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教版科学八上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同步测试

浙教版科学八上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同步测试

浙教版科学八上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同步测试
浙教版科学八上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同步测试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一)

学习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浓稀的区别和联系。

3.通过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的学习,使学生接受事物是相互联系的、量变可以引起质变的科学观点。

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高锰酸钾溶液,溶质是 高锰酸钾 ,溶剂是 水 ; (2)碘酒溶液,溶质是 碘 ,溶剂是 酒精 ; (3)食盐水,溶质是 食盐 ,溶剂是 水 ;

(4)油脂的汽油溶液,溶质是 油脂 ,溶剂是 汽油 。

2.溶液和浊液的根本区别是溶液具有 均— 性和 稳定 性。

3.将一些泥沙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得到的体系中溶质是泥沙,溶剂是水。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答]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泥沙不能溶解在水中,将泥沙放入水中得到的是悬浊液,而不是溶液,而溶质和溶剂是相对溶液而言的,即悬浊液中是不能讲溶质和溶剂或溶质溶剂是什么。

[科学探究]

[实验] 在烧杯中加约20毫升水,用酒精灯加热约至70℃,往烧杯中加硫酸铜晶体,每次加一匙,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结果看到加到一定时间 硫酸铜晶体不能再溶解了 。 [讨论] 上述实验说明什么问题?能得出什么结论?

上述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可以说明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溶解物质的能力是有限的,即溶解可以达到一个最大值。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涵义:在一定 温度 下,在一定量的 溶剂 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不饱和 溶液。

2.在描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时候,一定要强调:

(1) 一定温度 ; (2) 一定量的溶剂 ; (3) 某种溶质 。 [讨论] 为什么要强调上述条件?你能设计实验来说明这一问题吗?

强调一定量的溶剂,可以在上述烧杯中再加水,原来不能溶解的又能继续溶解;强调一定的,温度,可以给上述烧杯再加热,原来不能溶解的又溶解了,说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加硫酸铜晶体不能再溶解,如果再加少量食盐还会继续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对大多数固体物质而言)

不饱和溶液????????????←????????????→

?升温

加溶剂②① ③降温 ①加溶质加溶质②蒸饱和溶液 二、浓溶液和稀溶液

1.人们常把 溶有较多溶质 的溶液称为浓溶液, 溶有较少溶质 的溶液称为稀溶

液。

2.溶液的浓和稀是溶质在溶液中含量的多少,它与温度的变化、溶剂量的多少无关,不受条件的限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则是指溶质的溶解是否达到最大程度,要受温度和溶剂量两个条件的制约。那么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间的关系如何呢?

[实验] 在两支试管中各盛约10毫升的水,分别加人10克蔗糖和克熟石灰,可以看到蔗糖在水中全部溶解(浓度较大)却未达到饱和,而熟石灰却溶解极少(浑浊)已达到饱和。

从实验中可以得出溶液的浓稀和是否饱和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间的关系是:

(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对于同一种溶质和溶剂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课内练习]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肯定是较浓的溶液

C. 饱和溶液肯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D.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2.要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是 ( D )

A.增大压强

B.降低温度

C.升高温度

D.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3.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你能用什么方法使其成为饱和溶液?

[答] 要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

①加溶质硫酸铜晶体;

②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溶剂水;

③降低适当的温度。

[课时小结]

重点: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涵义。

2.饱和(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关系。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

难点: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理解。

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现有一杯底部尚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溶液,在给烧杯加热或加水的条件下,原来未溶解的硝酸钾继续溶解,这时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这说明,在改变条件的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在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涵义时,应强调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两个条件,否则就会失去意义。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某温度下,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任何溶质

C. 某温度下,从一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取出一半,则这半杯溶液仍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D.有一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下列方法中,可用来检验某种溶质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 D )

A.将溶液适当加热

B.将溶液适当冷却

C.再加少量溶剂

D.添加溶液的溶质

4.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某固体溶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还是饱和的

D.某溶液冷却到一定温度,能析出晶体,就可证明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深化提高]

5.一定温度下,欲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③增加溶剂;④增加溶质。其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 B )

A.只有①

B.只有④

C.①④

D.③④

6.实验室现有相同体积且无污染的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你能将他们区别出来吗?请设计你的实验方案。

[答] 区别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的方法很多,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设计以下一些实验方案:

方案一:尝一下味道,咸味的是食盐水,无味的是蒸馏水;

方案二:测密度,或比较同体积液体的质量大小或同质量液体体积的多少,因为食盐水的密度比蒸馏水的密度要大;

方案三:加少量食盐,观察食盐是否能够溶解,能溶解者为蒸馏水,不能溶解者为饱和食盐水;

方案四:测液体的沸点(盐水沸点比水要高)或测液体的凝固点(盐水的凝固点比水要低);

方案五:加热蒸发,有固体析出者为食盐水,不能析出固体者为蒸馏水。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二)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溶解性的涵义。

2.理解溶解度的涵义。

3.了解物质溶解性等级分类。

4.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5.了解溶解度曲线及意义。

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改变条件实验操作观察到的现象结论

A.加溶质直到不能溶解为止试管底部有固体不能

溶解都变成了饱和溶液

B.蒸发溶剂恒温蒸发水直至有

试管底部有固体析出

晶体析出

C.降低温度用冰块冷却试管底部有固体析出

[科学探究]

一、溶解性

1.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大小叫溶解性。溶解性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一般地,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也是不同的。可见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的大小主要是由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决定的。例如,食盐容易溶解在水中,而不易溶解在汽油中;而油脂容易溶解在汽油中,而不易溶解在水中。

二、溶解度——物质溶解能力的定量表示方法

1.固体溶解度的涵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数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如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就表示在 20℃时, 100克水中最多(即达到饱和状态)能溶解食盐 36克。

2.对固体溶解度涵义理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强调在一定的温度下,因为温度变化对溶解度大小有一定影响;

(2)各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需要对溶剂量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涵义中以 100克溶剂作为标准;

(3)因为每一种溶质,在一定量溶剂里达到饱和和不饱和状态时溶解溶质的量是不同的,所以应规定达到饱和状态;

(4)这里指的质量用克作单位,与溶剂单位一致。

3.溶解性等级的划分。

(1)溶解性等级的划分依据:室温(20℃)时的溶解度。

(2)等级的划分。

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溶解性等

溶解度>10克1~10克~1克<克

举例食盐硝酸钾氯酸钾氢氧化钙碳酸钙

(3)溶解性等级的划分是相对的。

三、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以硝酸钾为例)

1.提出探究的问题: 影响硝酸钾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等)

2.建立假设: 温度可能是影响硝酸钾溶解度大小的因素(等) 。

3.设计实验:

(1)在室温下配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2)给饱和溶液加热后再加入硝酸钾,现象: 硝酸钾又溶解了,一直加到硝酸钾不能再溶解为止;

(3)将上述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现象:有较多的硝酸钾固体析出。

4.得出结论: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温度是影响硝酸钾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5.合作交流。

四、溶解度曲线

1.通过实验测出物质在各个不同温度的溶解度,运用数学方法可以绘制出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表示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曲线上每个点表示某温度下某溶质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表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

(3)曲线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4)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的情况;

