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宫颈癌的发病机制_诊断及治疗进展_王楠

宫颈癌的发病机制_诊断及治疗进展_王楠

宫颈癌的发病机制_诊断及治疗进展_王楠
宫颈癌的发病机制_诊断及治疗进展_王楠

HPV的致癌机制治疗宫颈癌

《医学微生物学导论》课程论文 拮抗Bcl-2——从HPV的致癌机制治疗宫颈癌

拮抗Bcl-2——从HPV的致癌机制治疗宫颈癌 摘要自从1972年Kerr提出细胞凋亡的概念至今,人们对细胞凋亡现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是,凋亡的分子和生化机制迄今尚未彻底明了;而已形成的初步认识大多源于对Bcl-2基因家族的研究。基于已清楚的Bcl-2与细胞凋亡的联系,细胞凋亡与宫颈癌的联系,经过小组内以及小组间的讨论和查阅有关资料,找到了Bcl-2与宫颈癌的治疗的关系。 关键词HPV、Bcl-2、宫颈癌的治疗 前言 癌症是当今世界最难攻克的顽症之一,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卫生部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06年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恶性肿瘤死亡率均位居致死疾病之首,占死亡原因的20%以上,且增幅最大。在我国,癌症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其中宫颈癌又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因此,研究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找到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方法是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 主体 HPV的分类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中的国际癌症研究所正式提出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原病因。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具有不同核苷酸序列的HPV共200多种,其中85种的基因型已经确定。病毒根据其组织嗜异性的不同分为皮肤型和黏膜型。皮肤型主要感染手部和足部的皮肤而黏膜型主要感染泌尿生殖道、口腔、喉部和呼吸道的黏膜。感染女性生殖道的HPV约有30种,根据其致癌能力的大小又被分为两类:①HRHPV包括HPV16、18、31、33、34、35、39、45、51、52、56、58、59、66、68和70,主要引起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浸润癌,其中最常见的是HPV16和18型;②低危型HPV,包括HPV6、11、42、43和44,主要引起良性的生殖道疣和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3] HPV的流行病学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发达国家如北美、欧洲的国家其发病率远低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却高居首位。国际癌症研究生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0万新发病例,其中80%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的新发病例在13.5万例左右,约占全世界宫颈癌

宫颈癌诊治指南

宫颈癌诊治指南 一、流行病学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第3个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是仅次于乳腺癌居第2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 2008年全球估计新发宫颈癌病例52.98万,死亡病例25.51万人,其中85%新发病例在发展中国家(Jemal,2011)。随着宫颈癌筛查的开展,发达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宫颈癌分布主要在中部地区,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全国高发区有江西铜鼓,湖北五峰,陕西略阳。 粗略估算欧盟国家妇女每年宫颈癌发病率13.2/100000,而病死率为5.9/100000。每年世界范围内的宫颈癌新增病例近500000,死亡274000。宫颈癌是造成妇女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通常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对妇女的筛查和治疗较困难,所以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病死率是发达国家的10倍,而且每年新发病例的80%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即使数据是从参加筛査的患者得到的,但大多数欧盟国家的筛查能力还是很令人满意的,各种筛查项目的覆盖率从10%~79%不等,均小于80%。 1.2 危险因素 近来有证据表明:初次性生活过早和早年分娩都是发展中国家妇女发生宫颈癌的危险因素。 与宫颈癌相关的其它高危因素有:1. 性行为: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2. 月经及分娩因素: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延长,早婚,早育,多产等;3. 性传播疾病导致的宫颈炎症对宫颈的长期刺激; 4. 吸烟:摄入尼古丁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 5. 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服用口服避孕药8年以上宫颈癌特别是腺癌的风险增加两倍; 6. 免疫缺陷与抑制:HIV感染导致免疫缺陷和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率升高; 7. 其它病毒感染:疱疹病毒II型(HSV-II)与宫颈癌病因的联系不能排除。 1.3 发病原因 通过性传播的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实际上是所有宫颈癌的发病原因。HPV16和HPV18是最常见的致癌类型。除了传统的巴氏涂片和HPV-DNA检测的筛查技术,现在可通过HPV疫苗来进行初级预防。疫苗的高效性可显著降低宫颈癌的发生,保护70%的新发病例。但是,疫苗的费用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进一步加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病死率的差距。 二、症状

