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数学4年级人教版上册第5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梯形的认识_

小学数学4年级人教版上册第5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梯形的认识_

小学数学4年级人教版上册第5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梯形的认识_
小学数学4年级人教版上册第5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梯形的认识_

梯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认识梯形(66页)

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

2.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

3.能测量或画出梯形的高认识梯形的高及梯形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 ) 。

2.平行四边形对边(),对角()。

二、自主学习

1.认识梯形(课件出示生活中梯形物体)

2.画出下面图中的梯形。

3、梯形有()边和( )角。只有()对边平行,这组对边只要平行,不要求相等,另一组对边()

4、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因为都是四边形,所以它们的内角和都是()

4、归纳:(的四边形叫梯形。

三、合作交流

1、自学课本第66页的内容。

2、写出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小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7册P71例二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整理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说一说学过的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梯形” 教师导入:图3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四边形像什么?(梯子)这就是梯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叫做梯形?(板书课题:梯形)(二)探究新知: 1.认识梯形 (1)出示图形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梯形实物图 教师提问:①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外面的形状都像什么?(梯子、木箱、槽子)引导学生看出它们的外形.

②这样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测量,全班同学测量书上144页此图. (2)交流测量结果. 通过检查测量使学生明确: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但长度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3)概括梯形的定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演示课件“梯形各部分名称”) 结合图形说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根据图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习惯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画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 想一想: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 引导学生明确:梯形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 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 3.教学等腰梯形 (1)教师演示 拿一等腰梯形,对折一下,你发现两腰有什么特点?(两腰相等)(2)学生测量 量一量等腰梯形两腰的长度,结果怎样?(两腰相等)

(完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 四( ) 第一单元、多位数的认识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3、数位顺序表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 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写数时,万级亿级上的数都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 7、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加上“万” 或“亿”字就行了。 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 2、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3、4、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5、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7、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 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记做1°。 8、量角和画角要做到“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0在内数内,0在外数外。” 9、大于0°而小于90°的角叫锐角;大于90°又小于180°的角叫钝角; 直角等于90°;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1周角=2平角=4直角。10、1小时,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1、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乘两位数的十位数,再乘两数的的个位数,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先乘整百数,再乘整十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笔算乘法:多位数乘多位数,拿第二个因数的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 相乘,相乘的结果再相加。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哪个数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一定要和它自己的数位对齐。 3、积的变化规律: A、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N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积 也扩大N倍。(N为非0自然数) B、一个因数扩大a倍,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a×b倍。 C、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了N倍,另一个因数缩小了N倍,那么它们的积不 变。(N为非0自然数)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1、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 2、画平行线应先放三角尺,再放直尺,平移三角尺。(一画线;二靠尺;三平移; 四画线) 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 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4、画垂线应先放直尺,再放三角尺,平移三角尺。 5、点到直线之间垂直线段最短。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5.5梯形的认识 公开课教案

《梯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66页-6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四基”目标: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会画梯形的高;认识两种特殊的梯形及其属性。培养学生图形处理技能、自我表达技能、参与合作技能等。 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分类、符号化、类比、归纳、极限、转化。 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动手操作、推理、实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探索,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观察、比较、实践、猜测等方法,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感受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理解梯形高的概念,会作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 教具、学具:多媒体平台、平行四边形、梯形图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步感知 1.出示平行四边形,说说它的特征。 2.从平行四边形中剪一刀,你认识这图形吗?这样的图形叫做梯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梯形的有关知识。 二、探究新知,了解特征 1.感悟梯形特征 (1)概括定义 观察一下这些梯形,跟我们之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比,它有什么特点?上面的两条黑色的边有什么关系?两边红色的边呢?

