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让孩子喜欢数学课堂

让孩子喜欢数学课堂

让孩子喜欢数学课堂
让孩子喜欢数学课堂

让孩子喜欢数学课堂

数学学习需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积极活动才能完成预定学习任务。而对于小学生来讲,课堂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尤其是内容相对枯燥的计算课更无法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持久。如果我们把内容设计成相关联的一组情景将整节课链接成“情景串”,即整堂课中围绕着一个主题的大情景来组织教学,将教学内容分别设计在相联系的情景的各个环节中,形成情景------“情景串”,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问题串”,还计算教学一个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的背景,增强了“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与联系,这无疑会大大增强所学知识对小学生的吸引力,从而防止学生“注意力疲劳”,有助于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下面就结合我平时的教学,说一说我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是怎样进行“情景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

一、动态的情景串来源于静态的主题情景图

实施情景串教学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教材在编排上明显的是文字叙述少了,随之而来的是一幅幅生动有趣、五彩缤纷的主题图嵌入我们师生的视野,也同样深深地吸引着小学生。正是这些将一幅幅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主题图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为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新鲜的生命,使我们的情景串教学有所依托。充分挖掘主题图,以学生感兴趣的相对独立的故事或活动演绎“主题图”情景,把丰富的情景画面与具体的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丰富的情景设置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帮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例如:教学“表内除法(二)”的第一课时,例1给出了学生庆祝节日的主题情景图,而配备的练习1——4的主题图分别是小猴爬竿、小兔采蘑菇、小鸟送信、小猪吹泡泡。而低年级学生对静态信息窗的兴趣持续时间过短,相对独立的主题图使课堂显得过于松懈,往往呈现出一节课的前半节学生兴致高昂,而后半节却死气沉沉现象,于是我尝试着把静态的、相对独立的几个信息窗转变为一个动态的连贯的情景串。把整节课设计成以学生喜欢的“庆祝六一”为主线,通过“布置联欢会场”(例1的教学内容)——“参加快乐的游园活动”(练习1——4的教学内容)展开教学。

情景一:布置节日的教室(教学例1)。“今天是快乐的六一儿童节,你们高兴吗?小朋友们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要把教室打扮一番,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呈现)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根据信息窗提出问题串,探讨计算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因为要解决问题才有了计算,计算是伴随解决问题而产生的。

情景二:游园活动“盲人问路”(练习1)老师准备带你们去参加六一节的游园活动,你们想不想参加呢?盲人问路的游戏规则:一人蒙眼随意指题,其他学生参与计算。

情景三、情景四、情景五分别是游园活动“小猫钓鱼”、“水中捞月”、“吹泡泡”,相对应的是练习2——练习4。

通过对教材的有效调整,把静态的信息窗变为动态的情景串,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以图画、操作、语言等形式为载体,潜意识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游戏情境中兴趣盎然地去计算,使他们体会到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让

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二、动态的情景串来源于贴近的生活实践

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可以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景,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践活动情景贯穿起来,编排成“情景串”。

例如:《表内乘除法的练习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的:情景串大背景:星期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到游乐园去玩。情景一:出发前,班长清点人数。师:我先请班长清点一下我们今天一共来了几组?(6组)小朋友看一看每组有多少人?(4人)师:板书:一共6组,每组4人。师:谁能根据这两条信息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谁能解决这个问题?情景二:开始出发,如何租车?课件画面:停车场里停有一排排汽车,标明每辆车限坐3人。请学生提出:“租用几辆汽车?”的问题。情景三:来到游园门口,准备买票,教师要求按组买票。课件画面:游乐园门口,张贴有游客须知及门票价格(每人2元)。请学生提出:“每组购买门票要用多少钱?”的问题。情景四:进入游乐园,设计了各种游乐项目及游览路线。课件画面:游乐园内各项游乐设施的价格及相关规定均按组活动,购买入场券。情景五:休息,到游乐园内的食品超市购物。课件画面:游乐园一食品超市内,矿泉水2瓶6元,汽水每瓶4元,面包5元一个,小火腿肠3元一根等数据,让学生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并解答。在以上一连串相关的情景中,有明、暗两条线,明线是游览,暗线是“观察画面,搜集信息——根据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计算解决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致勃勃,积极动脑,踊跃参与,在看似游玩的过程中,既巩固熟练了表内乘除法,又培养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节课,始终围绕“游览”这一情景而展开,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的情景,引发一环又一环的问题,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活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计算学习活动之中。这样创造性地巧构情景串,将计算的内容、知识与技能溶入了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具体现实的生活场景中,改变了传统的练习形式,使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串”中,学会应用数学思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计算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动态的情景串来源于生动的动画故事

单靠一幅图、一段话是很难创设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情景的。动画故事是小学生的最爱,充分利用动画故事的情境,能使小学生的思维被启迪、开发、激活。对来源于动画故事的情景串会促进小学生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这是一种催化剂,使计算教学跳出纯粹为计算而计算的技能训练的老路子,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算用结合,使课堂充满生机。

例如:在教学第一册《用数学》时,上课伊始,我就以“森林里的早晨”那美丽的画面、鸟儿的叫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使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整节课设计了带学生去郊游在大森林中与各种动物交往的情景串,巧妙地把教材中两数求和的加法和求剩余的减法的例题、习题有机地串联了起来,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愉快的旅途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乐中学、学中乐。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静态的画面动态化,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形成了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促成了认识活动的探索化、动态化和情感化。

再如:第五册第六单元中《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我尝试着把静态的、相对独立的信

息窗改变为以学生喜欢的《西游记》神话故事为主线的一个动态的情景串。情景一:(例5主题图)王母娘娘要过大寿,她派7个仙女到蟠桃园去摘仙桃为自己祝寿,仙女们到蟠桃园一看,大吃一惊,只见孙悟空正坐在桃树上大口大口地吃着桃子,树上大个的仙桃一个也没有了,仙女们赶快回来向王母娘娘禀报:“大个的仙桃都被孙悟空偷吃了。”让学生列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讨论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情景二:(例6主题图)小朋友,吃了蟠桃真的能长寿吗?(不能)是啊,生命在于运动,我们应该像这位老寿星一样每天坚持体育锻炼。老寿星每天要在公园步行3圈,每圈508米,你能算出老寿星每天步行多少米吗?想一想,要算老寿星每天步行多少米,怎样列算式?学生探究算法,得出: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里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如果没有进位,积的十位上要用0占位。情景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现在正是小朋友长身体的时候,所以我们一定要参加体育锻炼,你们瞧,聪聪就要去参加智力长跑了,我们也去参加好吗?(具体练习略,在以下闯关练习中渗透了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

