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师大世界中古史复习

北师大世界中古史复习

世界中古史导论

一世界中古史概念界说

古典文明结束至近代文明开始之间的历史。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学者提出“三分法”划分欧洲历史“剑桥三史”(古代: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中世纪:5-15C的欧洲史近代:人文主义学者所生活的时代即文艺复兴时代以来的历史)但剑桥三史的范围已涵盖近东和北非

现行历史教材通常使用“四分法”

世界中古史的终点:前苏联学者:17C中叶

吴祁本世界史:15、16C(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法国学者勒高夫提出把中世纪下限划至18C后期,1789法国革命的爆发真正标志中世纪的结束(有法国历史中心论的嫌疑)

二中古时期世界历史概貌

(一)文明的拓展

涉及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美洲,某些洲的内部文明也在扩展

(二)先进的东方与落后的西方

世界范围内,亚欧大陆与北非位于文明发展的前列。亚欧大陆内,西欧落后于中国。罗马帝国衰落后,原来的土地上先后出现许多“蛮族王国”,它主要由日耳曼人建立,处于史前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的军事民主主义阶段。

中世纪的到来标志着一种新的文明—“基督教文明”的到来,继承了古典文明却并非古典文明的延续。当代学者更为强调罗马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继承关系。

古代中国历史秦汉大一统为“定制”,在乱治交替中不曾真正中断,因而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特点是长时期的连续性,唐宋文明则是中古中国文明的最高峰。

西亚北非古文明日趋消亡,阿拉伯文明的兴起与传播又使文明得到振兴。因而,以中国古时期的标准算作繁荣地区。

南亚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王朝更迭。

中南美的印第安文明由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共同创造,有特色并达到相当的水平。南部非洲出现一些国家有自己的文明,不同程度上受到伊斯兰教,基督教影响。

(三)中古时期各个地区文明的共性

(1)生产力方面:小生产与手工劳动

(2)经济形态方面:以农为本,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但不否认在某些地区其他经济

分占有重要比重。如西欧、阿拉伯的畜牧,其他一些地区工商业的繁荣,如意大利。农本经济:谋生非谋利,直接消费非交换。基本特点:自给自足。但历史上不存在完全自给自足的社会。

(3)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普遍存在大土地所有制和小生产的结合。农民以不同条件

租用领主或地主的土地,存在以地租为主要形式的剥削关系与程度不等的人身依附关系。西欧中世纪初期,劳役地租最为常见(后期是货币地租)。(中国历史上实物地租最为常见)(4)政治方面:中古时期的国家多实行君主制。君主制本质:个人政治。传统与习惯的约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制。“王在法上”和“王在法下”的争论,理论上有“王在法下”的依据,但在运行过程中二者都存在过。

(四)15、16世纪世界历史的转折

资本主义首先是作为一种经济关系在西欧成长壮大,冲击西欧封建体制。

新航路开辟后,最大最直接的受益者是西班牙。“十六世纪的暴发户,十七世纪的乞丐”

意大利衰落1 航线改变 2 政治动荡,形势复杂3 商业资本转化为社会的保守力量。

防止两种趋势:1 简单化,概念化2 单看经济指标

15-17、18C称为近代早期,封建社会or商业资本主义。

第一章中世纪初期的西欧

本章着重讲述10世纪以前西欧地区的历史。这是中古初期的西欧,是日耳曼人转战西欧各地并建立国家的历史,是西欧封建制度逐渐发生的历史,是西欧从古典文明走进所谓“黑暗时代的历史”

“黑暗的中世纪”主要指中世纪初期,这种说法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盛行于启蒙运动时期。

第一节民族大迁徙和日耳曼人的建国

一民族大迁徙前日耳曼人的社会状况

有关民族大迁徙之前日耳曼人生活状况的文献资料主要有凯撒《高卢传记》和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

公元3-5世纪,日耳曼人主要包括:

西日耳曼人:萨克森人,苏维汇人,法兰克人,阿勒曼尼人。

东日耳曼人:哥特人,汪达尔人,伦巴德人

公元后几个世纪日耳曼人的社会经济状况

(1)生产方面:半农半牧,有简单的手工业,使用铁器但不普遍

(2)经济交换方面:日耳曼人还没有货币,交换是以物换物,只有在邻近罗马的地区

才通过罗马商人偶尔使用罗马币交换,财产则以畜群多寡衡量,而且牲畜还用作赎罪之物。(3)社会组织方面: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大家庭公社,包括几代人,是基本生产单位,也是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单位。另外,部落首领,氏族长老和部落大会一同起着作用。(4)政治制度方面:军事民主制

(5)社会关系方面:已经出现阶级分化,已有奴隶。耕地,森林和荒地仍为公有,但

耕畜和住宅已经私有。

(6)宗教信仰:多神崇拜

民族大迁徙前的日耳曼人处于从史前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时期,称为军事民主制阶段。公元1世纪起,日耳曼人的很多部族开始臣服于罗马,或成为罗马辅助兵源,或纳贡,或成为庄园隶农。

二民族大迁徙和日耳曼人建国

这里的民族大迁徙,指公元4至6世纪日耳曼人大举攻入罗马帝国,转战西欧各地并建立国家的过程,广义上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纪匈奴人西迁。高潮出现于五世纪。

北匈奴被东汉击败后举族西迁,在约4世纪出现欧亚交界的草原上,并击败了这一带的阿兰人。

374、375年击败东哥特、西哥特人

376年西哥特人得到罗马皇帝允许,以同盟者的身份入居罗马境内,这是狭义的“民族大迁徙”的开端。

378年西哥特人举兵反抗罗马,大败罗马军团。

410年,西哥特人攻陷罗马城。

到5世纪中叶,日耳曼人占领高卢,西班牙和北非。476年,西罗马皇帝被废,西部从此不立皇帝。

日耳曼人所建国家兴亡表:

西哥特王国419-711

汪达尔王国439-534

勃艮第王国457-534

法兰克王国486(或481)-800

东哥特王国493-555

伦巴第王国568-774

三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生

“民族大迁徙”在西欧地区所带来的最大的历史后果,就是古典文明的衰退和中世纪文明的发生。这一历史过程,就是西欧封建制度的发生。

著名争论:“西欧封建化”问题

19C法德历史学家,“罗马派”(以法为主)和“日耳曼”派(以德为主)。罗马派认为西欧的封建制度源于罗马社会,日耳曼派认为西欧的封建制度主要源于日耳曼人部落社会。

现在看来,这两方的争论有一定的民族主义色彩,现代学术的进展已超越了这场争论。

1 西方学者的封建主义概念

狭义:封臣制+封土制(冈绍夫,比利时人)

广义:一种社会类型(布洛赫,法国年鉴学派奠基人之一)

2 中国学者的封建主义概念

古义:封邦建国

马克思主义转播后:一种生产方式或社会形态(大土地所有制和小生产相结合)

第二节法兰克国家的兴衰

一法兰克王国

1 墨洛温王朝的统治(486-751)

克洛维与苏瓦松之战(486)

墨洛温王朝的建立

克洛维皈依基督教

克洛维之后法兰克王国的分裂

“懒王”与“宫相”

法兰克人原居住于莱茵河中下游。497年正式皈依基督教,表明克洛维同罗马教会进行政治上的联合。王朝没有明确的行政机构,伯爵代表国王统治地方,辖区界限模糊。

公元6世纪起,大致划分三部分:东部:奥斯特拉西亚西部:纽斯特里亚南部:勃艮第7世纪前半叶,国王变得软弱无能,宫相控制实权(宫相原是王室总管)

