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94.9.EC_en 11

94.9.EC_en 11

94.9.EC_en 11
94.9.EC_en 11

试析电视评论类节目的特点

试析电视评论类节目的特点 关键字:新闻评论电视焦点访谈 摘要: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与媒介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负载媒介舆论功能的载体,一种受众实现媒体参与的有效途径,一种社会整合的力量和传媒科技发展的技术受益者而存在。中央电视台1994年推出的《焦点访谈》栏目开创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发展的新路子,并很快成为受众一致认可的名牌节目。因此,本文以《焦点访谈》栏目为例,来分析电视评论类节目的特点。 正文: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媒体与新闻评论体裁相结合的产物。运用电视传播手段.阐述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立场、观点、看法,藉此反映、影响、引导舆论,是电视传播的优势所在。 评论一直被认为是以文字符号为主要载体,以概念、判断、推理为主要话语形式的文体。这种观点,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电视以画面为主要传播手段,在某些人看来,画面所承载的信息往往是浅层次的、客观的,只能纪录现场事件,传播事实性信息,电视与评论是“无缘”的。即使电视中出现了诸如主持人评论、编前和编后话等形式的评论,也被冠以“简单模仿报纸评论”的帽子,而为业内人士所不屑。《焦点访谈》的横空出世,为电视评论开启了一道智慧之门。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开办的一个以深度报道为主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模式”很快在各电视台得到推广,电视评论特别是电视述评大大提升了其在媒体中的地位,并逐渐摸索出一条特色之路。1996年,《焦点访谈》的定位语由“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改为“用事实说话”。这一反评论概念、判断、推理的传统话语模式,寓“述”于“评”,以“述”释“理”,诠释出一种全新的说理理念。本文试图从解读《焦点访谈》入手,对电视评论类节目进行初步探讨。 1 选题原则 选题是电视新闻制作整个流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环,也是第一步的工作。《焦点访谈》的成功一半要依托在选题上,一些问题也往往出现在这个环节。栏目选题通常考虑政治和业务因素。在政治层面的选题原则是: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这三点的重合意味着选题的十拿九稳,三者的错位意味着选题的先天不足。政治层面的原则决定着一个选题的做与不做。而业务层面的原则则决定了选题做得好与不好。业务层面的选题原则是:政策背景、事实呈现。一期节目不能机械地照本宣科、图解政策,而是在政策的背景下寻找生动的事实,用政策思考,用事实说话。另外还要考虑到效益原则即社会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电视市场的竞争,许多地方台的这类栏目为追逐高收视率,正在弱化其社会功能,节目的价值标准变得模糊了。短时间看,通过离奇的题材,大量的抓拍、偷拍,以及另类的表现手法,收视率是上去了,但从长远计,却是舍本逐末,丢失了栏目的基本定位。重新审视自己的初衷,节目形态可以改但是精神实质不能丢。很多东西是因为坚守了,才有特色,才有品质。 从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来看,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调查性报道。这类选题的节目由表及里不断追寻新闻事件的缘由,追踪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类型、特点和意义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类型、特点和意义 【内容摘要】电视业的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也为自身带来了激烈的竞争。这中间,电视栏目的品牌显得至关重要。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栏目品牌的重要标识,主持人开始直接影响节目收视率的现象,频繁出现。那么电视节目主持人到底主要存在哪些类型,各自的特点和意义又是什么?中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在形成了怎样的类型,有什么样的具体特点?本文意在回答这些问题,同时对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一个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类型划分;定位;规范;个性 【引言】 近些年来,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个职业在中国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中国主持人的研究已经不是新的领域,关于播音主持以及对主持和节目关系的评论性著作和文章也有许多。但是,就我所读到的资料而言,在内容方面,相当一部分都集中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对于播音主持工作的业务方面的指导,也就是关于如何做好播音员、主持人的建议;二是对于国内外主持人和电视节目的具体的信息提供和介绍。至于主持人研究理论方面,我总体的感觉是缺乏结构性很强又很细致实用的理论。从观察角度来讲,也有两种趋势,一种就是当今在学术界各个领域都比较明显的“言必称西方”,即借用国外著名的主持人尤其是他们的一些明星主持人的发展历程和风格特点来树立标准,以此来评价中国的主持人和他们所主持的节目;还有一种是非常“本土化”的角度,重视字正腔圆、端庄等特点。总之,关于主持人的评论性的理论性文章和专著,不是很多。有许多的评论都是非常感性的,针对个别的节目和主持人的。我试图结合目前中国主持人的具体发展情况,在主持人的类型方面做一些理性的观察和思考。 在电视的发展史上,提到“主持人”这个名词,就不能不提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新闻部的一个制片人----唐·休伊特。