宫颈癌发生机制及研究进展

宫颈癌发生机制及研究进展 【摘要】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发病例仅次于乳腺癌,严重危害了女性的健康。其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主要原因,DNA甲基化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其发生机制,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如HPV疫苗、新的宫颈癌筛查技术等,此外,中医中药也具有很好的效果。在查阅国内外多篇关于宫颈癌的研究论文的基础上,本文综述其发生的医学遗传学机制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宫颈癌、HPV感染、、基因、DNA甲基化、HPV疫苗、中医中药 【正文】 今年7月,我校外文学院青年教师江静老师因宫颈癌去世,年仅34岁,令人无比痛惜。距其发觉不适到去世,仅仅经过了7个月。宫颈癌这一妇科恶性肿瘤,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极大恐慌。据WHO报道,世界每年新发宫颈癌患者约为50万,仅次于乳腺癌。其中我国新发病例15万,约占全球的1/3,为我国妇科恶性肿瘤第一位。因此,研究宫颈癌的发生机制及致病因素,对于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主要类型 宫颈癌是由于人类乳突病毒长期慢性感染子宫颈上皮细胞,导致上皮细胞化生不良,进而癌化。其中第十六型人类乳突病毒慢性感染易造成鳞状细胞癌,第十八型人类乳突病毒慢性感染易造成腺癌。流行病学上,第十六型人类乳突病毒感染的盛行率高于第十八型人类乳突病毒感染,故临床上宫颈癌以鳞状细胞癌表现为主,腺癌则相对少见。 二、致病因素 宫颈糜烂、性卫生不良、婚产因素、营养状况、吸烟、家族史是造成宫颈癌的高危致病因素。人乳头瘤病毒(HPV)、巨细胞病毒(HCMV)、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是主要的微生物学致病因素。此外,还有基因改变、激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其他致病因素]1[。总之,宫颈癌的致病因素很多,其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往往是多因素、多步骤、长时间作用的结果。 三、发生机制 1.HPV感染与、基因 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的哈拉尔德·楚尔豪森首次在妇女子宫癌

2017 ESMO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诊断、治疗和随访(精心整理)

2017 ESMO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诊断、治疗和随访 发病率和流行病学 宫颈癌在不发达国家中是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女性癌症死亡原因中居第三位。2012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例约527600,死亡人数约265700。近90%的宫颈癌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发病率的地域性差异反映了宫颈癌筛查(用于检测和排除宫颈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的差异。 然而,即使在发达国家中,宫颈癌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欧洲国家中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至少为58000人,死亡病例约为24000人。2000年至2007年,诊断为宫颈癌的欧洲妇女其5年相对生存率为62%,其中,东欧为57%,北欧为67%。宫颈癌的生存率在保加利亚、拉脱维亚和波兰相对较低(约为55%),在挪威的生存率是最高的(约为71%)。患者的生存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可从15-44岁的81%下降至75岁的34%。患者的生存率从1999-2001年的61%显著提高到2005-2007年的65%。FIGO 分期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发生宫颈癌最重要的原因是持续性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99%的宫颈癌可以检测到HPV病毒,其中最常见的致癌亚型是HPV 16和 18。 到目前为止,有三种HPV疫苗获得了批准并且应用到临床:二价HPV病毒颗粒疫苗(2vHPV),四价HPV病毒颗粒疫苗(4vHPV)和九价HPV病毒颗粒疫苗(9vHPV)。3种疫苗均可预防HPV16和18型感染。四价的HPV疫苗同时可以预防HPV6和11型感染,约90%的生殖器疣与之相关。此外,九价HPV疫苗除了包含四价HPV疫苗中所存在的HPV病毒亚型以外,还包括了其它5个致癌的HPV病毒亚型(HPV 31、33、45、52和58),这也是导致女性另外15%与HPV相关的癌症以及男性中4%与HPV相关癌症发生的原因。二价和九价疫苗均对其它的致癌病毒有明显的交叉保护作用。这三种疫苗对HPV感染导致的宫颈、阴道、外阴和肛门病变均有效。 来自已建立HPV疫苗接种项目国家的评审报告显示:在HPV疫苗接种计划实施后的3年里,HPV疫苗就开始对人类产生了有利的影响,包括降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发生率、疫苗相关HPV的感染率和生殖器疣的发病率。HPV疫苗的预防性管理可以有效预防与疫苗相关HPV亚型的感染和疾病。接种疫苗对癌症负荷的影响仍有待确定,但根据可监视的指标,HPV有望阻止超过 70%的宫颈癌发生。

