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文写作中如何快捷输入六角括号

公文写作中如何快捷输入六角括号

公文写作中如何快捷输入六角括号
公文写作中如何快捷输入六角括号

公文写作中如何快捷输入六角括号〔〕(搜狗输入法)搜狗拼音输入法输入六角括号的方法如下:

方法一

输入“ctrl+shift+z”,从“搜狗拼音输入法快捷输入”中输入。

方法二:

打开“设置属性”——“高级”——“自定义短语设置”——“添加新定义”

下次再输入时,就可以直接敲“ljkh”,打出“〔〕”了。

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

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 对于经常与文字打交道的文秘人员而言,掌握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具备各种常用文体写作的基本能力,把握公文写作的具体细节,是我们必备的素质。下面简单谈一谈公文写作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和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要掌握领导意图、语言风格。所谓“领导意图”,就是领导对撰 写某一公文的目的和打算。如果在起草公文前,不了解领导意图, 只能是自作主张,瞎写一气。所以,在公文写作前,必须把领导意 图搞清楚。对领导意图,了解得越具体越好,越透彻越好。当然, 有时领导对领导意图不可能谈得那么具体、那么透彻,这要靠公文 写作人员平时对近期领导关注问题的掌握程度了,要靠充分发挥主 观能动性了。有了领导意图,写作就有了“尚方宝剑”,就知道写些 什么了。“语言风格”就是领导讲话风格和习惯。如果不了解领导的 语言风格,讲话稿写的再好,与领导行不成共同语言,领导也不会 欣赏。这就要求作者经常参加会议,感受气氛,通过多种途径掌握 领导的语言风格。 三要学习有关文件和报刊,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是各级党政组织工作的指南。掌握了这 个指南,工作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离开了这个指南,就会迷失 方向,甚至会走到斜路上去。公文写作人员,只有深刻领会中央和 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才能在公文里正确体现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才能保证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在当地的贯彻和落实。所以,在起草公文前,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把近期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 神领会深透,把准当前时代的脉搏。这是非常重要的。 四要了解当地实际。各级党委的任务,就是要做好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与当地实际结合的文章。只有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才能 做好上下结合这篇文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 了解当地实际,就要多翻阅一些资料,经常深入下去,搞些调查研究,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化建设日新日异,新情况、新问

公文写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公文写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今天主要想和大家从公文的文面结构、容易用错和写错的字、标题写作中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公文结构层次序数的规范、数字运用的规范、字体和字数的规范、标点符号的运用、公文用印、主题词的提炼、版记标识等十个方面就公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学习和探讨,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我们公文写作和处理的能力,促进公文写作和处理的进一步规范。 一、公文的文面结构主要有哪些要素? 公文的文面结构即公文格式问题,是公文规范性的重要体现。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中办发[2012]14号)规定,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引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共18种要素组成。 主要的要素有八个方面:即版头、发文字号、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落款)、成文日期。 (一)版头 (1)“红头文件”。文件的首页上端,印有“×××文件”字

样的红色大字。政府公文版头下面有一道红线,党的公文在红线中间另加一红五星。 (2)“白头文件”。即不用版头的文件,一般用于印发领导人的讲话等文字材料。 (二)发文字号 由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 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 机关代字是发文机关的简化代称,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年份用公元纪年标记,使用阿拉伯数字,并用六角方括号括住。位置居中略下(纵向)或左下。顺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如“58号”。写作“第58号”或“058号”均不规范。 (三)标题 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机关名称+(关于)事由+(的)文种 如:中共政协西安市委员会党组关于召开政协西安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有关问题的请示 政协西安市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报送《关于我市 节能减排工作情况调查报告》的函 (四)主送机关

