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ok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ok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ok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ok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据权威统计,目前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近30%,人数在300万左右,特困生比例为10%-15%,人数在120万至180万左右。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家及各高校对这一问题十分重视。2007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对构建新的资助体系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和规定。但是现行的资助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面临的新问题

(一)高校贫困生评定的权威性无法有效保障

目前,多数高校主要依据三个因素评定贫困生:学习生活消费支出、学生家庭年收入以及学费标准;评定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平均消费水平法;二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界定法;三是综合使用以上两种方法。而实际上,我们很难准确调查出学生家庭收入、个人收入和消费水平,而且学生贫困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因此,这些操作方法都过于简单,学生在求助、贷款和勤工助学时,往往只凭一纸申报或证明而定,从

而制约了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有效开展。

针对这一情况,新资助政策规定了各学

校要成立认定评议小组来开展家庭经济

困难大学生的认定工作。这个小组以年

级或专业为单位,成立院系总支为领导

小组,以学生辅导员任组长,班主任、学

生担任成员的认定评议小组。学生代表

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不少于年级

或专业总人数的10%。这一规定有效地

解决了贫困生认定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问

题。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盲区。

如:专业或班级评议小组成员在评定过

程中,只要学生有出具村委、镇政府、县

民政局的贫困证明,作为资格审查,评议

小组一般会采取认同政府证明的作法,

因为无法对这张证明进行实地取证。而

据调查到的情况,在乡土观念和人情关

系较为浓厚的乡村社区,大家也深知培

养一个大学生的不易,只要当事人(家庭

经济一般,但不算贫困)有请求村委开具

证明,村委都乐于出具(来自农村的学生

坦言:开证明对家里“有能耐”的同学来

说根本不成问题。其实村镇两级对这种

事情都管得很松,特别是一些比较偏远

的地方,有关系开个证明很容易)。一般

只要村委开具贫困证明,镇政府和县民

政局一般都很少实地审核便直接盖上公

章。只要贫困证明上面三个公章齐备,家

庭经济困难学生评议认定小组只能认同

其贫困生资格。因为没有制度的严格制

约,使得贫困证明失去了本应有的效力,

也削弱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议小

组的工作效力。所以,贫困生认定评议小

组虽然能有效的确保评定的公开性和透

明度,但却无法解决贫困生评定的权威

性和唯一性。

(二)助学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制约

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

据报道,自1999年开展国家助学贷

款工作以来,全国申请贷款累计总人数

395.2万人,银行审批人数240.5万人;申

请贷款累计总金额305.6亿元,银行审批

金额201.4亿元,年贷款金额将会维持在

140亿元左右。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力支

持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以顺利

完成学业,其贡献是巨大的。但是国家助

学贷款开展到今天却遭遇了“信用”瓶

颈,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流动性

大、少数学生信用意识较差等原因,拖欠

还贷现象时有发生,这就人为地把风险

转嫁到银行头上,使贷款银行失去信心。

这种极度不守信的态度,给助学贷款带

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恶化了高校贫困

生享受助学贷款的信誉环境,最终影响

了贷款学生本身。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

责人曾表示,助学贷款违约率高达

28.4%,甚至导致许多银行不愿发放助学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林添福

改革与开放2008年第5期42

文教空间

贷款。此外,国家助学贷款笔数多、金额小,相对经营成本过高,贷后管理办法缺位。这样一来,在银行内部形成一种保守意见,认为开办此项业务只有社会效益而没有经济效益,银行执行国家法定利率,利润很难保证。但对于国家助学贷款,商业银行又不能不贷,因而表现被动应付,在办理贷款中能拖则拖,能不贷的则不贷,有的甚至出现了停贷现象。

(三)资助资金来源狭窄,资助体系分散,资金分配不均

当前,各高校严格按照规定,每年从学费收入中提取10%的经费,用于设立奖助学基金和支付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以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影响入学或中止学业。这个制度性保障有效地解决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费来源问题。但是,从现在高校助困的几个渠道来看,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基本稳定,学校学费收入不会有多少波动,因此提取10%的比例增长的可能性不大;社会资助方面,从近几年的数字看,上升的幅度也不是太明显,而且社会团体、个人捐赠具有不可控因素;政府资助和助学贷款应该是助困资金新的增长点。而这些其实都暴露出资助来源狭窄的问题。在有限的资助资金制约下,作为国家整个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直接执行人,高校大多按照相关规定分散执行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政策,而缺乏一整套针对学生个体的帮困助学方案,以致各项措施交叉执行,形成重复资助、覆盖面过窄等分配不均衡现象,经常出现大家都关注个别最困难的学生,而使个别困难学生的受助总额大大超过本身资助需求的情形;同时,其他困难学生则得不到应有的资助,最终影响了贫困生资助活动的公平公正。

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诚信教育,完善制度约束,实行贫困生评议动态管理及监督机制。

