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雾霾治理的法治化思考

我国雾霾治理的法治化思考

347消费导刊· 2015年10月刊我国雾霾治理的法治化思考

张振中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摘 要:

近年来,雾霾趆来趆严重,对人们生活、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防霾治霾已成为当下重要课题。如何做到标本兼治?本文提出依法治霾,从雾霾危害性及成因引出依法治治霾的必要性,并提出雾霾治理的法治化路径。关键词:雾霾 治理 法治化

一、雾霾的危害性及成因(一)雾霾的危害性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和霾是有区别的,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 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能见度恶化。我们日常常提到的“雾霾”天气,就是区域性见度低于10km 的空气普遍浑浊的现象。雾霾主要组成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雾霾天气,PM 2.5比重较大,其颗粒物较小,可吸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能轻易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

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从而引发包括心脏病、动脉硬化、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各种疾病,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雾霾危害可追溯到1930年的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12月1日至5日,时值隆冬,比利时列日市西部马斯河谷工业区上空的雾特别浓重,在二氧化硫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症状表现为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一个星期内就有60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其中以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日后类似这样的烟雾污染事件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发生过,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成为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据英国官方的统计,丧生者达5000多人,约10万多人罹患各类呼吸道疾病,在大雾过去之后的两个月内有8000多人相继死亡。会增加交通事故频发,严重影响海、陆、空交通运输,致使高速公路被封,机场关闭,严重影响人们出行。(二)雾霾的成因雾霾天气形成原因非常复杂,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形成雾霾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当大气整体处于静稳状态,湿度接近饱和,各类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难以扩散,在空气中持续积累,导致空气中的

污染物浓度水平不断升高。二是人为因素,

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燃煤燃烧

和扬尘污染,导致大气中的颗粒物(包括粗

颗粒物PM 10和细颗粒物PM 2.5)浓度增加。

中国科学院公布了“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

专项组的最新研究结果,认为最近的强雾霾

事件,是异常天气形势造成中东部大气稳

定、人为污染排放、浮尘和丰富水汽共同作

用的结果,是一次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

作用的事件。人类污染物排放是造成雾霾天

气的内因,雾霾是“人为粗放式排放和自然

生态被破坏的直接后果”。

二、依法治霾的必要性

雾霾内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关键是协

调好人们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其

实质是规范人们行为,依法治霾与治国方

略、治霾本质一致。

(一)依法治霾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坚持法律至上。在党和国家的一切活

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范规范下运行,切实

树立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最高

权威,任何权力都要受到法律约束,决不允

许任何人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徇

私枉法。, 我国已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法,

以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等为多个部门法

律,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

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律法规体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

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基本实现了有

法可依。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同样

需要完备的法律保护体系,科学系统规范稳

定地治霾,不因个人意志、政策和领导人的

改变而改变。雾霾治理离不开科学、规范治

理,离开行政执法,依法治霾是依法治国的

重要内容。

(二)依法治霾是雾霾有效治理的根本

要求

没有统一立法明确规定雾霾治理的义

务和责任,会造成一些经济发达、环保意识

强的城市或地区会采取一些有力措施防霾

治霾,而一些污染严重、一味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城市未必会采取相应的措施。空气是流动的,仅依靠部分城市或地区的力量显然不足以防霾,也造成了不公平现象。相对于法律来说,各地出台治霾的政策稳定性较差,会随着领导人、政策改变而改变。防霾、治霾不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更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形成区域联防联动,防霾治霾需要统一立法,实现全民治雾霾,联防联控,建立科学规范统一稳定的治理局面,既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又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依法治霾能推进治霾进程依法治霾能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让治霾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信仰和自觉的行为准则,使整个社会普遍认同治霾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习惯,并且通过法律或司法程序解决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等各方面问题,维护良好经济和社会秩序,共同推进治霾进程。(三)我国雾霾治理法治化的路径三、依法治霾的措施(一)科学立法、完善治霾的法律体系虽然我国《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大气污染防治起到重要作用,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没有真正遏制雾霾。雾霾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排放、燃煤、动车和扬尘等污染物。治理雾霾涉及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防治设施和设备等。要依法治霾,就需要科学立法,形成系统治霾的法律体系,达到既治标,又治本。除了完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外,还要仔细研究、科学制订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为生产、生活排放大气污染物提供标准;与工程建设相关的环境保护内容在《城乡规划法》中要具体落实;并单独制订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产品开发利用促进法,促进相关企业或个人开发利用防治大气污染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新产品,并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倾斜。通过系统立法,达到综合治理的效果。

作者简介:张振中(1973-),男,湖南人,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民商法学教学和研究。

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专项资助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Y 201400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