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梨状肌综合症

梨状肌综合症

梨状肌综合症
梨状肌综合症

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is syndrome)之物理治疗(一)

Ewards定义梨状肌综合征(Piriformis syndrome)为由于损伤或激惹的梨状肌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的坐骨神经炎。在临床中它经常被误诊,因为像腰椎间盘疾病、骶髂关节功能障碍等能产生类似的症状,临常医生和物理治疗师的挑战是通过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确诊梨状肌综合征,使得在治疗中使用适合的治疗方式才成为可能。

梨状肌的解剖:

梨状肌起于骶骨的前面,一般是在S2~S4的水平,通过一个圆肌腱(round tendon,许多人梨状肌肌腱与闭孔内肌、上下孖肌肌腱合并)附着在股骨大转子的上内面,梨状肌作用主要是外旋髋关节,还有比较弱的外展、屈髋作用,并在步行和站立时提供姿势稳定。由S1和S2的脊神经支配。

理解梨状肌综合症需要了解坐骨神经与梨状肌解剖关系的变化,96% 的人群,坐骨神经从坐骨大孔沿着梨状肌的下面穿出,大约7%~21%的人群坐骨神经(或分支)从梨状肌穿过,有二种常见的情况:1)坐骨神经完全穿过梨状肌肌腹;2)坐骨神经分开,一个支(通常是腓神经部份)穿过肌肉,另一支(通过是胫神经部份)从梨状肌上缘或下缘穿出。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是坐骨神经梨状肌上缘穿出。如下图

梨状肌综合征常见于40~50的人群,影响所有职业和活动水平的个体。据报道梨状肌综合征在下背痛的病人当中的发生率为5%~36%,梨状肌综合征更常见于女性,可能是因为女性较大的Q角相关。

机制:

1)几个学者(Broadhust N et al)认为梨状肌综合征归因于梨状肌的短缩或痉挛,从而压迫坐骨神经,梨状肌的短缩或痉挛的原因可以是直接的创伤、手术后损伤、腰椎和骶髂关节病理和过度失用(overuse)。在这些背景下,那么梨状肌综合征标准的治疗就是集中在减少梨状肌的痉挛或短缩和任何相关的炎症,在物理治疗中常用的方式包括:超声、软组织松动术、热敷或冷喷(cold spray)和不同的腰椎治疗方法。

2)一些学者(Jason c tonley et al 2009)也认为梨状肌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在功能活动时继发于主动肌无力梨状肌被功能的摆在延长的位置或经受一个高强度的离性性负荷,例如:臀中肌和或臀大肌无力,会让一个大有离性心负荷转移动梨状肌,从而导致坐骨神经被压迫或激惹。那么基于以上的理论,那么治疗主要集中在训练无力的髋关节肌肉和在功能活动中髋关节运动模式的再教育。如下图可见到在下台阶的试验中发现患者右髋关节过度的内收和内旋。

梨状肌综合征

概述梨状肌是髋关节小外旋诸肌中最上一个,坐骨神经约85%经梨状肌下缘出骨盆,向下行于上孖肌、闭孔内肌、下孖肌、股方肌和臀大肌之间,然后到大腿后方支配大腿后侧及膝以下的运动和感觉。该处卡压引起梨状肌综合征,是下肢神经慢性损伤中最为多见。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的病因有外伤造成臀部出血、粘连、瘢痕形成;注射药物使梨状肌变性、纤维挛缩;髋臼后上部骨折移位、骨痂过大均可使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处受压。部分病人因坐骨神经出骨盆时行径变异,穿行于梨状肌内,当髋外旋时肌强力收缩可使坐骨神经受到过大压力,长久也是一种慢性损伤因素。临床表现主诉臀部疼和感觉异常,并向股后侧放射,由于影响行走,患者就诊时肌力下降多不严重。检查可发现患者有疼痛性跛行,轻度小腿肌萎缩,小腿以下皮肤感觉异常。梨状肌部位深压痛,抗阻力患髋外展外旋可诱发疼痛,并感到活动无力,被动屈髋、内收、内旋肘疼痛加重。实验室及其他检查“4 ”字试验时予以外力拮抗可加重和诱发坐骨神经痛,臀部压痛处Tinel征可阳性。X线检查可发现基础病因,如有髋臼骨折病史在X线上可显示移位之骨块或骨痂。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病常有腰痛伴有坐骨神经痛,腰椎代偿性侧弯畸形。腹部加压可加重或诱发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损害的范围与突出椎间盘部位相关。直推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而“4 ”字试验则可为阴性。二、神经鞘膜瘤高位坐骨神经鞘膜瘤较少见。其症状是进行性加重,与活动或休息无关。臀部有较强的Tinel征,但难以在局部扪及条索状的瘤体。有时可在B型超声上发现沿坐骨神经表面均匀增厚的回声带。手术和病理检查是最终确诊手段。治疗早期梨状肌综合征可经保守治疗而得到缓解,如病因不能解决,已形成较重瘢痕粘连或有骨痂压迫、神经行径变异则需手术治疗。手术效果和病程长短有很大关系。