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

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对于经常与文字打交道的文秘人员而言,掌握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具备各种常用文体写作的基本能力,把握公文写作的具体细节,是我们必备的素质。下面简单谈一谈公文写作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做好准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准备充分,起草公文才能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反之就只能不知从何处入手,“十步九回头”,写了撕、撕了写,别别扭扭,很难写出“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公文来。那么,起草公文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一要提高个人的思想修养和学识储备。一方面,正确的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艺术观、美学观、历史观、伦理观、文化观对作者的文风、作品的质量至关重要。古人说:“志高者意必远。”写作者树立了正确、远大的理想,写作时才能正确地“言志”,做到文意深远。另一方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者只有博览群书,对各方面的知识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同时,公文写作要求的学识既要博,也要专,假如写经济方面的材料,没有经济学理论作基础,写政党建设的材料,没有政党理论作基础,那是写不出好材料的。所以,平时我们要强化自己的思想境界修养,要增进自己多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的素养。二要掌握领导意图、语言风格。所谓“领导意图”,就是领导对撰写某一公文的目的和打算。如果在起草公文前,不了解领导意图,只能是自作主张,瞎写一气。所以,在公文写作前,必须把领导意图搞清楚。对领导意图,了解得越具体越好,越透彻越好。当然,有时领导对领导意图不可能谈得那么具体、那么透彻,这要靠公文写作人员平时对近期领导关注问题的掌握程度了,要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了。有了领导意图,写作就有了“尚方宝剑”,就知道写些什么了。“语言风格”就是领导讲话风格和习惯。如果不了解领导的语言风格,讲话稿写的再好,与领导行不成共同语言,领导也不会欣赏。这就要求作者经常参加会议,感受气氛,通过多种途径掌握领导的语言风格。三要学习有关文件和报刊,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是各级党政组织工作的指南。掌握了这个指南,工作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离开了这个指南,就会迷失方向,甚至会走到斜路上去。公文写作人员,只有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才能在公文里正确体现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才能保证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在当地的贯彻和落实。所以,在起草公文前,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把近期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领会深透,把准当前时代的脉搏。这是非常重要的。四要了解当地实际。各级党委的任务,就是要做好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与当地实际结合的文章。只有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才能做好上下结合这篇文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了解当地实际,就要多翻阅一些资料,经常深入下去,搞些调查研究,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化建设日新日异,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地了解当地实际,把握新鲜事物,否则,就容易犯“照抄、照搬、照传”的毛病,就容易发生“言之无物,空话连篇”的弊端。这是公文写作的大忌。五要统筹兼顾,科学组织。在遇到写大材料或者是在省市领导来去匆匆,一人准备汇报材料来不及的时候,就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经验的做法就是采取“统—分—统”的组织写作方法,即:统一研究写作提纲,分头去写,最后一人统稿。这种方法注意的问题有三:一是根据各自的特长,科学分工。参加的人员有的对工业比较熟悉;有的对农业比较熟悉;有的对外贸比较熟悉;有的对稳定比较熟悉等等,各有特点,要注意发挥他们特长,谁熟悉哪方面的,就写哪一部分,分工负责。二是拟稿人要按提纲去写,如有大的变动,需征得主笔同意,以免走题;对一些细节问题,可以灵活掌握。三是主笔统稿时要把好“四关”,即:“政治关”,看看是否符合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际关”,看看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结构关”,看看结构是否合理、清楚,有无重复的地方,前后风格是否一致;“文字关”,看看文字表述是否准确,言简意赅。该调整的调整,该删减的删减,该补充的补充。最后,送领导审查、定稿。 二、谋篇布局文章谋篇布局的好坏,直接影响表达效果,所以在确立了公文的主旨后,就要围绕主旨对整个公文结构进行谋篇布局,考虑文章的组织构造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

公文写作常见问题分析

一、标题常见问题分析 公文标题是公文内容的摄要,在发挥公文效能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公文标题时常出现一些毛病,现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并作粗浅分析。 (一)要素不全 完整的、规范的公文标题,一般应具备“三要素”,即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以标明由谁发文、为什么发文和用什文种发文。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作出明确规定:“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事由)并标明公文种类(文种),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当然,特殊情况下,也可省略标题中的一至二个要素,但不可随意省略,要相对规范,否则,将毛病百出。 常见的病例有三种: 一是随意省略事由。如《××县人民政府决定》,由于省略事由,受文者看不出标题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事项和基本观点,不利于学习、贯彻、领会、落实文件精神。除一些非重要的、极其简短的通知、通告和特殊机关发出的特定公文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司法部门发出的国务院“公告”、“主席令”、“布告”等),一般情况下不得省略事由。 二是随意省略发文机关。如:一份没有版头的文件标题《关于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的报告》,待上级看完文件后,才从落款处知道文件是哪个机关发出的,既不庄重,也不严肃,更不利于公文运转和办理。具有重大决策和事项的下行文不得省略发文机关;没有版头的下行文、上行文均不得省略发文机关,但有版头(发文机关标识)的,也可不标明发文机关。 三是随意省略文种。使受文者不得要领,失去公文的严肃性。如《××乡人民政府关于召开春耕生产会议的有关事宜》。 (二)乱用文种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混用文种。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县乡换届选举问题的请示报告》,这里把“请示”、“报告”两个不同的文种混淆在一起使用,不论是已经废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还是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都没有“请示报告”这一文种,明显不妥。从该“请示报告”的内容看,应使用批转式“报告”这一文种。 二是错用文种。有的该用“请示”的,却用了“报告”,而该用“报告”的反而用的是“请示”;有的该用“函”的却用“通知”;有的把没列为文种的公文种类作为文种使用,如“条例”、“规定”、“办法”、“总结”、“计划”等,以上这些,都不可作为文种使用,不可直接行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所确定的公文文种共有15种,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除此之外,均不可直接行文,但可作为“印发”、“颁发”或“通知”的“附件”行文。 三是生造文种。如《关于调整工资的补充说明》、《关于机构改革中有关问题的解释》等,这里的“补充说明”、“解释”均不应作为文种使用,以上两个标题可修定为《××(发文机关)关于印发调整工资补充说明的通知》、《××(发文机关)关于印发机构改革中有关问题解释的通知》。还有的把“安排”、“要点”、“细则”这些既不是公文文种又不是应用文体种类的东西常常作为公文文种直接行文,是错误的。 (三)隶属不清 不该用“批转”的,用了“批转”;该用“批转”的却用了“印发”、“转发”,分不清三者之间的隶属关系和词性。如《××县政府办公室关于批转××市长在××会议上讲话的通知》,这里的“批转”使用不当,应该使用“印发”或“转发”。因为“批转”具有“批准转发”之意,是上级对下级报告的认同并转发下去贯彻落实的。下级对上级机关的文件和上级领导同志的讲话、批示等不可使用“批转”,否则将混淆了上下级的隶属关系。 (四)提炼不精。主要表现在标题冗长上。如《×××(发文机关)关于招收退休退职职工子女就业,进行合理安

