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整复肠套叠成功后的护理对策

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整复肠套叠成功后的护理对策

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整复肠套叠成功后的护理对策

肠套叠护理常规

小儿肠套叠 【定义】 肠套叠是指某段肠管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是婴儿期最常见的急腹症状之一。 【分类】 肠套叠分为急性肠套叠和慢性肠套叠两种。 急性肠套叠是婴儿期一种特有疾病。1岁以内多见,2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5岁罕见。男女之比为2~3:1。四季常见,以春末夏初发病率最高。 慢性肠套叠是指病程延续在二周以上至几个月之久的病例。一般多发于年长儿及成人。 【临床表现】 1、婴儿肠套叠 小儿肠套叠分为婴儿肠套叠和儿童肠套叠,临床以前者多见。婴儿肠套叠的患者一般<2岁,常为肥胖健康儿,其症状多为原发性肠套叠,临床特点如下: (1)阵发性哭闹不安:突然哭吵、烦躁,阵发性15—30分钟,与肠蠕动相符合,因肠系膜被牵拉, 套叠鞘部强烈收缩所致,占90%以上。其他疼痛表现为神萎、面色发白、痉挛。 (2)呕吐:呕吐物早期为乳汁,稍后带有胆汁, 晚期为粪质。 (3)便血:果酱色血便,多发生在疾病开始后8~12小时。 (4)腹部肿块:腊肠样包块,早期多位于右侧上腹部肝下,晚期沿结肠移至腹部左侧,最远可达直肠内。 (5)全身情况: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表情呆钝、嗜唾、高热、严重脱水、腹胀、休克等。

2、儿童肠套叠 年龄越大,发病过程越缓慢,呈亚急性肠梗阻的症状。肠梗阻是不完全性, 肠坏死发生较迟。症状不典型,有阵发性腹痛,腹块能明显触及,常无便血或发病数天后出现,呕吐亦不多见。 【术前护理诊断】 1、电解质紊乱与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渗入肠腔,造成血液浓缩,水分丢失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囊肿破裂有关。 3、知识缺乏与缺乏本病预防、护理知识有关。 【非手术治疗护理/术前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向患儿家长讲解治疗方法及手术的必要性,减轻家长对手术的恐惧心理。 2、给予补液治疗,补充血容量。 3、密切观察患儿腹痛、呕吐、腹部包块情况。若患儿经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治疗后症状缓解,常表现为:①安静入睡,不再哭闹,停止呕吐;②腹部肿块消失; ③拔出肛管后排出大量臭味的黏液血便,继而变为黄色粪水;④如患儿仍然烦躁不安,阵发性哭闹,腹部包块仍存,应怀疑是否套叠还未复位或又重新发生套叠,应立即通知医师作进一步处理。 4、备好吸氧管、监护仪器等用物。 5、术前用药通常用安定、阿托品等注射药物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减少呼吸道腺体的分泌,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胃管通畅,减少术后并发症。 6、饮食加强营养,食用高蛋白、粗纤维、易消化食物,适当限制盐的摄入量,少量多餐。 【术后护理诊断】 1.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的应用