你怎么肯定这组对边一定平行,另一组对边一定不平行? 到底什么样的四边形,才叫做梯形?请用一句话归纳。(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讨论后小结得出梯形的定义,并板书。 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或重点字。(各小组点评,老师小结) (2)生活中的梯形 生活中见过梯形吗?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常见梯形。(书本第66页) 找一找图中的梯形。 对应练习:下面的图形哪些是梯形?哪些不是?为什么? 学生汇报,对有争议的图形进行讨论。 2.学习梯形各部分名称及作高 (1)认识各部分名称 出示梯形各部分名称,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这些梯形的底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腰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认识高和作高 你猜一猜这个梯形的高在哪? 引出定义:两条底之间的距离叫梯形的高。

小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梯形的认识

小学四年级数学说课稿《梯形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梯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实验实验教材第八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二课时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之上学习梯形的认识的。在整个小学阶段属于最后一类直线型平面图形,与前面已学的各种图形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新课标指出:这一学段的教学,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形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二、学情分析: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和平行及平行线间的距离等有关内容,为本课教学作好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准备。梯形虽然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图形,但在生活实际中,学生已建立了一定的表象。只是很难准确的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另外对于梯形高的概念的理解和作法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认识几种特殊的梯形及其属性;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比归纳、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 2、过程方法目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分类、比较、操作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3、情智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感受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另一种读诗歌的方式:古人读古诗除了可以摇头晃脑的吟诵之外还有另一种方式“踏歌”,汪伦送李白的时候是怎么送的?(一边用脚步踏着节拍,一边唱着歌。这是唐朝时期送别友人的一种最高形式。) 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理解梯形高的概念,会作梯形的高。 教案的书写,要在如何学,使学生如何学上下工夫,最起码要把握好重难点,要在教参的帮助下最终形成教案,而不是根据某位名师的教案书写。当然要向名师学习,但要选择符合自己的方法策略,符合学生的已有认知。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属性。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全)

第1单元四则运算 1、运算顺序 P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P6: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P11: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P12:加、减、乘和除统称四则运算。 3、P13:有关0的运算 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一个数与0相乘,得0。 0除以一个数,得0。 0不能做除数,例如5÷0 是不存在,没有意义的。 4、四则混合运算方法 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 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 1、确定物体的位置 (1)找参照物:以谁为参照物,就以谁为观测点。 如:“在XXX的东偏南”就是以“XXX”为观测点 (2)找出较小的夹角,从箭头方向开始写出方向。 (3)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 (1)确定观测点,建立方向标。 (2)用量角器确定建筑物的方向。

(3)用直尺确定建筑物的距离。 (4)画出建筑物具体位置,标出名称。 3、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第3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运算定律与算式特点 P28:加法交换律 a+b=b+a 34+89+66=34+66+89 26+47-6=26-6+47 1、只有加法,减法。 2、注意减法时要将前面的“一”号一起交换。 3、在简便计算时,一般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同时运用。 P29:加法结合律 a+b+c=a+(b+c) 88+104+96=88+(104+96) 79+26-9=26+(79-9) P34:乘法交换律 a × b=b× a 4×58×25=4×25×58 1、只有乘法。 2、在简便计算时,一般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同时运用。 3、注意找好朋友: 2×5=10 4×25=100 8×125=1000 P35:乘法结合律 a×b×c=a×(b×c)125×67×8=67×(125×8) P36:乘法分配律拆:(a+b)×c=a×c+b×c25×(200+4) =25×200+25×4 合:a×b+a×c =a×(b+c)265×105-265×5=265×(105-5) 1、有乘法和加法;或者有乘法和减法。 2、拆的时候,是将括号外面的数分给括号里面的两个数。 3、合的时候,是提取相同的因数,将不同的因数相加或相减。 特别注意: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区别 2、运算性质

最新小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

小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7册P71例二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梯形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沟通梯形与其它平面图形的联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教学难点:整理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说一说学过的四边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演示课件“梯形” 教师导入:图3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四边形像什么?(梯子)这就是梯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叫做梯形?(板书课题:梯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梯形 (1)出示图形继续演示课件“梯形”出示梯形实物图

