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黄檗希运禅师说

黄檗希运禅师说

黄檗希运禅师说
黄檗希运禅师说

黄檗希运禅师在《传法心要》里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菩提。即此本源清净心,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遍十方世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此本源清净心,常觉明遍照,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大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虚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故学道人惟认见闻觉知为动作,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但莫于见闻觉知上起见解,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不著,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到这时节,生死罪业,是解脱海,见闻觉知,是真如性。六祖大鉴禅师偈云: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这是何等透彻的见地。悟之,证之。

——转自陈全林博客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唐裴休集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亦空万缘俱寂。如大日轮升虚空中。光明照曜净无纤埃。证之者无新旧无浅深。说之者不立义解不立宗主。不开户牖直下便是。动念即乖。然后为本佛。故其言简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四方学徒望山而趋。睹相而悟。往来海众常千余人。予会昌二年廉于钟陵。自山迎至州。憩龙兴寺。旦夕问道。大中二年廉于宛陵。复去礼迎至所部。安居开元寺。旦夕受法。退而纪之。十得一二。佩为心印不敢发扬。今恐入神精义不闻于未来。遂出之授门下僧大舟法建。归旧山之广唐寺。问长老法众。与往日常所亲闻。同异如何也。 唐大中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序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纵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著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著相。无始已来无著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著相故。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即心是佛。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望崖而退。例皆广求知见。所以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文殊当理。普贤当行。理者真空无碍之理。行者离相无尽之行。观音当大慈。势至当大智。维摩者净名也。净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异。故号净名。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不离一心悟之即是。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著相取境。皆与道背。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此心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然证此心有迟疾。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

禅宗对艺术的影响

[摘要]禅宗与中国传统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的“自性论”、“于相而离相”等主张对中国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令“以意为主”的艺术理论走向了成熟和完善,而且致使“意境”这一审美范畴的产生,从而赋予中国传统艺术以独特的特征和意韵。 [关键词]禅宗;中国传统艺术;诗歌;绘画 一、禅宗的定义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 (图一),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 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 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 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 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禅宗祖师会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以求达到这种境界,这又称开悟。其核心思想为:“不 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 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 真正认识自我。 二、禅宗与“以意为主”的艺术思想 图一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像,日本白隐慧鹤 佛教自从传入中国就不断地吸收儒、道思想而进行着汉化的过程,到了唐朝中期产生了禅宗。虽然人在尘世中,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但只要去除杂念就可以让心灵处于空灵清澈的状态,达到“自心”“自性”的彻悟,一旦达到本心的自悟,则“行住坐卧,无非是道,纵横自在,无非是法”,“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自性论”的提出使“心”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瞬间顿悟中去发现“自心”,进入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这种思想对同时期乃至以后的艺术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唐宋时期如王维、宋之问、苏轼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学、绘画的集大成者,使其对内心情感的表现成为主要的创作准则。 三、禅宗对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响 早在初唐,宋之问被贬衡阳就曾到韶州参拜禅宗六祖慧能,有《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一

读黄檗《传心法要》书后(能藏)

读黄檗《传心法要》书后(能藏) 读黄檗《传心法要》书后 能藏 闽南佛学 禅是在生活中当下体悟我人本来面目的一种活泼泼的智慧。蝉宗讲究“活泼泼地”,就是解粘去缚,对任何东西都不可执著。 一、由真起妄 黄檗的弹法首先建立“一心”,用心佛众生平等平等,丝毫没有一点差别,来显示心体的相貌。妄虽依真心而起,但它是无体的,是无根的,是虚幻假象的。要追逐它也迫不着,捉拿它也拿不到。对妄心无体,《楞严经》、《金刚经》都有不同的解释。《楞严经》是就空间说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金刚经》是就时间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二部经的共同点,都说妄心无体,妄心无处,认识到妄心无体,真心当下显露。我人的心体虽在万缘俱寂当中,却具有森罗万象诸法的生起的功能,一者诸佛菩萨,繁兴大用,大慈大愿,建立佛国,庄严国土,接引一切众生。二者众生迷妄为真,失本真心,心外求法,起惑

造业,六道升沉不已。 二、迷妄为真 凡夫由真起妄,把妄当真,妄虽是无体的,但其力量很强,有轮回的作用,也有转凡成圣的功能,想当初妄心炽盛,几十年挥指一瞬间。妄的作用,不能否定,做好的事愉快做坏的事满身大汗.没有妄想时,一心是一佛果。有妄想时,一心是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佛果。要不以心生心,则心心人空,念念归静,从一佛果,至一切佛果。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净,念念归动,从—地狱,历—切地狱,若—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也无天堂地狱.百丈禅师的不落因果,不昧因果,正是阐明此理.黄檗告诉我人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且都是本具的如来,不加修证的。一心本无名字可取,它如同虚空—样,无处不遍的,因为众生无始以来妄习成性,执有、执无,执大,执小。执你,执我,执名执义,只要有一个名言概念的出现,便有一个实体存在,不知以虚妄攀心,去缘无生无减的法体,那根本是不可能的.如说.耳能观色,那是毫无相干的,黄檗老婆心切,为了显示一心的体相,又用木云比喻,内如枯木不被七情六欲所动,夕恤虚空不被生减诸法所障.告诉人们不要心驰外境,皆属虚幻不实,一心为真实。如能无心,外境即非存,就象我们吃饭时,忽然想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一卷。唐·裴休编。又作《黄檗禅师传心法要》、《黄檗传心法要》、《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断际心要》。系集录唐·黄檗希运禅师于洪州钟陵龙兴寺说法之要旨,于大中十一年(857)付序成书。卷首有裴休所作之序文,其次收录黄 壹