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的应用 目的:对婴幼儿急性肠套叠采用空气灌肠的治疗,解除患儿的痛苦,提高患儿非手术的康复率,减少手术、穿孔及休克的发生。方法:空气灌肠。结果:快速非手术复位治疗急性肠套叠。结论:急性肠套叠非手术复位成功率高,穿孔及休克的发生率低。 标签: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非手术复位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9(a)—198—02 空气灌肠是诊断和治疗婴幼儿急性肠套叠的首选方法,快速非手术复位治疗急性肠套叠成功率高,可达93%左右,复发率为7.5%左右。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收集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1998~2008年360例婴幼儿急性肠套叠患者资料,其中1岁以下占50%,2岁以下占80%,4~10个月婴幼儿为高发年龄,男女比为2~3:1。 1.2方法 ①签定患儿家长知情书。②立位胸腹透视。必要时摄片,站立位或左侧卧位,与床面平行的侧方投照,缺少这种照片,腹腔中的游离气体常常不能被发现。③肛门插入带气囊双腔管,气囊注入30~40ml的空气后,向肛门内注入空气,诊断压力6.6~8.0kPa,复位压12~13kPa,最大压小于18kPa(最好用脉冲压灌注)。 1.3适应证 发病时间小于48h;便血小于24h;无大量鲜血样血便;无脱水,腹软,腹胀;无腹膜刺激征,无酸中毒,无呼吸困难的患儿。 1.4禁忌证 患儿发病时间大于48h;有精神萎靡,脱水明显,肠胀气显著,腹部压痛,肿块僵硬压痛者;套入部在乙状结肠以下;气灌时套叠部到横结肠不动者;在盲肠升结肠内出现“弹簧症”:回回结肠型发病时间大于24h者;立位片显示完全性肠梗阻者;肠坏死者;气腹;腹膜炎;肠梗阻3 d以上;发烧38℃以上;白细胞大于1.4万;过敏性紫癜肠道型者;继发性肠套叠(回虫型)等。

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影响因素

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影响因素【关键词】肠套叠;整复;儿童;空气灌肠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影响因素 以总结经验提高整复率。方法:对42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行空气灌肠(压力6 kPa~13 kPa),分析整复成功率与肠套叠发生的时间、部位、 药物的使用及按摩手法使用的关系。结果:42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396 例获得成功,空气灌肠整复率93%,其中56例为二次整复。整复率随肠套叠发病时间患儿全身情况及按摩手法时间.部位、药物的使用及按摩手法的使用有关。结论:及早整复,合理控制整复压力并配合手法按摩,解痉剂的使用,可提高小儿肠套叠的整复率。 [关键词]肠套叠;整复;儿童;空气灌肠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急腹症之一。空气灌肠取代液体静压整 复肠套叠具有整复率高.安全性强.误损少.整复时间短、射线量少的特点,故现己被广泛使用,但各地整复成功率报道差异较大,我院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本组病例整复率达93%。其中56例为二次整复,笔者通过对木院一个时期整复成功与失败病例的对照分析, 探讨影响整复的因素,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426确诊肠套叠患儿均采用国产自动空气灌 肠机 行灌肠及整复,一次整复成功340例,56例二次整复成功,失败30 例。一 般情况见表1。 表1临床表现呕吐便血腹部肿块略 1.2方法术前均先行X线立、卧位胸腹联合透视,以排除肠穿 孔,同时了解肠梗阻的程度。经肛门插入Foley氏双腔气囊管约5 cm, 气囊 冲气25 ml?35 ml,用肠套叠整复器诊断档缓慢注气,显示肠套叠征象及部 位,确诊后逐档提高压力,6. 0 kPa?12 kPa,必要时适量使用解痉药物并辅

