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肌肉注射试题

肌肉注射试题

肌肉注射试题
肌肉注射试题

胃肠外科实习生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 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 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 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淋巴

D.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2.某患儿,1岁半,因急性肺炎住院,肌内注射选择的最佳部位是( )

A.上臂三角肌下缘

B.臀大肌

C.臀中肌、臀小肌 E.股内侧肌

3.肌肉注射时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使注射部位肌肉放松常用注射姿势:( )

A.侧卧位:上腿稍弯曲,下腿伸直。

B.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

C.仰卧位:常用于危重患者及不能翻身的患者。

D.坐位:坐位要稍高便于操作

4. 肌肉注射操作有误的是( )

A左手拇指和食指错开,并绷紧局部皮肤

B.右手以执笔式持注射器,用前臂带动腕部的力量,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肌肉

C一般刺入2.5~3cm(针头的2/3,消瘦者及病儿酌减)

D.如无回血,右手可推动活塞,缓慢注入药液

5、不属于留置尿管期间的护理是()。

A.保持引流通畅

B.每日给予会阴擦洗

C.定期更换插管日期

D.拔管前间歇式夹闭引流管

6.以下不属于降温过程中出汗时应做的护理是()。

A. 及时擦干皮肤

B.更换衣物

C.保持皮肤和床单清洁、干燥

D.输入液体

7. 测量肛温时,应将体温计插入直肠( )

A.1-2cm B 2-3cm C 3-4cm D 4-5cm

8. 测量血压时,水银柱下降的速度为()mmH/秒

A 2

B 3

C 4 D2-4

9. 不可用拇指测量脉搏是因为().

A.拇指太大

B.拇指太粗

C.拇指的动脉搏动强,易于病人的动脉混淆

D.操作不雅观

10. 测量口温的部位是( )

A放在舌下B放在舌上 C 放在舌中D 放在舌下热窝处

11.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被称为生命体征,是因为( )

A.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机体的生理现象

B.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机体的观察指标

C.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机体评价生命活动质量的指标

D.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评估病人的基本资料

12. 玻璃贡注式体温计的刻度为( )

A.30—40度

B.32—42度

C.30—42度

D.35—42度

13. 对新入院病人测量体温应首先

A.准备好体温计

B.让病人擦干汗液

C.测量时间为5min

D.核对病人并作合理解释

14. 体温计的毛细管和水银槽之间有一凹陷,其作用是( )

A.使水银柱与冷不致下降

B.便于看清温度

C.便于消毒体温计

D.使水银柱与冷不致下降便于看清温度

15. 对脉搏短绌的病人应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搏,一般由谁发出口令计时1min( )

A.病人

B.听心率者

C.测脉搏者

D.两人同时发出

16.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时,如病人有剧烈活动应让病人休息( )

A.10—20min

B.20—30min

C.30—40min

D.15—20min

17. 体温、脉搏、呼吸可以同时测量,但对苦闹不合作的小儿一般应先测量( )

A.体温

B.脉搏

C.呼吸

D.没有顺序要求

18. WHO规定,舒张压的指标为( )

A.肱动脉搏动消失

B.变音

C.肱动脉搏动消失与变音之间的数值

D.听不清之上的数值.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口腔护理时擦洗牙齿表面、()、()、舌下及(),遵医嘱处理口腔黏膜异常。为患者进行床上擦浴遵循(),()顺序擦洗。注意保护患者(),给予遮蔽。

2、膀胱过度膨胀且衰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宜超过()ml。始终保持尿袋的位置低于()。

2、房颤的患者需同时测量()和()。

6、病人不慎咬碎体温计时,应立即(),以免损伤消化道粘膜,然后口服( )以延缓汞的吸收,病情允许时,可服用( )的食物促进汞的排泄。

7、正常成人脉搏为( )次/分,脉搏搏动均匀,( ) ( )相等,动脉壁光滑(),有一定的弹性。

9、测量脉搏时,不可使用( )指,因易于病人脉搏相混淆,为偏瘫病人测脉时,应选用()肢体,为异常脉搏,危重病人诊脉时应测量()分钟。

12、当听诊器听到第一声搏动音时,此时血压计汞柱所指刻度为(),当搏动音突然消失或减弱,汞柱所指刻度为()

三、简答题

1、臀大肌注射法定位(10分):

2、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10分)

3.留置尿管期间,应该做到哪些方面?(10分)

4.确认胃管在胃内的方法(12分)

肌肉注射法操作流程

肌肉注射法 目的:对不能口服及静脉给药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 评估患者: 1、七步洗手法 2、核对医嘱 3、你好,1-1床丁一,我是您的责任护士小李,我先核对一下您的床尾卡,您今天感觉好点了吗,刚才给您测量体温是39度,根据医嘱现在需要要给您肌肉注射柴胡2毫升,帮您降温,希望您配合,我们在右边注射好吗,请您侧卧,我现在要看一下您的皮肤情况。 4、遮挡屏风,协助患者侧卧,察看皮肤情况。”很好,您的皮肤没有红肿、硬结、瘢痕。请您先休息一下,我去准备一下” 操作前准备: 1、接触患者后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2、检查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有效期;检查一次性注射器的规格、有效期及包装有无漏气;检查药品的名称、质量、剂量及有效期。将安部锯痕,用消毒纱布拭去锯屑,包裹瓶颈,折断安部。打开注射器,松动活塞,按无菌操作原则抽吸药液,套上安部,放入无菌盘内。 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层,治疗盘内放入含有2毫升注柴胡射液的5毫升注射器,

