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9_年高考理_综化学试卷分析及2010年展望

2009_年高考理_综化学试卷分析及2010年展望

2009_年高考理_综化学试卷分析及2010年展望
2009_年高考理_综化学试卷分析及2010年展望

.

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分析及2010年展望

——北京巨人学校程蕾2009年的高考(论坛)已经结束,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考察学生学科思维能力,考察学生是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成为今年理综的主要方向,也是近年来考试的趋势。传统意义上的“死记硬背”公式将越来越没有市场。

今年高考理综试题已经开始体现向2010年新课程进行过渡。试卷中通过工农业生产,生活上出现的实际问题考核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未来2010年高考的一个方向”。

1、导向明显:今年北京卷试题的命题思路清晰,充分体现“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

鲜明特点,体现了向新课程的过度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全面考查考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要的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只是出题的角度让考生们不大适应,无所适从。今年化学II卷上有一半以上的题目都源自于工业生产方面的实际问题。如26题“工业废液的回收”。28题“硫酸的工业制法”。很多同学会觉得答案就在手边,可是就是不知该如何下笔。这些就是新课改的方向---注重能力,也是2010年高考的一个方向。

2、强调基础:新课程注重培养能力强调学生要“学以致用”。今年化学题里让学生根据工农业生产上真实存在的问题,用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就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的初衷。因此夯实基础是体现能力的前提,试题中的选择题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方面侧重于考查考生的化学基础知识试题所考查的如5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的内容,而10、11题以考生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为载体,着重考查了考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情况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创新:试题在继承了08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结构和题型,试题所涉及的重要考点也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如电解、原电池、物质结构周期律、水解电离、平衡。但试题在命题形式和考查方式上实现了发展和创新,11题电解质的问题的考查实现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发展,化学实验能力考查继续得到加强的同时,增大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覆盖面等等。这些发展与创新对今后中学化学教学都起到了积极、正确的导向作用。

明年北京市将进入新课标高考,很多同学和家长都比较担心,虽然到现在大纲还没出来但从07、08、09年高考试卷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可以肯定的是明年高考在命题风格,题型设置,核心考点上都不会有太大变化,一定会是平稳过渡。针对2010年的高考复习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化学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提高复习效率,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不仅要想方设法跟上老师的复习思路,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宏观把握,微观掌握,注重挖掘课本,研究考纲

考纲是权威、准确的信息源,宏观上指引复习的方向。因此,必须以考纲为基本框架,以课本为基础,以老师的讲解和点拨为重点,对课本知识进行再认识,力争形成对知识理解上的升华。结合课本梳理考纲中的知识点,把握复习的重点和方向,注重夯实基础,切忌在学习上构筑空中楼阁。

二、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关注热点,全面提高

在全面系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应该做到重点突出。猜题、押题是不可行的,但分析、琢磨、强化、变通重点却是完全必要的。我们除了要留心考纲中变化的内容外,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因为不变的内容才是精髓,在考试中处于核心、主干地位,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察是保证

考试公平的基本措施和手段。同时,学有余力的时候,应适当关注科研、生产、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热点,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这对提高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将大有裨益。

三、重视基本实验,提高分析能力

实验题是理综考试的重头戏,而实验题也经常被我们认为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试题均来自课本上的教师演示实验及课后学生实验。认真复习课本实验,弄清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并能做到举一反三,是我们做好实验复习的保证。因此,在老师指导下,将十几个典型实验弄清原理,反复拆开重组,相信你定会大有所获。

(二)化学部分

2009的高考终于落下帷幕,也标志着北京使用旧教材的高考时代的终结。

总体来看,今年北京卷化学部分有以下几个特点:

试题评析:

1、选择题总体难度较08年略有提高,但难度设置具有较强的层次感

第5、6、7题属于基础题目,考查基本知识要点,属于低难度题目。

第8题的实验所涉及的无机物性质考查,第9题的最初级的等效平衡问题也属于较为容易的题目,只要学生具备初步的分析能力即可。

但难度较大的题目集中在最后三道,选择题的第10题所涉及的18电子体的种类判断和相关性质的讨论、第11题所涉及的混合溶液粒子浓度和pH讨论的相关知识、12题所涉及到的小框图推断问题,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良好的应试心理状态才能顺利解决。

2、演变中取消了单一的无机推断题

观察04到08年北京卷的化学部分,纯种的文字类,框图类推断题逐渐转化为结合实验,化学计算的推断杂交题目。提高了命题的灵活性和知识考查的全面性。今年的试题中,无机推断的思想被拆解,演变为选择题目中10、12题的考题类型。选择中结合讨论和推断是难度较大的新题型,值得关注。

3、工业生产的考查受到青睐,计算的比例提高

今年北京卷26、28两道大题都考查了有关工业生产的题目,且均增大了最后一问中的计算量。这无疑是对没有关注工业生产,计算能力不佳的同学的重创。但其实题目的来源是显而易见的。其中26题是书本上FeSO4?7H2O制备和新信息引入后的综合题目,28题是书本上硫酸工业问题的拓展考查。值得我们庆祝的是,在最后的模考点题班上,我为大家预测的试题中,26题除计算外,所有考点,包括方程式的书写几乎全部命中;28题硫酸工业的考点重点强调数次。相信认真听课的学生们一定能够顺利写出除计算外的所有填空部分。工业生产+计算的题目,耗时,耗精力,得分率低,值得我们加强训练。

4、实验题在悄然升级

陌生的原理,未知的现象,多种可能的结果,仍需讨论的细节,构成了今年的无机实验大题。这种探究性实验,较充分的达到了考查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7题中第(2)问,复杂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学生充分复习的传统检验方法在该问面前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其实学生学习气密性检验时,没有能够把握利用气体整体流向的方法。因此对高中某些实验操作的原理,还是需要讲透讲到位的。

第(5)问考查了学生的逆向思维,以往的考查是根据现象——得出结论,这题设问很巧妙,支持结论,需要什么样的现象产生。这样做充分的考查了学生对实验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

第(6)问,这个是各学校高三《硝酸》这一内容中应该能够复习到的知识点,而且许多模拟题目中也有对该知识点的考查与预测,但很多同学可能仍旧不能解答准确,究其原因还是对化学实验的体系没有较为完整的思维。拘泥于实验题目本身的训练可能已经不足以应对新的探究性实验题目了,因此我们有必

要重新整理一下高中化学实验的授课模式,以解题导向模式过渡为引导模式。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0年,北京即将迎来第一年新课改高考,一年的时间很短,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希望和各位老师,同学,家长共勉,拿下高考。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f5146194.html,理综考试有点难北京三名师做客详解理综试卷

腾讯教育讯全国各省市高考(论坛)已全部结束,腾讯教育邀请来北京四中郑春和、杨启鸿、潘廷宏三位名师做客高考访谈间,和网友面对面,详细解析高考理综考试。以下是访谈实录: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腾讯嘉宾聊天室,我是主持人东海。昨天全国的高考已经陆续结束,今天我们请来了几位老师来为我们点评一下今年北京的理科综合的试卷,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到场的嘉宾,这位是我们北京四中的生物特级教师郑春和老师。

郑春和:谢谢你!

主持人:坐在中间的是北京四中物理的高级教师杨启鸿老师,欢迎您!

杨启鸿:各位同学,大家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坐在我旁边的是北京四中化学高级教师潘廷宏老师。

潘廷宏:各位家长,各位同学,你们好!

主持人:几位老师都是长期从事我们高中的教学,特别对高考也都非常有研究,这次理科综合考试就我搜集到的一些消息看,有一些同学反映我们北京的理科综合试卷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不知道几位老师看到卷子之后对试卷有什么看法,您觉得它的难度怎么样,它的区分度怎么样?有没有超出您对这份卷子在考前的预期。郑老师,您先来。

郑春和: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好!今年的高考顺利的完成了,我之所以说顺利的完成,从北京市来看,理科综合这个试卷里边,生物的考试难度并不大,估计同学们得分的情况跟去年差不多少。今年我们北京市的生物题有四个选择题,这四个选择题,第一题、第二题都是侧重于基础知识,比如说植物生长素是怎么生成的,还有细胞膜有什么功能,还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在生物里的意义,这是最基础的知识。

在选择题里难一点,碳三碳四对二氧化碳的固定有什么差异,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这是教材里讲的一个内容,只不过是把碳三碳四综合在一起看对二氧化碳固定的这两者的差异,这个显得带有点综合性,但是学生对这方面的题做得已经太多了。但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

非选择题有一个特点,它强调对命题性知识理解基础上的应用,你要弄懂还要会用,而用是用在一些新情景下的,比如说今年第一个非选择题是用分离规律的实验,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它既要考你的基础知识,又考的是实验数据的分析,它在两个角度考察学生,而且情景还是一个新的情景,所以这样的话,同学们会对这个题感到一定的难度,但是它并不是很大,只要你对分离规律的基本要点搞得很清楚,那这个题手到擒来几分钟就可以做完。

相比之下,第20题,第30题难度更大一些。它涉及到的是森林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这方面的问题在什么特?在于学生普遍的对于生态与环境这部分的复习,基础知识的复习不像其他得那么扎实,尤其是把森林单独出来,森林的作用涉及到多个方面,而这个题是把森林在生态保护当中的作用又和氮的循环又结合在一起了,等于是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联系起来以后解决新问题。所以这个题难度稍微有点大,它占的分数比例也比较高,它占了16分。

第三个题是发热与体温调节,我们知道发烧,人体体温突然升高了,低烧也好,高烧也好,发烧是怎么引起的,这种情况下,体温是怎么调节的。这个知识也是联系了当前生活的实际的问题。

主持人:热点问题。

郑春和:但是只要把体温调剂的基本知识复习得体,做这个问题是很容易的。今年的生物知识比较难的就是30题,分数占到16分,其他题学生得分应该是很容易得到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您觉得我们这份卷子只要是考生能够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还是能够得到比较满意的分数的。这是郑老师对我们生物试题的分析,不知道杨老师对我们的物理题怎么看?

