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格教学的特点及教学模式

微格教学的特点及教学模式

微格教学的特点及教学模式
微格教学的特点及教学模式

微格教学的特点及教学模式

微格教学。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意为微型化教学,又被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录像反馈教学”等。“微”是指微型、片断或小步的原则;“格”有定格、定局、规格、一定量的含义。所谓微格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被培训者训练某一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它是一个可控制的实践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可使师范生和新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育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微格教学出现于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伦(W.Allen)为其创始人,由于微格教学在对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方面的高效率和高质量,这种教学训练方法很快推广到世界各地。(翟雅丽编著:教师的口语技巧,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p156)

一、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既具有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同时本身又具有鲜明的特点。

1.范围小、规模小。一般培训内容为1-2个教学技能,接受培训的人只有10个左右,授课时间l0-15分钟,正如英国微格教学专家乔治·布朗(G.Brown)所说“它是一个简化了的、细分的教学,从而使学生易于掌握”。

2.有操作,可记录。微格教学一般在专门的微格教室间进行,讲课由录像机摄制下来。

3.有反馈,可调整。接受培训的人可以观看自己授课的录像,进行自我反省并接受他人的评价,及时调整在教学环节中的不足之处。

4.可控制,可模仿。接受培训的人可以观看并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范例录像,感知和理解各种教学技能;也可以从指导老师的讲评与同学们的讨论中找到努力的方向。

5.可适用于一般教学情景。

二、微格教学的步骤和程序

微格教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事前的学习和研究。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微格教学的训练方法、各项教学技能的教育理论基地、教学技能的功能和行为模式。

2.提供示范。通常在训练前结合理论学习提供教学技能的音像示范,便于师范生对教学技能的感知、理解和分析。

3.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每次训练只集中培训一两项技能,以便使师范生容易掌握;微格教学的教案具有不同于一般教案的特点,它要求说明所应用的教学技能的训练目标,并要求详细说明教学过程设计中的教学行为是该项教学技能中的什么技能行为要素。

4.角色扮演。在微型课堂中,十几名师范生或进修教师,轮流扮演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和评价员角色,并由一名指导教师负责组织指导,一名摄像操作人员负责记录(可由学员担任)。一次教师角色扮演约为5~15分钟,并用摄像机记录下来,评价员填写评价单。

5.反馈和评价。重放录像,教师角色扮演者自我分析,指导教师和学员一起讨论评议,将评价单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或将N.A.弗朗德(N.A.Flanders)的师生相互作用分析记录单输入计算机,进行师生相互作用分析。

6.修改教案后重新进行角色扮演。对反馈中发现的问题按指导教师及学员集体的建设性意见修改教案,经准备后进行重教。重教后的反馈评价方法

与(4)相同。若第一次角色扮演比较成功,则可不进行重教,直接进行其他教学技能的训练。

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稳定、成熟的模型,因此根据教育工艺学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微格教学的程序可以用下图表示:

事前的学习和研究

确定培训技能、编写教案

提供示范

.微型课堂

微格教学实践.角色扮演

.准确记录

.重放录像

反馈评价.自我分析

.讨论评价

修改教案

教学实习

三、微格教学的教案编写

微格教学的教案与编写历史教学的详案有区别。详案对教学中的环节要求面面俱到,微格教学的教案则只要解决1-2种技能即可;同时微格教学的教案不但要详细说明教师的行为,还要预测学生的学习行为。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①(必修)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的第一节: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的导入及其突出重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能力的微格教学的教案。

微格教学教案

四.对微格教学的评价

1.微格教学对教学论的贡献

微格教学对课堂教学技能的研究填补了教学论和各科教学法研究的空白。一般教学论和各科教学论的内容通常涉及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学生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教学测量与评价等。这些内容是在宏观教学活动层次上对一般教学系统或学科专业教学的一般规律的研究。涉及教师素质的内容往往是对教师所应具有的教学能力进行原则要求式的论述,缺乏对教学能力结构的深层次研究和培养途径的研究。微格教学的研究成果,说明了基本的教学技能是形成综合教学能力的基础,并对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应有哪些教学技能,各项教学技能是什么?以及教学技能的形成规律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填补了对教学能力深层次问题研究的空白,为教学论向深层次和更实用的方向发展创造了条件。

