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成事三根

成事三根

成事三根
成事三根

浅谈成事“三根”

最近一段时间,在进行社会对接当中,了解到一些同修在跟社会接轨中产生了一些困惑和迷茫。比如有些在做的过程中或者准备商量做时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是发展阶段必须经历的也是当下可以解决的问题;也有些问题是只有随着不断的发展才能慢慢解决的;或者有些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只是想象中还没有去做时产生的一种假象而已。由于每个同修的经历和思考的“高、宽、深”度不一样,于是在面对问题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就不一样,那结果当然也就不一样。

做成一件事情必然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理,我们懂得掌握了这些原理后,也许我们就能更清晰的看到方向,了解自己,掌握规律,看到希望。也就能更坦然的明白怎么做了。

成事“三根”

人有心,树有根。人靠心发,树靠根发。一个房子越高,它的地基也一定是跟房子的高度相匹配的,地基越深越牢固,它承载的房子的高度就能越高。树的根扎得越深它就越能长成一颗参天大树。房子一样,树一样,人也是一样,能做成一件大事也是要有根的。成事的三根即“源根、内根、外根”。

“源根”就是指我们生命的发源,我们来源于我们的父

母和祖宗,所以我们得孝亲和敬祖,才能保证我们的源头生生不息。“内根”就是指我们生存的五种基本能力,我们在社会上立足要有一定的本事和能力,这五种能力也包含了利他之心的能力,要在社会上立根得到大众的支持就得有利他之心。“外根”是指我们的人际关系。“要致富先修路”,“人脉等于钱脉”,有了信任和群众基础做事就如鱼得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些都缺一不可。

一、“源根”——生生不息的源动力。

“源根”就是生命的来源,生命的源动力。我们是父母生的,我们的父母也有父母,所以我们的父母和祖宗就是我们的“源根”,是我们生命的发源地。一颗树的根枯萎了,树叶也就枯萎了。树根断了,树也就死掉了。树根浅了,树想长大也很难。一到夏天天气稍微干燥一点,太阳大一点,树的枝叶就蔫掉了,软绵绵的样子没有生机,那是因为树根太浅了,从大地当中吸收的水分和养分不够,不足以抵抗炎热的天气。但有些树依然生气勃勃,依然枝繁叶茂绿叶葱葱,那就是树根扎得深有足够的大地之气来补充供给。现在有个流行的词语就是“地气”比较足。同样要想我们事业的大树能快点长大,长得好又要长得快,那也得把我们的“源根”扎得深点,土地肥沃点才行啊。

有些人的能力很强但事业总是很难有起色;有些人也在努力修行但内心很难真正“乐”起来,乐少而且很容易忧愁

苦恼;有些人条件不错但很难找到对象;有些人的子女总是不听话等等等,种种的情况,各自也都在反省找原因,但似乎很难找出真正原因。如果大家一时找不出原因,也许可以从孝顺父母和纪念祖宗这个方面看看。

我们也很努力,很有能力,很优秀,如果有记恨父母的心,怨父母的心,烦父母的心,对父母不满意的心,老看父母缺点的心等等,或者许多年来连纪念祖先的行为都没有或很少的话,就算我们偶尔也给父母一些金钱物质的需要,但实质上在孝道方面已经是非常缺失的,好比我们从心底上把跟父母祖宗一脉相连的根给砍断了。所以我们吸收不到父母和祖宗给我们源源不断的地气,而我们做人与事业的根,本来就很浅,于是总是感觉后劲不足。

保护我们的“源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孝道。要么就感觉没有办法跟父母沟通,要么是没有什么方法,要么就是人常年在外没有这个时间,要么是有方法但自己没有办法落实,要么就是很多人干着违背父母意愿的一些事情导致内心很愧疚而感觉自己根本就不孝,这些都成为我们种种不能行孝尽孝的理由。知道行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不孝后果的严重性而自己却不能依教奉行,成了大家普遍头疼的事。但不管怎么样,这块是我们必须要去落实的,也是要想尽办法去落实的。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心之人,大家可想而知。如果地基浅而房屋高那更是危险啊。

那么如何具体有效的孝亲敬祖呢?如何跟父母祖宗的根连上呢?如何接受这种先天的大地之气呢?孝道大体上分两种形式,从事上尽孝和从心上尽孝。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让父母的心情“乐”起来,想尽办法让父母的心快乐起来。从这个两方面略举一二供大家参考:

1、从事上尽孝,不仅仅是在金钱物质上常供养父母,而且要真心实意的在行动上去行孝(多陪伴、多询问、多喜语、多梳洗、多清理、多调养),尽量让他们满意,这样才能叫孝顺、孝敬、孝养。已故的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事母至孝的他接母亲来同住,因为母亲习惯农家生活,特在台塑大楼的顶楼做了一座空中菜园,种的是四时蔬菜供母亲使用,而他也因此能继续吃母亲亲手栽种的蔬菜,重温天伦之乐。这种孝心真是体贴细微。如果像我们这种条件不具备的人怎么办呢?平常有时间可以多回家陪陪老人,在家多干干家务活,回家勤快点多给父母梳理清洗,在外上班时多给父母打打电话问候父母,至少一个星期一次吧,多软言细语的安慰问候赞美父母,等等等等。

2、从心上尽孝。有时候由于时间条件等原因,很难做到事上尽孝,但从心上尽孝是非常方便好操作的方式。当我们的内外祖宗、父母及受过恩惠的人,如果他们不再人世了,后人只有从内心怀念供养,在他们生卒日供祭,在重大节日供祭,像这样做只是还父母的生养之恩。也可以在自己日常

的生活中吃喝前对内外祖及父母上辈首先要内心中默念,供养他们,心存感恩之心,不忘根本。

如果父母在世,有些人在自己吃好吃的东西时首先心里也想到要先给父母吃,从点滴培养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不管父母是否在世,有三种方式能从心底上最大的尽孝。也就是“尽心尽孝三多想”:一是多想父母的好处,二是多想父母的长处,三是多想父母的苦处。

“尽心尽孝三多想”:

1、心底上多看父母的好处:就是多看父母对自己的好处。从小到大父母含辛茹苦的把自己拉扯大,有种种对自己的好,多看多想这些对自己的种种好的事情,慢慢就能升起感恩之心,所以多看父母的好处培养感恩之心。

