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大机制给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六大机制给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六大机制给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全球重要生态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凝聚了江西全省人民的智慧与希望,对江西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检察机关应当立足检察职能,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以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谋划,主动作为。通过构建六项工作机制,全面强化对环境资源的司法保护,为保障鄱阳湖经济区建设,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一、服务生态经济区建设,构建打击破坏法制环境和生态环境案件的长效机制

安全稳定的法制环境和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安居才能乐业。检察机关要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就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一是始终把抢劫、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抢夺、盗窃等多发性侵财性犯罪及黑恶势力犯罪作为打击重点,切实保障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维护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严厉打击“市霸”、“水霸”、“路霸”、“沙霸”、“渔霸”等行业领域内欺压同行、强买强卖、寻衅滋事、称霸市场、制假售假等严重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有力维护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严厉打击造成环境污

染、严重破坏森林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捕猎、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案件,保护湖区的青山绿水,使人民能够呼吸新鲜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享受灿烂的阳光。努力为湖区群众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绿色环保的人居环境。

二、促进生态经济区建设,构建严惩破坏生态环境渎职犯罪机制

土地、矿产、林业、水源等领域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案件之所以屡禁不止,与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甚至徇私舞弊、官商勾结、钱权交易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要治理一个地方的环境,必须双拳出击,既要严厉打击惩治破坏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又要严厉打击背后放任、支持、纵容这些违法活动的失职渎职犯罪行为。当前破坏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渎职犯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案,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案,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案,环境监管失职案;二是土地资源、煤炭和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电力资源、城市建设规划及房地产开发、道路交通建设与管理和环境监管活动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导致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渎职犯罪案件;三是森林资源、水资源管理以及环境治理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或造成专项资金流失,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案件;四是重

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案所涉及的渎职犯罪案件;五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帮助破坏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案,以及所涉徇私舞弊案。检察机关应当依法从严打击上述危害能源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失职渎职犯罪案件,给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戴上一个“紧箍咒”,给生态环境撑起“保护伞”。

三、关注生态经济区建设,构建检察机关内部协作机制

检察机关要加强内部协作配合,自侦、侦监、公诉、民行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形成检察机关内部协作机制。一是自侦部门在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时,要注意审查涉嫌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渎职犯罪,对需要数罪并罚的,要依法予以查清,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追究;二是侦监部门和公诉部门在审查破坏能源资源普通刑事犯罪案件时,注意审查涉嫌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渎职犯罪,对涉及渎职犯罪的,要移送自侦部门立案侦查;三是民行部门在立案审查民事、行政案件时,如发现有涉及到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渎职犯罪,对涉及渎职犯罪的,要移送自侦部门立案侦查;四是侦监和公诉部门加强对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渎职犯罪案件的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工作,及时介入侦查,对侦查取证方向,收集、固定证据及有关程序问题向侦查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侦查部门要协助做好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工作,提高办案效率,保证案件质量。五是检察机关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将破坏环境资源案件作为立案监督的重点,抽调干警深入到乡镇、农场、公安派出所、林业、农

业、环保、国土等部门进行调查走访、调查和查阅案卷,依法监督纠正公安机关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等问题。

四、策应生态经济区建设,构建多部门联动机制

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加强与司法、行政执法部门的配合,构建多部门联动机制。破坏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渎职犯罪的专业性、隐蔽性、复杂性强,查证难度大。专业性表现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标准、要求不一样,各种指标的专业性、技术性非常强,如果检察机关办案人员不了解、不掌握,查处就有一定困难。隐蔽性表现在国家机关人员渎职失职犯罪,经常是造成严重后果时,检察机关才能知道。复杂性表现在各个地区、各种行业、不同领域破坏环境的表现形式不同,导致职务犯罪的表现形式不一样。因此,检察机关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和协作,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要虚心向有关部门和专家学习请教,了解、熟悉、掌握相关系统、领域和行业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对办案中遇到的专业性、技术性强的问题,要主动请求有关部门和专家释疑解惑。要加强有关部门的密切联系,实行上下一体、区域联动、指挥有力、协调高效的侦查办案一体化工作方式。要与有关部门建立相关行政调查案件的通报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部门调查处理的破坏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案件情况,发现涉嫌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的,商请有关部门及时移送。对严重破坏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案件,要及时介入行政调查,把行政调查和检察调查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步进行,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

