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奇妙的双向调节作用

中药奇妙的双向调节作用

中药奇妙的双向调节作用
中药奇妙的双向调节作用

中药奇妙的双向调节作用

中药方剂具有药性和缓、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兼有食疗、保健等功效。一些方药还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指同一方药可使两种极端的病理现象向正常方向转化,如既可使亢进者抑制,又可使衰退者兴奋。从而使偏离的两极都返回正常。

一、中医方药双向调节作用举隅

1.药物本身具有的双向调节作用

某些药物,本身就具有对机体的双向调节作用,使紊乱的功能恢复正常。如:人参可加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增强人体的适应性。人参既能阻止ACTH引起肾上腺肥大,又可阻止可的松引起肾上腺萎缩;可防止甲状腺引起的甲状腺机能亢进和6—甲基硫氧嘧啶导致的甲状腺机能不足;既降低饮食性的高血糖,也能升高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某些助阳药(附子、肉桂等)和滋阴药(生地、麦冬、玄参等)对激素引起的肝、脾核酸代谢的异常有调整作用,使高者降低,低者升高,恢复正常水平。理气药枳实既有降低肠管平滑肌张力和解痉的作用,又能兴奋胃肠、增强蠕动,使胃肠道失调的功能(蠕动亢进或蠕动抑制)恢复正常。再如三七既能活血,又可止血;黄芪能升能降,既可补气升阳,又能利尿消肿等,不一一赘述。

2.药物由于剂量、炮制、配伍的不同,可产生双向的效应

(1)剂量不同如人参浸剂对多种动物心脏,小剂量能提高其收缩力,大剂量则减弱其收缩力并减慢心率;小量使血管收缩,大量使血管扩张。桑叶小量发汗,大量止汗;枳实少用降气,多用升气;白术小量止泻,大量通便等。

(2)炮制不同如生荆芥走表发汗,炒荆芥入血止血;生白术益气通便,炒白术健脾止泻;生南星温燥寒痰,胆南星清化热痰;蒲黄生用性滑、活血利尿,炒炭用收涩止血;生姜走而不守,重在散胃寒,干姜守而不走,功专温脾阳。

(3)配伍不同如桂枝配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入气分,桂枝配芍药,酸甘敛阴和营,入血分;柴胡配桂枝,疏肝通阳,柴胡配芍药,柔肝养肝。

3.复方作用的双向性

许多复方,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如李东垣创制的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既可治疗高血压眩晕,又能治疗低血压眩晕。金匮肾气丸既可用于肾阳虚、气化不利的小便滴沥不畅或癃闭,又可治疗肾阳亏虚、统摄无权、膀胱失约的小便失禁或遗尿。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玉屏风散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可使PFC基础水平低者升高,使基础水平高者降低。参麦液(人参、麦冬)对迟发型超敏反应也表现出很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

二、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机理

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机理尚不十分明确,仍处于研究探索中。笔者试从作用物—药物及作用对象—人体两个方面加以探讨,冀奏抛砖引玉之功。

1.中药成分复杂

现代研究证实,中药成分复杂,具多种化学成分。每一味中药都是一个小的复方,因而同一种药具有不同的或者相反的两种(或更多种)作用,能治疗临床上多种不同的病证而呈现双向调节作用或多向调节作用。

如人参含人参皂苷、氨基酸、糖类及挥发性成分等,其中皂苷是人参生物活性物质基础。

人参中含有13种以上的皂苷,其中Rb类皂苷有中枢镇定作用,Rg类皂苷有中枢兴奋作用。

2.剂量、炮制、配伍不同,作用迥异

药量不同,药物的效应也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而药理效应也相应增加,这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如果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质变,药物的作用也就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所以,药物的剂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炮制前后,药物的效用不同。通过对药物进行一定的加水、加热、加辅料(如:酒、醋、盐水、蜂蜜、药汁)等炮制处理后,药物不仅在物理性状上发生改变,而且其化学成分也发生变化,

由于炮制使药物的纯度、溶解度、有效成分的质和量发生改变,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亦因之而变。这亦可视为产生药物双向调节作用的原因之一。

配伍,亦可影响药物的作用。中药配伍以后,可产生不同于单味中药的特殊作用。表现在:同一药物,由于配伍不同,作用迥异;或同一方剂,具有双向性治疗作用。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药物配伍组合成方后,其相互之间产生协同、拮抗或相乘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或络合物,则整体作用发生改变。此外,笔者认为与方剂配伍的基本原则也有关。中医学认为,阴阳平衡为常,阴阳失调为变,协调阴阳也就成为制方的基本原则。且物极必反,故要“无使过之”,汗而毋伤,下而毋损,凉而毋凝,温而毋燥,补而毋滞,消而毋泛。在方剂配伍上,就出现两种性质相对、功用不同的药物组合——双向配伍原则。如寒与热、升与降、收与散、动与静、补与泻等等。二者相反相成、对立统一,起到补偏救弊,调整阴阳的作用。

3.机体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药物的作用是以人体的机能状态为基础。整体的机能状态不同,药物的作用也不同。

(1)生理、病理状态不同,药效有别: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相对平衡,如果由于外来因素的作用或机体本身功能的失常,导致了阴阳的偏盛偏衰,打破了阴阳的动态平衡,就是病理过程。药物各有其阴阳之偏,功能所长;以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是中医治疗的基本思想。当人体失去了自动调节、维持阴阳相对平衡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病变时,体内自然接受有利于恢复平衡的药物信息,自动调节控制达到新的平衡。例如:黄芩、穿心莲等药,对正常体温并无降低作用,只有发热病人用之,始现解热作用。

(2)疾病反应不同:

同一病证,病机虽同,其症状表现不同。用针对其病机的某一方药治疗,多可奏效。如肾阳虚证,可表现为小便失约与癃闭两种矛盾性症状,用肾气丸温补肾阳为主,结合病情酌情配伍其他药物可获效。祖国医学中这种异病同治的实例很多,由于解除了致病的根本原因,其症状表现也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药物的双向调节作用主要与以下两方面有关:一是机体的机能状态,一是药物的作用特点;药物随机体的机能状态而发挥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双向调节作用。

