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用学笔记

语用学笔记

语用学笔记
语用学笔记

语用学笔记

一基础知识

一语用学定义

1 Levinson关于语用学的9个定义及批评

2 定义: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寻找并确立使上述目标

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二语用学的由来、产生与发展

1提出:语用学(Pragmatics)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美国哲学家(C.W.Morris)于1938年在其专著《符号理论基础》(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Signs)提出。他指出符号学

(Semiotics)包括三部分,即:句法学(Syntax)、语义学(Semantics)和语用学

(Pragmatics)。其中:

1)句法学:研究“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

2)语义学:研究“符号及其所指对象的关系”;

3)语用学:研究“符号与解释者interpreters(后改为使用者users)之间的关系”

2 发展:

1)语言哲学家Ba r·Hillel提出语用学的具体研究对象是指引词语(indexical expressions);2)英国哲学家奥斯丁(J.Austin)和塞尔(J.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s Theory);3)美国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及合作原则();

4)列文森(S.C.Levinson)的《语用学》(Pragmatics);

5)利奇(G.N.Leech)的语用原则(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6)Wilso n﹠Sperber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

7)范叔伦(Verschueren)的语言适应理论(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及综合论();8)新格赖斯会话机制(Neo-Gricean Pragmatic Apparatus);

9)范叔伦(Verschueren)的统一理论框架(Coherent Theoretical Framework)

三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功过

1 区分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指出语言是语言学真正的研究对象;

区分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主张就语言而研究语言;

F.de.Saussure 区分共时状态(synchronic)和历时状态(diachronic),认为共时状态的

语言系统是语言研究的重点;

提出语言系统共时描写的理论和方法。

哥本哈根学派

→布拉格学派→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

伦敦学派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2 功:主张研究语言系统、结构,重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描写,尽力追求语

言描写形式化,在语言结构描写尤其是音位研究和语法研究上成就卓著

3 过: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到转换生成语法,存在以下明显缺陷:

1)忽视语言运用(linguistic performance)研究;

2)语义研究薄弱。

四语用学研究内容

1 语境(context)

2 指示词语(indexical expressions)

3 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4 预设(presuppositon)

5 言语行为(speech acts)

6 会话结构(conversational structure)

五语用学研究方法

1 纯语用学(Pure pragmatics):又称形式语用学,研究语用学的形式和范畴;

2 描写语用学(Descriptive pragmatics):语用学家关注的重点;

3 应用语用学(Applied pragmatics):外语教学、人工智能、人机对话,不同语言间的语用

对比研究等

六语用学与语义学的区别(Leech的观点)

1 语义学和语用学是互不相同又互相补充的研究领域;

1 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就是意义和用法之间的区别,换言之,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linguistic performance)的区别;

2 现代语义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从以词为中心的语义研究(词义学)发展到句子意义、话语意义、语篇意义的研究;

3 是否属于语用学范围有以下几个明显的判断标准:

1)是否考虑了言者和听者;

2)是否考虑了言者的意图或听者的解释;

3)是否考虑了语境;

4)是否考虑了通过使用语言或依靠语言实施的那种行为或行动。

二语境

(Context)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外语言学界:

1)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将语境分为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和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

2)伦敦学派创始人弗思(J.R.Firth)创立了完整的语境理论(见附);

3)韩礼德(M.A.K.Halliday)受到Firth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的启示,提出语域(registers)概念(实为语境)(见附)

4)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把语境归为8部分,即话语形式、内容、背景、参与者、目的、音调、媒介、风格和相互作用的规范;提出“交际能力”

5)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Lyons)提出构成语境的6个方面知识,即每个参与者必须知道:?自己在整个语言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

?语言活动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语言活动情景的正式程度;

?对特定情景来说,什么是合适的交际媒介;

?怎样使自己的话语适合语言活动的话题及话题的重要性;

?怎样使自己的话语适合情景所归属的语域。

2 国内语言学界:

1 刘勰《文心雕龙》:“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精英,字无妄也。”

2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1)题旨与情境相适应理论;

2)六何说(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何如);

3)成功的修辞必须依赖情境理论

二语境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1 定义: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

2 研究内容:

1)上下文语境(context):由语言因素构成

?口语的前言后语;

?书面语的上下文

2)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由时间、地点、话题、场合等非语言因素构成;

3)民族文化传统语境:

?历史文化背景;

?社会规范和习俗;

?价值观

3 附Firth 和Halliday的语境研究内容

1)Firth

上下文

语境参与者的有关特征(分为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人物、个性情景上下文有关事物

言语行为的效果

Firth认为语言有三种含义:

?语言是一种自然倾向;

?语言是一个系统;

?泛指许多人的话语或者社会生活中无数的话语事件。

2)Halliday

话语范围(field):言语活动涉及的范围,如政治、文艺、科技等;

语域(registers)话语方式(mode):言语活动的媒介,如口头方式、书面方式;

话语风格(tenor):交际者的地位、身份、关系等

Halliday指出:

?范围、方式和交际者一起组成一段话语的情景语境,任何一部分改变都能产生新的语域;