杨启鸿:我先说说我对试卷的总体的看法。一个是试题的基本情况,我做了一下分类,比如说力学占多少分,电学、热光源各占多少分,力学占了54分,它占总得分的比例大约是45%,电学占了48分,占分的比例是40%,热光源应该说还是占了18分,占分比例大概是15%左右。也就是说从这个结构来看,今年理综中的物理试卷它跟往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难度,当然我的看法是略微有些加强。

主持人:体现在哪些方面?

杨启鸿:其实同学们感觉到难的可能就是三个题,一个是选择的最后一个题,就是编号大排序是20题,还有一个是我们的23题和24题,就是解答题的最后两个题,可能同学们感觉难度大的主要是这三个题。但是应该强调的是前面的基础题,咱们叫白送分的题也不少。这是试题的基本情况。

另外这个考题的特点,我觉得它有这么几个方面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是首先突出了主干知识,它注重热点知识的考察力度。举例说,考察到比如说刚才说到的热光源,它占的比例恰如其分,无论是热学题还是原子的题都应该是学生掌握的重点,而且是历年考察的一个热点。物理题,同学们都知道,它只有12

个题,因此追求知识的覆盖面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它只有突出考察热点,我做了一个统计,它所考到的知识点总共有70个左右,而高考大纲里边要求的知识点是130个左右,这样它占的比例大约是一半多一些,50%多,但是就热点知识来看,它这个知识的覆盖面是足够高的,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这个试题深刻的反映了物理学习中的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我觉得这个特点也是很突出的。高考大纲所列的高考对考生能力的要求在很多试题中都是有所体现的,比如说第21题,它是一个实验题,这个实验题突出了电学图象的考察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同时也突出了对电学规律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察。像第23题是一个解答题,可能有些同学感觉比较难的倒数第二道题,这道题突出考察了同学们对给定的物理情景的研判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分析物理现象这种分析辨别的能力,这个能力点考察的是相当突出。无论什么能力,我们应该强调的是它必须以知识作为依托,所以我想,如果是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同学对这一点我想感受一定是非常深刻的。

还有一个就是这个试题突出了高考对中学物理新课标教学和对明年的高考复习的引领和指导的作用。比如说去年的第20题,可能有的考生研究过去年咱们的北京卷20题和今年的20题都是相似的题,要求学生得是根据自己不太了解的理论知识再结合着自己的经验,自己所掌握的那些基础理论要做出一个判断,所以这一点,对同学们来说要求是比较高的,那么这个,我觉得就体现了新课标的一种精神在里边。

杨启鸿:基础题也可以有创新

再有一个就是今年的高考物理部分,仍然突出了这个题目是源于教材但是又有发展创新这个特点。同学们都知道,咱们高三教材,像磁流体发电机,速度选择器,电磁流量计等等这些都是课本中的习题,试题中的第23题就是我们刚刚说过的倒数第二题就是根据电磁流量计来设计的,当然有发展创新,发展的地方在哪儿,就是增加了通电线圈磁场方向的判断以及故障的分析以及解决方法。当然对今年高考物理试卷试题我们也有自己的看法,比如说我们想讨论这个问题,就是基础题和创新题它不应该是矛盾的。

主持人:基础题也可以有创新。

杨启鸿:就看你创新的点在哪儿,你考察的对象是哪些同学,如果是考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我们仍然可以以创新的这种形式来编写基础试题,比如说热学、光学和原子的题它的编写照样可以体现创新精神的,而这一点今年的试题表现得不够充分。再有就是物理的实验题,今年我觉得太过强调基础了。而这个实验题里边最主要的能力考察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设计实验能力,而这个点没有考察到。再一个就是知识点的覆盖面,也就是说在不增加考题数量的前提下,还是可以再增加一些知识的覆盖面。比如说一道热学题,ABCD四个选项这就是一道题,我们完全可以涉及到热学里边的大部分知识,考察7、8个甚至于10来个这都是可以的,而今年的热学题我感觉考得太过单薄了。这样对于引导学生全面的掌握知识应该说它有些负面的作用在里边,我就暂时先说这些。

主持人:潘老师,您是怎么看待我们这次理综试卷的化学部分的难度的?

潘廷宏:大家现在最关心的是我考得怎么样,实际上现在谁也说不清你考得怎么样,你最后能不能录取,能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要看相对成绩,你现在只能说我哪一科考得怎么样,但是你不知道你在全北京市你的位置在哪儿,所以同学们我建议你现在先不必过多的忧虑,我考得怎么样,考坏了,考好了,现在都是未知,现在就应该是以比较宽松的心态,我们大家盼望已久的,激动人心的6月7号、8号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就是以宽松的心态放松一下。

当然了,大家还是特别急切的想知道我自己,好比我化学考得怎么样,这个考得怎么样,也就是说这个题对了还是错了,这个题考的是什么,同学们还是很感兴趣的。我想说,今年的化学题,同学们当然最关心的是难不难,从考场上出来之后,同学们基本上没有说不难的,今年应该说确实比较难,这从咱们北京市自主命题化学的题来说,今年应该说是最难的,去年比前年要难,今年比去年又稍微难一些了。这个难主要表现在,第一,选择题,就知识容量比较大,尤其是像第10题,第12题,实际放在作为二卷的填空题出现,因为选择题咱们平常都是考的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所以一看知识量那么大,而且这些关系又比较复杂,所以同学们做这个题就很费时间。同学以往做选择题做得比较顺,可是到这儿选择题卡住了,所以给大家的心态造成了一种压力,这种心态的压力实际上也造成了同学们感到这个题难的因素。

潘廷宏:实验题很多考生无从下手一发散就出轨

再一个难是二卷里边的实验题,这个实验题我觉得还是很好的事,这个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刚才物理老师也说了,因为咱们明年高三就进入新课标的考试,他在今年的题里头有所体现,比方说咱们的第27题那个实验题,咱们化学就是探究式学习,改变以往的传授式的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探究式学习一个是要对问题提出假设,根据假设我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然后得出结论。这个题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模式。这个难在,第一,它是给你的信息很少,比如说以往咱们的实验题同学做的,仪器里面有什么试剂给你了,但是今年这个实验题,这几个仪器什么试剂都没有给你,这个同学们就感到难,他不知道这个干什么用,无从下手,这个考察了同学们的实验能力,实验能力最重要的一个能力是设计实验,设计实验一定实验目的要明确,原理要清楚,我根据目的、原理来选择试剂,选择仪器,选择我的操作的步骤。实验要想成功,关键要排除干扰,所以咱们的实验题,不管多复杂,目的明确,原理清楚,排除干扰。这个题就是,它的目的就是要想证明浓硝酸比稀硝酸的氧化性强,浓硝酸能把一氧化碳氧化成二氧化氮,浓硝酸和一氧化氮看有什么现象。看一氧化氮生成水和水生成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不能和稀硝酸反应,通到一个浓硝酸里面去,通到一个稀硝酸,所以第三应该是浓硝酸,第四应该是稀硝酸,第六就应该是氢氧化钠,这个目的要很明确,原理清楚其实这个题并不难。同学们就因为这个不明确,抓了以后无从下手,然后就任意发散,一发散就出轨。

还有这个题是很好的探究式,第二问就是说,硝酸铜溶液本来应该是蓝色的,但是是绿色的,为什么?一种假设是硝酸铜的浓度比较大,一个是里面溶于二氧化氮,到底是哪个假设正确你来设计实验,当然是给你设计了四个途径,让你进行了筛选,这个筛选是要证明到底是什么原因,我设计的科学性,第二,现

象要明显,根据这两条我来选。27题同学们感到难最主要的是实验设计的能力不强,也不够,换句话说,就是我不善于抓住目的,抓住原理,排除干扰,无从下手。这是很好的,咱们看了新课标实验区,他们的实验题基本上都是这种探究式的实验。我想这也是咱们北京将来的实验题的一个方向。

