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注三峡库区生态保护 创建城乡优美宜居环境

关注三峡库区生态保护 创建城乡优美宜居环境

关注三峡库区生态保护 创建城乡优美宜居环境
关注三峡库区生态保护 创建城乡优美宜居环境

涪陵区纪念“6.5”世界环境日宣传周活动议程

(主持人:涪陵区领导)

一、启动仪式(9:00)

(一)领导讲话(每人三分钟)

1、涪陵区政府领导致辞;

2、重庆市环保局领导致辞;

3、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领导致辞;

4、中国环境科学协会领导致辞。

(二)赠送环保科普宣传资料

中国环境科学协会有关领导向涪陵区环保局赠送环境保护科普宣传资料。

(三)长江师范学院支援者宣读“节能减排”倡议书

(四)“参与节能减排,共建生态文明”宣誓活动(领誓人:涪陵十四中环保卫士代表)

二、“参与节能减排,共建生态文明”万人签名活动

签名顺序:主席台上领导、环保支援者代表、环保卫士代表、绿色社区代表。

三、环保节目表演(长江师范学院大学生环保志愿者)

四、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和科普宣传资料发放活动(重庆市环境科学协会、西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科技工作者、环保志愿者等)

酒店分会场活动方案优

一、环保科普宣传讲座(主专家于9:00去酒店分会场;主持

人:龙桥街道办事处领导)

(一)时间:2008年5月30日9:40-11:00

(二)地点:重庆市涪陵区原酒店乡政府五楼会议室;

(三)主持人:西南大学教授;

(四)参加人:涪陵区龙桥街道办事处农村干部和农民;

(五)其他:参观农村科普知识挂图;发放科普宣传资料。

二、环保科普书籍、文体用具捐赠仪式(9:50,领导们在

易家坝乘车前往酒店小学参加捐赠活动;主持人:酒店小学少先队辅导员)

(一)时间、2008年5月30日10:30-11:00

(二)地点、重庆市涪陵区龙桥街道办事处酒店小学;

(三)参加人:龙桥街道办事处酒店小学全体师生;

(四)议程:

1、领导出场;

2、升国旗

3、酒店小学少先队员向领导敬献红领巾;

4、领导向酒店小学赠送环保科普书籍和文体用品;

5、领导讲话;

(1)重庆市环保局领导讲话;

(2)中国环境科学协会领导讲话;

6、学生代表讲话;

7、酒店小学校长讲话;

8、组织学生现场领取《农民身边的环保科普知识》和《环境法律科普知识手册(农村版)》宣传册。

活动结束

“关注三峡库区生态保护创建城乡优美宜居环境”科普宣传暨涪陵区纪念“6.5”世界环境日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

队形图

演武厅社区蔡

主席台

工作建议:着力打造宜居宜业魅力家园

着力打造宜居宜业魅力家园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晶,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载体。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向全市人民勾画出宏伟蓝图,提出未来行动纲领:矢志不渝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其内在要求是把昆明建成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市,彰显城市活力和魅力,让外地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更加宜居宜业、更加和谐幸福,让昆明真正成为世人向往的魅力家园。 改善生态环境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切实把

生态文明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不断谱写昆明绿色发展新篇章。 推进绿色发展,真抓实干才能见效。提高绿色指标在“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作为硬约束指标,推动绿色发展。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筑牢绿色发展底线。 改善生态环境,当务之急、重中之重,要始终把滇池治理作为头等大事、“一把手”工程,与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统筹抓好各项工作,推动滇池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入实施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全面实施大气、土壤、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落实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提升人居环境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龙头,努力营造“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城乡更美”的良好生态环境。

