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天堂【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第一~第三章)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

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 )

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

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D)。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A)。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旬统计产品产量

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

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C )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划分的

9、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D、人口按年龄分组

三、多项选择题

1、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因此(A、D)

A、在国营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营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B、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

C、在全国总人口这个总体下,一个省的总人口就是总体单位;

D、在全部工业产品这个总体下,每一个工业产品就是总体单位;

E、在全部固定资产这一总体下,每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总体单位。

2、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B、C、E)

A、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D、每台生产设备是填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3、对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要求,如果对企业按工人人数分组,正确的方法应是(A、C、E)

A、300人以下,300-500人B、300人以下,300-500人(不含300)

C、300人以下,301-500人D、300人以下,310-500人

E、299人以下,300-499人

4、在工业普查中(B、C、E)。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5、以下属于离散变量的有(B、C 、E )。

A:进口的粮食数量 B:洗衣机台数 C:每千人医院床位数 D:人均粮食产量 E、城乡集市个数

6、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A、C、D)。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岛屿数

C、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就业人口数

四、简答题

1、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答:1)定义不同:单位标志简称为标志,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上的具体表现。

2)如果说标志就是统计所要调查的项目,那么标志表现就是调查所得的结果;

3)单位式标志的承担者,标志一表现则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2、如何认识统计总体和样本的关系?

答:统计总体是统计研究的具体对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膜中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单位构成的整体。样本是从中抽取出来,作为代表这一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指标来推断总体的,样本的单位必须取自全及总体;从一个全及总体可以抽取许多个样本,而一个样本之隶属于一个总体。

3、什么是普查?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二者有何区别?

答案在学习指导书P322、第8题

4、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在学习指导书P321、第2题

5、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答案在学习指导书P323、第2题

6、请根据第三章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内容总结变量分配数列编制的步骤。

答案在学习指导书P28

六、计算题

1、某工业局所属各企业工人数如下:555 506 220 735 338 420 332 369 416 548 422 547 567 288 447 484 417 731 483 560 343 312 623 798 631 621 587 294 489 445

试根据上述资料,要求:

(1)分别编制等距及不等距的分配数列(2)根据等距数列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的频数和频率数列。

解:1)等距分配数列

不等距分配数列

2)

2、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分别为:

57 89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81

67 81 54 79 87 95 76 71 60 90 65 7672 70

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

(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析该班学生考试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是“成绩”,其类型是数量标志,分组方法:是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分组;本班学生考试的成绩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

《统计学原理》作业(二)

(第四章)

一、判断题

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

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

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

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D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5、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6、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D)

A、无名数

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

C、有名数

D、无名数与有名数

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8、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B)

A、累计法

B、水平法

C、简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9、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D)。

A、75%

B、40%

C、13%

D、17%

10、某地2003年轻工业增加值为重工业增加值的90.8%,该指标为(C)。

A、比较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计划相对指标

11、某地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02年的108.8%,此指标为(D )。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动态相对指标

12、2003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D )。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三、多项选择题

1、时点指标的特点有(B、E)。

A、可以连续计数

B、只能间断计数

C、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

D、数值可以直接相加

E、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2、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A、D、E )。

A、可以连续计数

B、与时期长短无关

C、只能间断计数

D、可以直接相加

E、与时期长短有关

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B、C )。

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

4、位置平均数是指(D、E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中位数

5、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D、E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6、中位数是(A、D、E )。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

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7、标志变异指标可以(A、B、C D、E)。

A、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

B、说明变量的离中趋势

C、测定集中趋势指标的代表性

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E、表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8、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B、D、E )。

A 、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

B 、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

C 、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

D 、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E 、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四、简答:

1、 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答案在学习指导书P329、第13题

2、 什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答案在学习指导书P331、第20题

3、 请分别写出结构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并举例说明。

答:①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总量,如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②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如某地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是2004年的112.5%。

③强度相对指标=某中现象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象总量指标,如人口密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4、 请分别写出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并分别说明其应用条件。

答:①简单算术平均数,n

x x ∑=它适用于未分组的统计资料;如果已知各单位标志值和总体单位数,可用简单

算术平均数计算。②加权算术平均数∑∑=

f

xf

x ,它适用于分组的统计资料,如果已知各组的变量值和变量值出

现的次数,则可用加权算术平均数。③调和平均数∑∑=x

m m x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由于缺乏总体单位数资料,而不能直接计算平均数,这时就可以采用调和平均数。

五、计算题:(做题请写出计算公式和主要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

1、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43 35 37 25 45 29 43 31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25 30 46 29 34 38 46 43 39 35 40 48 33 27 28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解:(1)40名工人加工零件数次数分配表为:

(2)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方法1、(x 取组中值)

( 件)

方法2

(件) 答: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为37.5件

2、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

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解:已知:

(元)

答: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价格为36元

3、某企业2003年某月份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有关资料如下: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解:95,85,75,65,5554321

=====x x x x x 50,30,70,100,15054321=====f f f f f

根据公式: 5.37%0.155.47%0.255.42%5.225.37%0.205.32%5.175.27=?+?+?+?+?=5

.3740

65.47105.4295.3785.3275.27=?+?+?+?+?=

=

∑∑

f

xf ∑∑=f

f

x

x 5

.47;5.42;5.37;5.32;5.2754321====x x x x x 3

.0%30;

5.0%50;

2.0%20;

345;35;253

2

1

321=========∑∑∑f

f f

f f

f x x x 363.0455.0352.025=?+?+?==∑

∑f f x x 5095308570751006515055?+?+?+?+?∑xf

(件/人)

答: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68.25件/人

4、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试问该农产品哪一个市场的平均价格比较高。

解:甲市场平均价格375.145.55

.15.14.18.22.12.15.18.22.1==++++==

∑∑x m m x (元/公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325.14

3

.511215.114.122.1==++?+

?+?=

=

∑∑f

xf x

(元/公斤)