宫颈癌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

宫颈癌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 发表时间:2018-02-26T15:47:40.2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2期作者:唐尧1 张力强2 戴晓波1(通讯作者) [导读] 本文讲述宫颈癌的发病的机制以及诊断,治疗的情况。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重庆 400010)(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重庆 400010)【摘要】宫颈癌是一种人乳头瘤的病毒的感染导致的疾病,在女性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随着医学的发展,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也逐渐增加。本文讲述宫颈癌的发病的机制以及诊断,治疗的情况。【关键词】宫颈癌;发病的机制;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2-0009-02 宫颈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阴道排除有腥味的,白色或者血色的大量液体等[1]。随着宫颈癌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人们对宫颈癌的相关研究的关注也在增加。本文作一综述讲解宫颈癌的发病的机制以及诊断,治疗的情况。 1.宫颈癌的发病机制 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乳头瘤的病毒的感染造成,人乳头瘤的病毒是一种二十四面体的对称的病毒的基因,可以分为早期基因区,上游调节区,晚期基因区[2]。其中晚期基因区的L1,L2编码组成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经过研究发现,人乳头瘤病毒在感染人体的细胞后,部分的基因会将宿主的细胞的DNA进行撕裂并整合进入宿主的DNA,宿主的DNA的撕裂点经常在E1,E2的基因开放读码框的地方。在整合的过程,出现撕裂的E1,E2的位置的基因出现丢失,人乳头瘤病毒的自身复制导致而早期基因区的E5,E6,E7的癌基因出现过表达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患病。 2.宫颈癌的筛查以及诊断的方法 2.1 细胞学检测 2.1.1巴氏涂片使用过滤器将患者的宫颈组织的细胞的保存液中的血液,黏液去掉,将过滤后的液体放置在载玻片上,并制作成载玻片,进行酒精固定,并进行巴氏染色,之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根据受到人乳头瘤的病毒感染的细胞形态的不同进行检查[3]。 2.1.2组织学检查患者主要进行荧光镜检,阴道镜检查,宫颈照相等检测。组织学检测中直接对宫颈组织进行检测,在癌症以及病变的早期进行检测,但是在检测中特异性较差。 2.2 病毒核酸检测 通过检测宫颈的细胞中的人乳头瘤的病毒的DNA的浓度判断患者发生宫颈癌的概率[4]。检测方法一般有基因杂交捕获,荧光PCR,基因芯片技术,通用引物PCR,基因微阵列等。 2.3 生物学标志物检测 检测过表达产物一般使用免疫组化检测。由于过表达的产物大多没有特异性,因此,一般只是作为检测的癌症的发展的阶段的判断的方法。在检查中宫颈上皮细胞的p16,p53,ki-67等检测较多,将切除的组织制成切片,将抗p16,p53,ki-67的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组化,通过显微镜观察判断癌症的恶性进展[5]。 3.宫颈癌的治疗方法 3.1 手术治疗 现在,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有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手术,广泛性子宫颈切除术等,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以及腹腔镜下淋巴切除手术等[6]。 3.2 药物治疗 治疗宫颈癌时一般使用紫杉醇等传统的化疗药物,5-Fu的抗病毒药物,白介素的免疫增强素,疫苗等生物的药剂等[7]。 3.3 放射治疗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一般为体外照射,腔内照射,放疗等。腔内照射在国内一般使用192Ir作为放射源。体外照射一般使用分割放疗,分割治疗可以分为常规分割治疗,超分割治疗以及加速超分割治疗。现在使用治疗宫颈癌中最常用的为放疗,手术治疗以及化疗结合治疗的方法[8]。 3.4 热疗 热疗是一种通过物理的能量在人体中发生热效应,从而使癌细胞的温度升高,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现在热疗有局部的热疗以及全身的热疗。 3.5 基因疗法 基因疗法主要有插入抑癌基因,阻断癌基因,自杀基因以及免疫基因治疗等。 4.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最可怕的杀手之一,宫颈癌的死亡率很高,每年都有大量的女性死于宫颈癌[1]。宫颈癌是由于人乳头瘤的病毒的感染导致的疾病,在诊断中可以使用细胞学检测(巴氏涂片,组织学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生物学标志物检测。其中组织学检查有荧光镜检,阴道镜检查,宫颈照相等检测,可以在癌症以及病变的早期进行检测,但是在检测中特异性较差。病毒检测有基因杂交捕获,荧光PCR,基因芯片技术,通用引物PCR,基因微阵列等。在治疗中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热疗,基因疗法等。其中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有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手术,广泛性子宫颈切除术等,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以及腹腔镜下淋巴切除手术等。药物治疗有传统的化疗药物,抗病毒药物,免疫增强素,生物药剂等。放射治疗一般为体外照射,腔内照射,放疗等。王楠等[9]研究的宫颈癌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的研究结果与本文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参考文献】 [1]陈梦圆,王艳林.miRNA与宫颈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7,26(1):73-75. [2]陈美玲.宫颈癌实验室筛查方法及进展[J].安徽医学,2012,33(5):638-640.