常用中成药

常用中成药 一、解表药 1、辛温解表类通宣理肺丸川芎茶调散参苏丸午时茶冲剂九味羌活丸小青龙合 2、辛凉解表类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感冒退热冲剂桑菊感冒片清瘟解毒丸 3、解表透疹类小儿回春丸透表回春丸小儿羚羊散苏解散 4、表里双解类防风通圣丸葛根芩连片清眩丸双解香苏丸升降散普济散 5、解表消食类小儿至宝锭妙灵丸小儿百寿丹消食苏风丸甘露茶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类上清丸牛黄上清丸黄连羊肝丸明目上清丸龙胆泻肝丸清胃黄连丸夏枯草丸栀子金花丸拨云退翳丸 2、清热燥湿类连香冲剂香连丸香连化滞丸苦参丸归参丸四妙丸金鸡冲剂五茶花白带丸 3、清热解毒类银黄注射液三黄丸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片)清热解毒丸抗病毒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新癀片牛黄噙化丸六神丸西黄丸紫金锭喉症丸 4、清热凉血类紫草丸复方大青叶合剂清热凉血膏 5、清热祛暑类暑热感冒冲剂暑湿感冒冲剂藿香正气水祛暑丸暑正片清暑益气丸六一散冰霜梅苏丸温六散清凉冲剂清暑解毒冲剂 三、泻下药 1、寒下类大黄清胃丸清宁片四消丸调胃承气丸通便灵冲剂冰膈茶当归龙荟丸 2、温下类半硫丸三物备急丸 3、润下药麻仁丸麻仁润肠丸五仁润肠丸 四、温里药 1、温中散寒类温中健脾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黄芪建中丸 2、回阳救逆类回阳救急丸四逆注射液参附注射液 3、温经散寒类温经丸虚寒胃痛冲剂艾附暖宫丸 五、祛风湿药 1、祛风散寒除湿类木瓜丸祛风舒筋丸豹骨木瓜酒蕲蛇药酒追风丸疏风定痛丸豨简丸老鹳草膏风湿骨痛丸活血状筋丹寒湿痹冲剂瘀血痹冲剂冯了性药酒风湿药酒追风透骨丸祛风胜湿酒骨刺消痛液 2、祛风清热除湿类湿热痹冲剂当归拈痛丸 3、祛风除湿强筋壮骨类独活寄生丸大活络丹通络益心丹祛风壮骨丸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宣传栏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宣传栏 治疗高血压,中药和西药各有特点:西药降压作用快而明显,但伴随的头痛、眩晕、失眠、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等症状往往得不到改善;中药降压作用虽然慢一些,但是比较温和,不仅不良反应小,上述伴随症状也处理得好,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高血压是西医的病名,中医里面没有这个名称,但自古对“高血压”的症状有很多的描述,如眩晕、头痛、肝风等。 中医对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第一个是情志失调,尤其两种情绪很有影响:一个是怒,大怒可以伤肝,引起血压升高、头痛;另一个是忧,老年人若是为一些事不开心,会闷出病来。所以,老年人平时要保持心情愉悦。《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第二个病机是饮食不节。正确的做法是,禁食肥甘厚味。“肥”是指油腻的东西,甘是指甜的东西,特别是老年人要少吃。因为中医认为,肥者令人内热,热郁化火,甘者令人中满,难以消化。正常的物质代谢完全被打乱了,就会造成动脉硬化、血压升高。另外,少吃盐,少饮酒。 第三个病机是过度的劳或逸,这都会引起血压的改变。中医认为,劳力过多,耗伤元气,经脉有失所养。老年人尤其要避免劳神过度。劳神过度伤阴,阴一虚,肝阳上亢就来了。还有房劳不能过多。安逸过多也不行。中医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越是不动,气血越不流畅,导致脾胃功能异常,痰湿内生。 第四个病机是有家族史,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中医说是先天禀赋不足。 不论是分析病因还是从治疗角度,中医认为,高血压主要和肾、肝、脾三个脏器密切相关。 肾主藏元阴、元阳,高血压患者主肾精不足,对头脑就不能营养了,故而眩晕。同时,“肾开窍于耳”,所以耳鸣、耳聋成为肾虚的一个症状。另一大症状就是腰膝酸软。患者多表现为舌质红,脉细。 肝不足可以表现为肝阳上亢、肝火上炎,也有肝肾阴虚。但高血压患者肝阳上亢、肝火上炎为多见,主要症状为头痛口苦、面红眼赤,舌苔黄,脉弦。 脾主运化,主人体代谢。患者肢体困倦,手脚无力就与脾虚有关,还可伴舌苔腻,脉滑。 中医辨证论治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论治,主要有几个证型。 肝阳上亢型这种证型在高血压里面是比较多的。病人脸红、火气大,是阳证,但其病根为阴虚。主要症状是眩晕、头痛、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肢体麻木,舌质红,苔黄,脉弦。治疗应以平肝潜阳为主。主方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克、钩藤(后下)15克、黄芩15克、白芍15克、牛膝10克、杜仲12克、桑寄生15克、生地15克、石决明(先煎)30克、夜交藤15克。方中天麻、钩藤平肝潜阳,黄芩清肝火,白芍柔肝,可以把人的脾气改善一些,牛膝、杜仲、石决明、桑寄生、夜交藤都是对高血压有好处的。汤药可加减运用,譬如眼睛干涩,加枸杞子、菊花,杞菊地黄丸就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枸杞子、菊花;如果心慌、睡眠不好,可以加点酸枣仁、石菖蒲、远志等宁心安神养血的药。或可用成药天麻钩藤颗粒冲剂。[! empirenews.page ] 肝肾阴虚型此型以虚为主,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眼睛干涩、口咽干燥。因有内热,所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可以用方药:生地15克、女贞子12克、淮山药15克、旱莲草12克、玄参15克、菊花(后下)10克、枸杞子15克、丹皮10克、生牡蛎(先煎)20克、龟板(先煎)20克,加减运用。如果阴虚较重,内热也较重,主要表现为口干明显、大便秘结,喝水较多,加知母、黄柏;阴虚而致心火偏旺、心烦失眠者,加黄连、酸枣仁、夜交藤、石菖蒲、远志等都可以。或可用成药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 痰湿中阻型此型常见于偏胖、血糖偏高、血脂偏高的高血压病人。病人的表现也是头晕,但与前两者不同,是一种头被蒙起来的昏沉沉的感受,还有胸脘痞满,胸口好像有东西塞住,胃口不好,甚至恶心,浑身困倦。舌体比较胖,且有齿印,苔腻,脉弦滑。治疗既要平肝健脾,又要化痰去浊,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半夏10克、橘红10克、天麻1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甘草3克、钩藤(后下)15克,加减运用。半夏化痰祛湿,白术健脾祛湿。若胃口很不好,可以加些砂仁、厚朴、炒麦芽、鸡内金;

