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四章 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

第四章 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

第四章 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
第四章 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

第四章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

教学目标:

1、掌握幻觉、妄想的常见类型及其表现

2、掌握强迫思维、强迫动作的常见类型及其表现

3、掌握常见的情绪障碍的类型及表现

4、熟悉注意障碍、意志过程障碍、意识障碍的常见症状

5、思维形式障碍、记忆障碍的常见症状

6、了解常见的精神障碍综合征

教学重点:认知过程障碍、情感过程障碍、意志过程障碍、意识障碍

教学难点:幻觉的常见类型及其表现;妄想的常见类型及其表现;思维形式障

碍的常见类型及其区别;强迫思维、强迫动作的常见类型及其表现;自我意识障碍的常见类型及其表现;自知力的定义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说明法、PPT演示

教学时数:9学时

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引言:症状一词,从医学的角度解释就是机体因发生疾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患者自身的各种异常感觉与医者的感觉器官所感知的各种异常表现。本章涉及的内容就是当个体出现心理异常时的各种表现。通过明确常见的心理异常的表现和症状,对于早期防治变态心理或精神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异常的各种症状丰富多彩且相互关联,对这些症状进行严格区分和描述有时很困难。本章将从现象学角度,根据临床分类方法,对常见的几类异常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讨论。

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们好多同学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是心理咨询,那么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们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哪些属于我们的服务对象。超越了我们的服务能力,不仅会耽误当事人的病情,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因此,为了明确我们的服务对象,掌握心理异常症状,以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是一项重要任务。

一般来说,精神障碍患者首要选择的治疗方式不是心理咨询,而是药物治疗。要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要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病态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2、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3、要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第一节认知过程障碍

一、感知障碍(板书)

知识回顾:

1、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有哪些?

感觉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触觉、温觉、冷觉、痛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如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疼痛)。

3、什么是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4、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5、知觉的特点有哪些?种类有哪些?

其特点是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其种类包括空间(大小、形状、方位、距离或深度)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感知觉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感知障碍常见于各种神经、精神疾病,它影响到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甚至会使人惊恐、拒食、伤人或自杀。

(一)感觉障碍(板书)

1、感觉过敏: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如感到风吹的声音震耳欲聋。多见于神经症、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

[病例]男,38岁,“神经衰弱”20年,对极轻微的响动都感到如雷贯耳般难以忍受,因此长期失眠。5年来挖地三尺筑地窖而卧,虽密封得令人窒息,仍不能忍受蚊鸣般细小声音。

2、感觉减退: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觉迟钝。如用手摸物象戴着手套。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意识障碍患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时常常有感觉减退。

3、感觉倒错(paraesthesia)。对外界刺激产生与正常感觉相反的感觉。如对凉水的刺激感到烫手。多见于转换型障碍。

4、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往往难以表达。如感到体内有牵拉、挤压等特殊感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和脑外伤后综合症。

[病例1]男,18岁,两年前集体食物中毒,其他人很快康复,而他一直认为毒素在体内没有完全清除,经常有全身皮肤粘连感、肌肉酸痛感、血脉不通或者血液漫溢感、关节紧张感、肠胃胀气感。这些感觉若有若无游离不定,遍求名医不得治。近一年认为那次中毒是有人故意害他,别人都康复而他至今不愈是因为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搞鬼,继续给他下毒药(此为妄想)。临床诊断:精神分裂症。

[病例2]女,44岁,半年来感到肠胃不适,有胀气游走感。经治不愈,认为得了肠胃癌症,经各种检查未发现病变,但仍然坚信不疑。两个月来明显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虽继续坚信已患癌症,但不再寻求诊治,认为自己余日不多而数次企图自杀。临床诊断:抑郁障碍。

(二)知觉障碍(板书)

知觉的障碍是心理过程障碍中最常见的,同时也是许多精神病的主要症状。其临床诊断意义普遍要大于感觉障碍。

1、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完全不相符的事物。如将草绳看成蛇。

错觉的产生与感知条件(如光线暗淡)和心理状态(如恐惧、紧张及期待等)有关,如在黑暗处将风吹动的小树看成是坏人,“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等描述的都是错觉。正常人偶有错觉发生,但经现实验证后,可加以纠正,例如听错别人叫自己的名字等。精神病患者的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错觉常带有恐怖性质,例如一个肺炎高烧患者,将输液的塑料管看成是一条蛇而拼命躲避,最终甩掉输液管。

2、幻觉: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幻觉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意义。正常人偶然出现的幻觉(如入睡前幻觉)没有临床意义。

根据幻觉涉及的感受器官不同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

(1)幻听。是精神科临床最常见的幻觉,是指在没有声音刺激时,出现声音的知觉体验。其表现形式多样,有非言语性幻听如噪音、机器声、音乐、鸟兽声等,一般临床诊断意义不大。诊断意义较大的是言语性幻听,最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以人数不等的陌生声音较多,有些患者听到亲友、同事或其他熟人的声音。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如酒中毒性幻觉症、苯丙胺依赖)、脑外伤性精神障碍、重性抑郁患者也常出现幻听,各有其特点。

①言语命令性幻听。患者听到声音用命令的口吻让他去干违背意愿的事情,患者犹豫时,声音还可能催促和威胁,最终迫使患者完全或部分遵从。该症状是暴力和自伤、自杀行为的明显危险因素,临床上要引起高度注意。

[病例]男,26岁,一个多月来频繁听见一个自称是“仙女”的陌生女声命令他:“杀了你老婆,然后和我结婚!”他和妻子感情很好,不愿遵从声音指令,遂向“仙女”辩解和求情,招致愈加严厉的命令和斥责:“还不动手?我亲自动手时就杀你全家老小。”他最终只好用刀背将妻子砍伤以便向“仙女”有个交代。

②言语评论性幻听。表现为听到一个或几个人在议论他,有男有女,内容多是讽刺、辱骂,少数情况下有赞扬声。有时声音用第二人称“你”的口吻和患者进行交谈,患者可以加入议论中,旁人看来患者似乎在与看不见的人对话,表现为自言自语。其中一类追踪评论性幻听比较特殊,临床也较常见。患者听到两个以上的声音在一旁将患者称为“他”来评论其一举一动,犹如实况转播,如“他在做饭,他现在出门了,他要进厕所了”等。此类幻听往往令患者感到没有任何私密可言,并继发内心被洞悉妄想,构成对精神分裂症具有高度诊断意义的一类幻觉妄想综合征。有学者认为,此类幻听几乎只见于精神分裂症。

③思维鸣响或思维化声。是一种特殊的幻听,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障碍。患者凭空听到陌生的声音将自己的思想或内心活动讲述出来,如他想到“是吃饭的时间了”,声音就说“该吃饭了”。有的患者凭空听到声音逐字逐句地复述他正在看书的内容。病人对此的体验是“自己的思想变成了声音”。多于精神分裂症。思维鸣响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④机能性幻听(functional auditory hallucination)。患者在听到一个真实声音的同时出现一个幻听,二者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且互不重叠,患者能够明确区分这两种声音。机能性幻听的内容一般机械而重复。如一个患者总是要将闹钟藏起来,原来他听到闹钟走秒的节奏声中有人在骂他:“流氓,流氓,流

氓……”机能性幻听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病例]男,22岁,向医生诉说:“经常听见别人的脚步声在说话,很烦人。”原来每当有人经过时,他就听到别人的脚步中发出一个陌生的声音在骂他“笨蛋,笨蛋……”,节奏和脚步声一致,脚步声消失,幻听也消失。

(2)幻视:是指在没有视觉刺激时出现的视觉形象的体验。缺乏具体形态和明确结构的幻视,叫做原始性幻觉。如见到闪光、火花等。幻视也可以同外界事物的形象一样。幻视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和高热患者。

[病例]女,46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两日来夜间不眠,在屋子里寻找东西,在被子里摸索,有时喊叫:“有鬼,打,打。”询问下答称:看见地板上有小鸡,墙上有壁虎,被子里有老鼠等。这些东西还变来变去,有时就变成了鬼向她扑过来。

(3)幻嗅,指在没有嗅觉刺激时,出现了嗅觉体验,常常是闻到不愉快的气味,如腐烂食品、烧焦物品、化学药品的气味,因此表现出掩鼻动作。幻嗅往往与其它的幻觉和妄想结合在一起。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癫痫、癔病和神经衰弱患者。某些脑部器质性病变,也可引起幻嗅。此外,正常人在极度疲劳、极度恐惧、极度寒冷、极度饥饿、长期孤独、失眠和某种药物作用等情况下,也会产生幻嗅。

(4)幻味在精神病中较少见,病人尝到食物里有某种特殊的或奇怪的味道,而拒绝进食。常和其他幻觉妄想合并出现。

(5)幻触,临床上常见的是皮肤或黏膜麻木感、针刺感、触电感、虫爬感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及脑器质性精神病。

(6)内脏性幻觉:可产生某一固定的器官或躯体内部。病人能清楚地描述自己的某一内脏断裂、穿孔、或有虫在里面爬动、游走等。这一症状常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结合。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发作。

[病例]男,34岁,一年前曾因胆道蛔虫穿孔感染接受外科手术,术后恢复好。近三个月来自觉病情复发,感到蛔虫在肝胆和肠胃里钻孔、爬行,还交配产卵。在外科就诊未发现任何体征,也没有疼痛感,不接受医生的解释和劝说,遂转诊精神科。

按幻觉体验的不同真实性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1)真性幻觉:病人所感知的幻觉与真实的事物完全相同。病人通常叙述这是他亲眼看到的,听到的。病人常常坚信不疑,并对幻觉做出相应的情感与行为反应。

(2)假性幻觉: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牙齿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例如,患者说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人像,不用耳朵,脑子也能听到声音。

按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分为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反射性幻觉、心因性幻觉。

(1)功能性幻觉: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功能性幻听与正常知觉同时出现、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两者互不融合。如听收音机时听到别人骂他的声音,关闭收音机后就听不到了。多见精神分裂症、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等。

(2)反射性幻觉:是当某一感官受到刺激,产生某种感觉体验时,另一感官出现幻觉。如当病人听到敲门的声音时,就马上看到一个人物的形象<幻视>;又如病人听到别人打喷嚏时马上感觉自己的头痛。这种幻觉常见于癔症,也见于精神分裂症,有时也可见于癫痫发作前兆阶段。

(3)心因性幻觉:是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幻觉内容具有浓厚的情

感色彩和幻想性,是患者急切盼望出现的事情。仅见于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癔症等。

(三)感知综合障碍(板书)

感知综合障碍是指病人在感知某一现实事物时,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来说是正确的,但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空间距离等产生与该事物不相符合的感知。

1、空间感知综合障碍:是指对事物大小、方位、距离等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如看物体形象比实物大得多,称视物显大症;比实物小得多,称视物显小症;看到人的脸面变形,鼻嘴歪斜或者台凳橱柜形状改变,称为视物变形症;如把远物看得很近或把近物看得很远,称为视物错位症。以上各种空间感知综合障碍多见于癫痫和精神分裂症。

2、时间感知综合障碍:患者对时间的快慢出现不正确的知觉体验。如感到时间在飞逝,似乎身处于“时空隧道”之中,外界事物的变化异乎寻常地快;或者感到时间凝固了,岁月不再流逝,外界事物停滞不前。多见于颞叶癫痫或精神分裂症。

3、非真实感:患者觉得周围事物像布景、“水中月”、“镜中花”,人物像是油画中的肖像,没有生机。可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

4、窥镜症:患者认为自己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自己的模样发生了变化,因而在一日之内多次窥镜。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思维障碍(板书)

知识回顾:

1、什么是思维?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其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间接性是指思维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其他事物作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概括性是指思维不是反映个别事物或其个别特征,而是反映某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

2、思维有哪些操作过程?思维有哪些种类?