这一情景串的创设亲切、简单、自然,让学生在生动的动画故事情景中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学生在听故事中练习,在故事中学到知识,不仅感到轻松、愉快,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就把一节课的知识学会了,直到下课时还意犹未尽。

四、动态的情景串来源于有趣的游戏活动

来源于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的情景串特别适用于计算练习课与复习课。计算练习复习课,大家都无所适从,要不一题一题做练习,要不分类做练习,的确枯燥,不知不觉成了我们数学老师心中永远的痛。对于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单纯地出示练习复习材料让学生直接练习,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简单回炉上,他们会觉得枯燥乏味。但如果根据练习复习内容,用情景串将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提升,枯燥的练习复习课就会变得有趣有益。

例如:第三册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整理复习课,整堂课我设计了三个阶梯式情景游戏。游戏一:“比比谁取到的收获卡多”,要求任选一张收获卡填出并贴在黑板上,对的为优胜者,主要是归纳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法则。学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如我学会了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对齐;做笔算加法时,()位满十,要向()位进1;;做笔算减法时,()位不够减,就要从()位退();解决问题时,当结果不需要十分精确时,可以用()的方法找到与结果相近的数。游戏二:“请你露一手”用自己喜欢的竖式计算各题。每生领到一张题卡,在规定时间内算对的为优胜者。主要检验计算的正确率和速率。游戏三:“智取宝盒”,小精灵聪聪和明明看到小朋友这么能干,想邀请你们到他们的聪明屋游玩,聪明屋中有两个宝盒,里面装着许多智慧星和聪明豆,你们想得到吗?要想拿到智慧星和聪明豆,赶紧解决宝盒上的题卡,题卡设计将实际生活与现实情境相结合,包含了购物的估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思路表达清晰、解答方法正确的为优胜者。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耳目一新,克服了单调、枯燥,以题讲题的弊端,让课堂绽放出万花筒般斑斓的色彩,达到情意共鸣,互动生成的课堂氛围。

“情景串”的创设,应是充满计算课堂的整个时空,只要有计算活动的进行,就有相应的计算背景,它应当是多维度、全方位的,应当在学生整个的计算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为支柱,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为导向,以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为目的,努力创设“合适的”情景串。

让情景串以“数学”为支撑,让情景串多一点“数学味”,使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失“数学味”,使我们的计算课堂不失“生活味”!

10部能让孩子爱上数学的经典电影

10部能让孩子爱上数学的经典电影 1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 一个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在他系上的公布栏写下一道他觉得十分困难的题目,希望他那些杰出的学生能解开答案,可是却无人能解。结果一个年轻的清洁工(麦特戴蒙饰)却在下课打扫时,发现了这道数学题并轻易的...... 2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 很有名,关于现代博弈论论创始人之一JOHN NASH的故事(获奥斯卡)。 故事的原型是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Jr.John Forbes Nash)。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纳什早年就作出了惊人的数学发现,开始享有国际声誉。但纳什出众的直觉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上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的妻子艾丽西亚(Alicia)的相助下,毫不畏惧,顽强抗争。经过了几十年的艰难努力,他终于战胜了这个不幸,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 3 一个拿波里数学家之死 天才数学家雷纳托·卡乔波利是一个性情古怪的人,他的哥哥法官卢伊季和嫂子艾米丽亚试图让他过上正常的生活,不再酗酒和放纵。雷纳托是一个饱受痛苦的人,孤独、不幸。他什么也不相信,对工作没兴趣,对政治失望,与妻子的婚姻

失败。他与妻子安娜分居多年,安娜与他见面时承认自己怀上了别人的孩子,但她打算去做人流。她请求雷纳托原谅自己,重新开始生活。雷纳托拒绝了她,因为他们彼此伤害太深了。为了帮助安娜,他给了她一张巨额支票。雷纳托厌倦了生活,在大学里教书和考试都成为他的负担和烦恼。晚上他长时间在拿波里的穷街陋巷里游荡、酗酒,以此打发最后的时光。他还去疗养院看望了姑母,巴库宁的女儿,姑母劝他别再喝酒了。后来他在一个深夜拿出手枪自杀了。参加他的葬礼的有教授、学生和政治家们,安娜独自在一旁哭泣。 4博士的爱情方程式 一次交通意外,令天才数学博士只剩下80分钟的记忆,时间一到,所有回忆自动归零,重新开始。遇上语塞的时候,他总会以数字代替语言,以独特的风格和别人交流。他身上到处都是以夹子夹着的纸条,用来填补那只有80分钟的记忆。这次,新来的管家杏子带着10岁的儿子照顾博士的起居,对杏子来说,每天也是和博士的新开始。 5极限空间 《极限空间》又名《数学谋杀案》顾名思义,是围绕一道道数学题目展开的一场智力问答。帕斯卡、奥莉娃、伽罗瓦、希尔伯特――这些历史上著名数学家的姓名全都会聚于《极限空间》这部以数学难题为主题的影片,故事主角分别是39岁的发明家、26岁的高智商美女和22岁的年轻人以及一位老谋深算的数学家,这4位主角都得到神秘人费马的邀请出席一个探讨数学难题的聚会,不过他们都要遵守邀请者费马定下的规则:不能带手机,不能向其他人说出自己的身份,只能以上述历史上数学家的姓名为代号。 6维度:数学漫步

让数学课堂多一些“等待”

