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吊线、电杆的覆冰强度计算以及强电感应电压 计算

吊线、电杆的覆冰强度计算以及强电感应电压 计算

吊线、电杆的覆冰强度计算以及强电感应电压 计算
吊线、电杆的覆冰强度计算以及强电感应电压 计算

1、吊线(钢绞线)强度要求的计算。

杆路上的吊线会有各式各样的使用方式和应用环境,绝大部分的情况是跨越杆的高度不一样高,跨越吊线呈斜线的方式,下面以斜导线为例作计算的说明。

(1) 斜导线强度的计算:

两端简支(例如单杆支撑)斜向导线如图6-7所示,假定斜导线为小垂度(即垂度f 与跨度l 之比,

10

1

p l f )跨长为l ,均布荷载为q ,两端高差为C ,则其导线长度L 和异线内应S

分别为:

q

图6-7 两端简支斜向单导线计算

两端高差较小(o

15=a ~o

20),即3

1

p

c 时的导线曲线长度为L: l

c l f l L 2382

2+×+= 式6-3-4-4-1

导线的内力S 计算公式为:

222342232228166464161l

fc

l c l fcx l x f l x f l f H S ++?+?+= 式6-3-4-4-2

当导线水平放置时(C=0),导线的内力为:

2

222211618??

?

???++=l x l f f ql S 式6-3-4-4-3 最大内力在0=x 和l x =处,此时:

222max

1618l

f f ql S += 式6-3-4-4-4 式中:

max S —最大内力,单位:N;

l —跨长,单位:m;

f —垂度,单位:m。大跨度架空光缆的垂度要求参照见表6-18中相关负荷区的垂度

相应折算取定。

表6-18 架空光缆垂度要求

下列温度时吊线垂度(cm)

负荷类别

杆距(m) -10℃ 0℃ 10℃ 20℃ 30℃ 架挂光缆后 最大垂度(cm)

35 5 5.5 6.5 7.5 8.5 35 40 6.5 7.5 8.5 9.5 11 45.5 45 8.5 9.5 10.5 12 14 57.5 50

10.5 11.5 13 15 17.5 71 55 12.5 14 15.5 18 21 86 60 15 16.5 18.5 21.5 25 102 65 17.5 19.5 22 25.5 29.5 120 67 19 21 23.5 27 31.5 127.5 70 20.5 22.5 25.5 29.5 34.5 139 轻、中负荷区

75 23.5 26 29.5 34 39.5 160 25 3.5 4 4.5 5.5 7 25 30 5 5.5 6.5 8 10 35.5 35

7 7.5 9 11 13.5 48.5 40 9 10 12 14.5 17.5 63.5 45 11.5 12.5 15 18.5 22 80.5 50 14 15.5 19 22.5 27.5 99 55 17 19 22.5 27.5 33 120 重、超重负荷区

60

20.5

22.5

27

32.5

39.5

143

q —均布荷载,单位为N/m ,应考虑钢绞线、光缆自重荷载1q 及裹冰荷载2q 和风荷载3

q 的共同作用的情况,考虑裹冰时,q 可以按式6-3-4-4-5计算;不考虑裹冰时, q 可以按式

6-3-4-4-6计算。

()2.123221×++=

q q q q 式6-3-4-4-5

2.12

321×+=q q q 式6-3-4-4-6

式中:1.2为分项系数。

(2) 圆截面的构件、拉索等每单位长度上的裹冰荷载可按6-3-4-4-7式计算:

()62121210??+=γααααπb d b q 式 6-3-4-4-7

式中: 2q ——单位长度上的裹冰荷载(kN/m);

b ——基本裹冰厚度(mm),基本裹冰厚度应根据当地离地10m 高度处的观测资料,取统计50年一遇的最大裹冰厚度为标准。当无观测资料时,应通过实地调查确定,或按下列经验数值分析采用:

重裹冰区:大凉山、川东北、川滇、秦岭、湘黔、闽赣等地区,基本裹冰厚度可取10-30mm; 轻裹冰区:东北(部分)、华北(部分)、淮河流域等地区,基本裹冰厚度可取5-10mm。 注:裹冰还会受地形和局地气候的影响,因此轻裹冰区内可能出现个别地点的重裹冰或无裹冰的情况;同样,重裹冰区内也可能出现个别地点的轻裹冰或超裹冰的情况 d ——圆截面构件、拉索的直径(mm);

1α——与构件直径有关的裹冰厚度修正系数,按表6-19采用;

2α——覆冰厚度的高度变化系数,按表6-20采用;

γ——裹冰重度,一般取9kN/m 3

表6-19 与构件直径有关的裹冰厚度修正系数1α

直径(mm)

5 10 20 30 40 50 60 70 1α

1.1

1.0

0.9

0.8

0.75

0.7

0.63

0.6

表6-20 裹冰厚度的高度变化系数2α

离地面高度(m)

1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2α

1.0

1.6

2.0

2.2

2.4

2.6

2.7

2.8

(3)风荷载按式6-3-4-4-8计算:

4.1203×××××=A q Z s βμμω 式6-3-4-4-8

式中:

3q —风荷载,kN/m ;

0ω—基本风压,kN/m 2;勘查时应了解当地气象情况取得数据。当得知风速时,也可

换算成风压,其换算式为: 1600

20V =ω,V 为风速,单位是:m/s 。

S μ—风荷载体型系数,取1.2;

A —裹冰后等效截面宽度,m ;根据光缆在吊线上安装所采用不同方法(采用电缆挂钩或采用螺旋线绑扎)确定截面宽度,采用电缆挂钩时,等效截面宽度为吊线裹冰后直径与光缆裹冰后直径之和、采用螺旋线绑扎时,等效截面宽度为吊线直径与光缆直径之和加2倍的裹冰厚度。如图6-8所示。A 为裹冰后等效截面宽度,A ′为不裹冰时的等效截面宽度。

图6-8 裹冰后等效截面宽度示意

2β—风振系数, 根据钢绞线距离地面的高度在1.0~1.2取定,高度较高时,可取值

大一些,高度较低时,可取值小一些;

常数1.4是考虑安全适度增加的分项系数。

Z 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表6-21采用

表6-21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地面粗糙度类别

距地面或海平面高度(m )

A

(指近海海平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

(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

城市效区)

C

(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

(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5 1.17 1.00 0.74 0.62 10 1.38 1.00 0.74 0.62 15 1.52 1.14 0.74 0.62 20 1.63 1.25 0.84 0.62 30 1.80 1.42 1.00 0.62 40 1.92 1.5

6 1.13 0.73 50 2.03 1.6

7 1.25 0.84 60 2.12 1.77 1.35 0.93 70 2.20 1.86 1.45 1.02 80 2.27 1.95 1.54 1.11 90 2.34 2.02 1.62 1.19 100 2.40 2.09 1.70 1.27 150 2.64 2.3

8 2.03 1.61 200 2.83 2.61 2.30 1.92 250 2.9

9 2.80 2.54 2.19 300 3.12 2.97 2.75 2.45 350 3.12 3.12 2.94 2.68 400 3.12 3.12 3.12 2.91

≥450 3.12 3.12 3.12 3.12 计算风荷载时应考虑如下两种情况,并其最大的一种作为控制值。

其一:考虑裹冰时,自重+裹冰+裹冰时最大风压《其本风厂×组合系数(0.25~0.6之间取定)》;

其二:不考虑裹冰时,自重+风压《当地的基本风压(可按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相关规定的附表中给出的数据取定)。

吊线计算案例

长杆档安装环境条件:

初步选定采用7/3.0mm 吊线,其直径为9.0mm,吊线自重400kg/km;架挂光缆的直径为15mm,光缆重量为300kg/km,采用螺旋线绑扎的方式将光缆架挂在吊线上,光缆杆档距离300m,吊线距地面高度为100m,安装地区为丘陵地带,根据气象调查该地带冬天有冰凌,冰凌厚度≤10mm,结冰凌时温度:为-5℃,架挂光缆后的垂度要求为≤10m ,结冰凌时最大风速为10m/s ,当地最大风速20m/s ,核算所选用的吊线是否满足要求?

