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2014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2014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2014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1.基因的显性效应答: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显性基因压制隐性基因起作用。

2.依恋答:依恋是指个体为寻求更多的心理安全而靠近庇护人。

1.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2.遗传与环境是影响儿童个体发展的两大因素,它主要是指从上代那里获得相似的遗传素质,遗传不但造成亲子相似性,而且也造成相异性。

3环境指能引起个体反映的外部刺激之总称。

4认知是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我们日常说的认识。

5.图式指自身有结构,又用于组织其他不同对象的动作。6.平衡有两含义:一是为适应环境,同化与顺应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大部分的适应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

7.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8.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环境的两种机制,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两种基本的机制。同化是指把一个新对象成功地纳入已有的某个图式中去,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环境时,叫做顺应。

10.儿童的社会化指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所在的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2、条件刺激的泛化: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虞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

3、命题网络的形成:命题网络的形成是指当两个命题有一共

享成分时,就形成命题网络。

4、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

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是指

若不把握先行教学的饿项目,则

后续学习无从谈起。即前面教学

内容的学习是后面学习的基础。

5、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

表达: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

学表达为:个体差异

1.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而造成持

久的变化。

2.自发恢复:在经典条件反应行

为的消退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叫

作“自发恢复”的现象。在一个

为期7天的消退过程中,每天做

3次消退试验,每后一次试验的

唾液分泌量都少于前一次的,从

而表现出消退。但是当我们看相

邻的两天时,却可以发现每后一

天的第一次消退试验的唾液分

泌量总比前一天的最后一次消

退试验的唾液分泌量多,跟反弹

似的,这种反弹现象就是自发恢

复。

3.分化:分化就是有机体对条件

刺激物作出精确的反应。

4.条件剌激的泛化:泛化是指在

特定的条件反射形成后,有机体

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激

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

5.效果律:效果率是指如果在一

个情境和一种反应之间建立了

联结,并且伴随着或跟随着令学

习者满意的事态,那么这项联结

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或跟

随的是一种令学习者烦恼的事

态,那么这项联结会削弱。

6.强化:是指这样的一种程序或

过程或机制,即学习者的行为结

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7.惩罚:是指一有机体的行为

结局是出现了烦恼子。

8.对象—对象期望:是指认识

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形成

的预料。

9.替代学习:是指他人替代我

付出代价而使我学到了怎样会

成功、受奖,怎样将失败、遭罚;

如果没有他人,就得亲历这一学

习过程,那就得我付出代价,可

有些代价是我付不起的。

10.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

了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后形成

的预料。

1.命题网络的形成:当两个命

题有一共享成分时,就形成命题

网络。

2.视觉意象:是指当你闭上眼

睛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来的形象。

5.组织:是指把一个大的信息

即信息总集,划分成许多的子

集,并且表明子集之间的关系;

通俗地说,这也就是分门别类,

甚至是分层地分门别类。

6.模式:是指一个刺激或反应

的结构,其中含有若干必要的元

素或成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组

织方式。

9.序列行动:是指一系列或一

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

10.合成:是学习行动序列知识

的第二个子过程,它的任务是把

若干独立的小产生式组合成一

个更大的产生式,乃至形成独一

无二的“大一统”产生式。

1.个体差异离均摊差定义的数

学表达: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为

个体对群体平均值的距离,它的

数学表达为:个体差异=Xi—X

2.测量: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

对事物的属性指派数字。

3.标准分数:是以平均值为起

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

4.标准差:为计算标准差,我

们使原尺分数的平均值变成0,

这就使不同的测验的原尺分数

有了统一的测量起点,于是可以

开始比较了;用标准差S作为测

量单位,这就把度量单位统一起

来了,这就实现了比较;引进正

态分布概念后,比较的结果在实

际含义上将表现为总体中的有

多少个个体在特定个体的左面

或右面,从而确定该个体的水平

相对地是高还是低,多高或多

低;利用以标准差为单位的正态分布,我们可以在不同单位的分数之间做比较;(5)标准差还能测量两个群体在某项特质上的个体差异是否同样大。

5.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陈述。.行为指示子:行为指示子陈述可以算理解、欣赏的种种可观察行为。这些行为本身不是C—类内容的教学目标,而是供我们判断是否达成此类教学目标的线索或表征。.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若不把握先行教学的项目,则后继学习则无从谈起。

1、最近发展区:儿童独立完成智力作业所及的水平与他经过成人或教师的点拨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2、社会化: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即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3、命题及其成分:表现为句子的思想观念被认知心理学成为命题,一个命题有两个成分:论点和联系

5、分数的信度与效度:分数的信度是指所测得的分数可靠不可靠,其主要的一种标志就是两次测验的分数相一致,或者一致的程度高。效度是指测验是否测到了意欲测量的特质,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测量到了意欲测量的特质。

6、正强化:正强化指学习者行为的结局是出现某个满意子,从而加大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8、产生式系统:当前一产生式的行动结果构成了后一产生式的条件,从而引发后一产生式的行动时,这两个产生式就构成一个产生式系统,表现为前一产生式中表述行动的部分与后一产生式中表述条件的部分相重叠。

10、命题的抽象性:是指导我们在听、读文句时,一般总是把握

其中的意思,而不是去抓住文句

的字词排列顺序。

21、命题网络的形成:表征着个

体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命题网络

的形成,当两个命题有一共享成

分时,就形成命题网络。

22、视觉意象:指闭上眼睛时能

够浮现出来的形象,仿佛“心里

的画”是心里的知识又一种基本

的表征形成。

23、陈述性知识:可以用语词来

表达或表达清楚的知识;一般所

说的“书本知识”都可以算在陈

述性知识的范畴里。

24、精制:精制也称“精细加工”

是指对有待学习并记住的信息

做增强意思的添加。

26、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

事或做成一事的知识,也是关于

如何解决问题的知识。陈述性知

识与程序性知识彼此区别,有相

互支持。

28、概念:在以词语为中介的学

习中,一个概念可以看作一个模

式,其实概念的真正价值在于我

们可以利用他们对万物进行分

类和归组。一个概念就其最简单

的语言形式而言,是一个词,用

来指一类或其中的一个成员。

36、行为指示子:行为指示子陈

述可以“理解”、“欣赏”的种种

可观察行为。这些行为本身不是

C类的教学目标,而是供我们判

断是否达成此类教学目标的线

索或表征。

37、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

础性:若不充分把握这些项目,

则后续学习无从谈起。比如不认

识起码数量的字,则阅读从何谈

起?若不会乘法,则除法怎么

学?

38、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是指教

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

来陈述。

39、行为-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

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

形成的预料。

40、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的

社会化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

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

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

为。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学校教育条

件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

能,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

和道德行为的规律.

