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注塑机的注射速率和塑化能力的计算公式

注塑机的注射速率和塑化能力的计算公式

注塑机的注射速率和塑化能力的计算公式
注塑机的注射速率和塑化能力的计算公式

注塑机的注射速率和塑化能力的计算公式

点击次数:2744 发布时间:2012-5-21

1.锁模力 F(TON)公式:F=Am*Pv/1000

F:锁模力:TON Am:模腔投影面积:CM2

Pv:充填压力:KG/CM2

(一般塑胶材料充填压力在150-350KG/CM2)

(流动性良好取较底值,流动不良取较高值)

射出压力=充填压力/0.4-0.6

例:模腔投影面积 270CM2 充填压力 220KG/CM2

锁模力=270*220/1000=59.4TON

2.射出压力 Pi(KG/CM2)公式:Pi=P*A/Ao即:射出压力=泵浦压力*射出油缸有效面积÷螺杆截面积

Pi: 射出压力 P:泵浦压力 A:射出油缸有效面积

Ao:螺杆截面积

A=π*D2/4 D:直径π:圆周率3.14159

例1:已知泵浦压力求射出压力?

泵浦压力=75KG/CM2 射出油缸有效面积=150CM2

螺杆截面积=15.9CM2(∮45mm)公式:2〒R2即:3.1415*(45mm÷2)

2

=1589.5mm2

Pi=75*150/15.9=707 KG/CM2

例2:已知射出压力求泵浦压力?

所需射出压力=900KG/CM2 射出油缸有效面积=150CM2

螺杆截面积=15.9CM2(∮45)

泵浦压力P= Pi*Ao/A=900*15.9/150=95.4 KG/CM2

3.射出容积 V(CM3)公式:V= π*(1/2Do)2*ST即:射出容积=3.1 415*半径2*射出行程

V:射出容积 CM3 π:圆周率 3.1415 Do:螺杆直径 CM

ST:射出行程 CM

例:螺杆直径 42mm 射出行程 165mm

V= π*(4.2÷2)2*16.5=228.6CM3

4.射出重量 Vw(g)公式:Vw=V*η*δ即:射出重量=射出容积*比

重*机械效率

Vw:射出重量 g V:射出容积η:比重δ:机械效率

例:射出容积=228.6CM3 机械效率=0.85 比重=0.92

射出重量Vw=228.6*0.85*0.92=178.7G

5.射出速度 S(CM/SEC)公式:S=Q/A即:射出速度=泵浦吐出量÷射出油缸有效面积

S:射出速度 CM/SEC

A:射出油缸有效面积 CM2

Q:泵浦吐出量 CC/REV公式:Q=Qr*RPM/60 (每分钟/L)即:泵浦吐出量=泵浦每转吐出量*马达回转数/每分钟

Qr:泵浦每转吐出量(每回转/CC)