五、聚焦生态经济区建设,构建生态环境保护预警宣传机制

加强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犯罪预防,积极开展事前预防、同步预防,防患于未然。一是关注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事前预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将引入很多投资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也必将引入大量资金,检察机关应特别关注这些项目中招投标等犯罪易发环节,主动介入政府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加强对投资资金的监督,进行同步预防、跟踪预防、跟踪监督,及时发现漏洞,从源头上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保障资金的有效利用和项目的顺利进行。二是通过办案,善用检察建议。检察机关通过办理破坏环境资源刑事和职务犯罪案件,积极探寻案件背后存在问题的症结,认真分析典型个案和多起类似案件的犯罪规律、特点和原因及对策,有针对性地向有关政府职能部门提出预防犯罪、完善管理措施的检察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建立规章制度,堵塞漏洞,完善防范机制。三是深入开展预防宣传和警示教育。深入国土、环境资源管理、农垦、林业等重点环境监管执法部门举办法制讲座,开展法制警示教育,进行法律知识辅导,帮助整章建制堵塞漏洞,促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预防渎职失职犯罪。同时,深入农村、乡镇、街道、企业,利用新闻媒体、法制讲座、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倡议广大公民争做生态意识的倡导者、生态文明的实践者、生态建设的推动者、生态建设的监督者。四是结合检察业务开

展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法律政策研究、工作研究和社会动态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和意见。

六、围绕生态经济区建设,构建舆情应对和矛盾化解机制

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在征地拆迁、移民补偿、环境污染、安全生产、涉农利益等环节,必将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和纠纷,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要求检察机关更加重视社会矛盾的化解工作,提高化解矛盾能力,做好舆情应对与引导,通过各项矛盾化解工作,将利益协调、矛盾调处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始终,力争做到案结事了。一是加强源头治理,有效防范矛盾。在检察工作中,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努力把危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每一起案件办成实体公正、程序合法的“铁案”,让涉案各方心服口服,从源头上减少因执法不当、方式不对、工作不细而激发矛盾或者引发新的矛盾。要强化执法办案风险意识,对可能引发的不稳定因素进行风险评估,超前做好应对防范工作,防止引发涉检信访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二是当好政策宣传者,有效减少矛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过程中,有许多群众往往是因为对省委、省政府有关翻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文件精神不理解、不了解而引发矛盾。因此,检察机关要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的文件精神,利用日常接待工作、定期送法下乡和执法办案的机会向群众宣传和讲解省委、省政府的相关政策,强化群众服从大局、依法反映诉求、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最大

限度取得湖区群众的支持,减少社会矛盾。三要妥善处理涉检信访,有效解决矛盾。要不断创新便民信访方式、畅通信访渠道、广泛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引导湖区群众有序表达诉求。对已经出现的社会矛盾,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做好矛盾纠纷防激化工作,使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述 日期:2010-02-03 | 保护视力色: 名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亦称: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简称:“环鄱地区”、“环鄱区”、“环鄱”或“鄱区” 对应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 一、区域范围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鄱阳湖又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8个县市区

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九江县、彭泽县、德安县、星子县、永修县、湖口县、都昌县、武宁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东乡县;浮梁县;余江县;新干县 瑞昌市;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乐平市;贵溪市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浔阳区、庐山区;珠山区、昌江区;月湖区;临川区;渝水区 共青城 二、区域定位 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 是: 1.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2.建设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 3.加快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带动区 4.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三、战略目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近期为2009年至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2009年—2015年的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到2015年实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率先在欠发达地区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到2020年,构建

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江西经济发展的影响

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江西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加快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国务院指出,要把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重大举措,促进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推动这一地区科学发展。国务院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关键词:保护生态崛起新模式可持续发展协调统一 经济发展形势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增强的良好态势,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区域发展的活力和主动性显著提高,重点地区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我们要继续切实采取措施,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西部地区要通过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实行重点开发;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加强植被保护;要支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支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及其他有优势的产业;要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推进人才开发和科技创新。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粮食基地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商品率和附加值;要积极建设先进装备、石化、汽车、船舶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发展高技术产业。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连南