2.微格教学中的科学方法促进了教育研究的科学化

微格教学将以客观性、系统性、具体性为特征的科学方法论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有效地应用于教学技能的研究开发和训练实践中。借鉴了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研究层次,并实现了对复杂教学活动变量的控制和训练过程的系统控制,使基础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达到了可操作的水平。微格教学在方法论上为教育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经验,明确了科学方法论是教育理论

与教育实践之间有机结合的中介,这种中介作用在实践上表现为教育技术的实际应用。

3.微格教学促进了教师培训工作的发展

教学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为师范生的教学实习和新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分技能的训练到完整课的实践,符合新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目标明确和操作具体的技能训练便于学员观察模仿,减少了教学的复杂程度,模拟的教学环境可减少真实教学所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师范生可以比较顺利地迈出从学生到教师的第一步。以往教育实习的经验说明,师范生在完整课的教学中真正得到训练提高的仅仅是几项教学技能。这是因为完整课的教学所涉及的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多种变量的不可预测性,要求教师具有较综合的教学能力才能把握。师范生一开始就实施完整课的教学,就难免顾此失彼。实习中,师范生从听原任教师的课、写教案、反复试讲、小组同学讨论帮助、指导教师指导帮助到实际走上讲台。因为没有基础,这一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很大的。因为几堂课的实习代表性是有限的,复杂的课堂活动不可能在各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所以师范生在开始时首先训练基本的教学技能,投入相对少的精力却可以收到较大的效果。因为分技能的训练在观察、模仿和操作训练上比较容易,而且基本的教学技能普遍性较强,可以在各种情况下的完整课教学中应用,所以在实习中能更好地对完整课的教学进行训练。

技能训练对于在职教师全面扎实地掌握教学的基本功也有很大的帮助。青年教师进入工作岗位后,若不及时进行有计划的培训,经过一段时间后,将会形成教学的某种稳定状态,但这种仅凭个人素质形成的教学稳定状态往往是不理想的。此外,青年教师在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时,也同样需要先打好教学基本功

的基础。若教学技能的基础打得不牢,学习老教师经验的效果和效率也会大大受到影响。

微格教学促进了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一些开展微格教学的中小学的经验说明,微格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使教师们体会到了教育理论的价值,改变了过去认为理论没用的片面看法,有些人又自觉地重温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课程。微格教学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成功做法,使教师们打破了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神秘感。某些教师能主动地在自己的教学中学习使用录像、投影仪、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

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

《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学习提纲 第一章有效教学模式探微 1.教学模式的概念P4-5 2.教学模式的功能P6-7 3.教学模式的特点P7-8 4.教学模式的发展历史P11-12 第二章教学模式的学习论基础 1.行为学习论的理论基础P15-16 2.行为学习论与有效教学的关系P16-17 3.认知学习论的理论基础P19-21 4.认知学习论与有效教学的关系P21 5.人本学习论的理论基础P24-25 6.人本学习论与有效教学有关系P25-26 第三章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与应用 1.有意义学习的前提条件P29-30 2.传递-接受式教学的特点P33 3.传递-接受式教学的特点P34 4.传递-接受式教学的组织原则P36-37 第四章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与应用 1.自学-辅导式教学的三种类型P39-40 2.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P43-44

3.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原则P44-45 4.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常用策略P47-48 5.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P48 第五章范例教学模式与应用 1.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要求P51 2.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特征P52 3.范例教学模式对现代教学的意义P52-53 4.范例教学模式的备课过程P56-57 5.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P57-58 6.范例教学模式的意义P60-61 7.范例教学模式的启示P61-62 第六章程序教学模式与应用 1.程序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P65-66 2.程序教学模式的两种模式P66-67 3.程序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则P69-70 4.程序教学模式的应用P73-74 第七章发现式教学模式与应用 1.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特征P77 2.发现式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角的自主学习的知识分类P77 -78 3.发现式教学实践的路径分析P81-82 4.发现式教学实践的四个阶段P82-83