宫颈癌诊断治疗标准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及流程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子宫颈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 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子宫颈癌是指发生于子宫颈阴道部及子宫颈管上皮的恶性肿瘤。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是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以往称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根据不典型增生细胞在上皮内所占的范围和病变程度分为三级,它反映了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病理过程。该病变具有不同的转归,它可以自然消退,亦可发展为子宫颈癌,后者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 三、缩略语 CA125:(carcinomar antigen)癌抗原125 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 CTV:(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

FIGO:(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国际妇产科联盟 LEEP:(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 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 SCC:(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

四、诊治流程 图1 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流程 五、诊断依据 (一)高危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要病因,过早开始性行为、多个性伙伴、多产、吸烟、性伴侣的性行为混乱、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营养不良等均是相关高危因素。 (二)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接触性阴道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白带增多。 (三)体征。 妇科检查是临床分期的最重要手段。

宫颈癌治疗进展心得

宫颈癌的治疗进展 摘要: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放疗仍是主要的,现在主张同期放化疗;手术治疗可以选择腹腔镜、经阴道或经腹手术;以顺铂为主的单药或多药辅助化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率;中医中药的辅助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宫颈癌;药物疗法;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宫颈癌的治疗,原以放疗为主、手术早期、化疗不宜的原则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情况由于年轻患者的增多、强调保留功能的治疗。手术治疗观念正在向改善疗效的同时尽量缩小患者创伤方向转变;放疗可用于一切不适合手术的病例;新的靶向药物的研发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临床表明中医中药对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或减轻放疗、化疗的反应有明显的效果。本文就近年来对于宫颈癌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放射治疗 1.1单纯放射治疗宫颈癌以往常规采用60钴、137铯、192铱等r射线放射性核素,疗效近40年来无明显改进。国外少数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将252Cf作为一种新型的腔内治疗放射源用于临床,5年生存率可达80%[8]. 潘素明等选择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未经任何治疗的老年宫颈癌患者40例研究表明,锎中子近距离治疗宫颈癌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有较好的临床使用前景[2]。 1.2 适形调强放疗技术通过调节照射野内各点的输出剂量率,形成了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这一技术保证治疗靶区收到均与的照射,同时周围组织得到最好的保护,因而可对肿瘤进行高剂量照射。何瀚,黄荣等对了l0例宫颈癌患者(腺癌l例,鳞状细胞癌9例)进行“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在宫颈癌放疗中的初步应用”研究中表明,调强技术(IMRT)在宫颈癌的放疗中可以提供较好的放疗剂量适形度及均匀性[3]。 1.2 放射增敏技术(放化疗)目前,同步应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和放疗已成为初次手术后有不良预后因素(盆腔淋巴结转移、残端阳性、宫旁残留、肿瘤直径>4 cm、脉管瘤栓)者以及局部晚期宫颈癌(1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的标准治疗方案[4、9]。含顺铂的同步放化疗对于LACC被推荐为首选的治疗方案[10]。最近Lee等[11]对卡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的安全性及

缺氧诱导因子-1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缺氧诱导因子-1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缺氧诱导基因所表达的中心调节为缺氧诱导因子-1(HIF-1),HIF-1与肿瘤有密切关系,主要因其表达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尤其是缺氧、肿瘤基因等,其可调控多种靶基因的转录,如肿瘤血管生成、糖类代谢等,促进肿瘤的浸润、生长及转移。近年来,在肿瘤学研究中,HIF-1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将妇科肿瘤——宫颈癌中HIF-1发病机制的作用及其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Abstract] Hypoxia inducible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for the center is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 (HIF-1),HIF-1 and tumor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mainly because of its expression is regulated by many factors,especially the hypoxia,tumor gene,and HIF-1 can regulate transcription of multiple target genes,such as tumor angiogenesis,carbohydrate metabolism and so on to promote invasion,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tumor.In recent years,in the research of tumor,HIF-1 become a hot spot of research.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role of HIF-1 pathogenesi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F-1 and cervical cancer in cervical cancer. [Key words]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Cervical cancer;Pathogenesis 宫颈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该病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生殖健康。在肿瘤微环境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节因子,其作用主要在于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及侵袭性方面,近年来,有研究报道认为缺氧诱导因子-1(HIF-1)与宫颈癌的关系密切。现对HIF-1的生物学特性、其在肿瘤发生机制中的研究及其与宫颈癌的关系作简要概述。 1 HIF-1的结构特点 HIF-1是在缺氧条件下的一种转录因子,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的细胞内,HIF-1的蛋白水平及DNA结合活性在肿瘤的缺氧环境中均有增加,在调节缺氧诱导的基因表达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其是一种二聚体蛋白聚合物,主要由120 kD的α亚单位(HIF-1α)与91~94 kD 的β亚单位(HIF-1β)所组成,HIF-1的活性主要由HIF-1α所决定[1]。体内14号染色体包括了HIF-1α基因,其eDNA的总长度为3720 bp,编码的氨基酸有826个,有两个相对独立的羧基端的反式激活域,抑制结构域存在于两者之间,常氧下HIF-1α转录激活会受到该结构域抑制;HIF-1与HIF-1β在核内的稳定性维持、形成DNA结合及二聚体后构象变化等有关。 2 HIF-1的活性调节及功能 细胞氧浓度会高度调控HIF-1活性水平和HIF-1α的蛋白表达。在常氧条件下,HIF-1α合成后会很快降解,HIF-1α蛋白几乎检测不到。在缺氧的条件下,

