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美尔货币哲学述评

西美尔货币哲学述评

西美尔货币哲学述评
西美尔货币哲学述评

西美尔货币哲学述评

0311266 李慧哲学系宗教学专业

[内容提要]作为古典社会学思想家的西美尔,早在十九、二十世纪初就成为与斯宾塞、孔德、马克思等人齐名的欧陆思想型学者。①本文从两个方面评述了西美尔的《货币哲学》,一方面揭示了金钱如何从方式上升为目的,从纯粹绝对的手段变成了终极的目的,成了世界的“世俗之神”。另一方面,指出了金钱虽然使人们获得了自由,但这种自由只是停留在货币形式上,是一种消极、空洞的自由,进而说明了西美尔货币哲学的形而上和超历史的特征和悲情主义性质。[关键词] 货币价值量化客观化自由

[正文]

一、西美尔在学术界的定位

在一百年前的德国哲学与社会科学界享有盛誉,且与马克思、韦伯并列为“现代资本主义理论的三大经典思想家”的格奥尔格·西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作为著名的德国社会学家和新康德哲学主义哲学家、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以其社会学方法论的研究在社会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但这个浑身充满了悲情且敏感色彩的思想家,对于国内学界却是相当陌生的一个名字,只偶尔在社会学概论或简介上占据一小段卑微的位置。而其由于被早早的定位于“新康德主义者”和“形式社会学家”,也更模糊了他独特的学术成就和富有生命力的多元文化思想。他的学说在之后的近五十年内没有人继承,包括曾经师从于他的卢卡奇、布洛赫、舍勒、布伯等人。他的学说“飘到四方,消散于他人思想当中”。②与他的同时代理论家相比,他给人反常的、令人不安的感觉,但人们又不能不被他的魅力所吸引。我们现有的学科分类在对于西美尔的定位面前遇到挑战,社会学还①Thedore Able,“The contribution of George Simmel” ,参David Frisby(ed.)George Simmel:Critical Assessments,V ol.Ⅲ,London :Routledge,1994,p264-p266.当时,帕累托、藤尼斯、韦伯乃至涂尔干的影响力均

不及西美尔

②[德]皮兹瓦拉(E.Przywara)“齐美尔、胡塞尔、舍勒散论”,参王岳川等编,《东西方文化评论》第四辑。

是哲学?经济学还是文学?这是人们面对西美尔的文本时经常产生的疑惑。许多人更多地以为他是一位社会学家,但同时又往往强调他不是经典意义上的社会学家,因为他更多地是从文化的角度去论述和描写的。

正如他本人一样,他的作品也在各学科领域之间游走、徘徊。他毕生中最大部头的一本著作《货币哲学》十分显著的阐释了这一特点。《货币哲学》给学术界带来了迷惑与震撼。③迷惑当然是源于对它的定位,学界不清楚是将它定位于哲学类、社会学类、还是经济学类。④震撼是由于韦伯等名家对此书极为重视,因为据说他在其中发现了一种极为精辟的货币—文化学说。与马克思的《资本论》和韦伯的《经济与社会》一样,《货币哲学》主要阐释了自近代以来的货币经济现象以及与它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但《货币哲学》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经济学著作,⑤尽管他讨论了与金钱相关的经济现象。他所倚重的独特阐释方向显然不同于韦伯对经济制度的分析,以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批判,《货币哲学》这部书是这位自称“哲学社会学家”以“哲学沉思精神”写成的,⑥书中分析了货币的经济机制,但更着重的描写了货币及其制度化的现代发展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对人的内在生活,精神品格的影响。因此书中暗暗浮上的是一种“形而上”的悲情。

由此,对于西美尔被人所认为的“另类”,其原因不外乎两点。⑦其一,源于他的学术定位:他始终栖居于学院,却全然不像一位严肃的经院派哲学家,总给人以“反常的、令人不安的感觉”,从而终生行走在学院的边缘,注定与西方哲学、社会学经典之名无缘;其二,活跃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德国哲学思想界的西美尔,所关注的问题似乎都不在探究人类生存的终极问题以及其它所谓的哲学经典论题,而往往着眼于一些“时尚”、新鲜且怪异的现代生活片断——除了上述的《货币哲学》一书,其它比如《时尚的哲学》⑧,就包括货币现象、饮食、交际、妇女文化、招魂术、卖淫、生活风格等。在这样的立场之下,他像“松鼠”

⑨一样热衷于追逐各式各样的时髦现象,不知疲倦地用他旺盛的生活热情和独特

③《货币哲学》,西美尔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p2

④比较含糊的说法是该书方法上是形而上学的,内容是经济学的,论述人与人关系的大框架是社会学的。

B.H.Meyer,“Review of Pilosophie des Geldes”See Goegr Simmel:Critical Assessment,V ol Ⅰ,p152

⑤西美尔自称:“本书的考察没有一行字涉及到经济学问题”

⑥R.Goldscheid语

⑦《经典哲学的时尚表达》梁振华,《中国教育报》2004年1月1日第7版

⑧西美尔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

敏锐的视角描绘着完全个性化的哲学蓝图;在更大程度上,那种哲学家所擅长的构筑某种学说框架的意图在他那里根本就是一种无所谓的猜测,或者一个毫无兴趣的目标。

然而,西美尔的价值更加在于他极具独创性的思想成果。兼任哲学家与社会学家的西美尔,并非对于动荡的现实和变迁的历史无动于衷,只不过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解与马克思、韦伯大相径庭,他们之间的差异在学者刘小枫⑩看来是“形而上学的差异11”,这一差异仅仅“与其个人性情相关”。正是根源于这种形而上学的个人性情,西美尔在“经典”之外致力于另类的哲学表达。这种表达,站在观照现今文化事实的角度来看,的确具有了某种穿透时代的力量。因此,特立独行而令人不安的西美尔,时隔近百年之后又成为了欧美学界的重要思想库藏。正是由于他对文化的情愫,使他在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间游走的过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领土,即三者的交集——文化,并且欣慰的终结于文化。

二、“客观”与“自由”

对于《货币哲学》这部书的主要意图,西美尔自己在其另一部文集12中似乎可以体现的更加完整和直观:

“现代文化之流向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奔涌:一方面,通过在同样条件将最遥不可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趋于夷平、平均化,产生包容性越来越广泛的社会

在那里的巴黎大学文理学院受导师的点拨而开始了自己的社会学学术生涯。28岁的时候到了美国,在那里他结婚,并开始了他的黄金时期。先是在芝加哥大学任教,而后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师从莫顿。他一直以来很推崇齐美尔,并由此开始了他的冲突论的研究,他的《社会冲突的功能》以及《社会冲突研究续编》使他声名鹊起。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所了解的科塞作为冲突论社会学家的社会角色。但是科塞不喜欢这个“冲突科塞”的称呼,他在另外的领域开始了他的独到的研究。《理念人》是其中的代表性著作。

⑩刘小枫,1956年生,四川重庆人。1978年入四川外语学院(主修德语),获文学士学位;1982年入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85年到深圳大学中文系任教;1989年入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总监、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现在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任教。主要著作有:《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后来出了修订版)、《身成位格》(博士论文,德文版,无中译》、《沉重的肉身》、《走向十字架上的真》、《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儒家革命精神源流考》、《温顺的刺猬》等。另外他选编了《汉译基督教文库》、《舍勒选集》等多种学术书籍或丛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刘小枫是当代汉语学界的领军人物,尤其是在从学理上引进基督教方面成绩突出,带动了汉语学界的基督教研究,他功不可没。

11西美尔著,《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12月刘小枫:前言《金钱性别生活感觉》

阶层。另一方面,却趋向于强调最具个体性的东西,趋向于人的独立性和他们发展的自主性。货币经济同时支撑两个不同方向,它一方面是一种非常一般性的、到处都同等有效的利益媒介、联系媒介和理解手段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又能够为个性留有最大程度的余地,是个体化和自由成为可能。”13

(一)“从方式上升为目的”——货币对价值的僭越

货币的诞生对于社会关系的变革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正是由于货币的诞生,使得人们对价值的看法得到改变。在马克思对于价值的论断中,价值与使用价值构成了其货币学说的主体,他认为:劳动价值是劳动者在生产商品过程中所付出的一般人类劳动量,使用价值则是客观事物对于人的需要所产生的肯定与否定关系。而剩余价值理论更成为其整个经济学说的基石。相比之下,西美尔则持一种主观的价值论,认为主体欲望的满足既可创造出价值,但他同时提出,通过经济活动可使主观价值得以客观化。另外,与马克思所关心的作为商品的货币不同,西美尔关注的是作为文化现象的货币。他认为马克思对人的个体命运与资本主义文化的内在联系关注不够,宣称要“从生命的一般条件和关系来考察货币的本质”,用哲学的方式来处理货币与人、现代货币经济与人的历史现象的关联——在马克思止步的地方,西美尔开始了意义非凡的思想探险。

