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明代皇子全表

明代皇子全表

明代皇子全表
明代皇子全表

明代皇子全表

○熙祖裕皇帝朱初一二子

仁祖淳皇帝朱世珍

寿春王朱五一

○仁祖淳皇帝

南昌王朱兴隆

盱眙王朱兴盛

临淮王朱兴祖

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元璋

○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二十六子兴宗孝康皇帝朱标

秦愍王朱樉

晋恭王朱棡

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朱棣

周定王朱橚

楚昭王朱桢

齐恭王朱榑

潭王朱梓

赵王朱[木巳]

鲁荒王朱檀

蜀献王朱椿

湘献王朱柏

代简王朱桂

肃庄王朱楧

辽简王朱植

庆靖王朱[木旃]

宁献王朱权

岷庄王朱梗

谷王朱橞

韩宪王朱松

沈简王朱模

安惠王朱楹

唐定王朱桱

郢靖王朱栋

伊厉王朱[木彝]

皇子朱楠

○兴宗孝康皇帝五子

虞怀王朱雄英

惠宗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朱允炆吴悼王朱允熥

衡愍王朱允熞

徐哀王朱允熙

○惠宗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二子和简皇太子朱文奎

润怀王朱文圭

○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朱高炽汉王朱高煦

赵简王朱高燧

皇子朱高爔

○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十子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朱瞻基郑靖王朱瞻埈

越靖王朱瞻墉

蕲献王朱瞻垠

襄宪王朱瞻墡

荆宪王朱瞻堈

淮靖王朱瞻墺

滕怀王朱瞻垲

梁庄王朱瞻垍

卫恭王朱瞻埏

○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二子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朱祁镇代宗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朱祁钰○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九子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朱见深德庄王朱见潾

皇子朱见湜

许悼王朱见淳

秀怀王朱见澍

崇简王朱见泽

吉简王朱见浚

忻穆王朱见治

徽庄王朱见沛

○代宗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一子怀献皇太子朱见济

○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十四子皇子无名

悼恭皇太子朱佑极

孝宗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朱佑樘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检敬文献皇帝朱佑杬岐惠王朱佑棆

益端王朱佑槟

衡恭王朱佑楎

雍靖王朱佑枟

寿定王朱佑榰

皇子无名

汝安王朱佑梈

泾简王朱佑橓

荣庄王朱佑枢

申懿王朱佑楷

○孝宗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二子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朱厚照蔚悼王朱厚炜

○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检敬文献皇帝二子岳怀献王朱厚熙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朱厚熜○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无子○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八子哀冲皇太子朱载基

庄敬皇太子朱载壑

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朱载垕景恭王朱载圳

颍殇王朱载[卤土]

戚怀王朱载?

蓟哀王朱载[土匮]

均思王朱载[土夙]

○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四子宪怀太子朱翊釴

靖悼王朱翊铃

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朱翊钧

潞简王朱翊镠

○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八子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朱常洛邠哀王朱常溆

恭宗慕天敷道贞纯肃哲修文显武圣敬仁毅孝皇帝朱常洵沅怀王朱常治

瑞王朱常浩

惠王朱常润

礼宗体天昌道庄毅温弘兴文宣武仁智诚孝端皇帝朱常瀛永思王朱常溥

○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七子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朱由校简怀王朱由[木学]

齐思王朱由楫

怀惠王朱由模

毅宗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朱由检湘怀王朱由栩

惠昭王朱由橏

○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三子怀冲皇太子朱慈然

悼怀皇太子朱慈焴

怀献皇太子朱慈炅

○毅宗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七子悼皇帝朱慈烺

怀隐王朱慈烜

定哀王朱慈炯

永悼王朱慈炤

悼灵王朱慈焕

悼怀王无考

皇子无考

○恭宗慕天敷道贞纯肃哲修文显武圣敬仁毅孝皇帝三子安宗处天承道诚敬英哲纘文备武宣仁度孝简皇帝朱由崧颖冲王朱由渠

德怀王朱由□

○安宗处天承道诚敬英哲纘文备武宣仁度孝简皇帝无子○敬皇帝朱宇温一子

顺皇帝朱宙栐

○顺皇帝一子

端皇帝朱硕潢

○端皇帝八子

裕皇帝朱器墭

福山王朱器塽

清源王朱器埏

安阳王朱器埈

宝庆王朱器增

永兴王朱器培

永寿王朱器圻

邓王朱器[土鼎]

○裕皇帝五子

绍宗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朱聿键唐愍王朱聿镆

唐王朱聿鐭

唐王朱聿锷

陈闵王朱聿釒芮

○绍宗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一子庄敬皇太子朱琳源

○礼宗体天昌道庄毅温弘兴文宣武仁智诚孝端皇帝六子桂闵王朱由□

桂恭王朱由[木爱]

昭宗应天推道敏毅恭检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朱由榔永兴王朱由□

新田王朱由□

江华王朱由□

嘉善王朱由□

○昭宗应天推道敏毅恭检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五子哀愍太子朱慈煊

沅哀王朱慈[火立] 涪悼王朱慈炜

沔殇王朱慈熠

澧冲王朱慈辉

清朝皇帝列表 清朝历代皇帝简介

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 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清朝历代皇帝一览表 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在位25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 9.咸丰: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 10.同治: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宫斗职位表