2 墨洛温王朝时期法兰克的社会状况

《萨利克法典》编于克洛维时代,是萨利克法兰克人的习惯法,反映5-6世纪法兰克社会状况。法典的内容仅适用于国家内的法兰克人,但法兰克人只占人口的少数,高卢罗马人占多数。法典的内容与实际的情况不完全相等。

生产方面,5-6世纪时农业是主要经济部分。

土地关系方面,存在着大土地所有制和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公社内部包括奴隶、自由人、半自由人)

从6世纪末起法兰克社会明显分化,有两大表现:1 土地分封的普遍化:大地产制度的出现2 自由农民的迅速分化:依附性的农民阶级(很多农民失去人身自由)。

二加洛林王朝(751-987)

1 查理·马特改革

687年,丕平二世成为全法兰克王国唯一的宫相,是王国的最高统治者。

715年,其子查理马特继任宫相,719年成为全国宫相。

查理马特改革主要内容:推行比较严格、规范的采邑制,受封者承担军役,以土地的收入负担装备等,土地终身占有,死后交还。

为土地等级占有制度奠定了基础,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

采邑:以服军役为条件,终身占有土地。

自此之后,采邑成为社会惯例,这一措施既有深远影响又带来了眼前利益(建立起重装骑兵,强大了军事力量,在普瓦提埃之战中战胜了阿拉伯军队。)

2 加洛林帝国的兴衰

747年,查理马特之子矮子丕平(丕平三世)成为全法兰克唯一宫相。

751年,丕平登基称王,建立加洛林王朝。“加洛林”来自丕平三世之子查理曼的拉丁文读音。登基时,教皇亲自为丕平行“涂油礼”。丕平三世需要神权支持,教会也需要一个强大的世俗势力,这标志着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但这并不说明中世纪欧洲实行了政教合一的体制,只是基督教神权与世俗政治紧密联系。

8世纪中叶,罗马正受到伦巴德的威胁,教皇求助于矮子丕平。丕平于754、755两次出兵,最终击退伦巴德人,并将夺得的拉文那到罗马之间的“五城区”赠给教皇,“丕平献土”事件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直到1870年意大利统一,教皇国灭亡。

771年丕平三世之子查理继承了对法兰克王国的统治,其在位期间频繁发动战争。查理出兵西班牙,但出师不利长官罗兰丧生。800年圣诞节,教皇在罗马圣彼得教堂为查理加冕,并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此时,作为政治实体的西罗马帝国早已灭亡,但罗马教会一直在宣扬双重权威论,认为自己是精神权威的体现者,并强调世俗权威地位低于精神权威。因而,查理的这项皇冠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

查理马特的治国措施:

1 行政上,宫廷设有国王疏密会议和贵族会议。(前者由国王及其亲信组成,后者包括教会贵族,封臣,地方贵族。)这表明在当时地方贵族参与最高决策已成为一种制度。设立边防区长官(叫侯爵),还向各地派出监察官。

2 文化上,高度重视文化和教育,开办学校,组织人力搜寻古典文献,自己带头学习古典文献内容。

3 帝国的衰亡

814年查理曼去世,其长子虔诚者路易继位。840年,虔诚者路易去世,洛塔尔、日耳曼路易、秃头查理三人缔结《凡尔登条约》(843年)

秃头查理得到西法兰克,日耳曼路易得到东法兰克,洛塔尔得到中法兰克(南部逐渐变为今天的意大利)

《凡尔登条约》标志着加洛林帝国的最终解体。

帝国是当今重要西欧国家的起源,封建制度由此成长。

查理曼又被称作“欧洲之父”。

加洛林王朝时期的经济与社会

一大地产制的确立及依附性农民阶级的兴起

1 查理曼以后时期,分封更加普遍,国家高级官员和教会主教都成为了国家封臣,国家版图扩大,需要通过封臣进行管理。

2 采邑在事实上的世袭更为普遍

3 普通农民与隶农在法律上的地位模糊化,一个身份高于奴隶但地位仍较低下的非自由阶层------农奴兴起。农奴来源多样,有自由、半自由农民,也有奴隶。

第二章中古中期的西欧

本章重点讲述10-14世纪西欧地区的历史,部分内容已属15世纪。从整体着眼,这是西欧社会的繁荣和发展阶段,又称作中古盛期。这一时期,各种制度逐渐确立,经济和文化日益繁荣,城市普遍兴起,现代西欧主要国家开始形成和发展,英法两国的王权不断加强。

第一节封君封臣制度和领主制

一封君封臣制

早在法兰克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时期,贵族内部已结成等级关系,即封君封臣关系。但这种制度存在的典型期是11-13世纪。

概念界定:贵族阶级内部的等级制度。

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规范仪式:臣服礼和宣誓礼。

封臣的义务:效忠,帮助(服军役最为重要,还有赎君),劝告。

封臣的权利:占有和使用土地

封君的义务:提供封地保障封臣生活

封君的权利:征召封臣服军役并要求其提供各种帮助

若封臣违反约定,封君有权收回封土。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不是行政制度意义上的上下级关系,而是个人关系。这种制度绝不否认权威,国王是最高封君。封君封臣关系的混乱会造成社会的离心,但也具有向心的一面。因为其承认国王最高权威。

法律规定封土不可世袭,但事实上,已形成了世袭化。

贵族与骑士

中世纪早期非常看重一个人的血统和谱系。中世纪中后期更看重一个人的权势和财富。贵族内部有严格的阶级划分:公侯伯子男

公爵:最初是授予某个部族的首领,或被征服或归附的地方之主。独立性很强,有很强的自治权。

侯爵:边区长官,辖区一般地处边疆人烟稀少处。

伯爵:最初代表国王维护地方平安(地方官),加洛林王朝后期渐成独立或半独立的地方豪强。

子爵:最初是伯爵的副手。王权衰退时,一些子爵强大起来,并不受国家控制。

男爵:诺曼征服后,直接从国王手中获得土地的贵族。是英国地方势力的主要代表。但其实际权势与地位千差万别,强盛者可与侯爵伯爵相比。

骑士:广义的骑士指广义的世俗贵族,狭义的骑士是指下层小贵族,职业是打仗。中世纪早期,骑士指贵族的武装侍从,并不占有封土。但封君封臣制度普遍化之后,骑士也开始占有封土-----骑士领。这种情况12世纪后明显,贵族的重要标志便是骑士身份。

骑士制度----------培养和训练骑士的一整套做法,包括军事技能,生活方式,宗教知识的学习。这一过程从7、8岁开始,到二十岁左右举行骑士晋封礼,正式授予其武器和骑士称号。

骑士精神--------中世纪的一套有关骑士行为的准则:勇敢,虔诚,忠诚,优雅。其实质是理想化的道德要求。

骑士制度开始于11世纪末,盛行于12,13世纪,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步兵的兴起,军事技术的变革。

二领主制

概念界定:贵族在其领地上建立的统治、役使农民的制度,为封建生产方式的一种形式。基本内容:庄园制和农奴制

庄园制:既是农业生产组织和剥削组织,也是政治权利单位,体现了领主经济权与政治权的统一。领主与领民不仅仅是经济关系,还有政治关系,领主还有行政司法方面权力。领主既是封土的实际占有者,又是封土的统治者。

通常一个庄园包括以下四方面的要素:领主自营地,农民份地,依附农民,领主司法权的存在。

农奴制概念:建立在庄园制和人身依附关系基础上的剥削和奴役制度。

庄园立足于村庄,有时一个村庄就是一个庄园,有时一个庄园的土地可以分在若干村庄上,有时一个村庄包含若干庄园的土地。

农民不都是农奴,有为数不少的自由农民存在,也有很多半自由人。农奴是依附性农民的电影,但不是全部。

从经济上看,农奴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有自己的家庭。在事实上农奴具有财产权(法律上不承认,比如说其占有的小块土地)。农奴负担沉重劳役通常是每周三天,这种劳役可叫做劳役地租。法律上农奴属于主人,主人有权将其转让或出售。但农奴是“主人之人”不是“主人之物”,农奴的经济地位高于其法律地位。