1、货币物质意义的下降和价值意义的上升

在货币经济产生之前,原始人们就产生了物物交换的行为,虽然这种交换方式被现代一直认为效率低下且成本较高,但双方所持有的“物”却分别代表了其所包含的价值,即物的价值依然附着于实物,双方的交换可以直观而明显的反映出价值相等而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并未导致人们价值观的转型。现代的货币经济出现后,这一情形改观了。由于劳动分工的日益复杂化及由此所带来的社会关系密集与扩大,在货币经济的日益发展中,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功能越来越纯粹,逐渐脱离了其原本的与实体的关系。

“货币的双重本性——它是一种具体的、被衡量的物质实体,同时它拥有自身的意义取决于把物质性彻底消解于运动与功能之中这一过程——源自于这样一个事实:货币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活动的物化(reification)”14在上面这段话中,西美尔认为,货币原本具有实物和功能的双重属性,其功

13西美尔著,《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12月,p6

能性是本质属性。但这种功能之中的那种远远超越了货币物质符号意义的观念已经超越了其所能代表的基本功能。也就是说,货币在集聚价值方面的角色越是重要,就越是不那么需要与物质实体相连接。西美尔把这种过程称为“货币日益增长的精神化过程(steigence Vergeistigung des Geldes)”。即人类在生产交换中所体现出来的互动产生了价值在精神上的统一。由此,货币的物质性意义下降,即货币的质料要素意义发生后退。与此同时,其价值意义变得上升,西美尔在这方面认为“任何特定的货币,其价值变得越少,货币在总体上面反而变得更有价值。”因为只有当货币便宜和任何特定量的货币价值较少时,它才会有更广的扩散、更快的流通以及更为通用的性能。由此可以看出,质料性的使用货币是实物经济时期的事情,而货币经济,说到底是要把货币进行“货币性”的使用。

2、“手段变为目的”

货币对我们来说是有价值的,因为它能使我们获得我们所需要的有价值的东西,因此,货币作为一个获取有价值东西的手段是有意义的,但仅仅是手段而已。除此之外,没有其它本身所具有的可被利用的价值(这一点上似乎与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意义相近)。但由于货币可以作为手段而交换到几乎任何物品,换句话说既是可以兑换成任意一种物质的价值,由此货币便逐渐作为衡量社会经济价值乃至个体价值的标准,以客观化、平均化和量化的导向逐渐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中来。就像西美尔所描写到的:

“货币使一切形形色色的东西得到平衡,通过价值多少的差别来表示事物之间的一切质的区别。货币是不带任何色彩的,是中立的,所以货币便以一切价值的公分母自居,成了最严厉的调节者。货币挖空了事物的核心,挖空了事物的特性、特有的价值和特点,毫无挽回的余地。事物都以相同的比重在滚滚向前的货币洪流中漂流,全都处于一个水平,仅仅是一个一个大小的不同。”15正如上面西美尔所认为的:货币变成了“一切价值的公分母”,即将所有不可计算、不可量化的价值通通化为可以计算的量。它平均化了所有性质迥异的事物,质的差别不复存在。并且,人的价值也被物质化、客观化。更有甚者,在处于这种完全以金钱价值为价值的社会和文化中,人们完全忘却其它意义的价值的存在。西美尔在他的《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中提到:

“最终让货币价值作为唯一有效的价值出现,人们越来越迅速的同那些经济上无法表达的特别意义擦肩而过。对此的报应似乎就是产生了那些沉闷的、十分现代的感受:生活的核心和意义总是一再的从我们手中滑落;我们越来越少获得确定无疑的满足,所有的操劳最终毫无价值可言。”16

由此可见,现代文化价值的平等化、量化和客观化,造成了终极追求和意义的失落。

货币经济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的内在维度不再必需,人与人之间本身具有的情感维系被无情而冷漠的人与金钱等诸如此类的抽象物质关系所取代,人与金钱亲近了,人与人之间却疏远了。更令人悲伤的是,金钱这个冷漠的东西固然客观,并且完全中性,对人和它对其它所有东西一样。无论是对金钱无比的崇拜乃至达到拜金等狂热程度,或是其他一些对于金钱一味的清高或保持不屑态度,金钱对于这些都是根本无所谓的。但是人这种富于情感的动物若把情感一旦寄托于这个这个本是手段的中介物上,生命的感觉就要随之颓萎。在西美尔看来,无论是聚敛钱财的吝啬还是挥霍无度的奢侈,无不折射出金钱文化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吞噬,只对金钱产生感觉、以及对金钱毫无感觉,不过是生命感觉越来越枯萎,越来越无聊罢了。

货币对价值的僭越,从根本上表示为货币从方式上升为目的。西美尔在书中分析了货币从手段成为目的的内在原因。他认为这是日趋发达的现代文明的痼疾,这与经济上的劳动分工关系甚大。劳动分工使一项完整的劳动分为若干个有形且分别独立的碎片,因此在这基础上,在越来越成熟且发达的工业社会中,要完成一个目标需要分别完成各个碎片,之后再予以组装,形成整体,以达到目标。这个过程中的手段越来越复杂。而对于价值的最大的危险就是人们越来越注重对于手段的应用,而最终遗忘了其先前所要实现的目标。

“有这么一些东西其自身价值完全来自于其作为手段的特质、来自于其能够转化为更具体价值的能力,但从来没有一个这样的东西能够像货币一样如此畅通无阻的、毫无保留地发展成为一种绝对的心理性价值,一种控制我们实践意识、牵动我们全部注意力的终极目的……货币本质的内在两极性有两个原因:一,货币是一种绝对的手段;二,对大多数人来说,货币因此在心理上成为一种绝对目

的。”17

从上面可看出,在西美尔看来,经济活动导致了人们心理上对于价值的认识和依附的重心的转移,使得货币(或者直接称之为金钱)代替了其他价值而直接上升为人们生活所追求的直接和终极目标,并且间接且连续的导致了现代社会全面的手段与目的或价值的倒置。其中,西美尔把货币视为“手段变成目的的最极端的例子”。目标被手段遮蔽,是所有较高程度文明的一个主要特征。尤其在市场经济孕育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是时代所顶礼膜拜的上帝,绝大多数人所追求的幸福都与特定数目的金钱密切相关。至此,货币已经从一种纯粹的手段和前提条件成长为最终的目的。西美尔显然对这一现象忧心忡忡,用他充满诗意的语言来描述,就是“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在另一个层面上,以金钱为中心的生活方式的可怕之处在于,货币几乎拥有了超越一切具体事物的能量,导致一切事物趋于无差异化和外在化;它“越来越成为所有价值的绝对充分的表现形式”,不仅客观事物的多样性。货币经济生活造成了生命感觉的扭曲和个体灵魂的错位,也导致了“现代生活常见的骚动不安和狂热不休”。

当物质世界被完全倒置,人们的精神领域也遭受了这种倒置所带来的侵袭。“方式凌驾于目的的过度增长,在外部生活凌驾于我们灵魂生命的力量中,找到了它的顶点。”18

最终,人类精神中最内在、最隐秘的领域从此也被货币这种绝对目的导致的物化和客观化占领。西美尔指出:

“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货币象征着目的论序列的终点,并提供给他们以各种兴趣统一联合的一个尺度、一种抽象的高度、对生活细节的统合,以致于它竟然减少了人们在宗教中寻找满足的需要”19

“人们经常抱怨金钱是我们时代的上帝……金钱越来越成为所有价值的绝17《货币哲学》[德]西美尔,华夏出版社,2002年,p161

1818Simmel,“Tendencies in German Life and Thought since 1870”(《1870年以来德国生活与思想的倾向》)David Frisby,(戴维?弗里斯比,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学教授。主要研究兴趣:大都市现代性与建筑,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德国社会理论史,齐美尔的社会理论。著有:《疏离的心灵:1918-1933年德国的知识社会学》(1983)、《格奥尔格?齐美尔》(1986)、《齐美尔论文化:文选》(与人合编)(1997)、,现代性之都市风貌:批判性探索》(2001)等。近年发表的论文有《齐美尔论家庭:导言》(1998)、《作为文本的大都市:瓦格纳与维也纳的“第二次复兴”》(1998)、《本雅明的拱廊街计划:现代性?前史》)(1999)等。(ed.)George Simmel:Critical Assessments,V ol.Ⅰ,p6-7

对充分的表现形式和等价物,它超越客观事物的多样性达到一个完全抽象的高度。它成为一个中心,在这个中心处,彼此尖锐对立、遥远陌生的事物找到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并互相接触。所以,事实上也是货币导致了那种对具体事物的超越,是我们相信金钱的全能,就如同信赖一条最高原则的全能。”20一言蔽之,货币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宗教。正如德国汉斯萨克斯21说:“金钱是世界的世俗之神”。但货币只是在形式上,也只有在形式上具有上帝的观念的客观性。因为金钱终究只不过是手段,它虽然承载了一切千差万别的等价物,但自身却空无一物,终究将会现出原形,而还原为其客体的身份。而有一种力量,来源于我们的内心深处,22“在那里,灵魂决定了我们与生活的关系,并且灵魂相当巧妙的、也几乎不无讽刺地在货币这个最外在于灵魂的存在中得到了自我实现,因为灵魂超越了现存的心灵形式所具有的一切特质和强度。”

3、西美尔的《货币哲学》中所包含的“异化”