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

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 最佳答案 苦丁茶可以降血压,但要常喝不能间断 下面是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请注意辩证 (一) 【辨证】肝郁化火上炎。 【治法】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缓急解痉。 【方名】三草汤。 【组成】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益母草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渡舟方。 (二) 【辨证】阴虚阳亢。 【治法】滋阴平肝。 【方名】玄参钩藤汤。 【组成】元参21克,生地15克,白芍12克,麦冬10克,夏枯草15克,钩藤15克,菊花10克,丹参1 5克,泽泻10克,生山楂10克,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0天为1疗程。 【出处】傅云江方。 (三) 【辨证】瘀热。 【治法】化瘀清热。 【方名】化瘀清散汤。 【组成】柴胡10克,葛根15克,丹参15克,杭菊15克,桑枝15克,丹皮12克,赤芍10克,红花12克,地龙12克,薄荷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润民方。 (四) 【辨证】气虚痰浊阻滞。 【治法】益气化痰。 【方名】赭决九味汤。 【组成】黄芪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草决明24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白术9克,甘草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五) 【辨证】肝火上扰清空。 【治法】平肝清热,通络止痛。 【方名】清肝汤。 【组成】川芎15克,川牛膝15克,地骨皮15克,菊花20克,地龙10克,夏枯草30克,玉米须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龚志贤方。 (六)

【辨证】肝肾阴虚,阴虚阳亢。 【治法】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方名】莲椹汤。 【组成】莲须12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山药15克,牛膝15克,龟板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出处】邓铁涛方。 (七) 【辨证】肾阴阳两虚。 【治法】平肝滋肾潜阳。 【方名】脾肾双补汤。 【组成】桑寄生30克,玉米须30克,生龙骨30克(先煎),磁石30克(先煎),首乌24克,川芎9克,淫羊藿9克,杜仲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八) 【辨证】阴阳两虚,虚阳上亢。 【治法】滋阴潜阳。 【方名】附子龟板汤。 【组成】附块6克,龟板9克,女贞子9克,旱莲草9克,何首乌15克,丹参15克,磁石30克,石决明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九) 【辨证】脾肾阳虚,痰湿内盛,水气上逆。 【治法】温阳利水,健脾化痰。 【方名】龙牡真武汤。 【组成】茯苓9克,清半夏9克,白术6克,白芍6克,附片6克,生龙骨12克,生牡蛎12克,生姜4. 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蒲辅周方。 (十) 【辨证】肝阳上亢。 【治法】清肝,平肝,潜阳,镇痉熄风。 【方名】红龙夏海汤。 【组成】红牛膝12克,地龙12克,海藻30克(另包水洗),夏枯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黎炯方。 (十一) 【辨证】肝阳上亢,肝肾阴虚。 【治法】平肝熄风,育阴潜阳。 【方名】清脑降压汤。 【组成】珍珠母20克,石决明25克,何首乌50克,白菊花15克,钩藤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有曰:黄芪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克)。 白术——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

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立竿见影! 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 山茱萸固脱3两(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

高血压常用中成药

高血压常用中成药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下列哪种药物可用于血虚头痛?() A .血府逐瘀丸 B .眩晕宁 C .养血清脑颗粒 D .松龄血脉康胶囊 2 . (单选题)下列哪种药物可用于痰浊头痛?() A .血府逐瘀丸 B .眩晕宁 C .养血清脑颗粒 D .松龄血脉康胶囊 3 . (单选题)低血压患者不宜服用的中成药是() A .六味地黄丸 B .大补阴丸 C .养血清脑颗粒 D .生脉饮

4 . (单选题)下列哪种药物是治疗肝阳上亢头痛的?() A .眩晕宁 B .六味地黄丸 C .血府逐瘀胶囊 D .松龄血脉康胶囊 5 . (单选题)六味地黄适用于()的患者 A .肾阳虚 B .肾气虚 C .肾阴虚 D .脾阳虚 6 . (单选题)六味地黄不适用于() A .脾虚泄泻者 B .五心烦热者 C .腰膝酸软者 D .盗汗者 7 . (单选题)感冒期间不宜服用的中成药是() A .松龄血脉康

B .脑立清胶囊 C .全天麻胶囊 D .六味地黄丸 8 . (单选题)雄黄(As2S2)有毒,过量服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及胃肠系统均有不同程度损害。下列含雄黄的中成药有() A .牛黄清心丸 B .清脑降压丸 C .复方罗布麻颗粒 D .强力定眩片 9 . (单选题)朱砂(HgS)有毒,用量过大或过久,会导致肾损害等不良反应,以下含有朱砂的中成药有() A .全天麻胶囊 B .牛黄清心丸 C .六味地黄丸 D .复方罗布麻片 10 . (单选题)平素大便干燥者,慎用的中成药有()

