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老子之道与佛教空性的比较研究

老子之道与佛教空性的比较研究

 管子学刊2007年第3期古代学术思潮

老子之道与佛教空性的比较研究

张含峰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摘要]对于物质世界的根本实相:老子认为是存在于天地之先的道,佛教认为是具有复杂结构的空性。老子之道与佛教的空性,客观上存在融通及相似之处,这对于促进现代科学及哲学的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关键词]空性;道;无;实相;融通

[中图分类号]B223.1;B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828(2007)03-0081-03

A Comparative Study bet w een Lao Zi’s T aoism and Buddhismπs“K ong”

Zhang Hanfeng

(M ar x ism I nstit ute,S han don g U ni versit y of Technolog y,Zibo255049,Chi na)

Abstract:Laocius t hinks t hat“Dao”Exist s firstly to t he world is t he absolute t rut h of material world, and Buddhism t hink t hat“K ong”has t he complex constit utive p roperty is t he absolute t rut h of materi2 al world,objectivily t hey exist s similarity and injecction,it has t he positive sense t hat p rmopt modern science and t he p hilo sop hy devolop ment.

K ey w ords:t he K ong of own nat ure;Dao;not hingness;t he absolute t rut h;overlapping

老子与佛教,以其义理宏富玄奥而著称,它们的空性理论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研究这两大古老的理论体系对于深化科学的哲学反思和促进现代文化的发展都是极为必要的。

一、基本概念及其哲学意义

“空性”是佛教的核心,但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空性就是“道(或无)”的概念。对老子之“道”与“空性”的比较研究,必须首先明确“道”与“空性”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哲学意义。

1.佛教的空性概念及其哲学意义

空性,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佛教认为,空性就是依空而显之实性,是宇宙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真实本性。在此意义上,“空性”与“空(或真空)”的概念具有同等的意义。在佛教历史上,讲

空最彻底的是龙树开创的大乘中观派。该派认为,“空性”者,即是诸法实相,即是法性,是真如。具“空性”见者,即了达佛法正见;“空性”观者,即证悟世界的真相。[1]

佛教的空性概念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是对一种世界观的高度概括和理论抽象。它反映了佛教的宗教特征。佛教谈空有其特定的宗教目的,就是使人破除对一切事物现象的实在性认识,领悟到世界一切事物现象之后的实相(空)。对于这一点,现代佛教的理论巨孽顺印有清楚的表达:“从觉证来说,空是一切法(指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真实性。……空无生寂灭等,是大乘的最甚深义。为什么被看为最甚深义?这是世俗知识:即常识的、科学的、哲学的知识所不能通达,而唯是无漏无分别的智慧所体悟的”。[2]由此可见

[收稿日期]2006-11-20

[作者简介]张含峰,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18

佛教的空性概念是由虔诚的佛教徒通过身心修行的实践证悟世界的实相,它与现代科学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着不同的途经。

2.老子之道及其哲学意义

“道”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哲学和文化全貌的概念,但在哲学的语境中“道”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认识,根据老子对道的描述及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对道的研究,道为集宇宙之本源与规律于一体的物质形态。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五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第四章》)由此可见老子发现了一混成之物: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有规律的循环运行,长存而不衰竭,而且极难描述,勉强起了个名字叫“道”。即道是集宇宙之本源与规律于一体的混然之物。老子发现道之后,进一步指出,道体是虚空的无,并再次肯定了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宗主)。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老子?第四章》),即道体是虚空的“无”。老子为什么又提出道是虚空的无?因为一开始给那个“混成”之物起名字就强字之曰道,很勉强。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道体是虚空的无,它又是天地万物的根源。那么必然的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一章》)。也就是说宇宙首先从“无”中创生为“有”,然后在有的基础上演化生成万物。简言之,“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

由上述可见:佛教的空性 老子之道她们的目的性是一致的,即阐述物质世界的根本实相。

二、宇宙的根本实相

1.空性是宇宙的实相,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来讲,佛教的空性有人空与法空二义

人空表示没有一个恒常主宰的自我本体存在,即自我的本体为空。楞严经指出:“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3]“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4]由此可见自我本身为空的就是这个常住的离前尘有分别性的“性净明体的真心”。

法空则认为,宇宙的一切事物现象其实相为空性。楞严经指出,“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5]“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6]即微尘及由微尘构成的宇宙一切事物现象的根本实相为空性。