所谓的“异化”,原是德国古典哲学术语。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其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力量。也就是说,人的实践活动及产物(包括物质财富,精神产物,社会体制等),成了主宰人,约束人的异己力量,人成了自己行动和行动产物的奴隶。通俗来说,就是人不像人,人成为非人。而根据马克思从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中获得的异化概念:异化是指个体与自身的本性、自身的劳动产品,以及工人阶级之间交战的状态。正如他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的著名论断:

“劳动的外化表现在什么地方呢?首先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它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感到不自在。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而,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一种手段。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地表现在,只要肉体强制的外在的或其它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20《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德]西美尔著,刘小枫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p12-13

21Hans Sachs,汉斯·萨克斯(1494-1576) 德国十六世纪著名的民众诗人、工匠歌手。当过鞋匠。他在七十三岁时,把所写六千多篇作品手抄成册,名《诗全集》,以诙谐,生动的教训和写实主义的社会描写为

其特点

22《货币哲学》[德]西美尔,华夏出版社,2002年,p162

鼠疫一样逃避劳动。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异化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最后,对工人来说,劳动的外在性质,就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23

在西美尔的《货币哲学》中同样也包含了异化的思想,这与青年马克思的《巴黎手稿》中的劳动异化有一些相似之处。即:人创造的货币反过来支配人。人在生产发展中创造了货币,使其作为一个手段和工具。但这个小小的“孔方兄”却在人的不经意中慢慢的崭露头角,长出翅膀形成光环以一个我们熟悉却高大丰满了许多的身影一跃而出,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们开始慢慢习惯于臣服于它,膜拜于它,受它的操纵与摆弄,而忘却了它的本质。同样,在解释社会分工所带来的影响中,他与在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相似,即马克思认为:“劳动分工是产生异化的原因。”而西美尔的“货币由手段变为目的”就是其例证之一。

但是,与其追随者卢卡契24、本雅明25不同的是,西美尔并不认为只有资本主义才与金钱的罪恶相干,也不赞成将“异化”完全归咎于货币;他倾向于把货币体制与现代文化的一切成果看作是“同一个树根生长出来的枝条”,在敦促人们留意货币经济与现代文化“阴暗面”的关系的同时,也要看到货币经济对主体精神潜力的激发和支撑作用,看到货币与“最精微和最高贵的东西”之间某种“神圣的秘密”。

(二)货币所带来的空虚且变幻无常的自由

正如前文所述,货币经济同时支撑着两种不同的文化发展方向,所产生的

2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p93-94

24卢卡契:匈牙利哲学家,作为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卢卡契是以其《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闻名的,但卢卡契同时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学术成就其实是多方面的,这本《理性的毁灭》就是他的另一本重要的、却还不被人熟知的巨著。尽管书中的一些观点和结论未必都正确,但至少在法西

斯主义及二次大战等问题的研究上,它包含了许多有待我们去深入研讨的新颖思想和独特价值。

25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犹太人。1892年7月15日生于德国柏林,本雅明的身份丰富而多样。正如理查德.卡尼所描绘的:“他既是诗人神学家,又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既是形而上学的语

言学家,又是献身政治的游荡者,.....在纳粹德国,他是一个犹太人;在莫斯科,他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在欢乐的巴黎,他是一个冷静的德国人。他永远没有家园,没有祖国,甚至没有职业--作为一个文人,学术界不承认他是他们中的一员。他所写的一切最终成为一种独特的东西。主要著作: 1900年,《柏林的童年》《柏林纪事》 1919年,博士论文《德浪漫主义艺术批评概念》《论歌德的(亲和力)》 1925年,《德国悲剧

前一种倾向是货币经济引发的社会文化的平均化、量化和客观化,后一种倾向则是货币使之可能的现代社会保存个体自由和内心独立性的潮流。

提到自由,恐怕没有比这一概念基本、却难以解述、也更容易引起混乱的了。在日常用语中,自由一词的意义并不复杂,就是指不受限制或阻碍,说一个人是自由的,就是指他(或她)的行动和选择不受他人行动的阻碍。26这是自由的本意,任何其他意义的自由都由此延伸引出。以赛亚?伯林27由此区分了两种自由概念,即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在伯林看来,积极自由意味着自我控制和自我实现,而消极自由则是一个不受外在力量干涉的私人领域。28

在西美尔看来,金钱文化虽然因为夷平一切差异而平庸至极,但作为其所带来的另一文化表象,即货币最大程度的保持和促进了个人自由和个体性的发展,经济-文化上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几乎是与货币经济的兴起和发展齐头并进的。

人身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实现,从历史上来看,是从封建社会中个人劳役和财务占有方式的改变开始的。在实物经济时代,役务者与其主人之间的牢不可破的人身依附关系几乎没有给前者留下任何自由活动的空间,因为其劳动能力是完全归属于领主的。只有当货币租税29出现,并决定性的替代了实物义务和租税时,承担役务的人才获得了人身自由。关于这点,西美尔是这样说的:“个体自由是随着经济世界的客观化和去人格化而提高。”即“货币是人与人关系客观化,这是保证个人自由的前提。”30实物经济时代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似紧密且温情脉脉,但却由于过分依附而失去了人身自由。当进入货币经济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枷锁被打开,使人也与有形实物之间分隔开来,成为“独立的”、“拥有自由的”个体,减少了对人的存在的影响,赋予人最大程度上的自由,即不直接与他人或他物所关连。

另外,西美尔认为“金钱也成为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润滑剂,为他扩

26顾肃,《自由主义基本概念》,2005年,中央编译出版社,p34

27以赛亚·伯林(1909—1997),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1946年重回牛津教授哲学课程,并把研究方向转向思想史。1957年成为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并获

封爵士。

28I.Berlin,“Two Concept of Liberty”,in his Four Essays on Liberty,New Y 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p121-122

29Geldabgabe/money payment,指封建时代各种土地保有形式中上交给领主的地租,还包含国家、地方政府等行政机构征收的赋税

展交往和生存的空间创造了便利”。比起原始人,现代人在社会生活中并不特定的依赖某一特定的人,因为任何人劳动的成果都已经通过货币转化为客观的实体。“这一成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由个性截然不同的其他任何一个人完成,我们与他们的联系不过是完全以金钱表现的兴趣。”31相形之下,原始人却要在狭小的生活圈中依靠每个人不同的分工来生存。所以,现代人所认定的自身的自由在心理上和个性上使其产生了尤为强烈的独立的感觉,打开了巨大的活动空间。由此所产生的不仅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由观,还有强大的个人主义潮流。

“如果说自由应该意味着个体性之发展,意味着确信以我们的自我之所有个别的意志和感情揭示出自我的内核,那么自由这一范畴包含的就不是纯粹的与他人脱离干系,而毋宁说是一种与他者完全确定的关系。这些它者必须在那儿存在,必须被感觉到在那儿存在,他们才能成为一种无关痛痒的存在。个体自由并非一个离群索居的主体纯粹内在的状态,而是一种互为关联的现象,没有对立面它亦丧失了意义。”32

由此可看出,西美尔对自由的理解包含两重意思:一是个体自由并不是只有一个人,与他人毫无关联,而是在群体中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再有就是个体的自由是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尽量客观化,排除那些主观性的人为干预。即个体服从于某些客观的规则或物体之下,而不是服从于其他个人,这样才是“自由”的。西美尔对于个体自由和客观性的关系是这样阐述的,“如果个性观念作为客观性观念的对立面和相关物必须与之同等幅度地发展,那么在这样的关联中显而易见的是,与一种更严格的客观性概念形成携手并进的是一种更严格的个体自由概念的发展。”33因此,在货币经济中,金钱作为一种客观的、人与人的联接中不带任何情感的中介者,因此,金钱成为了给予人个性和自由的最“客观”、最“容易”的物体。现代人在金钱所提供的巨大空间中尽情的享受自由的快感时,却不知道金钱已经使现代人所享受的自由出现了问题。

“自由一向是指不做某件事的自由(Freiheit von etwars),充盈着自由的是无所阻碍而表达出来的概念。但自由的概念并不限于这层负面涵义,假设摆脱责任的同时没有填补上获得财产或权力的话,自由就毫无意义、一钱不值:

31《货币哲学》[德]西美尔,华夏出版社,2002年,p225

32《货币哲学》[德]西美尔,华夏出版社,2002年,p225

不做某事的自由同时蕴含的是做某件事的自由(Freiheit zu etwas)但凡只有纯负面涵义的自由在起作用,自由就被视为残缺不全、有辱人格……自由本身只是一个空洞的形式,这种形式只能在其它生活内容的发展中,以及凭借这种发展变得卓有成效、生机勃勃、富有价值。”34

