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年河南单招生物模拟试题: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

2016年河南单招生物模拟试题: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

2016年河南单招生物模拟试题: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
2016年河南单招生物模拟试题: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

2016年河南单招生物模拟试题: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

【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

1:

Point 3,技法一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

A、硝化细菌

B、蘑菇

C、酵母菌

D、霉菌

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阳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4:某温带草原里有鸟、昆虫、猫头鹰、鼠、蟾蜍和蛇等6种动物,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是:①猫头鹰捕食蛇、鼠、鸟②昆虫、鸟及鼠以植物的各器官为食物③蟾蜍和鸟捕食昆虫④蛇吞食蟾蜍和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

B、占有2个或2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是鸟、蛇和猫头鹰

C、昆虫数量减少不会导致猫头鹰数量产生明显变化

D、蟾蜍和鼠之间具有竞争关系

5:

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蝇、蜣螂、细菌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草原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三个种群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6:

图是某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G和F的关系是____。

(3)A与B都为生产者,它们之间是否一定存在竞争关系?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若添加________,则可构成较完整的生物群落;再加上________________,就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5)假设由于某种原因E生物全部死亡,则B生物的数量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

7:

图中甲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图乙为一个生态系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图甲中的食物网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图乙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图甲中的硅藻是________者,相当于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的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

(3)请分析图甲和图乙,写出包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条)

(4)图甲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占有的营养级最多。

(5)若图甲中的所有飞鸟都迁徙到别处,则对整个食物网的影响____________;若图乙中的黄雀因某种原因都死亡了,则该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的数目在短期内会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2012.海南卷)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最高营养级属于第____营养级。

(2)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____。

(3)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中乙种群数量,某研究小组捕获了100只乙,经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100只,其中有10只带有标记。在该生态系统中,乙的种群数量大约为_____只。

9:

请阅读下列信息并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选自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百草园”这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其中“百草园”中所有的生物构成______。

(2)云雀是第____营养级。

(3)如果“百草园”中有动植物死亡,其枯枝落叶或动物尸体是否会在园中堆积?____。为什么?____。

10:

(2011.海南卷)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下图。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群暴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

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____。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____。

(2)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____(大于、小于、等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竞争____(增强、不变、减弱)。(3)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体内贮存的能量____(能、不能)传递给植物。

11:(7分)某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由滩涂、藻类、浮游动物、红树林等部分组成。兴趣小组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调研。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红树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这种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3)兴趣小组根据调查到的生物类群绘制出碳循环图解(如右上图)。

①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C、D分别代表、。

②图中为异养生物的是 (用图中字母表示)。

③信息传递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通过图中E、F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明信息能够调节,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2:(5分)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没有表示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是。

(2)在该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是,蛙处于第营养级。

(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4)蛇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

13:(5分) 右图是某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此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

(2)属于三级消费者的生物是。

(3)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

(4)该食物网中,经过猫头鹰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在该食物链中,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若猫头鹰获得的能量是4千焦,草应供给这条食物链的能量为______千焦。

14:非洲大蜗牛入侵美国佛罗里达州,以农作物为食,造成当地农作物严重损失。自1966年起,7年内蜗牛数量由3只增加到17000只,目前总数已超过11万只。

(1)进入该地区的初期,非洲大蜗牛呈____________型增长,形成了一个_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通过饲养家禽来控制非洲大蜗牛数量,从生态系统的功能来看,这样做可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关系,使人们从中获益;从理论上讲,其增长速率在________(填“K/2前”、“K/2时”、“K前”或“K时”)得到控制,效果最好。

(3)请写出由农作物、非洲大蜗牛、家禽、人组成的食物网(不考虑人吃非洲大蜗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洲大蜗牛的幼虫生活在土壤中,若要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的采集方法是___________,常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15: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地某双子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法。

(2)该地草甸、灌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____。

(3)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____稳定性较低。

(4)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答案部分

1、C

此食物网共有9条食物链;硅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不是分解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遭到破坏对食物网的影响最大,而不是蓝鲸;磷虾在每一条食物链中都是第二营养级,所以C项正确。

2、A

3、D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因此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成分应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成分包括无机盐、空气、阳光和水分等。故答案选D。

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

点评:本题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但学生易误选。

4、D

5、D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无机环境,该草原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①正确;牛、羊各有很多种,包括多个种群,②错误;生物群落是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③错误;蜣螂和腐生菌均为腐生生物,属于分解者,④正确。

6、(1)7 (2)竞争与捕食(3)不一定若A与B生活在同一区域,则存在竞争关系;若A与B生活在不同区域,则不存在竞争关系(4)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5)基本不变

