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美经济密不可分

中美经济密不可分

中美经济密不可分
中美经济密不可分

中美经济密不可分

——对中美两国贸易关系的分析

摘要: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一波三折,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双边贸

易额已经突破5700亿美元,双方经济依存度加强。不过中美关系仍然不平静,美国

内部一直存在着两种声音,即接触合作与封锁对抗。那么中美经济关系会走向何方?

本文将通过分析中美建交以来两国经济合作、贸易往来以及当前形势和对未来的展望

表达自己对中美经济关系前景的看法。

关键词:中美关系贸易对抗合作

Abstract: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s not tranquil since China

and US have established diplomatic relations. In recent years, the trad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expand rapidly, and the bilateral volume

of trade already broke through 570,000,000,000 US dollars,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bilateral economical degree of dependency strengthens. But the relations

is not seemd that good, there was two kinds of opposite ideas in us: Cooperation

and Contact or Resistance and Blockade. How then the Sino-US economic relationships become do develop?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analyze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rade that after the two countries establish diplomatic relation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orecast future to expresses ourseves

view to the future Sino-US economic relationships.

Key Words:Sino-US economic relationships Trade Resistance Cooperation

一、引言

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跨洋过海,首航中国,开始了一段中美贸易的传

奇。此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美国对华贸易额节节攀高。中美建交以来,两国的经

济贸易往来掀开了新的篇章。纵观中美贸易史,有摩擦也有合作,随着两国之间经济

关系的日益发展,中国和美国的依存度越来越高

二、中美两国经济贸易的历史发展情况

(一)、改革开放前的中美贸易

中美两国贸易关系可追溯至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由波士顿首航至

广州。在广州商人的帮助下,“中国皇后号”顺利地售出了人参、毛皮、胡椒等货物,

同时又满意地采购了茶叶、瓷器、丝织品等。12月28日,“中国皇后号”从广州启

程返回,于1785年5月11日回到纽约。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航行,打开了太平洋两

岸“最古老的与最年轻的”两个国家的通途,开创了中美两国直接经贸文化关系的新

纪元。到1946年,中美贸易额达4.2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外贸额的53%,占美国当

年对亚洲出口总额的3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继续与美国进行贸易往来,但是从20

世纪50年代直至70年代初,由于中美两国处于敌对状态,两国贸易一度中断,直到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才开始得到恢复。

图一改革开放前中美双边贸易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美贸易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年7月,签署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相互给予量惠国待遇,该协定于1980年2月生效,奠定了两国经贸关系的基石。自此以后,两国经贸发展迅速。

中美两国贸易的持续增长对两国发展经济和增加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就美国而言,仅对华直接出口就提供30万个就业岗位,双边贸易至少为美国工业和服务业提供了上百万个工作岗位,且呈逐年增加之势。中国比较低廉的劳动成本,降低了鞋、服装、玩具等日常生活用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价格,有助于疏缓美国的通货膨胀,使广大消费者得到实际好处。世界银行1994年的分析报告指出,如果从中国以外的国家进口同样的商品,美国消费者每年需要增加140亿美元的支出。就中国而言,数百万工人从事对美出口的加工组装业,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从美国进口一些技术相对先进的产品,也有利于现代化建设。

图二改革开放后中美双边贸易(单位:亿美元)

表一中美双边贸易资料(1783~2004年)

资料来源:①《中美关系史论丛》,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第98~99页。②③④

根据《远渡重洋:中美贸易二百年》整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⑤战时状态

下,缺乏资料统计。⑥该时期是中美关系处于严重对抗时期,双方停止了包括贸易、

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一切来往。⑦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其他资料均整理自中国

国家统计局、中国商务部和美国海关相关资料。

(三)、中美之间的和谐与摩擦

纵观中美双边贸易的历史,中美贸易关系几经起伏和曲折,甚至一度出现过中断。中美贸易的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在中美经贸关系开始的初期,中美贸易就出现了债务纠纷、质量纠纷等贸易摩擦。但是合作是当今中美之间的主题曲。

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倡议下,中美两国于2006年就双方关系和国际问题开始展开两轮的战略性对话,并且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将进一步减少两国的对抗和摩擦,增进互信和合作。时至今日,中国在美国的眼里,已非布什当初上台时认为是“战略性竞争者”,而是变成了“利益相关者”,是一个需与之合作的伙伴了。

众所周知,布什上台担任总统时,霸气十足,除了推行单边主义政策外,更对中国采取对抗的态度,如美侦察机击落中国战机,导弹炸毁了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等,一度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抗议和强烈不满。现在,布什在蝉联总统后的第二任期,为什么在对华政策上,能改弦更张,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合作取代敌对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崛起和迅速强大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的崛起和迅速强大,不仅在本国拥有广大的市场,吸引了许多外国包括美国在内的大财团在中国立足,影响了国际的经贸的发展,而且随着综合国力的日渐强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这种趋势,使美国领导人意识到中国在未来世界中,总有一天,将与美国平起平坐。因此非与它打交道不可了。所不同的是,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和的,是靠自立更生而强大起来的,中国已一再重申,而且在实际实践中已经证明,要与各国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一切国际争端,只有通过谈判和协商求得解决。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拥护。在这种趋势下,美国如果还抱着冷战的思维,只靠超强的武力,我行我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以武力对抗的时代看来将一去不复返了。