5、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已知:甲班: 6.9;3611==σx

乙班:45,35,25,154321====x x x x 12,31,39,184321====f f f f

90712

31391812453135392518152222=+++?+?+?+?=2

x

()

139********

2..x

x =-=+=乙σ

7

.2812

31391812

453135392518152=+++?+?+?+?=

=

∑∑f xf x 267.036

6

.91

1

1

==

=x σνσ318.07

.2813

.92

2

2==

=

x σνσ

答:因为21

σσv v <,所以甲生产小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统计学原理》作业(三)

(第五~第七章)

一、判断题

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

3、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4、抽样误差即代表性误差和登记误差,这两种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5、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6、在一定条件下,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 )

7、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 )

8、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 )。

A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 、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 C )。 A 、抽样误差系数 B 、概率度 C 、抽样平均误差 D 、抽样极限误差 3、抽样平均误差是( C )。

A 、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 、样本的标准差

C 、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 、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4、当成数等于( C )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 、1 B 、0 c 、0.5 D 、-1

5、对某行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所占比重是( C )。

A 、等于78%

B 、大于84% c 、在此76%与84%之间 D 、小于76%

6、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A )。

A 、甲厂比乙厂大

B 、乙厂比甲厂大

C 、两个工厂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7、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B )。 A、抽样平均误差;B、抽样极限误差;C、抽样误差系数;D、概率度。 8、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 ,说明两变量之间( D )。 A 、不存在相关关系 B 、相关程度很低 C 、相关程度显著 D 、完全相关

9、一般说,当居民的收入减少时,居民的储蓄款也会相应减少,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A )。 A 、直线相关 B 、完全相关 C 、非线性相关 D 、复相关

10、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 c =30+60x ,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2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增加(B )。

A 、60元

B 、120元

C 、30元

D 、90元

11、如果变量x 和变量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B ) A 、高度相关关系 B 、完全相关关系 C 、完全不相关 D 、低度相关关系 12、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销售额和销售量之间存在着( D )。

A 、不完全的依存关系

B 、不完全的随机关系

C 、完全的随机关系

D 、完全的依存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

1、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 A 、B 、C 、D )。

A 、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 、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 、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D 、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E 、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2、在抽样推断中(A 、C 、D )。

A 、抽样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的

B 、总体指标是一个随机变量

C 、可能抽取许多个样本

D 、统计量是样本变量的涵数

E 、全及指标又称为统计量 3、从全及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B 、C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重复抽样 c 、不重复抽样 D 、概率抽样 E 、非概率抽样 4、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 A 、B 、

C 、E )。 A 、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 、允许误差的大小

C 、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 、总体参数的大小

E 、抽样方法 5、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 B 、D 、E )。

A 、样本单位数

B 、样本指标 c 、全及指标 D 、抽样误差范围 E 、抽样估计的置信度 6、在抽样平均误差一定的条件下( A 、D )。

A 、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 、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C 、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D 、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E 、扩大或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与推断的可靠程度无关

7、判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A 、B 、C 、D )。 A、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 B、编制相关表 C、绘制相关图 D、计算相关系数 E、计算估计标准误 8、相关分析特点有( B 、 C 、D 、E )。

A.两变量不是对等的

B.两变量只能算出一个相关系数

C.相关系数有正负号

D.两变量都是随机的

E.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介于0和1之间 9、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 A 、B 、D )。

A 、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

B 、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C 、国民收入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

D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E 、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10、设产品的单位成本(元)对产量(百件)的直线回归方程为x y c 85.176-=,这表示(A 、C 、E )

A 、产量每增加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

B 、产量每减少1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85元

C 、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反方向变动

D 、产量与单位成本按相同方向变动

E 、当产量为200件时,单位成本为72.3元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抽样推断?抽样推断都有哪几方面的特点? 答案在学习指导书P34

2、第1题

2、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二者有何关系?

答案在学习指导书P342、第4题

3、请写出计算相关系数的简要公式,说明相关关系的取值范围及其判断标准?

答:相关系数的简要公式:

()()-=??

????-??????--

=

∑∑∑∑∑∑∑2222111

y n y x n x y x n xy r

1)相关系数的数值范围是在 –1 和 +1 之间,即时 ,0>r 时为正相关,0

2)当 时, x 与y 完全相关;两变量 是函数关系;

微弱相关 低度相关 当 时,x 与y 不完全相关 (存在一定线性相关) 显著相关

高度相关 当 时,x 与y 不相关

4、拟合回归程y c =a+bx 有什么前提条件? 在回归方程y c =a+bx ,参数a ,b 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答:1)拟合回归方程 的要求有:1)两变量之间确存在线性相关关系;2)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必须是显著相关以上;3)找到全适的参数a,b 使所确定的回归方程达到使实际的y 值与对应的理论估计值c y 的离

差平方和为最小。

2)a 的经济含义是代表直线的起点值,在数学上称为直线的纵轴截距,它表示x=0时y 常项。

参数b 称为回归系数,表示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y 的平均增加值,回归系数b 正负号可以判断相关方向,当b>0时,表示正相关,当b<0表示负相关。

六、计算题

1、 某企业生产一批零件,随机重复抽取400只做使用寿命试验。测试结果平均寿命为5000小时,样本标准差为

300小时,400只中发现10只不合格。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和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bx a y c +=3.0<γ5.3.0o <<γ1.08.0<<γ8.05.<<γo 1=γ10<<

γ0=γ10≤≤γ

(学习指导书P344第2题)

2、外贸公司出口一种食品, 规定每包规格不低于150克,现在用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其中的100包进行检验,其结果如下:

要求:(1)以99.73%的概率估计这批食品平均每包重量的范围,以便确定平均重量是否达到规格要求; (2)以同样的概率保证估计这批食品合格率范围。 解:2)已知:3%;73.99)(;100===t t F n

(克) (克)

