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永别了,武器》浅析海明威的悲剧情结

从《永别了,武器》浅析海明威的悲剧情结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57089108.html,

从《永别了,武器》浅析海明威的悲剧情结

作者:贾逢春

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05期

欧纳斯特·海明威是当代美国,也是世界上具特色的作家之一。这位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凯旋”的英雄带着二百三十七处弹痕和无法医治的心灵创伤开始写作。他被公认为富有电影化想象力的作家。他的名作几乎都被搬上了好莱坞的荧幕。其中也包括《永别了,武器》,他对于大团圆的结尾很不满意,歪曲了原作的伤感主义。因为小说的结尾充满了巨大的悲剧感和绝望感,体现了他关于人生的悲剧感的所在。主人公亨利曾描述过,人类好比正在一块木头上爬行的蚂蚁群,“木头一烧起来,蚂蚁成群地拥向前,起先往中央着火的地方跑,随即掉头向木头的尾端奔跑。蚂蚁在木头尾端叠得高高的,就掉到火里边去了。有一些逃了出来,身体烧得又焦又扁,乱奔乱跑,不晓得要跑到什么地方去。但是大多数还是朝火里奔跑,接着又往尾端奔走。拥在那还没着火的尾端上,到末了还不是全部跌在火中”。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命运悲剧性看法和消极遁世的自我否定。1961年7月2日清晨,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家中自杀。作为20世纪的伟大作家,他的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他的死让美国人乃至世界人民沉痛哀悼,对有的人来说甚至是精神支柱的丧失。

海明威笔下的世界是他现实世界中亲身经历的再现。他从小一只眼失明,进人青年时代,作为美国红十字会的救护车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侥幸未死,得到了阅读自己讣告的罕见的“特权”。初恋时被恋人抛弃,一生中离婚三次,严重的“优郁症”和“多疑症”笼罩在海明威的内心世界。所有这些经历不仅使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而且还在他肉体扣心灵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痕。

但他是不愿默默地忍受伤痛的,他要把伤痕公诸于世,于是他把自己的身心之创—转移到他的人物形象上去,这些人物可以看作是海明威本人的化身。而小说也被视作“迷惘的一代”—无论是作为文学流派,还是作为一代战争受害者的—宣言。

“迷惘的一代”概括了海明威笔下的美国战后的一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有着类似亨利的经历,战争摧毁了他们的政治信仰、人生理想、道德标准。留下了无法弥补的创伤,精神上迷惘悲观,生活上放荡不羁,一方面试图以逃避来取代已经破灭的理想,另一方面又像无头的苍蝇盲目地摸索着人生的出路。“我们一聚在一起便好过”,这也是亨利对卡萨玲说的。它—和雷那蒂所言“……我们烂醉如泥,那时候人就好过了”何其相似乃尔—有意无意地揭示了一个重要事实:和酗酒一样,沉醉于爱情也是亨利力图逃避现实的一种消极手段。

在《永别了,武器》海明威中描述了一个伤痛的世界,一对伤痛的恋人和一代迷惘的人们。在这部有关战争与爱情的作品中,我们看到和感受到的并非战争和爱情本身,而是战争对人性的毁灭和摧残,以及战争环境下的人的生存状态。主人公亨利逃避战争,纯粹是个人主义的,是求生本能的需要。他把爱情作为救命稻草,凯瑟琳一死,稻草断了,他的精神也就彻底崩溃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小说不仅是“迷惘的一代”的悲剧,更是西方价值观念、人生哲学和宗教信仰的悲剧。悲剧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性的。悲剧人物的生命毁灭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人们在悲剧人物身上发现了自身所蕴藏的全部能量,促使人们反思,采取积极的行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