第一步:计算钢绞线、光缆自重荷载1q 及裹冰荷载2q

钢绞线和光缆自重的单位荷载为1q =(0.4kg/m+0.3kg/m )×9.8=6.86N/m 如果采用电缆挂钩时,应分别计算裹冰,再计算总裹冰荷载: 吊线裹冰荷载()6

212110

??+=γααααπb d b

=3.14×10×1.0×2.0×(9+10×1.0×2.0)×9kN/m 3

×10-6

=0.0164kN/m=16.4N/m

光缆裹冰荷载()6

212110

??+=γααααπb d b

=3.14×10×1.0×2.0×(15+10×1.0×2.0)×9kN/m 3

×10-6

=0.0198kN/m=19.8N/m

吊线和光缆总裹冰荷载:2q =16.4N/m+19.8N/m=36.2N/m

光采用螺旋线绑扎时,吊线和光缆总裹冰按一个整计算,裹冰的挂体直径可按吊线和光缆的直径和考虑d =24mm ,

吊线和光缆总裹冰荷载:2q ()6

212110

??+=γααααπb d b

=3.14×10×1.0×2.0×(24+10×1.0×2.0)×9kN/m 3

×10-6

=0.02487kN/m=24.9N/m

第二步:计算风荷载3q ,其中

裹冰风速为10m/s 的时16002

0V =ω=102/1600 kN/m 2=0.0625 kN/m 2,A=44mm

当地最大风速20m/s 最的1600

20V =ω=202/1600 kN/m 2=0. 25 kN/m 2,

A=24mm

裹冰风速时风荷载4.1203

×××××=A q Z s βμμω

=0.0625 kN/m 2

×1.2×2.09×1.4×44×10-3

×1.4=0.01352kN/m=13.5N/m 当地最大风速时风荷载4.1203

×××××=A q Z s βμμω

=0. 25 kN/m 2×1.2×2.09×1.4×24×10-3

×1.4=0.0295kN/m=29.5N/m 第三步:计算综合均布荷载,按两种情况计算比较。 裹冰最大风速时()2.123221×++=

q q q q

=

()2.15.139.2486.622×++=41.42N/m

不裹冰当地最大风速时2.12

321×+=

q q q

=2.15.2968.62

2

×+=36.29N/m

通过上述计算比较,裹冰最大风速时的综合均布荷载较大,应按此条件计算导线内力。

第四步:计算导线的内力,假设两端杆的高度相差不大,按导线水平放置考虑:而且在两终端杆处应力最大,则按最大内力考虑计算。其中m l 300=,m f 10=

222max

1618l f f ql S +===×+××2

2

2300

1016110830042.4147010N=47.01kN 第五步:结论。

根据下表6-22,采用7/3.0吊线架,选用抗接强度标准值为1570N/mm 2

的钢绞线,其

整根钢绞线拉力设计值为45.52kN,仍小于上述计算的设计值47.01kN,拟改用7股3.2mm 的钢绞,按上述计算方法和过程重新进行验算,直到选到符合要求的钢绞线,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单吊线,那么就需要采用增加辅助吊线的方式。

另附上表6-23 (吊线程式及容许标称杆距参考表),供设计人员方便使用。

表6-22 常用镀锌钢绞线规格

抗拉强度标准值(N/mm 2

) 1270

1370

1470

1570

种类 钢丝

直径mm

钢绞线公

称直径mm 钢绞线

截面积

mm 2

整根钢绞线拉力设计值(kN) 参考质量kg/100m

1.8 5.4 17.81 13.27 14.2515.3216.3914.83

2.0 6.0 21.99 16.38 17.59 18.91 20.23 18.31 2.2 6.6 26.61 19.82 21.29 22.88 24.48 22.15 2.4 7.2 31.67 2

3.59 25.34 27.24 29.14 26.36 2.6 7.8 37.16 27.68 29.73 31.96 3

4.19 30.93 1x7

2.8

8.4 43.1

32.11

34.48

37.07

39.65

35.88

3.0 9.0 49.48 36.86 39.58 42.55 45.52 41.19

3.2 9.6 56.3 41.94 45.04 48.42 51.80 46.87

3.5 10.5 67.35 50.18 53.88 57.92 61.96 56.07

3.8 11.4 79.39 59.15 63.51 68.28 73.04 66.09

4.0 12.0 87.96 6

5.53 70.37 75.65 80.92 73.22

1.6 8.0 38.20 27.50 29.803

2.0934.3831.80

1.8 9.0 48.35 34.81 37.7140.6143.5140.25

2.0 10.0 59.69 42.97 46.5650.145

3.7249.69

2.2 11.0 72.22 52.00 56.3360.6665.0060.12

2.4 12.0 85.95 61.88 67.0472.2077.3671.55

2.5 12.5 9

3.27 67.15 72.7578.3583.9477.64

2.6 1

3.0 100.88 72.63 78.688

4.7490.7983.98

2.8 14.0 116.99 84.23 91.2598.27105.29 97.39

3.0 15.0 13

4.3 96.70 104.75112.81120.87 118.80

3.2 16.0 152.81 110.02119.19128.36137.53 127.21

3.5 17.5 182.80 131.61142.58153.5516

4.52 152.17

1x19

4.0 20.0 238.76 171.91186.23200.56214.88 198.76

注:表中给出的是整根钢绞线拉力设计值不是钢绞线拉力极限值,上述计算过中已考虑了各分项的系数(安全系数)。所以计算结果不需要再乘安全系数。

表6-23 吊线程式及容许标称杆距参考表

A型光缆:无铜线、外径≤15mm

重≤300kg/km B型光缆:有铜线、外径≤22mm

重≤600kg/km

负荷区 标称

杆距

(m)

吊线程式

(股/mm)

吊线应力

(kg/mm2)

安全系数

k

吊线程式

(股/mm)

吊线应力

(kg/ mm2)

安全系数

k

轻负荷

无冰

b=5mm

67 7/2.2 35.3 3.4 7/2.2 36.8 3.26

67 7/2.2 37.0 3.24 7/2.6 36.8 3.26

中负荷

区b=10mm

50 7/2.2 7/2.2 36.7 3.27

50 7/2.2 39.6 3.03 7/2.6 38.3 3.13

重负荷

区b=15mm

40 7/2.2 7/2.2 39.4 3.05

45 7/2.6 39.3 3.05 7/3.0 38.1 3.15

超重负荷区b=20mm

30 7/2.2 37.5 3.17 7/2.6 36 3.33

2、通信用电杆强度要求的计算。

(1) 通信用电杆强度要求通常指电杆出土位置的负载弯矩,负载弯矩与杆上架挂的光(电)缆及吊线上所受的风压所产生的弯矩和电杆自身所受的风压所产生的弯矩有关,电杆出

土位置的负载弯矩按式6-3-4-4-9计算:

M=M1+M2+M3 式6-3-4-4-9

式中:M-电杆出土处的负载弯矩(kN·m)

M1-电杆因架挂的光(电)缆及吊线受风压产生的弯矩(kN·m)

M2-电杆自身受风压产生的弯矩(kN·m)

M3-由于悬挂物风荷载及自重作用的电杆挠度而产生的附加弯矩(kN·m)

(2) 计算电杆出土处负载弯矩时,应考虑电杆风压作用力,如图6-9所示。

图6-9 电杆风压作用力

(3) 电杆因架挂的光(电)缆及吊线受风压产生的弯矩M1按式6-3-4-4-10计算:

M1=P1×h1(kN·m) 式6-3-4-4-10

其中:P1=μS·μZ·ω0·β3·[n1×(d1+2b)+n2×(d2+2b)]×L 式中:P1-电杆上光(电)缆及吊线上风荷载的水平合力,(kN)

μS—体型系数,对于杆上悬挂的光缆、吊线为圆形体,μS =1.2;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效区,地面杆高10m及以下,μZ=1.0,可根据实际情况,查表-4取定。

ω—基本风压,kN/m2;勘查时应了解当地气象情况取得数据。当得知风速时,0

V/1600,V0为基准风速,单位是:m/s。

也可换算成风压,其换算式为:ω0=2

β3-风振系数,根据钢绞线距离地面的高度在1.0~1.2取定,高度较高时,可取值大一些,高度较低时,可取值小一些;

b-冰凌厚度(m)

n1-电杆上架挂光(电)缆数量

n2-电杆上架挂吊线数量

d1-电杆上架挂光(电)缆外径,(m)

d2-电杆上架挂吊线外径,(m)

h1-水平合力点距地面高度(m)

L -杆档距离,(m)

(4) 电杆自身受风压产生的弯矩M 2按式6-3-4-4-11计算:

M 2=P 2×

2

2

h (kN ·m) 式6-3-4-4-11 其中:P 2= ω0μS μZ β3×

202

)

(h d d g ×+

式中:P 2-电杆风荷载的水平合力,(kN) h 2-电杆的地面杆高,(m)

μS —电杆杆身的体型系数,μS =0.7;

μ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

和城市效区,地面杆高10m 及以下,μZ =1.0,可根据实际情况,查表-4取定。

0ω—基本风压,kN/m 2;勘查时应了解当地气象情况取得数据。当得知风速时,

也可换算成风压,其换算式为:ω0=2

0V /1600,V 0为基准风速,单位是:m/s 。

β3-风振系数, 根据钢绞线距离地面的高度在1.0~1.2取定,高度较高时,可取值大一些,高度较低时,可取值小一些;

d 0-电杆稍径,(m)

d g -电杆根部地面出土处直径,(m)

(5) 由于悬挂物风荷载及自重作用的电杆挠度而产生的附加弯矩M 3按式6-3-4-4-12计算:

M 3=Y 1×G 1+Y 2×G 2 (kN ·m) 式6-3-4-4-12

式中:Y 1-由M 1作用使电杆产生的挠度,(m) Y 2-由M 2作用使电杆产生的挠度,(m)

G 1-杆上架挂重量,(kN) G 2-电杆自身重量,(kN)

图6-10 Y 1、G 1、Y 2、G 2的定义

(6) 由于M2及M3值较小,通常可以不进行详细的计算,可简化为按M1乘上一个的系数取定,按公式6-3-4-4-12计算:

M=1.1×M1式6-3-4-4-12

式中系数在1.05~1.1取定,杆高较高时可取1.1。

通信用电杆强度计算案例

图6-11 杆档吊线安装示意图

电杆高8m,埋深1.5m。水平合力点距地面高度h1=5.5m。杆上架挂外径d2=6.6mm 的7/2.2mm钢绞线(吊线)一条,架挂外径d1=20mm的光缆1条。建设杆路的地区气象条件为中负荷区:冰凌厚度b=10mm,结冰时最大风速V=10m/s。杆档距离:L=50m。杆档距离:L=50m。

