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播学教程课后答案

传播学教程课后答案

传播学教程课后答案
传播学教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体”?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他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communication)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可以说,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关系的系统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中。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传播,人际~、群体~、组织~和大众~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它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和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

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既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多变量的系统,充满着不确定性。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信息活动的主体——人能够凭借这种可塑性和创造性,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和隔阂,使之不断完善。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导致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中的特有属性,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还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

律的制约,而多个复杂变量的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4.什么是“传播隔阂”?

指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系统的参与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利益、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传播上的无意误解或有意曲解。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

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但其存在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传播学的价值就在于引导人们从信息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分析和解决信息系统中的传播隔阂。

第三节

1.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传播观的出发点?

(1)精神交往概念和现代的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二者都可以理解为“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2)将它作为理解人类传播现象的基本出发点,将它放在人类社会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能够克服行为主义传播学研究的局限

(3)从这个理论角度出发,有利于我们对传播关系的本质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如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相互联系和制约作用

(4)以它为出发点,能使我们从信息生产的过程和结构中寻找信息消费和信息产品的特性2.试述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A)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B)的辩证关系

一定的A与一定的B相适应

(1)人类的A起源于B

(2)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A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3)A关系反映着B关系

但同时,A还具有其独立性和能动性的一面

(1)A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B的发展

(2)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3)A的规律具有特殊性,它作为人类精神和心理活动,在考察时必须重视其复杂性和特殊性

3.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本质区别在于看待研究对象的眼光和视角不同。

在行为主义传播学中,传播基本上是被作为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来看待的,他们往往单纯的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

而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要求把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不但要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而且要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所观察的视野更加宽阔。

第二章

第一节

1.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语言?

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因为它使相互支持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劳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进化,最终出现了分音节的语

言。而脑和为它服务的器官、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反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展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最终形成了人类社会及其以语言为核心的信息传播系统

2.人类语言具有哪五个特点?

(1)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

(2)与本能相关的声音较少,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具有逻辑性

(3)具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

(4)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自主发声

(5)能够自主地赏娱音声的节奏和韵律

3.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能动性和创造性

与动物界几乎没有增加发声类型不同,人类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无穷的创造力。人类的语言活动不仅是人类对自然界和进行能动改造这一总体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它还不断创造和发展着自身,不断开创着崭新的语意世界。

通过体内信息功能体外化和社会化,人类以一种效率极高的信息传播方式完成了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

第二节

1.人类传播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各种媒介依次叠加,使得社会信息系统不断发达。

(1)口语传播时代:语言是在人类劳动和社会协作活动中产生的。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但作为音声符号的口语由于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巨大限制,只能使用于较小规模的近距离社会群体或部落内的信息传播

(2)文字传播时代:文字是在结绳符号和原始画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它使得信息能够长久保存下来,人类文化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字依据,并能传到更遥远的地方

(3)印刷传播时代: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上,这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做出的两大贡献。15世纪40年代,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古登堡印刷术为现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使教育和文化得到普及

(4)电子传播时代: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从电报、电话,到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电子媒介的数字化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影像信息系统,也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2.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是什么?其产生有什么意义?

文字它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意义:文字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与经验积累和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有限的记忆力;打破了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文化传承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3.试论述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对印刷传播发展的贡献和古登堡印刷术的意义

(1)中国印刷术的发明为印刷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基础。宋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与近现代的铅字排印基本原理完全相同,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中国印刷术的流传,为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基础,也为推动世界文明和人类传播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印刷机,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经过欧洲工业革命的推动,印刷技术不断革新,为现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同时也使文化教育得到普及,对经历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4.试论述电子传播的发展在人类传播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电子传播最重要噢贡献之一在于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播。从人类社会信息系统的发展角度看,电子媒介的里程碑式意义在于: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传播及历史保存,它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的诞生,电脑的出现意味着人的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的进程。

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形成了新形式的多媒体传播。总之,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全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化社会。

第三节

1.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A)与社会发展之间(B)的关系?

(1)B→A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动力推动下,新的传播媒介不断被发现和创造出来,使社会信息系统不断走向发达和完善

(2)A→B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进一步增加了信息和信息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也由此诞生

2.试述传播学家哈特对媒介系统的分类

(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它们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

(2)再现的~ :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

(3)机器~ :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等。不但传播一方需要使用机器,接受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

三类媒介按照先后顺序依次累积出现,人类传播媒介手段日益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

3.什么是信息社会?它具有哪些特点?

是指信息成为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特点:

(1)产业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主体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交易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4.体外化信息系统经历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正在迎来一个从新统合的时代。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20世纪50年代以后,分散的媒介系统在各自的领域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功能也越来越强。90年代以来,各种不同的媒介功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由分散的媒介系统所执行的不同的媒介功能,今后将会统合到信息高速公路这一综合的信息传播系统当中。人类的社会信息系统已经超越了高度分化和多元发展阶段,迎来了重新统合的时代。同时系统规模更加巨

大,结构更加复杂。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及人的延伸”:媒介是人的延伸,不同的传播媒介也就是不同感官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社会信息系统越巨大化,结构越复杂化,人类对它的控制就越间接、越需要在更大范围内的合作。

第三章

第一节

1.简述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在一定的指代和表述关系中产生,可以在形式上独立存在,但和指称的对象事物和意义密不可分,人们以符号为介质从事信息传播,这种交流互动只有通过传授双方的对符号意义的解释才能获得。符号又可以理解为能指,通常表现为声音或图像,能够引发人们对特定对象事物的概念联想。

2.象征符具有哪些特性?

(1)必须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2)不仅能够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3)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通过传统、通过学习来继承的

(4)可以自由创造,象征符与其指代的对象事物之间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具有随意性。象征符的作用已经超出了知觉的层次,而具有表象和概念的功能。一种对象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示,而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种事物。语言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征符体系。象征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同一个象征符在不同社会里会有不同的解释。

3.非语言符号有哪些类型?