【立足生态宜居,,建设美丽村镇】绿色宜居村镇

【立足生态宜居,,建设美丽村镇】绿色宜居 村镇 立足生态宜居建设美丽村镇 **镇位于**市的中部,东望涢河水,西靠白兆山,有国土面积110.8平方公里,生态林3万余亩,森林覆盖率38%。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生态建设的理念,大力实施生态宜居行动,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镇已完成生态林面积6500亩,通道绿化28公里,建设生态示范村33个,并努力在“生态、宜居、美丽”上作文章,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抓手,完善生态基础;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总纲领,改善人居环境; 以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村镇。 一、发展现状 **镇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特色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村庄环境不断优化,美丽村镇魅力四射。 (一)特色产业发展完善生态基础一是流转土地,提高效率。通过抓董桥村朴泥生态产业园扩建和冯庙村芡实种植项目,推动农田集中流转,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地力环境,促进生态环保提档升级,并带动附近村民就业,发展地方经济。二是集中回收,发挥效益。通过抓中涢环保项目,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附属物秸秆、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进行回收处理,制造清洁能源

及发电,极大地改善村镇环境,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三是创新模式,协同发展。通过发展稻虾共养等新型农业项目,促进种养业绿色协同发展,激发农业活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通过这些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村组面貌的进一步改观,形成一道靓丽的产业风景线,完善了美丽村镇生态产业基础。 (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一是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对全镇18座大小水库、2条市级河流、4条支流全面落实河库长责任,签订河道水库保洁协议69份,设立公示牌44块,河道界牌23块,强化日常巡查管护,彻底整治乱排放、乱倾倒、乱采挖等突出问题。二是全力配合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开挖主管沟槽并安装污水管道,接入集镇居民生活污水,多次接受省住建厅、孝感市建委的检查。三是加强秸秆禁烧巡查工作。在夏收、秋收的重要时间节点,组建秸秆禁烧巡查宣传专班,不间断、全覆盖地进行宣传和巡查,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改善了美丽村镇人居环境。 (三)村庄环境整治营造宜居环境。 一是推进村镇垃圾集中清运。农村垃圾治理一体化PPP项目已在**镇率先实施,启迪桑德公司已正式进驻**,集镇和主干道垃圾转运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每村有2人纳入公益性岗位作为公共卫生保洁员,全镇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果。二是推进畜禽粪肥综合利用。对全镇57家规模养殖场实施了粪肥资源综合利用,畜禽污染治理工作顺利推进,使得粪肥变废为宝,改善了生态环境。三是

三峡工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三峡工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前言: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是中国近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之一。在为国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之外,还带来了一些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就将就此进行一些简要叙述及思考。 一、三峡工程简介 三峡工程位于中国重庆市市区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俯瞰三峡水电站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三峡电站初期的规划是26台70万千瓦的机组,也就是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后又在右岸大坝“白石尖”山体内建设地下电站,建6 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在加上三峡电站自身的两台5万千瓦的电源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000亿度(5倍于葛洲坝,10 倍于大亚湾核电,约占全国年发电总量的3%,水力发电的20%)。 二、工程对生态环境存在的负面 影响 三峡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非常广,其中对库区的影响最直接和显著,对长江流域也存在重大影响,甚至还有人认为三峡工程将会使得全球的气候和海洋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库区人们对三峡工程影响环境的最大担忧来自于水库的污染。目前三峡两岸城镇和游客的排放的污水和生活垃圾,都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长江。在蓄水后,由于水流静态化,污染物不能及时下泻而蓄积在水库中,因此已经造成了水质恶化和垃圾漂浮,并可能引发传染病,部分城镇已在其他水源采集生活用水。同时大批移民开垦荒地,也加剧了水体污染,并产生水土流失的现象。对此,当地政府正在大力兴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以期解决污染问题,如果发现污染过于严重,也可能会采取大坝增加下泄流量来实现换水。 根据葛洲坝水电站的运行经验,三峡工程将会对周边生态造成严重的冲击。因为有大坝阻隔,鱼类无法正常通过三峡,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遗传等会发生变异。三峡完全蓄水后将淹没560多种陆生珍稀植物,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淹没线以上也有分布,只有疏花水柏枝和荷叶铁线蕨两种完全在淹没线以下,现均已迁植。 三峡蓄水后,水域面积扩大,水的蒸发量上升,因此会造成附近地区日夜温差缩小,改变库区的气候环境。由于水势和含沙量的变化,三峡还可能改变下游河段的河水流向和冲积程度,甚至可能会对东海产生一些影响,并进而改变全球的环境。但是考虑到海洋的互通性,以及长江在三峡以下的一千多公里流程中还有湘江、汉江、赣江等多条重要支流的水量汇入,因此估计不会对全球海洋和气候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环境的变化是由多种可变因素交织形成的,极其复杂,所以也无法确定三峡工程对环境影响的明细程度。 三峡工程蓄水后对库区附近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还有另外以下几点: 第一,会加剧库区原已比较尖锐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时,淹没耕地和园地36万亩;加剧了三峡库区原已比较尖锐的人多地少的矛盾。 第二,会使三峡库区局部江段的水质污染进一步加重。遵照国家有关生态环境保