乍一看来,在西美尔眼中,“金钱说到底只能给人以负面的、消极的自由。”这与上述的西方自由主义观中的“消极自由”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在西美尔看来,那种“消极自由”不过是金钱式的自由,看似相当自由的外表之下隐藏的是生命的空虚和无聊,以及最终的混乱。因为,对于缴纳现金租税而获“解放”的农民而言,他们所获得的只是不做什么的自由,而非做什么的自由。这种消极的自由让农民们不知所措,因为它没有确定的内容。正如马克思所提到的,工人们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工人似乎有选择资本家的权力,即出卖自己劳动力给哪个资本家,但在是否“出卖”的问题上却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西美尔提醒了我们,用货币换得的自由只是形式上的,而其真切的内容却要添加和补充。农夫用田地换了城里的一栋房子,这时他有了可以不用辛勤种田的自由,但拥有了城里的房子后,他又会为房子是否能租售出去而感到苦恼,只有他手里所持有的是现金的时候,他就感觉到他想得到的“自由”。因为“持有现金的人摆脱了以前的负担,自由的负面性占了上风,这种新造就的情形对他的未来生活只有最少的具体指示。”于是,农夫将会觉得无所事事,厌倦无聊,因为生活变得毫无目的,仿佛已经到达终点,而当他把手中的现在再度出售换成其它他想从事或拥有的实物之时,他的生活才能从此继续。因此,我们在获得“自由”的同时,都想竭尽全力的为“自由”填充一种实质性的内容。正如农夫所处的情况一样,一个刚刚摆脱沉重升学压力的高中生在进入大学时,想充分享受一下大学的自由时光,而此时他所面对的是含糊未定的新的生活目标和志趣内容,于是纯粹的自由带给他的是“某种彻底空虚及不堪忍受的东西”,他只有冲破这一自由,再度看清他的目标,才能继续前进。上面所提到的农夫和学生,都用刚刚到手的自由交换了他们所认为的拥有更积极涵义的内容,这些都是做为钱财所无法提供的。

本来,个体在获得货币后所拥有的本是充满无数可能性的自由,但这种自由虽然无险可能,但却虚幻缥缈,毫无实质。而现代人却“无福消受”,因为他们

确切想追求的其实是一种实体的质感,而非这种牺牲掉生活的积极内容和个人价值而换取的金钱。

由此,货币所带来的两种自由已经全然呈现,在最大程度的保持和促进了个人自由和个体性的发展的同时,也展现了其空虚且变幻无常的本性,叫人在取舍之间难解难分,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人的“自由”。

三、结语

“作者讨论的是金钱,但通过金钱,他让我们看到的是人和生活。”35这是对西美尔的《货币哲学》所呈现出来内容的最佳概括。

没有阐述货币的起源和发展,没有描写货币的功能和效用,没有分析货币的运行机制和经营管理,自称为“哲学社会学家”的西美尔,他所告诉我们的是通过货币和货币现象,对文化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对人的内在品格和精神世界。作为一部由一个纯经济现象——货币所贯穿的社会哲学著作,它直指我们内心和灵魂。

参考书目

1、《货币哲学》,[德]西美尔(Georg Simmel)著,陈戎女、耿开军、文聘元译 2002

年,华夏出版社

2、《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德]西美尔(Georg Simmel)著,刘小枫编,上

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3、《时尚的哲学》[德]西美尔(Georg Simmel)著,费勇编,2001年,文化艺术

出版社

4、《桥与门——西美尔随笔集》[德]西美尔(Georg Simmel)著,涯鸿、宇声等译,1991年,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5、《哲学概论》,罗伯特.保罗.沃尔夫著,2005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2005年,华夏出版社

7、《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英]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著,2004年,吉林人民出版

8、《自由主义基本概念》,顾肃著,2005年,中央编译出版社

9、《现代性的碎片》[英]戴维·弗里斯比,2003年,商务印书馆

10、《理性的毁灭》[匈]卢卡契,2005年,江苏教育出版社

11、纪念西美尔《货币哲学》问世一百周年,刘小枫(论文)2000年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读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哲学的故事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哲学的故事》是杜兰特所著。杜兰特身上有着非常优良的人格质量。在这本书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七卷。杜兰特带领我们思考了人要获得幸福感应该具有的思考方式。不管别人做什么说什么,我们都必须行善,毕竟在当今社会,发生如“小悦悦事件”也并不奇怪了。人们已习惯于做冷眼的看客,但其实选择麻木或伸出善意的援手只在一念之间;同时要爱护、宽容犯错之人,多做有益他人之事,自己也从中受益,并常行不辍,永不倦怠。审视自身,当我们看到对犯错之人的处罚从重从严,岂不大快人心。中国人不缺乏同情心,但缺乏广泛的同情心。 他能虚心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秀的品格,为己所用,摒除傲气和骄妄,排除利欲的驱使和冲动,时刻沉思自身能力修养。他在自己的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甚至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非常深刻地解析了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社会责任,如何达到内心的平静。杜兰特还告诫我们,不仅要处处思考,还要付诸行动。一个君主更应该是一个实干家,而不是空想家。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个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

要超凡、决绝的勇气。《哲学的故事》原著并非英文,而由拉丁文翻译为英文再译为中文,其中有不少生涩的语句,英文也多为古语,读起来并非易事。但是杜兰特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了然于心的。思想决定人生,思想决定命运。杜兰特几乎无法用帝位改变所统治的世界,但他最终用思想改变着人类世界。《哲学的故事》并非时髦之书,但它是经久之书。若每一个君主都如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一样思考,那国家的政治与智慧也就合二为一了;如果个人实现了真正的内心宁静,那么幸福之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要忍耐痛苦,看淡虚名,要朴素,视死亡为宇宙之变化,是自然而然的。杜兰特虽是奴隶社会的君主,却把死亡视之平常。回想我国封建社会的君主却个个炼丹求佛,幻想长生不老。这种超然的境界就是源自于他宁静而致远的心路历程。他关注内在,因为善的源泉就在其中,善随时都会喷涌而出,要追求自由、谦虚、友好。除此之外,书中还教导人们按照你的本性度过你的余生。在人的本性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性,因为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仰仗于社会性的人的自然性才能得到诠释。其中想要获得幸福之感并不需要占有过多的物质,只要有能力活得没有压力,内心宁静。 假期我读了美国哲学家威尔·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受益匪浅。哲学,这种让人觉得很深奥的东西,它却用简洁的故事娓娓道来,给人以启迪和警醒,给我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发现,能不能细细地去体会,能不能去行动。这本讲哲学的书和我以前所接触的哲学书不同,它用一种近似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许多哲学家的生平、观点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境遇和情感,在这些故事中让我们体会着深奥的哲学。

西方现代主义哲学

论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叔本华以他的意志主义哲学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先河,而其理论目标和中心环节是其悲观主义的伦理学,即关于生成意志痛苦的理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相适应的功利主义价值观逐渐盛行起来,这种价值观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从自我出发,个人利益至上。叔本华敏锐地看到了功利主义伦理价值观盛行给社会带来的恶果,并由此表露出的危机心态与绝望的情绪。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拯救的是人生的痛苦境遇,关注痛苦人生,把人从上帝的手中拯救出来,其悲观理论走上了一条个人的世俗化的道路。并且,这种拯救是以主体达到自由的纯粹认识的状态才得以实现的。因而叔本华的悲剧拯救观体现了现代性的两个方面的重要特征。把人从上帝世界中从了无生趣的理性世界中解救出来,不可否认叔本华在其中所起的转折性作用。关注人生,人们如何才能从痛苦境遇中得以解脱,是叔本华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甚至可以说就是叔本华哲学的最终目的。我们之所以这样重视叔本华生成意志痛苦的悲观主义,就在于当代功利主义价值观盛行给我们社会带来负面的恶果。这种功利主义价值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世界各国相继建立市场经济制度,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与此相适应的功利主义价值观逐渐得到了确立并盛行起来。观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人们为了追逐个人的利益,不择手段,相互间不断进行激烈的竞争。叔本华以其极其敏锐的感觉超前地领悟到了当代的社会一切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追逐个人利益,导致激烈竞争的残酷、消极方面,从而深刻地挖掘出了人生的悲剧性的一面。这种消极、悲观的认识和感受同他从自我出发,从自我的意志出发相结合,就必然会得出人生悲观主义的结论。所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内容及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消解意义。首先从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思想的产生,内容包括产生的时代背景,即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接下来从他的个人性格及经历;然后阐述叔本华悲观主义的思想来源(古典意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叔本华对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改造至少在三点上继承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即理念和现象的关系是原型和摹本的关系。叔本华对康德思想的继承与批判叔本华继承了康德从主体角度来探寻幸福的意义。叔本华对黑格尔的批判与吸收黑格尔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叔本华哲学的时代思想背景。叔本华批判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反对黑格尔把痛苦归结为个体对“绝对精神”的偏离。其次,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内容,纵观叔本华整个悲观主义哲学体系,他以意志和表象的理论为哲学基础,并将其运用于人本身,从而得出人生本质是痛苦和无聊的结论,面对这一状况,叔本华剖析了各种各样的人生态度。因此,我们可以把叔本华的哲学思想称之为悲观主义哲学。因此,我们从他的本体论观点,悲观主义的形而上学基础,叔本华主要是从现象和本质这个角度来看待的世界之为表象世界之为意志。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是对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的阐述,而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说明。即是说,作为主体人本身也是受意志控制的,意志是完全自由的,而人其实是必然的;意志的欲求是无止境的,永远无法满足,因而人生的本质只能是痛苦。叔本华否定了一切道德规范的作用,他看到了任何道德规范都是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都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善。这样,我们就从他的形而上学很自然地得出了他的悲观主义哲学。最后,论述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对现代生活的消解意义。在此我们必须看到理性哲学在现代生活中面临的困境:严重束缚了人的非理性的充分展开,使人丧失了本真的存在状态,这根本上违背了他们拯救人的初衷。悲观主义哲学作为现代生活的解毒剂,解毒剂本身也有毒。其作用表现在,从根本上来看,非理性本体,无论是意志,还是情感、生命之流等均没有跳出主观领域的圈子。此外,多数非理性主义者还强调了非理性主体的个体性,认为个人是独一无二的,个人的自由会因与外界接触而丧失,可见他们理解的个人是抽象的、与世隔绝的。悲观主义者否认了世界的客观实在,割裂了主体与他人和社会的必然联系。对人的本质和异化本质理解的抽象性,也使悲观主义没有能够拯救人类,悲观主义拯救人的方法也是抽象的,在客观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叔本华指出人生就是对生命的欲求,欲求得不到满足便是痛苦,得到满足又顿感无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着”,甘愿受苦和绝食而死等手段放弃对生命的欲求,所以改造现实的手段都注定是无效的。作为现代生活的解毒剂,有其消解意义,叔本华哲学是一种文化批判哲学,整合了20世纪西方文化思潮的基本走向,召唤了西方哲学的一次历史性的复归。叔本华悲观叔本华哲学使哲学由纯粹理性的思辨沉迷重