A .松龄血脉康胶囊 B .当归龙荟丸 C .眩晕宁片 D .牛黄降压丸

治疗高血压偏方四十方

治疗高血压偏方四十方 治疗高血压偏方四十方 1.松花淡菜粥治高血压: [配方] 松花蛋1个,淡菜50克,大米50克。 [制用法] 松花蛋去皮,淡菜浸泡洗净,同大米共煮粥,可加少许盐调味。每日早晚空腹服用。[功效] 清心降火。治高血压、耳鸣、眩晕、牙齿肿痛等。 2.柠檬马蹄汤治高血压: [配方] 柠檬1个,马蹄(荸荠)。 [制用法] 水煎。可食可饮,常服有效。 [功效] 用治高血压,对心肌梗死患者改善症状也大有益处。 3.菊槐绿茶治高血压: [配方] 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 [制用法] 以沸水沏。待浓后频频饮用,平时可当茶饮。 [功效] 清热,散风。治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 4.鲜西红柿治高血压: [配方] 鲜西红柿2个。 [制用法] 将西红柿洗净,蘸白糖每早空腹吃。 [功效] 清热降压,止血。用治高血压、眼底出血。 5.莲心治高血压: [配方] 莲心2至3克。 [制用法] 以开水沏,代茶饮用。 [功效] 清心,涩精,止血,降压。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头晕脑胀、心悸失眠等。 6.鲜葫芦汁治高血压: [配方] 鲜葫芦、蜂蜜各适量。 [制用法] 将鲜葫芦捣烂绞取其汁水,以蜂蜜调匀。每次服用半杯至一杯,每日2次。 [功效] 除烦降压。治高血压引起的烦热口渴症。7.玉米须治高血压: [配方] 玉米须60克。 [制用法] 将玉米须晒干,洗净加水煎。每日饮3次。 [功效] 降压,利水。用治高血压。8.柿漆、牛奶治高血压: [配方] 柿漆(即未成熟柿子榨汁)30毫升,牛奶1大碗。 [制用法] 牛奶热沸,倒入柿漆,分3次服用。 [功效] 清热降压,用治高血压,对有中风倾向者,可作急救用。 9.猪胆汁绿豆粉治高血压: [配方] 猪苦胆汁200克,绿豆粉100克。 [制用法] 将绿豆粉拌入胆汁内,晒干,研成细末。每服10克,每日2次。 [功效] 清热,平肝。治高血压。

(完整版)中药用量

<中药用量总表> 第1章解表药 1. 发散风寒药 麻黄---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桂枝---煎服,3~9g 紫苏---煎服,5~9g,不宜久煎 生姜---煎服,3~9g,或煎汁服附:生姜皮—煎服,3~10g 生姜汁---用量3~10滴,冲服 香薷---煎服,3~9g,用于发表,量不宜大,且不宜久煎(5—10min);用于利水消肿,量宜大,且须浓煎荆芥—煎服,4.5~9g,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防风---煎服,4.5~9g 羌活---煎服,3~9g 白芷---煎服,3~9g,外用适量 细辛---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 藁本---煎服,3~9g 苍耳子---煎服,3~9g.。或入丸散剂 附:苍耳草—本品有毒,,内服不宜过量,亦不能持续服用。用量6~15g,水煎或熬膏及入丸散。外用适量辛夷---煎服,3~9g,本品有毛,易刺激喉咙,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 葱白---不写在处方上,要写在病历上,一般2~3段,鲜品需量多,外用适量 2. 发散风热药 薄荷---煎服,3~6g;宜后下。薄荷叶长于发汗解表,薄荷梗偏于行气和中 牛蒡子---煎服,6~12g,炒用可使其苦寒及滑肠之性略减 蝉蜕---煎服,3~10g,或单味研末冲服。一般病证用量宜小;止痉则需大量 桑叶---煎服,5~9g;或如丸散。外用煎水洗眼。蜜炙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叶菊花---煎服,5~9g.。疏散风热宜用黄菊花,平肝清肝宜用白菊花 蔓荆子---煎服,5~9g

柴胡---煎服,3~9g。解表退热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10~30g;疏肝解郁宜醋炙,5~6g,可用到10g,升阳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轻 升麻---煎服,3~9g。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宜生用,升阳举陷宜炙用 葛根—煎服,9~15g。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附:葛花—常用量3~15g 淡豆豉---煎服,6~12g 浮萍---煎服,3~9g。外用适量,煎汤浸洗 第2章清热药 1. 清热泻火药 石膏---生石膏煎服,一般为20~30g,宜打碎先煎;清气分热用,可用到60~120g。煅石膏适量外用,研末撒敷患处,研末以增强吸附性,使生肌敛疮的作用加强 知母---煎服,6~12g 芦根---煎服,干品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用 天花粉---煎服,10~15g 竹叶---煎服,6~15g;鲜品15~30g 淡竹叶---煎服,6~9g 鸭跖草---煎服,15~30g,鲜品60~90g 栀子---煎服,5~10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夏枯草---煎服,9~15g。或熬膏服 决明子---煎服,10~15g;用于润肠通便,不宜久煎 2. 清热燥湿药 黄芩---煎服,3~10g。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黄连---煎服,2~5g。外用适量 黄柏---煎服,3~12g。外用适量 龙胆---煎服,3~6g

双向调节作用

字数:2240字“双向调节作用”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杨巨成100039) 关键词:双向调节作用临床实践重要意义 “双向调节作用”是中医学调节规律中重要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它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在祖国医学文献《内经》中所强调的“节阴阳而调刚柔”,“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等等,都是阐明人体内部生克制化的规律,也就是抑制与促进的双向调节规律。 在我们机体内部存在着固有的调节对偶,两个相反作用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也就是我们中医学强调的阴阳两个方面,它们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着动态平衡,即气血调合,水火相济,概括称之为阴平阳秘。若机体发生疾病,则会导致阴阳平衡的失调,此时中医治疗就是通过严密细致的调节过程使亢者承之,弱者彰之,辩证施治的实质就是一种具有高度科学性的调节。而调节的要诀就是发现矛盾,然后解决矛盾。发现矛盾就是分析临床病证中疾病的部位、层次、性质和趋势,解决矛盾就是针对疾病发生机制中所表现的病理双向性差异去采用相反性能的药物进行矛盾对立面的双向调节。 “双向调节作用”在中医学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表现笔者认为可分为如下两个主要方面。 第一方面:中药本身具有的双向效应。 1. 同一种中药本身具有相反的双向调节作用。例如:三七既能活血又能止血,对淤血则化,对溢血则止。附子本身药性既能治疗心悸证中的心动过缓,又能治疗心动过速。石膏主升散,又能清下热邪。而当归也是既能收缩子宫又能抑制宫缩。

