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高二哲学导纲2

2014高二哲学导纲2

2014高二哲学导纲2
2014高二哲学导纲2

第二课 第1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编写人:仇兆云 审阅人:唐秀兰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课前预习

知识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含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和 的关系问题,也就是 和 的关系问题。

2、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 的问题;

二是 的问题,即 的问题。

(2)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和 的唯一标准。凡认为 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 ,就是唯心主义。

(3)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的问题不同回答,是划分 和 的

依据。

知识点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 和 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

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 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 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

各种哲学的 和 ,决定着它们对 的回答。

二、互动探究

探究一: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萧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普通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

则神灭”。他认为,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

形体死亡则精神消失。他把萧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萧子良几次组织人马

与他辩论,都被他驳倒。萧子良无可奈何,派人对他说: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不怕得

不到高官,为什么发表这种违背潮流的言论呢?你应当赶快放弃你的言论。范缜听后,

哈哈大笑:要我范缜“卖论求官”,那我早就是“高官”了!

(1)这里的“形”指的是什么,“神”指的是什么?

(2)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形”和“神”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3)“形”和“神”的关系揭示了什么样的哲学问题?

探究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很丰富,其中明代就有两位有名的哲学家。明代后期的王夫之把我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学推向了高峰,他说:“起着,理之依也。”“气”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理”不能脱离“气”而存在,批判了“理生气”的唯心主义观点。而明代的王守仁是个典型的唯心主义者。一次他同朋友到郊外春游时说: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

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守仁的谈论集中到一点就是主张“心外无物”。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什么问题而形成的?结合上题结论,简要说明题中“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理由。

探究三当我们有一段时间没有吃东西的时候,我们肚子空空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饿的感觉。

(1)是我们的肚子先空空的,才有饿的感觉;还是先有饿的感觉,肚子才空空的?

(2)等我们用食物把肚子填饱后,我们还有饿的感觉吗,这说明什么道理?

探究四判断下列观点哪些属于唯物主义哪些属于唯心主义?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②心外无物——王守仁

③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④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即被感知——英国哲学家贝克莱。

⑤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王阳明

探究五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鱼是多么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哲学上的什么问题?

(2)惠施的话属于什么观点?我们的思维能不能反映现实世界?

三、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A)还是唯心主义(B)?

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

⑵心外无物( )

2、下列观点属于可知论(A)还是不可知论(B)?

⑴人类无法全面地认识客观世界( )

⑵人类在将来有可能全面、彻底地认识客观世界( )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C.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4、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这两个方面是指( )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③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5、下列说法不能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 )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②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③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④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各种哲学由于对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

A.意识和物质的关系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7、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这是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唯物主义前提,只有肯定这一条,我们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这主要说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对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D.思维与存在的性质是不同的

8、恩格斯说:“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指( )

A.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问题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人们能不能改造世界的问题

(选做)9、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选做)1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在国际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进化的影响。据此,不仅医生可以准确预测抗病毒治疗的长期疗效,更为耐药机制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二)判断题(正确的请写“A”,错误的请写“B”)

1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派别。( )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

13、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14、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价值就是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供依据。( )

15、休谟说:“人类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至于在感觉之外客观事物是否存在,这是无法知道的。”这句话属于不可知论。( )

第二课第1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答案1AB 2BA 3-10DCACBCDD

11-15BBBBA

第二课第1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答案1AB 2BA 3-10DCACBCDD 11-15BBBBA

第二课第1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答案1AB 2BA 3-10DCACBCDD

11-15BBBBA

第二课第1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答案1AB 2BA 3-10DCACBCDD 11-15BBBBA

第二课第1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答案1AB 2BA 3-10DCACBCDD 11-15BBBBA

第二课第1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答案1AB 2BA 3-10DCACBCDD11-15BBBBA

第二课第1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答案1AB 2BA 3-10DCACBCDD 11-15BBBBA

第二课第1框哲学的基本问题答案1AB 2BA 3-10DCACBCDD 11-15BBBBA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