宫斗职位表 [正一品]皇后:权倾后宫,执掌凤印母仪天下仅限壹位;[侧一品]皇妃:倾国倾城,鸾座一步之遥野心不小贰位;[庶一品]贵妃:国色天香,隔岸观火位高权重仅限贰位;[正二品]肆妃:端庄典雅,乃淑宸贤德首位为尊各壹位;[侧二品]夫人:十里红妆,温文尔雅帝解语海棠限肆位;[庶二品]妃位:蛇蝎美人,心狠手辣夜夜笙歌高傲伍位;[正三品]四昭:恩宠绵绵,昭仪容媛华恃宠而骄各壹位;[侧三品]四淑:城府极深,淑仪容媛华笑里藏刀各壹位;[庶三品]四修:绵里藏针,修仪容媛华坐收渔利各壹位;[正四品]四慎:不理世事,慎仪容媛华与世无争各壹位;[侧四品]四充:育有子嗣,充仪容媛华淡泊名利各壹位;[庶四品]四婉:明哲保身,婉仪容媛华艳压群芳各壹位;[正五品]贵嫔:蓄势待发,光耀门楣步步为营仅限伍位;[侧五品]婕妤:天生丽质,钟灵毓秀大家闺秀仅限陆位;[庶五品]嫔位:知书达理,帝心眷恋之人窈窕淑女陆位;[正六品]姬位:美人如玉,温柔似水德才兼备仅限柒位;[侧六品]容华:七窍玲珑,精明能干不卑不亢仅限捌位;[庶六品]良媛:千娇百媚,帝王新宠红颜祸水不限位数;[正七品]小仪:口腹蜜剑,心比天高前途无量不限位数;[侧七品]贵人:初露锋芒,依附高位不甘人下不限位数;[庶七品]美人:兰质蕙心,风姿出尘心如止水不限位数;

[正八品]常在:初入后庭,家世显赫高位看重不限位数;[侧八品]娘子:姽婳佳人,深慰帝心风口浪尖不限位数;[庶八品]婧娥:空谷幽兰,落落大方精通六艺不限位数;[正九品]采女:贪慕虚荣,受制于人伶牙俐齿不限位数;[侧九品]答应:不谙世事,纯洁无邪胸无城府不限位数;[庶九品]选侍:痴心妄想,卑贱婢女一夜龙床不限位数;[无品级]秀女:新秀入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限位数。

日本历史大事件年表

日本历史大事件年表 1.先土器时代(?—1万年前) 日本全域出现原始人类活动。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日本列岛形成。大陆人移居日本列岛,成为早期居民。开始制作、使用石器。 2.绳纹时代(1万年前—公元前3世纪) 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晩期这6期。 绳纹土器出现,制作技术不断提高。 竖穴居住,瓮棺出现。 陶制或木制的工艺品及屈葬、拔牙习俗盛行。 母系氏族形成,原始农耕出现。后期到晩期间种植稻。 3.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后半) 以种植稻米为中心成立的农耕社会。 北九州地区稻作与金属器出现、弥生土器发达。 大陆系统的磨制石器、铁制工具、木制农具出现。 稻作波及中国、四国、近畿、关东、东北等地区。 大陆青铜器如铜剑、铜铎等传入。 农耕带来的信仰、礼仪、风俗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为许多小国。 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奴”国王曾遣使通汉,接受了后汉光武帝所赠与的刻有“汉委奴国王”五字的金印,这枚金印于1784年在福冈县被发现。

4.古坟时代(3世纪后期~7世纪) 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全国各地,因此被称为“古坟时代”。 3世纪左右,在奈良县一带兴起了大和国,并且逐渐征服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首领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 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等技术,并开始使用中国汉字。 6世纪,日本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圣德太子仿效中国,致力于政治革新,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5.飞鸟时代(6世纪末~710) 【こふんじだい】 飞鸟时代,约始于公元600年,止于迁都平城京的710年,上承古坟时代,下启奈良时代。此期以政治中心为奈良县的飞鸟地方(即当时的藤原京)而得名,较为重大的事件有圣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等。大化改新之后日本进入封建时代。 587年,衣折战役中,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取得对朝廷的控制权。 592年,和苏我氏有姻亲关系的皇族女性丰御食炊屋姬即位为推古天皇。她提名圣德太子(马厩门王子)为摄政进行了以加强皇权为核心的政治改革。圣德太子制定了十二阶冠位和十七条宪法,奠定了中国式的官僚制度的基础;同时还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隋朝学习。 645年,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和中臣镰足(藤原镰足)合谋刺杀苏我入鹿,结束了苏我氏的专权。同年,孝德天皇即位,颁布大化改新诏,推行大化革新。 7世纪,圣德太子致力于政治革新,并以“大化革新”为契机,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个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时更加积极地摄取大陆文化。至9世纪末期先后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中国历史朝代皇帝列表大全

