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言学概论》考试卷(A)

《语言学概论》考试卷(A)

《语言学概论》考试卷(A)
《语言学概论》考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1、普遍语法的提出者是( )

A、洪堡特

B、索绪尔

C、乔姆斯基

D、布洛卡

2、语言的发展演变是不平衡的,变化最慢的是( )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修辞

3、下列关于“组合规则、聚合规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组合规则关注的是线性搭配问题,聚合规则研究同功能的替换问题

B、组合规则是现实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结构主义语法学提出的

D、组合规则、聚合规则各自独立

4、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 )

A、屈折变化

B、变换重音的位置

C、变化中缀

D、异根

5、下面关于语义模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义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

B、词义的中心是明确的

C、有不少词的词义是精确的

D、模糊性影响了人们的交际,所以要多造一些专有名词

6、人类几种古老文字的原始字形,都是( )

A、象形的

B、会意的

C、表音的

D、假借的

7、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属于语言的( )

A、语言的借用和吸收

B、语言的转用

C、语言的

D、双语现象

8、关于语言能力,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能力指语言表达能力

B、语言能力指利用语言进行思考的能力

C、语言能力指不同年龄段获得语言的能力

D、语言能力指人类的大脑为人类提供了掌握语言的先天基础

9、“戏子”、“厨子”等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改用“演员”、“炊事员”,这种变化是( )。

A、词义的消亡 B.词语的替换 C.词义的演变 D、词语的消亡

10、把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写成“他”、“她” ( )

A、表示性范畴

B、表示格范畴

C、表示人称范畴

D、什么语法范畴都不表示

二、多项选择题

1、基本词汇的特点是( )

A、数量最多

B、使用范围广

C、理据性强

D、产生历史长

E、构词能力强

2、一个元音的发音特征取决于( )

A、起主要作用的部位

B、声带是否振动

C、唇形的圆展

D、舌位的前后

E、舌位的高低

3、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可以将文字分为( )

A、音节文字

B、音位文字

C、表意文字

D、意音文字

E、表音文字

4、下面提到的研究内容,属于广义的应用语言学范畴的是( )

A、外语教学的规律

B、母语教学规律

C、社交称谓语的演变规律

D、语言规范化问题

E、语言信息处理

5、来自原始印欧语的亲属语言有( )

A、拉丁语

B、日耳曼语

C、古斯拉夫语

D、苗语

E、阿尔泰语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1、发音方法

2、语法单位的构成关系

3、单纯词

4、屈折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0分)

1、简述索绪尔对语言学的主要贡献。

2、“修路”、“老人可以接待”都是歧义结构,试从语义角色的角度加以说明。

3、什么是语言的规范化?规范化的原则是什么?

4、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语言发展会有这个特点?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分析下列语言事实,从词汇对语法的影响的角度说明其中的规律。

a、差点考上了、差点没考上

b、差点摔倒了、差点没摔倒

c、差点中奖了、差点没中奖

d、差点淹死了、差点没淹死

2、试从词语的构造方式的角度对下列合成词进行分类,分别填入相应的各项中:修辞阿姨瓜子燕子女儿马儿作者司仪刚刚第三作为忘记窗户木头开头后现代后年

(1)词根和词根组合的合成词

(2)词根和词缀组合的合成词

(3)前加式派生词

(4)后加式派生词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8分,共18分)

1、举例说明几种主要的语法手段。

2、举例说明归纳音位的原则。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20分,每题2分)

1、关于书面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经过加工和提炼,比较规范,所以,语言研究应该首先研究书面语

B、书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C、任何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

D、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异主要是风格上差异

2、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复合符号原则上不是任意的,是有理据的

B、正是由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是可变的

C、最基本的单纯初始符号都是任意的

D、任意性是指一个符号先由某一个群体约定,继而向周围扩散推广

3、产生与18世纪末叶19世纪初叶的语言学被称为 )

A、结构主义语言学

B、历史比较语言学

C、社会语言学

D、功能语言学

4、组合关系现在一般称为( )

A、联想关系

B、类聚关系

C、句法功能

D、语义组合

5、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中,区别不同的意义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的是( )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色

6、元音和辅音本质区别是( )

A、元音的发音可以延长,辅音不可以

B、元音发音响亮,辅音不响亮

C、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辅音一定受阻

D、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均衡紧张;辅音则不然

7、[ε]的发音特征是( )

A、舌面前高不圆唇

B、舌面后高不圆唇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8、构成“语言、身体”这两个词的语素的类型是( )

A、都是成词语素

B、都是不成词语素

C、“语”和“言”是成词语素,“身”和“体”是不成词语素

D、“语”和“言”是不成词语素,“身”和“体”是成词语素

9 、“伟大、美好、性急、霜降”等词的构造方式是( )

A、都是陈述式

B、都是并列式

C、前两个是陈述式,后两个是并列式

D、前两个是并列式,后两个是陈述式

10、“连老王都打了”是一个歧义结构,歧义的原因是( )

A、词汇意义不同造成歧义

B、句法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C、句法结构层次不同造成歧义

D、语义结构不同造成歧义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结构主义语言学可分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____________三个分支。