关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化工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关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化工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生态化工研究室卢琴芳) 为积极策应江西省委省政府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8月18日至20日,由九江市政协与我校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环鄱阳湖区域生态经济专题调研工作,校长(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甘筱青博士、市政协副主席(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陶春元教授率部分鄱阳湖生态研究中心各研究室成员及相关人员20余名赴星子县、永修县、湖口县进行实地调研考察。 在各县政府、县政协的热情接待与陪同下,调研人员实地考察了星子县的鄱阳湖水文监测站和鄱阳湖沙滩旅游项目、永修县的星火工业园和吴城候鸟保护区及水质监测站,湖口县的金砂湾工业园和南北湾水产场,沿途看到了热火朝天的工业园区、美丽的候鸟保护区、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清洁的鄱阳湖水面,感受到振奋和鼓舞,激发了研究人员参与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信心和决心。现将化工方面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化工产业的现状与差距 (一)化工产业规模及布局 近几年,环湖各县(区)依托工业园区,工业经济得到有效发展,工业经济总量增长显著,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化学工业发展陆续增强,如永修县是九江市工业发展的强县,其星火工业园有产能和规模排名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星火有机硅厂和世界500强的美国卡博特公司,依托30万吨有机硅产能扩张,有机硅下游产品的开发得以加速,其落户的下游企业逐年增加,续建107硅橡胶项目,氯磺化聚乙烯等项目,迅速作大作强有机硅工业城;湖口县是九江市工业发展最快的县区,其金砂湾工业园内的化工化纤已成园区内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后劲十足,如已有硫酸生产企业中伟科技公司、硫氢化钠生产企业乔旭公司等,在建或将建的有投资30亿元30万吨粘胶纤维项目、投资15亿元20万吨烧碱项目,投资12亿元240万吨的焦炭项目、投资10亿元的精细化工项目。从其他调研资料表明,庐山区的循环经济生物化工、氟化工生产线等项目已动工建设,德安县的港华氧化钙等项目正在建设,共青开发区的建筑外墙保湿材料项目、高性能环保材料项目正在推进,这些项目都促成环湖化工产业带快速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简介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简介 一、概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区域范围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境内,古称彭蠡,《尚书·禹贡》有“彭蠡既潴,阳鸟攸居”之说,又有彭蠡湖、彭蠡泽、彭泽、彭湖、扬澜、宫亭湖等多种称谓。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35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阳湖水系流域

面积16.22万km2,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6.3%。鄱阳湖是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世界六大湿地之一,也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集名山(庐山)、名水(长江)、名湖于一体,其生态环境之美,为世界所罕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鄱阳湖又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年均入江水量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8个县市区