2、多看父母的长处:父母都老啦,很多年青人感觉父母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思想观念落伍了,这些都是极端错误的片面观点和想法。父母从年轻到现在,他有他们的长处和优点,有他们的一技之长,他们勤奋努力本本分分,能吃苦耐劳,能团结和睦邻居乡里,这个种种都是父母的优点和长处,仔细想想思维,这些都是为人子女我们不具备的,慢慢多想这些多观察这些,我们会越来越觉得父母伟大,觉得父母不平凡,就会觉得父母了不起,肃然起敬啊。就算再怎么平凡的父母,只要从这个角度多看多想多观察,你会越来越觉得父母不一般,那种对父母的尊敬爱戴恭敬之心就会

悠然而生了。所以多看父母的长处培养恭敬之心。

3、多看父母的苦处,父母有父母的难处苦处,谁知道呢?父母越来越苍老,同时也越来越啰嗦,为什么会啰嗦啊。父母老了心力弱了对自己的话没有信心了,所以怕孩子们没有听明白,或者听不进去,听了不去做,慢慢说话就变啰嗦了。这个才是父母真正啰嗦的原因,哪个子女又能了解父母啰嗦的这些苦处难处呢?为了家庭和孩子,父母很多时候有心力弱或感觉能力不足的时候,但为了家庭硬着身子骨去干活,争着最后一口气拼命去做。又有哪个子女知道父母这些难处苦处呢?有些父母的另外一半离开了,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过生活,但在儿女面前表现得很开朗坚强,又有哪个女儿了解体察到父母这些苦处和难处呢?多从父母的苦处去思维,我们的内心才能触动,我们的慈悲之心才能生起啊。所以多看父母的苦处升起慈悲心。从“尽心尽孝三多想”去多观察多想多思维,也可以从这个方面多想多怀念过世的祖辈们,慢慢我们就能从心底上跟父母的心连在一起,就能打通父母我们和祖宗的心。心通一切通,我们就能从父母祖宗那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机和地气,我们才能生生不息,源源不断,我们才能有枝繁叶茂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啊。

对于经常在外地的子女,特提出一个“七一孝亲法”,1、每天从心底用好吃的供养父母祖宗一次,2、每星期至少给父母打一次问候电话,3、每年至少给父母买一次衣服,4、

每年至少金钱供养父母一次,5、每年至少回家陪父母一次,6、每年用自己的方式跪拜父母一次,7、每年在清明节用自己的方式祭祖一次。如果是住在一起或者是一个城市的,那每天做做家务,每个星期期回家一次等。方法很多,大家好好思维。连先天之地气,根深叶茂啊。

二、“内根”——生存立稳脚根之五能

一个优秀的人应该有具备五种能力:一是专业技力,二是学习能力,三是利他的能力,四是执行能力,五是反思总结能力。

1、专业技能,俗话说“文凭是瓷饭碗,一摔就坏。能力是铁饭碗,走到哪都有吃”,这个能力就是一技之长,而且这个一技之长永远属于自己,谁也拿不走。老祖辈们最欢喜的就是看到每个子孙有一技之长,能一技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怕。孔子说做人要“依于仁,游于艺”。虽然有时我们做的事情并非是我们擅长的,但我们一定要通过我们的学习和努力,慢慢在同一家公司同行业达到一定的水准,这样我们的脚跟才能稳。

2、学习能力,没有学习能力,注定是一个平庸的人。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现在社会的竞争既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自己,这样才

能谈得上更好的发展。

3、利他的能力,人是群体的产物,是要靠团体来生活生存的,如果一个人处处自私自利的话,以自我为中心的话,就算他的其他方面能力很强,他也很难在一个团队很好的生存发展,更谈不上得到大众的支持了,也很难取得很大的成就。所以利他之心是非常关键的。

4、执行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能把自己的一技之长,自己的知识在团体中运用和发挥出来。有些人“茶壶里有饺子倒不出”,他的知识和能力没有办法在团队中发挥出来,更高级的说他没有办法把上级的思想政策落实执行或者没有办法让团队把自己的想法政策落实执行,这个也是很难有大成就。让别人执行落实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执行落实别人的想法是一种更高级的能力了,也是一个优秀者要具备的能力。

5、反思总结的能力,通过学习以及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应用,跟别人交往中产生种种事情,我们要学会总结反省。孔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不断的反省总结找到规律再去实践,我们才会有新的收获新的成长,才能不断的进步,也就是“学习—实践—总结”。聪明者不在乎走错路和走弯路,而是少走错路和弯路,特别是在走错路、弯路后懂得反思总结,及时回头。如果一个人能力再强,不会反省总结的话,终将一头撞到南墙上,一错再错。所以,通常有些聪明的“狂人”一旦具有反思能力,

他们定能取得大的进步;而不具有反思能力,必将一直狂下去,且将以一个水平一直狂到底。别人都在进步,他在不停地狂,不成为小丑实在很难。

三、“外根”——人脉等于钱脉

“要致富,先修路;要购物,先百度。”百度在农村墙上质朴的广告语道出关系的天机。也有人说:“人脉等于钱脉;关系就是实力;朋友是最大的生产力”;戴尔卡耐基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成功等于20%的能力加80%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成功必不可少的要诀。

那么如何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人无信则不立”是一句中国的古语,说的就是真诚、信用的重要性,没有真诚就难以处世。当今许多人忽视了真诚的重要性,认识不到真诚所具有的魅力,所能转化的能量。真诚能够赢得一切,尤其能够为你的创业赢得人才,赢得丰厚的人际关系,真诚能引领你走向事业的成功。如果你办事时能用真诚取代防备、猜疑,就能获得出乎意料的收获。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保守、自私的一面,同时又希望获得他人的理解和信任,又有开放的一面。如果过于保守、自私,在别人面前失去了真诚,就必然得不到别人的真诚相待,活在虚伪、隐瞒的环境里,是很难成功的。

关系赢得一切,我们既要懂得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懂得如何用真诚地去赢得关系,两者缺一不可。成功靠

人脉,人脉靠真诚。真诚是人脉的使者,人脉是成功的引擎。

在现代的商业网络中,很多成功人士做生意靠的不是个人的成败,靠的是团队,靠的是客户,靠的是朋友,所以我们说一个人人脉广或窄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你的钱脉的深

和浅。比如我们众所周知的李嘉诚,牛根生等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人脉靠经营,也需要去经营,要靠什么去经营呢?要如何去经营呢?