思维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信息进行复杂加工的过程,其操作的基本形式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其种类有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习惯性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思维与其他心理过程的相互影响

见教材P67

正常思维过程具有目的性、连贯性、逻辑性。思维内容付诸实践则产生一定效果,并能接受现实检验自行矫正错误。此外,进行思维的人都有相应的内省体验,知道自己思维活动属于自身,为自己所控制。如果思维过程和内容发生异常时,上述正常思维特征常有改变,称为思维障碍,是变态心理的主要症状,也是精神科医师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由于思维是通过语言表达的,所以检查思维有无障碍主要通过和病人的谈话来发现,有时也要收集病人的书面材料,并听取病人对其行为的解释。

根据临床分类,思维障碍一般分成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形式障碍又可分为思维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

(一)思维形式障碍:(板书)

包括思维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常见症状有13种。

1、思维奔逸: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又称观念飘忽。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患者表现健谈,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自诉脑子反应快,特别灵活,好像机器加了“润滑油”。这一症状严重时,患者谈话的内容中夹杂着很多音韵的联想(音联),或字意联想(意联)。即患者按某些词汇的音韵相同或某句子在意义上相近的联想而转换主题。患者的谈话内容很容易被环境中的变化所吸引而转换谈话的主题(随境转移)。多见于躁狂状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

【典型病例1】女、50岁、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医生请病人读当天的报纸,标题是“朝着光明的道路前进”,病人边读边加以说明:“朝即是朝廷的朝,革命不是改朝换代,我们家门是坐北朝南,朝字上下有两个十字,中间有个日字,子曰学而时习之,朝字左半有日字,右半有月字,两字合起来念明,光明黑暗,开灯关灯,电灯管儿灯。(医生催她念报)朝中方、四方形、三角形、几何面、方的、圆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此时,进来一位老医生,病人马上站起让坐,说向白衣战士学习,向白衣战士致敬。(音联、意联、随境转移)。

【典型病例2】女,33岁,母有躁狂症。二年前有过失眠、抑郁、浑身无力,甚至悲观消极数月。近2周出现躁狂发作,言语增多,内容夸大,自称:“我现在讲话象黄河之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讲话讲得快,心理充满乐观”。“我现在记忆力特别好,比以前聪明”。医生问她几岁,答道:“三十三,三月初三生,三月桃花开,开花结果给猴吃,我正好是属猴的”。睡眠需要减少,认为一天二三小时睡眠已足,在病房爱管闲事,唱歌跳舞,稍不如意,则大发脾气。

[典型病例3]男,28岁,临床诊断为躁狂症。医生几乎无法打断他的话,问他姓什么,他答:“姓王,大王的王,王者之气,气冲霄汉直捣黄龙,杨子荣打虎上山,(唱)唱不上去了,老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昏头昏脑,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医生你结婚了吧,我猜你老婆一定很漂亮,就像你的这条领带一样,是她送的还是情人送的?(伸手摸医生的领带)咦?外面什么声音,我去看看……”

2、思维迟缓:一种抑制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与上述思维奔逸相反,以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语量少,语速慢,语音低沉,反应迟缓。患者自诉:“脑子不灵了,脑子迟钝了”。这一证症状严重时,虽然患者本人非常努力,但是一篇作文或简短的发言稿,经过很长时间还是写不出来,学习或工作效率很低,患者因此而苦恼。多见于抑郁状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

3、思维贫乏: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患者体验到脑子空洞无物,没有什么东西可想。表现为沉默少语,谈话言语空洞单调或词穷句短,回答简单。严重的患者也可以什么问题都回答不知道。但回答时的语速并不减慢,这是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精神症状鉴别要点之一。患者对上述精神症状漠然处之,并不以为是精神病态表现。见于精神分裂症单纯型或晚期阶段的精神衰退、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

4、病理性赘述:患者在与人交谈过程中不能简单明了、直截了当回答问题,谈话过程中夹杂很多不必要细节。患者并不觉得自己说话啰嗦,反而认为这些都是其认真交谈和回答问题时必不可少的。患者不听劝说,坚持要按他原想法把话讲完。患者思维速度缓慢,但不离题,在讲了很多完全可以省略的谈话内容以后,最后终于讲出其本次谈话主题和中心思想。多见于痴呆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典型病例】男、44岁、麻痹性痴呆。当医生问“你们工厂几点上班时”,病人答:

“我每天七点起床,洗脸,漱口,到厂对面的锅炉房打水,那里的开水很热,锅炉房有值班的老头,六十多岁了,他有一个孩子,大概是七八岁的样子,孩子的妈妈常来,提着一个篮子,里头放着吃的东西,我打开水时碰见过她。洗完脸后才去食堂吃饭,人很多,要排队,我每天吃一大碗稀饭、两个馒头、一分钱咸菜,工人常常吃完饭打乒乓球,我不会打,所以吃完饭就上班了,不到八点就开始工作……。”

5、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思维联想的连贯性障碍,临床特征是联想过程松弛,言语交流过程中显现出明显的“接触性离题”,即谈话似乎与当前话题有关,每个句子的语法和表达都正确,有时连续句子的表达也能让人理解,但整段话说下来经常偏离刚开始交谈的话题,让人不知所云。例如,某技校学生,笔试时监考老师已发现有一道问答题,其所答内容与所问问题毫无关系,曾前后两次提醒这位学生要好好审题。学生对答题内容仍不做任何修改,还说,“我已经看过了,这道题就这样回答。”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

6、破裂性思维:指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患者在言谈或书信中,有结构完整的句子,但各句含意互不相关,变成语句堆积,整段内容令人不能理解。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联系,成了语词杂拌(word salad)。旁人无法理解其意义。例如:“鸡在叫,人生,人生,我是周老爷(病人姓周),宝莲灯,保养身体……。”这是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之一,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典型病例】男、23岁、精神分裂症。问:“你在哪里工作?”,答:“这是多余的问题,卫星照在太阳上,阳光反射到玻璃上,跟着我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马马虎虎,捣捣浆糊。”问:“你近来好吗?”,答:“我不是坏人,家中没有房产,计算机病毒是谁捣的鬼,我想回家。”

注意:临床上对思维破裂的确认并不困难,但对思维松弛的判断常存在分歧,原因是患者往往在交谈开始阶段对答完全切题,交流似乎没有问题,只是随着时间推移或者给予带有压力的询问,患者才逐渐表现出思维松弛的特点。

封闭式提问不利于检查出思维松弛。对于一问一答的提问,此类患者一般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当给他一个开放性问题如“谈谈你最近的情况”时,患者最初的回答是切题的,但很快频繁出现接触性离题,到最后听者越听越糊涂,而且反复提醒他谈话的主题也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和这样的患者交谈往往使人十分疲劳,经常有焦急与不耐烦感,甚至感到自己的思维也开始混乱。如果当时没有记录,事后几乎无法准确记录谈话内容。因此,检查思维松弛的可信方法是给患者提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他自由回答,医生即时记录。依据录音整理记录的思维松弛症状描述是最可信的。

[病例]男,31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以下是一段精神检查录音记录,显示了患者的思维从松弛到近乎破裂的过程。

医:您自我介绍一下好吗?

患:自我介绍?不知道怎么介绍。

医:您是做什么工作的?

患:您问我做什么工作是吧?好像是机械工程工作,对,是机械工程,我原来是学计算机的。

医:最近工作顺利吗?

患:顺不顺?不太顺吧。

医:具体有什么不顺呢?

患:有人用电波影响我。

医:怎么影响的?

患:比方说作决定吧,也就是思维方式,比方说思维通路本来是直线的,也可以想象成歪的,好比某一点到某一点的距离是直线的,他可以说是正面对着这个定点走,使正面产生一个角度,斜线产生直线走,对,就是这样。

7、思维不连贯:严重的破裂性思维,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不但主题之间,语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而且在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应有连贯性和逻辑性,言语更加支离破碎,语句片断,毫无主题可言,成为语词杂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语词杂拌不是在意识清楚情况下出现的,而是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的,则这时候的精神症状就不能称之为破裂性思维,而应该称之为思维不连贯。虽然破裂性思维时的语词杂拌在临床现象学方面很难与思维不连贯时的词语杂拌进行区分,但两者在临床上的严格区分却是非常重要的。区别两者的要点在于后者是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的。思维不连贯多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有意识障碍时,也可见于老年痴呆。

8、思维中断:又称思维阻滞。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出现中断。表现为患者说话时在明显不应该停顿的地方突然停顿,片刻后又重新说话,但所说内容不是原话题。这种思维中断并不受患者意愿支配,有患者在回答医生对上述现象提问时说“当时我心理明白,但脑子里一片空白。”患者可伴有明显的不自主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9、思维插入与思维被夺:患者在思考过程中突然出现一些与主题无关的意外联想,患者对这部分意外联想有明显不自主感,感到这种思想不是属于自己的,不受他的意志所支配,是别人强行塞入其脑中。若患者在思考过程中突然认为自己一些思想(灵感或思想火花)被外界力量掠夺走了,称思维被夺。两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0、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是指一种不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潮,强制性地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往往杂乱多变,毫无意义,毫无系统,与周围环境也无任何联系。这些内容往往突然出现,迅速消失。有的患者说:“这些乱七八糟的出现,就像夏天天空中的云彩一样,突然乌云密布,突然乌云消失,又见阳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注意:思维中断(blocking of thought)、思维插入(insertion of thought)、思维云集(pressure of thought),这些症状的共同特点是患者感到思维不能自主或异己思维强行进入,对于精神分裂症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

强制性思维与思维插入、思维被夺的区别:思维插入、思维被夺时,患者还有属于自己的、受意愿支配的思维活动。而在强制性思维时,患者认为他的思维活动已经完全不受自己意愿的支配,已经没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活动了。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属于概念转换。患者主动地以一些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的含义。如某患者经常反穿衣服,以表示自己为“表里合一、心地坦白”。再如某患者说:“因为暖气片是工人阶级制造的,我决心和剥削阶级家庭划清界限,永远和工人阶级在一起。”这一症状反映出形象概念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想障碍,即患者混淆了具体的形象概念(衣服、暖气片)与抽象概念(表里合一、工人阶级)之间的界限。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值得注意的是正常人可以有象征性思维,如以鸽子象征和平。正常人的象征

以传统和习惯为基础,彼此能够理解,而且不会把象征当作现实的东西。

【典型病例】男、34岁、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常双臂舞动,有时将左腿放在右腿上,有时以右腿放在左腿上,有时双手捧着肚子或抱着头,患者对此行为不予解答。病情好转后回忆左臂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右臂代表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双臂摆动代表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左腿代表依靠群众,右腿代表克服困难,左腿放在右腿上代表依靠群众克服困难,右腿放在左腿上则代表克服困难依靠群众,双手捧着肚子代表保护人民,抱着头代表保护领导。

12、语词新作:指概念的融合、浓缩以及无关概念的拼凑。患者自创一些新的符号、图形、文字或语言并赋予特殊的概念。有时把几个无关概念或几个不完全的词拼凑成新词,以代表某种新的概念或新的含义。如上半部是“手”,下半部是“心”,患者说这个“字”读手心,是书桌的意思;再如“犭市”代表狼心狗肺;“%”代表离婚。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13、逻辑倒错性思维:以思维联想过程中逻辑性的明显障碍为主要特征,患者推理缺乏逻辑性,推理过程十分荒谬,既无前提也无根据,又缺乏逻辑根据,或因果倒置,推理离奇古怪,不可理解。尽管如此,患者确坚持己见,不可说服。如一患者说:“因为电脑感染了病毒,所以我要死了”。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狂等。

【典型病例】女、26岁、精神分裂症。患者大专毕业后长期休息在家,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相处较好。半年来认为母亲对自己态度生硬,家中的事也不告诉自己。患者说:“我认为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由于2000年转换到2001年对地球的磁力发生改变,这种磁力影响了我妈妈,使妈妈对我的态度发生改变,妈妈现在疏远我。”

知识解说:诡辩

诡辩常常包含有错误的判断,但并非任何错误的判断都是诡辩。一个孤立的、不包含逻辑矛盾的错误判断,尽管它与客观实际不符合,还不能说是诡辩。但是,如果将一个错误的判断作论题,企图论证它是正确的,或者把它作论据用来论证其他判断为正确时,就构成了诡辩。这时的错误判断就成为整个诡辩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成为诡辩的核心依据。关于什么是诡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给了精辟的解说。他说,诡辩是“以任意的方式,凭借虚假的根据,或者将一个真的道理否定了,弄得动摇了,或者将一个虚假的道理弄得非常动听,好像真的一样”《哲学史讲演录》,第2 卷,第7 页》。黑格尔说的“以任意的方式”,是指诡辩论者任意地违背和践踏逻辑的规律和规则,而“凭借虚假的根据”,是指诡辩论者在论证中故意使用虚假的判断。这实际上是概括了诡辩的两个基本特征。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就属于诡辩。