公文写作常见问题十解

公文写作常见问题十解 一、公文的文面结构主要有哪些要素?公文的文面结构是个公文格式问题,是公文规范性的重要体现。最常用的有以下 8 个要素构成: 1、版头 ①“红头文件”。文件的首页上端,印有“XXX文件” 字样的红色大字。政府公文版头下面有一道红线,党的公文在红线中间另加一红五星。 ②“白头文件” 。即不用版头的文件,一般用于印发领导人的讲话等文字材料。 2、发文字号 机关代字 + 〔年份〕 + 顺序号机关代字是发文机关的简化代称,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年份用公元纪年标记,使用阿拉伯数字,并用六角方括号括住。位置居中略下(纵向)或左下。顺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如“ 58 号”。写作“第 58 号”或“ 058 号”均不规范。 3、标题 发文机关 + (关于)事由 + (的)文种 4、主送机关顶格,后加冒号。少数直接面向社会或全体的文件可省 略主送机关

该要素要注意主送机关之间的排列顺序和标点符号的 使用。从系统的角度说,应按党T政T军T群的顺序排列, 县四大家领导班子排序应为: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从级别的角度说,应按由高至低的顺序排列。不同系统、不同级别的主送机关之间用逗号隔开,同一系统、同一级别的主送机关之间用顿号隔开。如:以县委和县委办向下行文的主送机关为“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委,县直机关各单位和各人民团体党委(党组、总支、支部),汤泉池管理处党委” 各主送机关间用逗号而不是用顿号隔开是因为它们虽处于同一级别但分属于不同系统。 当公文的主送机关为平级机关时,可按公文的内容与主送机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安排先后顺序。 5、正文。排印正文时,标点符号应尾随文后,即点号不能打头,标号不要拆开。数字、年份也不能拆开回行。 6、附件 写在正文下空 1 行左空 2 字用 3 号仿宋体字标识。格式为: 附件:序号 + 标题 + 件数附件的标题不加书名号,标题与件数空一字距,其末尾不加标点符号。写作“附件如文” 、“附件X份”是错误的。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 1 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 1 行顶格标附件不是“副件” ,有的对正件起说明、解释和证实作用,有的则用于向上级机关报送或向下级机关批转的附件,此类附件实际是主件。

