈现的;看似值得赞赏的表现手法到底是怎样的。而罗伯塔则开始将弗拉哈迪与一系列对事实进行歪曲和误导的做法联系起来,使得爱斯基摩的传统文化看上去就像是我们自己的早期的,或者说更为原初的文化形式。她从这一点可以开始思考,究竟弗拉哈迪做了什么才给她这种感觉,弗拉哈迪的影片风格又如何加深了她的这种印象。

现在,罗伯特和罗伯塔可以为他们的论文作一些初步的笔记,或者列一个大纲。然后再看一遍《北方的纳努克》,寻找能够支持他们论点的场景和时段。让我们看看他们接下来的进展如何。

罗伯特:

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d72845355.html,/s/blog_5c41a9d80100dijw.html) - 《北方的纳努克》_馀庆之家_新浪博客

我喜欢弗拉哈迪所采取的这种通过展现一个家庭的方式使我们了解爱斯基

摩文化。这便于我们进行理解,因为我们虽然对于家庭角色已经很熟悉,但却不了解面临特殊问题和任务的这一个家庭。弗拉哈迪主要是展现纳努克,不过他同样表现了他的孩子们如何开始学习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妻子妮拉(Nyla)为这个家庭的兴旺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弗拉哈迪有办法令场面显得悠然舒缓,他们并不急于做出一个决定。要知道这的确是一个严酷的环境,人们必须有坚定的意志和娴熟的技能才能生存下去。

罗伯塔:我不喜欢弗拉哈迪通过让观众喜欢纳努克从而喜欢爱斯基摩人的老套做

法。那里的人们机敏而有趣,因此我们应当赞美他们民族的文化,只是这种说服观众的做法早已过时,我在那些介绍具有异域风情的景点的旅游小册子上见得多了。当弗拉哈迪让纳努克面对摄影机做出反应——尤其是在进行物品交换——的时候,纳努克就像是个拙劣的演员。相反他在猎捕海豹时显得得心应手多了,但那也正是我们期待他能够泰然自若进行出色发挥的地方。难道这就是弗拉哈迪让纳努克保持自我生活习惯的方式么?纳努克看上去像是白人想象出来的爱斯基摩人。

这样写就更好了。这些提纲可以得到四分(满分为十分)。它们很简短,还有点零乱。提纲当中还穿插了一些作者的评价,而罗伯塔在其中有一个犯了时代错误的判断:她认为弗拉哈迪的欠缺之处在于《北方的纳努克》让她想起了她曾经阅读过的旅行小册子。但问题是在影片拍摄完成的大约八十年之后,这类旅游小册子才极可能刚刚问世。如果这类小册子早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就已经出现

了,那么罗伯塔的观点将更为有力,她可以就此证明这些小册子确实对于弗拉哈迪的电影拍摄手法产生了影响。这两篇论文目前在论证方面还不是很充分,不过两人还需论据支持的论点却更加清晰了。

罗伯特和罗伯塔现在可以进一步考虑自己的提纲,再检查一下笔记,对自己想加以阐明或证实的问题好好研究一番,重新观看整部影片或者其中的某些部分,然后准备一份完整的草稿。他们将修改先前写下的文字,想办法使它们符合论文的格式。原来文章中的那些日常谈话用的口语语气,必须转换为更具说明性的。

例如这两个学生以“我喜欢”和“我不喜欢”作为开场白的句子。当他们把文章的重点从作者的好恶转移到影片本身或电影制作者想表达什么意图的问题上以后,喜欢或不喜欢的这类直白的陈述就应该完全舍弃掉了。(就像我们在第四章中讨论过的那样,罗伯特或罗伯塔可以采用一种比较鲜见却又在意料之中的方式来撰写他们的文章,即说明在他们过去的经验中有哪些方面改变或影响到了他们看待弗拉哈迪这部作品的方式。)我们可以把罗伯特的句子改成这样:“弗拉哈迪选择了通过展现一个家庭的方式使人们了解爱斯基摩文化。”。这就构成了关于这部影片本身的一种更有说服力的表达,它甚至可以作为对这篇论文主题的一次陈述。它使文章从一开始就切入到一个批评的角度。现在文章所欠缺的是对主题的深入阐明、论证过程以及更为紧密的整体组织系统。

罗伯特:

弗拉哈迪选择了通过展现一个家庭的方式使人们了解爱斯基摩文化。这一策略的使用可能就是这部电影享有极高声誉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弗拉哈迪从纳努克及其家人的日常行为中把握住了自己的观点,这点给观众造成深刻的印象。除了他对纳努克一家从皮船里蜂拥而出的介绍,还有纳努克在贸易点进行物品交换时的表演有些拙劣之外,弗拉哈迪对纳努克一家在严酷的北极地区艰难的生存状况进行观察时,态度还是相当敬重。

纳努克一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纳努克妻子的工作同样不可或缺,她有自己的生存技巧,比如照料孩子、准备食物等等。随着影片的推进,纳努克作为一个猎手逐渐赢得我们的尊重。如果说在前面的场景中他看上去有一点像小丑的话,这或许是弗拉哈迪的一个手段,想让我们体会一下在这个“野蛮人”面前的优越感,但他并没有让我们在这种感觉中沉溺太久。

举例来说,纳努克咬唱片的举动可能显得很愚蠢,他以为这样可以帮助他知

道唱片发声的原因,但是如果撕咬和品尝是在野外生存最基本的一项技能的话,究竟谁更愚蠢呢,是咬唱片的纳努克还是讥笑他的我们?弗拉哈迪接着证明纳努克如何赢得了我们的满腹崇敬,因为他具有利过高超的狩猎技能并因此养活了全家人。纳努克咬唱片的那一个场景,与他们在物品交换时的规则,以及物品交换代表的文明世界的礼仪习惯很不协调,然而这却是他自己的世界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之后的场景中,纳努克和他的家人把皮靴放在嘴里咀嚼以使它们变软,这一幕就像是纳努克最佳智慧的明证。弗拉哈迪用这个场景让我们意识到,匆忙地下结论才是愚蠢的。

影片不仅告诫我们不要急于去做判断,而且竭力要求我们在理解自己所看到的东西时要运用忍耐力。有好几次,弗拉哈迪在展现一个场景时并没有充分地解释正在发生的事情。这就给了我们一种悬念。这种悬念并不是枪战场面给观众带来的那种高度紧张感,但同样关乎于生死,因为这关系到纳努克能否生存下去,以及那些我们无法立即理解的行为怎么样能帮助他脱离险境。

举例来说,当纳努克建造伊古鲁(igloo,即圆冰屋)的时候,银幕上的一行字幕告诉我们,他还有一件事要做。是什么呢?我们自问。弗拉哈迪并没有告诉我们,只是拍摄了纳努克发现了一块清透明亮的冰,并随意地进行切割。当纳努克“呯”地一声把这块冰使劲摁到冰屋的一侧“墙”上时,我们也许就明白他这是要做什么了;或者,我们再等几分钟,等纳努克把这块冰拭净、擦亮以后,才意识到他为自己的屋子做了一扇窗!