2.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

的标志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桑代克做了许多实验研究,积

累了大量关于动物和人的学习

材料,提出了一些学习心理的

定律.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

4.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

主要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

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是

个体在成长期间对客观现实的

反映活动不断扩大、逐步提高

和完善的过程。

5.心理发展的动力:①心理发

展的动力是已有的心理状态与

外界环境和教育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推

动了个体的心理发展②在这一

矛盾中,环境和教育起着决定

性作用

6.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儿童

的心理发展过程基本上是相同

的,但其发展速度、各种心理

机能的优势表现、情绪的稳定

性、个性特征及其倾向性等都

存在着相当大的个别差异。

7.皮亚杰:是当代著名的儿童

心理学家。

8.皮亚杰把智力的本质看作是

一种适应:即在主体和客体相

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并通过主体

不断自我调节而建构,或再建

心理结构的机制。适应是通过

两种形式来实现的—同化和适

应。

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①

感觉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记忆)②前运算阶段2~7

岁(自我中心性)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运算思维的基本特点就是守恒)④形式运算阶段(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10.道德观:道德观是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道德活动、道德关系的看法和态度。它是在道德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发展较晚。

11.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的

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五六岁)是前道德判断时期②第二阶段(七八岁)是他律道德发展时期③第三阶段(九岁以后)是自律道德发展时期。

12.美国柯尔伯格的道德认识

发展阶段理论:把道德观念的发展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种水平。

13.准备状态:是指儿童身心发展达到适宜于学习某种事物的状态。

14.学习的概念:①广义,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或训练而获得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即有机体以经验方式引起的对环境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②狭义,学生的学习属于狭义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其本身的特点。

15.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其本身

的特点:①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主要是掌握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即间接的知识,它和科学家探索尚未发现的客观真理的认识活动是不同的。

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以掌握一定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任务的。③学生的学习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的知识经验,用前人的知识经验武装自己,所以不可能事事从头实践,重复原有

的研究路线去掌握前人积累的

间接经验。学生的实践活动是

服从于学习目的的。④学生的

学习不仅同人类发展中历史经

验的形成过程和科学家探索客

观真理过程有区别,而且和一

般条件下人们进行学习也是不

同的。

16.桑代克的学习的联结理论:

他的观点被称为“尝试错误

说”,简称“试误说”。他认为

学习就是在情境与反应之间形

成了一定的联结。

17.桑代克的情境与反应相联

结的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

律、效果律。其中练习律和效

果律是“学习的主律”。

18.准备律的含义:当某一情境

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

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

之,当某情境与某反应不准备

联结时,要求联结就引起烦恼。

19.如何看待和评价桑代克的

学习理论:桑代克是西方第一

位从事动物学习实验研究的心

理学家,并提出一系列学习定

律,成为西方最早的、最系统

的学习理论。这对后来学习联

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重

大影响。这些学术上的历史功

绩是应当给予充分肯定的。

20.学习的条件反射学说(经典

性条件反射):1902年,巴甫洛

夫在狗的消化腺分泌反应的实

验中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

21.学习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

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学派的心

理学理论体系。

22.经典性条件反射:由条件刺

激引起反应的过程,写成公式

是S→R

23.操作性条件反射:先作某种

操作反应,再得到强化的过程。

写成公式是R→S

24.斯金纳提出:人和动物有机

体有两种习得性行为①应答性

行为,通过建立经典式条件反

射的方式习得②操作性行为,

通过操作式条件反射获得。

25.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

说:格式塔心理学是1912年创

立于德国柏林大学的一个心理

学派别,其创始人是魏特海默、

苛勒和考夫卡。格式塔是“形

状”和“形式”的同义词,可

以理解为一种心理的模式。当

客观外界的某一事物呈现在我

们的感官面前时,内心就有一

个格式塔与之对应。格式塔心

理学家认为,所谓学习过程就

是面对当前问题情境,在内心

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一

个格式塔过程。

26.怎样解释顿悟学习:所谓顿

悟就是对问题情境的突然理

解。

27.学习顿悟说与学习联结说

相比有两个优点:①注意学习

的认知特性,强调学习内部认

识过程的重要性,即观察、理

解、顿悟等认识功能在学习中

的重要作用,这无疑是正确的。

②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观

能动作用,把学习过程看成是

积极主动和有目的的过程。

28.怎样科学对待格式塔心理

学的学习顿悟说:强调学习的

认知过程研究,并重视学习者

的主观能动性和目的性,反对

机械的、盲目的学习观点。

29.学习顿悟说与启发式教学

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

30.布鲁纳:布鲁纳是美国研究

认知学习和认知发展的著名心

理学家。

31.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的基

本思想:人们通过认知过程把

获得的信息和以前构成的心理

框架联系起来,积极的构成它

的知识框架,这种框架是一种

“表象系统”或称为“内在模

式”。人类具有三种表象模式,

即动作模式、映像模式和象征

性模式。这些模式由定律或概

括性的体系组成。

32.布鲁纳的观点:所谓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层次,它可以通过一个人所发展的编码体系从三种表象模式的每一种模式中表现出来。人的编码系统是在学习过程中构成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的概念化或类型化的活动,才使人们弄懂了所觉察到的一大堆杂乱的事实。人们通过概念化或类型化的思维活动过程,从几乎数量无限的可区别的物体和事件中,去选择那些具有某种共同之处的事物,并把这些事物或看作一个单独的种类,或看作容易处理的若干类型。可以说学习过程就是认知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的概念化或类型化过程,经过多次所形成的编码系统是有层次的,它在众多同类事物的基础上形成更概括、更抽象的概念。

33.布鲁纳提倡:在教学中运用发现学习,这种学习不仅有利

于学好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和创造精神。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组织或处理教学内容。学校的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成各种年龄的学习者都能理解的结构,并以所学材料的最佳顺序去安排这些结构。

34.布鲁纳学习理论的贡献:它对于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值得重视的一种学习理论。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重视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独立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学习理论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课堂教学方面来。

35.托尔曼:托尔曼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自称为“目的性”行为主义者。虽自称为行为主义者,但他大量的吸收了格式塔心理学的认