对于受助贫困生,要进行系统的助学贷款政策教育。要讲清助学贷款的性质、对象以及违约所产生的法律后果;讲清助学贷款的意义以及违约对本人、学

校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但是,在目前个人

诚信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把资助工

作仅仅建立在教育学生个人诚信的基础

上是不够的。因此,在思想教育的基础

上,加强政策指导和法规制约并且采取

一定的管理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在贫困

生评定时一定要“关口前移”,建议政府

能出台相关文件规定,约束政府在开具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时的随意性。只有在

对申请者家庭经济进行实地调查及了解

以后才能如实地出具家庭经济困难证

明,对于弄虚作假者应该有一定的惩罚

措施,从制度上保证贫困证明的真实性

和有效性。与此同时,高校要对贫困生每

学期开学初进行一次重新评定,让家庭

经济好转的学生能够退出,让因突发性、

临时性贫困的学生能够加入。此外,高校

应该利用信函回访、电话回访贫困生生

源所在地政府以及暑假、寒假期间有针

对性、有重点地组织学生对部分家庭经

济困难学生的家庭进行“入户调查”,避

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贫困生评议失

实的问题,有效地杜绝“伪贫困生”现象,

确保各资助款项能够落实到真正需要的

学生身上。要把经济资助、思想教育和管

理手段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探索一

条科学化、人性化、法制化的资助管理体

系,使国家的资助政策不因学生的失信

而难以落实,使社会有信心加大支持的

力度。

(二)强化助学贷款毕业生的贷后管

理工作,强化助学贷款清还督办功能。

要完善高校受助毕业生个人信用体

系,对恶意违约拒还贷款的毕业生要在

媒体披露,公布违约学生的姓名、入学前

家庭住址、毕业学校、毕业后的就业单

位、身份证号码和拖欠贷款本息金额等。

建立借款学生网上查询系统,开展助学

贷款网上追款业务,对违约学生在网上

发布信息。形成强有力的还贷约束机制,

并以此教育获贷贫困生提高信用意识。

要严格落实新政策提出的:按照风险分

担原则,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

制。按隶属关系,由财政和普通高校按贷

款当年发生额的一定比例建立国家助学

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给予经办银行

适当补偿,具体比例在招投标时确定。专

项资金由财政和普通高校各承担50%。

通过这种风险补偿机制,减轻商业银行

的风险负担,提高其放贷积极性。与此同

时,还要积极推行生源地贷款,因为这种

贷款由家长或学生亲戚担保,具有三大

优点:一是父母或亲属提供担保,提高

了贷款的保障性;二是当地金融机构对

学生家庭情况比较熟悉;三是有利于降

低违约率。

(三)加大政府财政助困投入,积极

开拓助学资金渠道,建立评定及资助规

划机制

鉴于10%的助困资金也相对固定,

而自筹资金浮动的可能性较小,唯一能

增长且比较可控的渠道就是政府财政投

入了,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的加

大政府的财政助困投入。与此同时,各高

校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争取社会

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仁人志士的关心和

支持,广开助学渠道。其中,建立高校与

企业的长期合作机制,是一个良好的发

展形式,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企业与高校

合作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企业为吸引

人才、提升知名度进行直接捐助。二是企

业资助与贫困生就业相结合。企业通过

定向、委培的形式,向优秀贫困生提供资

助,贫困生毕业必须到企业服务一定年

限,这就使企业、高校和贫困生之间实现

了“共赢”。在解决了资助资金来源后,各

高校有必要建立资助规划机制。鉴于“普

惠制”的资助政策无法解决贫困生之间

的巨大的受助差距问题。笔者认为,有必

要在贫困生资格评定后,为每一位受助

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份完整的资助计

划,并监测其在校期间的整个受助过程。

资助计划中包含学生基本信息,以及他

可能获得的所有资助项目,将包括奖助

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和减免学费等

在内的贫困生资助项目全部归入资助计

划,并统一实施监测,保证工作更加有

效、更具有针对性,避免因管理分散而产

生的资助金额不均衡的情况,保证公平、

有效地分配,公正、公开地实施助困活

动。

(作者单位:闽江学院)

432008年第5期改革与开放

文教空间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政策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政策评估 【摘要】高等学校实施的“奖贷助补减”学生资助政策,对于解决我国高校贫困学生的就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新资助政策体系产生的效果评价标准入手,对新资助政策体系的政策效果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评价,以资助实践的经验为依据,分析了新资助政策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效果评价 一、资助体系构成概述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在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即免费加人民助学金阶段(50年代至1983年);人民助学金与人民奖学金阶段(1983至1986年);奖学金与学生贷款并存阶段(1986年至1994年);“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及国家助学贷款与国家奖学金的试行(1994年至今)。近几年,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密切配合,先后制订出台了一系列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与措施,保证了绝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同时也对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7年下半年,针对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和教育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操作机制、风险防范等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1、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即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设立,每年奖励5万名特别优秀的在校学生,奖励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到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奖励资助