(5)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6)曲线上每个点所配制的溶液是该温度下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从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图中可以看出: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氯化钠;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课内练习]

1.下列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1)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6克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克;

(2)50℃时,烧杯中的水最多溶有30克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0克;

(3)在60℃时,100克水中溶有75克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克;

(4)60℃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110克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10。 [答] 以上四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因为在每种描述中都忽略了溶解度概念中的某一要素。(1)中忽略了在一定的温度下这一条件;(2)中忽略了应在100克溶剂即一定量溶剂这一条件;(3)中忽略了溶液应达到饱和状态这一条件;(4)中忽略了固体溶解度的单位这一条件。

2.对照书本;图1—68、图1—69,完成下列问题:

(1)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为 120 克;

(2)20℃时,①氯化钠;②硝酸钾;③硝酸钠;④硝酸铵四种固体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④>③>①>②;(填编号)

(3)硝酸钠与硝酸钾在 80 ℃时溶解度相同;

(4)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5)在60℃时,100克水中分别加入60克硝酸钾和氯化钾固体,硝酸钾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在此温度下,还需再加入 50 克固体才饱和,而氯化钾得到的是饱和溶液。 [课时小结]

重点:1.物质的溶解性。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3.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4.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5.溶解度曲线的理解。

难点: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2.溶解度曲线。

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克,这表示 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够溶解硝酸钾

克。

2,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5克某固体物质,该物质的溶解性等级应是( B )

A.易溶

B.可溶

C.微溶

D.难溶

℃时硝酸铵的溶解度是140克,若将100克硝酸铵放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得到不饱和的硝酸铵溶液,还需加入 40 克硝酸铵才能刚好成为10℃时的硝酸铵饱和溶液。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4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克,则30℃时,A、B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 D )

大大 C. A、B一样大 D.无法判断

[深化提高]

5.如何使一瓶接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答] 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使其成为饱和溶液:

(1)加少量溶质氢氧化钙粉末;

(2)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水;

(3)升高温度(因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

6.根据图所示的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1)当温度高于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C

(2)P点表示在t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A、B、C的溶解度为B>A>C的温度范围是 t1

(4)Q点表示t2℃时在 100 克水中已溶解A物质 m 克,此时的溶液是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三)

学习目标

1.巩固对溶解度的涵义的理解。

2.理解溶解度计算的基本思路。

3.学会对有关溶解度的简单计算。

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单位是克。

2.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主要由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决定,还与温度有关,与溶质和溶剂的多少无关。

、N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见图1—37。现有两杯各盛20℃饱和M溶液和固体N溶液的

烧杯,杯底各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M和固体N,现将两杯溶液升温到40℃,杯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B )

A.溶液中M 减少,N 增加

B.杯底固体M 减少,N 增加

C. 溶液中M 、N 均减少

D.溶液中M 、N 均增加 [科学探究]

一、探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小与温度的定量关系

1.提出问题:温度与硝酸钾的溶解度大小定量关系怎样? 2,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大试管、玻璃棒、大烧杯、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硝酸钾、蒸馏水等。

(2)实验时注意:

①为保持温度恒定,应该用水浴加热;

②为便于计算,水可定量为10毫升(可看成10克); ③加入KNO 3粉末的质量应精确称量。

(3)为测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分别选择20℃、40℃、60℃等。 3.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可计算出硝酸钾在某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如果用S 表示溶解度,m 质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m 剂表示溶液中溶剂质量,则有: S =

质m m ×100克

二、根据溶解度的计算

1.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可知,要计算物质的溶解度,溶液一定要是 饱和 的。

2.由于在饱和溶液中,溶液、溶剂和饱和溶液的质量比是确定的,因此溶解度跟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和溶液质量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定量关系:

剂质

m m =克100S 或液质m m =S

S

克100 3.根据上述关系式,可以进行有关溶解度的计算。但计算时还应注意格式的规范化。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10℃时,将50克氯化铵溶于水,正好制成200克饱和溶液,求此温度下氯化铵的溶解度。

[解析] 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可知:m 质=50克,m 液=200克 所以m 剂=m 液—m 质=200克—50克=150克 根据公式可以计算:S =

质m m ×100克=

15050×100克=克

[答] 略

[例2] 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克,求此温度下的40克水溶解多少克硝酸

钾才能得到饱和溶液。

[解析] 20℃时,100克水可溶解硝酸钾克,设20℃时4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x,那么:

100克:克=40克:x ,x=

克克

克10040

6.

31?

=克

[答] 略

[例3] 2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是192克,现要配制此温度下的硝酸铵饱和溶液500 克,需要硝酸铵和水各多少克?

[解析] 由溶解度定义可知,20℃时192克硝酸铵溶于100克水中,可得到292克硝酸铵饱和溶液。

设500克硝酸铵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铵质量为x,则

292克:192克=500克:x

x=

克克

克292500

192?

=329克

所以需要水的质量为500克—329克=171克

[答] 略

[例4]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现有20℃时100克氯化钠溶液,其中已溶解氯化钠20克,问此溶液是否饱和?如果不饱和,可以采取什么方法使其成为20℃时的饱和溶液?

[解析] 从题中所给条件可知,20℃时100克氯化钠溶液中已溶解氯化钠20克,则含有溶剂水80克,设20℃时8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最多可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x 则100克:36克=80克:x,

解得x=克

所以可以判断原溶液为20℃时的不饱和溶液,要使其成为20℃时的饱和溶液,具体方法有:

(1)加溶质氯化钠,则应再加氯化钠克—20克=克;

(2)蒸发溶剂,设应蒸发水的质量为y

则36克:100克=20克:(80克—y)

解得y=克

即应蒸发水克,才能刚好成为20℃时的饱和溶液

[答] 略

[课内练习]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克,回答下列问题:

(1)60℃时,把30克硝酸钾加到50克水里,能得到 80 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2)60℃时,把30克硝酸钾加到20克水里,能得到 42 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3)60℃时,84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有 40 克水和 44 克硝酸钾。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0克,5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质量比为 ( A )

:2:3 :3:1 :2:1 :3:2

3.将克硝酸钾加到60克水中全部溶解,若在20℃时,恒温蒸发10克水后溶液恰好饱和,则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多少?

[解] 设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x ,则克克克8.151060-=x

100

x =克

[课时小结]

重点和难点:学会溶解度的有关计算。

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时,将9克食盐溶于25克水中,刚好制得饱和溶液34克,则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 ( B )

克 克

℃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7,则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 C )

克 克 %

3.在20℃时,将某物质w 克完全溶解,制成V 毫升饱和溶液,若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克/厘米3,则该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 B ) A.

ρV w 100克 B.w V w -ρ100克 C. ρV w w +100克 D.w

w

V 100-ρ克 4.在20℃时,下列四种物质分别溶解在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溶解度最大的是 ( D )

克物质溶解在30克水里 克溶液中含有溶质20克

C.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2的溶液 克物质溶解在克水里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克,要配制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计算: (1)40克硝酸钾应溶解在多少克水中刚好饱和? (2)4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硝酸钾多少?

(3)配制4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 [解] (1)

克克6.31100 =克

40x

, x =克

(2)

克克6.31100 =y

克40, y =克

(3)设需硝酸钾的质量为z

克克6.316.131 =z

40, z =克

需水40克—克=克

6.在20℃时,蔗糖的溶解度是204克,现有20℃时蔗糖溶液100克,其中已溶解蔗糖50克,问此溶液在20℃时是否饱和?若不饱和,应再加多少克蔗糖才能饱和?