工作研究: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城市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城市 建设品质城市是人们的共同愿景,也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省委常委201X 年第4次会议对XX城市发展提出了新要求,XX各级各部门要把握精神实质,自觉担当起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方位升级的省会责任,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XX。 一、宜居宜业宜游是品质XX的价值追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建设品质XX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宜游水平为价值追求,充分彰显XX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城市之美。 宜居是品质XX的核心要素。城市的首要属性是人居环境,秩序井然、生态美好、适宜居住是广大市民的普适诉求。建设品质XX必须以宜居为根本导向,使功能更加多元、配套更加完善、出行更加便捷、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舒适。让每个市民都能享受到高品质、高品位的现代城市新生活。 宜业是品质XX的基础保障。宜业是宜居的持续动力。抢抓长株潭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契机,培育多领域、多层次的创业主体,构建和谐的创业就业环境,实现守盛书记提出的“让想创业的人创新业、正创业的人创好业、善

创业的人创大业”的目标,以大众创业、万众创业促进更高质量的充分就业,把XX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创业就业示范城市。 宜游是品质XX的形象展示。品质城市不仅是全体市民的直观感受,也应成为观光旅游者的普遍认同。作为省会城市,XX处于“一带一部”的核心位置,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中心城市,只有牢固树立城市大景区的理念,精心打造更具国际品质和湖湘文化标识的现代化大都市,才能让人感受到城市的独特魅力,流连于城市的迷人美景。 二、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品质XX建设 规划是城市品质之源。建设品质XX,必须找准城市定位,坚持高起点规划,严格以修订后的城市总体规划为引领,明确实施重点、建设时序和具体方案,不断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坚持一级规划。健全市级规划决策体系,整合分散的规划权限,集中市县两级规划权,形成一张蓝图、一个规委会、一支笔审批的一体规划和分类执行、责权明确、共同监督的新体制新格局。强化市级规划统筹,将望城区、XX县、宁乡县纳入统一规划,加快打造城市次中心。 实行多规合一。统筹分散在各系统、各层面的各类规划编制,实施“多规合一”的综合规划编制模式,创新建立高度融合、协同一致的规划编制体系。坚持

《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提升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提出了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下面是意见的详细内容。 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 全国老龄办发〔20xx〕7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龄办、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委、局)、科技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公安厅(局)、民政厅(局)、司法厅(局)、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国土资源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局)、交通运输厅(局、委)、商务主管部门、文化厅(局)、卫生计生委(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闻出版广电局、体育局、旅游委(局)、保监局、总工会、团委、妇联、残联: 为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提升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增强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现就加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改善老年人居住、生活和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老年人居住、出行、就医、养老以及社会参与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适老、不宜居的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共基础设施与老龄社会要求之间不适应的矛盾将日益凸显。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有利于增进老年民生福

祉,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是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对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基本原则 ——理念引领,规划先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综合考虑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树立适老宜居新理念。将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加强前瞻性规划和安排,以规划带动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 ——城乡统筹,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促进城乡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协调发展。树立问题导向,聚焦城乡社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合运用保障民生的各方面资源,创新供给方式,提升资源使用效率,优先解决老年人生活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多元参与,共建共享。引导市场、社会、家庭、个人多元参与,形成合力,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弘扬孝亲美德,塑造敬老风尚,促进代际和谐,使人人既是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工作的参与者,又是建设成果的受益者。 ——改革创新,注重实效。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于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进一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不断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下大气力抓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近年来,我国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既讲求经济效益,也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