?范围包括话语的主题;方式是事件中的话语功能,包括语言采用的渠道(口头或书面,

即席或事先准备)以及语言的风格(或称为修辞方式,叙述、说教、劝导、应酬);交

际者指交际中的角色类型,即话语的参与者之间的永久或暂时性的相应的社会关系。

三指示词语

(Deixis Expressions)

一指示词语的语用含义

1 指示词语是语用学最早选定的研究对象

巴尔—希勒尔(Ba r·Hillel)于1954年发表《指示词语》(Indexical Expressions)一文中提出该观点;

2 指示系统是以言者为中心的方式组织起来的

指示词语的指示中心(deictic centre)一般是:

1)中心人物是言者;

2)中心时间是言者时间;

3)中心地点是言者地点;

4)语篇中心是一句话中言者当时正说到的部位;

5)社交中心是言者相对于听者的社会地位。

二指示词语的不同用法

1 指示用法(Fillmore,1971年)

1)身势用法(gestural usage)

2)象征用法(symbolic usage)

2 非指示用法

1)照应用法(anaphoric):一个词语的所指与前面出现的词语所指是同一对象;

2)非照应用法(non-anaphoric):

三指示词语的分类(根据Fillmore和Levinson观点归纳)

1 人称指示(person deixis):

1)一二三人称;

2)称呼语:包括呼唤语(summons)和称唤语(addresses)

2 时间指示(time deixis)

1)编码时间(coding time,CT):言者将其想要传递的信息进行语言编码的时间;

2)接收时间(receiving time,RT):听者收到信息的时间

3 地点指示(place deixis):以言者为中心参照点,here近指,there远指

莱昂斯的情感指示(empathetic deixis)

4 语篇指示(discourse deixis):是指前和指后的关系,不同于照应关系(互指关系)

1)定义:用词语指语篇的某一部分,所用词语就在此语篇话语内

2)分类:

?用时间指示词语:last, next, preceding, following

?用地点指示词语:this, that

?用表示前后话语之间关系的词和短语:but, therefore, in conclusion, anyway, all in all

5 社交指示(social deixis)

1)定义:语言结构中能反映语言使用者的身份和相对社会地位的那些词语和语法范畴

2)涉及三方面:社交指示的参照点是言者的社会地位

?言语交际参与者的身份;

?言者和听者之间相对的社会地位;

?言者和所谈到的第三者之间相对的社会地位

3)现代英语中的两种方式:

?选用不同的称呼来表示言者和听者之间的关系;

?使用只限于某些具有特殊身份或地位的人的正式称呼。

四会话含义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一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

1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格赖斯于1967年提出

1)定义:在参与交谈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

2)四条准则

?量准则(the maxim of quantity):包含但不多于所需要的信息的量

?质准则(the maxim of quality):不说虚假或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相关准则(the maxim of relevance):不要跑题

?方式准则(the maxim of manner):力求简练、有条理、避免晦涩、歧义

2 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语用学的核心内容

1)当言者违反合作原则时,听者必须超越话语表面意义,设法领悟其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2)会话含义是依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

3)分类:一般性会话含义和特殊性会话含义

?一般性会话含义(generalized~):不需要特殊语境即可推导出的含义

?特殊性会话含义(particularized~):需要依赖特殊语境才能推导出的含义(格赖斯特

别关注)

4)特征:

?可取消性(cancellability):最重要的特征;

?可推导性(calculability):听者根据话语字面意义和合作原则及其相关准则推导出;

?非规约性(non-conventionality):不是字面意义;

?不可分离性(non-detachability):不能通过同义词的替换将会话含义从话语中分离出;

?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单一意义的词语在不同场合可以产生不同含义

5)评价:

?完成了从意义(meaning)到含义(implicature)的过渡,对语言学和逻辑学都做出了重

要贡献,发展了一种新的推理形式,即语用推理;

?合作原则是争论的焦点

二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

1 列文森三原则:

1)量原则(Q-原则):

?言者准则:不说信息量不足的话;

?听者准则:相信言者提供的是他所知的最强信息。

2)信息原则(I-原则):

?言者准则:最小极限化准则(经济原则)——尽量少说;

?听者准则:最大极限化准则(扩展规则)——找出最为特定的理解来扩展言折话语信息

内容,直至断定言者真正意图为止

3)方式原则(-M原则):

?言者准则:不要无故使用冗长、隐晦或有标记的表达形式;

?听者准则:通过话语异常的表达方式来推导话语含义

4)评论:列文森三原则的提出原本是为满足上指代研究的特殊需要,没有提出一个语用推理机制

2 徐盛桓的贡献:

1)为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构建了一个语用推理机制,使之进一步完善

2)徐氏语用推理机制包括两部分:

?推导过程:

标记性————————→无标记

↓↓

有标记荷恩等级关系——————→无

↓↓↓

方式原则推导有信息原则推导

量原则推导

?实施规则

三得体原则(Tact Principle)

1 提出的原因:

1)对合作原则的补救和完善,不同于列文森;