2%安尔碘,无菌棉签、弯盘、注射单 治疗车下层,放利器盒,医疗垃圾筒、生活垃圾筒 操作过程: 1、操作前依据治疗单核对患者腕带、床号、姓名,松开床尾盖被,拉上床档,协助患者取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弯曲,使注射部位肌肉放松,暴露臀部,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保暖。选择注射部位。 2、用安尔碘棉签以穿刺点为中心环形消毒注射部位皮肤一次,直径大于5厘米,消毒棉签放入医用垃圾筒内弃用。再次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取掉安部,排尽空气;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快速进针,回抽,慢推,快速拔针。用干棉签按压片刻。针头放入锐器盒内,注射器放入黄色医疗垃圾筒内弃用,棉签放入黄色医疗垃圾筒内弃用。 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放下床档。 4、再次查对患者的床号、姓名,安部放入锐器盒。指导患者:您好,感谢你的配合,注射完退热剂后会引起出汗,请您多喝水,吃清淡饮食,30分钟后我会来复测体温。如果有什么不适请及时按呼叫器通知我,我也会随时来巡视病房的。 操作后按七步洗手法洗手,记录注射时间、药物剂量、用法、用量。注意事项: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 自我介绍 按医院要求着装 【目的】 肌内注射法是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1需迅速达到药效、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2、局部麻醉用药或术前供药。 3、不宜或不能作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者。 【部位】 应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大血管较远的部位。其中以臀大肌为最常用,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及上臂三角肌。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1)十字法。以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一侧划一水平线,从服务员骼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从髂后上棘至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 (2)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核对】 接到医嘱后,二人与电子医嘱核对,核对无误后在治疗单左侧画蓝勾。 【评估】 一、评估患者的病历:姓名、性别、年龄、病因、病情(诊断、主诉、近 期病情变化);近期生命体征情况;各项化验有无明显异常;心电图是否正常。有无药物过敏史、既往史。 二、到病房评估患者: 1、评估病房环境:光线充足,病房安静、舒适、整洁。 2、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3、自我介绍,反核对患者。 4、向患者告知操作的目的、擦作方法,取得患者的信任及同意。 5、检查被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 【准备】 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治疗车、快速手消、棉签、安尔碘、治疗巾、遵医嘱准备药液(核对药品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检查瓶身有无破损、裂痕;药液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无菌注射器2-5ml。铺无菌盘后按无菌要求抽取药液放于无菌盘内。【操作】 1、再次核对患者,告知患者操作的方法、注射药物及作用;拉围帘,保护患者 隐私;协助患者舒适卧位,松解衣裤,充分暴露注射部位。 2、选择注射部位后皮肤消毒两次,安尔碘螺旋式由内向外消毒,直径5CM以上, 第二次消毒范围应大于第一次。 3、核对药液,排尽空气,检查核对后左手紧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如握笔姿

肌肉注射注意事项

随着医学的进展,疾病谱的改变和新生代抗生素的大量涌现,静脉给药途径也被广泛地应用到临床工作中,但肌肉注射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果我们重视不够也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特别是在特殊情况下的肌肉注射。现将本人从事护理工作多年的心得总结如下。 1 首先严格遵守以下注射原则 (1)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做好“三查、七对”;(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防感染;(3)选择合适注射器、针头以及正确的注射部位;(4)正确的注射方法: 掌握“二快一慢”无痛注射,注射后观察药物反应。 2 特殊情况下肌肉注射注意事项 2.1 小儿肌肉注射小儿臀部肌肉不发达,定位不当易伤及血管及神经,部位是食指尖与中指尖分别置髂前上棘与髂嵴下缘处所构成的三角区内,注射时近距离垂直进针,推注药液稍快,防小儿扭动折断针头。 2.2 恶液质病人因极度消耗皮下脂肪及肌肉层较薄,注射时左手捏起穿刺部皮肤,同时缓慢注药防药液积聚。 2.3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如血友病、再障等,由于凝血因子的缺乏及凝血机制障碍致出凝血时间延长,一般尽量避免注射,必要时应在肌注后延长按压穿刺部位时间,勿揉搓。 2.4 浮肿病人常见于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时,由于组织间隙积聚过多的液体,致皮肤肿胀发亮,注射时左手食、中指错开向下按压绷紧皮肤,快速进针,注射后用力按压针眼,防渗出。 2.5 肥胖者及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肥胖者皮下脂肪层厚,药液注入脂肪层不易吸收,影响治疗作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为减少局部刺激,二者均应深部肌肉注射,一般用7号针头注射,抽无回血注入药液。 2.6 注射部位有瘢痕,皮肤病者注射时尽量避开瘢痕、皮肤病处,因瘢痕处药液不易吸收,皮肤病处霉菌易被带入深部组织造成感染。 2.7 “惧针”心理者注射前摆正体位,做好解释工作,注射时分散注意力,缓慢推注药物,减少疼痛,防止晕针发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果我们能注意到以上几点,相信会减少不良反应,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肌肉注射法的注意事项:

肌肉注射试题

一、填空题: 1、肌内注射常用部位,其次是、、 及。 2、臀大肌定位法中的联线法是与联线的为注射部位;十字法是向左或向右,以 作一其为注射部位(避开内角)。 3、臀中肌、臀小肌定位法之一是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和 处,、和中指间的三角区为注射部位;之二是外侧三横指处(病人手指宽度为标准)。 4、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股外侧肌位于,下10cm 与上10cm的范围,此处、很少通过,注射范围较广,可供多次注射,尤适用于岁以下幼儿。 5、上臂三角肌位于,肩峰下处,此处肌肉较薄,可供小剂量注射。 6、肌内注射的常用体位是卧位和,臀部肌肉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和不适,可采用侧卧位:上腿,下腿;俯卧位:足尖,足跟,头偏向一侧。 7、同时注射多种药物时,应先注射的药液,然后注射 的药液,同时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8、注射时要做到“两快一慢”,即和,慢,注药速度均匀。 9、注射时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和,无回血时方可注射。 10、对经常注射的患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并用针头,避免和减少硬结发生,避开、、等部位注射。 二、单选题: 1、成人臀大肌注射时,一手绷紧皮肤,另一手用腕部的力量快速垂直刺入针头的 A 1/3 B 2/3 C 1/2 D 3/4 E 全部 2、对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其有损伤的危险 A 坐骨神经 B 迷走神经 C 脊椎神经 D 股神经 3、成人肌肉注射消毒面积为 CM A 6×6 B 5×5 C 8×8 D 3×3 4、肌肉注射前的评估内容是 A 确认医嘱和注射卡 B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注射目的和方法 C 询问过敏史 D 患者注射部位情况 E 以上都是 5、肌肉注射完毕,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的内容是 A 肌肉注射的日期、时间 B 注射的药名和剂量 C 患者的反应 D 以上都对 6、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及不能翻身的病人,采用注射较为方便。 A 臀中肌、臀小肌 B 臀大肌 C 股外侧肌 D 上臂三角肌