2.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讨论语言的性质、起源构造原理和发展规律的语言学叫____________ 。

3.语言符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联系完全是由社会成员_______ ,而不是它们之间有什么本质联系。

4.非音质音位可分好几种,例如其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重变化形成的音位叫____________ 。

5.合成词根据构词语素的情况可以分为两类,例如“裙子”是_______ ,“集合”是_____________

6.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多种,例如汉语普通话中,两个上声音节相连,第一个音节要念阳平,这种变化叫____________。

7.中国语言研究,真正从语文学走向语言学,是以1898年出版的 ________为标志。

8.根据发生方式可以将文字分为自源文字和 ________。

9、__________字母是现代大部分拼音文字字母产生的基础。

三、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分析下面词组的结构层次关系(6分)

太阳升起的地方肯定是东方

2.变换下面具有语法多义的句子,使其变成单义结构。(4分)

反对的是王小二。

四、问答题(共40分)

1.什么是基本词汇的能产性特点?举例说明。(6分)

2.简要说明词义变化有哪几种情况,任举一例说明其中一种变化。(6分)

3.什么是体?什么是级?简要说明英语表示体和级的词的形态变化。(10分)

4.什么是词义的概括性?举例简要说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5.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语言发展会有这个特点?(8分)

6.什么是借形?什么是意译词?举例说明。(6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8分,共18分)

1、举例说明几种主要的语法手段。

2、举例说明归纳音位的原则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

一、单项选择:(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20分,每题2分)。

1—5 C C D A D 6—10 A C D B D

二、多项选择:(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5 BDE ACDB CDE ABDE ABC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1、1、发音方法:①狭义的发音方法只指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广义的发音方法还包括声带振动不振动,送气不送气等。

(2分)②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有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五种,声带振动的是浊音,不振动的是清音。(1分)③如[p]发音方法是:塞音、不送气音、清音。(1分)

2、语法单位的构成关系:①语法单位共有三级,语素和语素组是一级,词和词组是一级,句子和句组是一级,同级之间是量变关系,功能相同;不同级之间是质变关系,功能不同。(2分)②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量变关系叫做构成关系。(1分)③如“花”都是词,“红花”是词组,“花”和“红花”功能相同。(1分)

3、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2分)例如“人、山、火、玻璃、伶俐”等。(2分)

4、屈折语:用屈折方式表示语法意义,分为内部屈折和外部曲折两种,内部屈折式通过词的语音交替构成不同语法形式,外部曲折式通过附加词缀表示形态变化(3分)内部屈折如英语中的tooth(单数)——teeth(复数),外部曲折如英语中的say(原形)——says(现在时,单数,第三人称)(1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1、①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

(1分)②区分了言语活动中的“语言”和“言语”,语言是社会的、抽象的、匀质的,言语是个人的、现实的、异质的。(2分)③给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创制了专门术语----能指和所指(1分)④明确地限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20世纪的语言学对其它学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分)

2、①“修路”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通过“修”这个动作,使之有了“路”,另一个是原本就有“路”,但“路”有问题,通过“修”使之好。“老人可以接待”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可以接待老人”,另一个是“老人可以接待别人”。(2分)②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把变元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就叫语义角色。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结果、工具、处所等等。语义角色不同,常常造成歧义。(2分)③“修路”的第一个意思中,变元“路”的语义角色是结果。第二个意思中,变元“路”的语义角色是受事。“老人可以接待”的两个意思中,变元“老人”的语义角色分别是受事和施事。(2分)

3、①语言规范化就是要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肯定下来并加以推广,对那些不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且又难以被社会公众接受的成分和用法,则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从而为共同语确定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引导人们的语言使用。(3分)②原则和标准是:语言规范化应该在认识了解语言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应该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的角度去分析各种语言变化的利弊得失,即使是语言学家认为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现象,只要社会上普遍承认,也应该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予以承认。语言规范化必须跟上语言发展的步伐,保证规范化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3分)

4、语言发展变化的不平衡性表现在:a、语言子系统发展变化不平衡。b、不同时期语言发展变化不平衡。

c、不同地域的语言发展变化不平衡。

d、不同社会方言的发展变化不平衡。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4分)

1、①这四组例子,a、c是一类,b、d是一类。

a、c组的“考上、中奖”是积极意义的,

b、d组的“摔倒、淹死”是消极意义的。(3分)②词汇对语法有影响,针对这些例子来说,当谓词的词汇意义是积极意义的时候,进入“差点儿----”句式后,肯定形

式表达的是否定意义,“差点儿考上了”的意思是“没有考上”,“差点儿中奖了”的意思是“没有中奖”,否定形式表达的是肯定意义,“差点没考上”的意思是“考上了”,“差点儿没中奖”的意思是“中奖了”;当谓词的词汇意义是消极意义的时候,进入“差点儿----”句式后,不论是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表达的意义都是否定的。“差点儿没摔倒”和“差点儿摔倒了”的意思都是“没有摔倒”,“差点儿淹死了”和“差点儿没淹死”都是“没有淹死”的意思。(5分)