三、对未来中美经济关系的看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上有巨大的互补性,两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因此无论是从比较优势的角度、资源禀赋的角度,还是从产业内贸易的角度、规模经济的角度来看,中美双边贸易都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从大的趋势上讲,中美贸易关系应该是不断往前发展的。中美贸易关系发展的趋势说明,中美贸易的特点是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是积极向上的,中国和美国都是积极的。

参考文献:

[1]倪世雄,刘永涛,美国问题研究(第四辑),时事出版社,2005。

[2]林坚,远渡重洋:中美贸易两百年,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3]傅梦孜,袁鹏,中美战略关系新论,时事出版社,2005。

中美贸易关系简介

浅析中美贸易关系 摘要:在发达国家大量通过FDI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背景下,基于所有权原则的贸易收支统计能够捕捉FDI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从而反映出各国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实际利得。根据测算,美国自2000年以来外国直接投资净收益约占其贸易赤字的25%~30%。同时基于所有权统计原则调整后发现,中美贸易顺差根源于FDI,这与现有有关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研究结论大相径庭。 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两大经济体,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长期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中美贸易的格局基本是以中国整体对外贸易顺差不断上升、美国整体对外贸易逆差不断攀升为基本背景,而中美之间的贸易结构是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上升为显著特征的。巨大且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给中国的国际贸易环境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第一,加剧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尤其是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第二,为以美日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对人民币升值施压提供了口实;第三,使得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陷入因内外均衡的冲突而左右为难的窘境。因此,探究中美贸易顺差形成的真实原因,从而重估中美间的贸易差额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化解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的国际压力,为中国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 中美之间的这一贸易格局引起了政策层、商界和学界的极大关注,并进行了许多政策性和理论性的讨论,提出了争议极强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人民币人为地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上,从而导致了中国对美国不断上升的贸易顺差。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在对国际市场出口(包括对美国出口)方面有大量的政策鼓励和制度激励,人为地导致大量的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相反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受到了种种政策性和制度性的限制,以至于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阻力非常大,致使两国贸易不平衡。这一观点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政策层,认为中国实行了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 第三种观点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是由中美两个经济体储蓄率的不同所导致。这是美国的宏观经济储蓄率近年来不断下降,而中国经济的储蓄率不断上升的结果,因为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国的贸易顺差的本质就是储蓄过剩,逆差就是储蓄不足。 第四种观点在关注中美贸易失衡时,主要解释为什么中美之间所报告的统计数据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他们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被夸大了,其原因是由于进出口统计的产销国原则、进出口计价因素、香港转口贸易因素、服务贸易因素等所导致的。如Fung 等(2006)认为,应该在现行中美贸易差额统计的基础上作如下四项调整:一是船边交货记录原则转化为船上交货记录原则及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调整;二是通过香港或其它地方的转口贸易扣除;三是转口贸易加价;四是服务贸易调整。经过四项调整之后,他们测算得出中美2005年的贸易差额应该为1707亿美元,这高于中国海关的统计(1142亿美元)而小于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16亿美元)。而Schindler等(2005)在分析中美贸易差额时,尤其强调香港在中国转口贸易中的显著作用,他们认为现行的报告数据并没有反映这些,因而误解了中国的进出口实际情况。他们经过重新测算后认为,2004年的中美贸易差额在530亿美元到1290亿美元之间,低于美国的统计而高于中国的统计。但他们研究的重点是解释中方和美方所报告的数据为什么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而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和问题的解决缺乏深入的探索。 第五种观点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以及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中国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使得现行的贸易统计体系不能很好地反映国际商业活动,从而夸大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如郭彦英(2005)强调国际产业分工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影响,认为中美贸易差额的不平衡实质是国际产业分工所处位置高低导致的利益分配链条上的层级关系;而贾怀勤(2006)和李月芬(2006)认为,在全球化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使得传统贸易统计背离了国际交易当事方利得。这种观点指出了问题的实质所在,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基础,但是没有提出更为具体的更具说服力的数据。而姚枝仲等(2006)虽然提出了“中国国民对外贸易差额”的概念,并进行了一些很粗略的估算,但只能说明中美贸易差额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而无法真正揭示在新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中国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实际利得。 因而在引进美国基于所有权的贸易统计框架的前提下,以所有权为贸易统计原则,通过捕捉FDI 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发现中美贸易顺差大部分是由外商直接投资所致,从而正确评估中美贸易不平衡,使得理论界、实务界以及决策层对中美贸易不平衡有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认识。 所有权原则视角下的中美贸易失衡 由于现行贸易统计体系在统计外国附属机构这种更为重要的国际商业活动数据上的无能为力,