第一步:计算电杆上光(电)缆及吊线上风荷载的水平合力P1

P1=μS·μZ·β3·ω0·[n1×(d1+2b)+n2×(d2+2b)]×10-3×L

=1.2×1×1×102/1600×[1×(20+2×10)+1×(6.6+2×10)]×10-3×50

=0.249kN=249N

第二步:计算电杆因架挂的光(电)缆及吊线受风压产生的弯矩M1

M1=P1×h1=0.249kN×5.5m=1.3695(kN·m),

第三步:计算电杆的最大弯矩M

M=1.1×M1=1.1×1.3965(kN·m)=1.536kN·m),可取1.54k N·m;

如果要悬挂9条光缆,总的弯矩=1.54k N·m×9=13.86 k N·m 第四步:电杆程式的选用:

根据结算结果:采用外径d2=6.6mm 的7/2.2mm钢绞线悬挂一条外径d1=20mm的光缆,要求电杆设计弯矩为M=1.54 kN·m;如果要悬挂9条光缆时,要求电杆设计弯矩为13.86 k N·m,又根据应用的前提:电杆高8m,埋深1.5m。从表6-24选用电杆程式为YD 15-8-14.0,其允许弯矩(弯矩的设计值)是14kN·m(安全系数K=2),符合上述要求。

表6-24 常用离心环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规格和技术参数

序号 电杆编号

稍径

(cm)

杆长

(m)

弯矩位置(距

杆底) (m)

允许弯矩

(K=2)

(KN ?m)

配筋

(mm×根数)

电杆参考

重量

(kg)

2 YD 15-7.5-1.20 15 7.5 1.40 12.0 Φ6×16 419

3 YD 15-8.0-1.40 15 8.0 1.60 14.0 Φ6×16 459

4 YD 15-8.5-1.44 1

5 8.5 1.60 14.4 Φ6×1

6 486

5 YD 15-9.0-1.50 15 9.0 1.80 15.0 Φ6×1

6 525

6 YD 15-10.0-1.6 15 10.0 1.80 16.0 Φ6×16 584

7 YD 17-7.5-1.51 17 7.5 1.40 15.1 Φ6×16 440

8 YD 17-8.0-1.57 17 8.0 1.60 15.7 Φ6×16 478

9 YD 17-8.5-1.62 17 8.5 1.60 16.2 Φ6×16 518

为便于工程中遇到使用离心环形断面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时查找相信关参数,提供表6-25常用离心环形断面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规格和技术参数,供参考。

表6-25 常用离心环形断面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规格和技术参数

序号 电杆编号

稍径

(cm)

杆长

(m)

弯矩位置(距

杆底) (m)

允许弯矩

(K=2)

(KN ?m)

配筋

(mm×根数)

电杆参考

重量

(kg)

1 YD 6.0-13-0.69 13 6.0 1.20 6.9 Φ10×8 236

2 YD 6.5-13-0.7

3 13 6.5 1.20 7.3 Φ10×8 263

3 YD 7.0-13-0.7

4 13 7.0 1.40 7.4 Φ10×8 290

4 YD 7.5-13-0.9

5 13 7.5 1.40 9.5 Φ10×10 318

5 YD 8.0-13-1.12 13 8.0 1.60 11.2 Φ10×12 348

6 YD 8.5-13-1.1

7 13 8.5 1.60 11.7 Φ10×12 378

7 YD 9.0-13-1.21 13 9.0 1.80 12.1 Φ10×12 410

8 YD 10.0-13-1.49 13 10.0 1.80 14.9 Φ10×14 478

9 YD 7.0-15-1.19 15A 7.0 1.40 11.9 Φ10×12 343

10 YD 7.5-15-1.25 15A 7.5 1.40 12.5 Φ10×12 378

11 YD 8.0-15-1.27 15A 8.0 1.60 12.7 Φ10×12 410

12 YD 8.5-15-1.30 15A 8.5 1.60 13.0 Φ10×12 445

13 YD 9.0-15-1.34 15A 9.0 1.80 13.4 Φ10×12 483

14 YD 10.0-15-1.64 15A 10.0 1.80 16.4 Φ10×14 555

15 YD 11.0-15-1.95 15A 11.0 2.00 19.5 Φ10×16 633

16 YD 12.0-15-2.08 15A 12.0 2.00 20.8 Φ10×16 715

17 YD 7.0-15-1.41 15B 7.0 1.40 14.1 Φ12×10 343

18 YD 7.5-15-1.72 15B 7.5 1.40 17.2 Φ12×12 378

19 YD 8.0-15-1.75 15B 8.0 1.60 17.5 Φ12×12 410

20 YD 8.5-15-2.08 15B 8.5 1.60 20.8 Φ12×14 445

21 YD 9.0-15-2.13 15B 9.0 1.80 21.3 Φ12×14 483

22 YD 10.0-15-2.27 15B 10.0 1.80 22.7 Φ12×14 555

23 YD 11.0-15-2.39 15B 11.0 2.00 23.9 Φ12×14 633

24 YD 12.0-15-2.87 15B 12.0 2.00 28.7 Φ12×16 715

25 YD 7.0-17-1.58 17A 7.0 1.40 15.8 Φ12×10 403

26 YD 7.5-17-1.63 17A 7.5 1.40 16.3 Φ12×10 440

27 YD 8.0-17-1.95 17A 8.0 1.60 19.5 Φ12×12 478

29 YD 9.0-17-2.05 17A

9.0

1.80 20.5 Φ12×12 560 30 YD 10.0-17-

2.50 17A 10.0 1.80 25.0 Φ12×14 643 31 YD 11.0-17-2.95 17A 11.0 2.00 29.5 Φ12×16 733 32 YD 12.0-17-

3.49 17A 12.0 2.00 3

4.9 Φ12×18 823 33 YD 7.5-17-2.42 17B 7.5 1.40 24.2 Φ14×12 440 34 YD 8.0-17-2.45 17B 8.0 1.60 24.5 Φ14×12 478 35 YD 8.5-17-2.53 17B 8.5 1.60 2

5.3 Φ14×12 518 36 YD 9.0-17-2.84 17B

9.0

1.80 28.4 Φ14×14 560 37 YD 10.0-17-3.19 17B 10.0 1.80 31.9 Φ14×14 643 38 YD 11.0-17-3.33 17B 11.0

2.00 3

3.3 Φ14×14 733 39 YD 12.0-17-3.85

17B 12.0

2.00

38.5

Φ14×16

823

3.危险影响的计算 (1)计算规定:

a. 输电线路对邻近电信线路进行危险影响计算时,宜根据电信线路工作状态,选择下列不同的电信回路工作方式。

(a) 电信回路一端是低阻抗接地,而另一端高阻抗接地(开路)。 (b) 电信回路两端是低阻抗接地。

(c) 电信回路两终端的导线与大地间都是高阻抗(开路)。

b. 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的感性耦合危险影响,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应按输电线路发生一相接地短路故障计算。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中,对长途电信电缆线路应按输电线路两相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接地短路故障计算,对其他电信线路不应考虑此项影响。

c. 当输电线路与埋地光缆线路接近时,应考虑地电流影响,并按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输电线路发生一相接地短路故障时流过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短路电流计算。

d. 输电线路对埋地光缆线路同时产生感性耦合和阻性耦合两种影响时,应按两者平方和的平方根计算合成影响。

e. 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输电线路发生一相接地短路故障时,应计算输电线路在对地绝缘的电信线路上,因容性耦合引起人体电流产生的危险影响。

f. 计算输电线路对邻近电信线路进由感性耦合产生的危险影响时,应考虑5年~10年电力系统发展的规划容量。

g. 当有多条输电线路与电信线路接近时,除考虑故障输电线路短路电流的影响外,宜同时考虑邻近非故障输电线路分布电流的影响。

h. 带有地线的输电线路,可考虑地线的返回电流效应。 (2)感性耦合危险影响计算

a. 电信线路上电磁感应产生的纵电动势(E s ),可按下列公式6-3-5-2-1计算:

501

k I l M E s pi i n

i s ∑==ω 式6-3-5-2-1

式中;

E s —电信线路上磁感应纵电动势,V ;

ω—输电线路电流的角频率,rad/s ,ω=2πf ,f=50Hz ;

M i —50Hz 时输电线路与电信线路(光缆)间第i 段互感系数, H/km ;输电线路与电信线路的互感系数是与相互接近的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如何确定详见本小节后面的附录A 和附录B 。

两根无限长平行接近线路间的互感系数可按附录A 的A.1计算。 两根无限长线路斜接近或交叉的互感系数可按附录A 的A.2计算。

在大地电导率小的地区可考虑互感有限校正系数。有限长平行接近线路的互感系数可按附录B 计算。

L pi —输电线路第i 段接近长度(通信光缆线路在高压线路上的投影长度),km ;如图6-15的所示。光缆线路遭受输电线路感性耦合危险影响的计算长度按光缆金属线对或金属构件各段的实际长度计算(由于在光缆接头点金属构件不作电气连通,最长为单盘长度)。

图6-15 接近段长度示意图

I s —输电线路一相接地或两相在不同地点同时接地的短路电流,当电信线无法避免与供电线路接近时,在线路勘查时,应注意从供电部门收集短路电流的相关数据。一般应采集正常工作电流和单相接地故障电流。

K 50—50Hz 时接近段内各种接地导体的电磁综合屏蔽系数。综合屏蔽系数K 50 一般是考虑以下三个屏蔽系数的乘积,即:K 50= k 1 ·k 2 ·k 3

式中:k 1——高压输电线屏蔽系数,最劣的情况为1。

k 2——电信线路屏蔽系数,对于没有金属铠装的光缆,计算金属护层的磁感应危

险电压,k 2为1,计算金属加强芯的磁感应危险电压,由于铝护层和钢护层的屏蔽系数是不同的,可以通过生产厂家取得该值。

k 3——城市屏蔽系数,一般取0.7~0.85,郊外取1。

b. 光缆线路上磁感应对地电压,根据光缆线路金属构件终端特性,分为两端绝缘、一端绝缘另一端接地或两端接地三种情况进行计算。由于光缆接头点金属构件不作电气连接,正常情况是靠近局端的是一端绝缘另一端接地的情况,中间的光缆是属于两端绝缘的情况。但是,由于光缆绝缘降低的原因,在不正常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两端接地的情况。

(a) 电信线路两端绝缘,如图6-16所示单向供电时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计算。 Ⅰ、输电线路k 点故障,电信线路首端0点处的磁感应对地电压可按式6-3-5-2-2计算。

图6-16 输电线路与电信线路间相对位置示意图 ???