让数学课堂多一些“等待” 数学课堂中的?等待?就像国画上的?留白?、音乐中的?停顿?。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份?等待?,就是抛却包办代替,避免填鸭传授和远离简单粗暴,就是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有效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等待?中学习,学生会有深刻的印象和感悟,在获得成功后会产生更加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自信心。可以这样说,?等待?孕育着生成。 一、等一等,给学生一点深入思考的时间 笔者近期在一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发现这样一个相对普遍的现象: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还没等全体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一旦发现有个别学生举手,就立即停止全班学生的思考,指名回答。学生回答错了,教师用带着鼓励的语气说:?请坐下,再好好想一想。?如果学生回答对了,这个问题就此打住,教师便继续展开下面的教学环节。这使我想起北师大肖川博士曾经说过的话:如今的课堂?想一想?多了,而真正独立、深刻、富有创造性的?思考?正一步步离我们远去。事实上,任何学习个体,要想对面临的问题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深刻见解,一定长度的思考时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要耐得住等待的?寂寞?,给足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富有张力的静态中,对所面临的问题作多角度思考、多层面推断、多策略探究。如此,学生不仅能体验到数学智力的挑战,更能在经历曲折探索过程之后获得真正成功的乐趣,体验到数学思考的魅力。 例如,教学?加法交换律?(苏教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一课时,我先由?用两种算式28+17和17+28求跳绳的人数?这一话题引入,师:这两道算式都是求什么的人数?结果都是多少?再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不同在哪里?(引导学生发现这两道算式的得数相同,都是求跳绳的总人数,可以写成28+17=17+28)师:你能照样子说出一个这样的等式吗?(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说的等式有序地板书在黑板上)师:同学们都能脱口而出说这么多等式,看来这些等式中都藏着一种规律,你发现了吗?(生思考后回答)师:这样的等式还有吗?说得完吗?

数学打造本色课堂 让数学课堂充满“数学味”

打造本色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数学味” 摘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务件丰富多彩的今天,数学课堂上更是精彩纷呈,在这种"热闹"的课堂氛围下,数学课的"数学味"却渐渐隐匿. 纵观现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数学化"的倾向,有的教学过于注重形式的创新,而淡化了数学本质;有的教学过于追求一种热闹的场面,而忽略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为此,数学课在"生活味"越来越浓的同时",数学味"已变得越来越淡,使得数学课堂原有思维魅力渐渐的失去了生气,从而导致数学教育的失衡。 关键词:数学味数学课堂数学本质数学思考 《数学新课程》提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育观发生了新的变化,课堂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在与同事的交流中,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有惊喜”、“有感动”、“更有一种被挑战的感觉”。这种声音是那样地真切,好多次在倾听孩子的发言时,自己也总会情不自禁地说:“你真的太出人意料了”,“我为你而感到骄傲”,“你的独特见解让我刮目相看!”可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也逐渐发现:面对新课程众多的先进理念该如何在教育实践中具体体现,并收到实际的教育效果,并非完全依靠热情,它应该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探索,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课改以来,有这样一些课应该是我们所熟悉的:它们鲜活有余,但效度较低,常给人以“活动课”,“实践课”的感觉,花样百出的活动一个接一个,看似高潮迭起,实则“华而不实”。课堂上学习环节也是一环紧扣一环,看似“井然有序”,但环节之间缺少逻辑的联系,缺少必要的整合。学生情绪看似高昂,但喧闹的课堂背后缺少了冷静的思考与理性的分析。更有甚者,40分钟听下来,说是数学课,实则更像美术课,品德课,手工课…… 事实上,我们的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数学课要保持一种“数学味”作为教师课堂中始终要坚守的是数学的阵地,跳出热闹的课堂,抓住数学的本质,那该如何关注数学的本身呢?下面是我对如何打造本色课堂,让教学充满“数学味”这一问题的一些感悟。 案例1、小学数学四上的“策略”片断:课堂上老师设计了“打扑克”“田忌赛马”等活动,意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是要讲究策略的数学思想。整堂课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围绕怎样玩扑克才能获胜和田纪赛马怎样获胜而展开了分析。教师的讲解不可谓不细致,比赛的过程展示的不可谓不生动,学生对赛马的策略理解当然也就水到渠成的透彻。可是,难道我们真的只是让学生在本节课知道这场赛马的故事经过吗? 案例2、一位老师上《吨的认识》一课,为了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进行了如下组织:师:同学们,玲玲家上个月用水7吨,当玲玲知道我们国家还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很多地方饮水都有困难,玲玲家决定这个月节约用水1吨。请大家帮玲玲家出出主意,怎样节约用水?生

浅谈如何让一年级的孩子爱上数学课

浅谈如何让一年级的孩子爱上数学课 嵩山小学刘广艳 今年,我担任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原以为一年级的数学简单好教,可是一年级的孩子天性爱说爱动,对“玩”比较感兴趣,一切以快乐为本,无忧无虑。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缺乏约束能力,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几天来,他们的表现令我不得不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怎么样才能让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更快适应学校新的学习生活,爱上数学课呢?通过学习并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年级的孩子天真可爱,一般以老师为中心,所以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尤为重要。教师时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让孩子们觉得你和蔼可亲,都愿意亲近你,都喜欢你。在无形中他们也会喜欢你所上的课,对那一门课的学习产生兴趣。如果教师能处处为学生着想,既做教师,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并常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神情、温和的语言,创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学生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双方达到感情的融洽。如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寓教于趣,激发竞争意识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即使是孩子在玩儿,也能不断地接

受新的知识、新鲜的事物。一年级的孩子大多数都喜欢讲故事、唱歌、跳舞,喜爱玩耍和参与老师组织的一些表演和游戏。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的需要,教师可采用游戏、开火车、即兴表演等手段,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同时力求教学语言的儿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使学生在玩耍、表演、游戏中学到知识,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提高学习的效果。 三、亲自动手,在操作中使学生乐学、会学。 学生对事物的感知、知识的理解掌握、感性经验的获得是通过表象的积累,再与听觉表象和其它表象的综合,形成有关事物的概念,获得抽象的知识。而一年级的学生都有这样的特点,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集中时间不长,好奇心强、好动,特别是一双手喜欢到处乱摸。根据这些特点,老师可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一些操作性的学习,寓教于玩,使学生在玩耍中学到知识,发展了学生的动作思维,达到了乐学和会学。 四、善于表扬与奖励,使学生获得成功感。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类本质里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的确,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奖励,不希望受到别人的批评和不重视。所以,在教学中,只要老师能善于对学生进行

