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2019学年八年级地理(上)(湖南教育版)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检测题

2018-2019学年八年级地理(上)(湖南教育版)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检测题

2018-2019学年八年级地理(上)(湖南教育版)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检测题
2018-2019学年八年级地理(上)(湖南教育版)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检测题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检测题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

积统计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省区是( )

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

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

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

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

2.下列经济作物中甲省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是( )

A.甘蔗

B.黄麻

C.甜菜

D.花生

3.右图为我国部分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区示意

图,图中①②表示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

A.油菜、甜菜

B.甘蔗、棉花

C.棉花、油菜

D.甜菜、甘蔗

4.在我国东部地区,南方的耕地以( )

A.水田为主

B.旱地为主

C.林地为主

D.草地为主

5.我国著名商品农业基地与其优势农产品的

对应,正确的是( )

A.江汉平原——水稻、棉花、油菜

B.太湖平原——水稻、棉花、甜菜

C.成都平原——棉花、甜菜、油菜

D.松嫩平原——甘蔗、亚麻、水稻

6.下列粮食生产基地中以生产水稻为主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河套平原

7.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地区地形陡峭,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可发展畜牧业

B.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发展粮食作物种植业

C.在地势低洼、河湖较多的地区,可发展种植业

D.在降水较少的草原地区,可发展林业

8.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耕地、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你认为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是( )

A.努力开垦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积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C.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发展多种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9.下图为中、美两国农业新增产值主要因素构成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国主要依靠非科技投入增加农业产值

B.中国主要依靠科技投入增加农业产值

C.美国依靠科技投入增加的农业产值占农业新增总产值的60%

D.中国依靠科技投入增加的农业产值占农业新增总产值的70%

10.上海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其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B.有便利的水陆交通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C.附近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D.人口稀少、交通闭塞

11.下列关于工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B.工业只和生产有关系,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关系

C.工业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D.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12.下列关于我国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北方电力工业的主体形式是火力发电

B.黑龙江省的大庆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C.我国现已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工业体系

D.上海钢铁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是靠近铁矿和煤矿

13.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A.珠江三角洲

B.沪宁杭地区

C.京津唐地区

D.辽中南地区

14.工业根据其产品的不同性质和用途而分为不同的类别,下列工业产品中属于高新技术产品的是()

A.钢铁

B.汽车

C.机床

D.计算机

15.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不合适的行为是( )

A.在西藏建立水产品加工基地

B.在内蒙古建立皮毛、乳制品加工厂

C.在黑龙江建立豆制品加工基地

D.在山东沿海大力开展海洋水产养殖

16.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科技开发试验区是()

A.北京中关村

B.上海浦东

C.山东潍坊

D.广东深圳

17.下列因素中,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最小的是()

A.劳动力数量

B.工业基础

C.科技力量

D.交通运输

18.我国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中,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属于()

A.环渤海高新产业密集区

B.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C.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D.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19.台湾果农将大量的水果运到福建,较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

A.河运

B.铁路

C.公路

D.海运

20.2018年暑假期间,刘强从北京到西藏拉萨旅游,希望沿途多看一些自然景观,时间要求也不急,同时又比较舒适安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

B.铁路

C.公路

D.河运

21.哈尔滨某医院急需从北京运进一批血浆救治病人,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A.海洋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22.2018年3月,中国政府向日本提供2万吨石油产品(包括1万吨汽油和1万吨柴油)的紧急无偿援助。为此中国政府应该选择哪种交通运输工具?( )

A.飞机

B.火车

C.汽车

D.轮船

2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通。交通运输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2018年1月,美国的一位华裔急需移植骨髓,中国的一位志愿者捐献了与他相配的骨髓,骨髓必须在48小时内送达美国。你认为应该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

24.下列货物的合理运输应采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①1吨活鱼从珠江三角洲某鱼塘运往香港市区②100吨钢材从武汉运往广州③两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拉萨④100吨大米从九江运往上海