美日德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及其启示

【文献号】1-3388 【原文出处】中国工业经济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199611 【原刊页号】75-80 【分类号】F31 【分类名】工业企业管理 【作者】李续忠 【复印期号】199703 【标题】美日德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及其启示 【正文】 公司治理结构,是确保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和计划得以确立,确保整个管理机构能够按部就班地实现这些目 标和计划的一种企业组织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一方面是指公司的机构设置;另一方面是指这些机构的运行 规则。可以说,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高效运行的基本前提,也是公司制度的生命力所在。纵观 世界各国公司的治理结构,虽然其基本原理相同,但在具体设计和运行上却各具特色。 其中以美国、日本和德 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最具代表性。认真研究这些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特点,吸取其精华,对完善我国公司制度, 提高公司制企业的运行效率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 美国的公司制度,是在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具有与这种经济 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1.一般股东与公司的关系比较淡化。在美国,除极少数公司外,公司股东极为分散,一些上市公司往往 有几十万、上百万个股东,且单个股东所持股票份额很低。例如,美国最大的企业——通用汽车公司,它的股 东人数多达200多万,股票总数为4亿股,平均每个股东只持有200股。机构投资者是目前美国最重要的 股东,包括各种基金会、人寿保险、投资信托、慈善机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持有大公司50%以上的股 份。机构投资者除了具有中介性质(代理人)和持股较集中的特点外,在投资目的和行为上与个人股东并没有 什么区别,他们所关心的只是直接的投资收益,对与公司保持长期的关系并不感兴趣,一旦发现所持股票收益 率不高,就会迅速抛出,改变自己的股票组合。由此可见,美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稳定性较差, 流动性较强,加之股权分散,一般股东不可能联合起来对公司的经营者施加影响,导致股东对公司经营者的约 束力比较弱。一些经营者甚至利用这一点为自己谋利,所以美国的企业家的收入是全世界最高的。

中美经济对比,差距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中美经济对比,差距比你想象的大得多一、综合国力1、经济规模从GDP总量来看,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按现价美元计算,2016年中国的GDP为11.20万亿,居世界第二,美国为18.57万亿,尚有7.37万亿的差距,我们预测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仍需十年以上的时间。2、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人均GDP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最常用的单一指标。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6年中美两国的人均GDP(2010年不变价)分别为6895美元和52195美元,美国的人均GDP为中国的7.6倍。根据我们的预测2027年中国人均GDP约为13000美元,初步达到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的下限,但是距离发达国家4万美元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1987年我们提出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

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前两步目标基本实现,而对于第三步目标今年有新的表述。今年,我们提出了未来三十年的发展蓝图:从2020年到2035年,“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世界发展史来看,人均GDP从8千美元到4万美元,美国用时约26年,日本用时约31年,中国需要多久?根据普华永道的测算,2050年中国GDP为49.85万亿美元,美国为34.10万亿美元。基于世行估计的人口数据估算人均GDP,中国在2050年的人均GDP为3.73万美元,美国为8.78万美元,差距仍然巨大。 3、经济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用来衡量生产的效率,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一般有三个来源:一是技术进步;二是规模经济;三是效率改进。从CTFP(按目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历程及现状走向分析研究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历程及现状走向分析研究 发表时间:2019-06-19T15:43:44.120Z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12期作者:莫颜菱 [导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美贸易发展历程及中美贸易当前的现状,证明中美贸易依然存在美好的发展前景,中美两国应该加强促进中美双边贸易的建设和发展。 莫颜菱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站在中美经贸关系新的历史起点上,双方要认真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拓展合作,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共同努力维护来之不易的经贸关系,以最大的诚意积极推动磋商取得平等互利的成果,确保中美经贸关系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为中美未来40年合作打开新的局面,为两国和两国人民福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中美贸易是中国对外贸易中最大的一块,美国是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伙伴国,而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本文主要介绍了中美贸易发展历程及中美贸易当前的现状,证明中美贸易依然存在美好的发展前景,中美两国应该加强促进中美双边贸易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中美贸易历程中美经贸关系未来走向 一、中美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 中美两国贸易发展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 起步阶段(1979—1981):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两国领导人签署协议以促进两国经贸关系。两国的经济往来逐渐增多,1972年4月15日,美国客商参加了中国广州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直接出口成交400多万美元1973年5月31日,中美贸易全国理事会在华盛顿举行。1973年6月,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同中国银行建立业务关系,成为24年来第一个与中国银行建立正式业务关系的美国银行,开启了中美金融合作的大门。1975年12月,美国总统福特访华,批准对华出售英国生产的斯佩喷气发动机,成为西方向中国出售军民两用产品的新起点。1978年4月10日,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在此期间制定的一系列的关于中美贸易的政策均以推动中美经济贸易发展为目标,鼓励中美两国的企业之间的频繁往来,使得中美贸易额飞速上升。 困难阶段(1982—1991):1982年比前一年贸易额下降9.36%;第二年又继续下降。此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中美双边贸易基础薄弱,美国出台了一些针对性措施,反而造成了中美关系又陷入僵局。随后,又签订了一系列促进两国贸易的协定,使得1988年两国的贸易总额首次破百亿美元。1984年1月,赵紫阳对美国进行访问,1984年4月,里根总统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中美两国高层的互访缓解了之前因为台湾问题和纺织品问题上的争端,签署了大量的合作协议和协定,进一步推动了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从此,政治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有所淡化,经贸合作逐渐成为中美关系的首要问题。从1984年到1989年,中美双方签订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科技合作领域的双边协议。 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1):1992年的南方谈话标志着中美经贸关系进入到崭新的阶段。中国于2001年11月10日晚正式加入WTO,成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43名成员,彻底解决了中美两国的最惠国待遇问题,使得两国的贸易合作范围扩大。在国内外的压力下,1994年5月26日,克林顿宣布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将最惠国待遇问题和人权脱钩,这一决定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的重大转变,中美经济关系摆脱政治因素,成为中美双边关系中主要关系,双方的经济利益上升为两国的战略利益,美国以此为准调整了对华的贸易政策。 全面发展阶段(2002—至今):中国加入WTO使得中美两国贸易额飞速增长。自2002年起双边的贸易额一直保持着20%的增长率,截止到2012年,贸易额达到5000亿美元,美国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杂制品等实质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即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二、解读中美经贸冲突 英国《金融时报》5月8日曾就美方提出的强势要求发表评论称,特朗普向中国提出非理性贸易要求,这些提议甚至不能作为谈判的明智基础。评论还认为“特朗普要小心、中国已经展示出自己擅长通过精准的报复来打击美国。北京方面有各种各样的工具可以动用,以在特朗普的政治腹地打击其痛处。” 1.中国国际商会咨询顾问组顾问江山:中方应正视美国对因中国崛起而产生的焦虑感 美国发起贸易冲突,从短期看是源于美方认定的中美存在的贸易逆差,长期看源自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担忧。谈到中美此轮贸易冲突的走势,江山判断,中美经贸关系合作的部分要大于竞争的部分,但是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国力不断发展壮大,中美在经贸方面一些竞争性的领域表现突出,因此在未来合作范围领域可以做很多事情。 2.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盛斌:中国的技术创新是真正动了美国人的奶酪 谈到此轮中美贸易冲突爆发的原因,盛斌认为:为遏制中国的产业和技术升级。美方采取了一些进口保护贸易救济措施,如反补贴、反倾销和各种保障措施;中国的技术创新是真正动了美国人的奶酪,美国之所以称霸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拥有先进的技术,而近年中国的技术创新令美方感到实实在在的威胁。 三、中美经贸关系走向仍将保持稳定格局 目前可以看出美国的心态和态势:美方这次提出的8项要求里有4项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中心是朝着中国的发展权;美方提出到2020年共削减2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一高要求属于美国争取道义制高点的谈判方式,据此,让今后的谈判更有利。面对中美目前的状况可以从4个方面做出回应:一是始终坚持WTO多边贸易原则;二是在市场准入等方面中美还是有谈判空间的;三是面对中美贸易问题需做好两手准备,美国提出撤诉期限可能示意美国在之后会进一步采取措施;四是中美贸易摩擦实则是美国国内政治问题的外延,解决贸易问题一定要减少政治干扰。 中美经贸关系的良性发展对两国经济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相互依存度看,中国每年约有五分之一的产品销往美国,而美国总进口中约有22%的产品来自中国。同时,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的商品中,有大量商品对中国高度依赖,中国甚至成为了美国部分进口商品的唯一来源国,说明中美经济存在无法“脱钩”的紧密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及全球都有让这场贸易战“偃旗息鼓”的内在驱动和利益诉求。从中美经贸磋商释放的信号看,谈判的焦点已经发生了转向,从最初的“贸易逆差问题”转向强制性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