有些人到哪都受人欢迎和喜爱,而有些人到处都是敌人,被人从地底上厌恶和排斥,到哪都不受欢迎而且在新地方又能建立一群新的敌人。为什么会这样呢?要如何做才能改善呢?要想事业顺利家庭幸福的话我们得好好的去深思和反省啊。

成事“三根”,是我们成就事业的根本啊。明白了成事的根,具备了这些要素的同修要继续往更深处去扎根,根越深叶越茂果越多。如果发现自己很多方面不具备,从点滴开始去完善去修正。在做事上要积极但千万不能心急,任何事业都不是一撮而就的,需要累积需要时间需要耐力,行动上去努力奋勇直追,结果上不急不躁的耐心等待。曾经有人打电话给我,说想去做半年义工累积好福报,然后再去同一家公司上班,她认为这样做各方面的待遇一定会大大改善。我说:“三桃,四杏,五梨,九核桃。”一个桃子种下去得三年能吃,为什么啊?这个是自然规律。佛为什么不一出生就成佛,

而要长大后去苦修才能成佛。为什么啊?这个也是自然规律啊。你离开公司半年后再回去,好比又重新开始播下种了啊。大家有了福报也得符合福报变现的自然生长规律啊。

成就事业的因素有很多,今天从这三个方面粗浅阐述。文笔有限,表达不畅处,请多指正,共勉。

李承泰(法空)

2014-8-1于北京

人际关系倾向理论

人际倾向 第四个自我意识的关键领域是人际倾向。自我意识的这个方面与前三个方面的不同在于,它是关于行为倾向和关于与他人的关系,而不只是一个人自己的个人倾向性和心理属性。因为管理工作是无法抵抗的人际、人际倾向或以特定方向在其它人周围行为的倾向,是自我意识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Sayles(1964,P.38)指出,管理实际上包括与人们的不断的接触,并且那些人格特点上没有使其倾向于有大量人际活动的管理者可能受挫和不满意。然而人际活动的质量和类型可能有很大不同。因此,对你来说知道你自己的人际倾向和成功的人际互动最大可能性的倾向是很重要的。 人际倾向并不反映为在人际情境中展示的实际行为模式。它是指以特定方式行为而不考虑涉及的其它人或环境的潜在趋势。人际倾向一般产生于个体的有关与他人关系的特定基本需要。 一个众所周知的并且得到彻底研究的人际倾向理论是由Schutz (1958)提出来的。他的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人需要人,并且所有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寻求与其它个体确立稳定的关系。当人们形成关系并且开始在互动中力求稳定性而努力时,形成三种必须满足的人际需要;如果个体要有效履行社会功能和要回避令人不满的关系的话。 第一种是包含的需要(needforinclusion)。每个人都需要维持与他人的关系,需要被包括到他们的活动中,并且也要把人们包括到自己的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全部个体寻求属于一个团体,但同时他们也想独处。他们需要确信其它人没有被遗漏而同时给予他们独立。这总是在外向和内向两种倾向之间的权衡。因此,个体在他们相关需要的强调上不同;(1)包括他人的需要,或被表达的包含;(2)被他人包括的需要,或被需要的包含。 第二种人际需要是控制的需要(needforcontr01)。这是在人际关系中维持权力和影响力的令人满意的平衡的需要。全部个体需要对他人施行控制、指导或结构定型,而同时也保持与他人的独立性。全部个体也有被控制、被指导或被他人定型的需要,但同时保持自由和自由决定的权力。本质上,是在权威主义和独立性之间的权衡。因此产生了个体差异,需要控制他人、或被表达的控制,和需要被他人控制,或被需要的控制. 第三种需要是情感的需要(need for affection),或需要与他人形成亲密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是严格的生理的爱,或罗曼蒂克的关系,而是包括了对温暖、亲近和除公开行为之外的爱.全部个体都需要与他人形成亲密的个人关系,但同时他们想回避过度亲密或憋闷窒息。全部个体需要他人向其表达温暖和爱,但也需要维持一些距离.个体因此在他们对其他人的表达性情感和别人对他们的需要性情感的需求上有所不同。 三种人际需要中的每一种都有两个方面,表达这种需要的渴望和从别人那儿接受需要的行为的渴望.这三种需要决定了个体的人际倾向。在与他人互动中,在他们给予或接受特定行为的需要上,有独一天二的差别。表14总结了这三种需要并说明了每一种的特征。 在技能评估部分我们提供了Schutz开发的用于评估包含、控制和情感需要的工具。利用附录1中的计分表和指导语,算出你在每一种人际需求上的分数。在这一部分中人际倾向的讨论对你来说将是更有意义的,如果你己完成了评估部分的FJRO--B调查的话.如果你还没有完成,请现在花时间做完。它将占用你不到10分钟的时间.

古代先贤们的十条为人处世之道

古代先贤们的十条为人处世之道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现在,大家都为了电冰箱、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了。但是也还有不少人,他们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西,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爱因斯坦 一、为人之道 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 做人要自重,严以律己宽于待人。 做人要知足,知足者常乐也! 二、处事之道 处事当以柔为贵。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平其心,论天下之事; 潜其心,观天下之理。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宽容是处事第一法。 寡欲是养心第一法,勿言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 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三、养性之道 身安,不如心安; 屋宽,不如心宽。 要学会平和心,喜乐心,慈悲心。 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 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义准则。 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 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

一是蜕:学习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应该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进展,日渐而月进,并且使之产生质变。 二是虚:虚指的是学习态度。虚者,虚心、谦虚也。 三是一:「一」是专一、专心致志地学习,「学之道,贵以专」。四是静:「静」,指的是心要静,而摒弃一切杂念。 五是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六是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有了好的老师,便可以好学,「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 七是友:学者应「亲友」,以求得在治学上的「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即不断地得到批评和指正,而日有所成。 五、韬略之道 统帅之道,以正和,以奇胜,奇正统一。 太极思想,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慎战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全争思想,胜兵先胜而后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先胜思想,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六、教练之道 教练不是知识训练或者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拓展信念与视野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教练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当事人的真实现状和局限,同时引发对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给对方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教练的使命就是:因成就他人而成功! 七、权谋之道 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 谋为施展谋略计策,针对不同的人与事去设立和使用计策。 凡是要做出决断,都是因为有所疑惑。 权谋的合理性取决于权谋的结果。

走进唐诗高考满分作文800字5篇

走进唐诗高考满分作文800字5篇 唐朝出现了大批的文豪诗人,是一个充满诗香的时代。细细品味诗中的精华,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悟出人生的真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写走进唐诗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走进唐诗的高中作文篇1 唐诗深受当代人的喜欢,那是因为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抱负及遭遇融入其中,让我们从中享览唐朝的风云事变。 唐朝是诗的世界。走进唐诗,我们可以与李白一道“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可以与他并肩闯天下,学诗学道,与他高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走进唐诗,我们可以接触到高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感受他的悲愤;我们可以接触到畅言“阁中带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孟郊,感受他登科后的得意和轻狂。 唐诗中,我们可以领略到杨贵妃的惊人美貌,可以感受到唐玄宗的痴情,可以感受到那股缠绵的哀怨之情。唐诗为我们展现出唐朝的情、唐朝的气度、唐朝的兴衰。 走进唐诗,我们与杜甫对白:“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的忧郁情怀;“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无助;“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_空归夜月魂”的哀怨;“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寂寥…… 杜甫的诗在唐诗中占重要地位,被称为“诗圣”,他一生写了一千四百多首诗,和李白齐名,也称“李杜”。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面貌,