肌肉注射的方法

肌肉注射的方法(Intramuscularinjection,im) 预备物件: 用完即弃的消毒针管与针(Gauss22,即长而中粗),消毒剂(如70%火酒),消毒纱布,棉花和胶布 方法: 洗手解释将作的程序和鼓励病人 1.将需要打针的部位的衣物揭开(一般为上手臂的三角肌(deltoidmuscle),侧上四分一的主臀肌(glutealmuscle)或上腿外侧的肌肉) 2.用消毒剂将打针位置附近的皮肤消毒 3.提醒病人放松肌肉 4.迅速地把针插入与皮肤成90度角,但需留意所插入的深度 5.先抽入小许,如发觉抽入血液,即可能错插血管,所以必须把针弃掉再找一新的位置注射 6.如没有血液,则可慢慢注射 7.迅速地把针拉出 8.将消毒棉花压向皮肤针孔处,再以胶布固定 9.检查病人的反应,如有需如再加以肯定和鼓励 10.清理,小心地将用后的纱布,针与安瓿抛弃 11.再次洗手 肌内注射法(IM 或im) 肌内注射法是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一)目的 1.和皮下注射同,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2.不宜或不能作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者。(二)部位 应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大血管较远的部位。其中以臀大肌为最常用,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及上臂三角肌。 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1)十字法。以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一侧划一水平线,从服务员骼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从髂后上棘至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图10-8)。 (2)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图10-8)。操作步骤评分标准分值 1、备物将备齐的治疗盘放于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未查对扣1分1 2、查对 认真核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方法。未认真三查七 对扣3分 7 3、解释 向病人解释注射目的,缓解其紧张心理,以取得 病人的合作。 未解释扣2分2 4、取注射器 检查一次性注射器的灭菌日期、有无漏气、如针 头脱落可给予衔接,从开口处撕开将注射器取出,将 针头斜面与注射器刻度调到一个水平面旋紧、查注射 未检查注 射器塑料袋有 效期、漏气扣2 6

肌内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 1 肌内注射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并发症1:疼痛 表现为注射局部疼痛、酸胀、肢体无力、麻木。可引起下肢及坐骨神经疼痛,严重者可引起足下垂或跛行,甚至可出现下肢瘫痪。 预防及处理 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2.掌握无痛注射技术:进行肌内注射前,先用拇指按压注射点l0秒钟,尔后常规皮肤消毒,肌内注射;用持针的手掌尺侧缘快速叩击注射区的皮肤(一般为注射区的右侧或下侧)后进针,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疼痛。 3.配制药液浓度不宜过大,每次推注的药量不宜过快过多。股四头肌及上臂三角肌施行注射时,若药量超过2ml时,须分次注射。经过临床试验,用生理盐水注射液稀释药物后肌内注射,比用注射用水稀释药物后肌内注射,更能减轻病人的疼痛。 4.轮换注射部位。 并发症2:神经性损伤 表现为注射当时出现神经支配区麻木,放射痛、肢体无力和活动范围减少。约一周后疼痛减轻。但留有固定麻木区伴肢体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发生于下肢者行走无力,易跌跤。 预防及处理 1.周围神经药物注射伤是一种医源性损伤,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应在慎重选择药物、正确掌握注射技术等方面严格把关。 2.应尽量选用刺激性小的药物。 3.注射时应全神贯注,注意注射处的解剖关系,准确选择臀部、上臂部的肌内注射位置,避开神经及血管。为儿童注射时,除要求进针点准确外,还应注意进针的深度和方向。 4.在注射药物过程中若发现神经支配区麻木或反射痛,应考虑注入神经内的可能性,须立即改变进针方向或停止注射。 5.发生后可行理疗、热疗,促进炎症消退和药物吸收,同时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将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

--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操作时间6分钟) 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放置:治疗盘、2毫升注射器、碘伏、棉签、药液、砂轮、注射卡、弯盘、盐酸肾上腺素1支、污物缸、速干手消毒剂。 治疗车下放置:感染性污物桶、生活性污物桶、损伤性污手桶。 操作流程: 1口诉:操作开始。 2核对并打印医嘱:*床,**,安痛定2毫升肌肉注射。 3携注射卡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4评估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床,**。阿姨,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是吗?我核对一下您的腕带,*床,**,住院号12345。**,您现在感觉怎样?有什么不舒服吗? 发热,头疼。**,由于您发烧,体温39度,我现在遵医嘱给您注射安痛定,安痛定能够起到退热止痛的作用,请您配合一下,好吗?。您有药物过敏史吗?那我们一会在右侧臀部注射好吗?您在床上休息,不要离开,我去准备用物,一会过来给您注射,好吗? 5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检查物品有效期。 6根据医嘱取所需药物,检查药物:安痛定在有效期内,液体无混浊、沉淀、絮状物。 7用物准备齐全,均在有效期内,备齐用物,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床,**,您准备好了吗?我们可以开始操作了吗? 8拉隔帘,协助患者取侧卧位,脱裤至膝。我协助您取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弯曲。 9再次查对药物,弹药物,砂轮划痕,消毒,棉签擦拭,折断安瓿。 10取注射器,抽吸所需药液。 11取棉签2根,1根夹于无名指,1根沾碘伏。 12选择、评估注射部位: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侧做一水平线,从髂脊最高点做一垂线,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向象避开内角为注射部位。皮肤无炎症、硬结、疤痕。 13皮肤消毒,面积大于5厘米:开始消毒了,消毒药有点凉。消毒好了,身体不要移动。 14排气(针尖部1滴液体,勿滴落)**,我现在开始注射了,您不要紧张,放松臀部肌肉。15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垂直刺入,抽无回血,注药,拔针,按压针孔。按压片刻,无出血。 16分离针头,针头弃于锐器盒内,注射器毁形弃于感染性污物桶内。 17再次核对药物,弃于损伤性污物桶内。 18协助患者穿裤,整理床单位,消毒双手。 19**,安痛定给您注射完了,有什么不舒服吗?您一定要多饮水,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水分,30分钟后复测体温。呼叫器放在您的枕边,您有需要或感到不舒服及时叫我,我也会经常过来看您的。谢谢您的配合,再见! 20回治疗室整理用物,医用、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洗手,记录。 21口诉:操作完毕。 --