知观点和麦独孤的目的心理学

观点。

36.托尔曼的观点:学习就是对

行为的目标、取得目标的手段、

达到目标的途径和获得目标的

结果的认知,就是期待或认知

观念的获得。因此,有的心理

学家称他的学习理论为“期待

说”。他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

目的性和认知性,所以又有人

称之为“认知—目的说”。

37.潜伏学习:潜伏学习是托尔

曼和杭齐克在1930年的白鼠迷

津的试验中发现的一种无强化

学习现象。潜伏学习的事实说

明,动物在无强化条件下也在

进行学习。

38.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所

谓观察学习理论就是人们通过

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

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

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

程。

39.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贡

献:又称为社会学习理论,它

揭示了人类和动物的一种极为

普遍的学习形式。尤其在解释

学生在学校学习间接经验方面

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它告诉

我们,榜样在形成学生良好行

为习惯上的重要作用。

40.启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

的优点是应该肯定的,但必须

指出,观察学习只是学习活动

的一种方式,学习过程是极为

复杂的,在重视观察学习的同

时,不能忽视其他方面的学习

方式或模式,不然又会出现的

片面发展,对于学习理论的研

究是不利的。

41.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

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于

美国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42.罗杰斯的学习观反映在几

个方面:①学习是有意义的心

理过程②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

能的发挥③学习应该是对学习

者有用的、有价值的经验的学

习④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

进行学习。

43.心理学在传统上把学习的

划分为:技能学习、记忆学习、

思维学习、态度学习。

44.意义学习的实质:符号所代

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

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

和非人为性的联系。

45.意义学习分为三种类型:代

表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46.概念学习:是掌握概念的一

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

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

47.命题学习分三种:类属学

习、总括学习、并列学习。

48.总括学习:通过综合归纳获

得意义的学习。

49.语言意义的获得:对个体来

说,语言有本民族语言和外语,

两者都有句法学习问题。因此,

语言意义的获得,包括学习句

法、学习阅读和学习外语三个

方面的问题。

50.机械学习的性质:是符号所

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

构中已有的知识建立非实质性

和人为性的联系。

51.如何避免机械学习:①组织

好材料(使清晰、稳定、明确

的意义得以呈现)②联系已知

学习新知③学习以认知发展水

平为依据④以理解为学习评定

的重点

52.接受学习的特点:①从学习

内容上说,事物的意义是由语

言和符号来表达的②从学习

内容呈现的方式说,一般是用

定义的方式,或通过上下文的

方式直接呈现给学生③学生

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接受事物的

意义,即反映事物的符号、概

念和命题的意义④从发生上

说,它较发现学习为晚

53.发现学习的特点:①发现较

早②学习内容不是现成的结论

③教师呈现学习材料,采取间

接提供方式④学习过程较为复杂⑤它适合学前儿童和低年级学生的初级概念的学习,适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54.知识的同化:用认知心理学的同化论来解释,意义学习的结果是获得心理意义,而意义的获得就是知识同化的过程。

55.认知同化论的历史渊源:认知同化论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他们强调心理活动的内部组织作用,这是脑的动力学的基本

原则,学习是通过“顿悟”来实现的,是在发现了事物间的关系后产生的。

56.认知同化论的基本观点: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②

新的意义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产物,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论③有意义的保持和遗

忘是认知同化的继续

57.奥苏伯尔提出三个主要的

认知结构变量:①可利用性。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是影响意义学习和保持的第一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②可辨

别性。新的学习内容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的分化程度是影响意义学习和保持的第二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③稳定性。是影响意义学习和长久保持的第三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

58.什么是概念:①在哲学上,把概念界说为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高级形式②在心理

学上,一般把概念界说为由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

59.概念掌握的基本形式:概念形式和概念同化,其中概念同化是学生获得概念的最基本的形式。

60.概念形式:所谓概念形式,是指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儿童实际经验过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

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

61.概念类型的心理过程:①在

知觉水平上辨别不同的刺激模

式②抽象出各个刺激模式的

共同属性,并提出共同的关键

特征的种种假设③在稳定的

情境中去检验这些假设④在

这些假设中选择一个具有普遍

性的类目名称或范畴,使之适

合于一切刺激模式⑤把这一

普遍性的范畴与认知结构中起

固定作用的观念联系起来⑥

使新观念与原先学过的有关概

念分化⑦把新概念的关键特

征推广到一切同类事物中⑧

用符合习惯用法的言语、符号

去表达这个新概念或类目的内

62.概念同化:概念同化是指在

课堂学习的条件下,用定义的

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

关键特征,学生利用认知结构

中原有的有关概念来同化新知

识概念,从而获得科学概念的

过程。

63.在掌握概念发展趋势上的

特点:①概念的具体性和含糊

性减少,概念的抽象性和精确

性增加②概念形式减少,概念

同化增加③概念的自发性降

低,概念的自觉性提高

64.变式:变式是指概念的肯定

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

一切包含概念的关键特征的事

物是概念的肯定例证。所以变

式是指关键特征不变而无关特

征有变化的肯定例证。

65.规则学习:实质上就是理解

各种概念之间的某种关系,并

以此能使人用一类动作对一类

刺激情境作出反应,它是可以

被观察到的,是能够被证实的。

66.规则学习的教学步骤:①将

人们期望学习者在学习结束时

获得的动作的形式告诉他②

用提问的方式,要求学习者重

新陈述或回忆已经学会的组成

该规则的那些概念③用言语

提示的方式,引导学习者将组

成规则的那些概念,以适当的

次序放在一起,以形成一个新

的规则④提出一个问题来要

求学习者说明这个规则的一个

或几个具体实例,并在他每次

作出正确回答时提供反馈⑤

通过一个合适的问题,要求学

习者对这个规则作一个言语的

陈述⑥在学过规则一天或几

天后,提供一个“间隔复习”

的机会,呈现一些新的实例,

加以回忆并说明这个规则,使

刚学的规则得以保持

67.问题教学的实质:是置学生

于一定问题情境之中,引导学

生围绕着问题,重新组织已知

的规则,以形式相应的高级规

则,并用它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所以说,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

是一种高级的学习。

68.问题教学的步骤:①提出问

题②解决问题

69.问题教学的趋向:根据学习

者寻求解答的趋向,分为两种

方式。①尝试错误式。尝试错

误式解决问题是由无定向的尝

试、重复无效动作、纠正暂时

性错误、出现获得成功的动作

等一系列反应所组成的方式。

②认知顿悟式。顿悟,常体现

在学习者运用已知规则来解决

同类问题的变式中,迁移能力

是顿悟式解决问题的重要准

则。

70.华莱士的四个阶段模式:解

决问题的过程为四个阶段①准

备阶段②孕育阶段③明朗阶

段④验证阶段

71.蔡燊安等的四阶段论:①定

向阶段②逼近阶段③成型阶

段④引深阶段

72.创造力是单一能力还是综

合能力:多因素论是符合实际

的,单因素论是没有根据的。

创造不可能是由单一能力来完

成的。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创造的心理结构是复杂的。创造活动是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73.创造力是少数人独有还是

多数人具有:大多数人都有创造潜能,它是以个人的独特性为标志的。小学生和科学家都有创造性,只是在创造层次和水平上有不同而已。

74.创造性与知识、技能:研究与实践都表明,知识、技能是创造性的基础,但有了知识、技能并不一定有创造性。

75.创造性与智力:创造力本身是智力发展的结果。它必须以知识、技能为基础,以一定的智力水平为前提。

76.创造性与人格:创造,在内容上有赖于知识,在程度上有赖于智力。

77.创造性的培养:鼓励在实践中解放思想。托兰斯提出的五条建议①尊重儿童任何幼稚甚至荒诞无稽的问题②尊重儿

童具有想象与创造性的观念

③夸奖儿童提出的观念是有价值的④避免对儿童的行为作

完全肯定的评判⑤对儿童的

见解有所批评时应解释理由78.培养创造性的教学方法:①局部改变法②棋盘法③清单法④比拟法

79.学习的迁移:人们通常把学习的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个定义既包括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