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每人5000元,每年奖励51万人,约占在校生总数的3%。 2、国家或金融机构向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的贷款,贷款对象为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现行政策规定,学生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贷款数额。在国家助学贷款中创造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3、设立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是给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资助,对于解决特困学生的生活问题发挥很大的作用,能够使生存有困难的学生摆脱经济压力安心求学。国家助学金目前金额从1000元到3000元不等。 4、国家、地方政府、高校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专款,补助困难的学生。补助分不同种类和形式,主要包括定期补助、特困补助、临时补助、伙食补助等。这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学生的生活,减少学生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解决学生突发的重大家庭或个人遇到的困难。 5、减免学费。减免学费制度是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主要针对普通高校中部分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尤其是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其中,对于在校月收入(包括各种奖学金和各种补贴)已低于学校所在地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水准线,学习和生活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学生免收全部学费,对其他一般困难的学生可适当减收部分学费。 二、评价标准分析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总结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总结 学生资助工作总结 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是实践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是为人民谋利益、巩固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2016学年度,在区教育局正确领导和关心指导下,我们教育总支的高度重视贫困生助学工作,各学校按总支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上级的相关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三免一补”政策,紧紧围绕贫困生助学工作的目标,以实施”免”“补”工作为重点,以社会捐资助学为补充,实行学校补助与社会助学相结合来开展工作。一年来,我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构建了贫困生助学工作体系,加大了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做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影响学习,爱心助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现将2016学年度贫困生助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了工作机构。 为了抓好扶贫助学工作,成立了扶贫济困工作领导小组。教育总支书记任组长,总支成员及各学校校长具体落实,开学初,教育总支提出“百名教师进千家,温暖送进每一户”教师家访,要求各学校开展对贫困生的摸底工作,摸清贫困生家庭状况,做好所有有学生及贫困生的建档工作,明确助学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二、深入思考,认真总结,对全年贫困生助学工作的回

顾。一年来,在上级部门的亲切关怀下,在学校的共同努力下,2016学年度,资助贫困学生生活费元,共计多人,100%的学生享受”两免“,我们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捐助资助,共计人。全体师生爱心捐款多元。 1、规范操作流程,狠抓过程管理 ① 对困难学生实施减免相关费用及实施补助的工作是实施义务教育的经常性工作,任务重,责任大。一年来,我们实行资助活动公示、公开,增强资助工作透明度。公开、公正做好贫困助学金的发放工作。对助学金的发放,我们严格按制度办事,经过申请、评选、公示、审核确定等几个阶段,接受监督,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放到最需要的贫困学生手中。教育总支负责对各学校资助工作及资料档案进行检查。 ②为了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助困名额的确定、教材发放等各个环节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减免资助均由学生本人、学生家长提出审请,班主任签字,校长审核盖章后,资料档案总支和学校各存一份。通过将贫困生档案资料建立专档,加大了资助面,避免多头资助,重复救助。 2、落实专项资金,狠抓好资金筹 ①规范“三免一补”减免工作,严格按上级文件要求对所属学生进行减免,将政府的温暖惠及到每一位学生。 ②加大救助的争资、引资工作力度。坚持政府救助为主、社会捐赠为辅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落实补助

对困难学生的帮扶措施(新、选)

对困难学生的帮扶措施 如何有效地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位班主任,必须考虑、研究,解决的问题。 所谓“后进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知识技能、非智力因素等各方面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后进”有程度轻重之分,有性质不同之别,更有心理特征之差。我们只有完全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把握时机,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彻底转化他们。“后进生”除具有一般学生的心理特征之外,还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其中破罐子破摔是“后进生”常见的心理特征。从心理学角度看,破罐子破摔心理是事物超过了个体心理所能承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极端的思想情绪。这种心理会驱使“后进生”付出一种消极行动,对他们的发展极为不利。 一、“后进生”为什么会形成破罐子破摔心理 首先,是自身的“自卑、自责”心理作怪。“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或操行方面往往落后于其他同学,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卑感,行为上也常常表现为孤独、羞怯。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是因为学习基础差,或者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或者是因为环节不佳,经过努力各方面仍然的不到明显改善,于是就怨恨自己,责怪自己,最后索性破罐子颇率,以求心理负荷的释放。 其次,是外部原因,即学校、家长、社会的鄙视。后进生常常会因为成绩或违纪等问题受到教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社会的冷遇,甚至被无理挖苦、惩罚。他们由此感觉苦恼、郁闷,抬不起头,产生消极情绪。达到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二、教师如何矫正“后进生”破罐子破摔心理 作为班主任,在了解了“后进生”破罐子破摔心理产生的原因后,如何矫正这种心理,使他们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最终是他们转化为各方面表现良好甚至是优秀的学生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去努力。 1、多关心鼓励“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制度