RPM:马达回转数/每分钟

例:马达转速 1000RPM/每分钟泵浦每转吐出量85 CC/RPM

射出油缸有效面积 140 CM2

S=85*1000/60/140=10.1 CM/SEC

6.射出率 Sv(G/SEC)公式:Sv=S*Ao即:射出率=射出速度*螺杆截面积

Sv:射出率G/SEC S:射出速度CM/SEC Ao:螺杆截面积

例:射出速度=10CM/SEC 螺杆直径∮42

面积=3.14159*4.2*4.2/4=13.85CM2

Sv=13.85*10=138.5G/SEC

各规格注塑机技术参数

JD120 18.2KW/H

26KW/H JD90 17.5KW/H HDX 78 T 技术参数SPECIFICATION 规格项目(Description) HDX78T

(U nit) 螺杆直径(Screw Diameter) mm 34 36 40 螺杆长径比(Screw L/D Ratio) L/D 21.2 20 18 最大理论射胶容积(Max.Theoretical Injection Cap acity) cm 110 125 154 最大注射量 (Shot Weigh PS) g 100 114 140 最大射胶压力(Max.Injection Pressure) MPa 180 160 130 螺杆转速(Screw Speed Range) r.p .m 10-230 最大锁模力(Max.Clamping Force) ton 78 最大开模行程(Max.Opening Stroke) mm 300 哥林柱内距(Space Between The Bars “Vx H”)mm 330X 330 容模量(Min-Max Mould Thickness) mm 150-300 顶针推力/行程(Ejector Force/Stroke ) Kn/mm 25 / 80 油泵最大压力(Pump P.Max) MPa 16 油泵电动机功率(Pump Motor Power) kw 9 电加热功率(Heating Capacity) KW 6.5 外形尺寸(Machine Size “Lx WX H” ) m 3.9 X 1.1 X 1.9 重量(Machine Weight) ton 2.5 莫具定位圈直径(Mold Location Recess Diameters ) mm 100 喷嘴圆球半径(Nozzle Radius ) mm SR10 合计功率为:15.5KW/H 海天牌注塑机技术参数: 注射装杆直径INJECTION UNITScrew Diameter A mm B 34 36 C :40 螺杆长径比Screw L/D Ratio L/D 21.2 20 18 理论容量Shot Size(Theoretical) cm 131 147 181 注射重量Injection Weight( PS) g 119 134 165 注射压力Injectio n Pressure Mpa 206 183 149 螺杆转速Screw Sp eed rpm 0 ?205 合模装置CLA MPING UNIT 合模力Clamp Tonn age KN 860 移模行程Toggle Stroke mm 310 拉杆内距Space Betwee n Tie Bars mm 360x360 最大模厚Max.Mold Height mm 360 最小模厚Mi n. Mold Height mm 150 顶出行程Ejector Stroke mm 100 顶出力Ejector Tonn age KN 33 顶出杆根数Ejector Number P iece 5 其它OTHERS 最大油泵压力Max. Pump Pressure MPa 17.5 油泵马达Pump Motor Po wer kw 7.5 电热功率Heater Po wer kw 6.2 外形尺寸Machi ne Dime nsio n(LxWxH) m 4.5x1.25x1.9 重量Machi ne Weight t 3.45 料斗容积Hopper Cap acity kg 25 油箱容积Oil Tank Cap acity L 230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摘要]: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本文从多方面的措施和方法入手,寻求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提高计算能力方法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之一。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研读教材,创新计算教学的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突破教材的束缚,在领会教材的同时,对教材进行整体动态地分析,合理有效地运用教材,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整体认知结构。 1.根据课标,合理设置计算教学的目标 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目标更多地关注多元目标的整合。在确定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学到什么”,更要思考“怎样学才是最有效的”。 2.细读教材,合理变通书本例题及练习题 教学时,抓住切入点变通,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用最小的时间,做最小量的题,又

能掌握较多的知识,发展一定的思维能力。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无论是在选例还是选题时,注重合理选题,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创新能力。

3. 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 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规则化,如果不懂算理,光靠机械训练,是无法真正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所以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的运算法则之后,开始训练时,要严格要求学生用法则进行运算,还应要求口述计算过程,培养学生言而有理,行必有据,以确保运算的自觉性和正确性。口述运算过程,不是简单的背诵计算法则,而是按照法则结合具体题目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并逐渐过度到语言简练。在此基础上,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压缩运算的思维过程,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最本质的内容,逐步形成计算技能。 二、多种形式,探索提高计算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重视口算训练提高计算速度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口算是极其重要的。 (1)加大训练频度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探讨6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探讨 一、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计算能力也是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与数学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进行数学学习、开展数学探究与思考的基础能力。现在的新课程要求中不断地降低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能够进行数学的逻辑运算和推理。因而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起到很大的影响。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一个简单的例子:卖菜,别人买了3千克每千克2.5元,你可能计算能力不好要用计算器去按,而别人计算能力好的口算就出来是7.5元,当你算出来的时候可能别人都又卖了两次菜了,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所以必须把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提高。 二、计算能力的提高需要进行强硬的理论、法则学习 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筑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整数乘法中出现的两个错例25乘3等于95,24乘5等于100,很典型的反映了学生在学习算理的过程中,没有很透彻地理解乘法算理,关于乘法进位的数字该怎么处理学生是比较模糊的。再者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中的两个错例(1。44除以1。8等于8,11。2除以0.05等于22.4)也说明了学生对于法则的理解不够深刻。 要明白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意义,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也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一个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两个错例中[327-(27+75)=375 87乘2除以87乘以2=1],都说明了学生对于计算法则和运算定律的错误认识。 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规则化.不懂的算理,光靠机械训练也能掌握,但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不谈灵活运用了。因此,在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对时,要特别注意讲清算理及法则的导出,力求做到直观、具体、透彻,以达到使学生充分理解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小数除法时,利用现实生活中学生买文具。每枝铅笔0.3元,1.2元能买几枝。学生都知道能买到4枝,但列竖式那商上在那呢?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说如果是整数那就好了,我就因势引导,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变成整数,且商不变。我们回顾以前学过的知道中有没有这样的内容,同学们想到了用商不变原理来处理这个问题,现在问题解决了,并且撑握了小数除法的原理,还使新旧知识发生了联系。可见,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教学中讲清算理、掌握法则、懂得理论是十分重要的。 三、计算能力的提高需要基础知识的过关、理解和掌握 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前提。学生面对计算题,要得到计算结果,首先要考虑运用什么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等,因此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决定了是否具有计算能力。例如,学生要具有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必须先要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理解并且掌握如通分、约分、带分数与假分数之间的互化等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只有把有关的基础知识讲清楚,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学生计算才