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杜甫诞生那天漫天的风雪昭示了他坎坷的一生和高洁的品行。他从小博览群书,身负远大报负。可是当他呕心沥血,怀经天纬地之才,竟然被人轻描淡写地付之一炬时,有什么比怀才不遇更让人痛心?当杜甫低头哀求,遭人白眼时,有什么比寄人篱下更让人辛酸屈辱呢? 杜甫生逢乱世,居地定所,食不果腹,尝尽辛酸,饱受磨难,受苦受难的血泪史让人叹息不已! 唐诗,不仅让我们看到华美篇章,更让我们了解到诗人的伟大精神与惊人气魄。 走进唐诗,取出灿烂的明珠,饱览人生悲欢离合! 写走进唐诗的高中作文篇2 这次长假期间,语文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对古诗词的热爱,增大我们对古诗词的积累,特意为我们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作业-古诗词表演。将自己喜爱的古诗词声情并茂地展现出来。对于我这么爱古诗,又爱表演的的小朋友来说,这正是我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孔子也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别看我年纪小,我已经学了许多古诗词,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绝句》,贺知章的《咏柳》……每当读着这些大诗人的诗词,我仿佛置身于诗人用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中,久久陶醉于其中。于是,我从我学过的古诗里,千挑万选出我最爱的一首--《绝句》。 为了能把诗圣杜甫的《绝句》完美释义出来,我特意把妈妈以前给我买的汉服和油纸伞都找出来做道具,想打扮成一位真正的古人,身临其境,向大家传达

语用学

语用学 A填空:1*10 1、“语用学”这一术语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于1938年首先提出,并在他的《符号理论基础》中提出符号学包括: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 2、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的新学科的标志:1977《语用学杂志》 3、80年代语用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完善,主要表现为1983年两本优秀语用学教材:列文森《语用学》(第一本系统的)和利奇《语用学原则》。 4、语用学研究方法的三种类型:纯语用学(形式语用学),描写语用学,应用语用学。 5、“语境”由波兰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923年《意义的意义》提出,他把语境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 6、比较完整的语境理论是由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弗斯创立的。他把语境分为:上下文(由语言因素构成)、情景上下文(由非语言因素构成) 7、韩礼德从弗斯的“情景语境”得到启示,1964提出“语域”,并分为三个方面:话语的范围、话语的方式、话语的风格。 8、我国传统与文学注意到的语境和语境的重要作用:唐孔颖达《正义》,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章句》 9、20C30S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提出情境理论,即““题旨”与“情境”相适应理论”,从修辞学的角度促进了语境研究的发展。该书还提出了“六何说”,即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事何如。 10、指示词语是语用学最早选定的研究对象,因为它直接涉及到语言结构和语境的关系。(语言哲学家巴尔—希勒尔提出) 11、会话含义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首先提出的,它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 12、格赖斯《逻辑与会话》提出: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理论。 13、格赖斯把意义分为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其中非自然意义理论实际上是一种交际理论。 14、话语含义中以会话含义最为重要。 15、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列文森三原则

(完整版)意识的作用练习题(含答案)

意识的作用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框意识的作用 知识点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话表明,意识活动具有 ①目的性②计划性③主动创造性④自觉选择性 A.①B.①②.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009年4月,甲型H1N1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人能解开自然之谜 .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知识点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3.(2010浙江宁波云龙中学期中)《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是个平凡甚至简单的小人物,智商很低,却有很多高智商者缺乏的美德:诚实、守信、认真、勇敢,重视感情。他

不停地奔跑,不停地向前,单纯,而又执著,不知让多少观众深深感动。这表明 A.特殊人物的意志能够突破规律的制约 B.人的意识无所不能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促人奋进 D.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4.(2010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期末)2010年1月3日,是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五周年。“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使教育、制度、监督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过去的基础上又取得新的成效。这表明 A.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D.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5.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________。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________,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知识点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6.对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表述,最准确、最完整的是

最新-警惕四种倾向弘扬四种作风增强四种意识 精品

警惕四种倾向弘扬四种作风增强四种意识文章标题:警惕四种倾向弘扬四种作风增强四种意识第11-找文章到第1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在全县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警惕四种倾向,大力弘扬四种作风,努力增强四种意识,以其养身、以其立威、以其服人,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真正成为“八种良好风气”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 一、高度警惕四种不良倾向一是警惕漠视群众、官僚主义的倾向。 轻视群众地位,宗旨意识淡漠,只对上负责,不对群众负责,忘记公仆身份,甚至侵害群众利益,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主人”。 无视群众冷暖,对群众所急所难视而不见,解决群众的困难不上心、不热心,甚至缺乏起码的群众感情,没有真正把群众“当亲人”。 忽视群众创造,习惯于高高在上,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甚至看不起群众,没有真正把群众“当老师”。 缺乏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愿见、不敢见群众,怕与群众见面、怕与群众对话,甚至采取非理性的手段压制群众。 二是警惕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倾向。 有的不负责任,工作上标准不高,要求不严,舍不得花功夫。 遇事推诿扯皮,敷衍塞责。 有的不求创新,安于现状,进取精神缺乏,工作激情不足,贯彻上级指示照抄照搬,机械执行,提不出新思路,想不出新办法,工作打不开新局面。 有的不愿破难,精神状态不佳,重易事轻难题,见到困难就躲、碰到麻烦就绕、遇到阻力就退,不敢碰硬解决难题。 有的不讲效率,办事拖沓,节奏缓慢,质量不高,效能低下。 三是警惕作风漂浮、工作不实的倾向。 有的干部习惯于作表面文章,热衷于搞形式主义“花架子”,不是实干而是虚干,不是真干而是假干,不是求实效而是图虚名。 定目标不求实,好高骛远,盲目攀比。 作部署不切实,追求标新立异,不顾本地现实条件,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敢于担当是干部的成事之道