80.传统的学习迁移理论

㈠形式训练说:根据该学说的观点,迁移是通过官能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实现的。但该学说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这就引起学习迁移研究家们的极大怀疑。㈡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首先采用试验来探讨记忆训练的迁移问题。

㈢共同要素说:只有当两种心理机能具有共同成分作为因素

时,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才能引

起另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

㈣概括原理说:产生迁移的关

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

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㈤关系转换说:学习的迁移是

学习者突然地发现了两个学习

经验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结果。

㈥学习定势说:学习定势说考

虑的是学习方法的迁移问题。人

们很早就发现,人们可以学会如

何进行学习。

81.学习迁移的一些具体研究:

①认知结构与学习的迁移。组

织者分为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

性组织者两类②学习的程度

与迁移量的关系。迁移量有赖

于初次学习的程度,在初次学

习任务中实践次数的增加,会

使迁移量增加。充分的学习是

产生有效迁移的一个有利条

件。但学习应该按照预定的计

划和步骤进行,学习必须达到

一定的程度和水平,那种急促

的、不深刻的或表面化的学习

都不利于迁移。③学习任务的

难易程度与迁移④莱文的迁

移假设理论

82.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①理

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或法则

的迁移②总结学习经验,运用

学习方法③创设与应用情境

相似的学习情境④牢固掌握

基本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相结

83.学习动机的作用:①学习动

机决定着学习方向②学习动

机决定着学习进程③学习动

机影响着学习效果

84.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

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

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这种倾

向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联系着

的。

85.产生学习兴趣的因素:①事

物本身的特性②人的已有的

知识经验③人对事物的愉快

情感体验

86.增强学习兴趣的三种办法:

①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多

样性②善于把教学内容与学

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

③教学难度水平要适中,使学

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获得愉快

的情感体验

87.增强课堂学习动机的有效

途径:①明确课堂学习的目的

和意义②利用灵活的教学方

式使课堂教学风趣化③加强

课堂内容的新颖性、形象性和

具体性④充分调动学生在课

堂学习中的主动性⑤及时反

馈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

88.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

是学生对学习及在学习情境中

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

心理倾向。

89.改变学习态度的途径:①利

用权威改变态度②通过角色

扮演改变态度③通过认知失

调来改变态度④通过认同和

模仿来改变态度

90.竞争和合作:竞争和合作是

进行班集体或小组学习活动的

两个主要手段。

91.竞争的消极和积极作用:㈠

积极作用,建立在适当引导和

适当学习活动基础上的竞争会

使学生的学习充满兴趣和激发

性。㈡消极作用①在竞争活动

中虽然能涌现出胜利者,但他

们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学生

会产生失败感②在人与人的

竞争活动中,某些学生们为了

取得成功不得不妨碍或防备其

他学生③经常不断的竞争活

动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力量。竞争对集体学习活动虽

然有很大的消极作用,但我们

并不能就此完全取消竞争活

动。

92.对竞争的积极作用的研究:

约翰逊于1974年的研究表明,

竞争活动能增强或促进简单的

操作和记忆背诵练习活动或与

速度有关的操作活动,如拼写、词汇、体育运动技能活动。此外,对那些产生较低焦虑水平的学习任务,如黑板上的学习游戏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竞争活动获得乐趣并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93.品德的概念: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等。

94.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这四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心理成分。

95.矫正不良品德的心理学依据:①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恢复正常的人际关系②品德不良青少年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的恢复与培养③形成

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是非感④增强与诱因作斗争的力量,巩固新的行为习惯⑤正确把

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⑥奖励与惩罚的

运用

C成长记录袋是指以文字形式详细记录学生成长情况的档案袋。其特点是:它的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而且数量很多;作品的收集是有意的,而不是随机的;成长记录袋应提供给学生发表意

见和对作品进行反省的机会。

C刺激泛化: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当狗学会对一个高音产生唾液分泌反应以后,一个稍低一点的音调也会诱发它的唾液分泌

反应,这种CR自动扩展到CS以外的其他刺激上的现象,叫做刺激泛化。

C刺激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CS和与CS 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

过程,称为刺激分化。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过程。借助于刺激泛化可以将学习扩展到原

初的特定刺激以外,而借助于刺激分化则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境

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泛化。

E二级条件作用:由一个已经条

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一个中性

刺激条件化的过程,称为二级条

件作用。

F发现学习是一种有意义学习方

式,它强调在教师启发引导下,

由学生独立发现事物的意义、规

律,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发

现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辨

别分析,发现本质属性。通过提

出假设,验证假设等积极的思维

过程来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F发展: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生

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

生的身心变化,即发展包括生理

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F反射学习:掌握一定的刺激和

一定的反应的学习。

G概念同化是指教师以定义的方

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的关

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

原有的有关概念理解新概念。

G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它是

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

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

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H后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以后

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影响。

H环境决定论:心理学家华生等

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

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

境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H获得: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

铃声(CS)反复与食物(US)相

匹配,从而使狗学会对铃声建立

条件反射的过程,称为条件作用

的获得。

J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

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

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是研究

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

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

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

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J经典条件作用:巴甫洛夫于19

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对狗的消化

过程进行研究中发现了条件反

射现象,由此开始了著名的条件

反射实验研究。

M描述性研究:不涉及探导两个

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只是

对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现象进行

描述,这类研究就是描述性研

究。麦兹在1978年进行了一项

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描述性研

究。

R认知学习:掌握一定的知识、

技能和行为举止的学习。

S生理发展:个体的生理发展,

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

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

的变化。个体的生理发展过程是

一种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自身

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自然成熟、

成长的过程。

S实验研究:它是在某种控制情

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

关系的一种方法。

T他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

身以外的客观的价值标准支配。

X先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时受

之于父母的遗传素质。

X相关研究:研究者并不创造某

种情境,只是对自然界发生的一

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

而得出两个变量理否相关的结

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可分为三种情况:(1)正相关。

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

也增大。(2)负相关。当一个

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

少。(3)零相关。当一个变量

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

变。

X消退: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

当狗对铃声的条件作用建立以

后,若使食物(US)不再伴随铃

声(CS)出现,那么狗对铃声(CS)

做出的唾液分泌反应(CR)就会

越来越弱,直到最后消失。这一

过程称为条件作用的消退。

X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

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

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

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心理发展包含两种过程: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即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

续量变过程。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

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X学习: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

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

适应性变化。

Y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

Y印刻: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的依恋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会走的幼小动物倾向于追随它

