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云南省环境审计研究

浅谈云南省环境审计研究

浅谈云南省环境审计研究
浅谈云南省环境审计研究

浅谈云南省环境审计研究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破坏却日益严重。云南省是一个资源环境大省,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云南省的经济却不发达,这就形成了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环境审计作为审计的一个分支,对环境的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云南省环境的特点,简要分析云南省环境审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云南省环境审计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云南省;环境;环境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143-02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载体,近年来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上升,但在人们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物质资源的同时,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受到人们的关注,公民的视角开始从经济发展向环境保护转变。这说明环境问题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云南省作为环境资源大省,有着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因此环境审计对云南省的自然环境保护尤为重要。本文从云南省的自然环境特点入手,分析云南环境审计的现状及问题,并针对云南省环境的特征提出环境审计的发展建议。

一、环境审计的定义及意义

所谓的环境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督、评价或鉴证,使之达到管理有效、控制得当,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审计活动。

环境审计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环境审计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生态及社会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环境审计作为一种监督环节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环境审计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机制

环境审计通过对相关部门的审计,可以引起各部门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加强环境的管理和治理,另外,管理层依据环境审计的结果可以判断自身环境管理的优劣,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系统,因此环境审计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种重要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3.环境审计有利于审计的发展

环境审计扩展了传统审计的领域,使传统审计范围扩大,从财务收支扩展到经营管理的审计,从原来的账务审计方法扩展到抽样、专家测评等审计多样性审计,将审计领域扩展到了化学、生物、环境等多项领域。

二、云南省资源环境的特点

云南省是典型的资源大省,有着丰富的资源。云南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横跨

了6大水系,并有滇池、洱海等9大高原湖泊,人均的水资源比全国人均水平高出3倍,并且由于特殊的地形,使得河流有很大落差,这就形成了非常巨大的水能资源。但是由于气候因素使得云南的降水呈季节性变化,在干旱的季节,水资源比较匮乏,容易形成旱灾。云南的动植物品种也非常繁多,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云南的植物品种既有热带、亚热带的,也有寒带的种类。动物的种类也非常繁多。另外,云南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被誉为有“有色金属王国”,各种矿产资源多达150多种,种类繁多并且储量丰富。但是,近年来这些丰富的资源正在遭到破坏,例如滇池水污染,九大湖泊的污染等这些都对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为了治理这些污染,国家及政府都耗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

综上可见云南省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但云南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这势必造成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因此环境审计的发展对云南省的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云南省环境审计的现状

1.环境审计主要集中在财务审计上,其次是合规性审计,基本不涉及绩效审计

云南省的环境审计大都围绕财务进行审计,例如滇池水污染项目的环境审计,九大湖泊水污染治理的环境审计都是通过财务审计来开展的。另外是进行项目的合规性审计,而在环境审计过程中绩效审计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2.在审计过程中主要针对专项资金进行审计

在环境审计过程中主要针对环保专项资金进行审计,审查环保资金的使用情况,是否到位及是否被挪用等,审计对象比较单一,不全面。

3.环境审计主要集中在事后进行审计,事前和事中审计不及时

云南省环境审计工作大都集中在事后审计,审计主要都是在一些重大污染或事件曝光后,再对相关部门进行审计。事前的预防和事中的控制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

4.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基本没有实施

在国外,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发展比较完善,企业自身自愿进行环境审计。由于中国环境审计起步较晚,发展不完善,因此,企业自身环境审计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云南更是如此,企业的环境审计都是由审计部门强制进行,自身并没有独立的环境审计部门来进行环境审计。

四、云南省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审计立法不完善,没有可依据的环境审计指导准则

由于中国环境审计起步较晚,发展不够完善,至今没有关于环境审计的指导准则。虽然中国出台了许多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04-0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03-20],《水环境标准如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01-11-12],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及大气环境标准等,但这些在环境审计过程中仍缺乏对实务操作的指导。因此在实务操作过程中,审计人员没有专门的关于环境审计的方法指导,这给环境审计的发展构成了很大的障碍。环境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只能借鉴以往的财务审计经验和方法进行审计,由于环境审计又和传统的审计有所差异,因此,传统的审计方式方法不能满足环境审计的需要。另一方面,地域之间的环境差异的存在,也使得环境审计准则的制定存在难度。

2.云南省资源丰富但是环境审计领域比较狭窄,审计内容不全面

云南省是资源大省,有着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多种动植物资源,由于环境审计相对落后,云南省的环境审计大多集中在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治理项目的资金审计和合规审计上,对于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等审计方面设计较少,这与云南的资源多样性不协调。

3.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环境审计涉及多个领域,涉及范围比较广,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要比传统的审计高。进行环境审计的人员不仅应具备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知道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环境的相关法规制度,自然学科知识等。这主要是由于环境审计在中国的发展起步晚,发展不完善造成的环境审计人才的匮乏。

