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厦门市同安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厦门市同安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厦门市同安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旅游活动的形式、种类和领域正在不断的扩展,其中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成员,并逐步成为我国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呈现出日益旺盛的发展趋势、文章在介绍现阶段发展乡村旅游意义、背景和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基础下,运用SWOT的分析方法,针对厦门同安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优势、机遇、挑战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文章针对同安区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现状提出对策建议,即加强政府扶持,合理规划、科学选址,突出特色、持续发展,培育人才、规范管理,加大宣传、加强市场开发等对策,为加大推动同安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参考。

关键词:厦门市同安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

1.2.1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2)

1.2.2国内乡村旅游发展与研究现状 (2)

1.3研究内容 (2)

1.4研究方法 (3)

1.4.1 SWOT分析法 (3)

2.厦门市同安区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况 (3)

2.1厦门市同安区的概况 (3)

2.2厦门市同安区乡村旅游现状的概况 (4)

2.3主要存在的问题 (4)

3.同安区发展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5)

3.1分析思路 (5)

3.2厦门市同安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内部条件分析 (5)

3.2.1优势分析 (5)

3.2.2劣势分析 (6)

3.3厦门市同安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外部条件分析 (7)

3.3.1机会分析 (7)

3.4厦门市同安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选择 (8)

4.厦门市同安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9)

4.1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规范管理,增强农民的服务意识,维护景区形象 (9)

4.2合理规划,科学选址 (9)

4.3横向纵向并举,充分挖掘特色旅游元素 (10)

4.4完善础设施条件 (10)

4. 5注重宣传,扩大影响,加强市场开发 (10)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并指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一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关精神,厦门市委、市政府今年围绕“和谐城乡游"主题决定推进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确定15个项目作为重点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每年确定5个村作为乡村旅游重点村。

1.1.2研究意义

一、发展乡村旅游,不但能够增加农民收益,而且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因为建设需要而失地的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

二、发展乡村旅游,不但可以促进农业、服务业、旅游业相融共荣,扩大农业的经营范围与服务领域,并且可以带动交通、运输、饮食、邮电、商业以及纪念品生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延伸,丰富旅游的内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发展乡村旅游,不但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改变农村生活习惯,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社会向城市化方向发展,促进厦门城乡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1.2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乡村旅游最早出现在欧洲,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55年,法国

有一位名叫欧贝尔的国家参议员带领一群贵族来到巴黎郊区农村度假。意大利在1865年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川羽,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野外生活。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和建筑物的高度密集,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进一步扩大。至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旅游大国之——西班牙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对农场、庄园进行规划建设,出现了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并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务农学校、自然学习班,培训班等,对世界乡村旅游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后,乡村旅游在德国、美国、波兰、日本、荷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得到了大力提倡和发展[1]。

1.2.2国内乡村旅游发展与研究现状

在我国大陆地区,上世纪80年代乡村旅游开始出现和发展,最初,表现为

以观光为主的参观性农业旅游: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发展观光与休闲相结

合的休闲农业旅游;进入21世纪,乡村旅游有了较快的发展,如靠近较发达城市和景区的少数农村,根据本身特有的资源,自发地开展起来的农业观光旅游;靠近大、中城市郊区的一些农村和农户开办了观光为主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开展采摘、钓鱼、种菜、野餐等多种旅游活动,如福建武夷山观光茶园等,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的旅游需求逐渐强烈,乡村旅游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众多的“体验旅游”、“生态旅游"项目融入乡村旅游项目中,人们注重绿色消费,注重文化内涵和科技知识性,农耕文化和农业科技性的项目开始融入乡村旅游;政府积极关注和支持,组织编制发展规划,制定评定标准和管理条例,使乡村旅游走向规范化管理,保证乡村旅游健康发展[2]。

1.3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厦门市同安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内外部条件及乡村旅游的成功案例,提出若干条有利于厦门市同安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本文意图通过对以下内容的研究以达到此目标。第一、通过查找文献和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及同安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第二、分析同安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第三、调查和分析同安区乡村旅游的

状况。第四、收集和分析同安区现有乡村旅游点的基本情况。第五、分析、总结,提出同安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和对策。

1.4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或课题方向,可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如SWOT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实地考查法、文献法等,本研究主要采用SWOT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

1.4.1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Qpportunity)、威胁(Threat)。所谓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运用SWOT分析法将厦门市同安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各方面因素相结合而进行的综合分析和概括。