小学数学课堂精彩的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堂精彩的结束语 1、同学们,老师相信,在你们当中一定有未来的高斯、笛卡儿,只要积极动脑,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们一定会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有信心吗? 2、同学们,科学的殿堂美不胜收,只要大家以勤为径,每个人都能领略到无限美好的风光。 3、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同学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了吗? 4、珍惜时间就等于珍惜生命。让我们每个热爱生命的人都去珍惜每分、每秒,好吗? 5、同学们,大家想过吗?为什么人民币的面值只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而没有3分、4分、6分、7分呢?这虽然是个小问题,老师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能研究出大学问! 6、同学们,生活中时时刻刻有数学,事事有数学,因此,我们应该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 7、你有哪些新收获?你是怎样获取这些知识的?你还有什么疑难问题?谁来帮她解决? 8、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学会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的知识等着你们去发现、探索,快做个有心人吧,你会成长得更快! 9、同学们,与数学王国的人交朋友吧,它会让你领略到宇宙的神奇与奥妙! 10、同学们,我们好多知识都是前人经过无数次实验总结出来的。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获取更多知识,好吗? 11、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师相信,下节课同学们一定会表现得更出色。 12、同学们这节课有许多的知识是通过同学们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学会的,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更好地掌握这种学习方法,学好数学,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3、只要同学们善于动脑筋,敢于创新,也完全有可能利用这个特性来进行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快行动起来吧!成功总是青睐于那些善于思考的头脑。我相信,用你们的聪明和智慧一定会获得成功! 14、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自己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大家自己要学会总结,学会回顾,同学们自己想一想,一起来总结一下。 15、同学们通过操作实验推导出了圆锥体的计算公式,我们学的好多知识都是前人经过无数次实验总结出来的,老师希望你们像科学家们那样,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实验,就一定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将来一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16、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会用哪几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哪种方法最简便?我们最好用第几种解法? 17、今天,同学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一种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我们在变化的数学现象中看到了不变的实质,学会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对今后的思维发展有很大帮助,掌握了这种方法,同学们看问题就会越来越深刻,变得越来越聪明。 18、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审题时一定要注意“一字”、“一词”、

让数学课堂因成就感而精彩

让数学课堂因成就感而精彩 在新课程精神的指引下,数学教学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往枯燥、机械、生硬的数学教学正变得生动有趣,以往的纯接受式的学习正逐渐被发现、探究和接受相结合的教学所代替,在趣味数学的学习中,很多学生有了数学成就感。 数学成就感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探索,从而获得成功而产生的愉悦的心理体验。当每个学生都能从数学学习中体验到不同层次的成就时,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会变浓,学习就会更有劲头,自身的数学素养就会得到提高。 一、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再把数学应用于生活,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但它又是生活的抽象。我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应首先让它回归生活,先在生活中体会数学的存在,再来学习高于生活的数学知识,最后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这样学习数学,就能使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应用范围广泛,同时也能使学生体会到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作用很大,在我们的生活中都能用到它,从而树立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例如,在教学“元、角、分”时,可布置学生回家先到超市购买生活必需品,在购买

时预先算好自己买东西需要多少钱,算好后还要检查带的钱是否足够,再和售货员阿姨结算的结果核对,看是否相同。学生第二天来上课时都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自己购物的经历,并讲解元、角、分的知识,还能以此来说出常用物品的价格,所以这节课的知识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也感受到了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在学习中,不同的学生都各有收获,或是知道了元、角、分的知识,或是更深层次的知道了生活中元、角、分的应用,并能估算出部分商品的价格。当学习了这部分知识后,我还设计了一个新的场景让学生充当买卖双方来进行交易,从而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了元、角、分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我布置学生了解部分东西的价格,并在第二天举办了一个小小的拍卖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切身体会到了身边的数学,并且亲身经历了整个学习过程,兴趣盎然地学习了生活化的数学,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这使他们意识到数学并不都是枯燥的,数学也令人赏心悦目。 二、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就 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和学生的基础知识联系得最紧密的区域,找到这个区域就等于找到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切入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将会变得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统计这一部分知识时,当要记录连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的发展阶段,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其核心就是创新。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培养祖国希望之花的园丁,我们应树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那么,怎样营造创新氛围,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呢?这里谈谈几点我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景也正好满足了学生这一需求,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新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经常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把学生潜在的需求激发出来,使之产生创新的欲望。例如,教学二年级“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个难点。一上课,我出示下面的问题情境:小明带着2元钱高高兴兴地准备到文具店买3本数学练习簿。假如你是小明,你在买的时候将思考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请同学们讨论。学生讨论热烈,积极参与。接着,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每本作业本多少钱?有的说:买3本一共要给售货员多少钱?有的说:买3本应找回多少钱?学生思维活跃,我马上给予肯定——太棒了!你真会想。顺着学生的思维,我接着问:你是怎样解决的?这时学生又纷纷举手发言。再经过例题的分析和教

师的恰当点拨,学生很快就能找出中间问题,并正确地计算出结果。这样,在这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既揭示了知识的奥秘,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又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激发创造思维。 二、开拓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散探索是对己有的知识进行多向思考,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答的思维方式,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尝试,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答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么一道习题:“修路队修一条36米的公路,前4天修了全长的1/6,照这样的速度,修完余下的工程还要多少天?”就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方法去解答。用上具体量,解法1:36÷(36×1/6÷4)-4 ;解法2:(36-36×1/6)÷(36×1/6÷4);解法3:4×[(3 6-36×1/6)÷(36×1/6)]。思维较好的同学将本题与工程问题联系起来,抛开36米这个具体量,将全程看作单位“1”,解法4:1÷(1 /6÷4)-4;解法5:(1-1/6)÷(1/6÷4);解法6:4×(1÷1/6-1);此时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又有同学想出解法7:4÷1/6-4;解法8:4×(1÷1/6)-4;解法9:4×(6-1)。学生在求异思维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简捷方法,既有利于各层次的同学参与,又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这样教学,学生既自主参与到学习当中,又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让孩子学好数学的四个诀窍,非常实用