4.环境审计力度不足,审计参与度小

云南省的环境审计主要由政府部门来实施,而且省和市的审计厅环境审计的项目还多些,到各地州、县级的审计部门相对参与的环境审计项目较少。此外,民间审计、企业内部审计都缺乏环境审计的实施;这主要因为,目前环境审计发展相对落后,人们对环境审计的人是不充分,了解不够深入。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审计会越来越完善,人们对环境审计的认识也会逐步加深,审计参与度也会不断扩大。

五、关于云南省环境审计发展的建议

1.在进行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的同时推进绩效审计

以项目的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为基p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决定了环境审计的质量,进而影响环境的治理效果。环境审计人员素质的提升对环境审计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审计部门可以聘请专家进行讲解和培训,派相关人员到环境审计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或是到环境审计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去考察学习,汲取好的方式方法。只有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升了,环境审计才有可能较快的发展。

4.构建多元审计格局

环境审计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应整合各种有效资源,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倡导财政、金融、企业、外资等专业审计部门在各自进行专业审计过程中关注环境问题,使各项专业审计和环境审计相结合,形成多元审计的大格局。

浅谈中国政府环境审计的若干问题

浅谈中国政府环境审计的若干问题 一.摘要 政府环境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及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环境责任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并且提出环境和资源保护中存在的违法行为,促进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加强环境管理。由于我国试行政府环境审计时间不长,现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随着21 世纪环境问题的更加突出,为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便成为当务之急,环境审计也就成为必然。 本文介绍了政府环境审计的基础理论,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尝试通过对西方政府环境审计的借鉴以及对外国政府环境审计的深入分析,找出适合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发展的道路,以推动我国环境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尽微薄之力。 本文通过对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同时,结合政府环境审计基础理论和对国外政府环境审计可借鉴之处的归纳、总结,提出了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政府环境审计国外国内建议 二.引言 总的说来,我国的政府环境审计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几年的探索,逐步明确了以下一些问题:在审计对象上,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在审计类型上,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在审计内容上,受上述审计对象和审计类型的影响,目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主要包括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审计,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的审计,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有效性的审计等内容。其中的后两项内容,是以环境保护资金为载体展开的。政府环境审计今后的发展,是继续探索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一方面,受国际环境审计发展的影响很大。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其一,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在促进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开展环境审计,组织各区域交流环境审计经验和信息等方面非常活跃;其二,自2000年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成立,并且审计署当选为委员会主席后,我们参与环境审计领域的国际交流进一步增多;其三,我们应该向政府环境审计经验丰富的国家学习,如荷兰、挪威等欧洲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在对海洋环境的国际协议方面的审计、对固体废弃物的审计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国家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可以说代表着一定的发展趋势,我们在对外交流中,也必然受到国际环境审计发展的影响。这促使我们在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审计内容等方面进一步探索扩展,例如,今年在参加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按照会议的分工,我国要提供有关固体废弃物审计的案例。而在这之前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均没有开展过此类审计,为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审计署实施了对北京市医疗垃圾的审计调查,在组织方法、审计内容、审计方法、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另一方面,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还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资源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探析