(l)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捕食的动物,中间有任何停顿都不算完整的食物链,所以该食物网中有7条食物链。(2)G和F之间有捕食和竞争关系。(3)A与B虽均为生产者,但并不一定生存在同一个区域,若不在同一区域则不存在竞争关系。(4)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生物群落还包括分解者。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无机环境(非牛物的物质和能量)。(5)若E全部死亡,B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更多地被捕食,所以其数量基本不变。

7、(1)9 1 (2)生产绿色植物分解者(3)硅藻→磷虾→锯齿海豹→罗斯海豹→豹海豹→虎鲸;硅藻→磷虾→枪乌贼→罗斯海豹→豹海豹→虎鲸;硅藻→磷虾→枪乌贼→帝企鹅→豹海豹→虎鲸(至少写出两条)(4)蓝鲸、锯齿海豹、飞鸟、阿德利企鹅、枪乌贼虎鲸、豹海豹虎鲸(5)不大或几乎无影响蛇全部死亡,螳螂数目会增加

图甲中的食物网共有9条食物链,图乙的生态系统中只有1条食物链;硅藻是生产者,相当于图乙中的绿色植物;分析图甲、图乙可知,最长的食物链包括6个营养级,共有3条这样的食物链(具体见答案);分析图甲很容易写出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其中豹海豹占有第四、五2个营养级,虎鲸占有第四、五、六3个营养级;在图甲中,飞鸟是该条食物链的顶级生物,又因为磷虾处于9条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所以飞鸟的迁徙,对磷虾数目的影响不大,对整个食物网的影响也不大,或者说几乎无影响;若图乙中的黄雀因某种原因都死亡了,又因为该生

态系统只有1条食物链,所以,蛇因没有食物来源而死亡,螳螂因无天敌,短期内数量会增加。

8、(1)4五(2)竞争和捕食(3)1000

(1)由图示可看出,该食物网中共有甲一乙一丙一戊、甲一乙一丁一丙一戊、甲一丙一戊、甲一乙一丁一戊4条食物链,在最长的食物链(甲一乙一丁一丙一戊)中,最高营养级是第五营养级。(2)由图示可看出,乙和丙都以甲为食,同时丙还会捕食乙,因此两者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3)按照标志重捕法的原理:

,若假设乙种群有x个个体,则得,则x= 1000。

9、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群落(2)三(3)不会因为分解者会迅速将其分解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一个区域内所有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2)云雀以昆虫为食,而昆虫以植物为食,故云雀为第三营养级的生物。(3)分解者可以将动植物遗体分解。

10、(1)4第三和第四营养级捕食和竞争寄生(2)小于增强(3)分解者不能

(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营养级结束。图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4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处在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兔与人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鼠疫杆菌与人属于寄生关系。(2)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鼠死亡,而鼬直接捕食鼠,因此,跳蚤对鼠种数数量的影响小于鼬。大量捕杀鼬后,鼠种群爆发,种内竞争加剧。(3)蘑菇直接分解植物的枯枝败叶或动植物的遗体,属于分解者,其体内储存的能量不能传递给植物,但可以传递给动物。

11、(1)取样器(或捕捉器、采集罐、吸虫器等)

(2)光照

(3)①分解者生产者②B、C、E、F③生物的种间关系

12、(5分) (1)分解者(2)害虫和鼠三(3)水稻(生产者)(4)水稻→鼠→蛇

试题分析:(1)图中没有标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2)初级消费者是害虫和鼠,蛙在第三营养级。

(3)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4)营养级越低获得能量越多,故是水稻→鼠→蛇。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3、(1)4 (2)猫头鹰

(3)猫头鹰(4)绿色植物→鼠→猫头鹰100

14、

(1)J 种群

(2)能量流动K/2前

(3)(2分)

(4)取样器取样法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

试题分析:

有外来物种入侵时,最初都是没有天敌或者天敌少的理想状态,个体迅速繁殖形成种群,呈J曲线增长。非洲大蜗牛以农作物为食,通过饲养家禽来控制非洲大蜗牛数量,这样的措施能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合理调整,能使能量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

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是农作物,非洲大蜗牛和家禽都以农作物为食,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最高级消费者是人类。调查土壤中的小动物一般采用的是取样器取样法,常用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或目测估计法。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的增长曲线和调查方法,以及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5、(1)样方标志重捕(每空1分,共2分)(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3分)(3)恢复力(2分)(4)垂直(2分)