第三节中世纪西欧的城市

一城市的兴起

1 中世纪早期的城市:中世纪早期的西欧遭遇城市的衰落和小王。11世纪前的西欧历史重心在乡村不在城市。

2 中世纪城市兴起的背景:农具的进步,农业生产中铁制农具的使用明显增加(铁犁);11世纪开始,大规模的垦殖运动,至13世纪;三田制的流行(一块田种冬季作物,一块田种秋季作物,一田休耕),增加了土地利用率。

二城市兴起的具体途径及城市的一般状况

城市兴起的三种途径:1 为了满足当地居民的需要产生的中小城市。这些城市数量最多,规模小,居民未完全脱离农业,但主要谋生之道是工商业;2 生产和经营专门产品的城市(佛罗伦萨的毛纺);3 以经营国际贸易和中介贸易为主(威尼斯,热那亚)

城市规模:一般规模不大

居民成分:主体是工商业者,并未完全脱离农业

三行会与工会

(一)手工业行会

学徒-帮工-师傅-小工业主为了在内部保持平衡,避免来自外部的冲击,手工业者建立了自己的行会。只有作坊主才能进入行会,成为行会的正式成员。

排斥竞争是行会的突出特点,产品的数量、质量、价格、劳动者人手、作息时间等都被行会详细规定。行会严禁行会以外的人开设作坊。不同行会之间也要协调,限制。

简单小商品生产的不稳定是行会兴起的历史必然。评价:1 保护小商业主 2 有利于手工业生产的维持与技艺的传承。3 行会的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有利于社会劳动分工的扩大

弊端:1 平均主义思想排斥竞争2 15、16世纪已经成为生产发展的障碍

商人工会

背景:随着城市发展,独立商人群体出现。贩运商品的行商—开店经营的坐商(行商坐贾)少数商人积累起雄厚的商业资本(流通领域),利用高利贷从事银行业。过程中建立起商人工会。商人工会比较富有,是富商的组织。很多城市的市政机构都把持在富商手中。

四城市的政治斗争

城市居民反对领主权的斗争;城市中下层特别是城市行会反对城市贵族的斗争(城市贵族主体似乎大富商,也包括高级教士和领主);城市手工业者的下层反对行会上层的斗争。

没有无领主的土地任何城市总是出现在某个领主的管辖范围之内最初领主怎么对待庄园就怎么对待城市,对城市行驶各种各样的领主权,如要求居民为自己承担劳役,战争时要求城市居民承担军役。更常见的现象是向城市居民收取实物或货币税。对于某些特别重要的手工产品,领主甚至实行专卖(酒肉盐)。还会派领主的代表参与城市的管理。在领主的观念里面,城市不过是又一处庄园。1275年时,伦敦仍然有19个领主私法辖区。

1 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权的斗争

两种方式:通过谈判用金钱赎买城市的权利;武装斗争

又叫做城市公社运动。大致开始于11世纪意大利的伦巴德地区,很快遍及英法德等地。斗争的高潮是12世纪法国城市斗争(法国琅城起义)

城市争取到的自由通常是两个内容:1 城市居民要有人身自由,城市要有司法独立,城市居民只能接受城市司法机关的审判

自治即自我管理权利。城市间差异很大。有的城市完全独立,大多城市只是享有部分财政行政和司法权利。一个典型的自治城市,有自己的管理机构和市政官员。这些官员经过选举产生市议会,产生负责各事务的官员。

2 行会反对城市贵族的斗争

3 手工业者反对行会上层的斗争

五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影响

11世纪以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乃至区域之间的商品交换正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活跃起来的。

影响: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结构。三等级(教士武士农民)无法立足。更加重要的是,农奴制和庄园制度的解体,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中世纪城市的性质不是异己因素,是有机组成部分问题的关键是1 对自由和自治的理解。自由不是近代的政治含义,自治实际上是当时政治割据,大小领主权重叠交叉造成的一种权利的空间。2 必须看到自由与自治的相对性,城市的司法权固然可以摆脱某个领主的控制,但并不能摆脱整个国家的司法权力的控制。就英法的情况来讲,中世纪后期伴随着王

权的强化,国王收回了很多城市的自治权。城市内部的社会结构的问题。注意城市贵族(城市的统治者),11、12世纪贵族的主体是教俗土地贵族,这些人主要生活来源是地租收入。13世纪以后,少数富商成为城市的统治精英。他们先获取了自己的经济地位,接着获取了政治地位,这些人仍然和贵族和国王有千丝万缕的练习。

第三节西欧国家政治

一英国(英格兰)王权的加强与议会君主制的形成

罗马统治和盎格鲁撒克逊时期

公园1-5世纪,不列颠岛处于罗马的统治之下,5世纪前半叶,罗马军团撤走。5世纪开始,日耳曼人的三个支系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从欧洲大陆渡海进入不列颠。由此进入盎格鲁萨克逊时期。新来者建立十多个小王国,经过兼并到7世纪时形成七个王国,这个时期叫七国时代。9世纪初各个王国基本统一在威塞克斯之下。8世纪开始,北欧来的的诺曼人(主要是丹麦人)南下渡海进入不列颠,这些人给英国东南部分造成很大破坏。9世纪后期威塞克斯出现了一个著名人物---阿尔弗烈德大帝,遏制住了丹麦人的进攻势头,逼迫丹麦人媾和。(划出英格兰东北部让丹麦人居住,这部分叫丹麦区),他还建立了国王舰队,编订法典,提倡学术。10世纪末,英国人战败,给丹麦的赎金叫“丹麦金”。随后,丹麦人克努特建立“克努特帝国”,包括北欧与英格兰。

诺曼征服与王权的加强

1066年,威廉渡海征服英格兰。最大的结果是把欧洲大陆上的封君封臣制度带入了英格兰,而且自上而下的系统的贯彻

1086年威廉索尔兹伯里宣誓所有封臣都要向英王宣誓

1086年威廉组织一批人对整个英格兰进行土地及其赋役的调查。调查土地财产,收入数额等,都要登记在册。调查严,追问细。调查的结果编程《土地赋役调查手册》,即《末日审判书》

有英国特色的封君封臣制保障了英王作为最高封君的权利。另一方面,威廉也全盘继承了英格兰已有的政治遗产。诺曼征服前,英王已掌控司法行政军事大权,已经有效控制教会,已经是当地最高的公共权威。和基督教的神权思想结合起来,表现在英王登基史要由教会高级人士举行涂油加冕礼。从威廉开始的英格兰的王权有两重性质,一是作为最高封君的权威,第二国家的公共权威。从此英王实行跨海而治。英格兰国王同时在诺曼底占有领地。

亨利二世的措施

1154年法国安茹伯爵亨利二世当英王。该王朝叫安茹王朝,也叫金雀花王朝。统治的疆域广大。

军事方面,普遍推行盾牌钱,代替军役。国王用这笔钱组织雇佣军。减少国王在军事上对封臣的依赖。同时要求自由民主,按照自身财产状况自备作战武器和物资,随时为国王服军役。

法律方面,设立中央法庭,扩大巡回法庭。设立陪审团制度。

政治危机与大宪章的签署

政治危机由财政危机引起,首先是出现了通货膨胀,英法连年战争使开支连年增加。失地王约翰征收盾牌钱,封土继承金。甚至利用封君的地位通过婚姻榨取贵族的钱财。约翰的一整套做法引起了贵族的强烈不满。