2)得体原则与合作原则的关系是分工合作,相互补益。

?合作原则及其准则适用于直截了当的言语交际(适量、质真、相关、清楚明白、有话直

说,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得体原则及其准则适用于拐弯抹角的言语交际(适合特定语境,有话曲说,达到最佳交

际效果)。

2 三个准则及相关次准则

1)礼貌准则:

(1)分类:

?赞誉次准则

?谦虚次准则

?一致次准则

?同情次准则

?宽宏次准则

?恰当的称呼次准则

(2)特征:

?级别性(gradations):

?冲突性(conflicts):

?适合性(appropriateness):依据不同交际内容、不同交际对象、不同交际场合而定。2)幽默准则:

(1)创造和理解的六准则(实现方式)

?岔断次准则

?倒置次准则

?转移次准则

?干涉次准则

?降格次准则

?升格次准则

3)克制准则

?讽刺挖苦

?指桑骂槐

?说反话

3 附Leech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1)作为“合作原则”的“援救”原则提出

2)包括六条准则:

?得体准则(Tact Maxim):最小限度使别人受损;最大限度使别人获益(对人);

?宽宏准则(Generosity Maxim):最小限度使自己获益;最大限度使自己受损(对己);

?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最小限度贬低别人;最大限度赞誉别人(对人);

?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最小限度赞誉自己;最大限度贬低自己(对己);

?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使谈话双方分歧减至最小限度;一致增至最大限度;

?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使谈话双方反感减至最小限度;同情增至最大限度。

五预设

(Presupposition)

一预设是语言哲学研究课题之一

1 语用学上对预设的关注源于哲学上的关注

2 1892年德国人弗雷格(Gottlob Frege)首先提出预设;

3 1905年罗素(Bertrand Russell)提出描写理论(theory of description),与弗雷格唱对台戏,支配预设研究长达45年;

4 1950年斯特劳森(P.F.Strawson)提出预设新理论,使预设研究得以发展完善。

二对预设的关注源于对语义关系的研究

1 斯特劳森认为应区分句子和句子的使用。句子没有真假,只有句子做出的陈述才有真假。

2 预设和蕴涵的区别:

1)蕴涵(entailment):两个句子之间的一种关系,第二个句子(S2)的真必定取决于第一

个句子(S1)的真实(S1真是S2真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S2真是S1真的充分但非必要条件),例如:

That person is a bachelor. (S1)

That person is a man. (S2)

2)预设(presupposition):预设与蕴涵的区别表现在:S1的推断是假的和S2的推断是假的两个方面。S1真是S2真的充分条件,S2真是S1真的必要条件。

预设和蕴涵的区别可用下表表示:

蕴涵预设

S1 S2 S1 S2

T→T T→T

F ←F —(TVF)←F

F → TVF F → T

更简便的方法——否定测试法(negation test):否定改变句子的蕴涵,但未触动预设

?将句子否定后,未必真(可真亦可假)的推断是该句子的蕴涵;

?将句子否定后,仍然真的推断是该句子的预设。

三预设触发语(Presupposition-triggers)

1 定义:能产生预设的词语。

2 举例(略)

四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

1 语义预设:

1)没有一种关于预设的语义理论可以成立

2)可取消性(defeasibility):

3)投射问题(the projection problem):

2 语用预设:

1)卡图南(Karttunen)和彼德斯(Peters)基于蒙太古语法的框架(the framework of Montague grammar)提出的含义表达式(implicature expression)和继承表达式(heritage expression);2)盖兹达(Gazdar)指出处理投射问题的复杂方式能处理语境造成的可取消性问题。

六言语行为

(Speech-Act)

一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

1 施为句理论

2 言语行为三分说

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1 修正奥斯丁对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的抽象切分

2 言语交际应遵守构成规则

3 提出对施事行为的新分类

4 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七会话结构

(Conversational Structure)一轮流说话

二相邻对

三修正机制

四预示序列

五总体结构

语言学概论整理

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1.语言学定义: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 第一节、语言研究与语言学 1.神话传说 2.语文学研究 ①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 注疏和考订。 ②东方语言学:古印度、古中国 古印度语言学:公元前4、5世纪时,口语和《吠陀》时代的语言差别越来越大,甚至许多地方已经不能为一般人所读懂了。为了确保准确无误地理解《吠陀》的宗教内容,就必须对《吠陀》的语言作注释。著名的《巴尼尼经》(Pāninisūtra)正是当时从解说《吠陀》语言开始,进而研究梵语的整个结构的产物。《巴尼尼经》又名《八章书》,是巴尼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一部梵语语法。巴尼尼用3,983条经句极其概括地叙述了梵语的语音结构、语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巴尼尼语法是一部汇集了许多世纪的语法学家研究成果的语法法典,对梵语的语音、语法现象分析和描写得十分细致,代表了古代印度语言研究的水平。印度语言研究的最初动力,是必须把梵语文化中最古老的吠陀时期由口头流传下来的一些宗教和礼仪文献保存下去,巴尼尼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后人学习和研究梵语。布龙菲尔德说:巴尼尼的著作是“人类智慧的丰碑之一”。 ③西方语言学:古希腊语言学、古罗马语言学、中世纪至18世纪末的西方语言学 谈谈语文学和语言学的关系: 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语言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人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只是为了给古代经典文献作注释,我们称那段时期的语言研究为语文学。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注疏和考订。 3.历史比较语言学:威廉琼斯的论文拉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的序幕 4.现代语言学: ①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历史,是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开始的。索绪尔的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19世纪以前的语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把语言看成是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 《普通语言学课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由索绪尔的两位弟子兼同事根据学生们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语言属于全社会,是抽象的;言语属于个人,是具体的。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每个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符号之间存在着线性的句段关系和联想的聚合关系。索绪尔把语言现象分为“共时”和“历时”两种,“共时”是指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上的语言状态,“历时”是指以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到以后的语言现象。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由于语言有它的内部要素,也有它的外部要素,所以语言学也可以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总之,《普通语言学教程》的语言学