他于1952年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和第34届总统大选期间提出这个想法。他所说的“anchor”这个词,本来是个体育方面的术语,指接力赛中最后一棒的运动员。他认为,电视新闻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既分散又呆板,应选择“让最有力的记者在最后把所有的报道串联在一起,高度概括起来。”[1]当时,CBS的沃尔特·克朗凯特担任了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报道并大获成功,从此新闻节目主持人普遍出现。而在此之前,“host”一词也曾作为娱乐节目的串联性主人出现。在游戏和竞赛类节目当中,“moderator”一词也出现过。就是说,主持人在出现的最初,就是有很明显的类型上的区别的,用来描述不同类型主持人所用的英文单词也不一样,不同于中国的“主持人”一言涵盖。 那么“节目主持人”这个词何时在中国出现的呢?主持人最早出现于哪个节目呢?“从目前出版的各种著述中,可以看到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是我国主持人最早诞生于1981年元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空中之友》节目;二是认为1981年7月中央电视台《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节目首次使用主持人这一称谓;三是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观察与思考》节目,首次打出‘主持人’的字幕。”[2] 无论最初出现于何时和什么节目,终归现在中国的主持人已经是风格各异,队伍也是越来越庞大。由此对主持人的类型和不同定位的研究,也显得十分必要。因为理论上讲“没有种的概念,整个科学就没有了。”[3]实践上,不同的节目类型和不同的主持人类型决定了他们的特点以及给受众提供的内容和角度,从而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 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类型,有很多划分的说法。要想划分类型,首先要确立标准是什么。有些学者习惯用节目内容为标准去划分,比如新闻节目主持人、经济节目主持人、法制节目主持人、生活节目主持人、科普类节目主持人、体育解说等等;有的学者习惯于以前的分法,即根据主持人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划分,也就是现象分法,分为独立型、单一型、参与型、主导型四类。[4]这样的分类方法可以使我们对主持人的行为活动有感性把握,但在这里我想侧重从节目的形态和对受众要求的满足角度不同去分类。因为,节目的类型我想是决定主持人类型的更本质的因素。也就是说,由于节目和主持人相互依存关系的存在,主持人的分类是和节目类型密切相关的。 我首先给出类型具体划分,而后再做逐一的详细解释和分析。我所划分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四种:新闻及深度报道、评论杂志型节目主持人;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娱乐、竞赛及晚会现场类主持人;生活服务、社教综艺类节目主持人。 众所周知,主持人和节目类型要协调,也就是说,适合的是最好的。那就是因为,“不同类型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和选择标准是不一样的,主持人在节目当中的角色和地位也不一样。”[5]以下逐一分析不同类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特点及其意义。 新闻及深度报道、评论杂志型节目主持人: 这种类型的主持人在我国要先于其他类型的主持人出现,如果把播音员也看作是主持人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话。我国电视口播新闻开始于1958年11月2日,最早是沈力作为播音员出现在电视荧屏上。那么这点与国外先出现娱乐节目主持人有所不同。总体来说,这个类型的主持人客观、冷静,逻辑思维清晰而敏锐,具有很好的洞察力。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是情感参与程度较低的话题和观点引导者。给受众的印象是值得信赖的。因为电视这一媒体肩负着重要的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的作用。而在信息传播和观点传达的过程中,依据传播学的原理,信息来源的可信性对传播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人们倾向于去相信可信度高的信源所给出的信息,无论是呈现事实还是阐述观点。[6]在美国,“三大电视网的主播播新闻都超过30年,年龄都在50岁以上。但是由于大家长期收看,已经养成习惯,觉得他们特别值得信赖,从而成为电视网的无形资产。”[7] 的确,这是个多元化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受着各种各样的冲击。正如庞勒在他的著作《乌合之众》里说到,“以往的观念虽已残破不全,却依然有着十分强大的力量,取而代之的观念仍处于形成的过程之中,现时代呈现为群龙无首的过渡状态。”[8]因此,观众对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意见领袖”作用,还是非常看重的。其实,1956年前后,美国电视新闻主持人体制被确定下来了,然而这种电视新闻主持人体制的确立是与美国50年代的国内外形势密不可分的。从5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动荡不安的局势使人们失去了对领袖人物的信任感,从而转向了从电视上了解局势的变化。再比如60年代末期,沃尔特﹒克朗凯特对越战的报道,使美国人民进一步认清了越战的真正局面和无可挽回的损失。以至于美国总统约翰逊发出感叹:如果我失去了克朗凯特,我就失去了整个美国。[9] 另外,这个类型的节目主持人,一般都具备记者的素质和从业经历,也都具备作为一个记者的敏感度。无论节目的具体内容是关于政治、经济、法律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新闻及评论,他们都有一定程度的相关背景知识积累。美国传播学者们对三大商业电视网历任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年龄考察得出结论:43岁被称为是主持人的“黄金年龄”——成熟、稳重、权威、和男性魅力,容易赢得人们的好感和信任。 主持人所属电视网任主持人前从事新闻工作时间新闻工作经历任主持人时间