这种摄影风格是弗拉哈迪对纪录片做出的杰出贡献之一。他的摄影机随着人物的活动而活动,这样人物就可以非常自如地表现出来。我们通过观察他们发现事件的意义,而不是接受解说词、字幕或者剪辑强加给我们的意义。另一个著名

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纳努克在冰面上发现了一个洞,往里吊了一根线,然

后就等啊等啊。我们根本不能确定他在做什么,但是最后当他发现线在微微颤动

把矛猛地掷进那个洞里时,我们发觉纳努克实际上是个经验非常丰富的猎手,尽

管我们又等了一会儿才知道线的末端有一只海豹。

爱德蒙?卡朋特(Edmund Carpenter)教授曾经写到:弗拉哈迪的方法非常适用表现爱斯基摩文化。他说,一个爱斯基摩“雕刻家”并不会刻意地用长牙来雕

刻一头海豹。他会先仔细检查这个长牙,琢磨一番,之后随兴地进行雕刻,努力

把牙齿中原本就蕴含的海豹的形态发掘出来。“最后他的作品诞生了;长牙中隐

藏着的海豹出现了。它原本就存在:它并不是他创造的;他只是把它公诸于众;

帮助它向前迈了一步。”1

弗拉哈迪同样让我们在悬念的包围中不断地琢磨和观看,努力地寻找这种我们并

不了解的文化的意义之所在。当我们通过诸如“做窗户”或“捕猎海豹”等场景弄明

白纳努克的所作所为以后,我们突然间明白了他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它一直就

在那里;弗拉哈迪只是帮助它走到世人面前。(共762字)

1、爱德蒙?卡朋特(Edmund Carpenter),“关于爱斯基摩艺术电影的笔记”(Notes on Eskimo Art Film),见亚瑟?考尔德?马歇尔(Arthur Calder Marshall)的著作《天真的眼睛-保罗?罗萨和巴兹尔?怀特的研究信息再探》(The Innocent Eye. Based on research material by Paul Rotha and Basil Wright.)第70页。(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企鹅书店,1970年出版)。

罗伯特的文章已经相当不错。他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论点:影片通过纳努克一家这些我们熟悉的家庭成员形象,弗拉哈迪把观众带入爱斯基摩的文化,不过他接下来鼓励我们通过观察和推理(这种方式与爱斯基摩人制作自己民族的艺术品的方式很相似),为我们去了解这种文化。罗伯特也列举了一些特定的场景为自己的论点提供很好的证明。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然而文章的观点有了,但是它看上去更像是批评争论的诱因,而不是文章本身的结论。因一定的电影特性而产生的能挑起争议的、明确的主题,我们允许对电影有这样一个解释,这个解释认可了影片的真实形式以及罗伯特从中获得的体验。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罗伯塔的论文怎么样。

罗伯塔:

罗伯特?弗拉哈迪可以被认为是采用“参与-观察”风格拍摄纪录片的第一人,也是人种学电影制作方面的先驱,不过,如果情形真是这样的话,它所揭示的有关人种学问题或许比弗拉哈迪的功绩还要多。

例如,在较早出现的一个场景中,纳努克到贸易点用毛皮交换日用品。这是影片中唯一涉及西方商品的镜头。纳努克为什么不用毛皮换一些对他最有帮助的东西,比如打猎用的步枪?影片为什么不告诉观众,这个贸易点与影片的赞助者雷弗林?福斯Revillon Frères有一定关系?片中的商人就像一位充满爱心的族长,给孩子们一些可口的点心,让纳努克得到娱乐和消遣,这样,弗拉哈迪为雷弗林做了一次很含蓄的广告,他成了对本地居民非常友好的形象。就像他的孩子容易受到饼干和猪油的诱惑一样,纳努克很容易受到各种小玩意的吸引。在留声机那个场景中,纳努克活像一个小丑。科学技术不过是件新奇的玩意,没有引起他任何的恐慌和抵触。纳努克和家人一起愉快地离开。每个人都得到好处,或者说,看上去是那么回事。

至少从画面内容来看,弗拉哈迪主要的工作是观察而不是参与。但在这些镜头背后,弗拉哈迪的参与程度比他承认的要高。例如,如果纳努克一家人确实在贸易点得到了宴会般的款待,为什么他们很快就面临饥饿的危险呢?弗拉哈迪当时就准备拍下纳努克饿死的情景吗?这更像是故事片中所谓的“圈套”(hook);即通过找出某种充满戏剧性的阴谋使观众沉浸于剧情之中的一种手段。纳努克会找到食物吗?别着急,我们就会看到结果。这是弗拉哈迪在镜头背后所做的积极努力,为戏剧性场面的到来做好了准备。等到待会展现这个戏剧性场面时,他就会做得好像他不过是碰巧在场把事情记录下来一样,这就是他的诡计。

例如,在纳努克和其它人(这些人从哪里来?Central Casting演员公司吗?)一起用矛捕杀海象的那个场景中,弗拉哈迪就在旁边进行拍摄。根据弗拉哈迪自己的说法,这些人请求弗拉哈迪开枪打死海象,但弗拉哈迪假装没有听见。于是他们被迫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了这件事,本来没必要非要如此的,然而这也让弗拉哈迪得以“观察”一场“真实可信的”狩猎,就好像他是个隐形人。2

弗拉哈迪所有的努力都是一场欺诈。他想让我们看一幅一个原始民族文化的原初时期的图像。当他自己和那个贸易点的存在证明了这种文化和我们自己的文化之间是有联系时,他却希望把这种文化表现得与他者没有干系。弗拉哈迪不想探究这些联系带来的结果,至少在这部电影中他不想这么做。他乐于从雷弗林那里得到资金来制作这部电影,他也乐于将纳努克当作朋友,这种状况至少要坚持到影片完成。

根据我们的课堂讨论,他的这种做法显然可以作为一种“抢救人种学”(salvage ethnography)的典型,即人种学学者对一种尚未与西方世界相接触的其它文化加以描述,以图对这些很快就要消失的文化进行抢救性的记录。这样做的确很有价值,至少在一种文化消失之前我们已经保留了它的资料。但是当人种学学者或电影制作者接触那种他们试图将之描述成与西方毫无关系的文化时,这就否定了他们的客观真实性。电影制作者的位置在哪里?消失的正是电影制作者,还有他为了获得自己的素材所产生的所有交涉和协商。

法蒂玛?托宾?罗内(Fatimah Tobing Rony)向我们描述了制作于1988年的影片《再访那努克》(Nanook Revisited),该片对于当初弗拉哈迪究竟在影片中隐瞒了多少真相给予澄清。一个因纽特男子告诉观众那些用北极熊毛皮缝制衣服、建造伊古鲁冰屋(有一半没有封顶)以及猎捕海豹的过程是如何遭到“歪曲”

的。他还解释说,“扮演”纳努克的阿拉卡里亚拉克(Allakariallak)在拍摄过程中

经常忍不住大笑,因为弗拉哈迪让他做的事情实在太可笑了。很显然,弗拉哈迪

招募了阿拉卡里亚拉克及其它一些因纽特人来帮助自己制作这部影片,然而正像

影片男主人公顽童似的笑容所暗示的那样,对于他们来说,这部影片也许更像是

一部喜剧故事片,而不是一部人种学纪录片。(共755字)

2、埃里克?巴努(Erik Barnouw)的论述引用了弗拉哈迪私人日记的内容,日记中写到这些人害怕自己被海象拖进海里。巴努觉得很难对弗拉哈迪做出评判。对巴努而言,弗拉哈迪当时的拒绝也许情有可原,因为为了能在现场取景,尽管有风险和干预,但确实让弗拉哈迪拍摄到了爱斯基摩人生活的“传统方式”。巴努《纪录片》(Documentary)第37页。(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罗伯塔同样写出了一篇有力度的、条理清晰、论据充分的论文。罗伯塔的研究给她带来了很有价值的无法仅从影片中获取的内容(准确地说,她揭示的正是弗拉哈迪在影片中所掩盖的)。文章中充满了强烈的非难语气,也许这就使得罗伯塔不能公平地对待弗拉哈迪成就的复杂性,以及《北方的纳努克》被公认为一部伟大影片的理由,尽管她已经找出了影片的败笔。(比如说,文章中提到“central casting”演员公司就显得有些莫名其妙,而且用“欺诈”一词来形容弗拉哈迪将隐藏和再扮演混合起来的拍摄方式,措辞也过于激烈。)我们可以用一篇更长的论文来探究一下为什么对于费拉哈迪的声誉和成就的质疑这么晚才出现,而不是像这样愤愤不平地指责弗拉哈迪的做法没有受到谴责。很明显,我们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我们是否可以在罗伯特和罗伯塔两种观点的基础上对弗拉哈迪的影片进行更好的理解。事实上,罗伯特的观点类似盛行于20世纪八十年代早期以前的对于弗拉哈迪的看法,而罗伯塔的意见则符合最近一段时期人们对于“弗拉哈迪神话”的重新审视。我们这样说并不是想要抹煞这两篇文章的意义,而只是为了帮助他们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语境下确立自身的位置。