中国历史朝代皇帝列表大全 一、中国古代皇帝概况: 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尝试从廿五史等工具书中搜集大量帝王资料,编制一览表,包括朝代、称号、生殁年代、在位年代、登基岁数、年号等,并在备注中列出死因。试将这四百多位帝王之资料浓缩在此文中。 中国皇帝虽然自命天子,被称万岁,但长寿者不多,短命者不少,五十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秦始皇以前的不算在内。其余约卅位生卒年份不可考)。 超过八十岁的只有五位,即最长寿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萧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81)、宋高宗赵构(80)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80)。 超过七十岁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国吴大帝孙权(70)等。 超过六十岁的有38位,包括汉武帝刘彻(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杨坚(63)和汉高祖刘邦(61)等。 超过五十岁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等。 40岁到49岁的有55位,包括秦始皇赢政(49)、宋太祖赵匡胤(49)、南唐后主李煜(41)、清太宗皇太极(41)等。 30岁到39岁的有62位,包括魏文帝曹丕(39)、光绪皇帝(37)、咸丰皇帝(30)等。 20岁到29岁的有50位,包括秦二世赢胡亥(23)、顺治皇帝(23)等。 10岁到19岁的有28位。 而十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包括八岁的汉质帝刘缵,六岁的元宁宗、两岁的汉冲帝刘炳和才生下100天就登基、不满周岁就死去的汉殇帝刘隆。 这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小皇帝,不可能有所作为。然而,有些皇帝才几岁就登上皇位,一坐就是几十年,而且影响相当深远。 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61年)和乾隆(60年)。 汉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西夏崇宗53年。 在位超过40年的有11位,包括辽圣宗(49年)、明神宗万历帝(48年)、梁武帝(47年)、辽道宗(46年)、元顺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45年)、

后宫职位

后宫职位 ===============居一宮、欽定、以首為尊================ 皇尊品:皇太后【统领后宫,册封升降所有妃嫔,手持金鳳印,攝理後宮,称呼殿下,自称哀家。】【長樂宮】 正一品皇贵太妃 從一品:皇太妃 正二品:貴太妃 從二品:鳳太妃 正三品:宸太妃 從三品:姓氏+太妃 正四品:太妃 從四品:太嬪 ==============以上皇太后居正殿,其他居側殿========= 聖尊品:皇後【正室,统领后宫,册封升降所有妃嬪,手持银鳳印,攝理後宮,称呼殿下,自称本宫,对上自称臣妾】【未央宫】===============居一宮(演繹五次升一級,以首為尊,各一================【以下称呼娘娘,自称本宫,臣妾】 尊品:侧后【鸾鸢宫】(册封升降正二品以下妃嫔) 超品:皇貴妃【筵禧宫】圣贵妃【钟粹宫】(册封升降所有正三品以下妃嫔)正一品:宸妃【棠梨宫】貴妃【永全宫】(册封升降所有正四品以下妃嫔)從一品:賢妃【永福宫】淑妃【永和宫】德妃【甘泉宫】册封升降所有正五品以下妃嫔 庶一品:惠妃【景阳宫】良妃【永寿宫】昭妃【漪昭宫】册封升降所有正六品以下妃嫔 正二品:貞妃【華清宮】册封升降所有正七品以下妃嫔 從二品:宜妃【恬怡宮】容妃【瑜清宮】升降所有庶七品以下妃嫔 庶二品:敬妃【凌烟宫】麗妃【阿房宫】甯妃【慕清宫】册封升降所有正八品以下妃嫔 =============居一殿,演繹三次升一級,以首為尊,各二============ 以下称呼夫人,本夫人,臣妾 正三品:妃【挽月殿】册封升降所有正九品以下妃嫔 從三品:夫人【慶安殿】册封升降所有正十品以下妃嫔 庶三品:昭儀照媛照容照華【瑶光殿、柔仪殿、斓月殿、凝霜 殿】 自称本嫔,嫔妾,称呼夫人

元代年表(1279-1368)