资源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18-11-26T16:57:46.02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上作者:赵水婷欧阳倚奇[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重大的资源环境代价,资源与环境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资源环境审计也应运而生。(湖南大学,湖南长沙 41000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重大的资源环境代价,资源与环境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资源环境审计也应运而生。虽然这一工作的作用不断凸显,但目前我国资源环境审计整体来看还不是很完善。本文在论述资源环境审计必要性的基础上,剖析了资源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关键词:资源环境审计;问题;策略 一、资源环境审计概述 资源环境审计是指政府审计机关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有关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管理及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所进行的监督、评价或鉴证工作(王淡浓,2011)。我国资源环境审计起步得较晚,起初只是财政审计的一部分,2008年审计署出台了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明确地将资源环境审计列为六大审计类型之一,至此资源环境审计逐步从财政审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审计类型,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二、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1、有利于维护资源环境安全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备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刘家义,2012)。资源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保障资源环境安全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基础。资源环境审计能够揭示生态环境风险、公共健康风险,甚至由此引发的经济社会文化风险,保障资源环境安全。 2、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充分表明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资源环境审计的开展促进了资源环保政策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与有效执行,增强了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有助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3、有助于促进政府生态责任履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种特殊的资源环境审计,国家可根据各级政府编制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准确把控各地自然资源变动情况,做到“事前预警、事中提醒和事后评价”,同时为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有助于督促政府履行生态责任。 三、当前资源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 1、资源环境审计主体单一 我国的资源环境审计是由政府主导的,审计主体是政府审计机关,而内部审计部门与社会中介审计组织很少参与,降低了资源环境审计的覆盖面、效率和影响力。此外,资源环境审计常被认为是审计机关一个部门的工作,尚未与国土资源、农林水利、海洋渔业等各部门之间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信息尚未实现真正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环境审计的有效开展。而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资源环境审计主体已经逐步向多元化结构转变,例如,美国的资源环境审计主要依靠美国审计总署和环境保护总局,体现为国家审计机关和资源与环境保护部门共同作为审计主体(白恩泽,2017);日本资源环境审计由政府审计部门、社会审计机构和企业内部审计共同参与,且均发挥重要作用。我国要促进资源环境审计的深入开展,也必须摆脱单一审计主体的局限。 2、资源环境审计内容不全面 我国对于资源环境的审计内容仍以资源环境专项资金为主,这使得资源环境审计受到一定的思想、范围的限制(徐晓艳,2017)。据笔者统计,自国家审计署2003年12月发布第1号审计公告起,截至2017年12月,与资源环境审计事项有关的公告仅有37份,且资源环境审计结果公告内容以财务审计为主,缺乏对资源环境合规问题、绩效问题、责任问题的审计。而美国、荷兰等国家已经普遍推行了环境绩效审计,评估环境资金的投入和产出是否遵循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原则。说明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深度不够。此外,我国资源环境审计范围也有死角,一些重要的领域如海洋资源审计、核安全与辐射审计、大气污染防治审计、生物多样性审计等尚未涉足。 3、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标准不完善 一套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对资源环境审计的实施非常重要。尽管近年来我国颁布了《水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缺少具体明确认可和规范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法规,我国的《审计法》中,也没有资源环境审计的内容和详细实施办法,使资源环境审计的开展缺少法律支持,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遭到质疑。另一方面,我国尚未构建统一的资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审计机关在进行资源环境审计的过程中,只能参照审计署或者其他省市审计机关的同类审计项目中的评价指标体系成果,或者被动的借用被审计单位行业标准作为评价依据,很难客观、公正的提出评价意见,进行审计问题定性,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 4、资源环境审计结果的运用不足 审计成果的运用无疑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点,而我国对资源环境审计结果的运用却明显不足。审计署在过去2003-2017年间共公布396份审计结果公告,与资源环境审计事项相关的有37份,仅占审计公告总数的9.34%,年均发布资源环境审计结果公告2.5份,但有的年份(如2005年和2008年)缺少资源环境审计结果公告,且许多资源环境审计结果是包含在当年其他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中,单独公告列示的比较少,说明资源环境审计结果公告的数量严重不足,资源环境审计实践明显落后于生态文明战略部署。此外,资源环境审计结果的公开缺乏反馈机制,往往将出具审计报告和整改建议作为工作的结束,而后续的问责和整改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跟踪落实,揭露出的问题出现屡查屡犯的态势。

环境审计发展问题与解决对策docx

环境审计发展问题与解决对策 要想落实好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环境审计是非常必要的。针对XXX环境审计工作来说,主要结合当地环境的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使得当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保持较高的平衡性。本文主要探讨转型期XXX 环境审计发展问题与有效解决对策。 I.转型期XXX环境审计发展问题分析 在转型期,XXX环境审计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四方而的问题: 第一,站在环境审计主体的角度上来说,过于围绕政F审计这个主体,没有明确其他多样化的环境审计主体,导致审计主体过于单一的问题出现。如今,针对转型期XXX环境审计来说,还是以传统式的国家审计机关专项审计模式为主,针对社会审计以及内部审计机构来说,也同样担负着环境审计的责任,但这两大机构却并没有真正重视环境审计这项工作[2]。针对社会审计以及内部审计来说,也并没有在实际的环境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起到多大的作用。 第二,结合转型期XXX环境审计实际内容来说的话,针对当前的XXX 环境审计,还存在审计对象不够广泛的问题。针对如今的XXX环境审计工作来说,往往以土地岀让、水污染治理等工作为主,需要相应的审计资金。但对于那些矿产资源、农业资源以及生态保护等方而的审计来说,开展力度很小,资金也很少。这说明XXX环境审计工作开展的并不普通,盲点是比较多的。 第三,针对转型期XXX环境审计工作来说,还存在审计方式不够多

样化的问题,仍旧单纯加强财务方而的环境审计以及合规性方面的财务审计,并没有真正实施好环境绩效方面的审计工作。从审计方式上看,以财务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为主,环境绩效审计开展不足。针对如今的XXX 环境审计工作来说,还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当作主要的理论依据,着重检验资金来源以及使用的科学合理性,是否存在违法侵吞资金以及挪用资金的现象,保证环境审计方面的资金使用合法性[2]。对于该环境审计方法来说,是过于传统化的,往往只着重解决那些突出问题,主要采取事后审计的方法,没有加强事前预防审计以及事中全面审计,无法从很本上提升XXX社会经济的运行质量。 第四,结合转型期XXX环境审计模式来说,还单纯采取之前的账项基础审计模式,这样就会导致审计智能化和信息化不够高的问题出现。因为当前的环境审计主要采取财务审计以及合规性审计的方法, 所以审计工作者往往掌握较多的财务会计方而的知识,往往应用账项基础审计模式,无法从根木上发挥环境审计工作的技术性和智能性优势,没有加强对计算机智能化环境审计模式的深入研究和分析。 2.转型期XXX环境审计发展问题解决对策分析 2.1完善多样化的环境审计主体体系 针对转型期XXX环境审计来说,必须在加强政F审计的基础上, 加强政F环境审计监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以及社会审计部门在实际的环境审计过程中发挥的有效作用,不断创新和完善XXX省环境审计主体体系。不仅要促进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有效融合,还要促进内部审计以及社会审计的有效融合,团结协作,落实好环境审计工作。针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来说,对组织运动情况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可能会发现比较全而的和潜在的环境审计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和审计建议。要针对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情况,加强科学合理的评估性审计,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优化环境监管体系。针对社会环境审计来说,对应