肌肉注射技术

肌肉注射技术 要点 1. 肌肉注射是一项将一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技术。 2. 肌肉注射的目的是用于注入药物不宜或不能口服或静脉注射,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3. 肌肉注射部位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以臀大肌常用。 4.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注射原则。 5. 肌肉注射穿刺时针头与皮肤呈90°角进针。 6. 肌肉注射常见并发症主要有疼痛、局部硬结、药物回渗、神经损伤、感染、晕厥或晕针、断针。 肌肉注射术(intramuscular injection, IM):将一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技术。人体的肌肉组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药物注入肌肉组织后,沿结缔组织或肌纤维迅速扩散,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体循环,作用于全身,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位的精确定位,应选择肌肉较厚,离神经、大血管较远的部位,其中最常用的部位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一、适应症 1. 注入药物不宜或不能口服或静脉注射,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

2. 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如油剂、混悬液。 二、禁忌症 1. 严重出、凝血倾向,血小板或凝血因子明显减少或用肝素、双香豆素等进行抗凝治疗者。 2. 注射局部有各种皮损、炎症、硬结、瘢痕。 3. 破伤风发作期、狂犬病痉挛期。 4. 癫痫抽搐、不能合作的患者也相对禁忌,必要时可予以镇静。 5. 2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选择臀大肌注射。 三、材料准备 1. 治疗车、无菌盘、碘伏、无菌棉签、2 ml或5 ml注射器、一次性治疗巾、弯盘、药液、溶媒、手消毒液、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锐器盒。 2. 屏风或围帘。 四、操作步骤 1. 准备 ①评估:患者年龄、病情、意识状态及营养状况;用药史,心理状态及对给药计划的了解、认识及配合程度;注射部位的皮肤、肌肉组织状况及肢体活动度 ②医患沟通:核对患者信息。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肌肉注射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③患者准备:协助取舒适体位 暴露注射部位 ④医护人员准备:洗手、戴口罩

小儿肌肉注射的注意事项

小儿肌肉注射的注意事项 肌肉注射是小儿患病时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一般常用于药物不宜口服、病儿不能口服药物,或根据病情需要快速药物效果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肌肉注射虽然由护士执行,但作为家长也应该协助做好护理工作。 (1)对懂事的孩子,应给予说明打针的必要性,让孩子勇敢地接受,尤其应给孩子以同情安慰,消除紧张害怕心理,减少不良反应。 (2)协助护士做好注射前的三查七对工作,务必做到准确无误。 (3)如药物在使用前需作过敏实验,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有无异常或不适。如有无胸闷、气短、呼吸不畅、苍白、青紫或烦躁不安,以便及时报告医护人员,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4)肌注过程中,对婴幼儿要固定好,不让其挣扎乱动,以免弄断针头。 (5)注射后不要立即离开,应停留在医院观察15分钟左右。 (6)肌注后应让孩子休息一段时间,不要作剧烈的跑动。肌注后如孩子诉说打针部位疼痛,走动不便,要严密观察。必要时到医院请医生检查。 (7)肌注后药物引起的局部硬块,可用热敷或艾条促其吸收 注射部位和注射方法( ) 虽然国际上并没有明文规定小儿的注射部位,但医学家一致同意,注射的部位应尽量避免触及主要的血管和神经。小儿接受肌肉注射的三大部部位是: .臀部() .股外侧肌( ) .臀部和腹腔间区() 首先,婴儿的臀部很小,以少量脂肪为主,只有一小块未成长的肌肉可供注射。所以肌肉注射是很危险,因为很容易打到坐骨神经。加上婴儿如果蠢动,拳打脚踢的话,更增加危险性。所以,小儿起码要等到一岁左右开始学走路后,臀部肌肉才渐渐发育,这时才可采用肌肉注射。所以,婴儿是不适合於臀部接受肌肉注射的。 二岁以上的小孩,由於臀肌渐渐发育,且肠骨后上棘?到股骨大转子的連线外侧,又无重要的血管神经分布,所以,被一般公认为最理想的注射部位。注意,小儿接受注射时,最好俯卧,注射针头应保持垂直角度。 其次,我们谈到股外侧肌。股外侧肌是目前小儿科医生公认为最理想的注射部位。它是在股骨大转子到膝盖中间的肌肉,详细的說,将大腿前面纵面平分为二后,在外侧的一半再分三分,最外侧的三分之一,部为注射部位。注射时必须手指压住这个部位,垂直注入,针头不应长过一吋,才是正确的选择股四头肌的股外侧肌注射,最重要的一点是股外侧肌在小儿出生时就发育良好,且距重要的血管神经较远,所以小儿选用大腿前面中外三分之一的部位是适合的,注射部位於腿部,应限於前腿四分之一外上角,角度是。 最后,臀部和腹腔间区的注射部位。 臀部和腹腔间区的注射部位,是将食指垂直的对正肠骨后上棘部位,外展中指(延肠骨棘外展),即形成一个三角形,这三角形的角即为股骨大转子,注射部位就是在这三角形的中间。

肌肉注射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肌肉注射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关键词】并发症发生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措施 肌肉注射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因为人体肌肉组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后,可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在进行注射时,我们可选择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进行肌肉注射。由于肌肉注射是有创性的操作,在临床实践中常引起一些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1 药液回渗 1.1 判定标准①注射部位有肉眼可见的药液或血液;②注射部位皮肤变色(脱色或着色);③注射部位组织变形(萎缩或水肿)。 1.2 发生原因①常规肌内垂直注射方法有关,②注射用药物的总量和药物的性质;③注射的速度;④注射针头的内(外)径;⑤注射后留(拔)针的时间;⑥进针的深度;⑦注射部位情况如肌肉的大小、组织的弹性、有无水肿和硬节等;⑧全身情况如有无休克、出血性疾病等;其它如拔针后按摩注射部位等。 1.3 预防措施药液回渗的危害不仅在于影响用药剂量的准确性,还会引起注射局部疼痛、组织变形(萎缩或水肿)或变色(脱色或着色)等注射相关并发症。华慧娟[1]、谢少清[2]等介绍Z track肌内注射法和气泡封堵肌内注射法,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药液的外渗:Z track肌内注射法在注射前以左手中指和无名指使待注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侧移(皮肤侧移1 cm左右),然后以左手食指和拇指朝同一方向绷紧固定该部位皮肤,维持到拔针后,迅速松开左手,此时侧移