梨状肌综合征诊疗方案

梨状肌综合征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①有外伤或受凉史。 ②常发生于中老年人。 ③臀部疼痛,严重者患侧臀部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多数伴有下肢放射痛、跛行或不能行走。 ④臀部梨状肌部位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直腿抬高在60°以内疼痛明显,超过60°后疼痛减轻,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2、西医诊断 参照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外科学(第7版)》。 ①以坐骨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疼痛从臀部经大腿后方向小腿和足部放射。 ②由于症状较剧且影响行走,故病人就诊时间也较早,肌力的下降多不太严重。 ③检查时病人有疼痛性跛行,轻度小腿肌萎缩,小腿以下皮肤感觉异常。有时臀部(环跳穴附近)可扪及索状(纤维瘫痕)或块状物(骨痴)。 ④“4”字试验时予以外力拮抗可加重或诱发坐骨神经痛,臀部压痛处Tinel 征可阳性。 ⑤有髋臼骨折病史者X线片上可显示移位之骨块或骨痴。 (二)证候诊断 1、气滞血瘀证:臀痛如锥,拒按,疼痛可沿大腿后侧向足部放射,痛处固定,动则加重,夜不能眠。舌暗红苔黄,脉弦。 2、风寒湿阻证:臀腿疼痛,屈伸受限。偏寒者得寒痛增,肢体发凉,畏冷,舌淡苔薄腻,脉沉紧。偏湿者肢体麻木,酸痛重着,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3、湿热蕴蒸证:臀腿灼痛,腿软无力,关节重着,口渴不欲饮,尿黄赤。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肝肾亏虚证:臀部酸痛,腿膝乏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无华,手足不温,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质红,脉弦细数。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治疗 1、松解类手法,包括扌衮、按、揉、点、压、弹拨、擦、振及被动运动等放松肌肉类手法。取穴及部位:环跳、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太溪、昆仑、涌泉及臀部、下肢等。 2、整复类手法,包括按揉松筋法,弹拨筋络法,肘尖点按法,理筋整复法,舒筋活血法等。 (1)按揉松筋法:患者俯卧,自然放松,术者迭掌按揉患部肌肉,反复按揉使局部肌肉由僵硬变为松软,且有发热感为度。 (2)弹拨筋络法:术者以双手拇指用力触及梨状肌,俯卧位局部点按弹拨揉,然后沿与肌纤维走行方向相垂直的方法来回弹拨10次左右。 (3)肘尖点按法:术者屈肘以肘尖在痛点明显处按压3min,力量务必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缓缓抬起,有较好的解痉止痛之效。 (4)理筋整复法:施掌推法或深按压法,顺肌纤维方向反复推压5--8次,力达深层,再以肘尖深压梨状肌2--3分钟。 (5)舒筋活血法:医者一手扶髋臀部,一手托扶患侧下肢,作屈膝屈髋、外展及旋外等被动运动,反复数次,使之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最后施擦法擦热局部。 3、特色手法治疗: 拔伸牵拉弹拨复位法。 患者取健侧卧位,健侧下肢屈曲,患侧下肢伸直,第一助手固定患者肩、脊,第二助手双手握住患侧下肢踝部,两名助手呈对抗性牵引,牵引力在同一直线上。术者位于患者背侧,术者以双手拇指用力触及梨状肌,俯卧位局部点按弹拨揉,然后沿与肌纤维走行方向相垂直的方法来回弹拨,可感到梨状肌肌肉松弛,表明已经复位。

梨状肌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梨状肌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依据 1、有外伤或受凉史。 2、常发生于中老年人。 3、臀部疼痛,严重者臀部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多半有下肢放射痛、跛行或不能行走。 4、臀部梨状肌部位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直腿抬高在60°以内疼痛明显,超过60°后疼痛减轻。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二、证候分类 1、气滞血瘀:臀痛如锥,拒按,疼痛可沿大腿后侧向足部放射,痛处固定,动则加重,也不能眠。舌暗红,苔黄,脉弦。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代表方剂:身痛逐瘀汤。 常用药物: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没药、五灵脂、地龙、香附、牛膝等; 2、风寒湿阻:臀腿疼痛,屈伸受限。偏寒者得寒痛增,肢体发凉,畏冷,舌淡,苔薄腻,脉沉紧。偏湿者肢体麻木,酸痛重着,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代表方剂:腰腿痛3号方(协定处方)。 常用药物:独活、防风、牛膝、秦艽、细辛、白芍、茯苓、寄生、当归、桂枝、杜仲、续断、祁蛇、甘草、川芎 3、湿热蕴蒸:臀腿灼痛,腿软无力,关节重着,口渴不欲饮,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通络止痛。 代表方剂:四妙散

常用药物:黄柏、苍术、苡仁、牛膝、栀子、车前草、绵茵陈、防己、桑枝、木通。 4、肝肾亏虚:臀部酸痛,腿膝乏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无华,手足不温,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质红,脉弦细数。 治法:偏阳虚者,宜温补肾阳;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 代表方剂:偏阳虚者,右归丸为主方;常用药物:附子、肉桂、鹿角胶、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菟丝子、当归等。偏阴虚者,左归丸为主方;常用药物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子、龟板胶、菟丝子、鹿角胶、牛膝等。 三、疗效评定 1、治愈:臀腿痛消失,梨状肌无压痛,功能恢复正常。 2、好转:臀腿痛缓解,梨状肌压痛减轻,但长时间行走仍痛。 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2例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2例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采用副环跳穴速刺、简便推拿、中药熏蒸治疗。结果:1~2疗程治疗后,治愈38例(73.1%),显效和有效14例(26.9%),总有效率100%。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有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副环跳穴;速刺;简便推拿;中药熏蒸 笔者2004~2005年,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5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52例患者均来源于我院针灸门诊。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8~56岁,平均37岁;病程2天~3个月,平均46天;前移型48例,后移型4例。所有病例均为单侧部位发病。 1.2 诊断标准:(1)患侧臀部深处酸痛,伴同侧大腿后侧及小腿外侧放射性疼痛,偶有小腿外侧发麻,严重者走路跛行,臀部呈“刀割样”剧痛,用力或咳嗽时呈下肢窜痛,日久患侧肌肉萎缩;(2)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有明显压痛,深压在梨状肌走行位置上可触到高起的条索状物;(3)直腿抬高试验患侧在60度以前疼痛显示,抬举受限,抬腿超过60度以后疼痛反而减轻;(4)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5)测量两下肢长短时,出现两下肢不等长现象。以患侧下肢延长或缩短鉴别前移型和后移型。前移型特征:患侧下肢变长,髂后上棘轻微凹陷,占大多数。后移型特征:患侧下肢变短,髂后上棘轻微凸起,占极少数。 2 治疗方法 (1)针刺: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穴位常规消毒后,选择0.35×100 mm 毫针,快速直刺自拟副环跳穴(环跳穴直上约一寸处)65~75 mm,提插捻转,使患者产生触电样针感沿着下肢后外侧放射至足部3次;(2)简便推拿:①前移型:屈膝屈髋,外展外旋法。患者取仰卧位,健侧下肢伸直,医者立于患侧一手扶住健侧髂前上棘处,另一手握住患肢的小腿上部,嘱患者尽量屈膝屈髋,医者