怎样计算弹簧的力

怎样计算弹簧的力? 已有一根弹簧,长度是38mm,最大直径是11.7mm,线径是1.7mm,每一圈的距离是5.5mm,要把它的高度垂直挤压到17mm,请问要用多少公斤的力? 1. 压力弹簧 压力弹簧的设计数据,除弹簧尺寸外,更需要计算出最大负荷及变位尺寸的负荷; 弹簧常数:以k表示,当弹簧被压缩时,每增加1mm距离的负荷(kgf/mm);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K=(G×d4)/(8×Dm3×Nc) G=线材的钢性模数:琴钢丝G=8000 ;不锈钢丝G=7300;磷青铜线G=4500 ;黄铜线 G=3500 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 N=总圈数Nc=有效圈数=N-2 弹簧常数计算范例:线径=2.0mm , 外径=22mm , 总圈数=5.5圈,钢丝材质=琴钢丝 K=(G×d4)/(8×Dm3×Nc)=(8000×24)/(8×203×3.5)=0.571kgf/mm K=(G×d4)/(8×Dm3×Nc)=(8000×0.84)/(8×6.63×2)=1.34kgf/mm 3276.8/4599.936=0.712358 预压量0.65 固定时的压缩量为2mm 2. 拉力弹簧 拉力弹簧的k值与压力弹簧的计算公式相同。 拉力弹簧的初张力:初张力等于适足拉开互相紧贴的弹簧并圈所需的力,初张力在弹簧卷制成形后发生。 拉力弹簧在制作时,因钢丝材质、线径、弹簧指数、静电、润滑油脂、热处理、电镀等不同,使得每个拉力弹簧初始拉力产生不平均的现象。所以安装各规格的拉力弹簧时,应预拉至各并圈之间稍为分开一些间距所需的力称为初张力。 初张力=P-(k×F1)=最大负荷-(弹簧常数×拉伸长度) 3. 扭力弹簧 弹簧常数:以k 表示,当弹簧被扭转时,每增加1°扭转角的负荷(kgf/mm). 弹簧常数公式(单位:kgf/mm): K=(E×d4)/(1167×Dm×p×N×R) E=线材之钢性模数:琴钢丝E=21000 ,不锈钢丝E=19400 ,磷青铜线E=11200,黄铜线 E=11200 d=线径Do=OD=外径Di=ID=内径Dm=MD=中径=Do-dN=总圈数R=负荷作用的力臂 p=3.1416。

如何选择注塑机的吨位

如何选择注塑机的吨位 锁模力以锁紧模具的最大值表示。射出于成形空间内(cavity)的材料压作用于打开模具的方向,故须在锁模力以下,通常材料压须为锁模力的80%以下。材料压是成形空间单位面积的平行压力兴成形空间投影面积之积。成形空间单位面积的平均压力因射出机构而异,柱塞式约400-500㎏/㎝,螺杆式约250-350㎏/㎝。 1)经验公式: 锁模力=成形空间单位面积的平均压力×成形空间投影面积×系数=330kg/cm×成品长×成品宽×1.5 注:1. 成品长、宽单位为cm; 2. 计算出来的锁模力的单位为kg,除以1000就为注射机的吨位(T); 3. 成品的投影面积为成形空间的投影面积,如箱体类的成品,要将成品的四侧面展开后,再去量其长与宽。 (2)计算好所需的注射机吨位后,再根据此计算结果去选择注射机(所选择的注射机吨位必须要大于此计算结果)。但要注意所选择的注射机的哥林距离与最大最小模厚,模具的高度必须在所选择的注射机最大最小模厚之间。 告诉你准确的计算方法: 克数=(螺杆的直径/2)2 * π * 螺杆的最大后退距离* 0.85 * 塑料材料的密度 与吨位大体上是正向关系,但联系并不密切,因为小吨位的机器也可以装稍大一号的螺杆,或者为了提高注塑速度、压力换装小一号的螺杆。 大致上: 100T -- 150克 200T -- 500克 300T -- 800克 500T -- 2000克 700T -- 3200克 仅供参考 50T 0.29元/M、80T 0.48元/M、100T 0.57元/M、120T 0.6元/M、150T 0.62元/M、200T 0.75元/M、250T 0.89元/M、350T 0.9元/M、400-500T 1.52元/M 海天/80T ¥0.48 海天/110T ¥0.57 海天/150T ¥0.62 海天/200T ¥0.75 海天/250T ¥0.89 大概就这样

