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襄州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二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襄州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二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 1 -

一、工程概况......................................................................................................... - 1 -

二、编写依据......................................................................................................... - 1 -第二章施工总体规划....................................................................................................... - 2 -

一、项目班子配备................................................................................................. - 2 -

二、施工力量迅速进场准备................................................................................. - 4 -

三、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及其进场计划..................................... - 4 -

四、目标计划......................................................................................................... - 5 -第三章施工总体平面布置............................................................................................... - 5 -

一、施工用地和场内交通..................................................................................... - 5 -

二、施工用电......................................................................................................... - 6 -

三、施工用水......................................................................................................... - 6 -

四、通讯................................................................................................................. - 6 -

五、砂石料............................................................................................................. - 6 -

六、砼系统布置..................................................................................................... - 6 -

七、施工临时设施................................................................................................. - 7 -第四章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 7 -

一、工程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 8 -

二、工程进度实施报告....................................................................................... - 10 -

三、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 11 -

四、劳动力安排计划........................................................................................... - 13 -

五、安排好季节性施工....................................................................................... - 14 -

六、机具设备组织............................................................................................... - 15 -

七、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 15 -第五章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程序、方法..................................................................... - 15 -

第一节土地平整...................................................................................................... - 15 -

一、施工程序....................................................................................................... - 15 -

二、施工方法....................................................................................................... - 16 -

第二节农田水利工程.............................................................................................. - 18 -

一、土质排水沟渠............................................................................................... - 18 -

二、桥涵工程的施工方法................................................................................... - 18 -

三、渡槽施工方案、方法................................................................................... - 22 -

第三节道路工程...................................................................................................... - 25 -

一、施工流程....................................................................................................... - 25 -

二、土方开挖施工............................................................................................... - 26 -

三、原土夯实....................................................................................................... - 26 -

四、干砌石路肩................................................................................................... - 26 -

五、垫层施工....................................................................................................... - 27 -

六、泥接碎石路面施工....................................................................................... - 27 -

七、下田坡道....................................................................................................... - 29 -

第四节路涵工程...................................................................................................... - 29 -

一、涵管施工流程............................................................................................... - 29 -

二、土方开挖....................................................................................................... - 29 -

三、涵管施工....................................................................................................... - 30 -

第七节砌石工程...................................................................................................... - 32 -第八节砼施工方法.................................................................................................. - 39 -第六章施工测量............................................................................................................. - 41 -第七章工程质量技术组织保证措施............................................................................. - 43 -第八章安全文明施工技术组织保证措施..................................................................... - 47 -

一、安全生产....................................................................................................... - 47 -

二、文明施工....................................................................................................... - 51 -第九章维修维护服务保证措施..................................................................................... - 52 -质量保修的承诺及措施....................................................................................... - 52 -附表................................................................................................................................. - 54 -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 - 54 -

附表二: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物资计划表.............................................................. - 55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 57 -附表四:施工进度计划表.......................................................................................... - 58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 59 -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襄州区2012年度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二标段,建设内容:田间道1143m,渠道10859m,配套建筑物263座;土地整理,林网,电网。建设地点:襄州区。

二、编写依据

通过对本工程各阶段具体情况的分析,结合我公司的技术实力,施工水平,我们认为本工程重点是保证农田水利工程顺利进展,使部分工程在尽量躲开冬季施工,因此分片区分阶段的工序必紧凑,安排要合理,在施工过程中,要抓住以上重点,合理部署,切实做好技术、设备、材料的准备工作,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证工程工期完成。

(1)王庙镇赵古同村土地整理项目施工招标及合同文件;

(2)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施工图纸:

(3)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4)现行的施工操作规程,施工验收规范。

第二章施工总体规划

我公司针对本水利工程施工的特殊情况,有针对性的组建项目班子,并且入选一旦经过建设、监理单位确认,全班人选将处于启动状态,未进场之前可根据设计要求积极为本工程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为按质、按时完成合同赋与的责任和义务,公司针对该工程严格实行“项目法”施工,新组建一个由公司技术经理亲自挂帅,公司副总工程师任技术负责人,由公司优秀的项目经理组建的项目经理部,负责具体施工管理。

通过对现场的踏勘及详细研读设计文件、图纸,利用我单位人员、设备及丰富的工程施工经验等诸多优势,拟对本工程施工作以下规划。

一、项目班子配备

我单位现场将成立“襄州区2012年度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二标段项目部”,项目部按项目法管理,负责该工程项目的实施。我们将按照与业主签订的承包合同,按期组织进场开工,并根据工程需要,合理配置人力、机械设备等各种资源进场,选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严格按照项目法施工,对人、财、物进行合理调配,采用先进施工方法,严格控制质量标准,保质保量地圆满工。拟派遣具体丰富施上经验的项目经理胡彬同志为该工程项目经理,代表我单位具体组织项目施工和管理。作为驻工地的全权负责人,负责工程承包合同履约,直接对企业法人代表负责。项目经理依照与企业法人代表签订的委托书、责任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

项目部下设工程部、质检部、财务部、施工安全部、设备材料部,下

设测量作业队、土地整理施工队、沟渠施工队、道路施工队、构筑物工程施工队。

工程部负责项目的全面技术工作,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和作业指导书.制定技术管理标准,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负责项目的人员、设备、资源的调配和计划实施,以及后勤管理;组织编制、审核、组卷、移交工程竣工文件等工作。

质检部负责项目的测量放样、统计报表、技术指导及合同管理;负责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检查、监督,现场试验及材料试验等工作的评定。

设备材料科负责项目的材料采购、供应及施工设备管理。

财务部负责项目的财务管理、资金使用计划、成本核算、财务报表和工程结算等工作。

施工安全部负责整个项目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工程施工期间无安全事故发生。

针对此工程项目,我公司推选的项目班子一律持证上岗、押证施工,并且该项目经理部仅负责此工程。项目经理将对质量、工期、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全面负责。各施工管理职能部门在项目经理部的直接指导下做到有计划的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达到目标要求。

施工组织机构详见《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二、施工力量迅速进场准备

实施本合同的施工队伍,目前已开始熟悉投标图纸,中标后即可迅速进场,进行施工准备。机械设备将随同施工队伍迅速抵达,确保整个工程按时开工。

本工程在王庙镇赵古同村与众多村道、机耕道平行或相交,整个工程区交通十分方便。设备、人员、材料利用公路运输运抵现场。

三、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及其进场计划

详见附表《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及其进场计划》。

四、目标计划

1、质量目标:达到国家验收合格标准。

2、工期目标75天

计划从2013年2月到20l3年4月完成本项工程的施工任务,具备初步验收的条件。

3、工程施工安全目标

确保工程达到安全文明工地,施工无等级火警事故。

4、施工文明目标

实行标准化管理,争创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5、环保及水土保持目标

严格按环保及水土保持部门有关规定进行施工,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控制施工用水污染,减少粉尘及空气、噪声污染,保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为保持施工区内的环境卫生,施工、生活场地将派人定时清扫处理。在工程完工后,拆除一切必须拆除的施工临时设施,并对拆除的场地进行清理。