关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思考

对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认识和思考 白塔镇泮怀宇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总结国内外城市化经验和教训得出来的城市建设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人类生存发展创造最方便、高效、环保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下谈一些个人对仙居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认识和思考: 一、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认识 1、生态宜居城市提出的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2、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的概念查阅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等,有关的定义或解释是: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在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对城市的生态城

市概念进行了解读。生态城市的概念存在了几十年,二十世纪工业文明以后,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城市而提出的生态城市。邹院士指出,首先生态城市的核心应当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由三个主要的子系统组成,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城市是三大系统协调而且良性运行的城市。生态城市应该是生态系统健康的、良性的城市。 3、宜居城市的内涵。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宜居城市又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中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等。 因此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从内涵上讲应该是相互交融互通的,生态的才是宜居的,或者说宜居的城市必然也是生态良好的城市。 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思路

企业安全环保风险防控管理办法

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环保风险防控管理,增强风险防控能力,预防和减少安全环保事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机关、各车间及其所属单位的安全环保风险防控管理。控股公司通过法定程序实施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危害因素,是指可能引发安全环保事故事件,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的根源和状态。 危害因素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能量、危险物质及其载体。第二类危害因素是指能量、危险物质的控制措施的失控状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和管理缺陷。第二类危害因素泛指事故隐患。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安全环保风险防控是指在危害素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预先通过工程技术、教育培训、管理改进等措施对风险进行治理,以消除、削减和控制风险的过程。 第五条安全环保风险防控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五及时”原则。危害识别与风险防控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理、及时销项、及时评估、及时统计”,确保风险受控,避免类似隐患重复出现。 (二)过程控制、分级防控。从设计、施工、投产、运行等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进行生产安全风险防控,每一层级按照规定组织开展危害识别,查找隐患、评估风险,逐级落实防控责任和措施。 (三)直线责任、将安全环保风险防控的职责落实到职能部门和管理岗位,实现管工作必须管风险。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公司安全科是安全环保风险防控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制订实施安全环保风险防控管理规章制度,培训、指导、监督、考核所属单位安全环保风险防控工作。 (二)组织开展安全环保危害识别和风险防控工作,监督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 (三)负责运行维护本公司安全环保风险防控信息库,定期统计分析通报风险和隐患情况。 第七条车间负责组织开展所辖业务的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制定并落实所辖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环保风险防

做活山水文章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宜业魅力城.