2、词根和词根组合的合成词修辞女儿司仪刚刚作为忘记窗户开头后年瓜子

词根和词缀组合的合成词阿姨马儿燕子作者第三木头后现代

前加式派生词阿姨第三后现代

后加式派生词燕子作者马儿木头

评分标准:每错两个扣1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8分,共18分)

1、①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语法形式的类叫语法手段。

(1分)②语法手段又可以分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1分)③词法手段包括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词的重叠三个小类。词形变化如:book—books是附加形式,foot-feet是内部屈折形式,go----went 是异根形式,fish(单数)----fish(复数)是零形式。(2分)词的轻重音如:东西/东?西的意思不同,买卖/买?卖的意思也不同。(1分)词的重叠如:人人、年年、天天等都有逐个的意思,看看、说说都有尝试的意思。(1分)④句法手段包括虚词、语类选择、语序和语调四个小类。虚词手段如:a boy和the boy 的区别就是靠冠词来表达的,“看书”和“看了书”的区别就是靠时态助词来表达的。(1分)语类选择如:“读书”之所以是动宾结构,“好书”之所以是偏正结构,这和词类是有关系的。(1分)语序手段如:“客人来了”和“来客人了”的意义不同,是由于语序的不同,前者的“客人”是有定的,后者的“客人”是无定的。(1分)语调的手段如:“你去吧?”和“你去吧!”,前者是疑问,后者是祈使,语调的作用明显。(1分)

2、①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可以包含若干个音色不同的音素。(2分)②归纳音位的原则有三个,第一个是对立性原则。如果几个音素处于对立关系之中,都具有辨义功能,那么它们属于不同的音位,这就是归纳音位的对立性原则。(1分)如汉语普通话中,bǔ(补)和pǔ(普)中“b[p]”和p[p>]出现的语音环境相同,音节的对立实际上是“b[p]”和p[p>]的对立,区别了不同的意义,根据对立性原则,“b[p]”和p[p>]是汉语的两个音位。(1分)③第二个是互补性原则。如果几个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不在相同的环境中出现,不能区别意义,那么我们可以把它们归为一个音位,这就是归纳音位的互补性原则。(1分)如:普通话的[Q] [a] [A] [A]四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不同,[Q]出现于[i-]、[y-]与[-n]之间,[a]出现于[-i]、[-n]之前,[A]出现于无韵尾的韵母中,[A]出现于[-u]、[-N] 之前。它们不区别意义,根据互补性原则,这四个音素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是一个音位。(1分)④第三个原则是相似性原则,如果几个音素处于互补关系之中,而且,它们音质之间的差异不能从各自出现的环境之中得到解释,音质之间的差异较大,那么我们把它们也归为不同的音位。这就是归纳音位的相似性原则。(1分)“[p]”和[N]普通话中是互补的,出现的语音环境不同,但这两个音素的音质差别太大,所以我们仍将它们看作不同的音位。(1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B卷)

一、单项选择:1—5 A D B C D 6—10 C D B D D

二、1、美国描写语言学派2、普通语言学3、约定俗成 4、非音质音位5、派生词、复合词 6、语流音变 7、《马氏文通》8、借用文字 9、腓尼基文字

三、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1.分析下面词组的结构层次关系(6分)

太阳升起的地方肯定是东方

2.变换下面具有语法多义的句子,使其变成单义结构。(4分)

反对的是王小二。

“反对的是王小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大家“反对的”人是王小二,,另一个是王小二反对某人或者某事。大家反对的是王小二。王小二反对。

四、问答题(共40分)

1、基本词汇的能产性是指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能和很多别的语素一起构成词,这些词是基本词汇的核心词汇,成为词根。如“山、水、笑”等。

2、词义变化形式主要有:词义转移、词义扩大、词义缩小等。

词义缩小:如古汉语中的“江、河”专指“长江、黄河”,后泛指江、河。

3、体: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最常见的是完成式和未完成时。英语有三种体,有一般体、现在体和完成体。

级:表示性态的程度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形容词、副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英语单音节形容词和一部分副词一般用词尾变化来区分这三级,如big(大,原级)、bigger(大,比较级)、biggest(大,最高级)多音节词则一般在前面加副词more表示比较级,加most表示最高级。

4、语义作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种概括的认识,词义的意义概括了它所指的各个具体对象的共同特征。如表示普通概念的词语,“河、江、人”等。如专用名词,“鲁迅、孔子”等。

5、语言发展变化的不平衡性表现在:a、语言子系统发展变化不平衡。b、不同时期语言发展变化不平衡。

c、不同地域的语言发展变化不平衡。

d、不同社会方言的发展变化不平衡。

6、借形:将源语言中词语的书写方式搬过来。如汉语从日语中借用的词汇“背景、参照、场所、方针、登载”等。

意译词:借用方语言的材料和构词规则将源语言的词语按照意义翻译过来。如汉语从英语中意译过来的词汇“电流、半径、内在”等。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①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语法形式的类叫语法手段。