哲学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 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②失败是成功之母 ③塞翁失马④刻舟求剑 ⑤夜郎自大,目中无人⑥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A. ①②③⑥ B. ①②④⑥ C. ②③④⑥ D. ③④⑤⑥ 2. 当前,一些同学推崇“地球村”“世界公民”,以做“世界公民”为荣,看不到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差别。待他们出国后,才切身感受到世界上没有世界公民。产生这种错误认识从辩证法上看是因为() A. 人的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 实践决定认识 C. 事物是发展的 D. 忽视了统一中的对立 3.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知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两句话揭示的哲理是() A. 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事物的发展变化不由人的意志决定,而由天的意志来决定 C. 规律的存在和其作用是无条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规律是客观的,就是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4.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 四季更替 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 牵一发而动全身 D.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长江起初发源于现在的三峡地区的山地,在1亿年的漫长岁月里,沿东高西低的地形走势,向西流入地中海。一直到5000万年前,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撞使地中海的东部隆起,形成了原始的青藏高原,从而使原来的东高西低的地势变成西高东低,长江也就由向西注入地中海变为向东注入太平洋了。由于青藏高原的高度逐渐增高,因而长江的源头也由三峡地区转移到了唐古拉山的山峰——各拉丹东雪峰。回答5—6题。 5. 长江流向漫长的变化过程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 A.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B. 发展就是变化,变化就是发展 C. 客观物质世界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中 D. 事物的发展变化千头万绪,毫无秩序可言 6. 长江流向由西向东的变化历经5000万年,这说明() A. 任何事物都处于绝对的运动变化之中,根本不变化的事物是没有的 B.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D. 要推动一切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发展与进步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答: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就是哲学得基本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λ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λ 2 简述唯物主义哲学得基本观点及其历史形态 答:唯物主义哲学得基本观点就是:世界得本质就是物质得;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就是意识得根源。 唯物主义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λ第一种形态就是古代朴素唯物注意。 唯物主义发展得第二个形态就是近代得形而上学唯物主义。λ λ第三种历史形态就是现代得辨正唯物注意与历史唯物主义。 3 简述唯心主义哲学得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形态 答:唯心主义哲学得基本观点就是:世界得本源就是精神一时;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存在第二性;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 λ第一种就是主观唯心注意。它得特点就是把主管精神、主观意识当成世界得本源。 λ第二种就是客观唯心注意。它得特点就是把某种脱离人得“客观精神”瞧作世界得本原。 4 唯心主义哲学产生与存在得根源就是什么? 答:唯心主义哲学产生与存在得根源有两个方面: λ认识论根源就是指过程本身包含着陷入唯心主义得可能。人得认识并不就是一条直线,如果把认识得某一特征、方面、夸大为脱离了物质得、绝对,就会陷入唯心主义得泥坑。 λ唯心主义产生与存在得社会根源:①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得作用提供了条件。②在阶级存在得社会里,唯心注意受到没落得、反动得阶级得支持与利用。 5 马可就是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得唯物主意哲学得主要缺陷就是什么? 答:①具有机械性。

②具有形而上学性。把世界上一切事物瞧作就是孤立得静止得、不变得。 ③具有不彻底性。 6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产生就是哲学得革命变革 答:①在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在科学得基础上,把辩证法同唯物论结合起来,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得结合与统一。 ②历史唯物主义同剩余价值学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 ③它把哲学得研究对象确定为自然社会与思维发展得一般规律,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得关系问题。 7 简述唯物主义物质观得发展 答:唯物主义物质观得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得阶段: 第一λ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得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得实物。 第二到了近代,产生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得物质观。λ 第三λ辩证唯物主义得物质观。物质就是标志客观实在得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就是人通过感觉感知得,它不依赖于我们得感觉而存在,为我们得感觉所复写、影射、反映。 8 简述运动就是物质得根本属性,简述物质与运动得关系 答:①运动就是物质得存在方式,就是标志世界上一切实物与现象变化与发展得过程。 ②物质就是运动着得物质,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③物质就是运动得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得运动 9 简述运动与静止得辩证关系及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得错误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就是运动得一种特殊形式,它包括一下两点涵义: 第一λ指在机械运动形式下,相对于某一参考系,物质没有发生位置移动。 第二就是指一事物处于变量过程中,未发生质得变化。λ 运动与静止得关系: λ第一运动与静止就是对立得,表现在运动就是无条件得,静止就是有条件得。 第二λ运动与静止又就是统一得,表现为运动与静止得相互依赖与相互渗透。 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得错误就是割裂运动与静止得辩证统一关系。前者夸大事物得运动与