(1)语言的符号的伴生符,如声音的高低、大小、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大小、工整度等。也称为副语言。不仅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本身也具有自己的意义。加强语言符号的作用或传递着语言符号以外的信息

(2)体态符号,如手势、动作、表情、视线、姿势等。可独立使用,也可与语言并用。在形成语境(传播情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更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如仪式和习惯、服装和饮食、音乐和舞蹈等。象征性和体系性是这一类符号的特点

4.符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1)表述和理解功能。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需借助可感的物质形式。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反馈的过程也伴随着在符号解读基础上的再次符号化活动

(2)传达功能。意义具有了一定的物质形式,由符号承载,才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3)思考功能。思考是内在意识活动,是内在的信息处理过程。思考本身就是一个操作符号,在各种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第二节

1.什么是意义?意义是如何产生的?

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交流的一切精神内容,都包括在意义的范畴之中,它与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在与自然和社会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不断地认识和把握对象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并从中抽象出了意义。

2.符号的意义有哪些分类?

(1)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前者是符号的字面意义,是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前者具有相对稳定性,后者较容易发生变化

(2)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外延是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内涵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3)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现实世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之异同的意义。区别性意义是通过分析符号间的关系来显示的

3.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暧昧性和多义性?

(1)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性。如“水果”一词,包容范围很大,西红柿、西瓜等属于“水果”还是“蔬菜”,一般人很难分清

(2)语言符号的多义性。指一种符号具有两种以上的意义,使人判断不准应该属于哪一种。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暧昧性有时会成为人们之间沟通意义的障碍,但这种障碍不是难以克服的人们可以借助传播过程中的其他条件或情景来消除语言符号的暧昧性和多义性。而且,人们还能运用语言符号的这一特点来创造和表达新的意义

4.情景意义指的是什么?在传播过程中,处符号本身的意义之外还有哪些意义在起作用?

情景意义是由情景符号及其相互组合形成的意义。情景是由参与传播的时间、地点、人物、场景、氛围等附随性情景要素构成的,它们所携带的意义会对符号文本系统的意义产生影响,并对传播效果形成制约。

在传播过程中,除符号本身的意义外,传播者的意义,受传者的意义以及传播情境所形成的意义也在发挥作用。

(1)传播者的意义。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但符号有时并不能正确传达我们的意图或本意。符号本体的意义与传播者的意义未必是一回事

(2)受传者的意义。对同一组符号构成的讯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符号本身的意义与受传者接受到的意义也未必是一回事。每个受传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等社会背景来理解和解释符号的意义的。受传者的意义既不等于传播者的意义,也不等于符号本身的意义。

(3)情境意义。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制约。总之,意义不仅存在于符号本身,而且存在于人类传播全部过程和环节当中。

第三节

1.什么是象征行为?它有哪些特征?

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维感情的行为

特点:它使象征符的字面意义向符号的类比或联想意义转化。

它具有智慧性,需要在某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之间巧妙地建立起联想关系。

它总是一定社会实践和社会文化的产物,并且需要得到较多社会成员的认同,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约定性

2.为什么说象征能力是人类特有的基本能力?

通过这种能力,人们能够发现宇宙和社会万事万物的象征关系,并从个别事物和眼前事物、从包罗万象的具体性和千变万化的多样性的束缚中把自己解放出来,进入一个自由的传播境界。

利用完整的象征符体系,人类能够保存和传达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协调和控制社会行为,创造和继承社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象征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化、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机制。

3.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的作用是什么?

意义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两层含义:

(1)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

(2)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或文化背景。

意义的交换或互动只能通过共通的部分来进行。作为社会互动过程的传播,其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扩大传播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和互相理解。如果传受双方没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传播。

4.简述米德的“主我”(I)和“客我”(me)理论

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伴随着意义的传播活动而形成的。

自我是“主我”和“客我”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

“客我”意识只有通过与他人的意义交换(即传播)才能得到。

“客我”和“主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于社会。

5.谈谈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在现代文化中,人们把各种各样的事物作为符号加以利用,为其赋予某种象征意义,与他人交换这种意义,并通过意义的交换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我们的生活空间正在成为一个符号空间或意义空间。(作用)

现代文化的象征性不仅局限于消费领域,现代社会的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生活与娱乐领域也充满了新的象征符和新的象征意义。(范围)这不仅由于乐于追求新事物、新意义,也是由于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众多的人参与象征符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手段。(原因)

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其结果必然会带来象征符创造活动的活跃化和象征体系的多元化、多样化。但另一方面,象征符的过滥提供和过频变动也会造成意义、价值和规范的流动化和无序化,使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和行动产生混乱。(影响)

第四章

第一节

1.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要素?

(1)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2)受传者。又称信宿,指的是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受传者并不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相反它可以通过反馈来影响传播者

(3)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

(4)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5)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信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

2.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意义是什么?它有什么缺陷?

这个模式的提出在传播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首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后来大众传播的

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思路形成的。

但是,作为早期的过程模式,这个模式还不完全,这主要表现在它属于一个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3.简述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要点如下:

(1)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

(2)模式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者这些角色(3)这一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但也有一定的缺陷:首先,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现实情况不符。其次,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4.简述传播过程的特点

(1)动态性。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

(2)序列性。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顺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3)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结构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构特点。此外,各环节或要素本身有各自的深层结构

第二节

1.简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1)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个体系统,人内传播

(2)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3)个体系统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大众传播,也不外是现代社会各种传播系统中的一种

这一模式的特点和贡献在于揭示了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

2.什么是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即把传播看做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在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它最早起源于日本,是在对美国的主流传播学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摆脱了美国狭隘过程研究的框架,把传播学的研究课题扩展到传播与社会变革,传播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等问题上

3.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有什么特点?

它把人类交往分为三种类型:

(1)与人的体能有关的“能量交往”

(2)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的“物质交往”

(3)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即符号(信息)交往。符号交往过程也就是传播

过程,它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与社会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一图式能够用于各种传播类型,可以称得上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

4.用唯物史观看问题,应该如何把握社会传播的总过程?