导致贵族在1215年公开反对国王,在这一年的6月签署了著名的政治文件《大宪章》。是

王权和贵族政治上互相妥协的一个方案,基本精神是维护封君封臣制度,保障教俗贵族既有的特权,要求限制王权。但《大宪章》仍认可王权的合法地位和至尊地位,把国王视为贵族权益的恩赐者和保护者。《大宪章》的少数条款承认了城市的权利和地位,要求国王保护商业。

议会的诞生

亨利三世统治时期,王权和贵族的冲突更加激烈。1258年贵族反对派西门德孟福用武力强迫国王签署《牛津条例》,这个条例对王权的限制超过了大宪章,实质是要建立贵族的寡头政治。1262年时亨利试图废除这个条例,导致内战爆发。结果国王军战败。孟福1265年1月在伦敦召开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国家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了贵族之外,每个郡有两名骑士代表,每个市有两名市民代表。该年8月爱德华率领国王军反击,打败贵族军,杀掉孟福,爱德华继位,即爱德华一世。1295年爱德华一世为了筹措战争的费用,下令召开国家会议,会议人员的构成完全仿效1265年孟福召开的会议,这次会议参会人达到400多名。此后的英格兰国家会议都是仿效1295年的会议。于是1295年的这届议会被称作“模范议会”,这标志着英国议会的正式诞生。由此英国产生议会君主制。

14世纪后期议会内部逐渐形成上下院。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市民组成。是自发的过程,不是主观设计的。中世纪英国议会最主要的职能是讨论和批准国王的税收。如果不经过议会的同意,国王不能征税。动态地看,上院的立法权和下院的财政监督权有所发展,但这两点并不构成中世纪议会最主要的特点。中世纪的议会是国王的议会,不是国家主权机构,从属于国王。议会的召集,人员的构成,会议的内容都是由国王决定。中世纪的议会其实是国王政府的一部分,

说明英国的王权固然强大,但仍有其历史限度。封君封臣制一方面保证了英国的最高权威,也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扩张。

二法国王权的发展

卡佩王朝初期弱小的王权

为了保持王位继承的稳定性,搞预先加冕制度和两王共治,这反映了王权本身的弱小。幸运的是加佩王朝在漫长的时间里直系男性继承人始终绵延不绝。菲利普二世时这种做法结束。此后长子继承制逐步发展起来。当时法王的经济实力非常弱小,对法兰西的控制力极其有限。巡游统治既是统治方式,也是生活方式。

两大任务:怎样制服法国内部的政治割据,如何从英王手中收回法国的土地。

王权的优势:第一,在法兰西国家的观念并不因王权的弱小而消失,国家的代表与象征就是王权。这一点确保其在理论上是贵族的最高封君,对独立的公爵和伯爵拥有最高的宗主权。第二,教会始终站在国王一边,鼓吹君权神授。尽管王权弱小,但仍然在登基时由大主教举行神圣的涂油加冕礼。

路易六世、菲利普二世、菲利普四世与王权的加强

王权强化的表现:

第一,领地的合并。(菲利普四世时法兰西领土基本形成)

第二,形成了稳定的政治中心。确立了国王的最高司法权力。(菲利普二世时,巴黎已成为欧洲重要的经济与文化中心。司法权强化,菲利普四世时,巴黎高等法院已成为最

高司法机构。)

第三,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三级会议的召开

1 背景:战争频繁,国王财政经常发生困难。(向法兰西境内的教会机构征税,标准是教会财产的百分之20)。教皇与法王的冲突

2 1302年,法王在巴黎召开第一次三级会议(高级教士、贵族、市民代表)

1302年三级会议的两个目标:一方面支持国王与教会展开斗争,另一方面确认法王有权征税。

程序:开会时三个等级分别讨论议案,每个等级各有一票表决权(对法王的约束力有限)

3 与英国议会的对比

组成部分:英:下院—骑士、市民。上院---贵族法:三级会议

三级会议标志着法国继英国之后进入了议会君主制阶段

三英法百年战争

(一)原因:

深层次:两国的领地纠纷(诺曼征服后英王处于“跨海而治”的局面,意味着两国存在着领地的纠纷。法王时刻准备着以封君身份收回英王在法兰西的领地,英王也坚决维护自己的利益。)

直接原因:法国的王位继承问题;双方对弗兰德斯(中世纪著名的商业贸易中心)的争夺(二)结果:

法国胜利,双方签订和约。除加来外,英国军队全部从法国搬出。

(四)重要影响

1 战争加剧了两个国家的社会矛盾,导致了英国和法国各自中世纪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起义。(1358年法国扎克起义,1381年英国约翰泰勒起义)

2 促使两个国家民族认同的观念和国家意识日益增长

法兰西民族体现了前所未有的爱国热情,超出了阶级和等级的界限。英国战争失败结束了跨海而治,统治者转而关注英格兰本土,本土意识增强。

3 军事意义:标志着骑士的军事价值大为降低,战争中双方大量使用雇佣兵(主要是步兵)作战,机动灵活,相互配合,骑士日益走下坡路。

四德意志王权的曲折历程与诸侯割据的形成

(一)德意志的几大公爵

10世纪初:萨克森公国、法兰克尼亚公国、巴伐利亚公国、士瓦本公国

911年加洛林王朝统治结束

(二)萨克森王朝的建立

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称王,即亨利一世,建立萨克森王朝。除了四大公国外,还控制了洛林公国。

(三)奥托一世与王权的加强

(四)奥托一世的扩张

越过易北河,占领斯拉夫人居住地,并在当地建立主教区,传播基督教。948年设勃兰登堡主教区,955年设立马格德堡主教区。向南试图控制意大利。

(五)奥托称帝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建立

奥托一世于962年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加冕称帝---“罗马人的皇帝”

最初无定名,到12、13世纪时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帝国没有明确疆界,主体是德意志,包括意大利北部,还有勃艮第王国,东部还包括捷克波兰。帝国只是名号,没有实质的帝国

制度。

(六)诸侯的崛起与“黄金诏书”的发布

10-11世纪德意志王权较强大,11世纪后期开始,王权与教会的矛盾不断加大,与地方贵族的利益冲突不断激化。

王权与教会:“授职权之争”。教皇的选举只能由教会产生,不应由国王代表的世俗权力产生。

13世纪,诸侯力量渐强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原因:19世纪至今一直广泛争论。传统看法:(来自于19世纪德国的某些学者)奥托一世起的帝国政治使往国内的凝聚力削弱。19世纪伏尔泰:王位的传递被大贵族所控制1254-1273大空位时期:政治割据的局面已成定局

1356年查理四世宣布颁布“黄金诏书”,明确规定德意志国王由七大诸侯选举产生(美因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尔主教、莱茵伯爵。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侯爵、波西米亚国王)

议会:帝国议会。15世纪发挥作用。组成:选侯、诸侯代表、城市代表表决时三个等级各有一票。

(七)德意志东扩

原先西斯拉夫的土地上形成了独立的强大诸侯国,如奥地利公国,勃兰登堡侯国,梅克伦堡公国,到13世纪前半叶,又征服了普鲁士,与后来的德意志关系密切。

普鲁士:立陶宛人的分支,13世纪前半叶被德国的条顿骑士团征服

结果:直接改变了德意志的政治格局(易北河成为中部界限);政治力量对比发生明显变化:东部政治力量迅速崛起。

腓特烈一世六次进攻意大利

(八)城市同盟

建立地区性的城市同盟以求自保(著名的有:莱茵同盟,士瓦本同盟,汉萨同盟)。汉萨同盟正式形成于14世纪,核心城市是吕贝克,汉堡、不莱梅、科隆都是成员。

性质:城市商业组织,政治色彩较弱。

目的:保障贸易特权和商业利益。保护城市安全。

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衰落,17世纪后半叶正式解体。

五意大利半岛与伊比利亚半岛

中世纪意大利是地理名词而不是国家概念。13世纪中叶以前意大利北部从属于神圣罗马帝国,13世纪以后北部则是一批独立的城市国家,如佛罗伦萨、威尼斯。中部是以罗马为中心的教皇国。南部是列国争夺的对象:拜占庭、阿拉伯人—诺曼人---法国、西班牙(14、15世纪)