2. 同一种中药由于剂量的差异,作用恰恰相反。例如:黄芪小剂量能提升血压,大剂量则能降低血压。红花小剂量养血,大剂量则能活血。中等剂量的鹿茸能强心,大剂量则抑制心脏收缩。 同一种中药和其它药物配伍不同其作用相反。例如:桂枝配麻黄增强发汗功效,而桂枝配白芍则敛阴止汗。柴胡配白芍能柔肝养肝,配伍桂枝则疏肝通阳。黄芪配伍五味子、益智仁能治疗小便滴沥不禁,而黄芪配伍肉桂、通草则能治小便不通。 4.具有不同作用的两种中药配伍可起到双向调节作用。例如:葛根配伍半夏能够升脾降胃,升麻配伍牛膝亦能够升清降浊,桔梗配伍杏仁可以升降同用,平喘止咳。 5.同一药物,炮制方法不同,作用相反,如蒲黄生用活血,炒用则止血。荆芥生用走表发汗,荆芥炒用则入血止血。 6.同一种药物,采用其不同部分,则作用相反,如麻黄发汗,而麻黄根却能止汗。 7.同一方剂,本身就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例如补中益气汤,即可治泄泻(中阳不振,气虚下陷,运化无权之泄泻),又可治便秘(中气虚衰,健运无权,大肠传导无力的便秘)。该方一方对二病,与病机丝合,故均能使泄泻与便秘二病痊愈。金匮肾气丸,既可治尿少浮肿,又可治肾虚多尿。甘露消毒丹,既可治不寐,也可治多寐。不寐与多寐均系痰湿为患,不寐系湿热蕴滞,胃气不和;多寐系痰湿内困,脾阳不振。该方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使得湿化热清,气机畅利,不寐得寐,多寐得寤。上述三个方剂所治的病症完全相反,而病机却一致。在临证中,要将病人的各种症状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因素加以综合分析,针对性的给予立法选方,这才是方剂双向治疗的真谛。 第二方面:中药方剂配伍中的双向调节。

降压中成药列表

降压中成药列表 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中成药种类较多,如何选用适合自己病症的药物呢?必须注意高血压病的证型和药物的功用主治,不能仅凭血压选药。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是在情志所伤、饮食失节、内伤虚损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人体内阴阳平衡失调所致。尤其是肝肾阴阳失衡,肾阳不足,肝阳上亢的下虚上实,病久不愈,阴损及阳,最后形成阴阳两虚证候。高血压病常可分为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胆火盛、阴虚阳亢、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痰湿阻逆、瘀血阻络等型。 (1)安宫降压丸。 功用:清热镇惊、平肝降压。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晕目眩、脑涨项痛、心悸、失眠、多梦、易烦易躁等症。每次1~2丸,一日2次。 (2)降压避风片。 功用:清热平肝、降火。主治:肝火上炎型高血压,头痛、目赤、口苦、烦躁易怒等。每次3~6片,

一日2次。本品是一种中西药配伍组方的中成药,含有利尿剂,请勿与西药利尿降压药合用,糖尿病者慎用。 (3)复方羚角降压片。 功用:平肝抑阳。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晕目眩、风气内动,及有中风先兆等。每次4片,一日3次空腹服。本品可预防脑卒中。 (4)降压灵片。 功用:清热利水、平肝潜阳。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痛、头晕、耳鸣、眼涨、烦躁易怒。每次6片,一日3次。 (5)降压袋泡茶。 功用:清热泻火、平肝明目。主治:肝火上炎或肝火亢盛型高血压,头痛、目赤、面红、耳鸣、口苦、小便黄赤等。本品是药品不是保健品。沸水泡饮,每次1袋,一日3次。 (6)降压丸。

功用:清肝滋肾、泻火。主治:肝阳上亢型或肝火上炎型高血压,头痛眩晕、耳鸣、腰痛等。每次6克,一日3次。 (7)罗布麻降压片。 功用:平肝潜阳、熄风活血。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晕头眩、动脉硬化和血脂升高等。每次4~6片,一日3次。 (8)高血压速降丸。 功用:清热熄风、平肝降逆。主治:痰火壅盛型高血压,头晕目眩、头涨头痛、项强颈痛、颜面红赤、烦躁不宁、言语不清、步履不稳、知觉减退等症。每次20小丸,一日2次。 (9)牛黄降压丸。 功用:清心化痰、平肝泻火。主治:痰火壅盛型高血压,头目晕眩、烦躁不安等症。小蜜丸每次20丸,一日3次。 (10)山绿茶降压片。

高血压中药方剂

高血压中药方剂(12方)特提供给你,可选用!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郁化火上炎。 【治法】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缓急解痉。 【方名】三草汤。 【组成】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益母草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渡舟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阴虚阳亢。 【治法】滋阴平肝。 【方名】玄参钩藤汤。 【组成】元参21克,生地15克,白芍12克,麦冬10克,夏枯草15克,钩藤15克,菊花10克,丹参15克,泽泻10克,生山楂10克,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0天为1疗程。 【出处】傅云江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瘀热。 【治法】化瘀清热。 【方名】化瘀清散汤。 【组成】柴胡10克,葛根15克,丹参15克,杭菊15克,桑枝15克,丹皮12克,赤芍10克,红花12克,地龙12克,薄荷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润民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气虚痰浊阻滞。 【治法】益气化痰。 【方名】赭决九味汤。 【组成】黄芪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草决明24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白术9克,甘草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中药处方(五) 【辨证】肝火上扰清空。 【治法】平肝清热,通络止痛。 【方名】清肝汤。 【组成】川芎15克,川牛膝15克,地骨皮15克,菊花20克,地龙10克,夏枯草30克,玉米须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龚志贤方。 中药处方(六) 【辨证】肝肾阴虚,阴虚阳亢。 【治法】滋阴补肾,平肝潜阳。 【方名】莲椹汤。