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学生资助行为,加强学生资助管理,提高资助资金使用效益,促使学校工作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各项学生资助政策, 1、提高认识,认真学习上级有关资助的文件、规章制度及相关规定。充分认识国家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实行资助,以高度的责任感把资助工作做好。 2、规范工作制度。及时、准确地传达贯彻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和材料上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严格遵章办事。 3、向广大学生积极宣传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让每个受助学生充分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实际行动报答党和国家的关怀,并做到合理使用资助金,不乱花一分钱。 4、成立学生资助督查小组和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具体分工,明确责任。 5、严格按政策规定的范围,条件逐个确定资助对象,做到不虚报、不错报、不漏报。 6、坚持信息公开。做到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上网公布。对于直接涉及学生个人利益的工作,切实保证公正、公平、公开,充分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如当事者对所涉及信息不知情,有责任和义务向当事者做出解答。 7、加强监督制度。国家资助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工作人员必须以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严禁在工作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 8、加强申报学生资格审核制度。从班级、年级部到学校实行三级评审制度,逐步开展对在籍学生申报材料的核查、补充和更正工作,做到科学管理,严格保密。 9、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学校建立健全资助学生台帐和相关档案,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专款专用。受助学生档案实行“统一归档,经办人立卷,分项目整理”的原则。经办人对受助学生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及其完整性要及时,并负有督促、审查责任

高校贫困生资助论文贫困生资助论文

高校贫困生资助论文贫困生资助论文 关于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的思考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贫困生人数越来越多,贫困生资格认定成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一大难点。针对当前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以期进一步做好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 当前,日益突出的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焦点问题之一。解决贫困生资助问题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局,更是关系到和谐校园构建乃至全社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 所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然而,伴随着资助力度的增大,利益的驱动使得部分学生对获得资助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贫困生资格认定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贫困生认定已成为高校贫困生工作的首要环节,是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等发放工作的前提。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探索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办法,提高济困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各高校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1 困扰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的主要问题 1.1 真假证明难分辨 相对来说,最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应该是生源地政府,生源地政府开具的贫困证明应该是可信的,也应该做为高校贫困生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但事实上,贫困证明的可信度十分值得我们怀疑,有些学生家长采取找关系、托熟人等手段就能制造假证明;有些生源地政府或民政部门开具的证明存在很大的“水分”,不需要出钱的顺水人情,县、乡、村大都愿意做;国家也尚未出台相关法律、制度约束相关部门对贫困证明的开具,学校又很难到每个贫困生家里去调查一遍。部分学生、家长、政府工作人员的诚信缺失,导致了高校假贫困证明频频出现,真假难以分辨,给贫困生认定工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1.2 认定标准难确定 贫困生认定标准是认定贫困生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教育部门对认定贫困生的规定很明确,但操作起来却很困难:一是各区域经济差异,直接影响居民收入水平差异,和最低生活保障线差异,导致度量贫困没有统一标准;二是价格水平差异,各地物价水平差异大,各校乃至各专业的收费也不统一,导致学生的费用支出差异较大;三是“贫困”的理解差异,学生和家长对贫困问题的理解的不尽相同,导致很多人申请贫困生,部分学生还提供夸大其贫困程度的信息。各种因素导致贫困生认定标准难以确定,不管如何确定标准都缺乏有说服力的依据。

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简介

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简介(2015) 来源: 作者: 编辑:办公室日期:2015-11-04 点击率:595 [我要打印][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近些年中央有关部门密集出台相关资助政策措施,已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一、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一)本专科生教育阶段: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 代偿、校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绿色通道” 等多种方式的混合资助体系。 1.国家奖学金。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每年奖励本专科学生5万名,每生每 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 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面约为全国全 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总数的3%,每生每年 5000元。同一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不能同时获得。 3.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 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面约为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 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总数的20%,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 可分设2-3档。 4.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 难学生提供的不需要担保或抵押的信用助学贷款,帮助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 宿费用,每学年贷款金额原则上不超过8000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国 家助学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不上浮。贷款学 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贴息,毕业后的利息由学生支付,并按约定偿 还本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有两种模式:一是校园地国家助 学贷款,即通过就读学校向经办银行申请;二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即通过户 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有的地区直接到相关金融机构 申请)。

对贫困生的帮扶措施

建档立卡贫困生帮扶措施 为了顺利完成温宿县托甫汗镇精准扶贫计划,让我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能更好的学习、生活,学校决定对该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帮扶活动。为此我校依据建档立卡贫困户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帮扶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弘扬中华美德,现决定在学校开展贫困生帮扶活动,为贫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的帮助。通过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和学困生自己的努力,对上努力争取帮扶政策,对外积极联系资助,促进学困生健康成长,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扶助对象 1、小学努尔比耶·艾买尔、穆亚赛尔·吐尔逊等17名学生。 2、幼儿园亚尔麦麦提·亚生、祖力皮喀尔·麦合木提等26名学生。 三、扶助方式 1、学校领导、教师定期对其进行家访,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及其困难; 2 、定期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思想上、物质上的帮扶。