自主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及操作程序

自主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及操作程序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马坪学校是农村学校,从2006年起,历经四个年头,开创了自主发现式教学模式。我们在研究该学习课堂结构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学生自主发现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核心,以知识整合内化为目标的开放式课堂为模式。强调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协作探讨愉快和谐和彰显潜质的学习氛围,形成以学为本、以学定教,综合实践和自主发展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 一、自主发现式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发现式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挖掘其自主学习的潜力;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索精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建构的活动程序和结构框架。它是一种综合型、开放型的教学模式。 二、自主发现式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操作程序(一)目标定向 目标定向: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学习目标,并在小黑板上公示,我们称之为“学习导航” 。在目标定向环节中,教师活动体现在:(1)创设情境。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目标的要求,针对教学内容,强化学习策略,提供学生达到知识迁移的背景材料(图象资料、方法提示、小黑板实践操作等等),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2)揭示目标,教师针对教材的特点和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运用自主发现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尝试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并能总结归纳出学习的具体要求,列出自学提纲,要注意学习达标要求的适度性,既要符合新课改和教材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目标定向环节中,学生活动体现在:(1)自主发现。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按照学习目标和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选择学习的内容,充分发挥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去分析理解,把教师提供学习的背景资料,加以综合运用,掌握学习策略和方法,有独特的思想、独特的表现。(2)寻问探疑。学生根据学习内容与要求,自主学习,积极思考问题,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独立 地发现一些疑难问题,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 合作探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师生互动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交流反馈、不断掌握学习策略建构的过程。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围绕自己发现的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过程,并将自己学习的结果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相互评价,并及时互补,营造一种有序、积极愉快、自由开放、和谐之美和思辨之美的课堂氛围。 在合作探讨环节中,教师活动体现在:(1)启发引导。在课堂上师生之间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教师巡回在小组研讨的学习过程中,意味着共同参与、意味着平等、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倾听、意味着相互建构。教师不仅要融入小组之间了解学生学习的信息,而且要对学生碰到疑难问题给予点拨引导,并启发提供理解学习内容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到认知过程中来,独立获得知识的结论,促使学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2)组织调控。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多元的,不再是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了解学情,反馈信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活泼、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对整个学习活动组织有序、安排合理、调控自如,对局部障碍想法排除,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上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在合作探讨环节中,学生活动体现在:(1)讨论交流。在学习活动中以自主合作学习为核心,将相互协作,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贯穿整个学习时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思考问题,探索知识产生的过程及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动脑和动口实践体 周大战* *[作者简介]周大战,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马坪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湖南永州425000) [摘 要]自主发现式教学是以合作学习为核心,以小黑板为小组成果展示平台,以知识整合内化为 目标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它主要分为目标定向、合作探讨、整合内化三大教学环节。通过教学三大环节改学生围绕教师转为教师围绕小组转,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发现;目标定向;合作探讨;整合内化教学评论 9

体育专业微格教学方法

体育专业微格教学方法 本章要点 本章介绍了体育专业微格教学在理论方面一方面受到美国史坦福大学W.阿伦等人微格教学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直接受到体育专业教学方式的影响。指出体育专业微格教学体育专业微格教学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声像设备把每一位受培训者的讲课、讲演或运动员的运动实践过程如实客观地记录下来,为学习小组或运动员小组讨论及自评提供了直观的现场资料。同时受检测者能及时看到自己的教学或运动行为,获得相应的反馈信息。在本章中以体育教学为例,介绍了体育专业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原则、培训内容、评价标准和教案格式。 多年以来,学多体育工作者尝试把微格教学方法介绍到体育专业领域,为培养体育师资和教练员服务。但是由于通常的微格教学受到参加人数、教学设备和教学空间的限制。所以,很难把微格教学的常规方法直接借用于体育师资的培养,也许是因为这种原因,不仅体育微格教学的资料比较少研究的深度也比其它师范类科目有所差距。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体育教师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才得以编写本章内容。 3.1体育专业微格教学法概述 人们常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广大体育工作者正是接受了其它专业应用微格教学法培训师资的深刻影响,才开始考虑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用微格教学基本方法的。因此说体育专业微格教学法一方面借鉴了其它专业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结合了自己专业的特点。 3.1.1概述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它又被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微格教学足在1963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D.W.阿伦(D .W .A11n) 和他的同事W.伊夫(W.Eve)首先开发设立的。阿伦和伊夫把微格教学定义为:“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其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在斯坦福大学,微格教学原是为师范生在当教师之前提供一个教学实践的机会而设立的。人们把微格教学描述为一个简化的的教学实践.它在班级大小、课程长短和教学复杂程度上部被简化或缩减。英国的G. 布朗((G. Bmwn)说:“它是一个简化了的、细分的教学,从而使学员易于掌握。”国内从事微格教学的学者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教学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并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和学行为.并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和训练。它是建筑在教育教学理论、科学方法论、视听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和方法。” 还有的人用一句话微格概括教学的特点就是“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1]”。 体育专业微格教学在理论方面一方面受到美国史坦福大学W.阿伦等人微格教学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直接受到体育专业教学方式的影响,人们都知道,直观教学是体育专业传授技艺和学习技能的重要教学手段,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专业体育领域就有人把专业运动员在比赛中或训练中的场面用电影摄影机拍下来,再放给运动员看,用以纠正运动员的动作。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