如何小学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小学生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 题。很多同学家长总以为计算式题比分析、解决问题容易得多,因而在计算时或过于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结果错误百出。其实,计算准确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多年来,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说这样一句话:\"我的孩子太粗心了,每次考试就是计算题过不了关。\"每当听到这句话时,一种本能的责任感会油不过生。怎样提升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呢? 一、计算的意义和重要性 1. 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石,掌握了计算,便打开了通向数学王国的大门。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方法,却往往还会计算错误,计算的准确率很低。这不但直接影响到对文字题,应用题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严重地防碍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为此,必须切实提升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2. 人的一生一般要经过幼儿时期、学生时期和成人时期,数与计算在其中每一个时期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使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与计算的知识,才能使他们比较准确地理解周围的客观事物,才能比较清楚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时期,数与计算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科学知识的基础。成人时期,计算水平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须的一项基本水平,也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一个基本标准。 3. 小学数学试题,涉及计算内容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均占85%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升计算的准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由此可见,数与计算将伴随人的一生。一个人在成人以后所需的数学知识,基本上在小学阶段就学全了。所以,在小学阶段学好数与计算的基础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计算水平,是终身受益的。 二、提升改变意识。 1. 教师吃透教材,掌握各年级的教学要求,把握计算教学的重点、

磨机计算公式

(一)、磨机转速 (作者:佚名本信息发布于2009年06月24日,共有376人浏览) [字体:大中小] 磨机的主要参数有磨机转速,需用功率及生产能力。分述如下: 一、磨机转速 (一)磨机的临界转速n 所谓临界转速,是指磨内最外层一个研磨体刚好开始贴随磨机简体作周转状态运转这一瞬时的磨机转速。 如图2—40所示,当研磨体处于极限位置E点(α=0)时,刚好贴随磨机筒壁上随磨机一道回转而不落下,此是即为临界条件。以α=0°代入磨机内研磨体运动的基本方程式(2—10),可得磨机临界为 转速 n (2—24) n ——磨机的临界转速(转/分); 式中 n ——磨机筒体的有效直径,等于磨机内径减去两倍衬板厚度(米)。 D 时,研磨体将贴紧简体作周转状态运转,不能起任何粉从理论上讲,当磨机转速达到临界转速n 磨作用。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在推导研磨体基本方程时,忽略了研磨体滑动及粉磨物料对研磨体运动的影响等因素;同时,在推导时是分析紧贴筒壁的最外层研磨体。而对其余各层研磨体并非达到临界转速,越接近磨体中心的研磨体其临界转速越高。因此,球磨机的实际临界转速比上述的理论计算值更高一些。这就是过去曾经研究过磨机超临界转速运转的道理。

(二)磨机的理论适宜转速n 由前述已知,当磨机转速达到临界转速时,由于研磨体作周转运动,故其对物料不起粉碎作用;而当转速较低时,由于研磨体呈倾泻状态运动,对物料的粉碎作用很弱;只有研磨体呈抛落状态运动时,对物料起到较强的粉碎作用。可见磨机内研磨体对物料的粉碎功是磨体转速的函数。我们希望研磨体产生最大的粉碎作用,使研磨体产生最大粉碎功的磨机转速称为理论适宜转速。分析的出发点是:使最外层研磨体具有最大的降落高度,此时研磨体对物料便产生最大的冲击粉碎功。 如图2—42所示,研磨体自A点抛射,脱离角α,其抛物线轨迹方程式如式(2—12)。为求质点A的最大降落高度H,必须将抛物线顶点M的位置求出。按照抛物线顶点的含义显然有 (三)磨机的实际工作转速 (作者:佚名本信息发布于2009年06月29日,共有80人浏览) [字体:大中小] 上面的理论适宜转速计算公式(2—28),是从研磨体能够产生最大冲击粉碎功的观点推导出来的。而欲磨物料在磨内变成细粉的过程是研磨体的冲击和研磨综合作用的结果。磨机以理论适宜转速运转时,虽研磨体的冲击粉碎作用大,但研磨作用小,不利于磨细。因此,为使磨机具有最好的粉磨效果,应该注意冲击和研磨作用的平衡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到使外层研磨体呈无滑落循环运动。因为这样就可以使磨机效率和衬板磨耗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提升能力的计算

提升容器选择 (1)最大提升速度Vm 的确定 V m =0.3~0.5H =(0.3~0.5)×9.49=2.85~4.75(m/s) 式中:H —提升高度 H =90(m) V m ――最大提升速度m/s ,暂取值3.06m/s 。 2)估算一次循环提升时间T ′ T ′= + +μ+θ(S ) T ′= 式中: μ——爬行时间,取值5s a 1——提升加速度,取0.7m/s θ——休止时间,取值12s 提升能力A: (万t/a ) 式中: A —主井提升能力 (万t/a ) b —年工作日,330天 t —日提升时间,16小时或18小时,按《标准》第十一条选取 P M —每次提升煤炭量(t/次) k —装满系数。立井提升取 1.0;当为斜井串车或箕斗提升时,倾角20°及以下取0.95,20°~25°取0.9,25°以上取0.8 k 1 —提升不均匀系数。井下有缓冲仓时取1.1,无缓冲仓时取1.2 k 2 —提升设备能力富余系数,取1.1~1.2 T —每提升一次循环时间(s/次) )(8.5012506 .3907.006.3S =+++Vm H 1a Vm T k k k P t b A M ?????=214103600