综艺娱乐节目特点

随着电视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受众对电视走进起居室的新闻、娱乐功能的认同,电视无论在内容或样式上,都更加多姿多彩。人类天性中的娱乐成分是电视娱乐节目生命力的来源与支柱,所以,与大众的亲密感是娱乐节目所具有的最为人性化的特质。从这一点来看,电视娱乐节目具有以下特点: 一、从大众的心理需求出发,符合现代社会的大众口味 大众口味主要体现在重民生,重相关利益,重调味,重新鲜,重娱乐,重时尚,重潮流,重变化,重揭秘,重刺激。因此哪怕有些娱乐节目较为低俗、浅薄、出位,也能为观众所接受,甚至是乐意接受,尽管过后也可能觉得意思不大,但大多乐于沉浸在一时的愉悦与快感中。这也是因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紧张快速,人们更乐意在非工作时间,得到放松和休息,因此,走大众化之路,可以说是电视娱乐节目的一着妙棋。 这一点还体现在娱乐节目的定位往往是从大众的心理需求出发,因为观众收看娱乐节目的理由是高兴、取乐、放松、转换心情、解除精神紧张,而这些主要是心理上的需求。娱乐节目对大众心理的满足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抚平大众的创伤内核,释放心理压力。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压力可以通过移性的方法在非现实的虚拟空间获得释放,娱乐节目正是满足了大众这种需求。 其二,满足大众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在一些设置了模拟情节的娱乐节目中,往往需要观众的参与表演,这就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而生存类游戏节目,更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个人成功和自我实现的理念。 其三,满足大众的好奇心和窥视欲。娱乐节目通过夸张的或者是游戏的和娱乐的手法展示真实生活,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而这个拓展的空间是开放性的,人们在这里表现出平时不为人知的一面,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这个隐秘的世界会把大众的窥视欲和好奇心调动到极限,在谈话类节目以及一些游戏节目中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 二、电视娱乐节目呈现出矩阵组织的结构 如果说音乐是以旋律音符来结构,舞蹈是以形体动作来结构,那么电视娱乐节目就是以时空的矩阵来完成的,也即是在这个由电视重新构建的时空中,电视娱乐节目是以综合性的手段和内容来丰富观众的感知的。 这种矩阵组织体现在多个方面,譬如,将游戏和纪实这两个过去认为是界限分明的因素融合在一起,就诞生了生存类的游戏节目。而这类节目可以说它是一部画面优美的记录片,也可以说它是富有情节冲突的电视连续剧,还可以说它是生动的游戏节目,是因为它充分调动了电视的各种表现手段,从而打造了一个全新的节目样式。 又譬如,在谈话节目中也经常采用多种手段来延伸演播室的谈话空间。首先,用大屏幕拓展演播室有限的视觉空间,增加了另一空间层次,有时大屏幕也参与谈话,成为演播室的生动角色之一。在英国广播公司的谈话节目《Kilroy》的一期中,当一位老年观众认为年龄大并不意味着体力不支时,主持人立刻挑战这位老年人。在演播室的一片欢声中,老年人竟然决定跟一位年轻人赛跑。更为叫绝的是,主持人真的把两个人引到演播室外的空地上,留下现场观众看大屏幕的转播。这个大屏幕的使用可以说非常巧妙。电话和因特网也能延展谈话空间,这也是谈话节目经常采用的手段。 矩阵组织在综艺节目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在综艺节目中可以看到各种节目形态的影子,逗趣喜剧、人物访谈、歌舞表演、游戏竞赛,甚至还有记录片、偷拍等等,各种样式多元交叉,精彩纷呈。如在《正大综艺》中,既有游戏、知识介绍、外景游览,还有温情剧场等,出入于现场和外景之间,在时空的重新结构中,节目以一种轻巧和赏心悦目的流畅感来取悦观众。 电视娱乐节目的这一特点也体现了它的一个发展趋势,即在技术提供的可能性下,遵循以人为本的电视传播本质,全方位地兼容并蓄,交叉融合其它多种手段和形式,产生出具有新质的形式和内容,以多维矩阵组织满足并提升观众的多重需求。这种局面的形成,不仅是由于电视的高科技含量所带来的兼容并蓄的能力,以及它作为大众媒介的与观众日常生活的贴近性和亲和力,更重要的是观念的变化,即认识到大众需求的多样性,文化的交融性以及生活自身的丰富性。