尽管如此,两篇论文都完成了任务:它们由原来的观感转而成为分析评价。它们各自确定了一个弗拉哈迪内在的不同的角度,并成功地考察了一些由此发现的含义和结果。它们还展现出如何根据一部电影的特定事实和事件而做出不止一种解释的可能性。影像所具有的表面真实性或指示性、外景摄影(location shooting)和长镜头,不会衍生出单一的观点或结论,这种情况比放在陪审团面前的庭审证据能够自动地显示出有罪或无罪两种情形还要复杂。因此必须引进某种说明性或解释性的框架结构。由电影制作者提出的此类框架显然将成为其中之一,当然它也不会是唯一的一个。

在从观感转为分析的过程中,这些文章着重强调的是电影的情节和电影制作者,而不是批评家的经历。在其它语境下,我们希望文章能回到批评家本人的经历、回到批评家采取的针对个人观影体验的独特视角上。比方说,身为男性的罗

伯特似乎能够认同作为探险家的弗拉哈迪,他的努力有益于增进他所提供的对另外一种文化的了解,而身为女性的罗伯塔对于这个男性探险家所选择的用于讲述或呈现不同于自我的他人经验的方式则表示反感;不同人的视角会产生不完全一致的结果。

如果我们对于作者本身同样有兴趣,那么我们也希望能够了解他们的经历,了解他们独特的观点是怎样通过他们个人的经历和历史语境而形成的。显然,弗拉哈迪的影片可以用不同的途径进行读解。电影史给人的挑战,其中一部分就是要理解评论的千差万别,因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点,带有不同观点的不同观众都产生自己不同的批评技巧。然而就电影批评而言,在考虑如何把电影分析的基本方法应用于纪录片电影和电视研究的问题上时,这两篇文章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把这个片子作为纪录片,它就必须受到真实性的诘难但是它的镜头,真的是美不胜收

把这个片子作为纪录片,它就必须受到真实性的诘难但是它 的镜头,真的是美不胜收 “说起纪录片的历史,弗拉哈迪和他的成名作《北方的纳努克》是无法绕过的。就连《港囧》里,包贝尔也在大喊“弗拉哈迪是我父”。这部纪录片究竟有何高明之处? 简介 一位终其一生都在远离文明的世界里,以浪漫主义的眼光和探险家的品性追寻纪录片艺术和人生真实的导演弗拉哈迪,在其成名作《北方的纳努克》中,用镜头客观地记录下来了被记录者的生活。然后通过镜头这样“一斑窥豹”的记录,来反映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至少是介绍一个远离我们 的边缘群体的另一种生活。在《电影是什么》中,巴赞认为《北方的纳努克》拥有着“至今不觉陈旧的,富于诗意的真实性”。至于巴赞,在电影评论史上无人能出其右,可见《北方的纳努克》在影史地位之高。《北方的纳努克》是“纪录片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的第一部纪录片,同时也是电影史上第一部关注社会生活的纪录片。 作为一个探险家的“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被尊称为“纪录电影之父”,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在此之前,除了新闻片之外,普遍流行的是那种端着摄影机“这里拍拍,那里拍拍”,没有观点的旅游片。但,如果说

弗拉哈迪是一个电影人,毋宁说他是一个探险家。《北方的纳努克》和他后来的作品都关注了那些被现代文明冲击以前的世界的角落。当然,那时还是探险家的时代,这与时代背景不无关系。弗拉哈迪(RobertJ.Flaherty,1884—1951)曾在美国一所矿山学校求学,少年时代深信自己将步父亲的后尘成为一名采矿工程师。 弗拉哈迪 1913年,那时,他是一名探险家和勘探者,在准备第三次针对加拿大北部哈德逊湾地带矿石的勘探时,因为老板的建议决定随身携带一台摄影机,拍拍奇特的民俗和珍奇的动物。那时,他对电影一无所知,在纽约州的罗切斯特市学了三周的电影摄影。在后来的1914和1915年的两次考察中他拍了几个小时介绍爱斯基摩人生活的影片。在偶然情况开始的拍片活动,很快就使他着了迷。 1916年,他拍摄了更多的片子,不幸的是,一支点燃着的香烟从桌子上掉下,顿时,三万英尺的底片在他眼前熊熊燃起……他被大面积烧伤,幸而保住了性命。事实上,他觉得之前的影片酷似一部纪行片,场面冗繁,脉络不清。重新振作之后,他与妻子弗朗西斯长谈了几个小时,决定重返北方拍摄一部另一种形式的影片。把焦点对准一个爱斯基摩人及其家人身上,表现他们生活中独特的东西。这部影片就是后来的《北方的纳努克》。《北方的纳努克》,记录了加拿

电影《红海行动》观后感

作文网为你精心推荐: 观后感 | 电影观后感 | 影评 | 读后感 虽然《红海行动》没有什么大牌名星助阵,但影片质量来堪称大片。小编精心的为大家准备了“电影《红海行动》观后感”,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 电影《红海行动》观后感【一】 岁月静好,只因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曾经二刷《湄公河行动》、看《战狼2》被激起满腔豪情的笔者,不曾想到会被同类型的影片《红海行动》“惊吓”到。鲜血淋漓、断壁残垣、满目疮痍……整部影片充斥着这些过于真实的残酷画面,将战争的灾难性直白地展现在数十亿观众眼前,拷问着我们胸中那颗沉浸在和平美好中的安逸之心,把人生拉硬拽到真实面前。 什么是真实?真实就是战火纷争从未消失,我们能够享受和平安逸的生活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因为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这个“人”是广大军人,也是总领军、政的中国共产党。每次读到“党指挥枪”这句话,总会产生一种安全感,因为这个“党”是为人民谋福祉的党,听党指挥的“枪”就是一切为了保护人民的枪。 生在这个时代何其有幸!党带领广大人民奋斗出了现代化的新中国,为了能够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富强、更加民主,他从未放松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三严三实、八项规定、干部作风大整顿、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凡此种种,无不是体现着党永葆自身先进性、纯洁性的坚定决心。作为他领导下的人民,享受幸福感不断提升的同时,请记得肯定他一直以来的努力。 电影《红海行动》观后感【二】 3月18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感谢机关党委组织职工观看《红海行动》,让人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周末。感谢导演林超贤和他的制作团队带来的这部超级震撼佳作,让人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洗礼。 透过影片,我看到了军人的本色,那就是永远以保护祖国和人民的安全为第一位。服从指挥,任何时候听党指挥,这就是军人的使命和担当;能打胜仗,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永不放弃,勇者无畏,强者无敌;作风优良,千百次的锤炼方成就一身本领,快速的反应,精准的判断,清晰的指令,良好的战术素养和团队的默契协作、为兄弟战友扛枪挡炮的义无反顾在影片中诠释的淋漓尽致。 “我们是中国海军,我们来带你回家”、“我们就是要让恐怖分子知道,任何一个中国人民都不能伤害”、“我们是中国海军,你即将进入中国领海,请立即撤离”。当看到8名中国军人面对150名敌人,在鲜血淋漓中绽放的时候,我更为深切的感知到,所谓当兵的人,并不只是存在于歌声里,敢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也绝非鸡血口号。 走出影院就像穿越到另一个世界一样,虽然外面下着雨,但我觉得自己好幸福,生在和