第三章施工总体平面布置

一、施工用地和场内交通

施工用地业主征用,按施工实际需要使用,场内大多数渠道沿线都有道路,可以当作施工用材料、机械进退场道路使用。部分不能行车或行车困难的路段,施工中结合设计修建临时道路,使用完毕可直接改建为设计

道路。

二、施工用电

施工和生活用电由业主指定点接入,施工用电和生活用电将分开架设。按规定安装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的全部照明系统,确保满足各种作业区的照明度。本工程施工最大负荷lOOkw,我们还将配备一台15kw发电机用作备用电源,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三、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在本地河道中抽取,因工程项目施工用水量不大,考虑边抽边用,各拌和系统配用3mm薄钢板焊成的小水箱一个,容量为1.5m3,可移动使用,配备2.2kw潜水泵。输水管道采用高压软管,生活明水考虑由村自来水管路接入。

四、通讯

由于工程地点移动通信信号良好,日常通信可以移动电话解决。经理部可申请安装值班电话一台,并配备对讲机若干,用于测量中使用。

五、砂石料

本项目砂考虑外购,可由泗水的料场供应,石料嘉祥购买。

六、砼系统布置

由于本项目混凝土工程量较小且较分散,故砼系统采用固定设置。拌

和点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点,要求能顺利通行于田间道,以便成品砼能及时顺利运抵待用点。

七、施工临时设施

临时用地表详见附表《临时用地表》

根据本工程自身和现场条件的特点,结合施工要求,做以下平面布置:(1)办公区的布置

为便于现场施工管理,又便于相互协调联系,现场布置现场管理办公室。现场内的道路及周转工具堆放场地全部硬化。

(2)生活区的布置

现场附近设置工人宿舍,并设置水冲式厕所及浴室。

(3)材料堆放区

为便于运输,将材料堆放及加工区置于方便施工位置。

(4)场区道路

施工过程中现场的采用临时道路。根据总平面的特点进行布置。

(5)生活卫生

对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堆放区等卫生实行专人负责,建立一周双检制度,奖罚分明。工地现场设专用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区,并及时外运。

第四章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本工程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紧,但可以多个工作面同时进行施工,所以

工期能确保在180天内完成。在施工中,必须进行合理的施工安排,确保各道工序顺利进行,尽量减少和避免施工中的干扰,并根据施工强度进行合理的施工机械和人员的配置,发扬我单位工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必要时实行三班全天候作业,确保本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满足业主对施工进度的要求。

一、工程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一)、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投标须知要求,计划开工时间为2010年9 月1日,竣工日期2011年2月27日,日历工期为180天,我公司按四个阶段宏观控制工期:l、清理、除杂、设置座标、水准网点及临时设施。计划工期5天。

2、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计划工期60天。

3、田间道路工程,施工计划工期55天。

4、土地平整工程,施工计划工期60天。

(阶段间机动交叉)

初步进度计划详见附表《施工进度计划表》

(二)、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1、施工进度安排原则

本工程主要包括土方整理、路涵、田间路、生产路、渠、排水沟、农桥等施工内容。根据招标文件精神要求和进度安排,严格按照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施工。为保证按期完工,必须科学合理、有序地安排施工工序,其工期安排原则为:

(1)、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组织和安排计划进度,根据该工程的特点突出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目标工期兑现。

(2)、合理安排各施工作业队,划分每个施工队的作业区,各队交叉施工,统筹安排工序避免窝工、待工。

(3)、施工中根据工程进展不断调整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采用最优方案,合理配置足够的施工设备和人员,从技术、施工设备、人力资源及资金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保障。

(4)、主要工程项目施工达到连续、均衡,工序有机结合。

2、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⑴、指挥机构迅速成立及时到位

为加快本合同的建设,我公司将成立有力的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对内指挥施工生产,对外负责合同履行及协调联络。经理部主要成员已经确定,一旦中标,即可迅速到位行使职能。

⑵、施工力量迅速进场

实施本合同的施工队伍己选定,目前己开始熟悉投标图纸,中标后即可迅速进场,进行施工准备。机械设备将随同施工队伍迅速抵达,确保整个工程按时(或提前)开工。

⑶、施工准备抓早抓紧

尽快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认真复核图纸,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重大施工方案,积极配合业主及有关单位办理征地拆迁手续。主动疏通地方关系,取得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施工中遇到问题影响进度时,将统筹安排,及时调整,确保总体工期。

⑷、施工组织优化

以投标的施工组织进度和工期要求为据,及时完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根据施工情况变化,不断进行设计、优化,使工序衔接,劳动力组织、机具设备、工期安排等有利于施工生产。

⑸、施工调度高效运转

建立从经理部到各施工处的调度指挥系统,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地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应加强指挥和协调,对重大关键问题超前研究,制定措施,及时调整工序和调动人、财、物、机,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运用科学的流水施工技术和网络技术来保证本工程进度和工期的实现。

二、工程进度实施报告

(1)在合同签署后7天内,递交一式四份按期完成工程项目的详细施工总进度表送请工程师批准,并按本合同规定及时间向监理工程师递交月度的进度计划。递交分期施工进度的递交日程表和施工进度表格式,实施报告格式以及上述文件的说明书(一式四份),报送工程师批准。

(2)在每月25号,向监理工程师递交下一月度的施工进度计划,其内容包括拟按期完成的工程量、材料的耗用量、劳动力安排、材料设备的定货和交货安排。

(3)在次月10日前,向工程师递交当月施工进度实施报告(一式四份)。

三、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为确保在180天合同工期内建成本工程,采取如下工期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

建立精干、高效的项目部领导班子,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坚决做到:项目经理在工地的时间每周不少于5天且每天不少于8小时在施工现场。并抽调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技术管理骨干组成项目管理人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管理到位.确实有效保证工程正常施工。对作业层的生产人员进行内部选拔,选拔操作熟练、工作积极、素质较高的工人作为主要施工操作人员。施工期间,加强技术交底,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技术保证