(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通常用样方法,而调查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通常用标志重捕法。(2)丰富度只群落中物种的数目,而不是某一物种的数目。(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营养结构越复杂,则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但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即遭到破坏后恢复原貌越难。(4)群落结构分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有利于提高对光等资源的利用能力,同时也降低了种群间的竞争激烈程度。【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属基础题。

生物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1、在“草→兔→红弧→狼”这条食物链中,红狐所属的消费者类别及所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是 A.初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B.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C.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D.三级清费者,第二营养级 2、右图所示的各成分共同构成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个体 3、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 的叙述,错误的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野兔、鹿及昆虫均匀初级消费者 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 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就越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 5、右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中有五条食物链 B.庚与己的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C.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 D.甲为次级消费者 6、在生态系统中,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 A.称为初级消费者 B.属于第二营养级 C.只能获得植食性动物同化的少部分能量 D.一般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7、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 B.该系统中黄雀是第四营养级、三级消费者

D .该图中蝉鸣叫的现象是生态系统中化学信息 8、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不包括 A .食物链和食物网 B .能量流动 C .物质循环 D .信息传递 9、调查得知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以a 、b 、c 、d 表示)经测定,一年中流经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分别为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是 A .a B .b C .c D .d 10、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分别以a 、b 、c 、d 表示。一年内输入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渠道是d→a→b→c B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照射在d 上的太阳能 C .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1.3% D .a 营养级所摄取食物中的能量不等于流入a 营养级的能量 11、农民在农田里除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调整 A .作物和杂草间的关系 B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 D .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 12、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生态系统中草食昆虫属于初级消费者 B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能 C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是逐级递减的 D .该生态系统中的第一营养级是太阳能 13、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必修三第六章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授课对象:高二学生 授课类型:新授课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体现了新课程对建构主义的深度认可。而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千百年劳动的大厦,而是促使他们去砌砖工作,同他们一起建造大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好各项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引导学生建构新知的同时,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本堂课将从学生原有的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旧知。然后,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多向互动和交流,逐步建构起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心理图示,最后融会贯通地掌握。 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第一节。这是在学生之前学习了种群、群落等内容之后,对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进行的进一步具体探究。同时,也为接下去要学习的生态系统的稳态等内容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体现了教材编排的延续性和逻辑性,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此外,教材以池塘生态系统作为导入,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很好地体现了教材编排的内在逻辑与学生认知规律的相互统一。但是,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复杂,一些便于学生理解的素材有待教师进一步开发与挖掘。 三、学习者分析 该课的的授课对象是普通中学的高二学生。在知识上,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过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的相关内容,因此,学生对于生态系统有了较为粗浅的认识。但是,他们对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的,容易混淆各营养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起点能力看,处于高二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并且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初步学会了比较、归纳的科学思维方法。但是,学生综合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不强。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好各项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网络,在做好概念转变工作的同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态系统和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3.通过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的教育;通过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 重点、难点分析 1.生态系统生物功能类群及其地位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因为: (1)生态系统的组成可分为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两大部分,生物成分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依据它们各自代谢类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征而划分的。因此,将它们统称为三大功能类群,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各不相同。 (2)三大功能类群之间以及它们与非生物部分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是研究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基础。 (3)三大功能类群之间以及它们与非生物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渗透普遍联系辩证观点的教育素材,人作为消费者的一员,是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观点的教育素材。 2.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教学内容也是本节的重点知识,因为: (l)尽管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但它们组分中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食物的关系,也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的这种复杂的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链、食物网,这就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功能的结构基础,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网)的各个营养级而流动的。掌握了有关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知识,就为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3)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分析过程,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中渗透着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3.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的难点知识,因为 (l)食物链是生物间单方向的食物联结,食物网是生物间多方向的食物联结,而营养级是食物链上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所以有的生物会占有不同的营养级。三个概念之间有相互包容的成分,也有本质的不同,要加以区分。 (2)三个概念在被运用解答新的问题情景时,容易出现混淆,应在对食物网中某一生物的营养级分析时加以区分。 教学内容分析: 第2节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在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的基础上,要继续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本节包括三个部分,首先认识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然后了解这种结构具有什么主要功能。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每一部分都安排了分析讨论活动。 (1)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

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 重要考点: 一、生态系统的类型 1.各类生态系统的比较 2.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 (1)经济效益:提供木材、林副业产品(食物资源、油料资源和药材资源)和极其丰富的物种资源。 (2)生态效益:维持生物圈稳定,改善生态环境