四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四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洋思中学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 洋思中学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每堂课教师都不先讲,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四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先学后教”的“教”,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 洋思中学所实施的著名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四清口号,不能不说是洋思中学课堂改革的一大创新。对洋思人来说,“四清”是一个既定目标,也是常规教学的一部分,它使学生、老师感到有了责任,老师和学生也想出了各种各样有效“清除”学习障碍的方法,以保证程度中下等学生的学习不掉队。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和“ 10+35” 教学模式: 围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践并提升出了“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一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一一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 -- 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三大模块:预习一展示一反馈。 预习一一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一一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一一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 “兵强兵”。 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环节 ---- 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一一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示提升一一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一一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一一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 10+35” 即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35分钟时间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取消学生书面作业,做好预习笔记和纠错本。 东庐中学的“讲学稿” 东庐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讲学稿”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宜兴实验中学的两类结构教学法 宜兴实验中学的课堂教学有三大核心理念: 1?解决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工具: 即把知识概括化、结构化一一形成知识树。 2?解决教师教学生什么的问题: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第二节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一、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一)基本特征:所有认知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共同特征是基于学生的 认知发展进行教学设计,其要旨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 (二)代表模式:20世纪50、60年代崛起于世界各地的“新教学论”的教 学设计模式,其中包括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以瓦根舍因为代表的范例教学设计模式、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设计模式;70年代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奥苏贝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1.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①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 这种学习的基本特征是,第一,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第二,注重知觉思维;第三,注重内部动机;第四,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 ②布鲁纳认为,发现行为具有如下价值:第一,一切真知都是学习者自己发现的,发现行为因而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第二,发现行为有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发现行为有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自信心。第四,发现行为有助于记忆的保持。由此可以看出布鲁纳的假设的基本精神是:使学习内容或学习内容的某方面适合儿童的能力和智力发展特征。 ③布鲁纳用“表征”或“表征系统”来表述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表征或形象表征是人们直觉和认识世界的一套形式或规则。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不是刺激与反应结合的渐次复杂化的量的连续过程,而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过程。这三类表征系统分别是:行为表征、图像表征和符号表征。 2.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以其学习论为基础的。就强调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讲,他和布鲁纳的主张有相同之处,但就促进认知结构发展的途径以及由此引出的教学观来讲,奥苏伯尔与布鲁纳又有所不同,二者恰恰形成对照、互补的关系。 ①学习观:

微格教学练习题及答案

微格教学练习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微格教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微格课堂一般有几人组成(C ) -8 C. 5-10 2.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微格教学录象设备(C ) A.小型摄象机 B.录象机 C.电视机 3.在微格教学课堂上执教者一般用多少分钟进行执教( C ) 分分分分 4.变化技能的构成要素有(ABC) A.做好铺垫 B.变化方式 C.师生交流 D.停顿 5.板书的类型有(ABCD) A.网络式 B.关系式 C.表格式 D.计算式 6.微格教学的六个步骤其中正确的是( A B) A. 角色扮演 B. 事前的学习和研究 C. 板书设计 D. 课堂教学设计 7.关于微格教学八大技能中错误的是( B D) A. 导入技能 B. 观察技能 C. 演示技能 D. 多媒体教学技能 8.导入技能的类型包括( A C D) A. 演示法 B. 组织指引法 C. 类比法 D. 媒介法 9.讲解技能的构成要素有( A D)