让孩子学好数学的四个诀窍,非常实用 要让孩子、学生学好数学,请您记住这四句顺口溜:调动兴趣是关键,数学基础要打牢,思维训练要做好,习惯、坚持很重要。 第一部分:调动兴趣是关键 因为我喜欢数学,所以我愿意去学它,所以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艰难险阻也愿意去克服;克服困难所得来的成功体验又增强了我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我更喜欢学数学了。 一个很简单的正循环摆在我们面前,所以说,学好数学,调动孩子的兴趣是关键。调动兴趣的方法有:

1.亲其师,信其道。 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1)展示能力,让孩子佩服。比如可以在孩子面前秀自己知识渊博、计算和解题能力很强等,孩子们个个佩服地一塌糊涂。 校信通在做优秀大学生数学学习规律调查中也发现,很多学生喜欢某一个老师,甚至是因为老师随手就可以画出很标准的圆、椭圆。 2)展示人格魅力,让孩子敬服。 教育者人格中很突出的一点或几点魅力很容易感染到孩子,比如幽默、严谨等等。一般来说,一位老师要储备至少200—300条笑话,便于在课堂上让学生轻松快乐学习。也有很多孩子喜欢老师的理由是:“她认真负责到家了,天天都有新花样,辩论会什么的,干啥啥行!”3)用心关爱孩子。 如果想让所有孩子都喜欢您,那就平等对待他们吧!课堂上,如果有成绩不好的学生举手发言,明知他会回答地一塌糊涂,也要鼓励和支持他。

如果您想改变某个孩子的话,那就去“偏爱”他吧!“我喜欢这位老师,是因为她待我象待自己的妹妹一样。”“有一次我数学考砸了,老师在我的作业本里夹了一张纸条,问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我感动极了!” 当然,家长也要积极引导孩子喜欢老师。比如通过和孩子讨论老师的授课方式、性格特点等,引导孩子关注老师的闪光点,发现老师值得自己学习的思考方法、习惯和品质等。 2.化抽象为生动。 比如在讲例题的时候,结合题目给学生讲一些顺口溜、数学故事、数学发展史、生活中的数学等。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比如华罗庚的数形结合顺口溜“数与形,本相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难直觉;形缺数时,难入微。代数几何本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生活中的数学包括身边的事、新闻时事等,比如:让学生适度参与现在很多父母都热衷的股票问题;自己家里每月消费多少米,多少油,多少盐等,人均消费多少;今年淮河流域出现洪灾,泄洪时就需要考虑上游水位和下游河道宽的关系等等。

数学味,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数学味”,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新店中心小学谢阿贞 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原来平淡的课堂变得热闹了,活跃了,但在热闹活跃的背后,我们会发现数学的课堂似乎缺失了什么,当肢体的活跃代替了思维的活跃,当形式的热闹掩盖了数学的本质,当数学课因为片面追求生活化、活动化而变得华而不实的时候,一种反思的声音发人深省:如今的数学课,“数学味”淡了,形式化的东西多了。 在一次数学研讨活动课中,有一位老师上三年级《找规律》一课,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寻找搭配的规律,进行了出示周一,周三,周五菜谱,让学生按一荤一素自由搭配起来,有哪几种搭配方法,并想一想怎样搭配不容易重复和遗漏。 乍看上去,这节课可谓是具有浓浓的“生活味”,学生始终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学数学。但在实际听课中发现,学生为了在纸上写出这些菜名,老师为了把学生的搭配结果一一板书在黑板上,费了很多时间(其实在教学时完全可以用符号来替代菜名);整堂课黑板上写满了菜名,大家说的也全是菜名,而且当学生汇报时,很容易把荤菜和素菜搞混淆。尽管孩子们在挑选和搭配时显出了极其的可爱,教室里也不时有一阵阵笑声。但真实的生活不能等同于数学的本质,数学的力量与价值在这种有点异化或泛化的生活化中,显得极其苍白与无力。其实只要出示一个方案,让学生自主用符号,用数字,用连线法,等等,就可以了。既节省时间,又学会了搭配组合。 现今很多的专家、学者、特级教师和一线的普通教师都已经改变了教学方法,前段时间听了张齐华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约数和倍数”两节课,我被张老师新颖的教学设计、出色的语言艺术、浓厚的数学味课堂和文化气息

如何爱上数学

如何让你的孩子爱上数学 一、指导孩子主动预习和复习。 新知识在未学习之前,要指导孩子认真阅读教材,带着问题去听课。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信息,求什么,书上是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另外的解法。或者什么地方不懂,可以把它做上记号,这样上课的时候就会做到有的放失,带着问题听课,有助于提高孩子听课的效率。另外,还要让孩子养成课后及时复习的好习惯,要把数学书当作语文书一样去看,去领会,做到做作业前先看书,这样可以让孩子及时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指导孩子学会思考。 对于孩子遇到的问题,要让孩子说明哪一点不明白,先让孩子多读几遍题,在读中抓住重点的字、词、句进行分析联想,帮助孩子思考。父母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一道题怎样解决,而是要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孩子一问,家长就告诉怎么做,这样其实他并没有真正的学会。要多让孩子讲自己的想法,这样也许会给您一定的启发,知道从哪里去帮助孩子。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所以您可以让他多读几遍题,有可能他在读的过程中自己就明白了。要鼓励孩子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要敢于创造性地理解所学内容,学会质疑,培养