(1分)②语法手段又可以分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1分)③词法手段包括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词的重叠三个小类。词形变化如:book—books是附加形式,foot-feet是内部屈折形式,go----went 是异根形式,fish(单数)----fish(复数)是零形式。(2分)词的轻重音如:东西/东?西的意思不同,买卖/买?卖的意思也不同。(1分)词的重叠如:人人、年年、天天等都有逐个的意思,看看、说说都有尝试的意思。(1分)④句法手段包括虚词、语类选择、语序和语调四个小类。虚词手段如:a boy和the boy 的区别就是靠冠词来表达的,“看书”和“看了书”的区别就是靠时态助词来表达的。(1分)语类选择如:“读书”之所以是动宾结构,“好书”之所以是偏正结构,这和词类是有关系的。(1分)语序手段如:“客人来了”和“来客人了”的意义不同,是由于语序的不同,前者的“客人”是有定的,后者的“客人”是无定的。(1分)语调的手段如:“你去吧?”和“你去吧!”,前者是疑问,后者是祈使,语调的作用明显。(1分)

2、①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可以包含若干个音色不同的音素。(3分)②归纳音位的原则有三个,第一个是对立性原则。如果几个音素处于对立关系之中,都具有辨义功能,那么它们属于不同的音位,这就是归纳音位的对立性原则。(2分)如汉语普通话中,bǔ(补)和pǔ(普)中“b[p]”和p[p>]出现的语音环境相同,音节的对立实际上是“b[p]”和p[p>]的对立,区别了不同的意义,根据对立性原则,“b[p]”和p[p>]是汉语的两个音位。(1分)③第二个是互补性原则。如果几个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不在相同的环境中出现,不能区别意义,那么我们可以把它们归为一个音位,这就是归纳音位的互补性原则。(1分)如:普通话的[Q] [a] [A] [A]四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不同,[Q]出现于[i-]、[y-]与[-n]之间,[a]出现于[-i]、[-n]之前,[A]出现于无韵尾的韵母中,[A]出现于[-u]、[-N] 之前。它们不区别意义,根据互补性原则,这四个音素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是一个音位。(1分)④第三个原则是相似性原则,如果几个音素处于互补关系之中,而且,它们音质之间的差异不能从各自出现的环境之中得到解释,音质之间的差异较大,那么我们把它们也归为不同的音位。这就是归纳音位的相似性原则。(1分)“[p]”和[N]普通话中是互补的,出现的语音环境不同,但这两个音素的音质差别太大,所以我们仍将它们看作不同的音位。(1分)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 分,本大题共10 分) 1. ()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 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2.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 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3. 进入20世纪以后,语言研究的主流由历史比较语言学转为 ()。 4. 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 5. 一个音位包含的不同音素或者具体表现出来的音素叫做 ()。 6. 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 7. 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字 母。 8. 言外之意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起了补充说明的 作用。 9. 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 )?; 在社会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会逐渐被共同语消磨直到同化。 10. 南京方言的“兰”、“南”不分,从音位变体的角度来说,[n ]和[l]是 属于()变体。 二、单项选择题: 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本大题共15 分)

1. 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 的语言学流派是() A.历史比较语言学 B.心理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2.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 A.语言 B.言语 C.言语行为 D.言语作品 3. “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 A.是聚合关系。 B.是组合关系。 C.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 4.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A.音素 B.音位 C.语素 D.音节 5. 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A. 屈折变化 B.变换重音的位置 C. 变化中缀 D.异根 6. 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意义区别功能的声学特征是()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质 7. [ε]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前高不圆唇 B.舌面后高不圆唇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8. 构成“语言、身体”这两个词的语素的类型() A.都是成词语素 B.都是不成词语素 C.“语”和“言”是成词语素,“身”和“体”是不成词语素 D.“语”和“言”是不成词语素,“身”和“体” 9. 广义地说,汉语动词词尾“着”、“了”、“过”属于语法范畴中的 ()

(完整版)传热学期末考试试题

传热学(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在稳态导热中 , 决定物体内温度分布的是 ( B) A. 导温系数 B. 导热系数 C. 传热系数 D. 密度 2. 下列哪个准则数反映了流体物性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C ) A. 雷诺数 B. 雷利数 C. 普朗特数 D. 努谢尔特数 3. 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阻单位为 ( B)

A. B. C. D. 4. 绝大多数情况下强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 (C ) 自然对流。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无法比较 5. 对流换热系数为 100 、温度为 20 ℃的空气流经 50 ℃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D ) A. B. C. D. 6. 流体分别在较长的粗管和细管内作强制紊流对流换热,如果流速等条件相同,则( C) A. 粗管和细管的相同 B. 粗管内的大 C. 细管内的大 D. 无法比较 7. 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逆流和顺流的平均温差的关系为( A) A. 逆流大于顺流 B. 顺流大于逆流 C. 两者相等 D. 无法比较

8. 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表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A ) A. 有效辐射 B. 辐射力 C. 反射辐射 D. 黑度 9. (D )是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辐射能力最强的物体。 A. 灰体 B. 磨光玻璃 C. 涂料 D. 黑体 10. 削弱辐射换热的有效方法是加遮热板,而遮热板表面的黑度应(B ) A. 大一点好 B. 小一点好 C. 大、小都一样 D. 无法判断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1. 如果温度场随时间变化,则为。非稳态温度场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A卷