公文写作中细节问题

公文写作中细节问题 公文写作中的细节咨询题 关于经常与文字打交道的文秘人员而言,掌握文章写作的普通规律,具备各种常用文体写作的基本能力,把握公文写作的具体细节,是我们必备的素养。下面简单谈一谈公文写作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和需要注意的几个咨询题。一、做好预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惟独预备充分,起草公文才干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反之就只能别知从何处入手,“十步九回头”,写了撕、撕了写,别别扭扭,很难写出“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公文来。那么,起草公文需要做好哪些预备呢? 一要提高个人的思想修养和学识储备。一方面,正确的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艺术观、美学观、历史观、伦理观、文化观对作者的文风、作品的质量至关重要。古人说:“志高者意必远。”写作者树立了正确、远大的理想,写作时才干正确地“言志”,做到文意深远。另一方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者惟独博览群书,对各方面的知识才干融会贯穿、运用自如。并且,公文写作要求的学识既要博,也要专,如果写经济方面的材料,没有经济学理论作基础,写政党建设的材料,没有政党理论作基础,那是写别出好材料的。因此,平时我们要强化自己的思想境地修养,要增进自己多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的素质。 二要掌握领导意图、语言风格。所谓“领导意图”,算是领导对撰写某一公文的目的和计划。假如在起草公文前,别了解领导意图,只能是自作主张,瞎写一气。因此,在公文写作前,必须把领导意图搞清晰。对领导意图,了解得越具体越好,越透彻越好。固然,有时领导对领导意图别可能谈得那么具体、那么透彻,这要靠公文写作人员平时对近期领导关注咨询题的掌握程度了,要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了。有了领导意图,写作就有了“尚方宝剑”,就知道写些什么了。“语言风格”算是领导说话风格和适应。假如别了解领导的语言风格,说话稿写的再好,与领导行别成共同语言,领导也可不能观赏。这就要求作者经常参加会议,感觉气氛,经过多种途径掌握领导的语言风格。 三要学习有关文件和报刊,深刻领略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是各级党政组织工作的指南。掌握了那个指南,工作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离开了那个指南,就会迷失方向,甚至会走到歪路上去。公文写作人员,惟独深刻领略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才干在公文里正确体现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才干保证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在当地的贯彻和降实。因此,在起草公文前,我们必须经过学习,把近期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领略深透,把准当前时代的脉搏。这是特别重要的。 四要了解当地实际。各级党委的任务,算是要做好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与当地实际结合的文章。惟独了解当地实际事情,才干做好上下结合这篇文章,才干有针对性地提出咨询题和解决咨询题。要了解当地实际,就要多翻阅一些资料,经常深入下去,搞些调查研究,事物是别断进展变化的,现代化建设日新日异,新事情、新咨询题、新事物层出别穷,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地了解当地实际,把握新奇事物,否则,就容易犯“照抄、照搬、照传”的毛病,就容易发生“言之无物,空话连篇”的弊端。这是公文写作的大忌。 五要统筹兼顾,科学组织。在遇到写大材料或者是在省市领导来去匆匆,一人预备汇报材料来别及的时候,就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经验的做法算是采取“统—分—统”的组织写作办法,即:统一研究写作提纲,分头去写,最后一人统稿。这种办法注意的咨询题有三:一是依照各自的特长,科学分工。参加的人员有的对工业比较熟悉;有的对农业比较熟悉;有的对外贸比较熟悉;有的对稳定比较熟悉等等,各有特点,要注意发挥他们特长,谁熟悉哪方面的,就写哪一部分,分工负责。二是拟稿人要按提纲去写,如有大的变动,需征得主笔接受,以免走题;对一些细节咨询题,能够灵便掌握。三是主笔统稿时要把好“四关”,即:“政治关”,看看是否符合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际关”,看看是否符合当地实际事情;“结构关”,看看结构是否合理、清晰,有无重复的地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 公文写作 公文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处理公务、管理事务的一种书面文字工具。其重要特点就是行文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对于公文格式,国家技术监督局制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格式》),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办法》),中央办公厅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但是不少单位和部门制发文件,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去做,而是各行其是,制发文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造成公文格式的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公文的严肃性、公正性。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文的质量和效能,影响了政 府的行政效率,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存在的问题 (一)文种使用乱。一是生造文种。把没列为文种的公文种类作为文种使用。《办法》所确定的公文文种共有13类14种,即:命名、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除此之外,均不可直接行文,但可作为"印发"、"颁发"式"通知"的"附件"行文。例如,《关于××市区退休人员一次性缴纳医疗费分期缴费的具体操作规定》、《关于使用社会保障卡有关问题的说明》等,这里的"操作规定"、"说明"均不应作为文种使用,可以改成《××关于印发市区退休人员一次性缴纳医疗费分期缴费的具体操作规定的通知》、《××关于印发使用社会保障卡有关问题的说明的通知》,不能作为文种使用的还有"条例"、"规定"、"办法"、"总结"、"计划"等,有的甚至把"安排"、"要点"、"细则"这些既不是公文文种又不是应用文体种类的东西常常作为公文文种直接行文,都是错误的。

公文写作中常见错误

公文写作中常见错误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文字错误 1.法律法规和公文统用“其他”不用“其它”,相应用“他们” 不用“它们” 2.像的使用。根据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象不再 是像的简 化字,仍然各司其职。 我们每一个同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那 样;像浙江 --- 。 3.账与帐的使用。账用于货币和货物出入的记载 ,个人账户、挂 账、台账;帐专指布、纱、绸子等制成的遮蔽物。 4.法规和公文 解说明。 5.按照与遵照的用法:按照法律法规或文件等的规定或要求; 遵照上级或长辈的指示、教导等。 6.公布与发布的用法: 命令。相继制定和公布 于 的决定》。 7.制定与制订的用法: 规章制度,制订适用于方 案、规划、计划。 8.增长与增加的用法:增长一词后接百分比,增加一词后接具 体数量。地方财政收入由 1997 年的 1702 万元增加到 2002 年 的 5638 万元。增长幅度达 50% ,而不是增长速度达 50% 。 9.截止与截至的用法:截止到 2000 年或截至 2000 年,而不 是截止 2000 年。截止是不及物动词,后不跟宾语。 10 .议案和提案: 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议案和建议, 政协委员提出 的是提案。 11.用词错误: 表示独一无二用“惟一”而不是“唯一” 用行政区域,不用行政辖区。 久禁不绝不是久禁不止。 富余劳动力不是富裕劳动力 社会各界不是社会各届,届表示次。 公文、出版物统一用“报道”不用“报导”。如:新闻报道;对 有关信息要慎重报道。 应有之义不是应有之意 凸显不是突显 磨炼不是磨练 明察暗访不是明查暗访 中“以上”和“以下”均含本数和本级,无须注 公布适用于行政法规, 发布适用于决定、 统计法》等法律法规。 市政府发布了 《关 制定适用于路线、方针、政策、法令、