2)已知:3%;73.99)(;70;1001====t t F n n

∑=f

∑xf

30.150********==

=∑∑f xf x 872

.03.150100

22590852

22=-=-=x x σ0872.0100

872

.0==

=

n

x σ

μ26

.00872.03≈?==?x x t μ56

.15004.15026.030.15030.15026.0<<+<<-?+≤≤?-X X x X x x

x %58.4100

)

7.01(7.0)1(%;70%100100

70

1=-=-=

=?==n P P n n p p μ74.1358.43=?==?p p t μ%

74.83%26.56%74.13%70%70%74.13≤≤+≤≤-??+?≤≤?-P P p P p p p

答:1)以99.73%的概率估计这批食品平均每包重量的范围为150.04---150.56克,大于150克,所以平均重量是达到规格要求

2) 以99.73%的概率保证估计这批食品合格率范围为56.26%--83.74。

3、单位按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式抽取40名职工,对其业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资料如下: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9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1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7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按成绩分成以下几组: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100分,并根据分组整理成变量分配数列;(2)根据整理后的变量数列,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3)若其它条件不变,将允许误差范围缩小一半,应抽取多少名职工? 解:1)分配数列

2)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

52.107740

241600

222=-=

-=x x σ 7740

3080===∑∑f

xf x 67.140

52

.10≈=

=

n

x σ

μ34

.367.12=?==?x x t μ3.8066.7334.37734.377<

xf =∑f x 2

3)已知:67.12

34.3212==?=?x x (分) t = 2 (人)

答:(2)根据整理后的变量数列,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73.66---80.3;(3)若其它条件不变,将允许误差范围缩小一半,应抽取160名职工

4、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一批产品中的200件作为样本,其中合格品为195件。要求: (1)计算样本的抽样平均误差

(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产品的合格品率进行区间估计(t=2) 解:已知:1);195;2001==n n

2)已知t=2

答: 1)样本的抽样平均误差为1.1%

(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产品的合格品率区间为95.3%--99.70%

5、某企业上半年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

(3)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解:设产品产量为x 与单位成本为y

%1.1200

)

5.971(5.97)1(%;5.97%100200195

1≈-=-==?==

n p p n n p p μ%

2.2%104.12=?==?p p t μ%

7.99%3.95%2.2%5.97%2.2%5.97≤≤?+≤≤-??+≤≤?-P P p P p p p 16067.154.10222

222222

=?=?=x t n σ

1)相关系数

2)

3) 时, (元) 答:(1)相关系数为09091,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为高度负相关。 (2)回归方程为

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减少1.8128元 (3)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66.46元

6、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 (x 代表人均收入,y 代表销售额) n=9

x ∑=546 y ∑=260 2

x ∑=34362 xy ∑=16918

计算: (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

(2)若2002年人均收为14000元,试推算该年商品销售额 。 解:(1)

2) x=1400 (万元)

答:(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回归系数的含义:当人均收入每增加1 元,商品销售额平均增加0.92万元; (2)若2002年人均收为1400元,该年商品销售额为12853.08万元 。 7、答案在学习指导书P363、第7题 92

.269/5469246.09/260=?-=-=

-=∑∑n

x b n

y x b y a x

bx a y c 92.092.26+-=+=08.128531400092.092.269246.092.26=?+-=+-=x y c x

y c

92.092.26+-=92.05469/1343622605469/116918)

(112

2

2=?-??-=--=∑∑∑∑∑x n x y x n xy b [][

]

[][]

9091

.042630268621796426

2114816)

()(2

2

2

2

2

2

-=-?-??-?=

---=∑∑∑∑∑∑∑y y n x x

n y

x xy n γ34

.776/21)8128.1(6/4268128

.1216/179426

216/11481)(1

1

2

22

=?--=-=

-=-=?-??-=

-

-=

∑∑∑∑∑∑∑n

x b n y x b y a x n

x

y x n xy b x

y c 8128.134.77-=46.6668128.134.778128.134.77=?-=-=x y c

6=x x

bx a y c 8128.134.77-=+=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

(第八~第九章)

一、判断题

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

2、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

3、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

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5、若将2000~200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7、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 ) 。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 、指标性质不同C 、采用的基期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0

1

11p

q p

q 表示(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

∑∑0

01p q

p q 中,

00

1

p q

p q ∑∑-表示 ( B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6、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D )。

11p q A 、 10p q B 、 01p q C 、 00p q D 、

7、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A )。

11p q A 、 10p q B 、 01p q C 、 00p q D 、

8、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 B )。 A 、10% B 、7.1% C 、7% D 、11%

9、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C )。

A 、几何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简单算术平均法

D 、首末折半法 10、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D )。

A、几何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简单算术平均法 D 、首末折半法

11、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B )。

A 、(190+195+193+201)/4

B 、 (190+195+193)/3

C 、 ﹛(190/2)+195+193+(201/2)﹜/(4-1)

D 、 ﹛(190/2)+195+193+(201/2)﹜/4 12、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C )。

A 、环比发展速度

B 、平均发展速度

C 、定基发展速度

D 、定基增长速度

三、多项选择题

1、指数的作用是 ( A 、B 、E )。

A 、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

B 、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

C 、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

D 、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

E 、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

2、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C 、D 、E ) 。 A 、 商品零售量指数 B 、商品零售额指数 C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D 、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 E 、销售商品计划完成程度指数

3、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 、C 、D )。

A 、工业总产值指数

B 、劳动生产率指数

C 、职工人数指数

D 、产品总成本指数

E 、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4、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 A 、B ) 。

A 、综合指数

B 、平均指数

C 、质量指标指数

D 、数量指标指数

E 、平均指标指数 5、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 B 、C 、D )。

A 、综合指数

B 、总指数

C 、平均指数

D 、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

E 、质量指标指数 6、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B 、C ) 。

A 、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 、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 、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 、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 、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7、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可采用的公式有(A 、B 、C 、D )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可采用的公式有(A 、B 、C )

9、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A 、B 、D )。

A 、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 、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 、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 、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10、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A 、B 、D 、E )

A 、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

B 、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

C 、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

D 、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

E 、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四、简答题

1、写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公式,并说明同度量因素固定时期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答:数量指标指数公式是:∑∑=

01p

q p q K q

,质量指标指数公式是:∑∑=

1

11p

q p q K p

同度量因素固定时期的方法是:(1)、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报告期. (2)、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

2、平均数指标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试列式证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在学习指导书P373第10题

3、什么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二者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答案:在学习指导书P394第9题

4、出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定基发展速度=),,3,2,1(/0n i a a i

=,环比发展速度=),,3,2,1(/1n i a a i i =-。二者关系为:(1)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之积;(2)相邻两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累积增长量=),,3,2,1(n i a a i i

=-,逐期增长量=),,3,2,1(1n i a a i i =--。二者关系为:(1)累积增

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和。(2)相邻两累积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五、计算题

1、 (1)某年我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2389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8209亿元,增长24.3%。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13%和6.8%,试问城乡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多少?