(最新)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说明:1.本卷分一、二两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 3.将答案填写在答案卷相应的答题栏内,在试几个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计30分) 一.(每小题3分,共计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驰骋.(chénɡ)踯.躅(zhí)歆.羡不已(xīn)怏怏.不乐(yàng) B.菲.薄(fěi)晌.午(xiǎng)踌.躇满志(chóu)管窥蠡.测(lí) C.椽.子(chuán)纤.云(qiān )桀.骜不屈(jié)何时可掇.(duō) D.编纂.(zuǎn)勾.当(gòu)长歌当.哭(dàng)偃.仰啸歌(yǎn)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寥落脾气吹毛求疵心悦臣服 B.模糊孤僻直截了当殒身不恤 C.落漠矫正朔风凛洌肆意妄为 D.蹊跷涵概冥顽不灵万籁有声 3.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听李老师说,我的好朋友张明今年考上了北京大学,还真是一个大快人心 ....的消息。 B.四星级学校验收已到了关键时刻,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功败垂成 ....就在此一举了。 C.这本书描写农村普通人的生活,这个环境跟我的情况似乎有点相似,因此更能让我动之以情 ....。 D.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中中国传统意识和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浑然一体 ....,《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一篇报道里,赵小东说,拥有同样的阳光、空气、水以及一切有益的东西,未必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B.据欧洲媒体报道,美国已经拒绝了伊拉克提出的可以让美国中央情报局派员参与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查工作。 C.将于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属于综合性博览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每次会期6个月 D.我们坚信,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奔小康这个宏伟蓝图,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实现。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计9分) 科学家们发现了人们对自己的身体产生认识的脑部区域。科学家们认为,顶骨皮质区是负责对身体形态形成认识的脑区,如果该脑区的正常功能被扰乱,人们可能产生厌食症,同时会夸大或缩小对自己身体体积的认识。由伦敦大学学院的神经学家亨里克·埃里森领导的研究人员让志愿者产生错觉,使他们认为自己的腰围在缩小,在此过程中对这些志愿者的大脑进行了扫描。 17位志愿者的手腕上都戴上了一个振动装置,对肌腱进行刺激,使志愿者产生一种自己的腕关节在缩小的错觉。当志愿者将他们的手放到身体的任何部位时,这种想象中的腕部运动会使志愿者觉得自己身体在缩小或是长大。埃里森博士说:“这种现象被称为皮诺曹幻觉,因为当你捏住自己的鼻尖时,你会觉得鼻子长长了。这是对大脑进行欺骗,使之对人的身体图像产生错觉的方法。”他让志愿者闭上眼睛,然后将一只手放到腰部,志愿者马上觉得他们的腰比原来的尺寸缩小了四分之一多。与此同时,科学家们利用一种称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脑扫描技术来检测这些志愿者脑部血液流量的变化。 埃里森博士说:“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志愿者顶骨皮质区的一个特定部位非常活跃。”那些感觉身体部位缩小

1.1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1生活处处有哲学 一、单选题 1.“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之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这说明 A. 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科学 B. 哲学是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C.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D. 哲学是从一般规律中概括和总结出各种特殊的规律 2.“苦中作乐”是中国人的一种幸福哲学。正是这种哲学智慧,使中国人能够乐观地看待苦难,支撑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逆境中奋起,在灾难中前行这表明()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人人都有世界观,人人都是哲学家 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4.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们对世界的各种认识的总和 B. 人们关于世界的知识体系 C.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D.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5.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哲学会向政治探索型方面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寻求在乱世中的立国之本、生存之道。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物质力量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③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③ 6.人们往往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来做事做人。这反映出()

中职《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中职《哲学与人生》考试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15×2,共30分)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体现了() A 人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B 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C 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D 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2、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 量力而行 B 自知之明 C 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3、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害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A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 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 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区别与物的特点是() A 人具有价值,而物不具有价值。 B 人具有使用价值,而物不具有使用价值。 C 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而物不具有自觉能动性。 D 人具有阶级性,而物不具有阶级性。

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意识反作用与物质。 6、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A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 物质决定意识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7、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A 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8、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A 事物具有两面性 B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9、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定是非 C 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 D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10、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简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很显然,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2、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a、内涵: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有两个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c、作用:同一性,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斗争性,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d、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办法: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有了正确对事物的认识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一般来说,作为认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也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生产力的这种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示出它所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盾。也就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了这种制度难以克服的顽疾。