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

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 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 总的说来,我国的政府环境审计目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几年的探索,逐步明确了以下一些问题:在审计对象上,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在审计类型上,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在审计内容上,受上述审计对象和审计类型的影响,目前我国政府环境审计主要包括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审计,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的审计,对环境保护制度的合理、有效性的审计等内容。其中的后两项内容,是以环境保护资金为载体展开的。 政府环境审计今后的发展,是继续探索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一方面,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受国际环境审计发展的影响很大。其一,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在促进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开展环境审计,组织各区域交流环境审计经验和信息等方面非常活跃;其二,自2000年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成立,并且审计署当选为委员会主席后,我们参与环境审计领域的国际交流进一步增多;其三,我们应该向政府环境审计经验丰富的国家学习,如荷兰、挪威等欧洲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在对海洋环境的国际协议方面的审计、对固体废弃物的审计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国家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可以说代表着一定的发展趋势,我们在对外交流中,也必然受到国际环境审计发展的影响。这促使我们在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审计内容等方面进一步探索扩展,例如,今年在参加最高审计

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按照会议的分工,我国要提供有关固体废弃物审计的案例。而在这之前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均没有开展过此类审计,为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审计署实施了对北京市医疗垃圾的审计调查,在组织方法、审计内容、审计方法、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另一方面,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还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1.在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上,将逐步增强对环境经济政策的关注。国际上政府环境审计从一开始就将环境政策作为主要关注对象。目前国际上政府环境审计所关注的环境政策主要是环境经济政策,这是因为命令——控制型的环境政策执行的成本太高,并且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用,各国更多地采用环境经济政策。而且,就审计机关的评价能力而言,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评价要强于对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的评价。环境管理的这个特征,对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影响正好与国际政府环境审计关注环境政策的趋势是相符的。其一、政府环境审计要关注政府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政府运用环境经济政策的必然性使其进入了审计机关的工作范围。其二、对环境经济政策资金配置功能的侧重,使得环境经济政策的目标、操作手段等更强调对资金的考虑,这恰好可以使目前以环境保护资金为主要审计对象、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要审计类型的我国政府环境审计能够比较容易地增加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评价,逐步过渡到绩效审计上。 2.在审计类型上,将逐渐增加绩效审计。对环境经济政策的关注。国际上审计的发展趋势已经转向绩效审计,环境问题是绩效审计关

审计环境简要论述

何为审计环境 审计环境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与审计活动相关的一切外部事物及其活动的总和,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学文化以及社会环境的诸多方面。[1]审计环境不仅是审计产生的土壤,也是审计发展的保证条件。审计环境既是审计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又是审计赖以生存的土壤,因此它是现代审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如何改善审计环境因素来加强我国的审计建设,关系到审计职能能否实现,关系到审计质量,关系到审计事业的兴衰。 审计环境可分为审计外部环境和审计部环境。审计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管理环境、社会环境等;审计部环境包括控制环境、人际环境、技能环境、客观环境等。审计环境决定着审计的本质,进而决定了审计的职能,进一步决定着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审计外环境则决定着审计动因,进而决定着审计目标。 审计环境是审计产生的土壤,是审计发展的保证条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重大。面对知识经济、信息网络、世界经济一体化,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审计事业面临新的挑战。从现阶段看,我国审计机关的力量有限,审计队伍无论是技术水平、知识结构、综合技能、人员数量都与形势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审计的社会、法律等环境有待进一步建设完善。因此,要保证审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优化审计环境,提高审计质量刻不容缓。 审计环境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重大,要提高审计质量,必须从审计环境入手。我国目前审计环境的不足,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改善审计环境,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论审计环境周英虎 审计环境是指影响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在的物质基础和外在的制约条件。它有在和外在环境两种表现,其中在环境是指审计文化,外在环境则是指财政、金融、投资、社会保障和经济法律等体制和制度。审计环境研究之所以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因为审计环境的本质是现实社会经济的客观反映,直接影响着审计的存在和发展。 关于审计环境的定义: 审计环境是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在物质基础。审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和发展的现象首先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这个物质基础一般是指审计组织和机构的人员、场所、设施、设备和工具等,是针对审计的部环境,即我们常说的审计文化。物质基础是决定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在因素。 审计环境是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外在制约条件。审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和发展的现象不是孤立