敢于担当是干部的成事之道 古人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习近平总书记谈执政理念时多次强调,要“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当干部就意味着担责任,手中的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责任始终是伴随着权力的提高而上升。真正的“好干部”,必须改变做“太平官”思想,敢立“军令状”、敢于担当,坚决完成党所部署的目标任务。在困难面前不推搪,在矛盾面前不推诿,在失误面前不推过。这是领导干部应有的觉悟和境界,也是一名好干部自信、成熟的表现。 勇于担当,才能“敢干事”。勇于担当是一种精神。“为官避事平生耻”。“勇”于担当,不能空口白牙说说而已,有些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平日投机取巧,遇事推三阻四。“敢干事”,就要锤炼党性,增强自觉,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扛重担、挑大梁。不贪一时之功,不计一时得失,敢闯敢试,敢抓敢管,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力。 精于担当,才能“会干事”。精于担当是一种素质。会干事,需要过硬的本领来支撑。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不对,事倍功半,或劳而无功。必须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用最少的资源换取最大的效益,用最小的代价赢

得最大的成功。“会干事”,就要实事求是、遵循规律,统筹兼顾、举纲带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躬身实践,深入基层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想民所想、谋民所求,做到“政如农功,日夜思之”。 善于担当,才能“干成事”。善于担当是一种能力。要沉下心去、扑下身子,从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情做起,从眼前的、点滴的、具体的事情抓起,办实事、求实绩,做到底、做到位。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干成事”,是检验一个领导干部能力大小的核心标准。看领导干部能否担当,就要看他能否干成让群众满意的实事、好事。 严于担当,才能“不出事”。严于担当是一种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铁肩才能担道义”。要练就过硬作风,打牢为官从政的根基。“不出事”,就要践行“三严三实”,严格要求自己,秉持务实重干。抵歪风、树正气,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名利观、权力观,慎言、慎行、慎独、慎微,脚踏实地,勤奋工作,永葆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本色。 只有敢于担当、精于担当、善于担当、严于担当,才能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 大美中华,传统美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古典诗词。而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辉煌的时期。后世人总说“盛唐气象”,这样的底蕴,给了诗歌蓬勃发展的沃土。 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唐诗的创作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和诗作。流传到今天,有近50,000首唐诗和2,500多位诗人的名字。 我们为什么读唐诗?我们为什么爱唐诗? 也许,答案就在这里—— 培养姿态:腹有诗书气自华 有一句说滥了的话:“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这句话用在唐诗上也无不可,读诗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言行、气质和形象。读到一定程度,便应了苏轼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 当你看见苍茫大漠,你可以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不是“唉呀妈呀,全是沙子!” 当你与恋人相隔两地,你可以说“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而不是“亲爱的我想死你了”。 当你失恋,你可以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蓝瘦,香菇。” 念着唐诗,一年、两年、数年,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所经历的人生境遇,你所学到的经验与道理,早在自己从小背诵的诗里就有。 人生的境遇,人生的道理,人生的姿态,都在唐诗里。唐诗是留白的,它开拓思维,而不替代它。多读一点,就多一种可能,你从中得到启发,并收获另一番天地。

读唐诗不止是为了“寻古”,它还可以让我们提升自己对这个世界人和事的理解力和感受力,以及表达的能力,给予我们更好的人生姿态。 开拓眼界:读万里书,行万里路 唐人喜欢旅游,很多游踪被记录在了唐诗里。翻开《全唐诗》,宛如面对华夏大地上的壮丽山河。 写长安和江南的诗最多,长安是唐代都城,车水马龙,繁华热闹。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而江南,从来都是诗人们心中舍不下的山水桃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山川美景、古迹文化从唐诗中缓缓呈现出来,激起人们的无限向往,想要追随着诗人的脚步,徜徉在如画江山中。 读书和行路从来都是相关的,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年少时哪能懂,但走过千山万水,自然就明白了。 唐诗很美,你若走过同样的山水,大概就可以明白唐诗的风骨与气韵了。 行路,行哪条路?无需再按着书卷一首一首去研究,只需循着“唐诗之路”行走即可。 千百年来,众多文人墨客被这条路上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村野牧歌、清流舟筏的景色所陶醉,一路载酒扬帆,击节高歌,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世人便将其命名为“唐诗之路”。

[方法.小学]孩子的集体意识靠父母(原创)