关于子宫颈癌医学专业的论文摘要样例

关于子宫颈癌医学专业的论文摘要样例 子宫颈癌是全世界妇女发病率和死亡率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1],且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依照2012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全世界的妇女估计有528,000个新发子宫颈癌病例,其中266,000人死于该病,其中约85 %的新发病例和87 %的死亡人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2]。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在发达国家子宫颈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已急剧下降[3]。例如,在美国,随着成功而全面地筛查工作的开展,其中最有效的筛选方法包括巴氏涂片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检测,结合全国教育活动,以及先进诊断和治疗技术[4],子宫颈癌的死亡率已比过去60年下降了70 %。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可持续宫颈癌防治计划受到低收入和有限医护资源的限制,其发病率依然很高。我国也是子宫颈癌的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有13.15万新发病例。在新疆,尤其是南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发病率很高,是该民族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次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1979年为590/10万(和田地区),1991年为459/10万(喀什地区),2004年为527/10万(和田地区)[5];并且维吾尔族妇女的发病率有一下几个特点:(1)明显高于本地区其他民族如: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等;(2)发病年龄早,平均年龄为45.04岁(汉族为50.85岁);(3)有80%左右的维吾尔族妇女,当诊断出子宫颈癌时已经往往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目前,子宫颈癌的诊断主要依靠的是阴道细胞学检查、子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等,检查的阳性率为70%,有很多的微小及隐匿性的病变用这些方法很难发现,还需要依靠病理医生的经验。因此,如果能在子宫颈癌的检查中发现一种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的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将不仅可以大大的减轻子宫颈 癌患者创伤性活体检查的痛苦,而且还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度,进而有望提高子宫颈癌的治愈率,降低其死亡率。 子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发展至原位癌,这系列癌前病变的连续过程统称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6]。它又根据子宫颈鳞状上皮异型增生的程度分为 3 级:CIN1 相当于轻度不典型增生,CINII 相当于中度不典型增生,CINIII 相当于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低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工作企鹅2:766085044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等同于CINⅠ级,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等同于CINⅡ、CINⅢ级,各级CIN 均有发展成浸润癌的趋势,级别越高,发展为浸润癌的机会就越多。子宫颈癌的病因包括:HPV感染,女性性生活过早和性生活紊乱,以及与高危男子性接触(包括患有阴茎癌、前列腺癌以及有包皮垢的男子)。其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的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最重要环境因素。侵袭性子宫颈癌的患者,甚至99%以上都被证实有过HPV的感染,拉莱?苏祖克等在90年代就以提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与HVP,特别是HVP-16的感染有关[7]。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子宫颈癌有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也在近些年被研究者们证实,例如:C-erbB-2、c-myc、c-fos、Bcl、p53、Rb等[8]。但是,子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缓慢的多因素的过程,以上学说并不能明确完整的解释其发病机制。综上所述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和筛查方法,寻找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有诊断价值的生物学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自从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分子生物基础上的研究,如基因研究已进入现代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的领域,特别是近十年,微小RNA——基因调控网络的重要参与者,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运用到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中[9]。2001年研究人员在C线虫体内发现了lin-4和let-7基因,这是最早发现的microRNA"它们在控制细胞发育速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lin-4和let-7失活时,特殊的上皮细胞发生异常的分裂进而取代正常的细胞分化