项目部严格按照我单位的IS09001∶2000质量管理目标和要求,建立强有力的现场施工技术组织。承担起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和现场技术的计划、组织、指导、监督管理的责任,并协助有关作业班组编制日计划,建立工地每天下午召开现场调度会制度,多方面加大现场进度,严把工程质量关。根据总体计划安排,合理编报旬、月进度计划,并分解到各作业队,共同协调、配合,切实保证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工期,保证总体进度目标的实现。

(3)、设备和材料保证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积极大胆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从方法和工艺上寻找加快工程进度的路子。针对本工程的工程量,根据施工方案配足所需的人、材、物及机械设备。在对人力、材料、设备、工期等安排对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留有一定的设备储备。只要

工地施工需要或业主、监理工程师对现场人、材、物机械设备提出增加要求.我单位向项目部请示后,均可尽快到位。

(4)、资金保证

我单位在本地有着良好的社会信誉和金融信誉,连续三年被山东省建发银行评定为AAA企业,并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保证本工程顺利施工。

(5)、实时控制

我单位将采取先进的项目管理动态控制系统计算机程序,当某一工序的工期按计划进度延期时,根据实际情况及计算机提供的数据对影响总工期的工作按费用最低进度调整,最终形成新的下一轮计划,这样往复进行就可以做到优化动态制,即实时控制。

(6)、工程质检保证

加大工程质检力度,质检员跟班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确保施工质量。杜绝因质量问题导致工期拖延的现象出现。

(7)、惩制度保证

制定严格的责任目标奖惩制度。工程各种施工方案需要人来实施,制度靠人来执行,能否保证各工序工期的按期实现,关键在对项目部各层人员的管理力度,本项目将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及时奖罚兑现。

(8)、配合情况保证

配合地方建设,取得地方政府和当地人民的支持,加强我单位员工的思想教育,做到遵纪守法,创造良好的施工外围环境,减少施工干扰。

四、劳动力安排计划

本工程施工所需劳动力多,有序地组织好劳动力队伍,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注重素质。施工队伍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施工队伍素质审查要严把“四关”,即政治素质、道德纪律、身体条件和技术水平四个方面。政治素质:主要看参加施工的动机,要有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尽义务的意识,一切朝钱看的施工队伍是难以圆满完成任务的;道德纪律:主要看队伍的精神面貌、组织纪律性,要求是一支能吃苦耐劳、有组织、守纪律、过得硬、有领导的队伍;注重身体条件:土地整理工程施工劳动强度大,有时要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没有健康的体格是难以完成任务的,故要选身强力壮以中青年为主的队伍;技术水平:应选择参加过类式工程施工的队伍,他们中有相对稳定的作业手、砼工、木工、电工等技术工人,具有一定的独立施工能力。

2、劳动力组织教育

要注重教育。教育是先导,只有适时耐心的教育,才能使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包括:改革开放政策与形势教育、法制教育、作风纪律教育、文化技术教育等。特别是在开工前,对进场工人要进行集中教育。要把工程建设的意义、任务情况、质量要求、效益情况交待给大家,使大家心中有数。从而感到工程施工责任重大、任务光荣、效益不错,从而安下心来,积极热情地投入施工。

3、按经济规律办事

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改过去的任务分配制为承包制。承包内容应包

含人员数量、工程数量、取费标准、质量标准、奖罚标准、施工进度、安全施工等方面。

4、确保劳力充足,高效

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充足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并采用各项措施,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和工作效率。

5、劳动力安排

根据施工内容及投入本工程的施工设备数量,可确定需用劳动力数量。

(1)管理人员:项目部拟设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各一人,下设工程部、、质检部、财务部、安保部及设备材料部等职能部门,计划人数为12人。

(2)施工作业队: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作业队共分为五个施工队,分别为土地整理施工队、沟渠土方开挖施工队、道路施工队、构筑物施工队、测量作业队。

为确保本工程能够按照既定的工期目标完成施工,拟投入本工程施工的人员安排如下:

土地整理施工队28人,沟渠土方开挖施工队25人,道路施工队29人,构筑物施工队24人,测量作业队4人。共计110人。

劳动力安排计划详见附表:《劳动力计划表》。

五、安排好季节性施工

由于该工程施工工期较短,要确保工程进度和工期的实现,必须重视季节性施工的措施。

合理安排各施工项目的劳动力,将需要劳力少的项目和工序排在农忙

季节,尽量雇用不受农忙干扰的长期劳力工和临时工,同时考虑提前留有足够的机动劳力,补充受影响工序等。

六、机具设备组织

该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中、小型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更是施工的主力。在以往施工时,常因某一关键机械(或设备、车辆)跟不上而严重影响施工,造成很大浪费。这种现象多为准备工作不充分或计划不落实所致。因此,施工单位根据现有装备的数量、质量情况和周密的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进场。其中需要维修、租赁和购置的,应按计划落实,并要适当留有备份,以保证施工的需要。

七、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切实做到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工作,配齐维修人员,配足常用配件,确保机械正常运转,对主要工序要储备一定的备用机械,确保机械化施工顺利进行。

第五章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程序、方法

第一节土地平整

一、施工程序

本工程土地平整主要为耕地的平整,根据设计要求按照农田田块放正,便于农业机械化耕作的农艺要求进行土地平整,每一格田4~6亩,田面按设计高程施工,应便于土方量少、排水顺畅;土地平整田面高差控制在±

3cm,耕作层在20cm以上。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按设计图纸→分格田设计平整高程测量放样→田间施工便道布置→机械进场→沿渠道流向,机械剥离表土耕作→在格田内集体堆放耕土层→平整格田→[若新造田块缺少覆耕作土,则翻松30cm处理表土耕作层加覆→复核平整后的格田高程]→交工验收

二、施工方法

1、复核地面高程

施工单位进场后,测量人员在地块附近设置控制测量标桩,对地块高程进行复核,并与设计原地面高程进行对比是否符合,如存在较大差错时,应请示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复核。

2、施工放样

在施工前按设计图纸或建设单位要求进行放样,控制好每个地块的边界与高程。

3、表土剥离

认真控制剥离厚度,剥离的表土中不得含有石块和杂物,剥离表土必须集中堆放,不能与弃土混堆。

4、地块平整

表土剥离后,应及时填写相应的隐蔽工程验收报告,经监理单位验收签证合格后,才可进行地块平整。平整时应采取就近原则,尽量做到挖填平衡。

5、表土回复控制

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文件

目录 第一章总体概述 第二章施工现场治理机构及组织部署 第三章劳动力打算安排 第四章施工机械进场打算及施工机械情况 第五章工程材料的进场打算、材料质量操纵方法 第六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七章质量操纵体系和创优打算 第八章安全治理体系与措施 第九章工期保证措施 第十章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及抵抗风险的措施第十一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第十二章环境爱护措施 第十三章施工现场消防保卫方案 第十四章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爱护加固措施第十五章冬雨季施工方案 第十六章成品爱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治理措施 第十七章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配合措施 第十八章工程交验后服务措施