应用文-现代货币危机理论的发展与比较

现代货币危机理论的发展与比较 '70年代以来,货币危机理论一直是理论界的焦点之一,有关货币危机的理论和实证文献数量急剧增加。在此,本文对已有的货币危机理 献作一简要综述, 已有的理论成果,并进行比较。由于本文总结的是理论 ,因此不涉及实证研究。\xa0 一、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代表人物是鲍尔?克鲁格曼(Paul\xa0Krugman),罗伯特?弗勒德(Robert\xa0P.Flood)和彼得?M.加伯(Peter\xa0M.Garber)。Krugman在其1979年的A\xa0model\xa0of\xa0Balance-of-Payments\xa0Crises一文中所构造的模型是关于货币危机的最早的理论模型,贝Flood和Garber则在1984年发表Collapsing\xa0Exchange-Rate\xa0Regimes,Some\xa0Linear\xa0Examples一文,对Krugman提出的模型加以扩展与简化。这两篇文献是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的代表作品。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假定政府为解决赤字问题会不顾外汇储备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央行为维持固定汇率制会无限制抛出外汇直至消耗殆尽。该理论的基础在于当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发生冲突时,政府为维持内部均衡而采取的特定政策必然会导致外部均衡丧失,这一丧失的累积将持续消耗政府外汇,在临界点时,投机者的冲击将导致货币危机。 该理论认为一国的经济基本面(economic\xa0fundamentals)决定了货币对外价值稳定与否,决定了货币危机是否会爆发、何时爆发。当一国的外汇储备不足以支撑其固定汇率长期稳定时,该国储备是可耗尽的,政府在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发生冲突时,政府为维持内部均衡而干预外汇市场的必然结果是外汇影子汇率与目标汇率发生持续的偏差,而这为外汇投机者提供了牟取暴利的机会。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矛盾,即一国固定汇率制面临的问题源于为弥补政府不断扩大的 赤字而过度扩张的国内信贷。公共部门的赤字持续“货币化”,利息平价条件会诱使资本流出,导致本国外汇储备不断减少。在储备减少到某一个临界点,投资者出于规避资本损失(或是获得资本收益)的考虑,会向该国货币发起投机冲击。由于一国的外汇储备是可耗尽的,政府所剩余的外汇储备在极短的一段时间内将被投机者全部购入,政府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货币危机就此爆发。事实上,由于投机者的冲击,政府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的时间将早于政府主动放弃的时间,因此, 成本会更大。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表明,投机冲击和汇率崩溃是微观投资者在经济基本面和汇率制度间存在矛盾下的理性选择的结果,并非所谓的非道德行为,因而这类模型也被称为理性冲击模型(ration\xa0attack\xa0model)。 从该理论的模型分析中可以得出一些政策主张。例如,通过监测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可以对货币危机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经济运行,避免货币危机的爆发或减轻其冲击强度。避免货币危机的有效方法是实施恰当的财政、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基本面健康运行,从而维持民众对固定汇率制的信心。否则,投机活动将迫使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调整政策,市场借此起到“惩罚”先前错误决策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资本管制将扭曲市场信号,应该予以放弃。 二、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的主流代表人物是Maurice\xa0Obstfeld、Gerardo\xa0Esquivel和Felipe\xa0larrain。 第一代货币危机的缺陷在于其理论假定与实际偏离太大,对政府在内、外均衡的取舍与

货币战争读后感1000字

货币战争读后感1000字 导读:本文货币战争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货币战争读后感1000字(一) 作为一名经济学类的大一新生,在众多的书目中选取了《货币战争》一书,由于对经济学理论只有浅显的了解,我仅简单地浏览了该书系第一部的大致内容。 作者宋鸿兵,1968年出生于四川,1990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自动控制系;1994年赴美留学,主修信息工程和教育学,获美利坚大学(AmericanUniversity)硕士学位。长期关注和研究美国历史和世界金融史。1996年后在美国媒体游说公司、医疗业、电信业、信息安全、联邦政府和著名金融机构供职。2002年开始先后担任美国最大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Mac)的高级咨询顾问,主要从事房地产贷款自动审核系统设计、金融衍生工具的税务计算分析、MBS(资产抵押债券)的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货币战争》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世界金融寡头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追述了世界金融寡头的世界历次重大经济、政治、社会运动中的角色以及给社会经济造成的破坏,证明了金融资本的逐利的本质,分析了金融资本利用货币发行权制造通货膨胀剥夺广大民众财富的种种手法。使人感到震撼,对世界金融发展历史有了深刻的理解。

国际银行家通过种种手段在美国和欧洲等国确立中央银行制度,从而控制美国及其他国家经济。为了得到一个好收成,通货膨胀是最不为人民所发觉的手段。经济学理论中提到,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定时期内通货膨胀可以增加一部分需求,从而刺激生产,出现经济的虚假繁荣,但通过增发货币所增加的需求不是真正的需求,没有相应的商品保证,不能根本解决生产和需要的矛盾。高通货膨胀率不仅会打乱经济秩序,而且会危害社会安定。 国际银行家施展他们的绝技,先使劲发放信贷,把泡沫吹起来,让人民和其他行业拼命创造财富,然后猛踩信贷刹车,使得大量企业和和人民破产。当看到收获的季节到了,国际银行家和他们在美国的代理人携手再度收紧信贷,造成了"1857年恐慌"."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道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利",这是书中多次提到的拿破仑的一句话,美国的南北战争,从根本上看,是国际金融势力及其代理人与美国政府激烈争夺美国国家货币发行权和货币政策的利益之争。在南北战争前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双方在美国中央银行系统的建立这个金融制高点上进行反复的殊死搏斗,前后共有7位美国总统因此被刺杀,多位国会议员丧命。直 至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系统的成立,最终标志着国际银行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作者利用历史的分析,说明了亚洲金融危机与上世纪日本经济低

名人的金钱哲学_有强烈的企图心

想得到财富,就先要把财富的观念送入潜意识,心中先相信你会有很多财富。换句话说,就是你一定要对财富有强烈的企图心。 60多年前,艾德温·巴纳斯在新泽西州的橘郡,从货舱走下火车,当时他看起来可能真像个街头流浪汉,然而他的“企图心”却富可敌国! 从铁轨走向爱迪生办事处的路上,他脑筋转个不停。他目睹自己站在爱迪生面前,他听见自己在请求爱迪生给他一个机会,实现他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成为这位伟大发明家的事业合伙人。 巴纳斯的企图心不只是一个“希望”!也不只是一个“愿望”!而是热切悸动的向往,超然于物外,而且坚定不移。 多年以后,巴纳斯再次置身于首次会见爱迪生的办公室,也再次和爱迪生相对而立,但这一次,他的企图心已经成为现实。他真的和爱迪生合伙了,他一生魂牵梦萦的希望成真了。 巴纳斯之所会成为富人,是因为他选择了明确的目标,并且为了这个目标,他投入了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意志力、所有的努力和所有的一切,而这就是企图心。 巴纳斯得到机会,在爱迪生的身边工作之后,转眼就过了5年。在别人看来,他只是爱迪生的事业里一颗不起眼的小螺丝,但在他自己的心中,他无时无刻不是爱迪生的合伙人,从他一到那里工作开始,一直都是。 这个例子最能将企图心的巨大作用形容得很传神。巴纳期因为渴望要做爱迪生的事业合伙人甚于一切,所以他达成了目标。为了要实现目标,他草拟了一份计划。他斩断了所有退路,坚持自己的渴望,后来渴望变成了盘踞他心中的企盼,最后变成了现实。 他到橘郡去的时候,并没有跟自己说:“我要想办法让爱迪生给我一个差不多的职位。”他说的是:“我要见爱迪生,而且要他知道我要和他合伙做生意。” 他也没有说:“万一我在爱迪生的机构里,谋不到一个差事,我就会睁亮眼睛找别的机会。”他说的是:“这一辈子我只有一件坚持要做的事,那就是跟爱迪生合伙做生意。我会破釜沉舟,把全部的未来投注在自己实现这理想的能力上。” 他没有给自己留下一丝一毫的余地,不成功便成仁! 这就是巴纳斯成功致富,自始至终的精髓所在。而这也是大部分富人之所以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金融哲学初探