一个关于诡辩的故事:一位学生问老师什么叫诡辩,老师问他一个干净人和不干净的人谁该洗澡,学生很自然的说不干净的人,老师说不对,应是干净的人,因为他爱洗澡。老师又问同一个问题,学生说爱干净的人,老师又说不对,应是不干净的人,因为他必须洗澡,把自己变干净。老师又问了同一个问题,学生回答不干净的人,老师又说不对,应是两个都洗,因为干净的人爱洗澡,不干净的人必须洗澡,把自己变干净。

诡辩是有些人在语言战中常常使用的手段,不一定见于心理异常患者。

(二)思维内容障碍(板书)

1、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是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发生在意识清晰地情况下,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的结果。

临床所见多数妄想都是患者对外界平常事物的歪曲解释和判断,这种歪曲不同于一般人的误解,而是有其病理基础(尽管目前还不明确)的病态推理。对路人吐痰这一现象,心理健康者的判断是“一种恶习,真不文明”;性格一贯敏感

多疑者的判断是“不会是呸我吧?我刚才没得罪他呀?赶紧走开吧,不然有麻烦”;而精神病患者的判断和推理是:“他在呸我。他呸完了还和旁边的人笑,他们正在说我的坏话,呸我只是挑衅的开始,说不定他们一直在跟踪我。”

●妄想的特点: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第三,妄想是某个人独有的信念。

●常见的妄想类型(板书)

——临床上按照内容常把妄想归归结为以下10类(板书)

(1)关系妄想:患者把实际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例如,患者认为电视里在演他和他们家的事,因而关闭电视机。认为马路上陌生人之间的谈话是在议论他,咳嗽吐痰是针对他的,是蔑视他,因而拒绝出家门。多见精神分裂症。

(2)被害妄想: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及其家人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受妄想的支配可有拒食、控告、逃跑或伤人、自伤等行为。多见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3)特殊意义妄想:患者认为周围人的言行,日常举动,不仅与他有关,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含义,常在关系妄想的基础上产生。妄想的结构较抽象和脱离现实。例如,某男性患者回家后见妻子在逗小孩玩,边滚煮熟的鸡蛋,边说“滚蛋,滚蛋”,患者听到后内心不悦。而其妻子并不知道,又将一个削好皮的梨分给患者一半,患者当即勃然大怒,说:“想和我离婚,没那么容易”,多人解劝无效。

[病例]女,34岁,认为自己被国家安全部门考察多年,电视里和报纸上经常发布对她的考察结果,比如外交部发言人换成女性,是在暗示她可能成为国家安全部第一任女部长。有次看电视时突然说:“考察快结束了,因为中央公布了女性干部的比例。”

(4)物理影响妄想:患者认为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活动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纵,患者不能自主,称影响妄想。如果患者认为这种操纵其精神活动的外力是由某种先进仪器所发出的激光、X线、红外线、紫外线等(均匀物理因素),就称物理影响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5)夸大妄想:患者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可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例如麻痹性痴呆。

(6)自罪妄想:又称罪恶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犯了严重错误和罪行,甚至自己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应受处罚,以至拒食或要求劳动改造以赎其罪。多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精神疾病。

(7)疑病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处求医,即使通过一系列详细检查和多次反复的医学验证都不能纠正其歪曲的信念,称疑病妄想。严重的疑病妄想,患者认为“内脏已经腐烂了”、“本人已不存在,只剩下一个躯体空壳了”,又称虚无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更年期和老年期精神障碍。

(8)嫉妒妄想:患者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因此,患者跟踪监视配偶的日常活动,甚至检查配偶的内衣裤等,想方设法寻找所谓的证据。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等。

(9)钟情妄想:这一种妄想实际是一种被钟情妄想,患者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严词拒绝,反而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0)内心被揭露妄想:又称被洞悉感。患者认为其内心的想法或者患者本人及其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患者语言文字的表达,别人就知道了。此症状在临床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询问“别人是如何知道你的想法的”来进一步了解和澄清以下几种情况。

①继发于幻听:如前述评论性幻听尤其是追踪评论性幻听。

②继发于关系妄想:患者产生关系妄想或特殊意义妄想,感到周围人的言谈举止都表明在议论自己的事情,或者暗示自己,其内容都与自己没有说出来的事情和想法有关,遂认为别人都知道自己的思想。

③原发的被洞悉感:患者“本能地”、“直觉地”或者“莫名其妙地”感到自己的思想人尽皆知,既不是通过别人的言谈举止暗示得知,也不是外界事物的“启示”。有些患者甚至感到全世界乃至整个宇宙都知道他的想法。此种形式的被洞悉妄想实际属于原发性妄想,对精神分裂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按照起源及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归类有两大类(板书)

(1)原发性妄想: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找不到任何心理学上的解释;有突发性妄想、妄想知觉、妄想心境三种表现形式。

1)突发性妄想是妄想的产生非常突然,找不到任何心理学上的解释;

2)妄想知觉是指患者突然对正常知觉体验赋以妄想性意义,如患者和同事们一同外出,大家都看到了前面马路上有一条家犬,患者当即说“我要被提拔了,调令很快就会送到我们单位”;

3)妄想心境是指患者对他所熟悉的环境突然感到气氛不对,周围环境已经发生了某种对他不利的变化,使得患者有某种不祥的预感,而此时患者尚不能明确地说出周围究竟发生了什么对其不利的事情。如果这种妄想心境未得到及时治疗,进一步发展为被害妄想。

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对精神分裂的诊断有重大参考价值。

[病例1]女,24岁,某日在家宴上当母亲端上一盘鱼时,突然感到男朋友已与母亲发生不正当关系,并很快坚信这种想法,而且进一步从母亲和男朋友的言谈举止中发现了支持自己这种想法的“证据”。(此例属妄想知觉)

[病例2]男,28岁,某日在大街上骑车兜风时,突然觉得周围的景物变得十分古怪,像舞台上的布景。周围人的表情也与往日不同,后来患者突然醒悟“原来是外星人占据了地球,地球人只剩了他一个”。(此例属突发妄想)

(2)继发性妄想:是指以错觉、幻觉、逻辑推理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所产生的妄想,或者在某些妄想的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继发性妄想可以见于很多种精神疾病,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其临床意义不如原发性妄想。

2、强迫观念:

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念、思想、概念、印象或冲动念头,反复而持久的出现在患者的脑海中。患者自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但事实上常常是违背患者的意愿,想摆脱,又摆脱不了,患者为此而紧张苦恼、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和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强迫观念可有下面几种表现形式:

(1)强迫思想:

①强迫性怀疑,患者对已完成的事情总是放心不下,要反复多次检查确实无误后才能放下心来。如怀疑是否关好门窗,准备投寄的信是否已写好地址,煤气是否已关好等等,在怀疑的同时常伴有明显的焦虑;

②强迫性回忆,患者对过去的经历、往事等反复回忆,虽知毫无实际意义,但总是反复回萦于脑中,无法摆脱,因而感到厌烦之极。如回忆已讲过的话用词、语气是否恰当等;

③强迫联想,当患者听到、见到或想到某一事物时,就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一些令人不愉快或不祥的情景,如见到有人抽烟就想到火灾;

④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对一些毫无现实意义的问题,总是无休止地思考下去,尽管患者的逻辑推理正常,自知力也完整,也知道没有必要深究,但无法克制。如天为什么要下雨?人为什么要吃饭?地球为什么是圆的等?

⑤强迫性对立观念,脑子里无法克制地冒出与自己的意愿或者公共道德相悖的念头,如参加好友婚礼时,不停地出现想对好友说“祝你们早日离婚”的内心冲动,拼命克制,惟恐说出口。

(2)强迫意向:患者在出现某种正常心理时常出现相反的违背自己的内心意愿,虽然这种相反的意愿十分强烈,但从不会付诸行动。如过马路时,想到冲向正在驶过的汽车等等。

(3)强迫情绪:患者对某些事物感到厌恶或担心,明知根本无必要却不能克制。例如,担心自己会伤害别人,担心自己会说错话,担心自己受到毒物的污染或细菌的侵袭等。

注意一些概念及其鉴别:

强迫性回忆是反复回忆某些事情经过;强迫性穷思竭虑是反复思索某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强迫性怀疑总是怀疑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

强迫性对立观念是脑中总是出现一些对立的观念;强迫性意向观念是有作出某种动作的强烈冲动,但不付诸行动;

强迫性思维与强制性思维虽是一字之差,但临床意义完全不同,必须注意鉴别。强制性思维,是指一种不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潮,强制性地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往往杂乱多变,毫无意义,毫无系统,与周围环境也无任何联系。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念、思想、概念、印象或冲动念头,反复而持久的出现在患者的脑海中。有强迫性思维患者很想摆脱这些想法,但由于摆脱不了而痛苦、焦虑;有强制性思维的患者没有摆脱这些想法的念头。强迫性思维患者反复出现相同概念的联想,患者对其内容并不感陌生,而强制性思维的内容变化大,不为患者所预料。强迫性思维多见于强迫症。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强迫思维常伴有强迫动作。

3、超价观念:超价观念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患者的这种观念是片面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只是由于患者的这种观念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因而患者才坚持这种观念不能自拔,并且明显地影响到患者的行为。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

[病例]男,36岁,一贯敏感多疑,常常和同事发生误会和矛盾。对自己身体的细微不适过分关注,疑神疑鬼。体检偶然发现“心脏右束支Ⅰ度传导阻滞”,遂开始认为自己患有严重心脏病,反复核对各种心脏检查结果,引证多本专著中的有关论述来证明自己的判断,对医生的解释一概抱有怀疑态度,对著名权威专家的解释能部分相信。心理治疗后疑病观念有所减轻。两年后患痔疮,注意力又转移到胃肠道,开始认为痔疮是肠癌的早期表现,对心脏的问题较少提及了。

超价观念有时和妄想很难区分,目前越来越倾向于归于妄想的范畴,如国际

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中将持久的超价观念作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之一;一些重要的量化评估工具如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中,超价观念和妄想的区别也只在于评分分值的大小。在临床实践中超价观念相对于典型妄想有如下特点。(1)一定现实性:观念的产生多有一定事实根据。(2)一定可理解性:就患者的个性和经历而言,出现此类观念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或不可理解,其推理过程也基本合乎逻辑。(3)随相应的情感反应而消长:超价观念受情感影响较大,对引起此观念的最初事件的情感“冷却”后,观念随之减弱或消退。

注意区别几种疑病症状

认知障碍·感觉障碍:内感性不适→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

认知障碍·知觉障碍:内脏性幻觉→性质明确、部位具体

思维内容障碍:疑病妄想→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

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担心或相信自己罹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

三、记忆与智能障碍(板书)

知识回顾:

1、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种类有哪些?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其种类包括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

2、记忆包括哪几个过程?可分为哪三个种类?

记忆的过程是识记——保持——回忆(再现、再认);其三个系统是指把记忆看作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并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作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3、什么是智力?

智力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计算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力等。它必须在解决某种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并因问题的难度、性质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能力。但智能的成长和发挥与社会环境和教育有密切关系,良好的教育有利于智能的成长,但不是决定智能水平高低的唯一因素,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职位等因素与智能都有一定的联系。

4、智力是一般能力还是特殊能力?