鄱阳湖生态区现状及建设调查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鄱阳湖生态区现状及建设调查 鄱阳湖是我们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在我国四大淡水湖中,鄱阳湖是没有富营养化、水质一流的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更是江西的母亲湖,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任务,也是我们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崇高使命。省委书记苏荣调到江西不久就亲自调研,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提出了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鄱阳湖经济生态区的构想,它的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的是实行科学发展、绿色崛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是80年代开始省委省政府实行的山江湖工程的延续和拓展,是江西新世纪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的创新和发展。 调查经过:利用暑期时间到鄱阳湖当地进行调查。 调查总结与解决对策: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化进程与发展现状 首先, 从城市化进程看, 建国五十八年来, 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从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 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 采取严格的限制人口迁移政策, 加上上山下乡、围湖造田政策, 致使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进程非常缓慢。这30 年间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水平一直在15%左右徘徊, 1952 年环鄱阳湖地区的城镇人口约占该地区总人口9.7%, 到1982 年环鄱阳湖地区的城镇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18.3%, 30 年只提高8.6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29个百分点。二是改革开放特别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 至江西工业化初期, 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 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进程有了较大的发展,到1996 年环鄱阳湖地区城镇人口已占该地区人口26.5%, 14 年增加8.2 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提高0.59 个百分点。三是从1997 年至现在, 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期, 到2007 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2%, 11 年间增加15.5 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41 个百分点。 其次, 从城市化水平看, 环鄱阳湖地区有国土面积 5.32 万平方公里, 有 6 个设区市和4 个县级市, 城市空间密度低于中部省份水平。目前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4.9%, 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56%,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已达80%以上。一般认为, 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上进入加速阶段, 可见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水平尚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第三, 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看, 根据世界城市化历程的一般经验, 当人均GDP 为300 美元时, 城市化水平为25%; 人均GDP 达到600 美元时, 城市化水平应达40%左右; 人均GDP达到1200 美元时, 城市化水平应超过50%, 人均GDP 达到5000美元时, 城市化水平应超过70%, 2007 年环鄱阳湖地区人均GDP为1500 美元。由此看来环鄱阳湖地区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潜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修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修复 一.调查背景 地球表面43%的土地分布在干旱地区,110多个国家受土地荒漠化之害,全世界每年为此造成的损失420亿美元之巨。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是面积大、分布广。据国家林业局第二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截止2005年底,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841个县(旗)。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是我国主要沙源地,南方沿江、河、海也有零星沙地分布。全国流动沙丘面积42.72万平方公里,固定及半固定沙地46.30万平方公里,戈壁及风蚀劣地71.14万平方公里,其他14.14万平方公里。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长约4500公里、宽约600公里的风沙带危害北方大部分地区。二是扩展速度快,发展态势严峻。据动态观测,70年代,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每年1560平方公里,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90年代达2460平方公里,21世纪初达到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 二.调查目的 为了让人们意识到土地沙漠化带来的危害和后果,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了响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也为帮助青年学生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本质内涵,把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南昌工程学院的志愿者们在隶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厚田沙漠风景区开展了以“倡导生态旅游,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实地调查活动。三.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厚田沙漠的形成的原因 由于厚田沙漠位置处于北纬28°30′,东经115°50′附近,东距海约500公里。主要分布于赣江下游西岸河漫滩及一、二级阶地上,分布范围南北长约12公里,东西宽2~4公里。原为赣江古河床,后来赣江河道东移,河流下切,露出水面,成为赣江西岸的河漫滩和一、二级阶梯。古代曾经森林茂盛,为亚热带常绿林,距今1万~7000年以来,由于滥牧、滥伐、滥垦和战争原因,沙地表面粘结层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下面粗沙出露,处于裸露流动状态,在强烈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 告 ——以江西省乐平市乐港镇谢家村蔬菜种植业发展为例 党十七大精神提出,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生态文明。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平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38个县(市、区)之一,1992年9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属江西省计划单列市。是江西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全国有名的“江南菜乡”,素有赣东北“聚宝盆”之美称。乐港镇位于乐平市西南郊,西邻波阳县,南靠万年县。2007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82800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154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530元。乐港镇是国家定点无公害万亩蔬菜基地,常年反季节各类蔬菜销往全国各地,随着蔬菜基地的建成和钢架式大棚的普及,蔬菜年总量达22万吨,总产值2.8亿元;铁路皖赣线及公路田乐线、老206国道、乐安江河流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境内有丰富的煤炭、海泡石、铁矿石、石灰石等资源。因此,我下定决心开展对乐平市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结合乐平市乐港镇里汪、余家、大路边等村,深入分析谢家村蔬菜种植业的发展现状。 一、谢家村蔬菜种植业发展现状 1、蔬菜品种多、产量大、销路广。谢家村人口约1780人,谢家村地少人多,耕 地面积约600亩,常年种植反季节蔬菜,品种优良,其中大量培植特色蔬菜,如:辣椒,茄子(图1)。谢家村所产蔬菜商品率高达90%以上,除市内供求,远销广东、上海、深圳等地及鄱阳、德兴、九江等周边地区。2005年至2009年全村蔬菜平均年产量为约2200吨,以 4.3%的年增长率飙升。 图1:蔬菜按季节分类 四季蔬菜茄子、辣椒、豆萁、川香、青 菜、四季葱,韭菜等 双季蔬菜东北豆、莴苣等 单季蔬菜地瓜、冬瓜、黄瓜、西湖、苦 瓜、韭菜花、大白菜、花菜等 2、家庭经营为主,农业基础好,政府支持力度大。蔬菜种植过程中,以家庭经 营为主,使用少量农药,大量有机肥、农家肥。以传统经验为依据,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种植经验属时代累积型,代代相传。2008年下旬被列为新农村建设区之一,政府出台大量积极有效的扶持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鼓励种植大棚蔬