教师提问:①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外面的形状都像什么?(梯子、木箱、槽子)引导学生看出它们的外形. ②这样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测量,全班同学测量书上144页此图. (2)交流测量结果. 通过检查测量使学生明确:有一组对边是平行的,但长度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3)概括梯形的定义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板书) 2.认识梯形各部分名称.(演示课件“梯形各部分名称”) 结合图形说明,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根据图形的位置,一般在上面的叫上底,在下面的叫下底.习惯上上底画得短些,下底画得长些.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腰.从上底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高的画法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 想一想:能不能在梯形的腰上画高? 引导学生明确:梯形的高只能从相互平行的两条边中任一边上的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 再想一想:你怎样区分梯形的底和腰呢? 3.教学等腰梯形 (1)教师演示 拿一等腰梯形,对折一下,你发现两腰有什么特点?(两腰相等)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梯形

第 9 课时认识梯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认识梯形的高及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能测量和画出梯形的高。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能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 3.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的定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画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89页例题9情境图。 提问:你能说出图片上这些物体的名称吗?这些物体上都有相同的什么图形。 2.课件出示从物体上抽象出的几何图形: 教师指出:像上面这样的四边形时梯形。 3.揭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梯形。(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画梯形。 引导:刚才同学们已经能找出生活中的一些梯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画一个梯形呢?请同学们在教材的方格纸上画一个梯形。 (1)组织学生在教材方格纸上画出梯形。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画图情况,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2)展示学生画好的梯形,进行集体评议。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梯形。

2.观察、交流梯形的特点。 引导思考:同学们可以将梯形和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进行比较,看一看、说一说梯形有哪些特点? (1)学生独立观察梯形,再在小组内说说梯形有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梯形的特点:梯形也是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长度不相等。 3.概括、总结梯形的定义。 (1)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交流,找到了梯形的许多特点,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梯形吗? 学生自学教材第90页的一段话。 (2)组织交流。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画出的梯形上标出上底、下底、腰。 4.认识梯形的高。 (1)动手操作,尝试画高。 布置任务:在上面梯形的底边上任意取一点,画出这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线。 学生在教材的梯形图上进行操作。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2)交流讨论,学习画图的方法。 通过交流认识到这样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 (3)认识梯形的高。 教师介绍:从梯形一条底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叫作梯形的高。 教师一边介绍,一边在图上标出“高”。 (4)画高。 组织学生画出方格纸上梯形的高,并分别量出它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毫米。 完成后,让学生指一指:画出的高分别垂直于哪一组对边。 5.认识等腰梯形。 (1)课件出示等腰梯形图。 引导:观察这个梯形,你有什么发现?用尺子量一量教材上的梯形图,验证一下你的发现。 (2)交流发现。 学生交流得出这个梯形中两腰的长度相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知识点: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 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 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 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 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 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 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 知识点: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 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森林面积(求近似数) 知识点:1、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测试题目 1.()个一百万是一千万,一亿里面有10个()。