金融哲学初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邮编100078) 摘要:金融在当代社会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而金融学早在六十多年前已经区别与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研究;但如今对金融学的 研究基本上仅停留在金融原理和金融数学模型上。在面对金融带来的极大诱惑 和金融学狂热研究的同时,却很少对金融本身进行哲学反思,而金融健康稳定 的发展离不开对其本质的理性思考。对于金融的本质思考,探索金融哲学的研 究领域对于哲学的发展极具重要性和开拓性。 关键词:金融哲学;马克思;信用;货币流通;资本市场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inanc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it has become the core of the world economy. Finance has become an independent subject in early in the 60 years and difference with economics. But now the study of finance is just stay at the principles of finance and financial mathematics models. In front of great temptation financial bringing and finance fanatical research, we rarely introspect the philosophical finance itself, the health and stability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introspection the nature of financial. Introspecting financial nature is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field of financial philosophy and make a pioneering contribution Keyword: Financial philosophy; Karl Marx; Credit; Currency; Capital market 当代社会金融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 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掠夺的一种新工具,它可以 是一场主宰世界的游戏,让世界各国风云变幻。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意识到金融 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对此进行研究。但研究基本上仅停 留在,金融原理和金融数学模型上。而对于金融学,这门学科本身却很少提出 本质的探讨和哲学的反思。在人们欣然接受金融带来的巨大财富时,却倦于去 探讨这财富的本质。然而,笔者认为对于金融本质的探讨和反思是有其必要性

读书笔记《利他的经营哲学》

读书笔记《利他的经营哲学》 这些年一直秉承的观念就是:业绩好的时候,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业绩不好的时候,就安心读书。用了一个星期时间了读了稻盛和夫的《利他的经营哲学》,薛先生说,这大概是你这一年多以来,完成最快的一本书了,业绩是有多差。思想和业绩,总要有一个在进步。看他书签还夹在131页,看来,他的业绩也没好到哪里去。 已经很久没有用心地写读后感了。现在的读后感也渐渐地进入到了记流水账的模式,写的东西也是越来越没得看头了。等我老了,回头看我这段时间的东西,大概的感受应该是:忙得有些混沌了,有些浑浑噩噩了。其实,我觉得,生活可以安排得更好的。 稻盛和夫被称为日本的经营之神,关于他的经营哲学,我想,很多人最喜欢的应该是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在这里也列出来,自我复习一下: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要谦虚,不要骄傲 要每天反省 活着,就要感谢 积善行,思利他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如果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将“六项精进”认真贯彻,业绩一定不会差。

稻盛和夫贯彻一生的经营哲学:思维方式决定人生和经营。我想他应该是一位深爱中国文化的哲学家,他的经营理念中总是与中国的儒家和而不同,道家无为而治,佛家的因果报应不谋而合。 利他,在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中,可谓是核心与精髓。通常,我们喜欢依据才智和能力对人做出评价。但是,我们对两位才智相同,能力相同的人,又区分出“君子”和“小人”,他们的区别就在于志向不同,灵魂不同。君子,有更多的利他之心。 企业经营者在工作中需要对各种事情做出快速的,果断的判断。经营者并不能确保每一次的决断都是准确的,最优的。但是,如果说,决断的出发点是正确的,结果,就错不到哪里去,也就是他所说的“判断事物的基准是:作为人,何为正确”。 从思维方式上,出发点是“这件事是否对自己有利”“这件事是否对公司有利”,这样做的判断方式,是大多数经营者的思维方式。但是,稻盛和夫传达给我们的观点是:而是要想清楚,这样做或许能够让自身获取利益,但是,或许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 其实,在我们的工作中,何尝不是如此。很多人在经营自己的工作的时候,出发点,都是怎么利己。总是在找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业绩,看起来出发点并没有毛病,这些都是人的本能。但是,在实践上的做法,就是简单粗暴地排除异己,攻击同事,攻击同行,看似强势

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之浅议人类意志自由

9.浅议人类意志自由 皇家科学院提出的问题是:人类意志的自由,能从自我意识得到证明吗? 这是一个重要、严肃而困难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它同中世纪和近代全部哲学的一个主要问题有关系。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当然要作详细的探讨,对此问题中出现的那些主要概念,当然也要加以分析。 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会发现这一概念是一个消极的概念。通过这一概念,我们想到的只是一切障碍的消除;而在这一切障碍表现力量的时候,它们必然是积极的。自由的概念,相应于这一切障碍可能具有的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完全不同的类型:自然的自由、智力的自由和道德的自由。 自然的自由。就是各种物质障碍的不存在。由此我们可说:自由的天空,自由的眺望,自由的空气,自由的田野,自由的场所,自由的热,自由的电,河流不再受水闸的阻挡而自由流动,等等。连自由的居所、自由的膳食、自由的印刷、不付邮资的信件,都表明令人讨厌的条件的不存在,这些条件作为享受的障碍物,总是和居所、膳食等东西相伴随。但在我们的思想中,自由的概念总是动物的宾词,其特征是,动物的运动是源于它们的意志,是随心所欲的,只有在没有物质障碍才能称之为自由。由于这种障碍可能差别甚大,而受阻碍的又总是意志,因此,为简便起见,人们总是从积极方面来理解自由的概念,并因而总是指那一切只是受其意志推动的或只是遵循其意志而行动的东西。从根本上来讲,不论概念发生什么变化,内容都没有变。

就自然意义上的概念而言,动物和人只有在既没有束缚又没有监狱、也不麻痹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没有自然的、物质的障碍妨碍它们的运动以及它们的运动是循着自己的意志的时候,才能说它们是自由的。 这种自然意义上的自由概念,特别是在作为动物的宾词时,是原始的、直接的,因而是最经常的。因此,这种意义上的自由概念是毋庸臵疑的,是无需讨论的,而其现实性也始终能从经验中得到证实。动物只是按照其意志在行动,在此意义上也就是自由的,无需考虑会有什么东西能影响它的意志本身。在这种原始、直接因而是普遍意义上的自由的概念只同阻碍它行动的自然障碍的消除有关。因此人们可以说:空气中的鸟是自由的,森林中的野兽是自由的,自然的人是自由的。只有自由的人才是幸福的。人们说一个民族也是自由的,其含义是:这个民族是按照它自己制定的法律来治理的,只有这样,它才始终遵循自己的意志。由此,政治的自由也属于自然意义上的自由。 但只要我们离开了这种自然的自由,并考察另两种自由时,我们就和这一概念的普通意义无关,而同这其哲学意义发生关系了。这会带来许多困难,它分裂为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自由,即智力的自由和道德的自由。 智力的自由也就是亚里士多德说的,就思维而言是自愿的,还是不自愿的。我在这里提到这种自由,只是为了划分概念的完整性。在这之前,我将对它所使用的概念进行论述,最后只需对它简略论述一下就可以了。但在划分自由的三种类型时,由于它和自然的自由贴近,就必须把它放在自然的自由之后。

新货币战争读后感

《货币战争》读后感 这些天把《货币战争》看完,现将读后感与大家分享。 我个人感觉是我看这本书的过程让我收获很大,引起了我很多疑问,让我查了很多资料,做了很多思考。虽然很多疑问还是没能找到答案,但是还是从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货币和金融的了解。对于这点,我还是非常满意的,也非常感谢作者。 就书本身和它的内容观点而言,有一部分是比较有见地,也值得深入探讨的。我非常理解它为何能在中国畅销。书里面的内容煽动性强,有非常强烈的阴谋论色彩,再加上很强的忧患意识,所以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面,会与广大的中国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产生共鸣,因为大家对美国和外资都心存警惕。但是,越是这样的重大问题,越是要慎重讨论,应该严肃认真严谨地来研究,毕竟经济是一门科学,要讲真凭实据,逻辑紧密,这点我感觉本书是比较缺乏的。 宋鸿兵先生的写作风格,就我感觉,对于一本经济政策论述的书来说,太过于天马行空和夸张随意,文学性太强,导致他对理论的阐述,缺乏逻辑和条理。 1、在许多事情上,只提出了观点和理论,并没有给予解释来论证,比如说宋先生提出了“剪羊毛”这个说法,声称这是国际银行家的剥削平民的终极方式,但是这个方式的具体操作和机制,并没有被很详细的阐述。像这样的缺乏逻辑支撑的说法在整本书里比较多,当然我知识浅薄,有些简单的概念不理解也是有的,不过总体感觉,逻辑推理还是比较缺乏的。 2、我对书中较多的比喻和有时候过于随意的概括比较反感,比如把经济比作身体,将肥胖,高血压,冠心病此类名词引入,我认为这对解释经济现象和金融运作完全是有副作用的,只会让人觉得混乱,像是在蒙混过关,用准确朴实的语言进行解释,会清晰有效得多;在解释金融衍生产品的时候,作者很果断的定义说其本质就是债务,对此,我深表怀疑,非常多的衍生产品的本质是某种保险形式,如何能和债务等价呢? 3、就是数据图表的缺乏,大量的命题,都缺乏有效的数据来做证据,真实严谨的数据,是经济理论的基石,否则可信度很难建立。 4、书中引用的许多评论和警示,相当多得来自19世纪,20世纪早期,已经不符合现在的时代背景,毕竟金融系统在不断的改变和进化,人们对经济体系的认识也在演变,历史上的争论也许在现在根本没有意义。书中引用的材料,大多来自美国金融阴谋主义作品,经济资料非常有限,所以我对观点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有怀疑。