伊比利亚半岛8世纪被阿拉伯人征服,但北部有一批基督教小王国。

西班牙统一国家的形成:西班牙人反对阿拉伯人的“收复失地运动”(雷康吉斯达运动)。13世纪末取得决定性胜利,出现了几个重要王国:卡斯提、阿拉贡、葡萄牙。1479年卡斯提、阿拉贡合并,即为西班牙王国。16世纪初除葡萄牙外,西班牙王国基本控制了伊比利亚半岛。

第四节西欧中世纪的教会

一教会的组织

基本沿用古罗马时期的教阶体制,有关教务和神职人员管理的一套体系。

(一)大主教区,主教区,乡镇教区,修道院

教会的基本组织是大主教区和主教区。主教区相当于一个城市,大主教区在地域上相当于行省。基层组织为乡镇教区。在各级教区之外,还有由修士、修女组成的修院、修道院。有时修道院联合形成修会。

(二)特殊城市的主教又叫做宗主教,地位高于一般的大主教。如主要城市:罗马城,

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只有罗马宗主教地处西部,声称自身具有最高的宗教权利(圣彼得殉道)。

教皇(papa) 最初称地位高的神职人员,各地主教。

(三)天主教与东正教

1054年东西部教会正式分裂。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自认正统,称“正教”,“东正教”,“希腊正教”。以罗马教皇为首脑的西部教会,自称普世性宗教,“公教”“天主教”“加特力教”

11世纪中叶前教皇只是名义首脑,后逐渐掌握实质权利。

罗马教廷是教皇的统治机构。枢机团协助罗马教皇进行统治,其成员地位很高,称“枢机主教”,中国称“红衣主教”。

教皇职位的选举由枢机主教决定。

二教权的强盛与衰落

(一)中世纪初期教会对王权的依托

随着日耳曼人各个分支纷纷皈依基督教,罗马教会跟日耳曼人建立的各个王国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教会由此成为精神权威的一种集中体现。另外由于国王以及一些高级贵族不断地向教会馈赠土地及其他一些财富,教会聚集了大量财富。更为重要的是,6世纪时罗马教会已经控制了罗马城,由于756年丕平献土,帮助罗马教皇建立教皇国。罗马教皇集宗教权和世俗权威一身。但是在11世纪以前教权在根本上还不具备跟王权、政权相抗衡的能力,教会一直受到了政权的庇护和控制。原因:一旦发生战乱,社会失去秩序,教会将成为被掠夺的对象,教会需要政权保护和支持。

查理帝国解体后,教会组织神学家伪造文献《伊西多尔教义集》,宣扬教权高于王权。“君士坦丁的赠礼”。这成为罗马教会获取世俗权力的依据。瓦拉运用语言学知识,证明其是伪造的。

很多高级教士变成国王的封臣,教会本身也封建化了。即教会的世俗化。

(二)克吕尼运动

这是中世纪以后,教会内部第一次重大的改革运动。目的:防止教会的世俗化,加强对修道院的管理,振兴道德。

开端于10世纪初法国西南部的克吕尼修道院。内部纪律森严,要求修士必须独身。同时提出反对国王任意干预神职人员,反对圣职买卖。

西欧各地陆陆续续出现了一批克吕尼派修道院

克吕尼运动一开始只涉及道德层面,非政治层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的发展,涉及到政治层面。比如说要求确立罗马教廷对整个西部教会的决定权力,反对国王干涉教会事务。1073年一个狂热的克吕尼派修士当了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中世纪历史上名气最大的教皇之一)他上台后公开宣称,俗权低于教权,声称罗马教皇有权废黜违背基督教教义的君主。(三)授职权之争

1075年格里高利七世与德皇亨利四世发生冲突,称“主教授职权之争”。

1076年亨利四世召开会议要求教皇下台,格里高利七世随后宣布要开除亨利四世,此时德意志贵族开始造反,反对亨利四世统治。要求亨利在一年之内恢复自己的教籍。于是发生

1077“卡诺莎事件”。

授职权之争一直持续到12世纪。斗争的结果:签订《沃尔姆斯条约》

需要注意:并不限于德意志,但与德意志皇帝的斗争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罗马教皇在与法王英王争夺授职权时没有占到便宜(因为此时英王法王强大);德意志真正的胜利者是诸侯

授职权之争造成了客观结果----教权和俗权开始分离

(四)英诺森三世时期教权的强盛(略讲)

(五)“阿维农之囚”与教权的衰落

13世纪后期开始,伴随着英法王权的日益强大,教权受到王权的有力遏制。法王与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围绕着征税权力展开斗争,法王胜利。1305年在法王的直接安排之下,法国波尔多的主教当选教皇,即克莱门五世。1309年法王把教廷从罗马城迁到法国南部的小城阿维农。此后70多年时间一共有七任教皇驻地都在阿维农,历史上叫做“阿维农之囚”。1378年罗马又立新教皇,出现两教皇并立的局面。这个事件称作“教会大分裂”(1378-1412)

三教会的精神统治、经济剥削和“异端”思潮兴起。

(一)神学控制与宗教生活

圣奥古斯丁《上帝之城》,认为人人带有与生俱来的罪恶,即“原罪”。整个人类就是从“邪恶之城”“罪恶之城”走向“上帝之城”的历史。

后来的神学家又不断地补充

来世主义

13世纪初确立七项圣式为基督教必须遵从:洗礼、坚信,忏悔,圣餐,婚礼,神品,终傅

(二)经济剥削

教会组成庄园经营土地。规定俗人要加纳什一税。

中世纪的教会绝对不是纯粹的宗教机构,除了宗教权利外,还有庞大的经济权利,也有相当的政治权利。

(三)“异端”思潮

“异端”--------观念和行动上与教会宣扬的官方哲学不相同的人。

“异端”不同于异教,指同一个宗教内部。

16世纪宗教改革之前,“异端”思潮分为两个趋势。一种是反映下层人民利益要求的趋势,比如说阿尔比派(活动在法国的阿尔比城)、使徒兄弟派、约翰鲍尔领导的平民派。他们的共同主张是教徒平等,财产公有,继承和发扬原始的平等的基督教精神,反对教会聚敛财富。第二种趋势是以某些神学家为代表的反映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的一些思想和运动,代表人物:14世纪英国神学家威克里夫,15世纪捷克著名神学家胡斯。

(四)威克里夫

牛津大学主讲圣经的神学教授,把圣经从拉丁文译成英文。主要著作:《三人对话录》

基本主张:王权至上,认为罗马教会罗马教皇不能掌握世俗权利。应该建立一个属于英国国王的而不是教皇的英国教会,这个教会的首脑只能由英国人担任,教会不能聚敛财富,不能拥有地产,教会现有的物质财产应该属于国王。提出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任何中间人,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根据和权威

被视为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驱

古典文明是怎么衰落的?