1.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运动学方程为 2 a bt θ=+ (SI 制),a 、 b 为常量,则t 时刻法向加速度大小为n a = ,角加速度α= . 2. 质量为m 的小球,在合外力x k F -=作用下运动,已知t A x ωcos =,其中k ,ω,A 为正的常量,则在0=t 到ω π 2=t 时间内小球动量的增量为 。 3. 一简谐振动用余弦函数表示(SI 制),其曲线如右图所示,则此简谐振动的三个特征量为A= ,=ω , 0?= 。 4. 某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处于温度为T 的平衡态,k 为玻耳兹曼常量,R 为摩尔气体常量,则1mol 该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 5. 点电荷1q 、2q 、3q 和4q 在真空中的分布如图所示,图中S 为闭合 曲面,则通过该闭合曲面的电通量??S S d E = ,式中的E 是点 电荷 在闭合曲面上任一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 6. 载有恒定电流I 的长直导线旁有一半圆环导线cd ,半圆环半径为b , 环面与直导线垂直,且半圆环两端点连线的延长线与直导线相交,如图.当半圆环以速度 v 沿平行于直导线的方向平移时,半圆环上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__。 1. 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 =3t -5t 3 + 6 (SI),则该质点作[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2. 对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1)保守力作正功时,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加;(2)质点运动经一闭合路径,保守力对质点作的功为零;(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者所作功的代数和必为零。下列对上述说法中判断正确的是 ( ) (A )(1)、(2)是正确的 (B )(2)、(3)是正确的 (C )只有(2)是正确的 (D )只有(3)是正确的 3.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瓶氮气和一瓶氦气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则 它们[ ] (A )温度,压强都相同; (B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C )温度,压强均不相同; (D )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4. 均匀细棒OA 可绕通过其一端O 而与棒垂直的水平固定光滑轴转动,如 图所示,今使棒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在棒摆动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哪种说法正确 ( ) (A )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大到小; (B )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小到大; (C )角速度从大到小,角加速度从大到小; (D )角速度从大到小,角加速度从小到大。 5.机械波表达式0.05cos(60.06)y t x ππ=+ (SI 制),则 ( ) (A )波长为5m (B )波速为10 m/s (C )周期为 1 3 s (D )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线 封 密 ?q 1 ?q 2 ?q 3 ?q 4 S O A I d c a b O 填6

大学马克思主义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复习知识点汇总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时代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6.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2)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7.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存在形态?意识的本质? (1)客观实在性。 (2)时间和空间 (3)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8.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实践 9.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 原理: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不仅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10.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是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在于:这一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原则都是以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基础,为中心的。11.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联系的特点?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2)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 (3)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 12.发展与运动的区别与联系?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1)区别:性质不同。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标志着事物变动不定的动态过程。既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动作,也可以是下降的、倒退的运动,还可以是平向运动;而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联系:发展一定是运动,而运动不一定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才叫发展。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2.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题 2009年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 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2.关于“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B.“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 C.“言语”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D.“语言”是从“言语活动”抽象出来的一个均质的系统 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 A.传统语言学 B.历史比较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4.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音渡 B.音素 C.音位 D.音节 5.[p…]的发音特征是 A.双唇送气清塞音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D.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 6.下列各项中,都是不圆唇元音的一组是 A.[i,u] B.[e,o] C.[A,y] D.[?,a] 7.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识地加上去的句重音是 A.节律重音 B.语法重音 C.固定重音 D.强调重音 8.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语汇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B.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C.语汇是固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 5.[p…]的发音特征是 A.双唇送气清塞音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D.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 6.下列各项中,都是不圆唇元音的一组是 A.[i,u] B.[e,o] C.[A,y] D.[?,a] 7.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识地加上去的句重音是 A.节律重音 B.语法重音 C.固定重音 D.强调重音 8.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语汇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B.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C.语汇是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 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 9.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健儿”一词属于 A.单纯词 B.派生词 C.复合词 D.简缩词 10.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的“子”是词根语素的是 A.笼子 B.鸽子 C.瓜子 D.日子 11.下列关于语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法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B.语法是说本族语的人的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 C.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要素互不相关的规则 D.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相比变化较慢的现象 12.在“这些书我看过了”这个语言片段中,“这些书”和“我看过了”的性质是A.既是成分也是组合 B.是成分,不是组合 C.是组合,不是成分 D.不是成分也不是组合 13.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 B.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