2. 在2004年12月的太平洋海啸地震灾难中,印度尼西亚遇难人数二十二万 八千四百三十九人,横线上的数写作(),它是个()位 数,它的最高位是()位,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万人。 3. 猜猜卡片里能填几? 39 429≈40万 5 5000≈58万 4. 下面的数,()一个零也不读。 A 30407000 b 30047000 c 34007000 d 34000070 5. 截止2004年第一季度,北京市手机拥有总量约为7800000部,把横线上 的数改 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a 780 b 7800万 c 78万 d 780万 二单元《线与角》 线的认识 知识点: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 线BA。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 AB或线段BA。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 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补充知识点:1、画直线。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 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2、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3、直 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 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 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平移与平行 知识点:1、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 尺。(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3、能够借助实物,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寻找出图中的平行线。 补充知识点: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CD。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四则运算 1、运算顺序: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③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有关0的运算: ①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 ②任何一个数乘0得0。 ③0不能做除数。0除以一个非0的数等于0。 ④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0做除数没有意义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找不到一个数与0相乘得5。 二、观察物体(二)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三、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 (a+b) +c=a+(b+c) ③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或交换减数的位置。 a-b-c=a-(b+c)或 a-b-c=a-c-b 3、乘法运算定律: ①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②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a×(b×c) 乘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25×78×8的简算。 ③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 ×c=a×c+b×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或交换除数的位置。 a÷b÷c=a÷(b×c)或a÷b÷c=a÷c÷b 5、有关简算的拓展: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梯形的认识》资料:说课稿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 《梯形的认识》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梯形的认识》。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课后反思六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梯形的认识》是人教新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之上学习梯形的认识的。在整个小学阶段属于最后一类直线型平面图形,与前面已学的各种图形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新课标指出:这一学段的教学,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形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认识几种特殊的梯形及其属性;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比归纳、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分类、比较、操作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感受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梯形的认识过程,掌握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了解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特征。 三、学情分析: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和平行及平行线间的距离等有关内容,为本课教学作好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准备。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四则运算”试卷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在计算3.6÷(1.2+0.5)×5时,先算()法,最后一步算()法。 2、计算125×50×0.2×0.8时,如果运用乘法的()律和()律就可以使计算简便,结果是()。 3、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0.5×(80+0.8)=□×□+□+□ 10-5.26-0.74=□-(□+□) 4、小冬看一本240页的故事书,2天看了16页,照这样计算,看完全书共需要()天。 5、“6.2减去2.4与1.3的和, 差是多少?”列成综合算式是 ( ) “6.2减去2.4加上1.3,和是多少?”列成综合算式是 ( ) 二啄木鸟医生看病。(把下面计算中不对的改正过来) 1、8.5+1.5×(0.45+0.55) 2、1.32×5÷1.32×5 = 8.5+1.5×1 = 6.6÷6.6 =10×1 = 1 = 10 三、计算题,要仔细。 1、口算。 0.1×0.2= 1.2-0.8= 42÷0.7= 3+3.5= 6-6×0.5= 0.25×16= 1.4×0.5= 2.6-1.8= 0.24÷0.6= 10-0.09= 0.13+0.7= 13.1+0.9=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20-(6.2+1.38÷0.23) 3.91÷(22-19.7) 9.83×1.5+6.17×1.5 3、列式计算。 1、2.7与4.5的和除以12,商是多少? 2、5.6与4.4的差乘它们的和,积是多少? 3、用90与0.06的和去除6.48,商是多少? 四、解决问题,你能行! 1、把问题和相对应的算式用线连起来。 工人们修一条路, 如果每天修12米, 10天修完,现在每天比原来多修3米。 (1)这条路长多少米?12×10÷(12+3) (2)现在每天修多少米?12+3 (3)现在几天可以修完?12×10 2、文具厂要生产540件文具,已经生产了6天,平均每天生产30件,剩下的平均每天生产40件,还要几天完成? 3、便民食堂买来300千克面粉,计划10天吃完,实际每天少吃5千克,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梯形的概念以及梯形各部分名称,了解直角梯形、等腰梯形,掌握梯形与其他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量一量、画一画、剪一剪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梯形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任意四边形、不规则图形的纸,练习小篇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游戏激趣。 教师:喜欢做游戏吗好,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这是一个四边形,可是它被数学书盖住了。 ( (1)能猜出来吗不可能是哪个四边形 (2)现在呢不可能是哪个图形 (3)到底是什么图形这个四边形大家认识吗 2.引入课题。 教师:梯形有什么特点和我们前面认识过的四边形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梯形的认识。

·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认识梯形的特征。 (1)感知梯形。 ①你在生活中见过梯形吗让学生先说一说。 ②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实物图片,找一找哪儿有梯形 — 课件出示后随着学生的回答逐步隐去情境图,抽象出梯形几何图形。 (2)探究梯形的特征。 ①刚才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这么多的梯形,梯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②出示准备好的小练习。 < 要求:根据第一组图独立研究梯形有哪些共同特征根据你们的发现找出第二组图中具备上述特征的图形。 第一组: 第二组: , ③学生独立研究探讨。 ④汇报交流: 教师:你发现梯形有哪些共同的特征与学生一同归纳并板书。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堂同步试题 全册

4.1.1 亿以内数的认识 班级: 姓名: 【课堂达标】 1.将下面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再填一填。 2.想一想,填一填。 (1)10个一万是( ),10个十万是( ),10个一百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 (2)458070900这个数最高位在( )位上,是由( )个亿,( )个千万,( )个百万,( )个万和( )个百组成的。 【拓展练习】 小狗:我家的门牌号是6位数,十万位上是8,千位和十位上是6,其余的是0. 小猫:我家的门牌号是7位数,百万位上是6,万位和十位上是4,千位和个位上是2,其余是0。 小狗家的门牌号: 小猫家的门牌号: 【学习评价】 亿以内数的认识参考答案 【课堂达标】 1.