再一个感到难的就是计算,这里有两个题有计算,好在他这个计算题不是在计算技巧上,咱们以往计算是实验技巧上下功夫,我觉得这个题好在它是去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是为了用,这一点很好,这个也是我们中学教学计算题的一个很好的导向,咱们往往有的时候就是在计算技巧上下功夫,这是好的一面,但是由于它的应用的情景大家比较生疏,所以他不知道那里边的原理和那里面的情况,所以这两个计算题,尤其是最后一个计算题,基本上是比较困难的,有的同学很明智,一看那个题根本不做了,我觉得这是非常明智的,不要在那儿耽误时间了。这个试卷还有这么几个特点,一个就是充分的体现了咱们化学学习的能力,就是我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还有自学能力,在这次考试当中都有所体现,尤其像自学能力,比方说第25题有机题就很突出。同学如果抓住了给这么一个信息,酯交换,这里两次指出酯交换,有的同学在一处用了,第二处没有用,那第二处就错了。这是咱们在利用信息,获取信息上解决问题,有的同学比较弱,所以在这儿就没有做出来。

还有的这一题,有机题,他给的信息不是题干里面,而是后面问的问题里面,这个同学也是捕捉信息,捕捉条件,他不善于从各个角度去抓,所以没有看到后面的条件,前边就做不出来了。这是体现同学的自学能力。

还有体现了咱们化学联系社会,联系实际,联系生产这一点,这里选了两个,就是工业生产的题,两个大题,这个我觉得是好的一面,当然了,我觉得有不好的一面,就是这个题占的份量太大了,其实有一个联系工业生产就够了。

再有就是充分体现了咱们化学用语的作用,我统计了一下,咱们的二卷考察化学用语的电极反应式、电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等一共是27分,去年是占了53%,化学用语是化学里边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因为这是我们的化学语言,你没有掌握这个语言咱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了。这次考察对化学用语跟以往一样,占了非常大的份量,化学,我想咱们同学们感到难,难也没有关系,我教的一个学生他送了一句话,我难人亦难,我易人亦易,难易是均等的,这一点也不能看难就绝对不行了。对中下等的同学容易一些有利一些,但是这个也不是绝对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实力还有你在全北京市相对的成绩,所以建议大家,你认为好的,你也不要得意忘形,你认为不好的,现在也不要过分的忧虑,就等着我们发录取通知那会儿才定局了。

主持人:刚才几位老师都分析了一下我们北京理综试卷各科的难度,从几位老师介绍看,包括杨老师介绍物理,虽然难度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它的命题更灵活了,它更注重考察考生的能力了,可能这样以来,相对来说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就更高一些,包括刚才潘老师也介绍了,我们化学试卷也是比往年难度还是有一定的提高,所以说就导致了我们今年北京的理综试卷可能在整体的难度上略强于往年的。我不知道几位老师见没见过其他地方的试卷,比如说跟全国卷相比或者是跟其他地方的卷相比,北京考卷的难度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郑春和:我已经看了六套卷子,国家考试中心出的今年叫一卷、二卷,另外是北京卷,再有就是安徽卷,安徽也是新课程,但是它是属于本省出题,另外还有山东,山东是一个老试验点,今年的春天他们省教委提出来要进行全面的改革,我也看了看他们山东的试卷体现出什么精神来,总的看来我有这么一个感觉,从命题的思路和命题的趋向更可以这么讲,基本上完成了向新考试大纲的过渡,为什么说完成了这个过渡呢?因为原来的两套考试大纲实际上是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要体现我们的高考改革和命题的改革的方案。所以基本上我觉得从命题的思路上看,应该看到这么几点,一点就是它的考试性质,它确实是高等学校选拔新生,那么选拔什么样的新生呢?他现在提出的要求是很明确的,尤其在新考纲里边提到了就

是要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个提得很明确。既然要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从哪些地方考?这一轮课程改革提出来,和上一轮考试改革不同点,它考六个字——“知识、方法、能力”。这是和上一次改革不同的地方,上一次改革考四个字,“知识能力并重”,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核心,就四个字,“知识、能力”,而这一次改革提出来六个字,包括方法。这样的话,既然是他要是这么去为选拔新生,那么他的命题的原则也要跟着相应的变动,所以我们这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命题原则和原来也不一样,它的提法是全面考察双基的同时注重学科能力的考察。全面考察双基,基础知识,单元知识点的层次结构,相关知识点的网络结构,这是对知识的要求。

咱们还不说它的科学性上,技能,实验技能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包括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思维方式甚至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都属于这个范畴,还有就是能力。各个学科它有它特定的能力,所以它提出来全面考察双基的同时注重学科能力的考察,这几年的考试,我们从理综这个角度来看,越来越体现按照这个命题原则在命题。

现在我看的生物这一部分的这六套卷子基本上都体现出来了这样的一个命题思路,就是遵循着新课程规定的这个命题原则来进行命题。要达到这一点,它还是有很多要求的,比如我们生物这一部分,在理综的生物这个新课程的标准,究竟考什么,考试内容范围,在讲考试内容范围它有一大段叙述,它讲了“三要”,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我们理、化、生三科是科学课,那你是理科,你得讲理,你不能停留在死记硬背上,你得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行,要不然它怎么叫理科呢,理科要说明道理的。紧接着它又讲了,正因为它是理科,所以它下面提第二“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察,这个科学素养考察从哪些地方考呢?它下面有一句话,在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知识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考什么?就考这个。

它还有一点,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从哪儿入手,它有一条,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所以刚才我们分析了北京市的考卷,三个大题体现得很充分。

主持人:都是跟实际相结合的。

郑春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它体现得很充分了。外省市的题也是体现得很充分的,你比如说随便我们举几个题,看看国家考试卷里出的题,很重视这个方面的内容,你比如说在全国一卷,全国一卷里边它出了一个“生态系统与生态农业”,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里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涉及到我们的生产观,我们的消费观,另外我们的价值观,而生态农业是属于生态体系,就是生产体系的改革,那你说全国一卷里边,它很重视,要建设生态文明,那我这个题里边就专门有这个题要体现。这显然是它和时事政治也很热点。

这个带有导向性的,还考了一些人类的遗传病,人类的遗传病,我们现在讲人第一,我们现在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我们在合作医疗等方面,在防止遗传病方面,我们党和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包括汶川地震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如果我们的生物生命科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你不去联系实际,那显然是不对的,所以全国一卷它这个影响面是比较大的。

同样的内容在全国二卷里边也有很多的体现,今年我感觉到各省市的题和全国出的题里头有很多体现了这一点,你比如说全国二卷的第四个选择题考的是什么呢?就考的是当前我们世界各地都有的这种传染病,就考的像我们说HINI这个病毒,我们怎么去预防它。为什么我们预防这个病毒的时候,我们打的是人流感的免疫的疫苗,人这个流感免疫疫苗,打了这个管事吗?有的老百姓就要提出这个,你预防的是猪的流感,为什么打人的流感疫苗呢?那现在这个题考了以后,就从道理上让学生进一步清楚了,同时也体现了这个题很关注的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健康的问题。

所以今年这种题出了很多,你像全国二卷里边的非选择题33题出的是什么呢?生产清洁能源,你要减少汽车的尾气。

主持人:很热的一个话题。

郑春和:尾气,我们搞什么?我们搞酒精代替一部分汽油,这种清洁能源的生产这也是当前我们急需要要考虑的问题,建设生态文明要考虑的问题,所以从全国各地的卷子来讲,真正体现这个命题的思路是紧紧按照新课程,新课标的要求,新考纲的要求在进行。这个也预示着我们今后的命题改革大的趋势是什么?要想知道这个趋势,你就认真的去尊严新课标,新课标的标准,另外认真尊严新考纲,那里边都有所体现。这是我对这个思路和命题的趋势有这么一个看法。当然我觉得我们生物来讲,不是说现在这个题就已经很好了,它还存在着这样或者是那样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我觉得是不是也需要我们去重视它,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命题的改革可以说按新课程走,实际上走了8年了,但是毕竟还是在新课程还没有普遍开花的基础上考试提前了一步,真正新课程试验区普遍开始了,大面积的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去命题了,我们这个改革的路应该说还是很长的。

当前的题要想进一步提高它的命题质量,首先一点就是命题者要了解当前的中学教学的现状,目前你要分析我们的题里还存在有,总觉得有这样或者是那样一些不和谐的地方,为什么不和谐?首先一点,就是命题者不了解当前的中学的生物教学现状,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在讲氮循环的时候,群落中的氮返回无机环境只有一条路,反硝化作用,当然有没有别的路?有,林荣作用,林荣作用在中学教材里不管哪本书都不讲,你突然蹦出一个林荣,那对学生来讲这是不公平的,你这个分数是你出题者不了解学生的情况造成的,像北京市的卷子里出现这种现象,说明我们的命题人不了解北京市的情况,外省市的题多少也存在着这种情况,这是第一点。比如说中学的生物教学,它有实验课,但是它的实验课从目前来讲包括北京市不如化学、物理开得好,它的实验材料是活体,不像物理的实验把那个仪器搬去,安装测试一下就行了,这个得养殖,它的身体不行,这个实验受到很大干扰,这种情况下,普遍的来说,北京市生物教学、实验教学薄弱,针对和物理、化学比,这种情况在全国也是存在的。可是我们要培养21世纪的科技人才,我们必须加强中学的实验教学,要不你怎么去落实科学素养呢?我们的科学素养就是会动脑,不会动手,科学人才既要动脑,又要动手,而且是动手、动脑有机的结合才行。这样,我们的实验课就应该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就是高考考试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我们实验题的出题,那应该很全面的,有侧重的统筹规划才行。不能说这个题你做了实验或者是没有做实验都能答,那这个实验题出得就是很失败的。