檗希运禅师前后三次之说法、答弟子问之六段说法、简短之上堂语及三段问答等。 此外,裴休所集希运禅师之语录,除本书外,尚有《黄檗山断际禅师宛陵录》一卷,系由裴休与黄檗之问答十五段,及上堂语一段所组成,内容为对在家居士所阐示之禅门要谛,其中包含颇为高深之教理与思想,故被视为是理解黄檗禅风之重要资料。其与《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合称为 贰

《传心法要》,一并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佛百]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 叁

体亦空万缘俱寂。如大日轮升虚空中。光明照曜净无纤埃。证之者无新旧无浅深。说之者不立义解不立宗主。不开户牖直下便是。动念即乖。然后为本佛。故其言简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四方学徒望山而趋。睹相而悟。往来海众常千余人。予会昌二年廉于钟陵。自山迎至州。憩龙兴寺。旦夕问道。大中二年廉于宛陵。复去礼迎至所部。安居开元寺。旦夕受法。退而纪之。十得一二。佩为心印不敢发扬。今恐入神精义不闻于未来。 肆

遂出之授门下僧大舟法建。归旧山之广唐寺。问长老法众。与往日常所亲闻。同异如何也。 唐大中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序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 伍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亦空万缘俱寂。如大日轮升虚空中。光明照曜净无纤埃。证之者无新旧无浅深。说之者不立义解不立宗主。不开户牖直下便是。动念即乖。然后为本佛。故其言简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四方学徒望山而趋。睹相而悟。往来海众常千余人。予会昌二年廉于钟陵。自山迎至州。憩龙兴寺。旦夕问道。大中二年廉于宛陵。复去礼迎至所部。安居开元寺。旦夕受法。退而纪之。十得一二。佩为心印不敢发扬。今恐入神精义不闻于未来。遂出之授门下僧大舟法建。归旧山之广唐寺。问长老法众。与往日常所亲闻。同异如何也 唐大中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序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纵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着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已来无著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着相故。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即心是佛。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望崖而退。例皆广求知见。所以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文殊当理。普贤当行。理者真空无碍 之理。行者离相无尽之行。观音当大慈。势至当大智。维摩者净名也。净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异。故号净名。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不离一心悟之即是。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着相取境。皆与道背。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

悟道诗

悟道诗 一、唐.寒山《寒山诗》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心中无一事,水清众兽现。 心若不妄起,永劫无改变;若能如是知,是知无背面。 寒山,居浙江天台始丰县西四十公里的寒岩幽窟中,因不详其姓氏,故以“寒山”称之,又称寒山子或贫子。寒山常至国清寺,有僧名拾得,与寒山交友。传说其为文殊菩萨之化身,与丰干(弥陀化身)、拾得(普贤化身)号称“三圣”。又以三者皆隐栖天台山国清寺,故亦称“国清三隐”。 二、唐.庞蕴《联灯会要》卷六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 庞蕴(?——八○八),唐代著名在家禅者。字道玄。世称庞居士、庞翁。湖南衡阳人。曾参谒石头希迁,颇有领悟。与丹霞天然、药山惟俨、齐峰、百灵、松山、大梅法常、洛浦、仰山等禅林硕德频相往来。后参礼马祖道一,于言下领旨,顿悟玄机。元和年间,偕家人躬耕于鹿门山下,其妻、子均因之彻悟。遗有《庞居士语录》。 三、唐.大梅法常《景德传灯录》卷七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法常大师(七五二——八三九),唐代僧。湖北襄阳人。师志于禅,初于马祖道一处参学。后隐于大梅山(浙江鄞县)静修。一日,一僧奉马祖之令,至大梅山对师道:“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云:“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马祖闻之而谓:“梅子熟也!”自此法誉大彰,学人四至。 四、唐.黄檗希运《宛陵录》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希运(?——八五○),唐代僧。福州闽县人。幼出家于洪州黄檗山,聪慧利达,学通内外,人称黄檗希运。相貌殊异,额肉隆起如珠。至洪州谒百丈怀海,得百丈所传心印。后于黄檗山鼓吹直指单传的心要,时河东节度使裴休镇宛陵,建寺,迎请说法。门下有临济义玄、睦州道踪等十数人。所述有《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广行于世。 五、唐.香严智闲《景德传灯录》卷十一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治;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黄檗传心法要

黄檗传心法要(上) (注:檗bò 木名。也写作:蘗、檘。著名的“黄檗禅师”,常被误写做“黄蘖禅师”。) 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卷上】 唐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亦空,万缘俱寂,如大日轮升虚空中,光明照耀,净无纤埃。证之者无新旧,无浅深。说之者不立义解,不立宗主,不开户牖,直下便是,运念即乖,然后为本佛。故其言简,其理直,其道峻,其行孤。四方学徒望山而趋,睹相而悟。往来海众,常千余人。予会昌二年廉于锺陵,自山迎至州,憇龙兴寺,旦夕问道。大中二年,廉于宛陵,复去礼迎至所部,安居开元寺,旦夕受法,退而纪之。十得一二,佩为心印,不敢发扬。今恐入神精义不闻于未来,遂出之。授门下僧太舟法建,归旧山之广唐寺,问长老法众:与往日常所亲闻,同异何如也?时唐大中十一年十月初八日序。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踪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灭。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着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以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着相故。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即心是佛。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望崖而退。例皆广求知见,所以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文殊当理,普贤当行,理者真空无碍之理,行者离相无尽之行。观音当大慈,势至当大智,维摩者净名也,净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异,故号净名。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不离一心,悟之即是。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着相取境,皆与道背。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此心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