朗读者节目观后感400字

朗读者节目观后感400字 这使人看到了文化综艺节目的新希望。一个节目若内核浮泛,即使当下再红火也很快会被厌倦与遗弃。与别的流行综艺形式不同,文化综艺节目天然是有使命感的。朗读者节目观后感400字范文,欢迎阅读。 朗读者节目观后感400字一:《朗读者》许渊冲先生访谈录 许渊冲 1921年出生,书销英法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 1938年入西南联合大学,1941年应征美国志愿空军任英文翻译,1958年开始将毛泽东诗词译成英法文,堪称中国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1983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国内外先后出版中、英、法文作品160余部,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 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8月2日荣获国际译联杰出文学翻译奖(北极光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同年,获北京大学大雅奖。 XX年元月(96岁)应《朗读者》制作人董卿的邀请,亲

临录制现场,趣谈翻译与人生。 XX年2月18日,中央电视台一套晚八点,董卿任制片人的《朗读者》首播,继濮存昕、柳传志等之后,中国翻译界老将新兵——96岁高龄的许渊冲先生带着一众师友和弟子上场。说其是老将,指的是他在英汉、汉英、法汉、汉法等不同语种不同方向上默默耕耘近70载,体裁涉及小说、戏剧、诗歌,先后在英、美、法、中四国出版著、编、译等类型作品达160余部,此可谓诗译英法唯一人了。说其是新兵,指的是他迟至90后才走上荧幕,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报告半个多世纪的骄人成绩,此可谓荧屏上的新人。 朗读者节目观后感400字二:日前,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在央视播出,获得了观众的一致点赞。《中国诗词大会》让大家看到了董卿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此次董卿则转型担任了《朗读者》的制片人。节目播出后,董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朗读者》首播的成绩让董卿十分兴奋,“大家的关注给我们带来了鼓舞”。 推动人心相互靠近 与《中国诗词大会》相似,《朗读者》也是央视倾力打造的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这一次,“才女董卿”再次发力,请来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等人,把自身的故事融入经典作品中,给大家调制了一碗“文化鸡汤”。 谈起节目的制作初衷,董卿说,她在这个行业已经做了

《红海行动》观后感3篇_心得体会

《红海行动》观后感3篇 《红海行动》观后感狗年春节,有一部让我非常期待的国产大片,那就是《红海行动》。好不容易抢到票了,看完很是过瘾。让我有几点感慨。 感慨一:国强才会有家。我国改革开发到现在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强大。身在国外的华人华侨,时时刻刻就不会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正是因为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试想一下,如果中国不够强大,华人华侨遇见恐怖袭击身处险境,就不会有军舰和特种兵来营救回家。 感慨二:人民解放军强者无敌。人民军队一切为人民。影片中的蛟龙特种兵不怕牺牲,敢于牺牲,勇于面对强敌不退缩,这正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特点。为营救一名华人,牺牲了两名特种兵、伤残一名特种兵。这才是中国军人,明知道自己会牺牲,也要救同胞于水火之中。 感慨三:国家广电总局眼光犀利。作为电影审查单位,广电总局恰当的保留了血腥场面,保留了粗话台词,正因为广电总局兢兢业业是审查,删除糟粕,保留了精华,将本部电影质量推向了高潮。《红海行动》观后感:致敬中国军人世界并不安宁,战火总是突起,很多时候死亡的威胁不期而至。《红海行动》根据也门撤侨事件改编,真实复刻了我国首次武装撤侨过程。不同于《战狼2》结局的皆大欢喜,《红海行动》呈现了战争最真实残酷的一面,人质救出、

恐怖阴谋打破,在迎接胜利曙光的那一刻,我们也接到了死亡的通知单。我们不禁扼腕叹息,英雄怎会死亡?可这就是现实。 狙击手罗星被打穿脊柱神经,观察员李懂一直耿耿于怀,他认为是因为自己的紧张,没能扫清敌人,间接害了战友。但他在顾顺的鼓励下,逐渐变得成熟、稳重,终于能独当一面。我们可以想象,今后他将成为下一个罗星,带领下一个李懂走向老练,然后下一个李懂又会成为下下个罗星,带领下下个李懂走向老练…… 通讯员庄羽在救援中瘫倒在一片尸体中,他说以前那么多的训练和演习并不是这样。所以面对血肉横飞的场景,他害怕了。可当他独自一人面对恐怖分子时,他摆脱了自己手指被炸断的恐惧惊愕,扑向了敌人,将利刃刺向了敌人……其实,当死亡来临时,他已经战胜了死亡。 战争最不缺少的就是死亡。正如片中舰长所说:“直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上了战场,生死岂还顾得?死亡固然使我们痛,但也让我们触摸到了真实。战争有流血,和平也有牺牲,只是你我处在这些英雄用血与肉铸就的和平的“温巢”里还未感受到外界的寒意。死亡沉重,但我们必须接住这份沉重。 一开始我并不理解,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参军,为什么要让家人时刻担心自己,承担失去自己的风险。但看到最后我明白了,即使他们不成为军人,也会有别人承担起这份责任。即使他们不牺牲,也会有别人牺牲,他们宁愿牺牲的人是自己。他们在决定成为军人的那一刻,心中就已经做出了选择:我的生命不属于自己,不属于家人,

朗读者观后感400字范文5篇

朗读者观后感400字范文5篇 《朗读者》观后感400字范文一 在这个星期,老师让我们观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朗读者》节目。刚听老师说完,我很好奇,难道这个节目是一群人在朗读吗?那该多无聊呀!为什么老师会让我们看这种节目? 等看了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并不是我想的那样。嘉宾都是一些知名的人士,而他们的朗读,也不是平白无趣,而是发自内心,充满真情实意。当节目刚开始时,主持人董卿阿姨就简洁明了地告诉了我们第一期节目的主题:遇见。在我心中,遇见这个词是相当平常的,不就是一个人碰见另一个人吗?当我看到一个人时,我才发现遇见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他就是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他曾经想当宇航员,可是没能当选。这时他"遇见"了他的父亲,是他的父亲鼓励他,使他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他选择了新的行业,并且经过多番波折,当上了总裁。看完之后,我感慨万千:人生是多变的,但有许多人都因失败而沮丧。可他们都未曾想过,或许他们走另一条路,便可登上人生巅峰,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了放弃,在一条路上跌倒不起。哪怕当不上白领,董事长什么的,只要勇于挑战,不畏失败,总有一条路适合自己。 通过这个节目,我受益匪浅,明白了许多做人道理。 《朗读者》观后感400字范文二 继春节期间央视刚刚播毕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引爆全国观众对于中国诗词的热情后,2月18日晚,央视一套三套联合播出了

董卿主特并兼制作人的又一文化综艺新作《朗读者》。 此间一众娱乐综艺节目热闹上演之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均刮起一股清新之风,其中,《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更是一举夺得实时收视冠军。此番,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朗读者》,在“热身”阶段便引发关注。董卿曾介绍称,《朗读者》不是朗诵节目,不是语言节目,而是人生节目和情感节目,这里不仅有在各领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知名演员濮存昕、知名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等嘉宾,在节目中,濮存昕第一个亮相,他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童年时竟被同学起绰号“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节选《宗月大师》致谢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恩人,濮存昕感谢了一位医生,改变了他的命运。柳传志畅谈因拙成巧的人生轨迹,高三时为何与成为百里挑一的飞行员的机会失之交臂。节目现场柳传志重现“父亲的演讲”,朗读儿子婚礼上的家信,“柳式家训”让观众深受启发。=张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举夺魁,当选世界小姐的决定性因素,并分享了为人母近一年的惊喜与感动。 压轴出场的是曾翻译《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牡丹亭》,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董卿在现场与许先生娓娓互动,许渊冲道出了曾用翻译林徽因诗词追求女同学的独家趣闻。已为中外文化传输做出杰出贡献的许渊冲老人,近百岁高龄每天依然坚持工作到