肠套叠的护理

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术后护理 肠套叠指肠管的一部分及其附近的肠系膜套入到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儿时期特有的并常见的急腹症,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婴儿多见,尤其是4-10个月的婴儿最多,发病性别,男孩比女孩多2-3倍。发病季节节以春季多见,夏、冬季其次。秋季少见。常用治疗方法(1)非手术疗法,即空气灌肠和钡剂灌肠两种复位法 ①空气灌肠复位法,适应症为病程不超过12小时,全身情况良好的病儿。而超过24 小时,全身情况明显较差,如腹胀严重者,禁忌做空气灌肠。 ②钡剂灌肠复位是将钡剂灌入直肠内,通过荧光板,观察肠套叠阴影,确诊后,按规定增加压力,使肠套叠复位。 ③灌肠后口服炭末,经观察如能随大便排出,证明复位成功。向家长交待,注意患儿保暖,防止着凉、腹泻,饮食以半流质为原则,以免造成套叠的再次发生。 (2)手术疗法,对晚期比较严重的病例,或用空气灌肠、钡剂灌肠,肠套叠未复位的病例,应剖腹行手法复位套叠肠管。下面谈谈肠套叠的术后护理要点: 1.全麻术后护理全麻清醒初期,保持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若护理不当,很可能出现窒息,所以做好术后全麻护理是术后护理工作的首要问题。①患儿回病房后,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呕吐发生窒息。②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患儿有无呼吸困难和紫绀等症状,备好吸痰管,及时清除口咽部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③患儿在清醒初期,会出现躁动,此时应注意固定好四肢,防止胃管及静脉点滴管脱落,保持术后最佳体位,利于引流和防止刀口呲开。 2.严密观察患儿术后病情变化①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儿面色、四肢颜色和温度变化,并根据患儿啼哭声找原因,如腹部切口疼痛、恐惧或其他不适等逐一对症治疗。②每日测4次体温,以观察体温变化是否正常,并根据发热程度计算补液量。术后3 日内,如果体温超过38℃应采取物理降温,例如用35%的酒精擦浴,使体温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如果体温仍高可适当应用药物退热和寻找其他原因,使体温正常。 3.胃肠减压的护理和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和护理①胃肠减压的护理:保持胃肠减压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的变化。小儿胃管的管腔狭窄,易被堵塞,使胃内容物不能排出,增加胃、肠负担,影响功能恢复,因此要经常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同时应妥善固定,防止胃管脱落、扭曲、打折造成阻塞。并随时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的变化,一般引流液的颜色为深棕色、深绿色,随时间推移颜色逐渐变浅,量逐渐变少。如在恢复过程中出现颜色加深、量增多的症状,则应及时通知医生,以便及早寻找病因并进行治疗。另外胃肠减压护理的同时还应做好口腔清洁卫生护理。②对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和护理:由于小儿语言表达能力差,并缺乏准确性,所以难以准确确定排气时间。因此护理人员应细心观察,通过望、触、叩、听来判断肠管蠕动功能的恢复。注意排气时间,排气后及时通知医生,以停止胃肠减压护理,并根据病情给予试验性饮水,无不良反应可少量进母乳,以后可逐渐加餐。同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开等,做好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工作。

肠套叠的护理要点

肠套叠的护理要点 肠套叠”是应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4—10个月的婴儿,尤其是肥胖儿最常见。常见肠套叠部位为回肠套入结肠,称为“回结型”;其次是回肠套入小肠称为“小肠型”;结肠套入结肠称为“结肠型”。当肠管套入后,肠系膜同时被套入,因而血液供应障碍,时间过久,局部产生坏死和穿孔,故应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和治疗。主要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屈腿,面色苍白,伴有呕吐。哭闹后患儿精神萎靡,乏力,渐渐安静入睡,不久又反复发作。发病后4—12小时,可排出果酱样大便;如早期作肛指检查,指套上可见血迹,或用开塞露通便,可见血便。患儿腹部可触及腊肠样肿块; 肠套叠护理要点: 肠套叠的饮食上要加以调理,因为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更需要小心对待,那可以试一下在你所做的饭菜中,以香油作调味料,每天饮蜜蜂水,还有水果以香蕉代替,再者常做一些饺子,肉馅以香菇或韭菜切碎相拌,加入香油,这样营养丰富,又富含纤维素,应该对排便有所帮助。牛奶里加入鸡蛋搅拌均匀,这样可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又没有增加总量的摄入。 多食含纤维素多的植物性食物,少食动物性食物。食物加工或烹饪要精细些,以利咀嚼。动物类食品更应熟烂后食用,以便于消化吸收。一些不易嚼烂、易形成团块的食物,如糯米、葡萄、香菇、竹笋、黄豆芽,动物筋膜、肌腱等,要尽量少食。 要吃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如稀饭面条等,逐渐康复后给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少渣饮食,避免高脂肪油腻的食物,以及避免食用产气食物如甜食,豆制品等会引起腹胀。 若能早期确诊,在X线透视下,可作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复位后可服活性炭0.5—1.0克,6—8小时后观察有无黑色大便,如排出黑色大便,证明肠道已通畅。复位后患儿安静入睡,但仍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如发现患儿面色苍白,仍有间歇性不安或伴呕吐,可能肠套未复位,或复位后又套上,这时应立即送医院。若复位后情况良好,可给患儿易消化的少渣饮食,以减少肠蠕动,并避免剧烈活动。若肠套叠发病时间较长,一般状况差,不宜作灌肠复位,或经空气、钡剂灌肠不能复位者,必须立即住院,准备手术治疗。 1.术后定时扩肛或作肛管排气,如有排便、排气,单纯肠套叠复位病人即可恢复饮食;行肠切除吻合术的病人,则停止胃肠减压,给少量流质饮食,以后逐步增加。 2.作肠套叠单纯复位的病人,大部分都有肠内毒素被吸收而引起的高烧,除对症处理和补液外,应给缓泻剂或服中药“通肠汤”,促使肠内容物及早排出体外。 3.作肠外置或肠造瘘者,必须经常更换敷料,注意保护皮肤,待病情好转,再作进一步手术。