中美GDP分析对比

从这些年中国、美国的GDP增长情况来看,中国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追赶美国,以至于一些经济学家开始预测或者已经预测了中国GDP总量何时会超越美国,这样的预测似乎像是一种经济学界部的游戏,无论预测的结果是什么,中国、美国的经济照样发展,中国目前依然会遇到许多的困难,而美国依然强大。 GDP作为一种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状况的指标,除了被用来预测之外,还有另外的积极的用处,比如通过分析GDP各个组成部分对总体的贡献来指导经济改革,以确定其重心放在哪一方面。下面,从总量、人均GDP以及四个组成部分几方面来了解一下我国与美国从2000以来的GDP的情况。 首先,给出2000年到2014年两国的详细数据。 中国总GDP及各组成部分(单位:现价1美元) 年份GDP 消费投资 2000 91.96 0.72 7.74 2001 89.82 6.64 7.76 2002 57.92 3.56 2.29 2003 34.59 7.78 3.64 2004 65.09 5.36 1.57 2005 16.28 9.33 7.73 2006 06.09 29.89 54.19 2007 20.90 12.46 89.71 2008 38.20 00.64 95.38 2009 67.41 61.86 08.07 2010 85.59 90.92 33.54 2011 10.11 04.50 95.16 2012 14.07 06.60 17.17 2013 48.49 55.41 60.09

中国总GDP及各组成部分(单位:现价1美元) 年份净出口政府购买人均GDP 2000 .38 0.58 954.55 2001 .31 5.13 1047.48 2002 .57 7.53 1141.76 2003 .98 2.87 1280.60 2004 .57 6.06 1498.17 2005 0.58 3.27 1740.10 2006 4.38 1.28 2082.18 2007 6.86 2.90 2673.29 2008 6.62 8.68 3441.22 2009 0.37 0.61 3800.47 2010 6.06 7.32 4514.94 2011 7.03 9.74 5574.19 2012 3.44 33.12 6264.64 2013 6.40 42.45 6991.85 2014 4.68 82.47 7590.02 美国总GDP及各组成部分(单位:现价1美元) 年份GDP 消费投资