主持人:这也是我们今后生物改革的一个方向。

郑春和:恐怕别的省市也有这个问题,做过实验的和没有做过实验的它的结果应该是不一样的,只有我们抓住这样的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用高考促进教学,那我们才能培养出来大学所需要的科学的后备军或者是它的基本素材。

还有一点,从现在的题看来,我们的命题人能不能由经验型的命题者变成理论型的命题者。比如说这个选择题,选择题ABCD选项是什么,它是命题的陈述句子,命题的陈述句子你每一个选择题,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还是符合选项要求的你必须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陈述句子,哪怕它是错的,它错的也是错得恰到好处,但是我们现在很多的命题是不规范的,明显的,不管是大学的老师也好,中学的老师也好,就命题的人多数是经验型的。这样的题我们拿不出去,我们窝里可以考,你拿出去它缺乏理论的指导,非选择题,不管是哪种类型,填空,用的就是主题思路,像刚才潘老师说的,他数了有几十个,为什么?只要是填空,命题学就要求你必须用术语来回答问题,主题词,基本概念的名称,那就是主题词,那你必须是这个,但是我们现在出的题,当然除了主题词以外,还有符号,还有行为动词,还有一些数字等等,还有一些例证,总之,你这个要求的答案必须符合理论上的要求才行。

非选择题里边的填充,长句子要求你答的是什么?答的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子,那么在科学知识里边的完整陈述句是什么呢?是命题,它是由相关概念组成的一个判断句,它必须是答出来要符合要求才行,不符合要求那就不行。但是现在我们的命题看来还做不到这一点。为什么我说命题改革的路还很长,尽管

是它向新课程靠拢了,但是就从命题这个角度来要求,它的质量再提高一下,更能考出来学生的成绩。这要求我们的命题要规范,这样的话,命题核心组的成员就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不能是流水系,今年一拨,明年一拨,后年又一拨,刚熟悉了命题又换一拨,核心组的成员应该保持稳定,这样才能出出来好的题。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我们的命题有提高,但是也有很多的问题。

杨启鸿:有些物理题考察学生创新能力让人眼前一亮

主持人:刚才郑老师非常详细的分析了一下这次包括北京卷在内的各省市的卷的理综的命题的一些情况,并指出了其中的一些问题,不管怎么样,我们这个卷子还是拿出来让考生来检验了,我们的老师也都看过这份卷子了,杨老师,您觉得这份卷子中有没有让您眼前一亮的一些题目?

杨启鸿:我还是以北京卷为例吧,刚才我对这个卷子的整体情况做了一个分析,这里边有些题应该说,刚才说到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它是创新和发展。给我印象最深得应该是第20题,23,24,尤其是20题和23题,这两个题我觉得编得非常好,比如说第20题,也就是可能考生感觉难度比较大的,选择题最后一个题,它跟去年的这个位置的题是非常相似的,也就是它给了一个理论上的公式,而这个公式不是用初等数学推导出来的,而且它ABCD四个选项是四个公式,这四个公式都非常相近,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自己高中的物理知识来判断哪个公式是对的,哪个关系是对的。

这个题其实是在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觉得在我们国家,高中阶段,学生创新能力的这种培养我觉得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我们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的一个方面。据我所了解的美国的学生,他的动手能力,他学习科学的这种能力是非常强的,他很有主见,你老师讲了,即使是正确的东西,他也要提出质疑。我曾经听一个美国的专家给我介绍过美国的中学教育,他们的物理课怎么上,我举一个例子,这是那位专家给我讲的,他说老师讲完了大气压,然后发给每个学生,他那个班里边十几个学生,每个学生一个很精美的气压计,跟这些学生说,我们这栋楼到底有多高,你们就利用这个气压计结合物理的知识,你们做一个测量,限定你多长时间,然后把结果汇报给我们,作为期末考试题,他是这样考的。

如果按我们的中学生,我能想象得出来,他是看着这个气压计,然后根据气压的变化,按照变化的规律他要折算出从一楼上到六楼到底这个气压是怎么变化的,变化多少,然后要计算的,可能10个学生的做法都是千篇一律的。但是他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并非是一种笑话。有的学生把气压计当成了重锤,带了一根长长的绳子,爬到楼顶上,然后系到楼底下,量绳子的长,还有的根据几何学,量楼的影子,按照相似学换算,没有一个是按照我刚才说的我觉得应该是很常规的这种做法。最有意思的也是老师对他最后评价最高的一个学生,是根本就没有上楼,他只是拿着气压计跟一个清洁工说,你告诉我这个楼有多高,我把气压计送给你了。然后这个清洁工当然一下子就说出这个楼的高度,他回去就汇报了,他说我是最先测量出来的,我应该是得第一。老师把这些做法完全不一样,而且都是非常规的做法,每个学生都表扬了一遍。给分最高的恰好就是我说的最后那个学生,他根本就没有上楼,没有出去。那就是说,美国人他的人才观,他认为你有能力,其实最主要的是他看重了这个学生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有的方法甚至于是非科学的方法,但是你获得了准确的信息,我觉得这个老师的侧重点是在这儿,正因为这样,所以直接跟人家打听楼的高度的学生反而得了最高分,而其他的学生也给予的高度的赞扬,这就是美国的教育,这是我听到美国回来的专家来谈美国的中学教育。

我们的中学按照新课标的精神,正是要不断的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它可以把很多物理现象作为一个讨论的课题,大家互相研讨,也可能得出来的结论是跟实际的科学的结论有差距,甚至于背道而驰,那么这种精神要不要得到鼓励,我们给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鼓励他们,而我们现在看学生学得好不好,完全是看用同一张卷子看谁得到的分最高。我们是这样来评判学生的。我们不能完全按照美国的路子走,我们有我们的国情,但是有些该借鉴的东西一定要借鉴。

另外,现在的学生据我了解,尤其是高三的学生备考一年,他是非常非常辛苦的,做了很多很多的题,像我们学校的学生,我自己心里有数,我在高三上第一节课,我就给全体的学生说,说我的教学计划,说我给他们做的题,当然就是从高三第一天开始一直到高考前,我们的题量是有数的,就是2500到3000道题,我就是物理来说。那么给学生交一个底,也就是说,就我们目前的现状来说,我们不可能对于高考指望它有特别大的变动,就是我们的选拔人才,就高考这种模式来说,相对于老百姓来说它是公平的,是公正的,就现有的条件的限制,我们怎么能够引领着学生跳出题海,减轻学生的负担,让他发展兴趣,让他更好的去锻炼自己的能力,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有些书叫“跳出题海”,实际的恐怕还是让学生要多做题,我们经过10多年的教学的实践,尤其是高三,我们是本着这样的一个理念,就是用最少的题但是又是最精的题达到我们的最好的效果,我们一直是朝这方面努力的,我到外地讲学,问过外地的老师,尤其是基础薄弱校的老师,他们的孩子一天十五六个小时摁在那儿就是在做题,在做题,做题。你想四中的学生是做2500道到3000道,他们可能是几倍与我们,我也问过他们的老师,我说你们一年到底给高三的学生做多少道题,老师也说不清,没数。然后我说你们对跳出题海怎么看,他们好像还没有考虑“跳出”这个问题。要我觉得,你到底做3000道题还是6000道题还是8000道题,不跳出题海不是一个数量的问题,说5000道以下算是跳出了题海,以上就不算,不是一个简单的这么一个问题,而是它应该成为我们中学教育的一种理念,这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追求,那就是刚才我说过的,我用我最少的题,最精的题达到最好的效果,如果大家都能这样做,那么当然你要结合着你的学生的特点,你的地区的特点,如果都能这样做了,那么我们说,在教学改革这方面起码我们这个理念上,我们就有一个正确的一个方向了。我是这样看的。

我再结合卷子再说一点,因为可能在线的好多网友是考生。

主持人:很关心我们题目的情况。

杨启鸿:我下面就说得稍微细一点。

比如13题,这是我们选择题头一个,它是热学题,这个热学题,刚才我已经说了一点,我觉得一道好的选择题,它的四个选项应该涉及到尽可能多的知识点,要有足够多的知识的覆盖面,知识覆盖面大不见得难度大,所以你最基本的题你照样可以让它有足够的覆盖,而这道题实事求是的说,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它的知识覆盖面太窄太窄了,另外就这个题来说,可能绝大多数考生都做了不是一遍两遍了,而作为高考题还是老面孔出现在卷子上,这个我们感到有些意外。