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

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 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对于经常与文字打交道的文秘人员而言,掌握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具备各种常用文体写作的基本能力,把握公文写作的具体细节,是我们必备的素质。下面简单谈一谈公文写作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 题。一、做好准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准备充分,起草公文才能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反之就只能不知从何处入手,“十步九回头”,写了撕、撕了写,别别扭扭,很难写出“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公文来。那么,起草公文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呢?一要提高个人的思想修养和学识储备。一方面,正确的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艺术观、美学观、历史观、伦理观、文化观对作者的文风、作品的质量至关重要。古人说:“志高者意必远。”写作者树立了正确、远大的理想,写作时才能正确地“言志”,做到文意深远。另一方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者只有博览群书,对各方面的知识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同时,公文写作要求的学识既要博,也要专,假如写经济方面的材料,没有经济学理论作基础,写政党建设的材料,没有政党理论作基础,那是写不出好材料的。所以,平时我们要强化自己的思想境界修养,要增进自己多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的素养。二要掌握领导意图、语言风格。所谓“领导意图”,就是领导对撰写某一公文的目的和打算。如果在起草公文前,不了解领导意图,只能是自作主张,瞎写一气。所以,在公文写作前,必须把领导意图搞清楚。对领导意图,了解得越具体越好,越透彻越好。当然,有时领导对领导意图不可能谈得那么具体、那么透彻,这要靠公文写作人员平时对近期领导关注问题的掌握程度了,要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了。有了领导意图,写作就有了“尚方宝剑”,就知道写些什么了。“语言风格”就是领导讲话风格和习惯。如果不了解领导的语言风格,讲话稿写的再好,与领导行不成共同语言,领导也不会欣赏。这就要求作者经常参加会议,感受气氛,通过多种途径掌握领导的语言风格。三要学习有关文件和报刊,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是各级党政组织工作的指南。掌握了这个指南,工作就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离开了这个指南,就会迷失方向,甚至会走到斜路上去。公文写作人员,只有深刻领会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才能在公文里正确体现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才能保证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在当地的贯彻和落实。所以,在起草公文前,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把近期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领会深透,把准当前时代的脉搏。这是非常重要的。四要了解当地实际。各级党委的任务,就是要做好中央和上级党委指示精神与当地实

最新自考《法律文书写作》常考问题汇总汇总

2012自考《法律文书写作》常考问题汇总

2012自考:《法律文书写作》常考问题汇总 什么是司法文书?司法文书的类别、基本特点和作用? 1.司法文书的概念: 当前较为通用的法律文书的概念是指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下同)、检察院、法院、监狱或劳改机关以及公证机关、仲裁机关依法制作的处理各类诉讼案件和非诉案件的法律文书和案件当事人、律师及律师事务所自书或代书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亦即指规范性法律文书(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各种法律)以外,所有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书的总称。它包括司法机关依法制作的司法文书、公证机关机关出具的公证文书、仲裁机关制作的仲裁文书和律师代书和自用的律师实务文书。这些文书的制作主体既是包括各司法机关和依法授权的执法机关,也包括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事务所。 2.司法文书的类别: 法律文书的类别可依不同的分类标准而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别: (1)依制作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公安机关的刑事法律文书,人民法院的诉讼文书,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文书,公证文书,仲裁文书和律师实务文书。 (2)依写作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表格式文书和笔录式文书。 (3)依文种的不同,可以分为报告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判决类文书,裁定类文书,决定类文书等。 (4)从文书体例上划分大致可分为信函式、致送式、宣告式、表格式、和实录式。 3.司法文书的基本特点: (1)制作的合法性。各种法律文书都必须依法制作,这是法律文书制作的前提,也可以说是文书立意的依据。 (2)形式的程式性。法律文书属于程式化特点十分明显的文书,其严格的程式虽然是一种外在的形式,但因它对内容也形成一种固定的规定性,所以也不容忽视。法律文书的程式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结构固定化;②用语成文化。 (3)内容的法定性。法律文书的写作内容都是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定性。

公文写作常见问题

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与常见问题分析 公文的分类 按其行文方向,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按其时限要求,可分为特急公文、急办公文、常规公文 按其时限要求,可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普通公文。 常用公文文种 我国现行党和各级领导机关使用的文件有14个: 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国家行政机关使用的公文种类有13个: 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上述文件共27个,其中9个是相同的,即:决定、意见、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函、会议纪要; 不同的有9个,其中属党的机关的有5个,即:公报、指示、决议、条例、规定;属国家行政机关的有4个,即:命令(令)、议案、通告、公告。由于这18个文件是党和国家在公文管理法规中明确规定的,一般称为法定文种。 公司常用的主要公文种类

1.决定:适用于公司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如机构设立与撤销;变更或撤销公司不适当决定。 2.通报:传达重要精神或者通报有关重要情况,也适用于对全系统各单位或个人的表彰与批评。 表彰通报:介绍先进事迹+先进事迹意义+表彰决定+希望号召批评通报:错误事实+错误性质分析+惩罚措施+提出希望要求情况通报:缘由目的+情况信息+希望要求 3.请示:适用于下级向上级的请求指示和批准;也适用于分公司必须以公文形式向总公司的请求指示和批准。 应用范围 (1)遇到问题无法解决,需要上级指示; (2)处理较为重要的事件和问题,要上报批准; (3)遇到问题,虽有解决方法,但没有权力或能力实施,需要上级帮助; (4)对有关方针、政策和上级发布指示有疑问,要上级解答; (5)下级机关之间在重要问题上出现意见分岐,要上级仲裁; (6)请上级领导参加活动,指导工作。 注意事项 (1)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的形式; (2)只能主送上级机关,不能送领导者本人;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案例分析