①制造O ②净化空气③过滤尘埃 2 ④杀灭细菌⑤消除噪声⑥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减少在表径流 ⑦函养水源,保持水土 3.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 (1)畜牧业生产基地 (2)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被风沙侵蚀 4.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 (1)人类生活资源、工业原料和能源的重要场所 (2)调节气候防 5.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1)生活和工农业水源 (2)调节流量和控制洪水 (3)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1.形成食物网的原因:一种生物可以摄食多种其他生物,一种生物也可以被多种生物摄食。2.分析食物网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时,应考虑是否同时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3.食物网中某生物的数量减少对其他生物数量的影响 (1).若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其他生物都将减少。 (2).若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向稳定。 (3).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则另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应视具体的情况确定: ①若只有一条食物链,则其天敌数量会减少,则其食物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向稳定。 ②若中间营养级处于食物网中,应视情况而定。应遵循以下原则:当某种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大量减少时,对另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的线路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 例1:在图2的食物网中如果蚱蜢突然减少,则蚯蚓的数量如何变化? 图2 图3 解析:当蚱蜢突然减少时,以它为食的蜥蜴也减少,蛇随之减少,鹰就要更多地捕食相思鸟和兔,蚯蚓由于天敌相思鸟的减少而数量增加,达至极限时发生剧烈的种内斗争,导致数量下降,所以蚯蚓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传递关系存在着一种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

食物链通常具备以下特点:1.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3~5个环节。2.食物链的开始通常是绿色植物(生产者)。3.在食物链的第二个环节通常是植食性动物。4.食物链中的第三个或其他环节的生物一般都是肉食性动物。 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传递关系存在着一种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这种联系象是一个无形的网把所有生物都包括在内,使它们彼此之间都有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就是食物网的概念。 食物网(food web)又称食物链网或食物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生物间错综复杂的网状食物关系。实际上多数动物的食物不是单一的,因此食物链之间又可以相互交错相联,构成复杂网状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实际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并不象食物链所表达的那么简单,食虫鸟不仅捕食瓢虫,还捕食蝶蛾等多种无脊椎动物,而且食虫鸟本身也不仅被鹰隼捕食,而且也是猫头鹰的捕食对象,甚至鸟卵也常常成为鼠类或其他动物的食物。 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假如在一个岛屿上只生活着草、鹿和狼。在这种情况下,鹿一旦消失,狼就会饿死。如果除了鹿以外还有其他的食草动

物(如牛或羚羊),那么鹿一旦消失,对狼的影响就不会那么大。反过来说,如果狼首先绝灭,鹿的数量就会因失去控制而急剧增加,草就会遭到过度啃食,结果鹿和草的数量都会大大下降,甚至会同归于尽。如果除了狼以外还有另一种肉食动物存在,那么狼一旦绝灭,这种肉食动物就会增加对鹿的捕食压力而不致使鹿群发展得太大,从而就有可能防止生态系统的崩溃。 在一个具有复杂食物网的生态系统中,一般也不会由于一种生物的消失而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调,但是任何一种生物的绝灭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所下降。当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变得非常简单的时候,任何外力(环境的改变)都可能引起这个生态系统发生剧烈的波动。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结构》教案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分。 2、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3、理解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学生读书、思考问题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培养 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2、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生态系统各成分间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学习,进行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教育。 2、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可知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与环境组成的 统一整体,生物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种类对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 ①讨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解决方法] 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无机环境要素和生物组成,列举出这些成分,再引导学生从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的角度对这些成分进行分类,给出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的名称。 ②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关系 [解决办法]学生用图解形式描述各成分间的关系,教师引导总结,使学生掌握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