央视朗读者观后感400字

央视朗读者观后感400字 导语:相较于市场上已经出现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朗读者》朗读的内容更为广泛。它可以是一篇散文、一首诗、或者是一封家信,甚至是一段电影戏剧剧本。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央视朗读者观后感400字,欢迎阅读参考。 央视朗读者观后感400字几乎所有优秀的作品,都是从当下社会现状以及情绪的投射。这是个追求“快快快”的信息爆炸社会,精神绷得够紧,压力总是很大,时间过得太快。文化类节目的悄然回暖,呼应着国民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升级,满足了大众对于知识、审美、情感的多重高阶需求,缓解了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文化焦虑”。 《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故事。作为一档用文字承载情感的节目,《朗读者》的氛围相对安静,节奏更为舒缓,和追求刺激、热闹的“快消内容”截然不同,恰恰会满足受众在疲惫的忙碌之后回归内心宁静的欲望,感受朗读传达的力量。 《朗读者》不是一档读书节目,而是用文字抵达情感,从每个人真挚的人生故事出发,分享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人世间共通的情感,会帮助观众去了解和理解朗诵文字背

后蕴含的宽度、厚度、浓度,遍尝人生百味。 节目每期以一个充满寓意的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有关“遇见”,有关“选择”,有关“陪伴”,有关“眼泪”……名人和素人同台,分别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它可以是一篇散文、一首诗、或者是一封家信,甚至是一段电影戏剧剧本。聆听一段安静的诉说,就仿佛路过一段人生。这些故事看似关于别人,其实映照着最为普世的情感。 一整季串联起不同的人生关键词。《朗读者》还原着电视人的初心,希望节目带来的触动能溪流汩汩地从观众心灵流淌开来,在沉淀的甜美和安宁中,找寻自我。 央视朗读者观后感400字刚刚走下《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舞台,主持人董卿将奉上自己的制作人首秀。由她担纲制作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本周六起登陆央视一套和三套晚间黄金档。 相较于市场上已经出现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朗读者》朗读的内容更为广泛,既有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弟子们用中英法文为他朗读文学经典,也有来自成都“鲜花山谷”的丈夫为妻子献上感人至深的《朱生豪情书》,还有贾平凹《写给母亲》这类表达集体记忆和大众情感的作品,以及如柳传志在儿子婚礼上的讲话这样个人情感的表达。 节目中出现的朗读嘉宾,会针对不同的主题,带着自己

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与《北方的纳努克》的对比赏析

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与《北方的纳努克》的对比赏析 摘要: 《北方的纳努克》由罗伯特·弗拉哈迪①于1922年出品的纪录电影,是他的开山之作,是纪录片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它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更是世界纪录片的光辉起点。《最后的山神》由孙增田②于1992年出品的记录影片,情节简单,故事化色彩很淡。这部片子获得“亚广联”纪录片奖和“帕尔努”影视人类学电影节特别纪录片奖,被称为是中国《北方的纳努克》。 关键词: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北方的纳努克赏析 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的历史就是一部关于真实观念的理解史,真实问题永远与纪录片联系在一起,互相缠绕,无法分离,不管过去还是今天。”1922年6月11日《北方纳努克》在纽约首都剧场公映,一炮走红,观众如潮,一位评论家将《北方纳努克》比作古希腊悲剧③。《北方纳努克》是弗拉哈迪三次北极探险的结晶,它不仅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也为记录电影提供了一种至今仍在使用的拍摄模式。《北方纳努克》是世界记录电影史光辉的起点。 由孙庆田编导的《最后的山神》通过采访孟金福一家的山林生活,充分展示了鄂伦春人④古老的山林文化与纯美的精神生活,同时也展示了新一代鄂伦春人与老一代鄂伦春人完全不同的精神生活、美好愿望和追求。这部片子获得“亚广联”纪录片奖和“帕尔努”影视人类学

电影节特别纪录片奖,被称为是中国《北方的纳努克》。 故事情节 《北方的纳努克》故事情节或者说是故事内容是简单而相对真实的,通过爱斯基摩人⑤纳努克一家的生活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斯基摩人生存的真实故事。故事尽管简单,却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这种思考不仅来自电影本身,更多的是来自人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思考。 《最后的山神》记实是鄂伦春族末了一个萨满⑥,67岁的猎人——孟金福对山林的特殊情感。山神不只仅是影片中孟金福在树干上画的山神,也是心灵的向往,最后更是鄂伦春人对神灵的尊崇和庇护。而最后的山神,是心中神灵的磨灭,是鄂伦春陈腐文明的磨灭,更是心灵向往的一种磨灭。鄂伦春人以他们特有的文明生活民俗为人们讲述着它特别的历史。 叙事方式 《北方的纳努克》叙事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化的的叙事方式,更是令我们久久不能忘怀。所有的意象都是那么的简单:冰天雪地、独木舟、简单的衣服和生活工具……以及所有的简单动作,却真实的将电影所要告诉我们的信息一个不少的留给了观众。一切都那么简单而非刻意,真实而没有任何的怀疑,《北方的纳努克》是一部“于平淡中见神奇”的影片,因为尽管从衣着、场面(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北方的纳努克》是另外的一种震撼)、音效上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平淡,而影片本身却更吸引人。作为《北方的纳努克》,在叙事技巧上很重

红海行动观后感1

《红海行动》观后感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红海行动》,这部电影和《战狼2》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虽然我觉得战狼2更好看点,但不可否认,这部电影拍出了中国军人英勇奋战,视死如归的不屈精神。 这部电影是根据也门撤侨的事件改编的。非洲北部伊维亚共和国发生政变,恐怖组织和叛军攻入首都,中国侨胞面临危险,海军战舰接到上级命令,派蛟龙突击队八人前往执行撤侨任务。在恶劣的条件下,他们突破重围,完成了任务,还顺便解救了20多名外国人质,最后还将“黄饼”从恐怖组织手里夺了回来。 《红海行动》这部电影展现出我国海军的强大,真实地还原了战争的残酷,环环相扣,惊心动魄,吸引人的眼球,又刺激又紧张。 《红海行动》和《战狼2》的不同主要在于红海行动体现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是团队精神。红海行动情节紧凑,整整两个小时我的心一直悬在半空,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这部电影有很血腥的场面,比如:断肢的特写,一块块分离身体的器官,还加有尸体的抽动,真让人胆战心惊,场面惨不忍睹。 这两部电影的相同点是赞扬祖国军人,赞扬祖国的强大。导演为什么要让我们直勾勾的看那些血腥的场面,是为了说明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和平的时代,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家。这个拍法也侧面的体现出了中国的强大。并且这部电影并没有因为考虑大众不喜欢血腥,便把战争演成游戏一般,导演大胆真实地演出了战争的残酷,有战争,就必有伤亡,战场上想要活命,身体素质要够硬,有人救也要你跟得上,

不然拉后腿只能一起死。 这部电影还很突出团队意识,在蛟龙突击队里,各自分工明确,不会出现谁的位置最重要,团队中每个人的作用都无可替代。大家听从队长的命令,面对困难随机应变,这样促使他们走向成功。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最后一米的安全距离,最后一秒的扣动扳机,生与死的危机一刻,瞬间把剧情加热到了沸点,把人物拖入故事的旋涡。这部电影还是很好看的,让人看得是又爽,又惊,又心血澎湃。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禁想到,和平真美好,生活在中国真幸福,其实战争离我们很近,我们看不见它,是因为我们中国的军队,为我们保驾护航。 王洪斌 2018年3月30日