(1)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社会成员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就是我们所说的传播关系

(2)考察信息传播,要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

(3)精神生产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一个社会中精神生产的性质,取决于这个社会的精神生产力水平和精神生产关系的状态。

(4)作为精神生产关系的传播关系中同样存在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四个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传播这个总体过程的运动

总之,唯物史观是在与宏观社会结构的普遍联系上来把握社会传播过程的,社会传播结构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传播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结构。

第五章

第一节

1.简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的理论

自我可以分解为两方面。

(1)主我: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表现出来。

(2)客我: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3)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4)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互动的介质是信息——“有意义的象征符”

2.简述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1)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把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对自己采取行动

(2)“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

(3)自我互动过程中,人脑中会出现关于他人的期待,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重新加以组合

(4)自我传播同样具有社会性,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通过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

3.什么是基模或认知基模?它有哪些特点?

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认知基模的存在,使人能够快速有效地认知、分析和判断新信息或新事物。

特点:(1)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随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

(2)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树形图

(3)基模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

(4)基模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功能

第二节

1.简述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联系中形成的。包括三方面:(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

(2)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

的情感

“镜中我”也就是“社会我”。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

2.为什么说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人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它的传播手段多、渠道广、方法灵活。人际传播的核心媒体是语言。声音又分为声音语言、书写语言。体态、表情、眼神、身体接触以及服装、发型等都是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体

第六章

1.群体压力对群体成员的意见表明会产生什么影响?

(1)定义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2)产生原因: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人为了进行有效的社会合作,需要对多数人的意见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和让步。

(3)影响:群体压力也会带来错误的判断,形成对多数意见的盲目服从,其原因:

(a)信息压力: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

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

率要大于少数人,个人对多数意见

会持较信任的态度

(b)趋同心理:遵从性。个人希望与群

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

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少数意见

的中坚人物的作用不可忽视,中间人

物的意志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态

度表明的强烈性可以对多数派产生有

利的影响

2.匿名性原理在集合行为中会起什么作用?

一些平时循规蹈矩的人在集合行为中作出越轨行为,因为集合使他淹没在人群中,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下,宣泄原始的本能冲动

3.企业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主要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作用?

(1)公关宣传(PR):组织为了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建立和保持和谐关系而进行的各种宣传活动。举办大型公共活动以引起大众传媒的注意和报道、主办新闻发布会等为传媒提供报道材料,是现代公关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组织体开展公关宣传的最终目的是广泛取得社会的支持和理解,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2)广告宣传:广告是一种以付费形式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的大面积宣传活动。非商业广告和商业广告。提高企业和商品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影响

(3)企业标识系统(CIS)宣传:企业表征系统。企业组织使用统一的象征符号系统来塑造、保持或更新企业形象的活动。三个要素构成:企业理念与价值标识;行为规范标识;视觉或听觉形象标识。CIS宣传主要是利用普遍接触和重复记忆机制来系统塑造企业形象的宣传活动

第七章

1.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特点:(1)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

专业化媒介组织

(2)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专业化手

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

(3)对象是一般的社会大众,即“受

众”

(4)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和文化属性

(5)传播的单向性很强

(6)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2.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H.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a.环境监视功能

b.社会协调功能

c.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2)C.R.赖特“四功能说”——《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

a.环境监视功能

b.解释与规定功能

c.社会化功能

d.提供娱乐

(3)W.施拉姆的综合功能说——《传播学概论》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搜集信息,解释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市场,开创经济行为)

c.一般社会功能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a.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b.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c.麻醉作用(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失去社会行动力,负面作用)

3.大众报纸(廉价“便士报”)的特点和意义

(1)19世纪30年代,纽约的《太阳报》和《先驱报》的创刊为标志:发展和普及于19C 后半叶和20C初

(2)特点:价格低廉,发行量大;内容以新闻信息、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大众生活;读者不限于特定阶层或群体,是一般大众;广告收入是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

(3)意义:在此过程大众报纸完成了两个转变:“观点纸”到“新闻纸”,政党经费运营市场到市场化和企业化运营,即报纸成为以“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宗旨的信息产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

4.电视的媒介特性及其发展

(1)特性: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给受众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提供新闻和信息,也提供文化和娱乐

(2)发展:a.数字压缩→多频道化

b.多媒体技术→表现手段多样、

传输质量高

c.电脑和网络技术→提高双向性

和互动性

d.卫星传输技术→跨国传播和全

球传播

5.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1)“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

代表:(美)J.布莱士《美利坚民主国》

(法)G.塔尔德《舆论与群集》

C.H.库利《社会组织》

a.布莱士:舆论是民主政治的基础,现实的舆论是由一个分散的、具有情绪性和偏颇性的个人印象或观点,经传播结晶为合理的公众意见的过程,报刊在此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因其具有事件的报道者和讲解员、政治主张的代言人、反映社会上读者一般意见的“测风标”三个功能

b.塔尔德:报刊对社会的最主要贡献是造就了现代舆论的主体——公众。公众与一般集群不同,有理性有知识有教养,能公正冷静的思考公共事件。只有作为公众意见的舆论才具有政治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报刊是把分散的公众连接起来的纽带,公众的规模将随着报刊的普及无限扩大,社会将进入以“流行和革新”为主的时代。

c.库利:“印刷意味着民主”,而民主只有在舆论获得某种组织性时才能成为现实。舆论实质上是组织化的群体意识和公众意识,这些意识与媒介相联系。对大众报刊的营利主义感到不满,但认为近代传媒的发达扩大了人际交流与沟通及各国人性和道德的发展。

(2)“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

代表:拉扎斯菲尔德、默顿、清水几太

郎,格林等

背景:西方对传媒的集中和垄断,使得大

众传播不仅未成为一般公众参与政治

的手段,反而成为少数人操纵的工

具,二战后媒介内容的煽情化,浅薄

化,低俗化倾向加剧。

a.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大众传播是现在沉溺

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具有

麻醉受众的神经负功能。

b.清水几太郎:现代社会由“信息的大量复制”