梨状肌综合征详解

梨状肌综合征详解 梨状肌综合征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疾病。一般认为,腓总神经高位分支,自梨状肌肌束间穿出或坐骨神经从梨状肌肌腹中穿出。当梨状肌受到损伤,发生充血、水肿、痉挛、粘连和挛缩时,该肌间隙或该肌上,下孔变狭窄,挤压其间穿出的神经、血管,而出现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症,称为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由梨状肌损伤引起,以骶髂关节区疼痛,坐骨切迹和梨状肌痛较重,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引起行走困难、跛行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1.病因 多由于大腿内旋,下蹲突然站立,或腰部前屈伸直时,一旦发生旋转,使梨状肌受到过度牵拉而致损伤。亦可左髋部扭闪时。髋关节急剧外旋,梨状肌猛烈收缩,亦可引起该肌损伤。部分病例仅有过劳或夜间受凉,而产生臀疼痛。小腿外侧及后侧麻木。抽痛,或腓总神经麻痹等症状和体症,此种情况可能与坐骨神经和梨状肌损伤变异有关。 2临床表现 疼痛是本病的主要表现,以臀部为主,并可向下肢放射,严重时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剧烈,需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行走。患者可感觉疼痛位置较深,放散时主要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有的还会伴有小腿外侧麻木、会阴部不适等。疼痛严重的可诉说臀部呈现“刀割样”或“灼烧样”的疼痛,双腿屈曲困难,双膝跪卧,夜间睡眠困难。大小便、咳嗽、打喷嚏等因为能增加腹压而使患侧肢体的窜痛感加重。 3检查 1.直腿抬高试验 直腿抬高在60°以前出现疼痛为试验阳性。 (直腿抬高试验:令病人仰卧做直腿抬举试验,患侧下肢抬高30°~60 °时痛逐加重,而抬高超过60 °后,疼痛反而减轻,此外,亦常见小腿外侧皮肤感觉过敏或减退及跟腱反射改变等。) 2.梨状肌紧张试验 是检查梨状肌损伤的一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患者仰卧位于检查床上,将患肢伸直,做内收内旋动作,如坐骨神经有放射性疼痛,再迅速将患肢外展外旋,疼痛随即缓解,即为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是梨状肌综合征的常用检查方法。 (另一种梨状肌紧张试验:病者俯卧位,两下肢伸直。检查者先用一手握住患侧踝部,将膝关节屈曲90°,另一手按住对侧骶髂部以固定骨盆,然后将小腿用力向外侧推压,使髋关节内旋以致梨状肌紧张。若出现臀部疼痛并向下肢放射者,即为阳性,说明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处受损,多由于梨状肌损伤、痉挛压迫坐骨神经所致。) 4诊断 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的临床表现:臀部疼痛且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放射;大小便、咳嗽、喷嚏可增加疼痛。除此之外,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还需要一些检查的支持:患侧臀部压痛明显,尤以梨状肌部位为甚,可伴萎缩,触诊可触及弥漫性钝厚,成条索状或梨状肌束,局部变硬等。 直腿抬高在60°以前出现疼痛为试验阳性,因为梨状肌被拉长至紧张状态,使损伤的梨状肌对坐骨神经的压迫刺激更加严重,所以疼痛明显,但超过60°以后,梨状肌不再被继续拉长,疼痛反而减轻。另外,除了直腿抬高试验外,还要做梨状肌紧张试验。通常梨状肌综合征时梨状肌紧张试验也为阳性。 5鉴别诊断 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压迫症状。在临床中造成坐骨神经压迫症状的疾病有多种,因此确诊梨状肌综合征时需要除外其他疾病造成的坐骨神经疼痛。 主要有坐骨神经炎和根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起病较急,疼痛沿坐骨神经的通路由臀部经大腿后部、窝向小腿外侧放散至远端,其疼痛为持续性钝痛,并可发作性加剧或呈烧灼样刺痛,站立时疼痛减轻。 根性坐骨神经痛多由于椎间盘突出症、脊柱骨关节炎、脊柱骨肿瘤及黄韧带增厚等椎管内及脊柱的病变造成。发病较缓慢,有慢性腰背疼痛病史,坐位时较行走疼痛明显,卧位疼痛缓解或消失,症状可反复发作,小腿

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最好的方法

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最好的方法 肌肉在人体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器官之一,人体的站立支撑、做动作等等都需要肌肉参与进来才能够实现。梨状肌是处于人体臀部附近的一种肌肉群层,而当我们运动前没有做好准备活动,或者是剧烈运动后就有可能使得梨状肌受损,从而引起梨状肌综合征这种病症,对人体有很大影响。下面来介绍下其治疗的最好方法。 ★治疗方法:   1、梨状肌综合征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梨状肌的炎性病变,解除梨状肌对坐骨神经的压迫,早期治疗可以使梨状肌的病变中止,不再对神经继续卡压;晚期无法通过保守治疗缓解者可选用手术方法治疗以解除压迫。所以无论病变早期或晚期经过有效治疗,均可康复,预后良好。   2、如果经各种治疗仍无法缓解症状应排除注意腰椎及神经本身病变。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或尽量减少活动,以利病灶部水肿、炎症的吸收,并注意下肢、臀部

的保暖,避免过劳及风寒湿的不良刺激,在缓解期应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腰臀部肌肉的功能锻炼。  3、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臀部疼痛并向患侧放射,即坐骨神经压迫症状。在临床中造成坐骨神经压迫症状的疾病有多种,因此确诊梨状肌综合征时需要除外其他疾病造成的坐骨神经疼痛。主要有坐骨神经炎和根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起病较急,疼痛沿坐骨神经的通路由臀部经大腿后部、窝向小腿外侧放散至远端,其疼痛为持续性钝痛,并可发作性加剧或呈烧灼样刺痛,站立时疼痛减轻。根性坐骨神经痛多由于椎间盘突出症、脊柱骨关节炎、脊柱骨肿瘤及黄韧带增厚等椎管内及脊柱的病变造成。发病较缓慢,有慢性腰背疼痛病史,坐位时较行走疼痛明显,卧位疼痛缓解或消失,症状可反复发作,小腿外侧、足背的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足及趾背屈时屈肌力减弱,踝反射减弱或消失,这类病变可做X光片检查以协助诊断。此外,梨状肌综合征还应该和其他造成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疾病相鉴别,如臀部脓肿、坐骨神经鞘膜瘤等病。  4、手法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缓解病人的痛苦。采用手法治疗时,首先要选准部位。患者可取俯卧位,双下肢后伸,使腰臀部肌肉放松,手术患者自

梨状肌综合征-中医推拿疗法

梨状肌综合征-中医推拿疗法 梨状肌起于盆腔内骶骨前面2、3、4骶前孔的外侧,向外下穿过坐骨大孔达臀部,以肌腱止于股骨大转子,是髋关节的外旋肌。梨状肌的上方有臀上神经及臀上血管穿出,其下方有臀下神经及血管穿出,而坐骨神经在其稍外侧通过。所以梨状肌的变异,痉挛、炎症、水肿等因素均能对坐骨神经产生压迫症状。变异的梨状肌(图178)是造成本病的重要原因。由于解剖学的变异,容易受到外伤或炎症等刺激引起梨状肌的挛缩,而挤压坐骨神经,使坐骨神经的营养血管循环障碍,产生动脉的供血不足和静脉回流受阻等病理改变。 再则,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受炎症等因素刺激后,局部粘连形成,神经可位移的范围缩小,张力增加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临床表现】 以患侧臀部及下肢坐骨神经痛为主。其疼痛症状常因受着凉、走路或活动后加重,咳嗽,