[解]

克克204100=x

50

x=102克

因为102克>50克, 所以不饱和 应再加蔗糖102克—50克=52克 [深化提高]

℃时,A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100克,要使其成为20℃的饱和溶液,可以恒温蒸发20克水或加入8克溶质,求20℃时A 物质的溶解度。

[解] 本题可以思考第一种方法中恒温下蒸发20克水即剩下80克饱和溶液,第二种方法中加入的8克溶质溶解在第一份蒸发出来的水中刚好应该成为饱和溶液,这样易求解,易分析。

设20℃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x

克克820=x

100 x =40克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四)

学习目标

1.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涵义。

2.会进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表达式的变形。

3.初步进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4.懂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溶解度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定温度下的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溶有较多溶质的溶液称为 浓 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称为 稀 溶液。

2.浓溶液 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稀溶液 不一定 是饱和溶液。(填“一定”或“不一定”)在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一定 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3.要配制5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5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克)。 (1)25克氯化钾应溶解在多少克水里? (2)在25克水里能溶解多少克氯化钾?

(3)配制克饱和溶液,需氯化钾和水各多少克? [解] (1)

克克6.42100 =克

25x

, x =克

(2)

克克6.42100=y

克25, y =克

(3)

克克6.426.142=z

3.71

z =克(氯化钾)需水50克 [科学探究]

一、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的意义 1.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研究中, 很多情况都需要知道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多少。如:(1)我们人体胃中的胃酸过多或过少都会使人得胃病;(2)医院用的生理盐水、消毒用的酒精;(3)农业上施肥、配农药等。这些情况如果只知道溶液的浓稀是不够的,需要知道溶液浓稀的程度,即需要对溶液的组成进行定量具体的表示。

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 。 二、溶质的质量分数

1.涵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 溶质 质量与 溶液 质量的比值。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质m m =

质质m m m +

(1)溶质的质量分数只是一个比值, 没有 单位; (2)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用小数或 百分数表示; (3)公式的变换形式:m 质=m 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

三、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1.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固体溶解度的比较。

(1)固体的溶解度是在 一定的温度下 ,100克溶剂中达到 饱和 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它有单位,单位是 克 。大小主要由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外界 温度等条件有关,与溶质、溶剂的多少 无关 ,溶液一定要 饱和 。

(2)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在整个溶液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无单位,大小由溶质、溶剂的多少决定,与溶质、溶剂的性质 无关 ,与外界温度等条件 无关 ,溶液不一定 饱和 。

2.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P %)与溶解度(S)的关系: P %=

S S +克100或S =P

P

-100×100克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现有40克食盐溶液,经蒸发得到食盐固体8克,求这一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 题中已知溶质(食盐固体)的质量为8克,溶液(食盐溶液)的质量是40克,根据关系式可解: 溶质的质量分数=

质m m =

408=或20% [答] 略

[例2] 医院里配制生理盐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的食盐溶液)100千克。求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

[解] m 质=m 液·P %=100千克× %=千克

m 水=m 液—m 质=100千克—千克=千克 [答] 略

[例3] t ℃时10克A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蒸发5克水,保持温度不变,刚好能成为t ℃时A 的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求: (1)t ℃时A 物质的溶解度;

(2)10克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 (1) S =

P P -100×100克=5

.371005

.37-×100克=60克

(2)m 质=m 饱液·P %=5克×%=克 所以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875.1=%

[答] 略 [课内练习]

1.(1)10克食盐溶于90克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 (2)将上述溶液倒出一半,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又是多少?(10%)

(3)向(1)中所得溶液中加入25克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又变为多少?(8%) (4)向(1)中所得溶液中加入15克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又变为多少?(20%) (5)若要使(1)中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两倍,则应蒸发多少水?(50克)

℃时,食盐的溶是36克,在20℃时能配制成质量分数为36%的食盐溶液吗?为什么? [解] 20℃时食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3636=%,即20℃时最浓的食盐溶液只能

是%,所以20℃时是不可能配制成36%的食盐溶液的。 [课时小结]

重点: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涵义。 2.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3.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

4.饱和溶液中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难点:1.质量分数的计算。

2.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

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有一食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它表示的意义是 100份质量的食盐溶液中含有10份质量的食盐 。

2.下列各组食盐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不等于10%的是 ( C ) 克食盐溶于克水中 克食盐溶于千克水中

千克食盐溶于100毫升水中 千克食盐溶于90千克水中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 克,这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P %,则S 与P 的大小关系为 ( A )

>P =P

4.在t ℃时,某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m %,此温度下,该物质在t ℃时的溶解度为 ( B )

A.

m m -100100 B.m m -100100克 C.m m 100100-克 D.m

m

-100克

5.现有20℃时10%的食盐水50克:

(1)假如加X lO 克食盐,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5% ; (2)假如加入20%食盐溶液50克,其质量分数为 15% ;

(3)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如果在原溶液中再加入15克食盐,能得到溶液 克,此时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为% 。 [深化提高]

6.下表是氯化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根据表格回答。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克)

3l

34

37

40

(1)要制成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比为5:2;

(2)40℃时在25克水中加入 25克氯化钾,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40℃时27%的氯化钾溶液需降温到30℃时,才能刚好成为饱和。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s 克。在该温度下,把b 克硝酸钾投入c 克水中充分溶解。

(1)100s >c b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

b b +,此时的溶液为 不饱和 溶液; (2)当100s =

c b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 b b + 或 s

s

+100,此时的溶液 刚好

饱和 ;

(3)当

100s

s

+100 ,此时溶液 饱和且还有部分硝酸钾未溶解 。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五)

学习目标

1.学会浓溶液稀释的计算。

2.会进行密度、质量和体积的计算。

3.巩固有关溶液问题的计算。

4.知道配制某一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 方法和步骤。

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是 溶质 和 溶液 的 质量 比。根据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4%,它表示 20℃时100份质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硝酸钾的质量为24份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克 。 ℃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S 克,现将b 克A 物质放到c 克水中充分溶解。

(1)如果b 克A 物质全部溶解,则所得溶液中A 物质的质量分数为 c b b

+

(2)如果b 克A 物质不能全部溶解,则所得溶液中A 物质的质量分数为 s s

+100 。

4.根据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变化所得的结果,在表中填上相应的文字。

溶液中各部分变化情况溶质质量不变不变增加减少溶剂质量减少增加不变不变

变化结果溶液质量减少增加增加减少

溶液浓度变大变小变大变小

[科学探究]

一、有关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

1.溶液稀释就是往浓溶液中加溶剂变成稀溶液的过程。

2.溶液稀释问题的特点是: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保持不变,即: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由于液体称量比较麻烦而用量筒量取体积比较方便,所以计算时有时会牵涉到溶液的体积,这时要通过密度来进行计算(公式为ρ= m/v )。

4.由于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所以两种不同液体混合溶解时,体积不能简单相加。(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两种液体之和)

二、有关溶液浓缩问题的计算

溶液的浓缩问题思考方法可以与稀释问题一样来考虑。

三、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

1.实验步骤:(1)计算;(2)称量;(3)溶解。

2.配制50克10%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工业生产上,有时要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来清洗钢材。把50千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水多少千克?