孩子的集体意识靠父母 未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尽快适应社会,许多家长千方百计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在各种评比、竞争的大环境压力下,我们的孩子们个人素质、能力越来越强,独立性也越来越强。但是,在让孩子学会表现自己的同时,也助长了孩子们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使孩子们越来越不擅长跟别人合作,甚至不知道应该怎样与他人合作,集体意识也越来越薄弱。 看来,我们家长需要尽早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强孩子的集体意识。唯有如此,才能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很快地适应集体生活,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 1、利用家庭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 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从孩子身边熟悉的生活小事做起,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比如,节假日全家一起外出郊游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先定个活动计划,然后分配好每个成员的任务,让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无论大小一定要给孩子安排个合适的任务,像让孩子准备水果啦,烧烤的调料了,吃饭的小勺子啦等等,让孩子感知自己是家庭这个集体的一员。对孩子的任务,行动前不要再专门提醒孩子,让孩子自觉完成。如果某此由于孩子疏忽忘记了自己的职责,父母不要批评孩子,只是让孩子体验所带来的后果:想吃水果没有水果吃啦,烧烤的食物没味道啦,眼看着美味只能用手抓着吃啦等等。让孩子看到,由于自己的疏忽,不但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家人,还使本来快快乐乐的活动大为逊色。这样的教育,比任何语言都有效,让孩子懂得了作为家庭的一员,应该具有集体意识,担当好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相互合作才能使活动圆满成功。 再比如,和孩子一起看书或看电视时,遇到集体合作成功或失败的案例,让孩子分析原因,并让孩子设想自己是其中的一员,应该如何去做才有利于集体的合作成功。到公园里,和孩子一起观察蚂蚁搬东西,一只蚂蚁拖不动比它体积大许多倍的食物,但几只甚至几十只蚂蚁相互配合,就能拖得动了,这是蚂蚁集体的胜利。 通过生活中这些小事潜移默化的影响,集体意识会在孩子的脑海中慢慢形成的。 2、利用游戏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 孩子都喜欢做游戏,好多游戏都属于集体活动,家长可以用这类游戏作为纽带,来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记得我女儿小时候,很喜欢和我们一起玩搭积木游戏,用几盒不同的积木混在一起,随心所欲搭出不同的建筑物或小动物来。这个游戏看似简单,但如果三人配合不好,很容易导致前功尽弃。所以,每当成功的完成一件作品时,女儿都特别高兴,我想不用我细说,女儿已经明白集体合作的重要性了。 再比如,和孩子一起画画,先明确分工,如让孩子画动物你画花草,孩子涂红色你涂绿色等等。然后开始你一比孩子一笔,或者你画一部分孩子画一部分,直至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这种作画更需要相互配合,既要考虑自己应该怎样画,又要考虑留好位置让别人如何画。孩子在这些身临其境的游戏中,慢慢体验什么是集体意识,什么是合作精神。 3、创造机会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 要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家长还要注意多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或者运动,或者游戏,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活动,无疑是不错的选择。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孩子不但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活动,已经列入孩子的课程标准中。因此,家长要支持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活动,不断了解孩子在这次活动中所担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和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和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在人们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赞可夫也指出:“兴趣是学习知识的能源,是发展智力的原动力。” 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倾其全力,全神贯注地进行这项活动。数学这门学科看起来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要想使学生喜欢数学,并对它发生兴趣,就要教师以兴趣激起其求和欲。一旦学生建立了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去参与,去探索,去体验。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兴趣?下面我 根据几年的实践浅谈几点: 一、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对直观、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实物很感兴趣,抽象思维的能力还很低。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性质和公式教给学生,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直观教学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运用直观教具,不仅能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例如,我在教长方体时,课前布置学生找一些长方体的物体,如火柴盒、木块等等。上课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实物,然后将具体实物抽象为几何图形。然后再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由此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抽象总结,从而使学生建立起长方体的表象,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亲自观察、测量,自始至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数学小制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需要,恰当地安排学生进行一些数学小制作,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促进学生手脑的协调发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课前准备好硬板纸、砂子等物品,上课时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自己带的材料,按教师的要求分别制作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然后在空圆锥里盛满砂子,倒入空圆柱内,看倒好几次正好装满。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得轻松,又有兴趣。可见,这样的活动既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又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有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学生在操作中驱动学习内动力,参与知识形成,获得经验。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重要途径。数学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 伸。它的形式很多,我主要组织开展了如下几项活动。 (一)定期组织学生出数学墙报 数学墙报,内容多样,形式灵活,简单易行,便于开展。内容有:古代数学问题、动动脑、习题巧解、数学灯谜及介绍我国一些数学家的小故事等等。在举办数学墙报的过程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增长了才干,是学 生特别喜爱和乐于参加的一项活动。 (二)定期组织数学竞赛和数学智力竞赛晚会 学习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高尚完美品格的重要因素,而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在教学中,经常展开一些适合儿童特点的竞赛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事先由教师和学生准备好活动内容,邀请校长和家长做评委。取得优胜的同学在家长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数学才能,产生一种强烈的成功感和荣誉感,使他们暗下决心要加倍努力的学习数学。没有取得优胜的同学,会积极准备,力争下次取 得优胜。 (三)组织数学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主要有实地测量和社会调查。例如,在学习圆周率之前,我先带领学生在室外测量自行车,根据测量数据,让学生找出车轮直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由于事先学生进行实地测量,课堂上学生很快就掌 握了该节的内容。 四、多种形式的变式练习,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

浙东唐诗之路

李白、杜甫当导游!带你循唐诗之路,吟诗词歌赋,游诗画浙江-----------新天仙配之旅 2018-05-08 17:24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潘心怡实习生蔡缨苏 从“君子好逑”的《诗经》,到“枯藤老树昏鸦”的元曲,绵延几千年的诗歌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千百年来,众多文人墨客从钱塘江出发,过萧山、经绍兴,自上虞向南过曹娥江,溯源而上入剡溪,走新昌天姥、过天台山石梁飞瀑,载酒扬帆,踏歌而行,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章,在浙东这片土地上,踏出了一条“唐诗之路”。 今天,让我们一同探寻这条“唐诗之路”,走进诗词的意韵风雅里,沉醉于诗画浙江的美丽风景中。萧山 《早发渔浦潭》 【唐】孟浩然 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拔。 日出气象分,始知江路阔。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 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萧山义桥渔浦是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源头,拥稀有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深挚积淀。这里的朝阳落日,曾让孟浩然心境高朗开阔,所经美景舒缓了他的思旅愁绪。 义桥镇的渔浦老街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渔浦夕照”是“萧山八景”之一。为连续文脉,如今,义桥镇修缮了渔浦古埠头,并接踵出版了《渔浦诗词》等书籍。修缮后的老街,不仅恢复了旧日风度,更是再现了“唐诗之路”的山水人文美景。 必游诗路景点:渔浦老街 上虞 《泊上虞县》 【宋】陆游 鄞江久不到,乘兴偶东游。涨水崩沙岸,归云抱县楼。 吟余声混混,梳罢发飕飕。喜见时平象,新丝入市稠。

古有“谢安隐居之上虞东山,犹如诸葛亮隐居地南阳卧龙岗”的说法,上虞是浙东唐诗之路士文化的中心地,其山水美景更是别具一格。既有覆卮山山峦起伏,云雾缭绕,又有孝女曹娥的传说随着河流传承至今。 贯穿上虞全景的曹娥江,被唐诗之路完整涵盖,曾有孟浩然自越州出发,循着曹娥江,往天台山去的情形。诗人们到上虞必到曹娥庙,到曹娥庙必触摸、诵读曹娥碑文,是难得一见的书法瑰宝。 必游诗路景点:曹娥景区(舜耕公园、曹娥庙),东山景区,覆卮山景区。 【东山景区】:东山,又名谢安山。东晋名士谢安隐居此山。李白、贺知章、刘长卿、方平、苏东坡、陆游等都曾盘桓其间,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 【覆卮山景区】:因东晋山水诗人谢灵运"登此山饮酒赋诗,饮罢覆卮"而得名,以冰川石浪、千年梯田、高山草甸等优质旅游资源最为突出。 嵊州 《壮游》(节选) 【唐】杜甫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

组织部门调研工作方法谈

组织部门调研工作方法谈 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研究室作者:姚庆江 人们常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实际上,调查研究也是党的一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是保证科学决策、实行正确领导的基本条件,是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对组工干部来讲,调查研究是提高能力的必修课程,成长进步的最好平台。善于调查问题的人,视野就开阔,站位就高;善于研究问题的人,思维就敏捷,富有见解。开展调查研究,有助于我们提高文字综合能力、培养战略思维习惯、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下面,我结合近年来开展组工调研的一些感受,就如何做好组织部门调研工作,从技术层面上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如何选题立项——念好三字真经,充分体现调研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时效性(调研工作成功的一半)古人写文章讲究的是要先破题,确定文章的主旨。我们搞调研首要的是要选好课题。调研题目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调研的价值,关系到调研的成败。好的选题,意味着调研成功了一半。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选题?选题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我的理解,就是要念好“高”、“准”、“快”这三字真经。 (一)立足一个“高”字,提高调研工作的前瞻性。调查研究必须占领至高点,找准定位,才能抓住根本,有所作