最新2014-2015学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2015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6.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7.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8.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本册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①大数的认识②公顷和平方千米③角的度量④三位数乘两位数,⑤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⑦复式条形统计图,⑧数学广角——优化和数学实践活动⑨总复习 本册教材重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本册教材难点:大数的认识,公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 三、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 1、创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习氛围,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点击,学生的创新火花。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备考金卷 物理(B卷)学生版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备考精编金卷 物 理 (B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电场中的某点放入电荷量为-q 的试探电荷时,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 ;若在该点放入电荷量为+2q 的试探电荷,此时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 ) A .大小为E ,方向和E 相同 B .大小为2E ,方向和E 相同 C .大小为E ,方向和E 相反 D .大小为2 E ,方向和E 相反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 为粗细均匀、长为L 的电阻丝,以A 、B 上各点相对A 点的电压为纵坐标,各点离A 点的距离x 为横坐标,则U 随x 变化的图象应为下图中的( ) 3.如图所示,半圆形金属环abc 固定在绝缘的水平面上,通有逆时针方向的恒定电流,长直导线MN 也固定在水平面上,与ac 边平行,通有从M 到N 的恒定电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长直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水平向右 B .金属环受到的安培力为零 C .金属环受到的安培力水平向右 D .ac 边与长直导线相互排斥 4.如图,半径为R 的均匀带正电薄球壳,其上有一小孔A 。已知壳内的场强处处为零;壳外空间的电场,与将球壳上的全部电荷集中于球心O 时在壳外产生的电场一样。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不计重力)从球心以初动能E k0沿OA 方向射出。下列关于试探电荷的动能E k 与离开球心的距离r 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 6.电容为C 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之间距离为d ,接在电压为U 的电源上。今有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微粒,以速度v 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穿过,如图所示。若把两板间距离减到一半,还要使粒子仍以速度v 匀速直线穿过,则必须在两板间( ) A .加一个2U B vd =,方向向里的匀强磁场 B .加一个2U B vd =,方向向外的匀强磁场 C .加一个2U B vd =,方向向里的匀强磁场 D .加一个U B vd = ,方向向外的匀强磁场 7.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桌面上,固定着一个带电量为+Q 的小球P ,带电量分别为-q 和+2q 的小球M 和N ,由绝缘细杆相连,静止在桌面上,P 与M 相距L ,P 、M 和N 视为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 与N 的距离大于L B .P 、M 和N 在同一直线上 C .在P 产生的电场中,M 、N 处的电势相同 D .M 、N 及细杆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 7.在足够大的空间区域内,三条水平直线A 1A 2、C 1C 2、D 1D 2彼此平行,并且A 1A 2与C 1C 2间距为d ,C 1C 2与D 1D 2间距为2d ;直线A 1A 2与C 1C 2之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 1,直线C 1C 2与D 1D 2之间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2。一带负电的粒子P ,所带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从A 1A 2 上的M 点垂直A 1A 2进入匀强磁场,一段时间后,从D 1D 2上的N 点垂直D 1D 2离开磁场(N 在图中 未画出)。已知粒子在M 点进入时的速度大小为102qB d v m =,B 1=2B 2,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此 卷 只装订 不 密 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1.2.1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1.“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谁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从哲学上看,这句歌词反映了( )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③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④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谁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这句话探讨了思维和存在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①③符合题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能不能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展开的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⑤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展开的 A.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答案B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非辩证关系问题,①错误。②是正确的,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故③⑤错误,④正确。 3.2016年12月14~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是对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结,又是对2017年经济工作的规划。从哲学角度来说,这体现了(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 答案B 解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是对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结,又是对2017年经济工作的规划,在哲学上就是要处理好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2014年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

20 14年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等 级: UhO — U O A ? ② 0 6 ⑤ 上边共有( )个图形,共有( )种 长方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方 形:—平肴四边 圆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角 形: -— 2、仔细填一填。 3、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昨天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1) 长 方 形 相 对 的 边 相 等 。 ( ) (2 ) 正 方 形 四 条 边 都 相 等 。 ( ) (3 ) 三 角 形 三 条 边 都 相 等 。 ( ) (4 ) 用 2 个 同 样 的 小 正 方 形 可 以 拼 成 一个 大 正 方形。( ) (5 ) 用 同 样 长 的 小 棒 摆 两 个 三 角 形 最少 要 6 根。 ( ) (6 ) 4 个 同 样 的 小 正 方 形 可 以 拼 成- — 个大 正 方 形。 ( ) (7 ) —- 个 长 方 形 不 能 . 、成 4 个 同 样 的 三角 形 。 ( ) 下面的说法对吗?你认为对的在后面的()里画V 错的画x 、填一填 下囲有()个三痢形 下图是由()个小三角形拼成的。 上图共有()个正方形

u (1)、缺了 ( )块砖 (2)、缺了 ( )块砖 (3)、数一数

长方形有正方形有( ( ) ) 个, 个, 圆有()个, 平行四边形有() 个 , 三角形有() 个。四、 七巧板有7种颜色,由( )块正方形,()种图形组成,其中有5块块平行四边形。 1、折一折对面是( 一个正 两个正用 ) 做一 形可以折成2个 ) 形可以拼成 ,3的对面是 两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大三角形或长方形或平行四 6、拼成一个正方形最少需要(根小棒。)根小棒。拼成一个三角形最少需要( 拼成一个长方形最少需要()根小棒