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位置还原,原先垂直的针刺通道随即变成Z型;气泡封堵肌内注射法是在注射前用注射器抽吸药液时使针筒内也抽入少量空气,随药液注入(约0.2~0.5 ml),最后注入的少量空气在局部形成单个气泡,对注射后药液回渗可起到一定的封闭阻止作用。张翠清[3]等认为肥胖的患者采取臀大肌注射时应选择适当长度的注射针头可减少药液的外渗。 2 局部硬结 是最常见的肌肉注射并发症,常发生于长期肌肉注射的患者。注射局部皮肤发红,凸起。接触时,患者有疼痛感。在同一部位再次注射时患者疼痛明显,并且护士推药困难。 2.1 注射后出现硬结的原因①久病卧床,体弱消瘦患者; ②局部血循环不良,药物吸收缓慢; ③注射深度不够,药物注入脂肪层,不易被吸收,形成硬结; ④注射油剂,刺激性强药物或经常在同一部位注射,局部组织屡受刺激。 2.2 预防①对体质较差,局部循环不良者,注射后可行局部热敷,或用活血化瘀的中草药局部外敷,以利药物吸收; ②注射难于溶解的药物前,充分振荡摇匀,使药物完全溶解后,再行注射; ③注射难于吸收的药物,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给肥胖患者注射时,应作深部肌肉注射; ④长期注射患者,应有计划的轮换注射部位。 2.3 治疗措施孙冠兰[4]经临床实践证明芒硝大黄外敷治疗肌肉注射硬结症效果良好;田庆[5]、周秀新[6]等认为半导体激光器照射治疗,硫酸镁湿热敷,金黄散调和蜂蜜湿敷都可以治疗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技术操作规程

肌肉注射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患者的神志、合作程度、心理状况。 2、注射部位皮肤情况、药物性质、有无过敏史。 3、环境是否清洁、舒适、安全。 【准备】 1、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物品:药物、肾上腺素1支、安尔碘、棉签、消毒 砂轮、物消液(消毒擦手小毛巾)、消毒弯盘一套或 有盖方盘一个、一次性注射器、治疗盘一个、污物 缸、利器盒。 3、环境:安静、整洁、舒适。 4、体位: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 【方法】 处置、核对医嘱?备好用物?安瓿按锯水原则掰开?正确抽吸药液?放入消毒弯盘或消毒有盖方盘内?将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解释?必要时关闭门

窗,屏风遮挡?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并暴露注射部位?选择部位?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双手?消毒皮肤(直径>5cm)?取一根棉签夹于左手无名指与小指之间?右手拿起注射器,再次核对?排尽空气?左手拇指、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和注射部位呈直角,快速刺入肌肉内(针头的2/3,消 瘦及小儿酌减)?右手固定针铨,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缓慢推注药液?注射完毕,左手以棉签按压进针处,同时快速拔针?再次核对后,注射器放于污染缸内?整理床单元?协助患者舒适卧位?交代患者注意事项?消毒双手?回治疗室按消毒隔离要求处理用物?洗手?记录。 【评价】 1、熟练、轻巧,操作方法规范。 2、熟悉过敏反应,疼痛休克等抢救程序。 3、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4、与患者沟通语言恰当,态度和蔼。

【理论提问】 1、肌肉注射的十字法、联线法如何定位? 答:(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右侧 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 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 角(从髂后上棘至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 (2)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2、肌肉注射取卧侧位时,你怎样协助病人使之 臀部肌肉放松? 答:为使臀部肌肉松弛,注射时侧卧位可上腿 伸直,下腿稍弯曲。 3、肌肉注射时为何针梗不能全部刺入? 答:肌肉注射时一般进针约2.5—3㎝(针头 的2/3、消瘦者即病儿酌减)。切勿将针梗全部 刺入,以防针梗从衔接处折断。 4、婴幼儿肌肉注射为何常用臀中肌、臀小肌

新生儿肌肉注射(精选.)

新生儿肌肉注射,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学术观点护理学 时间:2017-03-31 17:40:45浏览(317)评论(12)点赞(2)收藏(2)新生儿肌肉注射在许多医院仍有使用,也有部分医院将所有需要肌肉注射的药都改为静滴,原因是怕损伤神经。 笔者所在的医院对维生素K1这样的药,医生仍然喜欢开肌肉注射。新生儿的肌肉注射与成人、儿童的部位均有所不同,笔者几年前刚到新生儿科时,正要采用执笔式肌肉注射,结果被老师指出,这是错误的方法,瞬间吓到笔者。于是便开始不断地查找资料,现就关于新生儿肌肉注射的正确方法作如下分享。 错误的方法 婴幼儿由于臀大肌还不够发达,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或三角肌注射。 其中臀中肌、臀小肌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目前使用较广泛。 其定位方法为: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 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或者是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应以患儿手指的宽度为标准。(如下图1)

然而据文献记载,学者研究表明,小儿臀部骨肉发育差,在光镜下小儿的臀大肌纤维直径为7.5um-8um,成人则为87.5um。小儿臀部小,臀部肌注时,患儿欠合作,如注射部位选择、注射方向、深度及操作不当,易造成坐骨神经药物注射伤。另有文献报道,臀部肌肉注射致坐骨神经损伤在成人罕有发生,而小儿并非少见。 新生儿因解剖和生理的特点,臀部肌肉极不完善,即便是选择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因注射部位临近坐骨神经,加之药液的刺激,也难以避免发生新生儿坐骨神经损伤。再者,婴幼儿肌肉注射可选择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并以患儿三横指法来定位,而在临床应用中却又很难按照此法定位,故操作中的随意性大,这无疑是造成新生儿坐骨神经损伤的极大隐患。