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要指导孩子养成自觉检查的好习惯。 在完成作业后要督促孩子主动检查和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及结果,及时纠正错误的认识和错误的计算,不放过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逐步养成学习上精益求精的好习惯。每次完成作业后让孩子自己独立检查至少5分钟,然后才能请家长帮助检查,杜绝孩子在作业上的敷衍行为。针对孩子的作业的情况,细心的家长就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四、给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家长要以身作则,让孩子学习好自己首先就要爱学习,爱研究,要非常关注他的学习情况。另外,给孩子定个规矩,在完成作业之前,不允许看电视或玩耍。孩子在做作业时,家长最好离开,让孩子独处,不给孩子依赖家长的机会,要让他自己独立思考。同时家长不要大声的讲话并调低电视音量,避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光线要明亮,环境安静无噪音,有利孩子集中注意力,也有利孩子的眼睛卫生。小学的作业量不大,可鼓励孩子一鼓作气,作业完成后再休息。 五、重视对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培养。 一份书写工整的作业给人的感觉是赏心悦目,说明孩子做作业是认真细致的。专心程度高,错误率自然就低。如果孩子的作业马虎草率,说明他写作业时是漫不经心的,是三心二意的,这样的作业就算写100遍,也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如果您的孩子的作

让孩子爱上数学课

让孩子爱上数学课 前段时间听了一节数学课,老师上的内容是《平均数》。整节课孩子们就像个学习机器,老师让他们算,他们就算,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很配合老师。但一点兴趣也没有,一点学习的欲望都没有。回家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老师很有激情,有浅入深,讲解得很到位,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呢?我认真地分析了一下,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们对学习有极大的兴趣,它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而我发现那位老师完全把书本上的例题拿出来让学生思考解答。例题是这样的:第一小组四名同学的身高分别是132厘米、154厘米、143厘米、128厘米。第二小组四名同学的身高分别是135厘米、127厘米、148厘米、156厘米,哪个小组的平均身高高些?这些数据和孩子们毫无关系。他们当然提不起精神,没有兴趣了。当我尝试在本班上一节也是《平均数》,我拿出上个单元孩子们的考试成绩,让他们看看哪个小组考得好。孩子们可来劲了,都争着说自己小组考得好。我让他们说说为什么你们小组考得好。孩子们各抒己见,兴奋不已,完全不像那节课死气沉沉。在教学计算题的时候,一二年级的学生根本没有兴趣,这时我把他们分成四

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得第一。孩子们兴趣很浓,学的很轻松,知识掌握的也很好。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获胜心特别强,抓住这个年龄特征开展一些比赛活动,孩子们最乐意了。 其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正好考完期中考试,在这次期中考试中尹阳光同学和耿诗怡同学获得满分。上课时我拿出一些本子奖励他们。当我拿出本子时,我故意说了一句:“糟糕,我真糊涂,只带了5个本子,该怎么发奖呢?”“同学们谁能帮帮我呀?”帮助老师孩子们可愿意了,有同学说:“给尹阳光3个,给耿诗怡2个。”有女同学反驳了:“凭什么给尹阳光3个,给耿诗怡2个。他们都考了满分。”这时孩子们想也对,该怎么办呢?又有同学发言了:“他们每人2个,还剩1 个留着下次发。”问题迎刃而解,老师只起引领作用,不需要告诉他们知识,让孩子们自己发现,自己探索,自己解决。 再次,我觉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得到应用。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

慢一点,让数学课堂教学更精彩

慢一点,让数学课堂教学更精彩 黎平县大稼乡中心小学:吴承武 题海战术、教辅资料占据了小学数学课堂,使数学课堂节奏越来越快。由此,两极分化也越来越严重。其实,若只为求量而快,会降低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慢一点”儿,会让其更精彩。 一、慢一点,让探究变得更自主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学生在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由于存在着一定的个性差异,他们的探究过程就会变得多姿多彩,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慢一点”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等待学生的发现。 如一位老师在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的教学中,当师生探明算法、总结方法时,有位学生突然提问:“老师,15-9,5不能减9,就倒着减,先算9-5=4,再算10-4=6,这样15-9也等于6。这样算行吗?”意想不到的发问,完全是老师没有想到的。这位老师迟疑了一下,,之后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他的算法对吗?你们有办法证明吗?”学生进行讨论后,一位学生说:“他这样算不符合常规,是错的。”另一位学生却说:“我认为是对的。”老师接着追问:“能说理由吗?”第二个学生滔滔不绝地说:“我算了几道题,结果都对。如:15-8先算8-5=3,再算10-3=7,结果是一样的;又如……”。这时老师并没有急于给答案,而继续追问:“你们认为如何?”“再算算看。”同学们通过多次举例论证,最后达成共识:这样算不但合理,而且很有独创性。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敏捷,有时更需要“慢一点”。在这个片段中,教师遇到了预设以外的情况,教师机智地把球踢给了学生,生成了一个个不同算法和想法。教师的慢很好地把握住了教学的契机,并把这个教学资源很好地利用、放大,使课堂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二、慢一点,让激情变得更勃发 问题是开启智慧之口的一把金钥匙。学生没有问题,就不会深入思考;有了问题,才有可能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同时,探索的积极性来源于充满问题的悬念。设下悬念就打开了学生求知的窗口,从而可引导学生不断走进探索的新领域。有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慢一点”,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为学生参与互动搭建广阔的平台。

务实求真,让数学课堂保持恒久的“数学味”