中美经济关系分析

中美经济关系分析 一、中美经济的相互依赖 中美关系是当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国与国之间关系,而经济则是这两个大国关系的重要基础。虽然按人均水平来说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经过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拥有的经济总量与综合国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说中国在美苏冷战对抗时期的地位和作用只是四两拨千斤的话,那么中国现在已经从四两变成千斤,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与德国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的年产值(GDP)达到2万多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量15亿美元占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与吸收外资数量均高居世界第一。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市场发展潜力无穷,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产品的主要供应者,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这一切不但构成了中国与美经济交流的厚实基础,而且也改变了中美经济关系的格局。回想中美建交之初中国外汇储备不过几亿美元,中美贸易每年不到30亿美元。中国对美贸易即使从1993年起由逆差转为顺差,但在经济上仍然处于对美弱势地位。最明显的是,每年5月下旬,中国总是担心在最惠国待遇问题上受制于美,丢失美国这个最大的出口市场。但是这种局面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与加入WTO而发生根本变化,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已经节节高升到2000亿美元,取代日本而成为美国最大的逆差国家。现在,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国,中国是美国第四位进口国。双方在经济上既有相互合作的共同需要,又时有摩擦发生。中国每年获得的600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四分之一来自美国。中国对外出口总额的60%来自外资与合资企业,主要是美国大公司。美国从中国进口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升降。获取美国的资金、技术与市场是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中国对美出口的廉价产品,不但使美国消费者每年减少1000亿美元的开支,而且使美GDP每年增加0.7%,通胀率减少0.8%,有利于减少美国财政赤字,确保美国跨国公司的利润增长因此,美国总统布什认为,中美两国经济发挥了世界经济双引擎!的作用。这种情况说明,中美两国在经济上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相互交织,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各自手里拥有制约对方的牌,但是使用起来不但会伤害对方,也会损害本身利益。 二、中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作为世界上少数的几个政治和军事大国,两国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都对世界局势有很大的影响。虽然中美两国意识形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两国始终没有放弃与对方发展良好而平稳的关系的意愿,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两国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都有共同利益,所以存在着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更有广阔的前景。本文致力于研究中美关系现状,并展望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意识形态,区域稳定,共同利益,合作共存 一、中美关系现状 中美贸易关系以从世纪之初的罗曼蒂克到当前的恶毒拒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不断的提升,这些与美国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当前美国经济复苏的不均衡与国内的选举因素交织在一起,迫使布仕政府调整对华经贸的政策。再有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的停滞不前,也加大了布仕政府对华贸易问题的压力。但是,中美两国领导都充分看到了中美关系的利与弊,美国对中国更是既爱之又恨之。中美的贸易关系正处于微妙之中,美国的发展要靠中国,中国的发展亦离不开美国。中国应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呢? 二、具备友好发展的基础 1、两国相互依存、互惠互利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贸易互利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美经贸合作乃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据中方统计,在贸易领域,今年1至10月,中美贸易额达102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7%,其中中方自美方进口27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7%,在投资领域,今年1至10月,美新增对华投资项目3308个,比去年同期增长22.5%,中方企业对美投资也在增加。据美商务部统计,今年1至9月美对华口增幅达18.5%,大大超过美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中国现以为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对华出口每年给美国创造50万个高薪就业机会,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使美消费者每年节省开支200亿美元。除双边贸易取得积极增长外,两国还就经济和金融等问题保持密切磋商和对话,可见中美关系已发展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其中任何一方受损都必将导致另一方受损。“9.11事件”后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对肿没共同利益和分歧点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给中美关系友好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国与美国虽然在有的地方存在分歧但中国与美国也存在共同利益。中美应努力寻找一条“和而不同的道路”。在共同利益上加强合作,求同存异。 三、关系的核心问题 中美关系为何从罗曼蒂克步入了当前的恶毒拒绝?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贸易收支方面,由于美国对华年年贸易收支逆差,且贸易逆差额逐

中美经贸关系分析

大国关系中美经贸关系分析 项卫星 〔内容摘要〕中美建交20年来,两国的经贸关系有了迅速的发展,但也不时出现分歧和摩擦。目前影响两国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最惠国待遇问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以及贸易不平衡问题。中美经贸关系,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增长强势国家与竞争强势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是世界上日趋开放的潜力最大的市场与最大的开放市场之间的经贸关系,加强经贸合作符合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中国 美国 经济贸易关系 中美两国经贸往来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784年“中国皇后号”商船从纽约开往广州的航程;而现代中美经贸关系则始于1972年上海公报的发表。特别是1979年中美建交以后,两国的经贸关系有了迅速的发展,但也不时出现分歧和摩擦。在中美建交20周年和《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签订20周年之际,对20年来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一、20年来中美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 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年7月,两国政府签订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中美经济贸易从此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据中国方面的统计, 197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2415亿美元,到1998年增至54914亿美元,相当于1979年的22倍多。在1979年至1998年的20年间,双边贸易额累计达到3645亿美元(而美方统计显示,双边贸易在20年内增长了35倍)。中国价廉物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弥补了美国市场因本国产业结构升级、中低档消费品停止生产或生产不足造成的需求缺口;中国建设现代化的努力则为美国的技术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从1979年起,美国成为中国第3大贸易伙伴,1996年成为第2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在1980年是美国第24位贸易伙伴,目前已上升为第4大贸易伙伴。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美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热情持续高涨,投资规模逐年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据统计,截至1998年底,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为26581个,协议金额为46218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为21411亿美元。以协议金额排序,美国对华直接投资额居各国对华投资首位。至于美商对华投资的领域,则涉及中国的机械、冶金、石油、电子、通讯、化工、纺织、轻工、食品、农业、医药、房地 东 北 亚 论 坛1999年 第3期