大便等腹压增加时,可出现小腿后外侧至足部放射痛加剧;卧床休息后,其症状可获减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是本病的重要体征。 【诊断和鉴别】 有一侧臀部和下肢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加上直腿抬高试验受限、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及臀部梨状肌体表投影部位(图179)深压痛这些体征,在排除骨关节疾病的基础上即可诊断本病。 鉴别诊断见下表: 【治疗】 1.治疗原则疏筋解痉,祛瘀通络。 2.常用穴位及部位次髎、中髎、下髎、环跳、殷门、委中、阳陵等穴,臀部、股后部

及小腿外侧等部。 3.常用手法掌根按揉法、按压法、指揉法、弹拨法、擦法和热敷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操作方法梨状肌位于臀大肌的深层,当损伤后绝大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坐骨神经痛症状,因此臀大肌一般比较紧张,这给推拿治疗本病带来了困难。要使推拿手法效应达到臀部深层组织梨状肌,首先就要解除臀大肌的痉挛问题。其方法如下: (1)患者取俯卧位,放松患侧臀部及下肢,医生立于其患侧。在臀部先施以掌根按揉法,手法的刺激量不要大,但需柔和,其目的是使臀部肌肉放松,这样对改善局部的血液供应和回流有利。然后在股后。 小腿后部同样施以掌根按揉法,上下往返3~5分钟。再指揉委中、承山、昆仑诸穴。 (2)经以上手法治疗臀部肌肉放松的基础上,再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施按压法和弹拨法。手法刺激量一定要由轻到重,要避开臀大肌的抗御力量;弹拨要与梨状肌呈垂直方向。此法可缓解痉挛的梨状肌,祛瘀通络,是治疗中的重点。可将掌根按揉同梨状肌按压、弹拨三法结合起来交替应用,约5~8分钟。 要避开臀大肌的抗御力量,可采用膝关节屈曲的方法,并通过内、外旋转髋关节的被动运动(图180)来提高手法的治疗效果。

梨状肌损伤综合症的诊断与治疗

梨状肌损伤综合症的诊断与治疗 发表时间:2017-03-13T14:56:03.2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6期作者:张峰陈明生 [导读] 笔者于2005年至2015年共治疗800余例梨状肌损伤综合症患者取得非常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山东省青岛金湖诊所山东青岛 266000) 【关键词】梨状肌损伤综合症;按摩点穴针灸 【中图分类号】R68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242-02 梨状肌损伤综合症是指梨状肌损伤后引起的腰腿痛以及下肢活动障碍为主的症候群,因本病有明显坐骨神经痛临床症状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以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笔者于2005年至2015年共治疗800余例梨状肌损伤综合症患者取得非常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800例病人,男:480例、女320例,年龄35~60岁多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40年,急性患者200例、慢性患者600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征诊断疗效标准》。(1)病人有外伤及劳损史、(2)常见于中老年人、(3)臀部呈烧灼样疼痛,行走困难、(4)臀部梨状肌部位压痛呈(+)并可触及肌紧张导致的条索状硬结,直腿抬高一般无明显阳性体征,梨状肌紧张实验呈阳性。 1.3 本病临床特点及诊断 病人有剧烈运动史如跑步爬山和慢性劳损以及臀部外伤史,使梨状肌过度牵拉而造成损伤,患者能明确的讲述受伤过程,根据病人的陈述可帮助诊断。 1.4 症状 由于坐骨神经由梨状肌前方通过,另有35%变异情况腓总神经直接穿过梨状肌所以当梨状肌损伤是直接刺激坐骨神经引起的坐骨神经疼痛症状,如臀部疼痛并向大腿后面及小腿外侧放射,患者走路坡行下肢自觉无力,臀部可有“刀割样”剧痛,不能长时间行走,病程久治不愈者可导致臀部肌肉及下肢肌肉萎缩。 1.5 体征 除坐骨神经痛的体征,直腿抬高试验80%呈阴性,拇指及触诊时多感梨状肌鈍厚或有条索样感觉或肌索弹性明显减低局部性变硬,患处压痛明显,日久不愈着臀部肌肉可出现萎缩,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2.按摩治疗 2.1 治疗原则 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急性期解除梨状肌痉挛缓解对坐骨神经的压迫,慢性期剥离梨状肌与周围组织粘连使其恢复弹性。 2.2 手法 滚,推,按,揉,挫,弹拨,及运动关节等手法。 2.3 取穴与部位 (1)患者取俯卧位,在梨状肌的体表投影上术者先用揉按滚法在患侧沿梨状肌和臀大肌纤维方向往返治疗50次左右,使臀部痉挛的肌肉放松,再用拇指由轻到重按揉,若患者较胖拇指力度不够不能深达梨状肌,术者可用肘尖替代进行治疗,沿着梨状肌走行方向理顺梨状肌使其回槽,同时点压居髎、环跳、委中、承山、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昆仑等穴各三分钟。 (2)弹拨松筋:体位同上术者用拇指或肘尖沿着梨状肌纤维走行方向由轻到重深沉而缓慢的来回弹拨30~50次并按揉复平进行治疗。 (3)推擦腰骶部:体位同上术者一手放于患者上背部,一手沿骶棘肌自上而下直推至患者足跟,重点沿梨状肌纤维方向推擦拍打扣击,以透热为度。 3.针灸治疗 患者取则卧位患肢在上屈曲健侧腿在下伸直。 3.1 取穴 环跳、承扶、殷门、风市、委中、足三里、阳陵泉、承山、悬钟、昆仑。 3.2 操作方法 常规消毒针刺完毕后加针灸电疗仪中强度刺激留针半小时起针。 4.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锥 (1)痊愈:治疗两个疗程后病人自觉症状消失捡查梨状肌压痛消失。 (2)基本痊愈:治疗两个疗程后病人下肢活动偶尔有轻微的疼痛梨状肌压痛消失。 (3)好转:治疗两个疗程后走路多时下肢感觉轻微疼痛梨状肌有轻微压痛。 (4)无效:治疗前与治疗后无明显改善。 4.2 治愈640例占80%,基本治愈96例占12%,好转48例占6%,无效16例占2%总有效率98%。 5.典型病例 病人女:56岁:于2012年5月前来就诊,主诉:右下肢疼痛行走困难40年,40年前当兵时因每天的训练强度较大,训练半年后即出现右臀部疼痛休息后疼痛减轻,但病情逐年加重疼痛可向下肢后外侧放射并逐步出现行走难,经医院诊断为椎间盘突出症并做过各种治疗包括(椎间盘复位、按摩、针灸、理疗)无明显治疗效果,经检查腰部无明显异常,无椎间盘突出体征,右侧臀部梨状肌处可触及条索状隆起压之疼痛并向下肢放射,臀部及下肢肌肉萎缩,梨状肌紧张实验阳性,即诊断为梨状肌损伤综合症并给于按摩点穴再结合针灸电疗治