2.想一想,填一填。 (1)十万,一百万,一千万,一亿。 (2)亿,4,5,8,7,9 【拓展练习】 806060,6042042 4.1.2 亿以内数的读法 班级:姓名: 【课堂达标】 1.看计数器上的数,读出来。 读作:读作: 2.我会读。 3.精挑细选。 (1)下面各数中,一个“零”都不读的是()。 A.207030 B.400580 C.205800 (2)在8和6的中间添上4个0,得到的这个数读作()。 A.八百万零六 B.八十零六 C.八万零六 【拓展练习】 4.将数字卡片按指定要求组成三个最大的五位数。

(1)一个零也不读出来。( ) (2)只读出一个零。 ( ) (3)两个零都要读出来。( ) 【学习评价】 亿以内数的读法参考答案 【课堂达标】 1.看计数器上的数,读出来。 三百五十万二千,四千零八十万零三十 2.我会读。 一万一千六百八十,四千零七万五千七百, 九百六十万,三百一十四万零二百一十。 3.精挑细选。 (1)C (2)A 【拓展练习】 4.答案不唯一,(1)63200,(2)632020,(3)630202。 4.1.3 亿以数的写法 班级: 姓名: 【课堂达标】 1.想一想,填一填。 (1)写数时,先从()位起,一级一级地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 (2)四十六万八千零四十是由()个十万,()个万,()个千和()个十组成,它写作()。 2.我会写。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一)四则运算: 1、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0+任何数=任何数任何数-0=任何数 0×任何数=0 0÷任何数=0 0不能做除数,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二) 位置与方向: 1、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或者绘制物体的具体地点。 注意:1、比例尺2、正北方向3、角的画法 2、位置间的相对性。会描述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注意观测点的确定 (三)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a+b)+c=a+(b+c) 加法的这两个定律往往结合起来一起使用。 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2、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 两个数的和。 a-b-c=a-(b+c) 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 位置,积不变。 a × b = b × 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 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积不变。 (a×b)× c= a× (b×c ) 注意:4×25=100 8×125=1000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c+b×c 4、连除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a÷ b÷ c = a÷ ( b× c) 5、有关简算的拓展: 102×38-38×2125×25×32125×883.25+1.9810.32-1.98 37×96+37×3+37 易错的情况:0.6+0.4-0.6+0.4 38×99+99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2、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5、小数的读写法: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顺次读出每一个数。 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0就写0,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 6.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注意: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取近似数时有一些末尾的“0”不能去掉。 7.小数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十分位,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 8.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10 1 100 1