14题,这是一个原子物理的题,可能考生们都有这种感觉,极其容易的一个题,它并没有考到原子里边的多数的知识点,很单薄。

15题把机械波和电磁波放在一起来谈类比的学习方法,这个事情本身我觉得稍微有一些牵强,就是把机械波和电磁波放在一起比。另外就这个题在15题里边出现了这个题是考到波,后面又考了一个机械波,8个选择题里边这个知识点上的考察有些重复。

16题,这是一个静电场的基本概念题,这个也有点像刚才郑老师说的,命题人不太了解中学的实际,比如说这个符号用U来表示电势,这是很多年前用过的,最近几年是用“φ”来表示电势,而卷面上还是用“U”来表示电势,这个也是一个很简单的题,比较一下在非电场中场强的规律的关系,电势的关系,比较简单。

17题是一个机械波的题,机械波和振动合在一起考这是这几年比较时尚的题目,原来如果考减写振动只是间歇振动,它把形成机械波的某个直点的振动又用图象的形式把这个规律反映出来,然后又结合着机械波一起考。我觉得这个题就是刚才的意思,还是比较时尚的题。美中不足是跟前面的机械波有一些重复。

18题这个题出得好,这个题里边有一个隐含的条件,它给了动摩擦因数“μ”又给了cosθ,这个物体放在斜面上没有滑,正要滑,要滑还没有滑这个结骨眼上“μ”一定等于“tanθ”这个考察的基础知识,深刻的程

度比前边要高。当然正确的对它进行受力分析,尤其是物体往上匀速滑动和往下匀速滑动,滑动的方向千万不能搞错,力的关系应该弄准确了,这个题才能够做对。

19题是带电粒子在负荷场中的运动的问题,这个题对一般的考生来讲难度不大,它给的条件是在这个复合场带电粒子可以穿过这个电场,如果是只加电场会怎么样,只加磁场怎么样,大家只要把握住洛仑兹力的方向以及电场的方向以及大小的关系,再把握住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比如说电场里做功会引起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变化,把这个关系把握准确了,应该这个题没有什么问题。

这个题考得比较突出的一点是历年高考的永恒的考题是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个一句话说起来就这么几个字很简单,但是它蕴含的规律是非常庞大的,随便我们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动能定理大家都知道,那对应的是核外力的功,合外力的功对应了这个物体的动能的变化,还能体现出我刚才说的意思,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个在后面的大的题里边考察的力度就更深刻了。可能在线的同学们最关心的是我刚刚说过的第20题,20题是给了一个带电的圆环,中间是掏空的,然后有一条水平的轴线,轴线上任取一点P 点,设P离它的圆心的距离是X,然后它给了四个式子,这四个数字同学们不用深究了,因为用初等数学根本就导不出来,但是它还是判断下面四个式子是哪个是合理的,一个圆盘上均匀分布着某种电荷,在圆心处是不是它的场强一定为零,因为根据对称规律,你是同种电荷在圆心处的场强的矢量合一定零,无限远处一定是零,X得零的时候你这个场强E应该是零,无限远处是零,如果你把这两个考虑清楚了,你再看看四个选项是不是马上就可以选出B是对的。最近的点和最远的点场强都是零,所以X是0的时候它的结果是0,X是无穷大的时候它的结果也是0,这样的话,只有答案B是对的。我不知道在线的同学们是不是听明白了这个题了,没有再好的判法了。

实验题的难点在哪儿呢?一个难点是要把I和I分之一要区分出来,你读出坐标值以后应该把它颠倒过来才是电流,这个题主要还是考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个要考虑全面了,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这个图象,这个图象应该是划一个直线,这个直线应该是根据坐标点,一个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个点连成一条直线,这个直线的画法是非常有讲究的,一定是从这一群点里穿过去,因为本身它就有取平均的含义,另外它给的这些数据点上其中有一个点偏离了大多数点所在的这条直线,我们就认为这是次点,应该果断的舍弃,而我听到的有的同学就把特殊的次点也连进去了,结果变成了不是直线,而是折线。还有这条图象从原理论上来讲不会过坐标原点,如果你过了坐标原点理论上就错了。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同学们我想可以考虑得清楚,既然不过坐标原点,一往下就交到了横轴下方,横轴下方应该划成曲线的,因为横轴下方的电阻就变成负值了,这个只是理论的一种外延,一种推测,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因此应该用虚线来表示它,这是实验题。

22题,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推导题,我看完了以后感觉到有些意外,就推导两个公式,一个是第一宇宙速度它的表达式,一个是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高度给了是H,这个卫星的运行周期,那么要我看,应该就万有引力的问题,我们仍然可以联系一下我们的科学实际,仍然可以设置一个物理情景,然后让学生从这个物理情景中去探索规律,这样的话,比起这个题来讲就应该丰富一些。而这个题考的有点硬梆梆的感觉。

23题,这个题是同学们感觉难度大的,难度大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流量跟它的横截面积和流速应该有一个关系,这个关系应该是把它正确的表示出来,还有这里面有电流的磁场,是通电的线圈然后产生了一个云强磁场,当然根据电流的方向判断磁场的方向,这一点是不应该出问题的,还有液体从一个管子的一个口流入,一个口流入,液体在流出的过程当中,在同一个云强里流,他们受的洛仑兹力的方向正好相反,这样在管子的水平的两端产生了电势差,这个关系一定要弄准确了,包括我们的右手螺旋,还有怎么去用左手判断电荷所受的安培力,这些都是基础知识实际上。

可能大家觉得这个题里面比较困难的是第三小问,第三小问是传感器有负载电阻,这个液体在流动过程中电流经过的地方也有电阻,相当于电源的内电阻和外电阻,而且指出来这个电阻率它的变化对仪表的视数是有影响的,那就是说它不稳定。怎么尽可能的来消除这个影响或者是让这个影响更小一些,这个题是要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题我觉得完全可以通过分压公式,我们外电路两端的电压跟电阻是有关系的,按照这个分压公式再处理一下决定这个外电压大小的其实就是外电阻和内电阻的关系,你要让U不变,首先电源的电动势是不会变的,实际上让这个分数值不变,这样就可以稳定电压了,这样从中可以看出外电阻比内电阻大很多,这样的话,内电阻的受电阻率的变化而对这个电压的影响就很小了。

这个题有的同学觉得第三问可能觉得无从下手。

最后一个题我倒是这样看,因为它是拉开档次的题,我曾经跟我的学生说,第24题,人家出多难,我们都不应该有什么怨言,那只能说你的能力不够,所以我觉得24题不应该在我们的讨论之列,因为你很难说怎么就叫难,怎么就叫不难,24题应该出到什么难度,这个是不太好讲的,但是我的看法就是,23题应该再简单一些,这是我对卷子的一个具体的看法。

网友提问:做实验题能有什么好的技巧

主持人:刚才杨老师非常细致的分析了一下我们这套卷子的物理的试题,都给每套题所考察的知识点也跟大家进行了分享。我们这边有很多的网友在一直提问,我看今年确实北京的化学试题是比较难的,有很多网友非常关注化学试题,特别是刚才您虽然已经讲了我们实验题很清楚的给大家分析了,但是还有同学想问,做实验题能有什么好的技巧没有?

潘廷宏:我就说一下实验题,实验题考察同学的设计实验的能力,这个设计实验的能力,包括一个是我拿了以后,我要设计实验,从哪儿出发,出发点是什么,中间是什么,最后归宿是什么,拿这个题来说,不光是这个题,凡是实验的题,第一,一定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比如说这个题来说,它的目的是证明浓硝酸氧化性比稀硝酸的氧化性要强,根据原理就是浓硝酸能把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而稀硝酸不能,这是它的原理。

下面你要来设计这个实验,第一,你得制出浓硝酸,第二你得出来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跟稀硝酸接触,我看有什么现象,我让一氧化氮和浓硝酸接触,我看有什么现象,那么这两个现象不一样,那我自然的我就想到看着仪器,那就第一是制二氧化氮,第二要出一氧化氮,显然第二是水,出来了一氧化氮,那我让它跟浓硝酸接触,一个跟稀硝酸接触,再联系后头哪儿是浓硝酸,哪儿是稀硝酸,题给了一个信息就是氢氧化钠能跟二氧化氮反应这个方程式,那就是吸收尾气,显然第四装置这是浓硝酸,第六那是氢氧化钠。

