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模块综合检测 必修1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模块综合检测 必修1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六)

必修一模块综合检测

(90分钟100分)

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说,西周国家是一个“权力代理的亲族邑制国家”。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西周

A.建立了完善的社会等级制度

B.确立了上下尊卑的礼乐制度

C.以同宗同族作为分封的主体

D.实行“天下共主”的集权制

解析:材料中的“亲族”说明了政治上的宗族血缘关系,“邑制”指代表中央管理地方的各诸侯,因而材料观点依据的分封制以周王室的同族同宗作为分封的主体,答案是C项;A、B两项虽体现了周代的政治特点,但与亲族没有直接的关系,故错误;D项错误,周王虽是“天下共主”,但地方上实行的是分封制下的地方分权,而不是集权。

答案:C

2.下列是四幅关于北京地区的古代行政区划图。若按各区划图所反映的时间排列,其正确的排列次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解析:据图中政治特征信息可知,①图中只有郡,应是秦朝的;②图中有郡有国,应是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时期;③图中有燕、赵和齐三国,应是战国时期的;④图中有中书省,应是元代的。所以,按朝代的前后次序正确排列的是③①②④。

答案:D

3.20世纪初,西方某刊物上登载了一幅题为《去北京》的漫画,漫画中一个全副武装的日本武士对身后的一群全副武装的西方骑士说“去北京”。此漫画说明

A.日本是鸦片战争爆发的鼓动者

B.西方列强支持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C.日本诱导了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D.列强瓜分中国是日本首先发动的

解析:据漫画时间和“一群全副武装的西方骑士”,可知漫画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事件,而“日本武士”对“西方骑士”说“去北京”,说明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日本是冲在最前的,并诱导联军攻占北京,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A项错误,鸦片战争时日本也是被侵略者;B项错误,甲午战争爆发于19世纪末;D项错误,首先掀起瓜分中国的是德国,而不是日本。

答案:C

4.1940年8月,美国合众社驻北平的记者在电讯中写道:“自华军部队在河北开始大规模进击之后,北平附近之华军,亦实行响应……现北平日军极为震动,平津铁路,昨日不通。”此电文可考证

A.平型关大捷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解析:据材料中的“河北”“大规模进击”和“平津铁路”等信息,可知这符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于1940年下半年开始的以破坏日军交通线为主的百团大战的情况,所以选D 项;A、B两项时间不符,二者都发生于1937年;C项发生于1938年。

答案:D

5.在传统的文化已不能解决社会问题时,农民阶级已经学会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拯救社会的道路。近代符合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解析:A、D两项虽然有农民阶级参加,但他们没有向西方学习,而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故答案为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交战双方是英法联军和清政府,不符合题意。

答案:C

6.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近20年来史学界有两种观点,一是基本肯定,认为研究中国近代史必须以“三大革命”(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为纲。而历史学家袁伟时则持否定态度,认为只是农民造反,基本对新的文明毫无所知,根本谈不上什么革命。形成两种不同结论的原因是

A.受意识形态的左右

B.政治运动的影响

C.所用的历史观不同

D.掌握的史实不同

解析:肯定太平天国的学者坚持的是革命史观,而袁伟时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否定太平天国,认为其对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没有丝毫的推动作用,故选C项。

答案:C

7.1911年10月某报刊登文章写道:“辛亥之秋,八月既望,武昌起义,各省回应。……预料中国此次革命,大功必可告成。”材料中“大功”后来主要表现为

A.以共和制取代封建帝制

B.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C.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

D.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历史发展一次巨变的主要表现,所以“大功”主要表现在“以共和制取代封建帝制”;B、C、D三项虽也都是辛亥革命的意义和作用,但这都是由建立共和制而引发的,所以不是主要意义。

答案:A

8.下表反映的是1927~1930年中国共产党工人党员与农民党员在党员总数中所占比例的变

A.遵义会议后工作重心转移

B.城市武装起义的迅速发展

C.农村土地革命的广泛展开

D.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完成

解析: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城市工人运动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下,工人党员数量急剧下降;秋收起义后,中国革命由城市转移到了农村,在“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指导下广泛展开了土地革命,大批农民加入到共产党队伍中来,因而农民党员数量迅速上升并长期占绝对多数;A项错误,遵义会议虽是一次挽救党和中国革命的转折性会议,但并没有实现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B项错误,1928年后中国革命的重心在农村而不是在城市,并没有进行大城市的武装起义;D项错误,且时间不符,红军完成长征是在1936年。

答案:C

9.老照片是历史的反映,推动从图一到图二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图一(城门悬挂蒋介石画像) 图二(城门悬挂毛泽东画像)

A.国民党的腐败

B.1949年北平政协会议召开

C.国内政局的变化

D.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解析:图一反映的是国民政府时期,图二反映的是新中国建立,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答案要完整反映材料内容,只有C项合适。

答案:C

10.1979年,负责修订《逮捕拘留条例》的彭真特别强调,要将“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住宅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非经人民法院决定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不受逮捕”写进条例。这一要求

A.说明新中国法律体系已形成

B.吸取了“文革”的惨痛教训

C.表明人民民主实现了法制化

D.反映了人民的权利无法保障

解析:“文革”时,由于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不经人民法院的批准而随意逮捕人员,公民乃至国家主席的权利和人身自由都无法保障,所以材料做法主要是吸取了“文革”的惨痛教训;A项错误,一个条例不能说明法律体系的形成;C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能体现人民民主的法制化;D项错误,材料做法说明了人民的权利得到了保障。

答案:B

11.在《中英联合声明》签订30周年之际,2014年2月英国公布最新一份有关香港回归后情况的报告,其中在回顾了香港在自由、经济及民生等多个方面的情况后称,《中英联合声明》有关人权自由的保障持续得到了落实。此报告说明

A.英国对香港发展仍有干预权

B.“一国两制”是香港繁荣的保证

C.香港完全享有绝对的自治权

D.中国对香港只实行名义上的主权

解析:英国报告实际上说明了香港的持续发展和繁荣,这是“一国两制”持续实行并进行制度保障的结果,所以选B项;A项错误,香港回归后,英国再也不能干预香港事务;C项错误,“一国两制”下香港虽然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不是完全的绝对自治;D项错误,中国收

回香港主权不是名义上的收回,而是真实主权的收回。

答案:B

12.“周恩来同志杰出的外交思想,丰富的外交经验,精湛的外交艺术,坦诚的外交风格,使每一个中国人引为自豪。”下列表述可以为上述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①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1954年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③1955年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④1971年周恩来率团参加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率团参加1971年第26届联大的不是周恩来,故排除④;其余①②③都是周恩来参加的外交活动,都体现了其外交特色,故选A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