梨状肌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梨状肌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有外伤史或受凉史。 (2)常发生于中老年人。 (3)臀部疼痛,严重者患侧臀部呈持续性“刀割样”或“灼烧样”剧痛,多数伴有下肢放射痛、跛行或不能行走。 (4)臀部梨状肌部位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支腿抬高在60°以内统统明显,超过60°后疼痛减轻,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7版)(吴在德、吴肇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以坐骨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疼痛从臀部经大腿后方向小腿和足部放射。 (2)由于症状较剧且影响行走,故病人就诊时间比较早,肌力的下降并不严重。 (3)检查时病人有疼痛性跛行,轻度小腿肌肉萎缩,小腿以下皮肤感觉异常。有时臀部(环跳穴附近)可扪及条索状或块状物。(4)“4”字试验时予以外力拮抗可加重或诱发坐骨神经痛。(二)证候诊断

1.气滞血瘀证:臀痛如锥,拒按,疼痛可沿大腿后侧向足部放射,痛处固定,动则加重,夜不能眠,舌暗红苔黄,脉弦。 2.风寒湿痹证:臀腿疼痛,屈伸受限。偏寒者得寒痛增,肢体发凉,畏冷,舌淡苔薄腻,脉沉紧。偏湿者肢体麻木,酸痛重着。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3.湿热痹阻证:臀腿灼痛,腿软无力,关节重着,口渴不欲饮,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肝肾亏虚证:臀部酸痛,腿膝乏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无华,手足不温,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质红,脉弦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一)手法治疗可选用滚、按、揉、点、压、弹拨、擦、振及被动运动等放松肌肉类手法。取穴及部位:环跳、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太溪、昆仑、涌泉及臀部、下肢等。 1.按揉松筋法:患者俯卧位,自然放松,术者叠掌按揉患部肌肉,反复按揉使局部由僵硬变为松软,且有发热感为度。 2.弹拨筋络法:术者以双手拇指用力触及梨状肌,俯卧位局部点按弹拨揉,然后沿与肌纤维走行方向垂直的方法来回弹拨10次左右。 3.肘尖点按法:术者屈肘以肘尖在痛点明显处按压3分钟,力量务必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缓缓抬起,有较好的解痉止痛之效。 4.理筋整复法:施掌推法或深按法,顺肌纤维方向反复推压5-8次,力达深层,再以肘尖深压梨状肌2-3分钟。

梨状肌综合征诊断、治疗及预后

但是9工作环境情况是物理治疗师自己量化回答的9由于回忆和其他个人偏见9自我评价的数据可能存在一些不精确的地方 在推拿中手的位置和力量是易变的9任何一组都看不出有明显的模式 个人的操作经验对手的位置的影响可能比疼痛的影响强一些9或者不同的个体发现不同的手位能使自己更舒适 普遍认为放射摄影下可见的骨关节炎累及关节的数量与患者反映的疼痛之间并不总是一致9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非疼痛组与疼痛组有一样高的骨关节炎发生率 这项研究结果显示拇指腕掌关节的不稳定和拇指肌肉的无力与物理治疗师的拇指疼痛相关 这项研究也说明当出现与工作相关拇指痛时利手可能更能显示腕掌关节不稳定和拇指无力 一项关于物理治疗师的调查显示有拇指疼痛的物理治疗师可能出于本能地使用能够控制不稳定拇指的干预措施955 的患有手部疼痛的物理治疗师使用夹板夹或者支持带控制症状 作者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增加拇指的稳定性和强度是否能防止与工作相关拇指痛的发展或是减少对物理治疗师危害的严重性 身高和体重似乎与工作相关性拇指痛有一些联系9但更多的研究需要确定这些参数是如何与手法相联系 需要注意的是设计这项病例对照研究只能阐明这些因素与物理治疗师工作相关性拇指痛相关9还不能确定观察到的不同是否是引起工作相关性拇指痛的原因或结果9因此需要一项以一个新的物理治疗师开始工作为起点的纵向研究 结论物理治疗师工作相关性拇指疼痛在进行手法治 疗的物理治疗师中已经开始成为普遍问题 影响拇指疼痛的相关因素包括腕掌关节的活动度和拇指的力量 在对拇指疼痛进行有效干预时需要考虑并处理这些因素 <孙丽摘邱纪方校> 021梨状肌综合征!诊断"治疗及预后[英]/F i sh-m an L M ~Do mbi G W ~M i chael sen C -/ /A rch Ph y s M ed Rehabil .-2002~83<3>.-295~301 #收稿日期$2004-06-23#作者地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9湖北武汉430030 #作者简介$王海峰(1979-)9男9山东泰安人9在读硕士9主要从事神经精神方面的研究 梨状肌综合征是一个描述性\排他性诊断9只有在明确 没有引起坐骨神经痛的脊髓病因时才被考虑 然而9最近研究表明9影像学方面异常可以不引起疼痛9而明显坐骨神经痛在CT \MR I \脊髓造影和常规肌电图中却表现正常 几乎每个医生都见到过这种情况 1947年年初由Robi nson 使用梨状肌综合征一词9他描述了该病的5个明显的特点:①局部外伤史;②疼痛局限在骶髂关节\坐骨结节和梨状肌9疼痛沿着坐骨神经放射并出现行走困难;③弯腰\举重导致疼痛加重9通过牵引可以不同程度缓解;④在梨状肌的解剖部位可以触到梭形\ 腊肠状的块状物;⑤Lase g ue 征阳性 Robi nson 还发现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很可能有臀肌萎缩 对于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方法描述很少 S i naki 等\Nai nzadeh 和Lane \S y neck 在7例患者中使用体感诱发电位来测定在坐骨神经入骨盆口区域的邻近梨状肌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延迟9 但他们的实验中没有与正常人的比较9没有正常变异的估计9也没有所测定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Yeo m an \Peci na 和Gotli n 研究了世界不同地区的解剖变异9但是9在尸检中发现有约15 ~20 的坐骨神经-梨状肌通路方面的变异与临床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实际病例无关 Sol hei m 等9F rei ber g 和V i nke 9M izu g uchi 成功的外科手术治疗确证了该综合征的可治疗性 然而9如果没有可靠的诊断方法9就无法确定这些病例在可以治疗病例中所占比例 F ish m an 和Z y bert 使用FA I R ( 屈髋\内收\外旋)姿势时~反射的延长来诊断梨状肌综合征9 并在38个病例中显示了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本文即是以这些研究为基础9设计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标准9确认梨状肌综合征的电生理学的证据9评价由每种诊断标准诊断病例的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效果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自认患有梨状肌综合征的患 者 有腰背痛或坐骨神经痛的患者若符合临床诊断标准3项中的至少2项则被认为有梨状肌综合征9标准如下:①FA I R 位置( 患者侧卧9患侧髋屈曲\内收9内旋置于健腿上)时坐骨神经和梨状肌交点处疼痛;②梨状肌和坐骨神经交点处触痛(机械压力产生病理性机制);③仰卧位Lase g ue 征阳性(与健肢相比9患侧直腿抬高减少15 或者不到65 9检查使坐骨神经与梨状肌腱缘之间的接触拉紧) 在918例诉有腰背痛和/或坐骨神经痛的患者中进行了完整的病史收集和全面的体格检查9其中涉及1014条患肢(96例患者是双侧同时受累) 先测定患者处于解剖位置时单侧或双侧胫后和腓神经的~反射 按照~u g on \B raddo m 和Johnson 所述的方法进行了胫后~反射的测定 检查腓神经~反射时将电极放于远离腓骨小头6c m 处并在腘窝处刺激 然后该患者处于FA I R 体位5s 内9按同样的指南进行~反射的测定9两次测试间隔休息)5s 以降低反复刺激对~反射潜伏期的影响 在上述两神经的正常位置和FA I R 位置还记录~反射和刺激所出现的M 波 前后曾取得共88例无症状者下肢的测定数据并用从这些正常者中得到的FA I R 体位下~反射潜伏期延长的标准差来判断这些疑为梨状肌综合征患者中的异常状况 为了比较9229例FA I R 体位阳性患者的对侧肢体也按相同标准作了测定 ~反射延迟的测量: 考虑到在患者从正常位置改变为FA I R 位置时所发生的皮下神经的活动9 作者通过记录从刺激点到比目鱼肌或腓骨长肌的M 波或远端运动潜伏期的总和9再加上~反射的潜伏期来计算一个完整的反射弧的潜伏期 用这种方法9在神经刺激点的活动不会改变反射弧的潜伏期9除非因为在同样距离下远侧运动潜伏期通路的延长 441 国外医学 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4年第24卷第3期