(完整word版)传热学储运试题2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专业班级:储运02-班课程名称:传热学第1页共2页 一、简答题(本大题18分,每小题3分)选3个)。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2、分析置于室外大气中的架空输送原油的保温管道有哪些传热环节。(油温大于空气温度) 3、写出角系数的相对性的数学表达式(以空间任意两表面为例)。 4、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个物理现象是相似的? 5、写出对于漫灰表面的基尔霍夫表达式? 6、通常工业应用的沸腾换热过程设计在哪个沸腾状态阶段,为什么。 二、计算题(本大题60分,每小题12分) 1、有一房间墙壁厚为0.4m,面积为12m2,导热系数为0.7 W/m·K,其内外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分别为6W/m2·K 和40 W/m2·K,房间内空气温度为20℃,室外空气温度为5℃,忽略辐射换热量,求房间通过该墙壁的散热量。 2、将初始温度为400℃,重量为40g的铝球突然抛入15℃的空气中。已知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h=40W/m2·K,铝的物性参数为ρ=2700kg/m3,c=0.9 kJ/kg·K,λ=240W/m·K。试用集总参数法确定该铝球由400℃降至100℃所需的时间。(忽略辐射换热) 3、一大房间里放有一圆管,长为2m,直径为10cm,表面温度为127℃,发射率(黑度)为0.6,房间墙壁温度为27℃,求其辐射换热量是多少? 4、为研究一换热设备的换热情况,采用一个缩小成原设备1/10的模型来研究,已知原设备空气流速为1m/s,热条件不变,模型中流体仍是空气,求模型中空气流速是多少才能保证模型与原设备的换热现象相似。 5、某房间吊装一水银温度计读数为15℃,已知温度计头部发射率(黑度)为0.9,头部与室内空气间的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为20 W/m2·K,,墙表面温度为10℃,求①气流的真实温度,②该温度计的测量误差。三、综合题(本大题22分) 有一水平管道直径为200mm ,分别包有=0.04W/m·K,和=0.05 W/m·K的保温材料,厚度分别为20mm和 30mm,管内流有50℃的空气,流速为10m/s,管外大气温度为10℃。(管道厚度很薄,可以忽略不计)求:1.管内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7分) 2.管外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7分) 3.每米管道的传热热阻和传热系数。(4) 4.每小时每米管道散热量。(4分) 备注:1.管内流动的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 : 2.管外横掠的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 : 3.管外自然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 : (注:此关联式中定性温度取管外流体温度,中的Δt=5℃,其中体积膨胀系数可以按管外为理想气体计算) 4.空气的热物性: t℃ ρ kg/m3 Cp kJ/kg.K λ* W/m.K υ*Pr 10℃ 1.25 1.0 2.5 14.0 0.7 20℃ 1.20 1.0 2.6 15.0 0.7 25℃ 1.18 1.0 2.6 15.5 0.7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1试卷

1.一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时间转一圈,在2t时间间隔内,其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A)(B)(C)(D) 2.一飞轮半径为2米,其角量运动方程为,则距轴心1米处的点在2秒末的速率和切向加速度为() (A)(B)(C)(D) 3.一人以速率=5m/s骑自行车向北行驶,人测得风以相同的速率从西偏北方向吹来,则风的实际风速是( ) (A)方向西偏南 (B)方向东偏北 (C)方向西偏南 (D)方向东偏北 4.一质量为m的质点在xoy平面上运动,其位置矢量为,则质点 在到时间内所受合力的冲 量为() (A)(B)(C)(D) 5.木棒可绕固定的水平光滑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木棒静止在竖直位置,一子弹垂直于棒射入棒内,使棒与子弹共同上摆。在子弹 射入木棒的过程中,棒与子弹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动量、角动 量分别() (A)不守恒、不守恒、守恒(B)不守恒、守恒、守恒(C)守恒、守恒、守恒 (D)无法确定 6.对驻波有下面几种说法:(1)相邻波节间的质点振动相位相同; (2)相邻波腹间的质点振动位相相同;(3)任一波节两侧的质点振 动相位相反;(4)相邻波腹和相邻波节间的距离都是。在上述方法 中: ( ) (A)(1)(2)(3)(4)都对(B)(1)(3)(4)对(C)(2) (3)对(D)(1) (4)对 7.两种气体自由度数目不同,温度相同,摩尔数相同,下面哪 种叙述正确: ( )

(A)平均平动动能、平均动能、内能都相同;(B)平均平动动能、平均动能、内能都不同; (C)平均平动动能相同,平均动能、内能都不同;(D)平均平动动能、平均动能不同,内能相同。 8.一瓶氖气和一瓶氮气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且它 们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 ) (A)温度相同,压强相同;(B)温度、压强都不同; (C)温度相同,但>(D)温度相同,但> 9.关于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有下面几种说法:(1)在同一惯性系 中同时同地发生的事件,在其它任意惯性系也是同时同地发生 的,(2)在某个惯性系中同时但不同地发生的事情,在其它惯性 系一定是不同时的;(3)时空是绝对的;在上述说法中: ( ) (A)(1)(2)对 (B)只有(1)对 (C)只有(2)对(D)只有(3)对 10.理想气体体积为 V ,压强为 p ,温度为 T ,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 ,k 为玻尔兹曼常量,R 为摩尔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 子数为( ) (A) (B) (C) (D) 二、 1.一质点沿ox轴运动,坐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为,则该质点是 (1)。(①变速直线运动,②匀速直线运动) 2.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与地的仰角θ=600的初速度从地面抛出,若 忽略空气阻力,则质点落地时相对于抛出点的动量增量大小 为 (2) ,方向为(3)。 3.对于任意保守力,则(4)。 4.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是相对性原理和(5)。 5.室内生起炉子后,温度从150C上升到270C,设升温过程中,室