越来越被认为是他自身的原因。把对人类社会的信心不是放到古典文化上,而是宗教上。

四十字军东侵

(一)何谓十字军

(二)东侵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1096年罗马教廷以圣战的旗帜发动了西欧各国对近东地区的侵略战争,持续了两个世纪。(1096-1291或1270年)。罗马教廷认为这是基督教反对伊斯兰教的战争。参加这场战争的人有国王,有教俗,贵族,有骑士,有商人,有农民和手工业者,社会成分极端复杂。

背景:罗马教廷力图通过东征来控制长期和自己作对的东正教徒,实现宗教的大一统局面。西欧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激起了国王、贵族对东方财富特别是奢侈品的参与。另外西欧某些地区流行长子继承制度,造就了一批既没有封号也没有土地和财产的贵族和骑士。商人特别是威尼斯商人是东征的积极参与者,企图从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手中夺取贸易港口和市场。近东政治形势混乱。

第五节西欧中世纪的文化(14世纪以前)

一“加洛林文艺复兴”

(一)中世纪初期教育、文化领域的蛮荒

原因:1 公元5世纪,西欧进入中世纪以来,由于数世纪的动荡与战乱,日耳曼人作为征服者,自身文化水平并不高。古典文化的衰退(以希腊语、拉丁语为载体)文化、教育的全面崩溃目不识丁的赳赳武夫任意驰骋的社会。唯一与文化有关的组织机构—教会

2 中世纪早期,由于精神取向(内涵)的不同,古典文化受到教会的压制和摧残。古典文化—“异教”的范畴—当时教会的眼中崇尚理性和美德、热爱自然、享受人生是古典文化的特征;对神的态度---不信神或信多神,甚至是渎神。与中世纪的基督教格格不入

3 教士的文化水平不高,中世纪初期学术和文化的中心是修道院。其主要任务是抄写和研习经卷。中世纪的手稿上经常可见抄写修士的感叹。文字的载体—羊皮纸昂贵,不容易得到。为抄写经卷,将羊皮纸上的古典文字刮掉

(二)“加洛林文艺复兴”的内容及主要成就

概念:指8-9世纪,加洛林帝国教育文化领域的繁荣景象。

人物:查理曼:法兰克王国的创立者,自身文化水平并不高。

其传纪: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

查理曼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拉丁语,也学过希腊语,但不会写字。是一流的文化与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其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急需教化的时代----马背上无法治理天下。当时的受众没有文化,无读写能力,知识分子的水平不高,若没有强大牢固的文化载体,基督教文明中教化社会的功能也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8世纪后期开始,下令每个主教区和修道院必须办一所学校,以教识读与与书写文字为主,也有简单算术。在宫廷中办学,邀请当时一流的学者前来讲学,研究学术。(著名学者:来自英格兰约克郡的阿尔昆)

社会的变化:以往被视为异教的古典拉丁文作品成为教会研习的对象。古典拉丁作品受到保护。罗马时代的诗歌、史诗百分之90----加洛林时代的抄写保存下来

加洛林文艺复兴在整理和保护古典文献中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主要成就:整理和保护古典文化拉丁著作。例如:阿尔昆等人编订新版《圣经》,发明了便于书写和识别的加洛林小字体。(加洛林手稿已基本接近现代字体)。

(三)“加洛林文艺复兴”与基督教

加洛林文艺复兴是一次以信仰为核心,以宗教为主导的思想运动。

文化是宗教的工具,宗教是文化的内涵。

说明(根据):根本出发点是信仰强调接受教育、学习文化的宗旨是更好地学习《圣经》,以提高领悟神的启示的能力。(“错误的语言是危险的,但更危险的是错误的理解”----查理曼)

与14世纪文艺复兴有着本质的区别

文化教育与基督教由此结合。中世纪西欧文化由此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成长空间、发展方向,古典文化在为基督教服务的语境中得到了保存和重视。

二“十二世纪文艺复兴”

(一)“十二世纪文艺复兴”的内容

理解:(1)不能用“繁荣”来形容11世纪以前的文化,但11世纪以后,文化进入了一个繁荣期。(2)与经济发展,城市兴起的社会情况相对应(3)用来形容11世纪以后西欧文化的繁荣。

12世纪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时间观念。

提出者:美国学者哈斯金斯认为其时间应前后延展50年(《12世纪文艺复兴》)

内容极其丰富,远远超出“加洛林文艺复兴”,表现在很多方面。

(1)伴随东西方交流的开展,西欧人从拜占庭人和阿拉伯人手中获得大量的古希腊语作品,并且将其翻译,特别是翻译了亚里士多德的作品。从阿拉伯人手中的得到已经译成阿拉伯文的希腊作品----犹太人有着特殊的贡献(因为他们和阿拉伯人有通商关系,将阿拉伯文古希腊作品带回西欧)。

(2)11世纪以后伴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活跃,西欧各地特别是意大利的城市出现了沿袭罗马法的景象,这叫做“罗马法的复兴”。进入中世纪后,法律出现混乱:日耳曼人各个部族的习惯法;日耳曼人所建立的各个国家制定的法律;罗马法(主要实行在教会内部)(3)文学的繁荣,大学的出现,经院哲学的兴起等等。(西欧中世纪初期的文学更多的是宗教故事,11世纪后文化的繁荣表现在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

(二)大学的兴起

中世纪初期不是主教区的学校就是教会办的学校,也会有乡镇这一级教区的牧师开办的临时性的学校。

教会学校的初级科目是拉丁语,还有神学和读写方面更加系统的训练。

比较系统的课程“七艺”(逻辑、语法、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艺和神学密切相关。“修辞”和“逻辑”有助于神学问题的论证和解释。“算术”和“几何”方面的知识是教堂建筑的必备,而且中世纪的算术和几何也具有相当的神秘性(例如数字“3”象征三位一体,“7”象征基督教的七项圣事,“12”象征耶稣十二门徒),天文学涉及教会对天文现象的解释,音乐帮助人们领略圣歌的内涵。

11世纪以后,城市发展,城市学校出现。特别是在意大利,城市学校出现的较早。比如11世纪时意大利北部博罗尼亚大学,是以研习法学为主的学校。这所学校变成了西欧最早的一所大学。(来源于西方教育史相关书中说法)。大学就是在城市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许多学者认为已经无法准确判断西欧哪一所大学最古老(因为资料缺失,标准判定)“大学”在中世纪指的是一种社团(学生和老师组成的社团),可以把它理解成中世纪城市行会的一种。12世纪出现的萨勒诺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也都课看做是西欧历史上最古老的大学,13世纪又出现了剑桥大学,奥尔良大学以及帕多瓦大学。14世纪时欧洲有大学四十余所,到1500年欧洲的大学达到了65所。

中世纪大学最主要的特点有两个:

(1)大学有不同程度的自主与自治权,这在法律上得到肯定。大学在形成之初自主和自治性都比较强,后来逐渐受到教会和市政当局的控制,所以到后来,大学的自主与自治反而受到侵害。几乎都与市政当局发生过冲突----最古老一批大学部分师生外迁----外迁的师生又成为某地建立新学校的主力(牛津大学没有明确的建校时间,一般来说12世纪建立)

(2)大学是分系分科的,大学是多学科教育的场所,以某一科为主的学校叫“学院”(college)中世纪大学的学科设置:通常设立四个学科-------神学,文艺(人文学科),法学,医学。文艺是基础性学科。通过文艺学科的学习通过考试,就可以获得学士学位。神学法学医学的学生在学完文艺学后必须继续深造(硕士博士当时没有高低之分,硕士通常授予神学)

学生学习:听课、做笔记、背诵、辩论

还受到教会统治---有相当多的教会人士在大学授课。但大学的思想氛围相对宽松,有利于学术文化的发展。中世纪的大学热衷于辩论,对人的理性思维的成长有帮助。大学的出现标志着学术文化中心的转移(此前在修道院)