(2)某厂2003年的产量比2002年增长313.6%,生产费用增加了12.9%。问该厂2003年产品成本的变动情况如何?

解:(1)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45.131%

131%

2.281=-++

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

%39.161%

8.61%

3.241=-++

(2)该厂2003年产品成本的增长率=(1+313.6%)×(1+12.9%)-1=366.95% 2、某厂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2)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而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3)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总成本(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的情况. 解:

(万元)

(万元) (万元)

(1)、三种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由于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成本变动的绝对值影响 (万元 ) (2)、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

由于产量增长对总成本变动的绝对值影响 (万元)

(3)、总成本总指数

总成本绝对值总变动变动: (万元) 指数体系:

750

40004750%;

33.115%96.102%74.118+=?=

答:(1)、三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是115.33%,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为400万元。 (2)、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是102.96%,由于产量变动而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为750万元。

(3)、总成本总指数是118.74%,即计算期总成本比基期的销售额增加18.74%,是由于产量增长2.96%和单位成本提高15.33%两个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

由于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提高使得总成本增加了4000万元,由于产量增加又使总成本增加了750万元,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总成本净增加了4750万元。 3、某公司三种产品销售额及价格变化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和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变动的绝对数; (2)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额总指数及销售额变动的绝对数;

(3)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指数和销售量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变动的绝对数;

%74.1181874.125350

30100

11===

=∑∑p

q p

q %96.1020296.125350

26100

01===

=∑∑p

q p

q %33.11526100

30100

1

11==

=∑∑p

q p

q 475025350301000011=-=-=∑

∑p q p q 400026100301000111=-=-=∑

∑p q p q 75025350261000001=-=-=∑

∑p q p q 2610092004550015120253509150455001510030100720055500101200

1

00

11=?+?+?==?+?+?==?+?+?=∑∑∑p q p

q p q

解:(1)价格总指数%72.1051939

2050

%

1101200%95200%102650120020065011

111

==+

+++=

=

∑∑p

q k p

q K p

p

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变动的绝对数=2050-1939=111(万元)

(2)销售额总指数%59.1201700

2050

100020050012002006500

11==++++=

=

∑∑p

q p q K

销售额变动的绝对数=2050-1700=350(万元) (3)销售量指数%98.113%72.105%5.120=÷=÷=p q

K K K

销售量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变动的绝对数=350-111=239(万元)

4、某工业企业资料如下:

试计算: (1)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2)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

分析:劳动生产率c=生产总产值(总产量)a/工人数b 所以: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月平均总值 /月平均工人数 解: 月平均总产值 (万元)

月平均工人数

(人)

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元/人)

2)一季度劳动生产率

方法 1: (元/人 ) 方法 2:一季度劳动生产率=一季度总产值/月平均工人数 (元/人)

答:1)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3000元/人 2)一季度劳动生产率9000元/人 c b

a 600142/6006205802/600121

(2)

14

21=-+++=-+++=n b b b b 180

3

200160180=++==∑n a a 300060010000180=?==b

a c 9000300033=?=?=c 9000600

200160180=++==∑a

;

600;620;580;6004321====b b b b

国家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形考任务1 1.同学们,在学习了“任务一”的相关内容后,请将你认为适合描述为国家开放大学特色的选项选择出来? 正确答案是:国家开放大学是一所在教与学的方式上有别与普通高校的新型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特殊的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是为没有条件参与全日制校园学习的人群提供学习资源的大学, 国家开放大学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终端数字化的学习资源 2.请将下列适用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的方式选择出来? 正确答案是:在网络上阅读和学习学习资源, 在课程平台上进行与老师与同学们的交流讨论, 在集中面授课堂上向老师请教问题, 利用pad、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学习 3制定时间计划,评估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需要实时地调整计划,是管理学习时间的有效策略。(对) 4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中,有课程知识内容请教老师,可以通过发email、QQ群、课程论坛等方式来与老师联络。(对) 5远程学习的方法和技能比传统的课堂学习简单,学习方法并不重要。(错) 6纸质教材、音像教材、课堂讲授的学习策略都是一样的。(错) 7在网络环境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无法协作完成课程讨论。(错) 形考任务2 1开放大学学制特色是注册后()年内取得的学分均有效。 正确答案是:8 2请问以下是专业学习后期需要完成的环节? 正确答案是:专业综合实践 3请问以下不是专业学位授予的必备条件? 正确答案是: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4学生本人要在学期开学后()内向学籍所在教学点提出申请,并填写《国家开放大学学生转专业审批表》,经国开分部审核批准后,即可办理转专业手续。 正确答案是:3周 5转专业后,学籍有效期仍从()开始计算。 正确答案是:入学注册时