(3)一次提升量Q ′ Q ′=tbr T ACa f 3600' ?t/次 Q ′ = 14 33036008.501500002.12.1????? =0.66(t/次) 式中: Q ′—— 一次提升量 t/次 A ——矿井年产量, t/a a f ——提升能力富余系数,取值1.2 C ——提升不均衡系数, 取值1.2 br ——提升设备每年工作日数;取330d t ——提升设备每日工作小时数,提升原煤取14h

提高计算能力的五种训练方法

提高计算能力的五种训练方法。 一、基础性训练 小学生的年龄不同,口算的基础要求也不同。低中年级主要在一二位数的加法。高年级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具体口算要求是,先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到的三位数立即加上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迅速说出结果。这项口算训练,有数的空间概念的练习,也有数位的比较,又有记忆训练,在小学阶段可以说是一项数的抽象思维的升华训练,对于促进大家思维及智力的发展是很有益的。大家可以把这项练习安排在两段的时间进行。一是早读的时候,一是在家庭作业完成后安排一组。每组是这样划分的:一位数任选一个,对应两位数中个位或十位都含有某一个数的。每组有18道,大家先写出算式,口算几遍后再直接写出得数。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自己口算的速度、正确率都会大大提高。 二、针对性训练 小学高年级数的主要形式已从整数转到了分数。在数的运算中,相信大家非常不喜欢异分母分数加法吧?因为它太容易出错啦。现在请大家自己想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不是只有下面这三种情况? 1.两个分数,分母中大数是小数倍数的。 如“1/12+1/3”,这种情况,口算相对容易些,方法是:大

的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公分母,只要把小的分母扩大倍数,直到与大数相同为止,分母扩大几倍,分子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即可按同分母分数相加进行口算:1/12+1/3=1/12+4/12=5/12 2.两个分数,分母是互质数的。 这种情况从形式上看较难,相信大家也是最感头痛的,但完全可以化难为易:它通分后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每个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分母的积的和(如果是减法就是这两个积的差),如2/7+3/13,口算过程是:公分母是7×13=91,分子是26(2×13)+21(7×3)=47,结果是47/91. 如果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则口算更快。如“1/7+1/9”,公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63),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和(16)。 3.两个分数,两个分母既不是互质数,大数又不是小数的倍数的情况。 这种情况通常用短除法来求得公分母,其实也可以在式子中直接口算通分,迅速得出结果。可用分母中大数扩大倍数的方法来求得公分母。具体方法是:把大的分母(大数)一倍一倍地扩大,直到是另一个分母小数的倍数为止。如1/8+3/10把大数10,2 倍、3倍、4倍地扩大,每扩大一次就与小数8比较一下,看是否是8的倍数了,当扩大到4倍是40时,是8的倍数(5倍),则公分母是40,分子就分别扩大相应的倍数后再相加(5+12=17),得数为17/40.

脱式计算计算方法能力提升

简单计算(一) 先观察算式结构, 再运用合适的计算方式进行精确计算 例1:4.75-9.63+(8.25-1.37) 原式=4.75+8.25-9.63-1.37 =13-(9.63+1.37) =13-11 =2 例2:4 1666617907921333387?+? 原式=33338.75?790+790?66661.25 =(33338.75+66661.25) ?790 =100000?790 =79000000 例3:36?1.09+1.2?67.3 原式=1.2?30?1.09+1.2?67.3 =1.2?(30?1.09+67.3) =1.2?(32.7+67.3) =1.2?100 =120 例4: 81.5?15.8+81.5?51.8+67.6?18.5 原式=81.5?(15.8+51.8)+67.6?18.5 =81.5?67.6+67.6?18.5 =67.6?(81.5+18.5) =100?67.6 =6760

计算: (一) 1. 6.73-)17 9127.3(1782-+ 2. 511)9518.3(957-+- 3. 1 4.15-(12 5.2)2017 687 7(--) 4. 75.0)1373414(13713-+- (二) 1. 3.5?÷++211%12541154 2. 975 ?0.25+75.976439-? 3. 601 25.4425529÷+? 4. 0.9999 ?0.7+0.1111?2.7

计算 (三) 1. 45? 2.08+1.5?37.6 2. 52?11.1+2.6?778 3. 48?1.08+1.2?56.8 4. 72 ?2.09-1.8?73.6 (四) 1. 53.5?35.3+53.5?43.2+78.5?46.5 2. 235?12.1+235?42.2-135?54.3 3. 3.75?735-5 .622.16573083 ?+?