从《感动中国》制作特点谈诉求“感动”的特别电视节目的传播策略规划

摘要 中央电视台大型年度人物评选节目《感动中国》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对人物评选类节目的创新。《感动中国》对“感动”这一单一的评选标准进行多元化解读,获奖人物呈现多元化、平民化特征,并在节目策划、制作流程方面有所突破,采用多部门、媒体协作完成整个评选活动,在颁奖晚会的制作时内容与形式并重,运用多种场面调度元素烘托气氛;其二,在对获奖以及候选人物的报道手法上,《感动中国》从受众心理出发,内容上契合受众精神与道德层面的需求,注重评选人物的年度感和人物报道的人性化,与受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受众参与到整个评选过程中来,使评选出的人物为受众所接受、认可,创新了典型人物的报道方式;其三,《感动中国》将颁奖典礼与新闻节目嫁接,在注重栏目质量的同时,注重对节目进行品牌包装,成功打造了电视媒体“精神品牌”。《感动中国》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其一,在节目的文化构成、文化层次、文化类型方面均体现出多元化的文化内涵;其二,《感动中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节目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人生态度;其三,在节目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注重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贴近群众,并为群众所喜爱。 关键词:感动中国,制作特点,传播,策略,研究; Abstract Continued expansion in the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today, as a commitment to take the subject more looking forward to college, has been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but also brought many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 Gradually become the cultural, intellectual and research centers, universities should be a lot of attention is its wing. However, people should see the crisis of survival is a college of higher education needs of the excellent situation overshadowed stimulus. A large numbe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update the hardware facilities, whether the university management is ever increasing, this, we can not be answered in the affirmative on this