3、对建档立卡贫困生进行培优补差活动,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争取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 四、扶助内容 1、思想上解惑鉴于建档立卡贫困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长年患病,无经济来源;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甚至是孤儿。他们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关爱,因而资助方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2、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自立自强;要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贫困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进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帮扶者平时要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或弟妹一样看待, 平时多与班主任、任课老师联系,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 托甫汗镇第二中学 2018年3月

学校资助工作制度

钦南区丽光学校 学生资助工作制度 为了加强和规范我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切实解决我校贫困生因家庭、低保家庭、残疾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问题,深入做好学生防流控辍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资助对象 资助对象一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孤儿、城乡低保、残疾学生、烈士子女、优抚庭、残疾家庭子女、贫困单亲家庭子女、家庭重大疾病、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贫困程度相同条件下,品学兼优学生优先;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幼儿学前教育免除保教费(没有名额限制)。 有以下情形的不能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受助学生: (一)父母双方或一方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有固定经济来源的;(二)有购买高档娱乐电器、高档时装或高档化妆品等高消费行为的;(二)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的;(三)弄虚作假,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不真实的;(四)家庭经济状况明显富裕的;(五)外宿生。 二、资助项目 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项目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寄宿贫困生生活费补助;二是学前免除保教费。我校资助贫困生的具体方式是在核定资助对象时,根据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确定。我校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方式对资助对象进行资助,不随意改变资助方式,更不随意更换资助对象。 三、资助程序 资助对象按下列程序及要求核定:

(一)指标下达。我校贫困学生资助名额、经费由上级有关部门确定(学前教育免除保教费没有名额限制,),再按比例分到各年级进行申请、评议、审核、公示、发放、备案。 (二)信息公开。学校通过召开学生大会、班会、在校内醒目处张贴公告等方式向学生及学生家长公开资助信息,包括资助条件与名额、资助方式与标准、申请时间与评审办法等。 钦南区丽光学校 2017年9月

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doc

浅谈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问题及措施 自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以来,高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中经济困难的人数随之不断增加。“特困生”问题日益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年5月国务院专门就此下发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以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基本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但是受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经济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的贯彻落实。要切实解决当前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要勇于面对现行政策中存在的一些弊端,真正把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各项政策落实到实处。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一下概念:什么是贫困生?什么样的情况才能享受国家及社会的资助? 所谓的高校贫困生是指高校里经济上比较困难的学生(通常月消费在200元以下),他们的经济支付能力不能完成其大学学业。他们在上学时负担不起学校所规定的各项费用,有的在上学后难以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情况突出者(通常月消费在90元以下)为特困生。经调查核实后,才能享受国家的资助。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依据我国的发展现状,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出

现主要是其家庭的贫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父母双亡,单亲家庭或父母丧失劳动能力,经济来源少,甚至没有经济来源;(二)学生家庭处于偏远落后地区,经济不发达,自然条件差,经济困难;(三)多子女上学,家庭收入偏低;(四)转型期出现的新贫困家庭,父母为城市中因企业效益差而下岗的职工,单靠低保,来维持家庭生活;(五)家中有危重病人,昂贵的医疗费用造成了家庭的经济危机;(六)家庭所在地遭受重大灾害,失去经济来源等等。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那么,对于如此重视教育的国家来说,党和政府是如何解决贫困生及时接受教育的问题的呢? 2007年,国家新资助政策实施以后,全国建立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资助体系,其中还包括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生活补贴等措施。另外,各高校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还建立了很多资助基金,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元混合的资助体系。 国家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使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问题有了一定的保障。其表现如下:(一)财政专项资金落实到位 随着高校的扩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数量增加,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已经成为各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发放的奖助学金的金额也逐年增加并落实到人。受助人数也逐年增

2015年学生资助政策

2015最新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简介 一、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 (一)本专科生教育阶段: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的混合资助体系. 1.国家奖学金.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每年奖励本专科学生5万名,每生每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面约为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总数的3%,每生每年5000元.同一学年内,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不能同时获得. 3.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面约为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总数的20%,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可分设2-3档. 4.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不需要担保或抵押的信用助学贷款,帮助解决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用,每学年贷款金额原则上不超过8000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不上浮.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贴息,毕业后的利息由学生支付,并按约定偿还本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有两种模式:一是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即通过就读学校向经办银行申请;二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即通过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有的地区直接到相关金融机构申请). 5.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对中央部门所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达到3年以上(含3年)的,实施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补偿代偿金额根据毕业生在校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确定,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每年补偿或代偿总额的1/3,分3年补偿代偿完毕.地方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由各地参照中央政策制定执行. 6.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及学费减免.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等学校在校生及毕业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一次性补偿或代偿,对退役后复学的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实行学费减免.补偿代偿金额根据学生在校期间每年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确定,退役复学学费减免金额按照实际收取学费确定,每生每年均不高于8000元. 7.师范生免费教育.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资助由各地自行实施.享受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但不能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 8.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对退役一年以上、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自主就业