做活山水文章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宜业魅力城 ——全南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提高城镇区域经济增长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经济发展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近期,我们对全南县城镇化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加快全南县城镇化建设和发展做了一些理性思考。 一、 span全南县城镇化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全南县位于江西省最南端,国土面积1520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1个企业 集团、1个林业资产经营管理公司、1个国有林场,总人口19万,是一个典型的 山区小县。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城镇化发展战略意义认识的深入,特别是全南 县委、县政府坚持走“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城市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之路, 积极实施“对接珠三角、建设新全南”发展战略和打造“实力全南、活力全南、魅 力全南、和谐全南”建设目标的提出,该县创新经营城镇理念,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建设,在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城镇化建 设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城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镇化水平逐年上升。 近年来,全南县紧紧围绕“实力全南、活力全南、魅力全南、和谐全南”建设目 标,牢固树立“小县也有大作为”理念,坚持“城中建园,园中建城”的城市建设理 念,积极推进创建省级卫生、园林、文明城市工作,全县城镇化建设步伐快速推 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并先后跻身“全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百强县(市)”和 “2009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其中,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18.33亿元,财政总收入2.0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亿元,在岗职工平均工 资1.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92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4.51亿元,完成基础 设施建设投资7545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236人,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3060人;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2.37亿元,财政总收入2.59亿元,地方财 政收入实现1.42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3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13元,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6.63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3亿元,城镇新增就业 2754人,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4716人;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3.73亿 元,财政总收入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9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68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5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9.32亿元,完成基础 设施建设投资5.62亿元,城镇新增就业2818人,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4831 人。 随着县城功能的逐步完善和大幅提升,一座宜居宜业的魅力之城已经端倪初现,成为吸引人流、物流、财富流的洼地。目前,全县城市化水平已由2007年的37.07%提至41.08%,全县城镇人口由6.95万人增至7.92万人,县城建成区面积由6.31平方公里扩至7.36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率由27.5%提至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83平方米,城区道路面积由46万平方米增至59万平方米,用水人口由4.71万升至5.05万人,用气人口由3.3万人升至3.54万人。 (二)规划意识明显提升,规划控制逐步加强。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启示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and Its Enlightenment of Livable City Abroad 姜煜华 甄峰 魏宗财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启示 1 国外宜居城市研究概述 1.1 关于宜居城市的定义 宜居城市,即适宜居住的城市,这是一个极其概括而又内涵丰富的概念。在国外,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宜居城市的概念、标准和认识的看法不同,实践的侧重点也不同。 哈尔韦格(D.Hahlweg, 1997)认为:在宜居城市中,能够享有健康的生活,能够很方便到达要去的任何地方——不论是采取步行、骑车、公共交通或是自驾车的方式,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民共享的生活空间[1]。萨尔扎诺(E.Salzano, 1997)认为:宜居城市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枢纽:宜居城市尊重所有的历史遗迹(我们的根),同时它也尊重那些还未降临尘世的人们[2]。埃文斯(P.Evans, 2002)认为城市的“宜居性”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适宜居住是其中之一;宜居城市还应该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伦纳德(Lennard.H. L. t, 1997)则提出了如下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宜居城市中,人们可以彼此自由地交流;健全的平等对话机制是很重要的;城市公共管理机构应该经常举行各种活动、庆典和公众集会;一个好的城市不应该为恐惧的气氛所主宰,不应该有歧视异族、认为他们低人一等或是天生邪恶的观念;一个好的城市能够提供合适的公共设施,以作为社会学习和成员社会化的场所,对于儿童和青年而言,这些场所是他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城市应该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有机体;城市中的居民应该彼此认同、彼此尊重;我们应该注重城市建设中的审美考虑、建筑美学和实体环境的深层次文化含义[4]。1.2 理论与实践进展 宜居城市建设实践较早出现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它不是一种运动,而是城市发展水平进入高质量阶段的一种必然,是随同城市建设过程“生长出来”,被逐步认识并因此开始频繁使用的概念。如果回溯城市发展历史,有相当共通含义和比较完整的认识体系的概念应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该理论的出现正式吹响了改善城市质量、关注城市生活的号角。 《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首先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这种适合居住的城市观,两个宪章一致认为要争取获得城市生活的基本质量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摘要:城市宜居性是当前国际城市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国外已经拥有一批宜居性建设较好的城市,而在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中国仍处于理论与建设的摸索阶段。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本文选取了国外不同规模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宜居城市建设案例并对其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分析及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论文针对目前我国宜居性建设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对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启示。Abstract: Livable city is a hotspot of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cities. There has been a set of nice constructed livable cities abroad. However, in China, which is a fast urbanized and industrialized country, we are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theory and construction. Through a large amount of references, this paper selects several representative livable cities in various scales abroad, and deeply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exercise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talks about the defects of livable cities in our country, and proposes enlightenment for Chinese livable cities. 关键词:国外;宜居城市;建设案例 Keywords: Abroad;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Case 作者:姜煜华,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硕 士研究生。carrie.008@https://www.wendangku.net/doc/d36409086.html, 甄峰,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博士,教授 魏宗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助理规划师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 复治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实施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战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次生地质灾害控制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三同时"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状况。 一、避免和减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实行矿山开发"六个禁止,三个限制"的准入条件。禁止在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限定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严格控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禁止批准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和不可恢复利用的矿产资源开采的新建项目,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炼油、炼焦、炼硫。限制新建、改建含硫大于1.5%的煤矿,禁止新建含硫量大于3%的煤矿,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多发区和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地区采石、采砂、取土,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取土烧砖,严禁在生态功能保护区进行露天开采活动,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采矿。 新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采取生态环境保护及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大气、水源、土地、草原、森林等的不利影响和破坏。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必须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时,建立完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履约保证金制度。 二、加强现有矿山和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 矿山企业必须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义务。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停产或者关闭。建立相对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