电压计算公式

电学公式定律总表 十三、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KQ1Q2/εr2(在介质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 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 Q1、Q2:两点荷的电量(C) ε:介电常数 r:两点荷间的距离(m)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 (定义式、计算式) E :电场强度(N/C) q:检验电荷的电量(C) 是矢量 4.真空点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点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点电荷的电亘 5.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6.电势与电势差U A=εA/q U AB=U A- U B U AB =W AB/q=- ΔεAB/q 7.电场力做功W AB= qU AB W 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 q:带电量(C) U 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 (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8.电势能εA=qU Aε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 q:电量(C)U A:A点的电势(V) 9.电势能的变化ΔεAB =εB- ε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0.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εAB= -W AB= -qU A 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1.电容C=Q/U (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 Q:电量(C) 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2.匀强电场的场强E=U AB/d U AB:AB两点间的电压(V) 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1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 o=0) W=ΔE K qu=mV t2/2 V t=(2qU/m)1/2 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14.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 o 类似于平抛运动 垂直电杨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 o t (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 a=F/m=qE/m 15.*平行板容器的电容C=εS/4πKd 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 注:(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见图、[教材B7、C178])。(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6)电容单位换算1F=106μF=1012P F (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 (8)静电的产生、静电的防止和应用要掌握。 十四、恒定电流 1.电流强度I=q/t I:电流强度(A) 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 t:时间(S) 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 U:导体两端电压(V) 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 ρ:电阻率(Ω·m) L:导体的长度(m) 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ε/( r + R) ε= I r + I Rε=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 ε:电源电动势(V) R:外电路电阻(Ω) 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 I t P=U I W:电功(J) U:电压(V)I:电流(A) t:时间(S) P:电功率(W)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生计算时出错时的心理:一是忽视了对计算题的分析及计算后的检查;学生认为计算题枯燥乏味,每当看到计算步骤多或者计算数字大时,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缺乏耐心和信心,因此计算就不准确。计算一部分中没有复杂的概念性质等,学生只要理解的充分、掌握的牢固,就可以形成非常良好的计算技能。而由于口算等基本功不过关,计算法则的不明确,没有形成基本的计算技能技巧,这是计算失误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加强口算训练,为其他计算打好基础。 口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只有基本口算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才能使学生过好计算关,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为此,我总是利用早自习等小块空余时间做一页的口算题卡。家长也可以坚持让孩子每天做口算题。口算的内容包括本册的口算题和以前学过的基本口算内容,都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以求达到熟练的程度。 二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通过连续的、大量的练习来达到目的,而让学生反复做大量、单调的试题计算练习,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必须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既有针对性、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练习,利用学生“好动”、“好胜”的心理,设计一些数学游戏的计算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1 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做到:一看(看清题中的数字和符号)二划(在试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什么时候用口算,什么时候用笔算,是否可以用简算)四算(认真动笔计算)。 2 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训练学生作题要有耐性,不急躁,认真思考,即使做简单的计算题也要谨慎。演算时要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就是在草稿纸上计算也要书写清楚,方便检查。3培养及时检验的习惯。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一查数字符号,二查演算过程。概括为“一步一回头”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时做一步回头检查一步。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不是正确,得数是否准确等,并要求学生根据各种相应的计算法则耐心细致地计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4 培养巧妙估算的习惯。一是系统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估计出得数的范围;二是系统计算后进行估算,可判断出得数是否正确合理。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求灵活新颖、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提高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个人计算能力的高低是其思维敏捷度和思维灵活性在计算方面的体现,它反映了这个人数学基本素质的高低。计算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会有直接影响。在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能力,并要达到正确、迅速,同时要求方法合理、灵活。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之达到上述要求呢? 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粗浅认识。 一、要充分认识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有些教师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重视不够,没有让学生去发现计算的规律和情趣。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大障碍,必须除之。计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 1.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现实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量又离不开数与计算,形体大小要量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因此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工具,是每个公民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数与计算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甚至其他科知识的基础。这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学生无法进入以后正常的学习中。 3.数与计算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掌握数与计算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掌握数与计算知识的过程中也发展了抽象概括能力。 4.数与计算的教学有利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数概念是随着人类生活和实践的需要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教师要教学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与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可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二、讲清算理,提高计算教学质量。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讲清算理,揭示计算的规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1、教具演示,讲清算理。算理的抽象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尽可能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明确算理。 2、学具操作,探索感悟。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这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