在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

客体并很快与之建立很难改变

的依变关系,这种现象,劳伦兹称为“印刻”。

Y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问题解决的

途径。利用原型启发,发展类比推理,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

Z自发恢复: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已经明显消退了的条件作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还会以很微弱的形式重新出现,这种现象叫作条件作用的自发恢复。

Z自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的支配。

Z自然成熟论:心理学家彪勒等人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奏与生物因素的自然成熟相联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按生物因素自

身预定的程序及节奏自然成熟的,外部环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减慢心理发展的速度,

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发展

的内部节律。

C程序教学:以课本或教学机器的形式向学生呈现程序的教材,以使学生按规定的程序自学教

材内容。C惩罚:当有机体自发地做出某

种反应以后,随即呈现一个讨厌

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以期消除或

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为惩

罚。

C效果律: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

的加强或减弱受反应之后效果

的支配。若反应之后得到了满足

或受到奖赏,则该反应与情境之

间的联结便加强;若反应之后得

到了烦恼或受到惩罚,则该反应

与情境之间的联结便减弱。

F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

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

掌握原理、原则。

F非人为的联系:指新知识与认

知结构中有观念的联系不是任

意的,而是建立在合乎逻辑的基

础上。

J积极强化:当有机体自发做出

某种反应以后,随即呈现愉快刺

激(阳性强化物),从而使此类

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增加,这

种操作即为积极强化,也称阳性

强化或正强化。

W无强化:当有机体自发地做出

某种反应以后,不对其施与任何

强化,从而使该反应在将来发生

的概率降低,这种操作即为无强

化。

X消极强化:当有机体自发做出

某种反应以后,随即排除或避免

了某种讨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

(阴性强化物),从而使此类反

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

概率增加,这种操作即为消极强

化。

L练习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

况下,情境与反应之间联结的加

强或减弱受练习因素的影响,经

过练习的联结则会加强,此即应

用律;未经练习的联结则会减弱

甚至消失,此为失用律。

Y有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

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

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

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26、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

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

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

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

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特

点。

27、心理发展:所谓的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

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

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8、创造性:创造性是指个体产

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

品的能力或特性

29、知识: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

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

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

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

事物的主观表征

30、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

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

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

复杂的方案

生理名解 简答(答案)

名词解释: 1稳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使其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 2终极电位:电紧张形式使邻近肌细胞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激活电压门控性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道,引发一次动作电位,完成神经纤维和肌细胞的信息传递。 3血清:血液凝固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 4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总量称为每分输出量,或称心输出量。它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5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6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称为潮气量。 7肺活量: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称为肺活量。 8体温:体温是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 9肾糖阈: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正常值为160~180mg/dl。 10渗透性利尿:因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使其渗透压升高,水分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的现象,称渗透性利尿。 1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膜电位绝对值减小,产生局部去极化,这种局部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12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13特异投射系统:丘脑的感觉接替核接受各种特异感觉传导通路来的神经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并具有点对点投射特征的感觉投射关系,故称为特异投射系统。 14靶细胞:受激素作用的细胞。 15月经周期:女性自青春期起,性激素的分泌和生殖器官的形态功能每月发生的周期性变化。 16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粘液和胃粘膜分泌的HCO3-覆盖在胃粘膜表面形成的保护性屏障。 17率过滤: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总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其正常值为125ml/min。 18骨骼肌的牵张反射: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反射性地引起被牵拉肌肉的收缩,称为骨骼肌的牵张反射。 19激素的允许作用: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生理效应,但它的存在可使另一激素的作用明显增强,即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激素的允许作用。 简答题: 1. 何谓正反馈与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 正反馈:是指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一致,起到促进或加强原效应的作用,从而使某一生理过程在短时间内尽快完成。负反馈:是指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使反馈后的效应向原效应的相反方向变化。负反馈在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为常见,对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是:①必需选用同型血液;②遇紧急情况又无同型血时,才采用适当的异型输血:即O型血(无凝集原)可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AB型血(无抗A、抗B凝集素)可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③无论同型输血或异型输血,输血前除作A B O血型鉴定外,还需作交叉配血试验。 3.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对消化道活动的影响? 答:交感神经兴奋时,能够抑制胃肠道活动,使消化腺分泌减少,使回盲部括约肌和肛门内括约肌紧张性增强,抑制消化。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能使胃肠道活动增强,消化腺分泌增多,使消化道括约肌舒张,促进消化。 4. 试述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是足够的循环血量,两个根本因素是心脏射血的动力、外周阻力。影响因素:搏出量、心率、外周阻力、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大动脉的弹性。

2016年度考研《教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名词解释答案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47题,47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名词解释(47小题,共47分) 1、()自由水 答案:包括毛细水和重力水。毛细水不仅受到重力的作用,还受到表面张力的支配,能沿着土的细孔隙从潜水面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重力水在重力或压力差作用下能在土中渗流,对于土颗粒和结构物都有浮力作用。 2、()土的液相 答案:土的液相是指存在于土孔隙中的水。它和亲水性的矿物颗粒表面有着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按照水与土相互作用程度的强弱,可将土中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类。 3、()土的气相 答案:指充填在土的孔隙中的气体,包括与大气连通和不连通的两类。与大气连通的气体对土的工程性质没有多大的影响,当土受到外力作用时,这种气体很快从孔隙中挤出;但是密闭的气体对土的工程性质有很大的影响,在压力作用下这种气体可被压缩或溶解于水中,而当压力减小时,气泡会恢复原状或重新游离出来。 4、()土的固相 答案:土的固相物质包括无机矿物颗粒和有机质,是构成土的骨架最基本的物质。 5、()次生矿物 答案:由原生矿物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新矿物,如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次生二氧化硅、粘土矿物以及碳酸盐等。 6、()土的灵敏度 答案:保持原来含水量不变但天然结构被破坏的重塑土的强度比保持天然结构的原状土的强度低,其比值可作为结构性的指标,即灵敏度。 7、()结合水 答案:指处于土颗粒表面水膜中的水,受到表面引力的控制而不服从静水力学规律,其冰点低于零度。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 8、()土的结构性 答案:土的结构性是指土的物质组成(主要指土粒,也包括孔隙)的空间相互排列,以及土粒间的联结特征的综合。它对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重要的影响。土的结构,按其颗粒的排列方式有:单粒结构、聚粒结构、絮凝结构等。土的结构在形成过程中,以及形成之后,