肠套叠护理常规

肠套叠的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关键点 1腹痛2呕吐3大便4肠梗阻5腹腔内感染6教育需求 1、健康史和相关因素 (1)一般资料:了解病人生命体征、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精神面貌及神志改变情况。 (2)既往史:有无肠套叠病史。 2.身体状况 局部: (1)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症状和腹部体征及其动态改变。 (2) 排泄物(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泄物)的性状及量 全身: (1)有无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症状与体征及其改变。 (2)周围微循环状况及其改变。 (3)辅助检查:腹部B超检查、空气灌肠 3、心理和社会支持情况 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无焦虑、恐惧,家庭支持程度以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 三非手术疗法:空气灌肠(适用于48小时内单纯肠套叠) 1、空气灌肠前护理 1.1 禁食、补液。 1.2 灌肠前给患者镇静剂和解痛剂。 2、空气灌肠复位后护理 2.1 禁食、补液,精神状态佳,有黄色大便排出,肠鸣音恢复正常,可进流质或半流质。 2.2 注意观察精神状态、生命体征脱水症状(是否皮肤干燥、失去弹性、眼窝凹陷)、大便性状(有无粘液血便)、呕吐、腹痛、哭闹、腹胀、腹膜刺激征、有无阵发性哭闹等。 2.3 空气灌肠失败或患者全身情况欠佳、腹部高度膨隆、有腹膜刺激症状者,应做好术前准备。 四术前护理 1、禁食,胃肠减压,半卧位。 2、静脉补充液体纠正脱水。

3、重者给氧1-2L/min。 4、高热者以物理降温为主,体温降至38.5℃以下方可手术。 5、观察腹部情况,大便的颜色、哭声及精神状态等。 6、观察尿量,必要时留置尿管,记每小时尿量。对无排尿者应报告医生,并调整输液总量和速度,有足量排尿表示循环恢复方可送手术室施行手术。 五术后评估 1、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 2、神志、生命体征、疼痛、氧饱和度、尿量。 3、切口敷料及切口愈合情况。 六术后护理 1、体位和活动血压平稳取半卧位,鼓励并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防止肠粘连。 2、饮食和输液 2.1 禁食至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根据医嘱进流质,进流质后注意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情况,以后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 2.2 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按医嘱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心理支持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 4、切口与疼痛 4.1 观察切口敷料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 4.2 切口感染者,协助做好分泌物培养,加强换药。 4.3 有效控制疼痛,保证足够的睡眠。 5、做好胃管的护理。(见胃肠减压的护理) 6、并发症观察 6.1 肠梗阻手术后胃肠道于暂时麻痹状态,加上腹腔炎症,手术可引起粘连性肠梗阻,应注意观察。一旦出现阵发性疼痛腹胀呕吐等,应积极采取非手术疗法,一般多可缓解。 6.2 腹腔内感染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 七教育 1、出院后应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不易暴饮暴食。 2、避免饭后剧烈运动。 3、经常保持大便通畅。 4、有腹痛等不适及时就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