朗读者观后感500字

朗读者观后感500字 篇一 上周末,世界小姐张梓琳在央视《朗读者》中,为女儿深情朗读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温暖的文字再加上张梓琳温柔的嗓音,道出了无数女生初为人母时的心声。昨日,张梓琳在接受微信群访的时候分享了很多读书心得、育儿体会。同时,她表示不少粉丝留言称受到节目影响开始买书。 张梓琳:朗读对于婴儿来说是重要的交流方式 在《朗读者》第一期节目播出时,张梓琳和全家人包括10个月大的女儿,坐在电视机前静静聆听她的朗读表演,女儿一会儿看一下电视,一会儿看一下坐在旁边的妈妈,好像听懂了妈妈为她朗读,为她倾注了所有的爱。采访中,张梓琳坦言道,“在经历了那次朗读之后,更加意识到了朗读行为背后的意义,之前对女儿更多的关注,是生活方面的细节,而这次朗读之后,女儿听得很认真,婴儿也可以听懂妈妈的朗读,对于婴儿来说,朗读是交流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朗读者》掀起全民朗读热潮 张梓琳透露在自己的微博里面有不少粉丝留言称,“看了《朗读者》后,有很大的读书的冲动”、“其实已经很久没有真正的静下心来读书,但是看了这个节目之后,仿佛又有了学生时代对于读书的那种冲动”,甚至还有网友留言已经在去买书的路上。对于《朗读者》的开播掀起全民朗读热潮,张梓琳坦言,“这个对于栏目组,还包括

董卿姐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鼓舞。因为他们如此费心,尽心尽力地去做好这档节目,我也相信他们也是为了让大家重拾这个朗读的习惯,在现在这样一个多媒体时代,让大家重新的回到这种纸质书籍的喜爱,我觉得这事特别棒的一件事情。” 篇二 朗读者王学祈二十多年前为了电影梦的坚守和付出;朗读者柯洁青春洋溢着的自信让他走向世界围棋的顶峰;朗读者许镜清用自己毕生的精力让我们这辈90后甚至00后的童年充满乐趣;朗读者刘震云语不惊人的犀利言语让我们看到他的两部作品(《我不是潘金莲》《一句顶万句》)同样博人眼球,引人反思;朗读者王珮瑜在传承经典文化的同时也将一颗种子重在新生代的心中;朗读者杨利伟谈飞天惊魂让我们将“国家”一次在内心重新书写,这些第一次足已让他们铭记此生。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第一次过自己的人生,在这条不能回头的人生道路上奋力前行。 朗读,缘起于一份难舍的热爱,当我们朗读时,低吟浅唱间温暖了最柔软的心房,时光于我们仿佛慢了下来,岁月也静了下来,散落了一地芳香…… 第五期《朗读者》看了三遍,时光荏苒,人生有很多美好的第一次,总有一次让你终生难忘。CBA半决赛两场都是4:1,广东与新疆再进总决赛,是产生九冠王还是诞生新冠军?期待精彩的比赛,球迷不用担心表的问题。下午在奥林匹克大酒店参加温州市乒乓球协会2019年会,以球会友,其乐无穷。体育让生活更快乐!

红海行动观后感20篇

红海行动观后感20篇 红海行动观后感红海行动观后感(一): 《红海行动》电影主要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突击队在与叛军武装首领组织的叛军斗智斗勇识破阴谋以少胜多的故事。说心里话,长这么大还没看过这么过瘾的电影。 电影中展现出的先进武器和精良的装备让人大开眼界,现代战争并不仅仅仅是拼人的智慧,没有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也是不能打胜仗的,不怕死只是精神层面上的,决定战争胜负还要有先进的武器装备。 我感觉这是一部大题材、大制作、大手笔、大场面的影片,影片中反映了国与国之间联手合作的问题,影片中宏大的战争场面耗费巨大,展现出的场面令人震撼。每个关键场面都真实再现了惊心动魄令人信服的效果。影片中虽然展现的是现代海军的作战场面,但给观众的感觉是陆海空联合作战的真实场景,让观众看到了我国军人高素质的作战潜力。 据来自新华社上海消息,《红海行动》电影从初一至初三上座率均超过60%,票房已达亿元。 影片中感觉暴力血腥场面太多,画面持续时间也长,有好多场面我都闭上眼睛,不忍看下去,场面太真实。其实真实的战争远比电影里的画面要残酷血腥的多,由此感叹没有

战争真好。影片中描述突击队员在营救人质过程中,中国军人那种大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营救人质的过程中感到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作为一个中国人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红海行动观后感(二): 我随公司一齐观看了电影《红海行动》,这是一部反映了我国政府撤侨的大片,代号“蛟龙”的特战小队为了营救被抓、被困的中国公民,在武器、交通、通信、现场环境、双方人数相差很大的恶劣条件下,浴血奋战,最终营救成功的一个故事。我给它的评价是5颗星,《红海行动》是这几年上映国内为数不多的好片,不是因为这是一部爱国电影,而是这部电影有血、有肉、有灵魂。 透过影片,我们能够感受到,在我们享受着这天和平、幸福生活的时候,有一群人,他们在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我们的边疆、我们的海防、我们的天空,在保障着远在大洋彼岸、横跨东西半球的所有中国公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他们就是共和国的战士。 73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与国民党联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避免了我们沦为亡国奴;69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起新中国;65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党中央的授权下帮忙朝鲜人民赶跑了美帝国主义;56年前,在中央军委授权下,中

朗读者第一期观后感400字

朗读者第一期观后感400字朗读者的舞台属于每一个人,为所有人开放。你想说的话,你的情感,都可以从朗读的篇目中传递出来。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朗读者第一期观后感400字,欢迎借鉴参考! 朗读者第一期观后感400字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春天到来今年春节什么节目最火不是明星齐刷脸的各台春晚,也不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孤芳不自赏等大热影视剧,而是一档主打中华诗词的文化益智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而继诗词大会和见字如面之后,又一档文化综艺类节目朗读者上周末在CCTV1和CCTV3同步播出。 朗读者是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受到观众的热捧。 诗词大会主持人董卿此次又担当朗读者的制作人。 很多人认为,在娱乐综艺泛滥的当下,文化类节目走红是大势所趋,可董卿却表示文化类的节目真的很难做,我并不认为中国文化类节目真的迎来了一个春天,还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有所改善。 濮存昕张梓琳的朗读带来清流朗读者是央视主持人董卿酝酿筹备接近1年的文化情感类节目,节目每期有一个主题词,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

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 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知名演员濮存昕知名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等嘉宾。 首期节目首先出场的是濮存昕,他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 濮存昕曾患小儿麻痹症,童年时竟被同学起绰号濮瘸子。 直到三年级时,积水潭医院的大夫荣国威帮他做了整形手术,濮瘸子的命运得以改变。 他以一篇老舍散文节选宗月大师致谢荣国威大夫。 在和董卿交流时,濮存昕还感恩了给过自己帮助的很多人,包括父亲表演艺术家蓝天野导演林兆华等,记住帮助过自己的人,不要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有能力的时候去帮助别人,不要认为一切都事不关己。 节目播出后备受好评,不少网友表示在娱乐至死的各类综艺节目中,这是又一股清流董卿用真情扭转真人秀霸屏XX 年伊始,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 朗读者第一期观后感400字XX年1月8日,筹划了将近一年的《朗读者》开始了第一场录制。当制作人兼主持人董卿站定在舞台中央,她由衷地感慨:“我当了21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们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我们遇见了大千世界。我对于一档有着人文精神