第十九章工程进度打算 第二十章保修承诺、保修措施及优惠条件

第一章总体概述 在编制本标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认真阅读了招标文件。在认真阅读和充分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结合我公司的施工经验,依照施工场地状况,以信守合同、确保质量工期、安全文明生产、持续注重环保、合理操纵工程造价为指导思想,通过细心研究形成了本施工组织设计要紧内容,其中阐述了本工程实施时的施工设备、施工部署、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组织实施方法及顺序,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要紧措施,以及安全、文明、环境爱护措施。在编制过程中,择优选择施工方案,做到科学合理、经济方便,为工程施工统筹安排提供技术支持。 1.编制依据 1.1“榆树市2016年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文件、补遗文件、答疑文件。 1.2本公司ISO9001质量体系系列文件。 1.3依照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分析,以及本公司近年来已承建过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4采纳的标准、规范 施工图纸和国家的现行有关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验收统一标准,及未列入有关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国家地点强制性指标

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评价

29卷第5期2007年9月资 源 科 学RES OURCES SCIE NCE V ol.29,N o.5Sep.,2007 文章编号:1007-7588(2007)05-0143-07 收稿日期:2006-11-30;修订日期:2007-01-19 基金项目: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中国区域性耕地资源变化影响评价及其预警” (编号:2004DI B3J092)。作者简介:石淑芹,女,山东淄博人,博士生,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GIS 工程。 E 2m ail :ssq0533@https://www.wendangku.net/doc/d62950193.html, 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评价 ———以吉林中西部地区为例 石淑芹 1,2 ,陈佑启 1,2 ,姚艳敏 1,2 ,李志斌 1,2 ,何英彬 1,2 (11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2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摘 要:在目前我国粮食供需相对紧张,部分耕地非农化利用的趋势日渐明显,政府粮食安全目标与农户利益之间的矛盾尚未真正解决,农产品市场日趋国际化以及国内粮食生产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分析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变化格局与态势,研究其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GIS 空间分析技术,着重从空间分布角度,通过研究两个不同时期区域耕地数量变化及引起的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变化,探讨区域耕地数量与质量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综合影响,并以吉林省中西部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 明:①吉林中西部地区耕地数量净增加了0182×104hm 2 ;②减少的耕地中,三等地减少数量最多,一等地减少量最 少;增加的耕地中,五等地增加数量最多,一等地增加数量最少;③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粮食总产净增加了0152× 104 t 。其中耕地减少使本地区粮食总产减少了39109×104 t ,二等地和三等地的减少对粮食总产有较为突出的影响, 分别占粮食总产减少总量的28136%和44182%。同时增加的耕地中,二等地的增加对粮食总产增加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占本区粮食总产增加量的44153%;④要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保证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双重平衡。 关键词:耕地变化;耕地质量评价;粮食生产能力;GIS;空间分析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与粮食需求量迅速扩张已经成为一对不可避免的矛盾。因此,分析研究当前耕地资源的变化格局和态势,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经成为必然的战略选择。 国内外在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评价方面已经做了较多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中,国内外在耕地资源动态监测领域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1,2],同时耕地质量评价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3~5],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均为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评价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在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评价方面,欧美地区由于人均耕地资源较多,其研究更多侧重耕地质量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国内由于人均耕地少,耕地资源分布不均等原因,即注重耕地数量对粮食生产影响研究,也有一些关于耕地质量对粮食单产影响的评价,相当一部分研究工作其目标是从耕地数量入 手评价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研究方法上,国内利用统计数据进行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与粮食总产和粮食单产之间相关分析的居多,很多关于耕地质量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研究因数据资料不足等原因而局限于定性描述,或仅对耕地中的土壤肥力变化进行定量研究,目前还缺乏耕地变化空间分布与粮食生产能力关系分析 [6~15] 。 鉴于此,本次研究以吉林省中西部地区为例,利用“3S ”技术,着重应用GIS 空间分析优势,通过研究两个不同时期区域耕地数量变化及引起的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变化,探讨区域耕地数量与质量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综合影响,为加强区域耕地资源保护、管理和有效利用,改善粮食生产条件,稳固粮食生产体系,保护区域粮食生产能力提供可靠的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土地总面积为798×104 hm 2 ,位于吉林省松嫩平原的西南部,包括镇赉县、白城市、松原市、洮南市等17个县市(图1)。地势海拔在

生产能力规划和建设的前提条件是

生产能力规划和建设的前提条件是 第八章重点领域发展政策与规划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重点行业领域是专项规划的重点。本章主要摘编水利、综合交通 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可再生能源等重点领域发展政策和规划中对工程项目投资建设和工程咨 询工作具有重要约束或引导作用的内容。 第一节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与政策措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0年12月31日)提出,必须下决 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该决定对水利改革发 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作出了部署和要求,是“十二五”及至2020年水利改革发展的行动 纲领。 一、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 (一)水利面临的新形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人 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 的主要瓶颈,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

安全的硬伤,水利设施薄 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 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 越来越繁重,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 (二)新形势下水利的地位和作用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 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 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 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 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

我国粮食供求预测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对策

南京农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农业经济学研讨班 学号姓名2010106093 熊皛白 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任课教师胡浩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印制

我国粮食供求预测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及其变化趋势,对我国未来粮食供求情况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保持我国中长期粮食安全面临着较大压力。本文进而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入手,剖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构成要素,并针对不同要素提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对策。 关键词:粮食供求情况;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一、引言 近年来,国际粮食市场供求及价格波动日趋剧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权威组织纷纷表示,未来世界粮食供求形势不容乐观。国际粮价变动通过贸易等途径影响我国,对我国保障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和提高粮食宏观调控水平提出新的挑战。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研究如何在全球粮食供求情况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保障中国自身的粮食安全,显得非常重要。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给日益丰富,供需基本平衡。但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粮食安全的基础比较脆弱。从今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和供需形势呈现出较好局面,为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奠定了重要基础。2010年12月,中国向世界宣布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在世界粮食生产史上书写了崭新的一页。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粮食生产逐步恢复,但继续稳定增产的难度加大;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逆差,大豆和棉花进口量逐年扩大;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受人口、耕地、水资源、气候、能源、国际市场等因素变化影响,上述趋势难以逆转,我国粮食和食物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粮食供需区域性和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南方销区、西部及西南部分地区存在缺口。粮食主要品种中,