A. 语言表达 B. 表明态度 C. 巩固练习 D. 形成连接 10.下面不属于结束活动程序的是( A B) A. 唤起兴趣,激发动机 B. 启发思维 C. 概括 D. 拓展延伸 11.课堂提问的原则(ABCD) A.目的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针对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12.变化技能的构成要素有(ABC) A.做好铺垫 B.变化方式 C.师生交流 D.使用教具 13.导入技能的类型有(BCD) A.暗示法 B.直接法 C.类比法 D.激励法 14.讲解技能构成的要素有(AC) A.形成讲解的框架 B.探察指引 C.语言表达 D.反应评价 15.课堂提问的作用(ABCD) A.导入的作用 B.提醒的作用 C.激发的作用 D.调控的作用 16.微格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ABCD) A. 训练重点 B. 学生特点 C. 教学目标 D. 学生任务 17.以下不属于导入技能的是(CD) A. 引起注意 B. 建立联系 C.实践指导 D. 练习矫正

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要功能 情境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陶冶功能和暗示(或启迪)功能。1. 情境教学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 在教育心理学上讲陶冶,意即给人的思想意识以有益或良好的影响。关于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把它总结为“无言以教”、“里仁为美”;南朝学者颜之推进一步指明了它在培养、教育青少年方面的重要意义:“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与款押,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易暗化,自然拟之。”即古人所说的“陶情冶性”。 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就像一个过滤器,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它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这种净化后的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的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定向性、适应性、信号性等方面的辅助认知功能。 2. 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 众所周知,人的社会化过程即形成“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实际上完全是环境——社会、家庭、学校、种族、地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影响作用有的被我们感知到,但更多的则是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因此,保加利亚暗示学家G·洛扎诺夫指出:“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受教学和教育的。” 人要受环境的教学和教育,原因就在于人有可暗示性。这是心理学和暗示学研究所共同证明了的。A·比耐的实验证明在儿童身上天然存在着接受暗示的能力,接受暗示是人的一种本能。因而在他的《可暗示性》一书中,“可暗示性”就成了“可教育性”的同义语。其实,这些结论在社会学的背景上也是成立的:既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必然要受到一切社会关系的影响,“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换言之,情境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就会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比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的人,会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为了使情境教学更好地发挥上述两种功能,提出以下几个重要的使用原则: 1.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原则和智力与非智力统一原则 这是实现情境教学的两个基本条件。无意识调节和补充有意识,情感因素调节和补充理智因素。人的这种认知规律要求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如何使学生集中思维,培养其刻苦和钻研精神,又要考虑如何调动其情感、兴趣、愿望、动机、无意识潜能等对智力活动的促进作用。教师

浅谈小学语文“情景模式”教学的注意要点

浅谈小学语文“情景模式”教学的注意要点摘要:“情景模式”教学方法是随着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因为其形式新颖且趣味性强,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受到好评。但是有些老师因为对“情景模式”教学理解不透彻,导致教学过程中存在了一些缺失,本文就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简析。 关键词:情景模式、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1.“情景模式”教学方法 随着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教学的不断提升,任课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和归纳出来一批新的学习以及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升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接受程度。“情景模式”教学方法就是小学语文老师根据课文的内容,以情景剧的形式将相关信息编排到课堂上,让学生在演出的过程中深切的理解文章内容。这样还可以让学生在对课文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加深环境因素等方面的认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写作能力提升都有较为明显的帮助。 2.“情景模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情景模式”教学方法设计较为新颖,且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但是由于个别老师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理解上存在偏差,因此导致了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

标,归纳起来,大致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样本选择存在漏洞。因为“情景模式”教学需要涉及到课堂规划和角色遴选,其周期基本上需要5—7天才能完成,这样对于一个仅有20周左右教学计划的小学语文课程而言,老师在选择相应的样本的时候要注意代表性,切忌只注重课文的故事性,以避免学生过度重视课文故事情节而忽视了对文章结构或者修辞方式方面的学习计划。 其二,教学形式过于频繁。“情景教学”方式属于特色教学形式的一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所有的课程都采用这种教学形式来进行学习的话,学生很快就会对这种学习方式失去新鲜感,甚至会出现将老师布置的人物选择、角色编配方面的任务当成“包袱”来处理,这样就完全违背了老师最初的教学初衷。 其三,学生对语文知识理解存在偏失。利用实景剧的方式来进行情景模式的还原,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很明显的提升,但是由于一些学生受到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影响,对文言文的文章从理解上存在基础性问题,因此在实际学习中往往肆意的进行个人发挥,老师对现场掌控能力再存在不足的话,那么学生对课文信息,尤其是文言文语言结构等知识面的理解存在的误区就更深了。 3.“情景模式”教学的纠偏措施 “情景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瑕疵其实是正常现象,