务实求真,让数学课堂保持恒久的“数学味” 发表时间:2013-05-07T14:59:08.560Z 来源:《教育艺术》2012年第12期供稿作者:王雨雷 [导读] 情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事件场景,其本质特征便是真实。 王雨雷江苏省灌云县侍庄中心小学222207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许多年了,期间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放的外部环境为教师的个性展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由于教师价值观的差异,加上新课标粗线条式的指导,现在的课堂似乎又走进了一个新的误区:教师津津乐道于教学过程的精雕细刻、完美无暇,课堂被设计成若干个精细的环节,密密严严,连每句话、每个词、每个动作都被精确设定,这样的课堂表面看很完整,实际上成了老师表演、出彩的舞台,教师满足于做一个“工笔画师”,拘小节而失大气。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无法真正彻底发挥。加上盲目地模仿、跟风,结果使课堂在“华丽外衣”的掩盖下,透露出一种“浮躁虚假”、“刻意包装”的痕迹。数学课虽然承担着无法承受之重,却依然很难找到原汁原味的学科特有的“数学味”。其实,把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得实实在在,学生学习轻轻松松,让数学课散发数学特有的魅力正是数学教学应该追求并达到的一种至高境界。 一、情境创设——实实在在 情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事件场景,其本质特征便是真实。例如,《倒数的认识》这课教学中,教师在导入环节舍弃了时下流行的用“回文诗”或者对联导入新课的形式,而是开门见山,以“倒数”一词的不同读音引入课题,再由倒数与“数”有关引出三大类数:整数、小数、分数。又以倒数与“倒”有关引出学生对于倒数形式的各种猜想,最后顺势而下,在学生对于倒数认识朦胧又渴望了解的“愤悱”状态,引导他们自学课本。这样处理没有因为费尽心机地理解“互为”、“倒”两个词语而大动干戈,可谓轻重得当,简单自然。 二、媒体使用——实实在在 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实践告诉我们,大多数的日常课堂,还是使用常规媒体来教学,并且只要教师认真吃透教材,把握学生,以“用教材教”的理念来教学,课堂照样可以很成功、很精彩。 如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教师首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提供身边感兴趣的物体,给学生强有力的吸引,鼓励学生归纳整理这些物体外形的共同特征,初步感知对称。接着给学生一定的思考、交流时间,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列举一些生活中具有对称的物体。然后,学生通过猜测、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的对称性,在对怎样对称的研究中让学生发现轴对称以及它的特征。最后,通过观察识别和动手制作各种不同的轴对称图形的练习,学生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从上面的教学流程来看,教师很好地根据新课标精神,既让多媒体发挥了作用,又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落到了实处。教学中,教师能够注重学生的活动,鼓励每个学生亲自实践、积极思考,体会活动的乐趣,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三、自主探究——实实在在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只能退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位置。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地看、自主地说、自主地做,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重新“创造”有关数学知识,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学生大胆去猜、去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鼓励他们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对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学困生只要有需要更要给予提问的机会,当一位学生说:“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与个位有关”“真是与个位有关吗?”“与个位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会大胆质疑,并通过举例很快就否定了刚才的说法。“那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学生进入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 四、教学评价——实实在在 评价应该是什么?评价就是“催化剂”,一种能够让学生找到自我,能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能够满足学生希望得到认可心态的“可口可乐”。心理学研究指出:每个人自身存在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有坚强的信心和不屈的竞争意识,通过努力都会获得成功。在教学中,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努力都可以有所发展,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评价。“不错”“真棒”“聪明”这种含糊性的评价语言已不能满足儿童的心理,我们的表扬应该让学生有一个清楚明白的感觉,好在哪?教师应给予针对性的表扬,不但受表扬的学生有清楚明白的收获,还能激励其它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从内心发出“他行,我也行”,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曾有数学专家说:数学课堂因为真实而美丽。所以我们的课堂关注的是学生真切的感受,情绪的体验,数学学习的幸福感。或许真实的课堂中学生不一定能回答到老师所预设的问题上来,也不一定有热闹的讨论场面,然而老师的倾听是真实的,学生的问题是真实的,师生间的交流也是真实的。当绚烂归于平淡,当激情和理性达成平衡时,我们会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实实在在在教学实践中显得多么重要,每一位数学教师都任重道远。务实求真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学生学习数学,实际上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务实求真既是学习的目标,也是学习的方法。“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要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乐园、师生共同成长的摇篮,教师必须务实求真。

让孩子们爱上数学--张学军

小课题论文: 让学习变成一件愉快的事 昌乐县营丘镇小学张学军 现在学生讨厌数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他们觉的学习毫无趣味,远不如外面的世界精彩,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让孩子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产生兴趣,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学生就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再根据学生的个别特点适当地进行教学,这样他们才会乐于学习数学。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乐于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会越来越想学,越来越爱学。我们的多煤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象或图片剪辑而成,它可以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象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我应用多煤体进行导入教学,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上课开始屏幕上出现画有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的人物,并带有配音。身体大的三角形说:“我的个头最大,我的三个角的和一定比你们两个的都大。”直角三角形不服气地说:“我有一个角是直角,我的三个角的和一定比你大。”身体最小的三角形比较自卑地说:“那我的三个角的和是最小的了。”我趁机问他们谁说的对呢?同学们的回答不一致,有的说大的三角形说的对,有的说直角三角形说的对。那怎么检验呢?同学们有的拿量角器测量,有的进行折叠,﹙每组都有一张这样的图片﹚求知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再如三年级下册《分桃子》这节课是一节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学起来非常乏味,我利用多煤体创设了这样的情景:两只小猴在树上荡秋千,不小心把树上的桃子碰落了许多,点击鼠标桃子纷纷落地,在树下玩耍的两只猴子看到从树上落下的桃子非常高兴,他们数了数正好48个,两只猴子比比划划好象在说什么.一会儿,一只小猴说:“这些桃子都是我的.”另一只小猴说:“这些桃子是我们两个人的,我们两个是好朋友,分桃要公平。”最后电脑里配音向学生提出要求,看了上面的动画你们怎么帮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并且使两只小猴都满意。学生很快地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选择合适的教育,让差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育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信心是成功之源。有的学生 1 / 3

让每个孩子都爱数学

让每个孩子都爱数学 汤家中心小学倪允菊 对于刚入学的儿童,天真烂漫,爱说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他们时常玩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长此以往会产生厌学心理。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喜欢上数学呢?这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讲童话故事,激发兴趣。 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仔细看了看,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我认为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首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爱学、乐学了,上课也就会认真了。当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方法很多,讲故事只是其中一种,我们平时都在有意无意之中已经在用,如果能用好数学故事,让数学故事走进我们的课堂,对数学的教学将会锦上添花。学生喜欢听童话故事,也非常喜欢讲童话故事。因此,有趣的数学故事就经常走进我的课堂。数学故事不仅深深吸引了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知识,而且在讲数学故事的过程中,还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深受故事的感动和启发。 二、多鼓励,保护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给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学习。 今天,我执教“认识几和第几”,我让学生从左边数起第4个灯笼黑板涂色,一个学生竟然涂了4个灯笼。我没有及时批评他,而说你能再想一想吗?这位学生放松地想了想,然后指出来,自己改正了错误,体面地回到座位上,自尊心得到了保护。获得成功是每个人的权利,帮助学生成功是每个教师的义务。“你的回答很有创意!”“你真了不起,发现了小秘密!”等这些充满激情、充满鼓励的评价,让孩子们放松了紧张、焦虑的心情,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们觉得学数学是快乐的,从而逐渐地喜爱数学。