马克思大学期末考试辨析题整理

辨析:1.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2.意识是人脑的产物,它的内容与形式都是主观的。错误。单靠大脑人不能产生意识,意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3.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社会规律应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规律。 错误。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但社会规律一旦形成同样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如果社会规律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规律,则说明规律能为人的主观意识而转移。4.辩证法对现存事物作肯定理解的同时,包含着对它否定的理解正确。其一:辩证法认为现存事物既包含肯定因素,也包含否定因素;其二:现存的事物都是要灭亡的,相对于更高的条件而言,现存的事物必然要失掉存在的合理性。5.社会发展规律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人在社会规律面前无能为力。错误。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它一旦形成后制约人的活动,这就是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但人可认识.利用.驾驭规律为实现主体的目的服务。6.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能直接地改造客观世错误。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能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思想不可能直接创造什么东西。7.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8.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错误。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则是“半截于”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指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9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错误。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10.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错误。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网络是人们的一种交往工具,它会对社会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关系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11.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错误。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远大前途和强大生命力的东西。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而不是时间的新近。12.世界统一于存在。错误。之所以是错误,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是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1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错误。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个论断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但把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则是不正确的。物质和运动是有区别的。物质是标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运动则是表明这种客观实在的存在方式的范畴。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三章1.绝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相对真理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错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同一真理两种属性。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所有真理都是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及其规律性,所有真理都是能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所以,真理既符合唯物论也充满着辩证法,把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拆开去认识是错误的。2.能动反映论与消极反映论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认识的能动性。正确。能动反映论把实践观引进认识论,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用于反映论,不仅承认认识的能动性,而且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3.丰富的感性认识就是理性认识。错误。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但它只是现象的.表面的.直接的认识。它要上升到理性认识,须经过一番改造制作,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从现象中概括本质的东西来,才能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当然要得到理性认识必须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但材料再丰富,不经过改造制作,仍只是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认识。4.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错误。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入主体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适用于大学期末考)

四、简答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2、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一是社会历史根源二是阶级根源三是认 识根源 3. 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 著、最根本的特点。 4.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何意义?首先,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 把握运动。其次,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条件。第三,只有承认相对 静止,才能把事物区分开来进行科学分析。 5. 怎样理解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反映的内容 是客观的;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差别是主观的,但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客观的;意识 对对象的反映是近似的、有时甚至是歪曲的,这是意识最鲜明的主观特征,但任何反映归根到 底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型。 6. 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第一,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 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第二,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能战胜旧事物。7. 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对立统 其次,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最后,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 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8. 简述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一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内因,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外因。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 展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因;外因一般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语言学概论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is entirely arbitrary?__________ A. tree B. crash C. typewriter D. bang 2. ________ mad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A. Saussure B. Chomsky C. Bloomfield D. Sapir 3. Conventionally a ______ is put in slashes. A. allophone B. phone C. phoneme D. morpheme 4. The word “hospitalize” is an example of __________. A. compound B. derivation C. inflection D. blending 5. Constituent sentences is the term used in ___________. A. structural linguistics B. functional analysis C. TG Grammar D. traditional grammar 6. Cold and hot is a pair of ___________ antonyms. A. gradable B. complementary C. reversal D. converse 7. According to Searle, those illocutionary acts whose point is to commit the speaker to some future course of action are called________. A. commissives B. directives C. expressive D. declaratives 8. Speech variety may be used instead of _______. A. vernacular language, dialect, pidgin, creole B. standard language C. both A and B D. none of the above 9.______ deals with how language is acquired, understood and produced. A. Sociolinguistics B. Psycholinguistics C. Pragmatics D. Morphology 10. Discovering procedures are practiced by ________. A. descriptive grammar B. TC Grammar C. traditional grammar D. functional grammar 11. The function of the sentence “Water boils at 100 degrees centigrade” is _________. A. interrogative B. directive C. informative D. performative

2009大学物理(上)期末考试B卷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学物理(上)》期末考试试卷 B 卷 共 8页 课程代码:PHYS120001.12, 考试形式: 开卷 √ 闭卷 2010年 1月 (本试卷答卷时间为120分钟,答案必须写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三、计算题 题 号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21 22 23 24 总 分 得 分 阅卷人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单选) 1. 如图,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在质量为m 的木块和外力 (未画出)作用下,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其压缩量为x .当撤去外力后弹簧被释放,木块沿光滑斜面弹出,最后落到地面上. (A) 在此过程中,木块的动能与弹性势能之和守恒. (B) 木块到达最高点时,高度h 满足 mgh kx =221. (C) 木块落地时的速度v 满足 222 1 21v m mgH kx =+. (D) 木块落地点的水平距离随θ 的不同而异,θ 愈大,落地点愈远. [ ] 2. 如图所示,A 、B 为两个相同的绕着轻绳的定滑轮.A 滑 轮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B 滑轮受拉力F ,而且F =Mg .设A 、B 两滑轮的角加速度分别为αA 和αB ,不计滑轮轴的摩擦,则有 (A) αA =αB . (B) αA >αB . (C) αA <αB . (D) 开始时αA =αB ,以后αA <αB . [ ]