中美宏观经济指数比较.综述

中美两国宏观经济指数对比 一、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数体系 1.指标体系主要构架

2.主要关注指标 (1)GDP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 (3)进出口额 对外贸易占中国GDP比重达到60%以上,对中国经济影响巨大。欧美日经济危机持续时间越长,对中国实体经济出口量的冲击越大。 (4)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在消费、出口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加大投资成为重要的政策选择。 (4)CPI,PPI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变动的综合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与货币供应量等其他指标数据相结合,能够更准确的判断通货膨胀或紧缩状况。 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CPI一样,是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PPI对CPI 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6)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反映工业企业从物资交易市场和能源、原材料生产企业购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产品时所支付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该指标对P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5)货币供应量余额 宏观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备受关注。利率体现了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资金借用报酬。利率的变化,直接反映出市场中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在市场繁荣之时,资金供不应求,利率上升;市场疲软之时,资金供过于求,利率下降。从另一个角度看,利率上升,抑制资金需求,经济发展降温;利率下降,刺激资金需求,经济发展回暖。利率的变化反作用于资金供求,从而作用于经济发展,因此成为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7)储蓄存款余额。 (8)汇率和外汇储备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的焦点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的焦点 中美互为重要经贸伙伴。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国,第五大直接投资国。我国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第二大海外国债持有者。两国经贸关系已经形成互利共赢格局,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知识产权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将是未来中美经贸关系的焦点问题。美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称,“布什政府相信,如果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问题上有实质进展,将降低美国的贸易逆差”。 布什政府高度重视。 美官方估计,知识产权产业对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占美出口总额的一半,创造就业1800万个,工资高于平均水平40%。美20XX年《总统经济报告》称,“知识产权保护对美国优势产业十分重要,促进经济增长与出口”。美政府高层将保护知识产权上升到维系美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利益高度,将打击盗版和造假作为“首要优先目标”。国内,通过《防止假冒制造产品法案》,将运输假冒标识及包装纳入犯罪处罚对象,要求法庭没收造假收益及设备,并销毁假冒产品。国外,充分利用G8、OECD、APEC等多边与区域合作机制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计划。为统筹和加强国际知识产权政策,布什总统任命伊斯雷尔为国际知识产权执法协调官,整合商务部、司法部、国土安全部、海关边境保卫局、国务院等多部门资源。 矛头直指中国。 伊斯雷尔认为,中国是全球知识产权执法中最关注的国家,他将把50%的精力投向中国,表示“美国将使用一切可行贸易手段”,并与欧盟和日本合作打击中国盗版行为。20XX年,美特别301报告仍将我国列为重点观察名单首位,理由是“中国国内侵权现象普遍,版权行业盗版率高达85%至93%,是最大的假冒产品出口国,占美国海关截获假货的63%”。在特别301报告提出的世界七大侵权产品市场中,上海襄阳、北京秀水街和浙江义乌批发市场被列入前三名,百度站被列入三家虚拟侵权市场之一。同时,美对华知识产权保护重点转向地方省份,重点监督广东、北京、浙江和福建等,并对各省展开知识产权司法全面审查。 重视执法效果。

中美经济数据对照表

美国在任谁摆布答:强势美元和中国 2015年10月20日12:20 来源:凤凰国际iMarkets 美国副总统拜登访问中国 美国这个经济体过去就像身后跟着一群小喽啰的彪形大汉,常常炫耀自身力量。 即使这些日子确实曾经存在过,也早就结束了。尽管与主要的经济竞争对手相比美国仍不算开放,但进出口贸易也占了这个国家经济总量的30%。这个数字创下了记录新高,是数十年前的约3倍。 其结果是:美国的利率政策和相关事宜是由全球各地发生的事情所支配的,并且由此造成的局面相当糟糕。这就是美联储上月决定不加息并可能将之推迟到2016年的缘故。

美联储正为3个因素所掣肘: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美元的强势和美国国内通胀情况。这些因素是紧密连在一起的。 先看中国。中国经济放缓使得股市在8月和9月暴跌,令美联储不敢轻举妄动。央行官员们担心,如果中国经济增长继续减缓,其可能产生溢出效应。 由于美国的经济数据不多,投资者本周将重点关注中国的第三季度国民生产总值报告。官方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经济经通胀因素调整后同比增长6.9%,,但名义GDP仅增长6.2%。此前外界认为,若这个数字跌至6.5%以下,另一波股市动荡就会随之而来了。 雷蒙·詹姆斯金融公司(Raymond James)的首席经济学家斯各特·布朗称:“人们对从中国传出来的消息感到心惊胆战。”不过,他认为这些担忧有些过虑了。 由于中国因素显得越来越重要,美联储的高层官员担心,加息所带来的坏处要比好处多。他们尤其担忧,加息会使本来已经非常强势的美元进一步升值。 汇率达到10多年来新高的美元已经重创了依赖出口的生产商和公司,因为外国人必须为美国制造的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这些公司