四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梯形》

四年级数学教案《认识梯形》 教学内容:课本P66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梯形的概念及特征,认识梯形的底和高以及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知道什么叫等腰梯形以及等腰梯形和梯形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认识梯形的底和高的意义和画高的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理解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理解梯形底和高的意义并会画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回忆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它有什么特征?怎样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指名回答) 2、今天我们认识另一种特殊的四边形。(板书课题) 二、探索发现 1、出示主题图P66 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指名汇报) 2、总结:我们把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3、你会画梯形的高吗?自己动手尝试。(P66例3 主题图第二个)指名汇报画法。 4、教师介绍梯形的上底、下底、腰、高 5、生活中会有特殊的梯形,如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自学书本P66 6、思考:直角梯形的高怎样画,自己动手画一画后你发现了什么?(直角梯形中的成直角的腰就是高) 7、思考并总结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四边形,都有平行的对边 不同点: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 8、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四边形?(小组交流总结,并说一说每一种四边形的特征) (1)指名汇报学过的四边形 (2)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关系。 (3)思考: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4)教师总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5)那么四边形怎样分类呢?像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梯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梯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认识梯形》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梯形及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底和高以及等腰梯形等。因为有了做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体验,现在做一个梯形,学生能自己寻找材料,自己设计,方法多样,教学时我也放得比较开。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梯形的特征。在交流梯形的特点时,紧扣教材中问题进行,突出了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在最后的教学中,有意安排了一些通过折、拼、剪等图形之间转换的操作活动,我想这对学生继续学习、探究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提供了方法上的帮助。 今天教学了梯形的认识,相对来说教学内容较多,实际教学时还是比较顺手的,因为有平行四边形的学习作铺垫,学习过程也与平行四边形的学习过程相类似,先做梯形,比较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认识梯形的各部分名称,认识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最后做练习。整个过程也较流畅,学生学习起来也没有多少困难,通过画、折、剪、拼等形式边做边学,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动手分、动手拼,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积极性很高。在最后的补充习题的最后一题:把一个等腰梯形奉承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再量量三角形的边你发现了什么?好几个学生的得出:这个三角形的两条腰是相等的结论。我当时看到第一位学生的这个答案时还当回事,当看到几个同学都是这样回答时我仔细想了他们这样做的“理由”,他们其实知道题目的结果是三角形的两条边是相等的,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但就是不会表述,混淆了概念的从属关系,还混淆了等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与梯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于

最新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加法、减法、 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减数=差+减数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 (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A-A=0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 A÷A=1(a不为0) 4、四则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 现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 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 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位置观察不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 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 体。 6、时间×速度=路程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 = b+a 2、加法结合律:(a+b)+c = a+(b+c) 3、连减的性质: a-b-c = a-(b+c)。 二、乘除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b = b×a 2、乘法结合律:(a×b)× c =a× (b×c ) 3、乘法分配律: (1)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a+b)×c = a×c+b×c(a-b)×c=a×c-b×c (2)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 (a-b)×c = a×c-b×c。 4、除法的性质:a÷b÷c = a÷(b×c)。 5、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①类型一: (a+b)×c= a×c+b×c (a-b)×c= a×c-b×c ②类型二: a×c+b×c=(a+b)×c a×c-b×c=(a-b)×c ③类型三: a×99+a = a×(99+1)a×b-a = a×(b-1)④类型四:a×99 a×102 = a×(100-1)= a×(100+2) = a×100-a×1= a×100+a×26、商不变性质: a÷b=(a×c)÷(b×c),a÷b=(a÷c)÷(b÷c)三、简便计算 1.连减的简便计算: 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如:106-26-74=106-(26+74) ②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精品文档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全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4、数位顺序表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一(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从右往左每四个数位分一级,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 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8、写数: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补足。 16、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17、亿以上数的写法: ①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零。

9、改写和省略 (1)改写去掉末尾的四个0,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如:450000=45万 去掉末尾的八个0,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如:200000000=2亿 (2)省略去掉末尾的四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去掉末尾的八位数字,将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用“四舍五入”法,要注意看清去掉部分的最高位,如果是5或比5大,要向前一位进一。)如:54340≈5万56070≈6万720023000≈7亿459800000≈5亿 改写和省略的区别: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用= 连接如:450000=45万200000000=2亿 省略改变了数的大小用≈连接如:54340≈5万720023000≈7亿 10、计算工具的认识: 1、由我国古代发明的,沿用至今的计算工具是(算盘)。 2、算盘的上珠代表5,下珠代表1。 3、计算器上的按键:ON/C 开关及清除屏键 OFF关机键 AC 清除键 CE 清 除键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一、常用的长度和面积单位及进率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 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 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进率: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二、单位之间互化的方法 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三、带合适的单位 带面积单位时,先考虑面积的大小,再看括号前面数的大小。果园、广场、体育馆一般带公顷,如:一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一个果园的面积是3(公顷)。天安门广场的面积大约是44(公顷)。较大的面积如一个区、一个城市、一个省、一个国家都用平方千米做单位,如:洛阳市的面积约是15230(平方千米)。河南省的面积约是17万(平方千米)。上海市的面积约是6364(平方千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