公元 544 年,蒙古先民失韦遣使与东魏建立联系。 公元 7 世纪,蒙古以"蒙兀室韦"之称载入《旧唐书》。 1162 年,铁木真出生。 1171 年,铁木真父王耶速该巴特尔被塔塔尔人毒害,蒙古部落联盟解体。 1189 年,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部汗。 1201 年,合答斤等 11 部推举札答兰部札木合为"古儿汗",联兵攻打铁木真。 1202 年,答兰捏木儿格思战役,铁木真灭塔塔尔部。 1203 年,铁木真灭克烈部,王汗被乃蛮边将执杀。 1204 年,铁木真灭乃蛮,太阳汗受伤致死。 1205 年,铁木真征西夏。 1206 年,铁木真即汗位,号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 1207 年,术赤征服林中百姓。成吉思汗再征西夏。 1208 年,太阳汗之子屈出律逃往西辽。 1209 年,畏兀儿国归附。成吉思汗三征西夏,夏主李安全纳女请和。 1211-1214 年,蒙古首度伐金,破河北、山东、山西 90 余州,围攻中都。金献岐国公主及金帛、马匹请 和。蒙古撤兵。金迁都汴京。 1214 年,蒙古与南宋建立夹击金朝同盟。 1215 年,占领中都,破金城邑多处。 1217 年,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总理伐金事宜。图马惕部叛乱,博儿忽阵亡。 1218 年,哲别攻西辽。杀屈出律,西辽灭亡。 1219 年,成吉思汗亲征中亚大国花剌子模。 1221 年,花剌子模国亡。巴剌率军追击札兰丁进入北印度。 1222 年,哲别、速不台征服阿哲儿拜占、谷儿只(格鲁吉亚),越太和岭(高加索),败阿兰、钦察联军。 1223 年,蒙古军攻入南俄,在迦勒加河败罗斯、钦察联军。 1225 年,成吉思汗回师土拉河。 1226 年,成吉思汗进兵西夏,围攻中兴府。 1227 年,成吉思汗病逝。西夏亡。成吉思汗幼子托雷监国。 1229 年,举行大会,推举成吉思汗子窝阔台为汗。 1230 年,窝阔台汗亲伐金,派绰儿马罕征讨西亚。 1231 年,窝阔台汗召集官山会议,决定兵分三路伐金。立中书省,理汉地财赋。 1232 年,三峰山战役,托雷大败金兵,连取河南 10 余州。 1233 年,速不台破金南京,哀宗逃往蔡州。 1234 年,蒙、宋军破蔡州,哀宗自缢,金亡。 1235 年,建哈剌和林城。长子军西征。皇子阔端、阔出分道攻宋。 1236 年,初行交钞。立燕京编修所和平阳经籍所。西征军降不里阿耳,南征军占襄阳,破成都。绰儿马 罕军占谷儿只(格鲁吉亚)。 1237 年,西征军破钦察、罗斯也烈赞。 1239 年,西征军征服阿速。绰儿马罕占阿美尼亚。 1240 年,西征军占乞瓦(基辅),进兵孛烈儿(波兰)。《蒙古秘史》成书。阿美尼亚王赴蒙古朝见窝阔台 汗。 1241 年,西征军败马札儿(匈牙利)军,进至维也纳附近。窝阔台汗逝,皇后乃马真氏称制。绰儿马罕离 世,拜住继统其军。 1242 年,金帐汗国正式成立。西征军东还。拜住攻占鲁迷(小亚西亚)。宗王察合台谢世。 1243 年,拜住败鲁迷算端凯亦·豁思鲁,进占西瓦思(今土耳其锡瓦思)。凯亦·豁思鲁称藩纳贡。 1244 年,西征蒙古军东还本土。西里西亚王海一世遣使向拜住请求归附。 1245 年,蒙古占领底格里斯河上游。大马士革王向蒙古纳贡。 1246 年,贵由汗即位。罗马教皇使者普兰·迦尔宾抵哈剌和林。谷儿只(格鲁吉亚)女王之子大卫兄弟入 和林朝觐,贵由命兄弟二人分治其国。 1249 年,三月,贵由汗驾崩,皇后海米司称制。 1251 年,蒙哥汗即位。 1252 年,蒙哥汗处置政敌,杀海米司、镇海等。将窝阔台兀鲁思分数块,授予窝阔台系诸王。鲁布鲁克 入哈剌和林朝觐。 1253 年,旭烈兀西征。忽必烈军分三路攻云南,进入大理国。 1254 年,兀良合台攻大理,俘乌蛮王。 1256 年,忽必烈建开平城。旭烈兀灭木剌夷国。 1257 年,兀良合台平云南,置郡县。兀良合台攻安南(即交趾)。安南国成为蒙古藩属。 1258 年,旭烈兀破报达(巴格达),阿拔斯王朝亡。蒙哥汗亲征南宋。 1259 年,蒙哥汗围攻合州钓鱼山,中流矢,故于军中。忽必烈接受贾似道划长江为界和议,南宋献贡保 安。

清朝皇子、亲王及其福晋冠服

皇子、亲王及其福晋冠服 皇子冬朝冠 谨按:本朝定制皇子冬朝冠,熏貂为之,十一月朔至上元用青狐顶,金龙二层,饰东珠十,上衔红宝石。亲王同其冠制下达文武一品皆如之。 皇子夏朝冠 谨按:本朝定制皇子夏朝冠,织玉草或藤丝竹丝为之,緑石青片金二层,里用红片金或红纱,上缀朱纬,前缀舍林,饰东珠五,后缀金花,饰东珠四,顶如冬朝冠。亲王同其冠制下达庶官皆如之。 皇子端罩 谨按:本朝定制皇子端罩,紫貂为之,金黄縀里,左右垂带各二,下广而鋭,色与里同。 皇子冬朝服一 谨按:本朝定制皇子冬朝服,色用金黄,披领及裳俱表以紫貂,袖端熏貂绣文,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襞积行龙六,间以五色云。 皇子冬朝服二 谨按:本朝定制皇子冬朝服,色用金黄,披领及袖俱石青片金,加海龙绿绣文,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要帷行龙四,裳行龙八,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平水。 皇子夏朝服 谨按:本朝定制皇子夏朝,服色用金黄,披领及袖俱石青片金绿,余俱如冬朝服。

皇子朝珠 谨按:本朝定制皇子朝珠,不得用东珠,余随所用,绦皆金黄色,亲王世子郡王皆同。 皇子朝带 谨按:本朝定制皇子朝带色用金黄,金衔玉方版四,每具饰东珠四,中饰猫睛石一,左右佩绦如带色。亲王同其带色,宗室皆如之,觉罗用红带。 皇子蟒袍 谨按:本朝定制皇子蟒袍,色用金黄,片金绿绣文通九蟒,裾左右开,制达宗室。 亲王端罩 谨按:本朝定制亲王端罩,青狐为之,月白縀里,曾赐金黄色者亦得用,左右垂带各二,下广而鋭,色与里同。下至贝子固伦额驸皆同。 亲王补服 谨按:本朝定制亲王补服,色用石青,绣五爪金龙四团,前后正龙,两肩行龙。世子同。 亲王冬朝服一 谨按:本朝定制亲王冬朝服,蓝及石青诸色随所用,曾赐金黄者亦得用之,披领及裳俱表以紫貂袖,端熏貂,制同皇子冬朝服。世子郡王皆同。 亲王冬朝服二 谨按:本朝定制亲王冬朝服,蓝及石青诸色随所用,曾赐金黄者亦得用之,片金加海龙绿,制同皇子冬朝服。世子郡王皆同。