3. 一定量理想气体经历的循环过程用V -T 曲线表示如图.在此循环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热的过程是 (A) A →B . (B) B →C . (C) C →A . (D) B →C 和B →C . [ ] 4. 气缸中有一定量的氦气(视为理想气体),经过绝热压缩,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则 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变为原来的 (A) 24/5倍. (B) 22/3倍. (C) 22/5倍. (D) 21/3倍. [ ] 5. 图示为一具有球对称性分布的静电场的E ~r 关系曲线.请指出该静电场是由下列哪种带电体产生的. (A)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 (B)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体. E (C) 半径为R 、电荷体密度ρ=Ar (A 为常 数)的非均匀带电球体. (D) 半径为R 、电荷体密度ρ=A/r (A 为常数)的非 均匀带电球体. [ ] 6. 充了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看作很大的平板)间的静电作用力F 与两极板间的 电压U 的关系是: (A) F ∝U . (B) F ∝1/U . (C) F ∝1/U 2. (D) F ∝U 2. [ ] 7. 如图所示,一厚度为d 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导体板,电 荷面密度为σ ,则板的两侧离板面距离均为h 的两点a 、b 之间的电势差为: (A) 0. (B) 2εσ . (C) 0εσh . (D) 0 2εσh . [ ] 8. 设有一个带正电的导体球壳.当球壳内充满电介质、球壳外是真空时,球壳外一 点的场强大小和电势用E 1,U 1表示;而球壳内、外均为真空时,壳外一点的场强大小和电势用E 2,U 2表示,则两种情况下壳外同一点处的场强大小和电势大小的关系为 (A) E 1 = E 2,U 1 = U 2. (B) E 1 = E 2,U 1 > U 2. (C) E 1 > E 2,U 1 > U 2. (D) E 1 < E 2,U 1 < U 2. [ ]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题

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00分)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类别:A 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 A.实事求是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 2.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A )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生活理想 D.职业理想 3.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C ) A.战斗性 B.理论性 C.实践性D.逻辑性 4.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 A. 不可逆性 B. 客观现实性 C. 可知性 D. 伸张性 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A ) A.广延性和伸张性 B.持续性和顺序性 C.绝对性和无限性 D.有限性和特殊性 7.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 D.一切创造性活动 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B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改变规律 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可以消灭规律 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 A.对立统一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1.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接事物的正确反映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普遍联系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 13.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 ) A.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B.从判断到推理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 从知觉到表象 14.“有用即真理”,这种说法是主张(C) A.真理的相对性B.真理的绝对性C.主观真理论D.客观真理论 15.科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

大学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总结

大学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总结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理论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1)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如何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时间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时间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说。。。。。 3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的简明表述。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

了,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作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5、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8页自己总结 6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一定要是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根据以上原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 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所以说、、、、、、、

语言学概论试题库汇总-共24页

?6、下列语言学术语与语法形式有关的是( C ) A、主谓B、体 C、语调D、语境 7、汉语语法学中,有将副词归入实词的,其分类标准是( ?A???) ? ?A、能够作句子成分 B、是否能够表达意义 ? ?C、能够作句子的主要成分 D、是否有形态变化 ???8、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系叫( D )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 ?9、洋泾浜英语的基本特征是( D ) ? A、语音、词汇是英语的,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B、词汇主要是英语的,语音、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C、语音有较大改动,词汇、语法基本上是英语的 D、语音有较大改动,词汇主要是英语的,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10、下面词语属阶级方言的一组是( B ) ? ?A、多头、田心B、黔首、寡人? C、行头、亮相D、圣母、上帝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 9%) ??? 妻子 [+人 +女性 +成年 +未昏] ? 1、{ ? 未婚妻 [+人 +女性 +成年 +已昏] ? 香(气味香) [+嗅觉 +好气味] ?????2、{ ?????? 香(他很吃香)[+感觉 +受欢迎] ?????3、镰刀 [+工具 +农具 +用于割谷物和割草+由弧形刀片和木把构成] 语言学概论试题(3)

?一、填空(15%) 1、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语言教学)。 2、17世纪,法国波瓦雅的修道院里有两位学者阿尔诺、兰斯洛合编了一本(《普遍唯理语法》)。 3、汉藏语系的语言除了汉语外,还包括(壮侗、苗语、藏、缅(选二))等三个语族的语言。 4、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是最小的能自由发音的语音单位)。 5、义素是用(对比)的方法,在词与词或者其它语言单位之间发现的意义区别特征。 6、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再到(表音)文字发展的三个阶段。 7、语法结构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转换)分析法。 8、方言和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的产物,?共同语的形成是语言走向(统一)的结果。 9、一种声音表达了几个意义,它们是同音词关系还是多义词关系,区分的标准是(看这几个意义是否有)联系。 ?二、选择题(10%) 1、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是(D) A、结构主义语言学B、描写语言学 C、转换生成语言学D、历史比较语言学 ? 2、英语属于(A) ? A、屈折语B、词根语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 3、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意义区别功能的声学特征是(C) A、音高B、音强 C、音长D、音质 4、英语、俄语、法语等语言使用的文字基本上以一个字记录语言中的一个 (A) ? A、音素B、音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