A.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

B.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

C.航空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

D.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

25.沿我国铁路干线,从乌鲁木齐乘火车到广州,最合适的铁路线是( )

A.兰新线—陇海线—京沪线

B.兰新线—陇海线—京九线

C.兰新线—包兰线—京广线

D.兰新线—陇海线—京广线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______ _______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的蔬菜生产基地。

(3)请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________因素(自然因素)使北京附近地区不能成为

蔬菜生产基地。

(4)写出图中目前蔬菜从海南岛运往北京,沿途经过的铁路线名称。

(5)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条件上的优势。27.读福建省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A、B两处适宜种植

水稻的是处,适宜种植果树

的是处,说明理由。

(2)在城市郊区的C、D两处饲养乳牛、种植蔬菜,主要考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什么?

(3)E处可以发展业。

(4)举例说明福建省可发展哪些出口创汇农业,试说明理由。

28.读我国三大经济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图中A油田是,丙图中铁路线B是,2018年世界博览会在乙

图中的 (填图中代号)城市举办。

(2)甲图所示的是我国“环渤海经济区”,该经济区内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

(3)乙经济区内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制约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什么?

(4)甲与丙经济区发展的突出优势条件分别是什么?

29.读我国局部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铁路线的名称:①__________铁路,②_________铁路,③________铁路。

(2)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不仅铁路交通便利,而且具有______________运输的优势。

(3)在建中的铁路将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建设,请问“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 )

A.展现我国世界一流的铁路修建技术水平

B.投资大,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C.节约江汉平原的土地资源

D.防止环境污染

(4)从武汉运输医疗队和医疗器械支援甲型H1N1流感的发源地墨西哥,选择的交通运输方

式应为_____________。

3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材料二

我国东南沿海铁路线分布示意图上海工业部门构成图

材料三2018年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博会在上海举行。

(1)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其主要工业部门有、(举两例即可),试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2)在我国东南沿海铁路线分布示意图中,正在兴建的杭州至深圳的沿海铁路自北向南依次经过沿海A、B、C三省区,这三个省区的名称依次是、、。

(3)材料一图中所示城市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赤道0 低纬 中纬 中纬高纬 高纬60oN 30o 30oS 60oS 90oN 90oS 七年级上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2)麦哲伦环球航行。 (3)卫星照片。 (4)北极星的高度因纬度而异。 (5)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6)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地球仪 (1)经线、纬线和经线圈 在地球仪表面,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长度相等。 经线圈是由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并且这两天经线度数之和等于180°。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2)经度与纬度 经度的划分:以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最大为180°(180°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纬度的划分:以0°纬线(赤道)为界,以南为南纬,以北为北纬,最大到两极为90°。 (3)经纬网 A 确定地球上一点的地理位置 (a )确定度数。(横纬纵经)

(b)确定东西经和南北纬。(向东度数越来越大为东经E,向西度数越来越大为西经W,向北度数越来越大为北纬N,向南度数越来越大为南纬S) B确定地球上两点的相对位置 依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确定四个方位。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判断两点位置。 (4)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形状圆 (除极点外)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长度 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 数越大,纬线越短。 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等长(约为2万千米)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起始线赤道(0°纬线)(距南、北两极 相等的纬线圈) 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 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 度数分布规律 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 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 判定:纬度向北变大的是北纬N, 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 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 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 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 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 特殊线(点)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 南北极圈(66.5°)、30°和60°、 两极(90°) 本初子午线0°、西经20°经 线、东经160°经线、180°经线 划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赤道以南为南 半球S 0°——30°N(S)为低纬度 30°——60° N(S)为中纬度 60°——-90°N(S)为高纬度 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 20°W以东到160°E为东半 球,20°W以西到160°E为西半球