语言学期末考试

1. The study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over a period of time is generally termed as _____linguistics. D A. applied B. diachronic C. comparative D. synchronic 2. The sentence that has a NP and a VP can be shown in a __C__ formula "S→NP VP". A. hierarchical B. linear C. tree diagram D. vertical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ounds is a voiceless bilabial stop? A A. [p] B.[m] C.[b] D.[t] 4. The words ―make‖ and ―bus‖ are called _____D____because they can occur unattached. A. derivational morphemes B .inflectional morphemes C. bound morphemes D. free morphemes 5. The pair of words ―lend‖ and ―borrow‖ are____B______. A. gradable antonymy B. relational (converse) antonymy C. synonyms D. co-hyponyms 6. The semantic components of the word ―man‖ can be expressed as ____C___. A.+animate,+human,+male,-adult; B.+animate,+human,-male,-adult; C.+animate,+human,+male,+adult D.—animate,+human,-male,-adult 7. What kind of function does the sentence ―How do you do?‖ have? B A. Directive B. Phatic C. Informative D. Evocative 8. Nouns, verbs and adjectives can be classified as_______A____. A. lexical words B. grammatical words C. function words D. form words 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tates the behaviorist view of child language acquisition?______A_. A.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a process of habit formation B. Language acquisition is the species-specific property of human beings C. Children are born with an innate ability to acquire language D. Humans are equipped with the neural prerequisites for language and language use 10. The branch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meaning of language in context is called __C? A. morphology B. sociolinguistics C. pragmatics D. psycholinguistics 11、Chomsky defines "competence" as the ideal 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

《教育学》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学》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学》读书心得体会 前些天和往常一样在书桌前改作业,不觉头颈似乎有些酸痛,就抬了下头,不经意间看到书架上那本“尘封已久”的《教育学》。我清晰记得那是我从大二开始就开始翻阅的,那时没有其他想法,就准备想从事教育行业,当一名老师。看着那本陪伴我半个大学生活的《教育学》,心里自然少不了一些感慨。 当怀着另一种心情打开那本书的时候,看着当年做着的笔记,尤其是当翻到第四章“学生与教师”这一章时,感触油然而生。转眼从学生身份变成了老师,这大转变让我有些措手不及,虽然我早已在当年做好准备,但当年归当年,如今已成为一名老师,设身处地想还是不大一样的。从高中就知道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乃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在当初我以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现在想来稍有些幼稚,有些轻下结论。 其实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多方面的,在《教育学》一书中有明确的阐述: ①传道者角色; ②授业、解惑者角色; ③示范者角色; ④管理者角色; ⑤朋友角色; ⑥研究者角色。

这六大角色特点无疑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大意义和重大责任,决定了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这些阐述在直到我做了一名教师之后才 真正会心。 就拿管理者角色来说,教师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学生。如何很好的管理好全班学生,细至每位学生,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能使他们自觉接受管理,加强自我管理,并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对 我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我班学生实际情况来讲,我首 先在班里制定了一系列班规,以此来约束、端正各自的行为,以此 为戒尺,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做到赏罚分明,然后召集班干部,做好一系列班干部会议,强调职责、义务等方面的工作,做老师的 小助手,也好让他们自己去干,有的放矢,给予他们更多的责任和 自主,让他们去管理下面的学生,当然其余学生也有一定的的权利,就是做好监督工作,即若班干部有做的不当的,有违干部身份的, 都可勇于主动指正并批评,严重的可以告知老师再做相应处理。所 以我主要给班级创造一个自主和民主的管理氛围,让他们在这样的 环境中学习生活,我想我班还是较乐观的,当然这并不是每个班级 都适用,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又如再拿朋友角色一讲,我班上大多数学生以好动活泼为主,无论是上、下课都比较积极活跃,但我从小就知道师道尊严,老师无 论是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是一副庄重严肃的模样,也无论是课上还 是课后。其实不然,正如《教育学》中所说,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向 于把老师看作是父母的化身,希望能把他们当做好朋友看待,能和 他们一起分享痛苦和忧伤,分享快乐和幸福。因此根据这一特点, 课后,我时常以轻松,欢乐的氛围来跟学生交谈,融入他们当中, 以便更深入了解学生,经常能和学生融洽相处,当然课上我也会掌 握相应的尺度。 其实在多年后,当上老师,再次翻阅那本《教育学》时,情绪总会有些波动,倒不是感慨自己长时间地勤学苦读没有白费,而是看 着这书中各个章节的内容,总觉自己很无知,这次只是选其中一章 的一个方面来写我的读书心得,也只是随便说说,我想更多的还是 要我去实践中摸索吧!