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解决方法] 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包括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组成成分。这些组成成分之间并不是毫无联系的,而是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讲解法、归纳法、 五、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搜集相关图片、资料等。 六、教学程序 (一)导入: 师:我们再来看一张图片,如图是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一角,请用生态学知识判断:一只熊猫、保护区所有熊猫、保护区所有生物、保护区分别属于什么 生:一个熊猫是一个生物个体。保护区所有的熊猫是一个种群,保护区所有的生物是群落,保护区是生态系统。 师:说得很好。一个熊猫是一个生物个体,种群是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同在保护区里,都是熊猫,所以保护区里所有的熊猫就构成了一个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生物的总和,就是群落。所以保护区里所有的生物,它们之间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它们构成了生物群落。生物的生活离不开无机环境,它们与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呢 生:生物圈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无生命物质——无机环境和有生命物质——生物群落(图10-6)。 无机环境包括作为系统能量来源的太阳辐射能;温度、水分、空气、岩石、土壤和各种营养元素等物理、化学环境条件;以及生物物质代谢的原料如CO2、H2O、O2、N2和无机盐类等,它们构成生物生长、发育的能量与物质基础,又称为生命支持系统。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可以分为三大类群: 第一类为自养型生物,包括各种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细菌,称为生产者。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吸收来的水、CO2和无机盐类转化成为初级产品——碳水化合物,并将其进一步合成成为脂肪和蛋白质等,用来建造自身,这样,太阳能便通过生产者的合成与转化源源不断地进入生态系统,成为其他生物类群的唯一食物与能量来源。化能合成细菌也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但它们利用的能量不是来自太阳,而是来自某些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产生的能量。例如,氮化细菌能将氨(NH3)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利用这一氧化过程中放出来的能量把CO2和水合成为有机物。 第二类为异养型生物,包括草食动物和食肉动物,称为消费者。顾名思义,这些消费者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来生产食物,只能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能量。根据不同的取食地位,又可以分为直接依赖植物的枝、叶、果实、种子和凋落物为生的一级消费者,如蝗虫、野兔、鹿、牛、马、羊等食草动物;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为二级消费者,如黄鼠狼、狐狸、青蛙等;肉食动物之间存在着弱肉强食的关系,其中的强者成为三级和四级消费者。这些高级的消费者是生物群落中最凶猛的肉食动物,如狮、虎、鹰和水域中的鲨鱼等。有些动物既食植物又食动物,称为杂食动物,如某些鸟类和鱼类等。 第三类为异养型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土壤原生动物和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它们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为生,称为分解者。微生物分布广泛,富含于土壤和水体的表层,空气中含量较少且多数为腐生的细菌和霉菌。微生物是生物群落中数量最大的类群,据估计,1克肥沃土壤中含有的微生物数量可达108个。细菌和真菌主要靠吸收动植物残体内的可溶性有机物来生活,在消化过程中,把无机养分从有机物中释放出来,归还给环境。可见,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养分物质再循环的作用。土壤中的小型无脊椎动物如线虫、蚯蚓等将植物残体粉碎,起着加速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和转化的作用。此外,这些土壤动物也能够在体内进行分解,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盐类,供植物再次吸收、利用(图10-6)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 教学设计

教学阶段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教学依据 第一阶段 播放视频,导 入新课 播放腾格尔的《天堂》 展示课题名称,进入 本堂教学欣赏音乐,观看 优美画面。 创设情境,激 发兴趣。 心理学认为:动 机、兴趣、情感、 意志、性格等非 智力因素也是影 响学生学习的重 要因素。教学中 渗透科学、技术 与社会(STS)教 育。 第二阶段 图片展示,回顾概念1.展示6种类型生态 系统。 2.展示枯木、池塘森 林、生物圈 3.通过问题:这些生 态系统有哪些相似的 地方。引导、总结生 态系统的概念 观看幻灯片。 观看幻灯片 观察分析总结 了解生态系 统。 认识生态系 统的范围 理解生态系 统概念 符合由具体到抽 象的认知规律。 第三阶段 主动探索、师生交流、探究生态系统的成分1、通过生态系统概 念导入生态系统的组 成成分。 生物群落即为各种生 物;无机环境即为非 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物之间不是孤立 的,而是有食物联系; 思考、分析、总 结。 踊跃发言。 说出组成生 态系统的组 成成分。培养 学生观察、实 践能力。 为生态系统 的成分分类 作铺垫。 观察、思维与口 头表达能力、实 践能力是生物科 学素养的组成部 分。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的过程必须 经过知识的“同

引导质疑,合作学习,建构生态系统模型即营养结构。 2、展示池塘生态系统 图解。 (1)生态系统中有哪 些生物 (2)它们各有什么重 要的作用 (3)能不能将这些生 物分分类。 (4)分析这些生物之 间的食物关系 引导学生总结 通过问题展示生产 者、消费者、分解者 个案分析。①所有生 产者都是绿色植物吗 ②消费者之间有差别 吗③细菌都是分解者 吗 3、资料分析一: 资料分析二: 资料分析三: 疑问:①生产者与消 费者联系的纽带是什 么②生态系统的生产 观察 讨论 阅读教材、对教 材信息处理。 学生讨论总结概 念 学生分组讨论思 考、汇报。 阅读、思考、讨 论 思考、分析 阅读、思考、分 析、总结 分组讨论、绘制、 学生自学、思 考对生态系 统成分归类。 应用概念,全 面分析。 对教材内容 适当补充、归 类,有利于理 解掌握。 通过自主探 究,总结,利 于教材的理 解和掌握 通过解惑,找 到生物成分 之间的联系 通过分析掌 化”阶段。 阅读是终身学习 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阅读,培养 深入本质,抓关 键、抓条理的自 学能力,促进学 生的学习能力提 高,有利于学生 的终身发展。 进一步利用图 文,创造情境, 开展教学。 合作学习是探究 学习的重要形 式。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要经历 “顺应”过程。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教学设计 发布者:黄英迈发布日期:2011-06-08 11:14:20.0 一、教材分析: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学理念,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有关生物圈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学习的,已经知道了在生物界中影响生物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光、温度、水分、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也具备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等。有了以上知识的储备,再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内容,就容易的多了。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为后面学习生态系统调节、类型,以及最大的生态系统等内容做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生态系统的资料(包括图片、网上的文字资料等),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即在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资料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分析交流等活动,增强学生保护生物及环境的意识,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 ①生态系统的组成②食物链和食物网。 难点:生产者的学习和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小型的水族箱,里面生活着小鱼和水草 学生: 收集各种图片或拍摄各种风景照片,记录一周来所食用的食物名称 五、教学过程:

生态系统的组成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主要由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主要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了食物链,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又形成了食物网。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能够通过食物链富集,并最终危害人类。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A、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B、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C、举例说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 能力目标: 能根据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观察或分析并探究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到爱护生物、保护生态系统和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你所熟悉的生态系统。 2.说出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 3.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食物链、食物网和生物富集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观察、分析、讨论、归纳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授课过程】 一、导课: 情景导入:播放森林生态系统的图片 老师:同学们,在这幅图中,你们看到了哪些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大熊猫、树林。生活在森林中。 师: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生物,这片森林会怎样?如果没有森林,生物又会怎样?生:没有生物,森林会失去生气;没有了森林,生物就失去了栖息的家园。师:由此可见,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们组成了统一的整体,构成了生态系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生态系统的组成。 二、授课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师:生物和环境是个统一的整体,就像这片森林。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大家能举一些生态系统的例子吗? 生:一块农田,一个池塘,一块花园。 师:一条鱼,一瓶矿泉水是不是一个生态系统呢? 生:不是。

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初中九年级科学下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分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能量关系,概述能量流动的特点。 3、以碳循环为例,说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 4、概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归纳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培养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正确认识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运输和传递的,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食物链与食物网。 2、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为基础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及其特点。 ◆难点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及其特点。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五、教学资源 PPT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课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要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课提问:(1)生态系 统的概念是什么?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 系统是什么?(2) 生态系统的组成分 为哪两部分?它们 各自包括了哪些成 分? 认真思考,回 答提问: (1)在一定自 然区域内,所 有生物及其生 活的环境共同 构成生态系 统。地球上最 大的生态系统 是生物圈。(2) 生态系统由生 物和非生物环 境两部分组 成。生物包括 植物、动物、 承上启下, 既巩固已 学知识,又 为学习新 知识做铺 垫。

微生物。非生物环境包括:阳光、水分、空气、温度、土壤等。 导入新课讲述:我们已经知道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 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具有各自的生态功 能,那么,生态系统 中各种成分的关系 如何?它们之间的 关系对生态系统会 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是本节课需要进 一步探讨的问题。 思考,讨论, 进入新课学 习。 问题导入, 明确学习 任务,激发 学习兴趣。 食物链和食物网1、活动:分析草原 生态系统中部分生 物的关系 ppt展示:图23-4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 各种生物(不完全)。 提出下列问题,引导 学生思考: (1)草原上的植物 在生态系统中有什 么作用? (2)草原上的各种 动物与草原上的植 被有什么关系? (3)草原上的各种 动物之间存在着什 观察、思考、 讨论、回答: (1)草原上的 植物通过光合 作用制造有机 物,供给该生 态系统中的各 种动物利用。 (2)吃与被吃 的关系。 (3)草原上的 各种动物之间 的关系是捕食 关系,如青蛙 捕食蝗虫,而 培养学生 观察、分 析、解决问 题的能力。 在“做中 学”增强学 生学习的 兴趣。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3章第3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

第3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理解生态系统三种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3.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食物链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的教育; 2.通过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生态系统生物功能类群及其地位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因为: (1)生态系统的组成可分为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两大部分。生物成分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依据它们各自代谢类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征而划分的。因此,将它们统称为三大功能类群,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各不相同。 (2)三大功能类群之间以及它们与非生物部分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是研究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基础。 (3)三大功能类群之间以及它们与非生物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渗透普遍联系辩证观点的教育素材,人作为消费者的一员,是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观点的教育素材。 2.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教学内容也是本节的重点知识,因为: (l)尽管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但它们组分中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食物的关系,也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的这种复杂的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链、食物网,这就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功能的结构基础,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网)的各个营养级而流动的。掌握了有关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知识,就为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3)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分析过程,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中渗透着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3.食物链、食物网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的难点知识,因为: 食物链是生物间单方向的食物联结,食物网是生物间多方向的食物联结。两个概念之间

