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聋生康复与聋校教案02启蒙篇下

聋生康复与聋校教案02启蒙篇下

教案1音位:/b/ 抱、爸爸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声母音位/b/的发音技巧,形成对声母音位/b/的听说能力(PCT:音位的听、说能力)。

2.初步获得“爸爸”的概念,学会正确听、说“爸爸”。

3.理解并能表达词组“抱娃娃”、“抱爸爸”和句子“爸爸抱娃娃”。

三、教学重点

1.声母音位/b/的听音和发音。

2.目标词语和目标词组的听音、发音与指认。

3.目标句子的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难点

词语、词组过渡到句子“爸爸抱娃娃”的音义形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材料

1.教学用具:词卡、句卡、实物娃娃

2.康复用具:音位感知训练工具—拼音字母(AT403)

音位感知训练工具—手指语(AT404)

3.康复设备:视听统和系统(H3)

发声诱导仪(S2)—发音教育—声母

新概念学说话语言康复训练仪(L5)—主题教育系统—启蒙上—我自己

六、教学过程

复习(10分钟)

1.游戏“高人矮人走”:辅课教师播放经过滤波处理后的高低频音乐(视听统合系统),儿童

在主课教师带领下模仿娃娃走路,听到高音踮脚尖走,听到低音蹲下走(听觉分辨训练)。

2.

3.主课教师出示实物娃娃和词卡“娃娃”,儿童复习词语“娃娃”。

4.点名答到:听到名字的儿童亲娃娃并表达“亲娃娃”(圆唇训练)。

5.主课教师告诉儿童:“娃娃睡觉了”,提示儿童闭唇不说话,保持安静(双唇闭合训练)。

新授(10分钟)

1.主课教师创设“娃娃睡醒”的情境,给娃娃剥香蕉。

2.主课教师出示音位感知训练工具中的拼音字母“/b/”,辅课教师播放发声诱导仪,引出音位

/b/(音位感知)。

3.主课教师出示音位感知训练工具中的手指语“/b/”,辅以韵母/b/指式,儿童逐个表达,教

师正音,引导儿童注意模仿自己的唇形和发音(构音:呼读音)。

4.教师请儿童手背后双唇闭合吃香蕉(双唇闭合训练)。

5.主课教师出示词卡“抱娃娃”,请儿童逐个抱一抱娃娃,并学说词组“抱娃娃”。

6.辅课教师播放主题教育系统中的“抱娃娃”图片,儿童练习说词组“抱娃娃”。

7.听指令完成操作:教师发指令“娃娃”,儿童手指娃娃并表达“娃娃”,教师发指令“抱娃

娃”,儿童抱一抱实物娃娃并表达“抱娃娃”(最小差异的三音节听觉分辨训练)。

8.辅课教师播放主题教育系统中的“爸爸”图片,主课教师提问儿童“谁来了?”,引出词语

“爸爸”。

9.主课教师出示“爸爸”词卡,辅以声母/b/指式,儿童逐个表达词语“爸爸”,教师正音(言

语语言综合训练)。

10.儿童集体深呼吸,一起强弱交替地表达词语“爸爸”(发声:响度训练)。

11.辅课教师扮演爸爸,主课教师请儿童逐个抱一抱爸爸并表达“抱爸爸”。

12.听指令完成操作:教师发指令“爸爸”,儿童手指爸爸(辅课教师扮演爸爸)并表达“爸爸”,

教师发指令“抱爸爸”,儿童抱一抱爸爸并表达“抱爸爸”(最小差异的三音节听觉分辨训练)。

巩固(10分钟)

1.辅课教师扮演爸爸抱一抱娃娃,主课教师提问“谁”、“做什么”,引出句子“爸爸抱娃娃。”。

2.出示句卡,练习说句。

3.替换练习:“xx抱娃娃”(儿童的名字)。

4.教师告诉儿童“娃娃回家了”,请儿童和娃娃说“拜拜”。

七、教学延伸

1.建议在语言活动中,复习巩固主题教学中已学得音位和词语。

2.建议在科学活动中,按照大小进行排序。

3.建议在音乐活动中,根据鼓声的多少表达词语“爸爸”。

4.建议在美术活动中,通过粘贴活动,复习词语“爸爸”。

5.建议在运动活动中,学习小手操,提高手眼协调的能力。

6.建议在生活活动中,进行一系列模仿爸爸的游戏和双唇音训练。

教案2音位:/m/ 妈妈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掌握/m/的发音技巧,形成对/m/的听说能力(PCT:音位的听、说能力)。