访谈节目的特点

访谈节目的特点 一、访谈类节目的分类及特点: 人物访谈类节目是以“人”为看点,借助借助人的故事来吸引观众,依据不同职业属性,将人物谈话类节目分为明星类谈话节目、政企精英类谈话节目、文化名人类谈话节目和混合类谈话节目。 明星类谈话节目主要针对演艺明星和体育明星的访问,这是人物谈话类节目中最大的一类,占到播出总量的七成。政企精英类谈话节目主要以政府高层和知名企业主为访谈对象;文化名人类谈话节目在目前的电视谈话节目中属于较为小众的一类,主要以作家、画家或摄影家等文化艺术名人为访谈对象。混合类谈话节目则综合上述三类节目中的名人为访谈对象,人物和话题较为丰富。 对于四类人物谈话类节目与特征人群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和个人月收入这五种指标进行对应分析,两者越接近,说明这类人群越喜欢收看这类节目。明星类谈话节目吸引的是年龄在25岁以下、学历初高中、特别是女性观众;政企精英类谈话节目和混合类谈话节目吸引的观众较类似,为45-54岁、男性、干部/管理人员。 二、典型节目分析: 我们先来看一张2009年1-5月、18:00-24:00时段、153城市在播的近80档人物谈话类节目的收视率比例图。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出,四类人物谈话节目播出量和收视量最大的两类是明星谈话和政企精英谈话节目,而文化名人类谈话节目和混合类谈话节目两类在数量上共占12%,播出和收视比重合计不足5%。因而,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仅选择播出和收视较具规模的明星谈话类和政企精英类节目的两个典型节目,对其播出收视状况和节目特色作一介绍。 (一)明星谈话类节目——例:《鲁豫有约》 明星谈话类节目是目前播出量最大的一类人物谈话类节目,占到播出总量的七成,其中不乏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节目,像中央台三套《艺术人生》,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天下女人》,上海东方卫视《杨澜访谈录》,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还有一些地面频道也播出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明星谈话类节目,像上海娱乐频道《家庭演播室》,北京台科教频道和财经频道的《非常夫妻》及《超级访问》。 2002年1月1日,凤凰卫视向全球华人同步推出周播节目《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

电视的主要特点是

电视媒介的主要特点是: 1、直观性强 电视是视听合一的传播,人们能够亲眼见到并亲耳听到如同在自己身边一样的各种活生生的事物,这就是电视视听合一传播的结果。单凭视觉或单靠听觉,或视觉与听觉简单地相加而不是有机地合一,都不会使受众产生如此真实、信服的感受。电视广告的这一种直观性,仍是其他任何媒介所不能比拟的。它超越了读写障碍,成为一种最大众化的宣传媒介。它无须对观众的文化知识水准有严格的要求。即便不识字,不懂语言,也基本上可以看懂或理解广告中所传达的内容。 2、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电视是唯一能够进行动态演示的感性型媒体,因此电视广告冲击力、感染力特别强。因为电视媒介是用忠实地记录的手段再现讯息的形态,即用声波和光波信号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和心理,以取得受众感知经验上的认同,使受众感觉特别真实,因此电视广告对受众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特别强,是其他任何媒体的广告所难以达到的。 3、受收视环境的影响大,不易把握传播效果 电视机不可能像印刷品一样随身携带,它需要一个适当的收视环境,离开了这个环境,也就根本阻断了电视媒介的传播。在这个环境内,观众的多少、距离电视机荧屏的远近、观看的角度及电视音量的大小、器材质量以至电视机天线接受信号的功能如何,都直接影响着电视广告的收视效果。 4、瞬间传达,被动接受 全世界的电视广告长度差不多,都是以5秒、10秒、15秒、20秒、30秒、45秒、60秒、90秒、120秒为基本单位,超过3、4分钟的比较少,而最常见的电视广告则是15秒和30秒。这就是说一则电视广告只能在短短的瞬间之内完成讯息传达的任务,这是极苛刻的先决条件。而且受众又是在完全被动的状态下接受电视广告的,这也是电视区别于其他广告媒介的特点。 5、费用昂贵 费用昂贵,一是指电视广告片本身的制作成本高,周期长;二是指播放费用高。就制作费而言,电影、电视片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以制作周期长、工艺过程复杂、不可控制因素多(如地域、季节天气、演员等)而著称,而电视广告片又比一般的电影、电视节目要求高得多。广告片拍片的片比通常是100:1,可见仅是胶片一项,电视广告片就要比普通电影、电视剧节目超出多少倍了,而且为广告片专门作曲、演奏、配音、剪辑、合成,都需要花大量的金钱。 就广告播出费而言,电视台的收费标准也很高。我国中央电视台A特段30秒的广告收费就要人民币4.5万元。而国外黄金时段播出费用比这还要高得多,美国的电视广告每30秒要10~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优缺点及其未来走向