最新肌肉注射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肌肉注射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7-03 14:20:00 ] 作者:郭娟编辑:studa0714 【关键词】并发症发生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措施 肌肉注射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因为人体肌肉组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后,可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在进行注射时,我们可选择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进行肌肉注射。由于肌肉注射是有创性的操作,在临床实践中常引起一些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1 药液回渗 1.1 判定标准①注射部位有肉眼可见的药液或血液;②注射部位皮肤变色(脱色或着色); ③注射部位组织变形(萎缩或水肿)。 1.2 发生原因①常规肌内垂直注射方法有关,②注射用药物的总量和药物的性质;③注射的速度;④注射针头的内(外)径;⑤注射后留(拔)针的时间;⑥进针的深度;⑦注射部位情况如肌肉的大小、组织的弹性、有无水肿和硬节等;⑧全身情况如有无休克、出血性疾病等;其它如拔针后按摩注射部位等。 1.3 预防措施药液回渗的危害不仅在于影响用药剂量的准确性,还会引起注射局部疼痛、组织变形(萎缩或水肿)或变色(脱色或着色)等注射相关并发症。华慧娟[1]、谢少清[2]等介绍Z track肌内注射法和气泡封堵肌内注射法,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药液的外渗: Z track肌内注射法在注射前以左手中指和无名指使待注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侧移(皮肤侧移1 cm左右),然后以左手食指和拇指朝同一方向绷紧固定该部位皮肤,维持到拔针后,迅速松开左手,此时侧移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位置还原,原先垂直的针刺通道随即变成Z型;气泡封堵肌内注射法是在注射前用注射器抽吸药液时使针筒内也抽入少量空气,随药液注入(约 0.2~0.5 ml),最后注入的少量空气在局部形成单个气泡,对注射后药液回渗可起到一定的封 闭阻止作用。张翠清[3]等认为肥胖的患者采取臀大肌注射时应选择适当长度的注射针头可减少药液的外渗。 2 局部硬结 是最常见的肌肉注射并发症,常发生于长期肌肉注射的患者。注射局部皮肤发红,凸起。接触时,患者有疼痛感。在同一部位再次注射时患者疼痛明显,并且护士推药困难。 2.1 注射后出现硬结的原因①久病卧床,体弱消瘦患者; ②局部血循环不良,药物吸收缓慢; ③注射深度不够,药物注入脂肪层,不易被吸收,形成硬结; ④注射油剂,刺激性强药物或 经常在同一部位注射,局部组织屡受刺激。

肌内注射操作流程.docx

肌内注射操作流程 尊敬的评委老师好,我是××科的×××,今天被考核的项目是肌内注射,现在我已准备完毕,请问可以开始吗? 1、核对医嘱:“2床,李岚,安痛定2ml,im”。 2、到病人床前进行评估:“您好,是2床李岚李大姐吗?”核对床头卡,昏迷病人核对腕带。“李岚大姐,因您体温高,根据医嘱我要给您注射安痛定退热,以前您对什么药物过敏吗?对安痛定过敏吗?噢,没有,请您侧卧,我看看注射部位的皮肤情况”。协助病人侧卧,“注射部位(臀大肌)无炎症、硬结、瘢痕,李大姐,一会儿,咱们就在这里注射吧?”。检查完盖好盖被。 “李大姐,我回去准备用物,请您稍等,马上回来”。 3、回治疗室: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好口罩。 4、准备用物。 ⑴检查纱布包:“有效期××年××月,无破损、无潮湿”。打开无菌纱布,置于治疗盘中。 ⑵核对注射卡及药液:用纱布擦去浮土,检查安痛定(有效期××年××月)“在有效期内,安瓿无裂痕、药液无变色、变质、混浊、沉淀、絮状物,可以使用”。将安瓿尖端药液弹下。 (3)常规消毒安瓿颈部及砂轮,在安瓿颈部划一锯痕,再次消毒后放于治疗台左上方。 (4)检查注射器(有效期××年××月)“在有效期内,无漏气、破损,可以使用”。 (5)折断安瓿放于治疗台左上方,打开注射器,拧紧针头并使斜面向下(与刻度方向相反)左手食指固定针栓,右手拉动活塞,检查无漏气。按正确方法抽吸药液,排气到针梗部位后,置于无菌纱布内。空安瓿放于治疗盘内,以便核对。分类处理弯盘内垃圾。应用消毒剂消毒双手。 5、携用物到病人床旁,核对患者“李岚大姐,您准备好了吗,我来为您注射安痛定”,再次核对床头卡。屏风或隔帘遮挡。 6、“李大姐,请侧卧,上腿伸直、下腿弯曲,这样会使肌肉放松”,协助病人侧卧,暴露注射部位(最常用臀大肌)。

肌肉注射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并发症发生原因预防措施治疗措施 肌肉注射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因为人体肌肉组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后,可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在进行注射时,我们可选择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进行肌肉注射。由于肌肉注射是有创性的操作,在临床实践中常引起一些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1 药液回渗 判定标准①注射部位有肉眼可见的药液或血液;②注射部位皮肤变色(脱色或着色);③注射部位组织变形(萎缩或水肿)。 发生原因①常规肌内垂直注射方法有关,②注射用药物的总量和药物的性质; ③注射的速度;④注射针头的内(外)径;⑤注射后留(拔)针的时间;⑥进针的深度;⑦注射部位情况如肌肉的大小、组织的弹性、有无水肿和硬节等;⑧全身情况如有无休克、出血性疾病等;其它如拔针后按摩注射部位等。 预防措施药液回渗的危害不仅在于影响用药剂量的准确性,还会引起注射局部疼痛、组织变形(萎缩或水肿)或变色(脱色或着色)等注射相关并发症。华慧娟[1]、谢少清[2]等介绍Z track肌内注射法和气泡封堵肌内注射法,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药液的外渗:Z track肌内注射法在注射前以左手中指和无名指使待注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侧移(皮肤侧移1 cm左右),然后以左手食指和拇指朝同一方向绷紧固定该部位皮肤,维持到拔针后,迅速松开左手,此时侧移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位置还原,原先垂直的针刺通道随即变成Z 型;气泡封堵肌内注射法是在注射前用注射器抽吸药液时使针筒内也抽入少量空气,随药液注入(约~ ml),最后注入的少量空气在局部形成单个气泡,对注射后药液回渗可起到一定的封闭阻止作用。张翠清[3]等认为肥胖的患者采取臀大肌注射时应选择适当长度的注射针头可减少药液的外渗。 2 局部硬结 是最常见的肌肉注射并发症,常发生于长期肌肉注射的患者。注射局部皮肤发红,凸起。接触时,患者有疼痛感。在同一部位再次注射时患者疼痛明显,并且护士推药困难。 注射后出现硬结的原因①久病卧床,体弱消瘦患者; ②局部血循环不良,药物吸收缓慢; ③注射深度不够,药物注入脂肪层,不易被吸收,形成硬结; ④注射油剂,刺激性强药物或经常在同一部位注射,局部组织屡受刺激。 预防①对体质较差,局部循环不良者,注射后可行局部热敷,或用活血化瘀的中草药局部外敷,以利药物吸收; ②注射难于溶解的药物前,充分振荡摇匀,使药物完全溶解后,再行注射; ③注射难于吸收的药物,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给肥胖患者注射时,应作深部肌肉注射; ④长期注射患者,应有计划的轮换注射部位。