河南省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河南省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单位:农村水利处时间:2010-12-30 浏览1915 人次 河南省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和粮食增产任务,根据《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凡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水利部联合下达投资计划的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均依照本办法进行建设管理。 第三条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由中央和省、省辖市、县(市、区)共同投资建设。根据各县(市、区)在《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河南省实施规划》中承担的粮食增产任务,按照钱粮挂钩的原则,安排相应的建设任务和投资。 第二章主要建设内容 第四条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产稳产粮田建设,包括排灌沟渠、地埋管、桥涵闸、集雨蓄水设施、机井配套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土地平整、机耕道、农田防护林、积肥设施等; (二)良种科研繁育体系建设,包括农业科研体系、粮食作物国家制种基地、良种繁育基地、育秧大棚、工厂化育秧设施等,改善育种科研实验室条件、制种田基础设施条件以及配套种子检验、加工等设施设备等; (三)县级农机、植保、土肥、种子质量检测、水利等粮食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包括购置示范样机、测试、培训、监理等设备以及配套设施,病虫观测场、试验检测化验室、地力墒情监测点、储藏室等设施以及配套仪器设备配置,排灌实验设备设施等。

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规划项目

关于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规划项目 (标准农田)建设督查情况报告 按照省农委《关于开展 2016 年农业建设项目督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委组织人员于 2016 年 6 月 16-22 日对 2011-2014 年度 实施的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规划项目(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进行了全面督查,现将我县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规划项目(标准农田)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总体情况 2011-2014 年度我县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规划项目(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县 2014 年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我县实 施(苏发改农经发【2014】1430 号),在**县**镇汤庄村(含条堆)、经堂村(含张口、经东)、大尖居委会(含朱贵)、东元庄、华冲居委会北部、丁庄 6 个村和**乡大官庄村、李圩村、**村、杨兴村、桥新村、青坊村 6 个村实施。项目总投资 3000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 2400 万元,地方配套 600 万元,主要建设高产稳产粮田2 万亩。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实施,严格 执行项目资金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县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 间工程的管理制度,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在建项目情况 1、项目实施内容 项目严格按照发改委批文要求进行建设,建设进度和质量

-1-

符合要求。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 2 万亩,在茆圩乡、华冲镇实施,新建泵站 7 座,拆建泵站 4 座,改造泵站 2 座,新建抗旱井 25 口;新建防渗渠 10.2km;新(拆)建配套建筑物 273 座,其中涵洞 86座,渡槽 14 座,节制闸 2 座,分水池 1 座,斗门、农门、毛门 136座,涵闸 28 座,拦水坝 6 座;新建水泥路 29.31km;生产桥 21 座;沟渠疏浚共计 50 万方。到目前为止,项目建设内容已完成工程量的 90%。 2、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 项目计划总投资 3000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 2400 万元、地方财政配套 600 万元。严格按照《农业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建立资金管理制度,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人负责、专款专用。由县农委、财政局农业科、会计核算中心,共同做好建设资金的预算、编制、执行、控制、核算、监督等工作。对每一个单体工程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前,在通过原 设计部门验收的基础上,聘请有资质的造价公司进行审计,确保 工程项目质优、价实。 3、项目管理情况 制定了**县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建设项目管理 办法。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所有田间工程的建设内容都在县招标中心公开 招标。我们与中标方签定工程建设合同书,对工程范围、工程质量、建设工期、工程造价、付款方式、技术资料交付及违约责任 等作明确约定。我们委托具有乙级资质的**凌翰工程设计有限 -2-

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施工组织设计

五、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总则 第1节、编制依据 1、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临清市2014年田间工程续建项目招标文件。 (2)国家现行相关工程建设法规和当地政府有关地点性法规和规定。 (3)国家和行业颁布的相关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建筑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标准、质量评定标准; (4)本项目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标准为编制依据: ①《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②《水工砼施工规范》(DL/T5144-2001) ③《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1) 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SL176-1996) ⑤《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 (5)现场踏勘调查的有关地质资料。 (6)本单位资源状况及类似工程项目的施工与治理经验。

(7)本公司制度标准(治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 2、编制目的 本设计是我单位对本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它体现了我单位对本工程施工的总体构思和部署,是一部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等方面进行程序化治理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将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原则,严格遵循有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在图纸会审之后,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打算》,形成完整的工程技术文件,用以指导工程施工,确保本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等目标的顺利实现。 3、编制原则 (1)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基建程序和遵守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并符合国内招投标的规定; (2)面向社会,深入调查,收集市场信息,依照工程特点,因地制宜提出施工方案,并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 (3)积级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应用,凡经实践证明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的科研成果,应尽量采纳,努力提高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

关于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 建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了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这对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也是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之一。安康在粮食生产条件上,虽然不具有优势,但又必须抓紧粮食生产。完全依靠市场调节是不安全的。因粮食严重短缺搞得党委政府焦头烂额的事,是刻骨铭心的。当然,也不能回到单一种粮的老路上去。在调整农业结构中如何把握好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摆在县市党委和政府面前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也是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 一、下功夫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实现向藏粮于地的转变藏粮于地,就是要极大地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达到能用较少的耕地生产更多的粮食。当粮食供需宽松的时候,可多拿出耕地发展市场需求的经济作物,而当粮食供需偏紧的时候,又可适当多拿出耕地种植粮食,用耕地的粮食生产水平来调节粮食供求关系。这样,粮食对耕地的要求就高了。安康市九十年代平均亩产(按种植面积)公斤,去年上到亩产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1公斤。按目前科技水平和世界

粮食发展趋势,到XX年我市粮食平均亩产应达到400公斤,最少不得低于300公斤。九十年代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0万亩左右,以后在逐步提高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前提下,粮食播种面积可以调减到350─400万亩,而粮食年产量仍可达11亿公斤以上。与XX年相比,在粮食种植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粮食年产量将增加亿公斤,农民可人均增收100元。加上调整粮食品种结构、优化粮食品质,推进粮食产业化,粮食文章可使我市农民人均增收400元以上。1、持久开展以增土保墒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全市280万亩基本农田中,耕作层不足50cm的要占三分之二。今后10年中,每年应完成以深翻增土为主的低产田改造20万亩,逐步使耕作层土厚达到50cm以上,以增强耕地的抗旱保墒能力。2、持久开展以保灌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大力进行以塘、井、窖为重点的小型水利工程配套建设,使流灌、喷灌、滴灌、渗灌覆盖300万亩耕地,实现大旱年份亩产不低于300公斤。 3、持久开展以积肥增肥为重点的有机肥建设。按照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要求,发动农民改圈建厕,广积农家肥,建好田间地头的粪池粪场,保证每亩作物都能施足XX公斤以上的有机肥,使目前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成倍增长,土壤性能大大改善,为日后的平衡施肥创造有利条件。二、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把农业科技普及推向新阶段科技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上世纪八、九十年