2019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3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教育调查作业 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概况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12年12月份,前往安康市汉滨区一所农村小学做调查。在为期5天的调查过程中,对农村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对这所学校的教学老师以及学生的学习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调查研究,对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概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教师的教学动态,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展开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对象 教学老师,全体学生 三、调查时间 2012年12月份 四、正文 本次对农村教师教学设计调查,通过对学生以及老师进行访谈发现,农村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和教学过程策略的选择上有待提高和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的系统性设计、师生互动和教学评价体系等解决策略。在全国教育如火如茶开展的时候,提高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并以此全面完善和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和技能水平,成为了农村教育教学的关键目标。而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的灵魂和前提,对于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以及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专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功效是十分关键的。 在信息化、知识化、科技化的今天,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应社会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匹配合适的传播形式以及选用恰当的教学评价,都必须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关注和投人力度的加大,农村教育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设计。但是当前在教学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通过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策略等,减少和克服在正式教学活动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和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 在调查研究的5天里,我发现在教学的准备阶段设计中,进行备课和课堂总结的教师不多,所占比例一般。在备课设计中,作为教学设计重要环节的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很少,准备教案都明显偏低,而作为教学设计灵魂的制定教学目标竟 只有为数不多的教师,可见农村教师对制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没有足够重视。在正式的教学实施阶段的设计中,尽管每一位教师都有表述,但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以及教学策略选择方面相差巨大,其中在注重学生实践上值得一提。很大部分的教师都比较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上,而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反馈方面却不太乐观,有待加强。 (一)讨论 1、对于教师的教学的讨论 (1)教学实施设计阶段各教学策略和方法 师生互动与问答教学,案例教学与学生实践,演示法教学与学生实践,问答与学生实践,这些方法都是许多老师普遍使用的,但是很少有老师几种方法互相穿插在教学中使用,有极少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应用任何策略和方法。(2)农村教学设计应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应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些农村教师对教学设计关注度不够,始终认为它与教学的联系不大,甚至忽视教学设计。其实,教学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和操作性。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计算题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计算题) (将计算过程和结果写在每个题目的后面,也可以手写 拍成照片上传) 计算题(共计10题,每题2分) 1、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43 35 37 25 45 29 43 31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25 30 46 29 34 38 46 43 39 35 40 48 33 27 28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 30, 30 —35, 35 —40, 40—45, 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解:(1)40名工人加工零件数次数分配表为: (2)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x x? — f 27.5 17.5% 32.5 20% 37.5 22.5% 42.5 25% 47.5 15% 37.5 (件)

答: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为37.5件x

x m 1.2 2.8 1.5 m 1.2 2.8 1.5 5.5 4 1.375 (元/公斤) 2 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解: x x —25 0.2 35 0.5 45 0.3 36 (元) 答: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价格为 36元 试问该农产品哪一个市场的平均价格比较高 解:甲市场平均价格 1.2 1.4 1.5

乙市场平均价格 xf 1.2 2 1.4 1 1.5 1 f 2 1 1 4、某企业生产一批零件,随机重复抽取 400只做使用寿命试 验。测试结果平均寿命为5000小时,样本标准差为300小时,400 只中发现10只不合格。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和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解:(1)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2)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0.78% 5、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一批产品中的 200件作为 样本,其中合格品为195件。要求: (1) 计算样本的抽样平均误差 (2) 以95.45 %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产品的合格品率进行区 间估计。 解: / 八 195 (1) p 97.5% 200 p 、耐石.°975 °.°25 0.011 P n ? 200 样本的抽样平均误差:p 0.011 53 4 1.325 (元/公斤) 300 400 15小时 25%*75 &% V 400

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答案

联系实际讨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 效率的选择 个人题纲: (一)政府经济与公平 经济公平,是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 经济公平不是无需前提的绝对概念,以按资分配为例,在无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传统体制条件下,它是不可能存在的,也是不公平的; 公平或平等不等于收入均等或收入平均,经济公平的内涵大大超过收入平均的概念。从经济活动的结果来界定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只是经济公平的涵义之一。即便是我们平时讲结果公平,至少也有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两个观察角度,财富分配的角度更为重要。况且,收入分配平均与收入分配公平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不应混淆 (二)政府经济与效率 人类的任何活动也都有效率问题。经济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态。对于一个企业或社会来说,最高效率意味着资源处于最优配置状态,从而使特定范围内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或福利得到最大增进,或财富得到最大增加。经济效率涉及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领域,涉及到经济力、经济关系和经济体制各个方面。 (三)政府经济与公平和效率的选择:提高效率,兼顾公平 谁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和操作技艺 收入和财富的差距并不都是效率提高的结果,其刺激效应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具有递减的趋势,甚至出现负面的效应 高效率是无法脱离以合理的公有制经济体制为基础的公平分配的 案例: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 (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这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

教育学作业1答案: 一、论述题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与里程碑。 (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出来,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此时的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3)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20世纪初,形成世界性科学化教育学研究运动。标志是马克思教育学和实验教育学等。(4)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教育学开始走向自然科学导向下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发展方向,研究中心向美国和苏联转移。标志是教育学出现繁荣发展的特征。代表人物有杜威、马卡连柯、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 2.教育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有哪些? (1)教育理论的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教育学知识的学习,可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文化底蕴和教育理论修养,从而促进教师对自身所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的理想思考。(2)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实践的理性阐释,具有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的功能。教师通过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认识教育规律,从而按照教育规律指导教育教学,提高其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3)教育学也是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等相关理论的教学,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确定教学的进度和教学重点;根据人的成长规律,从道德认知、能力等方面确定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3.杜威认为,教育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是婴孩时期到成人时期的摆渡船。通过这只摆渡船,使人获得赖以生存的资本(经验和知识),并把这些资本源源不断地传给子孙。你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 (1)人是教育的对象。人通过教育实现了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成为真正的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必须通过接受教育和学习来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人原则上,并且始终是需要教育的。人的整个一生都需要不断接受教育,教育是帮助人类实现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必要手段。人性是不完善的,人需要通过教育完善自己,进而展开美好生活。(2)人需要通过教育传递和创造社会文明。人类教育传递的正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积累的“类”经验,不只是个体的直接经验。从过去到现在,从宏观到微观,全社会、全人类的所有知识和经验财富都可以为人类所掌握,人类的经验可以实现社会遗传就在于人接受了教育。实现人类智慧结晶传递的重要条件就是人必须接受教育,教育使人具备了发展文化、创造文化、传