总之,进行智慧活动的一般能力即为智能。在组成智力的各种因素中,思维是支柱和核心,它代表着智力发展的水平。

1、记忆障碍(板书)

(1)记忆增强:是一种病理的记忆增强,表现为病前不能够并且不重要的事情都回忆起来。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抑郁发作时,只记得不愉快的事),也可见于偏执状态。强迫症没有记忆增强。

(2)记忆减退:临床上较多见,可以表现为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脑器质性损害患者最早出现的是近记忆力的减退,患者记不住最近几天,甚至当天进食情况,或记不住近几天谁曾前来看望。病情严重后远记忆力也减退,如回忆不起本人经历。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3)遗忘: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的经历不能回忆。包括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心因性遗忘症三种类型。顺行性遗忘是指患者不能回忆病症

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情。逆行性遗忘是指患者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心因性遗忘是对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通常与这一阶段发生的不愉快事件有关,见于癔症。

[病例]女,48岁,某晚丈夫在睡梦中突发心肌梗塞而死亡,患者晨起上班,直到下班回家才发现丈夫已亡。在丧事料理过程中受到夫家责难甚至怀疑谋杀。丈夫火化后,患者开始否认丈夫死亡的事实,对丧事料理过程一概不能回忆,称丈夫已经出国,前段时间自己一直在为他收拾出国的衣物等。3个月后在某次催眠治疗结束后,逐渐恢复全部记忆。

(4)错构:是记忆的错误,对曾经历过的事情在时间、地点、情节上出现错误回忆,并坚信不疑。

(5)虚构:患者在回忆中将过去事实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患者以这样一段虚构的事实来弥补他所遗忘的那一片段的经历。由于有虚构症状的患者常常有严重的记忆障碍,因而记不住曾经说过的、属于虚构的内容,其虚构内容常常变化,并且很容易受暗示的影响。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

●当同时出现记忆减退(特别是近期记忆力减退)、错构、虚构以及定向力发生障碍时称柯萨可夫综合征,又称遗忘综合征,多见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6)似曾相识症和旧事如新症

两者是回忆和再认障碍,多见于癫痫病人。似曾相识又称熟悉感,患者遇到新事物时,有一种似乎早已体验过的熟悉感;旧事如新又称生疏感,患者对甚为熟悉的事物感到从未体验过的生疏感。

2、智能(智力)障碍(板书)

智能障碍是进行智慧活动的能力发展受到阻碍或产生缺陷,致使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发生困难而表现智能低下,或因大脑结构的弥散性损害而使患者在意识清晰的背景上出现持久的、全面的智能减退。智能障碍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分析综合能力、理解力、判断力、一般知识的保持和计算力的减退和障碍。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精神活动。精神病人常见的智能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1)精神发育迟滞:指先天或围产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由于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发育受阻,以致智能发育停留在某一阶段,不能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其智能明显低于正常的同龄人。导致精神发育迟滞的致病因素有遗传、感染、中毒、头部外伤、内分沁异常或缺氧等等。

(2)痴呆:是一种综合征(症候群),是意识清楚情况下后天获得的记忆、智能的明显受损。主要临床表现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下降,记忆力、计算力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或丧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精神和行为异常,例如思维贫乏、情感淡漠、行为幼稚、低级的和本能的意向活动亢进等。临床上绝大多数的痴呆是脑器质性的,但须与少见的、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的、由心理应激(精神创伤)引起的假性痴呆进行鉴别。假性痴呆预后较好,脑功能可以恢复,但恢复起来很慢。

四、注意障碍(板书)

知识回顾:

1、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是感觉器官所选择的对象,集中是心理活动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

2、注意的种类和特征是什么?

注意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具有积极主动的意义;其种类包括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无意注意(又称被动注意)是没有自觉的目的和不加任何努力而不自主地、自然地注意;有意注意(又称主动注意)是自觉地、有预定目的的,使注意指向一定的对象,而且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必要时还须做一定的努力。无意注意的对象常不十分清晰和明确,通常所谓的注意是指有意注意而言。其特征包括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转移、注意分配。

3、注意有什么功能和意义?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是一种状态;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共有的属性;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注意对判断是否有记忆障碍有重要意义;注意障碍也可见于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时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注意障碍也可见于激情状态;智力活动也需要注意的参与。

常见注意障碍可分为以下几种:

1、注意增强

注意增强指在某种病态心理的影响下,患者特别易注意某类事物。注意增强有两种,一种是注意指向外在的某些事物,如具有妄想观念的病人,常围绕着一个有系统的妄想过分地注意看他所怀疑的人的一举一动,甚至某些微小细节都保持高度注意和警惕。另一种是指向病人本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如神经症患者的疑病观念,这些患者常过分地注意自身的健康状态或那些使他忧愁的病态思维内容,其他任何事件都不易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注意的增强,可加强或促进精神症状的发展。

2、注意减弱

表现为主动注意明显减弱,即注意力不集中,患者不能把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并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以致注意很容易分散,即使看了很长时间的书,结果仍不知所云,就像没读过一样。多见于神经衰弱和精神分裂症。

3、注意转移

表现为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增强,但注意不持久,注意的对象不断转移。如处于兴奋状态的躁狂症患者,注意力易受周围环境中某个新现象所吸引而转移,以致不断改变话题和活动内容。而这种注意力不能持久,外界的偶然变动又会将患者注意力吸引到另一方面去。急性躁狂时,患者言语的不连贯性,主要由于注意的对象不断转换,思维联想太快所致。

4、注意迟钝(注意缓慢)

患者的注意兴奋性的集中困难和缓慢,但是注意的稳定性障碍较小,患者对回答第一个问题完全正确,但对他接连不停地提出第二、第三个问题时,他回答就显得缓慢,主要是由于注意的兴奋性缓慢和联想过程的缓慢,多见于抑郁症。

5、注意涣散

主动注意明显减弱,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发呆等。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常见此症状。

[典型案例]女,17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老师最初发现她上课发呆,眼睛虽然盯着黑板,叫她回答问题时要喊好几遍她才如梦方醒地站起来,不知老师问的什么问题。家长也发现她长时间看书可达几小时不抬头,实际上没有翻动一页,也说不出到底看了什么内容。学习成绩急剧下降,但她一点儿不着急。精神检查时明显注意力不集中,需反复提醒才回答某个问题。

6、注意狭窄

患者的注意范围显著缩小,主动注意减弱,当患者集中于某一事物时,而其他一般易于唤起注意的事物并不引起患者的注意,见于朦胧状态和痴呆。

7、注意固定

患者的注意稳定性特别强,见于健康人和精神病人,如某些发明家和思想家,固定注意一定的观念,牢固的观念控制了他们整个的意识,特别是这种思考与相当强烈的情绪反应有联系时。具有顽固妄想观念的患者,将注意总是固定于这些妄想观念上。有强迫观念的患者,也存在这种状态,患者觉察到这种注意的集中与固定性而无法转移,故又称之为强制性注意。

临床上,注意减弱和注意狭窄最为常见。注意障碍常由意识障碍伴随而来,任何部位的大脑病变,尤其是广泛的病变,都对注意造成损害,觉醒程度减低,嗜睡状态或觉醒程度过高,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均影响注意力的持续集中,精神分裂症和儿童轻微功能障碍综合征也有注意的缺陷。

第二节情感过程障碍

知识回顾:

1、什么是情绪情感和心境?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其外部表现形式就是人的表情。虽然情感、情绪与心镜三个术语在临床上可相互通用,但还是有区别的。

情感——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一种复杂的态度体验,具有相对稳定和深刻的特征。

情绪——更多与人的生物学特性相联系,具有动物性的原始反应特征,多由内外刺激而激发,表现出原始、短暂、激烈的特点。

心境——不同于对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持久而缓和的、波动程度较轻的情绪背景,更多是表示一种情感的状态。

2、情绪情感有哪些两极性?

人的情绪有两极性,有喜就有悲,有乐就有哀,有肯定就有否定。人的情感有一定的强度、力度和待续时间。人们情感表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当然是根据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决定的。

3、怎样理解情感障碍?

正常情感的稳定性是一种动态波动的稳定,即情感时刻随着内外刺激而发生相适应的变化。得知成功的消息而心情愉快,失败后感到沮丧。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的波动幅度过大,波动时间过长,以及反应与刺激的性质不协调等。如果一个人为一点小事就暴跳如雷或开怀大笑;如果一个人为一点小事就懊丧不已,长期忧郁;如果一个人的情感表现经常与别人相反,如别人感到愉快的事,他却感到气愤,别人感到不快的事,他却感到满意等等,那么就说明他的情感具有某种程度的障碍,情感障碍必然会导致一个人社会行为的异常,使他人无法接受,难以理解,甚至使人感到难堪讨厌,无法接近,就会导致搞好人际关系的困难。

人类情感的发展总是从低级原始的情绪反应开始(如几乎所有高级动物都具有恐惧反应),逐渐发展到初级情感(如喜欢、高兴、委屈等),再发展到高级的复杂细腻的情感(如爱、关心、恨、嫉妒以及亲情、友情等)。而情感障碍则相反,往往从高级情感出现问题开始,如常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障碍从亲情和友情的冷淡开始,即使发展到情感淡漠也可能保持原始情绪反应。

临床上根据情感的倾向性、稳定性、协调性及情感反应的形式、强度、持续的时间与因果关系来判断情感是否正常。常见的情感障碍有:

1、情感高涨:正性情感显著增加。尽管并没有令人感到高兴的事情,患者却表现出过分愉快和喜悦,总是兴高采烈,似乎没有发愁的事情,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伴有言辞夸大,言语和活动显著增多等。患者主观上充满幸福感和欣快感,自我感觉良好,自信心膨胀,有无所不能感等。高涨的情感和周围环境具有一定联系,其乐观的情绪具有一定感染力。轻度的情感高涨往往令周围人感到很愉快。此症状是躁狂发作的核心症状。

如果思维奔逸,情感高涨,动作增多同时存在,则构成躁狂状态,多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

2、情感低落:负性情感的显著增强。患者表现出情绪消沉,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对事情总是予以悲观评价。患者主观上感到心情沮丧,无论什么事情都难以令自己高兴起来,反而使心情更加灰暗。患者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自我评价过低,自信心不足,可有自罪妄想和自杀企图和行为。情感低落是抑郁发作的核心症状。如果思维迟缓、情感低落、动作减少同时存在,则构成抑郁状态,多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也可见于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例如脑卒中后抑郁等。

3、焦虑:患者在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和客观因素的情况下,对其自身健康或其他问题感到忧虑不安,紧张恐惧,顾虑重重,犹如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即使多方解劝也不能消除其焦虑。常常伴有憋气、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称惊恐发作,患者常常有濒死感、失控感,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尿频、尿急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惊恐发作一般持续几分钟到半小时左右。焦虑和惊恐发作见于焦虑症、惊恐障碍。

知识解说:

人们对环境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和灾祸的威胁或者要做出重大努力的情况进行适应时,主观上出现紧张和一种不愉快的期待,这种情感就是“焦虑”。换言之,焦虑是指一种内心紧张,预感到似乎即将发生不幸时的心境。当其程度严重时,则变为惊恐。焦虑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几乎人人都有过焦虑的经验。人们在考试前、即将登台演讲或表演,会见重要人物,都常有焦虑的体验。焦虑使人不快,常驱使人避开引起焦虑的事物。因此,从心理学上看,焦虑具有保护性意义。但过度的、无端的焦虑则被视为是一个医学问题。

焦虑表现有三组症状:①紧张不安和忧虑的心境,②伴发的心理症状。如注意困难、记忆不良、对声敏感和易激惹。③伴发的躯体症状。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导致血内肾上腺素浓度增加、肝糖原分解、血压升高、心跳过速、胸闷、吸气困难、过度呼吸、骨骼肌紧张、头痛、颤抖、口干、两手湿冷;副交感性症状如多尿、肠蠕动加快、腹泻乃至大小便不自主排出、毛发竖起等也可能同时出现。

以过度焦虑为突发症状的病理心理状态,临床上称为焦虑症。有两类:惊恐发作,亦称为急性焦虑发作;广泛性焦虑症,表现为广泛而持久的焦虑。

焦虑时的各种躯体症状都可成为求诊的申诉。如焦虑时心悸可能找心脏科医生;呼吸困难时去找肺科医生;胃不适、吞咽困难时去找消化科医生;头痛、手足发麻去找神经科医生等等。因此,认识焦虑有重要临床意义。

恐怖:对外界事物超出正常范围的恐惧,虽然理智上知道不必如此害怕,但仍然无法摆脱这种恐惧感,同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强烈的躲避意向和行为。正常人面临危险处境时也会出现恐怖情绪反应,并伴有明显的心悸、