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法律规范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规则。 2、推定行为是指当事人用语言文字以外的有目的、有法律意义的积极活动来表达他的意志。 3、要物(实践)法律行为是指除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之外,还需要以实物的交付为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如保管合同、仓储合同、质押合同等。 4、委托代理是指按照被代理人委托授权而产生代理权的代理行为,也称授权代理或意定代理。 5、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有放弃其到期债权、赠与或低价转让等行为,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所实施的行为。 6、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其权利义务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关系。 7、表见代理是指无权代理人因与本人有一定关系,而使第三人信其有代理权,因而与他进行民事行为。 8、预期违约又称先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虽无正当理由但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 9、要约是指当事人一方以订立合同为目的,而向对方提出确定的意思表示,即订约提议。 10、承诺是指受要约人明确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即接受提议。 11、合同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2、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而作出的意思表示,也称要约引诱。 13、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当具备合同解除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一种法律行为。 14、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15、格式合同又称标准合同,是指合同的条款由一方当事人预先拟定,另一方当事人只能全部接受或一概拒绝,不能就个别条款进行商洽的合同。 16、抵押(权)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而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即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享有对该部分财产进行变现并就其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17、质押(权)是指债权人为担保债权而根据合同占有债务人或第三人的财产,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能够以该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18、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因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19、公司章程是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安排和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和纲领性文件。 20、公司资本是指公司成立时章程规定的,由股东出资构成的财产总额。 21、法定资本制:设立公司时,必须在公司章程中载明公司的资本总额,并在公司成立时由发起人认足或者缴足的一种资本制度。 22、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幼儿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其二者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共识:教育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研究幼儿学习和有效教学的各种问题的学科。它不单纯是心理学,还有探讨幼儿教育教学问题;它又不是单纯的教育学,而是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活动来考察幼儿的学习与教育。 强化物概念:凡是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强化物。 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惩罚:是指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 观察学习是幼儿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习得某种行为的学习活动,但它不是简单、刻板地模仿榜样行为。 教师效能感训练:是指鼓励教师运用诸如积极倾听与解决冲突等技术,建立开放、真诚的课堂沟通情境。 程序教学:是指将学习材料重新组织成短小的框架内容,由易到难安排好幼儿学习的进程。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电脑多媒体展示程序教学内容。 支架式教学:是教师为儿童搭建向上发展的平台,引导教学的进行,使儿童掌握并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并为下一阶段的进一步发展再构建平台。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塑造:指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关系,使幼儿做出他们原先行为模式中不曾有过的复杂动作。消退:是指通过有差别的强化,缓慢地减少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的特征,使幼儿最终能对两种只有很小差异的刺激做出有辨别的反应。(斯纳金把这种技术称之为刺激控制。)替代学习:只凭观察所见即产生学习的现象。 价值澄清:也称价值观辨析,是美国心理学者拉斯等人提出的一种人本主义教学方法。 他认为:儿童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用以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 习惯化:是个体不断或重复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现象。 去习惯化:是对熟悉刺激的反应恢复和增加。 内隐学习:是在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即在无意意识状态下,无目的、自动化的加工活动,具有随意性。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幼儿进行学习、维持学习,并使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普遍型学习动机:是指幼儿对各项学习活动均有较强的内在学习动机; 偏重型学习动机:是指幼儿只对某一项或几项领域的学习有较强的动机,而对其他领域的学习缺乏强烈的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有的对学习本身感兴趣,由此而引发的动机。 外在动机:是指幼儿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 好奇:是指幼儿去观察、探索、操作、询问新奇有趣的事物,从而获得对事物了解的一种原始性内在冲动。 兴趣:是指幼儿对某人、某物或某事所表现出来的选择性注意的内在心向。 诱因:是指诱发个体行为的外在原因。(通常指环境刺激)

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复习资料

历年考题及参考性答案 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内容 (二)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了解各理论学派的基本主张(联结派、认知派、联结-认知派、人本主义、现代信息加工派)(三)掌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2014年单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A) 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研究 B.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学科心理、教师心理研究 C.高校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和心理健康研究 D.高校德育心理、学科心理、教学法、心理健康研究 2012年单选: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构成内容的是:(D)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 B.高校学习心理研究 C.高校教学心理研究 D.高校学科心理研究2011单选:以下属于联结派教育心理学观点的是:(D) A.认为学习无须通过试误及强化 B.认为学习要以意识为中介 C.认为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D.认为刺激和反应是心理或行为最高解释的原则

2013单选: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时,应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才有助于得出合乎“大学生”的结论。这是强调遵循:(B )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2011单选:当年华生为研究儿童恐惧心理,在儿童抚摸白兔时大声敲锣,结果儿童不但对白兔、甚至对其他白色的物体都产生恐惧,该实验违反的研究原则是:(D) A. 理论联系实际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2015单:采用通过研究者及被研究者面对面地交谈的方式,来了解被研究者的学习态度。这种研究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2011填: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2011填:采用标准化工具对心理和行为进行客观测定的方法是(测量法)。 2012填:在学校日常教学中,通过控制教学方法来观察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2012填:1924年(廖世承)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015简答:简述高等教育学的主要内容。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 学科性质、内容体系、研究原则、方法、学生身心发展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

《生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部分)及参考答案 第1章绪 名词解释: 1、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或能力称为兴奋性。 2、阈值:刚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该组织的阈强度,简称阈值。 3、反射: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名词解释: 1、静息电位:是细胞末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2、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细胞接受适当的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快速而可逆的电位倒转或波动。 3、兴奋-收缩-偶联:肌细胞膜上的电变化和肌细胞机械收缩衔接的中介过程,++是偶联因子。-收缩偶联,Ca称为兴奋第3章血液 名词解释: 1、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 2、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称为等渗溶液。例如,0.9%NaCI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 简答题: 3、什么叫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其生理意义如何? 答: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吸水能力。晶体渗透压:概念:由晶体等小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的分布以及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起重要作用。 胶体渗透压:概念: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 生理意义:可吸引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血管,以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 衡和维持血容量。 4、正常人血管内血液为什么会保持着流体状态? 答:因为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共同作用,使凝血过程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的溶解从而维持血液的流体状态。 5、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答:ABO血型的分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分为A型、B 型、AB型和O型4种血型。 6、简述输血原则和交叉配血试验方法。(增加的题) 答:在准备输血时,首先必须鉴定血型。一般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才能输血。对于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以避免受血者在被致敏后产生抗Rh抗体而出现输血反应。即

教育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分散:也叫分心。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 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P46 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docx

历年考题与参考性答案 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内容 (二)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 了解各理论学派的基本主张 (联结派、认知派、联结- 认知派、人本主义、现代信息加工派)(三)掌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2014 年单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A) 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研究 B.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学科心理、教师心理研究 C.高校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和心理健康研究 D.高校德育心理、学科心理、教学法、心理健康研究 2012 年单选: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构成内容的是: ( D) 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 B.高校学习心理研究 C.高校教学心理研究 D.高校学科心理研究 2011 单选:以下属于联结派教育心理学观点的是:(D) A.认为学习无须通过试误及强化 B.认为学习要以意识为中介 C.认为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D.认为刺激和反应是心理或行为最高解释的原则 2013 单选: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时,应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才有助于得 出合乎“大学生”的结论。这是强调遵循:( B )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2011 单选:当年华生为研究儿童恐惧心理,在儿童抚摸白兔时大声敲锣, 结果儿童不但对白兔、甚至对其他白色的物体都产生恐惧,该实验违反的研究原则是:( D) A. 理论联系实际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2015 单:采用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面对面地交谈的方式,来了解被研究者的学习态度。这种 研究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2011 填: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2011 填:采用标准化工具对心理和行为进行客观测定的方法是(测量法)。 2012 填:在学校日常教学中,通过控制教学方法来观察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是 (实验法)。 2012 填: 1924 年(廖世承)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015 简答:简述高等教育学的主要内容。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 学科性质、内容体系、研究原则、方法、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等。