小学贫困生帮扶实施方案

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困难家庭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和家庭教育缺失,普遍存在着心理和生理成长的障碍。为了帮助“困难家庭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和谐学校建设进程,为此,我校决定开展“全校教职员工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学生”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教育健康发展、和谐发展,时刻把贫困家庭学生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在经济上扶持、在生活上照顾、在学习上帮助、在心理上疏导,切实帮助解决贫困家庭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全方位关爱贫困家庭学生,努力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推动我区教育事业健康、均衡、和谐发展。 二、领导机构: 组长:朱崎 副组长:李兴仁 成员:李田夫霍礼付 三、帮扶对象: 1、孤儿和困难单亲家庭的学生。 2、因病因残等原因造成家庭困难的儿童。 3、困难家庭的留守儿童。 4、其他需要帮扶的家庭困难的学生。

四、帮扶内容 1、物质上救济。 帮扶人员深入了解帮扶对象的生活状况,及时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快乐成长。帮助解决所帮扶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交通等费用,原则上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资助。 2、学习上指导。 帮扶人员主动与学校联系,定期跟踪了解帮扶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帮扶学生的班主任、导师及任课教师制定教育措施。经常了解帮扶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指导,做好学业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 3、思想上关心。 通过走访、慰问、帮助、指导等形式,关注帮扶学生的思想品德,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注帮扶学生的身心健康,经常沟通,积极疏导,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帮扶人员经常与帮扶学生谈心,了解其心理、家庭情况,尽可能解决家庭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使之切实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养成不畏艰苦,勇于进取的良好品质,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五、活动进程计划: 1、宣传动员阶段: 制定活动方案,在2016年九月初召开动员会进行部署,九月底

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制度学习资料

学生资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学生资助行为,加强学生资助管理,提高资助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学校工作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学生资助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生资助管理的原则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生资助规章制度;坚持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战略目标;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学生资助行为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第三条学生资助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依法多渠道筹集资助资金;加强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管理,专款专用;对学校资助金的使用进行控制和监督。 第四条学校学生资助项目包括:国家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校内资助资金、贫困高一新生慈善爱心捐助等。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五条学校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 第六条校长是学校资助工作第一负责人,学校资助活动在校长的领导下,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教务处统一管理。 第三章资金管理 第七条资助经费来源包括财政预算安排、社会捐赠、学校自筹等。 第八条学校要严格按照各资助项目的评审办法,开展申请、评审、公示和核定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第九条学校从有关部门取得的有指定资助项目和用途并且要求单独核算的资助资金,应当按照要求向上级报送资金使用情况;资助项目完成后,应当做好资金发放表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总结,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 第十条资助金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资助项目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资助政策没有统一规定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规定,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政策。 第十一条学校要加强对资助资金的管理,各项支出应按实际发生数列支,不得虚列虚报,不得以计划数和预算数代替。 第十二条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对学生资助资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同时应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四章资助实施细则 第十三条资助对象为在校各方面表现良好,无不良行为或处分记录、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并属以下情况之一的: 一、本校家庭困难的在校学生; 二、进入低保线的或有农村贫困证家庭就学的子女; 三、因特殊情况导致家庭困难的学生; 四、父母(双方或一方)丧失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的; 五、因其它特殊原因(如家庭成员因重大疾患、意外事故等)造成经济困难的; 六、没有享受其他类似的助学金资助(享受政策性减免除外),但家庭特别困难的可以推荐。 第十四条各班审送人数:各班资助审送人数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因特殊原因确需增加人数的,应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方可。 第十五条受助学生审批办法:

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体系简介

北京大学学生资助体系简介 ——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顺利入学到顺利完成学业北京大学通过精致化绿色成长方案,燕园领航、燕园携手、文明接力等计划和特色项目的实施,以及学生服务总队成长成才平台,真诚地为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上的帮助,精神上的关爱,能力上的锻炼。北京大学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将帮助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顺利入学走向顺利完成学业。 学生资助中心——专门化的学生资助机构 2006年初,北京大学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率先成立学生资助中心,全面负责北京大学学生资助工作,以专门机构、专职人员、专业背景、专项经费,搭建平台直接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服务。 在北京大学多元丰富的学生资助资金投入体系下,学生资助中心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资助机构为目标,建立和完善了科学规范的制度,在多层次、高素质、专业背景的团队共同努力下,确保将学生资助资金及时、准确、安全、有效地提供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到“应助尽助”。2010年,教育部授予北京大学“全国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1年,北京大学学生资助工作综合排名居全国第一。 全过程资助:学生资助伴随学生成长全过程 接到录取通知书时 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同学可以收到学生资助体系简介、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绿色成长方案手册等。而后,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应: ·认真填写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并到乡镇街道办一级的民政部门盖章,按时将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寄回学生资助中心。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是学生申请各项资助时必须提供的资料。 ·如果家庭筹措学费、生活费有困难,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你提供帮助。 ·如果家庭不幸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为你提供燕园关爱助学金等资助。 ·如果希望通过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解决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请及时到当地政府的学生资助管理