生态系统中生物链的延伸及生物富集发生的原理

环境污染与人体保健 生态系统中生物链的延伸及生物富集发生 的原理 XXX (经济管理学院XXXXXXXXXXXX ) 摘要: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斑斓的地球上,在浩瀚的生态系统中有无数的生物直的我们去关注和保护,今天的社会已经暴露出来了好多问题,如环境污染、粮食短缺、物种灭绝、人口暴增,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生态系统。对于生态系统中生物链的延伸、生物的富集发生原理学生以浅薄的知识从生物体内营养的流动和生物的演替作了说明。从食物链和食物网对营养的流动以及营养的递减造成的物种构成等方面作了概述。从水生、陆生的演替对生态系统的发展作了概述,以及各种条件下营养的积累和利用作了概述。 关键字:食物链食物网演替富集 1生态系统的定义与组成成分。 1939年英国生态学家Tanl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后来苏联植物学家Sucachev提出了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在1965年哥本哈根会议决定生态系统和生物地理群落是同义词。生态系统一词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在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大至生物圈、海洋、陆地,小至森林、草原、湖泊。除了自然生态系统以外还有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果园等。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一般分为六大类:无机物、有机化合物、气候因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1.1生态系统的共同特征: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结构越复杂、物种数目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而物质循环是双向进行的,信息传递包括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数目受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最大能值和这些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损失。同时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 1.2生态系统中非生物和生物成分的关系: 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是密切交织在一起、彼此相互作用,如土壤系统。土壤系统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决定了生长什么植物什么动物能够在其表面居住。但植物的根系对土壤有很大的固定作用,并能大大的减缓土壤的侵蚀过程。动物的残体经过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而变成土壤的腐殖质,增强了土壤的肥沃性,反过来又为植物的根系发育提供养料。 2食物链和食物网 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我们把生物之间的这种传递关系叫做食物链。但是,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实际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并不像食物链所表达的那么简单。可见,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传递的关系是一种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这种联系像一张网将所有的生物都包括在内,使他们彼此之间都有着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就是食物网的概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 一、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曾用网将草场罩起来,结果草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未加网的草却长势良好。在草场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吃草籽和昆虫的鸟又往往被狐和鹰等动物捕食。由此可见,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草被网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这个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概念 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范围:可大可小,一片森林、一条河流、一个湖泊、一块农田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一、组成成分及各部分的功能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方式的不同, 二、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某种成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改变,甚至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图)。亦可用以下图示表示:

食物链和食物网 一、食物链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部分是生产者。 2.食物链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在某生态系统中,蚱蜢以青草为食,青蛙可以捕食蚱蜢,又可以被蛇捕食。在这条食物链中,青草作为生产者,是最基础的环节,蚱蜢为初级消费者,青蛙为次级消费者,蛇则为三级消费者。 图例: 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实际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并不像食物链所表达的那么简单,一种肉食性动物可以吃多种植食性动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也可以成为多种肉食性动物的食物。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可能有许多条食物链,而且各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了复杂的网状联系。 1.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如图) 2.食物网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认为,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丰富,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网就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波动或毁灭。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只要某一个物种突然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个食物网,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题答案

% 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题 1.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物质循环发生在种群和无机环境之间 ~ B.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C. 碳元素在生态系统内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和碳水化合物 D. 生物圈在物质和能量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 3.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4.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 — B.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营养级 C.蜘蛛和蟾蜍只是捕食关系 D.如果昆虫突然减少,短期内食草鸟数目将不发生变化 5.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类的个体数比例关系 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树、昆虫、食虫鸟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的是(选项方框面积表示能量的多少)( C ) ~ 6.a、b、c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 - D.a与c为竞争关系 7.下列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A ) 8.在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 T. Odum对佛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 D.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年夏,四川某地区福寿螺再现稻田。由于福寿螺属于外来物种,并能通 过各种渠道蔓延扩散,它们啮食水稻等水生植物,造成粮食大幅减产, 其生存环境的营养结构如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福寿螺属于第二营养级,它急剧增多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天敌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考点1、生态系统的成分 任务 寄生物质腐生腐生无机物生产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 任务2、基础题: 1、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就是因为南极() 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A.阳光、空气与水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C.自养型生物都就是生产者,就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与厌氧型两类 任务3、提高题: 1、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就是分解者,也可能就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传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微生物不一定都就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都就是微生物 2、最近科学家在水深约3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蠕虫。这些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取营养。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深入到死鲸的骨髓里“挖掘”营养,其中的细菌就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就是(双选)() A.这些蠕虫与细菌都就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蠕虫与细菌的关系在生物学中属于寄生 C.这种细菌在繁殖时不可能发生有丝分裂 D.可创造一个富含有机物与O2的人工环境培养这种细菌 考点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任务1、基础题 1、如图就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双选)()