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运作模式探讨

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运作模式探讨 发表时间:2019-05-15T11:57:08.60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作者:黄晓迪涂媛媛杜娟 [导读] 如何构建良好、高效的内部环境财务审计模式,首先,从自身出发,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当而完善的工作方法,确保运作模式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六安市城郊供电公司安徽省六安市 237005 摘要:为了实现电力企业财务的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有必要开展财务审计工作。财务审计的重要性在于通过有效地监督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提高企业的财务控制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体竞争实力。操作方式不一定是平稳的。如何构建良好、高效的内部环境财务审计模式,首先,从自身出发,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当而完善的工作方法,确保运作模式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构建;运作模式 引言:电力企业了实现对财务的控制和对管理的有效性,必然要开展财务审计工作,而财务审计的重要性表现在通过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提升企业自身的财务控制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以及整体竞争实力的增强。模式运作之路必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何构建一个良好、高效率的内部环境财务审计模式,首先要从自身出发,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对工作方法进行适度和完善,保证运作模式的合理性、可靠性。 1. 当下我国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工作的发展现状 1.1 发展现状 经过相关资料调查研究得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工作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与发展。但以往审计工作方法在不断发展中的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工作中已不适用,部分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大都忽视了财务审计工作对电力企业的重要作用,致使多数工作人员仍被传统工作方法所束缚,进一步导致财务审计工作的作用发挥被大大制约。部分电力企业在开展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工作之时,过多借鉴相关企业的工作方法致使审计工作成为辅助未能发挥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为有效将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建立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运转模式对确保审计工作重要性的发挥有积极意义。 1.2 存在问题 (1)内审机构对企业有较强的依附性。内审机构在企业里是由单位负责人管理决定的一个职能部门,领导人决定着审计人员的工作开展、配置等。内审部门欠缺独立性这一点对于工作展开有着阻碍,且内审工作人员的监督等职能也受到限制。 (2)事前控制缺位。现阶段内审部门的全过程工作体系并不完善,事前控制跟不上节奏会导致事前分析预测不够,从而影响企业经营者得到信息的全面性,在防止经济工作中出现的错误失算、杜绝违纪事件上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很多企业只注重事中、事后的纠察,轻视了事前分析可以避免由于最初的决策失误而带来的风险的作用。 (3)内部审计人员综合能力素质有待提高。内部环境审计是一项严谨而专业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有着极强的专业性。那么想要提高内审工作的质量主要在于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尽可能组建一个高水准、精专业技能的内审团队。企业也应加强对本公司财务内审人员的培训,不仅培训财务方面知识也要培养工作人员多方面技能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 怎样建立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运转模式 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对电力企业发展情况展开有效分析调查,将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对象、审计内容进行确认,致使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运转模式的建立与企业发展现状相符合。同时应调整电力企业审计工作,致使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运转模式的发展具有多元化、质量高余领域宽的特色。 2.1关注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对象与审计内容 审计对象中的内部环境财务经济责任与内部环境财务经济信息,能有效反映出电力企业经济活动、收支情况、环境经济责任会计资料等。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内容涵盖资金财务审计、环境会计资料审计、环保内部控制审核等内容,因此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运作模式的建立离不开对审计对象与审计内容的关注。 3. 建立完善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工作运作模式的方式 3.1完善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中的各种制度 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工作多种职能的提升,离不开对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精准定位,建立健全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工作有效方式对电力企业审计工作绩效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可将传统审计优秀方法与现下审计方法进行联合,将传统审计方法中可用的精髓加以保存,再利用特定方法中的环境费用效果分析与环境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对促进电力企业财务资源的合理分配、确保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积极作用。同时电力企业应激发财务审计工作人的创新能力对财务审计模式进展开创新,分析电力企业调控工作合理性,完善电力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中的多种制度,能将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做的不足进行有效解决。 3.2强化电力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作用与职能 某些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工作开展有多个部门进行共同管理,还缺乏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在有效建立完善电力企业内部环境内部审计运作模式的过程中,应强化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审计中的监督调控功能,对促进电力企业内部管理经营现代化、完善内部审计管理、提升经济效率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还应对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工作进行优化,完善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的综合能力,落实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中的多种职能结合具体调控方法对促进电力企业共同作用的有效发挥意义极大。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运作方式中的合理测评方法、预防财务审计风险对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各部门各司其职发挥共同力量、增强员工凝聚力、转变财务审计工作人员的单一角色有积极推动。 3.3注重电力企业财务人员在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的作用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应依据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对电力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人员进行重视,对加强企业内部环境审计

环境审计

[年] 环境审计研究 组员:张磊,季晟杰,岳立 ZHANGLEI3600

环境审计研究 一:定义 环境审计与最高审计机关执行的其他审计并无根本区别 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财务审计、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 在环境审计定义中,“可持续发展”不应处于独立地位,只有当“可持续发展“作为被审计事项目标的一个明显部分时,许多国家才愿意把他作为标准加以使用。 2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环境审计内容包括:1国家环境政策和项目的审计,2审计政府部门、国有公司、私营公司遵守国家环境法律和规章的情况3评估现有国家环境政策和项目的影响,4评估拟议的国家环境政策的项目的影响等 3我国的环境审计研究状况 我国对环境审计的研究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对生态平衡影响较大。环境审计在广义环境范围内的涉足,普及,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总之,在我国环境审计对于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社会审计组织及审计专业人员来说哦,是一个新领域。 二我国换机审计的内容 1从宏观上看,首先应对国家各级政府的环境政策、法规加以监督,审查和评价。即审查环境政策与现行法规的符合程度,以及环境政策的可行性。 环境的问题出现是由人们社会行为的失当造成的,而人们的行为是由