一些常用中药不同用量的功效差别

中药不同用量的功效差别 A 艾叶常用量能温经止血,大剂量可使肝细胞损害,出现中毒性肝炎。3~5g可开胃;8g 左右温经止血、止痛;大量则引起胃肠道炎症。 B 槟榔用以消积、行气、利水,常用剂量为6~15g;而用以杀姜片虫、绦虫时,即须用到60~120g。 白果定喘汤白果用量在21枚(约为25g左右),动物实验证实,定喘汤中白果重用的定喘效果优于常规剂量。 浙贝母9~15g,有清肺热、润肺躁、清热化痰之功,用于外感及内热咳嗽;18~30g有解毒散结之功,用于治疗肺痈、乳痈、瘰疠、发背及一切痈疡肿毒。 半夏止呕、除湿10~15g;开胃15~30g;安神大于30g。 薄荷在逍遥散中仅用3g,以疏达肝木;而在苍耳子散中就重用至15g,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白术常用量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g,则能益气通便,则可通泻。 C 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g;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g;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g。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 蝉蜕常用量为5~6g;治破伤风时需用25~30g。 柴胡仲景“大、小柴胡汤”每剂用柴胡用半斤(折合约112g),一剂分三服,每服约37g,我用柴胡汤每按此量用,没见有什么不良反应,前提条件是有柴胡证,多用解表,少用疏肝。2~5g用于升举阳气,适用于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或中气下陷之病证;5~10g用于疏肝解郁,如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所致的胸胁胀痛等症;10~30g,主要用于解肌退热,临床用于治疗外感六淫之邪而致的发热恶寒、周身疼痛等症。柴胡6g解肝郁,柴胡10g升举阳气,柴胡20~30g 可清热。柴胡两钱(10g)以内升阳,四五钱(20~25g)入少阳透邪,六钱(30g)以上解太阳之表证,罕有一两(50g)以上用者。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他药味一倍有余,意在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意在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郝万山老师说:柴胡解热20g以上,解郁10g左右,升阳5~6g左右。柴胡之大量运用还可通大便及行月经,详见章次公医案。 苍耳子少量则轻而上至颠顶;重用则通下走足膝。 D 当归功能补血活血,适用于血虚血瘀诸证,然而当归在复方中,小剂量应用则补血,

降血压中药及中成药

能降血压的中草药葛根: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着。 野菊花:清热解毒,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可单味煎服,亦可与夏枯草、草决明同用。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且伴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症状。 黄苓:清热解湿,泻火解毒,对于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有消除眩晕、头痛、口苦、心烦的作用。 钩藤:平肝熄火清热,可用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通、目赤等症。 天麻:平肝熄火,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 石决明:平肝潜阳,使用于阳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 地龙:熄风、清热、活络、平喘、利尿、降压,适用于早期高血压病伴有肢体麻木者。 罗布麻叶:平肝熄风清热,对消除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的作用。 臭梧桐:祛风除湿降血压,复方单味皆可用。 川:性味辛温,可祛风活血止痛,主要适用于头身疼痛以及血瘀气滞的痛经、闭经、产后瘀阻腹痛等症。临床报道与利血平合用治疗高血压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症血不养筋、肝肾不足所

引起的筋骨萎弱、腰膝酸软等症,亦常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的治疗。 常用的降压类中成药有:罗布麻降压片,脑立清,安宫降压片, 养血清脑颗粒,复方羚角降压片,牛黄降压片,降压灵,降压丸,高血压速降片,山绿茶降压片,山楂降压片,菊明降压片,镇心降压片, 降压片,脉君安片,降压避风片(糖尿病者慎用)等等。前7种经常 见到,也更加常用。脉君安片和降压避风片不能和西医的利尿剂一同服用。 中医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是补虚泻实,协调阴阳。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对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证属肝火上升者, 治疗宜清肝泻火。常用药物有:菊花、夏枯草、黄芩、丹皮、龙胆草等。证属肝阳上亢者,治疗宜平肝潜阳。常用药物有:钩藤、天麻、罗布麻、刺蒺藜等。症状明显者酌情配合具有重镇潜阳作用的药物: 如生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灵磁石、珍珠母等。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虚实挟杂证者,常选用上述具有平肝潜阳作用的中草药与具有滋肾养肝作用的中草药同用。具有滋阴养肝作用的药物有白芍、生地、女贞子、何首乌、枸杞子、桑寄生、牛膝等。证属阴阳两虚者, 则宜阴阳双补,即在滋阴的基础上兼以补阳。常用的具有温补肾阳作用的药物有:附子、肉桂、鹿角胶、仙茅、仙灵脾、肉苁蓉等。以上药物对于降低血压缓解症状均有较好的作用,但中医治病强调因人因时因地辩证论治,药物之间强调君、臣、佐、使的配伍应用,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不要自己自行调配,以免发生意外。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大全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大全 前些年,一位民间医生介绍,其好友李某被高血压病困扰了20多年,四方求医用药也无效。后来,一位亲戚推荐给李某一个治高血压病的偏方,李某坚持用药5 个月后,血压基本恢复正常。现将此方写于下,供同病者参考。大红枣6枚(小的10~20枚),入锅炒至有糊香味,北山楂肉6g~10g,鬼针草(广西玉林人称虾钳草,路边、村边、屋旁常有野生)4g~6g,水煎或开水冲泡当茶饮,每日1剂。此方简、便、廉,经过验证疗效确切,且喝时酸甜可口,无副作用。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吃杨桃,每天饭后半小时吃一个。 每天一杯芹菜汁,,大概坚持半年就会好起来了... 醋泡花生米”,花生米泡十日后服用,每早(空腹)、晚睡前各服10粒 以前我的血压经常处在160/90毫米汞柱左右,吃各类降压药,多方治疗效果均不明显,后经一老者介绍,用小苏打洗脚。慢慢地,我的高血压竟真的用此偏方治好了。 芥末煮水洗脚可降血压。将80克芥末面放在洗脚盆里,加半盆水搅匀,用炉火煮开,稍凉后洗脚。每天早晚1次,1天后血压就可下降。 方法是:把水烧开,放入两三小勺苏打,等水温能放下脚时开始洗,每次洗20~30分钟。我洗了5次后很是见效,至今已有十余年了,高血压一直未犯 治疗高血压的偏方中提到经常吃些大蒜:每天吃2—3瓣大蒜,是降压的最好的简易办法,对一组415人的研究调查表明,食用600—900毫克蒜泥,平均降压11个毫米汞柱。大蒜可帮助保持体内一种酶的适当数量而避免出现高血压。 1、洋葱炒瘦肉可防动脉硬化 洋葱150克、瘦肉50克、酱油、油、盐、味精知适量。 洋葱切片、肉切丝。放油→炒肉→洋葱→调料。 2、海带绿豆汤可治疗高血压 海带150克,浸泡、洗净、切碎;绿豆150克洗净。共入锅内煮至烂熟,用红糖调服,每日2次。 3、芹菜苦瓜汤治疗高血压 芹菜500克(段)、苦瓜60克(片),二者同渚汤饮。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中药学——第五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细目一剂量 细目二用法 细目一剂量 要点确定剂量的因素 1.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用量宜小用量宜大 花、叶、皮、枝等量轻质松矿物、介壳质重沉坠 性味浓厚、作用较强性味淡薄、作用温和 干品药材鲜品药材 剧毒药或作用峻烈 贵重药材 2.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 同样的药物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的用量要大些; 单味药使用比复方中应用剂量要大些; 复方中,主要药物比辅助药物用量要大些。 3.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 一般老年、小儿、妇女产后及体质虚弱的病人,都要减少用量; 成人及平素体质壮实的患者用量宜重。 一般5岁以下的小儿用成人药量的1/4,5岁以上的儿童按成人用量减半服用。