十大课堂教学模式

十大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模式的结构 ●理论依据: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不同的教育观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正是由于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的这种极强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不同教学模式的个性。不同教学模式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 ●操作程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 ●实现条件:是指能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等。 ●教学评价:是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由于不同教学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教学目的不同,使用的程序和条件不同,当然其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同。目前,除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外,有不少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教学模式的特点 1.指向性 由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而且每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不存在对任何教学过程都适用的普适性的模式,也谈不上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好的。评价最好教学模式的标准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注意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性能,注意教学模式的指向性。 2.操作性 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的教学思想或理论,它把某种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简化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比较抽象的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行为框架,具体地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 3.完整性 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所以它有一套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行要求,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 4.稳定性

探究性教学模式流程及特点

探究性教学模式 形成背后理念: 1、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探究性学习) ——杜威 2、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 ——教育家施瓦布 3、发现法(Methodofdiscovery)就是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学习的方法,通常称作发现学习(Learningthroughdiscovery),并无高深玄妙之意。(发现法) ——认知心理学家和教学改革家杰罗姆·S.布鲁纳 含义: 探索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指导思想: 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 主要环节: (1)创设情境 探究式模式的教学总是围绕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而展开。与基于问题式学习不同的是,这个知识点并非选自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也不是由学生自由选择而产生的,而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的进度来确定。一旦确定了这个教学出发点或者说学习对象后,教师就要通过问题、任务等多种形式,使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来创设与此学习对象相关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目标知识点的学习。 (2)启发思考 学习对象确定后,为了使探究式学习切实取得成效,需要在探究之前向全班学生提出若干富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并与当前学习对象密切相关的问题,以便全班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究。这一环节至关重要,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这是探究性学习是否能取得效果乃至成败的关键。这类问题要由教师提出。(3)自主(或小组)探究 探究性教学模式因为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以及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靠学生个人的自主探究加上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来完成,因此,本环节成为探究性教学模式中的关键教学环节。在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学生、信息技术几者之间的

情境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模式 七坝小学南玉红 情景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用得比较普遍,指教师有目的地利用直观的形象或创设接近实际的情景,激发学生联想,唤醒知识、经验或表象,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使学生身临其境,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特点注重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运用有声资料可以营造美的境界,更可以刺激学生感官,充分活跃学生大脑。 在教师语言的指导下,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不仅能影响学生的认知心理,而且能促使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学习,调动学生本身的自主学习。这样不难看出情境教学法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 情境教学模式的形成有感于影视中的情景片断来感染观众的作用,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导入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考,或者由学生模拟情境,使他们处于生动、具体而有趣的氛围中,感情投入、思想活跃地去感知所学内容,获得知识,受到启发和教育,这就是本人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 一、采用“情境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

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1、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境,形成表象。 小学语文第五册《古诗二首》的“绝句”描写了诗人杜甫的住处——成都外浣花溪草堂的明媚秀丽景色。教学时,根据这首诗的每一行写一个景色的特点,创设出形象鲜明,色彩鲜艳,富于美感的投影片。这幅图的景象是:两个黄鹤在翠绿的柳林枝头上鸣叫;一行白鹭正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依窗可以看见西岭常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随着画面的出示,教师作启迪性的发问:作者以住处为中心,写他屋子周围的景色,大家仔细看看写了哪些景色?让学生观察,思考。为了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借助音乐的艺术功能,同时播放“绝句”的配乐诗朗诵录音。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又操作黄鹤在柳林枝头欢歌跳跃和一行自驾飞上蓝天的复合片。这样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草堂,感受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2、理解——深入情景,理解课文,领会感情 讲读时,可以抓住图文相通之处,从图导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加深对草堂四周景色的印象。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讲演“两个黄鹂鸣翠柳”时,一边借助生动的文学语言描述:两只羽毛鲜艳,小巧玲珑的黄鹂,它们在柳树枝头,时而轻快地跳跃,像在欢乐舞蹈,逗人有趣;时而纵情地歌唱,以弹琴奏乐,悦耳动听。这时间学生:“诗中哪一行描写了这种情景呢?”对话音刚落,学生齐声回答:“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了加深对诗句的领会,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谁能