生态系统练习题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 1.(2012·泰安模拟)下列哪个是生态系统( ) A.一个池塘中的动物 B.一个湖泊中所有的鱼 C.一片森林中的植物与动物 D.一块农田 2.(2012·南安模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海洋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3.猴头菌是名贵的食药两用菌,质嫩味鲜,是筵席上的佳肴,与熊掌、海参、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说。猴头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非生物成分 B.分解者 C.消费者 D.生产者 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的是( ) A.老虎吃野兔 B.蛇吃老鼠 C.青蛙吃昆虫 D.蝗虫吃庄稼 5.(2012·聊城模拟)下列食物链中书写正确的是( ) A.草←食草昆虫←青蛙 B.草→食草昆虫→青蛙 C.阳光→草→食草昆虫→青蛙 D.草→食草昆虫→青蛙→细菌和真菌 6.草原存在着“牧草→兔→狐→狼”的食物链,如果牧草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下列生物中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是( ) A.牧草、兔 B.狼、牧草 C.狐、牧草 D.兔、狐 7.在草→食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假设流经这条食物链的总能量为100%,按传递率20%计算,蟾蜍和猫头鹰所得能量最多分别 是( ) A.20%和2% B.0.8%和0.32% C.4%和0.8% D.0.8%和0.032% 8.(2012·汕头模拟)下列哪种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最多( ) A.草原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湖泊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9.(2012·保山模拟)农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其原因是( ) ①生态平衡稳定性强②生态系统组成单一 ③生态系统结构复杂④生态平衡稳定性差 ⑤动植物种类繁多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⑤⑥ 10.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图中 的( ) 11.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时,往往得到网状的复杂结构——食物网,这是由于( ) 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B.消费者不仅仅以一种生物为食 C.生态系统的物质要大量流失 D.消费者的数量太多 1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图中A~F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生物。请据图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的A属于________(成分)。 (2)图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请补充完整任意一条食物链:A→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F。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A通过__________作用利用太阳能开始的。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A,含能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_。 (4)由于长时间干旱,假设该生态系统中的A全都枯死,则________的生存最先受到影响。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 4、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能力目标: 收集、交流不同生态系统的资料 能根据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观察或分析有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加强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中不同组成成分的作用。 难点: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播放优美的图片,背景音乐是“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同学们,再上课之前先让我们来放松一下。 看了刚才的录象,假如你现在正置身于这些优美的环境中,这时

你会看到什么呢?你会听到什么呢?你会想到什么呢? 学生回答自己的看法。 通过课题的导入,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着很多的生物,生物和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整体。 二、授课过程: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通过导入新课,我们可以知道生物和环境是个统一的整体。像这样,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无机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大家能举一些生态系统的例子吗? 生: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块山地、一个池塘、一个小花园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 师:那么一群鱼、一瓶矿泉水是不是一个生态系统呢? 生:不是 师:怎样才能被称为一个生态系统呢? 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可以知道生态系统必须是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师:生态系统与地域大小有关系吗? 生:没有。 学生通过举例说明,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使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有大有小,一个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水滴也可以是一个生态

八年级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3.通过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的教育;通过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分析: 1.生态系统生物功能类群及其地位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因为: (1)生态系统的组成可分为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两大部分,生物成分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依据它们各自代谢类型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特征而划分的。因此,将它们统称为三大功能类群,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各不相同。 (2)三大功能类群之间以及它们与非生物部分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是研究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基础。 (3)三大功能类群之间以及它们与非生物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渗透普遍联系辩证观点的教育素材,人作为消费者的一员,是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观点的教育素材。 2.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教学内容也是本节的重点知识,因为: (l)尽管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但它们组分中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食物的关系,也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的这种复杂的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链、食物网,这就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功能的结构基础,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网)的各个营养级而流动的。掌握了有关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知识,就为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知识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3)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分析过程,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中渗透着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3.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的难点知识,因为 (l)食物链是生物间单方向的食物联结,食物网是生物间多方向的食物联结,而营养级是食物链上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所以有的生物会占有不同的营养级。三个概念之间有相互包容的成分,也有本质的不同,要加以区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