各国政府行为所决定的。环境政策和法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环境保护的质量,也体现着环境管理水平。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颁布了《环境保护法》等多部法律。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实施起来收到限制。因此,审计部门首先要审查各级政府制定的有关环保方面的政策和法规是否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 三、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审计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未来,近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十分重视,为确保投资项目的正确,可靠,收效大,必须对环保投资进行系统审计。 1对环境保护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审计 对环境保护投资项目的审计重点应放在资金上面,环保投资所需资金数额巨大,必须加强审计监督,环境审计应通过事前审计督促环保建设资金的落实和到位,通过事中和事后审计确保环保资金使用节约和有效 2对国家在国际履约方面进行审计监督 3对企业进行审计 在现代化建设中,新建了不少企业,不论是新企还是旧企,在工业建设中都不可避免的出现污染,对企业环境保护进行审计也迫在眉睫。对旧企业应着重审查其治理三废、保护环境方面做得如何。 四、环境审计的评价依据 审计人员对环保投资项目、投资决策、计划、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后,必须要认真的加以分析和评价。评价其环保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评价依据主要包括:

审计环境简要论述(doc 9页)

审计环境简要论述(doc 9页)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何为审计环境 审计环境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与审计活动相关的一切外部事物及其活动的总和,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学文化以及社会环境的诸多方面。[1]审计环境不仅是审计产生的土壤,也是审计发展的保证条件。审计环境既是审计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又是审计赖以生存的土壤,因此它是现代审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如何改善审计环境因素来加强我国的审计建设,关系到审计职能能否实现,关系到审计质量,关系到审计事业的兴衰。 审计环境可分为审计外部环境和审计内部环境。审计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管理环境、社会环境等;审计内部环境包括控制

环境、人际环境、技能环境、客观环境等。审计内环境决定着审计的本质,进而决定了审计的职能,进一步决定着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审计外环境则决定着审计动因,进而决定着审计目标。 审计环境是审计产生的土壤,是审计发展的保证条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重大。面对知识经济、信息网络、世界经济一体化,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审计事业面临新的挑战。从现阶段看,我国审计机关的力量有限,审计队伍无论是技术水平、知识结构、综合技能、人员数量都与形势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审计的社会、法律等环境有待进一步建设完善。因此,要保证审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优化审计环境,提高审计质量刻不容缓。 审计环境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重大,要提高审计质量,必须从审计环境入手。我国目前审计环境的不足,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改善审计环境,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论审计环境周英虎 审计环境是指影响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内在的物质基础和外在的制约条件。它有内在和外在

资源环境审计

暨南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资源环境审计浅析 ——以中石化企业为例 学院:管理学院 学系:会计学 专业:审计 课程名称:高级审计与实务 学生姓名:陈书品 学号:1230244012 指导教师:石水平 2013 年 5 月29 日

摘要 近年来,环境污染的问题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重要事项之一。环境的破坏不仅威胁着我们的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阻碍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业化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废气带来的环境问题:另一类是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的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物种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这两类问题,我国均存在。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废水、废渣不经处理就排向河流、湖泊;很多城市道路建设跟不上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堵车排放的废气加重了空气污染;还有在我国农村城市化道路上,盲目占用耕地、林地及草地,这些都使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有助于监督各企业履行资源环境责任的情况,进而促进国家的整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资源环境审计环境污染现状对策

1资源环境审计概述 1.1资源环境审计的概念 资源环境审计是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为促进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审计机关依据环境法规和政策,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被审计单位所开展的环境管理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等信息所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是结合资源环境状况和资源环境责任履行情况鉴证的特殊目的审计,是环境科学与审计实务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审计工作实际应用学科。资源环境审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措施解决效益问题,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大力出尽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和谐发展。 1.2资源环境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近三十年来,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983至1997年):尚未明确提出“资源环境审计”的概念,但审计机关从成立的初期开始,就开始了对资源环境审计的试点,这一时期的资源环境审计主要围绕各类环境保护资金和项目展开。(2)探索阶段(1998年至2002年):审计署在1998年设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负责组织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各地方审计机关也都陆续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在这一阶段,审计署主要从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组织开展了多项环境审计。(3)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2003年,审计署成立了环境审计协调领导机构,组织各专业审计从资源环境视角开展相关行业审计。资源环境审计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逐渐成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在这一阶段,审计署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实践,审计的领域从生态环境审计,逐步拓展到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环境、大气污染、工程建设环保审计。 1.3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关系着每个国家生态和经济的发展,关乎着每个国家人民的前途和命运,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是每个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环境审计作为环境管理的现代方法之一,是就环境问题的严峻程度提出的。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对于合理配置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另一方面“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国家意识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需相互协调进行。只重发展直到环境无法承受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污染时,任何弥补措施都是力不从心的,往往付出的代价会远大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或者只重视环境保护而不努力发展经济也是不科学合理的,不值得被肯定。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科学发展观就是希望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最终实现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行资源环境审计是对环境状况的信息披露和资源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一个真实合理的而反应,这有助于将快