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复习进程

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我国中学教学实践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其实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是没有很大矛盾的,其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要求比纯粹的多媒体教学更高更严格,传统的板书设计和板书实践、备课改作等用多媒体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甚至可以说老师的第一个粉笔字可以让老师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 1、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 传统教学是指教师在讲台黑板上讲解并辅以黑板板书,学生在座位上听讲与练习的教学方式。它的主要活动是教师依教学进度,把课本内容依序讲解给全班学生听:学生则经由上课专心听讲、练习和课后的温习来熟练课本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必要时教师补充许多教材或经由考试增加许多练习的机会。 传统教学以“传递—接受”为特征,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2)学生是知识的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3)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传统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2)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3)是几千年教学模式精华的结晶;(4)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创新。 2、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

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以教定学,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2)以本为本。忠实地执行教材,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使教材成为禁锢学生自由创造、大胆创新的枷锁;(3)教路单一。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的“教”,是照本宣科,教师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4)学法单一,目标单一,问题单一,评价单一,过程单一等。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有许多方面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一是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为直观,便于观察和认识,有利于学习和掌握教材;二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教学速度、节省课时,减轻了教师的劳动;三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将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与仿真技术结合起来,与人工技术等高科技结合起来应用在教育教学中,那必将掀起人类教育事业的一场新革命。 1、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什么是探究式教学模式

什么是探究式教学模式 2009-2-4 网络【字体:大中小】【我来说两句】 什么是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什么意思? 当前,教学研究的重心正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根据教学实际采用适应差异、注意个性发展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成为我国今后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走向。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提高科学素养、在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即通过提倡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科学探究能力,加强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步骤,具有优于一般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提出 探究性学习(inquirylearning)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最早提出在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的是杜威。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从1950年到1960年,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变得越来越明确了。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这句话对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 美国20世纪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教学改革家杰罗姆·S.布鲁纳在50年代末创立了发现法,并把它在美国施行,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认为“发现法(Methodofdiscovery)就是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学习的方法,通常称作发现学习(Learningthroughdiscovery),并无高深玄妙之意。”(续润华,2003:86)与前人相比,布鲁纳更注意探究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使之具有科学的基础。 施瓦布、杜威等人的研究,包括布鲁纳和皮亚杰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影响了从50年代直至70年代早期的课程教材。这些教学材料的一个共同点是使学生参与到做中去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听讲或只是阅读有关科学的材料,对学习科学的过程比掌握科学知识给予了更多的重视。 二、探究式教学法的含义 要研究探究式教学法,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探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订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的陆王景认为,“探究性学习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探索式教学法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

探究式和情境教学模式大揭密

一、课程简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教师们可以了解情境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共同特点以及不同之处。 二、教师简介 王笃勤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授,常年从事基础教育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教师发展、课程教学论、测试与评价、教学设计。2007 、2008 、2010 年秋季“普通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英语课程团队核心成员,国家《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组组长,多次为广大中小学教师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 一、什么是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 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开展语言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按照课题研究的特点,探究式学习同样由一系列的活动组成,包括观察、提出问题、信息检索、制订调查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等。 探究式教学一般由四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明确探究的问题,第二步是制定探究计划,第三步是小组合作根据探究计划阅读材料,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最后一步是呈现探究结果,对结果进行评价。 二、探究式教学的操作 就英语学科而言,可以探究的问题包括两种,一种是现实问题,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儿童肥胖、网瘾等问题;也可以是学科问题,比如比较级、时态、语态、词汇意义等。也就是说,探究式学习可以用于语言学习,同样可以用于听说读写教学。探究式教学可以指向非语言问题,同样也可以指向语言问题。比如,下面案例中学生合作阅读课文,分析课文中谓语动词的形式特点,总结其所表达的意义,学生探究的就是一个语言问题,通过这次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被动语态结构和意义的理解。 ?案例:探究式学习 学习内容:被动语态 目标:了解被动语态的功能和结构 过程: Step 1 Assign the task Read the text and make a list of the expressions used to introduce Liu Xiang. Discuss with your neighbors what they have in common in structure. What information do they convey?