?????+=

?TAB TBi Ti n

i ik k l l l E U 22

1

0 式6-3-5-2-2

式中:

U 0k —电信线路首端0点磁感应对地电压,V;

Ti l —电信线路第i 段长度,km;

TBi l —电信线路第i 段末端到终端局(B 局)的距离,km;

TAB l —A、B 两电信局间电信线路总长,km;

ik E —输电线路在k 点发生一相接地短路故障时,电信线路等i 段的磁感应纵电动势,

V。

当第i 段存在重复感应区或反向感应区时,ik E 应是在各种情况下感应电动势的代数和,ik E 可按式6-3-5-2-3计算。

501

k I l M E s pi n

i i ik ∑?=ω 式6-3-5-2-3

式中:

I s —是一个代数值

Ⅱ、电信线路沿线各点磁感应对地电压可按式6-3-5-2-4计算。

i i i E U U ?=?1 式6-3-5-2-4

式中:

U i —电信线路沿线各点磁感应对地电压,V;

U i-1—电信线路上第i-1点的磁感应对地电压,V; E i —电信线路上第i 段的磁感应对地电动势,V。 (b)电信线路一端接地,一端绝缘。

Ⅰ、电信线路绝缘端磁感应对地电压可按式6-3-5-2-5计算。

s in E U = 式6-3-5-2-5

式中:

U in —电信线路绝缘端磁感应对地电压,V。

Ⅱ、电信线路接地端磁感应对地电压可按式6-3-5-2-6计算。

U g =0 式6-3-5-2-6

式中:

U g —电信线路接地端磁感应对地电压,V。

(c)电信线路两端接地,即两侧电信终端局避雷器动作,对应输电线路故障点k 的电信线路对地电压可按式6-3-5-2-7计算。

TBk

TAk TAk

A TAk

B TBk TAk TAk TBk k l l l U l U l l l E l E U +±+++=

m 21 式6-3-5-2-7

式中:

U k —对应输电线路故障点k 的电信线路磁感应对地电压,V;

TBk

TAl 、l

l —电信线路与输电线路事故点的对应点到两终端局的距离,km;

21、E E —TBk

TAl 、l

l 两线段上的磁感应纵电动势,V;

U A 、U B —电信线路两终端局避雷器接地电阻压降,V。 当E 1>E 2时,U A 取负值;当E 1>E 2时,U B 取负值。

(3)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在短期故障状态或正常工作状态,对接近的通信光缆线路,由电磁感应产生的纵电动势(E )的有效值,可按下列公式6-3-5-2-8计算:

E=∑2πf k ·M i ·L i ·I k ·k 50(V ) 式6-3-5-2-8

式中;f k —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电流频率(Hz ),我国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制式是单相工频(50Hz )25kV 交流制;

M i —第i 接近段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与光缆的互感系数(H/km )取f k 频率时的数值; L i —第i 接近段通信光缆线路在交流电气化铁道的投影长度(km );

I k —影响电流(A );

k 50—50Hz 时第i 接近段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与通信光缆线路的综合屏蔽系数(取f k

频率时的数值)。综合屏蔽系数k 50 一般是指以下四个系数的乘积,即:k 50= k g ·k 1 ·k 2 ·k 3

式中:k g ——钢轨屏蔽系数,一般取1。或者根据轨道到输电线或电信线路的距离以及铁路类型的情况按表6-36取定。

表6-36 轨道屏蔽系数

轨道到输电线或电信线路的距离 铁路类型 小于50m 50m~100m

非电气化单线铁道 0.9 1.0 非电气化双线铁道 0.8 0.9 电气化单线铁道 0.61 0.8 电气化双线铁道

0.46 0.7

k 1——牵引变电站供电臂特设回流线的屏蔽系数,当通信线路与供电臂的距离在

30m 以内时,对单线铁道其屏蔽系数取0.75,对于双线铁道取0.6。

k 2——电信线路屏蔽系数,对于没有金属铠装的光缆,计算金属护层的磁感应危

险电压,k 2为1,计算金属加强芯的磁感应危险电压,由于铝护层和钢护层的屏蔽系数是不同的,可以通过生产厂家取得该值。

k 3——城市屏蔽系数,一般取0.7~0.85,郊外取1。 4.光缆线路对强电危险影响的防护措施:

当输电线路对光缆线路产生的危险影响电压超过允许值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证人身和电信设备的安全。可选用的防护措如下:

(1) 在选择光缆路由时,应与现有强电线路保持一定的隔距,当与之接近时应计算在光缆金属构件上产生的危险影响不应超过本规范规定的容许值。

(2) 光缆线路与强电线路交越时,宜垂直通过;在困难情况下,其交越角度应不小于45度。

(3)施工中应注意不要磨损光缆护套,确保光缆内金属护层的对地绝缘符合要求。 (4)光缆接头处两侧金属构件不作电气连通,缩短光缆线路金属构件长度,也不使接地。

(5)在输电线路接地装置与埋起光缆之间增设消弧线。

(6) 当上述措施无法满足安全要求时,可增加光缆绝缘外护层的介质强度、采用非金属加强芯或无金属构件的光缆。

(7) 在与强电线路平行地段进行光缆施工或检修时,应将光缆内的金属构件作临时接地。

附录A 无限长接近线路互感阻抗计算

A.1平行接近的互感系数多项式计算

输电线路与电信线路斜接近和交叉相对位置

令α=

ωσμ0,a αχ=,其中ω=2πf ,a 为接近距离(如图6-17所示)。

输电线路

电信线路

A

αB

α注:两线路接近距离的变化不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5%时,称为平行接近。超过5%时,且两线路接近距离呈线性增加或减少时称为斜接近。

B

A ααα×=

图6-17 接近距离示意图

则: 当6≤χ时

)1.ln 200001215.001526.044212.09614.4937.2369.136.123)(Re 54320(A e M …?+?+?+?=χχχχχχχχ )

2.(ln 274.000146.042.18001672.0524

3.0979.677.4967.193339)(Im 54320A e e M χχχχχχχχχ??++?+?+?=?)3.(ln

4.198413.196.45

5.142)(20A M ………??+=χχχχ

当χ>6时

)4.(21.23)(Re 7.00A e M ……?=?χχ

)5.(400)(Im 20A M ………?=?χχ )6.(400)(20A M ……………=?χχ

其中:

α——计算系数,1/m;

0μ——真空导磁率,H/m,0μ=4π×10-7;

ω——影响电流的角频率,rad/s;

f——影响电流的频率,Hz,计算感性耦合危险影响纵电动势时取50Hz;

σ——大地电导率,s/m,计算感性耦合危险影响纵电动势时为50Hz 的大地电导率; χ——计算参数(无量纲)

()χ0Re M ——复数实部(Real Part)

,μH/km; ()χ0Im M ——复数虚部(Imaginary Part)

,μH/km; ()χ0M ——互感系数模值,μH/km。

A.2斜接近或交叉的互感系数多项式计算

输电线路与电信线路斜接近和交叉相对位置如图图6-18所示。

图6-18 输电线路与电信线路斜接近和交叉相对位置示意

A.2.1 按复数计算。令α=ωσμ0,A A a αχ=,B B a αχ=,其中ω=2πf ,B

A 和a α如图6-3-5-6所示,则

()[]()()A

B A B x x

x x x T x T x M B A

m m =

0 (A.7)

()()dx x M x T x

∫=0

0 (A.8)

当电视信线路在输电线路一侧斜接近时,使用“一”号,当电视信线路在输电线路一侧交叉时,使用“+”号,分别用T(x)的实部和虚部按(A.7)计算M 0(x)的实部和虚部。

当电视信线路在输电线路一侧且斜接近时的角度很小,即B A a a αα≈时,式(A.7)的数值不定,此时可按2

B

A a a a ααα+=

,并按平行接近计算互感系数。

T(x)的多项式计算公式。 当x ≤6时

x e x x x x x x x T x ln 200001215.000254.00884.02404.1979.7845.036.323)(Re 65432?+?+?+?= (A.9)

x e e x x x x x x x T x x ln 274.00014.042.18000279.0105.0745.159.4684.9673.33842.180)(Im 65432???+?+?+?=?