病情轻、病势缓、病程长者用量宜小;病情重、病势急、病程短者用量宜大。 4.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 夏季发汗解表药及辛温大热药不宜多用,冬季发汗解表药及辛热大热药可以多用; 夏季苦寒降火药用量宜重,冬季苦寒降火药则用量宜轻。 细目二用法 要点一特殊煎法 1.先煎: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如磁石、代赭石、生石膏、龙骨、牡蛎、海蛤壳、石决明、龟甲、鳖甲等。 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附子、乌头等。 2.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薄荷、青蒿、香薷、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草豆蔻。 久煎能破坏其有效成分:钩藤、大黄、番泻叶等。 (剥(薄)好(蒿)的香豆被傻(砂)大黄狗(钩)打翻了) 3.包煎: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如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黄、灶心土等。(略施粉黛,包车去蒲东,路滑打旋) 4.另煎:贵重药材: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麝香、鹿茸等。 5.溶化:又称烊化,胶类药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及蜂蜜、饴糖等。 6.泡服:又叫焗服,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中药奇妙的双向调节作用

中药奇妙的双向调节作用 中药方剂具有药性和缓、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兼有食疗、保健等功效。一些方药还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指同一方药可使两种极端的病理现象向正常方向转化,如既可使亢进者抑制,又可使衰退者兴奋。从而使偏离的两极都返回正常。 一、中医方药双向调节作用举隅 1.药物本身具有的双向调节作用 某些药物,本身就具有对机体的双向调节作用,使紊乱的功能恢复正常。如:人参可加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增强人体的适应性。人参既能阻止ACTH引起肾上腺肥大,又可阻止可的松引起肾上腺萎缩;可防止甲状腺引起的甲状腺机能亢进和6—甲基硫氧嘧啶导致的甲状腺机能不足;既降低饮食性的高血糖,也能升高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某些助阳药(附子、肉桂等)和滋阴药(生地、麦冬、玄参等)对激素引起的肝、脾核酸代谢的异常有调整作用,使高者降低,低者升高,恢复正常水平。理气药枳实既有降低肠管平滑肌张力和解痉的作用,又能兴奋胃肠、增强蠕动,使胃肠道失调的功能(蠕动亢进或蠕动抑制)恢复正常。再如三七既能活血,又可止血;黄芪能升能降,既可补气升阳,又能利尿消肿等,不一一赘述。 2.药物由于剂量、炮制、配伍的不同,可产生双向的效应 (1)剂量不同如人参浸剂对多种动物心脏,小剂量能提高其收缩力,大剂量则减弱其收缩力并减慢心率;小量使血管收缩,大量使血管扩张。桑叶小量发汗,大量止汗;枳实少用降气,多用升气;白术小量止泻,大量通便等。 (2)炮制不同如生荆芥走表发汗,炒荆芥入血止血;生白术益气通便,炒白术健脾止泻;生南星温燥寒痰,胆南星清化热痰;蒲黄生用性滑、活血利尿,炒炭用收涩止血;生姜走而不守,重在散胃寒,干姜守而不走,功专温脾阳。 (3)配伍不同如桂枝配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入气分,桂枝配芍药,酸甘敛阴和营,入血分;柴胡配桂枝,疏肝通阳,柴胡配芍药,柔肝养肝。 3.复方作用的双向性 许多复方,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如李东垣创制的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既可治疗高血压眩晕,又能治疗低血压眩晕。金匮肾气丸既可用于肾阳虚、气化不利的小便滴沥不畅或癃闭,又可治疗肾阳亏虚、统摄无权、膀胱失约的小便失禁或遗尿。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玉屏风散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可使PFC基础水平低者升高,使基础水平高者降低。参麦液(人参、麦冬)对迟发型超敏反应也表现出很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 二、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机理 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机理尚不十分明确,仍处于研究探索中。笔者试从作用物—药物及作用对象—人体两个方面加以探讨,冀奏抛砖引玉之功。 1.中药成分复杂 现代研究证实,中药成分复杂,具多种化学成分。每一味中药都是一个小的复方,因而同一种药具有不同的或者相反的两种(或更多种)作用,能治疗临床上多种不同的病证而呈现双向调节作用或多向调节作用。 如人参含人参皂苷、氨基酸、糖类及挥发性成分等,其中皂苷是人参生物活性物质基础。 人参中含有13种以上的皂苷,其中Rb类皂苷有中枢镇定作用,Rg类皂苷有中枢兴奋作用。 2.剂量、炮制、配伍不同,作用迥异 药量不同,药物的效应也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而药理效应也相应增加,这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如果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质变,药物的作用也就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所以,药物的剂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炮制前后,药物的效用不同。通过对药物进行一定的加水、加热、加辅料(如:酒、醋、盐水、蜂蜜、药汁)等炮制处理后,药物不仅在物理性状上发生改变,而且其化学成分也发生变化,