气短、出汗、尿频、四肢震颤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容易为他人所理解的。某些患者遇到特定的境遇(如参加集会)或某一特定事物(如看到家犬或剪刀等尖锐的物品时),随即产生一种紧张恐惧的心情,患者明知没有必要,却伴有明显的、无法摆脱这种恐怖的内心体验。脱离这种特定的环境或事物时,紧张恐惧的心情随即消失。恐惧感与特定环境或事物存在类似于“因果”的关系。多见于恐怖症。恐惧和焦虑的区别在于恐惧有明确的害怕对象而焦虑没有。

[病例]

女,16岁,被狗咬后怕狗,害怕的对象范围从大狗到宠物小狗,再到玩具狗,最后发展到一切与狗有关的事情。听到小孩学狗叫,她立刻恐惧万分,呼吸急促,手足冰凉,全身大汗,身体僵直不能挪动。旁人闲聊时提到“狗”,或者她看到“狗”字时,也都立刻发作恐惧,因为她看到这个字就想到狗咬人。明知这些字不会对她造成危险,但仍然不能自控。家中严禁一切与狗有关的东西,清晨傍晚不敢出门,因为此时常有遛狗的。迫切求治。临床诊断:恐惧症。

知识解说

恐惧是指个体面临危险时的情感体验。与焦虑的不同在于,焦虑时危险尚未出现,而恐惧时个体意识到危险的现实存在。通常个体认为自己是无力克服这种危险的,因而试图回避。恐惧可以是正常人面临危险的合理反应,也可见于有错觉、幻觉和妄想的精神病人。以对特定的事物或情境发生恐惧为特征的一组神经症性障碍,称为恐怖症。

5、情感迟钝:患者对一般情况下能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事情反应平淡,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例如,某早年丧父的女患者,多年来母女相依为命,情意深重。病后患者对母亲变得疏远和冷淡,对母亲关心体贴的谈话越来越少,与病前相比判若两人。情感迟钝不仅仅指正常情感反应量的减少,更具有特征性的是患者一些高级的、人类所特有的、很精细的情感如劳动感、荣誉感、责任感、义务感等逐渐受损,但是还没有达到完全丧失的程度,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以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6、情感淡漠:是情感迟钝恶性发展的结果。指患者对一些能引起正常人情感波动的事情以及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关系的事情,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患者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期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7、情感倒错:患者的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例如,遇到悲哀的事情却表现欢乐,遇到高兴的事情反而痛哭。或是患者的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不协调。例如,说到自己受人迫害时,患者的面部不但没有愤怒的表情,反而笑嘻嘻地好象在谈论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8、情感脆弱:患者常常因为一些细小或无关重要的事情而伤心落泪或兴奋激动,无法克制。常见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也可见于神经症的神经衰弱等功能性精神障碍。如果老年人出现此症状,应特别注意进行脑血管病的有关检查。

[病例]男,68岁,脑动脉硬化,多发性脑腔隙梗塞。经常情绪失控,看到电视和报纸上有关灾难的报道就失声痛哭,看到宣传国家经济发展的报道就高兴地打哈哈,看到反腐败的报道,对腐败分子恨得咬牙切齿。他对医生说:“我原来是政工干部,一贯喜怒不形于色,现在变成小孩子了,情绪控制不住,动不动就要哭,真是丢人啊。”

9、易激惹:患者很容易因为一些细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例如生气、激动、愤怒,甚至大发雷霆,持续时间一般比较短暂。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例如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也可见于躁狂状态等功能性精神疾病。

10、强制性哭笑:患者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出现不能控制的、

没有丝毫感染力的面部表情。患者对此既无任何内心体验,也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哭和笑。这是在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时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症状。

11、欣快:是在痴呆基础上的一种“情感高涨”。患者经常面带单调并且刻板的笑容,连他自己都说不清高兴的原因,因此给人以呆傻、愚蠢的感觉。可见于麻痹性痴呆和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

12、矛盾情感:对同一件事物同时产生两种互相对立的情感体验,如认为自己的亲友在迫害自己,对此同时产生仇恨和喜欢两种感情,而且并不认为有矛盾之处。此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本质特征之一。

13、情感爆发:是在精神因素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爆发性情感障碍。以哭笑无常、叫喊吵骂、打人毁物等为主要表现。有时表现为捶胸顿足、嚎啕大哭,或手舞足蹈、狂笑不已,或满地打滚,或幼稚、做作的表演性表情或动作等。发作持续时间较短,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重者可有轻度意识障碍。见于分离型癔症。

14、病理性激情: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强烈而较短暂的情感障碍,常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与残酷的暴行,以致严重地伤害别人,事后出现遗忘症。见于癫痫、精神分裂症及脑外伤性精神障碍。

15、病理性心境恶劣:一种具有病理基础的发作性不良心境,一般没有明显的外界刺激,患者产生烦闷、不满的情绪,看什么都不顺眼,好指责,常诉说不满,易激惹,甚至在轻微刺激下暴怒发作等。可持续几天。此症状在癫痫性精神障碍的表现中有其特点,常呈阶段性的发作。

[病例]男,38岁,小学一年级时摔伤头部,出现频繁癫痫大小发作,经过多年积极治疗基本控制,每月有1~2次小发作。近5年来常出现莫名其妙的心情烦闷、紧张,动辄发脾气摔东西、打孩子,在单位与同事争吵乃至动手。对医生说:“每个月都有两三天特别烦,看什么都不顺眼,控制不住要发脾气,同屋的同事聊天时我就躲开,嫌他们吵。出门看见猫蹲在路中间,火气莫名其妙就上来了,一脚就踢死了。别人都说我‘定期来例假’,过了这几天就好了。”

第三节意志过程障碍

知识回顾

1、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意志品质包括哪些?

意志品质包括有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

3、什么是行为?

简单的随意和不随意运动称为动作,有目的的复杂运动称为行为(act,acts)。

一、意志障碍(板书)

临床常见的意志障碍有以下几种。

1、意志增强

意志活动的增多,不同的精神障碍表现不尽相同。躁狂状态情感高涨时,患者终日不知疲倦地忙碌,但常常是“虎头蛇尾”,做事有始无终,结果是一事无成。而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受妄想的支配,不断地调查了解,寻找所谓的证据或到处控告等。

2、意志减退

意志活动显著减少,对周围一切不感兴趣,意志消沉,不愿参加外界活动。经常呆坐,懒于料理工作、学习甚至个人生活。常见于抑郁症。

注意:意志减退常见于下列两种情况,一种是抑郁状态患者,此类患者并不缺乏一定的意志要求,但受情感低落的影响,总感到自己做不了事。或是由于愉快感缺失,对周围的一切兴趣索然,觉得干什么都没有意思,以至意志消沉,使患者的学习、工作或家务劳动成绩受到明显的影响。抑郁状态患者对自身的这些变化,一般说来还是能够意识到的,自知力可能部分存在。另一种情况是意志减退,可见于上文所叙述的程度较轻的意志缺乏,即意志低下患者。值得指出的是,虽然上述两类患者的意志活动较他们正常时都有明显的减少,这是两者的相同点。但是这两类患者的内心情感体验不同,疾病诊断有别,治疗方案各异,应加分辨。

3、意志缺乏

表现为患者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极端懒散,个人及居室卫生极差。严重时患者甚至连自卫、摄食及性的本能都丧失。意志缺乏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精神衰退时,也可见于痴呆患者。

4、意向倒错

意向要求和意志活动违背常理,或与常人的意向相反。如吃常人不敢吃的东西,如大小便、脏物、草木石头等,这些行为可能与其他症状如幻觉或妄想有关,也可能独立存在而不是受其他症状影响的结果。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5、矛盾意向

原发的内在意志不统一,表现为对同一事物同时表现出对立的意志活动,却不能判断其病态和纠正。和意向倒错一样,也是精神分裂症的本质特征之一。

[病例]男,25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总是自相矛盾而难以被人理解。他认为邻居对他下毒,多次打110报警。每次警察来后,他又千方百计阻扰警察对邻居进行调查,并努力为邻居开脱责任。他认为父母和亲友都对自己下毒,曾扬言要杀人报复,同时又经常主动帮助亲友。他对医生说:“他们的确在害我,我对他们又仇恨又喜欢,因此既要报复也要保护。”

二、运动与行为障碍(板书)

1、精神运动性兴奋:指整体精神活动的全面增强或者脱抑制,言语、情感和行为都处于兴奋高涨的状态。

常区分为协调性和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两种。

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时,患者动作和行为的增加与思维、情感活动协调一致,并且和环境协调一致。患者的动作和行为是有目的的,可理解的。多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时患者的动作、行为增多与思维及情感不相协调。患者的动作杂乱无章,动机和目的性不明确,使人难以理解。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的青春型或紧张型,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

(1)躁狂性兴奋。躁狂发作的临床相。患者的言语和动作明显增多,其思维、情感活动和言语行为一般存在内在联系,与周围环境也有一定联系,其增多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指向,在相当程度上能够被周围人理解,因此属于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特别严重的躁狂性兴奋状态可以达到与环境不协调的程度,有时容易与其他类型的兴奋混淆,需要详细地了解病史,进行全面细致的精神检查、躯体和实验

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4】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单项选择题】 1. 变态心理学侧重说明异常心理的: A. 诊断 B. 咨询 C. 治疗 D. 特点【答案】D 2.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的活动原则是: A. 现实原则 B. 道德原则 C. 快乐原则 D. 社会原则【答案】C 3. 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是: A. 防御机制 B. 动机冲突 C. 性的冲突 D. 克制能力【答案】C 4. 弗洛伊德将人们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 A. 防御机制 B. 本能动力 C. 心理异常 D. 快乐原则【答案】A 5.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合理使用不同形式的“心理防御机制” B. 力比多的驱动 C. 顺利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 D. 潜意识的结构【答案】C 6. 在人本主义看来,“存在焦虑”是: A. 存在与责任的冲突 B. 存在与潜能的冲突 C. 潜能与本能的矛盾 D. 本能与社会的矛盾【答案】A 7. 根据统计学标准,心理异常是: A. 由个体行为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决定的 B. 事件不确定性的函数 C. 由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程度决定的 D. 心理不稳定性的函数【答案】A 8. 区分心理正常的心理学原则中,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认为: A. 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 B. 心理过程通过人格表现出来 C. 人格在各种条件下都应是稳定的 D. 人格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答案】A 9. 病理性错觉的特点是: A. 能够进行自我校正 B. 属于感知综合障碍 C. 不能接受现实检验 D. 属于思维形式障碍【答案】C 10. 感觉减退多见于: A. 抑郁状态 B. 感染后虚弱状态 C. 睡眠障碍 D. 精神运动性抑制【答案】A

各种常见心理障碍症状表现及防治方法

各种常见心理障碍症状表现及防治方法 目录 暨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1) 一、学习障碍 (2) (一)症状表现 (2) (二)心理小知识 (2) 二、人际交往障碍 (2) (一)症状表现 (3) (二)心理小知识 (3) 三、适应性障碍 (4) (一)症状表现 (4) (二)心理小知识 (4) 四、网络成瘾 (4) (一)症状表现 (4) (二)心理小知识 (5) 五、季节性情感障碍 (6) (一)症状表现 (6) (二)心理小知识 (6) 六、抑郁症 (6) (一)症状表现 (6) (二)心理小知识 (7) 七、心境障碍 (8) (一)症状表现 (8) 1、单相心境障碍(抑郁) (8) 2、双相型障碍(抑郁与躁狂) (8) (二)心理小知识 (9) 八、人格障碍 (9) (一)症状表现 (9) (二)心理小知识 (10) 九、精神分裂症 (11) (一)症状表现 (11) (二)心理小知识 (11) 暨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一、学习障碍 (一)症状表现 1、学业不良。 2、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磨蹭,有头无尾,缺乏时间观念和任务感。 3、反应变慢。动作迟缓,笨手笨脚,身体协调能力不良。 4、缺乏学习兴趣和动机,缺乏好奇心;或不稳定,易于“见异思迁”。 5、自控制力差,学习无自制性。 6、人际关系不良,易出现逆反心理及情绪对抗。 7、自我评价差。容易挫折、忧郁、焦虑、窒息感、压抑感,易自卑及封闭。(二)心理小知识 1、如何帮助有学习障碍的同学? (1)了解其学习存在的具体困难,给予适当的指导,如学习计划、时间安排、学习方式等。 (2)找一位同学在学习上给予经验交流和指导。 (3)帮助他重新给自己定位,如自己适合从事研究还是动手、适合他的学习目标。(4)介绍适当的书籍供其阅读、参考。 2、怎样保证自己不会有学习障碍? (1)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2)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3)坚持体育锻炼。 (4)学习要主动。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 (5)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 二、人际交往障碍