地理必修三(湖南教育出版社)复习提纲

地理必修Ⅲ复习提纲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整体性。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区域发展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少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水平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 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产业,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对外开放程度低,对外贸易规模小,表现出自给自足特征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交通运输现代化交通线路少而稀疏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现代化交通、信息网络逐步完善城市化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发展速度高于区域平均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小 发展状态低水平的均衡状态不平衡增长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1.3 区域发展差异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③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北方南方 区域特征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平原高原为主;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多山地丘陵,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

湖南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柳林中学 2011----------2012学年 七年级湖南版地理(上)教学案 主备人:路学燕审核人:第周第课时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二节气温和降水(2) 教学目标 1. 了解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2. 了解等降水量的含义,“降水量分布”图的正确方法 3. 能总结出降水地区分布的规律 教学重点 1.学会阅读世界逐月降水量柱状图。能够根据数字资料及统计图表描述气候特征。 2.能够依据降水量的数字资料绘制出降水量分布图。深刻理解降水形 成的两个基本条件。掌握降水的三种基本类型。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能够说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置 复习提问: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之最? 引入新课:学生学过一些生活常识、自然科学道理,对于理解降水还有一定距离,有待补充,避开物理上的呆板、严谨,以生活常识,简化比喻来引导。 研究天气和气候的时候,除了要掌握气温的资料,数据外,还要知道 降水的情况。 (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 降水顾名思义就是 2.降水形成条件: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 ②空气温度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3.降水主要类型:原理是空气,温度 ①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变冷凝结产生的降水。 ②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

凝结,在山的产生降水叫地形雨。 ③锋面雨: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 (三)重点讲解 1.降水形成条件 (1)及时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总结答案 (2)补充:水的液、气、固三态;水分的蒸发、凝结、凝固过程及温度条件;热胀冷缩原理;热空气与冷空气的性质对比;地表一定范围内高度越高、温度越低事实。 2.降水主要类型:根据挂图,分别讲解由于降水形成过程中不同的空气上升原因和形式,所区分的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并分析分布地区。 ①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对流雨。 发生在太阳辐射强列的地区,空气强烈对流时(如赤道地区) ②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山的迎风坡产生降水叫地形雨。 沿海、沿湖河等较湿润地方的迎风坡(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台湾火烧寮等地。)③锋面雨: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产生的降水叫锋面雨。 海洋陆地的交界处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根据降水类型形成条件,联系家乡的实际,判断家乡主要属于那种降水类型,为什么? 3.降水量的测量 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推算: (1)月降水量的计算方法:某月中每一天的降水量 (2)年降水量的计算方法:某年中每一月的降水量 (3)年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方法:某地多年中每一年的降水量的。 4.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启发学生根据等高线、等温线的定义推断等降水量线的定义(训练学生知识的横向迁移) 等降水量线:把世界上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相同的各个地方连接而成的线叫做等降水量线。 指导学生根据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和书上的活动学会怎样看图。 学生从图中总结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教师总结订正 ①赤道地区降水(气温高、蒸发强烈、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多),两极地区降水(气温低、蒸发弱、空气下沉)。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资料(湖南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一章认识大洲 1.1 亚洲及欧洲 1. “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后分别称亚洲和欧洲。 2.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 3. 地理位置: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 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4. 地形:亚洲地形:高原、山地为主:主要特征:①.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亚洲有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世界屋脊);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地球之巅),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的湖面,世界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没有温带海 洋性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6、大河众多的亚洲:亚洲水系两大特点: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内流流域面积广大。亚洲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是世界上两条著名的内流河。 7、长江——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长河。湄公河(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天条国际河流。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死海——海拔最低点。 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8、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1.2 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1. 地理位置: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 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2. 非洲有59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 3.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最高山峰:乞力马扎罗山;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刚果盆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 4.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 5. 炎热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分布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气候特点: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成南北对称分布。(雨草沙地) 8. 丰饶的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1.3 美洲: 1. 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其次是美国。美国以南的美洲,称为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三线”穿越的白令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限;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2.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