梨状肌综合征小针刀疗法

梨状肌综合征小针刀疗法 梨状肌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又称梨状肌损伤或梨状肌孔狭窄综合征,是由于间接外力如闪、扭、下蹲、跨越等使梨状肌受到牵拉而造成撕裂,引起局部充血、水肿、痉挛,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产生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综合征。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在下肢神经慢性损伤中最为多见,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混淆。常规按摩、针炎、中药等方法治疗,疗程长,见效慢,对慢性损伤更难以根治,采用针刀治疗,疗效确切。 大部分患者都有外伤史,如闪、扭、跨越、站立、肩扛重物下蹲、负重行走及受凉等。某些动作如下肢外展、外旋或蹲位变直位时使梨状肌被拉长、牵拉而损伤梨状肌。梨状肌损伤后,造成筋经损伤,局部气血瘀滞,导致经脉不通,不通则痛。 梨状肌综合征小针刀疗法一 针刀定点:梨状肌体表投影的压痛点(髂后上棘、尾骨连线中点与大转子连线的中点的中内1/3点)。 操作规程患者俯卧,取梨状肌体表投影的压痛点(髂后上棘、尾骨连线中点与大转子连线的中点的中内1/3点)作为进针刀点。常规皮肤消毒后进针刀,刀口线与坐骨神经走向平行,针刀体与皮肤表面垂直。刺入后探索进针,当针刀通过臀大肌,达到梨状肌时,可能会出现空虚的感觉,如果该肌粘连变性会有硬韧酸胀感,同时会有麻窜感,如麻窜强烈并沿坐骨神经下传,提示针刀已触及神经干,需提起针刀向

外侧移动5mm,再进针刀.出现酸胀感处即为病变处,先排切2~3刀,横行剥离1次,再纵行疏通1次。然后出针。 出刀后,给予相应手法治疗。患者仰卧,屈骸屈膝90°,术者用手压住患者膝部外侧,让患者做外旋抗阻力动作2次。 操作间隔:每周一次,直至疾病痊愈。 梨状肌综合征小针刀疗法二 针刀定点:髂后上棘与尾骨尖的连线中点;该点与大转子尖部连线的中1/3段交界点;该连线的外1/3段交界点;梨状肌在大转子尖部的附着点。 操作规程:患者俯卧,刀口线应与坐骨神经的循行方向一致,刀体与臀部平面垂直。①松解髂后上棘与尾骨尖的连线中点压痛点,常规皮肤消毒后进针刀,针尖刺至髂骨背面时,探及其边缘,沿骨边缘继续向下刺入,达梨状肌肌束,切断部分紧张的肌纤维。再令针体向外侧倾斜,针刀刃紧贴胀骨内面刺入,纵行疏通剥离。②松解梨状肌中段的压痛点(环跳穴处),在此处可摸到臀肌深部有条索状肿大硬物,丿和痛可向下肢放射,针刀剌入皮肤后,摸索进针。若患者有刺痛感、电击感,出现避让反应,可能是针刃触及了神经、血管,应迅速将针刀上提,向旁边移动2mm,继续进针,待患者诉有明显酸胀感时,说明针刀巳达梨状肌病变部位。做纵向疏通,横向剥离手法.如针下有紧涩,绷紧感,可用切开剥离法。③松解梨状肌体表投影区的外1/3处压痛点。针刀摸索进针达髋臼后缘骨面。患者诉针下酸胀明显时,针刃多在关节囊部位,采用纵行疏通剥离,横行铲剥手法。该点治疗

梨状肌综合症康复指南

梨状肌综合征:是指梨状肌的急慢性损伤而引起的梨状肌水肿、痉挛、肥厚等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及其它骶丛神经、臀部血管等而引起以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症候群。 什么是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起于第2、3、4骶椎前面,分布于小骨盆的内面,经坐骨大孔入臀部,止于股骨大转子后面。 髂内动脉在此分为臀上动脉和臀下动脉,分别经梨状肌上,下孔穿出至臀部,分支营养臀肌和髂关节。 此肌因急、慢性损伤,或加上解剖上变异,致易发生损伤性炎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而产生腰腿痛,称为梨状肌综合症。 病因 病因主要是梨状肌的急性或慢性损伤。 梨状肌损伤是导致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梨状肌损伤后,局部充血水肿或痉挛,反复损伤导致梨状肌肥厚,可直接压迫坐骨神经而出现梨状肌综合征。