认知语用学笔记

魏在江. 《认知语用学概论》评介. 外语教学2001,22(4):89-90. 作者认为,认知语用学的研究领域是符号在交际意图、语境、推理等因素的干预下所作出的种种解释。 第七章讨论相关理论(即关联理论)的基本论点。相关理论里提出的百科知识提取,相关的自然性、遗传性及其生存价值,省力原则在交际中的运用,共有认知环境,语境变项、显义和隐义等概念,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地去探讨语言形式和内容实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八章论述认知语境。作者指出认知语境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工作记忆)和背景知识(知识结构)三个语用范畴,也包含社会团体所具有的集体意识,即社会文化团体“办事、思维或信仰的方法”,集体意识以“社会表征”的方式,存储在个人的知识结构里,是个人的语言行为社和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 黄睿. “体验哲学”作为认知语用学哲学基础的意义. 衡水学院学报2005, 7(4):52-54. 体验哲学的精髓: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特点是以传统的英美分析哲学(形式主义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和先验哲学为哲学基础,接受了其中许多主要观点,认为范畴、特征、关系等是客观存在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与人的身体经验、神经系统、主观因素无关。第二代认知科学把经验作为联系主客观的桥梁,认为概念、范畴、心智来自于身体经验,具有体验性;人具有无意识性;思维具有隐喻性。 意义基于感知,感知基于生理构造,认知结构和感知极致密切相连。人类因自身的生理构造用特殊的方法来感知世间万物,理解其间的各种关系,因此概念和意义是以一种基于身体经验的心理现象,是人类通过体验而固定下来,思维和推理也基于体验。 廖巧云. 关联理论对合作原则的发展.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9(6):82-86. 关联理论(Sperber &Wilson,1986,2001)不仅试图回答有关交际的哲学问题,而且还要对听话人的理解过程的心理问题进行解释。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涉及到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语言交际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在关联原则支配下按一定推理规律进行的。关联是一个依赖语境的概念,Sperber &Wilson把语境看作是听话者大脑中一系列的假设,推理是在新信息和语境假设之间进行的。话语的相关是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听话者在处理话语所传递的新信息时能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那么话语具有最佳关联性。 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是一个明示过程,即把信息意图明白地表现出来,而从听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推理就是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或指说话人的意图。

语言学基础期末复习提纲(整理版)

题型:填空题10,20%;选择题10,20%;判断4,20%(3句话解释原因);简答3,18%(四句话作答);论述1,22%(1/4页纸作答)。 导论 1、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在传统语言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中国传统语言研究主要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和训诂之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3、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不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观点,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学科。 5、理论语言学,也称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紧密联系。 2、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3、如果一个病人大脑左半球发生损伤,他尽管说不出医院的名称、病房、床号,却能找得到。相反,如果大脑右半球受损,尽管能找到医院的名称、病房、床号,却找不到,能说出家的位置却找不到,这说明语言功能存在大脑左边。 4、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考察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一条很好途径。 5、儿童语言的习得一定具有先天生理基础,也离不开外界的社会条件。 6、儿童语言能力的开发还有时间的限制,最迟到十二三岁,如果在此之前没有机会学习语言,那么之后其语言习得和心智发展的潜能就失去了。十二三岁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之一临界期的分工时间也是一致的。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能指形式,形指意义,符号构成的两个方面,语言学上通常用形式和意义来表述。形式也叫能指,是符号的外壳,是可以被人的感觉器官感知的,因而形式具有物质性。意义也叫所指,是符号形式所代表的内容,也就是现实现象事物。) 2、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是没有本质上、自然属性上的必要联系,在这一点上符号和隐含某种信息的自然的征候不同。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20世纪初瑞士的语言学家家得·索绪尔作为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提出来的。 4、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5、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1、语音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从自然属性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研究,属于语音学的研究;从社会属性出发,针对语音在某一个具体语言的系统中其什么作用的研究,属于音系学的研究。 2、音系学的出发点在于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组织方式,属于语言学的核心部分。 3、以语音的自然属性和人类语言共性为研究对象的语音学,把语音最小的线性单位叫做音素。以语音的社会属性和语音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的音系学,把语音最小的线性单位叫做音位。