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研究新进展

肿瘤医学 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研究新进展 刘爱荣,赵凤菊(综述),罗 莉,高力英 ※ (审校) (甘肃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兰州730050) 中图分类号:R73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84(2011)20-3077-04 基金项目:卫生部吴阶平基金项目(WKJ 2005-3-006-18) 摘要:放射治疗作为宫颈癌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外照射逐渐用调强适形放疗(IMRT)代替四野箱式照射技术和盆腔前后对穿照射技术,而影像引导放疗开创了精确放疗到精准放疗的时代。内照射开始采用以二维影像为基础的治疗计划代替三维影像为基础的近距离放疗技术,为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能更有效地减轻正常组织并发症,提高疗效打下更坚实的基础。目前,IMRT 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时间相对较短且病例数较少,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但IM RT 与三维高剂量率近距离放疗结合仍是放疗界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三维近距离放疗;影像引导放疗 Recent Research Pro gres s in Intens ity M o dulated Radiat ion Therapy for Patient s of Cervic al Cancer L IU Ai-rong,ZH AO Feng-ju,L UO L i,GAO L i-ying.(Depar tment of R adiotherapy,Tumour H os pital of Gans u Province,L anz hou 730050,China) Abst rac t:Radiotherapy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treatments for cer vical cancer.Intensity modula ted r adia tion ther apy(IMRT)has gr adually r eplaced four fields radia tion technique or two fields A-P radia tion thera py in EBRT,and the im age-guide radiother apy(IGRT)sta rts a new er a in exact r adiothera py.Br achy the-rapy based on 2-D im age ha s gr adually been r eplaced by 3-D image.It is possible to fur ther reduce the 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s probability and impr ove tumor control probability in r adiotherapy of uterine cer vix cancer.At pr esent,IMRT application in gynecologic maligna ncy has not been long and ca se number is small.The sa fety and efficacy of IMRT for cervica l cancer need to be fur ther confirmed.However,the combination of IMRT and 3-D HDR brachytherapy is still the focus of ra diotherapy in cer vical cancer. Key words :Cer vical cancer;Zntensity r adiation ther apy;3D-br achy thera py;IGRT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恶性肿瘤,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之首。放射治疗适用于所有期别。国内外报道其总的5年生存率为45%~50%,传统盆腔外照射因技术有限且并发症多,逐渐被三维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 odula ted r adiation therapy,IM RT)取代,三维高剂量率近距离放疗逐渐应用于临床,而影像引导放疗(ima ge guided r adiothera py,IGRT)在内外放疗期间可动态监测肿瘤体积与周围组织关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但上述治疗方法国内用于妇科恶性肿瘤起步晚,病例数少,随访时间有限,经验尚不足,对于器官移位、肿瘤靶区确定、计划重复性以及IM RT 与腔内放疗配合等问题仍将需要大量的、随机的、长期的观察研究。1 外照射的进展 1.1 宫颈癌放射治疗的现状 体外照射是宫颈癌根治性放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照射范围有盆腔、宫颈癌蔓延和淋巴结转移区域。除宫颈原位癌和Ⅰa 期患者可单纯行腔内放疗外,其余各期均应配合体外照射。目前体外照射国内大部分医院都在使用AP/PA(前后对穿野),虽然靶区内剂量分布比较均 匀,但直肠、膀胱全部体积均在照射野内,临床上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10%~20%,且80%在完成放射治疗后6个月至2年间出现,而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在 3%左右[1] 。近年多项研究表明,常规放疗时大部分直肠、膀胱和部分小肠所接受剂量与靶区(宫颈、子宫、髂内、髂外淋巴结)处方剂量一致,小部分受照量高出处方剂量的0.8%~3.4%。一项 回顾性的研究[2] 常规照射 45~50Gy 时,Ⅲ~Ⅳ级并发症发生率达4%~15%,40%出现长期慢性腹泻,2%~8%在1年左右出现严重的膀胱并发症。鉴于宫颈癌常规外照射有多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对后期追加腔内放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近年从事妇科肿瘤放疗的研究者在不懈努力,寻找了一种既能最大限度地杀灭肿瘤,提高肿瘤治疗比,又能保护直肠、膀胱等危及器官的精确治疗手段。 1.2 精确放射治疗的特点 由于计算机技术及医学影像学的不断发展,相继出现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及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等精确放疗技术,三维适形放疗和IMRT 的共同特点是肿瘤剂量分布的高剂量区外围有十分陡的剂量下降梯度,从而使高精度、高剂量、高疗效和低损伤的现代放疗模式得以实现。而CT 、正电子发射断层、超声和光束扫描的三维剂量测试技术的发展,使宫颈癌治疗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检测更加精确。尽管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应用于临床仅几年时间,却引起肿瘤 放疗界[3] 广泛的重视,并逐渐用于宫颈癌治疗。有学者对宫颈癌患者进行IM RT 与常规放射治疗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IMRT 可改善肿瘤靶区的剂量分布,减少消化道、泌尿系统及骨髓的不良反应,更好