北方那努克

首先,《北方的纳努克》体现出罗伯特·弗拉哈迪的浓厚的“边缘文化情结”。萨杜尔便称弗拉哈迪是“电影方面的卢梭。” 弗拉哈迪并不是第一个拍摄爱斯基摩人的导演。但是,以往大白人种族主义者在拍摄边缘民族时,往往是以倨傲的目光俯瞰殖民地的奇风异俗和美妙风光,是一种猎奇和把玩的心态。弗拉哈迪却在《北方的纳努克》中注入了一种难能可贵的人文关怀。弗拉哈迪与爱斯基摩人情感相通,对他们质朴自然的生活方式持一种极欣赏的态度,对爱斯基摩人与艰难的生存环境搏斗所体现出的坚韧的生命力赞叹不已。他就像一个带着摄影机的“行吟诗人”,在边缘民族区域流连往返,为古老文化的行将消逝深深叹息。正是由于这种理解与崇敬的态度,使《北方的纳努克》远远地超越了过去和后来所有以猎奇或审视的态度拍成的同类影片。 《北方的纳努克》打动观众在于人在残酷环境中顽强生存的伟大主题。这是弗拉哈迪一向乐于表现的,这个主题是通过纳努克这个理想化的人物体现出来的。 纳努克是爱斯基摩的著名猎手。他身上体现出弗拉哈迪的浪漫理想。当时,商业文明侵入未开化的少数民族地区,已非常普遍。弗拉哈迪为此感到心痛、震惊与自责,尤其是当他逐渐认识到作为探险家和勘测者来到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区域,他的所作所为正在使他所景仰的文化、他认为美的东西慢慢消逝,自已也是破坏边缘文化的一分子时。 面对这个现实,弗拉哈迪的作法是,避开产业文明入侵这一问题,把现代文明的所有丑恶都从他的镜头里剔除掉。于是,现代文明与人的矛盾都被弗拉哈迪一概回避。弗拉哈迪影片中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实际早已逝去。纳努克被弗拉哈迪打造成一个未受文明沾染的“纯洁的野蛮人”。除了凶恶的大自然外,纳努克再没有别的敌人。他和家人的生活成为弗拉哈迪浪漫的想象。 第二,弗拉哈迪首创了“交友式”的纪录方法。 在拍摄《北方的纳努克》的过程中,弗拉哈迪为了挖掘生活,把握和有效地组织材料,三度深入实地,和拍摄对象朝夕相处,等待“故事”逐渐成型。弗拉哈迪改变以往“旅行片”拍摄那种走马观花式的工作方法,第一次把游移的镜头从风俗猎奇转为长期跟踪一个爱斯基摩人的家庭,表现他们的尊严与智慧,关注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并且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这种选择一个具体的拍摄对象——把镜头对准一个爱斯基摩人和他的家庭的纪录方法,可概括为“三个一”:一个主人公、一条主线、一个主题。这种拍摄模式直到今天仍为纪录片工作者所尊奉。 在雷维尼翁公司驻当地代表的帮助下,弗拉哈迪找到了纳努克作为拍摄对象。在弗拉哈迪的影响下,纳努克热爱上了电影。他不仅积极配合弗拉哈迪拍摄,而且给弗拉哈迪出了不少主意。作为向导,纳努克不仅把弗拉哈迪带进了一个个爱斯基摩人的生活现场,同时也带他进入一种生机勃勃的文化传统。在拍摄程中,弗拉哈迪与爱斯基摩人朝夕相处,打成一片。弗拉哈迪开创的纪录方法就是:把拍摄活动和现实的人与人的交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与被拍摄者长期共处,籍以掌握其真实面貌的拍摄方式,长期以来为纪录片作者所采用。一直到今天,如

初中生《红海行动》观后感800字三篇

初中生《红海行动》观后感800字三篇 篇一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红海行动》,这部电影和《战狼2》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虽然我觉得战狼2更好看点,但不可否认,这部电影拍出了中*人英勇奋战,视死如归的不屈精神。 这部电影是根据也门撤侨的事件改编的。非洲北部伊维亚共和国发生政变,恐怖组织和叛军攻入首都,中国侨胞面临危险,海军战舰接到上级命令,派蛟龙突击队八人前往执行撤侨任务。在恶劣的条件下,他们突破重围,完成了任务,还顺便解救了20多名外国人质,最后还将“黄饼”从恐怖组织手里夺了回来。 《红海行动》这部电影展现出我国海军的强大,真实地还原了战争的残酷,环环相扣,惊心动魄,吸引人的眼球,又刺激又紧张。

《红海行动》和《战狼2》的不同主要在于红海行动体现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是团队精神。红海行动情节紧凑,整整两个小时我的心一直悬在半空,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这部电影有很血腥的场面,比如:断肢的特写,一块块分离身体的器官,还加有尸体的抽动,真让人胆战心惊,场面惨不忍睹。 这两部电影的相同点是赞扬祖*人,赞扬祖国的强大。导演为什么要让我们直勾勾的看那些血腥的场面,是为了说明我们并不是生活在和平的时代,是生活在和平的国家。这个拍法也侧面的体现出了中国的强大。并且这部电影并没有因为考虑大众不喜欢血腥,便把战争演成游戏一般,导演大胆真实地演出了战争的残酷,有战争,就必有伤亡,战场上想要活命,身体素质要够硬,有人救也要你跟得上,不然拉后腿只能一起死。 这部电影还很突出团队意识,在蛟龙突击队里,各自分工明确,不会出现谁的位置最重要,团队中每个人的作用都无可替代。大家听从队长的命令,面对困难随机应变,这样促使他们走向成功。

朗读者观后感300字选择

朗读者观后感300字选择 人生总会面对许许多多的选择,你该如何选择?欢迎阅读本人整理的朗读者关于选择的观后感。 朗读者观后感300字选择小时候我很喜欢看动画片,舒克和贝塔这两只小老鼠,会说话、一个开飞机、一个开坦克。我想看了这些动画片的孩子,仿佛就映衬了今天那句话:心灵和肉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心灵我们在路上了。这两只富有正义感的小动物,代替我们惩恶扬善。在虚拟的动物世界里,行侠仗义。 我三个月前关注了郑渊洁父亲郑洪升的微信公众号,起初我不太相信,以为是郑渊洁代笔,但是今天看了《朗读者》--《父与子》篇,了解到郑洪升86岁,每天4点半开始创作编写微博,我终于信了。 XX年卡梅伦问郑渊洁,为何能把独家发表自己作品的《童话大王》坚持写了几十年。郑渊洁说源于父爱。郑渊洁喜欢用钢笔,一次的钢笔半个月没灌水仍可用,半夜上厕所,发现父亲在替他灌墨水,很感动。父亲当夜问他能坚持写多久,儿子回答只要父母活着他就写下去。父亲说只要儿子坚持写下去他和妈妈就坚持活着。多么朴素的动力! 郑渊洁把命题作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改为《早起的虫儿被鸟吃》,老师责令其当着全班道歉并自辱百遍,郑渊洁当堂点燃鞭炮被开除。郑渊洁害怕父亲责骂,把自己的经

历写成了短篇小说,有情节、有转折、很煽情。郑洪升深明大义,决定在家里自己教授儿子课程。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在小学竞争大队长的时候,三年级的竞选演讲稿就是父亲替我写的,直到小学毕业前我都很认为父亲的作文水平比语文老师高。父亲每次出差回来,都会给我带很多书,我童年最好的礼物,就是父亲的书,大部分是童话书,也有故事集,其实,有书的日子都是节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郑渊洁就是用一种毅力来回馈父母的肯定,坚持将一本只有自己作品的杂志写了三十多年,发行几亿本,破吉尼斯世界纪录。而我,也在努力的练习写作水平,尽量不让幼时父亲的期望落空,那就是饱读诗书,读写增文采。 从昨天晚上凌晨三点我工作到今天下午五点半,回到家中,我依旧要写完这篇文章,因为文笔不写就生锈了。趁着中午喝了点茶叶强打精神,就是要向郑渊洁学习,他可以坚持几十年死磕一本杂志,我为什么不能坚持365天更新微信公众号呢?当一件事坚持的足够久,就会成为习惯,如同营养融化进血管里。 朗读者观后感300字选择《朗读者》带给观众的感受,无论是企业家、世界小姐、大明星、大学者、医生和普通人,他们虽各有身份之别、建树之差,但都有着同样浓度的性情之真。一对平凡的夫妇上台念情诗,丈夫为妻子的愿望种下