康熙教育皇子作息表

康熙规定的皇子皇孙的作息时间表 皇子皇孙读书的地方叫“上书房”,康熙他这时候上书房在畅春园无逸斋,就是避免他的子孙贪玩,要无逸,不要闲着,不要贪玩,不要贪图享乐。《康熙起居注》和其它的一些书记载了皇子皇孙上学的具体情况,我想举一天做一个例子,看看皇子皇孙们是怎么学习的。寅时(早上3点---5点),皇子们就要到无逸斋,开始复习头一天的功课,要有一个时辰的时间,要有两个小时,皇太子在这个时候才13岁,早上3点钟就要到无逸斋书房,他起床时间当然是更早,这是寅时。 卯时(早上5点—7点),老师来到课堂,满文的师傅达哈塔,汉文的师傅汤斌等到了上书房,到了之后先给皇太子实行跪拜的礼节,然后就检查皇子们功课,让皇子背书,皇子朗朗背诵,一字不错。然后汉文师傅再给他划下面一段,接着背下面一段。 辰时(上午7点—9点),这个时候学生上课已经过了四个小时了,康熙下了朝就来到了无逸斋,皇子们到斋外面台阶下面迎接康熙来,康熙来了之后落座,就说要背书,就让他的儿子背书,康熙拿出书来随便点一段,皇子就背,背完了以后,果然一字不错,康熙说,我小时候书要朗诵120遍,之后还要背诵120遍,完全熟练了,然后再换下一段,这样一段一段地学,这时候有了大臣说,说是100遍是不是就可以了?康熙说必须背足120遍,然后就问其他那几个师傅,说刚才背的怎么样?有的老师就

说了,说是太子很聪明,背得很好,康熙说,说你们不能表扬他,要多批评他们,免得他们骄傲。检查完了之后,康熙就处理他政事去了。 巳时(上午9点—11点),这个时候,记得这一天已经是数伏了,很热,皇子读书的时候,是不许拿扇子的,不许摇扇子,正襟危坐,这时候写字,每一个字要写100遍,来练习书法。 午时(11点—13点),就到了午饭的时候,侍卫就送上饭来,皇子们也让老师吃饭,老师跪着接了饭,然后到自己座位上吃饭,皇子们在另一旁吃饭,吃完饭之后不休息,继续前头功课。 未时(13点—15点),这时候皇子们到了无逸斋的外面是一个院,那儿有靶,射箭,一个是休息一下,一个是体育活动,一个是练习骑射,练习武艺。 申时(15—19点),康熙又到了无逸斋再次检查功课,还让这些皇子们背,他几个皇子排着队一个一个背。 酉时(17点—19点),这节课是在无逸斋外面练习射箭,康熙先让诸子们一个一个射,之后让那几位师傅一个一个射箭,最后康熙自己射箭,史书记载叫做“连发连中”,功课完了之后放学。从早上3点到下午7点,请注意,不是一天,是天天如此,叫做“无间寒暑”,天天如此。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康熙皇帝对教育子孙是极为严格的,在他教育之下,康熙的儿子有几种类型,一种是政治型的,

清朝时皇帝原应被儿女称汗阿玛,可为何变成皇阿玛

在清前中期的奏折或正式文档中,均称“汗阿玛”,无论满汉语。或者是“皇父”。所谓“皇阿玛”是晚清被汉化后的叫法,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就有这样的称呼。 近几年清宫剧的风靡一时,从几年前的宫,步步惊心,再到后来宫锁珠帘,甄嬛传等,大家看的不亦乐乎。可小编发现了每一部电视剧中都发生了一个尤其明显的错误,演员大言不惭的念出来却仿佛毫无违和感,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呢? 那就是电视剧里所有皇子对皇帝的称呼,都是那三个字:皇阿玛。乍一听好像没什么错误,皇阿玛这三个字拆开来理解的意思就是皇帝,阿玛,而阿玛在满人的读音中就是咱们父亲的意思,连起来就是皇帝爸爸。 如果稍微了解一些清朝早期,以及清朝的前身大金的小伙伴就能知道,努尔哈赤在攻入中原之前,人们对他的称呼就是大汗。汗王的意思,汗是少数游牧民族的子民对他们统治者的称呼,说的通俗点,也就是和咱们的皇帝是一样的意思。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努尔哈赤还没有称帝,也没有完全攻下大明,所以不能用皇帝,人们叫他大汗,那时候只是大王的意思,毕竟王和皇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别。 早期的大金时,阿哥们叫他们的父亲努尔哈赤为汗阿玛,也就是大汗爸爸的意思,这是最早,也最正确的称呼,保留了满族人的特色,一听就是马背上骁勇善战的民族。后来清军入关,做了大王朝的主人,又改了国号为大清,入住明朝在北京的紫禁城,又因为早清好几位皇帝喜欢汉家的历史文化,这些称呼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他们逐渐接受了汉族的思维,并且逐渐理解汉文化。皇室内的称呼也从汗阿玛变为皇阿玛,但满文中不存在汗这个字的发音,但也和满人统治中国有一定的关系,皇室为了和汉民族有一个共同的称呼,也为了更好的将自己融入以汉族人居多的国家中,皇太极才改了汗为皇帝。不过虽然皇太极改了汗的称呼,但是有一些叫法到了康熙朝也还是有所保留,在许多清代正式奏折中我们可以窥到一些蛛丝马迹。而皇阿玛这样的称呼确实显得不伦不类,这是清朝中晚期以后的叫法。包括清朝皇子公主对嫡母和生母的称呼是皇额娘,额娘。其实这种叫法也是错误的,首先满文里也没有额娘的发音,努尔哈赤在时,女真族人对母亲的称呼是额捏,那么入关以后,正确的叫法应该是汗额捏或者母后和额捏。也同上述一样,皇额娘这个词也是被汉语汉化后的结果。而同样皇阿玛这个词在皇室成员心目中不仅仅是对父亲的称呼那么简单,他的意思除了皇帝和父亲,更偏向一种隐晦的含义在里头,那就是大清皇室地位最高的大家长,成为家族意义上的最高领导者。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简介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简介 欧阳学文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