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问答

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本专科学生) 财政部教科文司 教育部财务司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二○一六年六月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问题,将建立健全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障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和途径。通过国家资助切实减轻困难家庭供应子女上学的经济负担,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通过国家资助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除贫困代际传递,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通过国家资助保障每个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对于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 2007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得到了较大完善。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后,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和措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在制度上保障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主要内容 目前,国家在高等教育本专科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直招士官国家资助、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

XX年最新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汇总

XX年最新高校学生资助政策汇总 一、高校资助政策体系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问题,将建立健全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障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和途径。通过国家资助切实减轻困难家庭供应子女上学的经济负担,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通过国家资助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除贫困代际传递,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通过国家资助保障每个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对于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 XX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XX〕13号),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

生资助政策体系得到了较大完善。XX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颁布实施后,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和措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在制度上保障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主要内容 目前,国家在高等教育本专科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直招士官国家资助、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入学时,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开学报到的当天,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报到。入校后再向学校申报家庭经济困难,由学校核实认定后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其中,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此外,国家还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高校家庭经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总结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总结 一、工作理念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贫困学生努 力学习,健康成长的精神,法学院在对学生的资助工作 中始终坚持志强智达言信行果工作理念,积极贯彻执行国家政策,从解决贫困生的实际问题出发,逐步建立起 比较完善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包括奖、贷、助、补、减和绿色通道在内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有效缓解贫困生 的学习和生活压力,解除贫困生的后顾之忧,帮助贫困 生树立起自立自强、诚信处事的观念,帮助大学生丢掉 贫困带来的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勤奋学习,努力上进,并切身感受党和国家的关心、学校和社会的关爱,愉快 学习、幸福生活、全面发展。 二、工作内容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1、学院高度重视资助工作,成立以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为组长,学工办老师;班主任导师为副组长;年级 班级干部;普通学生代表为成员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领导、监督 和检查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检查、监督 学生资助经费、学生资助工作的落实情况。

2、认真学习资助政策体系和有关精神,建立学院级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奖学金、助学金、贫困补助等为辅的资助体系;为了使资助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学院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我院关于资助工作的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这些制度的制定为资助工作的宣传、落实以及检查提供了参考,使资助工作能够做到制度化。 (二) 规范程序、健全档案 1、及时高效,核实,更新贫困生家庭信息档案库; 各班级按学生数的20%成立了贫困家庭学生认定评议小组,对申请资助的学生进行初步的审核,并民主评议认定,及时向学院提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整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材料。我院在资助政策实施过程中注意对贫困生档案的管理, 要求学生如实填写《普通高校学生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并由当地基层行政部门和民政部门证明盖章。各系对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通过电话或走访的形式进行抽样核实,同时对学生日常在学院的消费行为进行调查,以便更客观地确认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做好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更客观公正地做好资助工作。 2、立足班级,发挥民主,公平公正评定资助对象 为使资助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我院在具体

贫困生帮扶措施

xx小学贫困学生帮扶措施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党中央精神,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现决定在学校开展对学困生“结对子、送温暖”活动,为学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他们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而成为未来孤立无援的社会弱势者。通过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和学困生自己的努力,促进学困生健康成长,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帮扶对象 1、遵纪守法,品行优良 2、诚实谦逊,好学上进 3、经济困难,并迫切需要资助的 三、帮扶方式 1、由全体老师与学困生结对帮扶,每人帮扶一名学困生; 2、具体活动校少先队组织进行,学校教师自愿帮扶; 3、帮扶包括思想上解惑、生活上资助、学习上帮助提高。 四、帮扶内容 1、思想上解惑 鉴于学困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长年患病,无经济来源;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父母一方或双方残疾等。他们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关爱,因而资助方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

立自信心,自立自强;要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贫困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变的,进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真正体会到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份收获的道理;帮扶者平时要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或弟妹一样看待,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 2、生活上资助 学困生平时的生活费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要,因而帮扶方要适当的资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使他们安心地投入学习。 3、学习上帮助提高 一部分贫困生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成绩不如人意。而贫困生要在真正改变现状,提高成绩,为未来人生打好底色,就必须培养他们自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在未来社会立足,有所建树,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帮扶方要从学习上去帮助,帮助他们学好功课,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 五、帮扶要求 1、帮扶工作自愿进行。热忱欢迎并提倡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2、帮扶工作应保持持续性、稳定性; 3、由各年级推荐贫困学生名单,少先队对照帮扶条件认真审核无误后,上报校领导; 4、帮扶工作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扶与被帮扶者要互相自愿,共同做好帮扶解困工作。