爱国军事电影《红海行动》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爱国军事电影《红海行动》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红海行动》电影以一次海盗突击为开头,为下文的营救活动埋下了伏笔。营救活动的目标是解救一个中国侨民邓梅,而在影片中,我们能知道通过华裔记者夏楠的努力和对队长敞开心扉的诉说,使蛟龙队的目标改为解救全部的人质。以下是我整理的红海行动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红海行动》观后感范文一 初三没去拜年便与家人一同到电影院看了军事题材的影片《红海行动》。之前本人对中国的电影一向不怎么感冒,无病呻吟的太多,提不起什么兴趣。但看完《红海行动》之后,我便有许多的感想,不吐不快,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首先,看了《红海行动》之后,一路感觉很带劲,强烈的动感,似乎能把中国人这几十年来的憋屈全部喷射出来,精神为之一振! 其次,这部《红海行动》之拍摄制作技术完全不输于美国类似大片的水平。说明现在的有些电影工作者已经紧紧的跟上了时代的潮流,拍出的电影已经可以激励国人不惧艰难困苦,奋勇向前! 更重要的是,联系到目前的世界局势,我们更应该需要深思。 百年之前的中国,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什么样的中国,一盘散沙,外国列强将中国当成一块肥肉,争来争去的是怎么来瓜分这块大肥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在那种时代的中国人真是又悲又慘!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是我们全中国

人最可信赖的保护者,没有他们,我们没有今天非常安全的生活。看看外面世界的乱象吧,不是偶尔的枪击案、就是战乱频发。 今天我们幸福安宁的社会来之不易,都是国人这几十年奋斗的成果,应该值得珍惜! 国家提倡的“一带一路”倡议,给国家的强盛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越来越多的国家靠拢在我们国家的周围。祖国也正在日益繁荣 当今的每个中国人都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当然也是肩负历史使命的。我们不能辜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不管我们每个人从事什么不同的职业,只要人人尽心尽责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我们这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强盛,人民就会越来越幸福! 《红海行动》观后感范文二 大年初一,《红海行动》上映。听同事说,春节期间电影票比较火,提前好几天在网上订了票。乘着热热闹闹的拜年人潮,我第一时间刷了这部影片。 作为一个军事小白、电影小白,影片非常赞、爆点十足,全程无尿点。以往,就算是看好莱坞大片期间,我经常有吃零食、打瞌睡、频繁看手机等小动作,看《红海行动》,连水都忘记喝了,手机更是顾不上呢。 我对于军事类题材实在不敏感、不感兴趣。改变我观影习惯的,恰恰是前一阵大爆的《战狼2》。而《红海行动》又与《战狼2》有诸多相同点,上映时间也相差不长,我观影时也一直在比较两部影片。 同为发生在非洲大陆上的撤侨事件,同样宣传中国军人的伟大形象,电影画面同样炮火十足、精彩纷呈,都是好莱坞大片的水平(请原谅军事小白,此处无法用语言描述两部影片激烈的打斗搏杀技巧)。同样,观看两部电影的初始阶段,

朗读者选择观后感600字

朗读者选择观后感600字 每一次的选择,都会产生奇妙的事情。欢迎阅读XX整理的观后感。 朗读者选择观后感600字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 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在我们这期节目当中你会看到的是徐静蕾选择了挑战和变化;耶鲁村官秦玥飞选择了希望的田野;红丝带校长郭小平选择了呵护与守望;最让我感动的是麦家,曾经叛逆的他如今面对叛逆的儿子选择了理解和宽容。 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一片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风景------选择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本周末,《朗读者》将迎来第三期的播出,而这次的主题是“选择”。每个生命都有不同的华彩,每个人生都面临多样的选择,才女徐静蕾、演员王千源、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艾滋病学校校长郭小平、“最美村官”

秦玥飞、汉字叔叔理查德等嘉宾,将与观众分享“选择”的故事。 朗读者选择观后感600字徐静蕾“不回头” 这一期的朗读者,徐静蕾作为唯一的女性带给我们的是一份对“选择”二字别样的认知。 她从做演员到当导演,从唱歌到写书又到北影教书,在诸多角色的变换之间,她早已从当年那个懵懵懂懂的少女变做集众多奖项和荣誉于一身的女演员、青年导演,开始被大家称为“老徐”了。 她说自己是一个“善变”的人,希望做一些自己没有做过的事,什么东西做的不错的时候,她就会尝试着去选择另一种可能,朋友都说她有事业自毁倾向。 她听从朋友的建议,开始尝试做导演,但选择一个新的工作方式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沟通交流便是其中之一,而她,又是一个三分理想,七分固执的人,一旦认定的事却也是十头牛也拉不回的。 董卿“撞南墙” 94年的那个你,不也是陪着朋友去参加浙江电视台的招聘而初入主持行列么,你做主持、做编导、做剪辑……你也是喜欢尝试新事物的对不对? 96年的那个你,转战上海东方电视台,负责联络、催场、做剧务,璀璨的舞台不属于你。不甘寂寞的你去上戏学了编

于东冉北方的纳努克 影评

《北方的纳努克》影评 姓名:于东冉 班级:广播电视编导一班 学号:200908020056

《北方的那努克》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纪录片,在北极生存着一些不畏严寒的人们,在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而捕猎和忙碌着,看到他们一天的行程,羡慕他们那种单纯的生活状态远离城市和文明所带来的污染,是那样的淳朴和惬意,真叫人不禁向往! 作为人类学的必看教学片《北方的纳努克》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原来它也是纪录电影的必备教学参考,并且是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纪录片。囿于我看这部电影的初衷和自己对电影专业解析的陌生,故此篇博文的写作框架和内容基础均聚焦在它立足文化研究的人类学角度上,由此探讨它内容的表面特质和内在思路。虽然我把它作为“影评”添加在电影资料中(请某些学院人物不要呲牙咧嘴、屁股翘老高),但在我的日志归类中,它属于非电影范畴。 影片通过简单的镜头,记录了这样一个叫做纳努克的爱斯基摩家族,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几个孩子和一群狗。在茫茫北极,他们自己捕食,自己搭建房屋,为生存而生存地过自己的一生。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家族,生活在一个已经诞生了电影的时代。而我们现代孱弱的文明和当时野蛮的主宰竟构成了这样的反差。文明水准和主宰能力,也许是一个悖论。 这实在是一部好片子,我指的并不是影片的拍摄手法,也不是影片的镜头运用。因为我们毕竟不能要求一部摄制于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什么精妙的镜头或者深邃的思想。但它仍是很淳朴的,淳朴得以至于我想起了卢米埃尔兄弟和乔治·梅里爱这些电影事业的元老级人物,而与他们不同的是,在弗拉哈迪的影片中,我们看不到这两位大师为了坚持自己的风格而相互讽刺对方的极端,在《北方的纳努克》更多的我们看到的是像格利菲斯那样对于电影风格两大传统的“原始综合”。 1922年,那个刚刚经历过一战的洗礼,二战正在酝酿阶段的欧美大陆,人们正在干些什么呢?好莱坞的黄金时期即将到来,玛丽·壁克馥、查理·卓别林的名字如雷贯耳;格利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已经创造了一个票房神话;默片时代喜剧演员受到观众对总统一样的优待;或者苏联电影的集体繁荣……而当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向我们走来的时候,人们除了震撼之外,还剩下什么?可能完全不是因为电影,而只是因为映入眼帘的那些内容。 纳努克只是爱斯基摩人中虽然出色但是仍旧普通的一员。强壮,勤劳。在北极,没有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英国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汽车供人们飙风,没有巨大的电影院供这么多闲着没事干的人消遣,也没有火。在北极,肉是生吃的,他们吃得很开心,当然这是我们看起来十分荒谬和野蛮的行为。所有现在我们公认的存在于人类身上的一切掩饰和所谓的文明都被残忍地剥离,他们仅仅是一种生物。没有我们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