治疗高血压的21种常用中药

治疗高血压的21种常用中药 (1)龙胆泻肝丸:具有清肝火,泻湿热的作用。适用于年龄较轻,病程较短,见头痛、头胀、头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等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按肝火症状的轻重适量服用。口服每次6~9克,日服2~3次。 (2)当归龙荟丸:具有清肝泻火、通便导滞的作用。适用于体质壮实,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头痛头晕较剧,甚至呕吐抽搐等肝火较盛的高血压病。每次6克,日服2~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3)益安宁丸:具有补气活血,益肝健肾,养心安神,治疗气血,虚弱肝肾不足所致的胸闷气短畏寒肢冷手足麻木对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腰膝酸软也有一定疗效,采用十大名贵中药,是非常好的心血管中成药,口服每日1至2次每次12至18丸。适用长期服用。 (4)清脑降压片:具有滋阴清肝,潜阳降压的综合作用,适用于头目眩晕,失眠烦躁,耳鸣耳聋,舌红少苔等肝阴虚,肝火旺的高血压病。口服每次4~6片,孕妇禁忌。 (5)杞菊地黄丸:具有滋肾阴,清肝热的作用。适用于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眩晕,眼花目涩,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年老体弱,病程较久的高血压病。每次9克,日服2次,适用长期服用。 (6)安宫降压丸。功用:清热镇惊、平肝降压。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晕目眩、脑涨项痛、心悸、失眠、多梦、易烦易躁等症。每次1~2丸,一日2次。 (7)降压避风片。功用:清热平肝、降火。主治:肝火上炎型高血压,头痛、目赤、口苦、烦躁易怒等。每次3~6片,一日2次。本

品是一种中西药配伍组方的中成药,含有利尿剂,请勿与西药利尿降压药合用,糖尿病者慎用。 (8)复方羚角降压片。功用:平肝抑阳。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晕目眩、风气内动,及有中风先兆等。每次4片,一日3次空腹服。本品可预防脑卒中。 (9)降压灵片。功用:清热利水、平肝潜阳。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痛、头晕、耳鸣、眼涨、烦躁易怒。每次6片,一日3次。 (10)降压袋泡茶。功用:清热泻火、平肝明目。主治:肝火上炎或肝火亢盛型高血压,头痛、目赤、面红、耳鸣、口苦、小便黄赤等。本品是药品不是保健品。沸水泡饮,每次1袋,一日3次。(11)降压丸。功用:清肝滋肾、泻火。主治:肝阳上亢型或肝火上炎型高血压,头痛眩晕、耳鸣、腰痛等。每次6克,一日3次。(12)罗布麻降压片。功用:平肝潜阳、熄风活血。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晕头眩、动脉硬化和血脂升高等。每次4~6片,一日3次。 (13)高血压速降丸。功用:清热熄风、平肝降逆。主治:痰火壅盛型高血压,头晕目眩、头涨头痛、项强颈痛、颜面红赤、烦躁不宁、言语不清、步履不稳、知觉减退等症。每次20小丸,一日2次。 (14)牛黄降压丸。功用:清心化痰、平肝泻火。主治:痰火壅盛型高血压,头目晕眩、烦躁不安等症。小蜜丸每次20丸,一日3次。 (15)山绿茶降压片。功用:清热解毒、平肝潜阳。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高脂血症,眩晕耳鸣、头痛头涨、心烦易怒、失眠多梦。每次4片,一日3次。 (16)山楂降压片。功用:滋阴平肝。主治: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眩

降血压的中草药

降血压的中草药 决明子:味苦、甘而性凉,具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等功能。决明子中蛋白质 的降压作用,与该蛋白质在肠道内分解后形成的氨基酸和多肽短链的吸收入血有关。决明 子中低聚糖产生的降压作用,与其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的增殖有关。但是决明子药性寒凉,有 泄泻和降血压的作用,就不适合脾胃虚寒、脾虚泄泻及低血压等患者服用。 夏枯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降压中药,外形为唇形,具有利尿、清肝、降血压等功效, 叶子也可以泡茶来饮用。关于降压的有效成分,过去一直认为是其所含的钾盐。采用夏枯 草汤夏枯草、元参、黄芩、龙齿、珍珠母、生地等治疗1、2级高血压40例,结果显示总 有效率92.5%,夏枯草汤治疗辨证为肝火上炎、络脉郁滞型的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降低 血压及脉压的效果,还可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多吃防治高血压的食物,如菌类:灵芝、黑木耳、白木耳、香菇。 叶菜类:芹菜、茼蒿、苋菜、汕菜、韭菜、黄花菜、荠菜、菠菜等。 根茎类:茭白、芦笋、萝卜、胡萝卜、荸荠、马蹄。 花、种子、坚果类:菊花、罗布麻、芝麻、豌豆、蚕豆、绿豆、玉米、荞麦、西瓜子、向日葵子、莲子心。 胡萝卜粥:用鲜胡萝卜120g切碎,同粳米100g煮粥食用。 芹菜粥:连根芹菜90g切碎,同粳米100g煮粥食用。 大蒜粥:大蒜30g放入沸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再取粳米100g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后,重新放入大蒜再煮一会儿食用。 荷叶粥:用鲜荷叶一张煎汤代水,同粳米100g煮粥经常食用。 葛根粉粥:用葛根粉30g,粳米100g同煮为粥,作为早餐食用。 炖海参:水发海参30g,加水适量,文火炖烂,加入适量冰糖融化后食有。 限制食盐量:对于血压正常或偏高的患者来说,限制食盐量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食疗:自制火麻生态茶可降血压,取适量的火麻仁、番石榴、决明子、桑葚、黄精、 槐米、莱菔子、葛根、黑木耳碾碎泡茶,不但可降血压,还可降血糖、降血脂。当然也有更 方便的办法,就是直接选择火麻生态茶来饮用,效果一样。 不要抽烟:吸烟者属于患高血压疾病的危险人群。烟草和尼古丁会引起血压暂时的升高,也是慢性高血压形成的原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