所支配,大众媒介作为“营利企业”和“宣传

机构”,使大众淹没于表层信息,丧失理

性思考和判断能力,类似于“心理暴力”。

c.格林:电视的煽情性和刺激性使美国人的理

性思考和判断能力急剧下降。

6.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现在社会巨大而复杂的环境,已远远超出了

人们的感性经验范围,必须通过大众传播去

把握。但大众传媒因种种原因展现给人类的

只是信息环境(环境的再现),而非客观环

境本身。即:客观环境→信息环境→环境认

知→人的行为

7.信息环境的定义及特点

(1)定义:一个社会中由个人和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2)特点:a.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

言、文字、声音、图画等信息符号。

b.信息符号按照一定结构相互组

和构成具有完整意义的讯息,传达消

息或知识且包含特定的观念和价值,

告知性且指示性,制约人的行为

c.当某类消息的传播达到一定程

度时,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

境的特色和潮流

d.具有社会控制功能,是制约人

行为的重要因素

8.大众传播在形成形成信息环境方面的优势

(1)可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信息,在短时期内给社会造成普遍的信息声势(2)信息具有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

直达性

9.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1)美.李普曼《自由与新闻》、《舆论》

(2)a.人们因为活动范围等局限,对周围事物的了解往往通过新闻媒介进行。因此人们的行为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是对新闻媒介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而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往往把“拟态环境”当做客观环境本身看待

b.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且由此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该机制使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即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媒通过对象征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第八章

1.麦克卢汉的媒介观及评价

2.“电视人”和“容器人”

(1)媒介不仅通过其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和行为,而且它的出现、使用和普及和其所形成的媒介工具环境本身,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和性格

(2)a.“电视人”(林雄二郎),伴随电视普及而诞生成长的一代,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跟着感觉走,性格孤僻、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较弱

b.“容器人”(中野牧):在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孤立、封闭的“罐状”容器;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立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对方内部,因为彼此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认同,但很容易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各类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建立在对现代人的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的批评基础上

3.“媒介依存症”的特点

(1)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

(2)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

依据

(3)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

现实的社会互动

(4)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

4.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佐藤毅)电视与日本人的自私化和“充欲主义”价值流行的关系:电视作为一种商品,是人们欲望追求的对象,也是唤起和引发人的占有欲和享乐欲的媒介,在追求过程中日本人的价值观发生变化,由勤俭、对社会的奉献价值转为个人享乐和“充欲”价值,即“他律欲望主义”

5.新媒介的定义,特点及意义

(1)定义: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转型传播媒介,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电子出版物,互联网等

(2)特点:a.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大大

改善传统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加互动性

b.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

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c.媒介资源丰富化→改变少数传

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社会成

员和群体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基础条

d.信息传播全球化→把人类传播

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使人们的认知判断

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简而言

之,新媒介正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重

大变革

6.“电子乌托邦”思想

(1)内容:对媒介技术的发展无条件乐观,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

(2)评价: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待基础之上。是不对的。因为理想社会形态的出现并不由单纯的技术可能性得到必然保证,而需要更为复杂的社会条件(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合理化以及人自身素质的提高等)

7.大众传媒的特点

(1)地位稳固:社会组织,由自身的组织目

标和组织结构

(2)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

(3)比其他类型的传播者地位更优越、力量

更强大

(4)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远超一般社会

群体),制约社会信息环境的主要变量

8.大众传播的组织目标

(1)经营目标:面对市场是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作为商品在商场上销售出去。传媒的经济来源:广告收益(广告主的压力)和信息产品的销

售收益(发行量、收视率等,受众的压力)

(2)宣传目标:包括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行使某种权力或社会影响力等。通过言论活动、报道活动及传播内容的选择和提供实现

(3)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力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大众传媒活动。原因:作为公众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和公共财产的使用者,大众传媒满足社会信息需求、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9.把关人理论

(1)美.库尔特卢因,“把关人”: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

(2)怀特的新闻选择把关模式:社会上存在大量新闻素材,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有闻必录”,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一道关口,受众接受到的新闻只是少数

(3)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盖尔顿和鲁治):时间跨度、强度或阀限价值(重要性)、明晰性、文化接近性、预期性、出乎意料性、连续性、媒介内容的组合性、社会文化价值。新闻筛选三前提:

a.附加性前提——新闻要素多

b.补偿性前提——某些要素较突出

c.排除性前提——新闻要素含量偏低则不太

可能入选。

所以,新闻价值或要素所体现的主要是新闻选择中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

(4)把关实质:把关是个复杂过程,既要分析新闻价值,也要考虑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原因:

a.大众传媒依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

标准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共加工活动

b.新闻选择受经营目标、受众需求及社会

文化等多种因素制约,与媒介方针、利益

一致的内容容易入选

c.把关是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

第九章

1.传播制度的定义

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起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充分体现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2.国家和政府对传播的政治控制(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

(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主要)

(2)对媒介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与国家制度或意识形态有关的内容,国家安全及国防机密,名誉侵权和隐私侵权,淫秽和非法出版物,对公众利益和社会文明风气有害的其他内容)

(4)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3.极权主义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1)对社会事物进行评价和判断时,不是从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而是从与外部权力或权威的关系上考虑问题的认知态度‘的思维方式,也称权威主义

(2)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产生于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气候,最大特点是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利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主要内容:

a.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

制国家的利益

b.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不得

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

c.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合法的检查

d.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

为,应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5.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被主要采纳)

(1)形成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代表:约翰米尔顿《论出版自由》、托马斯潘恩、托马斯杰弗逊等,也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2)核心: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主要原则:

a.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当局的特别许可

b.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

c.新闻出版不应该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任何强制

d.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得到同样的保证

(3)评价:早期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力的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它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联系在一起,其保障的并非全体社会成员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注定不能实现最初的社会理想,而成了现今对内维护资本利益、对外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

6.社会责任理论(被主要采纳)