常见心理障碍症状

第三章常见心理障碍症状 第一节认知障碍 一、感知觉障碍 (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 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如感到阳光特别耀眼,声音特别刺耳,颜色显得不自然地格外清楚,普通气味异常刺鼻。 2、感觉减退 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如对强烈的疼痛几乎感知不到,外界环境变得暗淡,颜色模糊不清,声音发钝。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 3、识别能力缺失 不能把客观的物体作为整体来认识,不能识别物体的功能,不能说出物体的名字。“不识症”。物体不识、颜色不识、字形不识、空间不识。多见于脑器官疾患的病人身上 4、内感性不适 对内部感觉异常,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但不能明确具体不适的部位,区别于内脏性幻觉(可定位),可继发疑病观念。多见于神经症,精分症和抑郁状态。 (二)知觉障碍 1、错觉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知觉。错觉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但是病态的错觉多见于错听、错视。如心理异常者将猫看成老虎,把吊灯看成是巨蟒,把米饭看成是蛆……错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2、幻觉 幻觉是一种无对象性的知觉,即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发生的知觉体验,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病症状。病人无法用意志左右幻觉的产生,也无法说服病人相信幻觉不存在。 按感受器官分: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幻听是一种最常见、最具代表性、最具诊断性意义的幻觉形式。 (1)幻听 非言语性幻听(原始性幻听):如音乐声、鸟鸣声,多见于大脑局部发生病变。

言语性幻听:命令性、评论性的幻听比较常见。 评论性幻听:说话人有个别人、几个人或一群人,在议论他,内容以斥责、讽刺、辱骂多见,病人常为之苦恼、愤怒不安,并产生兴奋、自伤、伤人。也听到有人为他辩护,表示同情、赞扬的话,此时病人可独自微笑或洋洋自得。 命令性幻听,让病人拒服药、进食或自伤。最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2)内脏性幻觉 病人感到固定于某个内脏或躯体内部某处有一种异常的知觉。如感到某一内脏(可定位)在扭转、断裂、穿孔或觉得有昆虫中器官内爬行。可继发疑病观念。 与内感性不适鉴别:能不能明确具体不适的部位。 (3)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类 真性幻觉:来源于本体以外,存在于客观空间,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病人对幻觉形象的体验与真实事物的感知映像完全相同。 假性幻觉:幻觉的形象在病人的主观空间,不是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幻觉形象不完整,病人对幻觉形象的态度和体验不一样。如大脑或牙齿里有人在骂他。见于分裂症。(4)按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分 机能性幻觉:一种与现实刺激伴随出现的幻觉。当某一感觉分析器受到刺激处于机能活动状态时,该感觉器官便出现幻觉。(机能性幻听——即一听到自来水声,就同时能听到有人在骂他,随着放水声停止骂声也消失。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心因性幻觉:是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幻觉的内容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密切的联系。见于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癔症等。 (三)感知综合障碍 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有障碍。如对形状、大小、颜色、位置、距离和时间关系等产生歪曲的感知。 病人感知的是客观事物或本身,但对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的感知发生障碍。如“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统称为视物变形症。 又如人格解体,病人觉得自己的整个躯体或个别部分,如四肢的长短、粗细,躯体的轻重、形态、面部器官发生变化,甚至畸形。 二、思维障碍 (一)思维形式障碍 1、思维联想障碍

常见心理障碍名称英文缩写

GAD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OCD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BDD 身体变形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TTM 拔毛症trichotillomania 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SD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 DID 解离性身份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ADHD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MDD重度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DD 持续性抑郁障碍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 DMDD 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disruptive mood dysregulation disorder PMDD经前期焦虑性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 BED暴食障碍binge eating disorder ARFID 回避性/限制性摄食障碍 PPD 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SPD 分裂样人格障碍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 ASPD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NPD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OCPD强迫型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DPD 依赖型人格障碍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ASD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CD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 ODD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MCI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CBT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IPSRT 人际和社会节奏治疗interpersonal and social rhythm therapy ECT电休克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30种精神病名称、特征及症状

1、第欧根尼综合症: Diogenes又名肮脏混乱综合症或众议院综合征 症状特点: 1.生活脏乱, 2.极度自卑感 3.又强迫性的囤积行为,无法舍弃财物,过度的购买欲 4.有强烈的隐居欲望,拒绝他人帮助 5.主要出现在老年人上,有时伴随老年痴呆症 2、外地口音综合症: Foreignaccentsyndrome:外国口音综合症(Foreignaccentsyndrome)是一种临床上很罕见的病症通常伴随着严重的脑损伤,此病导致患者说母语时如同带有外国口音,例如:一个美国人可能说话带着法国口音 3、科塔尔综合症 科塔尔综合征(Cotardsyndrome):以虚无妄想(nihilisticdelusio n)和否定妄想(delusionofnegation)为核心症状患者主要是认为自身躯体和内部器官发生了变化.部分或全部已经不存在了如某患者称自己的肺烂了肠子也烂了甚至整个身体都没了. 患者认为自己已经死了不复于人世或者五脏六腑已经被掏空即使正和外人说话也不认为自己是活着的 4、卡普格拉妄想综合症: 卡普格拉妄想症(Capgrasdelusion)命名自第一个介绍这个心理疾病的法国心理医师, 患有这种病的人会认为,自己的爱人被一个具有同样外貌特征的人取代了 5、Fregoli妄想综合症 又名人身变换症和卡普格拉妄想症(Capgrasdelusion)相反,这类患者认为身边许许多多的人其实都是同一个人的伪装,以上都属于错觉认知综合症的一种 6、被爱妄想症(Erotomania) 是一种少见的心理疾病,患者会陷入另一个人(通常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他谈恋爱的妄想之中。被爱妄想症又被称为克雷宏波综合症,“oldmaid’sp sychosi s”、“eroticparanoia”、“eroticself-referentdelusions以纪念法国精神病学家克雷宏波(1872-1934)于1921年发表了题目为“LesPsychose sPassionelles”的一篇论文。 7、幻肢症phantomlimb 做过截肢手术的或意外丧肢的人有时会觉得失去的肢体仍然长在身上甚至感觉到冷暖,痒,挤压,气密性和刺痛,通常还会觉得不见的肢体比正常变短或处在扭曲的位置上。这种感觉间歇发生,会随着时间消失。

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资料讲解

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学生的心理障碍与成人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所不同,这是由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所决定的。 一、学生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 (一)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注意力难以集中、活动过度、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上课扰乱课堂纪律、思维存在障碍或由于智能方面难以适应教学的要求而引起的怠学、厌学、弃学等行为。 (二)品德方面的心理问题 主要是指不能遵照社会行为准则或群体行为规范的越轨行为。一般表现为:偷窃、说谎、逃学、骂人、攻击别人、行为粗暴、与同学不能友好相处等等。 (三)情绪与性格方面的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和性格不良,如恐惧、敏感、狭隘、多疑、焦虑、偏激、冷漠、孤僻、固执、自卑、依赖、任性、过分冲动和逞能、不考虑行为后果等。

(四)不良习惯方面的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口吃、顺治、咬指甲、挖鼻孔、挑食、厌食、遗尿、吸烟、喝酒等。 (五)性心理方面的心理问题 这是伴随着青春期的发育而又对性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所导致的。主要表现为手淫、早恋、性敏感、对月经或遗精的恐惧与不安以及一些严重的性变态行为。 (六)病理性方面的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是由大脑神经紊乱或出现器质性病变而产生的。表现为神经性失声、歇斯底里、睡眠失调、精神分裂等和其它神经性疾病。 二、学生常见的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由生理、社会文化和心理这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种类很多,在学生时期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头痛,主要表现为一侧跳动性复

发性头痛,可漫延到头、舌、颈的任何部位。人格特征常表现为敏感多疑、固执己见、极易烦恼。 (二)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少女常见的心理疾病,以食欲不振、进食不足、进食后呕吐、消瘦、闭经等为主要特点。人格特征常表现为孤僻、任性、好幻想、虚荣、敏感和癔症等。 (三)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不集中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碍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持续时间短;活动过度,易冲动;学习困难,违反课堂纪律等。 (四)口吃 口吃是儿童期常见的言语障碍之一。主要表现为说话吃力;声音、音节或单词重复或延长;同时伴有跺脚、摇头等动作。 (五)抽动症 抽动症是指某些肌肉群不自然的刻板运动。主要表

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常见症状及简析

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常见症状及简析. 这类学生不知人无十全,过份看重自己的弱点,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人的心理状态应该相对平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然而,这种平衡常会被争吵,歧视、侮辱、压抑等突发事件所破坏。这种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羞耻、怨恨、不满、甚至低下;重者,会变得呆(思维迟钝,记忆衰退)懒(四肢乏力,懒于读书做事),忧(忧人忡忡,对任何事提不起兴趣,甚至丧失理智,做出意外的出格行为)。 典型个案2:某某,初二学生,原是眉清目秀,惹人喜爱的文娱骨干,擅长舞蹈。一次体重测量为100斤,她认为太胖了,将会影响自己优美的舞姿,开始节食。没几个月体重下降到68斤,而且拒食,有呕吐,消瘦脱形,无法坚持学习,只能求助于心理咨询。 这是一种多见于女青年的心理障碍。据调查,一般这类人从小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进入青春期后,片面追求苗条的体态,婀娜的身姿,就有意识地控制钦食。久而久之,导致消化功能减退,看到食物恶心。典型个案3:某某,初二男生,因其父是知青,政策允许他来沪寄住祖父母家。该生见人腼腆,遇生人或校领导更局促不安,如遇女性,会手足无措,面红心悸,交谈时口吃,惹同学嗤笑;性格内向,孤独,同班中无知心好友,严重时,心烦意乱,消沉苦闷,经常失眠,纳呆。他多次要求中止学业,回江西弋阳农村父母身边。 这是典型的社会适应障碍。失眠、纳呆、心烦意乱、精绪抑郁、学习效率低下,就是社会环境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的表现,加之

性格内向孤僻,更易造成心理偏异,甚至缺陷。一个人能和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这就是适应。据了解,这学生原在江西,很适应,学习成绩冒尖,只是较为内向。到了新的环境,遇到新的人际关系,形成了抑郁、焦虑,加上言语不通,又因幼年模仿和生急时口吃的坏习惯,因而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笔者曾对中学生的伙伴交往作了一次抽样调查,发现孤独型学生占被测学生的10%。这中间,有些人在学校里是“小哑巴”,而在家庭中却是“小喇叭”。这就是“公众场合恐惧症”。还有青春期的异性交往也存在着不少情况。总之,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确实存在诸多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典型个案4:某某,女,初三,父母对其期望过高,心理压力很大,造成应试恐惧。考试前、中出现心悸、胸闷头晕,有时伴有腹泻,痛经,记忆再现困难,见题脑中一片空白,无法抑制自己的紧情绪,考下来的成绩可想而知,不仅父母焦急,其本人也很担忧。 青少年学生的烦恼集中于学习问题,他们的情绪、心境也随着学习成绩的好坏而转移。因此,我们心理保健的重点应放在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会他们掌握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上,笔者在咨询服务中碰到最多的是这类问题。有的学习通道障碍,把“辅导”写成“导辅”,写字缺行,发音不肖,讲话像幼童一样困难。据美国神经病学家奥尔顿研究,认为这些学生智力正常,视听觉器官没有毛病,可能是大脑左右半球功能联系障碍。这类学生考必会产生心理压力,望考生畏,最后造成恐学、厌学、甚至逃学。 典型个案5:某某,男,高三,外表文静有礼,便内心非常痛苦。