(三)经院哲学的繁荣

盛行于12、13世纪。是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基督教哲学。

讨论问题:上帝及与上帝有关的神学问题。

经院哲学的宗旨在于给基督教的信仰以逻辑化的论证,让其有更强的逻辑性、说理性。方法:从圣经以及神学家的著作中引经据典,然后运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形式逻辑)不关注社会问题,不关注自然现象,关注的是圣经以及与此相关的寓言、隐喻和神秘解释。从西欧哲学史、思想史角度来看,中世纪哲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基督教的信仰很大程度上出于盲从、迷信,教会在中世纪初期曾经大搞蒙昧主义。(教会人士宣称“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经院哲学给这样的信仰一种逻辑基础----历史的进步、人的理性---思维的合理性---从此在神学的架构中得到进步。

所讨论到的一些问题是有意义的,比如概念和实体的关系问题。人类的美德、人类的天性的问题。有助于后人了解中世纪人的心态。

(四)经院哲学内部唯实论与唯名论之争

讨论共相的问题

“唯实论”认为共相是唯一的实在,越普遍、越抽象的东西越具有实在性。具体的东西不过是共相的一种表现和反映。早期的代表人物:坎特伯雷大主教安瑟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托马斯·阿奎那。

“唯名论”认为共相并不具有时代性,不过是词语而已。只有实物才是真实的。著名的代表人物:法国神学家阿伯拉尔

共同点:两派都注重逻辑推理,都不否认理性的重要价值

差异:唯实论始终强调信仰是第一位的,理解是第二位的。唯名论出发点仍是信仰,但强调理性的重要意义。

阿奎那代表作:《神学大全》目的在于证明上帝存在。提出了几种证明方式,比如说不受动的始动者的论证方式。认为神的启示是人的理性和知识不能代替的,但这并不等于否认人的理性和所获得的知识所具有的价值。

经院哲学这一套脱离实践的方法决定它必然会走向没落,靠逻辑推理来论证超自然、超社会、超历史的抽象问题

13世纪以后,一些神学家从对逻辑的痴迷转向逻辑极端的失望。14、15世纪巴黎大学校长日尔森:“一切费尽心力的探索都是徒劳的”

第二章参考书目:

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马克垚:《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

马克垚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

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一卷

布瓦松纳:《中世纪欧洲生活和劳动》

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

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

哈斯金斯:《12世纪文艺复兴》

黄春高:《西欧封建社会》

期中考试试题(开卷):

试析西欧封建社会(15世纪以前)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中世纪的拜占庭和东欧

本章主要内容讲述中世纪拜占庭和东欧诸国家的历史。中世纪的拜占庭就是古代的东罗马帝国,习惯上将中世纪的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帝国。中世纪的东欧指德意志以东的欧洲地区,其中也包括东南欧。中世纪的东欧,是深受拜占庭文化影响的地区。

东南欧:喀尔巴阡山以南巴尔干半岛

第一节拜占庭帝国和东欧诸国概述

一拜占庭帝国历史概述

拜占庭是古希腊的一个城邦----麦加拉,是麦加拉城邦在欧亚的分界线欧洲一侧建立的殖民城市。罗马皇帝君士坦丁迁都后,命名为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在强盛期也是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强盛期版图包括小亚,北非的埃及,欧洲的巴尔干。政治上起伏跌宕,文化上丰富多彩。

(一)5-6世纪的强盛和查士丁尼的活动

5-6世纪西欧是全面衰退的时期,但在欧洲的东部拜占庭却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时代。5-6世纪民族大迁徙的浪潮对拜占庭影响不大。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条克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工商业高度繁荣。其中地位最突出的就是君士坦丁堡,是欧亚各种商品的集散地,是连接欧亚的一座桥梁。

查士丁尼上台以后有着一系列的治国措施,最重要的是两点:

(1)成立了由一批著名的法学家组成的团体开始系统地整理、编纂罗马法。先后编成了四部书《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法令新编》,合成《民法大全》,也叫《国法大全》。意图在于加强皇权,鼓吹君权神授。这部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罗马时代的法律由此系统地保存下来。为什么重要:罗马法特别是其司法部分(有关个人权益的法律)涉及到近代以前简单商品经济的一切法律关系,如买卖、借贷、债务、契约、继承。对着后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近代除英国之外都受到罗马法的直接影响)

(2)强化统治,例如要求异教徒改信基督教,为此529年时以异教团体的罪名关闭了雅典著名的柏拉图学园。对外政策:消灭西欧的日耳曼小王国。(贝利撒留西征,先后灭亡汪达尔王国、东哥特王国,占领的伊比利亚半岛的东南部。)征服战争进行20年左右,也导致国库空虚。查士丁尼在这些征服的地方倒行逆施。尽管军事上的胜利不少,但统治很难维持,在查士丁尼死后,西部土地渐渐丢掉。

(二)7-8世纪的衰落和9世纪以后的再度强盛

6世纪斯拉夫人开始进入巴尔干半岛,导致拜占庭在巴尔干半岛的统治基本瓦解。7世纪时阿拉伯人崛起,占领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到7世纪中叶时,拜占庭帝国仅能控制巴尔干半岛的一小部分地区和小亚的一小部分地区。

7世纪以后拜占庭普遍推行军区制,以军事长官为首的地方军事行政合一的制度,总督既是一个地区的军事长官,又是行政长官。在军区的内部实行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把自由农民编入军队,同时分配给其小块土地,土地可以世袭,这些人战时作战,平时务农。向国家缴纳土地税、人头税等等。)与此同时对军队的将领进行封赐,结果造成一批军事贵族的崛起。但国家对土地的控制、对人的控制还是比较严密的。

拜占庭的东正教会也占有大量地产,土地多,同时享有免税特权。在军区制度已经推行的情况下,东正教会成为一个障碍,影响拜占庭政府的收入。结果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在726年宣布反对圣像崇拜。从此以后拜占庭全社会掀起“圣像破坏运动”,实质上是拜占庭的反对教堂和修道院占有土地的运动。只是以反对圣像为名。这场运动持续了一个世纪以上,大量的教会土地被没收,被军事贵族所占有。843年皇帝狄奥多拉宣布恢复圣像崇拜,结束“圣像破坏运动”。说明拜占庭教会从属于皇权。

9世纪以后国力又强盛起来,表现在从阿拉伯人和斯拉夫人手中夺取了部分地区。

11世纪后期拜占庭由出现了一种制度,叫“普洛尼亚制度”(监领地制度)。政府把土地分给公职贵族,由他们终身监领。这些人按照土地大小提供相应的兵源。农民要接受监领人的管辖,缴纳赋税,服劳役。监领人也要缴纳一部分赋税。监领地最初规定只能使用,不能世袭也不能转让,但后来监领地变成世袭领地,而监领人越来越像西欧的领主,造成拜占庭割据局面的形成。推行原因:自由人越来越少,兵源越来越少

(三)12世纪以后的衰退

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君士坦丁堡被攻克,十字军在这个地方建立拉丁帝国。1261年拜占庭复国,但领土更加狭小,仅限于小亚的西北角和希腊半岛的一小部分。从14世纪开始,奥斯曼土耳其人构成了对拜占庭最大的威胁。1453年,土耳其军队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奥斯曼苏丹将这里更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四)拜占庭文化

特点之一是其多元性,包括三种元素:希腊文化(拜占庭是一个以讲希腊语为主的国家,古典文化的传统在拜占庭没有中断。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成为古典文化最主要继承人);基督教文化(拜占庭是信奉基督教的国家,基督教神学文化成为拜占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东方文化(主要指北非、西亚)。三种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拜占庭文化。