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错误 1.×市×区区属图书馆为办好图书事业,满足该区群众读书的要求,特向区政府请示增加经费,并将该请示抄送该区人事局、劳动局、物价局、财政局。 错误。抄送单位应当是与该请示事项有关的单位。“人事局、劳动局、物价局”与区图书馆申请经费无关,不应将该请示抄送给他们。 2.某县人事局向县直属各单位下发年终考核工作通知,抄报于该县政府办公室 正确。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办法》有关规定,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抄报上级机关,目的是为了让上级了解情况,避免出现工作中的被动情况。 3.×省×市×区区属瓷器厂因税务问题受到该区税务所的处罚,该厂认为处罚不符合国家税法,特向市税务局申诉,并同时向×省税务厅申诉,并抄报于×市政府、×区政府。 错误。主送单位应当是一个,同时主送,搞乱了行文关系。抄送单位应当是与该申诉事项有关的单位。“×市政府、×区人民政府”,与税务申诉事项无关,不应将该申诉抄送给他们。 4.某县农林局写例行报告,一向县政府汇报1995年全年工作,二在报告中请示了1996年增建农机站的事项,三建议对困难地区减

免乡政府提留费用。 错误。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且应“一文一事”。 5.×市×工业总公司因市属重点企业×××电器厂因领导班子个别人贪污犯罪,准备调整该厂领导班子,特向市政府请示。并将该请示抄送于该厂办公室。 错误。请示不能抄送下级机关。 6.×市纪检委员会将1997年纪检情况通报于市各直属机关和各局。 正确。该通报属于情况通报,为知照类文件,可以有多个主送机关。 7.中共××市委与市委宣传部就学习贯彻中共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精神,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联合向下发出通知。 错误。为了维护文件的权威性和法定效用,联合行文的单位应当是同级单位。 8.×市×区职工大学是受区政府和市成人教育局双重领导的单位。该职工大学就1994年需增加教育经费一事,特向两个上级机关请示。 错误。请示只能够有一个主送机关;若是双重领导机关,则需要

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公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常见问题: 一是反映新情况、新问题而富有新意的材料所占比例甚低; 二是思考和表达问题的角度老化; 三是为“新”而新,偏重在文字上玩游戏。 主要原因: 一是缺乏“出精品”的意识,因而在新情况面前造成观察力捕捉力不强; 二是全新精神不强,在写作上容易出现从众心理和畏难情绪; 三是思路单一,缺乏积累。 捕捉新情况选择新角度的要领和方法: 一、紧跟党中央部署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带着问题去观察比较,从变化中捕捉新情况。一要紧跟党中央新的战略部署和重要指示的发表,及时去投入研究,这是捕捉新情况必须要掌握的首要一条;二要从群众贯彻党的指示的反映中,观察新的思想去向;三要从对同类工作的历史对比观察中,及时捕捉变化的新情况;四要从工作出现的新问题中来捕捉研究新课题。 二、讲区别,求新意,勇于推出新的经验和理论 三、超出以往,另辟新路,寻求表达的新角度 框架设计构思过程: 主要任务,一是提炼和确立主题思想;二是确定思想,选定展开的层次。构思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构思不充分 赶材料,或因下功夫不够,出现了硬写的情况。从成文的材料中可以看出填空写法的痕迹。平时,我们讲搞教学背课的时间比例是四比一,我看构思和写作的时间比例也要在这个比例数之上。有的作者不要说细构思,就连粗构思都没搞好就草率动笔。 二、对材料的主题提炼和标题的制作下的功夫不足 出现了对主题思想把握不准,缺乏新意。在大小标题的提炼制作上平淡、