(A.10)

当x >6时

x e x T 7.0157.33218.444)(Re ?+= (A.11) 140029.444)(Im ?+?=x x T (A.12)

式中:

ReT(x)—复数实部(Real Part),μH/km;

ImT(x)—复数虚部(Imaginary Part),μH/km。

附录B 有限长平行接近线路互感系数计算

两根有限长平行接近线路间互感系数的计算公式:

()()()()[]a l F a l F a l F a l F l a M M BD AC BC AD P

CD AB αααααααααα,,,,,1)(??++

= (B.1) 式中:

)(a M α—无限长接近段互感系数,μH/km; ()a l F αα,—校正系数,μH/km,可查表B.1;

BD

BC AD

AC 、l

、l 、l

l —图B.1所示长度,km;

P

l—接近段长度,km;

α分别与a或l单位一致。

l p =l

p

=0

=

p

l

图B.1 有限长平行接近线路相对他位置示意图

19

表B.1校正系数()a l F αα,

l α a α

0 0.1 0.2 0.3 0.4 0.6 0.8 1.0 1.2 1.6 2.0 2.5 3 3.5 4 5 6 7 8 9 10

0.001 141-j141109-j134 90-j127 76-j120 64-j114 47-j102 35-j92 26-j8319-j7511-j62 6-j51 3-j41 1-j340-j29-j25 -j20 -j17 -j14 -j12 -j11 -j10 0.01 140-j141109-j134 90-j127 76-j120 64-j114 47-j102 35-j92 26-j8319-j7511-j62 6-j51 3-j41 1-j34-j29 -j25 -j20 -j17 -j14 -j12 -j11 -j10 0.1 131-j141107-j134 89-j127 75-j120 63-j114 46-j102 35-j92 26-j8319-j7511-j61 6-j51 3-j41 1-j34-j29 -j25 -j20 -j17 -j14 -j12 -j11 -j10 0.2 122-j140102-j133 86-j126 73-j119 62-j113 46-j101 34-j91 25-j8219-j7410-j61 5-j51 3-j41 1-j34-j29 -j25 -j20 -j17 -j14 -j12 -j11 -j10 0.4 105-j13790-j130 78-j123 67-j117 58-j111 44-j100 32-j90 24-j8118-j7410-j61 5-j51 2-j41 1-j34-j29 -j25 -j20 -j17 -j14 -j12 -j11 -j10 0.6 90-j134 79-j128 69-j121 60-j115 52-j109 40-j98 30-j88 23-j8017-j739-j60 5-j50 2-j41 1-j34-j29 -j25 -j20 -j17 -j14 -j12 -j11 -j10 1.0 64-j125 57-j119 51-j113 45-j108 40-j103 31-j93 24-j84 19-j7714-j708-j58 4-j49 2-j40 1-j34-j29 -j25 -j20 -j17 -j14 -j12 -j11 -j10 1.5 40-j111 36-j106 33-j101 29-j96 26-j93 21-j84 17-j76 13-j7010-j646-j54 3-j46 1-j38 1-j33-j28 -j24 -j20 -j17 -j14 -j12 -j11 -j10 2 24-j96 22-j92 20-j88 18-j84 16-j81 13-j75 11-j69 8-j63 6-j59 4-j50 2-j43 1-j36 0-j31-j27 -j24 -j19 -j16 -j14 -j12 -j11 -j10 2.5 13-j83 12-j80 11-j77 10-j74 9-j71 7-j66 5-j61 5-j57 4-j53 2-j46 1-j40 0-j34 -j30 -j26 -j23 -j19 -j16 -j14 -j12 -j11 -j10 3 7-j71 6-j68 5-j66 5-j64 4-j62 4-j58 3-j54 2-j51 1-j48 1-j42 0-j37 -j32 -j28 -j25 -j22 -j18 -j16 -j14 -j12 -j11 -j10 3.5 3-j62 3-j60 2-j58 2-j56 2-j54 1-j51 1-j48 1-j45 0-j43 0-j38 -j34 -j30 -j27 -j24 -j22 -j18 -j15 -j14 -j12 -j11 -j10 4 1-j53 1-j50 0-j50 0-j48 0-j47 0-j45 0-j43 0-j40 0-j38 -j35 -j31 -j28 -j25 -j23 -j21 -j17 -j15 -j14 -j12 -j11 -j10 5 0-j41 0-j40 -j39 -j38 -j38 -j36 -j35 -j33 -j32 -j29 -j27 -j24 -j22 -j20 -j19 -j16 -j14 -j13 -j12 -j11 -j10 6 -j34 -j33 -j33 -j32 -j32 -j31 -j30 -j28 -j27 -j25 -j24 -j22 -j20 -j19 -j18 -j15 -j14 -j13 -j11 -j10 -j9 7 -j29 -j28 -j28 -j27 -j27 -j26 -j25 -j24 -j24 -j22 -j21 -j20 -j19 -j18 -j17 -j15 -j13 -j12 -j11 -j10 -j9 8 -j25 -j24 -j24 -j23 -j23 -j23 -j22 -j22 -j21 -j20 -j19 -j18 -j17 -j17 -j16 -j14 -j12 -j11 -j10 -j9 -j9 9 -j22 -j22 -j21 -j21 -j21 -j20 -j20 -j19 -j19 -j18 -j18 -j17 -j16 -j15 -j14 -j13 -j12 -j11 -j10 -j9 -j8 10 -j20

-j20

-j19

-j19

-j19

-j19

-j18

-j18

-j18

-j17

-j17

-j16

-j15

-j14

-j13

-j12

-j11

-j10

-j10

-j9

-j8

案例分析:

光缆线路接近供电线路的情况:

光缆与输电线路平行接近距离为10米,假设土壤为粘土,大地电导率取0.02(欧米)-1

假定接近段长度为2km ,且全程平行接近,查勘中获得供电局提供的资料:电力线路传输功率基准容量为100MV A ,电压等级110Kv ,正常工作电流I 1是68A ,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电流I 2是732A ,计算光缆线路上纵向磁感应电动势。光缆绝缘外护套介质强度为不低于直流15kV 下2min 不击穿。

计算步骤及过程:

第一步:根据附录A.1计算无限长平行接近互感系数。

除确定的参数外,我们假设土壤为粘土,大地电导率取0.02(欧米)-1,平行接近距离为10米,则:

α=ωσμ0=

()()=××××××?02.05014.321014.347

2.81*10

-3

a αχ==2.81×10-3×10=0.0281<6

ReM 0(x)=123.36-1.69x +23.937x 2-4.9614x 3+0.44212x 4-0.01526x 5+0.001215e x -200lnx =123.36-0.0475+0.0189-0.0001+0-0+0.0012-(-714.3971)=837.7296

ImM 0(x)=--339+193.67x -49.77x 2+6.979x 3-0.5243x 4+0.01672x 5+180.42e -x -0.00146e x -0.274lnx =-33

9+5.4447-0.0393+0.0002-0+0+175.4208-0.0015-(-0.9787) =-157.1964

|M 0(x)| =142.5+45.96 x -1.413x 2-198.4lnx

=142.5+1.2915-0.0011-(-708.6820)=852.4727(μH/km)

第二步:根据附录B.1计算有限长平行接近互感系数。

假定接近段长度为2km ,且全程平行接近,即l p =2km, l AC =0, l AD =2km, l BC =2km, l BD =0;

αa =0.0281

αl p =αl AD =αl BC =2×103

×2.81×10-3=5.62 αl AC =αl BD =0

M AB,CD =(837.7296-j 157.1964)+(1/5.62)×(-j 20-j 20-(140-j 141)- (140-j 141))

=787.9075- j 114.1359

| M AB,CD |=796.1314(μH/km)

第三步:取定屏蔽系数k 1、k 2和k 3

输电线屏蔽系数,架空输电线是裸露的金属线,取k 1=1 对于非铠装的光缆,光缆金属护层的屏蔽系数k 2=1

效外的环境屏蔽系数k 3=1,如果在城区,环境屏蔽系数一般取0.7~0.85,这里按效外考虑取k 3=1。

k 50=k 1×k 2×k 3=1×1×1=1

第四步:根据电信线路上磁感应纵电动势计算公式6-3-5-2-1:501

k I l

M E s

pi i n

i s ∑==

ω

计算电信线路上纵向磁感应电动势:(假定只有1段,则互感系数可用模值计算)

正常供电情况下的纵向磁感应电动势(E s1):

电感计算公式

电感计算公式(转载) 加载其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设定需用360ohm 阻抗,因此: 电感量(mH) = 阻抗(ohm) ÷ (2*3.14159) ÷ F (工作频率) = 360 ÷ (2*3.14159) ÷ 7.06 = 8.116mH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吋)) + ( 40 * 圈长(吋))}] ÷圈直径(吋) 圈数= [8.116 * {(18*2.047) + (40*3.74)}] ÷ 2.047 =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 D------线圈直径 N------线圈匝数 d-----线径 H----线圈高度 W----线圈宽度 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 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 l=(0.01*D*N*N)/(L/D+0.44) 线圈电感量l单位: 微亨 线圈直径D单位: cm 线圈匝数N单位: 匝 线圈长度L单位: cm 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 l=25330.3/[(f0*f0)*c] 工作频率: f0 单位:MHZ 本题f0=125KHZ=0.125 谐振电容: c 单位:PF 本题建义c=500...1000pf 可自行先决定,或由Q 值决定 谐振电感: l 单位: 微亨 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 作者: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转贴自:转载点击数:299 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电感值(H) H-DC=0.4πNI / l N= 线圈匝数(圈) AL= 感应系数 H-DC=直流磁化力I= 通过电流(A) l= 磁路长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参照Microl对照表。例如: 以T50-52材,线圈5圈半,其L值为T50-52(表示OD为0.5英吋),经查表其AL值约为33nH L=33.(5.5)2=998.25nH≒1μH 当流过10A电流时,其L值变化可由l=3.74(查表) H-DC=0.4πNI / l = 0.4×3.14×5.5×10 / 3.74 = 18.47 (查表后) 即可了解L值下降程度(μi%) 2。介绍一个经验公式 L=(k*μ0*μs*N2*S)/l 其中 μ0 为真空磁导率=4π*10(-7)。(10的负七次方) μs 为线圈内部磁芯的相对磁导率,空心线圈时μs=1