2.厦门市同安区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况

2.1厦门市同安区的概况

厦门市同安区地处闽南”金三角”的中心,是厦、漳、泉交通要冲,南去厦门36公里,东北去泉州64公里,西南到漳州68公里。它背山面海,海岸线长86 公里。东南隔海与金门、台湾相望,角屿离金门只有2.26公里,是统一祖国的重要窗口。全区总面积1079 平方千米、人口54万、旅居海外的同胞有300多万,同安籍的台胞有250多万人。同安区气候宜人,气温与厦门相当,唯降水略多(1441毫米),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型。同安区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1处。前者有北山十二龙潭、汀溪温泉、三岛风景区、紫云洞和鳄鱼屿文昌鱼等。后者如梵天寺、苏颂史迹陈列馆、苏颂故居、梅山寺、双溪公园及影视娱乐城等。同安区农业生态景观很多,有果园、农场、林场、水库等。旅游商品有对虾、文昌鱼、花生、龙眼(为全国六大产地之一)、金针菇、海蛎、槟榔芋等等。

2.2厦门市同安区乡村旅游现状的概况

同安区作为厦门市的母亲府,同安乡村的旅游资源主要具有四个方面的特色。一是由于乡村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同安区的乡村具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山青水秀林美。二是拥有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和乡土文化艺术。如莲花镇小平村的踏火节和“褒歌" ,三是有独具闽南特色的乡村民居建筑。土楼、土堡、红砖和灰砖民居,这些乡村民居建筑体现了我区的文化艺术特色,能给游客以奇趣并为游客提供憩息的场所。四是侨乡氛围浓厚,对台优势明显。同安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与海外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之间有着长久的地缘、血缘、亲缘、业缘等方面的联系,更增添了许多旅游特色[3]。

2.3主要存在的问题

同安区乡村旅游发展前景虽然看好,但由于相关理论研究、规划和政策指导滞后,存在很多不规范、不健全、待改善的问题,影响了旅游地形象,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是缺乏规划意识。目前同安区许多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建设没有制定具体规划。由于缺乏规范的指导,现在全区的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自发性发展阶段,个别地方甚至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导致产品雷同,缺乏自身特色,软硬设施不配套,档次低,使旅游资源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4]。

二、是管理相对滞后。乡村旅游的管理还不完善,有关部门缺乏应有的权威。政府对乡村旅游的管理只是将其纳入广义概念的景区景点管理范畴,在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和引导上隶属于多个部门,多头齐管,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是文化含量不够。多数乡村旅游产品往往只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

开发,而忽视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

四是开发意识不强。由于历史的原因,同安区多数地方的村民市场经济意识较低,旅游自主开发意识不强,表现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等、靠、要"思想,即等政府来发动,靠政府拿钱来,要政府解决旅游开发中出现的所有问题。

3 同安区发展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3.1分析思路

SWOT分析法是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机会一风险分析方法。SWOT所代表的含义是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 (威胁)。运用SWOT方法分析厦门市同安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就是将厦门市同安区发展乡村旅游自身内部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外部机会、威胁等各方面因素相结合而进行的综合分析和总结。

3.2厦门市同安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内部条件分析

3.2.1优势分析

3.2.1.1经济基础较好

表1 2014年同安区主要指标人均情况

3.2.1.2消费市场日趋增大。

据专家分析,当人均年收入在500-800美元时,人们对外出观光旅游的需求处于迸发期,有着不可遏制的爆发力。2014年厦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1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达到7820元。同期,同安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213元,亦呈现一片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同时,同安区周边的主要城市如福州、泉州、漳州等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条件较高,人均年收入水平已可满足普通市民进行乡村旅游的消费需要。福州、厦门、泉州及漳州共有城市人口近2000万,这是一个巨大的目标市场。

3.2.1.3旅游理念改变

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群体是城市居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加大,城市污染加重,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居民改变消费观念更加希望得到更高的生活质量;人们在旅游理念上也将更加追求健康、休闲[5]。人们前往乡村,欣赏自然田园风光,体会农家生活,体验乡村劳动和农民活动,了解乡村文化和风俗一乡村旅游正是满足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一种很好选择。

3.2.1.4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一、同安区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1处。前者有北山十二龙潭、汀溪温泉、三岛风景区、紫云洞和鳄鱼屿文昌鱼等。后者如梵天寺、苏颂史迹陈列馆、苏颂故居、梅山寺、双溪公园及影视娱乐城等。同安区农业生态景观很多,有果园、农场、林场、水库等。旅游商品有对虾、文昌鱼、花生、龙眼(为全国六大产地之一)、金针菇、海蛎、槟榔芋等等,同安区拥有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和乡土文化艺术。莲花镇小平村的踏火节和“褒歌"文化,云洋村的拜祭清水祖师爷活动,汀溪镇造水村有历史悠久的“套宋江”表演,还有同安农民画、车鼓弄等,