名人的金钱哲学_冒险使人成功

成功好像一位迷人的倩女,人人都想博得她的青睐。然而,并非个个如愿以偿。因为她十分偏心,仅仅钟爱那敢冒风险、善于竞争的勇士,仅仅把“五彩绣球”抛给那独辟蹊径、最终登上峰巅的强者。 “没有冒险精神,就干不成事业。” 人们在做某一件事之前,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预见到未来的全部进程和结局。如果哪个人想等到“十拿九稳”或“十拿十稳”时,才肯举步向前,那他就只配充当远远跟在开拓者之后的毫无建树的追随者。几经起落,最终反败为胜的美国汽车大王艾柯卡就直言不讳地说:“我决不能百分之百地掌握你所需要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我做事全凭勇气”,有时候“冒险是必要的”。可见,干开创性事业,需要足够的勇气,有时甚至需要冒险。 这是一种积极的“风险观”!它是以崇高的使命感、强烈的事业心、坚定的意志力以及自我牺牲的精神为内核的。这种积极的“风险观”能给人以敢担风险的闯劲和不怕身败名裂的气概,能给人以生生不息的内驱力和战胜艰难险阻的冲击力,使人一经踏上征程,便义无反顾,直至成功。 科学态度能给开拓者的“钻头”淬火 我们提倡担风险,目的是为了成功。然而,任何成功都不是凭运气,都不是偶然拾来的“钱包”,而是靠科学态度,是对客观规律认识、掌握和运用的结果。“敢于冒险决不是对‘风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是要正视它、研究它、克服它、战胜它!” 一般说来,“风险”有两种形态:一是潜在的风险,即未来可能出现但目前尚未出现的险情及其后果;二是现实的风险。要战胜这两种风险,都离不开科学的求实精神。 要避免出现不利的结局,必须把敢闯的勇气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结合起来,而且每前进一步都不能掉以轻心。既敢冒险,又不铤而走险;既要大胆进击,又不孤注一掷,这样才会战胜险情,稳操胜券。 争取更多的人同舟共济,是开拓者的最佳选择。 任何一项具有风险的事业,真正敢于率先承担的往往是少数。但是,要干成一番事业,单靠少数人孤军奋战是难以成功的。 冒险者不一定是成功者;然而,成功者必定是冒险者。从这个意义上看,敢冒风险是开拓型人才必备的品格,也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 富人要具备赌徒的本性 富人不仅应是谋略家,还要是有谋略的冒险家。在生意场中,只要看准机会,就要敢于决策,像一个赌徒那样“大胆下注”。 一个成功的富人,常常会发动果敢的变革或投资行动,有时几乎是以公司命运作赌注。这些行动风险极高,有些是在公司发轫期想要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时采取的。 美国安全克伦公司总裁唐纳·布伦曼决心要使自己的公司成为全国性公司,他在18个月的时间里,在全国各地开辟了100多条新线路,借以抢先占有全国的市场。

西美尔货币哲学

南京师范大学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经济哲学》期中论文论文题目:西美尔的货币哲学 院系:公共管理学院 姓名:陈秋怡 学号:03110420 提交日期:2014年6月6日 任课教师:汤建龙

西美尔的货币哲学 《货币哲学》是被卢卡奇称为“过渡哲学家”的西美尔对自近代以来的货币经济现象以及与他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的一些讨论。作者虽然讨论的是金钱,但通过金钱,他让我们看到的是人和生活。以下是我对《货币哲学》导言、前言以及第一章部分的一些认识。 关于货币的功能 在货币经济产生之前,原始人们就产生了物物交换的行为,虽然这种交换方式被现代一直认为效率低下且成本较高,但双方所持有的“物”却分别代表了其所包含的价值,即物的价值依然附着于实物,双方的交换可以直观而明显的反映出价值相等而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并未导致人们价值观的转型。现代的货币经济出现后,这一情形改观了。由于劳动分工的日益复杂化及由此所带来的社会关系密集与扩大,在货币经济的日益发展中,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功能越来越纯粹,逐渐脱离了其原本的与实体的关系。西美尔认为,货币的功能才是其本质特征。他说:“不管表征是什么,货币都不是拥有功能,而是本身就是功能。”①货币的本质所在正是结合这种功能之中的那种远远超越了货币物质符号意义的观念。现在的生活就拿我自己来说,一卡通以后,食堂、超市各种东西都可以用校园卡上一个个的数字交换得到,而银行卡和校园卡的绑定圈存也让我在学校里很少需要用到现金。出了校门也是,除了各种借记卡、信用卡,还有各种商家的储值卡。作为电子屏上的数字代表的货币,几乎等同于所有物质,它已经远远不止一个符号。质料性的使用货币早已过时,货币货币性地使用才是王道。 关于货币量化一切 今天的人们习惯于将一切可以衡量的、不可以衡量的统统用货币来量化,甚至对于艺术、宗教信仰也要去考虑它的金钱价值。创造价值的货币作为衡量社会经济价值乃至个体价值的标准,以客观化、量化和平均化的导向渗透经济、文化和我们的精神生活。记得一时很火的《非诚勿扰》的安田风波,关于“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的问题,先不说我们有没有这种潜在的服务人民的价值意识,安田将“一千万”这个数字与慈善,进而与为人民服务联系在一起,已经暴露了当下人们无形之中在用金钱衡量一切的状态,慈善甚至也要以钱为基础才可以实现。

敬畏生命史怀哲读后感

敬畏生命史怀哲读后感 我是一个生命,生命的意愿是生存,在生命的中途,她愿意活着。 在我的生命意识中,带着对毁灭和痛苦的惧怕,渴望着更广阔的生存和快乐;我的周遭围绕着同样的生命意识,无论她在我面前表达自己还是保持沉默。 生命意识到处展现,在我自身也是同样。如果我是一个有思维的生命,我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而不仅仅限于自我小圈子,因为我明白:她深深地渴望圆满和发展的意愿,跟我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毁灭、妨碍、阻止生命是极其恶劣的。 尊敬生命,在实际上和精神上两个方面,我都保持真实。根据同样的理由,尽我所能,挽救和保护生命达到她的高度发展,是尽善尽美的。 在我内部,生命意识懂得了其他的生命意识。她渴望透过自身达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我只能坚持这样一个事实,生命意识透过我展示了她自己:成为与其他生命意识相互依存的一员。 我经验过向一切生命意识表达同等敬畏的不可遏止的冲动,如同尊敬自身的一样。通过这种经验形成了我的伦理观。一个人遵从这种冲动,去帮助所有他能够帮助的生命,并且畏惧伤害任何活着的生灵,这个人才是符合伦理的。 如果我把一个昆虫从泥坑救出来,我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做出贡献,那么对立于生命自身的生命分隔现象就消失了。

不论何时不论何种方式,我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贡献出他自身,我的生命意识就经历了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融合的愿望,在这个愿望中,所有的生命是一个整体。 绝对伦理要求在生命中创造完美。她不可能完全实现;这一点倒无所谓。对生命敬畏的感觉是绝对的伦理。它使生命序列的保持和提升顺利运作。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毁灭和伤害生命都如同恶魔一样有罪。在实践中,我们真的被迫选择。我们经常必须武断地决定何种形式的生命,甚至何种特殊的人,我们应该挽救,何种我们应该毁灭。尽管如此,敬畏生命的原则仍然是完整的和毋庸置疑的。 这种伦理并不因为人们的伦理观抵触现象而失效,农民在牧场割草喂牛割下了一千棵花,可是他必须注意,在回家的路上,不要因为沉浸在消遣心情里而划掉路旁的花朵,因为这样做是不必要,是对生命犯下罪行。 为了能更好地经受生活的惊涛骇浪,他减轻了自己生命之舟的负担。他抛弃了被认为是多余的财富,但扔掉的实际上是饮用水和干粮。现在他轻松地航行,但却是一个受饥渴折磨的人。 感悟:生活就像在大海中航行一般,随时可能遇到狂风暴雨和暗礁,而人们往往毫无准备,慌乱代替了理智,让我们常常做出后悔不已的事来。我们可能伤害了最亲的朋友,家人,可能放弃了理想和信念,甚至不再信赖真理的胜利,直到有一天时间治愈了伤痛或有一