线圈电感量的计算详解

线圈电感量的计算详解 在开关电源电路设计或电路试验过程中,经常要对线圈或导线的电感以及线圈的匝数进行计算,以便对电路参数进行调整和改进。下面仅列出多种线圈电感量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其推导过程这里不准备详细介绍。 在进行电路计算的时候,一般都采用SI国际单位制,即导磁率采用相对导磁率与真空导磁率的乘积,即:μ=μrμ0 ,其中相对导磁率μr是一个没有单位的系数,μ0真空导磁率的单位为H/m。 几种典型电感 1、圆截面直导线的电感 其中: L:圆截面直导线的电感 [H] l:导线长度 [m] r:导线半径 [m] μ0 :真空导磁率,μ0=4π10-7 [H/m] 【说明】这是在 l>> r的条件下的计算公式。当圆截面直导线的外部有磁珠时,简称磁珠,磁珠的电感是圆截面直导线的电感的μr倍,μr是磁芯的相对导磁率,μr=μ/μ0 ,μ为磁芯的导磁率,也称绝对导磁率,μr是一个无单位的常数,它很容易通过实际测量来求得。 2、同轴电缆线的电感 同轴电缆线如图2-33所示,其电感为:

其中: L:同轴电缆的电感 [H] l:同轴电缆线的长度 [m] r1 :同轴电缆内导体外径 [m] r2:同轴电缆外导体内径 [m] μ0:真空导磁率,μ0=4π10-7 [H/m] 【说明】该公式忽略同轴电缆外导体的厚度。 3、双线制传输线的电感 其中: L:输电线的电感 [H]

l:输电线的长度 [m] D:输电线间的距离 [m] r:输电线的半径 [m] μ0:真空导磁率,μ0=4π10-7 [H/m] 【说明】该公式的应用条件是: l>> D ,D >> r 。 4、两平行直导线之间的互感 两平行直导线如图2-34所示,其互感为: 其中: M:输电线的互感 [H] l :输电线的长度 [m] D:输电线间的距离 [m] r:输电线的半径 [m] μ0:真空导磁率,μ0=4π10-7 [H/m] 【说明】该公式的应用条件是: >> D ,D >> r 。 5、圆环的电感 其中: L:圆环的电感 [H] R:圆环的半径 [m] r:圆环截面的半径 [m]

电流电压功率之间的关系及公式

电流电压功率之间的关 系及公式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电流、电压、功率的关系及公式 1、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2乘以R? V=IR W=V2/R 电流=电压/电阻? 功率=电压*电流*时间 2、电压V(伏特),电阻R(欧姆),电流强度I(安培),功率N (瓦特)之间的关系是: V=IR, N=IV=I*I*R,或也可变形为:I=V/R,I=N/V等等. 但是必须注意,以上均是在直流(更准确的说,是直流稳态)电路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其它情况不适用. 如交流电路,那要对其作补充和修正求电压、电阻、电流与功率的换算关系 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还有P=I2RP=IUR=U/I最好用这两个; 3、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 电流符号:I 符号名称:安培(安) 单位:A 公式: 电流=电压/电阻I=U/R 单位换算:1MA(兆安)=1000kA(千安)=1000000A(安) 1A(安)=1000mA(毫安)=1000000μA(微安) 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压U*电流I 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线电压U*线电流I(星形接法) =?3*相电压U*相电I(角形接法)

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 COSΦ 星形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P=I2R? 4、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各种电感计算公式

导线线径与电流规格表 绝缘导线(铝芯/铜芯)载流量的估算方法 以下是绝缘导 线(铝芯/铜芯)载流量的估算 方法,这是电工基础,今天把这些知识教给大家,以便计算车上的导线允许通过的电流.(偶原在省供电局从事电能计量工作) 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导线截面(平方毫米)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载流量(A 安培)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 载流是截面倍数 9 8 7 6 5 4 3.5 3 2.5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看不懂没关系,多数情况只要查上表就行了)。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 ,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表格为导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与电流规格表。 (请注意:线材规格请依下列表格,方能正常使用)

功率电压电流公式 功率电压电流公式大全

1、欧姆定律: I=U/R U:电压,V; R:电阻,Ω; I:电流,A; 2、全电路欧姆定律: I=E/(R+r) I:电流,A; E:电源电动势,V; r:电源内阻,Ω; R:负载电阻,Ω 3、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电流之和 I=I1+I2+…In 4、串联电路,总电流与各电流相等 I=I1=I2=I3=…=In 5、负载的功率 纯电阻有功功率P=UI → P=I2R(式中2为平方)U:电压,V; I:电流,A; P:有功功率,W; R:电阻 纯电感无功功率 Q=I2*Xl (式中2为平方) Q:无功功率,w; Xl:电感感抗,Ω I:电流,A 纯电容无功功率 Q=I2*Xc (式中2为平方) Q:无功功率,V; Xc:电容容抗,Ω I:电流,A 6、电功(电能) W=UIt W:电功,j; U:电压,V; I:电流,A; t:时间,s 7、交流电路瞬时值与最大 值的关系 I=Imax×sin(ωt+Φ) I:电流,A; Imax:最大电流,A; (ωt+Φ):相位,其中Φ为 初相。 8、交流电路最大值与在效 值的关系 Imax=2的开平方×I I:电流,A; Imax:最大电流,A; 9、发电机绕组三角形联接 I线=3的开平方×I相 I线:线电流,A; I相:相电流,A; 10、发电机绕组的星形联接 I线=I相 I线:线电流,A; I相:相电流,A; 11、交流电的总功率 P=3的开平方×U线×I线 ×cosΦ P:总功率,w; U线:线电压,V; I线:线电流,A; Φ:初相角 12、变压器工作原理 U1/U2=N1/N2=I2/I1 U1、U2:一次、二次电 压,V; N1、N2:一次、二次线圈 圈数; I2、I1:二次、一次电流, A; 13、电阻、电感串联电路 I=U/Z Z=(R2+XL2)和的开平方 (式中2为平方) Z:总阻抗,Ω; I:电流,A; R:电阻,Ω; XL:感抗,Ω 14、电阻、电感、电容串联 电路 I=U/Z Z=[R2+(XL-Xc)2]和的开 平方(式中2为平方) Z:总阻抗,Ω; I:电流,A; R:电阻,Ω; XL:感抗,Ω; Xc:容抗,Ω

电流、功率、电压、电阻计算公式.

= 1.732 X U X I X COSφ 功率 P =1.732X380X I X0.85 电流 I = P / (1.732 X 380 X 0.85 功率分有功和无功,有功P=U*I*(cos a;无功Q=U*I*(sin a;注:a是功率因数。 三相电动机的功率电阻的电流如何计算。电压已知为380V。求高人指点!2012-4-20 09:43 提问者:mfkwfntxgt|浏览次数:364次 我来帮他解答 2012-4-20 10:23 满意回答 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 还有P=I2R P=IU R=U/I 最好用这两个;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电流 符号: I 符号名称: 安培(安) 单位: A 公式: 电流=电压/电阻 I=U/R 单位换算: 1MA(兆安)=1000kA(千安)=1000000A(安)

1A(安)=1000mA(毫安)=1000000μA(微安)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 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 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 (星形接法) =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 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 还有P=I2R ⑴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 (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⑵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1=U1=U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 R=R1R2÷(R1+R2)

电感线圈计算公式

加载其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设定需用360ohm 阻抗,因此: 电感量(mH) = 阻抗(ohm) ÷(2*3.14159) ÷F (工作频率) = 360 ÷(2*3.14159) ÷7.06 = 8.116mH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吋)) + ( 40 * 圈长(吋))}] ÷圈直径(吋) 圈数= [8.116 * {(18*2.047) + (40*3.74)}] ÷2.047 =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684 文章录入:zhaizl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 D------线圈直径 N------线圈匝数 d-----线径 H----线圈高度 W----线圈宽度 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 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 l=(0.01*D*N*N)/(L/D+0.44) 线圈电感量l单位: 微亨 线圈直径D单位: cm 线圈匝数N单位: 匝 线圈长度L单位: cm 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 l=25330.3/[(f0*f0)*c] 工作频率: f0 单位:MHZ 本题f0=125KHZ=0.125 谐振电容: c 单位:PF 本题建义c=500...1000pf 可自行先决定,或由Q 值决定 谐振电感: l 单位: 微亨 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 作者: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转贴自:转载点击数:299 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电感值(H) H-DC=0.4πNI / l N= 线圈匝数(圈) AL= 感应系数 H-DC=直流磁化力I= 通过电流(A)

功率电压电流公式 功率电压电流公式大全

功率电压电流公式功率电压电流公式大全 1、欧姆定律: I=U/R U:电压,V; R:电阻,Ω; I:电流,A; 2、全电路欧姆定律: I=E/(R+r) I:电流,A; E:电源电动势,V; r:电源内阻,Ω; R:负载电阻,Ω 3、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电流之和 I=I1+I2+…In 4、串联电路,总电流与各电流相等 I=I1=I2=I3=…=In 5、负载的功率 纯电阻有功功率P=UI → P=I2R(式中2为平方) U:电压,V; I:电流,A; P:有功功率,W; R:电阻