[解析] 由于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设:稀硫酸的质量为x

50千克× 98%=x×10%

x=

%

10

% 98

50

千克

=490千克

则需要水的质量为:490千克—50千克=440千克。

[答] 略

[例2] 配制1 000毫升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需要水多少毫升?(硫酸溶液的密度请查阅表)

[解析] 查书中表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的密度为克/厘米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克/厘米3。

设:需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V

稀硫酸溶液的质量为:1000毫升×克/厘米3=1070克

溶质的质量为:1070克×10%=107克

所以V×克/厘米3×98%=107克

V=厘米3

浓硫酸的质量:厘米3×克/厘米3=克

加入水的质量:1070克—克=克

所以加入水的体积为:

3

/18.960厘米

克克=厘3

[答] 略 [课内练习]

1.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克/厘米3)配制,143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量取40%的氢氧化钠溶液 25 毫升与水(密度为1克/厘米3) 毫升混合而成。

2.把m 克质量分数为a %的NaCl 溶液加水稀释,下列图像中正确描述溶液中溶质质量与加水质量关系的是 ( B )

3.密度为克/厘米’的浓盐酸(质量分数36%),用100毫升水稀释100毫升浓盐酸,所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 B )

A.等于18%

B.大于18%

C.小于18%

D.无法确定

4.配制20%的硫酸溶液490克,需要98%(密度为克/厘米3

)的浓硫酸多少毫升?同时需水多少克?

[解] 设需浓硫酸的体积为V

V ×克/厘米3

×98%=490克×20%

V =厘米3

需水体积为=3

33/1/84.135.54490厘米

克厘米克厘米克?-=390厘米3

[课时小结]

重点和难点:有关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

课外同步训练

[基础过关]

1.浓度为10%的食盐溶液100克,将其浓度增加到20%,可采用的方法是 ( D ) A.加入10克食盐固体 B.把溶液中的水蒸发掉一半 C.加入100克10%的食盐溶液 D.把水蒸发掉50克

2.用浓度为60%的酒精溶液A 与25%的酒精溶液B 配制成45%的酒精溶液,则A 、B 溶液的质量比为 ( C ) :2 :3 :3 :1

克A 溶液中水的质量分数为98%,现在要使溶液中水的质量分数变为99%,则应加入水的质量为 ( D )

克 克 C 50克 克

4.把溶质的质量分数为l0%的硫酸溶液50克浓缩到40克,此时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 。

5.图1—38是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1)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克;

(2)放好砝码和调好游码后,向托盘天平的左盘上加氯化钠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进行的操作是减少药品;

(3)D操作应选用 100 毫升的量筒(从10毫升、100毫升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4)E操作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深化提高]

6.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H2SO4 25毫升(密度为克/厘米3),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克/厘米3),需加水多少毫升?

[解] 本题中70%的硫酸溶液的密度没用。想一想为什么?

25毫升×克/厘米3×98%=(25毫升×克/厘米3+V×1克/厘米3)×70%

V=厘米3

即毫升

[选做题]

7.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含有硝酸钠和不溶性杂质,在一定量的水中加热,充分溶解。测

温度(℃) 10 40 75

剩余固体(克) 20l 132 72

温度(℃) 10 25 40 50 55 60 65 75 80

溶解度(克) 8l 92 104 114 1l7 124 130 150 166

求:(1)此实验中所用水的质量是多少;

(2)原固体混合物中含硝酸钠多少;

(3)要完全溶解固体混合物中的硝酸钠,所需的最低温度是多少。

[解] 本题的突破口是从上表中可知40℃肯定是硝酸钠的饱和溶液,从10℃升温到40℃,在这些水中多溶解了硝酸钠固体的质量是20l克—132克=69克。而从10℃升温到40℃,硝酸钠的溶解度增大了104克—81克=23克,即100克水中能多溶解硝酸钠23克,则易得解。

(1)设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为x

(104克—81克):100克=(201克—132克):x

x=300克

(2)设10℃时300克水中已溶硝酸钠的质量为y,

100克:81克=300克:y

y=243克

即原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为243克+201克=444克

再设75℃时300克水中最多可溶硝酸钠的质量为z

100克:150克=300克:z

z=450克>444克

所以75℃时所得溶液一定是不饱和的,最后剩下的72克固体都是不溶性杂质。 则原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钠的质量为444克—72克=372克

(3)设300克水溶解372克硝酸钠刚好饱和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S S =

300372×100克—124克

对照表二可知,所需最低温度为60℃。

2021年八年级科学上册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五)学案 浙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科学上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五)学案浙教版学习目标 1.学会浓溶液稀释的计算。 2.会进行密度、质量和体积的计算。 3.巩固有关溶液问题的计算。 4.知道配制某一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 方法和步骤。 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是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根据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4%,它表示 20℃时100份质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硝酸钾的质量为24份;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克。 3.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S克,现将b克A物质放到c克水中充分溶解。 (1)如果b克A物质全部溶解,则所得溶液中A物质的质量分数为 (2)如果b克A物质不能全部溶解,则所得溶液中A物质的质量分数为。 4.根据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变化所得的结果,在表中填上相应的文字。 [科学探究] 一、有关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 1.溶液稀释就是往浓溶液中加溶剂变成稀溶液的过程。 2.溶液稀释问题的特点是: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保持不变,即:浓溶液的质量×浓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由于液体称量比较麻烦而用量筒量取体积比较方便,所以计算时有时会牵涉到溶液的体积,这时要通过密度来进行计算(公式为ρ= )。 4.由于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所以两种不同液体混合溶解时,体积不能简单相加。(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两种液体之和) 二、有关溶液浓缩问题的计算 溶液的浓缩问题思考方法可以与稀释问题一样来考虑。 三、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 1.实验步骤:(1)计算;(2)称量;(3)溶解。 2.配制50克10%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工业生产上,有时要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来清洗钢材。把50千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水多少千克? [解析] 由于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设:稀硫酸的质量为x 50千克× 98%=x×10% x==490千克 则需要水的质量为:490千克—50千克=440千克。 [答] 略 [例2] 配制1 000毫升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需要水多少毫升?(硫酸溶液的密度请查阅p.36表) [解析] 查书中表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的密度为1.07克/厘米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克/厘米3。 设:需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V 稀硫酸溶液的质量为:1000毫升×1.07克/厘米3=1070克 溶质的质量为:1070克×10%=107克 所以V×1.84克/厘米3×98%=107克 V=59.3厘米3 浓硫酸的质量:59.3厘米3×1.84克/厘米3=109.2克