中美关系分析

中美关系分析 xx格局是21世纪国际体系的理想境界 近年来,人们——至少是那些具有起码洞察力的国际问题观察家们——就国际政治经济前景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是世界正在从作为冷战时代基本标志的大致两极的格局,迅速地向多极格局转变。〔1〕多极格局不仅将有助于世界稳定与和平,〔2〕因而有利于各国的独立自主和经济成长,还将为世界上不同文化和不同价值体系的多样化发展及其尽可能平等的交流提供必要保障。在现代国际体系初创年代即所谓欧洲国家体系的生成时期里,由荷兰和英国领头的欧洲多数国家联盟以“欧洲自由”(the Liberty of Europe)为道义依据,凭借与之休戚相关的均势机制,先后挫败了一度占有巨大优势的哈布斯堡家族和法王路易十四建立“普遍君主国”(universal monarchy)的称霸努力。〔3〕与此相似,即将步入21世纪的人们有理由期望和追求并非两极、更非单极的世界自由和世界均势,虽然此类目标的实现不像过去那般往往有赖于战争。 二、xx面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态度: 从拒斥到不情愿的接受 在观察和思考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时,必然碰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亦可称为唯一的世界强国)美国对这一趋势持什么态度。在冷战时代,除了主要从冷战需要出发支持西欧、日本经济成长和同样从冷战需要出发改善对华关系外,美国根本不愿接受任何真正的多极化动向,以至于社勒斯把第三世界国家的中立主义和不结盟——世界多极化的萌芽之一——斥责为“不道德的”。〔4〕即使那赋予美国空前的世界政治和战略权势的两极格局,也是美国鉴于严酷的美苏军事对峙逻辑(尤其是核恐怖平衡逻辑)很不情愿地忍受的,哪怕这一格局在美苏关系相对缓和时期里,因其包含的超级大国共同控制机能而使美国获得不少额外便利。苏联解体加上海湾战争大胜造就的兴奋感和陶醉感,导致美国朝野当真规划起美国权势及其价值观一统天下的图景来,其状若撇开威尔逊和富兰克林·罗斯福当政末期不谈,肯定为美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正如思想颇为激进的著名国际法学者理查德·弗尔克不无厌恶地描述的那样,从行政当局领导到大多数政治家,精英们“容光焕发地谈论全球安全

中美科技实力对比:全球视角

中美科技实力对比:全球视角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实力的关键,是大国竞争的制高点。纵观近现代科技史与经济史,16-18世纪,英国首先凭借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与瓦特的蒸汽机发明成为世界科技中心;而后随着西门子发明发电机、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普朗克奠定量子力学,德国一举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头号科技强国;二战前后,爱因斯坦移民美国、1945年世界上首颗原子弹在美国爆炸、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研究小组成功研制出晶体管,美国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并保持至今。 科技是历史的杠杆,是世界霸权更迭的根源,是大国崛起的支点。从日不落帝国到美元霸权,从机械革命到信息革命,两次科学革命、三次技术与工业革命,不论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无一不是依靠抓住某次关键的产业技术革命机遇而成功崛起,最终成为世界的科技与经济中心,成为全球经济军事争霸的大玩家。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也被称为“汤浅现象”。日本科学史学家汤浅光朝提出当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数量占世界科学成果总量的25%,就可以称之为世界科学中心,并依此将历史上的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分为5个阶段:意大利(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1810-1920年)、美国(1920年之后),平均维持时间为80年。按照这一总结预测,2000年前后美国的世界科技中心地位将受到新兴势力的挑战,这一角色正是中国。 中美贸易摩擦本质是霸权国家对新兴大国的战略遏制,打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旗号,剑指中国经济崛起和产业升级,尤其是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战略遏制和“围猎”。2018年3月的《301报告》和5月的美方要价清单多次提及“中国制造2025”计划。2019年5月16日,特朗普更是不惜代价签署总统令,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以禁止美国企业与包括中国高科技旗舰企业华为公司在内的一切被控会“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公司进行商业交易,试图切断华为供应链。 本文旨在客观评估过去几十年中国科技实力所取得的进展、中美科技实力的真实差距以及中美在全球科技版图中的地位。基本结论是:中美科技实力在整体上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是近年中国科技实力在快速而醒目地崛起,在通讯设

从经贸中看中美关系

从经贸中看中美关系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 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经济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物质条件,是最核心,最现实也是最切实的国家利益,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地位与影响力。所以经贸是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互利性和互补性。同时,在互相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摩擦。中美在经贸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贸易差额,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保护。 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逆差是中美关系动荡的一个决定因素。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中美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一方面与中美双方采取的统计方法有关;另一方面又与美国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有关。中美又方的统计差异主要缘于中美贸易的特殊性和统计方法的不同。中国对美国出口的60%和自美国进口的30%,是经过以香港