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 城市发展 >> 城市建设 >> 内容阅读 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作者:李炜来源:网络搜集添加日期:07年12月26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描述城市的功能:“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城市的管理者往往更多地关注物质的极大丰富而忽略了城市的主体———人,或者只注重城市精英的生活质量,而忽略了占城市人口大多数的普通市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人居环境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市正在向着它的本义回归。本文拟对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作一点探讨。 一、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思考 1、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从全球角度来看,城市经历了一个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进入后工业阶段后,城市的服务功能逐渐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社会意识,城市居住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2、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一般理论分析。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包括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公共秩序安全这六个方面的内涵。 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如下:经济发展度,社会和谐度,文化丰厚度,生活舒适度,景观怡人度,公共安全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扬州就确立了跳出老城、建设新城的思路。2001年又提出建设“人文、生态、宜居”城市。这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城市建设中最直观的反映和要求。2004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2006年,又历史性地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扬州综合实力的增长,是扬州城市品位的提升,是扬州人民安居乐业的最好体现。 二、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思路

高中作文素材: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高中作文素材: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 一、【主要角度】 1.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科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3、生态文明 二、【经典名言】 1、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 2、山中何所有?岑上多白云。 3、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4、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 5、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甘哈曼 6、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惠特曼 7、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诺曼·卡曾斯 8、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南丁格尔 三、【经典论据】 1、生态文明写入宪法,生态文明翻开新篇章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生态文明历史性地写入宪法。自生态文明写入党章后,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已逐渐成为宪法学界、环境法学界的共识。 2、组建生态环境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今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生态环境部,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生态环境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并组织实施生态环境政策、规划和标准,统一负责生态环境监测和执法工作,监督管理污染防治、核与辐射安全,组织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查等。原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为生态环境部首任部长。 3、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 坚持保护生态,加强生态扶贫,推进绿色发展,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绿水青山成为当地群众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永续保护绿水青山,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 让绿水青山成为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是永续保护绿水青山基本保障要坚持“要美丽也要富裕,要生态也要小康”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加快推进生态扶贫、脱贫。要把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积极探索让生态效益变成经济效益、让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的发展路径,促进美丽与富裕高度统一,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让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借力绿水青山助推老百姓“拔穷根”“摘穷帽”,实现从“绿色的贫困”到“美丽的富饶”的新跨越,让生态红利惠及贫困地区群众,让生态成果全民共享。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doc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0中国科学院 内容完整版 中国科学院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前10名,而北京和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和第二名。那么,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xx中国科学院内容是什么?下面我为大家揭秘。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

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 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最新2020年岁末年初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总结

2020年岁末年初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相关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仪陇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仪陇县关于扎实做好岁末年初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仪安委﹝2020﹞7号)文件精神和统一部署,确保2020年春节和国省市县两会期间安全,进一步巩固当前安全生产的大好形势,我乡积极开展了岁末年初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 接到文件精神,我乡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党委会对该项工作进行了研究讨论,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党委书记王小刚为组长,乡长伏海为副组长,分管安全的副乡长罗建晨为执行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村(居)委会主任为成员的安全风险防控领导小组。执行副组长负责指导开展2020年春节期间对全乡的道路交通、消防、食品药品、建筑施工、塘库堰、河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农村宴席、用电用气、森林防火等领域进行执法检查,依法打击违法行为。

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安全生产意识 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标语、横幅、宣传栏、村广播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同时,逢场天,乡安办组织各部门向赶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宣讲安全生产知识。提高他们安全生产意识。 三、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检查 各有关单位、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切实排查安全隐患,做到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并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整改。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麻痹和厌战思想,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坚决防止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春节前后,我乡先后组织两个检查组,由分管副乡长带队开

心得体会:推进精细化管理,建设宜居城市(最新)