地理必修2 湖南教育出版社

地理必修Ⅱ笔记 1.1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课本P3)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课本P4 (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传统与原始人口增长模式比较:死亡率降低。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课本P5-6 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 从20世纪50年代起,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课本P7 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 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大多城市“三低”) 1.2 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指数增长的含义:指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为是“人口爆炸”。 2、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3、环境承载力:课本P14 人口合理容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课本P14 人口容量:即最高人口数量。三个特点:1)临界性,2)相对性,3)警戒性。课本P15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首要因素,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人口的文化(正相关)和消费水平(负相关)。 1.3 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影响人口机械增长)课本P16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1)国际迁移2)国内迁移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 1)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2)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根本原因: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协调所致。 3、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原因特点: ①二战前(近代)世界人口迁移线路:欧洲(旧大陆)→南、北美洲、大洋洲(新大陆) (原因:新航行开辟、发现新大陆,欧洲殖民扩张)特点:定居 ②二战后(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线路: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湖南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章认识大洲 1.1 亚洲及欧洲 1. “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2.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黑海——土耳其海峡为分界线。 3. 地理位置: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 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4. 地形:亚洲地形:高原、山地为主:主要特征:①.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亚洲有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世界屋脊);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地球之巅),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的湖面:珠穆朗玛峰和死海的湖面是亚洲地势高低起伏的重要标志。世界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亚洲地跨 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熟记地图)。 6、亚洲是世界上长河最多的大洲;亚洲水系两大特点:(1)、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2)、内流流域面积广大。亚洲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是世界上两条著名的内流河。 7、长江——亚洲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长河。湄公河(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天条国际河流。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死海——海拔最低点。巴尔喀什湖——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8、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世界上人口超过 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八年级上册湖南教育出版社地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总复习第一章辽阔的疆域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 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 15 个。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 18000 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 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10、我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 2个特别行政区。11、我国总人口为 12.95 亿2000 年,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15、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省。1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17、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聚,小集中的特点。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2、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2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24、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2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2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27、开发和利用山区和时候,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28、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2/3 。29、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30、1 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32、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3 3、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 5 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34、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35、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36、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37、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38、干湿地区的划分是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四个干湿润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39、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40、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42、季风气候的最大优点雨热同期,是但它会带来一些灾害性天气如寒潮、水旱灾害、台风。43、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1、以风车而闻名的国家是荷兰,其国花是郁金香。 2、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男子的传统打扮多是身着白色宽大的长袍,头戴头巾,原因是这里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3、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 尺、图例和注记 4、地图上的八个方向(右图) 5、描述公路的走向和河流的流 向 公路:XX走向,如: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等。 河流:自___向___,如:自东向西;自南向北等。 6、地图上的方向的判读 ①有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7、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8、比例尺的三种方式: 数字式:1:1000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千米。 线段式: 9、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10、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范围以及地图详细程度之间的关系: 尺大围小内容详,尺小围大内容简 如在同样大小的两张纸上(图幅相等),一个画中国地图,一个画北京市地图

11、要画一幅某学校或者某乡镇地图,就要选用______的比例尺; 要画一幅中国地图或者世界地图,就要选用______的比例尺。 12、图例:地图中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1、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2、地球的真实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情和现象:①卫星图片、②环球航行、③月食、 ④船靠岸,先看到桅杆,船离开,桅杆最后消失、⑤登高望远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湖南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地理重点(湖南教育出版社)第六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亚洲 1. 地理位置: ①. 大部分位于东、北半球。 ②.跨纬度最广。 ③.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2. 地形: ①.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③.中间高,四周低。 ④.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 3.气候: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季风气候显著。 ③.大陆性气候显著。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没有。 4.水系特点: ①.呈辐射状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围海洋。 ②.内流河流域面积广大。 欧洲 1. 地理位置: ①. 全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②.大部分位于北纬40至北极圈。 2. 地形: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 ②.地面起伏小。 3.气候:

①.以温带气候为主。 ②.海洋性气候显著。 第二节非洲 1.地理位置: ①.全位于东半球,横跨南北半球。 ②.大部分位于热带,赤道穿过中部。 2.地形: ①.以高原为主。 ②.东南高,西北低。 ③.海岸线平直。 3.气候: ①.普遍炎热。 ②.降水不均,干旱。 ③.气候类型南北对称。

第三节美洲 北美 1.地理位置: ①.全部位于北、西半球。 ②.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 2.地形: ①.平均海拔较高。 ②.地势起伏大 ③.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3.气候: ①.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部分位于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南美

1.地理位置: ①.全部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2.地形: ①.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东部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 3.气候: ①.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②.冬暖夏凉。 ③.最湿润的大洲。 4.河流: 亚马孙河第一大河第二长河自西向东 第七章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

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地理

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地理 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地理篇一: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版八年级地理第八章 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地理篇二:八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湖南教育出版社)A4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资料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2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界限大致通过,与一月(0)度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2、北方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南方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5、北方地区的地形以为主。气候类型。 6季风气候。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7、的热带雨林、石林的喀斯特地貌,泸沽湖畔的原始婚俗。 8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气候干旱,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基地。 2和南疆的石油、石嘴山的无烟煤、伊敏河和霍林河的褐煤,在全国都站重要地位。 4、青藏地区:①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面积25%,人口不足1%);②主要河湖有: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发源于此;③农作物主要有豌豆、小麦、油菜等,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 ④主要牲畜有牦牛(高原之舟)、藏绵羊、藏山羊;⑤主要少数名族:藏族,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布达拉宫是藏族人民礼佛圣地,也是拉萨市的标志。⑥交通以拉萨为中心,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改写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 ⑦聚宝盆——柴达木盆地(盐、石油、天然气、石棉、铁、锰、

七年级下地理知识点 湖南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下地理知识点湖南教育出版社 1.1 亚洲及欧洲 “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 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异:亚洲欧洲 平均海拔高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对高对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小 主要地形高原、山地平原 地形分布中部高,四周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

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1.2 非洲 国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国家。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约占全洲面积的。炎热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气候特点: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成南北对称分布。 丰饶的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发展的经济: 1.3 美洲: “新大陆”: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移民与经济: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重点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重点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重点.txt如果青春的时光在闲散中度过,那么回忆岁月将是一场凄凉的悲剧。杂草多的地方庄稼少,空话多的地方智慧少。即使路上没有花朵,我仍可以欣赏荒芜。【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 (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②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③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上)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上)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课本1—6页) 1.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文献是《易经·系辞》。 2.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地理学》专著的作者是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 3.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 4.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气候炎热、风沙多。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课本7—14页) 1.在地图的家族中分为两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地图家族的新成员是电子地图。 2.地图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地图上的方向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北、西北、 东南、西南共八个方向。 4.地图上的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5.在野外,确定方向的方法:指南针定向;北极星定向;太阳定向;太阳和手表定向。 6.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①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现有1:1000和1:20000两个比例尺,较大比例尺是1:1000,较小比例尺是1:20000。 ②所画地图范围越大(如中国地图),内容就越简略,选用比例尺越小,