西方哲学流派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 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西方流行的各种哲学派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继续。现代西方流行的哲学流派虽形形色色,但大致分属科学主义(实证主义)与人本主义(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现代西方的科学主义哲学思潮渊源于近代英国的经验主义,强调归纳、实证、逻辑、实用,关注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科学主义哲学思潮开始出现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第一代是孔德的实证主义;流行于十九世纪下半期和二十世纪初的马赫主义是孔德实证主义的后裔,是现代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第二代;实用主义与实证主义有理论联系,而逻辑实证主义则是马赫主义的直接后裔,是实证主义的第三代;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一度代替逻辑实证主义而兴起的是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逐渐衰落,代之而兴的是库恩、拉卡托斯、费耶阿本德等人的历史主义或科学哲学的历史学派。 现代西方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则渊源于欧洲大陆的唯理主义,强调演绎、普遍、绝对、直觉、关注人的存在意义。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发端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流行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第一代是叔本华、尼采的意志主义;第二代是狄尔泰、柏格森等人的生命哲学;与非理性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潮密切相关的另一个哲学流派是胡塞尔的现象学;第三代是海德格尔、萨特尔的存在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在当今西方流行的人本主义的哲学流派中,比较特殊的是新托马斯主义和人格主义。 1 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positivism)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 产生时间:19世纪30~40年代 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A.孔德 形成标志:1830年开始陆续出版的孔德的6卷本《实证哲学教程》。 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称为老实证主义,20世纪盛极一时的逻辑实证主义称为新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又称实证论,其中心论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实证论者认为,虽然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们用来验证感觉经验的原则,并无太大差异。实证主义的目的,在希望建立知识的客观性。 孔德认为人类非生而知道万事万物,必须经由学习过程,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知识。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体认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经验过的知识。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 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 实证主义的影响:实证主义不仅对哲学而且对整个社会科学均发生了深刻影响,孔德所创立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在其后的一个半世纪是西方社会学的主流。 2 唯意志主义 把意志当作世界本原和发展动力的一种唯心主义哲学。 产生时间:19世纪20年代,50年代后流传于法、英和北欧一些国家。

探究货币危机与债务危机关系

---------------------------------------------------------------范文最新推荐------------------------------------------------------ 探究货币危机与债务危机关系 一、引言20世纪后半期,国际金融危机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出现了多重危机共生的现象,即不同类型的金融危机往往在同一时期、同一国家并发。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将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孤立研究的金融危机理论无力解释这些现象,共生性金融危机理论应运而生。但从目前国际上关于危机共生的研究现状来看,多数文献仍仅局限于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的共生;①而对另一类型的共生危机,即货币危机与债务危机的共生却很少涉及。事实上,与共生性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相比,无论从理论还是经验上讲,货币危机与债务危机并发的现象都更为普遍。Reinhart (2002)的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②84%的债务违约会引发货币危机,66%的货币危机会引发债务危机。同时,就国际社会来看,墨西哥(1994)、法国(1998)、阿根廷(2001)等国也都曾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共生性货币危机与债务危机。可以说,研究货币危机与债务危机间的共生性,对于金融危机理论演进以及共生性金融危机外延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讲,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内生联系,它们会由某些共同的宏观经济因素同时引发,也会在某些力量的推动下形成彼此间的传导和扩散效应;而且,传统的金融危机预警文献在指标选取上,也经常把一国的外债水平作为货币危机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但问题在于:货币危机和债务危机间通过何种渠道相互联系?两种危机间的联系机制能否得到实践的检验?货币危 1 / 11

货币战争读后感

货币战争读后感 《货币战争》宋鸿兵编著,中信出版社出版。该书立足于自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300年间的西方近代史与金融发展史,通过揭示大量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再现了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读完《货币战争》读后感有什么感想,下面推荐一篇《货币战争》读后感范文。 《货币战争》读后感 《货币战争》读后感最近看了一本书《货币战争》,听说这本书当下很是流行,而且又有不少人推荐,于是开始看了。越看就越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于是一口气看完了。看完之后很是激动,觉得这真是一本好书。《货币战争》主要是介绍了从十七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家是如何通过夺取货币发行权而掠取人民财富的,并揭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如:林肯、肯尼迪等美国总统死亡的原因,美联储其实是私有的中央银行等。而这些信息足以让人瞠目结舌,开始我也是被这些令人震惊的文字所吸引。如果说作者希望以此来吸引读者的话,那么他的确做到了。但冷静下来之后,仔细想想,觉得其实还是有很多问题并不象书中所说的那样。不过这本书还是给了我很多启示,所以有必要批判地读这本书。 书中其实有许多疑点。比如:此书开篇就说罗斯查尔德家族是如何神秘以致于没几个人知道,又说他如何富有,如果按每年5%的收益率来算,他现在的财富已经超过50万亿美元。但我在网上搜索罗斯查尔德时,发现其实他并没有那么神秘,甚至还有罗斯查尔德家族的网站,新生儿唇裂。而他不为人所知的原因是他经营的资产并没有摩根或高盛那么庞大和有影响力。当然,这也许是象书上所说的那样,只是个假象,罗斯查尔德喜欢躲在幕后。但作者计算罗斯查尔德财富的方法却是绝对错误的。因为他的资产并不是存银行,怎么可以按一个固定的收益率来算呢?难道他的资产只赚不赔吗?就算是存银行,利率也不可能不变,银行也可能会倒闭啊。不过这并不要紧,因为不论是罗斯查尔德、摩根还是洛克菲勒,他们都是国际金融家的代表,我们只要知道国际金融家对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就行了,至于到底谁才是他们的领袖并不是关键。 书中的语言很吸引人,有点象小说。但这就使得这本书不太严谨了。不过这也没关系,毕竟这本书不是什么学术著作。 这本书最核心的观点就是黄金才是财富的最终代表,应当恢复金本位制。书中描写国际金融家们不惜一切地获得货币发行权,就是为了通过利用货币发行权制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来攫取人民的财富,而黄金就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因为黄金产量比较稳定,可以比较稳定地表示商品的价值,在金本位制下也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书中对国际金融家行径的描述的确让人深感信用货币的弊端,在金本位制下就不会有这些悲剧了。但是大家都知道,黄金价值稳定是因为它的产量稳定,不象信用货币那样可以随意发行。而它的这个有点也正是它致命的缺点。黄金的产量跟不上现代经济的发展,这样必然造成通货紧缩,而通货紧缩显然会引起经济衰退。书中只对金本位制的优点歌功颂德,而对其缺点却只说“这只是人们主观的感觉”,这就太不严谨了。 当然《货币战争》也给了我许多启示,让我能新的他角度去看问题。比如,书中描述了国际金融家操纵政治,控制经济,这使我明白其实政治是实现经济目的的手段,不能孤立地看待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在看待政治问题的时候还要考虑它背后的经济问题;而经济问题有往往夹杂这许多政治的因素,对待经济问题是还需要探求它背后的政治因素。另外就是,寡头对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实在不可低估,当政治家们粉墨登场时,幕后总是闪烁这各种寡头的影子。

名人的金钱哲学_热爱金钱的本性

有很多人想赚钱,想了很久,可是却赚不到钱,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这些人脑海中的思想问题。 赚不到钱的人思想中最大的矛盾就是,他虽然想赚钱,却认为钱是不好的,这是潜意识的想法,他自己也不一定完全意识得到。 贫穷的人会认为有钱不一定好,谈赚钱铜臭味太重,赚太多钱很辛苦,会被人批评财迷心窍,甚至会被绑架等等。 一位女士指出,太有钱了不好,因为有钱就会腐败,她先生有钱后就在外面花天酒地,钱简直是万恶的根源,会使人犯罪。 说这种话、有这种想法的人,他的经济状况一定不好,因为他不喜欢钱,他虽然意识上很想赚钱,但是潜意识中又在排斥金钱,有这种矛盾的心理怎么可能赚得到钱呢? 就算有赚钱的机会到来,你都会把它赶走;就算钱到了你口袋,你也会把它散尽。人喜欢与接受他的人在一起,钱也是一样,你不断地想它不好,排斥它,它怎么会来找你呢? 这样不但不会赚钱,而且还会磨损你的心灵,让你处于矛盾与痛苦之中。 有钱人的想法到底是什么?有钱人到底对钱怎么看的?答案就是他们都非常热爱金钱。几乎每一个非常有钱的人都会想:金钱是非常美好的。 因为他们喜欢钱,觉得钱非常棒,所以他们接受金钱的到来,欢迎赚钱的机会,掌握赚钱的方法,他们不断地大量吸引着金钱,金钱会自动找上门来。 因为他们热爱钱,也非常珍惜钱,所以他们保留他们所获取的财富,不愿轻易让它们流失,而且不断地储蓄与理财,所以他们自然会成功致富。 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先生曾说过:“贫穷是罪恶。”他不想犯罪,所以他一定要有钱。 美国首富“钢铁大王”卡内基先生曾经说过:“贫穷是无能的表现。” 这些有钱人都在想贫穷是不对的,人不可以没钱,赚钱是应该的,赚钱是非常好的,有钱才是正确的,他们都非常热爱金钱。 假如你真的想要赚大钱,第一步就是先改变思想,尤其是思想中对金钱的负面联想必须先消除,要建立对金钱的正面联想,这是每一个有钱人都做得到的事。你有了他们一样的思想,才会有和他们一样的结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