市场营销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市场营销名词解释 1.关系营销: 所谓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 2.4C :美国营销大师劳特朋所创4C理论的简称,即:顾客的欲求与需要、顾客获取满足的成本、顾客购买的方便性、沟通。 : 4R分别指代Relevance(关联)、Reaction(反应)、Relationship(关系)和Reward(回报)。该营销理论认为,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需要从更高层次上以更有效的方式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起有别于传统的新型的主动性关系。 4、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指全体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等级标准划分为彼此地位相互区别的社会集团。同一社会集团成员之间态度以及行为和模式和价值观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不同集团成员存在差异性。 5.产业市场:产业市场又叫生产者市场或工业市场,是由那些购买货物和劳务,并用来生产其它货物和劳务,以出售、出租给其他人的个人或组织构成。 6.供应商营销: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确定严格的资格标准以选择优秀的供应商。这些标准可以包括技术水平、财务状况、创新能力、商业信誉、质量观念等。 7.积极争取那些成绩卓著的供应商使其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因这种市场营销活动与产品流动方向是相反的,故也称为“反向营销”。 8.品牌忠诚:品牌忠诚指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具有特殊的嗜好,因而在不断购买此类产品时,仅仅是认品牌而放弃对其他品牌的尝试。 9.目标市场:目标市场就是通过市场细分后,企业准备以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其需要的一个或几个子市场。 10.集中市场营销:采取集中性营销策略的企业则把自己的目标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子市场上。采用这种策略的多是资源有限的中、小型企业,它们追求的目标不是在较大的市场上占有一个较小的市场份额,而是在一个或几个较小的市场上占有较大的、甚至是领先的市场份额。 11.市场定位:是指企业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为本企业产品塑造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形象,并将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 12.战略联盟:战略联盟就是两上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跨国公司为了达到共同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相互合作。 13.产品延伸: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较成熟的阶段,想继续做强做大,攫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或是为了阻止、反击竞争对手时,往往会采用产品延伸策略,利用消费者对现有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推出副品牌或新产品,以期通过较短的时间、较低的风险来快速盈利,迅速占领市场、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行动。 14.品牌资产:品牌资产也称品牌权益,是指只有品牌才能产生的市场效益,或者说,产品在有品牌时与无品牌时的市场效益之差。品牌的名字与象征相联系的资产(或负债)的集合,它能够使通过产品或服务所提供给顾客(用户)的价值增大(或减少)。 15.品牌阶梯:自己偏好的品牌位于阶梯的最上层,随着偏好程度的递减,各个品牌的阶层依次降低。 16.品牌均势:品牌均势即在消费者看来,所有品牌都是一样的。他们愿意购买

名词解释答案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 博弈均衡:指博弈中的所以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的策略的这样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吉芬商品: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寡头市场:又称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

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古诺解:在分析两个寡头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决定问题上,假定两个厂商都准确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生产成本为零,并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各自制订能够使得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双寡头竞争的最终结果是每个厂商生产市场容量的三分之一,市场的这一产量称为古诺解 规模报酬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同比例变化时带来的产量变化。 规模经济: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基尼系数:在洛伦兹曲线图中,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称为基尼系数。它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 机会成本: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 二级价格歧视:要求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纳什均衡: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最优策略,如果其他参与者均不改变各自的最优策略。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高等教育心理学 1至4章课后题

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述 1 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a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做到科学育人b有助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c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d有助于高校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2简述教师角色的构成 a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b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c榜样和模范公民d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3 简述教师角色的影响与作用 a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b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c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d教师的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影响(有声的言教,无声的身教) 4 简述教学效能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影响 a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b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c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5 简述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 a计划性与准备性b课堂教学的组织性c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d沟通性e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f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g职业发展性 6 试述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a角色改变技术b教学反馈技术c现场指导技术 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差异与教育 1 简述气质典型的类型及其特点 a胆汁质:精力旺盛,热情直率,意志坚强,脾气躁,不稳重,好挑衅;勇敢,乐于助人;思维敏捷,但准确性差。b多血质:有很高的反应性,容易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具有高度可塑性,属于敏捷好动的类型c粘液质:缄默而沉静,灵活性低,反应比较缓慢。d抑郁质:有较高的感受性和较低的敏捷性。 2简述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 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划分。a学习风格的生理要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环境中某些要素的偏爱b学习风格的社会因素体现在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形式上(如独自学习与结伴学习、竞争与合作等)。c学习风格的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方便。 3 简述适应学习风格差异的教学含义 首先必须全面分析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这是进行适应学生学习风格教学的前提。然后,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对学习风格不同的学生要一视同仁。最后,教师要根据学习风格的类型和要素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扬长策略,二是补短策略。 4 大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 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适应能力创造能力 5 试述如何根据大学生气质的特点进行教育 a依据学生不同的气质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1)对胆汁质的学生,要着重发展其热情、豪放、爽朗、勇敢、进取和主动的心理品质,防止粗暴、任性、高傲等个性特点的产生。 对胆汁质的学生进行教育时,宜用“以柔克刚”和“热心肠冷处理”等有效方法;保持平静,轻声细语,实实在在、干脆利落地讲清道理,这些方法对胆汁质的人来说教育效果是较好的。(2)对多血质的学生,要着重培养其朝气蓬勃、满腔热情、足智多谋等心理品质,防止朝三暮四、虎头蛇尾、粗心大意、任性等不良个性特点的产生。对多血质的学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刚柔交替”,在他们满不在乎时,批评要有一定的刺激强度;在他们对错误能冷静对待时,要耐心帮助,做好巩固工作。(3)对粘液质的学生,要着重发展其诚恳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等品质,注意防止墨守成规、执拗、冷淡、迟缓等品质。对粘液质的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应当以满腔热情吸引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引导他们生动活泼、机敏地完成各项任务。(4)对抑郁质的学生,要着重发展其敏感、机智、认真细致、有自尊心和自信心等品质,防止怯懦、多疑、孤僻等消极心理的产生。对抑郁质的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要经常给予帮助,要引导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在交往中消除疑虑;应安排他们从事有一定困难的工作,鼓励他们前进,对他们的要求应逐渐提高,不可操之过急。对这些学生,称赞、嘉许、奖励等将对他们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b 教育学生善于认识、改善自己的气质。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发展成不良品质的可能。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和认识自己气质特征中的长处和短处,善于驾驭自己的气质 6 试述如何根据大学生性格的特点进行教育 a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因人施教b注重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健全他们的性格c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性格d通过榜样的作用培养性格

当代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精选.)