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全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 一、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答:⑴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⑵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的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 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活动 ⑶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以下六点:①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的态度的教育。当前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教育②思想素质教育,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理想动机、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③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道德情操,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由自律的品质等。④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⑤身体素质教育,指教育个体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卫生保健常识。 ⑥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增强学生自我平衡状态的能力的教育。 ⑷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基础性,能够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全面性,包括接受教育人要全面,避免英才教育选拔教育;人的发展内容要全面,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发展性,指注重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合格特色的人才。 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答: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完整版(大专版)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一(第1-3章)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 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 )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 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A )。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旬统计产品产量 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 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C )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 9、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 )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D、人口按年龄分组 三、多项选择题 1、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因此(ABD ) A、在国营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营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B、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

【高等数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大专科)

【高等数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高等数学基础】形考作业1答案: 第1章 函数 第2章 极限与连续 (一)单项选择题 ⒈下列各函数对中,(C )中的两个函数相等. A. 2)()(x x f =,x x g =)( B. 2)(x x f = ,x x g =)( C. 3 ln )(x x f =,x x g ln 3)(= D. 1)(+=x x f ,1 1)(2--=x x x g 分析:判断函数相等的两个条件(1)对应法则相同(2)定义域相同 A 、2()f x x ==,定义域{}|0x x ≥;x x g =)(,定义域为R 定义域不同,所以函数不相等; B 、()f x x = =,x x g =)(对应法则不同,所以函数不相等; C 、3()ln 3ln f x x x ==,定义域为{}|0x x >,x x g ln 3)(=,定义域为{}|0x x > 所以两个函数相等 D 、1)(+=x x f ,定义域为R ;21 ()11 x g x x x -= =+-,定义域为{}|,1x x R x ∈≠ 定义域不同,所以两函数不等。 故选C ⒉设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则函数)()(x f x f -+的图形关于(C )对称. A. 坐标原点 B. x 轴 C. y 轴 D. x y = 分析:奇函数,()()f x f x -=-,关于原点对称 偶函数,()()f x f x -=,关于y 轴对称 ()y f x =与它的反函数()1y f x -=关于y x =对称, 奇函数与偶函数的前提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设()()()g x f x f x =+-,则()()()()g x f x f x g x -=-+= 所以()()()g x f x f x =+-为偶函数,即图形关于y 轴对称 故选C ⒊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是(B ). A. )1ln(2x y += B. x x y cos = C. 2 x x a a y -+= D. )1ln(x y += 分析:A 、()()()()22 ln(1)ln 1y x x x y x -=+-=+=,为偶函数 B 、()()()cos cos y x x x x x y x -=--=-=-,为奇函数 或者x 为奇函数,cosx 为偶函数,奇偶函数乘积仍为奇函数 C 、()()2 x x a a y x y x -+-= =,所以为偶函数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 册参考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1 一、 一、单项选择题 ACDCD CBCAB 二、名词解释题 1.最近发展区:是指导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 2.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直。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3.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 三、 简答题 1.简述夸美纽斯对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 答:夸美纽斯在论述幼儿教育时,不仅广泛汲取了以往和当时教育思想发展的成果,而且还力图在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以及他个人对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发展的认识水平上,把幼儿教育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这是十分可贵的。夸美纽斯的幼儿教育理论,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 2.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 答: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包刮以下三点: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 3.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答: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包刮以下几点;1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2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3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4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的力度;5多渠道办托幼机构;6办学前教育立法。 4.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 答: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 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 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四、论述题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一、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答:⑴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⑵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的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活动 ⑶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以下六点:①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的态度的教育。当前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②思想素质教育,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理想动机、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③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道德情操,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由自律的品质等。④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⑤身体素质教育,指教育个体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卫生保健常识。⑥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增强学生自我平衡状态的能力的教育。 ⑷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基础性,能够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全面性,包括接受教育人要全面,避免英才教育选拔教育;人的发展内容要全面,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发展性,指注重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合格特色的人才。 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答: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非智力因素,表现在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_2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作业一(第1-3章)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 二、单项选择题 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 )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 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A )。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旬统计产品产量 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 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C )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 9、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 )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D、人口按年龄分组 三、多项选择题 1、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因此(ABD ) A、在国营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营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B、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 C、在全国总人口这个总体下,一个省的总人口就是总体单位; D、在全部工业产品这个总体下,每一个工业产品就是总体单位; E、在全部固定资产这一总体下,每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总体单位。 2、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BCE ) A、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生产设备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3、对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要求,如果对企业按工人人数分组,正确的方法应是(A ) A、300人以下,300-500人 B、300人以下,300-500人(不含300) C、300人以下,301-500人 D、300人以下,310-500人 E、299人以下,300-499人 4、在工业普查中(BCE )。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5、以下属于离散变量的有(BE )。 A、进口的粮食数量 B、洗衣机台数 C、每千人医院床位数 D、人均粮食产量 E、城乡集市个数 6、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ACD )。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就业人口数 四、简答题 1、统计标志和标志表现有何不同? 答:统计标志是指总体中各单位所的属性和特征,它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标志是统计所要调查的项目,标志表现则是调查所得的结果。标志表现是标志的实际体现者。 2、如何认识总体和样本的关系? 答: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统计总体必须同时具备大量性,同质变异性。 总体单位是指总体的个体单位,它是总体的基本单位。 3、什么是普查?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二者有何区别?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1 一、 一、单项选择题 ACDCD CBCAB 二、名词解释题 1、最近发展区:就是指导儿童现有心理机能得发展水平(儿童实际得发展水平)与在成人得指导下与帮助下所达到得解决问题得水平(儿童潜在得发展水平)两者之间得差距。 2、教育功能:就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得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得功用或价直。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与现实层次 3.学前教育效益:就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得表现与结果,它就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得。 三、 简答题 1.简述夸美纽斯对学前教育发展得贡献。 答:夸美纽斯在论述幼儿教育时,不仅广泛汲取了以往与当时教育思想发展得成果,而且还力图在当时科学发展得水平以及她个人对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发展得认识水平上,把幼儿教育建立在一定得科学基础上,这就是十分可贵得。夸美纽斯得幼儿教育理论,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得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得方向转变。 2、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得期望功能。 答:学前教育对个体得期望功能,包刮以下三点:1,学前教育得保育功能。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得健全发展。 3、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得策略。 答:学前教育功能发挥得策略,包刮以下几点;1提高对学前教育得重视。2加强对学前教育得监管3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得素质;4加大对学前教育得投入得力度;5多渠道办托幼机构;6办学前教育立法。 4、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得途径。 答: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得认识。2、树立正确得学前儿童教育思想。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4、加强幼儿园得科学自主管理。5、加强对学前教育得科学研究。6、改善幼儿园得师资力量。 四、论述题 1、略。 2、如何提高学前教育得经济效益? 答:学前教育投资得经济效益不能以直接得物质产品与投入相比较,也不能直接以国民收入怎增长来衡量,学前教育投资所培养得人才也很难用一个笼统得投入产出比较结果来表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第一,数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单位投入得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毕业人数/学期教育投资总额边际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增加得毕业人数/学前教育投资本期增加数第二,质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本级教育成本收益率=本级受教育者与前一级受教育者得收入差别/本季教育费用。 五、材料分析题 1、经过数百年得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得热门话题。众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致力于其研究与宣传工作,全球学前教育处于进一步繁荣与发展阶段。 结合案例,运用学前教育学发展阶段得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参考答案: 20世纪中叶以来,学前教育理论在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生理学等相邻学科得影响下也有了较大发展,学前教育学得发展进人了理论化与科学化水平得新阶段。表现在两方