其次,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解剖关系发生变异,也可导致坐骨神经受压迫或刺激而产生梨状肌综合征。 此外,由于部分妇科疾患如盆腔卵巢或附件炎症,以及骶髂关节发生炎症时,也有可能波及梨状肌,影响通过梨状肌下孔的坐骨神经而发生相应的症状。

梨状肌综合征的运动康复 康复训练的指导原则:降低梨状肌的张力,改善相关肌群的肌力不平衡,纠正相关的生物力学改变。 康复目标包括: ●减轻疼痛 ●通过牵拉及力量训练和按摩以提高相关肌群的柔韧性 ●恢复正常运动 ●预防损伤发生 ●减轻疼痛 ●口服NSAID类药物 ●热敷,每天3次,每次20分钟。有助于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包括跑步) ●轻柔的梨状肌牵拉训练,可减轻对坐骨神经的压迫,从而减轻疼痛 ●牵拉及力量训练 ●待疼痛减轻后,可逐步开始肌肉牵拉训练,每天3组,每组5次,每次维持30秒 ●梨状肌力量训练,与牵拉训练相结合 ●肌肉按摩,隔天一次,以降低肌张力 ●同时进行腘绳肌、腹股沟、髋内收肌及下背部肌肉的牵拉和力量训练 ●恢复正常运动 鉴别诊断 1. 腰椎间盘突出本病常有腰痛伴坐骨神经痛,腰椎代偿性侧弯畸形。

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 由于梨状肌损伤、炎症,刺激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的臀腿痛为主的病症,称为梨状肌综合征,以臀部及大腿后侧疼痛、麻木为主要症状。多见于中青年人。 [应用解剖] 梨状肌起于第2、3、4骶椎前面,向外下穿出坐骨大孔后止于股骨大粗隆,协同其他外展外旋肌肉完成大腿的外旋动作,受骶丛神经支配。梨状肌的体表投影,为髂后上棘至尾骨尖作一连线,此线中点再向股骨大粗隆顶点作一连线,此直线刚好为梨状肌下缘。梨状肌把坐骨大孔分成上、下两部分,分别称为梨状肌上孔及梨状肌下孔,坐骨神经大多经梨状肌下孔穿出骨盆到臀部,解剖变异者则部分或全部由梨状肌内穿过(图8 -15)。坐骨神经穿出骨盆后,在臀大肌深面降至大腿后面,并在该处分为胫神经及腓总神经,支配小腿、足部的感觉及运动。 [病因病机] 梨状肌综合征多由间接暴力所致,如髋部扭闪,使髋关节急剧过度内、外旋或外展,或负重、久立、久蹲,均可使梨状肌损伤,进而变性、肥大和挛缩,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臀后部及大腿后外侧疼痛麻痹。 [临床表现] 臀部疼痛,酸胀,大腿后侧及小腿外侧有放射性疼痛和皮肤感觉减弱区,跛行。梨状肌投影点压痛,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可阳性,加强试验阴性。局部封闭治疗,疼痛可缓解或消失。 [诊断要点] 1.病史可有髋部扭闪外伤史。 2.临床症状臀部疼痛、酸胀,大腿后侧及小腿外侧有放射性疼痛。 3.体征梨状肌投影点压痛,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可阳性但加强试验阴性。 4.辅助检查多无明显异常。 [辨证论治] 可采用休息、手法理筋、中药、针灸和水针等方法治疗。 1.手法治疗患者俯卧,先按摩揉推臀部痛点数次,然后用拇指或肘尖来回拨动梨状机弹拨方向与梨状肌纤维方向相垂宜,共10 -20次。最后以按压痛点和牵井患胶而结束治疗。 2.药物治疗 (1)内服药:气滞血瘀,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可选桃红四物汤;经络不通,治宜舒筋止痛,可选当归鸡血藤汤。 (2)外用药:可选伤湿止痛膏外贴,或正骨水外搽。 3.水针治疗

梨状肌综合征的症状

梨状肌综合征的症状 梨状肌属于臀肌,位于臀区的中部,梨状肌综合征是由于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处受压疼痛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在临床症状上会表现为以臀部为主并向下肢放射的剧烈疼痛感,会影响到病人正常的行走和运动。而且当病人不运动时也不能消除疼痛的症状,甚至能影响到正常的睡眠,而且打喷嚏、大小便、咳嗽等都可引起疼痛症状加剧。 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1)约物治疗:梨状肌综合症患者,一般可通过外拥高约冶辽,例如“济愈堂.梨状肌.贴”可以狠hao的渗透肌肤,疏通筋络,达到自愈坐骨神经痛的木的。 (2)理疗或按摩:可解痉镇痛,舒筋活血,促进炎症消退,缓解疼痛、酸胀等症状。 (3)压痛点封闭疗法:醋酸强的松龙1毫升或醋酸确炎舒松-A 1毫升加2%利多卡因5毫升注射于梨状肌部位压痛点,每周一次,3~4次为一疗程。对慢性者,触诊梨状肌纤维局限性肿胀,肌质变硬,弹性变差,则用醋酸氢化可的松龙1毫升加透明质酸酶1500单位和0.5%普鲁卡因18毫升压痛点注射,每周一次,3~4次为一疗程。注意在注射前须做普鲁卡因过敏试验。 (4)开刀:经上述各种方法无效,病程很长,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病人可考虑开刀。开刀的目的是将梨状肌切断,或将坐骨神经同梨状肌和/或软组织行粘连松解。但疗效不能肯定。 注意事项: 1、饮食 患者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和水果,而且还要做好少食多餐,不能暴饮暴食。在平时还可以适当的食用全谷物和含钙食物,如海带、燕麦、黄豆、鸡蛋等,有助于补充营养,促进疾病恢复。同时,还要注意睡前补充钙量和维生素,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 2、适度运动 在恢复期的时候,梨状肌综合征患者还要注意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