物质的溶解性(浙教版)教案

第五节物质的溶解性(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 本节内容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对物质的溶解建立初步的认识,本节课题中引入提出的5个具体问题,也是5个实验需要探究的,是本节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不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不能无限制地溶解。物质的溶解能力会随着外界条件(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了解气体溶解的一些情况,物质溶解时有吸热或放热现象。 【知识目标】: 1、蔗糖、酒精在水中的溶解,汽水冒泡等为例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溶解 于水。 2、以蔗糖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为例,确认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3、以蔗糖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为例,确认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并不相同。以色 拉油在水中和香蕉水中所呈现的现象为例,确认同种物质在不同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并不相同。 4、以蔗糖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溶解为例,说明物质在不同温度中的溶解能力并不 相同;以汽水为例,说出液体的温度越高,气体溶解的能力越弱。 5、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为例,确认物质溶解时可能放出热量,也可 能吸收热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再一次让学生明白观察、实验和思考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 【方法与过程】通过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归纳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用:小烧杯(至少两只)、试管2支、药匙、温度计两支、玻璃棒、蔗糖一瓶+5克一包、食盐5g一包、水、色拉油、香蕉水、氢氧化钠(固)、硝酸铵(固) 教师用:学生用一套、大瓶雪碧(供学生用)、饱和石灰水、碘、白纸片(4cm ×试管宽)、试管、橡皮塞、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试管4支 【教学手段】师生共同参与、探究,得出结论;媒体辅助教学

八年级上科学笔记物质的溶解

八年级上科学笔记物质的溶解冲糖水的故事: 女孩:“妈妈,我要喝糖开水。” (妈妈将一玻璃杯放在桌上,向玻璃杯中倒水,然后向其中加两勺糖,搅拌,糖全部溶解;又取了一勺糖放入杯中,搅拌,杯底有糖剩余。) 女孩:“妈妈,再加点糖吧~” 妈妈:“已经很甜了,再加也不会更甜了。” 女孩:“为什么呀?” 【提出问题】:某种物质在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吗? 一、物质的溶解性 定义:一种物质(溶质)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溶解能力。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P25) 3.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P26) 实验结论:有的物质溶解时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有的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还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如氯化钠、蔗糖。 4.影响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 搅拌能够加快溶解; 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更快溶解;

颗粒变小是溶解加快。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注意:在描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时候,①必须要指明“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因为是否饱和不仅与温度有关,也与溶剂质量有关;②必须要指明是何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溶液是否饱和的判断方法 根据溶液中是否有剩余的溶质固体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若溶液底部有稳定存在的溶质固体,且该固体不再减少,则该溶液属于饱和溶液。 在溶液中加入溶质固体判断: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不能继续溶解,说明该溶液是饱和溶液;若果还能继续溶解,标明该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一般情况下,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注意:以上适用于大多数固体溶质,极少数固体和所有气体物质不熟用,如氢氧化钙、氧气、二氧化碳等。 【思考】 一杯硫酸铜的饱和溶液,能否继续溶解食盐呢? 硫酸铜的饱和溶液指不能继续溶解硫酸铜,但还能溶解其他溶质 4.浓溶液和稀溶液 1、定义: 浓溶液:在溶液配制过程中,有的溶液溶有较多的溶质,称为浓溶液。

八年级科学上册15物质的溶解教案

课题:1.5物质的溶解 教学目标: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重点难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上面得到的就是该温度下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断加入硫酸铜之前的溶液都是硫酸铜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那么,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吗?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 如果能转化,怎样转化? 实验:取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改变条件实验操作出现的现象结论 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3、溶液和稀溶液: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的叫做浓溶液;有的溶有较少溶质,称为稀溶液。 思考: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

实验: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现象:10克蔗糖在水中溶解了,溶液很浓,但可以继续溶解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得很少,溶液很稀,但已经饱和了不能继续溶解熟石灰。 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引入:从上面得实验可以知道,蔗糖和熟石灰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蔗糖比熟石灰易溶得多。那么,我们能否用定量的方法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呢?实验室温下,10克食盐和10克氯酸钾溶于100克的水中 现象:氯酸钾未全溶,已达到饱和;食盐全溶解完,未达到饱和。 结论:这两种溶质的溶解能力不一样。 过渡:不同溶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一样,如何定量地判断溶质的溶解能力? 二、溶解度 (一)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点:(1)理解这个概念,抓住四个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一般为水)、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单位为克) (2)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练习:指出下列各句的含义及判断是非: 1、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表示。 2、20℃时,100克食盐溶液里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3、在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克,则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 4、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9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9 5、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9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9克 6、在30℃时,50克水里最多溶解20克硝酸钾,则硝酸钾的溶解度 (二)、溶解度曲线(P33图):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1、曲线上各点: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表示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曲线的交点:表示这几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5物质的溶解同步测试(含答案)

物质的溶解性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下列关于结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晶是指有规则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B.不同物质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后,其几何形状可能不相同 C.结晶必须在蒸发溶液的时候才能进行 D.把硝酸钾晶体从其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2.(3分)降低温度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前后,不改变的是() A.溶解度B.溶剂质量C.溶液质量D.溶质质量 3.(3分)下列各组物质,不适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结晶的是() A.硝酸钾溶液B.食盐溶液C.硫酸铜溶液D.氯化铵溶液 4.(3分)配制10g 10%的氯化钠溶液,所选用的量筒的规格最好为() A.10毫升B.50毫升C.100毫升D.无所谓 5.(3分)粗盐所含杂质主要是氯化镁、氯化钙等(均可溶于水),在提纯过程中常把粗盐粉碎后再用饱和的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粗盐中氯化镁、氯化钙的含量基本不变 B.浸洗前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基本不变 C.浸洗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 D.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数次的使用下去 6.(3分)发现结晶现象的溶液() A.一定是浓溶液B.可能是浓溶液 C.一定是饱和溶液D.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浓溶液 7.(3分)把400g 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 A.100g B.200g C.400g D.800g 8.(3分)(2004?济南)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

0℃20℃30℃50℃80℃ 物质 温度 甲13.3g31.6g36.2g85.8g169g 乙35.7g36.0g36.2g36.5g37.1g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使乙物质从它的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冷却的方法 D.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 9.(3分)(2008?鹤岗)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分析以下原因,其中一定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是() 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 B.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 C.配制溶液时,烧杯中原来留有水 D.配制后的液体倾倒到细口瓶时,有一些液体溅出 10.(3分)现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以下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3.2克NaCl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游码 B.用量筒量取水时,面对刻度,俯视凹液面最低处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盛有NaCl的烧杯时,有水溅出 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时,不慎洒落 11.(3分)下列哪种方法能使10℃的饱和硝酸钠溶液浓度变小,但仍然饱和() A.降低温度,过滤出晶体后恢复到原温度 B.保持温度不变,再加入一定量的水 C.蒸发水,析出晶体后再恢复到原温度 D.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后过滤

浙教版科学八上电路图学案

第四章第一节电路图 知识点: 一、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1.组成:把、、、用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2.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①电源的作用:②导线的作用: ③用电器的作用:④开关的作用: 二、电路的通路、开路和短路 ①闭合电路(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 ②开路(断路):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 ③短路:a.电源短路: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 (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可能把电源烧坏,是不允许的。必须防止电源短路。) b.用电器短路:电流没有经过用电器而从导线经过的现象。 小结:通路、开路、短路三种状态下电流的大小比较: 三、电路元件和符号电路图 1、画出下列电路元件符号: 交叉相连导线:交叉不相连导线:电池:电池组:灯泡:开关:电阻:电铃:电动机: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 2、电路图:用元件符号代替实物表示电路的图叫电路图。 ⑴画出图4-9实验电路图。并说明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小结:提出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 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 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四、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是串联和并联: ①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接入电路; ②并联:把电路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起来接入电路 五、画好电路图应注意的事项 (1)完整地反映电路的组成,即要把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都画在电路之中,不能遗漏某一电路器件。 (2)规范地使用器件符号。 (3)合理地安排器件符号的位置,应尽可能使器件均匀地分布在电路中,画成的电路图应清楚美观。