2019高二第二次月考

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 2019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 英语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命题人: 霍菊梅 审题人:冷玲莉 第一部分:听力(共二节,满分 30 分) 第一节(共 5小题,每小题 1.5分,共 7.5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对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 题和阅 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s important to train a dog according to the man? A. Praise. B. Punishment. 2. What time is it now? A. About 4 :00. B. About 3 : 30. 3. Why was the woman late? A. She wasn a 'llotwed to get off her bus. B. She was injured in an accident. C. She missed the bus. 4. When will the woman go to the supermarket?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In the evening. 5.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has failed history twice. B. He has never taken history class before. C. He won ' t accept the woman ' s help. 第二节 听下面 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 2 至 4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 、B 、C 三个 选项中 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对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前, 你将有 5 秒钟的时间阅读 各个小题; 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 5 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 6 段材料,回答第 6、 7 题。 6. What happened to the speakers? A. They got lost in Stanton. B. Their car broke down. C. They got stuck in traffic. 7.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 s phone? A. He needs to put money on it. C. He forgot to charge the battery. 听第 7 段材料,回答第 8、9 题。 8. Who is the man? A. A taxi driver. B. A movie producer. C. A television host. 9. What will the woman do next? A 、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 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相关小 C. Patience. C. About 3 : 00. B. It has no signal now.

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 本问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1.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的系统化和理论化。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世界观人皆有之,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但只有经过专门家加工过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2)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哲学带有鲜明的阶级性。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指人的精神或意识;存在这里是指物质和自然界。所以哲学的基本问题又可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精神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精神与自然界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谁是本原的,谁是派生的。这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2.简述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简述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答:唯物主义哲学在历史发展中先后出现过三种形态。它们是: (1)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这是指在人类早期生产和科学均不发达的条件下,通过对人们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把世界中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实物当作世界本原的哲学。例如古希腊有哲学家把水当作万事万物的本原;也有哲学家把水、土、气、风当作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有五行说,把金、木、水、火、土当作世界的本原。 (2)机械唯物主义,也叫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是到了近代生产和科学有了一定的发展,通过对生产经验和科学实验等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提出原子是万事万物本原的哲学。 (3)现代唯物主义,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在生产和科学有了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实践都发展了的条件下,由马克思所创立的崭新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3.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都把精神、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东西。不同点(1)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致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其荒谬之处在于它必然导致认为只有自我才是唯一存在的“唯我论”。(2)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其荒谬之处在于其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其所谓的客观精神不过是上帝的别名。 4.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

2014年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电子版)

2014年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教案(电子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从在一定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与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教材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引导学生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突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和教学。在练习中设计了形式多样、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和计算练习,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设计了让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2.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转化、对比的数学思维方法。 (2)经历乘法运算定律和两步计算运算顺序的应用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3)经历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 (2)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和勤于思考、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 1. 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 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 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政治. 含答案

高二思想政治(文)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政治. 含答案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 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 5.本试卷共6页。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I卷单项选择题 本卷共2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时代精神的精华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具体科学的基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觉得哲学没有实际效用。哲学对于人生的影响一直都是极其深刻、巨大、久远的,它给人生以心灵上的陶冶、动力上的激励、发展上的指导、境界上的提高。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A.哲学是对客观存在正确的反映 B.没有哲学理论的民族无法生存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反思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3.唯物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为自然界立法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③天地之变,阴阳之化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A.③→①→④ B.①→②→④ C.③→②→④ D.①→③→④ 4. 中国古代哲学所探讨的“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实 际上就是 A.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5.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祝福别人“万事如意”,在担心一件事情不能成功时又常常安慰自己“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从哲学上看,“万事如意”与“成事在天”的区别在于A.前者是积极的观点,后者是消极的观点 B.心想不一定事成,天命却是不可违抗的 C.前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前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6.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上述事实说明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新事物就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就是因为有新的结构与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与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就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与功能已不适应环境与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就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就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与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就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与核心?(简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与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第二,对立统一规律就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就是理解这些规律与范畴“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很显然,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就是十分重要的。 2、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a、内涵: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与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有两个含义,一就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就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联系: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就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c、作用:同一性,第一,同一性就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就是在矛盾统一体中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与发展的趋势。斗争性,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二、矛盾双方的斗争,就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d、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就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与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目的。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就是说人在规律面前就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与利用规律。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对自然与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就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办法: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与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有了正确对事物的认识才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其次,实践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与物质手段。一般来说,作为认识器官之延长的科学观测设备越就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工业革命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也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生产力的这种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示出它所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盾。也就就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了这种制度难以克服的顽疾。 2、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自唱借机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机器大生产反而使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庸。资本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