(1)20世纪后传媒垄断程度上升,自由主义理论强调传播者的权力而忽视公众,谈论思想自由忽视传播的私有营利性质→美“新闻自由委员会”40年代《自由与负责的报刊》,强调大众传媒对社会和公众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是对自由理论主义的修正。目的:防止传媒垄断引发社会矛盾的激化及传媒内容的庸俗化导致社会道德和文化堕落

(2)主要原则:

a.大众传播具有很强公共性,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b.媒介的新闻报道和新闻传播应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c.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传播宗教、种族歧视内容

d.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味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3)评价:媒介自律很难做到,该理论的实际效果微乎其微

7.受众(民主)参与理论

(1)70年代后社会信息化发展、媒介垄断程度达到新高度,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提高而现实中缺乏可利用的传播资源→美、日等发达国家出现,要求大众传媒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

(2)核心价值: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主要观点:

a.任何民众个人和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权

b.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非媒介组织、广告主、宣传家存在

c.社会各界都应有自己的媒介

d.小规模的双向互动性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3)评价:反映了一般民众因社会责任论没有改变现状而对其产生的失望心理,但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众参与理论属于体制外的规范理论

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1)新闻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2)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3)新闻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项社会职能,应持真实性、高品味、高质量的原则

(4)新闻传播事业有重要经济功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服务于国民经济

第十章

1.大众的定义及特点

(1)定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及大众传播的发展,形成的末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不同于初级群体、群集和公众

(2)特点:规模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社会属性)性、无组织性、同质性(行为倾向同一)、匿名性、流动性

2.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一些保守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对工业革命后工人和劳动大众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感到恐惧和危机,充满了正在失去权力和影响力的贵族阶级对崛起的大众的仇视心理和偏见,其观点并无可取之处

(2)对法西斯集权主义的批判:30年代后,卡尔曼海姆。认为法西斯势力破坏了包括家庭在内的所有中间群体,使人们变成孤立、分散的大众人,并通过暴力强制和宣传动员加以操纵,使他们变成法西斯主义的狂热支持者。着眼于产业化和资本主义大众民主制的内在矛盾,分析大众的“异化”及其社会结果,并试图由此说明法西斯体制出现的社会原因

(3)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50年代始,主要考察美国当代各种社会病理现象

a.密尔斯:新中产阶级即白领阶层蓝领一起构成了美国社会的“大众”。大众的状态以及他们与权力精英的矛盾,是美国各种社会病理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b.李斯曼:主要从人的社会性格或社会适应方式的变化来说明大众社会的成因。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人们的社会适应方式从“传统型”到“内向型”到“外向型”的变化,现代人的行为具有过多“趋同”倾向,社会成员的自主性降低、均质性增加,成为无个性的一般大众

c.孔豪瑟:现代大众社会具有双重性质,大众易受精英的操纵,精英也易受大众的压力和影响;现代大众社会的特点:中间社会群体衰退、人际关系淡漠和孤立性、社会权力的集中性、大众传播导致的文化均一和流动性

(4)评价:触及到现代社会的许多重要课题,但其精英史观(精英是历史主宰、大众软弱无力易受操纵)是错误的。该理论并非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和方法,把现代社会作为原子化的大众社会,对理解现代社会有帮助

3.作为“大众”的受众观和“拷贝的支配”

(1)大众社会论的受众观(核心观点):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大众本身,受众具备大众的一切特点,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存在。有失偏颇

(2)清水几太郎: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因为环境的扩大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人们与多数实物不能保持接触,要了解他们只能通过传媒提供的第二手信息即拷贝),拷贝的支配易转化为“心理暴力”(利润原理:激发人的原始本能营利;政治或宣传原理:拷贝选择和加工麻醉大众)。由此现代人无条件地放弃了自己的批判能力,形成无思想的划一主义

4.受众

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一个集合概念,最直观地体现作为大众传媒接受者的社会人群。

克劳斯,受众按其规模克分三个层次:特定国家和地区内能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最大规模),对特定传媒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定期接触的人,既接触了媒介内容又在态度和行动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有效受众)

5.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

(1)受众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集团和群体,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受众对传媒的接触虽然只是个人的活动,但通常受到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及群体规范的制约。受众的群体背景(人口统计学意义、社会关系意义)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超过大众传播的影响

(2)a.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伊里调查: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并不决定选民投票行为

b.IPP指数(既有政治倾向指数):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方面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c.分析发现:既有政治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做出的决定,基本上取决于他们原有的政治倾向而不是取决于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选择性接触假说——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说明受众具有某种能动性)

6.受众即市场

(1)19C30年代后,把受众看作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D.麦奎尔:从市场角度,受众可定义为特定的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恶社会经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费者集合体

(2)受众即市场:

a.媒介是经营组织,须在市场上交换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b.产品和服务应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c.传媒竞争的对象是消费者

(3)评价(D.麦奎尔):

a.易把传媒与受众关系固定为买方和卖方关系

b.着眼于人口统计学属性,未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c.易把“商品销售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d.传媒一方的观点,不是从受众立场出发

7.作为权力主体的受众

(1)理由:受众不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或消费者,还是社会基本成员。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应享有各种正当的权力

(2)受众权力:

a.传播权:传统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力,包括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

b.知晓权:公民对公共权利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c.传媒接近权: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媒阐述主张、发表言论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造成影响,受众有“反论权”、可发布“意见广告”,参与“开放频道”活动

8.使用与满足理论

(1)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其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

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源于40年代

(2)早期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a.广播媒介(美国郝卓格: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使得人们喜爱知识竞赛节目:竞争、求知、自我评价;肥皂剧既可以娱乐大众也可以作为人们生活的教科书。受众的动机多样)

b.印刷媒介(B.R.贝雷尔森,读书的动机包括实用、休息、夸耀、逃避等;报纸有6种利用形态即信息来源、生活工具、休息手段、获得威信、社交手段、生活习惯)

c.电视媒介(D.麦奎尔:电视节目的功效包括心绪转换效用——节目了提供休闲娱乐;人际关系效用——拟态、现实;自我确认效用——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环境监测效用——获取信息、把握环境变化)

(3)接触传媒的社会条件因素:受众的需求与其性格、兴趣等个人属性相关,也受所处的环境和社会条件制约

(4)E.卡兹《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5)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

含义:

a.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有一定的社会和心理根源

b.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语言两个条件,媒介接触可能性和媒介印象

c.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d.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满足与否

e.两种结果都将影响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6)评价:一改传媒角度为受众角度,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及其满足的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把能否满足受众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曾在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重要影响(7)意义:

a.认为受众的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有助于纠正此前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b.揭示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有利于否定“子弹论”等观点

c.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用,有利于矫正“有限效果论”,因而被称为适度效果论(8)局限:

a.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

b.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c.对受众能动性的认识仅限于内容接触方面,有局限,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力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第十一章

第一节

1.什么是传播效果?它有哪些含义?