语用学重点

1、什么是语用学 答:语用学,即语言实用学,是研究语言运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研究在特定的情境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语言运用。包括话语的交际过程、话语的交际原则、制约话语交际的各种因素、怎样准确而又得体地进行表达、怎样对话语进行准确的理解以及语体和风格等一系列内容。 2、语用学的三大要素 答:话语实体、语用主体、语言环境三大要素。核心要素、内部要素——话语实体(内容)——客体;外部要素——语用主体(人)和语言环境;话语的意义和内容是语用研究的核心。 3、言语行为(直接/间接)P12 答:(1)言语行为理论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来的。在他的《论言语行为》一书中,提出了三种言语行为。①言内行为:通过话语字面意义来达到某种思想的发话行为。②言外行为:除字面意义外,还伴随着说话人强烈的心理意向,如承诺、请求、指令、宣告、威胁等等。这些主观意图可由行事动词在话语表层显露。③言后行为:说话人欲通过话语取得某种效果 例如:周朴园:窗户谁叫打开的(曹禺《雷雨》) 从言内行为看——表示询问;从言外行为看——暗含“把窗户关上”的意思;从言后行为看——鲁侍萍听出了他的意思,“很自然地走到窗户前,关上窗户。” (2)美国语用学家塞尔对奥斯汀的理论做了新的发展。他区分了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P15 ①直接言语行为:有行事动词出现的、一目了然的行为。 ②间接言语行为则包含下面的多种情况:语言表层没有明确表示心理意向的行事动词的言语行为;通过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执行另外一种言语行为;一段具体的话语可以表示多种不同的言语行为。换言之,某一个言语行为可以有多种不同含义。 4、话语P25 答:话语是语用的基本单位,能表达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具有完整的交际功能的语言片段。 5、语用原则(合作/礼貌)P16 答:目前讨论较多的语用原则为: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一)合作的原则——美国哲学家、语用学家格赖斯1967年提出,简称CP原则(cooperation principle)。 (1)质的原则。要求说话人的话是真实的,有根据的,不能自相矛盾或虚假。这是“说什么”的问题。 (2)量的原则。要求说话人提供给听者的信息量既足够又不超出。这是“说多少”的问题。(3)关系原则。要求所说的话要紧扣话题,同交际意图密切关联。这是说“为什么说”的问题。(4)方式原则。要求话语清楚明白,简洁,井井有条。这是“如何说”的问题。 (二)礼貌的原则——英国语言学家利奇1983年提出,简称PP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1)得体的:减少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增大有益于他人的观点。 (2)宽容的:减少有益于自己的观点,增大有损于自己的观点。 (3)表扬的:减少对他人的贬降,增大对他人的赞誉。 (4)谦逊的:减少对自己的赞誉,增大对自己的贬降。 (5)同意的:减少与他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增大与他人在观点上的共同点。 (6)同情的:减少对他人的反感,增大对他人的同情。 (三)其他小类原则 P18 主要还有荷恩级差原则;列文森三原则;斯波柏、威尔逊的关联原则。还有顺序的原则,同现的原则,角色关系的原则,选择的原则等。 6、语用预设(前提)

教育学之读书笔记十篇

一、《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读书笔记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所进行的教育探索,有不少地方是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明确提出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要践行这一教育理念,首先要对这一理念有正确地认识,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这就要求我认真研读有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就是我选择研读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重点阐释了陶行知先生对与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其主要精神有:第一,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满足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务的。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意义是生活的变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伴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第四,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的与人生相始终的教育。 原理之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 他指出,传统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鸟笼”。提倡“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冲破鸟笼式的学校束缚,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 原理之三:“教学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又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 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的效用作了归纳阐释:要想营利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为最有效力;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不但不忽视精神上的自动,而且因为有了在劳力上劳心,脚踏实地的“做”为它的中心,精神便随“做”而愈加奋发。 除此之外,陶先生在《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一文中,非常精辟地对传统教育和生活教育进行了比较。 传统教育以文化为中心,偏重传授文化知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而生活教育重在运用、发明、创造,提倡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传统教育使学校与社会脱节,生活教育则要求把整个的社会当作学校;传统教育只讲“天理”与“礼教”不讲“人欲”和“自由”,而生活教育却追求“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而生活教育却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传统教育坚持的维持性教育,而生活教育提倡的却是开放、发展、创造的教育…… 读这本书,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难发现,尽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教学还是那样像陶先生所描述的“传统教育”,离他倡导的“生活教育”还差的很远! 二、《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作者:韦钰 读了一书。我认为,《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一书,无论是促进我的课题研究还是提升我对科学教育的理解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摘录了书中的一些观点。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_徐通锵)详细复习资料_课堂讲义笔记

语言学纲要讲义笔记 导言 一、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二、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要把语言学跟语文学区分开来 中国传统语文学——“小学” 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在古印度,公元前4世纪,著名学者潘尼尼在整理、注释婆罗门教经典《吠陀》时,写了一本《梵语语法》,提出3996条规则,被人们称为最完备的语法书。在古希腊,伯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他们讨论了词为什么具有意义等内容。 三、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1、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联系 语言研究的成果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民族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所必须利用的,可见语言研究在这些社会科学中已占重要地位。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相交叉产生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生物语言学、模糊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如: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对这一具体过程的解释需要结合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总体上,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一)理论语言学可分为: 1、一般/普通语言学