形成性考核作业题目及答案

形成性考核作业题目及答案 作业一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应文中,每一种文种都具有相对固定的模式,这种规范,有的是国家政府明文规定的,有的 则是(约定俗成)的。 2、依据教材,文章的外部分类分为应用性文章和(文学性文章)。 3、应用文最重要和最本质的特征是(真实性)。 4、应用文写作的落款者,即(机关或机关领导)。 5、应用文写作者的政策水平,主要体现在政策的制作和(政策的执行运用)。 6、应用文是为“用”而写的文章,读者直接影响到文章之“用”效果,这就形成应用文所谓的(读 者制约性)。 7、应用文要求主题鲜明,即主题必须(突出)。 8 、一般来说,应用文的主题只能有(一个)。 9、应用文对材料的要求中,最根本的标准是(真实)。 10.确凿是指材料的(清晰性)。 11.下列选项中,对典型材料理解错误的是:(D)。 A.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点的事件和材料。B.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 C.有着代广泛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事件和材料。D.指重大事情或重要材料。 12. 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或思维的递进逻辑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构思方法是(纵式布局方式)。13.既写明写作目的,又指出写作根据的开头方式是(复合式)。 14、要求式结尾常用于(下行文)。 15、正文首段有“特通告如下”,末段是“特此通告”,这种情况属于(首尾的照应)。 16、大部分应用文不采用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和抒情)。 17、应用写作反映现实,解决问题,因此叙述基本上(以记事为主)。 18、应用文叙述常用的是顺时序叙述,简称顺叙,又称平叙或者(直叙)。 19、应用文写作的叙述大多采用简明扼要的(概括性叙述)。 20、引用公认的原理做论据来推论自己观点的证明方法是(演绎论证)。 21、定义说明是一种比较严密、科学的说明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对任何事物都用 下定义的方式加以说明。在许多场合,替代定义说明的说明方法是(诠释说明)。 22、选择两个或多个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说明事物本质、特征的说明方法是(比较说明)。 二、多项选择题 1、对应用文概念的理解,不可或缺的因素有(ABD)。 A应用文写作的用途、作用B应用文写作具有的规范性D应用文写作以书面语言为工具2、应用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写作规范要求,主要涉及应用文的(BCD)。 B文种选择C文体格式D语言表达 3、应用文作者的专业技能包括(ABDE)。 A文体选用正确B格式书写规范D用字精当E表达无误 4、应用文的读者制约性体现在写作者的行文的各个方面,包括(ABCDE)。 A文种选择B选材C结构D表达方式E措辞用语 5、应用文对主题的要求是(BCD)。 B正确C鲜明D集中 6、引述式开头常用的词语是(DE)。 D“根据”E“按照”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作业4

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4 作业4 一、单项选择题 ADBBDD 二、简答题 1.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答:①、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②、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③、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④、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 性格养成的条件。 总之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学前儿童学习的榜样,家 庭教育时刻影响着学前儿童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家庭教育是任何其他教育所不能代 替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延伸、扩展和提高。 2.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 答:①、志愿者,可以负责部分教育活动。②、家长俱乐部。如定期会面、论坛、博客、QQ群等。组织家长俱乐部吸收家长参加各个班级活动。③、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 根据幼儿园教学计划可在适当时机,邀请家长参与教学过程,利用周围资源,为孩子的发 展服务。 3.简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 答:(1)优化社区学前教育的功能;(2)提高学前教育正式机构的教育质量;(3)促进社区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4.简述幼小衔接的意义。 答:(1)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求:过渡期的存在;(2)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儿童入 学适应不良;(3)现在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儿童的长远发展。 5.简述各国幼小衔接实践的基本特征。 答:各国幼小衔接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小学向幼儿园靠近、幼儿园向小学靠近和幼 儿园与小学一体化。 国外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共同特点是:(1)入小学的预备教育必须为幼儿身体、认知、情感、道德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2)小学预备班的教育始终保持幼儿园的特点;(3)加强教师素质的训练。 三、论述题 1. 学前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般会面临哪些问题?幼儿园教师应如何帮助解决?