指人的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传播概念有双重含义:

(1)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2.传播效果分为哪些层次?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1)传播效果依据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外部信息作用与人们的视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作用于人的观念或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

这些变化通过的言行表现出来,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

(2)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3.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什么是传播的逆反效果

(1)短期的预期效果,包括“个人的反应”和“对媒介自主权中宣传报道活动的反应”两种(2)短期的非预期效果,有“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发反应”两类。前者指个人接触特定信息后所发生的与传播者意图无直接关系的模仿或学习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有利于社会的,如从中学习知识或领悟人生道理。可能是反社会的,例如接触有害的传播内容所诱发的青少年犯罪等

(3)长期的预期效果,指的是就某一主题或某项事业进行的长期信息传播所产生的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

(4)长期的非预期效果

4.考察具体过程的传播之际,应注意哪些环节和要素?

(1)传播主题和传播效果——考察传播者

(2)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考察内容的主题和观点,价值取向等信息在内的因素与传播效果的关联

(3)寻系较体与传播效果——寻系是通过语言、文字、声音、图形、画面、影像等载体传递的

(4)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传播技巧指的是唤起受传者的注目,引起他们的特定心理和行动的翻译,从而实现说服或宣传之预期目的策略方法,包括内容提示法,说理法。诉讼法等。这些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5)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受传者不是完全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相反,受传者的属性对传播者起着重要的作用

5.什么是关于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的“常识理论”、现场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

(1)常识理论:即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2)现场理论:就是在传媒内部工作的人所持的观点,包括他们对传播活动的目的与性质的理解,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标准,采编业务技术规程,职业道德规范。这种理论直接支配着大众传媒的运营和日常的信息,传播活动

(3)社会科学理论:是从个人、社会与媒介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

第二节

1.什么是“子弹论”?他们反映了什么样的大众传播效果观?

它是错误的。它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它对传播过程做了过于简单的描述

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了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表明大众传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2.试分析“有限效果论”

(1)大众传播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原因,它只不过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

传播学教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体”?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他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communication)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可以说,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关系的系统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中。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传播,人际~、群体~、组织~和大众~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它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和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 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既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多变量的系统,充满着不确定性。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信息活动的主体——人能够凭借这种可塑性和创造性,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和隔阂,使之不断完善。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导致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中的特有属性,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还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而多个复杂变量的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4.什么是“传播隔阂”? 指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系统的参与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利益、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传播上的无意误解或有意曲解。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考试重点

第一章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 三、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 一、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P11-1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二、动物传播的局限:动物传播的局限P24 三、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语言的论述P26-27 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P29;口语的局限P29-30 二、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P30;文字发明的意义P31 三、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腾堡印刷机)P31-32;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 四、电子传播时代: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信息社会的概念P35 一、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哈特的媒介三分法P35-36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贝尔的社会发展三大阶段P37;托夫勒的三次浪潮P38;信息社会在经济结构上的四个特点P38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战后社会信息化的两个阶段(初级、高级)P39;社会“高度信息化”阶段的三个特点P39;世界各国建设信息社会(NII,GII)P39;我国信息化建设P39-40;对人类发展史的概要认识P40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一、符号的定义:永井田男的符号定义P42-43 二、信号与象征符:信号(signal)的特点P44;象征符(symbol)与信号不同的特征P44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三类非语言符号P45

《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答: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只统一体的信息,因为意义离开符号就不能得到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两者都不能单独引起社会互动行为。社会信息指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信息又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所以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传播即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其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它离不开符号,媒介,它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映的变化。 基本特征: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象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答: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授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答: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中。所谓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从这个定义而言,人类的社会传播,也是具有普通的系统性。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答:(1)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 (3)它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4)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答:它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因为在自然系统中,系统各部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都是依据既定的条件进行的,满足了既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条件,变会引起预期的反应。而人类社会则不同,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 4、什么是传播隔阂? 答: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communication)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可以说,社会关系式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的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和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 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充满着不确定性。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信息活动的主体——人能够凭借这种可塑性和创造性,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和隔阂,使之不断完善。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期末考试复习总结重点.doc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题型:单项选择:10个,20分 判断题:5个,10分 名词解释:5个,20分 简答题:6个,30分 论述题:1个,20分 考试内容: ?传播学形成的时期,国家(单选,判断): 答:传播学形成于20C初?40N的美国。 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1 )传播事业最发达——社会条件 (2)德国纳粹党执政后,大批欧洲学者逃亡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 传播学诞生的条件: (1 )主观——人类的认识能力空前提高,相关的社会科学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基础。在此 背景下传播现象的全面把握和科学认识,终于成为可能。 (2 )客观——传播的作用和影响凸显,特别是传播活动的相对独立化、职业化给人们带来 了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终于唤起了全社会对传播现象的高度重视。 ☆2.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一个集大成者及其贡献(单选、判断、简答): 答:四大奠基人:

(1)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学家: a. 主要内容: 传者- 讯息-媒介- 受者-效果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一媒介分析-受者分析T效果分析 b. 贡献: ①提出了传播学的5W模式:谁(who X说什么(what \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 \对谁说(to whom X产生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②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 ③提岀了社会传播的三个功能:监测环境的功能、协调社会的功能、传承社 会遗产的功能 (2)卢因美籍德国人,社会心理学家: 贡献: ①首创了“场论与“群体动物论”(个人受群体影响) ②提岀了“把关人”的概念 (3 )拉扎斯菲尔德——美籍奥地利人,社会学家: a. 1940年“伊里调查”假说(与卡兹一起进行,《人民的选择》): ①政治既有倾向与选择性接触机制(既定的政治自由倾向决定选 择性接触媒体) ②意见领袖——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

传播学教程课后题答案第111章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只统一体的信息,因为意义离开符号就不能得到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两者都不能单独引起社会互动行为。社会信息指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信息又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所以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传播即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其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它离不开符号,媒介,它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映的变化。 基本特征: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象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授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中。所谓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从这个定义而言,人类的社会传播,也是具有普通的系统性。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1)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 (3)它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4)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它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因为在自然系统中,系统各部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都是依据既定的条件进行的,满足了既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条件,变会引起预期的反应。而人类社会则不同,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 4、什么是传播隔阂? 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传播学教程期末考试重点

传播效果P172 1.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①环境认知效果 ②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③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早期的“子弹轮”或“皮下注射论” 了解典型案例、理论主旨以及不足之处(P176-177全部) “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P180 1.“传播流”研究的三部曲:《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创新与普及》 2.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 ①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它只不过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而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 ②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即便是在这种强化过程中,大众传播也并不作为唯一的作用因素 ③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起作用;二是其他中介因素也起促进作用 ④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 ⑤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信源的性质、内容的组织)和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强调了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P182 1.传播主体怎么影响传播效果 2.信源的可信性效果: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 3.“休眠”效果: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度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立即发挥,而是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这种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P184 1.一面提示: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对己有利的判断材料。 2.两面提示: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提示对立一方的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 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1.意见领袖的概念: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2.意见领袖的四大特征: ①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②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③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④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传播学教程期末复习提要

传播学教程期末复习提要 一、单选(201) 二、名词解释(45) 1.5w模式: 答: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1948年,他在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为“五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这五个W分别是英语中的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 2.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答:(1)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CE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成为“循环模式” (2)该模式里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接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 (3)该模式的重点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3.信息环境(拟态环境) 答:大众传播是以传达信息、提示外部环境变化为基本职能的社会信息系统,但由于这个系统得内部组织结构和活动规律的制约,它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客观环境本身,而是环境的再现,或者叫做信息环境。所谓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4.“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答: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宣传之际,通常会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称为“一面提示”另一种是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 5.意见领袖 答:在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进行“伊里调查”中发现,人们做出投票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即意见领袖,这部分人占调查对象总数的21%。据此,研究人员做出了两极传播的推测,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6.知晓权 答:知晓权在广义上来说,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从狭义上来说,知晓权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利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查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7.传媒接近权 答:传媒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播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8.电视人和容器人 答:⑴林雄二郎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中,明确提出“电视人”概念。所谓“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圣才出品】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本章概要】 本章梳理了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的相关知识,重要程度三颗星。 本章须记忆和理解的考点包括:传播的定义、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传播与信息、社会信息系统、精神交往理论、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本章的重点包括:传播与传播学的定义、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形态、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传播★★★ 1.传播的定义(见表1-1) 表1-1 传播的定义

要点具体内容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考点二:传播与信息★★ 1.信息(见表1-2) 表1-2 信息

要点具体内容 2.社会信息(见表1-3) 表1-3 社会信息 3.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贡献 (1)把信息的概念引入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把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

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考点三:社会信息系统★★★ 1.社会信息系统(见表1-4) 表1-4 社会信息系统 2.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形态(见表1-5) 表1-5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形态

考点四: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1)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交往理论(见图1-1)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提出了精神交往理论。 ①人类的总体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一类是交往。交往是一个体现人的总体活动之关系性的概括性范畴,它既包括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也包括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交往与生产密不可分。 ②人类的生产活动可以分为两类:a.物质生产,即生产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此相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活动;b.精神生产,即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生产,与此相应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构成了人类生产活动的总体,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则构成了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两者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交往活动的总体发展。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郭庆光版传播学教程)考研笔记(七)、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郭庆光版传播学教程)考研笔记(七)、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7.23)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人类传播具有过程性和系统性。 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社会传播的系统模式: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来考察社会传播。 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 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1、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人内传播。 2、个体系统与其他各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3、个体系统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 马莱兹克的系统传播模式:《大众传播心理学》67页 把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包括: 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 2、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 3、影响和制约媒介和讯息的因素: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制约媒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传者对媒介的印象,这种印象是基于平时的媒体接触经验形成的。 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把传播看做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在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 把人类交往分为三种类型: 1、与人的体能有关的“能量交往”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资料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在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目录 隐藏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1.4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2.4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3.4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4.4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5.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5.4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6.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6.4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七章大众传播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7.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7.4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8.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8.4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9.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9.4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章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详解 10.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10.4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11.1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整理版郭庆光课后习题答案(全)

传播学教程整理版答案(全)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答:①这是由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提出的。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无知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可以将信息分成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②社会信息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也是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与其他信息一样具有物质属性。而社会信息及传播又有其他信息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就是它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第一,社会信息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第二,即便是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的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社会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异同点)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也就是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的基本特点有: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它是一个单个人或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与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双向性有强弱之分,但任何一种传播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传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具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信息的传播要进过符号的中介,就意味着传播也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答:①施拉姆认为,传播与社区关系密切,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社区是指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关系是纵向或者横向的。 ③传播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都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答:系统科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从这个定义上说,人类社会的传播也具有普遍的系统性。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这五种不同的传播类型实际上也是五种不同的传播系统。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答: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的一个基本系统,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社会信息系统通过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与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来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开放性是执行其对内对外功能的一个重要前提。 ②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答:双重偶然性是由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题型:单项选择:10个,20分 判断题:5个,10分 名词解释:5个,20分 简答题:6个,30分 论述题:1个,20分 考试内容: ☆1.传播学形成的时期,国家(单选,判断): 答:传播学形成于20C初-40N的美国。 诞生于美国的原因: (1)传播事业最发达——社会条件 (2)德国纳粹党执政后,大批欧洲学者逃亡到美国,推动了美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 传播学诞生的条件: (1)主观——人类的认识能力空前提高,相关的社会科学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基础。在此背景下,对传播现象的全面把握和科学认识, 终于成为可能。 (2)客观——传播的作用和影响凸显,特别是传播活动的相对独立化、职业化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终于唤 起了全社会对传播现象的高度重视。 ☆2.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一个集大成者及其贡献(单选、判断、简答): 答:四大奠基人:

(1)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学家: a.主要内容: 传者→ 讯息→ 媒介→ 受者→ 效果 ↓ ↓ ↓ ↓ ↓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者分析→效果分析 b.贡献: ①提出了传播学的5W模式: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 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了什 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②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 ③提出了社会传播的三个功能:监测环境的功能、协调社会的功 能、传承社会遗产的功能 (2)卢因——美籍德国人,社会心理学家: 贡献: ①首创了“场论”与“群体动物论”(个人受群体影响) ②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 (3)拉扎斯菲尔德——美籍奥地利人,社会学家: a.1940年“伊里调查”假说(与卡兹一起进行,《人民的选择》): ①政治既有倾向与选择性接触机制(既定的政治自由倾向决定选 择性接触媒体) ②意见领袖——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发挥影 响(“二级传播”)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就是物理载体与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与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与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就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社会信息就是物质载体与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与意义的统一。 2、什么就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就是什么? 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 ①社会传播就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与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就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就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就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就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就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就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就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传播(communication)与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与关联性。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就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与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与地位。可以说,社会关系式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就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就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就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就是什么? 社会信息系统就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的功能就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与协调,收集、整理与传达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 社会信息系统就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与功能,与其她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她子系统相互交织、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 社会信息系统就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社会信息系统就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充满着不确定性。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 社会信息系统就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信息活动的主体——人能够凭借这种可塑性与创造性,不断发现与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与隔阂,使之不断完善。

传播学教程期末复习

传播学教程期末复习 第二版郭庆光著 第四章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1).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者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传播者可是个人,也可是群体或组织) (2).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受传者可是个人,也可是群体或组织) (3).讯息: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织,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4).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5).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双向性/互动性)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1、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2、香农—韦弗模式 3、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4、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5、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微观:人内传播,人际传播 中观:群体传播,组织传播 宏观:大众传播 第五章 一、人内传播:也成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 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二、人内传播的特点:1过程不是孤立的,2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3积 极地能动反映,4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三、1.米德的“主我和客我”理论 2.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3.内省式———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 一、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 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二、人际传播的特点 1、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媒介) 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丰富和复杂,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多种渠道和多种手 段的配合(讯息) 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反馈) 4、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5、传播者、受传者可以是个人(传播者、受传者) 第六章 一、群体传播: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 个人的集合体 库利初级群体韦伯团体威瑟组织群体 次级群体一般群体非组织群体二、组织传播 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书面媒体,会议,电话,计算机通信系统 组织外传播的媒体形式:报刊,广播,电视,公共宣传,广告宣传 第七章 一、大众传播: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二、大众传播的特点 1.专业化媒介组织(传播者) 2.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受众) 3.双重属性(讯息) 4.先进的传播技术,产业化手段(媒介) 5.互动性不强(反馈) 6.制度化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1)环境监视功能 (2)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期末笔记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期末笔记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传播? 1、共享说 2、影响说(劝服说) 3、反应说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章传播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传播的产生和发展 一、人类传播的发展阶段 (一)口语传播时代 优点: 信息内容丰富 环境对信息传播的限制被打破,具有把声音同它们所指的对象分离的特征。 缺点: 较多受到人的社会地位和所处地域的限制 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影响信息的客观性 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准确性缺乏保证 信息保存能力差 (二)文字传播时代 人类传播突破时间、空间的条件限制 具有将信息准确可靠固定的作用 使今后历史有了可靠记录,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宣告结束 (三)印刷传播时代 改变了文字传播的传统社会结构,打破了少数人通过文字垄断进而对整个社会思想文化体系进行垄断的状况 提供了面向全社会同时大规模传播信息的可能 印刷术的使用和相同内容书籍的副本的增加为人类保存信息提供了可靠手段(四)电子传播时代 传播速度进入了同步化时期 信息传播的内容更加多样化、通俗化、公开化 广播、电视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广播、电视等媒体特殊的传播形式使人类形成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第三节传播学的五位奠基人 一、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1902-1980)美国政治学家 主要贡献: 战时的宣传研究 5w 内容分析 三大功能——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 主要著作: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二、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1890-1947)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

传播学教程思考题答案

《传播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的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首先信息伴随着人的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心态来表现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其次,当信息做为物理载体,按一定方式排练成信号序连,是必须有一地定意义的。所以,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特征:A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B 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C 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是社会互动行为。D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E 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且通过这种社会关系传递信息。同时,通过传播,体现了传授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既保持了既有的社会关系又建立了新的社会关系。 第2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中。所谓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因此,社会传播也是具有系统性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A 开放性系统 B 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 C 它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D 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双重偶然性指的是传播双方都从在着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4.什么是传播隔阂? 传播隔阂是指传播制度,传播渠道,信息系统的功能因素导致的传播偏差,误解。 第三节 1.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理论是唯物论传播观的出发点? 1).首先是因为在他们的“精神交往”概念与现代“传播”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2).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精神交往指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3).在现代传播学当中,传播指的是以“信息”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两者涉及的对象和范畴没有多大的差异。 2.论述精神生产的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辨证关系。 1)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2)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关系发应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 3.马克思精神交往理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1)在行为主义传播学那里,传播基本上是作为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来看待的,他们往往单纯地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而马克思精神交往理论则不同,它要求精神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不但要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而且要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这有助于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