《当代教育心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定量研究:又称为“量化研究”“量的研究”,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征进行测量和 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 3.质性研究:又称为“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采用观察,访谈, 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实际互动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 4.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 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5.心理发展:个体或种系从产生到死亡的持续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6.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的迁移或 概括。 7.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 8.人际智能: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气质,意图和需 求的能力,以及据此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 9.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10.职业倦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与1974年首次提出,指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 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 11.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维度,也是最明显的症状表现,特指丧失工作热情,情绪 波动大,容易迁怒他人,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 12.专家型教师:指从教15年以上,具有教学专长的教师,他们具有丰富合理的知识结构、 高效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 13.学习: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14.态度:影响个人对人、事和物采取行动的内部状态。 15.内隐学习: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 后某些行为的学习。 16.关键期:只在此期间,脑对某种类型的信息输入会产生反应,即在该时期,容易出现和 培养儿童的某种能力,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形成。 17.经典性条件作用:一个新刺激替代另一个刺激与一个自发的生理或情绪反应建立联系。 18.操作性条件作用:有意行为因其后果而增强或减弱的学习。 19.强化物:跟随在行为之后能够增强行为再次发生的频率的事件。 20.正强化:通过呈现的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21.编码系统:是指一组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别。 22.认知结构:是指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的编码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 类目,它是人用以感知、加工外界信息以及进行推理活动的参照框架。 23.有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 适当观念(如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等)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24.先行组织者:先于某种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用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同 化、理解新的学习内容。 25.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 26.认知内驱力: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 27.成就需要:希望出类拔萃的内部驱使力。 28.自我效能感:对自己完成某件事情的能力的信念。

名词解释答案

名词解释答案 1、网络广告 是指利用互联网这种载体,通过图文或多媒体方式发布的,旨在推广产品、服务或站点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一种由广告主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在网络上发布的有偿信息传播。2.电子支付 是指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体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 3.客户关系管理(CRM) 是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实现市场营销、销售、服务等活动自动化,使企业能更高效地为客户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为目的一种管理经营方式。它既是一种管理理念,又是一种软件技术。 4、移动电子商务 是指移动用户利用移动接入设备(手机、笔记本式计算机)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Internet 上从事的网上商务(电子交易)活动,是与无线上网技术相结合所构成的一个电子商务体系,用户可以获取信息服务,进行购物、交易、交纳各种费用等。 5、EDI 是指将商业或行政事务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文档数据格式,以及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的方法。简而言之,也就是按照商定的协议,将商业文件标准化或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或自动处理。 6、支付网关 是网上银行和Internet间的接口,是将Internet上传输的数据转换为网上银行金融机构内部数据的设备,通常由第三方商家提供。 7、网络证券 是指投资者利用互联网资源,获取国内外各交易所的即时报价,查找国际国内与投资者相关的经济金融信息,分析市场行情,并通过互联网上的开户、委托、支付、交割和清算等证券交易全过程,实现实时交易。 8、物流管理 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各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2017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篇一:(修订)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 历年考题与参考性答案 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内容 (二)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了解各理论学派的基本主张(联结派、认知派、联结-认知派、人本主义、现代信息加工派)(三)掌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原则: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E教育性原则 基本方法:A观察法B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C 调查法(访谈、问卷、调查有关材料)D个案法E测量法2014年单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A) 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研究 B.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学科心理、教师心理研究 C.高校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和心理健康研究 D.高校德育心理、学科心理、教学法、心理健康研究 2012年单选: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构成内容的是:(D) A.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 B.高校学习心理研究

C.高校教学心理研究 D.高校学科心理研究 2011单选:以下属于联结派教育心理学观点的是:(D) A.认为学习无须通过试误及强化 B.认为学习要以意识为中介 C.认为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D.认为刺激和反应是心理或行为最高解释的原则 2013单选: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时,应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才有助于得出合乎“大学生”的结论。这是强调遵循:(B )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2011单选:当年华生为研究儿童恐惧心理,在儿童抚摸白兔时大声敲锣,结果儿童不但对白兔、甚至对其他白色的物体都产生恐惧,该实验违反的研究原则是:(D) A. 理论联系实际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 2015单:采用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面对面地交谈的方式,来了解被研究者的学习态度。这种研究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2011填: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2011填:采用标准化工具对心理和行为进行客观测定的方法是(测量法)。 2012填:在学校日常教学中,通过控制教学方法来观察其对学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答案

1.公司战略 又称总体战略,是一个企业的整体战略总纲,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 2.战略群体 是指产业内执行相同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性的一组企业。 3.企业使命 是指管理者为企业确定的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 4.战略联盟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一定目的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网络式联合体5.重点集中战略 称为聚焦战略,是指企业或事业部的经营活动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购买集团、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市场的一种战略 6、新兴行业 是指由于技术创新的结果,或新的消费需要的推动,或其他经济、技术因素的变化使某种新产品或新的服务成为一种现实的发展机会,从而新形成或重新形成一个行业 7. 进入壁垒 是指要进入一个产业需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8. 企业愿景 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前景和发展方向的一种高度概括。 是一个企业的领导用以统一每个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的有力武器。它由企业的核心理念和未来的展望两部分所组成 9. 生产战略 是企业在生产的成本、质量、流程等方面建立和发展相对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规定企业生产制造和采购部门的工作方向,为实现企业总体战略服务。 10. 相关多元化 又称为同心多元化,是指虽然企业发展的业务具有新的特征,但它与企业的现有业务具有战略上的适应性,它们在技术、工艺、销售渠道、产品等方面具有共同

的或是相近的特点。 11. 成本领先战略 也称为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13、战略控制 是指将预定的战略目标与实际效果进行比较,检测偏差程度,评价其是否符合与其目标要求,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借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动态调节过程。14.退出壁垒 是指企业在退出某个产业时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15.财务战略财务战略 就是根据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其他职能战略的要求,对企业资金进行筹集、运用、分配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方略 16.不相关多元化 又称为集团多元化,即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其他行业的业务,或者在其他行业投资,把业务领域拓展到其它行业中去,新产品、新业务与企业现有的业务、技术、市场毫无关系 17.差异化战略 是指为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核心是取得某种对顾客有价值的独特性 18. 差异化战略 是指为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 19.规模经济 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20.战略群体 战略群体是指产业内执行相同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性的一组企业。21.市场渗透

自考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自考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2) 51、理性知识:是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52、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 53、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 54、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55、命题: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56、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57、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58、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 59、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 60、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61、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62、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63、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64、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65、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66、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