第2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状分析

第2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发展条件分析 2.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概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范围包括南昌、鹰潭、景德镇3市所辖县(市、区),以及宜春、九江、新余、上饶、抚州、吉安市的所辖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其中包含6个地级城市,6个县级市,19个县,共494个镇组成的城镇体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条件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行政区划以及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城镇 总人口 (万 城镇人口 (万人) 镇(个 数) GDP(万 元) 财政收 入(万 城市化 水(﹪) 建城 区面 总面积 景德镇市45.79 37.02 5 196.07 15.14 80.85 72.84 423 九江市63.8 47.43 8 390.32 12.88 74.34 89.47 598 新余市92.24 32.86 28 403.94 25.7 35.62 50.5 1789 鹰潭市22.23 14.24 2 65.63 7.27 64.06 23.68 137 抚州市111.11 32.84 27 171.25 5.34 29.56 47.8 2122 南昌县97 23.29 16 255.51 23.96 24.01 30 1683.6 新建县71.5 16.2 19 148.35 9.22 22.66 26 2338 安义县27.7 7.6 10 45.62 2.83 27.44 6.55 665.4 进贤县81.4 14.1 21 148.11 5.41 17.32 25 19552 浮梁县28.3 3.6 17 49.02 3.62 12.72 5.8 2850.8 乐平市86.1 19.4 16 121.95 10.11 22.53 16.7 1982.8 九江县32.3 5.1 11 37.61 3.82 15.79 13.4 873 武宁县37.3 7.3 19 42.26 4 19.57 12 3506.6 永修县37.8 9.4 15 54.34 5.72 24.87 16 2035 德安县23.1 11.8 13 27.4 3.16 51.08 15 863 星子县27.7 4.6 10 22.73 2.6 16.61 7.2 719 都昌县79.6 11 24 36.05 3.23 13.82 10 1988 湖口县28.9 7 12 48.25 6.02 24.22 11.3 669.3 彭泽县37.1 6.6 13 31.09 3.15 17.79 7.44 1542 瑞昌县44.5 11.1 16 52.11 6.35 24.94 14 1423 余江县37.6 7.5 11 32.9 5.07 19.95 10.5 937 贵溪市59.5 16.2 18 154.83 19.01 27.23 20.6 2486 新干县32.1 7 13 43.51 4.54 21.81 13 1252 丰城市136.1 33.9 27 200.45 12.09 24.91 36.8 284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2010-02-22 06:01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九年十二月 前言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同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在未来发展中,鄱阳湖地区既肩负着保护“一湖清水”的重大使命,又承载着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为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我国大江大湖区域综合开发提供良好示范,特编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8亿元,年末总人口2006.6万人。 本规划是指导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09年至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发展背景 第一节现实基础 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节器,年均入江水量达1450亿立方米,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水质长年保持在Ⅲ类以上,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拥有丰富的鱼类、鸟类等物种资源,是全球95%以上的越冬白鹤栖息地,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鄱阳湖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鄱阳湖地区位于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的交汇点,是连接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毗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该区域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是中部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现状及对策建议_周照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现状及对策建议 周照华 陈 凯 收稿日期:2009-01-09 作者简介:周照华(1954- ),男,高级政工师,九江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党组书记。 (九江市环境保护局 江西九江 332000) 摘要:在江西省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背景下,文章对鄱阳湖九江区 域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现状;环境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X 3211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80(2009)03-0080-(04)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具吞吐型通江湖泊和季节性湖泊特点,在长江流域发挥了重要的水位调蓄作用。鄱阳湖60%以上水域位于九江市境内,九江下辖的都昌、湖口、星子、永修、共青、庐山区、德安等7个县区滨湖(简称滨湖7县区),因此鄱阳湖九江区域的环境现状、变化趋势、存在环境问题等相对于整个鄱阳湖区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构想背景下,通过开展对鄱阳湖九江区域的环境现状及对策建议的研究,笔者希望能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一点积极探索。1 鄱阳湖九江区域环境现状111水环境11111现状评价 根据近5年(2003~2007)鄱阳湖九江水域2个监测点位的水质监测数据和平均综合污染指数 系统分析,水质均达到Ⅲ类水体水质标准。监测数据除07年没有污染物超标外,其余年份总磷、总氮均出现超标现象,鄱阳湖水质呈现有机污染特征。 污染分担率分析显示,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占总负荷的78114%,其它污染物占21187%。 富营养化分析显示,水体为中营养状态。水质总体分析结果:鄱阳湖九江区域水质状况良好,达到Ⅲ类水体水质标准,湖区水体富营 养化程度为中营养状态。11112污染源分析 采用最近一次鄱阳湖九江区域污染源调查工作中的数据和计算成果进行污染源分析。结果显示:滨湖7县区排入鄱阳湖的主要污染物COD 排放总量为19775吨/年,其中工业源为5044吨/年,城镇生活源为3048吨/年,非点源为11683吨/年(占59%)。统计数据说明非点源排放是鄱阳湖九江区域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11113变化趋势 根据近5年(2003~2007)鄱阳湖水质污染指数情况,进行了秩相关系数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九江区域水质污染变化呈不显著上升趋势。 鄱阳湖主要受到有机营养类污染,由于总磷、总氮的过量积聚,水体营养过剩,导致水体水质污染呈不显著上升趋势。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富营养边缘(中营养状态),氮、磷的主要来源为入湖的河流及沿湖周边的非点源、城镇生活源和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其中主要污染物60%以上来自于非点源排放。212空气环境21211现状评价 2007年滨湖7县区环境空气监测数据显示, 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指标均达到二级标准。监测数据分区计算分析显示,环境空气污染最重点是庐山区,环境空气污染最轻点 (总第152期) (Su m N0152) 2009年第3期No,3,2009 九江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ujiang University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解译与实地调研分析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解译与实地调研分析 摘要利用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TM遥感影像进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典型地物生态解译,实地调研解译判读结果的准确性。调研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地、河流、湖泊、水库坑塘、平原水田等典型地物TM影像遥感解译标志相对较明显;高覆盖草地、其他林地在TM影像中易误判。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遥感与GIS;生态调研 国务院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覆盖全省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 当前,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为全球变化研究中关键而迫切的研究课题。由于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连续获取大范围的空间信息,具有空间宏观性,成为最为有效的对地观测技术和信息获取手段。联合国环境署(UNEP)曾启动“土地覆被评价和模拟(LACM)”项目,旨在采用高分辨率影像探测亚全球尺度的土地利用与变化。 因此,本文旨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信息,并实地调研解译判读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实地调研信息数据库。这将为推进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 支撑。 1 研究区和卫星影像概况 1.1 研究区概况 本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研究区范围:南昌市、九江市、新余市、宜春市4个地级市。共涉及9个县(市、区),分别为南昌市市辖区、南昌县、新建县、九江市市辖区、九江县、瑞昌市、新余市市辖区、丰城市、樟树市(见图1)。研究区覆盖国土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土面积的26.95%。 1.2 TM影像概况 TM影像是指美国陆地卫星4~5号专题制图仪(thematic mapper)所获取的多波段扫描影像。有7个波段。影像空间分辨率除热红外波段为120米外,其余均为30米。TM影像能满足有关农、林、水、土、地质、地理、测绘、区域