一氧化氮不跟水反应,一氧化氮最后也要尾气处理,下面显然就是第五这个装置搜集。

我的目的清楚,原理清楚,很自然的这些仪器应该选什么,试剂应该选什么这个应该比较清楚了。

所以凡是这个实验题包括我们将来同学们到大学进一步学习,还要做各种实验,甭管多复杂,多简单,那就是目的要明确,原理要清楚。

第三,我这个实验能不能成功,当然要注意这里有哪些干扰因素,就是一氧化氮不能碰到空气,浓硝酸和一氧化氮,根据信息,我看到的现象是红棕色气体,这个体系当中,不能有氧气,那怎么排除,这就是第二小题加入药瓶之后打开,之后干什么?这其中不能氧气,另外还要注意给的药品有二氧化碳,这里面还考察了同学的思维的整体性,还要善于获取信息,有的同学忽视了前面说的二氧化碳,如果我看到了二氧化碳,好像很明显,就是打开弹簧夹通二氧化碳,然后排除体系中的空气,这个二氧化碳自然有想到了这个操作干什么。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要注意环保,这是最后要有尾气处理。这个实验是最基础了,另外要注意里面给的信息,给的材料,咱们同学往往是顾此失彼,开始还看题干的条件,做着做着就脱离开了,然后就在这一个空这儿苦思冥想,要不然就任意发散,任意发散就脱轨就走入歧途了。

主持人: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老觉得实验题难做,包括生物跟物理在内,我们的实验题好像都是考生反映比较难做的这么一种题目,几位老师能不能给简单解答一下。

潘廷宏:因为实验,咱们学生的动手的机会少。四中还是很好的,但是也不能够满足同学们的要求,这是一个方面。

再一个是实验的考察内容多,包含的知识点很多,另外还有一些实验我并没有做,我根据我已有的知识来推测来想,来设计,就是说它的未知的东西很多。

主持人:综合性也很强。

潘廷宏:综合性很强,所以很难。所以我跟同学们说,你们做实验题要有平和的心态,我不求满分,我会的得一分就够了,你要想得满分,你肯定一到这儿你肯定就心慌了。

另外我想再说一点,我们同学们最关心的是我考的怎么样,再一个关心的是通过这次高考对我将来的学习会有哪些启发,这也就是我们高考的一个指导思想,刚才郑老师已经说了,比方说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这里可以说每个题都体现出了。思维当然包括很多,思维的整体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有序性等等。每一个题都体现出来了,我就举两个例子。

比方说选择题第10题,这个题给的信息很少,就是分子含18电子,又给了钾,氢化物,最终电离出两种阴离子,给这种信息然后进行推断,一个是看平常我这个知识点掌握得怎么样,18电子有哪些,这个题不太好的是同学们记住了,这个题做起来就比较容易,没有记住这个题就不容易,这个有点考察死记硬背。退一步讲我们必须要积累一定的知识,积累知识就要背,要记,那就是怎么背,怎么记,这就是能力。一般18电子我们就要总结,你一想茫茫一片,从哪儿入手,18就想压原子18,硅磷硫铝都缺,那就拿氢去补,前面出来了,后边多18,我就丢,就钾离子,钙离子,同学可能想出来一个氟,又蹦出来一个乙烷,一看一个氟原子是9,一个碳是6个,三个氢是9个,正好是18,再往前推推出来,就是甲醛,这样我就把这个知识点整理一下,我记住了,最后我记住这个知识,可是我记这个知识形成的过程我不是一个一个去记,我是要抓住这里的规律。这就是说,咱们高考或者是教学为什么要突出那个过程和方法,咱们不是最后记住那个知识而是要掌握获取这个知识的那个过程和方法。这个在高考里它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还有11题,你判断出氢离子的浓度,实际上这两个是对立的,我把A判断出来,C就不用再去一个一个比,同样B和D也是对立,B判断出来那我D就不用想了,这个体现出思维的创新性,你要是发散,不要老是一点点一个一个去推。我已知了,对立面就排除了,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不再一一分析了。其实每一道题都渗透着学习的方法和过程和过程。所以同学们考上了大学了,将来还要继续学习,最重要的不是化学的方程式还能记住几个,若干年你们全忘了,但是这里头渗透的那种方法你是永远不能忘的,我想今天的座谈如果大家觉得,对我将来的学习有帮助,这个我觉得就达到目的了。

网友提问:新课改后,理综试题难度会有什么变化?

主持人:这个考试已经结束了,就像刚才潘老师说的,你考多少分,考得到底怎么样,那得等录取通知书来了,这个结果出来了,你才能知道。现在我们考生要做的可能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我们要看一看这个考试对我们今后的学习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影响,我自己能从这个考试里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收获。

我们的时间也不多了,我们再来回答一个网友的提问。我们聊天室里网友讨论得特别激烈的一个事也是刚才几位老师所说的关于新课标改革的问题,现在这里群里的网友分成两部分,有一部分在说改革之后肯定难度要大,因为是新的一个东西,大家心里没底。另外一些网友说第一年改革是不是会相对容易一些,不知道几位老师怎么看?简单说一下。

郑春和:新课程的改革有这么一个指导思想,就是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要解脱出来,同时还要提高教学质量。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被动的接受学习解放出来,那么我们怎么去开展自己的学习呢?强调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学习就是强调学生的自觉性,而且还要方法对头,会学习,不是就是学死知识,得学会学习,学会思维,这样你才能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放出来。如果你这个学习仅仅停留在就是背那些知识,那这个知识,我们中学学的知识每一个学科知识学的和整个这个学科的知识来比,那仅仅是九牛一毛的事。所以在中学这个阶段里要学会学习,学会思维,这是我们仅仅把各个学科的知识作为一种依托,作为一种媒介。通过学习各科,掌握各科的学习方法,这样各种学习方法集于一身,这个人的脑子就学得越来越好。

还有一个质量要提高,我们用什么来衡量质量,我们衡量质量不仅仅是分数,所以新课程里头衡量学生有多方面的材料去衡量,包括社会实践活动的参加,包括个性的发展这样的一些内容。所以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类考试,一两次考试,我每次考试都拿100分,每次考试拿100分,你不见得是一个好学生。可能未来你科科在中学考试100,将来你不见得会成为一个好的科学家,可能那个学生平时考试分数并不高,但是他潜在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可能要比你死记硬背得100分要强,可能未来他比你要出息。

所以这里边我们所说的质量是指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另外还包括你对科学的认识,对科学的本质的认识。所以它涉及到的是多个方面的,不能像过去那样,我就以知识,我就以分数死的来衡量,要多方面衡量。这样的话,就需要我们每个学生在抓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还要注重个性发展。这样才符合我们新课标的要求。

主持人:也就是郑老师认为我们不能简单的说明年的题目是难还是不难,但是它的这种风格的变化是对考生考察的重点会有新的要求。

郑春和:我说高考是一个指挥棒,同时这个指挥棒不仅仅是对老师,对校长,也对学生和家长。就是高考的动向就是我们培养孩子们的动向,按照这个大方向去走。

主持人:杨老师,您对明年高考理综的难度您有一个什么样的预期?

杨启鸿:我的感觉好像是这样的,不能以今年作为一个分界线,就是今年是这样命题,是这种试卷,明年就突然变了一个面孔,我们变得比如说我们都不大认识它了,我觉得这是不现实的,不可能的。其实我们几个人都说到了过渡的问题,尤其是像咱们的理化生,它从前几年实际上就是逐步的在渗透着新课标的一些精神。新面孔的题是逐步出现的,而不是说一下子到位,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估计,我们只是估计,明年的新课标大纲下的考题应该跟今年来比难度上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一定是以后的逐年新的题型越来越多,对同学们的要求是逐步在提高,而不是一下子拔起来,这是不可能的。

主持人:就是说我们这个过程像郑老师所说的在2003年就已经开始了。

杨启鸿:比如说在200年前五六年一直要延续的,后五六年才真正的经过了这样一个相对漫长一点的逐步过渡,它应该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我觉得。

主持人:潘老师,您怎么看?

潘廷宏:这个大家最关心的是一个变,变一个是内容变,内容变,怎么看到那几个实验区的已经用新课标的高考了,从内容来说,没有什么太多的变化,它都有教学大纲,考试大纲,选修的作为后面,内容、知识上的变化没有太多的变化,只不过有新加了一点,一般都作为选修那儿。

另外难度的变化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变化,原来的高考是精英教育,现在逐渐是大众教育,咱们北京的录取率是70%了,我接触考试中心说,现在已经是78%是上大学了,何必让50分才上了大学了,30分才上了大学,像以前特别难的有那种情况。这是一个。从整个录取的情况上来看没有必要弄那么难,原来是选拔的功能特别强,一定要把它拉开了,让小部分人能够上去,所以说不会有太大的难度。另外从培养学生的能力来说,高考命题也遵循着三个标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是对当年参加考试的学生还是对后来的学生的激励,如果你的题很难,后面的学生觉得高考的题那么难,实际上是打击了他的积极性,他看高考的题,好的学生觉得行,差一点的学生踮踮脚觉得也能考得很好,所以对后来的学生起了一个情感的学习的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的一种激励。这也是新课标的一个体现,所以我想不可能难度变得很大。可能每年有上下的浮动,就是退一万步讲,难度一下子上去了,那也没有关系,要难都难,要容易都容易。而且也是不可能的。

三名师寄语高考生

主持人:看来几位老师对这个问题的上的观点也是比较一致的,但是可以放宽心,明年的新课标后的高考难度不会有很大的变化,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节目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节目的最后,三位老师对我们电脑前的网友包括这里面可能也有您的学生,有什么要说的?