电大《比较教育学》形成性考核试题汇总及答案

形成性考核一 题目1 【多项选择题】以联系的观点进行比较教育研究,应注意()。 选择一项或多项: A.教育系统的整体性? B.交易系统的开放性 C.教育系统的结构性? D.教育系统的层次性? 题目2 【判断题】法国现行学制中,高等学校分为学术性和非学术性两类。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 【判断题】英国现行学制中,学前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 【判断题】朱利安时代的比较教育是以“借鉴”为特征而载入史册的。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 【判断题】主观观点是比较教育研究应当坚持的观点之一。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 【判断题】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繁多,主要有两类:保育学校和幼儿园。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 【多项选择题】比较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有()。 A.比较历史法? B.比较法 C.比较统计法 D.因素分析法? 题目8 【多项选择题】法国的高等教育由以下()几类机构实施。 A.大学? B.学院? C.短期高等教育机构? D.大学校 题目9 【判断题】技术中学是英国公立中学的类型之一。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0 【多项选择题】比较教育研究应当坚持的观点有()和矛盾观点。 A.实践观点? B.联系观点 C.客观观点? D.发展观点? 题目11 【多项选择题】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以下()几个主要目的的指导。

D.“借鉴—改善”的目的 题目12 【多项选择题】美国中等教育学制主要有()几种。 A.四年制 B.六年一贯制 C.八年制 D.三三制 题目13 【多项选择题】比较教育的基本特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借鉴性 B.可比性? C.跨学科性 D.跨国或跨地区、跨文化性? 题目14 【单项选择题】中国学制在北洋军阀时期,1922年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公布了()。 A.壬戌学制? B.戊戌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寅学制 题目15 【判断题】比较统计法是比较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6 【判断题】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主张以结构功能主义作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7 【判断题】1870年英国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使英国学制形成一种典型的双轨制。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8 【单项选择题】德国现行学制中,实施中等教育的机构有:普通中学、实科中学和()。 A.理科中学 B.文科中学? C.艺术中学 D.技术中学 题目19 【判断题】1817年朱利安发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比较教育发展第一阶段的开始。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0 【单项选择题】在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较着名的比较教育家是康德尔、施耐德和()。 选择一项: A.诺亚 B.朱立安? C.汉斯 D.萨德勒 题目21 【判断题】日本实行初等教育的机构单一的五年制小学。 正确的答案是“错”。

电大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题目与参考答案

电大《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最新) 作业1(第一---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ACDCD CBCAB 二、名词解释题 1.最近发展区:是指导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 2.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直。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 3.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 三、简答题 1.简述夸美纽斯对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 答:夸美纽斯在论述幼儿教育时,不仅广泛汲取了以往和当时教育思想发展的成果,而且还力图在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以及他个人对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发展的认识水平上,把幼儿教育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这是十分可贵的。夸美纽斯的幼儿教育理论,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 2.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 答: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包刮以下三点: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 3.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答: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包刮以下几点;1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2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3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4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的力度;5多渠道办托幼机构;6办学前教育立法。 4.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

答:(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四、论述题 1.略。 2.如何提高学前教育的经济效益? 答:学前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不能以直接的物质产品与投入相比较,也不能直接以国民收入怎增长来衡量,学前教育投资所培养的人才也很难用一个笼统的投入产出比较结果来表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第一,数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单位投入的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毕业人数/学期教育投资总额边际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增加的毕业人数/学前教育投资本期增加数第二,质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本级教育成本收益率=本级受教育者与前一级受教育者的收入差别/本季教育费用。 五、材料分析题 1.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众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致力于其研究与宣传工作,全球学前教育处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阶段。 结合案例,运用学前教育学发展阶段的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20世纪中叶以来,学前教育理论在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生理学等相邻学科的影响下也有了较大发展,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进人了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的新阶段。表现在两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进人新阶段。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学前教育学工作者开始逐渐摆脱以往那种以生物学观点解释学前教育的现象,强调儿童的本能或遗传的作用和儿童自发的发展的局限,开始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教育与社会的生产方式密切联系,为学前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内容的研究提供了基本观点。 (2)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提高了学前教育的科学水平。 特别是儿童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人类学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些学科为学前教育理论提供

年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四(第8 — 9章) 五、计算题 1、( 1)某年我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 12389亿元,比上年增长 28.2% ;农村消费品零售额 8209亿元,增长24.3 %,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 13%和6.8%,试问城乡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多少? (2)某厂2003年的产量比2002年增长313.6%,生产费用增加了 12.9%。问该厂 2003年产品成本的变动情况如 何? 解:(1)城镇物价指数:128 .2% =113 .45% 农村物价指数:124 .3% = 116.39% 113 % 106.8% 城镇物价上涨13.45%,农村物价上涨16.39% 112 9% (2)产品成本指数: …;% =27.3%,即产品成本降低了 72.7%。 413 .6% 2、某厂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 要求:(1)计算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2) 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而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3) 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总成本(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的情况。 单位成本变动影响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 pq 一7卩心=46100 -48000 --1900(万元) (2)产量总指数: ]阴1200 4 5000 8 2000 = 48000 “Ma% -p °q ° 10 1000 4 5000 8 1500 42000 产量变动影响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q^o -a q 0p 0 =48000 -42000 =6000(万元) (3)因素分析: 处 处 109.76% =96.04% 114.29% 为 q °p ° 为 qe 为 q °p ° ' 5P 1 -' q °P ° =:" 55 P °q 1 广 P °q 1 -' P °q ° 4100万元二-1900万元 6000万元 要求:()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和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变动绝对额; (2) 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额总指数及销售额变动绝对数; (3) 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指数和销售量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变动绝对数。 .1 p 1q 1 (1)价格总指数K p 上- 乞P4 k p 解:(1)单位成本指数: K p 瓦 PZ 1 _ 8 心200 +4.5汇 5000 +7 疋 2000 一送 p 0q i 一 10 X1200 +4X5000 +8X 2000 _ 46100 "48000 =96.04% 650 200 1200 2050 105.74% 650 _200 1200 1938.69 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