解读_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_

解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咨询平台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域范围及功能分区 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蓄湖泊和具有世界影响的湿地。以之为核心的生态经济区,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该区以我省约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方案秉承国家主体功能区的理念,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需要,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特征和经济地域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符合实际、特色明显的“两区一带”功能分区,即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 湖体核心保护区。范围为鄱阳湖水体和湿地,以1998年7月30日鄱阳湖最高水位线(吴淞高程湖口水位22.48米)为界线,面积5181平方公里。区域功能是:强化生态功能,禁止开发建设。 滨湖控制开发带。范围为沿湖岸线邻水区域,以最高水位线为界线,原则上向陆地延伸3公里,核定面积3746平方公里。区域功能是:构建生态屏障,严格控制开发。 高效集约发展区。范围为区域其他地区,面积4.22万平方公里。区域功能是:集聚经济人口,高效集约开发。 二、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 重大意义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意义,可以从两个角度把握。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有四个方面的重大意义:有利于探索生 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利于加快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 站在江西角度来看,省委、省政府作出这一重大决策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实现江西加快崛起、赶超进位的有效途径;争取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有利地位的战略抉择。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 发展定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直接反映和决定它在国家区域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中的地位。总结起来讲,就是着力构建“三区一平台”,即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同时,围绕“三区一平台”的总体定位,着力构建“四大支撑体系”、重点打造“十大产业基地”,即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基地。 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 战略目标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针对这项时间长、范围广、任务重的系统工程,规划方案提出要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两个步骤从两个层次设定三个方面的目标。 “两个步骤”:第一步,2009-2015年,为先行先试、强基固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第二步,2016-2020年,为深入推进、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 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水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编制背景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鄱阳湖的保护、治理和开发建设始终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保障人体健康,实现鄱阳湖水质稳定在Ⅲ类,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编制工作。 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推进需要强有力的环境保护体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是我省的第一个国家战略,是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重要蓝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提出了将区域建成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集聚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的目标,势必推动区域跨越式发展,这将对区域环境保护提出新的要求。为有效推进战略实施,正确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我省制定并出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条例》,条例明确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分为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和高效集约发展区,对在整个区域范围内从事影响环境的生产、经营、建设、旅游、科学研究、管理等活动进行了规范,指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按照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高效集约发展区的功能分区,逐步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标准作为重要的环保手段,制定并实施地方标准也是建成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的必要要求。同时,江西省环保“十二五”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专项规划、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等均提出了制定一批地方标

准、提高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实施除磷脱氮改造等要求。 2、近年来鄱阳湖水质和水生态呈现的问题需引起重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近年来,鄱阳湖水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2000年以后,水质下降较为明显。从全年平均水质来看,Ⅰ~Ⅱ类水断面数量呈逐渐下降趋势,Ⅲ类水断面比例波动较大。2000年基本没有劣于Ⅲ类水断面,现状则以Ⅲ~IV类水为主。与此同时,鄱阳湖富营养化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已由中营养进入到轻度富营养化水平。由于人类活动等的干预,湖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明显,湿地生态系统水质净化能力显著削弱。进入21世纪以来,受流域降水偏低、鄱阳湖水系入湖径流量减少、湖区入江水道采砂,以及三峡水库蓄水等多种因素影响,鄱阳湖枯水出现了时间提前、水位偏低、持续时间延长等现象。枯水现象使得鄱阳湖水域面积明显缩小,湿地面积相应减少,水体的纳污能力和环境承载力降低,水质下降明显。2012年鄱阳湖入湖氮磷负荷已经超过湖区水环境容量,其中TN超出29%,TP超出10%,COD Cr环境容量虽然有所剩余,但是盈余量仅为现状的4%。 3、现行环境保护标准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环保需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在保护鄱阳湖水环境,关键在控制入湖污染负荷。据相关研究成果初步统计,目前鄱阳湖主要污染物的入湖污染负荷50%以上来源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由此可见,保护鄱阳湖水质,控污关键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但我国废水污染源除20个特殊行业执行相关行业标准外,其余均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由于该排放标准颁布实施时间距今已有15年多的时间,且是按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随着区域和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间的发展水平、水环境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水环境压力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原有标准已存在一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城市文化