郑春和:我觉得我对新课标的学习的体会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就是“知识要减负”、“技能要加强”、“方式要多样”、“质量要提高”,这可能就是新课改的大方向,包括命题的改革。

主持人:看来郑老师这句话应该也是跟我们的考生包括跟我们的老师共勉。杨老师。

杨启鸿:各位网友,各位同学们,过不多久你们就知道分数了,再过些日子就接到录取通知书了,祝你们如愿以偿,步入理想的大学。

主持人:非常感谢杨老师的祝福,潘老师。

潘廷宏:祝同学们,过去的就让它痛痛快快的过去,我看过去是为了未来,今天我们这个座谈实际也是给同学们展现未来,将来如果同学们考上理想的大学,你们就继续再学习,再提高。如果我说万一没有考好,或者你是复读或者是我参加工作,甭管干什么,基本的思想,比如说要有方法,要有能力,要有情感,要有态度,要有强烈的求知愿望,就是说我要活一辈子,学习一辈子。我们都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主持人:非常感谢三位老师今天作客腾讯嘉宾聊天室跟大家分享你们的真知灼见,给大家带来精彩的试卷的点评,同时也借三位老师的吉言祝我们的考生能够在高考后有一个愉快的假期。

这一次的高考的试卷的点评节目是最后一场,到此就全部结束了,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也非常感谢支持我们这次活动的各合作伙伴和各位老师,感谢大家!我们的节目到此结束,再见!

2018年高考全国化学试卷包含答案.doc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全国I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7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 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10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A B22.4 L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 D 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 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 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 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 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 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 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 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 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13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 如图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 为 ①EDTA-Fe2+-e-=EDTA-Fe3+ 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 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017全国Ⅲ卷高考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2017年全国卷Ⅲ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试卷总体评价——信息量与难度适中 从总体情况看,全国卷Ⅲ理综试卷化学试题紧扣《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的规定范围和命题要求,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2017年全国卷Ⅲ理综化学试题以新课标和考试大纲为本,考查了考生对化学学科特点和基本研究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全面考查主干知识的前提下,更注重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试题情境新颖,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区分度良好。 二、选择题——重要核心考点,反应原理及电化学易错 纵观近年全国卷的高考真题及模拟试题,选择题都是围绕着核心考点(化学与生活、元素化合物、电化学、速率和平衡、电解质溶液、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基础)展开。Ⅲ卷7个选择题,第7题考查化学与生活,学生需要了解关于燃料燃烧和环境保护的常识;第8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此题需要掌握有机的常见反应和物质的鉴别;第9题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查学生的基础实验操作;第10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需要学生掌握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基本计算;第11题是电化学,考查学生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基本原理;第12题是元素周期律,题目考查了学生对于元素推断和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掌握能力;第13题考查电解质溶液,以图像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学生对于溶度积和平衡判断的能力。总体看来,选择题难度适中,易出错的是化学反应原理题和电化学综合题。 三、非选择题——化学基本素养和化学计算能力的综合考查

2012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1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1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第I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活动由一点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发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 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 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3.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 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 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 5、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碳源 B 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 C 细菌大量培养过程中,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调整期 D 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 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 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粒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2018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卷1)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6分)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2.(6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3.(6分)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B. C.D. 4.(6分)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g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为胶体粒子数为0.1N A B.22.4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D.1.0molCH4与Cl2在光照下生成CH3Cl的分子数为1.0N A 5.(6分)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化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molC5H12,至少需要2molH2

6.(6分)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台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7.(6分)最近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CO2+H2S协同转化装置,实现对天然气中CO2和H2S的高效去除。示意图如右所示,其中电极分别为ZnO@石墨烯(石墨烯包裹的ZnO)和石墨烯,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①EDTA﹣Fe2+﹣e﹣=EDTA﹣Fe3+ ②2EDTA﹣Fe3++H2S=2H++S+2EDTA﹣Fe2+该装置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阴极的电极反应:CO2+2H++2e﹣═CO+H2O B.协同转化总反应:CO2+H2S═CO+H2O+S C.石墨烯上的电势比ZnO@石墨烯上的低 D.若采用Fe3+/Fe2+取代EDTA﹣Fe3+/EDTA﹣Fe2+,溶液需为酸性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3分) 8.(14分)醋酸亚铬[(CH3COO)2Cr?2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络;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仪器a的名称是。(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K1、K2,关闭K3。 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 (3)打开K3,关闭K1和K2.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 是;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 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洗涤,干燥。 (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全国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化学) 6.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均不存在化学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A 【解析】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A正确;只有单原子分子单质分子中不含化学键,B错误;CO2分子含有极性键,但CO2是非极性分子;NaOH等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但是离子化合物,不是共价化合物,D错误。 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 Al(OH)3↓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O32-= CaCO3↓+2OH- 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 ClO-+Cl-+H2O 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6H+= 2Fe3++3H2↑ 答案:C 【解析】A答案中氨水是弱电解质,应写成分子式,错误;B中澄清石灰水应写成离子形式,错误;D答案中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错误。 8.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H2O(g)催化剂 CO2(g)+H2(g) △H < 0 反应到达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 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答案:B 【解析】CO(g)+H2O(g)催化剂 CO2(g)+H2(g)是一个气体总体积不发生改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CO的 转化率不变,A错误;反应式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B正确;增大CO 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 的转化率降低,C错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D错误。 9.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反应A+B →C(△H <0)分两步进行①A+B→X (△H >0)②X→C(△H <0)可以看出,A+B →C(△H <0)是放热反应,A和B 的能量之和C,由①A+B→X (△H >0)可知这步反应是吸热反应,X→C(△H <0)是放热反应,故X的能量大于A+B;A+B的能量大于C,X 的能量大于C,答案:D。

(完整版)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1卷理综化学 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 【答案】A 【解析】A.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酯类合成纤维,A正确;B.宣纸的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错误;C.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错误;D.棉衬衫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错误。答案选A。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B.升华C.干馏D.萃取 【答案】B 【解析】“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属于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类似于碘的升华,因此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答案选B。 9.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答案】B 1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柱,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答案】C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二卷)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2.(6分)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3.(6分)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在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A.B. C.D. 4.(6分)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5.(6分)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24gP4中所含P一P键数目为4N A B.100 mL 1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 C.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6.(6分)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12年福建高考化学试题及标准答案【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福建卷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Mg-24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Br-80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C.在50ml量筒中配置0.1000mol·L-1碳酸钠溶液 D.金属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答案】C 【解析】A项:燃烧过程是一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易燃试剂作还原剂,在强氧化性试剂存在下,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就容易发生火灾,正确;B项:氨气是碱性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正确;C项:量筒不是精密仪器,配制0,1000mol/L碳酸钠溶液要用到容量瓶,不正确;D项:金属钠遇到水或二氧化碳都会发生反应,所以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正确。 7.下列冠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B.C4H10有三中同分异构体 C.氨基酸、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答案】D 【解析】A项: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而酯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中的一种,错误;B项:C4H10只存在两种同分异构体,一种是正丁烷,一种是异丁烷,错误;C项:氨基酸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错误;D项:乙烯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正确。 8.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 C.原子半径:T>Q>R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示酸性 【答案】D 【解析】依题意可知;T是铝,Q是硅,R是氮,W是硫;A项:N的非金属性强于P,P非金属性强于Si,正确;B项:S的非金属性强于Si,正确; C项: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N的原子半径小于P,正确;D项:比如:偏铝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错误。 9.将右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018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 ..化学变化的是 A.甲醇低温所 制氢气用于新 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 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 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 将其作为能源使 用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变化、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注意化学变化与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 2.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 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生成CH3COOH的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原子利用率为100%;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C-C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详解:A项,根据图示CH4与CO2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CH3COOH,总反应为 CH4+CO2CH3COOH,只有CH3COOH一种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A项正确;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B项正确;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对比①和②,①→②形成C-C键,C项正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项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利用率、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示意图中的信息。注意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改变ΔH、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3. 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A.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 B. 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OH? C. 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2019年高考化学试卷-(全国II卷与答案)

2019年全国卷Ⅱ理综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PO 数目为0.1N 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 4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 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 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 Zn+CuSO4Cu+ZnSO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 Ca(OH)2+CO2CaCO3↓+H2O 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2Na2O22Na2O+O2↑ 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的关系为:K sp(m)=K sp(n)

2012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化学试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确的一项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3OH-=Al(OH)3↓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2+CO32-=CaCO3↓+2OH- 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2+2OH-=ClO-+Cl-+ H2O 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6H+=2Fe3++ 3H2↑ 8.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 H2O(g)CO2(g) + H2(g)△H <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加压强 B.降低温度 C.增大CO 的浓度 D.更换催化剂 9.反应 A+B →C(△H <0)分两步进行:① A+B→X (△H >0),② X→C(△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10.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的半径,X元素为 A.Al B.P C.Ar D.K 11.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