法空不仅认为由微尘构造的宇宙一切事物现象的实相为空性,而且因“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7],所以由微尘构造得人,其根本实相,同样为空性。由此可见佛教的空性是以人空和法空共存一体的。至于人及宇宙一切事物现象与空性的关系为,“诸法因缘(从空中)生”[8],即宇宙万物起源于空性

2.道是宇宙的根本实相

“道”的概念自两千多年前产生以来,人门对它的认识仍然是初步的,原因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关于道存在的形态,老子指出:“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第十四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二十一章》)

从老子对道的描述可知:道是以虚无的状态存在,是不能被感知的,但又绝非空无所有,其中的象、物、精、信是物质属性的表现,是虚无的潜存;道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有规律的循环运动,永不衰竭。既然道是物质的,它集宇宙之本源与规律于一体,以虚无的状态存在。那么“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其一,老子的“道”是物质,“有”与“无”是物质的两种状态。“无”是一种潜在的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潜在状态,就是现代物理学的“真空”概念。“有”是一种可以直接观测(或测量)的物理实在。“无”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有”是“无”的展开,“无”是“有”的潜存。“无”是潜在的“有”,是没有展开的,不能直接观测(或测量)到的“有”。其二,老子的“道”又是规律。“夫唯道,善贷且成。”(《老子?第四十一章》)“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老子?第三十二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第十四章》)因此“有生于无”得以实

28

现,原因在于“道”。“道”既是物质又具规律性,自备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老子?第三十二章》)。“道”在自身的作用下必然产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可见,老子“有生于无”的宇宙创生是自足的创生观,其中“无”不是虚无,而是无名 无形 无象的客观实在。老子“有生于无”给出的只是物质从一种潜在的状态到显在状态的突变,是物质形态的创生。

宇宙从无中创生后,在向万物演化的过程中,“‘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第三十四章》)

总上所述宇宙从无到有的创生,道(或无)是根本性的,是第一位的。万物在演化的过程中,无所不在的道(或无)又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所以集宇宙之本源与规律于一体的“道”是宇宙的根本实相。

对于物质世界的实相:佛教认为是空性,老子认为是无或道。根据他们的描述可知,空与无(或道)是存在融通及相似之处的。

三、佛教的空性与老子之道的融通

佛教认为宇宙一切事物现象(包括人)的根本实相为空性,空性与宇宙一切事物现象(包括人)的关系为:“诸法因缘(从空中)生。”[9]这与老子的道体是虚空的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一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存在许多相通之处。

佛教的空性在世间表现为一种慈悲喜舍及无我的普度众生的精神。这与老子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第三十四章》)是相似的。

佛教认为,通过宗教身心修行的实践,破除对一切事物的实在性认识,领悟到现象之后的实相,从而超越生死达到空性的境界。这与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四十八章》)是具有可比性的。

佛教的法空是指物质世界的有限可分性,即对物质世界的剖析顺序为:宏观物体———微尘———邻虚尘———色边际相———虚空。对于色边际相与虚空共存的过程(或状态)类似于老子在十四章对道的描述:“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第十四章》)

邻虚尘与虚空共存的过程(或状态)类似于老子在二十一章对道的描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二十一章》)

佛教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空性(或虚空),老子认为道体是虚空的无。由以上两方各自对空性的表明可知:从宇宙万物的根源性来看、这两方的结论是具有一致性的

佛教认为,任何言辞的描述、任何具体的结论都不能说是空性本身。它由佛教信仰者通过身心修行的实践来体认。老子认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既是老子对宇宙根本实相的描述,又是对佛教关于宇宙根本实相描述的概括和总结。

总之,佛教的空性理论、老子之道、虽然它们属于宗教、哲学、不同的领域。它们的认识方式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不一致,但是她们对物质世界根本实相的认识,宇宙万物演化的认识是存在相似性的。所以她们之间的对话及融通存在着一定的哲学基础:佛教的空性理论、老子之道的哲学体系,它们之间展开对话及融通存在着逻辑上的必然性。当然对话与融通不能完全消除它们之间概念上的差别,但它们将互相置入一个更广阔的哲学背景中,增添了相互理解的维度和诠释境域。这对于继承中华古代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发展和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是有其重大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王萌.佛教与科学的当代对话[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4,(2).

[2]印顺.佛法是救世之光[M].台北:正闻出版社,2000,177.

[3][4][5][6][7][9][10]李渺,郭俊峰.楞严经[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19、16、162、86、162、19、34.

[8]静一.禅的智慧[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1.

(责任编辑:张杰)

38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