我国政府审计环境特点及发展趋势

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日期:2007-08-17] 来源:作者: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王本强[字体:大中小] 自1983年以来,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一直十分重视环境审计,先后开展了排污费、运用外资等环境专项资金的审计。1998年被明确赋予环境审计的职能后,又先后开展了对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青藏铁路等重大环境保护项目和重点环境保护区域的审计。环境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萌芽、探索和逐步推进三个发展阶段,在取得较大成效的基础上,一方面,在审计范围、方式等方面越来越呈现出不同于其他专业审计的个性特征;另一方面,随着各级审计机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及对环境审计内在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入,环境审计在发展定位、审计范围等方 面的未来发展趋势也逐渐清晰。 环境审计的特点 一是兼顾审计专业的不同分工,实现了环境审计的合理定位。近年来,各级政府审计机关从“环境是人类各项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的理念出发,将贯彻“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审计机关内部多个不同的专业部门。2003年,《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五年规划”)明确提出成立“环境审计协调领导小组,合理调配审计力量,统筹安排审计工作”。这意味着一方面,环境审计成为一项全署性工作,定位更加明确;另一方面,与环境审计相关的各专业审计(主要是投资审计、外资审计、经贸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要在“整体统一、分工配合、优势互补、运行高效”的协调机制下,逐步加大环境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形成环境审计合力。 二是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科学地界定了政府环境审计范围。近年来,各级政府审计机关按照宪法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规定,从生态(生活)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两个方面积极开展环境审计实践,并以此为基础,在“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搞好国家重点区域环境保护投入和重大环境保护项目的审计监督,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环境审计模式”的思路与要求,从生态(生活)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两方面着眼,以重点区域的环境保护投入和重大环境保护项目为切入点,科学地界定政府环境审计的范围。

中国环境审计概况

中国环境审计概况 一、背景 (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认识到政府应在可持续发展中承担起区别于传统管理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政策、法律和措施。例如,为了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明确21世纪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保障措施,在总结以往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于2003年1月颁布执行。200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基本环境政策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各级政府工作中逐步得到贯彻。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实践中,形成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三项环境基本政策。这三项环境政策已成为我国制定环境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的基本原则。 (三)环境重点工程 近几年,中国政府在污染防治方面实施了33211工程,(即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两区: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重点区域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并带动了全国污染防治工作的全面展开。在生态建设方面,中国政府实施了林业六大工程。即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目标是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到2010年时,初步建立起乔灌草搭配、点线面协调、带网片结合,具有多种功能与用途的森林生态网络和林业两大体系框架,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要求相适应的木材及林产品生产能力基本形成。 二、中国环境审计的现状与发展 (一)中国环境审计发展的三个阶段 中国审计署自1983年成立以来,积极响应世界审计组织(INTOSAI)“鼓励各成员国的最高审计机关,通过审计工作对本国的环境保护政策施加影响”的倡导,将环境审计作为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积极投入到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审计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3至1998年。没有明确提出环境审计的概念,但在审计项目中涉及到一些对环境保护资金的审计事项,例如对4个城市环境保护补助资金的审计,对13个城市排污费的审计。 第二阶段1998年至2002年。1998年审计署成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明确了环境审计职能。期间,审计署主要从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组织开展了多项环境审计。中国审计署于2000年当选为亚洲审计

关于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思考

关于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思考 近些年来,资源和环境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资源环境 审计近几年发展较快,并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资源环境审计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重要的审计领域,但是也是相关的理论准备和研究相对其他审计领域略显不足的一个审计领域。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引发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目前我国资源环境审计已设立并不断完善了环境审计机构,制定了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建立了环境审计工作协调机制,探索了资源环境合作审计模式,发挥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功能。但由于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环境审计工作与可持续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资源环境审计面临以下挑战: (一)缺乏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的操作指南。资源 环境审计涉及面宽,审计范围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污染、矿产资源、森林资源、节能减排、排污处理等领域,每个领域又都有具体的行业专业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对于审计人员来说面宽、指标种类多,专业性强,很难掌握相关指标计算方法,且不断面对新的审计领域,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学习,缺乏一套完整的资源环境审计实施办法和评价标准体系。