为。所谓“高”,就是要站位全局,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紧紧围绕党委的重大部署和阶段性中心任务来谋划和推进调研工作。俗话说,“身在兵位,胸为帅谋。”我们虽然不是领导,但要具有领导的眼光和水平,要做到“小干部,议大事”,把自己想象为管党书记、组织部长,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思考问题,想领导之所想,又要想领导之未想,做到大局指向哪里,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把调研工作聚焦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大事要事上,聚焦在对全局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新情况新问题上,切忌在与大局无关的细枝末节上下功夫,在远离中心工作的小问题上做文章。当前,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我们只有敏锐地捕捉到那些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倾向性的问题去开展调查,才能充分体现出调查研究的重要价值。 (二)把握一个“准”字,提高调研工作的针对性。调查研究的价值在于服务领导决策,推动工作落实,引领工作创新。所谓“准”,就是要坚持贴近工作,贴近基层,想部里之所想,谋部里之所需,努力做到组织工作推进到哪里,调研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不断提高调研工作的“命中率”。那么如何做到选题“准”呢?我认为,一是要根据组织工作的重点来选题。调研工作要善于抓重点,特别要善于抓易被人们所忽视的重要问题。什么都想研究,什么都搞不深透,结果欲速则不达。二是从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中选题。结合热点搞调研,就能增强调研工作的力度,提高调研工作的威

工作心得:关于我省诗路文化带建设的调研及对策思考(最新)

工作心得:关于我省诗路文化带建设的调研及对策思考(最新) 根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之路和大运河诗路是我省要重点打造的文化高地、文明高地,是X大花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X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条诗路贯穿X全域。自2018年6月《X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发布以来,我们陆续走访杭州、绍兴、台州、丽水、温州等地,多次召集诗路沿线市和县(市、区)代表举行座谈会,就沿线诗路文化研究保护现状、诗路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等问题展开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2018年11月,省委宣传部联合省级有关部门举办“共建大花园,共享美生活”诗路主题活动,探索性地将调研成果转化成行动部署。 当前,我省诗路文化带建设序幕刚刚拉开。根据专题调研以及诗路主题活动实施情况,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题分析,我们提出做好诗路文章的初步对策和思考,以求共同努力做优诗路文章,助推大花园建设。 一、诗路文化带建设对打造X大花园的意义

诗路文化带作为我省大花园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我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两个高水平”建设的点睛之笔,对我省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有着重要意义。四条诗路串起X千村百镇,诗路沿线古迹非遗众多,承载先贤古韵。 据初步统计,从晋代至清代,历代文人在诗路上留下了上万首诗词名篇,展现了诗人行迹图、水系交通图、城镇风物图、浙学文脉图,体现着人民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力,诗意画卷铺就了X文脉。四条诗路沿线城镇密集,经济文化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诗路文化带建设对我省大花园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一是为大花园建设铺就人文底色。作为“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之一,大花园建设特色鲜明。X诗路文化孕育于吴越时期,发展于晋唐时期,成熟于宋元时期,繁荣于明清时期,我们在新时代提出诗路文化带建设,这些都构成了“文化X”的重要支撑。山水都在诗句里,乡愁就在诗意里,诗路文化带建设体现X 山水特色,彰显X历史文化内涵,成为“诗画X”大花园建设亮丽的人文底色。 二是为X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绿色发展夯实文化内涵。有研究者指出,诗路文化带主线形似金文的“文”字,是X历史文脉所在。诗路所提供的诗情画意、人文情怀、历史元素,是X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绿色发展中取之不竭的素材;

理论文章:原创性来自问题意识

原创性来自问题意识 任何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无不是思考和研究当时当地社会突出问题的结果,是回答时代之问的产物。 任何一门学科的进步,都需要不断推进原创性研究。我国行政管理学在恢复重建后,经过近40年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科学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一个独立学科和知识体系。学者们对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式进行了充分思考和讨论,使得这门学科作为独立的知识体系日渐成熟完善。同时,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行政体制改革实践中,行政管理学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为政府治理现代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当前,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下,行政管理学研究已经不能靠某个知识门类或某种研究方法单打独斗,而要成为多门社会科学集成研究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在这一发展趋势下,行政管理学需要面向我国的实际问题、时代问题,遵循学科创新发展的一般规律,加强原创性研究,提出更多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以彰显

我国行政管理学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今天,公共事务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新技术手段的普遍运用也带来许多新的治理问题,依赖已有的行政管理学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已经远远不够了,行政管理学正面临着整体性知识调整的挑战。回溯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很多具有影响力的经典理论正是学者们应对当时知识挑战、通过不懈的原创性研究逐步建构而成的。如今,面对新任务、新挑战、新机遇,基于旧范式修修补补的知识更新已经难以回应当今时代的需求。学者们应立足实际,面向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经济全球化进程、新一轮科技革命进程展开学术想象,推进原创性研究。 在行政管理学领域,原创性研究的标准是什么?行政管理学有自身的科学问题,若离开自身科学问题,为创新而创新,那么,创新就没有实际价值。从这个角度看,行政管理学原创性研究可以被理解为从学科本身的科学问题出发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 行政管理学自身的科学问题,可以简约地概括为如何以最符合约束条件的方式履

精选最新意识的重要性

意识的重要性 意识的重要性,是我最近才真正感受到的。之前学到的,很多都是零零散散的知识,最近才发现,所有的知识技能的背后,都是意识在最终起着作用。 很明显一点是我学钢琴的感受。过去弹琴,总觉得钢琴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庞然大物,很容易纠结于某个音符,某一行,现在具有足够的自信,将钢琴当成一件可以轻松控制的玩具,便开始以旋律为单位,以乐章为单位,去感受钢琴的声音,去感受音乐的走向,能够明显感觉到弹琴变得轻松多了。 更多的事情也是同理,过去觉得写论文是天大的难事,总是一点一点凑,而现在感觉心中拥有一片树林,能够任意采摘,于是写文章的思路也更为整体统一。 做人更是如此,寻找一以贯之的世界观并非易事,必须坚信自己具有足够的把控力,可以自己去创造,自己去构建,才能够真正产生对自己为人处事具有指导意义的世界观。 欣赏更多的风景,感受更广袤的世界,最终的作用一定是意识层面的:自信心、认知力、理解力、思维敏锐度,等等等等。提高意识,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意识到意识的重要性,心情豁然开朗。是为记。 意识的重要性 什么叫意识?两个概念,广义和狭义之分,视野性,知识性的属于广义,心理性的,身体性,个人经验性质的属于狭义,这个意识,其实就是一种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它又分为点和面,点狭窄,面宽广,不管什么样的意识,感觉到了,觉察到了,威胁的存在,危险的存在,事物发展严重性质的存在,不管属于广义还是狭义,我们的心灵和大脑,它发出警报,我们就应该高度集中注意力,加以检查,如果有问题,就应及时打上补丁,堵住缺口和源头,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安全就有了保证。 这个意识的出现了,通畅有三个概念,清晰意识,模糊意识,朦胧意识,这个意识不经意,就过去了,我们没有把这个精力注意力集中在这个点上或者面上,因此,这个意识的产生,出现的漏洞,我们没有高度重视,而被忽略,没有及时打上补丁,最后导致事物发展的严重性,出现危机,或者整体的崩溃,如果是战争,可能造成重大伤亡,或者全军覆灭,如果疾病,可能造成,死亡或者不可医治,如果生产运行,可能造成重大责任事故,可能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或者设备人身安全事故和死亡的发生,由此可见,这个意识的重要性,因此,当我们感觉到意识的存在,意识到问题的出现,不管朦胧还是清晰,还是模糊,哪怕闪现一个念头,一个瞬间,我们就应该高度注意,加以反思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打上补丁,把这个意识状态下的警报,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就可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获得安全的有力的保证。

