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朱子对《中庸》“致曲”的诠释

论朱子对《中庸》“致曲”的诠释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3561065.html,

论朱子对《中庸》“致曲”的诠释

作者:郭晓东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6期

[摘要]《中庸》有“其次致曲”之说,朱子解之为将人身上“善端发见之偏”推致极处的一种工夫。其实,所谓“致曲”之工夫,亦即是朱子《大学》诠释中的“格物致知”之工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朱子《学》《庸》诠释的贯通处。

[关键词]致曲;格物;致知

[中图分类号] B2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12)06—0046—05

按朱子《中庸章句》所厘定,《中庸》之第二十三章为“致曲”章:“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朱子与《礼记正义》对《中庸》之分章多有不同,但两者都将从“其次致曲”至“唯天下至诚为能化”断为第23章。本章承上章“天下至诚”章而来,朱子以为“天下至诚”章论“圣人之德之实,天下莫能加”,[1](P32-33)即圣人之至诚尽性而与天地同流,故朱子于此下一按语说“言天道也”[1](P33)。而未及圣人者,即于二十三章之论“其次”者,朱子称“其次,通大贤以下凡诚有未至者而言也。”[1](P33)既然“诚有未至”,则必须有学者之工夫,故朱子之按语称“言人道也”[1](P33)。就此章而言,由“致曲”,而有形、著、明、动、变、化之功,从而上达天道至诚之妙。故这里论工夫之关键,便在“致曲”两字上。那么,“致曲”之作为学者之工夫,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工夫呢?学者论朱子之工夫,似乎较少有关注到这一点,故本文拟从朱子对“致曲”的诠释入手,从一个侧面来看朱子之工夫学说。

朱子在《中庸章句》中说:

致,推致也。曲,一偏也。其次则必自其善端发见之偏,而悉推致之,以各造其极也。[1](P33)

就这里而言,要点显然有二:其一之作为工夫本身的“致”,朱子训为“推致”,《朱子语类》卷六四称“一一推之,以致乎其极”[2](P1574),说得更为清楚,这与朱子之训“格物致知”之“致”为“推致”是一贯的;其二,则训“曲”为“偏”,此“偏”为“善端发见之偏”。不过,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考察的是,何为“善端发见之偏”?这一“善端发见之偏”之发生是如何可能的?进而如何推而致极此一“善端发见之偏”?或者说,“致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工夫?对于这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