3.2.1.5交通条件日趋改善

国道324线、省道205线、福厦漳高速公路贯穿全境,20公里长、60米宽的同集城市快速道以及集美大桥、杏林公铁大桥、城市快速道、海翔大道的开发建设把同安和厦门半岛彻底连为一体;福厦铁路等也贯穿全境,这为福州、厦门、泉州和漳州以及周边居民前往同安区休闲渡假,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

3.2.2劣势分析

3.2.2.1无序建设,规划滞后

目前,同安的乡村旅游还处于一种自发的、无序的、不成熟的阶段中,存在着建设无序、项目分散、规模较小、缺少品味、影响不大的境界,其总体规划目前还未完成,而单体规划还只是粗略的、临时性的,表现为不够专业、不够规范。

3.2.2.2设施简陋,开发不足

一些初具雏形的乡村旅游景点,配套设施差,设施简陋,饮水、购物网点、娱乐设施、卫生设施等不完善,景点内的道路建设落后。同时,一些深具潜力的原始乡村景点基本处于无开发状态,如云顶山、金光湖等。

3.2.2.3产品特色不突出

同安区农副产品丰富,但是因为产品缺乏包装,特色不突出,加上宣传力度不足,品牌营销能力差,再则景点销售没有抓住,销售量跟不上,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效益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

3.2.2.4缺乏人才,管理混乱

目前,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阶段上,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

3.3厦门市同安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外部条件分析

3.3.1机会分析

3.3.1.1政策支持

2010年6月10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厦门市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充分挖掘和发挥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推进厦门市乡村旅游业建设,紧扣全市旅游发展规划,着力完善乡村旅游服务设施,提高乡村旅游质量,培养一批复印特色具体竞争力的乡村旅游项目,2008年在同安做试点工作,2009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各区进行推开,2009年和2010年每年确定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同安区旅游局从2007年开始对同安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普查,委托重庆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同安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已通过评审。各级领导和政府的重视和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为同安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巨大的推动力。

3.3.1.2交通便捷

福厦高铁的正式开通运营。至此,台温、温福、福厦三条铁路的正式贯通,东南沿海铁路初具规模。这条高铁不仅成为打通长三角、珠三角与海西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经济新动脉”,更被誉为增进海峡两岸交流的:亲情纽带;,厦门市各大旅行社纷纷推出:动车旅游套餐,接待“动车游”线路游客大增。整个厦门旅游市场相比区年增加了三成的过夜客人。高铁开通后,旅游经由铁道抵达厦门的客运量猛增。公路客运量相对减少,2010年1-6月份,厦门市客运量为1743.15万人次,比增5.29%,其中铁路客运量277.3万人次,比增36.51%,公路客运量1078.84万人次,同比减少3.7%;水运客量83.9万人次,比增5.8%。航空客流量303.11万人次,比增19.87%。从以上数据看出,高铁大大的方便了来厦旅游的参观者,这势必带动乡村旅游在内的旅游业的高速发展。

3.3.1.3挑战分析

周边城市、地区的乡村旅游逐渐发展起来,对同安区的乡村旅游业构成了一定程度的竞争。来自厦门本市的就不少,例如在岛内的思明区,位于环岛路上有几个草莓自摘休闲点。最出名的草莓自摘休闲点位于环岛路台湾民俗村的附近,这个草莓自摘休点已经有十几年的经营历史,不少厦门本地人都知道,并且还亲身参与过草莓自摘活动。在海沧区,发展规模最大的是天竺山庄,经营内容为观光果蔬园,并提供餐饮服务以及垂钓等休闲娱乐项目,在翔安区,鳄鱼屿附近的海上田园休闲渔排,是厦门第一个带有都市休闲性质的渔业项目,开通了从厦门本岛五通快艇接送游客的线路,是乡村旅游新的亮点。其他城市的,例如漳州已经建成的漳浦观光休闲农业区是一个占地133.3公顷的大型观光休闲农业区,集观光、旅游、生态休闲和茶文化传播为一体,漳州市与厦门仅隔着海,从厦门到漳州也仅要一个小时的车程,现在漳州与厦门的动车开通两地车程仅要20分钟,始建因此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周边的地区、城市参加乡村旅游[6]。

3.4厦门市同安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选择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S(内部优势)大于W(内部劣势),0(外部优势),大予T(外部劣势),同安区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拥有强大的内部优势,而且外部又有众多机会,即同安区乡村旅游的内外部条件根据SWOT的战略分析,宜采用SO对策,即发展型战略,努力使得这两种因