纯电感无功功率Q=I2*Xl(式中2为平方)Q:无功功率,w; Xl:电感感抗,Ω I:电流,A 纯电容无功功率Q=I2*Xc(式中2为平方)Q:无功功率,V; Xc:电容容抗,Ω I:电流,A 6、电功(电能) W=UIt W:电功,j; U:电压,V; I:电流,A; t:时间,s 7、交流电路瞬时值与最大值的关系 I=Imax×sin(ωt+Φ) I:电流,A; Imax:最大电流,A; (ωt+Φ):相位,其中Φ为初相。 8、交流电路最大值与在效值的关系 Imax=2的开平方×I I:电流,A; Imax:最大电流,A; 9、发电机绕组三角形联接

I线=3的开平方×I相 I线:线电流,A; I相:相电流,A; 10、发电机绕组的星形联接 I线=I相 I线:线电流,A; I相:相电流,A; 11、交流电的总功率 P=3的开平方×U线×I线×cosΦ P:总功率,w; U线:线电压,V; I线:线电流,A; Φ:初相角 12、变压器工作原理 U1/U2=N1/N2=I2/I1 U1、U2:一次、二次电压,V; N1、N2:一次、二次线圈圈数; I2、I1:二次、一次电流,A; 13、电阻、电感串联电路 I=U/Z Z=(R2+XL2)和的开平方(式中2为平方) Z:总阻抗,Ω; I:电流,A; R:电阻,Ω; XL:感抗,Ω 14、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 I=U/Z Z=[R2+(XL-Xc)2]和的开平方(式中2为平方)Z:总阻抗,Ω; I:电流,A; R:电阻,Ω; XL:感抗,Ω; Xc:容抗,Ω

电流电压功率之间的关系及公式

电流、电压、功率的关系及公式 1、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2乘以R V=IR W=V2/R 电流=电压/电阻 功率=电压*电流*时间 2、电压V(伏特),电阻R(欧姆),电流强度I(安培),功率N(瓦 特)之间的关系是: V=IR, N=IV=I*I*R,或也可变形为:I=V/R,I=N/V等等. 但是必须注意,以上均是在直流(更准确的说,是直流稳态)电路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其它情况不适用. 如交流电路,那要对其作补充和修正求电压、电阻、电流与功率的换算关系 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还有P=I2R P=IU R=U/I 最好用这两个;

3、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 电流符号: I 符号名称: 安培(安) 单位: A 公式: 电流=电压/电阻 I=U/R 单位换算: 1MA(兆安)=1000kA(千安)=1000000A(安)1A(安)=1000mA(毫安)=1000000μA(微安) 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 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星形接法) = 3*相电压U*相电I(角形接法)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 星形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P=I2R 4、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

电感线圈匝数的计算公式

电感线圈匝数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N=0.4(l/d)开次方。N一匝数,L一绝对单位,luH=10立方。d-线圈平均直径(Cm) 。 例如,绕制L=0.04uH的电感线圈,取平均直径d= 0.8cm,则匝数N=3匝。在计算取值时匝数N取略大一些。这样制作后的电感能在一定范围内调节。 制作方法:采用并排密绕,选用直径0.5-1.5mm的漆包线,线圈直径根据实际要求取值,最后脱胎而成。 第一批加载其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设定需用360ohm 阻抗,因此: 电感量(mH) = 阻抗(ohm) ÷ (2*3.14159) ÷ F (工作频率) = 360 ÷ (2*3.14159) ÷7.06 = 8.116mH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吋)) + ( 40 * 圈长(吋))}] ÷圈直径(吋) 圈数= [8.116 * {(18*2.047) + (40*3.74)}] ÷ 2.047 =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684 文章录入:zhaizl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 D------线圈直径 N------线圈匝数 d-----线径 H----线圈高度 W----线圈宽度 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 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 l=(0.01*D*N*N)/(L/D+0.44) 线圈电感量l单位: 微亨 线圈直径D单位: cm 线圈匝数N单位: 匝 线圈长度L单位: cm 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 l=25330.3/[(f0*f0)*c] 工作频率: f0 单位:MHZ 本题f0=125KHZ=0.125 谐振电容: c 单位:PF 本题建义c=500...1000pf 可自行先决定,或由Q 值决定

各种电抗器的计算公式

各种电抗器的计算公式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各种电抗器的计算公式 加载其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设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此:电感量(mH) = 阻抗 (ohm) ÷ (2* ÷ F (工作频率) = 360 ÷ (2* ÷ =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寸)) + ( 40 * 圈长(寸))}] ÷圈直径 (寸) 圈数 = [ * {(18* + (40*}] ÷ =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684 文章录入: zhaizl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 D------线圈直径 N------线圈匝数 d-----线径 H----线圈高度 W----线圈宽度 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 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 l=*D*N*N)/(L/D+ 线圈电感量 l单位: 微亨 线圈直径 D单位: cm 线圈匝数 N单位: 匝 线圈长度 L单位: cm 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 l=[(f0*f0)*c] 工作频率: f0 单位:MHZ 本题f0=125KHZ= 谐振电容: c 单位 F 本题建义c=500...1000pf 可自行先决定,或由Q值决定 谐振电感: l 单位: 微亨 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 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电感值(H) H-DC=πNI / l N= 线圈匝数(圈) AL= 感应系数 H-DC=直流磁化力 I= 通过电流(A) l= 磁路长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参照Micrometal对照表。例如: 以T50-52材,线圈5圈半,其L值为T50-52(表示OD为英寸),经查表其AL值约为33nH L=33.2=≒1μH 当流过10A电流时,其L值变化可由l=(查表) H-DC=πNI / l = ×××10 / = (查表后) 即可了解L值下降程度(μi%) 2。介绍一个经验公式 L=(k*μ0*μs*N2*S)/l 其中

功率计算公式表

功率计算公式 P=UI功率的计算公式 p=w/t p=UI P=I^2 *R P=Fv P=U^2 /R 功的计算公式: W=Fs W=UIt W=I^2 *Rt W=U^2 *t /R 1,两相家用电器功率的计算方法是: P=电流*电压*功率因素 如5A电流*220V交流电压*0.9功率因素=990W 1度电=1000W 2,对称三相交流家用电器功率的计算方法是: 有功功率(W)P=跟号3*电流*交流电压*功率因素(COS) 无功功率(VAR)Q=跟号3*电流*交流电压*功率因素(SIN) 视在功率(VA)S=跟号3*电流*交流电压 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因为W=F(f 力)*s(s 距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F为力,V为速度)。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最大功率一般用马力(PS)或千瓦(kw)来表示,1马力等于0.735千瓦。 1w=1J/s P=W/t=FV=FL/t 1、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串联)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2、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有以下几个规律:(如:R1,R2并联)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或。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总= R 注意: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都小。 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Q(Q是电量);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⑴Q=I2Rt普适公式) ⑵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R=R1+R2 ⑷U1/U2=R1/R2 (分压公式) ⑸P1/P2=R1/R2 6并联电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1/R=1/R1+1/R2 [ R=R1R2/(R1+R2)] ⑷I1/I2=R2/R1(分流公式) ⑸P1/P2=R2/R1

各种电感计算公式

导线线径与电流规格表 绝缘导线(铝芯/铜芯)载流量的估算方法 以下是绝缘导 线(铝芯/铜芯)载流量的估算 方法,这是电工基础,今天把这些知识教给大家,以便计算车上的导线允许通过的电流.(偶原在福建省南平供电局从事电能计量工作) 铝芯绝缘导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导线截面(平方 毫米)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载流量(A 安培)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 载流是截面倍数 9 8 7 6 5 4 3.5 3 2.5 表格为导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与电流规格表。 (请注意:线材规格请依下列表格,方能正常使用)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看不懂没关系,多数情况只要查上表就行了)。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 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各种电感计算公式

导线线径与电流规格表 表格为导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与电流规格表 注意:线材规格请依下列表格,方能正常使用) 载流量 (A 安培 ) 9 14 23 32 48 60 90 100 123 150 210 238 300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看 不懂没关系 ,多数情况只要查上表就行了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 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 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 (橡皮和塑料绝缘线 )的载流量 (安 全电流 )不是直接指出,而是 “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 5 3 可以 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 2. 5mm ' 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 ,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 9倍。如 2.5mm '导线,载流量为 2. 5×9=22.5(A ) 。从 4mm '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 数逐次减 l ,即 4×8、6×7、 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 的是 35mm ” 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 3.5 倍,即 35×3.5=122.5(A ) 。从 50mm '及以上 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 0. 5。 即 50、70mm '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 3 倍;95、120mm ” 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 2.5 倍,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的估算方法 以 下是绝缘导 线 (铝芯/铜芯) 载流量的估算 方法 ,这是电工 基础 ,今天把这 些知识教给大 家,以便计算车 上的导线允许 通过的电 流.(偶原在省 供电局从事电 能 计量工作 ) 铝 芯绝缘导线 载 流量与截面 的倍数关系 导线截面 (平方 毫米) 1 1.5 请 绝缘导线 ( 铝芯 /铜芯 )载流量 载流是截面倍数 9 8 7 6 5 4 3.5 3 2.5