肤浅,甚至还有抄袭别人之嫌,给人一种“熟面孔”的印象和感觉。 三、思路展开不顺畅 对层次的划分有分不开“档”的情况,有的不管什么材料都是清一色“三三制”,有的给人一种硬分或勉强的感觉。 四、对层次内容安排轻重分配不当,出现前空后累赘的问题 有不少作者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法定的写作模式,就是第一大层次只能写抓学习提高认识,并标榜为“先务虚”。结果使材料的第一大层次不仅虚了,而且空了,所采写的例子很难用上去,都压到后边几个层次中去,造成整合堆砌的累赘状态。 掌握机关应用材料构思谋篇的思维特点 一、认真研究和掌握机关应用材料写作构思的思维特点 (一)为材料写作构思提供坚实的准备基础 四多:多读书以积累知识;多考虑事理以丰富才能;多研究观察以事物的联系;多练习按文思来运用文辞。 平时就要多读书,搞好革命基本理论和多学科多专业知识的储备;经常注意学习中央的文件,把握精神实质,研究形势变化而引发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多进行分析评判是非功过的思维训练。 (二)掌握和运用构思机关材料所需要的思维方法 我们的思维必须受党的方针政策、工作重心、会议的议题、集体决定、领导意图的约束,从内容到形式不能掺入作者的主观思想。常用的思维方法是: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译、发散与集中、性化与量化、系统与具体、比较与优选等逻辑思维方法。不要用自己的观点学说,过多注重想象和创作,使写出的材料有失庄重和严肃。 二、精心提炼,使主题思想准确新颖 (一)把握“主题”的四性,准确地加以提炼 客观性、主观性、观念性、时代性 (二)根据机关应用材料写作主题表达语义的显在性,将主题内涵鲜明地凸现出来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16种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16种 一、行文中的常见错误 1、滥发文件。主要表现:(1)所发公文属可发可不发之列;(2)所发公文只是照抄照转上级的公文(翻印即可,不必转发);(3)所发公文内容空洞,无具体措施,不解决问题;(4)行文所涉及的问题可用口头请示、汇报或开会等形式解决;(5)行文所涉及的内容已在报上全文公布过;(6)在部门之间意见分歧,未经协商取得一致时就行文。 2、行文关系混乱。主要表现:(1)应该党政分开行文的未分开行文;(2)应该一个机关单独行文的搞成几个机关联合行文;(3)该职能部门行文的“升格”为领导机关行文;(4)该领导机关行文的“降格”为职能部门行文。 二、文种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1、自制文种。在正式文种之外,随心所欲,生造公文文种并俨然以正式公文行文。常见的有:“请示报告”、“工作思路”、“情况”、“汇报”、“申请”、“郑重声明”等。 2、误用文种。把属于机关其他应用文,特别是事务文书中的文种,误作为正式公文文种使用的情况。常见的有:把计划类文种“要点”、“打算”、“安排”、“设想”等作为公文文种直接使用,如?××市委××××年工作要点?。把属于总结类的文种“小结”、“总结”,以及把属于规章制度类的文种“办法”、“规程”、“须知”、“实施细则”等作为正式文种直接使用。但是,如果将上述应用文用转发或印发通知的形式发布,则是规范用法。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1997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3、混用文种。不按文种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去选用文种,而造成临近文种相互混用,导致行文关系不清,行文目的不明,行文性质混淆。常见的有:“公告”与“通知”、“决议”与“决定”、“请示”与“报告”、“请示”与“函”混用。主要表现为将通告误用为通知,将通知误用为通告,将请示误用为报告,将报告误用为请示,将“请示”、“报告”合用为“请示报告”,“请示”和“报告”本身是两个文种,将决定误用为决议,将决议误用为决定,将函

公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关于公文写作(处理)的几个问题 在社会上,在机关里,很多人不重视公文。在他们看来,文学是文章之冠,新闻可居亚军,公文算不了什么。就拿我们省计生委机关来说,也有不重视公文的现象。敬而远之者有之,畏而推之者有之,忌而轻之者也有之。有的公文,经过了好几个人的手,起草人拟制了,处长核签了,相关处室也会签了,送到办公室来核稿,我们却发现有明显的错误,甚至是原则性错误。起草者大意,核稿者没留意,会签者随意,在这种情况下,办公室就应该高度注意,否则就会违背文件的原意,导致发文者和受文者都不满意。为了帮助大家增强一点对公文的感受,提高一点对公文的认识,本人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规定,并结合工作实际,就公文写作(处理)的几个问题,编了一点资料,写了一点意见,规定性内容请照办,个人的意见供参考。 一、公文及其种类 公文随着文字的产生始于黄帝时代(《后汉书·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我国的国家公文产生于夏代,甲骨文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原始公文和最早的原始国家公文。“公文”这一名称的最早使用,至迟在东汉末年。最早出现“公文”一词的书是晋代陈寿撰写的《三国志》。公文作为具有特定要求的公务文书的统一名称,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通用的。 公文,即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格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与党的机关公文种类有所不同,主要有13种,即: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党的机关公文种类主要有14种,与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相比,没有命令(令)、公告、通告、议案,另有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 各级计生委(局)作为同级政府的组成部门,属于行政机关,因此,应当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要求处理公文。 二、公文写作是真正的“经国之大业”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写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里的“文章”指的是当时流行的奏、议、书、论、铭、诔、诗、赋等文体。曹丕还写道:“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曹丕在此将公文奏、议列居“文章”首位,而且认为应以“雅”即符合规范为宜。由此可见,“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章”首先指的就是公文。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中写道:“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他比曹丕又前进了一步。曹丕讲的还很笼统,刘勰讲的明确而具体,直接指明章、表、奏、议等公文是治理国家的纽带与关键,一语就点出了公文作为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文字型工具的性能与作用的本质,实在了不起。 公文既然是“经国之枢机”,公文写作自然就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了。 事实上,公文从它产生的第一天起,就为社会管理工作所必需。它是人类为满足社会管理工作的需要而创造出来,又反过来用之于社会管理工作的极为重要的文字型社会管理工具,是社会管理工作每时每刻都离不了的工具。它对社会实行一定秩序的有效管理,以确保社会有序与稳定地发展。一部《拿破仑法典》,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都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巩固作用;一张《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使新解放区人民迅速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拥护人民革命政权;一份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便宣告新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使社会主义祖国沿着新的路线走向繁荣昌盛。世界上还有什么写作成品有如此巨大的作用? 当今世界,一切社会活动无不跟公文相联,无不在某种公文规定的轨道上运行。一旦公文统统失效或废止,全社会就将在片刻间陷入混沌状态而走向崩溃。就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来说,如果我们不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中发〔2000〕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国家主席令颁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以国务