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

学生资助体系得构建 随着高校在校生数量得快速增加,贫困生得绝对人数也不断上升。资料显示,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得比例达到了近30%,特困生得比例为10%~15%,而在一些边远地区与山区,贫困生与特困生得比例更高。贫困生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及社会各界得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围绕贫困生资助,国家有关方面先后进行了十多年得研究、探索与实践,目前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得贫困生资助体系,并且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现行得资助体系中也存在着一系列得问题。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缺乏有效得认定机制 高校贫困生认定就是贫困生资助工作得首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得效益与效率,影响到高等教育机会得公平与均等。 长期以来,很多高校资助贫困生得工作模式就是“学生报---教师定---学校批”,这种工作模式得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很多得不确定得因素。比如,学生“报”得真实可信度问题,教师“定”与学校“批”得依据与标准问题。在部分高校中,由于助学工作得面广量大,再加上部分从事助学工作得教师得责任心不强,不注重改进工作得方式方法,不愿进行深入细致得调查研究,不去熟悉与掌握基层学生得实际情况,将资助工作简单化与随意性地处理,结果就导致“伪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得出现,让有限得资金没有帮助真正得贫困生,使不该资助得学生得到了资助。因此,我们应认真思考资助得有序操作,使之真正做到公平与公正,增强资助得实效性。对策: 为建立科学、合理、可持续得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必须成立专门得认定机构,制定规范得认定程序。完善认定机制,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得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提高资助资金得效益与效率。 构建量化得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科学确定资助对象,确保资助得公平公正。具体指标可指学生拥有得经济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等方面手设计。经济资源指标主要包括家庭人均月收入、人均月支出、家庭年收入与支出之比、家庭资产、负债总值等等;人力资源指标要包括供养人员职业、劳动力情况、家庭健康与教育支出情况;自然资源指标主要包括家庭所在地有无特殊性产业;社会资指标主要指家庭社会关系网及其资助状况;特殊性指标主要括有无特殊性重大事件如事故、灾害等。学生个人综合指标指学生拥有电脑、手机等高档物品情况、饮食及娱乐消费水平、学生德育综合评定等,要在调查研究得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得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从而科学、合理地量化贫困生线,以准确地认定贫困生,及时地了解贫困生得贫困程度;认定时应严格遵守贫困生认定得各项制度与程序,克服认定工作简单化与随意性,不断提高济困资金得使用效益。同时要在建立动态贫困生档案制度得基础上,加快开发贫困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贫困生认定工作得信息化与网络化,大力节省贫困生认定得信息成本。 对贫困生成长过程中缺乏心理疏导与思想道德教育 高校贫困生一般来自农村或城市下岗职工家庭,每年近万元得学费及生活费占去了她们家庭收人得大部分,经济压力使一些贫困生一直处于焦虑得心理状态之中。还有很大部分贫困生要依靠自己解决学费、生活费等开销,她们事事都要考虑经济因素,无形之中更增加了学生得心理负担。 贫困生得心理贫困与其青少年时期得成长环境有密切关系。家庭教育环境就是贫困生早期性格形成得主要影响因素。贫困生来自贫困家庭,贫困人群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形成了与她们得社会存在相适应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心理定势。其中得一些负面因素,如思维方式得封闭性、对社会不公平现象得敏感、对社会得不满情绪等将会影响贫困生得人格与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总结汇报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汇报 一、工作理念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贫困学生努力学习,健康成长的精神,我学院在对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始终坚持“志强智达,言信行果”工作理念,积极贯彻执行国家政策,从解决贫困生的实际问题出发,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包括“奖、贷、助、补、减”和“绿色通道”在内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有效缓解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解除贫困生的后顾之忧,帮助贫困生树立起自立自强、诚信处事的观念,帮助大学生丢掉贫困带来的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勤奋学习,努力上进,并切身感受党和国家的关心、学校和社会的关爱,愉快学习、幸福生活、全面发展。 二、工作内容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1、学院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我院根据学校相关文件精神,成立了由党总支书记和院长担任组长、副书记和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各个学系主任、辅导员老师和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领导、监督和检查我院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检查学生资助经费的落实情况,监督学生资助经费的使用情况。 2、班级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评议小组。各班级成立了由班主任担任组长,班长、团支部书记、选举产生的多名学生代表组成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评议小组,具体开展了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评议工作。 3、认真学习资助政策体系和有关精神,建立学院级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奖学金、助学金、贫困补助等为辅的资助体系;为了使资助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学院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我院关于资助工作的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这些制度的制定为资助工作的宣传、落实以及检查提供了参考,使资助工作能够做到制度化。 (二)规范程序、健全档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