2.形成音位对/b—m/(声母最小音位对12号)(PCT:音位听、说的对比能力)。

3.初步获得“妈妈”的概念,学会正确听、说词语“妈妈”。

4.学会理解并表达词组“猫妈妈、马妈妈、猫宝宝、马宝宝”。

三、教学重点

1.声母音位/m/的听音和发音。

2.声母音位/b/和/m/的听辨、对比跟读、对比发音。

3.“妈妈”的发音及概念的形成。

四、教学难点

1.声母音位/m/的发音方法。

2.“猫妈妈、马妈妈、猫宝宝、马宝宝”的听辨和表达。

五、教学材料

1.教学用具:儿童自己妈妈的照片、词卡、图片(爸爸、宝宝、娃娃、猫妈妈、猫宝宝、马妈

妈、马宝宝)、婴儿车、实物娃娃

2.康复用具:音位感知训练工具—拼音字母(AT403)

3.康复设备:新概念学说话语言康复训练仪(L5)—主题教育系统—启蒙上—我的家

发声诱导仪(S2)—发音教育—声母

六、教学过程

复习(10分钟)

1.点名答到:辅课教师推出婴儿车,主课教师抱起娃娃逐个提问儿童“谁”,儿童复习说词“宝

宝”。

2.主课教师请听到名字的儿童抱一抱娃娃,并表达“抱抱”(听觉分辨训练)。

3.

4.主课教师同时出示爸爸、宝宝的图片,儿童进行听一听、说一说和指一指的练习。

新授(10分钟)

1.辅课教师手抱娃娃哄娃娃睡觉,主课教师引导儿童用节奏进行/m/的哼鸣(构音器官放松训

练)。

2.主课教师告诉儿童:“娃娃睡着了”,请儿童逐个摸一摸娃娃,引出“摸”(音位感知)。

3.主课教师出示音位感知训练工具中的手指语“/m/”,辅以声母/m/指式,儿童逐个表达,主

课教师正音(构音:呼读音),辅课教师用手指轻轻触摸儿童鼻翼两侧,帮助儿童体会发音时鼻腔的震动,体验鼻腔共鸣(共鸣:鼻腔共鸣训练)。

4.辅课教师播放发声诱导仪中的画面,主课教师引导儿童感知/m/的发音,教授儿童“摸”(构

音;共鸣:鼻腔共鸣训练)。

5.主课教师创设娃娃哭的情景并抚摸娃娃,请辅课教师扮演妈妈,引出词语“妈妈”。

6.主课教师出示词卡“妈妈”,辅课教师播放主题教育系统中的“妈妈”图片,询问儿童“谁”,

并教授“妈妈”,儿童学说“妈妈”(言语语言综合训练)。

7.辅课教师抱起娃娃分别提问儿童“谁”、“做什么”,儿童学说句子“妈妈抱娃娃。”(声

母最小音位对:/b—m/)

8.出示句卡,儿童练习说句。

巩固(10分钟)

1.主课教师分别出示三组图片“妈妈、宝宝”、“猫妈妈,猫宝宝”、“马妈妈,马宝宝”,

儿童进行听说指认练习,进一步理解“妈妈”的概念(听觉理解训练)。

2.播放律动“我的好妈妈”,教师带领儿童对歌曲中的情节进行表演。

七、教学延伸

1.建议在语言活动中,复习巩固主题教学中所学的词语和句子。

2.建议在科学活动中,比较 1和许多。

3.建议在音乐活动中,完成律动“我的好妈妈”,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

4.建议在美术活动中,给妈妈画头发。

5.建议在运动活动中,进行“翻山越岭”找妈妈的活动。

6.建议在生活活动中,进行双唇音训练。

教案3音位:/d/ 灯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习得/d/的发音技巧,形成对/d/的听说能力(PCT:音位的听、说能力)。

2.形成音位对/b—d/(声母最小音位对18号)(PCT:音位听、说的对比能力)。

3.初步获得“灯”、“开灯”的概念,学会正确听、说“灯”和“开灯”。

4.掌握句式“xx开灯”。

三、教学重点

1.声母音位/d/的听音和发音。

2.声母音位/b/和/d/的听辨、对比跟读、对比发音。

3.目标词语、词组和句子的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难点

1.声母音位/d/的发音方法。

2.运用所学的词语、词组和句子在场景中交流。

五、教学材料

1.教学用具:实物台灯、词卡、句卡

2.康复用具:音位感知训练工具—拼音字母(AT403)

3.康复设备:新概念学说话语言康复训练仪(L5)—主题教育系统(L2)—启蒙上—我的家

听觉康复训练仪(H2)

六、教学过程

复习(10分钟)