肌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肌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 肌内注射法(intramuscular injection)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肌内组织内的方法。主要用于由于药物或病情因素不宜口服给药:要求药物在短时间内发生疗效而又不适于或不必要采用静脉注射;药物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不适于皮下注射者。肌内注射亦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如疼痛、神经性损伤、局部或全身感染、疾病传播、硬结形成、针头堵塞及过敏性休克等,由于疾病传播、硬结形成、虚脱、过敏性休克、针头弯曲或针头折断等并发症其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处理与皮内注射、皮下注射基本相同,此处不予重复叙述。本节详细叙述肌内注射发生的其它并发症。 一、疼痛 (一)发生原因 肌内注射引起疼痛有多方面原因,如针刺入皮肤的疼痛,推药时药物刺激皮肤的疼痛。一次性肌内注射药物过多、药物刺激性过大、速度过快。注射部位不当,进针过深或过浅等都可引起疼痛。 (二)临床表现 注射局部疼痛、酸胀、肢体无力、麻木。可引起下肢及坐骨神经疼痛,严重者可引起足下垂或跛行,甚至可出出下肢瘫痪。 (三)预防与处理 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2、掌握无痛注射技术。本组结果表明穴位按压肌内注射法,可减轻疼痛,按压的 穴位为关元俞、太冲等穴位。进行股内注射前,先用拇指按压注射点10s,尔后常规皮肤消毒,肌内注射。国外有资料指出注射时如按常规操作,注射器内存在少量的空气可减少疼痛。用持针的手掌尺侧缘快速叩击注射区的皮肤(上般为注射区的右侧或下侧)后进针,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疼痛。

3、配制药液浓度不宜过大,每次推注的药量不宜过快过多。股四头肌及上臂三角肌施行注射时,若药量超过2ml 时,须分次注射。经过临床试验,用生理盐水注射液稀释药物后肌内注射,比用注射用水稀释药物后肌内注射,能减轻病人的疼痛。 4、轮换注射部位。 预防与处理流程: 二、神经性损伤 (一)发生原因 主要是药物直接刺激和局部高浓度药物毒性引起神经粘连和变性坏死。 (二)临床表现 注射当时即出现神经支配区麻木、放射痛、肢体无力和活动范围减少。约一周后疼痛减轻。但留有固定麻木区伴肢体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发生于下肢者行走无力,易跌跤。局部红肿、疼痛,肘关节活动受限,手部有运动和感觉障碍,受累神经损伤程度:根据受累神经支配区运动、感觉障碍程度,分为完全损伤、重度损伤、中度损伤和轻度损伤。分度标准如下: 完全损伤:神经功能完全丧失 ;

临床肌肉注射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现就肌肉注射中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探讨如下。 局灶性肌病 (1)注射性肌挛缩症:是肌肉注射引起的局灶性肌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的发生与局部反复接受肌肉注射有密切关系。肌注既存在针刺创伤引起局部渗血、水肿;也存在药物的局部刺激和吸收不良的情况,这种创伤性、化学性刺激导致局部肌膜、肌肉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变化,进而导致骨膜增厚、肌肉纤维化及瘢痕挛缩,造成局部功能障碍。由于肌注部位的不同,因而可发生虎口处的手内在肌挛缩症、三角肌挛缩症、臀肌挛缩症等多种类型。其中以臀肌挛缩症最多见,几乎发生于儿童期患者身上,近年国内资料报道,发症有增多的趋势,其中独生子女患病率又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值得注意。本症国内以往认识不足,近年逐渐引起重视。但广大基层在诊治上延误的现象仍不少,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病一般于多次局部注射后2~3年,才逐渐出现症状,可见预防的关键在于应尽量减少及避免滥用肌肉注射,掌握好注射的深度,避免将药液注在肌膜上。对于确需反复多次肌注治疗者,应选用局部刺激性轻的药物,对局部作必要的热敷、按摩、TDP照射,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药液的局部离子导入法处理等,可预防及减轻本病的发生或发展。应避免对小儿采用合谷穴、曲池穴、三角肌等处的反复注射,注射过程严格无菌操作等,都是预防其他部位肌挛缩症发生的方法。 肌挛缩症一旦发生,轻症患者对生活及活动影响不大,经非手术治疗及功能锻炼,可望恢复正常或好转。对于症状明显、功能障碍严重者,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对局部挛缩组织作切断及部分切除术,能有效地松解粘连,治愈绝大部分患者。 (2)局部硬结:本病发生于各年龄组,尤多见于长期反复进行肌肉注射的患者。局部注射刺激性大、吸收困难的药液,注药深度不够,未能深达肌肉组织,而仅在皮下或肌膜中造成吸收不良,这些因素均造成对局部的刺激而产生硬结。为防止本病的发生,应避免滥用肌注,避免或少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掌握好肌注深度,避免反复在同一注射点上注射给药。一旦硬结发生,可采用下述措施进行处理。①新鲜马玲茨箔片贴敷法:取新鲜马玲茨洗净,切箔片贴敷于硬结表面,干时即更换新的箔片,每日4~6次;②枝子红花酒局部离子导入治疗,每日1~2次;③热醋患部湿敷,每次30分钟;④TDP局部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⑤硬结周围注射2%普鲁卡因2ml加地塞米松2~5mg,隔日1次,4次为1个疗程。 周围神经损伤 肌注时选位不正确,或因局部神经走向异常,均可造成对神经的直接损伤。注射部位过于靠近周围神经,注射刺激性较大的药液时,可因药液的渗透刺激而造成神经损伤。因臀部肌注最多,因此发生坐骨神经损伤的机会也最多,在小儿更易遇到,应引起重视。坐骨神经损伤,年龄稍大者能诉说患肢放射性窜痛,但年幼者仅表现为烦躁哭闹、患肢拒动、被动活动时每致患儿哭闹突起或加剧。患肢运动障碍,跛行,膝踝关节屈曲无力,久病者可出现患肢肌肉萎缩,肢体变细。掌握准确的肌注部位,避免用刺激性大的药液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一旦发症,