cpk计算公式

CPK=min{(UCL-Xbar)/3σ,(Xbar-LCL)/3σ} CPK = min(|USL-X|或(|X|-LSL|) 可用Excel的“STDEV”函数自动计算所取样数据的标准差(σ),再计算出规格公差(T),及规格中心值(U). 规格公差T=规格上限-规格下限;规格中心值U=(规格上限+规格下限)/2 依据公式:Ca=(X-U)/(T/2) ,计算出制程准确度:Ca值(X为所有取样数据的平均值) 依据公式:Cp =T/6σ ,计算出制程精密度:Cp值 依据公式:Cpk=Cp(1-|Ca|) ,计算出制程能力指数:Cpk值 Cpk的评级标准:(可据此标准对计算出之制程能力指数做相应对策) A++级Cpk≥2.0 特优可考虑成本的降低 A+ 级2.0 >Cpk ≥ 1.67 优应当保持之 A 级1.67 >Cpk ≥ 1.33 良能力良好,状态稳定,但应尽力提升为A+级 B 级1.33 >Cpk ≥ 1.0 一般状态一般,制程因素稍有变异即有产生不良的危险,应利用各种资源及方法将其提升为A级 C 级1.0 >Cpk ≥ 0.67 差制程不良较多,必须提升其能力 D 级0.67 >Cpk 不可接受其能力太差,应考虑重新整改设计制程。 Cpk=Cp(1-|Ca|) Cp=T/6 Ca=(X-U)/(T/2) T=USL-LSL U=(USL+LSL)/2 请问Ca=(X-U)/(T/2)中的X代表哪项数值?怎么计算X值? X指的是样品样品平均值,建议你不要用这组公式算Cpk,这是台企的一套东西,不是说有错误,就是不利于知识的理解, Cpk=min{Cpu, Cpl}, Cpu=USL-X/3s,Cpl=X-LSL/3s,也就是说过程的Cpk等于对上公差的Cp和对下公差的Cp中二者较小的,其中s是样本标准差

提高数学计算能力的四个方法

提高数学计算能力的四个方法 在计算上丢分,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作为家长,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孩子丢分的关键原因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 理论知识没有掌握好,不知道各种计算题型的要点和步骤是什么。 感觉计算很简单,过于自信之后,反而会因为粗心而丢分。 越简单越怕丢分,对计算题没有自信。 对题型不熟悉,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应对。 对题型不熟练,拿到一道题目,自己对解题方法没有明确定位。 考前没休息好、考试途中过于紧张等因素造成的计算失分。 找准原因,只是家长们帮孩子提高计算能力所做的第一份努力,接下来,我们应该找准方法,才能正确的补救孩子差强人意的计算能力。对此,我有几点建议,或许能够给各位家长一些启发: 第一、熟记各种计算规则 作为家长的我们,做小学生的计算题,当然觉得很简单。但是,对正处于小学时期的孩子来说,各种运算规则对他们可是不小的挑战。 简单的加减计算还好,遇到混合运算的时候,规则就相对复杂一些了,而这时很多孩子就感觉傻傻分不清了。 就拿混合运算来说: (1)没有括号的,只有加减法运算或者只有乘除法运算,只需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就好;(2)遇到有括号的,如果括号里有乘除法也有加减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熟记各种题型的计算规则,是孩子们计算一分不丢的重要保证。如果连这些基本的运算规则都没有掌握好,又拿什么去奢望高分呢?当然,这些规则不宜死记硬背,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二、总结分析计算方法

仅仅只是熟记各种题型的计算规则还远远不够,因为规则只是文字性的概述,同学们需要把这些概念正确的运用到计算题型之中,才能起到增分的作用。 很多孩子在计算的时候丢分,是因为平日里对题型的总结和分析不够,拿到一道陌生的题型之后,老师讲解了答案和步骤就完事了,很少有学生将此做一个重要标记,在复习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殊不知,这些题型的总结和分析都是自己今后从容应对各种运算的重要保证。 当然,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也不要只在意答案的对错,更应该细心一点看孩子出错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孩子第一次接触类似的题型,家长在辅导的时候一定要多些耐心,教会孩子计算的思路和计算的正确步骤是什么。 第三、加强各种题型的练习 只熟背概念是远远不够的,虽然我并不提倡题海战术,但是必要的练习还是必须要去完成的。 在练习的过程中,既能够帮孩子们梳理总结各种题型,也能把文字概念正确的运用到其中,其实绝大部分孩子计算出错,是因为对题型不够熟练或者计算时对计算规则和步骤掌握得不够牢固,而适当的练习就能很快的解决这些问题。 当然,在练习的过程中,题型也不能太过单一。我们可以把孩子学过的所有计算题型,都出一道或者两道,让孩子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巩固学过的知识。 很多孩子在分开练习的时候,总能全部做对,但是遇到考试这种综合性质比较强的汇总时,孩子欠缺的部分马上就会凸显出来。 让孩子在练习过程中总结自己错误的原因以及找到改进的方法,是让孩子快速成长起来的关键。 第四、先注重质量再强调速度 有些家长在孩子计算能力培养方面,首先想到的就是题海战术。短时间里让孩子完成很多道题目,孩子一旦慌张,计算题的准确性就得不到保证。 前期,尤其是年级比较低的小学生,家长在辅导的时候一定不要过分的在意速度而忽视了质量。 给孩子充足的时间,一道题目一道题目的认真计算,必要的时候用其他方法验算一遍,比如,加法竖式计算可以用减法验算等。先把质量保证了,我们再慢慢的去强调孩子做题的速度,这些都有一个过程,家长切勿急功近利。 其实,先注重质量后注重数量还有一个好处——提升孩子的计算信心。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部分家长总是喜欢短时间给孩子布置几百道计算题。当孩子错了一些之后,就开始责备、惩罚,极大的削弱了孩子对计算的信心,甚至变得害怕计算了。