【加快开发“浙东唐诗之路”的建议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建议

【加快开发“浙东唐诗之路”的建议调研报 告】调研报告建议 加快开发“浙东唐诗之路”的建议调研报告 1100多年前,在浙江东部这片风水宝地上,有450多位诗人留下了1500多首赞美浙江山水风光、风土人情的唐诗,踏着这些诗人曾经游览吟诗的足迹,一条消失在苍茫历史烟云中的著名“诗歌走廊”——“浙东唐诗之路”由此形成。今天,深度挖掘开发“浙东唐诗之路”,既契合浙江“大花园”建设,也是“文化浙江”建设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浙东唐诗之路”最早是由新昌的竺岳兵先生于1984年提出,当时他研究发现这是一条唐代诗人往来集中、频繁的“古代著名旅游线”。1991年,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致函绍兴市人民政府,明确指出竺岳兵提交大会的学术论文《剜溪——唐诗之路》翔实可信。 一、“浙东唐诗之路”的开发保护现状 1.开发现状。新昌是最早开发唐诗之路县市。驰名悠远的大佛寺、势拔五岳的天姥山、奇峰连绵的十九峰、碧波荡漾的沃洲湖均被骚人墨客写入唐诗之路。2007年,新昌县政府成立了“浙东唐诗之路申报世界遗产领导小组”。目前,新昌已形成以大佛寺为中心的佛教文化旅游区,以沃洲湖为中心的山水风光旅游区,以天姥山为中心的唐诗文化旅游区三大区块,在天姥山麓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新昌拥有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自新昌开展申遗之后,“浙东唐诗之路”所经之地的绍兴、嵊州、台州等市县,也纷纷开始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动。2008年,嵊州和上虞相继成立了“浙东唐诗之路申报世界遗产领导小组”和“浙东唐诗之路申遗联谊会”。开展了全民“我爱背唐诗”电视擂台赛。上虞摄制完成了《唐诗之路》电视片,举办了“重走唐诗之路”活动。浙东唐诗之路的终点——台州市,则进行了“唐诗之路”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研究,还开展了“唐诗之路”──天台山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2.保护情况。分三种类型:一是已修复开放的重点名胜景点,比如,绍兴的兰亭、大禹陵,新昌的大佛寺、穿岩十九峰,天台的石梁、国清寺、桐柏宫等。二是正在修缮、复原、发掘的景点,比如,绍兴的镜湖残湖、谢灵运始宁别墅旧址,嵊州的王羲之祠旧址,新昌南岩、水帘洞,天台桐柏宫、石梁等。三是已渐湮没亟待抢救性保护的古迹,比如,嵊州的王子猷访戴处,新昌的司马(承祯)悔桥、沃洲山真君殿等。 二、开发“浙东唐诗之路”的建议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文化浙江”,“浙东唐诗之路”是我省的文化瑰宝,开发“浙东唐诗之路”将助推我省加快“文化浙江”建设,为此建议如下: 1.将“浙东唐诗之路”纳入“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目前我省正在制定“大花园建设行动纲要”,建议将“浙东唐诗之路”纳入我省大花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浙东唐诗之路”的调查研究,制定“浙东唐诗之路”文物保护和开发方案,

大学生思想意识、文化倾向和行为模式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思想意识、文化倾向和行为模式的调查报告 [摘要]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职院校德育”课题组对常州大学城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意识、文化倾向、行为模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成才愿望强烈,高职院校应该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意识文化倾向行为模式 目前,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唯我独尊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了“个人至上”“无所拘束”“胆大妄为”的思想行为习惯,一般喜欢通俗简单的流行世俗文化,给世人的印象总觉得他们缺少点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选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职院校德育”研究课题,于2007年初在常州大学城高职院校发放了6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68份,主要对校园大学生就思想意识、文化倾向、行为模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思想意识、政治倾向方面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在校生对国家大事和民族大义的认识比较清楚。在问卷中列出的相关问题有九项关注率在71%以上。前四位的是“你知道国家最近召开几届人大会议?”(71%),“平常和同学谈论党和国家领导人吗?”(82.1%),“胡锦涛总书记和连战谈论的是什么?”(79%),“你觉得台湾回归重要吗?”(73%)。对“你关心国际时政吗?”有56.3%的学生回答“关心”,“你对形势与政策课感兴趣吗?”51.3%的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说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明显,主动关心国家大事和民族利益的人占大多数,是可以信赖和值得花大气力造就的群体。 问卷显示,同学们的思想意识倾向多元化,社会上流行的“时髦”因素对他们影响较大。88%的同学回答平时谈论生活、朋友话题比较多,41%的同学回答平时谈论恋爱、玩游戏、明星人物方面的话题比较多,对“你最崇拜的人是谁?”回答比较分散,一般目标都锁定成功人士和知名人士,回答“周恩来”的占33%,“老子”的占10%,“自己”的占20%,“毛泽东”的占20%,“邓小平”的占16%,“比尔·盖茨”的占13.5%,“爱因斯坦”的占5%。“你最熟悉的思想家”23%的学生回答是“毛泽东”,43.6%的学生回答是“马克思”,29.2%的学生回答是“孔子”。问卷显示学生还不善于用学校提供的学习条件获得外部信息。对“你看新闻联播吗?”回答“天天看”的有4%,“经常看”的有19.5%,“很少看”的有59.5%。说明高职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