高三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年级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内容结构和试题特点 (一)试卷结构 总体特点:非选择题超量供题限量做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根据山西省2011年新高考题的形式理综化学满分100分,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中7——13题为化学题各6分共42分,非选择题有必考题26、27、28共43分,选考题36、37、38任选一题共15分。 (二)试题特点及评价 1、知识点分布 选择题分别为:7题为关于阿佛家德罗常数知识的考查;8题为有机化学中卤代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考查:9题有机化学中反应类型的考查;10题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考查;11题为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考查;12题为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13题为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以上是常见高考中的热点和考点。 非选择题分别为: 26题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的推断,涉及到了化学式的推断、电子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考点。 27题二硫化氯的制备为主线考查了化学实验的设计。主要涉及到了实验方案的考查,各仪器的用途及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8题以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处理为载体分别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知识的应用以及燃料电池原理的应用。 整卷涉及考点内容大,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 选考题: 36题为化学与技术的考查。 37题为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查。分别考查了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晶体结构的考查。 38题为有机化学基础的考查。以乙烯和对二甲苯为原料制取有机物为载体分别考查了化学反应类型、有机物的名称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2、能力与技能方面的考查。 本卷在能方面要求很高,知识点考查容量大,要求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同时在大题中对某些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比如:化学知识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在26题、27题得到了充分的考查;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计算能力在26题(6)37题(5)28题(3)具体体现。 二、我校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我校高三学生总体来说基础普遍较弱,尽管本学期进行了一轮基础复习,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还不是很牢固。从学生的答卷上可以看出存在以下问题: 学生的得分意识不够,对于那些填空题,空着不做肯定意味着没

2019年全国卷Ⅰ化学高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 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高三三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2012年高三三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一、试卷分析:试卷总体不错,突出了重点知识,基本能力的考察,起到了复习总结提高的作用。 1. 遵循2012年《考试说明》,内容范围与要求适当,无偏题、怪题。 2. 试题题量、试卷结构、题型结构,分值符合说明要求,与去年一样,考生容易适应。 3.重视对课本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同时,侧重对接受、吸收、整合能力和解决化学问题能力的考查。 4. 体现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的联系;知识与能力并重,重视思维品质的考查;重视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重视化学思想方法的的考查。 5. 重视对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二、考试成绩分析及问题分析:.学生总体成绩不好,优秀率不高,及格率在54%.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基础知识不牢固,运用能力差:学生对化学双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还没有将所学知识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这一点从前面7道选择题的做题情况就可看到。如7、8、9、10、12分别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定律、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有机物的结构、化学性质等知识,很多学生知识不牢,似是而非,选错答案。 (2)解题思维不够严谨,计算能力不强:读题审题时对题目设计的各种干扰因素不能作出清析准确的判断,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如第7题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说法的判断;13题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28题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考查的计算(3)答题不规范,化学用语书写不准确:三模考试题中加大了对化学用语的规范书写和化学计算的考查力度,全卷要求规范书写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总共有14个,卷面中严重存在着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不准确或不规范的现象。元素符号,化学式,学科术语写错写白的也很普遍。简答题中语言表述不简练,实验题中操作描述不规范。全卷共有5 道选择型计算题和1道大计算题,大多数学生面对化学计算在反应关系未理顺,解题方法没确定的情况下,朦朦胧胧开始算起,忙忙碌碌无果结束。胸无成题,心无常法。 (4)分析题审题能力较弱:读题不认真,析题不严密,审题不仔细,导致阴差阳错,张冠李戴,答非所问,是造成学生考试失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多数学生考场上缺乏良好的答题习惯和应试策略,如选择题答题时把选不正确的当成正确的,非选择题中误将电子式写成化学式,结构简式写成结构式,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写成一般的化学方程式或不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等。 (5)做题方法不对头,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考试时间不够用。学生对理综试题的答题方法和技巧没经验,往往事倍功半,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己交流沟通。 三、反思、教训 1.对基础知识适当补漏,知识结构的构建,重在培养三种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知识成串,知识成片;错题要周周练。 2. 加强模块内、间的联系(寻找联系点); 突出重点,突出问题,分清主次,不能均衡用力。 3.找准问题,专题突破 (1) 加强研究发现教学中的“真”问题。 (2)找准学生(有效学生群体),搞好学生学情研究,发现学生的“真”问题。 (3)对问题实施专项突破。有的放矢的分层次教学(分类指导)。 2012.4.23 强

2018年高考全国卷II理综化学试题及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P31S32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D 【解析】分析: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 C.氢氧化铝能与酸反应; D.碳酸钡可溶于酸。 详解:A.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正确; 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正确; C.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 D.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应该用硫酸钡,D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题目难度不大。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并

。 能灵活应用即可,注意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性质差异。 2.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答案】C 【解析】分析:A.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 B.根据示意图分析; C.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学科%网 D.氮肥会释放出氨气。 点睛:结合示意图的转化关系明确雾霾的形成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氨气作用判断是解答的易错点。本题情境真实,应用导向,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既可以引导考生认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又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考查要求。 3.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全国统一高考1卷化学试卷(Word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遇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 B. 宣纸 C. 羊绒衫 D. 棉衬衣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 蒸馏 B. 升华 C. 干馏 D. 萃取 9. (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 4溶液、浓H 2SO 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 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 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 ,再停止加热 D. 装置Q (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11. 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 .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柱 C. 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 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12. 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 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 、Y 和Z 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 的强 B .Y 的简单离子与X 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 .Y 与Z 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 .Z 与X 属于同一主族,与Y 属于同一周期 13. 将NaOH 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 2X )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K a1(H 2X )的数量级为10— 6 B. 曲线N 表示pH 与2(HX )lg (H X) c c -的变化关系 C. NaHX 溶液中(H )(OH )c c +->

新课标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欣赏

新课标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欣赏 新课标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总体来说难度适中,而且与2011年保持一定的连贯性,比较好地对教学起到了导向作用。在选择题的设置上,体现了稳中求变的特点,稳在于选择题题型常规,变在于题干或者选项设置小变,给予考生一个突出某个重点深刻的印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顼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分析与欣赏:考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A项正确,B项,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除Cl2外,还可能是FeCl3等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2,而不是I-;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可能含有Ag+外,还可能是SO42-、SO32-;选择A。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分析与欣赏:考察物质类别与性质。A项,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75%;B项,单质硅用于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电池板,正确;C项,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项,合成纤维不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选择B。 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N A 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 N A 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 分析与欣赏:本题是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的常规选择题。但最大的亮点就是突出了混合物系统中的判断。A项,NO2和CO2的每一个分子含2个氧原子,说法正确;B项,因为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最简式相同,C、H原子个数可以确定,但分子数因为摩尔质量不同,不能确定,说法正确;C项,也因为NO2和N2O4最简式相同,N、O原子个数可以确定,但分子数因为摩尔质量不同,不能确定,说法正确;B项,常温常压下,22.4L 氯气没有1摩,说法错误。选择D 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B.6种C.7种D.8种 分析与欣赏: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分析。理解的时候,可以化为C5H12的一羟基取代物有多少种。使用降级分析法,戊烷有3种,2—甲基丁烷有4种,2,2—二甲基有1种,共有8种,选择D。千万不要去通过书写出这8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来完成本题,那费时费力。 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的一元酸HA与b mol/L 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理综化学试卷分析 寿县一中高三化学组 高考理综化学部分是以化学新课程标准、全国新考试大纲为命题依据、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命题基础的。试题始终坚持“立足教材,稳中有变,注重创新”的原则,在全面考查考生素质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技能和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2016年理科综合全国乙卷(化学部分)继续走“基础性、新颖性、探究性、开放性”的路线,全卷注重基础、试题突出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内容紧扣教材、许多题目源于教材,覆盖面广,注重原创,在试卷的长度、难度、计算量、填空的数量等方面注重导向性,而且给教师的讲评和学生的反思预留了很大的空间,全卷没有偏题和怪题。为了更好的为2017年的高考化学备考复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下面我们就2016年高考全国理综乙卷中化学题的考查内容、考查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的教学启示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选择题分析 (一)选择题考查内容 题号分 值考查内容 7 6化学与生活、化学常识。涉及蛋白质的 变性及其鉴别方法,医用酒精的识别,

分食用油高温变质等问题 8 6 分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判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和化学键等基础知识。 9 6 分 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判断。涉及有机物的命名,同分异构体,加成反应,高分子化合物等基本概念。 10 6 分 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涉及分液、气体收集、气体净化和溶液配制等基本实验操作方法。 11 6 分 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以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为分析目标,涉及电极反应、离子交换膜、pH及电子转移的计算等基础知识。 12 6 分 考查中和滴定、弱电解质的电离以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 13 6 分 考查元素和无机框图题推断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点考核了氢、碳、氧和氯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二)选择题考查特点分析 今年高考的选择题部分都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考查重点突出,题目的综合度加大,信息量多,涵盖的知识点多。选择题突出以下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