肌肉注射法的操作流程1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 1 目的 1 .1 需达到药效和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不能或不宜作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者。 1.2建立一个标准的肌肉注射操作流程 2范围:适用于全场各类病猴 3 职责:兽医或检疫兽医执行并准确掌握本流程 4 内容 4.1 准备工作:着装整洁,戴手套和口罩。 4. 2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以抽好药物的注射器(2ml或10ml)和针头(0.45#或0.55#),无菌持物钳,混悬剂需备较粗的9号针头和注射药物(根据需要还需备急救药品),砂轮、皮肤消毒剂(0.5%碘酊和75%乙醇)棉签、注射记录本,污物桶 4.3查好药品质量。 5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5.1携用物至猴舍,兽医人员进入舍巡查病猴。将病猴保定,档案员做记录。 5.2..肌肉注射部位定位法及针头的选择:应选择肌肉丰厚,没有大血管、神经分布的部位其中最常用的为臀大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5.2.1上臂三角肌注射法定位:部位为上臂外侧,大猴自肩峰下2-3横指,小猴自肩峰下1-2横指。 5.2.2股外侧肌注射法定位: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大猴大约为3-4.5厘米宽,位于膝上4-5厘米,髋关节下3厘米. 5.2.3臀大肌注射定位: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1/3处,为注射部位 5.2.4注射针头的选择:大猴子一般选择5.5#针头,小猴子一般选择4.5#针头。 5.3 消毒皮肤:从棉签缸或棉签纸袋内取出棉签两根,夹于左手小指,再从小指里取出一根蘸碘酊消毒皮肤(直径大于2.5厘米)后,夹于左手无名指。 5.4 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呈直角,快速刺入肌肉内,进针约为针头的三分之二深,消瘦者和病猴酌减。 5.5松开左手,轻轻抽动活塞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注射完毕后稍作旋转,以左手小指中的干棉签按压针眼处的同时快速拔针。

《肌肉注射》操作规程

肌肉注射操作规程 【目的】 1.需达到药效和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2.不能或不宜作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者。【评估】 1.患者的病情、合作程度、心理状况。 2.注射部位皮肤情况、药物性质、有无过敏史。 3.环境是否清洁、舒适、安全。 【准备】 1.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①上层:常规治疗盘(皮肤消毒盒、安尔碘、无菌棉签、污物杯),无菌注射盒、快速手消毒剂、注射药品、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标签、砂轮。 ②下层: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 3.环境:安静、整洁、舒适。 4.体位: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 ①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弯曲。 ②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 ③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和不能翻身的病人。 ④坐位:坐位椅要稍高,便于操作。

【方法】 处置、核对医嘱—→备齐用物—→查对有效期、有无破损、变质等—→写好药物标签—→手消(七步)—→正确抽吸药液—→药物标签贴于注射器—→放入治疗盒内—→将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解释—→必要时关闭门窗,屏风遮挡—→松被尾—→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并暴露注射部位—→选择注射部位—→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手消(七步)—→消毒皮肤(直径>5cm)—→再次核对—→再次排气—→取一根棉签夹于左手无名指与小指之间—→右手拿起注射器—→左手拇指、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和注射部位呈直角,快速刺入肌肉内(针头的2/3,消瘦者及小儿酌减)—→右手固定针栓,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缓慢推注药液—→注射完毕,左手以棉签按压进针处,同时迅速拔针—→再次核对后,注射器放于污物杯内,针头置于锐器盒内—→整理床单元,协助患者舒适卧位—→消毒双手—→交代患者注意事项,并签字记录—→携用物回治疗室按消毒隔离要求处理用物—→洗手。 【评价】 1.熟练、轻巧,操作方法规范。 2.熟悉过敏反应,疼痛休克等抢救程序。 3.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4.与患者沟通语言恰当,态度和蔼。 【理论提问】 1.肌肉注射的十字法、联线法如何定位?

肌肉注射操作规程完整版

肌肉注射操作规程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肌肉注射操作规程 【目的】 1.需达到药效和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2.不能或不宜作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者。【评估】 1.患者的病情、合作程度、心理状况。 2.注射部位皮肤情况、药物性质、有无过敏史。 3.环境是否清洁、舒适、安全。 【准备】 1.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①上层:常规治疗盘(皮肤消毒盒、安尔碘、无菌棉签、污物杯),无菌注射盒、快速手消毒剂、注射药品、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标签、砂轮。 ②下层: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 3.环境:安静、整洁、舒适。 4.体位: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 ①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弯曲。 ②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 ③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和不能翻身的病人。

④坐位:坐位椅要稍高,便于操作。 【方法】 处置、核对医嘱—→备齐用物—→查对有效期、有无破损、变质等—→写好药物标签—→手消(七步)—→正确抽吸药液—→药物标签贴于注射器—→放入治疗盒内—→将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解释—→必要时关闭门窗,屏风遮挡—→松被尾—→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并暴露注射部位—→选择注射部位—→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手消(七步)—→消毒皮肤(直径>5cm)—→再次核对—→再次排气—→取一根棉签夹于左手无名指与小指之间—→右手拿起注射器—→左手拇指、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和注射部位呈直角,快速刺入肌肉内(针头的2/3,消瘦者及小儿酌减)—→右手固定针栓,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缓慢推注药液—→注射完毕,左手以棉签按压进针处,同时迅速拔针—→再次核对后,注射器放于污物杯内,针头置于锐器盒内—→整理床单元,协助患者舒适卧位—→消毒双手—→交代患者注意事项,并签字记录—→携用物回治疗室按消毒隔离要求处理用物—→洗手。 【评价】 1.熟练、轻巧,操作方法规范。 2.熟悉过敏反应,疼痛休克等抢救程序。 3.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