1、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2、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无谥,清乾隆元年追谥「恭闵慧皇帝」,史籍称为建文帝。性寡断。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3、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4、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5、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6、英宗朱祁镇(qí)(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

古代宫廷职位表

古代宫廷职位表 妃嫔等级: (括号里的数字代表最多人数) 所有人都要给太后,太妃和太嫔请安,即便品级很高。 正超品:太后(前朝皇后)(统领后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妃嫔) 从超品:太妃(前朝娘娘)(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小主)(不限) 庶超品:太嫔(前朝小主)(无册封升降妃嫔权利)(不限) 正超品:皇后/正宫娘娘(统领后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除侧皇后以外的妃嫔) 从超品:侧皇后/东宫娘娘/西宫娘娘(统领东六宫或西六宫,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除皇妃和侧皇妃的妃嫔) 正一品:皇妃(1)(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正四品以下妃嫔) 从一品:侧皇妃(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从四品以下妃嫔) 庶一品:夫人(4)(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庶四品以下妃嫔) 正二品:贵妃(2)(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正六品以下妃嫔) 从二品:妃(4)(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从六品以下妃嫔) 庶二品:侧妃(8)(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庶六品以下妃嫔) 正三品:昭仪,昭媛,昭容,淑仪,淑媛,淑容,修仪,修媛,修容(昭仪为首)(昭仪1名,其余各2名)(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正八品以下妃嫔) 从三品:贵嫔(4)(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从八品以下妃嫔) 庶三品:贵姬(8)(有权利册封升降所有庶八品以下妃嫔) 正四品:婕妤(2) 从四品:容华(4) 庶四品:嫔(8) 正五品:婉仪,婉媛,婉容,充仪,充媛,充容(婉仪为首)(婉仪1名,其余各2名) 从五品:顺仪,德仪,佩仪,芬仪,芳仪(顺仪为首)(顺仪1名,其余各2名) 庶五品:小仪,小媛,良娣,良媛(小仪为首)(小仪1名,其余各4名) 正六品:姬(8) 从六品:贵人(16) 庶六品:才人,美人,淑人(等大)(32) 正七品:良人,丽人,佳人(等大)(32) 从七品:常在(64) 庶七品:宝林(64) 正八品:选侍(不限) 从八品:舞涓(不限) 庶八品:答应(不限) 正九品:御女,采女(等大)(不限) 从九品:更衣,充衣,华衣(等大)(不限)

中国历代皇帝年号与干支对照表

中国历代皇帝年号与干支对照表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奇数月i=0,偶数月i=6,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 ]表示取整。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0的余数是地支。 清 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清溥仪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己酉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乙亥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壬戌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辛亥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辛巳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丙辰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丙辰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癸卯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壬寅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甲申年 明 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戊辰年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辛酉年 明光宗朱常洛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庚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癸酉年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丁卯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壬午年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丙寅年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戊申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公元1466年丙戌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丁丑年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庚午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丙辰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丙午年 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乙巳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癸未年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己卯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戊申年 元 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至正元年公元1340年庚辰年

明朝十三帝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而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 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无谥,清乾隆元年追谥「恭闵慧皇帝」,史籍称为建文帝。性寡断。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1420年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 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清朝历代皇帝详解(入关前开始)

清朝历代皇帝详解 1、努尔哈赤(入关前的皇帝)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不屈奋起,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称王”。他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临大敌不惧,受重创不馁,以勇捍立威,受部众拥戴,历时30多年,统一女真各部,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兵势渐强,势力日增,万历四ten+six年(1618)以“七大恨”祭天,誓师征明,开始了为清王朝的建立艰苦创业。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典册中,他的英明和业绩将与世长存。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终年68岁,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庙号“太祖”。 2、皇太极(入关前的第二位皇帝)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 即位不到十年,他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称帝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将族

名改称“满洲”。他雄心勃勃地挥师西进,兵锋所指,京畿震惊。经过松锦两次决战,尽歼明军精锐,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皇太极博览群史,气度恢弘,军事上有勇有谋,政治上极富开拓精神,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又十分向往汉族文化,兴利除弊,优礼汉官,勘称“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他促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3、顺治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顺治七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塞外。14岁的福临提前亲政。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他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噪易怒,当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转而消极厌世,终于匆匆走完短暂的人生历程,英年早逝。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4、康熙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清代皇帝清代皇帝清朝皇帝年代顺序表