宫颈癌诊治指南

1.分期规则 1.1. 临床诊断分期 ?宫颈癌的分期依据是临床检查,因此,每个患者均应进行仔细的临床检查,要求经两个有经验的医生(其中至少一名为副高级以上职称)检查后确定分期,存在明显争议时可请第三名医师(副高以上职称)确定。 ?必要时在全身麻醉下检查。 ?临床检查确定的分期不得因以后的发现而更改。 ?对某一病例分期有争议时,应采用相对早期分期诊断。?触诊、视诊、以及肺部检查对于每个病人的诊断分期都是必须的。 ?怀疑有浸润前病变的患者可行阴道镜、宫颈管诊刮术(ECC)等检查。 ?临床上出现症状或体征,怀疑膀胱或直肠病灶者,须经膀胱镜或直肠镜检查活检,并有组织学证实。 ?IB1期或以上建议行盆腹腔CT或MRI检查。 ?可选择的检查包括:动脉造影、静脉造影、剖腹探查术、超声探查、PET/CT等,这些检查发现的结果解释尚不能肯定,故不能作为改变期别的根据,但具有制定治疗计划价值。?对扫描检查怀疑的淋巴结行细针穿刺,能帮助制定治疗计划。

1.2.1994年FIGO临床分期(见表1) 表1. 子宫颈癌:FIGO 分期标准(1994)0期原位癌,宫颈上皮内瘤3 (CIN3) Ⅰ期肿瘤仅局限于宫颈(不考虑肿瘤向宫体侵犯) ⅠA ⅠA1ⅠA2ⅠB ⅠB1ⅠB2仅能由显微镜诊断为浸润癌,任何大体所见病灶,甚至表浅浸润都属于ⅠB。浸润限制于可测定的间质内浸润范围:最大垂直深度5.0 mm,最大水平宽度≤7.0 mm。垂直浸润深度应从表皮或腺体的基底层不超过5.0 mm,脉管(静脉或淋巴管)累及不改变分期。测定的间质深度≤3.0 mm,宽度≤7.0 mm。 测定的间质深度>3.0 mm而≤5.0 mm,宽度≤7.0 mm。 临床可见肿瘤限于子宫颈,或临床前肿瘤大小超出ⅠA范围。 临床可见肿瘤最大径≤4.0 cm。 临床可见肿瘤最大径>4.0 cm。 Ⅱ期宫颈癌侵犯超出子宫,但未累及骨盆壁或阴道下1/3。 ⅡA ⅡB 无明显宫旁侵犯明显宫旁侵犯 Ⅲ期肿瘤已侵犯盆壁,直肠检查发现宫颈肿瘤与盆壁之间无间隙;或者,肿瘤已累及阴道下1/3。所有的肾积水或无功能肾均包括在内,除非这些肾异常有已知的其他原因可解释。 ⅢA ⅢB 肿瘤累及阴道下1/3,但未侵犯盆壁。盆壁累及,或肾积水,或无功能肾。 Ⅵ期肿瘤扩散的范围已超出真骨盆,或经活检证实膀胱或直肠粘膜受侵。这些粘膜泡状水肿不属于Ⅵ。 ⅥA ⅥB 肿瘤累及临近器官。 肿瘤转移到远处脏器。

宫颈癌诊疗指南(DOC)

卫生部宫颈癌诊疗指南(2013年版)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宫颈癌的基本情况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 仅次于乳腺癌。据统计, 每年约有50万左右的宫颈癌新发病例, 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 其中的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万, 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 患病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左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发病率分布有地区差异,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因此,有必要规范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另一方面,宫颈癌的发生可通过对癌前病变的检查和处理得以有效控制。西方国家的经验显示,宫颈癌的发生率在密切筛查的人群中减少了70%-90%。为了降低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做到早诊早治,本指南补充了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原则,希望能降低宫颈病变的危害,同时减少国家对宫颈癌的诊治支出。 1 范围 本文规范了宫颈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院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为宫颈浸润癌的癌前期病变。此类病变仍限于宫颈上皮层内,未穿透基底膜,无间质浸润。宫颈浸润癌是指肿瘤病变穿透宫颈基底膜,发生间质浸润。 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CA125 (carcinoma antigen)癌抗原125

3.2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3.3 C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 3.4 CTV (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 3.5 FIGO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国际妇产科联盟 3.6 LEEP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 3.7 PTV (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 3.8 SC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 4 诊治流程图 5 诊断依据 5.1 病因