(20 届)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导师职称: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教学事务管理中心 年月日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优缺点及其未来走向 摘要 真人秀节目备受观众的热捧,真是因为掌握了节目发展的定量,想观众所想,吸引他们的眼球,满足其好奇心,在媒体丰裕时代,真人秀通过把媒体所创造出来的特有的商业模式让电视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把潜在的商业价值激发了出来,这样既能提高收视率,又能获得利益。因为这种模式对普通人来说,它能让人民更容易、更快捷的实现梦想;对电视业来说,则是名利双收的利器。关键词:真人秀,传播,文化

1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真人秀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 1真人秀的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 2 国外真人秀 (2) 1. 2. 3我国的真人秀 (2) 1. 2. 4中西方对比 (3) 2.电视“真人秀”优点 (4) 2.1 真人秀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改变了单一的传播模式。 (4) 2.2 真人秀节目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4) 2.3 真人秀节目缓解了社会焦虑 (4) 3 电视“真人秀”的缺点 (5) 3.1 真人秀节目存在抄袭,缺乏原创性 (5) 3.2 真人秀节目存在低俗,哗众取宠的现象 (5) 3.3 真人秀节目存在低俗,哗众取宠的现象 (6) 4 电视“真人秀”未来走向 (6) 4.1 取精华,去糟粕,加强创新 (7) 4.2 注重反馈信息,改善节目质量 (7) 4.3 要有完整的经营战略 (7) 5 总结 (7) 参考文献 (8)

电视节目制作特点

《社会纵横》节目制作特点 11新闻1班 201102030103 吕志强《社会纵横》是广东电视台创办的新闻专题类舆论监督电视新闻节目,下面将对此电视节目制作特点进行分析。 一.前期策划与选题 1.节目定位 《社会纵横》坚守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把“聚焦舆论监督,揭开新闻幕后”作为节目经营方针,一些节目的制作与播出在社会上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力,追求鞭挞假、丑、恶现象,匡扶真、善、美。《社会纵横》是广东电视台唯一一档新闻专题类舆论监督节目,其节目重要性不言而喻,故其核心受众是整个广东省乃至全国的一般民众及高层干部官员。 2.节目类型和竞争分析 在节目类型上,《社会纵横》其节目风格呈现出严肃、权威、显著、深入的特点。作为广东省打造特色的产物,一方面,要凸显其评论新闻内容定位的特色,另一方面,不能流于媚俗,要用新闻资讯内容体现其重要性与权威性。在竞争力方面,《社会纵横》因为报到独特、深入、真实,所以收视情况一直不错。但是由于全国同类电视节目过多,基于这点考虑,就不得不考虑这些台的新闻节目内容,避其锋芒,用以深入发现、深度报道、深层影响见长、以舆论监督为主的独特方式来吸引受众。 3.选题特点

《社会纵横》的选题的主要方向是社会新近发生的关注度较高的一件或一类事情,基本内容为民生类新闻事件,以犯罪案件为主。 例如: ○12013年6月17日的节目《被摧毁的古建筑》,直指由新近发生的古建筑遭强拆的事件而引发的公众对于古建筑保护的热烈讨论。 ○22013年5月12日节目《陆丰枪击案》、2013年6月10日节目《城管打人跳脚踩头》、2013年6月11日节目《警惕校园“狼”出没》,每一期节目的内容都是社会新近讨论最激烈的事情。 4.栏目诉求: “当群众需要一种声音时,《社会纵横》的话筒能及时传递给他们。当人们困惑迷惘时,《社会纵横》能带给他们一线希望。当他们遭遇不平时,《社会纵横》能赋予抚慰。《社会纵横》力求,每一次发现,都是一种新影响;每一次事实,都有一种新视角;每一次走近,都是一种新触动。” 贴近群众,使栏目更受受众欢迎。 二.拍摄 《社会纵横》是专题节目,10分钟的节目时长限制了电视节目艺术性的发挥,但是真实自然且稳定的固定画面给人稳定权威的感觉。每期节目都要到事发现场实地获得最真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