情景教学法的相关研究

情景教学法的相关研究 字数:2870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6年12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摘要:情景教学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语言教学中,本文主要阐述情景教学法的定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以及情景教学法的理论背景,从而在理论方面证实情景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建构主义;情感过滤假说;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191-02 为了有效地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对情景教学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整理,并将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情景教学法也叫视听教学法,它是一种结合视觉和听觉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以情景为中心,充分利用手势、图片、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具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简单来讲,情景教学法就是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有意采取一些措施为学生创造某些情感和特殊的环境。它起源于帕尔默(Palmer)的口语教学法,由英国著名的学者霍恩比(Hornby)倡导。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情景教学法在英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其中的两位代表人物是古根汉(G. Gouhrnein)和古布里纳(P. Guberina)。在1970年后,情景教学法被介绍到中国,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一、情景教学法的定义 英国的学者Hornby主张,在运用情景教学法时,要先向学生介绍新的单词和句型结构,为阅读文章做好铺垫,然后再进行文章的处理。他认为,在向学生介绍新知识时,一定要与教学情景内容结合起来。他的情景教学法的提出,为后来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Hornby (1981)认为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一些形象生动的教学场景,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技能。自从情景教学法传入中国,我国的专家和学者也开始了对情景教学法的研究。清华大学的著名教授刘世生认为,情景教学法就是创设场景,给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或半真实的语言环境,并使学生参与其中。于瑶(2003)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她的对情景教学法的定义主要源于弗斯的语言学理论“语言是根据言语背景和上下文来寻求意义”。她认为情景教学法就是教师以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为基础,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努力创造出各种真实自然的教学情景,学生沉浸其中,并感

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功能

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功能 (一)教学模式的特点 1.指向性 由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而且每种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不存在对任何教学过程都适用的普适性的模式,也谈不上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好的。评价最好教学模式的标准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注意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性能,注意教学模式的指向性。 2.操作性 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的教学思想或理论,它把某种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简化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比较抽象的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行为框架,具体地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 3.完整性 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所以它有一套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行要求,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 4.稳定性 教学模式是大量教学时间活动的理论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带有的普遍性规律。一般情况下,教学模式并不涉及具体的学科内容,所提供的程序对教学起着普遍的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理论或教学思想提出来的,而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又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因此教学模式总是与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的水平联系,受到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制约。因此这种稳定性又是相对的。 5.灵活性 作为并非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体现某种理论或思想,又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操作的教学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学科的特点、教学的内容、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师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微的方法上的调整,以体现对学科特点的主动适应。

引导探究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

引导-探究-发现式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提供有价值的数学和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为基本点。在此理念下,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引导-探究-发现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开放性的。优秀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学习和掌握这种教学模式,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才能针对当前课程及教学内容,并因材制宜地调控和运用该模式,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授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摸索,总结实验,针对所教学生的特点采用该教学模式,收到较好的效果。以下就这种教学模式做简要说明。 一、适合的课型 主要针对新授课,包括:基础知识课、概念课、定理推导课等课型。 二、基本程序:导入→探究→归纳→应用→总结。 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就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如果设计安排得有艺术性,就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总的说来,引导-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的导入要遵循简洁化、科学化和艺术化原则。引导-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的导入方式很多,如实例式导入,新旧知识类比导入,引趣式导入,设疑式导入等。 例如,高一数学在引入反函数概念时,说明为何只有对应的映射是一一映射的函数才有反函数,可以采用“设疑式导入”,依次提问如下: (1)当x∈r时,y=x有反函数吗? (2)当x∈(0,+∞)时,y=x有反函数吗? (3)当x定义在什么区间上函数y=x存在反函数? (4)什么样的函数才有反函数?

这样学生的思维处于“问题情境”之中,在内在的驱动力下,就会积极思考、探索,最终获得知识。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数学思维过程的展现。数学教育的主要意义在于培养人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策略,增强反应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应该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不自觉地在教师的启发下对知识体系中蕴涵的内在联系和思想方法进行提炼和归纳,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认知过程。这种教学模式的表面形式多是“两头活中间静”,所谓“两头活”是指在一节课的开头和末尾课堂上的交流气氛相当活跃。“中间静”是指在知识形成后的一段时间内,教师要让学生安安静静地做题,对新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三、引导-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引导-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建构性,主张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即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自行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索,找出共性,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完成认知。这种方式对揭示知识规律,认识知识本质有很好的帮助。 四、引导-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的优点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会清楚地知道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系统地掌握知识,并且通过自主探究自行总结知识,从而使枯燥、零乱的一堂课变得生动而紧凑。 五、实施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这一过程中主动权在学生手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形成知识,满足学生期待,解决实际问题。实施过程重点是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素养。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数学思维过程的展现。数学教育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