妇科肿瘤科普知识---宫颈癌

妇科肿瘤科普知识---详细讲述宫颈癌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肿瘤发病率占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宫颈癌在女性所有恶性肿瘤中死亡率居于前列。 宫颈癌与婚姻和生育、避孕方法、吸烟、男性性行为和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包括早婚、早育、多次分娩、性生活不洁等都是重要因素。特别是HPV感染,是目前在宫颈癌病因学与发病机制中涉及最深入的方面。 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随病变发展,可出现以下表现: 1.症状 (1)阴道流血:年轻患者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常发生在性生活、妇科检查及便后。出血量可多可少,一般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的情况而定。早期出血量少,晚期由于病灶较大表现为大量出血,一旦侵蚀较大血管可能引起致命性大出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等。老年患者则表现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 (2)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血性,可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或有腥臭。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排出。 (3)晚期症状: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身衰竭症状。 2.体征 原位癌及微小浸润癌可无明显肉眼病灶,宫颈光滑或仅为柱状上皮异位。随病情发展可出现不同体征。 外生型宫颈癌可见息肉状、菜花状赘生物,常伴感染,肿瘤质脆易出血;内生型宫颈癌表现为宫颈肥大、质硬、宫颈管膨大;晚期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或空洞伴恶臭。阴道壁受累时,可见赘生物生长于阴道壁或阴道壁变硬;宫旁组织受累时,双合诊、三合诊检查可扪及宫颈旁组织增厚、结节状、质硬或形成冰冻状盆腔。 3.病理类型 常见鳞癌、腺癌和腺鳞癌三种类型。 (1)鳞癌:按照组织学分化分为Ⅲ级。Ⅰ级为高分化鳞癌,Ⅱ级为中分化鳞癌(非角化性大细胞型),Ⅲ级为低分化鳞癌(小细胞型),多为未分化小细胞。 (2)腺癌:占宫颈癌15%~20%。主要组织学类型有2种: ①黏液腺癌:最常见,来源于宫颈管柱状黏液细胞,镜下见腺体结构,腺上皮细胞增生呈多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文规范了子宫颈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适用于全国市、县级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2 缩略语 2.1 CA125:(carcinomar antigen)癌抗原125 2.2 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2.3 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 2.4 CTV:(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 2.5 FIGO:(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国际妇产科联盟 2.6 LEEP:(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 2.7 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 2.8 SCC:(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

3 诊治流程: 图1 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流程 4 诊断依据 4.1 高危因素 1)首要病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要因素。 2)相关高危因素: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伙伴、多产、性伴侣的性行为混乱,吸烟、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营养不良等。 4.2 症状 接触性阴道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白带增多。 4.3 体征(妇科检查:临床分期是最重要手段,临床分期需要2名有经验的妇科医生决定,分期一旦确定不能改变) 4.3.1视诊应在充足照明条件下进行,直接观察外阴和通过阴道窥器观察阴道及宫颈。除一般观察外应注意癌浸润范围,宫颈肿瘤的位置、范围、形状、

宫颈癌预防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宫颈癌预防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作者: ————————————————————————————————日期:

宫颈癌预防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摘要】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公共问题之一。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工作是一个任重道远并需要不断的过程。人乳头瘤病毒的研究为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工作提供有效信息和决策依据,宫颈癌疫苗的研制成功或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预防的又一高峰。但该疫苗在我国的广泛应用还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成本效益分析 The Research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CervicalCan cer Prevention W ANG Zhiqiang,CAI Hongbing Department ofgynecologic oncology,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1,Hubei,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 CAIHongbing,E-mail: 【Abstract】Cervical cancer is one ofthe public problemswhich seriously doharmto women’ health. Theworks ofscreening, preventionand treatment for cervicalprecancerous lesion and cervical carcinoma are harshandcontinuallyexplored. The researchof humanpapilloma virus provideseffective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targeted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s. The preventionfor cervical precancerous andcervicalcancer possibly reached apeak with thesuccess ofHPVvaccine research.However, some problemsshould beresolved fi rstlyifwe want to extensivelyuse the vaccine in China. 【Key Words】Cervical cancer; Human papilloma virus; Vaccine;Cost–effectiveness 宫颈癌是导致女性患者死亡的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52.9800万,死亡人数约27.5100万,85%发生在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1]。近年来我国报道,随着年龄的增加,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增加[2,3]。初次性生活过早(<16岁),性生活紊乱、活跃,性生活不洁,孕产次频多,口服避孕药,吸烟,宿主遗传易感性,营养缺乏等皆为宫颈癌发病的促进因素[4,5]。然而,业已证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诸如16、18、31、33、35等在内的多达13种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罪魁祸首[6]。世界范围内,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与人类5%的癌症发病相关,与10%的女性患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