收稿日期:2011-09-13 作者简介:王春平(1984-),男,江西南康市人,南昌社会科学院,硕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 王春平 (南昌社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38) 摘要: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省会城市,南昌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文化软实力。但同时,也存在着城市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整合、文化品牌传播力不足、文化产业未形成聚集效应、文化创意人才缺乏、文化发展生态体制机制尚未健全等制约因素。在新形势下,南昌应挖掘城市文化资源,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应大力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同时全面完善文化发展生态环境,全面促进文化软实力新一轮大跨越大发展。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南昌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23(2011)04-064-05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同时,文化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撑。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相互融合进一步得到强化,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斯勒就曾直言不讳的说:“文化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最后一桶金,谁能挖到这桶金,谁就能主宰二十一世纪。”在某种程度上,以文化、价值观念为主体的“软实力”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发挥程度,这也使得文化力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国际关系竞争中成为了一个关键的要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出了“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1] 的新要求。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一、“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最早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的是美国哈弗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Joseph Nye)教授,1990年,他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论文中提出了“软实力”理论。约瑟夫·奈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从整体上来看,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硬实力”是指处于支配地位各要素总和,包括基本资源、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而“软实力”则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无形影响力,“它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它能使别人自愿的跟随你或遵循你所制定的标准或制度来按你的想法行

关于青云谱区如何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青云谱区如何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调研报 告

关于青云谱区如何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已有 514 次阅读 -8-7 10:59| 根据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江西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西省委、江西省学生联合会等联合下发的通知(赣青联发〔〕 19号),今年暑假,我跟随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来到南昌市青云谱区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在此过程中,我以一名新闻工作者强烈的新闻敏感度,牢牢把握“争当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力军”这一主题,广泛调查了青云谱区城市规划、生态建设、环保交通、低碳经济建设等情况,收集了大量资料和信息,并最终撰写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相关背景 青云谱区位于江西省省会——南昌市区的南部,"在(南昌)城南十五里",因境内的“青云谱道院”而得名。区域面积43.17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人,辖5个街道、1个镇和1个省级工业园区,共48个社区居委会、12个村民委员会。青云谱区是南昌市一个老工业城区,是南昌市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其规模工业经济总量占市工业经济总量达17%左右,在全市县(区)中列第三位。

青云谱区作为南昌市的“南大门”,充分利用国际产业战略性调整和沿海产业“退沿进中”的趋势,以“文化大展示范区,城市繁荣副中心”为目标,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经济总值和增长率以及政务连年位于全市县区前列。 可是,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白炙化,加之能源、环境、生态、土地、资金的制约,青云谱区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增多并趋于复杂。主要表现在:三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运行质量不高;地方财政收入质量较小,抗风险能力不强;城市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城中村改造和非农矛盾比较突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部分群众生活水平不高等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应时而生、顺势而为、前景光明。而青云谱区正是处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内,青云谱区的发展面临着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能否抓住这次机遇,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让青云谱乘势发展,实现“文化发展示范区、城市繁荣副中心”的城市定位,是摆在青云谱区面前的重大的课题。 二、调查方式 1、召开社区居民座谈会。共召开座谈会三次,参加座谈人数45人次。

关于鄱阳湖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华东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 报告 ××× (班级): (学号): 加盖公章: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

关于鄱阳湖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 写在最前: 作为一个鄱阳人,了解自己家乡的发展并为之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借此机会,我写下这份调查报告,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无限浓厚的感情. 一、历史背景 1.国内基础 改革开放已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沿海地区的崛起及腾飞,为我国打开了通向 世界的大门,并在其中取得一席之地.然而,中国要想跻身世界强国之中,且有相当的话语权,就必须使全国各地的经济协调发展,各有特色却又相互促进.在这点,我国的战略计划相当我完美,且又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然而,理论与实际总是有差距的.沿海地区的腾飞与西部的开发确实得 了巨大的成功,各地产业蓬勃发展,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中部的发展却因其地理位置面 临着挑战,鄱阳湖区域亦然。 2.湖泊资源在综合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 近百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河流、湖泊及其流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工业化演进的各个阶段,许多大的江河、湖泊流域都发展成为产业密集带,成为各国现代化的工业发展的轴心和重点地域。最近数十年来,各国又在开发湖泊、开放流域,开辟外向型流域市场,建立繁荣的河流、湖泊流域经济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并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发展成就的取得,归根到底就是对江河、湖泊流域进行有效而合理的开发,因而促进了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3.现实基础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形成区域资源优势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布局、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动共生的操作模式,不仅有利于统筹鄱阳湖和环湖地区的保护与发展,实现“生态立省”与“加快发展”的有机统一,而且有利于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整个江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大致发展过程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规划》。根据该文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是: 1.建设全国大河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 2.建设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彰区 3.加快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带动区 4.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