2、个别/具体语言学 具体语言学 (1)历时语言学 (2)共时语言学 (二)应用语言学 1、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集团的关系。如地域方言、社会方言、语言的接触、语言规划等。 2、心理语言学:研究儿童语言习得、语言的接收和发生过程,等。 3、神经语言学 最近二十年才从心理语言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和大脑结构的关系,中心是大脑如何生成语言。 此外,还有数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 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 信息传递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的社会功能。 人类还借助语言之外的其他形式传递信息,它们是文字,旗语,信号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 身势等伴随动作等是非语言的信息传递形式。 身势等非语言的形式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的再编码形式; 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 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就是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方面这些又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语言学简答(期末)

1. Communication can take many forms, such as sign, speech, body language and facial expression. Do nobody language and facial expression share or lack the distinctive pr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答:On the whole, body language and facial expression lack most of the distinctive pr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such as duality, displacement, creativity and so on. Body language exhibits arbitrariness a little bit. For instance, nod means OK/YES for us but in Arabian world it is equal to saying NO. Some facial expressions have non-arbitrariness because they are instinctive such as the cry and laugh of a newborn infant. 2. Do you think they are descriptive and prescriptive What’s your comment on them (1)Do not use man to mean humanity in general. Use person, people, human beings, men and women, humanity and humankind. (2)colored: This term is regarded as outdated in the UK and should be avoided as it is generally viewed as offensive to many black people. (3)civilized : This term can still carry racist overtones which derive from a colonialist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It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social Darwinist thought and is full of implicit value judgments and ignorance of the history of the non-industrialized world. 答:They are undoubtedly descriptive, Guidelines are not rules that can determine whether a sentence is right or not. The guidelines advise you to avoid the use of particular words that are grammatically correct but offensive to some certain groups. Actually, they describe the way antisexist advocators speak and write. 3.(1)What organs are involved in speech production 答:Quite a few human organs are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of speech: the luns, the trachea, the throat, the nose, and the mouth. (2)Why did George Bernard Shaw say he could spell the word ‘fish’ as ‘ghoti’ 答:This is because gh is pronounced as [f] in ‘enough’, o as [I] in women, and ti as [?] in nation. (3)How is the description of consonant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vowels 答:Consonants are produced by a closure in the vocal tract, or by a narrowing which is so marked that air cannot escape without producing audible friction. By contrast, a vowel is produced without such stricture so that air escapes in a relatively unimpeded way through the mouth or nos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vowels and consonants lies in the obstruction of airstream. (4)To what extent is phonology related to phonetics and how do they differ 答:Bot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study human speech sounds but they differ in the levels of analysis. Phonetics studies how speech sounds are produced, transmitted, and perceived. Phon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sound patterns and sound systems of languages. It aims to discover the principles that govern the way sounds are organized in languages, and to explain the variations that occur. (5)’Assimilation is often used synonymously with coarticulation’. Discuss. 答:Assimilation is a phonological term, often used synonymously with coarticulation,

教育学书籍读书笔记

教育学书籍读书笔记 多读书、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与经典同行,为生命阅读,下面给大家分享教育学书籍的,欢迎参考! 《家庭教育》这本书,看过后,我明白了家长在很多方面都应该较正自己,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也教会了我怎样更好的与孩子沟通,怎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一、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个好榜样。早睡早起多运动、多看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尤其要注意时常保持健康、快乐、自信的状态,让孩子处在和谐融洽、开心向上的家庭氛围里。 二、端正的学习目标 首先,学习是一件要伴随人一生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在学校里才需要完成的任务。也许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可以很轻易地理解这个道理,因为不管我们拿到硕士还是博士学位,在我们工作的时候,依然会遇到棘手的问题和挑战,不学习不突破,就永远不会有进步和发展。因此,我们要让孩子也理解这一点:学习不是为了拿好成绩,也不是为了考好大学,学习的目的是让你们掌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为了让你们能在未来的社会中承担起责任,是为了改变这个还有很多缺陷和问题的世界。 在学校里,孩子们学习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有做人的道理。第一次走进东升一小的校园时,美丽的校园不仅让人心旷神怡,操场边上那句“做有中国灵魂知礼明礼受礼的现代人”更让人深思和感动。当学校能把“德行”和“礼”作为办学的宗旨,是一种何等的高瞻远瞩的姿态。教育本身的目的是育才,唯有

德能兼备才能称之为“才”。在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中,我们要清楚地看到,中国的未来仰仗的不是经济增长或者GDP排名,只有和谐的社会才能更具有可持续性,而这就需要更多有德行的人来承担责任。因此,我们不能把孩子教育成读书机器或者考试达人,而是要教他们如何做一个有完整人格的人,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爱护环境和保护弱者等等。简短的说,我们和学校的一致目标是要让孩子们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因材施教 看过后,我意识到,孩子和小树一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点,也需要有不同的培育策略,要不断修枝剪叶,让她经历风雨,才能让她长成一棵有担当、有能力福荫社会的参天大树。 我的孩子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良而且会替别人着想的好孩子,比如说:今天碰到某某同学的妈妈,说你很可爱哦。慢慢地,孩子从开始抗拒上学,变得喜欢去上学了,从开始总是在课间时坐在教室里,到后来开始去操场、图书馆“探索”她的新天地。这一点一滴的进步对别的孩子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却让我很欣喜地看到她逐渐开朗和勇敢的迹象。书中那一句“仔细诊断,对症下药”的确是非常管用。上学路漫漫,将来孩子的路还很长,一定还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并不厚,但却很全面地针对很多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还会继续帮助我们克服困难。 最后,因为非常喜欢龙应台说过的一段话,所以借来这里跟诸位分享:“孩子,我要去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力,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