清代皇帝-清代皇帝清朝皇帝年代顺 序表 清朝总共有十二个皇帝,清朝的皇帝列表分别是:努尔哈赤(年号天命)、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清末帝溥仪)。 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清代皇帝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四月,皇

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清代皇帝在位13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正月,弘历死,始

亲政。在位25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 9.咸丰: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 10.同治: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11.光绪: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譞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统: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

称呼

『不同身份称呼』 一、皇帝:对太后太妃自称儿皇亦可儿臣. 二、皇后以及达到等级的嫔妃对太后自称臣妾.儿臣或者儿媳或者名字 三、后妃妃级以下对太后称妾嫔或自身的名字 四、等级过低『八品下』的后妃自称奴婢、妾身、 五、亲王长公主对太后.太妃自称称儿臣. 六、亲王对皇帝自称臣.臣弟微臣 七、亲王对后妃自称臣.臣弟.微臣 八、长公主小于皇上对皇上可自称臣妹.亦可称呼臣 九、长公主大于皇上可对皇上自称名字、或是臣 十、长公主对后妃自称臣妹亦可称呼臣或自身名字 十一、皇帝对亲王.长公主自称朕、寡人 十二、皇帝对长公主称皇妹.皇姐亦可是名字 十三、亲王称长公主皇姐皇妹、 十四、长公主称亲王为皇兄{王兄}皇弟亦可是名字 十五、亲王和亲王之间兄弟相称 十六、长公主与长公主之间姐妹相称 十七、皇子皇女之间兄妹姐弟相称 十八、皇子皇子之间兄弟相称 十九、皇女与皇女之间兄妹相称 二十、亲王和皇子皇女之间叔侄伯侄相称 二十一、长公主与皇子皇女.姑侄相称 二十二、贝勒与贝勒之间兄弟相称 二十三、贝勒与郡主兄妹、姐弟相称 二十四、皇子皇女对皇上自称儿臣或者自身的名字 二十五、贝勒.郡主对皇上自称臣侄或者自身的名字 二十六、皇子皇女对太后太妃自称孙儿臣.孙儿或者自身名字 二十七、贝勒.郡主对太后自称孙儿臣.孙儿或者自身名字 二十八、娟怡.贝子对太后自称自身的名字 二十九、官员对皇上.太后.太妃.后宫嫔妃字称微臣.臣. 三十、官员对亲王.长公主.皇子.皇女自称微臣.下官 三十一、皇上、亲王长公主称呼太后为皇额娘母后 三十二、皇上.亲王.长公主称呼太妃为姨娘.母妃 三十三、皇子皇女称呼太后为皇祖母皇奶奶 三十四、皇子皇女称呼太妃为皇阿奶.皇姨奶奶 三十五、亲王.长公主称呼皇上为皇兄皇上.陛下.万岁.圣主 三十六、皇子.皇女称呼皇上为父皇.皇阿玛 三十七、亲王称呼后妃为皇嫂.娘娘封号 三十八、皇子皇女称呼中宫皇后、两位辅佐皇后为皇额娘 三十九、皇子皇女称呼四宫皇后为、母妃 四十、皇子.皇女称呼其他后宫嫔妃为姨娘 四十一、嫡王妃{王后}称呼皇上.太后.太妃和亲王一样 嫡福晋称呼皇上.太后.太妃和皇子一样 四十二、侧王妃侧福晋称呼太后为太后太妃为太妃{若有恩典可以和亲王.皇子同叫}

【宫廷】有关清朝各类人物的服装描写

【宫廷】有关清朝各类人物的服装描写 亲王亲王朝冠,与皇子同。吉服冠,冬用海龙、薰貂、紫貂惟其时。夏织玉草或藤竹丝为之。红纱绸里。石青片金缘。上缀朱纬。顶用红宝石,曾赐红绒结顶者,亦得用之。知 端罩端罩,青狐为之,月白缎里,若曾赐金黄色者,亦得用之。补服用石青色,绣五爪金龙四团,前后正龙,两肩行龙。朝服、蟒袍蓝及石青随所用,若曾赐金黄色者,亦得用之。馀与皇子同。主 朝珠朝珠、朝带、吉服带、雨冠、雨衣、雨裳,均与皇子同。崇德元年,定亲王冠顶三层,上衔红宝石,中嵌东珠八。前舍林,嵌东珠四。后金花,嵌东珠三。带用金镶玉版四片,嵌东珠四。顺治九年,定冠顶共嵌东珠十,舍林、金花各增嵌东珠一。带四片,每片嵌东珠四。服用五爪四团龙补、五爪龙缎、满翠四补等缎。知 亲王亲王世子朝冠,顶金龙二层,饰东珠九,上衔红宝石。夏朝冠前缀舍林,饰东珠五。后缀金花,饰东珠四。吉服冠、端罩、补服、朝服、蟒袍、朝珠皆与亲王同。主 朝带朝带,色用金黄,金衔玉方版四,每具饰东珠三。左右佩绦如带色。吉服带与亲王同。顺治九年,定亲王世子冠顶三层,共嵌东珠九。带用金镶玉版四片,每片嵌东珠三。服与亲王同。斋 郡王郡王朝冠,顶金龙二层,饰东珠八,上衔红宝石。夏朝冠前缀舍林,饰东珠四。后缀金花,饰东珠三。吉服冠、端罩皆与亲王世子同。知 补服补服,用石青色,绣五爪行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朝服、蟒袍、朝珠皆与亲王世子同。斋 朝带朝带,色用金黄,金衔玉方版四,每具饰东珠二,猫睛石一。佩绦如带色。吉服带与亲王世子同。崇德元年,定郡王冠顶三层,上衔红宝石,中嵌东珠七。前舍林,嵌东珠三。后金花,嵌东珠二。带用金镶玉版四片,嵌绿松石四。顺治九年,定冠顶共嵌东珠八,舍林、金花各增嵌东珠一。带四片,每片嵌东珠二。服与亲王同。主 贝勒贝勒朝冠,顶金龙二层,饰东珠七,上衔红宝石。夏朝冠前缀舍林,饰东珠三。后缀