(4)平直地描绘连接导线,通常用横平、竖直的线段代表连接导线,转弯处一般取直角,使电路图画得简洁、工整。 六、连接电路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按照一定顺序连接;②各元件与导线间的连接要牢靠;③连接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④连接电路时,一定要防止用导线把电源直接连接起来。 拓展: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1.识别串联电路的方法是: (1)从连接方式去识别:在串联电路中,整个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 (2)从工作特点去识别:因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所以流过第一个用电器的电流,要全部流过第二个用电器,若第一个或第二个用电器出现问题,另一个用电器一定受到影响,也停止工作,即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彼此互相影响。 (3)通过实验观察识别。只用一个电键就可以控制串联电路的各个用电器。 2. 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是: (1)从连接方式去识别:在并联电路中,用电器是并联在电路的两点间的,所以电流的路径不是一条,而是若干条(2)从工作特点去识别:因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是若干条,每条路径都是一个独立的工作电路,各用电器彼此互不影响。 (3)通过实验观察去识别:电路中的开关不只是一个,其中有一个控制整个电路的所有用电器,其余的开关控制各自支路的用电器 同步练习: 1.下列装置或器材中,不属于用电器的是( ) (A )小灯泡 (B )发电机 (C )洗衣机 (D )电动机 2.在下列几个电路图中,电路连接正确的是( ) 3.某工厂的车间里用一只开关控制三盏日光灯,三盏灯同时亮,同时灭,当其中一盏灯坏了后,其余二盏灯还能正常发光,则三盏灯的连接方式是( ) (A )串联 (B )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C )并联 (D )不能是串联,也不能是并联 4.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开关能使L 1、L 2两盏灯同时发光和熄灭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甲、丁 (B )乙、丁 (C )甲、丁 (D )丙、丁 5.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 时,会发生的现象是( ) (A )两灯都发光 (B )灯L 2亮,灯L 1不亮 (C )灯L 1、L 2的灯丝都会烧坏(D )两灯都不亮,电源会烧坏 6.在下图中属于并联电路的是( ) 7.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的发光,则两盏电灯在电路中( ) (A )两盏灯一定要串联B.两灯只有并联才能实现(C )可以是并联,也可以是串联(D )两灯不可能是并联的 第2题 L 1 L 2 第5题 第6题

八年级科学上册 1.5 物质的溶解(溶解度相关计算)试题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题 (一)关于溶解度的计算的类型 1. 已知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求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例如:把5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求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解析:溶液的质量为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因此5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是:50克-12克=38克 设:20℃时100克水里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x 溶质 溶剂 溶液 12g 38g 50g x 100g (x+100)g g g x g 1003812= 解得x=31.6g 答: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 (1)把20℃时53.6克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3.6克氯化钾。求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 设: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x 溶质 溶剂 溶液 13.6g 40g 53.6g x 100g (x+100)g g g x g 100406.13= 解得x=34g 答: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克 (2)20℃时,把4克氯化钠固体放入11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设: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x 溶质 溶剂 溶液 4g 11g 15g x 100g (x+100)g g g x g 100114= 解得x=36.4g 答: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4克 2. 已知某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的质量。 例如:把100克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克硝酸钾。则: (1)若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 (2)若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多少克? 解析:设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的质量分别为x 和y 。将78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电路图连接专题练习(无答案)

电路图连接专题练习(A组) 1、根据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并标出开关闭合后的电流方向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连接导线不能交叉

3 .下图中的电路连接有错误,如果错误不纠正,则当开关闭合时会 出现什么现象呢? 你能试着把这个错误电路改正过来吗? 试在方框中画出改正后的电 路图,并指出这个电路的连接方式: 4.根据以下要求,完成下图中的实物连接图。要求:使L 1和L 2并联,并且让S 1控制L 1,让S 2控制L 2,S 3接在干路上。并在右边画出它的电路图。 5.某传达室需要在前后门都装上开关。前门来人按开关时,要求传达室电铃响,同时红灯亮;后门来人按开关时,传达室电铃响,同时绿灯亮。请按需要设计电路图。并把实物连接成电路。 红 灯 绿灯 前门 后门 S 1 S 2 S 3 第14题 A B C D a b

- + S 3 S 2 S 1 E 2 E 1 B 组 1、请根据右图的实物图,在左侧边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根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3.按照实物图做出电路图 4、在如图中的(2)图指定方框中,按照(1)图所示实物连线图画出电路图。 5.根据下图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L 1 L 2 S 1 S 2

6.按照右上图(a)所示的电路图将图(b)中的实物 连接起来。 7、如图7所示,按电路图用笔画线作导线,将元件连接起来. 8、请按要求设计电路图(电路图画在左侧),并按你设计的电路,用线条代替导线,将图20中的电器元件连成电路。要求:(1)开关K 1只控制电灯L 1,开关K 2只控制电灯L 2;(2)共用一个电池组

1.5 物质的溶解 知识点复习(浙教版八年级上)

1.5物质的溶解 1、溶解度:定量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用S表示) (1)定义: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单位:g) (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溶剂、溶质本身的性质(内因)。即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氯化钠;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熟石灰)。 ※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不影响物质的溶解性(溶解能力),只影响总共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3)影响气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溶剂、溶质本身的性质(内因)。 ②温度: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例:喝下汽水后,因为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所以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 ③压强:气体溶解度虽压强增大而增大。例:开汽水后,因为气压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所以液体内有气泡冒出或有大量泡沫溢出。 2、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质)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溶解能力,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用难溶(S<0.01g)、微溶(0.01g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 电路探秘 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4章电路探秘 一、选择题 1. 用绝缘细线分别悬挂甲和乙两个泡沫塑料小球,使两个小球带电后(球上标注的是所带电荷种类)。会出现的情形是图中的()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 图中两个塑料小球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应该相互吸引,而图中两球相互排斥,故A错误; B. 图中两个塑料小球均带正电荷,同种电荷应该相互排斥,而图中两球相互吸引,故B错误; CD、图中两个塑料小球均带负电荷,同种电荷应该相互排斥,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灯泡L1、L2都发光。现将一根导线接在该电路中的某两个接线柱上,会导致两灯同时熄灭的是()

A. a和b B. c和d C. e和f D. g和h 【答案】D 【解析】 【详解】用电器中有电流通过时,用电器能够工作;将用电器两端用导线直接连接,会造成用电器短路,用电器不能工作。A.导线连接a、b两接线柱,灯泡L2被短路,只有灯泡L1工作,故不符合题意; B.导线连接c、d两接线柱,灯泡L1被短路,只有灯泡L2工作,故不符合题意; C.导线连接e、f两接线柱,相当于闭合开关,两灯都能发光,故不符合题意; D.导线连接g、h两接线柱,电源短路,两灯都不能发光(即两灯同时熄灭),故符合题意。故选D。 3.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的上端是正极 B. 金属导线中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是正电荷 C. 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 D. 灯泡发光时,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电源的内部,自由电子向上运动,说明电流方向向下,所以电源的上端是负极;故A错误; B. 金属导线中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是负电荷,故B错误; C. 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故C正确; D. 灯泡发光时,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故D错误。 故选C.