千亿斤粮食工程汇报

克山县贯彻落实 “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情况汇报 中共克山县委员会 克山县人民政府 2009年7月28日 克山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幅员面积3320平方公里,辖6镇9乡122个行政村,耕地面积302万亩,总人口50万,其中,农业人口36.5万,农村劳动力20.6万,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大豆基地县。 去年年初,省委、政府作出了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战略决策,我们认为这是省委、省政府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角度做出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省委、省政府就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切实增加粮食产量而提出的一项新要求。为确保这一工程有效落实,我们根据克山县情实际,以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标准化种植、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以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力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使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强。2008年,全县粮食总产实现60.5万吨,同比增长16.6%。今年,在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采取积极措施,力争粮食产量保持去年水平。下面,按照调研要求,将我县贯彻落实“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情况汇报如下: 一、狠抓政策落实,切实加大农业投入 为提高粮食产量,增强农业效益,实现“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预期目标,我们不断强化“抓农业重在抓项目,抓项目重在抓投入”的理念,积极争取项目,狠抓政策落实,切实加大投入,确保了“千

亿斤粮食产能工程”顺利实施。一方面狠抓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按照省市要求,我们通过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格监管等举措,不断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母猪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农业保险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资金的落实力度,确保了专项资金足额发放专项使用。两年来,我县共发放粮食补贴8064万元,良种补贴2600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277万元,农资综合补贴2.6亿元,母猪补贴40万元,退耕还林补贴224万元,农业保险补贴450万元,为顺利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狠抓农业生产资金投入。为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我们不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采取财政拿一部分、协调金融贷一部分、引导农民投一部分等做法,切实保障农业生产投入。两年来,我县累计投入农业生产资金9.6亿元,其中信贷资金3.02亿元,农民自投6.3亿元,尤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县财政两年来共拿出2400万元投入农业生产,其中用于农业开发、农业标准化良田建设等项目匹配资金1200万元,用于旱改水、抗旱设施购置、水稻大棚建设、马铃薯基地建设等940万元,用于规模经营奖励和扶持资金20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既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几年来,我县一直将其作为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紧紧抓在手上。一是狠抓农田水利建设。采取国家治理与民间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投入水利建设资金 1.5亿元,投入机械1500台套,投工12万个,完成土石方75万立方米,清淤渠道42公里,除险加固水库3座、维修塘坝5处,河道护岸1450米,新建70个村屯的饮水安全工程,新打灌溉水源井23眼,新增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万亩,使农业基础对农

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实施规划(2009-2020)解析

宿豫区新增0.69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实施规划(2009-2020)(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1)粮食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到2012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95万亩以上,粮食单产达950斤以上,粮食总产达8.3亿斤以上。到2016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94万亩以上,粮食单产达960斤以上,粮食总产达8.8亿斤以上,增长3.5%,平均每年增长0.88%。到2020年全区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93万亩以上,粮食单产达970斤以上,粮食总产达9亿斤以上,增长2.4%,平均每年增长0.58%。 (2)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到2020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万亩,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3万亩以上;12个乡镇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5万亩以上,其中,稻谷种植面积保持在43万亩以上,小麦种植面积保持在50万亩以上,玉米种植面积保持在0.1万亩以上。 (3)粮食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到2020年,全区新增加灌溉面积万亩,改善灌溉面积万亩,有效灌溉率达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左右,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其中,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 (4)粮食生产科技水平显著提高。到2020年,全区全年粮食单位面积产出达到每亩970斤,比2005-2007年平均单

产水平提高70斤,其中,10个乡镇粮食单位面积产出达到每亩1000斤,比2005-2007年平均单产水平提高100斤。 2.分年度分品种目标。 全区新增0.69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期限分为2012年、2016年和2020年,届时三个期限分品种粮食生产能力达到如下水平: 2012年,5个乡镇粮食生产能力达到4.3亿斤,其中,稻谷、小麦、玉米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36亿斤、1.93亿斤和0.01亿斤。 2016年,8个乡镇粮食生产能力达到7.2亿斤,其中,稻谷、小麦、玉米生产能力分别达到4亿斤、3.19亿斤和0.1亿斤。 2020年,10个乡镇粮食生产能力达到9亿斤,其中,稻谷、小麦、玉米生产能力分别达到3.95亿斤、5.05亿斤和0亿斤。 三、分区域布局增产任务 根据全区农业区划、生产技术条件和增产潜力等因素,围绕全省粮食增产能力建设规划任务和主要目标,将全区承担此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任务的乡镇,划分为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非核心区两大类,提出分区功能定位、分品种增产任务等。 (一)划分标准依据。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确定的粮食主产区划分标准(粮食总产量、粮食商品粮、人均粮食占有量),综合考虑粮食播种

福州市农业资源动态监测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监测评价

市农业资源及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监测评价 市农业资源区划委员会办公室 2004年12月