语言学期末(这份是正确的)

一. What is language? 1. Language can be generally defined a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Systematic---- rule-governed, elements in it are arranged according to certain rules; can’t be combined at will. e.g. *bkli, *I apple eat. Arbitrary---- no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word and the thing it denotes, e.g. “pen”by any other name is the thing we use to write with. Symbolic---- words are associated with objects, actions ideas by convention.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Shakespeare Vocal---- the primary medium is sound for all languages; writing system came much later than spoken form. Human-specific---- different from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s other forms of life possess, e.g. bird songs, bee dance, animal cries. The design/defining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human language: Arbitrariness (任意性) Productivity/Creativity(创造性) Duality (二元性、二层性) Displacement (移位性) Cultural transmission(文化传递性) 2.语言&言语 Langue--- the language system shared by a community of speakers Parole--- the concrete act of speaking in actual situations by an individual speaker. 3. Synchronic vs. diachronic Synchronic (linguistics)---languages are studied at a theoretic point in time: one describes a ‘state’of language, disregarding whatever changes might be taking place. Diachronic----languages are studied from point of view of their historical development –for example, the changes which have taken place between Old and Modern English could be described in phonological, grammatical and semantic terms. 二.语音学(选择题) 三.音位学Phonology 1.音位变体 Allophones ---- the phones that can represent a phoneme in different phonetic environments. 同一音位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两个或多个语音上不同的音段. 例如,在英语里,音位/t/在tin里是送气的[th], 在stand里是不送气的[t],在eighth里是齿化的[t],在cotton里是鼻除阻的[tn],在bottle里是边除阻的[tl],在hit里则表现为声门化的[t]. 此外,随着说话人口音的不同,可能还会有其他的语音形式. 这样一套在说话人话语中的语音形式就是音位/t/的音位变体. 把两个音素划归成同一音位的两个音位变体必须满足语音相似性原则,而且它们不能处于对比分布. [p, ph] are two different phones 音子and are variants of the phoneme /p/. Such variants of a phoneme are called allophones of the same phoneme. In this case the allophones are said to be in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互补分布because they never occur in the same context: [p] occurs after [s] while [ph] occurs in other places. /p/ [p] / [s] _____

教育学专著读书笔记

教育学专著读书笔记 教育学专著读书笔记:《育人三部曲》我们认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是让孩子的周围不光有自然世界,而且也有劳动、创造、建设的世界,因为人的美在劳动中显示得最为鲜明。 典案例3:审美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一般在审美教育中,尤其在音乐教育中,心理目标是很重要的。教育者在让儿童接触美的世界时就要掌握这个目标。我所定的目标是培养饱含情感地对待美的那种能力和获得美学性的印象的那种需求。 经“快乐学校”很重视听音乐,听音乐作品和自然的音乐。这里提出的首要任务是引起对旋律的情绪反应,尔后使儿童确信,音乐美的源泉在于周围世界的美;音乐旋律好像在召唤人:你停下来,听听大自然的音乐,欣赏欣赏世界上的美,要爱护这种美,增添这种美。如果在很早的童年能使他从内心感受到音乐作品的美,如果孩子能从乐声中领略到人在情感上的多种多样的细微变化,他就会提高到用任何其他手段都不可能达到的文化修养水平。对音乐旋律美的感受会向孩子揭示他自身的美——小小的人会意识到自己的长处。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 初秋,当清澈的大气中能清晰地听到每一种声响时,一到傍晚时刻我就和孩子们坐在碧绿的草地上,我让他们听了

歌剧《苏丹王的故事》中的“雄蜂飞舞”的旋律。音乐引起孩子们情感上的反响。他们说:“雄蜂一会儿近了,一会儿又远了。还能听见小鸟在叫……”我们又听了一遍旋律,然后去正在开花的含羞草地。孩子们听到蜜蜂的竖琴在演奏,雄蜂嗡嗡地叫个不停。瞧,这就是那个毛茸茸的大熊蜂,时而在花上飞舞,时而落在花上。孩子听了很高兴:这差不多就是录在唱片上的那个旋律,但是音乐作品里有一种特殊的美,这是作曲家从大自然中听来而又表现给我们听的。孩子们还想再听一听唱片上的旋律。 过了一天,我们清早又到繁花似锦的蜜源地段去。孩子们倾听蜜蜂的竖琴声,试图捕捉到雄蜂的嗡鸣。在此之前他们觉得很平常的东西,现在显示出美来——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教育学专著读书笔记:《给教师的建议》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教师跟所有的人一样,他也要作家务,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就需要时间。 那么,总的来说,能不能使教师的工作中有一些空闲时间呢?怎样解决这个时间问题呢?这个问题也像学生的智力发展问题一样,是涉及整个学校生活的综合性问题之一,它是完全取决于学校的全部活动是怎么安排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