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明末佛教之世俗化转向及意义

明末佛教之世俗化转向及意义

收稿日期:2018-11-26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明末佛教世俗化发展趋势的当代价值”(J 15WA 08);曲阜师范大学社科项目“明清佛教世俗化研究”(X S K 201408)

作者简介:卢忠帅(1982-),男,山东莒南人,讲师,博士,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明末佛教之世俗化转向及意义

卢忠帅,杜希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佛教的世俗化是指它日益关心此岸的人间世俗生活,而不再专注于彼岸佛的世界。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内地,其世俗化即已开始,至明末,这种世俗化更是加速进行。梳理明末佛教世俗化转向的表现,并深入分析其原因,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一、明末佛教世俗化转向的表现1.“四大高僧”关注政治及民生社会。云栖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被称为明末“四大高僧”。他们积极践行大乘菩萨道精神,关注政治及民生社会,掀起复兴晚明佛教的浪潮。从另一个角度讲,这正是明末佛教世俗化转向加速的表现。首先,“四大高僧”关注政治,与官府联系广泛。宏虽对僧人结交官场颇有微词,但他并未与官场绝缘。时任南京礼部尚书的沈三洲曾在南京瓦官寺救过宏的命,此后二人交往甚密。“四大高僧”中与官府关系最为密切者,当属德清。为振兴佛教,德清广交权贵,上至皇太后、中央各级官僚,下至各级地方官吏。他认为:“沙门所作一切佛事,无非为国祝厘,阴翊皇度。”[1]46因此,万历九年(1581),当得知李太后欲建祈储道场于五台山时,德清马上将其正在筹划的《华严经》无遮法会转为祈储无遮法会,以回应李太后所建祈储道场。德清此举,虽赢得李太后欢心,但也因此构怨于神宗,被发配充军广东雷州。在雷州,德清并未中断与官府的联系,相反,他借用官僚和太监们的力量,复兴曹溪祖庭,使之“一岁之间,百废俱举”[1]79。德清只是因为结交权贵被流放,而另一高僧真可却因此丢掉性命。万历二十年(1592)后,随着“三大征”的进行,国库困竭,为了敛财,神宗派遣宦官为矿监税使,四处搜刮,为害一方。万历二十八年,神宗派太监李道到南康催缴矿税,太守吴宝秀因拒不奉命而被劾入狱,其妻哀愤投缳而死。真可得知后,义愤填膺,亲赴京师营救。到达北京后,真可奔波于达官权宦之间,并向李太后痛陈矿监税使之害,经多方营救,最终使吴宝秀获释。然而,真可的行为遭到一些宦官的嫉恨,最终在“妖书案”中被诬陷入狱,不久坐化狱中。而智旭的儒释融通思想,则是他积极参与现实政治的精神之源。

其次,“四大高僧”关注民生社会,积极救护百姓。隆庆五年(1571),宏至杭州云栖时,恰逢当地虎患严重,每年死于虎口者数十人。宏分析到,虎伤人主要是因饥饿所致,只要给它们足够的食物,自然也就不再伤人。村民们照做后,果然“虎患遂宁”。上述真可因营救吴宝秀、反对矿监税使获罪而死,既是其结交权贵的表现,也是其关注民生

社会、救护百姓的表现。“四大高僧”中关注民生社会最具代表性者,当属德清。万历十二年(1584),山东发生灾荒,隐居崂山的德清矫诏将李太后赐予修建庵居的三千金散施于灾民,得到李太后与神宗的肯定。万历二十一年(1593),山东再次发生灾荒,死者载道,德清将海印寺中储存的所有斋粮分赈近山之民,但仍然不足,他又拿出寺中钱财亲自乘船到辽宁买回大豆,救济附近山民,“由是边山四社之民,无一饥死者”[2]570。在充军雷州的路上,德清见道路崎岖不平,行人走的艰难,于是嘱咐他的随行者修道路、建茶庵,以方便行人。抵达雷州后,正逢当地大旱,瘟疫肆虐,死者的骸骨遍布城内城外。德清见此景象,虽然旅途劳累,但他立即劝说群众收拾、埋掩尸骨,并为死者建普济道场超度七昼夜。在雷州充军期间,德清见广东采使李敬信佛,于是利用这一契机说服他约束采珠船,以拯救当地百姓。智旭也利用一切时机,劝说世人积德行善,并发以己身代众受苦的大愿:“所有一切恶业,应受报者,智旭悉皆代受,令得解脱;所有一切善业,应受报者,普施法界众生,同成正觉。”[3]8-9应该说,这是对社会民生更深层意义上的关注。摘要:明末佛教之世俗化转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僧人关注政治及民生社会,二是佛教日益深入民间,

与老百姓关系密切。明代后期,佛教世俗化转向明显,这与佛门内部僧伽制度的变革和明政府倡导的诸宗融合政

策有关。明末之佛教世俗化转向,对当今中国佛教的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明末;佛教世俗化;原因;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 24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4-0055-02

Z h e Xu e Ya n J i u ☆哲学研究☆

5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