八年级科学上册 1.5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浙教版(1)

1.5 物质的溶解性 课题:物质的溶解性(1) 课型: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及溶解度概念能力目标:.学习使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溶解度概念 教学难点:溶解度概念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备注 引入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地溶剂里呢? 【实验演示】硫酸铜的溶解(注意:实验操作) 现象:得到蓝色的溶液,到一定时候硫酸铜不再溶解。 结论: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一定量的溶剂中,一定量的水中)下,溶质不可以无限地溶 解在溶剂里。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 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在以上溶液中若还能继续溶解固体硫酸铜的溶液,就是该温度下的硫酸铜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 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上面得到的就是该温度下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哪些途径转变成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一般情况下) 【思考】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 【实验演示】在相同温度下,等量的水中分别加蔗糖、熟石灰(注意:实验操作) 现象:10克蔗糖在水中溶解了,溶液很浓,但可以继续溶解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得很少,溶液很稀,但已经饱和了不能继续溶解熟石灰。 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 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二、溶解度 【引入】从上面得实验可以知道,蔗糖和熟石灰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是不同的,蔗糖比熟石灰易溶得多。那么,我们能否用定量的方法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 力呢? 【实验】室温下,10克食盐和10克氯酸钾溶于100克的水中 现象:食盐未全溶,已达到饱和;氯酸钾全溶解完,未达到饱和。 结论:这两种溶质的溶解能力不一样。 假如,在20℃时100克水溶解氯化钠36克刚好达到饱和状态,则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 36克。 1、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 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点:(1)理解这个概念,抓住四个方面: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一般为水)、达 到饱和、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单位为克)

浙教版科学八上电路图同步测试

初二自然科学第四章第一节电路图浙江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四章第一节电路图 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电现象。 2. 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并理解每个元件的基本作用。 3. 会画电路符号,能用电路符号画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 4. 知道用开关控制电路的方法。 5. 知道几种类型的电路:通路、开路、短路。 6. 知道两种短路的情况。 7. 能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三.重点: 1. 电路的基本组成、理解各元件的作用 2. 判断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和不同的连接方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四. 难点: 1. 电路图的连接方法(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 电路图的画法(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教学过程】 (一)现代社会是一个电气化社会。在生活中,电是不可缺少的 (二)电路。 1. 电路的组成: ①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说明:一个正确的电路,无论多么复杂,也无论多么简单,都是由这几部分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电路都不会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②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源的作用: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回到电源的负极。 导线的作用: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 用电器的作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开关的作用:控制电路通、断。 【拓展】从能量的角度看,在电路中,电源的作用是提供持续电能的;用电器的作用是消耗电能;导线的作用是输送电能;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能有无的。 2. 电路的通路、开路和短路 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也叫闭合电路。 断开开关,或将电路中的某一部分断开,小灯泡都不会发光,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这种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叫开路。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四章电路探秘复习提纲 浙教版

八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电路探秘复习提纲 第一节 电路图 1、电路的组成: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2、通路: 接通的电路 (闭合开关) 开路:断开的电路(断开开关) 发生短路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轻则损坏电源,重则发生事故。 3.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 A 、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B 、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C 、整个电路图最好呈矩形; 5、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法――串联和并联。 ----------电路中有分支,第二节 1. 电流(1) 电流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金属导体中,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电流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外电路中电 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3)电流的符号 I (4)电流的单位: 安培(A), 毫安(mA ) , 微安(μA)。 1A =103mA ,1mA =103μA 2. 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 (1) 量程: 电流表通常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 。 A 、 当使用0~0.6A 量程时,每大格表示0.2A ,每小格表示0.02A 。 B 、 当使用0~3A 量程时, 每大格表示1A , 每小格表示0.1A 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后读数”。 (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①必须把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②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③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3)电路接完后,接通电源前必须先选较大的量程试触,同时观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①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的地方。 ②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说明量程选小了。 ③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 ④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 第三节 物质的导电性 1 . 检测物质的导电能力

2018秋浙教版科学八上1.5《物质的溶解》课件(1)

2018秋浙教版科学八上1.5《物质的溶解》课 件(1) 1、5《物质的溶解》课件(1)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物质原来状态分散后的特征共同点实例固、液、气固液均 一、稳定不均 一、不稳定、久置分层都是混合物碘酒、蔗糖水泥浆、血液牛奶、肥皂水溶液的特点是 ______、 _______。均一性稳定性 1、4 复习2 1、5物质的溶解第1课时3【故事】 冲糖水的故事女孩:“妈妈,我要喝糖开水。”(妈妈将一玻璃杯放在桌上,向玻璃杯中倒水,然后向其中加两勺糖,搅拌,糖全部溶解;又取了一勺糖放入杯中,搅拌,杯底有糖剩余。)女孩:“妈妈,再加点糖吧~”妈妈:“已经很甜了,再加也不会更甜了。”女孩:“为什么呀?”【提出问题】:某种物质在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吗?【建立假设】 :不能无限制地溶解4 一、物质的溶解性 (1)如图1-41所示,将1药匙蔗糖放入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进行充分搅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2)

逐渐增加放入水中的蔗糖的数量,你观察到的现象是。溶解 ,溶液呈无色溶液下部有固体 1、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在水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5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我们知道一定量的水中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硫酸铜。当硫酸铜超过一定量后,总会有一部分不能在该条件下再继续溶解。我们可以建立如下假设:我们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例如,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而泥沙就难溶于水。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固体药品选用硫酸铜白色粉末,溶剂选用水、酒精。(1)提出问题:根据研究的内容,提出探究的问题:?(2)建立假设: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影响物质溶解性大小因素有哪 些 ?6猜测1:猜测2:猜测3:猜测4:(3)设计实验进行检验:对每一个假设,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检验。溶解性可能与压强有关溶解性可能与固体药品有关溶解性可能与温度有关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7实验1 实验2 实验3目的条件控制实验方案实验数据结论表1-5 记录表8目的验证溶解性是否与温度有关条件控制实验方案实验数据结论(3)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控制变量法)对于同一种溶质、溶剂,温度改变,溶解性改变温度不同,溶质、溶剂一样(1)在室温下用一定量 (100克 )的水中加入硫酸铜直至不能再溶解为止。(2)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电路图

第四章电路探秘练习题 —-很据电路图连接妾物图 1连接臬畅图蛙意: 汛①好淸用电辭的连接方式 ①明确元件是在干珞上还是支路上 ①航电遞的正极开始*漕电流的方向连,境定好电流字多总和匚令痔 ⑥导強羌画族戢柱上,导践遇李腿丈冬 二恨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L.