【读书心得】 《爱上数学》读后感

数学是跳动的音符 ——我读《爱上数学》初次看到这本书就被它有别于其它教学专著的封面所吸引,它的封面不再是沉闷的、单调的,蓝天、白云、青青的草坪……两个孩子玩着我们熟悉又陌生的“跳房子”游戏,这是怎样惬意的画面啊!书的左上角“善生悦教系列”这几个不显眼的字吸引着我走进了这本书。 这套丛书名为“善生”,第一层意思就是希望大家好,爱惜生命,热爱生活;第二层意思就是在人生的旅程中,学无止境,止于至善。丛书分两大系列:一是“善生阅读”系列;二是“善生悦教”系列。“善生悦教”系列不仅适合数学教师读,同时也是适合父母阅读的优秀作品。虽然它仅有薄薄的168页,但是在这里,我发现了许多有用的建议。 《爱上数学》描述了华德福学校(也称斯坦纳学校)教授数学的特殊方式,书中重点探讨了数学教学中哪些可以通过身体动作展开的部分,从方方面面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游戏和绘图学习数学。数学是将一个圆等分后用坚果摆出的神奇图形,数学是有节奏的韵律中跳出的乘法表,数学是在摆弄实物和游戏中抽取出来的量,数学更是先感觉、感知后认知的过程。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一定是以身体运动为基础,以自己的感觉作为认知的前提,以无数次游戏作为大量运算的水到渠成的铺垫。这些游戏满足了孩子对身体活动的渴求,也满足了他们对数字世界的好奇心。书中精彩的游戏与活动,让我们发现数学教育并不是枯燥的定理和公式,数学可以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可

以像跳动的音符一样印刻进孩子心里,在活动和游戏中掌握数学美丽的韵律与节奏,爱上数学并不难。 假如我们像今天将孩子的四肢捆绑,囿于教室,在没有任何感觉体验基础上就让孩子满足我们成人的意愿——希望孩子一下子就能够对周围世界进行抽象思维,这是不合常理的。作者说“我们让孩子置身于由物体构成的物质世界中,然后立刻要求他们抽离出来,仅仅拾取物体的数量,而物体的数量并不存在于环境之中,而是存在于人类富有创造的内心生活中。同时,我们完全无视这个年龄的孩子对他所遇到的一切怀着不可遏制的兴趣,期待他们融入到我们的数学课中,这是毫无理由的,因为我们的数学课本来就练习一些完全不同的东西。我们强迫孩子们进入逻辑思维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实际上属于老人,因为他们已经放弃了物质世界,上升到了思维的层面。”这段话或许一针见血道出了我们当前数学教育的蛮横和无知,茫然和自以为是。也就是我们完全忘记孩子们是如何先感知整体,然后才逐渐感知到数量,比如我们只要将同样数量的东西将它们排列的间隔拉长孩子就会误认为变成的数量多;我们也不知道加减乘除竟然和排队,跳格子,转圆圈有着怎样亲密的关系,换句话说乘法表就可以用转圆圈和排队的游戏表示、演练出来,所以封面上告诉我们“数学是跳动的音符,是活动的乐章。”我们对于儿童成长过程认识领域的空白,对儿童学习规律的无知,使我们将这跳动的音符变成了枯燥单调乏味的僵死的符号,使我们让孩子的学习变得艰难而又不断遭受失败的体验。我一直以为,不喜欢数学可能是天生的,可现在想想,其实普通

让孩子喜欢你的课

让学生喜欢你吧! 让孩子喜欢你,让孩子喜欢你的学科,让孩子喜欢你的课堂。这三个题目其实是没法分的,它们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爱是相互的,只有爱学生的老师,学生才喜欢。所以,我们在与学生平时点点滴滴的相处中,应努力地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 会笑,会说自己错了(学科上)。会和孩子聊天,会赞扬学生,能容忍孩子发生错误,但有了错误并不是一味地原谅,而是就事论事地处理。有高度的原则,有高度的满足。公正,年轻,漂亮。这些都能成为孩子喜欢你的原因。其实,让学生喜欢上你很容易。不过,要让每个孩子喜欢上你有难度。一般情况下,班中总有几个自己最喜欢的孩子,但也总有几个自己不太喜欢的、甚至有些讨厌的孩子。我们的职业不允许我们有所偏爱。我想,我们可以这样去试一试。想好几句表扬或赞扬的话,强迫自己跟我们不太喜欢的孩子说一说,或规定一星期说一次。也许慢慢地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以上说的是老师的人格魅力。要让孩子更加喜欢,那么我们的课应有趣、生动。 《课堂密码》中说到,要让学生在课堂上静下来,就得先让他们动起来。那我们的课堂上,不妨设计一些可以动一动的小游戏。如:机器人、天平、网小鱼、魔术棒、数字排队等。

苏静老师默词的方式让我吃惊,真是没想到默词还能这样默。(每天默词40个,分为4关,每关10个,一关全对,获得一次自由选择的机会,但跳过的那个词明天肯定要默。4关全对,明天可以少默5个,但至少默20个。)也许,苏老师的默写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我想,以后我们应多动动脑子,少一些埋怨。这样师生共同享受教育的惬意,何乐而不为呢! 我喜欢低年级的孩子。低年级的课堂少了沉默,少了生气,多了感动,多了活泼。看着低年级孩子纯真的笑容,听着低年级孩子响亮的高八度的答题声,我感动着,幸福着。教师——这是一个令人童心永驻的职业,让我们揣着沉甸甸的慈爱之心去感受教师这一职业的乐趣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