心理障碍基本症状

项目五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常见心理异常的主要症状,就是精神科医生与心理咨询师必备的基础知识。 但就是,精神科医生运用这些知识,就是为了诊断精神障碍与进行治疗;而心理咨询师了解这些知识,就是为了鉴别精神障碍与非精神障碍,以便将精神障碍转诊给精神科医生,留下非精神障碍,作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对象(这里所说的精神障碍,就是指确诊为神经症以上的精神障碍,含人格变态)。 对于有精神障碍的人,即通常所说的精神病患者,也要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但它只就是辅助性的,而且就是有条件的。其具体条件如下:一就是必须就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二就是心理咨询的主要目标应就是社会功能的康复与预防复发;三就是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因为在变态心理学中对变态心理现象的描述与解释与精神病学中的症状学 雷同,也因为心理咨询师必须学会鉴别心理活动的正常与异常,所以,我们引用精神病学的症状学作为本节的内容。当心理咨询师掌握了以下知识之后,在实际咨询操作中,便不会错把精神病人当作一般心理问题来处理。 第一节认知障碍 一、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 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闽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强反应。此症状多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 2、感觉减退 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阑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此症状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与意识障碍患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时常常有感觉减退。3、内感性不适 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肠道、关节、皮下产生各种难以名状的难受感,部位游走不定、描述不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与脑外伤后综合征。 (二)知觉障碍

当代中学生常见的十一种“心理障碍”

当代中学生常见的十一种“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所出现的偏离现象,而导致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当前我国中学生存在以下10多种主要心理障碍,其外在表现情况分别是: 1、逍遥型。表现为甘居中游,缺乏上进心,特别是“中等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差,“60分万岁”成了他们所推崇的“名言”。 2、焦虑——苦恼型。表现为因学习困难而焦急忧虑,若不能消除或持续出现必引起极度苦恼,进而丧失学习信心。 3、抑郁型。表现为沉默寡言,常常愁眉苦脸,忧心忡忡,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4、恐惧型。表现为惧怕受挫折受伤害,见到责备的目光则呆若木鸡,严重的甚至会怕见强光、怕听声响等等。 5、逞能型。表现为爱显耀自我,好表现自己,追求独特性,企望“以奇制胜”,往往热衷于某一方面而忽略其它方面,甚至有“逆反”表现。 6、怯懦型。表现为稍遇急事,手足无措,异常紧张。在公共场所畏首畏尾,怕在人前行动做事,唯恐别人伤害自己。 7、神经过敏型。表现为为人处事异常敏感,往往喜怒无常,一些小刺激也会令其大吵大闹,过分关心人际关系。 8、怀疑——依赖型。表现为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依赖他人为自己作出决断或指正方向,不时地求人帮助,处事缺乏把握,优柔寡断,难以独立。 9、狭隘型。表现为对人对事斤斤计较,常为细小得失耗费大量精力,并为之烦恼苦闷,(励志一生 https://https://www.wendangku.net/doc/d09845394.html,)甚至耿耿于怀,不能自解。遇事好猜疑,承受不了任何刺激,稍不顺心则闷闷不乐。 10、无动于衷型。表现为对一切都满不在乎,凡事不介入、不参与。 11、虚狂型。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一触即发,性情暴躁,有时为人处事达到忘乎所以的地步。 推荐阅读:[高三心理减压,保持良好情绪]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十不要”] 分页:123 第1页共1页

人际交往常见心理障碍

精心整理 人际交往常见心理障碍 1.自负 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与同伴相聚,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讲个痛快,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别人的。另外,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过高地估计了 2 低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 忌妒的特点是:针对性与自己有联系的人;对等性往往是和自己、层次、年龄相似而超过自己的人;潜隐性大多数忌妒心理潜伏较深,体现行为时较为隐秘。

3.多疑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不好的心理品质,可以说是之树的蚀虫。正如英国家培根说的:多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具有多疑心理的人,往往先 4 5.干涉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人需要一个不受侵犯的生活空间;同样,人人也需要有一个自我的心理空间。再亲密的,也有个人的内心隐秘,有一个不愿向他人坦露的内心世界。有的人在相处中,偏偏询问、打听,传播他人的私事,这种人热衷于探听

别人的情况,并不一定有什么实际目的,仅仅是以刺探别人隐私而沾沾自喜的低层次的心理而已。 6.羞怯 7 1 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与同伴相聚,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讲个痛快,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别人的。另外,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过高地估计了

彼此的亲密度,讲一些不该讲的话。这种过于亲昵的行为,反而会使人出于心理防范而与之疏远。 2.忌妒 3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不好的心理品质,可以说是之树的蚀虫。正如英国家培根说的:多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具有多疑心理的人,往往先在主观上设定他人对自己不满,然后在生活中寻找证据。带着以邻为壑的心理,必

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常见症状及简析

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常见症状及简析 典型个案1:1、某女,高一,学习成绩优秀。因面部烫伤较丑,进入青春期后产生嫉妒貌美女生的心态,经常抑郁苦闷。曾几次想轻生、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多余的,怨父母对她照顾不周,认为做人没有意思,不如趁学习成绩好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而告别人生,求得解脱。 这类学生不知人无十全,过份看重自己的弱点,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人的心理状态应该相对平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然而,这种平衡常会被争吵,歧视、侮辱、压抑等突发事件所破坏。这种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羞耻、怨恨、不满、甚至低下;重者,会变得呆(思维迟钝,记忆衰退)懒(四肢乏力,懒于读书做事),忧(忧人忡忡,对任何事提不起兴趣,甚至丧失理智,做出意外的出格行为)。 典型个案2:某某,初二学生,原是眉清目秀,惹人喜爱的文娱骨干,擅长舞蹈。一次体重测量为100斤,她认为太胖了,将会影响自己优美的舞姿,开始节食。没几个月体重下降到68斤,而且拒食,有呕吐,消瘦脱形,无法坚持学习,只能求助于心理咨询。

这是一种多见于女青年的心理障碍。据调查,一般这类人从小有挑食、偏食的坏习惯。进入青春期后,片面追求苗条的体态,婀娜的身姿,就有意识地控制钦食。久而久之,导致消化功能减退,看到食物恶心。 典型个案3:某某,初二男生,因其父是知青,政策允许他来沪寄住祖父母家。该生见人腼腆,遇生人或校领导更局促不安,如遇女性,会手足无措,面红心悸,交谈时口吃,惹同学嗤笑;性格内向,孤独,同班中无知心好友,严重时,心烦意乱,消沉苦闷,经常失眠,纳呆。他多次要求中止学业,回江西弋阳农村父母身边。 这是典型的社会适应障碍。失眠、纳呆、心烦意乱、精绪抑郁、学习效率低下,就是社会环境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的表现,加之性格内向孤僻,更易造成心理偏异,甚至缺陷。一个人能和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这就是适应。据了解,这学生原在江西,很适应,学习成绩冒尖,只是较为内向。到了新的环境,遇到新的人际关系,形成了抑郁、焦虑,加上言语不通,又因幼年模仿和生急时口吃的坏习惯,因而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笔者曾对中学生的伙伴交往作了一次抽样调查,发现孤独型学生占被测学生的10%。这中间,有些人在学校里是“小哑巴”,而在家庭中却是“小喇叭”。这就是“公众场合恐惧症”。还有青春期的异性交往也存在着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

一、认知障碍 一、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2、感觉减退,3、内感性不适 (二)知觉障碍:1、错觉, 2、幻觉: (1)按感觉器官分: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 (2)按体验来源泉不同分:真性幻觉、假性幻觉 (3)按产生的特殊条件分: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回响)、心因性幻觉 (三)感知综合障碍 视物变形症、非真实感(水中月、镜中花)、窥镜症(自己面孔变形) 二、思维障碍 (一)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 1、思维奔逸:兴奋性联想,语量多,语速快,口惹悬河,滔滔不绝,意联,音联 2、思维迟缓:语量少,语速慢,反应迟缓,思维活动缓慢,联想困难,思考吃力 3、思维贫乏:回答简单,沉默,不主动讲话,语速不慢,思想内容空虚,概念词汇贫乏 4、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联想松弛,内容散漫,很不切题,答所非问,与其交谈十分困难 5、破裂性思维(语词杂拌):内容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联想过程破裂,但意识清楚没问题 6、思维不连贯:意识有障碍,意识不清 7、思维中断:无意识障碍,突然中断停顿,心里明白,脑子空白 8、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思想不属自己,别人强加;思想被外界掠夺 9、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不受意愿支配,强制大量涌现脑内 10、病理性赘述:夹杂不必要细节,不觉自己啰嗦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词句有特殊含意,非患解释别人无法理解 12、语词新作:自己创造文字、图形、符号 13、逻辑倒错性思维:推理荒谬,植物和动物是我们祖先 (二)思维内容障碍 1、妄想(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 (1)按妄想内容分: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内心被揭露感 (2)其他妄想:被窃妄想、变兽妄想、非血统妄想 (3)按妄想起源分:原发性妄想、继发性妄想 2、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多见于强迫症):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计数、强怕性怀疑、强迫性对立观念 3、超价观念:意识占主导错误观念,观念片面,坚持不能自拔 三、注意障碍、记忆障碍与智能障碍 (一)注意障碍(意识障碍总是伴随注意障碍) 1、注意减弱:主动、被动注意兴奋性减弱,注意疲劳不集中 2、注意狭窄:注意范围缩小 (二)记忆障碍 1、记忆增强:病理的增强,病前不能想起的事都能回忆起来 2、记忆减退:远、近记忆力减退 3、遗忘: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心因性遗忘症 4、错构:记忆的错误 5、虚构:未发生的事,说成确有其事 (三)智能障碍:1、精神发育迟滞, 2、痴呆:综合征(征侯群),意识清楚下后天记忆智能受损 四、自知力障碍 神经症:有自知力,能认识自己不适,主动叙述病性和要求治疗 精神障碍:无自知力,否认自己有精神障碍,拒绝治疗 二、情绪障碍 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绪障碍 1、情绪高涨:自诉心里高兴,自我评价高,自己能力强,自负,易激惹 2、情绪低落:面带愁荣,愉快感缺失,自我评价低,自信不足,自责

精神障碍的症状

精神障碍的症状 1、概念和特点 (1)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语、书写、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称为精神症状。 (2)精神症状有4个特点:①症状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明显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②症状的出现与消失不能自控。③症状给患者带来痛苦或不同程度地损害社会功能。④症状一旦岀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2、感知觉障碍 (1)感觉障碍 ①感觉过敏:是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多见于神经衰弱、癌症等。 ②感觉减退:是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的患者。感觉缺失见于慮症,如失明、失聪等。 ③内感性不适:又称体感异常,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或难以忍受的异常臀赏,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 (2)知觉障碍 ①错觉:病理性错觉多见于感染、中毒等因素导致意识障碍(如谐妄)时多见。 ②幻觉:是一种缺乏外界相应的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客体人所出现的知觉体验。病理性幻觉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病如额叶病变,檐妄状态、也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幻觉是临床上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常与妄想合并存在。根据其所涉及的感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最常见的幻觉为幻听。

(3)感知综合障碍:是指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事物某些个别属性产生错 误的感知。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如中毒、颅内感染、癫痫等,也见于精神分 裂症等. 3、思维形式障碍 (1)思维奔逸:又称意念飘忽,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 患者除表现健谈、滔滔不绝之外,言语联想増快,并因谐音、谐意而转换话题,出现音联和意联,或者因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言谈内容(也称随境转移)。多见于躁狂状态。 (2)思维迟缓和思维贫乏:思维迟缓即联想抑制,联想速度缓慢:患者表现 为言语缓慢, 语量减少,语调低沉,反应迟钝。常见于抑郁状态 (3)思维散漫:指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碍。患者说话东荡西游 对问话的回答不切题,检査者感到交谈对不上焦点。 ⑷思维破裂:指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 联系。表现为患者的言语或书写内容有结构完整的句子,但是各句含义互不相关,变为语句的堆积。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5)病理性赘述:患者讲话啰嗦,抓不住重点,不必要的细节知无关的枝节太多,以致掩盖了太多的内容。 (6)思维中断: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外界干扰,思维过程突然中断, 是诊断 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 (7)思维插入:指患者感到某种思想不是属于自己的,不受他的意志所支配, 是别人强行塞入脑中。见于精神分裂症。 (8)思维化声:患者思考时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自己和他