③所画地图范围越小(如北京地图),内容就越详细,选用比例尺越大。 ④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注意:比例尺的大小比较要将比例尺化成统一表示形式再比较。另注意单位换算, 1km=100000cm。 7. 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说明地理事物的名称和数字。 8. 识记课本P10的图例表。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课本16—27页) 1.①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航海家是葡萄牙(国)的麦哲伦;他的船队环球 航行成功,结束了人们关于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 ②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③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经线与纬线 ①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赤道也叫0°纬线。 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3.经度与纬度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班级:姓名: 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和欧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亚欧大陆的的含义洲名的由来“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2、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2)半球位置:北、东半球 (3)海陆位置: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3、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二、地形: 三、气候(P7图1-7,P8图1-8、1-9) 1、亚洲:(1)类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缺失外,其它气候类型都有 (2)特点: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大陆特征显著③季风气候典型 2、欧洲:(1)类型上: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2)特点:①温带气候占优势②海洋性气候特征典型③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 中海气候特征显著 四、河湖: 1、河流: (1)主要河流:亚洲:注入太平洋:长江、黄河、湄公河(澜沧江);注入印度洋:恒河、印度河;注入北冰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欧洲:多瑙河、莱茵河 (2)河网特点:亚洲:一是放射状分布;二是内流区面积广大。欧洲:一是河网稠密,水流平缓;二是河流短小,水量丰富;三是航运价值高。 2、湖泊:课本P10活动题3。 五、人口与国家: 1、人口:亚洲最多,分布在东南部和南部;欧洲人口密度大自然增长率最低,分布在西部 2、人种:亚洲以黄色人种为主,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 3、国家:亚洲48个,欧洲43个 六、时区和区时 1、时区和区时 A. 世界时区的划分是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B. 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7.5°W至7.5°E,划分为中时区(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二为一,称为“东西十二区”。 C. 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

八年级上册湖南教育出版社地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总复习 第一章辽阔的疆域 1、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2、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 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5 个。 6、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 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 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8、渤海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9、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1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 个特别行政区。 11、我国总人口为12.95 亿(2000 年),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 1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3、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特别是东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4、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市。 15 、我国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积最大的新疆省。 16、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7 、汉族的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 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聚,小集中的特点。20、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1、我国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2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 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23、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4、四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5、黄土高原的特征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的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垠,青藏高原的特征冰川广布,云贵高原的特征地面崎岖不平。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七上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1.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其国花是郁金香。 2.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男子的传统打扮多是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头戴头巾,原因是这里主要属于热带沙漠 气候,炎热干燥。 3.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 记。 4.地图上的八个方向(右图) 5.描述公路的走向和河流的流向 公路:XX走向,如: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 北—西南走向等。 河流:自___向___,如:自东向西;自南向北等 6.地图上的方向: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7.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8.比例尺的三种方式: 数字式:1:1000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千米。线段式。 9.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如:①1:1000和②1:2000两个比例尺,较大比例尺是①,较小比例尺是②。 10.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范围以及地图详细程度之间的关系:尺大围小内容详,尺小围大内容简。如在同样大小的两张纸上(图幅相等),一个画山东地图,一个画聊城地图 比例尺的大小表示范围表示内容山东省地图 聊城市地图 11._ __ 画一幅中国地图或者世界地图,就要选用的比例尺。 12.图例:地图中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 13.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2

(完整版)初一地理下册复习提纲(湖南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湖南版) 一、亚洲及欧洲 1.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 亚洲、欧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②纬度位置: 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南部延伸到赤道,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③海陆位置: 亚洲北临北冰洋,南面濒临印度洋,东面濒临太平洋,西连欧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连,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欧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以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连 2.地形特点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欧洲: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欧洲地势低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洲;南北高、中间低;冰川作用 显著 要会填图的: 中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德干高原 东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哈萨克丘陵(世界上最大的丘陵)、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 3.气候特点: ①亚洲 气候复杂多样,缺乏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欧洲以温带气候为主。欧洲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最为典型 PS:欧洲没有热带、…好可怜…(纯属玩笑、请勿当真。) 4.河流特征 亚洲河流特点:大河众多;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内流区面积广大。 要会填图的: 叶尼塞河(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鄂毕河、湄公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长江(世界第三长河)、黄河(泥沙量最多的河)、勒拿河、伏尔加河(欧洲最长的河、世界最长的内流河)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容量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死海(世界上最低的湖泊)

湖南版七年级全册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3、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4、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 30°NS为低纬度;30° 60°NS为中纬度;60° 90°NS为高纬度。 7、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 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有长有短东西方向 8、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9、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10、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2、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3、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4、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15、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16、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17、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上。 18、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19、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20、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21、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造成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22、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3、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24、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25、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26、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7、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28、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