为主的第三方转口进行的。美国把中国出口至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后,这些国家再转口到美国的产品都算作从中国的进口。而美国在统计对中国的出口时,却对其通过香港等对华转口的商品忽略。这是造成统计不同的一个原因。在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很多是美国企业在华分公司的商品。中国赚取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费,大量利润被美国在华企业取得。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一国应该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自由贸易出口这种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其没有比较优势或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在这种自由贸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较利益学说进行的国际贸易会使所有参与国得到贸易利益最大化。中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的互补性很强,也符合比较利益学说。中美贸易会造成如此大的贸易差额,与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限制有关。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是农产品,附加值低,满足了美国一般消费者的需要。而美国向中国的出口产品应该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但美国把经贸政治化,以安全为由拒绝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美国的高新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技术产品在美国对外出口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技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美国的这种经贸限制,严重影响了贸易的互补性,导致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由中美贸易逆差这问题来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种理解,信任。正是这种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贸易摩擦。中美双方只有静下心来,加强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对抗。 中美经贸的另一个结就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自1994年以来,人民

正确认识新形势下中美贸易关系及高技术产业发展

正确认识新形势下中美贸易关系及高技术产业发展 您得得分 88/100 答对题数 27/30 答题解析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 《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提出,在700多个技术课题中,第一领先国家就是()得有650多个。[ 单选题:4 分] A 中国 B 美国 C 日本 D 德国 试题解析 您得答案:B回答正确 2 目前技术革命、产业变革与数字转型正在引领世界经济进入第()次长波。 [ 单选题:4分] A三 B 四 C 六

D八 试题解析 您得答案:A回答错误 3 中()两国得国际合作得科技论文数量就是遥遥领先其她国家得。 [单选题:4 分] A 日 B 美 C英 D法 试题解析 您得答案:B回答正确 4 根据美国卡内基国际与平基金会2017年4月发布得报告,如果美国将对华出口管制程度降低到巴西水平,对华贸易逆差可缩减()。 [ 单选题:4 分] A 18% B 24% C 35% D 41% 试题解析 您得答案:B回答正确 5 ()就是世界最大得发展中国家。

[ 单选题:4 分] A 泰国 B 越南 C 中国 D 巴西 试题解析 您得答案:C回答正确 6 中国科技活动规模仅次于哪一个国家? [ 单选题:4 分] A 德国 B法国 C英国 D 美国 试题解析 您得答案:D回答正确 7 根据美国卡内基国际与平基金会2017年4月发布得报告,如果美国将对华出口管制程度降低到()水平,对华贸易逆差可缩减35%。 [ 单选题:4 分] A 巴西 B 日本 C 法国 D 德国

试题解析 您得答案:B回答错误8 中国得科技优势不包括以下哪项? [ 单选题:4 分] A 顶尖科学家很多 B 学习能力强 C 研究领域覆盖面宽 D科技人力资源丰富 试题解析 您得答案:A回答正确9 中国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就是在哪一年? [ 单选题:4分] A1992年 B 1994年 C 1996年 D1998年 试题解析 您得答案:C回答错误10 ()就是世界最大得发达国家。 [ 单选题:4 分] A 德国

【中美关系论文】中美贸易摩擦

【中美关系论文】中美贸易摩擦 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举世瞩目,而经济关系更是两国关系重要组成部分。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美两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两国之间的经济摩擦也不断出现。中美贸易摩擦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反倾销”、“知识产权”,而产生摩擦的根本原因就是中美贸易不平衡。因此只有全面认清了中美贸易摩擦原因,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努力使贸易摩擦对我国经贸方面的负面影响减弱到最低的限度。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贸易不平衡;双边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 中美贸易关系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一年一度的最惠国待遇审议,与贸易有关或者无关的人权问题,正是中国“入世”前中美贸易关系特点的真实写照。中国“入世”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反到有所增加,美国成为了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国家。美国公司对海外竞争对手提出的倾销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国。尽管庞大的美国市场和迅速崛起的中国市场,以及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使得这两个国家相互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如此激烈的贸易摩擦,不禁让人担心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美国贸易不是单纯的经济决策,而是经济利益和政治现实的平衡。

中美贸易摩擦在中国与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影响,例如中国对美国的轮胎出口会影响到美国国内轮胎企业而导致两国之间的矛盾发生。中美贸易摩擦一直不断,2003年至2005年岁末,由美国单方面挑起的一系列贸易摩擦给中美贸易关系蒙上了浓重的阴影,贸易大战似乎一触即发,中美两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贸易摩擦期。中美贸易摩擦作为中美经贸关系的一部分随中美政治关系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变幻而发生变化。 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中美贸易摩擦经济分析 引起中美双方贸易摩擦的原因和类型归纳为五种:因一方某些进口激增或者进口限制引起的微观经济摩擦;双方贸易不平衡导致的宏观经济摩擦;与国际投资有关的投资摩擦;因双方贸易制度不同引发的摩擦;因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引起的技术摩擦。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贸易摩擦在所难免。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完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美国都有很大的差异,出现一些贸易摩擦属于正常现象。中美建交特别是中国的“入世”促进了两国经济贸易往来,但长期存在于两国贸易关系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汇率问题、贸易不平等问题等,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随着两国经济融合进一步加深,双方在制度还会发生很多的碰撞,产生各种问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