公文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公文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 篇一: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 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 一、文种使用不当 有的公文作者不了解或不会正确运用确切的文种,以致长期只使用通知、决定等二三个公文,其余文种一概不用;有的公告、通告、通报分不清,望文生义去应用;有的不知公文中报告与请示是两种不同的文种,经常混淆不清,使用时张冠李戴或干脆写成“请示报告”;有的不知有命令(令)、批示函、会议纪要等公文,遇到该使用这些公文的场合则都用通知等公文去代替。 二、格式不规范 公文格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一)公文文头不规范;(二)标题冗长、混乱、残缺不全;(三)主送机关排列混乱;(四)结构层次序数混乱;(五)附件不符;(六)主送、抄送单位不正确。 三、行文规则混乱 (一)越级行文。

(二)多头行文。 (三)请示一文多事。 (四)党政不分。 四、提法不当 有的公文提出一些未经仔细推敲的方针、口号、任务,而这些方针、口号、任务又往往与党和国家在某一时期的工作方针相违背,从而造成一定的混乱。 五、名称表述混乱 公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等名称表述混乱主要有:一是同一名词在一篇公文中数次出现时表述不一致。二是排名次序混乱。三是随意用简称。 六、时间表述含糊 (一)用时间代名词而不用具体日期。 (二)年份随意省略。 (三)年份不使用公元纪年。 七、用词不当 (一)词义误用。 (二)生造词语。 (三)词语使用不当。 (四)滥用模糊词语。 八、不符合语法 不少公文存在不合语法的现象,以致于造成理解上的歧

义或错误。 (一)成分残缺。 (二)成分多余。 (三)搭配不当。 (四)语序不当。 九、数字使用不统一 公文使用数字概念模糊,书写形式杂乱和不准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数字概念不清楚。 (二)是数字概念不准确。 (三)是数字书写形式不统一。 篇二:公文写作常见错误16种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16种 一、行文中的常见错误 1、滥发文件。主要表现:(1)所发公文属可发可不发之列;(2)所发公文只是照抄照转上级的公文(翻印即可,不必转发);(3)所发公文内容空洞,无具体措施,不解决问题;(4)行文所涉及的问题可用口头请示、汇报或开会等形式解决;(5)行文所涉及的内容已在报上全文公布过;(6)在部门之间意见分歧,未经协商取得一致时就行文。 2、行文关系混乱。主要表现:(1)应该党政分开行文的未分开行文;(2)应该一个机关单独行文的搞成几个机关

公文写作中细节问题

公文写作中细节问题 公文写作中的细节问题 对于经常与文字打交道的文秘人员而言,掌握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具备各种常用文 体写作的基本能力,把握公文写作的具体细节,是我们必备的素质。下面简单谈一谈公文 写作中的一些基本常识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做好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准备充分,起草公文才能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反之就 只能不知从何处入手,“十步九回头”,写了撕、撕了写,别别扭扭,很难写出“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公文来。那么,起草公文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1、内部结构。所谓文章的内部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内在逻辑结构。在叙述性文体里,称之为“线索”;议论性、说理性文体里,称之为“脉络”。不管什么文体,只要有 一贯到底的思路,一脉贯通的逻辑,它就必然有一缕贯穿的线索和脉络。思路是线索和脉 络的基础;线索和脉络是思路的表现形式。文章的主题、人物、事物、中心事件、感情等 都可以为线索,如《项链》以项链这一事物为线索,《红楼梦》以爱情悲剧为中心线索等,线索无形地穿梭着全文的人物、事件和景物,构成严谨的艺术整体。作为党委机关,我们 平时处理的公文主要是说理性质的文体,基本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形态,它自身必须要具有条理性、贯通性和严谨性,即:分清先后顺序,有条不紊 地表达思想;合乎逻辑,合乎人们的思维形式,使文章流畅贯通;思想脉络细密周严,没 有缝隙,没有漏洞。 2、外部结构。所谓外部结构,就是文章的外部存在形式。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 层次和段落。层次是指文章各部分内容表达的次序,它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段落是行 文时自然形成的基本单位,它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层次和段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层次着眼于思想内容的划分,段落侧重于文字表达的需要;一般来讲,层次大于段落,即 几个段落表达一个层次,但也有时段落的划分恰好与层次一致,二者相等;层次安排方式 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和对比式,根据作者的思想或者线索来决定,段落划分强调的 是集中、完整和匀称。二是过渡和照应。过渡和照应是使文章内容前后连贯的一种重要结 构手段。过渡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先后相关的两个层次和段落上下连贯,前 后衔接。照应就是文章前后内容关照呼应,能使结构严密,脉络连贯。三是开头和结尾。 古人语“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所以“虎头龙尾”是好 文章的半壁江山,当然,怎样开头和结尾,应从文章的整体出发,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和全 文各部分的和谐。公文开头多用开篇点题式:开门见山,起句发意,直接揭示主旨,如 《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句句夺目,先 声诱人,起句漂亮,触及中心,富有魅力,让人一见钟情,如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落笔入题,说明缘由,交代作者写作的缘由;开头总说,提摄全文,先揭示文章的中心,然后再分说。公文、特别是领导讲话稿的结尾方式一般有 两种:醒明主旨,篇末点题;展望未来,鼓励斗志,向人们提出希望,发出号召,指明方向,鼓舞人们为实现它去努力奋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