素趋于最大,抓住机会,利用优势发展。

4.厦门市同安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4.1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规范管理,增强农民的服务意识,维护景区形象

发展乡村旅游既符合经营农产的根本利益,顺应城市居民休闲旅游需求的形势,又符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区和乡镇政府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导作用可体现在:

第一,可以采取如加大投入,安排资金用于重点乡村旅游项目规划、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市场宣传促销等的措施以扶持乡村旅游发展。

第二,工商、税务、卫生、公安消防等部门可以采取简化乡村旅游项目有关证照的申办手续,依法办理有关证照对经营者提供优质服务,严格执行统一规定的收费标准等措施。

第三,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项目、生态农业发展项目等可以适当地向乡村旅游业发展区域倾斜。

第四,可以通过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纳入相关的就业培训体系,给予适当地优惠,以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规范水平。

第五,鼓励农民采取集资入股,产权入股或以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为龙头,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组建乡村旅游开发公司或合作社。

4.2合理规划,科学选址

通过规划,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和农耕文化,可以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规律,形成主题明确,特色鲜明,增强吸引力,防止出现旅游项目雷同,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在规划时,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以莲花、汀溪、竹坝等区域为重点,以综合利用为基本,防止一哄而上,无序开发。制定具体规划时,要全面了解规划区域的可资利用的景点情况,按景点功能合理地确定旅游群体区。选择开发点时,以旅游群体区为基点,按就近原则选择条件较好的村落作为基地服务区[7]。

4.3横向纵向并举,充分挖掘特色旅游元素

以著名的乡村旅游示范点五峰村为例,横向方便,从核心景区德安古堡入手深度挖掘,新建了连环画展示长廊,儿童游乐场,湿地景观等,推出有地方特色的闽南婚俗表演《五峰出嘉腊》,并完善农家住宿、农家餐饮等配合,纵向方便,策划建设农家乐体验区,推出磨豆腐,陶吧等项目,建设了乌石岩健身区,荷花池休闲区,推出荷池垂钓,登山健身等项目。同安区在今后的乡村旅游项目的规划开发中,需突出乡村的自然风景和闽南特色的民俗风情,表现出别具一格的乡土气息,须尽量避免商业化、城市化的气味过重,充分利用闽南的文史资源,民俗艺术,把闽南风俗、古迹史话、传说结合起来,以提升形成旅游的品位。

4.4完善础设施条件

加强乡村旅游公共设施与食宿设施的建设。第一,解决交通问题,与交通部门合作,开辟旅游专线,为城市市民游客出游提供方便。第二,加强食宿建设,提高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的卫生标准,注意厨房、餐具、卧室、浴室、厕所、水池及公共娱乐场所的卫生状况,定期进行消毒处理。第三,进一步完善水电设施,饮水源清洁、干净,供水设施到位并符合卫生标准:第四,乡村改造、建设规划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完善农村道路规划,改善农村环境,在保护历史民俗民舍的同时,兴建体现乡村特色的新民舍,给予游客更多的观光场所。

4.5注重宣传,扩大影响,加强市场开发

乡村旅游属于新兴旅游产品,要有大的发展和好的收益就必须重视对外的宣传工作。不少市民没参加过乡村旅游的原因是不知道附近地区有哪些乡村旅游项目,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市民们都知道乡村旅游项目并且加入到乡村旅游旅游的队伍中来。乡村旅游的游客主要来自城市,同安区发展乡村旅游需注意巩固城市居民的客源,另外,学生市场是不容忽视的乡村旅游的旅游群体,现在城市里的孩子都不懂农事,在参加休闲农业体验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体验农耕、了解农民生活,还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因此,可以加强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让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具有教育意义的高新农业技术示范教育园或者是让学生们直接参与耕作园地。再则,现在私家车越来越多,游客出行也越来越方便,开发广东、浙江、江苏、江西、上海和省内周边城市的自驾车游客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瑞花,张兵,尹弘.国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3):

[2]吴方卫,振华.农业产业化主导产品或主导企业选择的原则浅探[J].农业技术济,1998(5):

[3]汪艳,徐勇.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J].农业经济问题,1996(12):31—33.

[4]郑承庆,吴声怡.福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11—13

[5]王学峰.休闲都市的特征及构建途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

[6]罗名义.现代旅游经济学[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第四版),2008 袁亚忠.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J].科技与管理,2007,9(3):卜3.

[7]刘建平,曹学文.我国城市化与休闲游憩业发展的互动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 (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