(完整word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现在的学生运算能力很差,几乎是”有算就有错”。国家新课改强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而弱化了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关注,事实上,这对学生后期学习大学里的高级课程是不利的。在当下环境中,我们只能利用有限的机会尽量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这方面能力呢? 一、要遵循几个原则: 1、自我培养原则。运算能力提高与其他一些能力不同,主要不是来自于老师的教导,而是学生本人的自我培养。因为“算法”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建造自己的思维方式,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当然,老师可以帮助你优化其中一些计算过程,但如果讲的内容没有学生配合的练习,无法产生熟练准确地“结果输出”。 2、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要受到“序”的制约,也就是由易入难,且逻辑上环环相扣,问题上逐渐深入,从“量变”过度到“质变”,这是由学生的认识活动规律所决定的。 3、模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重视模仿。不仅是一个人学会各种东西的基本方法,更是高中生书写习惯,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通过模仿知识与技能,可以形成最初的规范和行为方式。但数学学习又不能仅仅停留在模仿上,因为它重视对本质规律的探究,重视灵活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必须力求创新,这种创新即包括探求新的知识,新的理论与方法,也包括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重构”,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与结论,改进一些

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创造出一些阐释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式。 4、及时反馈原则。重复刺激,归纳与首尾呼应有助于加深一些容易忘记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样的,及时反馈是一个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按照现代控制论的观点: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学习者吸收信息、输出信息、反馈信息和评价信息四个方面组成。该系统在运作过程中,必须要有反馈信息,形成互动,以便对学习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避免趋于盲目状态。 二、对应具体要求的做法是: 1、抓好审题训练: 审题训练能培养学生最初的定向能力,增进运算方向的正确性。要做一个运算问题,首先要做到审视性读题、多角度观察、综合性思考,以确定运算方向,过好审题关。 (1)教授数学概念时,应当让学生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学习,分别强化关键词提取与理解,并经常对概念、图像进行书面或口头的表达; (2)拿到题目,首先细致观察,分析题目特点,分析表达式特点,确定计算方向,有目的的运算。特殊题目要牢牢记住特征,采用解题技巧。 2、抓好心理与思维灵活性训练 抓好心理调节,抓好思维灵活性训练,可以促进计算的灵活性。心理与思维灵活性训练的核心是识别语言文字、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代数表达式等各种表达方式的本质,并迅速抓住计算的主旨与实质,以迅速联想,形成策略,提高学生的洞察能力。

提升能力核算

1主斜井提升系统能力核算 1.1 概况 矿井井下原煤,通过采煤机采煤后,901综采工作面经过刮板机、转载机、破碎机等一系列工作后,通过顺槽皮带和石磨皮带运输到992煤仓,303、304综采工作面以同样的方式运输到892煤仓,然后给煤机通过主井带式输送机运输至主斜井井口。 1.2主要技术参数 主提升强力带式输送机选用DTC140/100/3*900型带式输送机,带宽1400mm,带速4m/s,输送带敷设长度1414m,带强4500kN/m,倾角22.7°,电压10000V,输送能力1000t/h,连接的有三台电机,YB630MZ—4型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压1000V,功率900kW,转速1485r/min,驱动方式为CST 装置驱动,型号为1120k,传递功率为1107kW。 甲带给料机选用GLD2000/7.5/s型,功率7.5kW,电压660V,最大带速0.73m/s,电机选用YBK2—160M—4型,功率7.5kW,电压660/1140V,驱动和设备滚筒为?319*1100mm。

1.3提升能力核算 1.3.1按原设计能力计算 A=300×Qt/(10^4×K1) =300×900×16/(10^4×1.5) =288万(t/a) 式中: Q—给煤机设备设定的给煤量;按实际最大给煤量取Q=900t/h t—日提升时间;取t=16h K1—运输不均匀系数; 不均匀系数是限制粒径与有效粒径的比值,是反映组成土的颗粒均匀程度的一个指标。不均匀系数一般大于1,愈接近于1,表明土愈均匀。有效粒径较均匀的石英砂滤料,一般不均匀系数为1.3-1.4,无烟煤不均匀系数如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