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1)对东欧:拜占庭是斯拉夫民族文化的启蒙老师。东欧国家的文学、文字、宗教信仰乃至建筑风格都受到拜占庭直接影响。在中世纪初期,斯拉夫人还处于史前社会后期。9世纪中期,受保加利亚国王的邀请,拜占庭东正教教室希里尔连同他的弟弟传教,帮助斯拉夫人建立教会。希里尔借助希腊文字母,为斯拉夫人语言拼音,创造出了希里尔文字,这样也就奠定了斯拉夫文字的基础。从此以后斯拉夫各地纷纷皈依东正教,建立东正教会。在宗教传播的过程中,拜占庭对斯拉夫人起的作用就像罗马对日耳曼人起的作用。例如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皈依东正教。

(2)对西欧:以12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为例。拜占庭保留下来的古典典籍通过阿拉伯人传入西欧,另外拜占庭长期控制意大利半岛南部和东部,古典文化又这个地方又传到西欧。然后中世纪后期,随着奥斯曼人占领土耳其,很多学者移民意大利,直接推动了古典文化研究的热潮,进一步推动文艺复兴。

二东欧诸国历史概述

(一)斯拉夫人建国

9世纪时东斯拉夫人建立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国家,史称基辅罗斯

10世纪时西斯拉夫人先后建立了波兰、捷克。1569年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合并,合并以后的国家叫做波兰共和国。捷克的情况与波兰类似,

南斯拉夫人主要活动地域是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人建立的主要的国家叫做塞尔维亚,这个国家长期受保加利亚和拜占庭的统治。1190年获得独立,甚至一度强盛,14世纪时被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

7世纪时保加尔人从黑海的北岸进入多瑙河下游,而多瑙河下游的居民是南斯拉夫人,他们共同建立了一个国家----保加利亚。历史上先后出现第一保加利亚王国、第二保加利亚王国。14世纪也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所灭亡。建国后的保加尔人由游牧转向定居。历史上也把它归为斯拉夫国家。

除此之外东南欧还生活着一批非斯拉夫人,比如罗马尼亚人。是达基亚人和罗马人融合的结果。还有匈牙利人(马扎儿人)(芬-乌格尔人的一个分支,后来融合了匈奴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还有阿尔巴尼亚人

(二)中世纪东欧国家发展的几个特点

(1)这个地区在中世纪长期遭受外族人的进攻和统治,比如10世纪开始德意志人越过易北河向西斯拉夫人的土地扩张。13、14、15世纪这个地区又先后遭到蒙古人和土耳其人的进攻和长期征服。蒙古人进入了俄罗斯、波兰、匈牙利。土耳其人灭亡一系列国家,主要是塞尔维亚、保加利亚、拜占庭。

(2)东欧各个国家的王权长期软弱,割据严重。各个地区大多是一些独立性很强的小公国,这些小公国的王公跟大公长时期内只维持着松散的关系。

(3)中世纪东欧的国家立国的时间都比较晚,所以封建关系的发生也比较晚。因此东欧历史上的庄园制度、农奴制度不能和西欧简单的相提并论:东欧农奴制的产生主要是15世纪以后,东欧农奴制的繁盛时期是17-18世纪。而西欧农奴制的繁盛期是11-13世纪,14-15世纪是瓦解期;西欧的农奴制跟自然经济密切相连,庄园制基本上是一个自然经济的实体。东欧农奴制、庄园制跟商品经济关系密切。15世纪以后东欧各国自身的城市经济也有相当发展,西欧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品销到东欧,改变了东欧贵族的生活方式。东欧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于是东欧的封建贵族严密控制劳动者的人身,推行庄园制、农奴制,但是庄园的劳动产品比如说粮食却属于商品生产,因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出售,以换取货币。17世纪中叶农奴制越来越严厉,俄罗斯1649年取消了封建主追捕农奴的时限(以前有5年时限,后来延长到15年),到17世纪时,东欧的农奴权利在法律上几乎被完全剥夺。

第二节俄罗斯

一基辅罗斯的兴衰

(一)留里克和奥列格

东欧和东斯拉夫人杂居的还有芬-乌人,来自北欧的诺曼人(瓦良格人)。9世纪中叶,东斯拉夫人建立了一个早期国家,统治中心为诺夫哥罗德,第一位王公是留里克。所以历史上把他建立的王朝叫做留里克王朝。882年,留里克的后裔奥列格南下,占领基辅,形成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国家----基辅罗斯。

基辅罗斯是一些小邦的联合体,首脑称作大公,小邦的首脑称作王公。王公之下的贵族叫波雅尔。各个王公对基辅罗斯的大公只维持一种贡纳关系(是当时一种管理和统治方式)。

历史上叫做“索贡巡行”。到了10世纪中叶,这个国家的大土地所有制形成(主要是三部分人:大公、王公、波雅尔),他们拥有自己的田庄和城堡。王公和波雅尔的田产是祖传的,不是封地。历史上把这类的土地叫做“自主地”

(二)基辅罗斯国家的兴衰

基辅罗斯和拜占庭来往很多,有贸易也有战争。988年,基辅罗斯从拜占庭接受了东正教,定为国教。拜占庭即派人到基辅罗斯实行洗礼。基辅罗斯的教会从属于拜占庭的教会。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13世纪。11世纪中叶以后,基辅罗斯进入一个政治上的混乱时期,政权被分割,国家瓦解。解体为一些独立的公国,如罗斯托夫,诺夫哥罗德,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

二蒙古人的征服和统治(13-15世纪)

(一)13世纪蒙古人的西征

13世纪初,蒙古孛儿只斤部落首领铁木真统一蒙古各个部落,并且在1206年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号“成吉思汗”。从此形成了统一的蒙古人国家,统一后的蒙古随后开始征服活动,南下进攻南宋,向西进入中亚、东欧。1219年,成吉思汗开始进攻花剌子模,西征由此开始。1223年,蒙古大军已经逼近了俄罗斯的南部。不久在伏尔加河沿岸吃了败仗,又退回到蒙古草原。1236年成吉思汗之孙拔都统帅蒙古大军再度进攻欧洲,并且在1240年占领基辅。蒙古大军在1242年建立金帐汗国(钦察汗国),都城是伏尔加河下游的一座城市,叫萨莱。

(二)金帐汗国对俄罗斯的统治

特点:1 保留俄罗斯各地的王公,并利用他们进行统治。(金帐汗要求俄罗斯各王公承认自己的最高权威,并且到萨莱接受册封。制造矛盾,让王公们互相牵制。1243年,金帐汗任命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王公为弗拉基米尔大公。) 2 推行八思哈制度(1257年),巴思哈意为镇守官,征收当地赋税,负责当地治安。这是军政合一的制度,但这一制度很快就遭到了俄罗斯人的强烈反对。14世纪初废掉。

三莫斯科公国的兴起与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

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是在驱逐蒙古人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同时又是在吞并其他公国的过程中实现的。而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的是莫斯科公国。这一公国是通过蒙古统治者的信任和支持发展起来的。莫斯科原来属于罗斯托夫-苏兹达尔。位于莫斯科河河畔,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条件比较好。不易受到外敌侵扰。所以在蒙古人征服俄罗斯的过程中,很多俄罗斯居民到莫斯科避难。

(一)伊凡一世

到13世纪中后期,莫斯科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国。莫斯科的强盛,和其著名统治伊凡·卡里达紧密联系在一起。13世纪末,当时俄罗斯有两个比较强大的公国,一个是罗斯托夫,一个是特维尔,两强争夺弗拉基米尔大公。伊凡利用这个时机趁机扩充力量。一开始站在特维尔一方反对罗斯托夫,之后特维尔爆发反对蒙古的起义,伊凡立刻派兵镇压,出兵特维尔,马上得到了金帐汗的好感和信任,另一方面他用金钱贿赂。1328年伊凡当上大公。千方百计拉拢总主教。1328年将总主教的驻地迁到莫斯科。

(二)底米特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