心得体会:推进精细化管理,建设宜居城市(最新)根据市委党校教学计划安排,我们利用3天时间,先后深入到X市、X县、X县、曲周县、X县等地,围绕推进精细化管理、建设宜居X这一主题,通过实地观摩市容市貌,听取城管、建设、规划、交通、文教、卫生等部门负责同志介绍,与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党员代表、人大代表和城管一线员工座谈等方式开展了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X部分县、市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现状 X市:以打造园林城市为依托,对市容市貌开展全方位综合治理。在城市景观营造上,充分利用城市地形地貌,将散布在城区的水洼地、垃圾沟、拦污坝等改造为街头游园和公共绿地,先后建成2个广场、8个公园、7个街心游园和9个风景林,呈现出了东游“东山”、西有“西苑”、南有“洺湖”、北有“白鹤”、中有“西岭湖”的园林绿化格局。在道路绿化上,通过提升打造,建设了中兴路、建设大街、新华大街等绿化样板街和向阳路、矿建路、富强路等20余条林荫道,完成了城区15条主次干道沿线的拆墙透绿,高标准实施了城市环路眼线33公里

的绿化建设和30余处大中型节点绿地建设,绿化总面积206万平方米,编织了纵横交错的城市绿网。在市容市貌管理维护上,对城区绿地、林带,实行“定人员、定岗位、定责任、定标准”的管理模式,使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步入制度化、标准化、长效化、精细化的轨道;持续开展了以建筑包装、环境包装、交通秩序、占道经营、户外广告、设施维护、小区管理和空气污染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整治活动,彻底扭转了城区“脏、乱、差”的现象。 X县:围绕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功能,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建设、高标准管理,累计投资60亿元,实施了“东进西延南扩北拓”工程,建成了以人民路和椒乡大街为轴线的“9纵11横”路网,建成区面积由6.3平方公里扩大到13平方公里。在生态建设上,实施了环城水系、毛遂公园、文化广场、街心游园等工程,对新修道路两侧100米内全部绿化,形成了一环(环城水系)、两带(人民路和椒乡大街绿化带)、八园(毛遂公园、朴园、金鸡园、椒城园、凤凰园、人民广场、文化广场等8个公园和广场)、四十五星(县城重要节点的45个小游园和街头绿地)的生态格局。2011年省级园林县城验收时,国务院参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 市场主体应知事项告知单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市场主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除需依法办理营业执照外,还应根据具体经营范围分别办理如下事项: 一、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许可证 (一)法律、法规依据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第六条:国家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实行资格许可制度。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以下简称处理企业)资格;第二十二条第一款:取得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规定办理登记并在其经营范围中注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的企业,方可从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活动。 (二)申请人须达到的条件、标准和要求 申请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的企业应当依法成立,符合本地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发展规划的要求,具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法人资格,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备与其申请处理能力相适应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车间和场地、贮存场所、拆解处理设备及配套的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污染防治设施等; (二)具有与所处理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相适应的分拣、包装设备以及运输车辆、搬运设备、压缩打包设备、专用容器及中央监控设备、计量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设备等;

(三)具有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包括对不能完全处理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妥善利用或者处置方案,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四)具有相关安全、质量和环境保护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办理流程 1.申请企业向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所在地的县(区)环保部门提出处理一类或多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书面申请; 2.县(区)保护部门审批(受理-公示-审查-审批); 3.符合条件的授予资格证书并予以公告,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企业并说明理由。 (四)提交材料 1、《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申请书》。 2、基本材料:1.新成立企业从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的,应提供企业名称核准的相关证明文件。现有企业从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的,应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2.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文件复印件。3.建设项目工程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报告复印件。4.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消防和安全验收的证明材料。5.土地使用证或有关租赁合同。6.现有企业从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的,还需提交所在地县级环保部门出具的经营期间守法证明和监督性检测报告。 3、具备完善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设施的证明材料:1.申请企业土地使用证明文件复印件。2.厂区平面布置图(应绘出:设施法定边界;进货和出货装置地点;各处理设施、贮存设施、配套污染防治设施以及事故应急池、排污口位置的位置等)。3.贮存场地、分类贮存区的照片及文字说明,说明包括各分类区占地面积、贮存物品名称及相应的防护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