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戏曲

戏曲

经典戏曲唱词

《孟姜女》

秋风飒飒秋意冷,

冷在郎身冻在我的心。

我把寒衣暖一暖,

愿它给郎温一温。

未量郎的尺和寸,

不知寒衣可合郎的身?

大了用丝带紧一紧,

小了代奴抻一抻。

千万给奴捎捎封信,

再做寒衣送夫君。

赏析: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韵味丰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家乡的地方戏

白局是南京地区民间的方言说唱,是南京唯一的古老曲种,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白局形同相声,表演一般一至二人,多至三五人,说的全是南京方言,唱的是俚曲,通俗易懂,韵味淳朴,生动诙谐,是一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白局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白局曲种起源于六合农村民间的吹打班子,是南京地区土生土长的一种曲艺形式。六合一些殷实人家逢婚丧喜庆,总要邀请吹打艺人来增添气氛,有的艺人边打节拍边唱民间小调和明清时的俚曲,还有二胡伴奏,因此吹打班子吹出了知名度。由于所唱曲子皆以苏南苏北小调为基础,又揉进了秦淮歌妓弹唱的曲调,因其曲种收调众多,唱腔丰富多彩,故便有了“百曲”之称。白局以“南京调”为古腔本调,此调又称“数板”或“新闻腔”,其它主要曲调为“满江红”、“梳妆台”、“哭小郎”、“穿心”、“剪剪花”、“老八板”、“闪板”等。

戏曲文化知识

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不同于西方将歌剧、舞剧、

戏曲(traditional opera)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昆曲、粤剧、川剧、淮剧、晋剧、汉剧、湘剧、潮剧、闽剧、祁剧、莆仙戏、河北梆子、湖南花鼓、吕剧、花鼓戏、徽剧、沪剧、京剧、越剧、绍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秦腔等五十多个剧种。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地方剧种及特点戏曲剧种的分类方法具有多种方式,按表演形式和内容,可分为秧歌戏、道情戏、花鼓戏、花灯戏、二人台与二人转、皮影戏、木偶戏及各地方戏曲种类等;按流行地域可将剧种归类为北方剧种和南方剧种;按声腔系统可分为昆腔系、皮黄腔系、梆子腔系、高腔系等近代四大声腔剧种和各地方戏、剧等。而戏曲艺术中不同种类之间的区别,主要以演唱腔调的不同特点为划分依据,戏曲剧种按各自同类性质的唱腔来分布,因此声腔系统就成了各剧种分类的主要系数,戏曲中的语音与音乐所呈现的艺术特征是区分各剧种的重要标志。

地方识戏曲知识

地方戏腔系剧种大都孕育于民间,滋生于乡村,创作演出者来自社会下层,其剧种从声腔到语言都充满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这一点正是其语言学价值所在。

汉语发展变化的规律应是世代汉族人口头语言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然而,从古代至近代这段历史的汉语及汉语史研究,不得不借助书面语。由于封建社会普通民众得不到识字受教育的机会,而文人写作又因文言一统天下很难找到反映某个时代口语状况的语料。

而地方戏的声腔是“依字行腔”,其剧本大都是方言土语编成,由于其演出范围大都在原生地及交界处,其语言也保留了原生地的口语特色,正如《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中所言,“语言通俗是戏曲俗文化品格的重要表征。古代戏曲的唱词和宾白多数是用白话写成,口语化是其鲜明的特点。为了突出俗文化的品格,招揽看客,不少剧种还热衷于使用方言俗语。”地方戏的口语化与方言土语,是语言学难得的极具研究价值的珍贵语料。

中国

戏曲文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