常见心理障碍的常见表现

学习障碍的常见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磨蹭,有头无尾,缺乏时间观念和任务感。慵懒、拖沓,学习迁移能力差,易形成习惯性惰性及自慰心理。社会适应技能缺陷,凡是都要依赖别人。缺乏良好彻底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不良,目的不明确、呈现一种漫无目的的学习倾向。缺乏学习热情和自觉性。自制性和坚持性差。 缺乏学习动机;或学习动机多停留在短暂、浮浅的消极水平上,具有游移摇摆的特点,缺乏强大而稳固的动机支持。一般其动机水平低,目标不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不统一。动机只表现在口头上,很少落实在行动上。 活动过度、问题行为、违纪行为、自我控制力差,不易与同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寻求反面心理补偿,出现逆反心理及情绪对抗。 自我评价差,容易挫折;忧郁、焦虑、窒息感、压抑感,易自卑及封闭。 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好奇心,对人对事缺乏兴趣;或学习兴趣肤浅、范围狭窄、兴趣不能稳定持久,易于“见异思迁”,带有情绪性影响。 人际交往障碍的常见表现: 1、恐惧。与人交往时,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致手足无措,语无伦次。 2、孤僻。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命清高,不与人为伍;另一种是有某种怪癖,使别人 无法接纳。 3、自傲。常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盛气凌人,使交往对方感到难堪、紧张、窘迫。 4、嫉妒。常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乃至在行为上冷潮热讽,甚至采取不道 德行为。 5、猜疑。常对他人的言行敏感、多疑、不信任,容易引起心理隔阂。 6、敌意。常讨厌他人,乃至仇视他人,甚至表现为攻击行为。 适应性障碍的常见表现: 1、抑郁:考上大学的激情荡然无存,对一切不感兴趣,自卑、自责,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 2、焦虑:紧张不安、心慌气短,无所适从。 3、行为障碍:新生中出现旷课、迟到、早退、逃学、寻求刺激等。 4、躯体不适:腰酸背痛,肢体麻木,消化不良等。 5、社会性退缩:逃避现实,独来独往,学习成绩下降,效率低下,学习能力抑制,生活能力减退,回避社交活动。 网络成瘾的常见表现: 1、突显性(Salience):网络过度使用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都被上网这一活动所控制,上网成为其主要活动,在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到强烈的渴望。 2、情绪改变(Mood Modification):如果停止使用可能会产生激惹、焦躁和紧张等情绪体验。

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学生常见得心理障碍 学生得心理障碍与成人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所不同,这就是由她们得生理、心理特点与从事得社会实践活动不同所决定得。 一、学生常见得一般心理问题 (一)学习方面得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注意力难以集中、活动过度、不能控制自己得行为、上课扰乱课堂纪律、思维存在障碍或由于智能方面难以适应教学得要求而引起得怠学、厌学、弃学等行为。 (二)品德方面得心理问题 主要就是指不能遵照社会行为准则或群体行为规范得越轨行为。一般表现为:偷窃、说谎、逃学、骂人、攻击别人、行为粗暴、与同学不能友好相处等等。 (三)情绪与性格方面得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与性格不良,如恐惧、敏感、狭隘、多疑、焦虑、偏激、冷漠、孤僻、固执、自卑、依赖、任性、过分冲动与逞能、不考虑行为后果等。

(四)不良习惯方面得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口吃、顺治、咬指甲、挖鼻孔、挑食、厌食、遗尿、吸烟、喝酒等。 (五)性心理方面得心理问题 这就是伴随着青春期得发育而又对性知识缺乏必要得了解所导致得。主要表现为手淫、早恋、性敏感、对月经或遗精得恐惧与不安以及一些严重得性变态行为。 (六)病理性方面得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主要就是由大脑神经紊乱或出现器质性病变而产生得。表现为神经性失声、歇斯底里、睡眠失调、精神分裂等与其它神经性疾病。 二、学生常见得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就是由生理、社会文化与心理这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得结果。它得种类很多,在学生时期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偏头痛 偏头痛就是一种慢性头痛,主要表现为一侧跳动性

复发性头痛,可漫延到头、舌、颈得任何部位。人格特征常表现为敏感多疑、固执己见、极易烦恼。 (二)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就是一种少女常见得心理疾病,以食欲不振、进食不足、进食后呕吐、消瘦、闭经等为主要特点。人格特征常表现为孤僻、任性、好幻想、虚荣、敏感与癔症等。 (三)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就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得一种以注意力不集中与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得心理障碍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持续时间短;活动过度,易冲动;学习困难,违反课堂纪律等。 (四)口吃 口吃就是儿童期常见得言语障碍之一。主要表现为说话吃力;声音、音节或单词重复或延长;同时伴有跺脚、摇头等动作。 (五)抽动症 抽动症就是指某些肌肉群不自然得刻板运动。主要

常见心理障碍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表现(上册P183) 1、感觉过敏:对外界各种一般强度的刺激以及某些不适感的感受性增高以至于不能忍受。 ▲多见于神经衰弱、消耗性原因引起的身体虚弱状态。 (一)、感知觉 2、错觉:歪曲的知觉。即外界存在某种事物,但感知到的是另一种事物。也见于正常人。 障碍错觉较短暂,而病理性错觉持续时间较长,且形象清晰。 3、幻觉:外界不存在某种事物而感知到这种事物。在各感官都可出现。反复出现肯定是病理现象,▲精神分裂中,幻 听较多见。 A、思维贫乏:内容空洞,联想贫乏,语量少,不自知。▲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思维形式障碍 B、思维迟缓:思维并非空洞、贫乏,而是联想困难。“脑力好像转不动”。▲常伴抑郁情绪,多 见于抑郁症。 C、强制性思维:感到头脑中出现大量思维内容,完全不受自己支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二)、思维特点:无事实根据;与个人利益、需要和安全密切相关; 障碍具有个人特征;受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影响。 A、妄想: a、关系妄想:将无关的事物和现象看作与他有关的。 b、被害妄想:毫无根据地认为某些人或集团在迫害他。 一、认知障碍 C、影响妄想:感到自己受外力控制、干扰和操纵,多是被害性质。 2、思维内容障碍 B、超价观念: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一般有事实根据,片面而偏激,但逻辑上并不荒 谬。多与切身利益有关,带有强烈情感作用,影响其行为。▲多见于人格障碍和 心因性障碍。 C、强迫观念:某一固定的观念在头脑中反复出现,是患者不愿想的,且伴有主观的被迫感觉和痛 苦感觉。越想控制,越是出现。▲主要见于强迫症,有些不典型的也见于抑郁症。

A、大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均较严重,多见于各种器质性痴呆。 1、记忆减退: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普遍减退。B、非器质性原因引起的记忆减退相当多见,多非真正的、普遍性的记忆减 退。 (三)记忆 2、错构:病理性的记忆错误经提醒或对证,也不能纠正。患者回忆起来的事、说过的话不但 障碍在地点时间上与事实有出入,在内容上也是错误的。▲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老年痴呆。 3、虚构:没有做过的事,没有经历过的经验,坚持认为是他做过或经验过。非常认真并非有意说谎。▲多见于老年性精 神病和酒精中毒性精神病。 注意的特点:广度、强度、稳定性、选择性。 A、外指向:妄想观念患者,过分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以为是针对他的。 1、注意增强:B、内指向:疑病观念者过分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或使他忧愁的病态思维。 (四)注意2、注意涣散:为主动注意不易集中、注意稳定性分散所致,▲多见于神经衰弱和精神分裂症。 障碍3、注意减退:主动及被动注意兴奋性减弱。广度缩小,稳定性下降。▲多见于疲劳状态、神经衰弱、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及伴有意识障碍时。 4、注意转移: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增强,稳定性降低,注意的对象不断转换。如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注意易转移。 5、注意衰退:患者不能留意观察和主动将注意集中于外界客观环境。即外界客观事物难以引起患者的注意。▲为精神分 裂症基本症状之一。 (五)智能1、精神发育迟滞。(MR) 障碍:2、痴呆

常见精神病性症状汇总

精神症状 一、相关概念(术语) (一)意识、心理、精神是同义语。 精神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精神疾病(障碍)是各种原因引发的,以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大脑疾病。 (三)精神症状是精神疾病时的精神异常现象,是诊断精神疾病的依据。 1.精神症状是与患者的过去、同龄人、心理测验均数相比较而言。 2.精神症状的“异常”与“正常”交错在一起,随病程(或演变)而变化。 3.确定精神症状,首先要区分是人格特征还是症状表现。 4.区分一般精神症状还是精神病症状(有社会功能、现实检验能力、自知力的障碍)。 5.区分是原发还是继发。 6.区分“机能性”还是“器质性”。 7.与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8.学习症状学不是简单地对号入座,要尽可能地了解每个病人内心体验,用日常用语尽可能地精确描述。 (四)社会功能包括: 1.日常生活能力; 2.工作、学习、业余活动能力; 3.社交能力;

4.遵守规则的能力。 (五)自知力的核心是对自身疾病的自省力(病感及判断性认知能力)。 (六)预后 1.症状缓解与不完全缓解; 2.症状的复发与恶化。 3.缓解的标准: ①症状消失程度; ②自知力恢复程度; ③社会功能恢复程度; ④与病前人格相比有否变化。 (七)起病形式 1.急性:从疑似到确认精神症状不超过二周,通常能说清起病的年月日。 2.亚急性:从疑似到确认精神症状不超过三个月,通常能说清起病的年月。 3.慢性:从疑似到确认精神症状,通常只能说清起病的年份。 (八)病程 1.进行性的,分波动性和持续性进行的,如精神分裂症。 2.非进行性的,如神经症。 3.迁延性的,如老年人的躁狂或抑郁持续二年以上。 4.间歇发作性的,如双相障碍。 5.特殊的病程,如CO中毒的清明期、创伤后应激反应、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阶梯性病程。

精神障碍症状学试题汇总

一、名词解释 1. 妄想 答案: 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有以下特征:① 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疑;② 妄想内容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③ 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④ 妄想内容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2.遗忘综合征 答案: 遗忘综合征又称为柯萨可夫综合征。它的临床特点是识记能力障碍,时间定向力障碍,虚构症和顾行性或逆行性遗忘症。 3.虚构 答案: 虚构是指由于遗忘,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记忆缺损。由于虚构患者常有严重的记忆障碍,因而虚构的内容自己也不能再记住,所以其叙述的内容常常变化,且容易受暗示的影响。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痴呆。 4. 非真实感 答案: 非真实感是指患者对周围事物和环境感到发生了变化,变得不真实,视物如隔层帷幔,像是一个舞台布景,周围的房屋、树木等像是纸板糊成的,毫无生气,周围人似没有生命的木偶等。对此患者具有自知力。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 5.

情感平淡 答案: 情感平淡是指对于比较强烈的精神刺激也不会引起鲜明生动的情感反应,显得平淡,缺乏与之相应的内心体验。这一情感变化不仅限于外在的表情和言行,更重要的是恰似一潭死水似的主观体验,外界刺激难以在情感上激起波澜。 6. 紧张性木僵 答案: 紧张性木僵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少动或完全不动,可有违拗、被动服从。其极端形式为蜡样屈曲,意识清晰,木僵解除后能够回忆当时的状况。往往与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这已成为精神分裂症的亚型,故常伴有精神分裂症的其他症状,如思维形式障碍、幻觉妄想或情感平淡、倒错等。 7. 朦胧状态 答案: 朦胧状态是指意识活动集中于狭窄而孤立的范围,又伴有清晰度的下降,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困难,发生和终止均突然,历时数分钟或至数日,发作后多陷入深睡,可有反复发作。不能正确评价周围事物并有定向障碍,可有相应的情感或攻击性 行为、片断的幻觉妄想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明显,忘。 8. 5- 羟色胺综合征 答案: 5- 羟色胺综合征是一种中毒性5-羟色胺能亢进状态,是氧化酶抑制剂类合用的典型结果。主要表现精神状态改变激越、肌阵挛、反射亢进、出汗、寒战、震颤、腹泻、共济失调、发热。事后有完全或片断的遗5-羟色胺能药物和单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