嫔妃职位表

仙尊懿圣鸾御极帝品【至尊皇后】《权倾后宫,掌管所有嫔妃、宫婢,可升降所有嫔妃、宫婢,掌九凤来仪和金玉龙凤天舞帝极尊金玉印,持所有令牌、纆念凤仙钗,最得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最擅舞蹈,知书达理。 不能申请,要皇上亲自封!任何人必须参见 圣尊懿圣鸾御极神品【。圣雪樱后。】《掌管所有嫔妃(除皇后)、宫婢,可升降所有嫔妃(除皇后)、宫婢,掌六凤来仪和金晶龙凤仙舞金晶印,持所有令牌(除翊霓凤翔令),得宠,倾国倾城,》 懿超尊圣品【。凌萱仙后。】(1位,北宫仙后,手持玉凤印,有权利升降比自己低等级的妃子) 懿超尊圣品【。冰凝仙后。】(1位,南宫仙后,手持玉灵印,有权利升降比自己低等级的妃子) 懿超尊圣品【。柔汐仙后。】(1位,东宫仙后,手持灵风印,有权利升降比自己低等级的妃子) 懿超尊圣品【。茗熙仙后。】(1位,西宫仙后,手持金玉印,有权利升降比自己低等级的妃子) 懿尊圣超品【。冰曦懿后。】(1位,北宫懿后,手持白凤印,有权利升降比自己低等级的妃子) 懿尊圣超品【。沐璃懿后。】(1位,东宫懿后,手持玉印,有权利升降比自己低等级的妃子) 懿尊圣超品【。语嫣懿后。】(1位,南宫懿后,手持白雀印,有权利升降比自己低等级的妃子) 懿尊尊超品【。晗莹懿后。】(一位,西宫懿后,手持玉凤印,摄理后宫,协助。管理后宫,有权升降除圣后、皇后。所有嫔妃】 懿尊尊超品【。慕涵尊后。】(一位,北宫尊后,手持紫蝶印,摄理后宫,协助。管理后宫,有权升降除皇后、懿后。所有嫔妃】 懿尊尊超品【。雪樱尊后。】(1位,南宫尊后,手持玉霜印,有权利升降比自己低等级的妃子) 懿尊尊超品【。如萱尊后。】(1位,东宫尊后,手持白蝶印,有权升降除皇后、懿后、圣后。所有嫔妃) 懿尊尊超品【。颜熙尊后。】(分别持龙凰金印,摄理后宫,协助几位皇后管理后宫。能升降除皇后、懿后、圣后外所有的妃嫔) 懿尊尊皇品【。樱璃尊后。】(一位,南宫御后,分别持眉炀印,摄理后宫,协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列表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列表 一、历朝历代皇帝列表 华黄帝王朝纪元前2698年建立 第一代首任黄帝姬轩辕首都有熊(河南新郑) 第二代长子姬玄嚣生子蟜极次子姬昌意帝子第2任姬己挚 BC2598年—BC2515年 第三代姬蟜极第3任玄帝姬颛顼BC2515—BC2437年 第四代第4任俈帝姬夋BC2437—BC2367年姬穷蝉生子敬康 第五代第5任姬挚BC2367—BC2358年第6任尧帝姬伊放勋 BC2358—BC2258年敬康/句望 第六代姬句望 第七代姬桥牛 第八代姬瞽叟 第九代第7任舜帝姬姚重华BC2255—BC2208年 黄帝王朝BC2698-BC2208年共7帝立国491年 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 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姒文命也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 第2任姒启

第3任姒太康第4任姒仲康 第5任姒相第6任后羿(妻嫦娥)第7任寒浞 第8任姒少康 第9任姒杼 第10任姒槐 第11任姒芒 第12任姒泄 第13任姒不降 第14任姒扃 第15任姒廑 第16任姒孔甲 第17任姒皋 第18任姒发 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 大夏王朝共19王立国440年 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原都亳邑227年 第2任子外丙第3任子仲壬第4任伊尹 第5任子太甲 第6任子沃丁 第7任子太庚

第8任子小甲 第9任子雍己 第10任子太戊 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24年 第12任子外壬 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 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 第15任子祖辛 第16任子沃甲 第17任子祖丁 第18任子南庚 第19任子阳甲 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第21任子小辛 第22任子小乙 第23任子武丁 第24任子祖庚 第25任子祖甲 第26任子廪辛 第27任子康丁 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