梨状肌综合征的小针刀治疗

梨状肌综合征的小针刀治疗技术 梨状肌综合征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疾病。一般认为,腓总神经高位分支,自梨状肌肌束间穿出。或坐骨神经从梨状肌肌腹中穿出。当梨状肌受到损伤,发生充血、水肿、粘连时,该肌间隙或该肌上,下孔变狭窄,挤压其间穿出的神经、血管而出现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症,称为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多由于大腿内旋,下蹲突然站立,或腰部前屈伸直时,一旦发生旋转,使梨状肌受到过度牵拉而致损伤。亦可左髋部扭闪时。髋关节急剧外旋,梨状肌猛烈收缩,亦可引起该肌损伤。部分病例仅有过劳或夜间受凉,而产生臀疼痛。小腿外侧及后侧麻木。腓总神经等症状和体症,此种情况可能与坐骨神经和梨状肌损伤变异有关。 一、鉴别诊断 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臀部疼痛并向患侧放射,即坐骨神经压迫症状。在临床中造成坐骨神经压迫症状的疾病有多种,因此确诊梨状肌综合征时需要除外其他疾病造成的坐骨神经疼痛。主要有坐骨神经炎和根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起病较急,疼痛沿坐骨神经的通路由臀部经大腿后部、窝向小腿外侧放散至远端,其疼痛为持续性钝痛,并可发作性加剧或呈烧灼样刺痛,站立时疼痛减轻。根性坐骨神经痛多由于椎间盘突出,脊柱骨关节炎、脊柱骨肿瘤及黄韧带增厚等椎管内及脊柱的病变造成。发病较缓慢,有慢性腰背疼痛病史,坐位时较行走疼痛明显,卧位疼痛缓解或消失,症状可反复发作,小腿外侧、足背的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足及趾背屈时屈肌力减弱,踝反射减弱或消失,这类病变可做X光片检查以协助诊断。此

外,梨状肌综合征还应该和其他造成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疾病相鉴别,如臀部脓肿、坐骨神经鞘膜瘤等病。 二、小针刀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外伤和解剖变异有关,其病理变化是梨状肌局部充血,水肿,痉挛缩,粘连,肥厚而刺激压迫坐骨神经。相反的坐骨神经痛又可反射性刺激第1、2脊神经。使梨状肌更加紧张,形成恶性循环运用针刺治疗主要起到缓解肌肉痉挛,降低梨状肌张力,消除水肿,从而消除对神经血管的刺激和压迫症状。小针刀及手法的治疗,也同样解除肌肉痉挛,纠正肌肉神经筋膜的细微变位,减轻梨状肌内压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促进炎症水肿消退,恢复局部组织的物理生化平衡,从而治愈本病。 1、体位:俯卧位 2、定点: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下受压的压痛点即梨状肌下孔投影点。 3、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巾,行针刀术。 4、针刀操作:刀口线与坐骨神经走向平行,针刀体与皮肤面垂直刺入,此后,要摸索进针,当针刀通过臀大肌,达到梨状肌时,会产生棘粘连变性等有酸胀感,如果同时产生强烈麻串感且向下直放射时提起针刀向外侧移动刀锋,当只有酸胀感时则为病变处,先纵行疏通,再予横行剥离,然后出刀。 5、手法操作: 1、仰卧位,让病人外旋患肢,医生双手握住踝上与病人对抗,反复2-3次。2、让病人做直腿抬高试验,如达不到90度时,医生可帮助患者直腿抬高90度,以进一步松解坐骨

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 什么是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症是指由于梨状肌损伤而压迫坐骨神经所引起的一侧臀腿疼痛为主的病症。 为什么会造成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是臀部的深部肌肉,从骶椎前面开始,穿出坐骨大孔,而将其分成梨状肌上孔与下孔,止于股骨大转子。梨状肌主要是协同其它肌肉完成大的外旋动作。坐骨神经走行恰好经梨状肌下孔穿出骨盆到臀部。可见梨状肌和坐骨神经的解剖关系非常密切,梨状肌若受损伤或梨状肌与坐骨神经解剖发生变异就可能使坐骨神经受到挤压而发生各种症状。 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梨状肌损伤是导致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患者都有外伤史,如闪、扭、跨越、站立、肩扛重物下蹲、负重行走及受凉等。某些动作如下肢外展、外旋或蹲位变直位时使梨状肌拉长、牵拉而损伤梨状肌。梨状肌损伤后,局部充血水肿或痉挛,反复损伤导致梨状肌肥厚,可直接压迫坐骨神经而出现梨状肌综合征。其次,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解剖关系发生变异,也可导致坐骨神经受压迫或刺激而产生梨状肌综合征。此外,由于部分妇科疾患如盆腔卵巢或附件炎症以及骶髂关节发生炎症时也有可能波及梨状肌,影响通过梨状肌下孔的坐骨神经而发生相应的症状。因此对于此病的女性患者还需了解有无妇科炎症疾患。 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症状是什么 疼痛是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表现。疼痛以臀部为主,并可向下肢放射,严重时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剧烈,需休息片刻后才能继续行走。患者可感觉疼痛位置较深,放散时主要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有的还会伴有小腿外侧麻木、会阴部不适等。疼痛严重的可诉说臀部呈现“刀割样”或“灼烧样”的疼痛,双腿屈曲困难,双膝跪卧,夜间睡眠困难。大小便、咳嗽、打喷嚏等因为能增加腹压而使患侧肢体的窜痛感加重。 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的临床表现如上面所说:臀部疼痛且向同侧下肢的后面或后外侧放射;大小便、咳嗽、喷嚏可增加疼痛。除此之外,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还需要一些检查体征的支持:患侧臀部压痛明显,尤以梨状肌部位为甚,可伴萎缩,触诊可触及弥漫性钝厚,成条索状或梨状肌束,局部变硬等。直腿抬高在60°以前出现疼痛为试验阳性,因为梨状肌被拉长至紧张状态,使损伤的梨状肌对坐骨神经的压迫刺激更加严重,所以疼痛明显,但超过60°以后,梨状肌不再被继续拉长,疼痛反而减轻。另外,除了直腿抬高试验外,还要做梨状肌紧张试验。通常梨状肌综合征时梨状肌紧张试验也为阳性。 什么是梨状肌紧张试验 梨状肌紧张试验是检查梨状肌损伤的一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患者仰卧位于检查床上,将患肢伸直,做内收内旋动作,如坐骨神经有放射性疼痛,再迅速将患肢外展外旋,疼痛随即缓解,即为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是梨状肌综合征的常用检查方法。 梨状肌综合征应和哪些疾病做鉴别 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臀部疼痛并向患侧放射,即坐骨神经压迫症状。在临床中造成坐骨神经压迫症状的疾病有多种,因此确诊梨状肌综合征时需要除外其他疾病造成的坐骨神经疼痛。主要有坐骨神经炎和根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起病较急,疼痛沿坐骨神经的通路由臀部经大腿后部、窝向小腿外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