(二)资源环境审计方式和手段较单一,有待创新。目前资源环 境审计工作主要对象仍然是常规的财务资料反映的资源耗费价值总 量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影响、企业排放污染物是否足额上缴各项排污治理费用以及财政、环保部门将收取的相关费用是否足额上交上级财政、如何使用等为重点关注领域,并没有完全脱离财务收支审计的思路、手段和方式。并没有从本质上去研究资源环境审计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例如财政、金融资金投向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对单位产值耗费资源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发现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对环境监测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测、测算企业排污减排情况,利用环境监测系统进行舞弊隐瞒超标排放污染物情况。而这些需要资源环境审计创新审计方式和审计手段,拓宽资源审计的方式和方法。 (三)缺乏具备资源环境专业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一个完整的 资源环境审计组成员不仅需要财务相关专业的审计人员,还需要有资源、环境保护等专业的审计人员,目前全国各地审计机关严重缺乏资源环境专业方面的审计人才,在审计过程中遇到资源环境专业性强的技术问题多是采取聘请资源环境专家参加审计组解决技术难题的办 法来解决,但由于专家的认识和理解有时与政府审计目标有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审计风险。 (四)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资源环境审计的水平亟待提高。计算 机审计是目前各级审计机关大力发展的新兴审计领域,计算机审计不

(财务内部审计)何为审计环境

何为审计环境 审计环境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与审计活动相关的一切外部事物及其活动的总和,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学文化以及社会环境的诸多方面。[1]审计环境不仅是审计产生的土壤,也是审计发展的保证条件。审计环境既是审计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又是审计赖以生存的土壤,因此它是现代审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如何改善审计环境因素来加强我国的审计建设,关系到审计职能能否实现,关系到审计质量,关系到审计事业的兴衰。 审计环境可分为审计外部环境和审计内部环境。审计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管理环境、社会环境等;审计内部环境包括控制环境、人际环境、技能环境、客观环境等。审计内环境决定着审计的本质,进而决定了审计的职能,进一步决定着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审计外环境则决定着审计动因,进而决定着审计目标。 审计环境是审计产生的土壤,是审计发展的保证条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重大。面对知识经济、信息网络、世界经济一体化,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审计事业面临新的挑战。从现阶段看,我国审计机关的力量有限,审计队伍无论是技术水平、知识结构、综合技能、人员数量都与形势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审计的社会、法律等环境有待进一步建设完善。因此,要保证审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优化审计环境,提高审计质量刻不容缓。 审计环境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重大,要提高审计质量,必须从审计环境入手。我国目前审计环境的不足,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改善审计环境,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论审计环境周英虎 审计环境是指影响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内在的物质基础和外在的制约条件。它有内在和外在环境两种表现,其中内在环境是指审计文化,外在环境则是指财政、金融、投资、社会保障和经济法律等体制和制度。审计环境研究之所以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因为审计环境的本质是现实社会经济的客观反映,直接影响着审计的存在和发展。 关于审计环境的定义: 审计环境是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内在物质基础。审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和发展的现象首先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这个物质基础一般是指审计组织和机构的人员、场所、设施、设备和工具等,是针对审计的内部环境,即我们常说的审计文化。物质基础是决定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因素。 审计环境是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外在制约条件。审计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和发展的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受到一定历史和现实条件所制约。这种制约主要不是指自然环境,而是审计所处的周边社会经济环境,它针对的是影响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制约条件是决定审计存在和发展的外在因素。 审计环境的本质是现实社会经济的一种客观反映。审计作为经济监督的主要手段是为现实社会服务的,是推动和促进现实经济发展的工具,审计作用的发挥是与现实的时空环境密切相关的。因此,审计环境的本质是现实社会经济的一种客观反映,它自动地调节着审计的时空界限,控制着审计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 审计环境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审计环境是现实社会经济的客观反映,而社会经济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审计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监督的要求而变化。用运动的观点来审视和看待审计环境是进行审计环境研究应当具有的基本态度。 审计环境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作为现实社会经济的一种客观反映,审计环境与其他

浅谈环境审计城市可持续发展

浅谈环境审计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环境审计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为应对政府的资源环境督查,在内部首先实施试行的有关环境审计相关政策来处理环境可能带来的相应问题。资料显示,环境审计委员会成立后,积极鼓励各国重视环境审计问题,将环境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逐渐渗透,环境审计工作在各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发展。对我国来说,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部分政府和企业片面地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GDP的增长、先污染后治理、推行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等现象,导致各种环境问题严重遏制了城市健康和稳定发展。环境问题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引起了社会公众关注,国家也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环境问题变成了治理重点,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文明,从而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人文建设环境良好的治理目标,环境审计成为一项重要手段和工具。环境审计可以通过对环境建设有关项目的业务活动是否客观可靠、合法合规以及收益效果状况开展评估和监督工作,促进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满足城市不可忽视的长期发展建设行为。环境审计主要分为环境合规审计、环境财务审计和环境绩效审计。环境合规审计建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规政策的基础之上,审查被审计单位环境管理的执行情况是否合法合规,根据审计结果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若存在与相关环境法律及规划有不合理之处及时向国家立法机关反映;环境财务审计则主要是对环境保护资金的审计,注重审查环保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是否制定了合理的环保资金预算、有没有按计划及时拨付环保资金、环保资金筹集途径及使用用途是否恰当等内容;环境绩效审计则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实施的环境项目建设产生的效率效果,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判断项目对所在及周边城市在未来期间是否会产生积极或者是消极的影响。下文将针对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与反馈结果,来具体分析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二、环境审计服务城市推动文明建设 在2016年上半年,审计署针对审计工作作出相应调整,其中重点提出着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