1.播放宝宝哭声(听觉康复训练仪),教师带领儿童帮助宝宝呼唤“爸爸、妈妈”。

3.爸爸妈妈来了(播放主题教育系统中的“爸爸妈妈”图片),宝宝很高兴,通过模仿宝宝笑

练习展唇(展唇训练)。

4.点名答到:点到名字的儿童模仿做鬼脸(舌尖上抬训练)。

5.儿童跟随音乐节奏模仿教师做鬼脸(舌尖上抬训练)。

新授(10分钟)

1.辅课教师扮演妈妈出示实物台灯,儿童学说“灯”。

2.主课教师出示词卡和音位感知训练工具,辅课教师播放主题教育系统,儿童练习说词“灯”

(言语语言综合训练)。

4.辅课教师分别扮演爸爸和宝宝,儿童在主课教师的引导下对句子“妈妈开灯”中主语进行替

巩固(10分钟)

1.教师请三位儿童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和宝宝,听指令“xx开灯”完成操作并表达句子(声母

识别:ma/ba;韵母识别:ba/bao)。

3.播放主题教育系统的中“电视”图片,辅课教师扮演妈妈开电视,主课教师教授词语“电视”,

七、教学延伸

1.建议在语言活动中,复习巩固主题教学中涉及的词语和句子。

2.建议在科学活动中,按照灯的外形进行分类。

3.建议在音乐活动中,进行2/4拍语言节奏的训练。

4.建议在美术活动中,装饰台灯。

5.建议在运动活动中,结合早操进行构音器官的放松训练。

6.建议在生活活动中,进行舌尖上抬的训练。

教案4 音位:/h/ 喝牛奶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学习/h/的发音技巧,形成对/h/的听说能力(PCT:音位的听、说能力)。

2.认识“牛奶”并形成听、说能力,形成对词组“喝牛奶”的听、说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声母音/h/的听音和发音。

2.词语“牛奶”和词组“喝牛奶”的听辨、对比跟读、对比发音。

四、教学难点

1.声母音位/h/的发音方法。

2.运用所学的词语和词组在场景中交流。

五、教学材料

1.教学用具:PPT(小牛的家)、吸管、杯子、头饰(牛)、词卡

2.康复用具:语音积木训练仪—食品类

音位感知训练工具—拼音字母(AT403)

3.康复设备:新概念学说话语言康复训练仪(L5)—主题教育系统—启蒙上—我们的食物

听觉康复训练仪(H2)

六、教学过程

复习(10分钟)

1.教师播放PPT(小牛的家)和牛的叫声(听觉康复训练仪),创设情景(到小牛家做客)(听

觉感知:低频)。

2.点名答到:听到名字的儿童学小牛哞哞叫。

3.教师出示积木板,儿童复习已学食物类词语:面包、米饭、饼干

新授(10分钟)

1.辅课教师扮演小牛,请每位儿童用吸管喝牛奶(圆唇训练)。

2.儿童观看主题教育系统中的“牛奶”图片,应答教师的提问“什么”进一步巩固对“牛奶”

的理解和表达。

3.教师出示词卡和实物牛奶,儿童练习说“牛奶”。

4.辅课教师扮演小牛喝牛奶,主课教师出示词卡和音位感知训练工具,儿童练习说“喝牛奶”

(言语语言综合训练)。

5.辅课教师播放各种人物及动物喝牛奶的图片,加强对“喝牛奶”的理解和表达。

6.儿童逐个听指令完成操作,如:教师发指令“牛奶”,儿童指牛奶,教师发指令“喝牛奶”,

儿童喝牛奶,其余儿童表达“喝牛奶”(听觉分辨训练)。

巩固(10分钟)

1.教师出示词卡“牛奶”、“喝牛奶”,儿童进行听说指练习。

2.辅课教师扮演小牛分别请一位儿童喝牛奶,主课教师提问其余儿童:“谁喝牛奶?”,儿童

应答。

3.教师和儿童一起模仿喝牛奶后的满足感,发/h/—/bobo/声,引出/h/音,用手指语强调/h/

送气的发音方式(哈欠叹息训练;唇运动训练)。

七、教学延伸

1.建议在语言活动中,复习巩固主题教学中涉及的词语和句子。

2.建议在科学活动中,感知各种食物不一样的味道。

3.建议在音乐活动中,结合鼓声进行双音节词和三音节词的分辨。

4.建议在美术活动中,冲调牛奶。

5.建议在运动活动中,结合早操进行肩部放松训练和哈欠叹息训练。

6.建议在生活活动中,进行品尝牛奶的活动,培养愉快的情绪;训练圆展唇的交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