三、低堀妥求反计出电路田,并用笔画线代皆导线,将各理屮的实物连接起来. 送行电路设计时.虫点考虑两个问 起: 一是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根据用电器是否实現独立工作来碉定是串联还是并联; 二是看开关的控劍作用?确定才耒的毎逢.开关可和用电器爭联.也可和用电器并联.与用电器率联时开关 闭合用电养工作.斷开不工作.而与用电器并联时是开关闭合用电器不工作(放开关短路).斷开工作. 1、 图1中灯泡L 】和-串联,开关控制两灯的通、断。在虚框内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2、 图2中灯泡L 】和p 并联,开关同时控制两灯的通.断。在虚框内画岀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3、 图3中灯奄L 】和a 并联,开关Si 同时控制两灯,开关S2只控制灯泡在虚框内画岀电路图并逹接实物图。 4、 图4中灯泡L1和a 并联,S 姥总开关,S ]只控制灯泡L"吐只控制灯泡5。虚框内画出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图5 图6 图 8 5、 图f 中灯泡Li 和-并联,S 暹总开关,S ]只控制灯泡L“吐只控制灯泡虚框内画出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6、 在图14中灯也L1和L2并联,S 是总开关,S1只控制灯泡LI, S2只控制灯泡L2.并画岀电路图. [斗s, $ ;运 M ___________I ? 叭■■ 7、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中两灯并联.S 是总开关,Si 只控制灯泡请画岀电路图,并将所 缺的导线补上。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物质的溶解同步测试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物质的溶解同步测试含答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物质的溶解性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下列关于结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晶是指有规则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B.不同物质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后,其几何形状可能不相同 C.结晶必须在蒸发溶液的时候才能进行 D.把硝酸钾晶体从其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2.(3分)降低温度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前后,不改变的是() A.溶解度B .溶剂质量C . 溶液质量D.溶质质量 3.(3分)下列各组物质,不适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结晶的是() A.硝酸钾溶液B .食盐溶液C . 硫酸铜溶液D.氯化铵溶液 4.(3分)配制10g 10%的氯化钠溶液,所选用的量筒的规格最好为() A.10毫升B .50毫升C . 100毫升D.无所谓 5.(3分)粗盐所含杂质主要是氯化镁、氯化钙等(均可溶于水),在提纯过程中常把粗盐粉碎后再用饱和的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粗盐中氯化镁、氯化钙的含量基本不变 B.浸洗前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基本不变 C.浸洗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 D.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数次的使用下去 6.(3分)发现结晶现象的溶液() A.一定是浓溶液B.可能是浓溶液 C.一定是饱和溶液D.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浓溶液 7.(3分)把400g 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 A.100g B .200g C . 400g D.800g 8.(3分)(2004?济南)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温度0℃20 ℃ 30 ℃ 50 ℃ 80 ℃ 甲13. 3g 31. 6g 36. 2g 85. 8g 169 g 乙35. 7g 36. 0g 36. 2g 36. 5g 37. 1g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使乙物质从它的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冷却的方法 D.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 9.(3分)(2008?鹤岗)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分析以下原因,其中一定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是() 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 B.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

八年级科学上册 1.5 物质的溶解教案 (新版)浙教版

1.5物质的溶解 教学目标: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重点难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上面得到的就是该温度下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断加入硫酸铜之前的溶液都是硫酸铜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那么,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吗?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 如果能转化,怎样转化? 实验:取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改变条件实验操作出现的现象结论 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3、溶液和稀溶液: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的叫做浓溶液;有的溶有较少溶质,称为稀溶液。 思考: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 实验: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现象:10克蔗糖在水中溶解了,溶液很浓,但可以继续溶解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得很少,溶液很稀,但已经饱和了不能继续溶解熟石灰。 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引入:从上面得实验可以知道,蔗糖和熟石灰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蔗糖比熟石灰易溶得多。那么,我们能否用定量的方法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呢? 实验室温下,10克食盐和10克氯酸钾溶于100克的水中 现象:氯酸钾未全溶,已达到饱和;食盐全溶解完,未达到饱和。 结论:这两种溶质的溶解能力不一样。 过渡:不同溶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一样,如何定量地判断溶质的溶解能力? 二、溶解度 (一)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4.1电路作图(2)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4.1电路作图(2) 实物的电路连接 1.(2007?绍兴)下列与图甲电路图相对应的实物电路是() A. B. C.

D. 2.(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用导线把两灯串联。 3.(2019?西湖区校级模拟)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连接导线不能交叉。 4.(2018秋?南湖区校级月考)根据题意作图。在图甲中画出电路图中的电流方向,并对照图甲连接图乙的实物图。 5.(2016秋?莲都区校级月考)请根据电路图完成实物图的

连接,难得在科学试卷上秀画工,得画清楚了亲。 6.(2015春?余姚市校级期中)图中灯泡L1和L2并联,S是总开关,S1只控制灯泡L1,S2只控制灯泡L2.先连接好实物图,再根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7.(2015春?宁波期中)将图中两个灯泡串联起来。 8.(2012?龙门县一模)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9.某医院观察室要安装一种呼唤电铃;使各病床的病人均可单独呼叫。现有甲、乙两只灯泡和一个电铃装在一块木板上,另有一个电池组和甲、乙两个开关,请连接实物图,使甲病床的病人一按床头的甲开关,护士站的电铃响,与甲病床相应的甲灯亮;乙病床的病人一按床头乙的开关,护士站的电铃响,与乙病床相应的乙灯亮。 10.(2020秋?青羊区校级月考)将图中的实验连成串联电路。 11.(2020秋?青羊区校级月考)在图中,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12.(2020秋?锦江区校级月考)请根据图(a)所示的电路图,将图(b)中的各电路元件连接成对应的电路(导线不能交叉)。 13.(2020秋?铁岭月考)根据甲图中所示电路图,用笔代替导线将乙图中的实物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许交叉。 14.(2020秋?小店区校级月考)根据图甲中的电路,将图乙中的元件连接起来。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执教者:陈永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物质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溶解的能力不同,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2、物质的溶解能力会随外界条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了解固体和气体溶解的一些情况 3、物质溶解时有吸热或放热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2、初步学会比较的科学方法,渗透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归纳表达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固体、液体、气体在水中溶解性质的应用,体会科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学科价值 2、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激发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实验(对比实验)的变量控制 难点:探究实验(对比实验)的变量控制 教学准备 课件,试管、小烧杯,玻璃棒,药匙,石棉网,酒精灯,火柴,蔗糖,雪碧,食盐,色拉油,水,香蕉水,氢氧化钠,硝酸铵,量筒 教学手段 师生共同参与、探究,得出结论;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设计 一、引入 喷泉实验 图片展示雪碧的成份表,引出课题《物质的溶解性》。 二、新课 【故事】在巴勒斯坦和约旦的交界处,有一个湖,每年湖上的降水与蒸发掉的水相差不大,整个湖的水量基本保持不变。由于四周的岩石是由大量可溶性的矿物盐组成,很久以前,湖边的人们发现有时有很多的岩石都被湖水溶解了,于是开始担心长此以往湖水会将生存的陆地全部溶解。 师:人们的这种担心有必要吗? 生:猜测假设,并回答,某种物质在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吗? 师:请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假设 生:设计方案 师:归纳方案学生分组实验 活动一:蔗糖溶解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 活动1:蔗糖溶解实验 (1)在试管A中加入1克蔗糖,再加入2毫升水,并进行振荡。蔗糖能完全溶解吗?(2)在试管B中加入3克蔗糖,再加入2毫升水,并进行振荡。蔗糖能完全溶解吗? 对比A和B,可得出结论结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