各种电机电流计算方法

各种电机额定电流的计算 1、电机电流计算: 对于交流电三相四线供电而言,线电压是380,相电压是220,线电压是根号3相电压 对于电动机而言一个绕组的电压就是相电压,导线的电压是线电压(指A相 B相 C相之间的电压,一个绕组的电流就是相电流,导线的电流是线电流 当电机星接时:线电流=相电流;线电压=根号3相电压。三个绕组的尾线相连接,电势为零,所以绕组的电压是220伏当电机角接时:线电流=根号3相电流;线电压=相电压。绕组是直接接380的,导线的电流是两个绕组电流的矢量之和 功率计算公式 p=根号3 UI乘功率因数是对的 用一个钳式电流表卡在A B C任意一个线上测到都是线电流 三相的计算公式: P=1.732×U×I×cosφ (功率因数:阻性负载=1,感性负载≈0.7~0.85之间,P=功率:W) 单相的计算公式: P=U×I×cosφ 空开选择应根据负载电流,空开容量比负载电流大20~30%附近。P=1.732×IU×功率因数×效率(三相的) 单相的不乘1.732(根号3) 空开的选择一般选总体额定电流的1.2-1.5倍即可。

经验公式为: 380V电压,每千瓦2A, 660V电压,每千瓦1.2A, 3000V电压,4千瓦1A, 6000V电压,8千瓦1A。 3KW以上,电流=2*功率;3KW及以下电流=2.5*功率 2功率因数(用有功电量除以无功电量,求反正切值后再求正弦值)功率因数cosΦ=cosarctg(无功电量/有功电量) 视在功率S 有功功率P 无功功率Q 功率因数cosΦ 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的平方+无功功率Q 的平方)再开平方 而功率因数cosΦ=有功功率P/视在功率S 3、求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请详细说明下。(变压器为单相变压器) 另外无功功率的降低会使有功功率也降低么?反之无功功率的升高也会使有功功率升高么? 答:有功功率=I*U*cosφ即额定电压乘额定电流再乘功率因数 单位为瓦或千瓦 无功功率=I*U*sinφ,单位为乏或千乏. I*U 为容量,单位为伏安或千伏安. 无功功率降低或升高时,有功功率不变.但无功功率降低时,电流要降低,线路损耗降低,反之,线路损耗要升高. 4、什么叫无功功率?为什么叫无功?无功是什么意思?

磁材设计公式

磁材设计公式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磁材设计公式 电感(L)可以根据电感系数(AL)算出。 AL=电感系数(nH/N2) N=绕线圈数 电感量也可以由相对磁导率和有效的磁芯面积。 A=有效磁芯截面积(cm2) l=有效磁路长度(cm) μ=相对磁导率(无量纲) 有效磁路长度 对于环形磁芯,磁粉芯面积(A)与磁粉芯横截面面积相同.根据安培定律,有效磁路长度等于安培匝(NI)除以平均磁化力。利用安培定律和平均磁化力能得出有效磁路长度的计算公式。 OD=磁芯外径(cm) ID=磁芯内径(cm) 磁芯磁通密度 利用法拉第定律,最大磁通密度(Bmax)可以用下面公式算出: Bmax=最大磁通密度

Erms=通电电压 磁场强度 利用安培法,磁场强度(H)是: N=绕线圈数 I=峰值电流大小(A) l=有效磁路长度(cm) 磁导率 根据磁场强度可以计算磁通密度,根据一下公式可以计算出相对磁导率 μ=相对导磁率 B=磁通密度(G) H =磁场强度(O) 关键字:铁硅铝磁芯,PFC储能电感,铁硅铝磁芯电感量计算 铁硅铝磁芯(NPS磁芯),又叫Sendust(山达斯合金),是用铁、硅、铝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合金粉末,然后压制成环或其他形状。铁硅铝磁芯在同比其他磁芯具有低价格,低磁损耗,是PFC储能电感的最理想选择,该磁芯具有很高性价比,因此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设计电感的过程中,首先也考虑的问题是电感量的问题。在此,我们也对电感量的计算做简单介绍。在介绍电感量计算方法之前,先介绍静态电感量和需求感量。

电流、电压、功率的关系及公式

电流=电压/电阻 功率=电压*电流*时间 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的平方乘以R V=IR 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的平方乘以R V=IR W=V的平方除以R 电压V(伏特),电阻R(欧姆),电流强度I(安培),功率N(瓦特)之间的关系是: V=IR,N=IV =I*I*R, 或也可变形为:I=V/R,I=N/V等等.但是必须注意,以上均是在直流(更准确的说,是直流稳态)电路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其它情况不适用.如交流电路,那要对其作补充和修正求电压、电阻、电流与功率的换算关系 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 还有P=I2R P=IU R=U/I 最好用这两个;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电流 符号: I 符号名称: 安培(安) 单位: A 公式: 电流=电压/电阻 I=U/R 单位换算: 1MA(兆安)=1000kA(千安)=1000000A(安) 1A(安)=1000mA(毫安)=1000000μA(微安)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

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 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线电压U*线电流I (星形接法) =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 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 还有P=I2R ⑴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⑵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1=U1=U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R=R1R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I1:I2=R2:R1 W1:W2=I1:I2=R2:R1 P1:P2=R2:R1=I1:I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磁芯电感的计算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 设定需用360ohm 阻抗,因此: 电感量(mH) = 阻抗(ohm) ÷ (2*3.14159) ÷ F (工作频率) = 360 ÷ (2*3.14159) ÷ 7.06 = 8.116mH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吋)) + ( 40 * 圈长(吋))}] ÷圈直径(吋) 圈数= [8.116 * {(18*2.047) + (40*3.74)}] ÷ 2.047 =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 D------线圈直径 N------线圈匝数 d-----线径 H----线圈高度 W----线圈宽度 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 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 l=(0.01*D*N*N)/(L/D+0.44) 线圈电感量l单位: 微亨 线圈直径D单位: cm 线圈匝数N单位: 匝 线圈长度L单位: cm

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 l=25330.3/[(f0*f0)*c] 工作频率: f0 单位:MHZ 本题f0=125KHZ=0.125 谐振电容: c 单位:PF 本题建义c=500...1000pf 可自行先决定,或由Q值决定 谐振电感: l 单位: 微亨 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 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电感值(H) H-DC=0.4πNI / l N= 线圈匝数(圈) AL= 感应系数 H-DC=直流磁化力I= 通过电流(A) l= 磁路长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参照Microl对照表。 例如: 以T50-52材,线圈5圈半,其L值为T50-52(表示OD为0.5英吋),经查表其AL值约为33nH L=33.(5.5)2=998.25nH≈1μH 当流过10A电流时,其L值变化可由l=3.74(查表) H-DC=0.4πNI / l = 0.4×3.14×5.5×10 / 3.74 = 18.47 (查表后) 即可了解L值下降程度(μi%) 2.介绍一个经验公式 L=(k*μ0*μs*N2*S)/l 其中 μ0 为真空磁导率=4π*10(-7)。(10的负七次方)

各种电感的计算公式

各种电感的计算公式 加载其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设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此: 电感量(mH) =阻抗 (ohm)÷ (2*3.14159)÷F (工作频率) = 360 ÷ (2*3.14159) ÷ 7.06 = 8.116mH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吋)) + ( 40 * 圈长(吋))}] ÷圈直径 (吋) 圈数 = [8.116 * {(18*2.047) + (40*3.74)}] ÷ 2.047 =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 D------线圈直径 N------线圈匝数 d-----线径 H----线圈高度 W----线圈宽度 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 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 l=(0.01*D*N*N)/(L/D+0.44) 线圈电感量 l单位: 微亨 线圈直径 D单位: cm 线圈匝数 N单位: 匝 线圈长度 L单位: cm 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 l=25330.3/[(f0*f0)*c] 工作频率: f0 单位:MHZ 本题f0=125KHZ=0.125 谐振电容: c 单位:PF 本题建义c=500...1000pf 可自行先决定,或由Q 值决定 谐振电感: l 单位: 微亨 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 作者: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转贴自:转载点击数:299 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电感值(H) H-DC=0.4πNI / l

电流电压功率的关系及公式

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的平方乘以R V=IR W=V的平方除以R 电流=电压/电阻 功率=电压*电流*时间 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的平方乘以R V=IR 电流I,电压V,电阻R,功率W,频率F W=I的平方乘以R V=IR W=V的平方除以R 电压V(伏特),电阻R(欧姆),电流强度I(安培),功率N(瓦特)之间的关系是:V=IR,N=IV =I*I*R, 或也可变形为:I=V/R,I=N/V等等.但是必须注意,以上均是在直流(更准确的说,是直流稳态)电路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其它情况不适用.如交流电路,那要对其作补充和修正求电压、电阻、电流与功率的换算关系 电流=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 还有P=I2R P=IU R=U/I 最好用这两个;如电动机电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电流 符号: I 符号名称: 安培(安) 单位: A 公式: 电流=电压/电阻I=U/R 单位换算: 1MA(兆安)=1000kA(千安)=1000000A(安) 1A(安)=1000mA(毫安)=1000000μA(微安)单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 单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压U*电流I*功率因数COSΦ 三相电阻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 (星形接法) = 3*相电压U*相电流I(角形接法) 三相电机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星形电流= I,电压=U,电阻=R,功率=P U=IR,I=U/R,R=U/I, P=UI,I=P/U,U=P/I P=U2/R,R=U2/P 就记得这一些了,不知还有没有 还有P=I2R ⑴串联电路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电流处处相等I1=I2=I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R1+R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