说明 《市农业资源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监测评价》课题调研是根据闽农区划[2004]15号文件精神,在省农业资源区划办的统一部署和业务指导下进行的。 在市农办领导和大力支持下, 我们组织了开展市农业资源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监测评价。一是和市农业资源区划委员会成员单位:农业局、林业局、水产局、水利局、土地局、气象局、统计局的有关领导和同志共同研讨、分析市农业资源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存在问题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趋势。二是与县区划办配合,下乡到部分有关县、镇、村实地调查,了解适时情况。我们还得益于市农办安排的课题《市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本课题提供了大量现成的数据。 这次课题时间紧、涉及面广、任务重,我们能够如期完成,首先与市农办的领导和关心是分不开的;其次要感农业资源区划委员会成员单位协作,顺利快速完成前期业数据资料分析。另外还要感市粮食局有关同志,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粮食供求、储备、流通等情况。 市农业资源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监测评价工作尚处在探索阶段,有待实践中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该评价中的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市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2004年12月 市农业资源及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监测评价 前言 中国是一个人口超级大国,粮食生产资源稀缺。中国粮食白皮书确定的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方针是:立足基本自给,并适度依靠国际市场。而粮食自给的基础是农业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因此,着力落实农业资源的保护、管理和持续利用,切实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维护我们的生命线,已成为中国21世纪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随着人口增长、人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和城市化加快,我国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长,粮食供需缺口将不可避免地增大;加上我国连续4年粮食减产,粮油价格普遍上涨,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十分关注,“粮食安全”问题被频繁提出。中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藏粮于库与藏粮于地的有机结合,形成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态势,确保粮食安全这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市农业资源其紧,加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资源日益受到工业和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竞争,部分耕地非农业化利用的趋势不可逆转,近几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约3万亩,人地剪刀差更趋尖锐;水土流失、工业废物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及自然灾害等导致耕地质量下降,也制约粮食生产的发展。以2003年为例,耕地200.66万亩,较1999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指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并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建设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 一、建设目标 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 益。 2、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比重。 3、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 综合生产能力。 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 5、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二、建设内容 主要由田间工程和田间定位检测点组成。 1、高标准农田田间工程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土壤培肥、灌溉水源、灌溉渠道、 排水沟、田间灌溉、渠系建筑物、泵站、农用输配电、田间道路及农田防护林网等内容,以便于农业机械作业和农业科技应用,全面提高农田综合生产水平,保持持续增产能力。 A土地平整土地平整包括田块调整与田面平整。田块调整是将大小或形状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田块进行合并或调整,以满足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节水节能等农业科技的应用。田面平整主要是控制田块内田面高差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满足精耕细作、灌溉与排水的技术要求 B 土壤培肥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和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耕作层土壤养分常规指标应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C灌溉水源应按不同作物及灌溉需求实现相应的水源保障。水源工程质量保证年限不少于20年。 D灌溉渠道渠灌区田间明渠输配水工程包括斗、农渠。工程质量保证年限不少于15年。 E排水沟排水沟要满足农田防洪、排涝、防渍和防治土壤盐渍化的要求。 F田间灌溉根据水源、作物、经济和生产管理水平,田间灌溉采用地面灌溉、喷灌和微灌等形式。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2009-2020年) 引言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随着人口增加,我国粮食消费呈刚性增长,同时,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水土资源、气候等制约因素使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加大;生物燃料发展,全球粮食消费增加,国际市场粮源偏紧,粮价波动变化加剧,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的空间越来越小。为此,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依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2020年全国粮食消费量将达到5725亿公斤,按照保持国内粮食自给率95%测算,国内粮食产量应达到约5450亿公斤,比现有粮食生产能力1增加近450亿公斤。考虑到影响粮食生产和有效供给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本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供给、留有余地的原则,未来12年间,需要再新增500亿公斤生产能力,提高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程度。 1 现有粮食生产能力约为5000亿斤公斤水平(2005-2007年3年粮食平均产量约4950亿公斤,2007年5016亿公斤,2008年达到5285亿公斤)。本规划所述粮食生产能力,是指由资源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所决定的,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 本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品种为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兼顾大

豆,按照粮食生产核心区、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后备区和其他地区对全国进行统筹规划。 一、我国粮食生产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1132亿公斤增加到2007年的5016亿公斤,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成功地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生产回顾。 回顾历史,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28年(1949-1977年)低起点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30年高起点波动发展两个阶段。 1.从新中国成立到1977年。这一时期,粮食播种面积从16.5亿亩扩大到1977年的18.1亿亩,总产量先后跃上1500亿公斤、2000亿公斤、2500亿公斤3个台阶,粮食单产从69公斤提高到157公斤,增长1.28倍。物质装备和科技水平逐步提高,有效灌溉面积由1952年的 2.99亿亩扩大到1977年的6.75亿亩,增长了1.26倍;杂交水稻等新品种培育取得重大突破;现代化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化肥施用量(折纯)由7.8万吨增加到648万吨,增加了82倍。但由于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增长较快,粮食人均占有量仅从209公斤提高到298公斤,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温饱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在3000亿公斤起点基础上,先后跨上3500亿公斤、4000亿公斤、4500亿公斤和5000亿公斤4个新台阶,特别

产能规划

产能规划 产能规划的步骤 1.估计未来能力需求 在进行产能规划时,首先要进行 需求预测。由于能力需求的长期 计划不仅与未来的市场需求有关,海域技术变化,竞争关系以及生产率提高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所预测的时间段越长,预测的误差可能性就越大。 在制造业企业中,企业能力经常是可以利用的设备数来表示的,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必须把市场需求(通常是产品产量)转变为所需的设备数。 将这些设备信息输入APS,通过APS可快速实现未来能力的评估。 2.计算需求与现有能力之间的差 当预测需求与现有能力之间的差为正数时,就需要扩大产能,当一个生产运作系统包括多个环节或多个工序时,能力扩大必须考虑到各个工序能力的平衡。当企业的生产环节很多,设备多种多样时,各个环节的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往往不一致,既有富余有瓶颈的环节。而富余的和瓶颈的环节又随着产品品种和制造工艺的改变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的整体生产能力是由瓶颈环节的能力所决定的,这个制定能力计划时必须注意的一个关键问题。否则的话,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即,某瓶颈工序能力紧张——增加该工序能力——未增加能力的其他工序又变为瓶颈工序。 利用APS可快速发现瓶颈环节,方便企业管理者决策。 3.制定候选方案 处理能力与需求之差的方法可有多种。最简单的一种是:不考虑能力扩大,任由这部分顾客或订单失去。其他方法包括能力扩大规模和时间的多种方案,包括积极策略,消极策略

或者中间策略的选择,也包括新设施地点的选择,还包括是否考虑使用加班,外包等临时措施,等等。这些都是制定能力计划方案所要考虑到内容。所考虑的重点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候选方案。一般来说,至少应给出3-5个候选方案。 利用APS模拟排程,制定多种可供选择方案。 4.评价每个方案 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主要是从财务的角度,以所要进行的投资为基准,比较各种方案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以及投资回收清况。这里,可使用净现值法,盈亏平衡分析法,投资回收率法等不同方法。定性评价主要是考虑不能用财务分析来判断的其他因素,例如,是否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相符,与竞争策略的关系,技术变化因素,人员成本等等,这些因素的考虑,有些实际上仍可进行评价时,可对未来进行一系列的假设,例如:给出一组最坏的假设:需求比预测值要小,竞争更激烈,建设费用更高等等:也可以给出一组完全相反的假设,用多组这样的不同假设来考虑投资方案的好坏。 企业管理者利用APS模拟与评估功能,对多个方案进行选取。 产能规划的制定的三个时期 长期计划:长期计划是指时间在一年以上的产能规划。长期计划中涉及的生产性资源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才能获得,也将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消耗完毕,如建筑物,设备,物料设施等等。长期计划是基于对企业的长远利益的考虑而制定的产能计划。长期计划具有战略性质。 中期计划:中期计划是指在半年至18个月的时间内制定的月计划或季度计划。这里,雇员人数的变化(招聘或解雇),新工具的增加,小型设备购买以及转包合同的签订等情况发生时,中期计划可能需要调整。 短期计划:短期计划是指小于一个月的生产能力计划。这种类型的生产能力计划关系到每天或者每周的生产调度情况,而且为了消除计划产量与实际产量的矛盾,短期计划需要作相应的调整,这包括超时工作,人员调动或替代性生产程序规划等。 产能规划的层次性是指对于不同层次的经营管理者,生产计划能力的意义不同,具体如下: 公司层级:企业副总经理总心的是企业内部各工厂的总体生产能力的大小,因为他(她)要为实现这些总的生产能力而投入大量的资金,那么这些资金需要多少呢?可以通过分析总体生产能力得到答案。财政学的投资预算部分涉及到这些方面的知识。 工厂层级:工厂的经理(Plant manager,PM)则更关心全工厂的生产能力状况,他(她)们必须决定如何以最优方式利用工厂的生产能力以满足预期的需求量。由于一年中需求高峰时的短期需求可能会远远大于计划产量,因此经理必须预测可能出现的需求高峰,并且安排好在什么时候储存多少产品以备急需。

[关注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五大要素]粮食生产能力的概念

[关注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五大要素] 粮食生产能力的概念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问题其实可理解为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增长因素可以抽象为五大类: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制度。根据粮食产量=种植面积×亩产量,粮食总产量取决于种植面积和亩产量,排除气候影响等人类不可控因素,粮食潜在生产能力最终决定于投入粮食生产的土地、资本、技术、劳动、制度等五大生产要素状况,即粮食生产用耕地、农田水利等农业公共基础设施、科技发明及其推广应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农民的积极性、涉农相关制度与政策等五大方面将最终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但这五大要素的现状堪忧。一、土地1、可耕地面积减少。我国土地资源紧缺,新增可耕地潜力有限。如下两个因素导致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一是退耕还林,但这个因素只会在短期内存在,而且,退耕还林地多数不适合种粮食,所以退耕还林对粮食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第二大因素是国家建设用地,这个因素会长期存在,尽管坚持“占一还一”的政策,但占用的多是良田,补充的多是旱地,主要原因是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城建设、小城镇建设及城市基础建设的需要,此外还有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个因素直接导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它虽然不会导致永久性的耕地面积减少,不会降低潜在

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却会导致当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3、土地撂荒。尽管农民对土地有很深的感情,而且留下来种田的农民除了种田外,没有别的选择,所以土地撂荒并不严重。但是由于外出打工多、农转非、粮价低、水源不好、生产资料价格高,土地撂荒在不同的地方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同样导致当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4、土壤肥力逐年下降。近年来土壤肥力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特别是有机质含量下降甚为严重,造成土壤板结、团粒结构差,耕作层浅薄,蓄水保肥能力差、不耐旱、不耐寒,病虫害发生频繁,亩产量难以提高。原因在于,一是缺乏绿肥,自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至今,绿肥种植逐年减少,尤其是近十年来,绿肥生产几乎是空白状态。二是有机肥积造严重不足。目前农户除施用自家有限的猪牛羊粪外,几乎不再积造其它的有机肥,但自家养的猪牛羊有限; 塘泥这种最好的有机肥全都被遗忘。三是看重施用化肥,种卫生田,造成对土壤掠夺性生产。二、资本1、原有水利设施维护不足、老化严重,有效灌溉面积减少。现有水利设施大部分是在50—60年代修建的,经过40多年的运行,特别是承包制以来,由于维护不足,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水库淤积,库容和蓄水量减小。表现为病险水库数量增加,水库蓄水下降,现有水库实际可蓄水量远远低于设计有效灌溉面积。其主要原因是库区水土流失严重,人为地开荒种地等破坏植被。二是渠系老化、不配套、年久失修。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家和地方对小型水利设施的投资少,同时各中型水库征收水费困难,对渠系维修资金极少,渠道清淤不彻底,渠系淤塞,许多渠道渗

田间工程建设项目一

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滕州市2014年度 田间工程建设项目一 一、采购内容及数量 鲍沟项目区片区一,对北朱庄、东石庙、坝前、前皇、鲍沟一、鲍沟二、圈 里、中石庙、鲍沟三、薛岩中村、薛岩后村、薛岩前村、鲍沟四、大刘庄、大杨 楼15个自然村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进行改造与新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打 机井58眼、配套现状机井57眼,配套水泵115台(套);布设低压灌溉PE管道 53.387km,安装出水栓939套;铺设地下电缆22.304km;安装射频卡灌溉控制 系统115套,修建生产路3.32km,修建硬化机耕路1.462km,疏通排水沟9.564km; 新增田间配套过路涵27座、进地涵43座;项目投资建设农田防护林,种植白蜡 965棵,标志牌1座。 序号项目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11第一部分建筑工程 2 1.1一.田间灌溉工程 3 1.1.11、机井及配套(58眼) 4 1.1.1.1回旋钻机钻孔(孔径80cm,孔深40m,沙土、粘土)m2320.000 5 1.1.1.2井壁管实管购置、安装(DN400mm钢筋砼管焊接接口)单井10m m580.000 6 1.1.1.3井壁管花管购置、安装(DN400mm钢筋砼管焊接接口)单井30m m1740.000 7 1.1.1.4石子滤料m3745.963 8 1.1.1.5水泵及首部设施安装(含弯管、变径管)台套115.000 9 1.1.1.6逆止阀H44T-10型旋启式DN100购安(含法兰)个115.000 10 1.1.1.7自动进排气阀DN50购安个115.000 12 1.1.1.9项目标志购置安装(30cm×40cm×0.7cm瓷砖)个115.000 13 1.1.1.10机井房工程(115座) 14 1.1.1.10.1土方开挖m3434.700 15 1.1.1.10.2土方回填夯实m3286.902 16 1.1.1.10.3{C25}混凝土墙{32.5Mpa,20mm}m3128.800 17 1.1.1.10.4{C20}混凝土井池底{32.5Mpa,10mm}m331.050 18 1.1.1.10.5{C25}井盖混凝土板预制(厚度10cm){32.5Mpa,≤20mm}m331.050 19 1.1.1.10.6预制混凝土矩形板安装m331.050 20 1.1.1.10.7{C20}管道镇墩及井台{32.5Mpa,≤20mm}m324.983 21 1.1.1.10.8井池盖板钢筋制作安装t 4.759 22 1.1.1.10.9井口盖板制作安装(厚10mm,钢板直径600mm)个115.000 23 1.1.22、低压灌溉管道(管道长度共计53387米) 24 1.1.2.1管沟土方开挖m332032.20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